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區域農業發展范文

        區域農業發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區域農業發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區域農業發展

        第1篇:區域農業發展范文

        關鍵詞 農業發展;要素投入;相關性;區域差異;江蘇省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0-0291-02

        2002—2011年,江蘇農業發展迅速,2011年全省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 064.8億元,比2010年同比增長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2%。農業實現總產值2 640.95億元,比2002年(1 165.49億元)增長126.6%,糧食產量逐年增長,保證了全社會生產和生活的正常進行。但總體來看,江蘇農業發展還存在質量、結構和效益不統一的問題:農業生產要素投入比例失調,區域發展差異較大,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步伐緩慢[1]。該文將農業生產要素分為傳統要素和現代要素,傳統要素包括農業從業人員、化肥施用量和農業機械動力水平、農作物播種面積等指標,現代要素包括農業科技水平、農戶生產性資本和固定資產擁有量及農村用電量等指標;將分析對象區域分為蘇南、蘇中和蘇北3個區域,從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為明顯的3個區域分析農業生產要素投入變動規律。

        1 農業產出與要素投入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相關性分析是指對2個或多個具備相關性的變量元素進行分析,從而衡量2個變量因素的相關密切程度。表1是江蘇三大區域農業生產總值與農業從業人員、農業機械總動力、化肥施用量、農村用電量、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相關系數。

        1.1 蘇南地區要素投入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蘇南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與農業從業人員數、化肥施用量等傳統要素投入呈負相關關系,而與農村用電量等現代要素呈正相關關系,表明蘇南地區農業的生產更加依賴于電力、科技和資本要素,農業發展模式進入較高水平。此外,與蘇中和蘇北相比,蘇南的土地集約利用的程度更高,蘇南地區農業生產總值與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相關系數是最低的,基本上已經擺脫對土地的依賴。

        1.2 蘇中地區要素投入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蘇中農業生產總值與農業從業人員數量和化肥施用量都呈負相關關系,而與農業機械總動力呈正相關關系,說明蘇中的農業生產勞動力和化肥等要素已不是主導因素,但是還尚未擺脫機器化操作階段,機械化的普及正在取代勞動力,這也是我國東部地區大部分農業生產正在經歷的過程。從農業產值與農作物播種面積的相關系數看,蘇中地區農業生產對土地要素投入存在依賴,但依賴程度偏低。

        1.3 蘇北地區要素投入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蘇北地區農業生產總值僅與農業從業人員投入這一要素呈負相關關系,與農業機械總動力、化肥施用量及農村用電量都呈正相關關系,這說明農業的發展處于較低級階段,雖然擺脫了對勞動力投入的依賴,但對其他傳統要素依賴性比較高,與機械投入的相關性系數達到0.98,與化肥施用量的投入相關性也超過了0.7。這種農業生產方式是我國中西部地區農業發展正在經歷的過程,是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一個必然階段。從農業產值與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相關系數(系數值為0.95)看,蘇北地區農業生產對土地要素投入存在高度的依賴。

        2 農業生產要素投入之間的變動趨勢分析

        蘇南、蘇中和蘇北地區農業發展處于不同的階段,要素投入的轉變規律存在差異,下面分區域對其要素投入的變動進行分析。

        2.1 三大區域農業生產土地的投入情況

        蘇南、蘇中和蘇北地區在2002—2011年的農作物播種面積變動情況顯示(圖1),土地供給總量幾乎不可調整,只能通過集約化利用,提高使用效率,尤其是蘇南地區表現的較為明顯,蘇中和蘇北地區近10年來基本保持不變。

        2.2 三大區域農業從業人員變動情況

        一般來說,隨著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機器的作業會逐步取代手工勞動,這是專業化分工的必然趨勢。傳統農業生產更多地是依賴勞動力的投入,現在農業更多地依賴勞動力以外的要素,勞動力投入呈現出下降的趨勢[2]。蘇南、蘇中和蘇北3個區域的農業發展都表現出這種下降的趨勢(圖2)。

        2.3 三大區域農業機械化水平提升情況

        2002—2011年,蘇南、蘇中和蘇北地區的農業機械動力投入變動情況顯示(圖3),3個區域整體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十一五”期間,農業機械動力投入從不足1 500萬kW上升到超過2 500萬kW。蘇中和蘇北地區的增長則保持穩定,投入的后續動力不足。

        2.4 三大區域農業農村用電量變動情況

        農村用電量最能體現農業生產現代要素投入情況。2002—2011年,蘇南、蘇中和蘇北地區農村用電量變動情況顯示(圖4),3個區域在過去10年間總體保持增長的趨勢,但是蘇南地區增速要明顯高于其他2個區域,從2002年的300億kW·h上升到2011年的接近1 150億kW·h,增長了約2.8倍。蘇中和蘇北的增長趨勢基本保持一致,但在電量使用上遠低于蘇南地區。

        3 結論與建議

        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蘇南地區農業生產要素投入是以電力、科技和資本等現代要素為主導,較為接近現代農業發展方式;蘇中地區農業生產要素是以農業機械投入為主導,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的一種發展方式;蘇北地區農業生產要素是以土地、化肥等傳統要素為主導,尚處于傳統農業階段。三大區域要素投入的變動趨勢分析表明,蘇南地區在現代要素投入增長上要高于傳統要素,農業生產基本上擺脫了勞動力、土地等傳統要素的限制,科技、電力、資本等現代要素的引領作用更加明顯。因此,蘇南地區農業發展經驗可以為蘇中和蘇北提供借鑒。對蘇中和蘇北地區農業發展具體路徑有如下建議:首先構建與農業生產總量相匹配的要素投入機制,在農業產量達到一定水平時,適當增加現代要素的投入,提升農業生產效益;其次對蘇北地區要提升機械化水平。機械化水平低是目前制約其農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對蘇中而言,要提高農業種植的信息化水平;再次三大區域都要提升農業發展科技水平,采用現代農業培育和生產技術,擺脫對化肥等有污染性要素的投入,發展綠色農業,既能適應新形勢下市場需求,又能保證美麗的生態環境[3-4]。

        4 參考文獻

        [1] 王程,王武魁,劉宇,等.生產要素對農業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以北京為例[J].中國林業經濟,2010(5):51-53.

        [2] 張曉莉,李金葉.農業經濟發展與生產要素投入關系研究[J].新疆財經,2001(4):21-23.

        第2篇:區域農業發展范文

        【關鍵詞】:農業;區域發展;推廣工作;現狀

        中圖分類號:F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809(2010)12-0288-01

        一、農業區域發展的意義

        農業區域發展原則是以現狀分析為規劃基礎,市場需求的趨勢和社會經濟發展為背景,以農業資源潛力分析為依據,定位發展思路和農業結構調整為重點,包含主導產業和輔助產業的配置,制定合理的措施和目標,對一個區域農業發展與農業資源開發起到指導作用,并在發展推廣中滾動補充和完善規劃,具體作用可以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益

        一個區域或一個集體、一個農戶的農業金融資源有限,充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使投入產出比例提高,是農業發展和農業項目推廣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通過農業區域發展建設,可以擇優選出一些項目、一些領域,然后進一步進行可行性研究,按照項目申報、審批程序立項,按相關實施方案組織實施完成,可以顯著提高農業投入效益的作用。

        2、更好的開發利用農業資源

        農業區域發展實質上是對農業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和更深層次提高技術含量的再開發。我國農業資源十分豐富,但許多資源并沒有得到開發或資源沒有合理進行開發,農業區域發展規劃就是要尋找新的農業資源點進行科學開發,制定開發項目,并籌備資金,組織實施,使農業資源重新科學分配,促進農業區域分工和專業化、規模化農業的發展。

        二、 如何提高農業區域發展的作用

        1、合理規劃農業區域布局

        區域規劃要以增加農民收人和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為中心,應用對比優勢理論,以特色農產品的區域布局和大宗農產品區域布局這兩條發展方向進行農業區域規劃研究。理論上區域核心競爭力和研究農產品布局之間的關系,研討農業區域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和意義,解析農業區域核心的構成要素,研究構建農業區域核心綜合評價模型和測度指標體系,為農業區域核心的培育、強化和識別提高科學化、合理化的基礎。

        2、建立區域協調發展機制

        取消區域間非公平發展政策。其重點是建立區域間公平競爭機制,取消經濟特區的不平等政策,建立統一市場體系和貿易體系,給予中西部地區“公平待遇”,建立平等互利規則,形成區域技術、商品、勞動力和資源等區域之間的平等交換。例如:取消農產品消費城市補助等。建立在國家控制下的統一市場體系與合理的資源轉化、流動、交易等區域格局。

        3、實行中西部農村基礎設施優先建設戰略

        合理處理中西部生態建設發展和其他基礎建設的關系,將植被建設與農村鎮、村、田、路、水、電等統一安排,重點發展推廣基本交通、水利、農田、信息、科技能力、市場體系和農村教育等。

        三、 如何推廣農業區域發展

        農業推廣是以農村社會為推廣范圍,以農民為對象的農家或家庭農場為中心,以農民實際需求為推廣內容,最終目標為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的農村社會教育。現代的農業推廣教育是將實用的農業信息傳遞給人們,而且幫助人們獲得必要的知識、技能和認知觀點,以便有效的利用這些信息技術的一種學習過程。

        面對新形勢下農業推廣工作出現的一些新問題和新情況,我們如何抓住機遇,使農業推廣作用起到良好的作用,是擺在我們農業推廣機構和每個工作人員面前的新難題。下面根據筆者的研究,得出以下結論:其一,建設多元化的農業推廣體系,以創新工作機制、優化機構設置、明確公益職能、加強基層力量為工作重點。建設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高效、專業、務實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其二,搞好宣傳,培養農民的推廣意識。農業區域推廣部門是推廣主體,而另一主體就是農民,時常被忽略了,確切的說他們是推廣工作的直接實踐者和參與者。其三,加強培訓學習,提高推廣隊伍建設。在項目推廣中,首先要對推廣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學習,使其首先了解推廣信息的意義、作用、方法等,實際推廣時能講解、能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四、總結

        以上是筆者從實踐出發對當今農業區域發展與推廣工作等問題等相關知識進行了粗略的分析和研究。隨著農業市場化和現代化,農業各區域發展對資金的依賴性日益增加,農業建設資金獲取難問題成為阻礙農業持續增長的瓶頸。筆者認為:在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要逐步建立完善的農業信貸市場體系,使農業政策性信貸為輔助。統一合理的農業信貸發放體系,將是促進今后區域農業,特別是特殊區域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駱文杰.農業區域發展學科建設問題[N].浙江農業出版社.2006(4)

        [2]邵秋麗.淺談新時期如何做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C].中國農業技術.2005(12)

        [3]楊洪濤.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發展史[C].農民之家.2009(10)

        第3篇:區域農業發展范文

        [關鍵詞] 特色農業;農村經濟;有利條件;舉措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4. 032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3)14- 0054- 02

        1 發展特色農業經濟的意義

        特色農業也是優勢農業,特色農業依據區域內整體資源的優勢及特點,突出地域特色,圍繞市場需求以科技為先導高效配置各種生產要素。它以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為目的,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和最優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它采用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往往是縣域經濟中的支柱產業。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特色農業經濟對解決三農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利于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有助于推進區域內的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有利于農業產業結構優化。

        2 地域特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

        2.1 國家惠農政策有利于推進農村經濟發展

        在建設現代農業方面,把保障糧食安全作為首要目標,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防災減災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在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方面,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以水利為重點,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設和管護機制,推進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完善農村小微型水利設施,全面加強農田水利建設。

        2.2 地域優勢有利于推進農村經濟發展

        2.2.1 豐富的農業資源,為農副產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原料保障

        通榆縣是著名的全國十大油料作物產量大縣之一,年產葵花子10萬噸、蓖麻3萬噸。豐富的雜糧雜豆資源,年產綠豆4萬噸,豇豆、糜子、蕎麥等雜糧雜豆的產量也均在5 000噸以上。年出欄5萬頭的肉牛產業基地、40萬只的肉羊產業基地,年銷售加工350萬只以上的白鵝產業基地,這些獨具特色的優質農產品為通榆縣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保障。

        2.2.2 打造特色品牌,為通榆縣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擴大市場知名度提供了載體

        通榆縣目前已認證農畜產品品牌達95個。其中綠色速凍黏玉米、有機綠豆、有機葵花子仁、有機小米、大豆蛋白等系列產品,要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大生產及銷售規模,在加快這些企業規模擴張的同時,引導這些企業與其他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合作,將其品牌嫁接到其他農副產品上,放大這些品牌的市場效應,將對提高通榆縣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的市場知名度發揮重要作用。

        3 發展地域特色農業經濟的措施

        3.1 更加鮮明地確立特色農業的發展思路

        首先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繼續調整種植養殖結構、品種結構和產品結構,挖掘潛力,拓展空間,以市場為向導,努力追求突出特色、特中選優、優中有規模目標。其次是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努力構建和延長產業鏈。最后要強化營銷流通,使農副產品及其加工產品進入市場商品供應鏈。

        3.2 依托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

        緊緊依托農業優勢產業資源,堅持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發展,圍繞增加農民收入,以工業化、規模化、標準化、信息化、集約化為抓手,不斷提升農業市場化的組織程度,通過一大批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不斷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走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農業產業化的新道路,從而從根本上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圍繞特色農產品,發展特色農業。①認真抓好“產業”基地建設。葵花產業基地以開通等七個鄉鎮為主體,建設100萬畝的葵花生產基地;綠豆產業基地以瞻榆等8個鄉鎮為主體,建設60萬畝的綠豆生產基地;蓖麻產業基地以雙崗等6個鄉鎮為主體,建設35萬畝的蓖麻生產基地;棉花產業基地以八面等10個鄉鎮為主體,建設3.5萬畝的棉花生產基地;辣椒產業基地以瞻榆等5個鄉鎮為主體;肉牛產業基地以瞻榆等五個鄉鎮場為主體;肉羊產業基地以瞻榆等7個鄉鎮為主體;白鵝產業基地以開通鎮等7個鄉鎮為主體,養殖規模發展到300萬只,年銷售加工350萬只以上。②扶持龍頭企業的發展。扶持壯大幾家葵花加工企業,增強葵花加工能力;扶持壯大綠豆加工流通企業,并逐漸開發綠豆米、綠豆飲品、保健品等系列產品;通過招商引進年加工籽棉1萬噸以上的加工銷售企業,并不斷開發新產品;扶持現有的肉牛加工企業并通過招商引資,建成年加工肉牛5萬頭的企業群體,開發肉、皮、骨等系列加工產品;扶持現有和肉羊加工企業并通過招商引資建成年加工羊40萬只的企業群體,開發肉、皮、毛等系列加工產品;扶持綠色食品加工企業,開發雜糧雜豆系列綠色食品。

        3.3 重視生態旅游

        生態旅游農業是農業和旅游業、生產和消費流通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交叉產業,是第一產業的新的經濟增長點。生態旅游已成為當今世界旅游發展的潮流,能夠增加區域的知名度,彰顯區域特色,提升區域品位,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建設綠色生態旅游縣,營造大環境,把通榆縣建設成以生態旅游為龍頭,集科學考察、科普、觀光、休閑度假、康體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綠色生態旅游縣。美麗的向海就位于通榆境內,向海自然保護區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森林和野生物類型自然保護區,是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向海以其大自然的原始魅力和獨特秀美的塞外草原風光而享譽中外。區內總面積1 055平方千米。全世界15種鶴類中,向海就有6種,世界僅有1 500多只一類保護珍禽野生丹頂鶴中,就有60多只在這里生息繁衍。 依托向海自然保護區,建設綠色生態旅游基地。將發展第三產業作為二次創業,以大流通帶動大旅游,以大旅游促進大流通,把綠色生態旅游業發展成為全縣的支柱產業。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特色農業這一源頭活水將使三農問題迎刃而解,將使區域經濟“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第4篇:區域農業發展范文

        【關鍵詞】:農業地區、農業現代化、現代農業綜合產業體系、城鄉統籌

        【 abstract 】 the xinxiang city plain new city as an example, explore a suitable for two, three industri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not apparen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foundation superior agricultural areas urbaniz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of development. Thought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shoul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area for the start of the transfer of the development ideas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ir own agricultural advantage, take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o "three"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road.

        【 key words 】 : agricultural area, and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o the modern agriculture comprehensive industrial system, urban and rural areas

        中圖分類號:DF41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工業經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基本實現了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過渡。然而,從農業人口所占全國人口比重來看,我國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農業大國,存在著許多二、三產業發展落后、動力不足,而農業基礎相對優越的農業地區。這些地區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經濟轉型以及促進城鄉統籌等國家戰略的重要主體,其健康發展已成為關系全局的重要問題。新鄉市平原新區地處糧食大省河南,屬于典型的農業地區,于此,本文望通過平原新區發展戰略規劃,引入一種基于現代農業的城鎮化與城市發展的新思路。

        新區概況

        1.1現狀特點:典型“農業地區”

        1.1.1空間區位特征

        平原新區地處中原城市群,北與新鄉市中心城區相距40公里,南與省會城市鄭州主城區隔黃河相望,另外與中原城市群得核心城市焦作、開封等有著便捷聯系。

        1.1.2經濟特征:工業尚未起步,農業基礎與優勢突出

        平原新區內部的工業發展相對滯后,但由于地處黃河沖擊平原,土地肥沃,農業條件十分優越。同時,作為全國糧食主產地,全身農業科研基礎雄厚,僅新鄉市內就集聚了位列全國地市級農業科研機構前十強的市農科院,省農科院現代農業示范中心等行業翹楚。此外,中國農科院及省市農科院所屬的多家農業科研機構相繼落戶平原新區河南省農業科研開發基地,農業科研機構成集聚發展之勢,為片區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支撐。

        1.1.3城鎮建設特征:傳統鄉村聚落特征

        平原新區規劃研究范圍共465平方公里,其主城區為188平公里。在如此大面積的區域內,除了橋北鎮新建了部分道路基礎設施和河南省農業科技研究開發基地外,全為傳統的鄉鎮聚落地區。

        挑戰與困惑

        結合片區現狀發展特征,平原新區發展將主要面對以下幾方面的挑戰;

        其一,平原新區作為我國糧食大省河南省的重要糧食生產區,直接擔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使命。因此,城市發展必須在不犧牲農業的原則下進行。

        其二,城鄉統籌是我國的基本國策,要求城市發展需將建成區與非建成區并重考慮。以往的城鄉統籌規劃的編制都是圍繞已建成區重新構建城鄉關系,而平原新區現狀全為鄉村聚落,這為地區從規劃建設伊始就將鄉村與城市統籌考慮提供了機會,但怎樣實現鄉村與城鎮間的高效分工與空間有序組織是新區發展應該重點解決的難題。

        其三,廣大中西部地區主觀快速發展的強烈訴求,導致產業轉移競爭十分激烈,呈“僧多粥少”的局面。僅中原城市群范圍,建設有175個產業集聚區,總面積多達1700余平方公里。如此大手筆的工業區建設意味著一輪慘烈的產業轉移爭奪戰。

        在對平原新區發展現勢條件一系列的認識背后,我們的困惑在于:怎樣才能在不犧牲農業的前提下實現城市快速發展?在工業基礎不強的情況下,走怎樣的城市發展道路?如何推動地區城鄉統籌?

        發展路徑選擇

        分析農業地區的發展路徑,可以發現,由于依靠農業經濟自身發展累計的內生發展,農業地區發展速度緩慢,與工業發達地區的經濟井噴增長間的存在巨大落差,使得農業在農業地區眼中成為落后的代名詞。這導致農業地區大多選擇犧牲農業,走承接先發地區傳統工業轉移的工業發展之路。顯然,這種發展思路無法解決平原新區目前面臨的困惑。

        因此,規劃轉變發展思路,揚長避短,充分利用平原新區自身農強工弱的現實條件,摒棄了犧牲農業的城市發展之路,而從國家戰略發展需求出發,依托區域與自身的雄厚的農業科研優勢,將農業作為城市發展根本,選擇一條以“農”興城的科學城市發展路徑。具體來說,是利用農科優勢,促進農業現代化,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農業工業體系及相應的產業服務體系,通過農、工、服務業綜合經濟間的產業聯動,推動區域整體發展,形成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協調發展的共贏局面。

        規劃要點

        4.1動力營造:構建農業綜合經濟體系

        所謂農業綜合經濟體系實質是現代農業生產以及與其相關聯的產業群所組成的產業網絡。具體包括現代化農業耕作,基于現代農業的工業化體系以及相關的服務支撐體系。

        4.1.1依托農業科研優勢,實現農業現代化生產

        借助區域農科資源,推進新技術、新品種、新生產方式的應用,實現農業現代化生產。重點發展現代化、商品化的無公害農副產品種植,并建立完善的銷售服務體系,培育流通加工、會展、國內外市場拓展等功能,促進農產品商品化,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并利用農業的生態等拓展功能,發展服務于周邊的農業休閑旅游等服務產業。

        4.1.2依農興工,建立農業工業化體系

        規劃以農業初級產品為原材料和載體,興辦一批根植于農業的工業企業,利用河南省科技研發試驗基地的技術實力,重點塑造“綠色、安全”品牌,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的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并積極延伸產業鏈,培育生物醫藥、生物能源研發制造等新興工業,完善現代農業工業化體系,增加城市經濟總量,通過特色工業化帶動作用推進城市化進程。

        第5篇:區域農業發展范文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的中部偏東,屬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多年來,吉林市的農業發展狀況一直比較平穩,為了更好的分析吉林市的農業發展潛力,預測其未來走向,現運用PEST模型對吉林市農業發展環境進行分析。

        (一)吉林市農業發展政策環境分析(Political Factor)

        吉林市作為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在農業發展方面一直努力解讀并落實著省政府出臺的各項政策制度,如農業產業化政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農產品加工政策、農業技術推廣政策、農業生產補貼政策、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政策等,整體上構建了比較完整的農業發展政策環境。

        (二)吉林市農業發展經濟環境分析(Economic Factor)

        2013年,吉林市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8.3%。其中,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252.4億元,增長4.1%;實現第二產業增加值1279.9億元,增長8.7%;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1085.1億元,增長8.7%。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60876.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合9984.8美元),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3.2%。綜合各項經濟指標可知,吉林市的經濟總量始終保持平穩增長,這對于吉林市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三)吉林市農業發展社會環境分析(Social Factor)

        2013年,吉林市農村勞動力合計113.5萬人,農村居民人均年純收入為10288元,同比增長14.6%。按照吉林市目前學校的分布與師資的配給情況,農村人口接受教育的機會基本充足。但目前吉林市農村人口的文化程度多集中在初中水平,這限制了農村勞動力的發展上限。吉林市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人文社會環境,農村建設穩中有序,農村勞動力的分布也逐漸呈現多元化態勢,農村居民的受教育意識和收入水平的提升也帶來了其需求層次結構的改變。

        (四)吉林市農業發展技術環境分析(Technical Factor)

        吉林省作為中國的農業大省在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推行上確實具有不少可圈點之處,而吉林市在各類農業發展技術面前,保持了冷靜和理性,選擇性的驗證并推行真正適合于自己的各項農業技術。如包括果樹休眠期冬剪、花卉越冬、蔬菜病害無藥劑防治等種植技術,水產動物疾病診治、水產動物的健康養殖管理等養殖技術,共計六類農業生產技術。總體而言,吉林市的農業發展技術覆蓋了種植、養殖、農機、土肥、加工、植保六個方面,農業發展技術環境基本成熟。

        二、吉林市農業發展現狀介紹

        (一)吉林市農業整體發展情況

        2013年,吉林市整體耕地面積較上一年減少了12.7千公頃,年末實有耕地面積596.5千公頃。農作物的播種主要集中在糧食作物方面,而糧食作物中的發展重點則是玉米。2013年,吉林市玉米的播種面積為471188公頃,總產量為3053374噸,每公頃產量為6480公斤。吉林市農業機械化程度良好,機耕面積達到592.4千公頃,同比上升0.9%。2013年,吉林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按照當年價格計算為4620256萬元,按照可比價格計算為4477502萬元。吉林市2007-2013年農林牧漁業產值如下圖所示。

        圖1 2007-2013年吉林市農林牧漁業分項產值

        資料來源:吉林市社會經濟統計年鑒(2014)

        由上圖可知,吉林市農林牧漁總產值在2007-2010年間呈現出的是比較平穩的增長,而2011-2013年間則出現了較大幅的提升,平均增長率達到15.8%。

        (二)吉林市農業產業化建設

        農業產業化建設指的是產業鏈的構建與完善,農業產業鏈包括上游、中游、下游三個環節,上游主要是指農業科技的研發和推廣,中游主要是指農產品的生產,下游指的是農業融資體系的建設和農業企業的發展。

        1.吉林市農業產業鏈上游環節。2013年,吉林市科技工作成效顯著,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城市。而其農業科技研發主要是依托于各大院校及農業科技類企業的實驗資源。在農業技術的推廣方面吉林市一直采用的是求穩策略,對于農業科技的研發、選擇和推廣長期保持著比較理性的態度。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會通過仔細的試驗、示范、培訓、指導以及咨詢等服務,把應用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普及應用于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的全過程。

        2.吉林市農業產業鏈中游環節。農業(種植)生產方面,2013年吉林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為696880公頃,主要農作物產量為685.96萬噸,農業產值為2467626萬元,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53.41%。2007-2013年吉林市農業產值總量一直呈現增長態勢,但增長率的變化呈現出了“降-升-降”三個階段。農業中間消耗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波動,但自2012年起,回歸平穩。林業生產方面,2013年吉林市造林面積達到14363公頃,林業總產值為96474萬元,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2.09%。2007-2013年吉林市林業的發展整體上呈現比較滯后的狀態,中間消耗一直未得到有效的控制。牧業生產方面,2013年吉林市牧業產值為1730719萬元,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37.46%。多年來,吉林市一直比較重視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兩者產值達到農林牧漁總產值的90.87%。但吉林市牧業的中間消耗情況比較嚴重,導致其增加值難有明顯突破。漁業生產方面,2013年吉林市水產品達到3.95萬噸,漁業產值為139774萬元,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3.03%。吉林市在漁業的發展方面由過去的依靠自然捕撈為主向以水產養殖為主的生產方式進行轉變,但是吉林市漁業企業多以粗放養殖為主,尚未形成集約化的養殖規模。這使得吉林市漁業整體的發展跳動性很大,中間消耗的控制能力有待加強。

        3.吉林市農業產業鏈下游環節。在農業企業發展方面,吉林市一直非常重視農業企業的發展,扶植了大量高質量的農業品牌企業,如吉林市東福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吉林省萬昌米業有限公司、吉林福源館食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舒蘭市東昌米業責任有限公司等。吉林市農業企業的發展緊緊圍繞地區農業發展特色,政府與企業高效融合,品牌效益已逐漸展現。在農業融資體系建設方面,吉林市鼓勵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更好的服務地區經濟發展,調動金融業投資者的積極性,組建高質量小貸公司,豐富金融業態發展,農業融資體系也建立了較為明確的層次結構。雖然吉林市農業融資體系目前尚顯稚嫩,但已經逐漸呈現出了理性的內部結構。

        (三)吉林市產業結構實證分析

        吉林市一直非常重視農業生產,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完善,農業總體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但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的優化調整。在此,運用區位商、結構相似系數等指標對吉林市農業產業結構進行剖析。

        1.吉林市農業各產業專業化程度。2013年吉林市區位商測算結果顯示,農林牧漁區位商分別為:農業0.9655,林業0.5111,畜牧業1.0328,漁業2.0336,農林牧漁服務業1.4291。由此可見,吉林市農業各產業的專業化程度比較合理。但是,吉林市投入大量資源重點發展的農業(種植業)領域專業化程度略低于全省水平,林業領域的專業化水平更是與全省存在較大差距。

        究其原因,吉林市的農業發展工業化和機械化運作水平雖然在近幾年內已經有了不俗的發展,但是相對于吉林省整體而言仍然存在不可忽視的差距。而且,吉林市農業的發展主要是對自然資源的粗放式經營,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以初級加工為主、規模小、產業鏈條短,產品市場競爭能力不足。而且家庭農場的建設尚處起步階段,仍未實現規模化,農民土地分散,不集中連片,一家一塊的耕種模式,各家各戶獨自經營的模式還普遍存在。另外,吉林市現有的農業龍頭企業,總體規模偏小,產品多數集中在糧食加工等初級加工范疇,產品檔次不高,市場競爭和帶動能力弱。

        2.吉林市各縣區農業產業結構趨同程度。不同地區間的農業產業結構可能會存在很大差異,也可能會很相似。這種差異性越大,表明地區分工水平越高,地區經濟的互補性越強,區際關聯越密切;相反,地區之間產業結構越相似,表明地域分工水平就越低,地區經濟互補性越弱,區際聯系越少。根據吉林市2013年各縣區農業產業產值分布數據推算各地區農業產業結構相似系數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吉林市除豐滿區外,其他各個縣區農業結構相似系數均在0.7以上,趨同化程度較高。大衛?李嘉圖的相對成本理論已經揭示了分工對于地區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吉林市各縣區農業產業結構較為趨同,表明吉林市對于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存在不合理現象。各縣區并沒有很好的發揮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因地制宜的發展農業種植、特色養殖業、尚未完成農產品運輸、經營等相關產業的建設,缺乏農特產品推廣渠道。

        表1 2013年吉林市各縣區農業產業結構相似系數

        地區 昌邑 龍潭 船營 豐滿 高新 開發 中新 永吉 蛟河 樺甸 舒蘭 磐石

        昌邑 ―― 0.99 0.98 0.86 0.91 0.99 0.8 0.99 0.97 0.93 0.99 0.99

        龍潭 ―― 0.98 0.83 0.93 0.99 0.83 0.99 0.98 0.95 0.99 0.98

        船營 ―― 0.92 0.85 0.97 0.71 0.96 0.93 0.87 0.99 0.99

        豐滿 ―― 0.59 0.82 0.39 0.79 0.74 0.63 0.89 0.91

        高新 ―― 0.94 0.97 0.96 0.97 0.99 0.89 0.86

        開發 ―― 0.84 0.99 0.98 0.95 0.99 0.98

        中新 ―― 0.87 0.90 0.95 0.76 0.73

        永吉 ―― 0.99 0.97 0.98 0.97

        蛟河 ―― 0.98 0.95 0.94

        樺甸 ―― 0.90 0.89

        舒蘭 ―― 0.99

        磐石 ――

        三、吉林市農業發展趨勢預測

        自1986年起,吉林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一直呈現平穩上升態勢,現根據1986-2013年吉林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采用時間序列分析的指數平滑法對吉林市農業發展趨勢進行預測。

        (一)繪制時間序列

        根據吉林市1986-2013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利用SPSS19.0軟件繪制時間序列圖。時間序列圖顯示,1986年至2013年吉林市農林牧漁業產值隨時間逐步上升,變化并非完全線性的,而是略微有點凹形,所以在模型的選擇上傾向于非線性趨勢模型。

        (二)模型選擇

        上文已指出,從時間序列圖可以看出,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趨勢走向呈現非線性狀態。所以,在這里選擇布朗三次指數平滑進行預測,布朗三次指數平滑是對二次指數平滑再進行一次平滑,適用于估計二次多項式參數。

        (三)趨勢預測

        根據吉林市1986-2013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數據,利用SPSS19.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預測。結果顯示,指數平滑模型的擬合效果較為理想,序列的水平、趨勢的平滑值為0.613,統計上顯著。根據基礎數據,按照模型與指數的推算公式,推算出吉林市2015年農業生產總值預測數值為5446796.937萬元。

        圖2 吉林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發展趨勢

        在排除非正常因素干擾的情況下,吉林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在2015年間仍會呈現比較平穩的增長態勢。地區農業發展的重點必將轉入產業鏈建設和產業內部結構的調整方面。

        第6篇:區域農業發展范文

        關鍵詞:農業科技園區;發展對策;運城市

        1運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做法及成效

        (1)突出特色,科學制定園區規劃。根據運城市“地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東啟西,貫通南北,輻射中原”的區位特點,結合本地農業科技資源和農業產業優勢,形成了“依托黃土高原,立足黃河金三角,輻射黃淮海地區,打造以雜交小麥為核心,包含轉基因棉花、果樹、蔬菜等具有地方特色和優勢的現代農業產業生產示范基地”的綜合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總體規劃方案。(2)職責明晰,形成齊抓共管合力。運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除了雜交小麥選育任務,還涉及轉基因棉花、水果、蔬菜3個產業,幾乎涵蓋了運城市所有農業種植業主導產業。核心區、示范區建設任務涉及6個部門、7個縣(市、區),各部門、涉及縣(市、區)都能從大局出發,分工負責,通力配合,形成齊抓共管合力。園區管理委員會抓總體,管理中心具體落實,鹽湖區、永濟市、臨猗縣承擔核心區建設任務,芮城縣、萬榮縣、平陸縣、新絳縣承擔示范區建設任務,運城市藍紅雜交小麥研究中心牽頭雜交小麥,山西省農科院棉花研究所牽頭轉基因棉花研究,各相關果業、農業部門分別牽頭水果、蔬菜研究。(3)成效顯著,園區產業特色鮮明。一是園區核心產業F型雜交小麥取得重大突破。圍繞F型雜交小麥不育系的遺傳規律、基因定位、分子標記和環境適應性等基礎研究工作開展了一系列研究,新一代大穗大粒、穗層整齊、不育性徹底、配合力強的F型不育系創制工作最終完成,將進入擴繁階段。二是繼續推進轉基因抗蟲棉研究示范。在園區核心區和示范區開展了“棉花增密輕簡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及高產優質棉花新品種(晉棉56、冀豐908、冀豐914、K836等)的研究及示范工作,建設轉基因抗蟲棉試驗田16.67hm2,核心示范田21.3hm2。三是園區優勢產業水果、蔬菜發展迅猛。圍繞果業轉型升級,從果業供給側改革入手,在標準園建設、品牌創建、果品出口、龍頭企業培育等方面下功夫,通過優化布局,實現提質增效,擴大市場份額,創優品牌,努力推進果業現代化建設。設施蔬菜及蘆筍產業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擴大標準化生產和綠色優質農產品有效供給為目標,努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促推蔬菜生產實現質量和效益雙提升。目前已建成蘆筍部級標準園133.33hm2,國家級蘆筍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1333.3hm2,年加工出口蘆筍罐頭、速凍蘆筍1.5萬t。(4)科技帶動,園區經濟效益凸顯。經過幾年的發展,園區科技帶動作用顯著,水果、蔬菜等產業經濟效益得到明顯提升。特別是蘋果產業,園區建設以來,以“果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指導,以“調種植區域,改水果品種,降勞動成本,補管理短板”為抓手,積極引導各項新技術、新成果落地生根。臨猗核心區積極推廣“改減推”三大措施,進一步推進果業提質增效,使產業走上了特色化、精品化、高效化、現代化之路。核心區蘋果產量達42000kg/hm2,是全省單產的2.5倍,全市單產的1.4倍。2016年臨猗縣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08元,比運城市同期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21.8%。萬榮示范區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發展種養結合模式,推廣畜禽糞污還田,實施化肥農藥使用減量、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逐步建立起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生產體系。同時,積極引導企業走出口創匯發展之路,出口基地蘋果商品率達到95%以上,優質率達到80%,已出口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出口量達3.8萬t,創匯5235萬美元。

        2運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面臨的問題

        (1)園區科技研發投入不足,企業融資困難。根據園區年報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園區科技研發投入僅為198萬元,占政府投入的4.5%,政府總投入占社會投入的5.3%。園區企業多以農產品生產相關為主,資金一次性投入較大,收益周期較長;加之金融大環境不景氣等原因,出現金融機構對涉農企業貸款積極性不高、貸款審批手續復雜、審批金額小、資金到位時間長等問題,無法滿足園區企業發展的需求。(2)園區科技體系不完善,人才設備缺乏。目前園區內的科研機構僅有山西省農科院棉花研究所和運城市藍紅雜交小麥研究中心兩家,研發基本條件距一流研發中心差距較大,遠不能滿足園區企業對科研及產品開發、檢測等方面的需求;在吸引科技人員進園區創業、吸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成果上,還沒有形成有效的機制,缺乏得力的措施。(3)園區企業創新能力不強,輻射帶動能力較弱。園區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偏小,自身科技研發能力普遍比較弱,科技含量不高,多為初級加工業,產品附加值不高,專利擁有量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少,多以農產品粗加工、冷藏、速凍為主,產品雖然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但企業結構相似,產業鏈條短。(4)園區產業管理不到位,標準化進程推動較慢。許多農民受傳統思想影響,標椎化、科學化管理措施不到位、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現在勞動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結構老齡化,未受過專業培訓,農民單純地追求數量而忽視質量;對農業標準化生產的認識僅停留淺層次,不能通過標準化作業來實現效益的提升。(5)園區品牌發展較晚,附加值不高。“平陸蘋果、芮城蘋果、臨猗蘋果、永濟蘆筍、新絳蔬菜”等作為區域品牌,在國內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但品牌作用發揮不夠,制約了品牌市場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當前,運城市委市政府了“運城蘋果”區域公用品牌,但因品牌時間較短、推廣宣傳力度不足,相關扶持政策跟進較慢,長期以來品牌雜亂、各自為政的情況依然存在。近年來,園區也通過了許多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原產地產品認證,但這些商標由于注冊時間短,果品品牌宣傳沒有持續跟進,品牌的附加值不高,對產業的拉動力作用有限。

        第7篇:區域農業發展范文

        通過對西咸新區發展都市農業的機遇和挑戰分析,提出西咸新區都市農業發展需要揚長避短、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發展模式和道路,充分發揮都市農業的多功能性,最終將西咸新區建設成為現代田園城市。

        關鍵詞:

        西咸新區;都市農業;優勢;劣勢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2)24006102

        都市農業是在都市地區,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牧漁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為人們提供休閑旅游、體驗農業以及了解農村提供場所,是將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等“三生”功能集合于一體的產業。它是農業由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的延伸與滲透,是依托于城市、服務于城市的一種新型農業模式。這種新興的農業生產模式不僅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帶動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且對有效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加快資金積累,全面帶動農村地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提高,建設統籌發展的城鄉社會具有深遠的意義。

        本文通過對西咸新區都市農業發展的外部條件——機遇和挑戰進行分析,然后用系統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尋找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辦法,從而為西咸新區都市農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更快更好的將西咸新區建設成為一座現代化的田園城市。

        1都市農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1.1政策機遇

        西咸新區建設是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加快推進西咸一體化、建設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國務院頒布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明確提出加快推進的區域之一。2012年2月21日,國務院批復《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將西咸新區列入全國五個西部地區重點城市新區,明確提出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區和現代田園城市。而且西咸新區目前規劃的5個分區組團之間,相互依存、相互關聯,打破了原來的“省市共管、以市為主”的體制,統一從省級層面進行統籌整合,提高行政效率,降低運行成本,減少重復建設,有效合理地配置土地、使西咸新區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資金、人才等資源,這些政策的出臺,給西咸新區都市農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1.2農產品加工空間大

        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一是可以盤活農村經濟;二是農產品企業將農民引向市場;三是可以培育名牌產品、名牌企業;四是可以增加農民的就業機會。目前,西咸新區農產品加工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JP2]從國際上看,在整個工業中,農產品加工業的產值占28.3%,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產品加工業還有很大差距。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大都是農業產值的3倍以上,而我國還不到80%;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程度都在90%以上,我國還只有20%—30%;發達國家工業生產和加工食品占食物消費總量的比重大約為80%,我國還不到30%;發達國家從事農產品加工業的勞動力遠遠多于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而我國正好相反。[JP]

        從國內看,在南方發達城市,農產品加工程度都在80%以上,西安只有30%左右,且多屬于簡單的初級加工。

        1.3潛在客戶市場大

        據2011年陜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近年來陜西省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呈逐年上升趨勢,2011年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45元,比上年增加2550元,增長16.2%。

        居民消費是收入的增函數,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導致消費總量增加、結構優化。在生活方面,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對高品質、有益健康、無公害的綠色食品需求日益增加;在休閑方面,人們渴望體驗休閑娛樂、田園風光,緩解精神壓力,對農村生活的自然休閑方式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些都表明都市農業存在著巨大的消費市場,對西咸新區都市農業發展是一個很好的機遇。

        1.4國內外都市農業發展的實踐經驗與教訓

        都市農業是一種嶄新的農業形態,最早源于19世紀中期日本及歐美等一些城鎮化程度較高的國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各國都市農業形成自己獨特的模式,如美國和德國的市民農園;日本的觀光農業、設施農業、特色農業;法國的家庭農場、教育農場等。我國于20世紀90年代初率先在上海、北京等地引入都市農業,之后在全國各地推廣開來。這些國內外都市農業的實踐應用,為西咸新區都市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教訓,也使西咸新區都市農業的發展能夠站得更高、發展的更好。

        2西咸新區都市農業面臨的挑戰

        2.1基礎設施不完善

        都市農業是一種新型產業,也是一種高投入、高產出的產業。都市農業要發展,必須具備完善的基礎設施。目前,西咸新區都市農業的發展還處在起步階段,各項基礎設施(如農田改造,道路建設,農用配套基礎設施等)尚不完善,需要投入和吸引大量的資金進入到西咸新區都市農業的建設中來。

        2.2市場經濟發育欠成熟

        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尚不健全:產品結構上,資源型的產品多,高科技、深加工、技術含量高的農產品數量種類較少;農產品交易上,缺乏專業農產品物流中心,小規模的分散農戶經營,使得農產品交易成本、流通成本過高;農產品市場體系不健全,信息不靈,農戶生產缺乏預見性,缺乏統一的規劃和安排,農產品行業標準不統一,農產品質量還有待提高,市場風險無法降低;農業市場主體培育不夠,表現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數量和質量都有待提高,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沒有形成氣候;在特色資源整合方面,在現代都市農業和文化資源、旅游資源、自然資源的融合方面的各種配套機制還不完善,沒有形成具有國際化大都市應有的農業核心競爭能力。

        2.3農民利益維護體制尚需檢驗

        西咸新區第一次從社會建設的角度來研究城市,解決城市發展中無限發展的弊病,這是一個重大轉變。核心的創新就是城鄉一體化,改變了過去城鄉統籌簡單的用住房換土地,用社保換土地的辦法,而是讓農民帶著兩個資本進城,一個是勞動力,一個是土地,把農民融入到整個西咸新區里面,以共贏和共同發展的概念來解決農民的問題,最大限度的保護農民的利益。這是從未有過的一次嘗試,還需要在實踐中接受檢驗,這也是西咸新區都市農業發展面臨的一大挑戰。

        3結論

        綜上分析,西咸新區都市農業發展有著很好的外在機遇和發展空間,但面臨著多方面挑戰。因此,西咸新區都市農業的發展應該在吸收和借鑒國內外都市農業發展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立足自身實際,揚長避短,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發展模式和道路,為西咸新區建設成為一座現代田園城市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第8篇:區域農業發展范文

        關鍵詞 農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主成分;因子分析;聚類分析;區域差異性;江蘇省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3-0315-04

        Abstra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s one of the most part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lso the ba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nkind society and economic.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state of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Jiangsu Province,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build which contained 31 indicators selected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economic,social sustainability of rural and 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Jiangsu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n,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level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2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mong 48 counties based on the relevant statistical datas.For further evaluation,the way of cluster analysis was also used to classify the results of the factor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of the pres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Jiangsu Province among those counties were obvious and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untie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ppeared gradually reduced from north to south. In general,there were three classes according the classified results:the first class represented those dominant counties on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Jiangsu Province while internal system grew unbalanced;the second class represented the typical central coastal counties and central counties along the river,which leaded to medium level of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third class standed for inferior area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ypical southern counties.Finally,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aimed at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stricted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dicator system;principal component;factor analysis;cluster analysis;regional difference;Jiangsu Province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重中之重,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更是關系到人類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研究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必然要落實到一個特定空間――區域發展系統。目前,針對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案例較多,研究方法、模型和指標體系比較豐富。通過查閱和整理相關文獻[1-8],歸納總結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從研究區域來看,主要趨向于圍繞大區域做橫向時間序列上的評價研究,或按照行政單元劃分進行縱向空間序列上的分析,但大區域范圍內的可持續發展研究往往限于市級,而細化到縣級尺度的分析較為少見;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傾向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綜合法等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分析過程不依賴于決策者的偏好和主觀判斷,評價結果比較客觀科學;三是在指標體系的構建上,眾多學者的研究探索使得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越來越趨于成熟和完善,文獻表明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的指標體系設計常圍繞著經濟、社會、資源、生態環境、生產、科技以及政策支撐等因素來綜合考慮,結合一定的指標篩選方法來選取和確定指標,指標體系的構建兼顧區域性和全面性,其中以定量指標居多,量化程度較高,避免了由于定性和描述性指標多而導致的評價結果缺乏嚴密性等問題。另外相關文獻中也提到了一些在構建指標體系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比如過度追求指標體系的全面性,導致的重點不突出、評估結果失真;對指標理解的不同導致的同一指標體系評價同一目標,評價結構相差較大;將農業可持續發展與農村可持續發展相混淆,模糊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指標體系,缺乏現實意義等。

        本文的主要創新之處:第一,針對江蘇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實證分析相對較少,深入探索其農業可持續發展狀況具有一定的現實需求性;第二,在現有的研究成果基礎之上,圍繞生產、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等方面構建江蘇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其中資源與環境子系統中秸稈綜合利用率(C30)和規模化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C31)是能夠體現區域特點的重要指標,這在已有的研究中較為少見;第三,通過將研究區域細化到縣級單元來研究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空間分布情況,在研究尺度的精細程度上較已有的研究有一定的提升。

        1 研究方法

        1.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應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應遵循科學性原則。其次,應強調層次性原則,農業可持續發展系統是一個多層次的結構系統,因此評價體系設置應該體現層次性。再次,應遵循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則,為了使數據能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必須統一好各指標的統計口徑。最后,指標體系在設計上還應具有區域性,以使得評價結果更為精確。

        在構建指標體系過程中,本文采用了頻度統計法和理論分析法相結合的方法,首先運用頻度統計法將歷年文獻中的指標選取統計出來并加以分析,然后結合江蘇省農業具體情況,在符合江蘇省農業基本情況的前提下再進行分析研究,采用理論分析法對先前的指標進行篩選和重新選取,以確定更加合理的評價指標。江蘇省作為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達省份,其不斷增長的人口、農業資源的日益短缺、生態環境的污染和惡化以及省內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均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形成了巨大壓力。基于這些情況,結合上述指導方法和原則最終從農業生產、農業經濟、農村社會以及農業資源與環境4個層面選取了31項指標來構建江蘇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表1)。

        1.2 數據來源及標準化處理

        文中主要獲取了江蘇省2000―2012年的全省指標數據和2012年江蘇省48個縣市的各項指標數據。主要來源于《江蘇省統計年鑒》[9]《江蘇省農村統計年鑒》[10]以及江蘇省水利、林業、環保和農委等相關部門提供的其他資料。由于評價指標數據的量綱不同,指標之間可比性差,因此在計算之前先要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消除量綱的影響。目前數據標準化方法較多,本文中采用了較為常見的Z-score法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標準化后的指標是均值為0,方差為1的標準指標。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Xij=■(正向指標),Xij=■(逆向指標)(1)

        其中,■=■■Xij是第j個指標的樣本均值,σj=■(Xij-■)2是第j個指標的樣本標準差。

        1.3 評價方法模型

        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體系是一個包含多個層次和多項指標的復雜評價體系。針對多指標的復雜評價體系,目前常用的是綜合評價方法。常見的綜合評價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聚類分析等多元統計分析方法以及層次分析法、灰色系統評價法、模糊數學評價法等系統分析法。這些方法各有其應用特點和適用范圍。考慮到所構建的江蘇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中以定量指標居多,并且指標數據大多來源于統計數據,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作為基本評價方法,并結合聚類分析方法對因子分析的結果進行進一步的分類,以便于評價分析。

        2 江蘇省農業可持續發展實證分析

        2.1 2000―2012年江蘇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

        根據述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原理,運用SPSS 17.0軟件,從標準化后的數據出發,計算得到2000―2012年江蘇省農業可持續發展及其4個子系統的發展水平得分(表2)。

        由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均是以江蘇省農業發展的多年指標數據為整體,通過分析指標在整體中的權重,求出各年可持續發展綜合得分,這個得分是各年度在整個評價體系中的相對水平,而不是絕對水平。因此,得到的綜合評價值既有正值也有負值。當其為正值時表明該年度發展水平高于評價范圍內的平均發展水平;當其為 0 時表明等于評價范圍內的平均發展水平;當其為負值時表明該年度發展水平低于評價范圍內平均水平。系統持續發展水平越高,評價指數越大。

        2.1.1 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從整體上來看,2000―2012這13年中,江蘇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綜合發展水平比較穩定地逐年提高,綜合評價指數從2000年的-3.335 4上升到2012年的4.838 1,綜合發展水平提升較大,轉折點(由負變正)出現在2007年;從年度間的波動幅度來看,除了2003年綜合發展水平出現小幅度下降外,其余年份均是以不同幅度在提升,其中2008―2010年期間農業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提升幅度較大。

        2.1.2 子系統可持續發展分析。農業4個子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水平大體上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最終也體現在農業系統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的增長趨勢上。4個子系統在2000―2012年間,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從發展速度上來看,4個子系統的發展速度依次為:農業經濟子系統>農村社會子系統>農業生產子系統>農業資源與環境子系統,呈現出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的態勢。

        從表中數據來看,各個子系統間穩定性不一,農業生產子系統和農業資源與環境子系統波動相對較大,農村社會子系統與農業經濟子系統發展較為平穩。農業生產子系統發展水平在2003年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要是因為2003年全省農業自然災害受災面積較大,導致糧食作物單產、人均糧食產量、種植業產值比重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等指標值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農村社會子系統的穩定性。

        2.2 江蘇省各縣市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區域差異性分析

        從標準化后的指標數據出發,運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對各縣市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進行分析,最終得到2012年江蘇省各縣市4個子系統的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數(表3)。

        2.3 聚類分析過程

        為了進一步明晰江蘇省各縣市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在區域空間上的分布特征,將48個縣市的4個農業可持續發展子系統得分作為新的變量進行層次聚類分析(圖2),并將各縣市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進行分區,分為高水平區、較高水平區、中等水平區、較低水平區、低水平區5個層次(表3)。

        根據表3和圖3可以看出江蘇省48個縣市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差異。江蘇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優勢主要集中在蘇北地區縣市,如響水縣、射陽縣,阜寧縣、東臺市、大豐市、泗洪縣、洪澤縣、盱眙縣、金湖縣等,其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的劣勢區主要集中在蘇南地區,如江陰市、常熟市、張家港市、昆山市、太倉市、江陰市、宜興市等,其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蘇中地區縣市間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差異較大,一部分是以寶應縣、如東縣、海岸線、高郵市、興化市等為典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較高的縣市,另一部分縣市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較低,主要為儀征市、靖江市、泰興市、海門市、姜堰市等。

        從各縣市所處的區域位置來看,蘇南、蘇中和蘇北三大區域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差異也較為明顯。總體上來說,三大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高低表現為蘇北地區>蘇中地區>蘇南地區,其中蘇北地區縣市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要遠高于蘇南地區。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分析可以得出,雖然農業可持續發發展水平逐年提升,總體發展水平比較高,但各縣市之間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差異,子系統間的發展均衡性也存在較大差異。江蘇省社會經濟發展較快,其農業發展應結合自身的特點,在保障地區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結合農業生產資源的區

        域分布及制約因素,選擇合理的農業可持續發展定位與目標。

        (1)第1層次和第2層次包括灌云縣、洪澤縣、響水縣、濱海縣、射陽縣等在內的22個縣市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屬于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優勢縣市,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區。表現在其農業自然資源條件十分優越,人均耕地資源在全省范圍內最為豐富,農作物種植面積廣,區域內有豐富的灘涂資源,加之該區域農業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農業氣候條件較為優越,因此該區域是江蘇省最適宜發展種植農業的地區。但從可持續發展的長遠角度來看,子系統之間明顯發展不均衡,農村社會和農業資源與環境子系統發展水平偏低,主要是由于農村人口眾多,農民文化素質水平偏低,農業技術人才缺乏,不利于增加農民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差異較大;在生態環境方面,農業化學用品的過高投入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污染,其中灌云、洪澤、射陽等縣市的化肥投入使用量為全省最高,同時由于環境保護意識淡薄等因素導致農作物秸稈和規模化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率較低。以上因素制約該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

        (2)第3層次包括高淳縣等11個縣市,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在各縣市之間處于中游,子系統發展較為均衡。以海安縣、如東縣、海門市為典型的中部沿海縣市和以寶應縣、高郵市、泰興市等位典型的中部沿江縣市,其農業自然資源條件也較為有利,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帶來經濟的良好發展,這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一方面充分利用有利的資源和區位優勢,應著力推進該地區農業產業化經營,通過規模化生產提高農產品商品化,打造地區農產品特色品牌來發揮比較優勢,凸顯區域特色:如揚州(寶應)、泰州(興化)2個市的蓮藕產業,涉及揚州(江都)、南通(如皋)的花卉苗木產業等,須改變現有的條塊分割、產加銷脫節的管理體制,打破區域界限、行業界限,使農工商走向一體化,走向聯合。同時,在優質稻米產業帶、特色蔬菜產業帶、沿江花卉苗木產業帶、里下河地區水禽產業帶等方面發展“亮點”與特色,提升該地區優勢農產品的產業化水平,保障該區域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另一方面,由于農業人口較多,農村勞動力有一定的剩余,因此在城鎮化進程中,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將有利于農民增收和三大產業結構優化,實現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第4層次和第5層次包括溧陽等在內的15個縣市,其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較低,成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劣勢區,并且子系統之間發展也不平衡,農村社會子系統和農業生態環境子系統發展水平明顯高于農業經濟子系統和農業資源子系統。以江陰市、常熟市、張家港市、昆山市、太倉市等為典型的蘇南地區縣市,其農業自然資源相對貧乏,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資源少,政府對農業的財政投入力度也要落后于其他地區縣市,農業經濟在整個經濟產業結構中比重較小。由于該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高、速度快、城市化發展強勁、常住人口不斷增加、流動人口數量巨大、農業可持續性較差,已經不適宜發展大規模的種植農業。因此,在現有的資源條件下,一方面,要調整和優化農業經濟結構,合理配置資源,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提高農業經濟發展質量;另一方面,通過政策指引和合理規劃著重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觀光農業等新型農業發展模式,這將有利于提升這些縣市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

        4 參考文獻

        [1] 郭善民.河南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指標體力的建立及應用[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03,37(2):165-168.

        [2] 許信旺.安徽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與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5(2):58-61.

        [3] 劉喜廣.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綜合評價研究:以浙江省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7(1):26-29.

        [4] 張麗,劉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農業可持續發展實證分析:以河南省為例[J].經濟問題探索,2007(4):31-36.

        [5] 黃益強,張穩成.基于AHP法的廣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J].現代農業科技,2012(19):308-310.

        [6] 王國成,魏正興.基于時間序列數據的甘肅農業可持續發展狀況實證分析[J].甘肅農業,2012(13):24-25.

        [7] 余倩瑜,劉寒.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廣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J].經濟研究導刊,2014(16):31-32.

        [8] 周曙東,陳丹梅,吳強,等.江蘇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評價[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5(2):116-121.

        第9篇:區域農業發展范文

        摘要分析了貴陽市南明區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的現狀與特征,指出了影響其發展的制約因素與問題,提出了發展生態農業的方向、思路與技術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生態農業;種植模式;現狀;貴州貴陽;南明區

        2009年貴陽市花溪區小碧鄉、烏當區永樂鄉劃入南明區后,南明區土地資源面積由原來的85.4km2擴大到209.34 km2。南明區委、區政府緊緊抓住這個歷史機遇,提出了加快建設生態產業體系、生態環境體系、生態文化體系和民生保障體系的發展思路,圍繞“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發展目標,進一步完善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推進菜、果、花等特色經濟作物發展,轉變傳統農業思維方式,用生態農業發展理念引領農業,促進貴陽市城郊生態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1南明區生態農業發展現狀及特征

        作為省會城市的中心城區之一,南明區在區位、交通、資源方面都具有相對優勢,是省委辦公所在地,全省、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全省首批建設的經濟十強縣(區),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旅游勝地。北連云巖區,東北、西北與烏當區接壤,南接小河區,東南和西南接花溪區。2009年烏當區永樂鄉、花溪區小碧鄉劃歸南明區后,全區總面積209.34km2,轄4個鄉和15個街道辦事處,常住人口約75萬人。年平均氣溫15.3℃,全區年均降雨量1 174.7 mm,無霜期270d以上,屬亞熱帶溫和濕潤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無霜期長,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南明區種植業涉及云關、后巢、永樂、小碧4個鄉,2009年有耕地面積1 834.5hm2,農業人口56 486人。2008年(包括永樂、小碧鄉)實現農業總產值22 394萬元,占全區國內生產總值的1.4%,人均收入5694元,其中2008年蔬菜播種面積3 551.5hm2(次),總產量116 665t,果樹栽種面積769.5hm2,總產量7 122.6t。種植業主要以蔬菜、果樹為主,水稻、玉米、油菜等大田作物逐年減少,花卉、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不大。在幾年的發展中,南明區城郊突出發展特色生態農業、果蔬產業,努力打造品牌,初步形成了城郊生態農業種植模式。主要表現出以下兩大特點:

        1.1果、蔬產業催生生態農業觀光旅游

        永樂鄉地處貴陽市東郊,烏當區東南部,鄉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22km,距烏當區政府駐地新添寨24km,離貴陽機場9km,東、北與龍里縣接壤,南與貴陽市機場相連,西與情人谷、阿栗楊梅園風景區毗鄰,全鄉總面積59.6km2,轄羅吏、柏楊、水塘、干井、石塘、羊角、永樂7個行政村,47個村民組。全鄉共3 088戶,總人口12 043人。耕地面積812.1hm2,其中專業菜地241.9hm2,糧區菜地466.7hm2,年復種面積1 800hm2(次),年產蔬菜6.45萬t,外銷4.8萬t;有果園637.5 hm2,年產水果超過6 100t;有蓮藕基地66.7hm2,年產量達1 750t。建成了占地1.76hm2的果蔬批發市場,日交易量淡季達150t,旺季可達250t以上。轄區內有風景秀麗的石筍溝水庫風景區、石塘小山峽、羅吏大古鐘、永樂古堡遺址、清禮部尚書李端芬墓遺址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有“苗族二月場”、“布依六月六”等民族風情文化節,有“萬畝桃園”和“萬畝菜園”等生態旅游資源,舉辦一年一度的“桃花藝術節”、“桃園文化節”。隨著永樂觀光休閑旅游農業悄然興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省內外游客,永樂鄉2008年也被評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

        1.2特色蔬菜休閑觀光促進生態農業

        南明區有蓮藕基地66.7hm2,是貴陽市最具規模和特色的蔬菜基地和生態旅游好去處。荷花具備景觀、文化、生態、食飲等多方面的審美特征及功能,受到成千上萬游人的青睞,并成為農業生態旅游中的一枝獨秀,且蓮藕上市給當地群眾帶來可喜收入。農戶通過發展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已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轄區內現在專門從事觀光旅游接待的有永樂山莊、永樂人家、柏花山莊、三味莊園等,從事“農家樂”經營的農戶也有20多戶。發展特色農業和觀光農業、生態農業,使南明區形成了“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菜、四季有景”的城市田園風光。

        2南明區生態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與存在的問題

        2.1農業科技推廣障礙較多,推廣力量不足

        全區雖然已建成了較為完備的農技推廣機構,但是由于農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偏低,很難將農業實用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的具體環節當中,傳統的生產管理方式仍主導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對發展生態農業所要求的操作規程理解能力低,尤其是一些立體種植技術、配方施肥技術、生物病蟲害防治技術等在農村中難以推廣實施。另外,2009年永樂鄉和小碧鄉劃入南明區,耕地面積由原來的266.7hm2增加到1 833.3hm2,農技推廣部門工作量增大很多,極大地影響到農業科技服務質量的提高。

        2.2常規農業比重過高,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滯后

        主要表現在小碧鄉,山地多,且主要從事以玉米、水稻為主的傳統種植業,以粗放式種植方式為主對管理技術要求較低,因而獲得的經濟效益也較低。管理技術要求相對較高的果、菜等作物由于生產投入較大,因而在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方面相對滯后。相關配套設備建設滯后,抗御病蟲草害及其他自然災害等不利因素的手段缺乏,導致農業生產經濟效益不能明顯提高。

        2.3城市擴建導致城郊蔬菜面積萎縮

        主要表現在后巢、云關鄉,兩鄉地處貴陽市城郊接合部,城市規劃建設用地逐年增多,而這些被征用的菜地大部分是基礎設施較好的壩子地,導致全區菜地面積逐年減少,蔬菜生產規模急劇縮減,對該區蔬菜發展產生較大影響。

        3南明區生態農業發展方向與重點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環境立區,科教興區,產業強區,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構建文化南明、生態南明、和諧南明”的戰略思路,按照“規模強菜、質量(標準)立菜、科技興菜、筑菜外運”的指導思想,調整工作思路,轉變傳統農業的思維方式,用現展理念引領農業,全面推進都市觀光農業、城郊生態農業發展模式。

        3.1合理規劃,全面推進都市觀光農業、城郊生態農業發展

        按照發展城郊生態農業的要求,制定全區農業產業發展布局規劃,合理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爭取省、市農業科技項目,創建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和綠色生態基地。加強宣傳引導,提高廣大農民對調整種植業結構的認識,進一步優化糧、果、經作物種植比例,挖掘現有土地資源潛力,有針對性地引導、組織群眾加大發展效益好的果、菜、花卉苗木等潛力產業。努力減少重點工程建設對農業發展的影響,進一步創優生態農業發展環境,做到發展經濟與保護農民群眾利益并舉。

        3.2抓生態文明城區和文化區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

        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村寨整治,提高村民素質,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堅持以“新農村、新旅游、新體驗、新風尚”為發展主題,以打造“永樂鄉桃文化品牌”為發展目標,鼓勵和支持村民以股份制形式組建專業旅游公司(或旅游協會),創鄉村旅游發展新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歷史名人李端棻墓址、永樂古堡、羅吏古鐘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以桃園文化和李端棻歷史名人文化為載體,充分發揮 “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永樂鄉村旅游區”的品牌效應,大力發展觀光旅游服務業。

         

        3.3以永樂鄉為中心發展生態農業

        以永樂鄉為中心,永樂果蔬批發市場為平臺,建立666.7 hm2蔬菜基地,輻射到小碧鄉和龍里縣貓場、洗馬等鄉鎮,實現年外銷蔬菜4.5萬t以上,并逐年遞增。建立優質果園666.7 hm2,其中優質艷紅桃基地300hm2,中華壽桃基地66.7hm2,其他水果300hm2,年產量6 000t;同時,建立優質的黃瓜、番茄、茄子、辣椒、豆類、蘆筍、苦瓜等項目基地。以一年一度的“桃花藝術節”、“桃園文化節”為平臺,做大做強“永”牌艷紅桃和“黔山牌”蔬菜,發展成為“萬畝桃園”、“萬畝菜園”的生態農業。

        4南明區發展城郊生態農業的技術措施

        4.1進一步健全農業服務體系

        根據生態農業發展的需求,把農業服務體系發展到鄉鎮村,建立產前、產中、產后全方位的農業服務網絡機構,形成“區—鄉—村—農戶”一體化的服務體系,使生態農業在發展過程中,產前有功能齊備的規劃、產業選擇指導和產業效果分析預測服務,減少投產的盲目性[1]。在生產過程中,生產各階段、各環節有全方位的技術指導服務,確保生產安全。產出成品后,通過農業服務體系引導銷售,確保預期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得以實現。

        4.2全面提升生態農業示范點建設

        以永樂的果園、菜園為載體,大力推進優質的黃瓜、番茄、茄子、辣椒、豆類、蘆筍、苦瓜、桃樹等項目基地建設[2],打造“萬畝桃園”和“萬畝菜園”等生態旅游資源,利用“桃花藝術節”、“桃園文化節”等有利條件,建設專門從事觀光旅游接待的公司,切實推進特色農業和觀光農業、生態農業發展。

        4.3大力發展以農村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建設

        以發展循環農業為目標,對養殖業、沼氣工程和周邊的農田、魚塘等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在為養殖小區或周邊農戶提供清潔燃料的同時,開展沼液、沼渣綜合利用,發展生態農業帶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實施“豬-沼-果”、“豬-沼-菜”以及大中型沼氣建設生態模式[3]。

        4.4推廣使用生物農藥、生物肥料,實施綠色防控示范區建設

        “萬畝果園”和“萬畝蔬菜”基地均安裝太陽能殺蟲燈,用物理技術防治蟲害,最大限度減少常規農藥的使用。全面推廣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農業。

        4.5加強生態農業從業主體培訓

        發展生態農業,主體是農民[4]。一要組織開展實用人才培訓,努力把廣大農戶培養成有較強市場意識、有較高生產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現代農業經營者,成為建設現代農業的帶頭人。二要推行農業生產“零距離”指導,邀請技術專家進行“手把手”式的現場上課。要多形式發展職業教育,全面推行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和培訓,實施“陽光工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計劃工程”,著力實施帶領群眾致富、帶動群眾致富的“雙帶”工程。三要組織鄉、村干部到外省和周邊縣參觀學習外地的工作經驗。

        5參考文獻

        [1] 李家虎,宋松巖,白耕勤.淺談我省生態農業的發展[j].河南農業科學,1989(4):18-20.

        [2] 李風琦,曹建華,朱再昱,等.江西發展現代生態農業模式的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09(12):127-130.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竹菊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 一本久久伊人精品中文字幕 | 一级国产精品一级国产精品片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播放永久免费 | 亚洲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