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村可持續發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農村金融;鄉村振興;金融體系
受多方面原因的影響,在農村經濟形態的發展和形成過程當中,鄉村振興會在很大程度上受金融發展限制。所以,分析農村地區的金融領域發展現狀,結合其存在的不足和困境對應的提升措施,為后續鄉村振興道路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也可以為提升我國農村經濟環境起到推動作用。
1農村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必要性
對鄉村地區經濟振興所起到的推動作用,是農村金融發展的關鍵,也是農村地區經濟產業發展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首先,農村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是農業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想要實現我國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變化,就要實現農業產業體系的現代化發展,提高實現產業創新和整體競爭力。目前雖然我國農業產業發展有了較大進步,但整體生產技術相對落后,資源的利用率相對較低,種植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與城鎮相比,農村的整體經濟水平相對滯后,收入較低,不管是在農業科研設備補充還是產業融合等方面都缺少外來資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村的經濟發展[1]。其次,農村金融支持也是實現鄉村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實基礎,和諧健康的農村生態環境是實現農村地區長遠發展的關鍵保障。在農業發展環境下,農業種植過程當中使用化肥、農藥以及其他污染環境的原材料會影響土壤質量,降低作物產量,嚴重時會導致水土和耕地面積流失,阻礙農業可持續發展。肆意排放農村生活垃圾、焚燒秸稈等產生的污染,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來科學處理污染源[2]。再次,農村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是地區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礎,淳樸的鄉風是實現農村地區發展的重中之重。但現在農村地區依然有盲目攀比、大肆操辦紅白喜事的現象,同時文化建設水平落后于城市地區,有限的文娛設施難以滿足群眾的基本需求。留守老人的贍養問題、兒童的教育問題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另外保護傳統文化、修復歷史遺產以及宣傳和引導道德風貌都需要引入資金,保證工作順利實施[3]。
2農村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內涵
農村金融發展對鄉村振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展現。首先,農村金融是支持產業興旺、助力農業發展的基礎。金融對于鄉村振興的促進作用要以重視培育新型農業主體為基礎,以引入社會資本先進技術和完善管理經驗為目標,以此來調整現有的農產品結構,創新農村地區的產業布局,實現糧食、農林、牧業的統籌結合以及種植養殖和銷售的一體化發展[4]。其次,要強化涉農金融機構通過信貸手段來培育創新型農業主體的作用,實現農村產業的多角度融合以及農村地區全產業鏈的一體化發展,確保多個產業結構可以實現互動補充,以此來促進農業產業的興旺發展。再次,農村金融要以扶持綠色農業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從傳統的追求高產轉變為追求綠色可持續發展,對應的金融導向也呈現出新的變化。涉農金融機構要在支持鄉村振興發展的進程當中引入綠色導向,以綠色信貸業務來支持農業綠色循環的低碳生產,實現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點是要改變傳統的種植養殖產業,使依靠自然資源消耗為主導的粗放型經營模式轉變成現代化的可持續綠色發展模式,重視在農業生產技術發展過程中引入節本增效的創新技術,強調推廣畜禽養殖新型農業發展模式。農村金融支持可以依托農村地區現有的綠色資源,發展并扶持休閑、旅游以及健康產業,推動農林牧漁等產業和教育、文化、養老等實現有效融合[5]。最后,農村金融支持要重視發展普惠金融,提高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在過去一段時間我國農村地區金融市場發展較為失衡,地區金融配比難以滿足實際需求,想要實現鄉村地區的可持續振興發展就要解決農村金融服務的缺陷。將有限的金融資源投入到鄉村振興的重點產業當中,通過拓展和延伸農村地區的服務鏈,形成一體化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以強化鄉村地區發展的前提開展豐富多樣的金融普惠活動,幫助農村居民提高金融服務的運用能力,實現農村地區共同富裕[6]。
3農村金融支持鄉村振興面臨的困境
農村地區金融發展是以推動農村地區經營主體多元化發展以及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資金融通可以確保各項基礎工作順利進行,但受外界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缺乏資金對農村各項事業的融通支持以及對不同經營主體的政策性支持,同時具體的對象和外部環境的差別會導致相關工作受阻。
3.1農村金融市場不完善
首先,農村金融市場的供給環境相對較弱,難以與城市地區相匹配。大部分農村金融行業的發展相對較慢,金融供給的主體相對單一,市場發展空間較小,商業和國有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運營工作會過度關注個體利益,不能根據農村市場的實際情況完善工作細節。一些農村地區的金融機構數量少,有的地區只有農村信用合作社,會因為結構單一而影響融資功能,直接限制鄉村振興的整體發展。其次,現有的農村金融市場結構不合理。受市場主體的供給和需求不對應問題的影響,金融監管體系對市場的約束性和管理性相對較低,直接影響農村金融體系的細化和完善,失去對地區經營結構的約束。
3.2農村金融服務不到位,金融產品單一
農村地區的金融產品能充分展現出農村金融體系的發展情況。通過對農村金融市場的運行情況展開分析可知,豐富的金融產品能從多個角度滿足農村地區金融主體的不同資金需求,以此來為農村經濟主體的項目建設提供基本支撐。分析目前的建設成果可知,農村金融產品的類別和形式還不夠全面,難以滿足鄉村振興的整體要求,也不能實現外界環境和內部政策對經營的促進作用,直接影響農村地區的金融供給,導致資金的運營和使用受到較大的約束。
3.3貸款額度有限,貸款困難
目前農村金融機構所發展的業務當中,大部分為小額貸款,款項相對分散,存在一定的回收風險,會影響農村金融機構對地方經濟水平的促進作用,甚至會阻礙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在農村地區,農民對小額貸款的需求量較大,一般會以相應的擔保抵押為條件申請貸款,但因為農村地區的抵押物資較少,且大部分農民的個體條件不能滿足貸款要求,所以農村金融發展會受到一定約束,制約了農村經營主體的經濟發展水平[7]。
3.4農村金融保險不完善
農村金融保險對于鄉村振興產業的穩定和發展以及后續的風險防控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農村金融保險在地區經濟發展進程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農村金融保險存在發展滯后以及缺乏擔保的情況,在當前社會環境當中,商業保險不斷發展,而農村金融保險相對落后,影響了農民的經濟收入,限制了對保險的可承擔風險。另外農村金融機構的現有網點數量較少,在開展涉農業務時需投入大量資金,降低了貸款的收益率,導致資金流入到非農產業中。假如農村金融保險不能降低農業融資風險,就會影響鄉村振興戰略實施[8]。
4農村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建議
4.1構建合理的金融服務政策和體系
首先,分析目前農村金融環境的發展情況可知,其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存在較大不足,要從農村金融的不同發展階段來制定并落實對應的金融服務政策,實現農村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多元化農村經營主體的現代化發展,進而實現鄉村振興。其次,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需要結合現狀科學規劃銀行和非銀行機構,以多樣化的途徑引導多種類型的農村金融機構,確保該類金融機構促進農村區域實現經濟和文化水平雙重發展,滿足農村地區在各個領域建設工作的資金需求,另外政府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調節效應,合理布局農村金融的業務網點,為完善和發展后續經濟體系打下基礎。再次,要細化現有的監管機制,規避各類風險,構建完整、科學、優良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確保相應的金融服務制度滿足鄉村振興發展的需求[9]。
4.2創新服務模式和產品
首先,要引入新型技術手段完善金融服務。在過去銀行業的發展進程當中,信息不對稱對農業金融發展的阻礙較大,引入大數據技術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促進銀行服務業在農村地區的發展。涉農金融機構要根據新型農業主體的個體需求,結合現代化的智能手段創新并整合業務模式,提高服務的技術和數據處理能力,完善業務審批過程,簡化辦事環節,提高農村金融的服務質量。其次,涉農信貸增信途徑和方法有待豐富,農村金融機構應結合國家的政策方針來提高涉農信貸期限的時間和額度。例如,在黨的報告中提出了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繼續延長30年,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型農業主體出現。農業金融應以此為契機發放農村土地經營和農房抵押貸款,在農業設施設備抵押和生產訂單等方面加強融資,以此來提高貸款的額度并延長相應期限,針對農戶、地方產業、農村合作社以及電商產業鏈等渠道增加貸款,并豐富融資模式,以此來滿足在土地流轉和服務過程當中涌現出的新經營模式。再次,要結合農村地區現有的產業鏈,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隨著社會經濟水平和農村地區現代化農業規模的共同發展,農村產業鏈經營主體的基本資金需求從小額化向規模化轉變,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農業金融機構要以解決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及后續流通和營銷渠道當中的融資需求為切入點,打造出符合農業金融產業差別的新金融服務體系,根據不同的客戶需求完善定價細則,確定合理的利率水平,根據農業生產的季節性特點滿足不同農戶的基本需求。
4.3保證農村金融服務質量全面提高
站在整體的角度分析,想要實現農村金融對“三農”工作的良好服務,就要完善和優化金融服務體系,明確其在鄉村振興工作當中的具體職能。要改變現有的工作思維,強化金融服務模式,依照農村地區特有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農民的實際需求,通過面對面、點對點的服務模式實現金融服務和農業種植生產等活動的有效融合。結合這些方面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對應的金融服務方案,進一步細化以多元化農村經濟為主體的金融服務,確保現代農業生產活動得到更科學有效的提升,從根本上解決鄉村振興工作當中的資金難題[10]。
4.4大力發展農村綠色金融服務
首先,要重視農村金融對綠色產業的引導、約束和杠桿作用。農業金融機構要依照農業發展基礎強調其實現綠色低碳化的轉型方向,結合有效的金融服務促進農業產業呈現更高效、高質量的生產模式,從傳統的粗放型生產經營轉變為重視生態節約環保的綠色經營,在此過程中要加大綠色信貸的投放力度,重視對農業種植養殖以及深加工產業的金融支持。其次,要細化綠色農業信貸投放制度,通過制定差異化信貸策略,創新現有的綠色金融產品結構。結合農村地區的實際生產和經營特點,探索農產品商標質押貸款的新型貸款模式,結合分類化的客戶管理渠道,對現有的信貸項目庫當中所涉及的農業循環經濟項目分級授信,提高其授信額度。構建以現代化農業科學技術為支撐的農業示范基地,開拓綠色貸款通道,實現農村綠色金融服務的可持續性發展[11]。再次,要強化綠色金融發展的政策性支持,結合現有的政策標準和金融發展制度,落實農村綠色金融的相關要求和政策體系,構建并完善能和其相對應的、以服務于農村地區金融需求為主體的中介服務機構,投入充足的資金,調動涉農機構發展綠色金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視以綠色金融服務為基礎的綠色小微企業和項目的信貸投放。
4.5加大對農村農業貸款的管理力度
想要實現農村地區金融結構的穩定發展,就要完善利率定價機制,高利率會增加農民的貸款負擔,阻礙地方經濟發展。政府要以規范市場運營模式為主,合理調控農村金融市場,確保各項業務有序進行。農村信用合作社要結合科學的利率機制優化現有利率,確保農民主體得到金融優惠,積極參與地區經濟建設。要以小額信貸為主導,結合農村地區的實際信貸需求構建與實際利率相符合的金融制度,在強化融資效率的同時實現對金融機構運營工作的科學引導,確保金融服務能滿足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要求。
4.6拓寬信貸渠道,提高農村農業貸款額度
發展農村信貸領域要拓寬農村信貸渠道,提高農村信貸的利用效率,強化監管水平。通過機構擔保以及補貼政策,推進農村金融的創新和發展,拓展信貸渠道,發展不同的資金渠道,實現多個渠道資金抵押,保證農村地區經營主體拓展融資渠道。另外要加大農村金融對金融貸款的投入力度,從地方經濟的發展角度入手確定金融活動的發展方向,依照民間借貸的實際情況規范并引導市場環境有序發展。
4.7防范農村金融支持鄉村振興風險
首先,要由財政部門設立專門的農業風險補償基金來補貼農村金融,支持鄉村振興信貸投入,并適當補償不良貸款造成的損失,完善并推廣農業保險制度。要豐富并完善農村信貸的擔保體系,優化現有的金融環境,確保各類金融機構能夠更多地參與到農村金融服務當中,有序推動城鄉文化和經濟建設工作,進一步完善金融保險制度,構建農業金融信貸的對應風險。其次,要擴大政策性保險費用的補貼范圍,吸引更多創新型農業主體,結合政策性保險對策預防風險。可以通過政府補貼、稅收減免等方式引導并鼓勵商業性保險機構開展農業保險相關業務,確保對應的保險服務能滿足農業市場的實際需求,為新型的農業主體提供更可靠有效的保險基礎。再次,可以推出盈利涉農保險產品,確保農業經營主體在遭遇自然災害時能得到啟動資金補償。最后,通過引入風險共擔及補償制度來構建政府機構、農戶和經濟組織等多位一體的聯保模式,充分落實集中擔保、分散使用的靈活模式,采用綜合化的保險措施來防范農村金融支持鄉村振興過程當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金融風險,確保農業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資金可以完全應用到農村地區建設當中,促進農村地區各個領域的整體發展[12]。
5結束語
農村金融工作的發展和完善直接推動解決了“三農”問題,目前在鄉村振興工作過程中支持農村金融發展起到重要作用。農村金融發展受環境及制度的影響存在諸多困難,對應的保障制度也不能確保金融體系穩定發展,從而影響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影響了鄉村的發展。因此要以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為基礎,完善農村金融服務制度,進一步促進中國農村經濟向高質量方向發展,并實現了農村金融對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小華,楊玉琪,程露.新發展階段農村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問題與解決方案[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7(6):41-50,257-258.
[2]李茂,王晨陽.金融創新如何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深度銜接[J].河北學刊,2021,41(6):204-209.
[3]邵曉翀,杜爾玏.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現實基礎、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基于新發展格局視角[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21(10):76-80.
[4]袁文.鄉村振興中農村金融立法的困境與破解路徑[J].農業經濟,2021(10):94-95.
[5]王興國,吳梵,劉韜.農村金融發展影響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空間計量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21(10):84-91.
[6]李昱呈.開發性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路徑探究[J].開發性金融研究,2021(5):41-48.
[7]馬天祿.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模式[J].中國金融,2021(15):26-27.
[8]林暹亮.農村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長效機制構建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學,2020.
[9]李自強,陳佑成,葉偉嬌,等.網點布局視角下農信社信貸服務感知質量影響機制分析與展望———基于商譽評價的調節效應分析[J].農業展望,2019,15(11):27-34.
[10]陳麗.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實踐與思考———以廣東省梅州市為例[J].農村金融研究,2019(6):67-70.
[11]丁竹君.創新農村金融工具的路徑選擇[J].社會科學輯刊,2010(1):117-119.
鄉村旅游;現狀;可持續發展;經濟
[中圖分類號]F59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9646(2011)08-0026-02
一、成都鄉村旅游發展概述
成都鄉村旅游1987年發軔于郫縣農科村。經過20余年發展,鄉村旅游地已遍及郊野,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旅游收入急劇增加,鄉村旅游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新興產業和休閑方式。成都作為全國有名的休閑城市,休閑旅游是市民生活極其重要的一部分,隨著成都成為城鄉統籌改革實驗區,政府更加大了對農村的開發,尤其是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現成都周邊的錦江區三圣鄉紅砂村“花鄉農居”、郫縣友愛鎮農科村、龍泉驛區興龍鎮“萬畝觀光果園”均已成為全國首批農業旅游示范點。鄉村旅游已經成為市民和游客的一大亮點,正處于增長的態勢。
二、成都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1.旅游產品過于單一,缺乏特色和深度
目前市場的鄉村旅游產品主要以“農家樂”形式體現,大多數的“農家樂”提供的服務幾乎相同,即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產品模式雷同,缺乏特色,對于自身所在地區的旅游資源沒有深度挖掘。同時鄉村各種資源未能充分有效整合開發利用,品位不高、缺乏深度、既無核心競爭旅游產品,又無整體集中營銷場地,不能較好地滿足游客多層次、多樣化和高品位的旅游需求。
2.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較低
從事“鄉村游”旅游服務的從業者基本是閑居在家的農村居民,文化素質普遍不高,缺乏經營意識、服務意識、創新意識。且由于旅游培訓工作未能及時全面的跟上,對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術的把握還不夠成熟,與旅游接待服務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鄉村居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約束的習慣,與旅游接待服務的要求存在較大的反差。同時,農民從自我管理的農業生產轉向服務接待工作,在心理和行動上難以平衡心態,旅游服務意識較弱。另一方面,鄉村居民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而一些固有的飲食、衛生習慣難以改變也影響服務水平。
3.缺乏營銷理念
鄉村旅游企業經營主體,還未真正意識到營銷的重要性,其營銷的手段僅限于區域內的平面媒體或道路廣告,營銷投入很少,且不持續。由于行業缺位,經營者缺乏開拓遠距離客源市場的組織保障和技術能力。目前,旅游市場競爭激烈,我市鄉村旅游沒有形成整體品牌效應,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鄉村旅游的發展。
三、成都鄉村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策略
1.政府應正確引導、大力扶持
政府應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因地、因時、因人而宜地引導鄉村旅游建設,必須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在有資源、有客源、有財源的地方先行發展。政府還應搭建平臺吸引社會資金積極興辦鄉村旅游。做大做強鄉村旅游產業,離不開資本的運作。政府應不斷創新投資、融資體制,積極搭建投資、融資平臺,吸引社會閑散資金和非公有制經濟參與興辦旅游實體,形成了多種所有制結構共同發展的鄉村旅游產業經濟群。為避免景點建設中一哄而上和雷同建設帶來的弊端,政府必須發揮其主導作用,組織專家為鄉村旅游把脈,對鄉村旅游景點實行區域化布局和差異化規劃設計。同時,任何一種資源的開發都會對原先的狀態造成變化或破壞。因此,保護當地的自然環境和文化遺產是鄉村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2.開發特色旅游產品
鄉村旅游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反映人與自然的依存和延續,有著形態獨特的鄉村聚落和濃厚文化底蘊的鄉村節慶、農作方式、生活習慣、趣聞傳說。將這種人文內涵挖掘出來,深層次、多方位開發設計適銷對路、具有鄉村特色的產品,才能增強鄉村旅游產品的吸引力,提高市場競爭能力。一是要突出鄉村自然景觀的優勢,滿足游客旅游審美的需求。二是要突出鄉村的傳統文化優勢,滿足游客物質和精神享受的需求。三是要突出體現地方民族特色,滿足游客對跨文化差異的了解、感受和體驗,增強鄉村旅游的吸引力。四是要深度挖掘古蜀歷史文化,繼承和發揚優秀古蜀傳統文化美德。如開發郫縣古蜀楊雄文化和望叢祠祭祖文化。
3.加強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培養
加強對旅游重點人才的培養。著力抓好鄉村旅游業發展需要的通曉旅游事務和經營管理的行政管理、職業經理、市場營銷、旅游開發、特種服務等專業人才的培養。抓好旅游教育培訓師資隊伍的建設和提高,培養更多的高層次旅游人才。同時發現人才、培育人才尤為重要。要把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素質作為“培育新農民”的重要內容。通過培訓,使村民認識到他們是鄉村旅游最大的受益者,認識到只有潔凈優美的環境才能吸引游客,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改變那些不講衛生的陋習;通過培訓,強化服務意識,改變過去那種散漫、不受約束的壞習慣;通過培訓,提高整體的接待水平,使得旅游從業人員更好地了解當前旅游業發展的形勢和趨勢,提高鄉村旅游整體的接待服務水平。
4.推進鄉村旅游集群化發展
隨著鄉村旅游的迅速普及化,旅游者對鄉村旅游品種的多樣性、內容的豐富性和體驗差異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集群化發展將是促進鄉村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推進鄉村旅游集群化發展戰略,應從幾個四個方面入手。首先,通過政府對區域內鄉村旅游需求量的調查評估、對鄉村旅游資源潛力和資質的正確評價、對周邊基礎設施和環境承載力的正確考量,制定出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其次,各級財政應加大對鄉村旅游的項目建設引導資金投入,主要用于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最后,加大土地政策的支持力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1]楊桂華,王秀紅.農家樂經營手冊[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6.
[2]錢津.產業集群與鄉村旅游發展[J].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007,(8).
游藝民俗是休閑、娛樂模式化的民俗活動,主要包括歌舞、小戲、競技等,是人類在具備起碼的物質生存條件基礎上,為滿足精神需求而進行的文化創造。因此,鄉村游藝民俗成為滿足大眾回歸自然、調適身心的鄉村旅游的重要內容。
賀州市地處廣西東部,鄉村游藝民俗賦存深厚。從目前來看,賀州鄉村游藝民俗旅游雖得到一定的開發,但開發程度及影響力還不大,未能發揮應有的效應。文章旨在探析促進賀州鄉村游藝民俗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樹立地方文化旅游品牌,推進城鄉協調發展。
賀州鄉村游藝民俗概況
賀州市地處廣西東北部,是漢族、瑤族、壯族等主要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族群在這塊沃土繁衍生息,形成眾多獨特的鄉村游藝民俗。
質樸、悠揚的山歌
“有山就有客,有客就有客家山歌。”在賀州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山歌無處不在。賀州客家山歌種類豐富,一般有勞動歌、勸世歌、情歌、兒歌、竹板歌、雞歌等。賀州客家人以歌追憶,緬懷艱苦創業的先祖;以歌為載體,歌頌幸福生活;以歌為言,溝通感情;以歌論事,揚善懲惡。有板有眼、韻味十足的客家山歌,是客家人寶貴的精神財富與精神食糧。
歡快、喜慶的舞蹈
賀州民間的舞蹈多姿多彩,充滿歡快、喜慶、吉祥的氣氛。瑤族長鼓舞、舞魚龍、調馬、麒麟馬、舞火貓等表演各具特色。節慶期間的舞蹈都蘊含了民眾對新年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祈愿,體現了民眾對幸福、吉祥生活的追求。
精彩、激烈的競技
民間競技是民間各種形式的體育、技巧類比賽活動,因其具有一定的技巧性、驚險性、趣味性而令人大飽眼福。每年農歷正月初十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富川瑤族自治縣“炸龍”的日子,這六天的夜晚,瑤鄉張燈結彩,鑼鼓喧天,鞭炮轟鳴,進行舞龍、炸龍活動,人們借此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吉祥如意。農歷五月端午期間,八步區信都、鋪門、仁義鎮的群眾都會自發組織舉行賀江賽龍舟活動。信都賽龍舟歷史悠久,已成為當地的一項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體育活動,展示了民眾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的精神面貌。
賀州鄉村游藝民俗旅游開發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開發現狀
賀州游藝民俗旅游起步早。20世紀90年代,富川鳳溪村平地瑤民俗旅游開啟了賀州旅游的先河,長鼓舞、蝴蝶歌讓游客們領略到少數民族歌舞的韻味。2000年后,賀州旅游逐步進入大發展時期,隨著客家圍屋的開發,客家山歌成為游客觀賞的對象。每年富川盤王節歌頌先祖的歌舞尤其表現瑤族文化的精粹。
2012年,在大桂山國家森林公園舉行的八步區第二屆瑤族原生態民間歌手大賽,向游客展示了瑤族民間文化的魅力。2014年,黃洞茶園旅游開發者與文藝工作者攜手打造《大美黃洞》的實景演出,為游客提供了一道瑤族文化的大餐。在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附近打造的土瑤風情寨、黃姚古鎮桂劇的演出以及舞魚龍的開發利用,也進一步豐富了景區的旅游項目。
存在問題
游藝民俗具有藝術性、觀賞性及娛樂性,最容易滿足游客審美、怡情的需要,但從現有的賀州鄉村游藝民俗旅游產品來看,不盡如人意,開發滯后。
(1)開發模式單一。現代旅游的主體是大眾游客,來去匆匆,他們多數都追求表層的可觀賞性和新鮮感。因此,國內游藝民俗主要是靜態的即觀賞性的開發,賀州市亦是如此。然而,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體驗參與式的旅游項目越發得到游客的青睞。目前,把游藝民俗活動作為開發對象,讓旅游者參與其中并不多見。眾多獨特的傳統節慶游藝民俗如炸龍、賽龍舟、調馬、麒麟馬、舞火貓等也未能作為節慶旅游資源得到打造。游藝民俗開發模式的單一,導致旅游產品吸引力不大,旅游體驗不深刻、不強烈,影響力不大。
(2)民間文化傳承后勁不足,旅游產品缺乏活力。目前,除了炸龍、賽龍舟兩大競技活動由年輕人擔當,賀州其他的鄉村游藝活動年輕人尚未成為主流。游藝民俗的觀賞性、娛樂性極強,年長者的表演雖讓觀者著實敬佩,但缺乏年輕俊美的年輕人參加,活動的感染力、沖擊力就會大大減少,所開發的游藝旅游產品也缺乏活力。
(3)缺乏精品,品牌效應不突出。近十幾年來,全國各地那些具有特審美特質的文化資源通過文化再生產被作為游藝旅游產品推向市場。但真正體現文化內涵、有著自身鮮明特色且極具震撼力的精品不多,品牌效應不突出。賀州市亦面臨此種困境,簡陋的舞臺、為數不多的表演者、松散的編排、雷同的節目等因素,致使演出質量不高,游客觀賞勁頭不足,節目未能獲得觀眾良好的口碑。2012年黃洞瑤族鄉原生態瑤族風情文藝晚會《大美黃洞》以及2015年中元節黃洞鄉月灣茶園大型原生態民族表演,雖然極具民族文化意蘊,但都未打響旅游文化的品牌。
(4)宣傳推介滯后。推介旅游品牌的活動中,賀州市政府是有較大舉措的。但無論是政府組織的大型旅游推介會,還是企業與行業協會組織的宣傳促銷隊伍,以及“走出去”、“請進來”的宣傳促銷,以往的推介更多體現在生態旅游資源以及古村落、民居等方面。2017年春節,央視這樣的高端媒體也僅對賀州春節食俗、賀街鎮宗祠文化進行了傳播。游藝民俗的推介不多見,也缺乏比較高端的平臺。
促進賀州鄉村游藝民俗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開發模式多樣化,加強參與性旅游項目的開發
首先,靜態的觀賞性開發仍是賀州游藝民俗旅游開發的主流模式。隨著旅游不斷深入地發展,游客旅游要求的提高,開發者應深入挖掘游藝民俗的文化內涵,使策劃的節目既保持獨特性、原生態性,又增強節目的觀賞性;還要不斷拓展應用空間,推動客家風情園的開發,促進觀光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其次,為了滿足游客深刻體驗的需要,開發者應大力加強參與性旅游的開發。一段簡短歡快的長鼓舞、一首膾炙人口的客家山歌或者蝴蝶歌、一次笨手笨腳的舞龍活動、魚龍制作都會令游客樂開懷,留下極其難忘的印象。再次,舉辦特色節慶旅游活動。打造浮山歌節、信都的端午龍舟賽這樣的特色節慶旅游,有利于樹立文化旅游的品牌。
保護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增強游藝民俗旅游產品的活力
民俗是一代又一代民眾口傳心授傳承下來的,傳承者就是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因此,一方面,國家必須從政府層面上,系統、有序地加快對游藝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使其在個人、群體、社會中得以延續和發展。另一方面,引導當地民眾自發參與到民俗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中,讓年輕人成為后續的力量。近年來,黃洞村加大投入,成立了多支村級瑤族民間藝術表演隊伍,包括兩支共50人的瑤族八音隊,三支共200人的民間山歌隊,兩支共160人的瑤族刺繡隊,一支50人的瑤族歌舞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傳承人的行列,在舞臺上繼續上演一出又一出的濃墨重彩。
發展旅游演藝,打造精品,樹立品牌形象
旅游演藝是隨著文化旅游、民俗旅游興起而迅速發展的一個熱點行業。這種整合了自然特色資源、民間藝人、專家團隊、舞臺硬件等資源的旅游演藝產品紛紛在國內涌現,各領。近年,歌舞劇《臨賀長歌》在黃姚古鎮上演,演繹了一段南陳末期、隋朝初期,發生在臨賀郡瀟賀古道上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忠烈愛國故事。該劇有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和民俗情調,但未能全面展示賀州原生態的文化。倘若開發者能夠在黃洞鄉月灣茶園大型原生態民族表演以及《臨賀長歌》劇場演出的基礎上,精心打造一臺既能體現原生態文化韻味,又能融入一定現代元素的演出,這樣的文藝精品方能經受時間的洗禮和考驗,歷久彌新。
加強宣傳推介的力度
旅游宣傳促銷是提高旅游產品市場占有率,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開拓旅游客源市場,推動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手段。首先,賀州市旅游局應適時開展或者參加推介會以宣傳游藝民俗旅游;其次,要加大媒體推廣的力度。充分利用電視媒體高端欄目的影響力,策劃拍攝“賀州鄉村游藝民俗”的系列廣告宣傳片花和專題片,在中央電視臺、廣西電視臺的一些文化欄目中持續播出。加大網絡媒體宣傳力度,豐富賀州旅游網站對游藝旅游資源的介紹,充分利用賀州旅游公眾微信,更多的人了解相關的動態。
參考文獻
[1]陳丹.本溪滿族游藝民俗調研及旅游開發 .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4.4.
[2]楊小明,張洪波,鄧明艷.區域旅游演藝產品可持續發展研究.云南社會科學,2016.5.
關鍵詞: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困境;對策
1. 前言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將更多地精力和心思放在了去哪旅游上,以前人們見面打招呼用語是“你吃了嗎?”,現在流行問候語是:“你去哪旅游了嗎?,可以看出,旅游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特別是近年來興起的鄉村旅游,更是引起很多人的青睞。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見慣了車水馬龍,看膩了霓虹燈,就想感受淳樸清新自然的鄉村環境,享受鄉村的優美和自然,因此鄉村旅游成為當下旅游產業的熱點。毋庸置疑,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加快了鄉村的現代化步伐,很多鄉村為了發展旅游業引進了很多先進的舞臺設備、音樂器材等,通過鄉村旅游向外界展示了淳樸獨特的民風和民俗文化,一定程度了加深了民族文化的傳承,鄉村旅游也加強了國際之間的交流,很多外國友人來中國就是想體驗中國的鄉村文明,感受中國的鄉村文化。然而,隨著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壯大,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問題困擾著當地人民。
2.鄉村旅游的定義
所謂鄉村旅游指的是鄉村特有的地理自然景觀、鄉村獨特的文化、鄉村的各種社會生產活動等作為外界參觀了旅游的資源,從而形成的一種旅游產業。簡單來講,鄉村旅游是將鄉村社會生活部分或者是全面的展示給外來人,讓人們了解和見識鄉村社會的特色,同時滿足外來人的居住、飲食、旅游觀光等服務。鄉村旅游給城市人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了久違的大自然。由于城市生活壓力大,很多人通過鄉村旅游放松心情,舒緩壓力,通過鄉村旅游愉悅了心情,陶冶了情操。[1]
3.鄉村旅游具有的意義
作為第三產業,鄉村旅游的發展對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鄉村社會來說,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有助于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民通過農家樂獲得了不菲的經濟收入,吸引了更多的外來人參觀農村生活,加強了農村和城市之間的互動交流,鄉村旅游業的發展解決了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很多閑散人員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鄉村旅游事業的開發中,解決了他們的就業,促進了旅游的發展。另一方面,發展鄉村旅游保護了傳播了鄉村的農耕文化和淳樸的民風,特別是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吸引外來人的關注,充分挖掘當地的文化資源,包括當地的飲食特色,飲食文化能夠折射出當地的社會生活。同時,傳統文化通過加工和修飾,展示了傳統和現代的融合,吸收了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形成新的文明鄉風。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讓當地人開闊了事業,增長了見識,提高了人們的精神面貌,給人們帶來新的觀念和知識,實現了城市反哺農村的目的。縮小了城鄉差距,為城市人們和農村人們帶來了幸福感。鄉村文化倡導的環保綠色節能觀念有利于全社會的發展。近幾年在政府和村干部的領導先,鄉村旅游逐步走向規范化道路,在科學的引導下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4.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困境
鄉村旅游產業的興起和發展緩解了城市人緊張的腦力勞動,讓人們得到放松,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鄉村旅游的發展也給當地社會帶來了困境。例如很多鄉村干部只看到鄉村旅游帶來的商機,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規劃就盲目開采當地旅游資源,造成當地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浪費,例如鄉村的釣魚,開設了大量的魚塘,但由于參觀旅游人數的有限,導致很多魚塘的浪費,還有農家樂、田地里的采摘水果蔬菜等,旅游人數的稀少造成很多農戶開設的農家樂形同虛設,給村民造成困難。還有一些商家盲目的開采山地資源一定程度造成了環境的破壞。另一方面,鄉村旅游配套設施的不足阻礙了鄉村旅游的發展。例如停車廠的修建、洗浴池、賓館的建設等。配套設施的不足導致很多游客只來一次,鄉村旅游出現了斷層。鄉村旅游開發的層次低,內涵淺,很多人以為開設幾家農家樂讓游客參觀田地和風景就可以了,這樣只能得到很少的經濟收入,應該重視當地文化的開發,例如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民俗節日活動的舉辦等。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困境。[2]
5. 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對策
5.1加強引導
鄉村旅游的開發不是盲目的毫無規劃的開發,而應該在相關部門的領導和指揮下進行,要對開發的項目進行認真的評估,評估出項目的投入和收入比,引導村民合理、科學的開發,避免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破壞。
5.2重視鄉村文化內涵的開發
很多人只重視農家樂等表面開發,忽視了鄉村特有的文化,城市人來鄉村不僅是享受新鮮的空氣,更是想體驗特有的民俗文化,因此,當地居民要充分挖掘當地的歷史文化資源,在民族節日那天開展活動吸引游客的參加,充分展示當地的風土人情。
5.3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對于旅游者來說,要尊重當地文化和當地的自然環境,不隨意扔垃圾,不隨意攀折花草樹木,不浪費水資源等。做一個文明的游客。
6.結語
綜上所述,鄉村旅游作為一個朝陽產業,前途似錦,應該用可持續發展的眼光對待,促進鄉村旅游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建宏.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及路徑選擇[J].農業經濟,2012,(4):34-35.
[2]盧麗.鄉村旅游開發與可持續發展研究[J].榆林學院學報,2009, (2):14-16.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休閑;休閑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對策
【作者簡介】王永明,常熟理工學院學院副教授,哲學博士,江蘇常熟215500
【中圖分類號】G124;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434(2014)01-0133-06
休閑文化產業是指與人的休閑生活、休閑行為、休閑需求(物質的、精神的)密切相關的領域,特別是以旅游業、娛樂業、服務業和文化產業為龍頭形成的經濟形態和產業系統,一般包括國家公園、博物館、體育(運動場館、運動項目、設備、設施維修1、影視、交通、旅行社、餐飲業、社區服務以及由此連帶的產業群。休閑文化產業作為非物質經濟、服務經濟、體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未來城市發展必不可少的支柱產業,而且是實現城鄉統籌發展,促進鄉村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如何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文化產業,實現城鄉文化共建共享和一體化發展。已經成為當前城鄉一體化建設的一項重大課題。本文以蘇州地區為例開展鄉村休閑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調查研究,深入鄉村聽取當地領導匯報,選擇典型實地考察,開展訪談,隨機發放調查問卷,結合行業統計數據和文獻分析,真實了解當前鄉村休閑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現狀,探索鄉村休閑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對策,對于建構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體系、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
一、城鄉一體化進程中鄉村休閑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現狀
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隨著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國民休閑需求不斷增長、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鄉村休閑文化產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期,并呈現如下態勢:
1.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多元化。調查顯示,近年來,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呈現多元化特征,主要有以下幾種發展類型:以鄉村田園景觀、農林牧漁生產活動為主要內容,集農鄉游、果鄉游、花鄉游、漁鄉游、水鄉游為一體,滿足游客體驗農業、回歸自然的休閑需求的“田園休閑型”:憑借當地鄉村的民居、農家生活和鄉村民俗文化、鄉村事務等文化景觀資源吸引游客觀光、休閑、體驗的“民俗風情型”:利用農民自家庭院、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及周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點。以低廉的價格吸引游客前來娛樂購物等形成的“農家樂綜合型”;以古村鎮宅院建筑為吸引物,以民俗設施、民俗陳列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群落觀覽為主要形式的“古村落觀覽型”:依托自然優美的鄉野景觀和湖泊風景、自然生態的綠色空間,結合田園景觀和民俗文化,興建一些休閑娛樂設施,為游客提供休憩、娛樂、餐飲、健身等服務的“度假農莊型”:集革命傳統教育、水生植物觀賞以及美食購物等功能于一體的“紅色休閑教育型”,等等。
2.鄉村休閑文化產業投資規模不斷增大。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鄉村休閑文化設施條件得到持續改善,鄉鎮文化館、群眾藝術館、體育館以及公共圖書館的數量在不斷增長,各級旅游度假區加快發展步伐,旅游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等快速推進。為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政府、國企、民企、外資對鄉村休閑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各類鄉村休閑旅游建設項目數量不斷增長。據統計,2012年蘇州市爭取到江蘇省旅游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景區類、鄉村旅游類)26個項目共1440萬元,鄉村休閑服務業資金引導項目6個共550萬元,不管是數量上還是金額上都創歷史新高。同時,各縣市均有項目獲得省引導資金,并較之往年有所提升,從而有效推進了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
3.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調查顯示,居民對休閑生活持支持態度,并且期望能得到更多更有質量的休閑文化生活,說明人們拓展休閑生活空間、提升休閑文化生活質量、享受休閑文化生活的意識逐步增強。隨著居民對休閑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大,休閑消費主體、消費內容和消費產品發生了深刻變化,休閑消費內容也由過去的結構單一、消費層次低逐步向多樣化、高層次轉變,由此導致休閑文化產業結構發生變化。傳統的休閑消費內容僅限于泡茶館、看影視、打牌、收藏古玩等形式,而現代社會休閑消費內容和休閑方式發生巨大改變,主要包括旅游觀光、休閑度假、文化娛樂、寵物養殖和園藝活動、體育健身活動、節日與喜慶活動等等,由此進一步加速休閑文化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4.鄉村休閑消費訴求趨向娛樂性、觀賞性和體驗性。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消費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服務性消費支出比重全面上升,文化教育消費越來越大,居民消費重心開始轉向教育、科技、休閑及精神產品消費等領域,居民消費正由生存型、溫飽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轉變,人們的休閑文化需求迅速增長,并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由此可見,人們的需求開始逐漸轉向精神領域,將更多的時間和財富用于休閑,娛樂性、享受性和消遣性文化消費占據重要地位,發展性、智能性文化消費正在興起。休閑消費訴求趨向娛樂性、觀賞性和體驗性,有效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品質。
二、城鄉一體化進程中鄉村休閑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存在如下一些主要問題:
1.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不平衡。調查顯示,由于缺乏對市場需求的科學分析,導致一些休閑娛樂產品供過于求,休閑產品供給層次相對低下,精神需求層次相對較高的文化產品的供給以及教育休閑的供給等相對落后,休閑文化產業發展中對部分中低收入者、老年人以及殘疾人的休閑設施、休閑產品供給不足,不能滿足社會特殊群體的休閑需求,從而影響了休閑文化產業的健康和諧發展:其次,由于地理區位、教育水平、思想觀念等客觀原因。導致了休閑文化產業地區發展不平衡現象,主要體現在休閑文化產業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上,形成休閑文化產業的地區差異,城市周邊的鄉村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具有很大的優勢,休閑文化產業發展水平相對較高,而邊遠地區鄉村休閑環境資源雖然比較豐富,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等原因,休閑文化產業發展相對落后;最后,隨著“國民休假制度”的逐步確立,假日旅游發展火爆,促進了鄉村旅游業的迅猛發展,使得旅游產業成為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的主體和支柱,而現代信息、文化交流、新型會展、大眾體育等現代產業相對滯后,在休閑文化產業發展中的比重偏低,由此導致休閑文化產業結構發展不平衡。
2.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標準和政策法規體系不健全。為了更好保障和促進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政府部門制定并出臺《星級農家樂等級劃分與評定辦法》作為省標并推廣實施,制定了湖濱旅游風景區、江南水鄉古鎮手搖船等服務規范,在同林游覽、兒童主題樂園等標準方面也在不斷進行探索,鄉村休閑文化市場秩序逐步走向規范。但調查顯示,由于缺乏規范化管理,造成部分地區休閑市場秩序混亂。其主要表現有:一是經營行為、職業道德和獲利方式不規范,文化產業經營者把追逐高額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無視市場規則,造成鄉村休閑文化市場上不正當競爭異常激烈;二是缺乏社會責任感的丑惡現象屢禁不止,低級庸俗甚至封建迷信、黃賭毒等文化產品依然存在。由于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的政策法規體系不健全,對于休閑服務的基本標準、休閑產品的質量標準、休閑文化產業發展的配套標準等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標準和政策法規體系的構建仍然需要進一步完善。
3.鄉村休閑產品的個性不夠鮮明,休閑品牌推廣及產品創新力度有待增強。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雖然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自然條件,但休閑文化產品的個性不夠明顯,休閑產品品牌化特色不突出,缺乏對傳統文化資源的深刻挖掘,產品創新力度有待進一步增強。調查顯示,鄉村休閑仍處于初級開發階段,大多數鄉村休閑文化經營者往往是獨家投資開發經營,勢單力薄,因而只開發了以觀光農業為主的自然資源,對鄉村休閑中的文化、歷史、休閑觀賞的開發存在嚴重不足。眾多的休閑活動和休閑項目大同小異,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異質化特色不鮮明,互補性差。在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中,許多鄉村休閑產品只是在原有生產基礎上重復和表層開發,缺乏創新設計和深度加工,休閑產品比較單一,因而導致鄉村休閑變成現在單一的“農家樂”和小景點休閑為主。其次,鄉村休閑產品開發中沒有很好立足本土傳統文化開發相應的休閑產品,休閑產品普遍缺乏文化內涵,產品項目的設計和開發缺乏文化品位,沒有很好地對傳統的文化資源進行創新性開發。此外,鄉村休閑消費市場開發中粗放型發展占主導地位,產品和服務相對單一,差異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世界休閑消費品牌。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雖然隨著總體科技實力增強而得到大力發展,但在休閑產品的個性化創新方面仍然不夠,產品創新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4.鄉村休閑專業人才不足,經營管理知識相對欠缺。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對休閑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上升。但從目前狀況看,休閑專業人才明顯不足。調查顯示,鄉村旅游、文化娛樂、體育健身及服務業等產業從業人員中,本科以上學歷大約占5%,專科學歷約占13%,中專、高中學歷約占41%。這說明,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的專業人才為數不多,尤其是精通休閑文化產業經營和管理的人才十分短缺,大部分休閑文化產業從業人員都是非專業人員,缺乏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休閑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和素質較高的休閑文化產業服務人才隊伍。從業人員隊伍結構和知識結構不合理,整體素質偏低,大部分休閑文化產業的從業人員沒有經過正規的相關知識培訓,導致休閑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技能跟不上,使得整個休閑業的服務質量不高。此外,大多休閑企業的創始人是由從事物質生產和服務性的企業家轉行而來,大多缺乏文化戰略眼光和文化創新意識,缺乏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意識,從而難以將休閑企業做大做強,制約了休閑文化產業的國際化發展趨向。
5.鄉村休閑資源缺乏有效整體利用,休閑文化產業鏈有待進一步整合。鄉村地區雖然擁有得天獨厚的風景旅游資源和獨特旅游風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卻缺乏有效整體利用,甚至有部分資源存在開發不當的現象。休閑文化產業缺乏整體布局和主攻方向,個體行為、散亂經營現象普遍存在,休閑行業雷同嚴重,產業集聚度低,產業集群化規模相對不高。從資源整合上看,開發者沒能提煉出具有廣泛影響、深入人心的文化精髓及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形象;從開發利用上看,目前對休閑資源的開發仍呈現分散無序的狀態,開發的項目大部分停留在初始階段,沒有形成與鄉村旅游產業相配合的文化品牌。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沒有呈現出和其他產業的良性互動態勢,如休閑文化產業和娛樂、體育、健身、教育等產業的互動表現得不是很突出。另外,休閑文化產業在發展過程中,與農業、工業、服務業和信息業等行業的互動融合雖然有所表現,但是發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鄉村休閑資源缺乏整體利用,休閑文化產業鏈有待進一步整合。
三、城鄉一體化進程中鄉村休閑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鄉村休閑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是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的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不僅是城鄉文明一體化的集中體現,而且是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舉措。針對當前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積極探索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對策,是加強城鄉區域統籌、構建城鄉區域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有效路徑之一。
1.制定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政策,創造休閑文化產業發展的成長環境。從西方發達國家休閑文化產業發展的經驗來看,在政府主導下。可以考慮將系統論與現代管理和規劃方法結合起來。制定切實可行的休閑政策,實行規范化的管理。同時,針對目前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不均衡與行業標準不統一、政策體系不健全等問題,政府可以考慮出臺一些傾斜性和扶持性的政策,強化休閑組織管理體系,從而為休閑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公共產品、良好的環境和運行機制。政府部門必須從休閑規劃、制度、政策、法規等方面指導休閑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保障休閑活動的順利開展,提升休閑質量和水平,為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政府充分認識到休閑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更要立足地方特點,發揮政府在休閑的調控、規劃、引導、規范等方面的作用,不僅要提供滿足公眾休閑需求的公共休閑設施和服務,更要制定相關休閑公共政策,加強對商業休閑企業的規范,提高居民休閑意識,保障居民休閑質量。結合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鄉村休閑發展步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制訂休閑文化產業的質量技術標準體系,切實保證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觀光、休閑、度假質量;規范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市場,防治坑蒙拐騙和假冒偽劣行為。
2.普及休閑教育,培育國民積極健康的休閑消費文化與消費理念。休閑教育是指以科學的休閑價值觀念為指導,以提高公民的文化素養為核心,引導公民在休閑時間內主動發展自己的主體意識和休閑能力,科學地安排休閑生活,培養正確的休閑行為選擇和價值判斷能力以及有效利用休閑活動的能力,最終以提升人的生活質量、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價值目標的教育實踐活動。普及休閑教育。培育國民積極健康的休閑消費文化與消費理念,對促進休閑文化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休閑文化產品具有高雅、通俗之分,消費者的立場、觀念和情趣以及文化素養有明顯的差異。普及休閑教育,對居民精神文化消費進行合理引導,使廣大居民樹立正確的休閑文化消費意識,自覺抵制與批判各種消極落后的文化精神消費,有利于休閑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應充分發揮輿論的引導作用,通過各種形式的輿論宣傳,大力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居民對精神文化消費的鑒別能力、欣賞能力、認識能力、選擇能力,引導居民追求高層次的精神價值,使休閑文化消費結構朝著健康化、多元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其次,加強對文化產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的職業道德的規范與教育,樹立起良好的行風和職業道德,引導他們處理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促進精神文化消費的健康發展。此外,可以通過創辦休閑教育學校,開設休閑知識課程、專門課程以及發展成人興趣、愛好與特長的課程,向成人系統灌輸休閑知識與技能,提高其休閑素養;以消費者協會為載體,構建休閑教育網絡,維護休閑消費者權益,向消費者提供信息與咨詢服務;充分發揮社區在休閑教育中的陣地作用,采用講座、黑板報、墻報、宣傳欄等形式,讓居民更多了解休閑知識和方法,提高其休閑質量。
3.推動休閑產品創新,滿足國民個性化休閑需求。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休閑產品的消費結構也逐漸優化升級,主要包括健身休閑產品、度假休閑產品、體育休閑產品、文化休閑產品、生態休閑產品和體驗休閑產品等。針對當前鄉村休閑產品個性不鮮明的特點,推動休閑產品創新,滿足居民個性化休閑需求是當前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
首先,豐富休閑產品供給體系,保障休閑市場的穩定繁榮。“豐富的休閑產品供給體系能夠豐富人們多元化的休閑選擇,改變靜態、被動、消極、單調地打發休閑時間的狀況,同時也將休閑時間轉化為現實的經濟資源,帶來休閑市場的繁榮。”充分挖掘鄉村豐富的自然資源,將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工藝產品等充實到休閑市場,豐富人們的休閑需求,不僅促進農民的經濟收入,而且能夠保障休閑市場的穩定繁榮。其次,實施多元化產品開發戰略,滿足不同層次休閑者的個性化需求。休閑產品供給部門要賦予休閑產品與服務以豐富的文化精神內涵,確保休閑產品與服務既具備質量等基本品質。又具備個性、情感等超基本品質,以滿足要求日益提高的新消費者的需求;瞄準休閑者的文化需求、娛樂需求和知識需求,創造多樣化、網絡化的休閑場所系統,適應、引導、滿足不同群體的休閑需求;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成果,拓展休閑內容,增加休閑產品的科技和知識含量,以激發人們自我實現的休閑體驗。
4.提升休閑人才培養力度,壯大休閑文化產業人才隊伍。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專業人才不足,經營管理知識比較欠缺等問題,已經影響到休閑文化產業的穩定發展。提升休閑人才培養力度,切實加強基層休閑文化隊伍建設,為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對于進一步推動城鄉文化一體化具有重要促進作用。首先,完善鄉村休閑文化人才隊伍建設規劃機制,制定機構編制、學習培訓、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優秀文化人才到基層服務;選拔優秀大學生畢業生到鄉村休閑場所工作;深化文化單位內部機制改革,選拔優秀人才擔任文化骨干,采用聘用、專兼職配備鄉村休閑文化從業人員。其次,重視發現和培養鄉村的鄉土文化人才、民間文化傳承人,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鼓勵和扶持群眾中涌現出的各類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動積極分子,充分發揮他們在活躍鄉村休閑文化生活、傳承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方面的積極作用;實施休閑文化產業人才培訓計劃,推出針對旅游、會展、建設、管理等專業人才的引進政策,加強人才儲備;在人才引進上需要投入人才引進資金;在人才使用上必須在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礎上提高休閑人才待遇,加大對優秀人才的獎勵力度,完善激勵機制。再次,創辦鄉村休閑培訓機構,對鄉村休閑企業的經營者和當地社區居民進行教育和培訓,強化服務規范與技能培訓以及加強對本地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培訓,提高經營者與當地村民的從業素質和服務技能。最后,開展校企互動,鼓勵地方高等職業院校按照市場對人才的需要,開辦和設置休閑文化產業設計、導游文化、休閑文化產業管理、休閑社會學、休閑心理學、休閑經濟統計學等休閑文化產業相關專業與課程,并建立健全休閑文化產業專業教育的層次;根據休閑文化產業發展的客觀需要,加大高職層次的培養力度,以培養休閑文化產業中級人才為主,以培養休閑文化產業高層專門人才和休閑文化產業高級管理人才相輔。鼓勵高等院校的師資力量,采取“選調培訓”和“下鄉輔導”相結合的辦法,加大對城鄉文化專干和群眾文藝骨干的培訓力度,努力提高基層文化人才隊伍素質。
5.培育休閑志愿服務組織,完善鄉村休閑服務體系。隨著國民休閑化時代的來臨,“人們對休閑服務多樣化的需求也不斷擴大并直接影響到公共的、私有非贏利型的以及市場贏利型的各種休閑服務”,休閑服務體系建設在鄉村休閑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地位日益凸顯。休閑服務體系是一個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核心、社會力量為支撐,以滿足國民休閑需求、保障國民休閑權益,向國民提供休閑公共物品的供給系統。休閑服務體系是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影響社會休閑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對于鄉村休閑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具有決定性影響。
休閑服務體系建設雖然是以政府為主導,無償向公眾提供基礎性的文化服務,滿足公眾享受文化成果的需求、保障公眾基本文化權益,但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和社會力量多元化背景下,積極培育休閑志愿服務組織,是完善鄉村休閑服務體系建設的現實路徑。“志愿性部門也被稱為公益性組織或私人非營利性組織,這類組織一般由慈善組織、聯合協會或俱樂部等機構組成,如業余戲劇協會、業余運動俱樂部、橋牌協會、鳥類觀察協會等。這類組織的資金主要來源于社會各種捐助,目的既不是利潤最大化也不是消費最大化。它們關注的主要是人類自身基本的休閑需要,向符合條件的人免費提供某些特定的休閑服務。”各級政府和輿論宣傳機構以及教育部門,應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活動,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志愿文化,形成濃厚的志愿服務氛圍,培育公民和社會組織志愿服務精神,奠定志愿服務組織的精神基礎;鼓勵離退休人員積極參與老年休閑志愿服務組織,開展各類休閑服務咨詢活動:鼓勵高等學院在校大學生組建老年休閑志愿服務和開展義工活動,為相關景區提供導游服務等。
關鍵詞:農村勞動力;過度轉移;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1-0049-03
一、相關文獻綜述
從目前搜集的資料來看,國內外學者圍繞勞動力轉移的課題已經做了大量理論研究。就國外而言,目前影響最大的依然當屬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劉易斯于1954年在《勞動力無限供給下的經濟發展》一文中提出的有關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二元結構模型”[1]。1961年美國經濟學家拉尼斯和費景漢在劉易斯“二元結構模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擴展后提出的“拉尼斯―費景漢人口流動模型”。1969年,美國經濟學家托達羅在《人口流動、失業和發展、兩部門的分析》,闡述了鄉村――城市轉移模型[2],文中對前人的傳統理論做了深入補充,引進了人口轉移與失業關系的研究,建立“托達羅模型”。除此之外,還有喬根森二元經濟發展模型、錢納里―賽爾圭因多國模型等。這些理論深刻地揭示了勞動力轉移的動因、過程和作用,但是因為受到時代局限性,這些理論都沒有能夠針對因勞動力轉移對農業和農村社會產生的不利影響展開詳細分析研究。
相對于國外的研究,國內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由于有了很好的借鑒,相關理論研究也很是豐富。可是就整體研究成果而言,國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勞動力轉移的積極意義方面,而對于在因勞動力轉移產生的不利影響研究上成果有限,這主要有以下幾點:侯云風實證分析表明,中國農村雖然仍存在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但是農村勞動力外流對于農村經濟發展是一把“雙刃劍”[3],一方面解決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增加了他們的收入,但另一方面隨著勞動力由剩余轉移發展到過度轉移,必然會導致農村發展后勁不足,加劇了城鄉發展差距。另外,高士亮和段成榮等人的研究也都同時指出了農村人口的過度流失會對農村建設和農業發展提出一系列的現實挑戰,如農業從業人員年齡結構不合理、整體素質下降、后備力量嚴重不足等。
二、六安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現狀分析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是伴隨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城市化發展的必然要求。六安市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市,每年都有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流出。根據2012年安徽省統計年鑒可以看出:2011年六安市全市總人口有709.56萬人,其中農村人口為六安市農村人口數為610.01萬人,農業人口占到了人口總數的85%,而流出人口占到了總人口41.41%。從表1中我們不難發現六安地區的農村流出人口數量大、比例高且男性勞動力數目多于女性,從流向來看絕大多數的流出人口流向了外省,比例高達79.8%,這些流失的勞動力對本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構成了巨大的威脅。本地區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狀況已經從“剩余轉移”在向“過度轉移”演變。
除了對總體的數據進行分析外,筆者還專門進行實地調研。具體選擇了在六安市舒城縣進行了調查問卷,此次調查共隨機發放調查問卷240份,回收有效問卷200。根據問卷調查結果統計信息表明,受訪者家中有青壯年外出務工的問卷共有176份,占到了總數的88%。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反饋,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當前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幾乎全部流出。
三、六安農村勞動力過度轉移對當地造成的不利影響
(一)導致留守兒童和留守婦女成為社會問題
六安市是傳統的農業大市,農村人口基數大。可是,近年來伴隨農村青壯年普遍流失,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和婦女的數量急劇增加,根據筆者走訪的125戶發現其中存在家庭成員留守現象的多達98戶,占到了走訪總數的78.4%,由此可見,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與婦女的存在已不僅是一個單純的家庭問題,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從目前來看,留守兒童主要存在的是教育和安全問題,有多重案例顯示,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犯罪行為與父母的教育缺失存在很大關系。另外,留守兒童由于缺乏有效監護,時有發生溺水、火災等安全事故。
對留守婦女而言,夫妻雙方的長期兩地分居極易導致家庭關系破裂,繼而引發離婚。更有甚者,不堪忍受生活壓力而選擇自殺等極端方式。例如,發生在2010年底的六安金寨“12?24”特大殺人案就曾震驚全省。2010年12月23日,死者陳霞以帶13個月的兒子打預防針為由將其帶出家門,并以為女兒買衣服的借口將女兒帶出校園。當晚6時后,有村民發現其13個月大的兒子被人用泥土掩埋致死,而陳霞本人及女兒亦陳尸塔兒河大橋的西側與東側。事后經公安機關全力偵破,陳霞的一雙兒女均是死于陳霞之手,而其本人亦屬于跳橋自殺。為什么陳霞會選擇殘忍殺害一雙兒女后自殺?雖然陳霞已死,此事成謎,但是據公安機關調查發現,陳霞的極端行為與丈夫常年外出務工,本人長期負擔沉重、生活壓抑有直接關系。
(二)農村老齡化嚴重
據安徽省2012年統計年鑒顯示:六安市65歲以上人口有69.5萬人,占全市人口比重12.3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92個百分點,這表明六安市人口老年化問題嚴重,養老形勢嚴峻。目前,政府部門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時,主要還是將探索方向集中在城鎮方面,對于農村養老投入明顯不足。尤其是伴隨著農村青壯年的過度流失致使農村的養老主體普遍缺失,許多留守老人處于有子女而無人養的尷尬境地。一方面進城務工的子女迫于生存壓力無力將父母接在身邊贍養,另一方面出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加之農村養老院在數量上的不足與質量上的缺陷,留守老人寧愿留在家里養老。農村的留守老人往往是小病靠忍、大病等死。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持續與城鎮化的深入推進,預計未來我市廣大農村地區的養老問題還將愈演愈烈。
(三)農村人才嚴重流失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大量的農村優質人力資源單向流入城市。就六安市而言,其中外出人口數超過了總人口的41%。一般如此大規模的勞動力流出是該有限制的,最好能控制在適度范圍內,但事與愿違,大規模的農村人口轉移幾乎帶走了屬于農村的全部優質人力資源,嚴重的人才流失不僅導致城鄉差距越來越大,更不利于像六安這樣的傳統農業大市的發展。
(四)農業生產缺乏壯勞力
當前六安市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總體偏低,全市絕大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還是依賴傳統或半機械化的作業方式,勞動力,尤其是青壯年勞動力仍是農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產要素。但現實是隨著農村勞動力過度轉移,從事農業生產的群體主要集中在留守婦女及5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而青壯年的男性勞動力基本脫離了農業生產,造成了農村大量土地處于低產狀態[4],因勞動力流失導致的土地資源荒蕪浪費情況在筆者所調查的六安地區并不少見,這迫切需要得到作為農業大市的六安市政府重視。
(五)部分農村地區治安環境惡化
農村地區由于青壯年外出,較多的是由孤寡老人留守,這就給一些不法分子作案創造了機會。近年來,在六安偏遠農村屢有發生騙、搶、偷等治安事件,不法分子利用老人警覺性低,大肆在農村地區兜售假冒偽劣產品、偷搶村民財物等。一方面由于警力資源有限,及時打擊難度大;另一方面更是由于農村青壯年普遍缺失,無形中助長了犯罪分子囂張氣焰。
四、破解六安市勞動力過度轉移帶來不利影響的對策
(一)六安市要增大農村對人才的吸引力
就當前農村因為勞動力轉移帶來的不利影響而言,人員的過度轉移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能引導六安區域內的農村勞動力合理轉移,在滿足城市建設需求基礎上,盡可能吸引并留住一批農村青壯年自愿在家鄉就地發展,那么很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究竟應當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呢?
1.鼓勵外出人員回鄉創業
經過多年在外打拼,相當一部分早期從農村走出去的人已經掌握了一定財富。對于這一部分人當地政府應當盡力爭取,從政策到資金都盡量給予支持,鼓勵他們回鄉創業。這樣不僅能留住人才支援當地農村經濟建設,還可以帶動和吸納一批人直接在家門口就業。
2.大力發展鄉鎮企業
據調查,六安本地有相當一部分進城務工人員是因為在當地難以找到合適就業機會,所以如何增加優質就業崗位就成為了吸引勞動力留下來的關鍵。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既符合我市城鎮化發展大趨勢,又有利于勞動力就地安置,發展當地經濟。發展鄉鎮企業不僅避免了勞動力盲目地向城市轉移,還使得在當地就業的農民可兼顧家庭,大大緩解了留守家庭的矛盾。
3.重視發展農村教育
隨著農村家庭一胎化普及,家長越來越重視子女教育,而當前分布在六安市農村地區的教育力量遠落后于城鎮,城鎮的優質教育資源是吸引一部分家長集中進城的重要原因。所以,政府要適時整合農村教育資源,加大農村基礎教育投入,改善農村基礎教育條件,提高基礎教育水平,為更多愿意留在家鄉發展的人才解決后顧之憂。其次,政府還應當重視和加強農村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為當地的鄉鎮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智力支持。
4.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與城市相比,當前六安地區大部分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大多僅能夠滿足通電、通路的基本需求。因而要想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在農村生活,就必須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在通電、通路基礎上爭取實現部分地區通水、通網,同時要加快小村莊合并,統一建設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村社區,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二)加強對留守兒童安全監護和留守婦女的心理疏導
留守兒童由于大多處在家庭教育盲區,因而學校教育就顯得更為重要。作為一個留守兒童數目龐大的大市,六安市政府應該適時增開一批寄宿制學校,專為留守兒童提供一個安全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并定期進行安全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輔導。除此之外,對于不愿寄宿的留守兒童,除了應當要求主管教師做到定期家訪,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政府還應當鼓勵社會力量加入對留守兒童的幫扶與關愛中。
對于留守婦女的幫助,筆者認為應當主要集中在對其心理疏導上。留守婦女由于要長期獨力承擔生活重擔,精神壓力大,易產生負面悲觀情緒,如果負面情緒不能及時有效排解,很容易形成心理疾病,繼而可能會導致部分留守婦女走上極端。所以,廣大基層政府應擔起責任,尤其是基層的婦女工作者。一方面,村政府可以利用集體活動場所在業余時間組織廣大留守婦女參加心理講座和文娛活動,讓大家能夠敞開心扉,相互學習和交流心得;另一方面,廣大基層婦女工作者要走村下戶,及時深入留守婦女家中了解情況,幫助她們排憂解難。
(三)加強對留守老人的關愛與幫扶
根據筆者走訪調查了解的情況,當前六安市農村地區的留守人員群體中老人占絕大多數。他們中的大部分除了要繼續從事農業生產外,還必須兼顧孫輩,但自己卻因為子女外出而無所依靠。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們的養老問題變得迫切需要解決。對于留守老人,除了定期地對他們組織關愛幫扶活動外,還要增加農村地區養老院數量,提高養老院服務水平。
想解決留守老人養老問題,光靠硬件建設是不夠的,還必須加強制度建設,尤其是與農村老年人權益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例如免費吸納全體老年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提高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金發放標準,降低大病救助的門檻等。另外,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和資金的參與社會養老,既能減輕政府部門的壓力,又能傳遞全社會敬老、愛老、養老的正能量,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
(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過度轉移,尤其是青壯年普遍流失,導致了六安地區農村勞動力質量的急劇下降,從事農業生產的主力軍變成了老弱群體,土地的邊際產出下降,荒蕪閑置在所難免。在農村勞動力過度轉移的背景下,如何保障農業生產正常不受影響,實現六安市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的轉型升級,關鍵在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首先,必須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制度的建設。根據中國目前實施土地政策,農民只有土地的承包權,并沒有所有權,加之土地流轉政策滯后,土地要想實現自由流轉還很困難,更談不上利用市場手段來自由配置土地,這樣土地的規模效益難以發揮,甚至導致土地閑置荒蕪。所以,要想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除了依靠科技提高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外,還必須創新土地經營制度,加快土地流轉速度,將土地在耕地面積安全線內自由配置,將土地分配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通過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為早日實現六安市“農業強市”的目標夯實基礎。
(五)加強對農村治安犯罪打擊力度
對于農村治安環境的治理,一方面需要基層民警加大對農村留守人員的安全宣傳教育力度,教群眾識別騙子的常見詐騙手段和盜竊方式,提高廣大留守人員的防騙、防竊意識;另一方面更需要公安部門加大對農村治安犯罪的違法打擊力度,要對犯罪分子形成震懾力,無論案情大小,堅決做到發生一起、查處一起、打擊一起,切實為廣大農民提供一個穩定的治安環境。
五、結論
綜上所述,六安市的農村勞動力過度向城市轉移已經對當地農業和農村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廣泛的負面影響,雖然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以城鎮化為重點,但是絕不可以就此忽視農村的發展需求。目前六安市農村地區已經基本告別了勞動力剩余的時代并逐步向勞動力短缺過渡,因而在對待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問題上必須把握一個合適的尺度,合理加以引導和控制,在滿足城市化建設的基礎上,要設法為農村地區的發展儲備一定的優質勞動力資源,統籌城鄉社會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阿瑟?劉易斯.二元經濟論[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
[2] 張宏麗.國外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理論研究綜述[J].經濟研究導刊,2010,(34):124-125.
[3] 潘繼南,張俊.農村勞動力轉移對農村發展的負面影響及對策分析[J].廣西大學學報,2009,(4):257-258.
由于國內外處于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在研究理念上存在著較大差異,國外更加重視鄉村旅游與社區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關系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實踐模式。國內關于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研究方興未艾,且多數研究在于強調經濟效益的提升。崔鳳軍(2006)提出了實現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需要正確把握的七個關系;[2]馮燦飛(2006)對可持續旅游開發理論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六種開發模式;[3]張潔,趙黎明(2009)從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運行環境、運行目標、運行保障等角度,探討了其分析框架和調控過程,從而構建了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運行體系。從文獻的研究可知,關于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研究成果已經較為豐富,但具體的實踐模式研究卻較為匱乏。近幾年國外開始不斷從可持續發展角度探討鄉村旅游開發,并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產生了多種有益的實踐嘗試。本文試圖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探討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模式問題。
一鄉村承包人經營模式(PREO,PatternofRuralEntre-preneurOperation)
承包者(entrepreneur)是推動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力量,承包者在鄉村旅游發展中扮演著風險承擔者、資產所有者、創新者和領導者的多重角色,他們基于鄉村自然資源賦存和對鄉土文化、地格與鄉土氛圍的充分認知,天然地具備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動機。[4]構建鄉村旅游PREO模式的前提是推動鄉村旅游資源所有權與經營權改革,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拓展民營資本、當地資本參與鄉村旅游開發、經營。從實際出發,深化機制體制改革,探索鄉村旅游開發新模式、新思路,在遵守國家政策規定的前提下,將鄉村旅游資源以租賃的形式轉讓給承包人經營,因地制宜,充分發揮承包人的市場主體性和積極性,大力拓展經營范圍,以循環型鄉村旅游資源開發和可持續發展為核心,追求綜合效益最大化原則,形成鄉村承包人經營為主的新運作模式。
構建鄉村旅游PREO模式的關鍵是形成一種政府扶持和社區控制下,以當地農戶家庭自組織為特征的鄉村承包組織方式。其結構分為三個層次。(1)保障層:政府是構建PREO模式的保障層———政府在鄉村旅游承包經營者的市場準入、稅費減免、規范市場秩序、改造基礎設施、整治鄉村生態環境、推廣循環經濟技術理念、疏通鄉村旅游發展瓶頸、實現無障礙旅游等方面可提供政策保障,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宏觀環境。(2)協調層:社區控制是構建PREO模式的協調層———鄉村旅游在發展運營中,管理體系會因利益的分配而造成令而不行、禁而不止、監督乏力、欺上瞞下等問題出現,平衡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地方社區控制。當地社區在鄉村旅游運營中,既扮演著利益相關者角色,更為重要的是又能在各利益相關者之間起到協調、平衡的作用。所以,政府應賦予社區更多的自力,使社區在鄉村旅游發展問題上不僅有“話語權”,而且還擁有一定的“決策權”。(3)核心層:當地農戶是構建PREO模式的核心層———鄉村旅游發展的關鍵是保持其鄉村性和保證當地社區受益,在這一過程中,當地農戶發揮著核心作用。由于比外來投資經營主體更了解本地的社會、文化、環境,因此他們更能從主題、地格與氛圍三方面來塑造與維系鄉村性,進而促進本地鄉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構建PREO經營模式,可以最大化地調動鄉村承包人經營鄉村旅游的積極性,能夠促使承包人自覺地將旅游資源集約起來合理利用,并能動態觀察市場需求變化,合理設置和規劃旅游設施的建設、鄉村景點的開發、農副產品的加工,對于各種破壞鄉村資源和環境的行為能做到有效較少或規避。因此,PREO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和減少破壞,避免可能影響鄉村旅游整體形象的事物出現。
二綠色生產-消費模式(PGPC,PatternofGreenProduc-tion-Consumption)
綠色生產-消費模式(PGPC),強調最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做到鄉村旅游目的地生產和鄉村旅游者消費的污染排放最小化、廢物資源化和無害化,以最小成本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PGPC模式構建包括兩個層面:鄉村旅游目的地的生產層面和鄉村旅游者的消費層面。(1)對于目的地生產層面來講,關鍵在于建立綠色技術體系。鄉村旅游目的地應遵循技術引進和創新思路,通過對旅游生產系統進行物資流和能量流分析,大幅降低旅游生產過程中的資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鄉村旅游目的地對化石燃料能源的依賴是討論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薩迦(SanjayK.Nepa,l2008)提出應從自然、社會、經濟的多維角度綜合全面地理解可持續旅游概念,相比于大眾旅游目的地對石化燃料的依賴,鄉村旅游地采用木材燃料對氣候的影響小得多,但是對森林卻是極大的威脅,從而喪失了鄉村旅游地的生態環境吸引力。[5]根據筆者對東北和四川部分鄉村旅游地的了解,發現木材和煤油是兩種最普遍的可依賴能源,而且越緊鄰森林的地區對木材的依賴越嚴重。為了擺脫這種破壞資源及環境的情況,當地政府一方面可通過增加成本等市場調解手段和制定生態補償機制等行政手段引導旅游目的地大力開發和使用可再生清潔能源,如利用風能、水能、光能、沼氣等;另一方面,為了節約能源,要準確核算鄉村旅游地的規模容量并設計能源消耗閥值,即使不得不采用木材等燃料或對環境有較大污染的能源時,也要盡可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污染度。(2)對于旅游者消費層面來講,關鍵在于倡導和培養綠色消費理念。旅游者環境意識和參與環境保護的能力是鄉村旅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力量之一。通過法律規定、宣傳引導、利益協調等措施,鼓勵和倡導旅游者積極參與鄉村旅游地可持續發展體系的構建,引導旅游者自覺選擇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把節能、節水、節電、垃圾分類回收、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與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相關的活動逐步變為旅游者的自覺行為,在旅游中優先使用和購買再生利用產品、環境標志產品和綠色產品,樹立旅游生態化、消費綠色化理念。
PGPC模式從旅游目的地生產和旅游者消費二維角度建構,是鄉村旅游地構建可持續運行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形式。旅游目的地通過實施生產技術創新、建立綠色技術體系,實現能源、物資的清潔使用和污染物的減量排放,營造綠色旅游空間;旅游消費者通過培養綠色消費理念,實現產品綠色購買和消費污染最小化,營造綠色消費空間。旅游目的地層面和旅游消費者層面在鄉村旅游地這個相對的閉環系統中,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營建鄉村旅游地可持續運行體系,實現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三田園空間博物館模式(PRSM,PatternofRuralSpaceMuseum)
田園空間博物館是生態博物館的一種衍化形式。生態博物館是人類和自然的一種表現,它將人類置于其周圍的自然環境中,用野生、原始來描繪自然,但又被傳統的和工業化的社會按照其自身的設想加以改造。[6]1981年法國政府對生態博物館頒布了官方定義,“生態博物館是一個文化機構,這個機構以一種永久的方式,在一塊特定的土地上,伴隨著人們的參與,保證研究、保護和陳列的功能,強調自然和文化遺產的整體,以展現其有代表性的某個領域及傳承下來的生活方式”。生態博物館是以人為本的活態的博物館,與傳統博物館相比,生態博物館將自然及文化遺產就地整體保護,突破傳統博物館藏品和建筑的概念,注重文化傳承和自然環境保護。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田園空間博物館模式(PREM),是在生態博物館理念的基礎上,以生態學和循環經濟學為理論指導,依托特定的鄉村空間及該空間內的特定人群,在發展旅游的過程中對鄉村自然及人文景觀進行整體保護的一種模式。該模式是以田園空間為依托,以就地保護為手段進行原生態狀況下的“活態鄉村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展示,是一種鄉村旅游產業運作模式的創新。田園空間博物館由五個基本要素構成:農戶、田園空間、生態環境、文化景觀及旅游者。農戶是博物館的主體和核心,他們是本地文化、環境的創造者和擁有者,有權認同及解釋自己的文化;田園空間和生態環境是博物館存在的載體和依托,為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文化景觀的展示及外來旅游者的旅游活動提供空間場所和環境支撐;文化景觀是當地文化的符號化表征,是對旅游者最具吸引力的要素,也是博物館保護的核心對象;旅游者是博物館的效益源泉和價值的直接體現,正是旅游者的到來,才凸顯了博物館的價值,給當地社區帶來經濟、文化、社會等多重效益。
PRSM模式的價值是多維的。從鄉村保護的角度,可以有效保護鄉村空間內的自然生態環境和鄉村文化景觀;從旅游者的角度,可獲得原汁原味的鄉村旅游“真品”和旅游體驗價值;從村民及整個鄉村的角度,可提高其對自身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生存空間)以及鄉土文化的認識,自覺地擔當起保護和傳承的使者,“鄉村性”的保護和可持續也就找到了真正的內在動力和支撐點。
四“前店后園”模式(FPBP,ForegroundProduction,Back-groundConsumption)
“前店后園”(FPBP)型的鄉村旅游即是一種典型的“農游合一”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前店”的功能在于為旅游者提供消費場所(餐飲、住宿、娛樂、購物等),為后園的產品提供顧客,是利潤中心;“后園”的功能在于營造綠色的鄉村生態環境(生態種植、養殖、花卉園藝、清潔能源生產等),提供旅游者消費的產品,是成本中心。“后園”營造的田園風光式的綠色生態環境,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與此同時,旅游業的發展所帶來的人氣、財氣又促進了農業的發展。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以園養店、以店促園、農游結合的“前店后園”鄉村旅游運營模式。“前店后園”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因地制宜,以市場為導向,以生態農業為依托,以“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為經營理念,堅持“以農文本,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旅游”的發展方針,在建設高產、優質、高效、低污染生態農業的基礎上,將農業與旅游業兩種產業相結合。
FPBP模式要求鄉村社區按照循環經濟的運行法則(即自然資源—產品—再生資源),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利用,從而使生產活動和旅游消費活動對鄉村自然環境的影響控制在環境可接受的范圍內,強調效率性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做到“污染排放最小化、能源循環化、廢物資源化和無害化”,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FPBP鄉村旅游開發模式的最大特色在于它的綜合性———“生產,生活、生態、旅游”的四維一體,“農旅結合”是其成功的關鍵。將農業生產與旅游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相對于單純的農業生產或單純的旅游產業,它更具有高效益、低風險的優勢。依據生態學中的協調共生原理與循環再生原理,協調了農業子系統和旅游子系統之間的能流、物流關系,并使之處于穩定和諧的狀態。脫離農業將使鄉村旅游地失去存在的根本,鄉村旅游地應是集農業示范、農業觀賞、鄉村體驗、農業商貿、農業生產等于一體的場所。“前店后園”的鄉村旅游開發模式將促使鄉村旅游地合理利用各種鄉村資源,深入挖掘鄉土文化特色,實現農業與旅游業在功能上的互補,達到鄉村旅游地綜合效益的最優。
一、鄉村旅游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
(一)實現勞動力轉移,緩解農村就業壓力
現在農業都機械化操作,農村勞動力轉移,提高農民收入這是一個重要事情,發展了鄉村旅游可以緩解農村就業壓力,可以讓農民在當地就可以實現就業,不用出去打工,這幾年我國整體經濟下滑,尤其建筑行業萎縮,給農村勞動力轉移帶來一定困難,發展鄉村旅游,可以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
(二)提高生活水平,有效改善村容村貌
發展鄉村旅游,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同時農村村委會也有一定的收入,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村提供了一定資金支持,對改善村容村貌起到促進作用。村容村貌的改善能更加吸引更多的游客,對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也是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
(三)農村經濟多樣化,減少行業依賴性
農民的收入基本都是農業和畜牧業為主,現在多數農村都沒有對糧食進行深加工的企業,開拓鄉村旅游為農民經濟收入提供一種新渠道,也減少行業的依賴性,鄉村旅游的發展可以拉動其它行業的發展,比如餐飲、酒店等服務行業的發展,也能拉動農業的發展,因此發展鄉村旅游,實現農村經濟多樣化發展。
二、鄉村旅游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意義
(一)農村經濟找到了新的增長點
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拉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通過旅游的開放,可以促使農村資源的整合,改善農村產業結構,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國現在很多鄉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脫離了貧困,比如井岡山、長白山、九寨溝等地區,發展鄉村旅游可以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村面貌,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有利于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現在我國農業在結構調整期,根據市場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需要種植一些經濟農作物,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發展旅游行業可以拉動其它產業的發展。鄉村旅游的發展可以拉動其它產業的發展,可以為農業轉型提供可能,增加經濟作物種植,觀光農業的發展,為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起到促進左右,同時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有利于保護鄉村文化和鄉村環境
發展鄉村旅游拉動農村其它產業的發展,要保持農村的村容村貌,保護生態環境。發展鄉村旅游基本都是山區,可以說附近生態環境山清水秀,必須對鄉村的環境進行保護,一旦被破壞,恢復原樣要付出很大代價,保護鄉村文化和鄉村環境是一項復雜過程,要讓農民不要看眼前需要,更要為可持續發展進行有效研究。
三、鄉村旅游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鄉村旅游對農村經濟的正面影響
1.促進經濟整合,推動農業轉型鄉村旅游可以拉動其它產業的發展,加快農業轉型,促進經濟整合。現代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業轉型是社會發展需要。鄉村旅游作為新興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演變而來的產物,它有效地促進了農村地區經濟的整合,促進了農民觀念的轉變,為農民發家致富拓寬了道路,同時推動了農業轉型的步伐,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2.提高農民的文化素養,促進陳舊觀念的推陳出新通過農村鄉村旅游的發展,開拓了農民的視野,對農民的思想理念意識有進一步提高,增加了農民的生產經營理念,改變了陳舊觀念的更新。發展鄉村旅游,農民與外界聯系廣泛了,提高了農民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提高了農民的綜合素養。根據工作的實際需要,村委會還可以安排一些有知識的年輕人,出去培養旅游專業知識,語言知識、禮儀知識等,全面提高農民的文化修養,為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儲備人才。
(二)鄉村旅游對農村經濟的負面影響
1 農村的環境問題
環境好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因而每個人都希望住在環境優美、空氣清爽、鳥語花香的地方。然而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口的過度膨脹,伴隨而來的是垃圾、有害氣體、噪音等的急劇產生或增多,給居民生活帶來了極其不利的影響。
2 農村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劇增,資源過度消耗,鄉村環境質量逐漸惡化,現實告訴人們自然界不可能無限度地承受侵害,人類再也不能片面追求經濟發展而忽視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組織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概念,即“在滿足當代人需求的同時,不損害子孫后代為需求發展的能力”。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的里約宣言,正式確立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新戰略―――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經濟、自然3者協調不斷的發展社會。發展必須以人為本,滿足人的各種物質和精神需求,保證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經濟的發展必須保持和合理利用各種自然資源和能源,提高再生和綜合利用水平,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自然的發展則必須優先保持自然生態,使開發建設在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之內,現代綠化可持續發展要求在農村總體規劃的框架內,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結合城鄉自然資源的保護,制定科學、合理的生態綠化系統,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建設穩定的人工自然生態群落,不斷提高農村園林綠化定額指標,更好地發揮農村園林綠化的生態效益,提高居民生活環境質量,最大限度地促進生態系統的改善和鄉村可持續發展。
3 農村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措施
3.1 提高認識是農村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我國人口眾多,經濟力量薄弱,綠化基礎差,居民綠化意識低下等,這些決定了必須加強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全體居民的綠化意識,增強自覺性與責任感,把加速農村園林綠化建設作為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環境的自覺行動。
3.2 轉變農村城市化觀念是農村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現代綠化的內涵已有了質的擴張,不僅是農村的點綴和人們茶余飯后的消遣,而且被歷史性地賦予了保護環境、改善環境的功能。在鄉鎮規劃工作中不應再向過去“見縫插綠”補窟窿和為應付規劃用地指標將完全不能綠化的“廢地”充實到綠地隊伍中,而應將綠化建設規劃與整個發展建設規劃協調起來,要根據經濟發展情況和人民生活發展需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貫徹“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指導思想,以普遍綠化為基礎,努力擴大綠地面積;規劃時既要注重城市中心地帶,也要擴展市郊,體現綠色環境的整體性和可持續性。
3.3 遵守生態學原則是農村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