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音樂學科中的核心素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音樂;創新發展
音樂學科作為非主科教學的一種往往被人們所忽視,但在“培養全方面發展人才”的背景下音樂課堂的美育與德育功能是其他學科不能代替的。音樂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音樂教學的意義所在,并在教育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具備深刻內涵的音樂教學。初中生處于人生發展的青春期,青春期不僅是個體發展的萌動期,更是個體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中采用適合的教育手段使青少年形成積極正向的發展觀念尤為必要,教師應為初中生打下良好發展的堅實基礎,使其平穩、安全地渡過人生的青春期。音樂學科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情懷與多樣的藝術形式,通過音樂教學學生可以與多彩的音樂文化進行深入地交流,并從中汲取到積極的能量。因此,秉持正確的教學理念,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是完成一節高質量音樂課的必要條件,也是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有效舉措。
一、音樂核心素養的內容
核心素養已經成為現代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元素,基于核心素養進行教學設計是每個教師應該完成的教學任務。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教育教學是區別于傳統的教育教學的關鍵所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求教師對所教學科有一個深刻的體認,并且能夠通過教學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學科素質,從而獲得更好、更全面的發展。音樂核心素養亦是如此,總得來說音樂核心素養分為三部分:
(一)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
使學生通過學習形成一定的審美感知能力是音樂教學的內在之義,也是音樂教學的基礎功能。教師應選取合適的教學材料并通過講解、示范、引導等手段使學生對音樂藝術的聽覺特征、表現形式、表現手段等形成一定的認識。這種認識具備個體性與多樣性的特點,它是不同的個體基于個體風格與感知能力形成的獨特的體驗,是個體內心世界的一種映像。教師應重視學生形成的不同的審美感知,但在尊重個體表達多樣性的同時注重對消極、危險的思想認識進行紓解與引導,發揮音樂教育的積極導向作用使學生形成健康、正向的審美感知與思想觀念。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是音樂教學的基礎目標之一,教師應充分將這一目標融入教學之中,使學生在獲得良好學習體驗的同時提升自身的音樂核心素養。
(二)完善學生的藝術表現
如果說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是理論與認知層面的內容,那么使學生形成一定水平的藝術表現則是實踐層面的內容。藝術表現考察了學生的綜合藝術水平,它要求學生在學習之后能夠通過歌唱、演奏或者音樂創編等形式表達自身關于音樂的認知。藝術表現不僅具備了美感性與可觀賞性的內涵,同時也具備了考察性、實踐性、創新性的性質,它是音樂核心素養中的關鍵內容,決定著音樂學習者的能力與水平能夠達到的層次。提升學生的藝術表現需要教師多為學生提供展現與發揮的平臺,這樣的平臺可以是小范圍內的,也可以是專業化、高級化的。教師應學會為學生預留一個發展與發揮的空間,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內容、所獲得的感悟多方面地展現出來。
(三)加深學生的文化理解
使學生在進行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對音樂藝術背后的人文內涵以及思想情感進行深入的了解是核心素養中重要的部分。音樂是感性與美的表達,它產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音樂學習者應具備一定的觀察力與感知力,能夠透過音樂的表象看到其本質,能夠對一首歌曲或者曲目的產生之源有一定的認識與體悟。因此,教師應將加深學生的文化理解納入教學目標之中,并合理設計教學目標的層次與等級,使教學目標按照一定的邏輯與體系進行建構,使學生能夠在教學目標完成的過程中實現持續化、系統化的發展。
二、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探究
(一)構建多元課堂,全方面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
構建多元化的課堂是當今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多元化的課堂與傳統的單一化、模式化的課堂有著巨大的區別,多元化的課堂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的學生的發展需求,并且有助于生成趣味靈動的現代化課堂。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形成的,需要教師結合所教內容進行多方位、多角度地引導,構建多元化的課堂是一個有效的策略。
音樂課堂中教師的教學與示范占據了很大的比重,長此以往不僅會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直線下降還會使得課堂結構趨向單一化,從而使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消磨殆盡。多元化的課堂不僅指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更是課堂結構的多元化,教師可以采取情景化教學、討論式課堂等手段豐富課堂的層次結構,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提升自身的審美感知能力。例如,在進行《渴望春天》這首歌曲的教學時,教師在歌曲演唱的示范過程中應注重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聆聽歌曲、感受歌曲。并在練習環節鼓勵學生就歌曲的內容進行討論與交流,使學生在交流分享中深入感受音樂的美感。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描繪不同季節的歌曲,使學生近一步提升對樂曲的鑒賞力與感知力。
多元化課堂要求教師賦予音樂課堂活力與生命力,通過創設不同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加深對音樂的感知。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音樂材料供學生進行深入學習,唯有視野不斷開闊,審美與感知才能不斷提升。
(二)拓展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創新與表達的平臺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當今音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創新力不僅是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核心素養的內在之義。學生的創新能力體現在對音樂活動的設計與表現上,創新不僅包含了思維的新奇同時也暗含了對所學知識的實踐與應用。教師應為學生提供進行創新的平臺,使學生的音樂執行能力得到良好發展。
課外活動是供學生表達與展示的重要舞臺,通過課外活動學生不僅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新力,還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獲得提升與成長。因此,睿智的教師應懂得為學生搭建一片藝術創作的空間,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在這片空間中得以發展。例如,在進行《歌劇之夜》這單元內容的教學時,由于該單元內容十分生動有趣,且具備著一定的實踐性,因此教師可以根據該單元中的內容進行設計,以開展活動的方式使學生進行學習。教師可以舉辦一場“歌劇表演大賽”讓學生自行選取歌劇進行設計與表演,這樣不僅有助于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還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歌劇、學習歌劇。
學生的創新能力的養成需要一定的平臺作為依托,倘若教師只按照傳統音樂課堂的示范-講解-練習這樣的模式進行教學,那么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創新意識就會被抹殺。教師應善于借助活動培養學生,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得到鍛煉與提升。
(三)深入挖掘內涵,幫助學生形成深厚的人文素養
音樂的背后隱藏的是豐富的文化與歷史,音樂是人文歷史的一種表達,人文歷史是音樂賴以生存的基礎。人文素養不僅是個體學習成果的重要體現,也是學生進行創新創造的源頭,教師應使學生深入了解音樂背后的文化、近距離接觸人文歷史故事,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有效的積累。
使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沉淀并形成一定的人文素養需要教師進行引導與教授。教師應善于挖掘歌曲或者曲目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并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展現給學生,幫助學生進行充分的學習。例如,在進行《神州音韻(四)》這單元內容的教學時,教師應結合該單元中的曲目使學生感受到民族風情的特點,并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與歌曲相關的背景與文化,使學生通過歌曲了解文化,并在了解文化的基礎上加深對歌曲的理解。教師還可以通過故事講述的方式進行教學,為學生講解與歌曲有關的故事和背景,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培植學生的人文情懷。
唯有深厚的積淀才能產生偉大的創造,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以一定的人文素養與知識技能為前提的,教師應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養成,并鼓勵學生走近文化、感知文化、創新文化。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是學生進行有效音樂學習的基礎同時也是評價學生是否進行了有效的音樂學習的標準,它要求教師關注音樂教學的不同的層次與角度,關注音樂教學目標的不同價值取向,并對教學進行精心的設計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教師應將核心素養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相結合,對二者的關系進行準確地分析,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培養創新能力的同時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同時,要以核心素養為核心,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輔助,使音樂課堂在新時代煥發新的活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關鍵詞】音樂;課程資源;學生
課程資源是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無論是國家課程的創造性實施,還是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建設,都應該充分發揮本地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優勢,為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和多樣化發展服務。那如何有效、因地制宜的開發和利用本地的音樂課程資源,是一個值得大家探討的問題。
一、初中音樂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基本思路
初中音樂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最根本的思路是要充分調動音樂教師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的積極性,建立合理有效的課程資源的篩選機制,突出校本特色的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具體思路是:
(一)確立音樂課程在學校發展中的核心學科地位
當前,絕大多數的學校具有升學的任務和壓力,客觀上促成了學校管理層和廣大師生對升學考試不起直接作用的音樂等學科的輕視。音樂課作為“飯后甜點”而存在,成為可有可無、可上可停的自由學科,一有考試或學校其他活動,就會對其造成沖擊和影響。這種音樂學科在初中學校教育中的從屬地位,嚴重影響了學校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因此,要轉變教育觀念,認識到音樂學科對學生的發展不是以分數來衡量的,要充分認識音樂學科在學校發展中的重要意義,改變音樂課的附庸地位,確立音樂課程的核心學科地位。
(二)建立有效的音樂教學設施和設備的管理機制
由于當前初中學校的上述的特殊性,從學校運行體制上調動不了廣大音樂教師的積極性,從管理制度上致使大多數音樂教學設施和教學設備閑置或使用率極低。廣大初中學校的管理者和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學習現代課程論,掌握課程教學的基本觀念,理解和把握素質教育的教育教學基本理念,徹底改變對音樂學科的錯誤認識觀念。要以長遠的眼光看待音樂學科教學的作用,給予音樂學科以必要的重視。從管理體制上體現出對音樂教學和音樂教師的重視,改變對音樂教學和音樂教師的評價機制,建立健全完整的音樂教學設施和設備管理制度,使音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能夠方便快捷正常順利的使用各種教學設備,充分調動起音樂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三)加強師資培訓,促成音樂教師成為積極主動的課程資源開發者
長期以來,我國的學校教育習慣于統一的課程實施計劃,一套完全相同的教材,這是一種比較落后的課程現象。雖然隨著音樂課程標準的出臺實施這種狀況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最直接被廣大師生利用的課程資源是仍然是教材,而初中的音樂教材每學期只有薄薄的一本書,這種狀況在實際教學操作中容易造成“換湯不換藥”的教學現象。要徹底改變這種狀況,就要充分調動起廣大一線音樂教師的積極性,促成音樂教師成為積極主動的課程資源開發者。
(四)促使學生成為音樂課程資源開發的主動參與者
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離不開廣大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努力促使學生成為主動參與音樂課程資源開發的參與者,這是課程資源開發利用中的必要因素。首先,重視本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形成積極的音樂教育的氛圍;其次,建設各種適合于本校實際的學生音樂課外活動小組;第三,鼓勵學生大膽開展音樂實踐和創造。學生中蘊藏著大量的音樂課程資源因素,教師要充分認識和開發利用。
二、初中音樂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途徑
(一)學校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音樂課程資源中學校資源主要包括教師資源、環境資源和活動資源。教師資源是實施音樂課程的骨干力量;環境資源主要指學校的教學環境、教學設施設備等;活動資源則是指學校組織、參與或開展的各項音樂實踐活動,如:文藝匯演、友情演出等。像我我們文昌中學是一所規范化學校,在音樂教學設施的配置方面很好,學校還擁有音樂排練室、多媒體教室等,有自己的校園網站、廣播站,并且利用校園網站、廣播站經常播放一些健康向上的音樂,對學生在起床、吃飯、午休、就寢的時間段,都精心設置了相應的音樂。這樣使學校不僅僅是一個文化學習的場所,而且還是一個充滿情趣、美化生活、享受生活的殿堂。
(二)社區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社區作為人類社會的一部分,它蘊含著豐富多樣的資源。開發社區音樂課程資源,在于貼近學生的生活體驗與感受,使音樂課程的教學富有特色。我們成立了校合唱團和器樂團,定期邀請專家來指導。
(三)家長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家長資源主要指一些具有藝術專長或一定藝術素養的家長及他們的親友及他們所擁有的有關藝術的書籍、音像資料、可利用的藝術器材等。在全校家長中征集了一名“客座音樂老師”,這一方法得到了有效的實施,學生在這家長資源的有效利用下,欣賞到了當地耳熟能詳的民歌、豫劇、農村紅白喜事中常用的音樂、民俗音樂……這樣聯合家長參與的音樂課程,不但為學生帶來學習上的新鮮感,鞏固了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音樂能力,也使音樂學習的層面更廣泛。
(四)學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第一章從指揮的發展簡史、指揮的學習條件與要求、指揮者應具備的職責與能力等角度出發,闡述合唱指揮學前的理論準備,此外,還涉及合唱指揮原則、指揮與團隊的關系等內容。第二章介紹合唱指揮的技術語言,包括指揮姿勢及基本動作、指揮拍子和表現方法、拍點移動方向、指揮棒使用方法等。第三章介紹指揮的肢體語言,涉及起拍與收拍、呼吸與換氣、不同節奏與組合、不同節拍的手勢與圖示、特殊的指揮技巧等內容。第四章闡述合唱指揮藝術表現前的準備,包括合唱指揮的選材、案頭工作、藝術處理及其動作的藝術設計等。第五章論述合唱指揮藝術表現的演練環節,涉及排練計劃制定、排練步驟與方法等。第六章探討合唱指揮藝術表現的舞臺呈現,包括合唱指揮走臺、指揮實踐、演出實踐與總結等環節。
結合本書可知,合唱是一門技術,而合唱指揮則是一種技能,通過融入不同技術以及各方的配合與協作,輔以指揮者的藝術表現力,從而呈現完美的舞臺表演效果。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設置合唱指揮課程,旨在培養并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科核心素養,課程形式以系統化訓練為主,教學內容凝聚合唱訓練、指揮技法和聲樂教學的基礎核心素養,因此,合唱指揮課程具有普及性和大眾性,從中體現出一定的人文修養和基礎音樂素養。但合唱指揮作為新興學科,相較于其他音樂學科起步較晚,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方面不夠成熟,且由于缺乏科學教學模式的先例指導,合唱指揮教學存在訓練時間不固定、合唱排練效率低下、團隊協作能力弱以及作品演繹能力差等問題,導致整體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效不高。受傳統模式影響,教師普遍采取整合性教學方式,同時開展合唱教學和指揮教學,導致學生難以同時掌握多種知識。基于上述論述,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合唱指揮模式亟須加以改進。在開展合唱指揮教學工作中,為提高學生核心素養,教師需積極創新現有教學方法,尤其在采取針對性教學方式的同時,兼顧其科學性和綜合性,具體實施路徑表述如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采取科學性的課程教學方法,具體可通過制定合理教學方案實現。在開展合唱教學時,教師需遵照循序漸進的規律制定教學方案,從合唱的基礎訓練方式入手,比如發聲訓練,有助于學生在日常訓練中明確其發聲特點,而簡單曲目的合唱訓練則是在學生掌握并學會調節發聲后,根據自身發聲優勢選擇合適曲目進行合唱訓練,當學生能輕松駕馭此類簡單的合唱曲目時,教師可開展深層次合唱教學,并在學生掌握合唱方法的基礎上,開展更高層次的情感教學,即將不同歌曲中的靈魂思想灌輸給學生,使學生表演形神兼具。在指揮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對不同風格流派及文化合唱指揮知識的分辨能力,如向上的指揮動作是西羅馬派,向下的指揮動作是東羅馬派,而西歐的合唱作品則需要靠前發聲的指揮動作等。
【關鍵詞】審美;音樂教育;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1-0222-01
一、“音樂審美”提出的根據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提出,是以美國音樂教育家雷默(Bennett.Reimer)為代表的“音樂教育哲學”為根基,同時還容納了“音樂文化哲學”的有益因素。雷默強調音樂的內在價值,關注音樂聽賞教學,將音樂教育視為情感教育。雷默指出:“音樂教育最深刻的價值同所有人文藝術學科教育最深刻的價值一樣,通過豐富人的感覺體驗,來豐富他們的生活質量。”針對美國存在多元音樂文化的現實,雷默主張,音樂教育者首先要關注音樂體驗的多樣性,其次關注音樂體驗的質量。他提倡“多元音樂文化中的音樂教育”,從雷默“審美”音樂教育哲學觀及其多元音樂文化中的音樂教育觀的闡述中可以看出,雷默的音樂教育思想貫穿著音樂藝術美感、體驗、感悟、溝通、交流、認知、多元音樂文化等關鍵詞。《課標》中音樂教育哲學、多元音樂文化的音樂教育思想與之有許多相通之處,如:都比較重視音樂中的情感體驗;關注音樂本體,根據音樂藝術中的表現特征,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增進音樂素養等。
二、可能存在的問題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作為當代音樂教育的新課題,具有邊緣學科的性質。它與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美學有著密切的聯系。此外,隨著人們對人文學科的普遍重視,“審美”一詞更多地跨領域使用,導致人們習慣于對其只在共性意義上把握,往往會狹義地理解為“情感教育”。并且,“人文學科的概念本身就極其復雜也必然導致其使用混亂”。
三、課標核心之我見
以“審美為核心”是音樂教育改革的方針與核心。由于音樂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具有與眾不同的特征,因而它不僅具有教育性,還具有審美性,這就決定了音樂教育不僅要將音樂技能和音樂理論傳授給學生,還需要在音樂教育中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審美的能力,提高了對音樂教育的要求,同時音樂教育改革也給音樂教師的教學方式帶來了挑戰。音樂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和審美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音樂的學習就是音樂審美能力培養的過程,因此,學校將審美作為音樂教育的核心,是音樂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
對于“以審美為核心”的課程基本理念,眾多專家學者提出了兩種觀點,即批判與贊同。批判方認為,音樂的特征有很多,以審美為核心不能完全體現音樂的特點,不夠全面。他們認為,應該以舞臺表演或實踐為核心。而贊同方認為,我國從古至今推行的教育理念一直蘊含美育的概念,正確審美的培養不僅能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正確認識,同時對于學生在學習階段的教育、心理等方面有指導作用。
在筆者看來,音樂課程基本理念的提出,是為了對音樂課有一個規范作用,為了使學生喜愛音樂,使音樂課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如今,在中小學中,有相當多學生喜歡聽音樂卻不喜歡音樂課。最初有人認為是音樂課過分重視基礎知識的講授,枯燥的內容讓學生失去學習音樂的興趣。因此,有一段時間中小學的音樂教師在音樂課上只放音樂,不教任何音樂基礎知識,使得音樂教育出現嚴重斷層。過分教條的理解課標內容,導致音樂課的現狀與我們的初衷大相徑庭。
2011年的新課標中雖然仍“以審美為核心”但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盡管有些人認為,十年期間課標內容只做了一些細小的改變,略顯不足,但筆者認為,課標對于音樂教師只是起到導向作用,最K的教育實施者還是音樂教師,作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應該具備創新與隨機應變的能力。在課堂中,要想使音樂課內容豐富多彩,需要教師根據音樂的本體特征加入適當的教學法來設計課程。筆者認為,應該將實踐與審美相結合,不僅要教授基礎知識,還要讓學生通過視覺、聽覺、觸覺來全方面感受音樂,學習音樂。
因此,不論音樂課程標準是以哪一種要素為核心,最重要的是要使學生們更喜愛音樂,喜歡上音樂課,幫助他們學習音樂,從而推動多元音樂文化的進步,最終能實現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宋瑾.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改革[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4(4).
[2](美)貝內特?雷默.音樂教育的哲學[M].熊蕾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3]馬愛紅.“以審美為核心”的當下語境思考[J].人民音樂評論,2008.
[4]管建華.“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 哲學批評與音樂教育的文化哲學建構[J].中國音樂,2005(4).
[5]王州.論“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音樂課程基本理念[D].中國音樂學院,2011(4).
一、音樂性是音樂教育實現以審美為核心的重要條件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是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音樂審美教育在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音樂課程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其特點就是情感審美。情與美的這種不解之緣,決定了音樂教育的基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羅丹說:“藝術就是情感”,音樂美,就是一種特殊的情感表達方式。因此,音樂教學的重要機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師面對有情感的學生,通過音樂進行審美的傳遞、體驗和交流。音樂教學的全過程,應是一種自覺的審美體驗過程,這個過程應貫穿著所有的審美因素,并以美感的發生為根本內容,只有在長期的、反復的美感發生和發展中,音樂教育才會影響學生的情感意向,形成審美情操,從而使人格得以完善。也就是說,在音樂教學中,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征,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進行整體把握。只有當學生對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感體驗時,才會產生對美的熱愛,只有把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理解和想象與音樂情感聯系起來,才能真正體現音樂審美的意義。因此,具有深刻審美內涵的音樂教學必定是富有音樂性的。
二、音樂性的實現要以教師自身的發展為基礎
在保證音樂教學音樂性的條件中,教師的教學策略占有重要地位。新課程目標的實現與每一位教師息息相關。教師是新課程的執行者、實踐者,是課改過程中最積極能動的因素。教師要用辨證的觀點看待課改,用辨證的觀點去理解教學新理念,理性的決策自身的教學行為,并通過潛心鉆研新課標,重新認識新課標背景下音樂教學的重要地位,思考有效的加強音樂教學音樂性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新課程賦予教師的新角色就是要求教師在扎實的專業基礎上,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從大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著眼,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音樂教師只有深刻領會音樂教育的學科功能和育人功能,才能正確把握音樂教學的音樂性,實現師生的共同發展。
三、音樂性是音樂本色教學的回歸音樂課程改革的目的是使音樂教育的功能、內容越來越完善,越來越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新課程標準實驗稿頒布后,教師們眼花繚亂,為了使自己的課堂豐富多彩,我們看到了一些“秀”課:媒體秀、表演秀,也看到了一些假課、空心課。音樂課堂迷失了方向,“變了味”。這很不利于新課程理念的真正落實。我們有必要進行反思。音樂教師應多關注學生,關注音樂,實實在在著眼于學生的發展。“真實、質樸”的課堂才是一種富有生命力的美的課堂,因為,美的事物首先是“真”,“真實、質樸”才接近人的天性,更加符合人成長的規律,更加科學合理。因此,呼喚音樂教學本色的回歸――音樂教學應有的音樂性!
四、正確理解學科綜合,確保學科地位,突出教學的音樂性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這就要求教師真正關注音樂、理解音樂內涵。它表明各學科課程在經歷了教育改革的洗禮后,保持著一種開放的態勢來重新審視學科的發展,在拓展學科視野,拓寬教育途徑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由于一些教師沒有把握好尺度,致使其它學科的內容或與音樂相關的文化內容大量占據音樂課堂,造成喧兵奪主的現象。課改中的綜合是為了更深入地加強對音樂的理解,通過綜合,更全面地建立起音樂與相關學科的聯系,通過綜合完善音樂自身的學習領域。從更大范圍內讓我們的學生更全面地獲得音樂的益處。讓學生在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中尋找平衡點和連接點,從另外一個途徑豐富音樂學習的內容。同時,也證明了作為一門最感性的藝術門類,音樂在溝通和形成這種聯系方面具有其它學科無法相比的優勢,它將賦予我們音樂教育無窮的生命力,這是我們衷心期望的。課改中的綜合是為了更好地感受、理解音樂,是為了更好地學習音樂,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情趣。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必須把握這個“度”,這個“度”就是以音樂為本。教師不管采用哪個學科哪種方式引題,都要盡快地切入到音樂場面的教學上,在課堂上讓音樂早一點響起,早一點亮出音樂課的招牌。
五、合理使用多媒體,突出聽覺藝術,回歸教學的音樂性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音樂教學容量等方面確實有其獨特的優勢,但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能過多的將音樂與畫面同時播放,因為音樂是聽覺藝術,我們必須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如果不顧及教學內容是否需要,單純追求所謂課堂效果,為了電教而電教,為了多媒體而多媒體,豈不是本末倒置?那種制作花哨,只圖表面熱鬧的課件,忽視了對音樂內涵的關注,不僅起不到促進學生積極的參與音樂實踐的作用,而且會分散學生對音樂的注意力。教師成為多媒體的“操作員”,那么師生間和諧的人際關系被冰冷的“人機”關系所取代。多媒體對于音樂教學來說,就像一把雙刃劍,如果運用的恰當,便能提高教學效益,反之,會影響和降低音樂教學質量。
六、緊緊抓住音樂要素,深化音樂審美,提升教學的音樂性
音樂要素是音樂教學的靈魂,是音樂教學之根本,在各領域開展音樂教學都必須緊緊抓住音樂要素。如欣賞教學,我們要引導學生運用音樂要素去分析音樂作品,這才是深層次的欣賞。音樂欣賞為欣賞提供了最好的審美實踐機會,使欣賞者感受音樂語言美的同時,還能夠從音樂作品的題材、體裁、風格、格調中理解音樂的內容、形式、哲理的美。在教學中,應充分揭示音樂要素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讓學生親身感受音樂中最激動人心和極具表現力的部分,幫助學生逐步增加對各種音樂要素的敏感反應,即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這也是音樂教學要義所在。
關鍵詞:音樂學科,音樂教學,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12-153-01
一、調整教學計劃。
1、 增加樂理知識的部分內容
基于學生學習樂理知識的愿望以及他們對樂理知識不太了解的現狀,應適當地增加部分樂理知識,如節奏,音的長短,音名和唱名,曲式結構等等。這些樂理知識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學唱歌曲、欣賞音樂、學習簡單的樂器演奏等。
2、增添部分流行音樂及通俗音樂
我們音樂教材上的內容包括了中國的民族音樂、交響樂、合唱曲目、西洋音樂、浪漫主義音樂、歌劇音樂等等,都是比較經典和嚴肅的音樂,流行音樂和通俗音樂幾乎是空白。因此很多學生對于音樂課沒有興趣,有些學生上課甚至不愿帶著課本來,加入這部分內容也是時展的需要和學生求知的需要,可以增加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3、增加學生自己的演出欣賞
課本上往往都是一些名家的作品,這些作品固然優美,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可是往往使學生覺得離他們的距離很遠,有些學生很想學習音樂,但總覺得沒有自信心,因此在教學中增加部分本校學生的演出欣賞,通過欣賞、分析身邊人的作品,縮小他們與音樂的距離,提升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覺得原來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
二、改進教學策略。
1、加強師生互動
學生最怕的是教師的“一言堂”,音樂課也是如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如在樂理課上:加一些節奏練習讓學生加上身體動作拍奏,通過身體的動作讓每位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強了對節奏的掌握;在聲樂課上:加進一些有趣的練聲方法,把深奧的聲樂練聲生動化,讓學生覺得學習唱歌原來可以是件很輕松的事情;在音樂欣賞課上:加進讓學生模仿表演的機會,通過學生自身的表演體會作品的內涵。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應多聽聽學生的意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使自己的教學更能滿足學生的需要。
2、加強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
初中音樂欣賞雖然有一些配套的音樂磁帶,但這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欣賞需要。為了讓音樂欣賞更加吸引學生,教師可以加入很多多媒體手段,如尋找VCD錄像,制作多媒體課件,在課件制作中插入視頻,即滿足了學生的欣賞需要,又增強了上課的效果。這樣欣賞課的情境就會在優美的多媒體教學中建立,一些本來不愛上音樂課的學生也會被吸引,欣賞課的教學效果也能越來越好。
3、拓展音樂教學的空間
學校可以開展許多校園文化活動,如一年一度的合唱比賽,器樂比賽,舞蹈比賽,才藝展示比賽等等。在課堂中,結合這些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和動員,為參賽學生進行輔導。使學生的課堂內容更加豐富,也更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三、改進教師管理策略。
1、加強在職音樂教師的培訓,大力實施“人才強教”,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面對城市現代化、信息技術發達的現狀,我們的音樂教師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就要多接受、多學習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識,對現有師資進行在崗培訓。內容可包括:①音樂基礎知識。讓教師熟練掌握音樂基本表現要素和音樂常見結構以及音樂體裁形式等基礎知識,進一步加強教師音樂審美能力。②音樂基本技能。讓教師全面掌握音樂教學的基本功:歌唱能力、鋼琴演奏能力、彈唱能力、即興伴奏能力、器樂演奏能力等。③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引薦全國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優秀成果和國外著名的教學形式和方法,發展教師的創造性。④文化素養。音樂教學不僅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滲透,與舞蹈、影視、戲劇、美術等姊妹藝術學科相滲透,還包括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滲透,加強教師各方面的文化素養,使教師對教材掌握得更深、更精,理解得更透徹。另外,堅持大力實施“人才強教”戰略,不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提高音樂教師的師德規范意識和職業道德水平,不斷完善師德考評制度,建立長效的師德建設機制。以此加大音樂師資隊伍建設力度,改變目前我國音樂教師學歷程度偏低,實際教學能力薄弱現狀。
2、建立有效的音樂教學設施和設備的管理機制
關鍵詞:實踐能力;音樂學;課程;規劃;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7-0191-04
保山地處滇西邊疆。保山學院音樂學專業緊跟音樂教育的時代步伐,秉承學校“立足保山,服務滇西,建設邊疆”的理念,積極探索音樂藝術人才培養模式改革。2015年,音樂學專業獲得云南省教育廳轉型高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建設項目”立項,依靠多年來音樂學專業改革的前期成果,探索轉型背景下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新思路和新定位,在社會調研和理論研究、實施人才培養計劃的管理與運行等方面,闡述保山學院音樂學專業對實踐能力型音樂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一、保山學院音樂學專業發展概況
保山學院音樂學專業的前身是創辦于1995年的“電視師專”音樂教育脫產班,在省教育廳的批準下,1999年招收全日制專科音樂教育專業學生,2010年招收全日制本科音樂學專業學生。目前,音樂學專業有畢業生94人,在校學生196人,辦學經驗豐富,注重與地方企事業文化單位的合作和實踐教學,培養的畢業生已成為滇西片區教育行業、文藝團體和企事業文化單位的領導和主要文藝技術骨干,為滇西邊疆音樂教育行業和文化藝術行業培養了合格的音樂人才。作為學校重點建設學科,經過多年的發展,音樂專業立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成效突出,如“專業導師制模式”、“地方社會項目引入課堂的培養模式”、“修為與習藝綜合協調發展模式”、“課堂教學與藝術實踐相結合模式”、“植根于地方民族民間藝術土壤服務地方社會模式”等。2007年以來,音樂專業擁有“聲樂”省級精品課程、“特色專業”、“省級教學名師”、“省級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建設項目”等7項省級質量工程,在云南省內同類院校同等專業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示范效應。
二、音樂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思路、定位與規劃
1.理論背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著名音樂教育理論家、作曲家戴維?埃里奧特博士建立了實踐哲學基礎上的“實踐音樂教育觀”,是對傳統音樂教育觀的超越,引起全世界音樂教育界的反思與重視,其核心思想是:“音樂是一種具有目的性的人類行為,音樂是一種多樣化的人類實踐活動,音樂教育的本質取決于音樂的本質。”■倡導的是實踐性音樂教育,為我們的音樂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2000年以來,我國進行了新課程改革,我國的音樂教育也面臨多重發展機遇與挑戰,在音樂新課標的要求下,“音樂學學科的重新定位與人才培養任務”、“學校藝術教育改革與發展”、“大眾音樂素質提升與普及任務――音樂的社會化教育”等問題,被各高校及音樂教育界廣泛關注。為了適應課程改革發展的需要,以及地方經濟文化藝術發展的需求,高校應密切關注音樂人才培養的新發展動向,“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必須尋求能夠培養更多更好的綜合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機制”,■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才能在轉型發展中獲得更好的發展,更好地服務地方。
2.保山學院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定位與規劃。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養人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音樂教育是學校教育中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保山學院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目標是,“緊密結合學校區位優勢,積極做好國門大學建設以及學校轉型發展,創建省內領先水平、國內先進水平的應用型大學”;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需求,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意識的高素質人才”。
圍繞學校總體的要求,音樂學專業結合前期成果與新時期轉型發展的要求,提出了音樂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具體定位為:一是整合學校藝術、人文學科的資源,加強聲樂、鍵盤樂器、民族器樂、舞蹈、合唱、理論作曲等主科方向的協作,體現音樂專業五大能力的綜合性,并在音樂教育教學、舞臺操作與表演、社區文藝三大職業模塊給予指導,使培養的音樂人才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與文化進步需要。二是加強藝術實踐在音樂學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地位和比重,使之在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和課程設置、實施等環節中獲得關注和體現。例如,從第四學期至第七學期,每學期有1周的專業見習實踐,學生可根據自選的職業方向模塊申請到學院藝術實訓基地去見習,深入當地文化館及鄉村文化站見習社區文藝活動組織與指導,深入地方文化傳媒機構以及演藝團體見習舞臺表演實踐與舞臺操作實踐,深入中小學、藝術培訓機構做音樂教育教學見習,深入村寨進行音樂采風汲取地方民族民間音樂的營養,通過藝術實踐,學生反思自身的不足,在回校后的學習中及時調整學習方向,以滿足市場對音樂人才的要求,成為合格“產品”。三是探索“雙導師”■制度,具體為校內專業課導師和校外行業導師(聘請校外優秀的中小學音樂教師、舞臺表演行業專家與舞臺操作專家、社區文藝工作者)共同成為學生在大學學習期間的導師。一方面,引導學生在大學校園學習專業基礎知識和知識技能習藝修為,另一方面走進社會到中小學校、文藝團體、文化傳媒公司、文化館等單位,了解社會和中小學校對音樂師資、文藝團體、文化公司、文化館等單位對音樂人才的要求,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定位和努力方向。四是“雙實踐”■制度。即職業崗位實踐(學生結合音樂專業三大職業模塊方向中自選一,進行中小學課堂音樂教學實踐、舞臺表演與操作實踐或社區文藝組織與排演實踐)和專業舞臺實踐。為此,我們積極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音樂表演實踐大舞臺,如獨唱(奏)音樂會、合唱音樂會、師生教學音樂會、新生入學迎新晚會、新年音樂會、畢業音樂會、送藝下鄉演出以及與校外天籟演藝公司、金馬中運易東文化傳媒合作演出等各種藝術活動實踐,以此促進學生的藝術創作與實踐能力。通過雙實踐,旨在提升音樂學專業學生所應具有的多方面專業素質和職業素養。
基層文藝工作中,基礎音樂教育和群眾文藝的實踐需要以及社會文化藝術發展的實際需求是音樂學人才培養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內核與動力。因此,在雙導師、雙實踐環節促學生能力培養之外,每學期還舉辦了不同形式和內容的專家講座或演出、與省內知名藝術院校的音樂會交流,“邀請一線優秀教師來校介紹經驗、觀看優質課教學錄像,通過觀摩與交流等途徑激發學生樂于實踐、主動探究、敢于表現的興趣和熱情”。■
三、音樂學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設
1.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培養方案學分分配。21世紀滇西邊疆地區的音樂藝術人才,應該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擁有音樂文獻閱讀、聽賞、檢索與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廣博的人文基礎和進行音樂藝術和音樂教育教學研究的基本能力,是能夠勝任音樂教育工作、音樂創作、群眾文藝輔導與表演、舞臺操作的應用型音樂人才。也就是說,既具有基層音樂工作者扎實的專業音樂知識和較好的音樂表演技能,還要有較強的職業實踐能力(如音樂教師要有音樂課堂教學和課外音樂活動的實際能力,舞臺操作者要有舞臺調度、燈光音響使用等舞臺操作的實際能力,基層文藝工作者要有社區文藝活動組織與排演的實際能力)和較好的職業素養。
因此,我們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音樂技術應用能力、課外音樂活動與社區音樂活動組織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基于以上目標定位,我們對原有的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學分規劃等進行了修訂,成為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實踐的重要內容。新的教學方案已于2014年9月開始實施,按照學校教務處應用本科轉型教學方案的模塊,結合音樂學專業的實際,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在4年的學習中,須修滿150學分,包括:通識教育課程52學分,其中通識教育必修課程必須修滿42學分,通識教育選修課程必須修滿10學分;專業教育平臺78學分,其中學科基礎課程必須修滿36學分,專業主干課程必須修滿22學分,專業方向課程必須修滿5學分,專業拓展課程必須修滿12學分,職前強化課程必須修滿3學分;獨立實踐環節必須修滿20學分;德、智、體綜合考評合格,計算機、普通話取得相應的等級證書,通過論文考核,方能畢業;達到學校有關學位授予規定要求的,可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2.課程設置與課程結構體系。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基礎。畢業生應具有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扎實,音樂技術實踐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等特點;以音樂技能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聲樂、鋼琴、自彈自唱等專業小班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音樂技術應用能力,在教學計劃中占有較大比重,并結合音樂學人才培養的特點編制一套較為完善、穩定的教學課程體系。
課程教學體系總體上分為通識教育平臺(通識必修、通識選修)、專業教育平臺(學科基礎課程、專業主干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專業拓展課程、職前強化課程)、獨立實踐平臺三大部分八個模塊。
通識課程的設置以“必需、夠用為度”,即包括必需的政治、人文素質課及現代信息技術基礎等。通識必修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代史綱要”、“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大學英語”、“大學體育”、“計算機應用基礎”,通識選修包括“文學作品導讀”、“中國傳統文化”、“美術作品鑒賞”等課程,是學生提升綜合文化和知識修養而必修的課程。
專業學科基礎必修課中,基本樂理、視唱練耳、中國民族音樂、中外音樂簡史、中外音樂作品賞析、基礎和聲、曲式分析與歌曲寫作、美學原理、藝術概論、電腦音樂基礎等,是音樂學專業的必備基礎,特別指出,視唱練耳是提高學生音樂素質的重要基礎課,應連續開設兩年。
專業主干課程全部為必修課,是音樂專業的核心課程,是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必需課程,包括聲樂、鍵盤(鋼琴、手風琴)、自彈自唱、合唱指揮、形體舞蹈、手風琴伴奏等。
音樂欣賞現狀對策情感當前,音樂欣賞課程的開展日益成為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擔負著高校審美教育的重要任務。由于歷史的原因,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進程長期處于停滯、低端徘徊的狀態。目前,除了清華、北大、中央音樂學院等國內高校的音樂欣賞課處于較領先外,其他國內的高校尚處在起始發展階段。為了更好的研究、發展高校音樂欣賞課,提高學生自身審美素質,適應現代社會發展,我們需要更加注重音樂欣賞課程的實質價值。
一、高校學生音樂素養一般現狀分析
1.學生音樂素養起點低
大一學生的音樂素養較低,這是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從另一個角度也反映了高校學生音樂素養的一般現狀,即學生的音樂素養起點較低。有學者針對清華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普通藝術類課程進行了較為全面地分析比較,認為在本科生數量比上,兩校相差十余倍。而對于初次跨入高校門檻的大一新生們來說,他們剛剛經歷了高考的“洗禮”, 擺脫了“題海戰術”的束縛,音樂素養基礎參差不齊,有些學生的音樂素養基本為“零”,普遍處在“補課階段”。這種現狀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音樂欣賞課的開展,對于一群連歌曲都不聽學生,教師如果大講特講“古典音樂”“聲樂技巧”,顯然就有點不合時宜了。
2.學習時間擠占音樂素養培養
相對于高中階段來說,大學的時間似乎更多一些,學生也相對比較自由,這為音樂素養的教育培養創造了可能。但在實踐中,我們卻發現事實并非如此。目前的大學課程設置,走的是“大學科”的模式,即與專業課程有聯系的知識基本都要學習,這還不包括計算機、英語、數學、思想政治等公選課。例如,法學本科專業,除了民法、刑法、行政法、民訴法、刑訴法、行政訴訟法等核心課程以外,還要學習管理學、會計學、邏輯學等。因此,高校學生課程壓力依然不小,專業知識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擠占了音樂素養培養,致使音樂欣賞課程無法很好的開展下去。
3.音樂欣賞課邊緣化
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中,明確了公共藝術課程對于“提高審美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高校據此開始注重公共藝術課程的開展,將其作為選修課程類,設置學分,掛在網上,由學生自由選擇。但我們應該注意的是,相比較美國高校已將音樂欣賞列為“核心課程”而言,我們的許多高校依然將其定位為“邊緣學科”,尚不能認識到其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4.教學效果低層次徘徊
我們從音樂欣賞的課堂教學效果來看,很多高校的教學質量依然低層次徘徊,教出來的學生也只能是一個“聽者”,而內心深處的觸動卻寥寥無幾。這也正如有些學者研究得出的那樣:“高校教育具有將音樂欣賞停留在娛悅感官層面的傾向”。“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首先是培養人”。音樂欣賞課更是如此,教育的目的在于發掘你內心的真實情感,喚醒沉睡已久的心靈,使心里達到與音樂“共鳴”的效果。
二、提升高校音樂欣賞課質量的措施
1.更新教學理念
音樂欣賞教學理念更新主體有兩個:一是學校,二是教師。學校應擯棄傳統教學理念,給包括音樂欣賞在內的公共藝術課程給予師資、資金、設施、學分等方面的傾斜。對于教師來說,完善自身的綜合素養,豐富相關課程知識,以更好的狀態迎接教學理念的轉變。但注意的是,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需要預防兩方面的“偏轉”:一是過于專業性;二是過于理論化。音樂欣賞的受眾學生大多為非師范類音樂學院和專業音樂學院的學生,不應教授精、尖、深的學習內容。如果過于專業化,教學效果不會很理想,反而會讓學生無所適從。與此同時,過于理論化也是不可取的。實踐證明,大段的理論、概念、基本內容的學習會讓學生產生“厭惡感”。因此,更新理念應該把握這樣的標準,即以新穎的教學方式,激起學生的審美熱情,使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將音樂審美滲入心里。
2.注重音樂“故事化”引導
我們知道音樂的魅力不僅僅在于它的聲樂技巧,還在于它背后“隱藏”的故事。這些隱藏的事包括作者的背景、作者的經歷、創作時的情感、音樂所指向的對象等方面。教師如果能以“故事化”導入,必將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夠引起與作者的情感共鳴。例如日本陶笛大師宗次郎創作的《故鄉的原風景》,要想讓學生聽懂它、感悟它,我們需要了解宗次郎以及他生活的背景。通過教師的講“故事”,讓學生了解宗次郎是個追求完美的人,他所使用的陶笛都是他新手制作的,他只創作屬于自己的音樂。《故鄉的原風景》描述的是宗次郎故鄉的風景。由此,我們就可以讓學生理解怎樣用音樂來展現純樸的鄉情、純真的愛情,以及遠離家鄉、遠離親人的輕愁與蒼涼。美國電影《與狼共舞》的背景音樂低沉、雄壯,影片主人公身處荒原,與自然做斗爭的頑強背影,只有讓學生先看影片,在畫面的引導下才能深刻理解背景音樂的意義。
3.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并重
教學所選取的題材很廣,目前高校多選取古典音樂、歌劇音樂,青睞于外國音樂家。普遍認為越高雅越能顯示出教學的水平,其實這是個誤區。教學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學生的音樂素養高低。因此,我們應該從學生感興趣的歌曲入手,流行音樂是個不錯的選擇。當然,流行音樂只是個“導火索”,目的是為了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我們不能因“流行”而“流行”,在課堂中大談“周杰倫”顯然是低層次的。與此同時,適時地引入民族音樂也是教學的一種有效的方法。現在,很多民族音樂通過交流、融合,已經被人們廣泛熟知。例如,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音樂等。學習民族音樂,能夠從一個側面了解該民族的發展歷史、民族風情,獨特的聲樂技巧、演奏樂器等。例如歌曲《鴻雁》《夢中的額吉》《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敖包相會》《青藏高原》等。不同的歌曲反映不同的風土人情,不同的曲調反映不同的民族情感。讓學生在不同的感受中領悟出音樂素養的基本價值取向,這才是教學的真正目的。
綜上所述,音樂欣賞對于高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起著推動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應用綜合的手段,營造文化氛圍,加強文化建設,提高審美教育、德育素質的質量,增強學生的音樂審美素養,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秦笑笑.普通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研究——以河北師范大學匯華學院為例.2009.
論文摘要:本文結合國內研究動態,通過實踐,以《音樂課程標準》的內容標準的四個領域作為切入點,論證了音樂本位意識在《音樂課程標準》中的體現。
《音樂課程標準》是2001年7月由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的實施方案。《音樂課程標準》力圖在“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等方面全面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從而促進學校教育重心的轉移,使素質教育的理念切實體現到日常的教育過程中。《音樂課程標準》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加強過程性、體驗性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而實現學習方式的變革,改變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方式、發展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一、音樂本位意識的體現
《音樂課程標準》中內容標準主要體現在四個領域之中,即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
1.歌唱教學是全面學習音樂的基礎。歌唱活動直接與情感相關聯,與心靈相溝通。在學習歌唱的過程中兼顧欣賞、練耳、視譜,了解音樂知識,增進對音樂認識的最佳途徑。在歌唱教學的過程中教會學生音樂知識、培養音樂能力,讓學生通過歌唱來體驗音樂,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歌唱作為學習音樂的基礎,理應受到足夠的重視。歌唱在學校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形式所無法替代的,只有把歌唱教學擺在中小學音樂教育的首位,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促進素質教育的推進。
2.欣賞教學是《音樂課程標準》中的一個突出重點。《音樂課程標準》對音樂欣賞教學精神內涵的解釋中可以看出:“欣賞教學是培養學生音樂感受、欣賞和能力的有效途徑。”中外優秀音樂作品對于開闊學生視野,提高文化素養,豐富情感具有重要意義。音樂欣賞至少需要三種能力:即認識能力、興趣能力、欣賞能力。面對不同的音樂客體,音樂欣賞的主體活動大致經歷了選擇、認識、感悟、融合、影響這樣一個過程。音樂欣賞過程,既是一個三種能力遞進的過程,也是人的心理從平靜到逐漸愉悅的過程,也是美育效果逐步深入的過程。這正反映了音樂作為審美途徑的重要手段,始終體現著《音樂課程標準》的音樂本位意識。
3.器樂教學也是中學音樂教學的重要環節。器樂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途徑之一。首先要選擇適宜的樂器,注意音準和音色,不可把音準、音色不佳的樂器引入課堂。要重視器樂曲的選擇與編配,不宜偏大偏難。教學中要體現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注意同唱歌、欣賞、識譜等教學內容的配合,也可課內外有機結合,以提高器樂教學水平。通過器樂演奏美的音樂不但能激發、影響學生的情緒,促進智力的開發,而且能陶冶情操,凈化心靈,這就是器樂進課堂的意義所在。如果在器樂教學中一味追求技能技巧的操作、訓練,甚至以學生演奏器樂的水平高低來評價音樂課堂教學的標準,必然不能達到教學目的,也是違背《音樂課程標準》精神的。
4.識譜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必要環節。識譜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意識,培養他們的樂感,從而具備獨立的音樂欣賞能力。在選擇教學用譜的思想上,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以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識譜知識和技能。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注意和唱歌、器樂、欣賞教學的配合,既要避免單純的知識教學,的技能訓練,又要適當注意自身體系的循序漸進和內容的完整。識譜教學應著重培養節奏感、聽覺能力、準確歌唱能力、創造性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加強對音樂審美的感知,也有利于找準音樂本位意識。
二、對《音樂課程標準》中“音樂為本”的認知
教學目標是教學所預期達到的境地和標準。它是教學的起點和歸宿,影響教學過程的設計,決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安排,制約著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選用,決定教學結果的測量和評價。
(一)傳統《音樂教學大綱》和新制定《音樂課程標準》的對比
從中不難發現,《音樂教學大綱(修訂稿)》相比起《音樂教學大綱(試用稿)》減少了音樂的教育功能和德育功能,降低了音樂學科知識和技能難度,更加貼近中學生音樂心理的實際。但是它也存在三個方面的不足:第一、對音樂的本質認識不夠,缺乏音樂課程自身特有的本質特征的表述;第二、認識到了美育的重要性、音樂的美育功能和音樂教育“育人”的本質,但是表述得不夠明確;第三、有德育化傾向,把音樂作為實施其他教育的工具,削弱了音樂課程存在的相對獨立性,失去了音樂課程特有的價值和功能,淡化了音樂學科的自身特點。《音樂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以音樂和育人為本位,突出了學科的自身特點和人文性,豐富了音樂教學的審美內涵。
(二)音樂課程內容在傳統《音樂教學大綱》與新制定《音樂課程標準》的體現
課程內容框架的不同,體現出了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音樂教學大綱》的課程內容框架是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以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核心構建的,突出的是音樂學科的特點;而《音樂課程標準》的課程內容框架是貫徹素質教育的精神、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構建的,注重的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的整合。基于這種認識和定位,《音樂課程標準》在《音樂教學大綱》的基礎上,除了將《音樂教學大綱》原有的課程內容整合成感受與鑒賞、表現兩個方面之外,還增加了音樂與相關文化、創造兩個部分的內容,讓學生在圍繞人文音樂主題的學習中輕松、快樂的學習和感受,也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音樂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在《音樂課程標準》的精神指導下,新教材體現了以音樂本位審美為核心的理念,時刻關注音樂與人、音樂與自然、音樂與、音樂與人文的關系,深刻強調了音樂本身的美育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