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藝術審美的理解范文

        藝術審美的理解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藝術審美的理解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藝術審美的理解

        第1篇:藝術審美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中國生活審美。

        中圖分類號:B834.3 文獻標識碼:A

        簡單說來,所謂“日常生活審美化”, 就是直接將“審美的態度”引進現實生活,在技術和市場強大的沖擊下,美學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轉型:一方面是審美媒介的更新,一方面是審美向日常生活的擴散。原本處于中心地位的純文學、純藝術,在今天的審美實踐中越來越邊緣化。許多學者說這是一種審美泛化現象。由此可見,“日常生活審美化”現象,其實就是當代中國社會的“審美事實”也即“審美現實”。

        一、中國出現“日常生活審美化”是客觀事實

        “日常生活審美化”這一話題是英國學者邁克·費瑟斯通于1988年4月在新奧爾良的“大眾文化協會大會”上講演時明確提出來的,他的立論的依據是波德里亞的“消費社會”,從消費社會的角度去探討日常生活審美化。認為藝術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上,另外,消費社會通過影像再生產著人們的欲望,消解了實在和影像之間的差別。[1] 那么,就日常生活來看,在中國以電視和網絡為典型表征的文化形態已經成型。滾滾而來的電視劇在悉心揣摩中國大眾的消費性想象,電視廣告美侖美奐,在突現商品審美價值的同時反仆為主。網絡上游戲和文化產品的銷售正日益看好,購物中心、街心公園、主題公園、美容院,這一切都在不遺余力地悉心打造日常生活的消費文化審美新理念。即便普通大眾對花園豪宅、香車美人的也不再顯得陌生。我們今日方興未艾的美女經濟,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按照時興的說法是,“與西方社會相似,當今中國的社會文化正在經歷著一場深刻的生活革命:日常生活審美化以及審美活動日常生活化,它對于傳統文學藝術與審美活動最大的沖擊是消解了審美/文藝活動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界限,審美與藝術活動不再是少數精英階層的專利,也不再局限在音樂廳、美術館、博物館等傳統的審美活動場所,它借助現代傳媒,如電腦、手機、廣播、電視、電影、雜志、報刊、音像制品等,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空間”[2],使我們的日常生活幾乎無時無刻不在“遭遇”著、體驗著一種審美化的傾向,如建筑的裝修、環境的綠化、家居的布置顏色的搭配,以及城市廣場、購物中心、超級市場、街心花園的美化等等。不管我們是否承認,審美活動在今天確已超出了所謂純藝術純文學的范圍,滲透到了大眾的日常生活中,“把都市的、工業的和自然的環境整個兒改造成一個超級的審美世界。”[3]面對這樣一個豐富多彩的“審美世界”,中國學術界普遍借用“日常生活審美化”這個術語來概括人們的日常生活現象。顯然,“日常生活審美化”作為一種美學現象,在我們時代確實存在著,這是不爭的事實。

        二、“日常生活審美化”體現了車爾尼雪夫斯基的美學觀——“生活是美”

        俄國著名的美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在他的《生活與美學》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命題。原文說“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們在那里面看得見依照我們的理解應當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東西,凡是顯示出生活或使我們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4]在車爾尼雪夫斯基看來,美是一個無所不包的東西,這個東西只能是生活。首先是社會生活。當然,社會生活因時代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因而審美的內容也會隨之變化。

        改革開放前的中國人普遍認為:美好的生活,就是吃得飽穿得暖,穿衣打扮以暖為標準,幾乎不考慮色彩、風格;吃以飽為目的,色、香、味、營養那是富人的事;住房以“能住”為追求綜旨,尋常百姓根本不會考慮“裝飾”。但改革開放以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明顯提高,中國人開始關注美,他們通過追求衣、食、住、行的美化而把審美活動引入“日常生活”中了。你看:滿大街的時裝屋、美食城,滿街跑的寶馬奔馳,溫馨優雅的公寓房,歐式情調的庭院別墅,還有滿眼清新亮麗的廣告等等,顯示著一種無往不在的蓬勃生機,高雅的生活色調,這些無不表明“藝術審美在一定程度上已進入日常生活了”。現實生活是最美的,他們應該成為審美的對象。走進電影院、音樂廳去欣賞藝術,這是一種審美活動。以前,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這是一種類似于奢侈地生活。現在,人們可以不用去電影院而在家里就可以欣賞到電影藝術,不用去昂貴的音樂廳也可以享受著音樂帶來的美好幸福,家庭影院、卡啦OK漸漸步入尋常百姓家了。這應該正是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的“藝術的主要作用是再現生活中引人興趣的一切事物:說明生活,對生活現象下判斷。”

        三、“日常生活審美化”是中國人自由與進步的顯現。

        如前所述,“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討論首先起源于西方,正式為之命名的是英國社會學家費瑟斯通,全面的理論闡述則是集中在德國學者沃爾夫岡•韋爾施的《重構美學》和美國學者理查德•舒斯特曼的《實用主義美學》兩部著作中。“日常生活審美化”產生的一個重要背景是西方社會在進入后工業社會(或者消費社會)以后,物質生產的極大豐富。這種“物質生產的極大豐富”并非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認為的人人吃飽穿暖,而是一種物質生活豐富到“充溢”的程度,就像美國藝術家沃霍爾有名的復制品藝術《湯罐頭》一樣,滿坑滿谷的都是排山倒海而來的“物”——商品。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對于人的內在精神所產生的影響在于:這樣一些鮮活的、充滿質感的“物”,事實上在不斷地以一種充分符號化的形式涌入人的內在心靈世界中,重新整合著人的精神世界,與之相比,藝術就遜色多了——藝術,尤其是高尚藝術,總是一種在有無之間的精神靈光——于是發生的情況必然就是:人們從自己能夠體驗到的心靈感受出發,開始質問那種藝術高高在上,物質卑居在下的局面:捉摸不到,面目模糊的“藝術”,怎么能夠比觸手可及,巧笑倩兮的“物”可以占據更高的位置呢?于是自然產生了一種將“物”拔高向“藝術”的欲求,“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理論的產生,就是這種真實的欲求的回應。

        西方人對于“美是生活”的理解,就是把生命放置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在西方思想中存在重視“美的生活”的傳統。在他們看來,生命的快樂是根本,他們對于生活的理解就在于重視財富積累與權利的獲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的精神生活的發展長期處于畸形狀態,結果,美的精神生活的發展嚴重阻礙了美的物質生活的發展,這就導致中國審美文化建設長期處于變異狀態,即只有富裕階層的物質生活審美建設和精神生活審美建設,沒有貧窮階級的審美建設,因為他們必須為溫飽而打拼。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 所以,人們越來越頻繁地提出美的要求,他們通過追求衣、食、住、行的美化而把自己以及周圍環境變得具有藝術性。他們直接將審美的態度引進現實生活。“在大眾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之中,‘美的幽靈’無所不在——外套和內衣、桌椅和床具、電話和電視、手機和計算機、住宅和汽車、霓虹燈和廣告牌,無不顯示出審美泛化的力量……就連人的身體也難逃大眾化審美設計的捕捉,從美發、美容、美甲再到美體都是如此。可見,在當代文化中,審美消費可以實現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美的消費品。”[5]為此,許多中國研究者認為中國社會的日常生活已經進入“審美化”,它與城市規劃、購物中心、街心花園、超級市場、咖啡廳、健身房、時裝、廣告等聯系在一起,

        美的生活的基礎在于:民族與人民共同對美的理解、想象與追求。在有了對美的理解與追求之后,就必須發展物質財富來充實和完善美,也就是說,要建設美,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創造美。美不是先天的,美需要理解,更需要建設,“美的建設”離不開人民心靈想像與自由理解。美的物質文化生活的創造,要優先于美的精神生活創造。在中國文化傳統中,我們過份強調美的精神生活創造,結果,由于美的物質文化生活的落后,導致美的精神生活創造也發生了畸變。

        事實證明,在不同的階段,人們對美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對美的優化理解需要社會與文明發展到一定高度之后才能完成,只有在文明生活中,才能形成對人的生存的尊重,形成對自然價值的高度尊重。“美的生活”是自由想像的結果,也是自由文化政治制度作用的結果,因為只有在自由的狀態中,人們的想像力和審美力才能得到自由地解放。美是生命與文明的自由象征,這既是對美的要求,也是對美的歷史評價。生活最初都是以實用為目的,但是,在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社會生活必須追求“美的優化”,而不能停留在簡單低級的生活狀態之中。[6]今天,中國人的生活形式,生活追求,我們的現代城市建設,越來越體現出美的自由的精神生活,理解“美是生活”就是要給自由、寧靜、自然、人性的恢復以更大的思想空間與文化空間。對于“多維的”“日常存在的”的人類來說,對自身理想生活境遇的追求一直是個亙古綿今的主題。柏拉圖的“理想國”,陶淵的“桃花源”都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詩意的棲居”地。在現代中國,“日常生活審美化”現象似乎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理想追求。有的研究者認為“我們已經進入了消費社會,藝術已經作為商品進入了消費。審美當然也就不是個別階層的人的活動,而成為大眾理解現實感受現實的一個更廣泛生動的媒介。”[7]

        文藝美學的重要目標,就是要讓人能夠很好地欣賞“美的藝術”和“美的自然”,它不應有過多的思想束縛;與此同時,文藝美學,需要從感性具體的藝術上升到生命與靈性的高度進行體味,即讓感性具體的豐富的藝術體驗與生命的內在精神快樂獲得高度的一致。如果說中國社會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目標是艱巨,那么中國文藝理論界對“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研究同樣是任重而道遠!但至少“日常生活審美化”是事實,它代表了中國人自由和進步的步伐。

        注釋:

        [1]邁克·費瑟斯.消費文化與后現代主義[M].譯林出版社,2000,P95—99.

        [2]陶東風.日常生活審美化及新文化媒介人的興起[J].文藝爭鳴,2003,(6).[3]沃爾夫岡·韋爾施,陸揚等譯.重構美學[M].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34-35頁

        [4] 車爾尼雪夫斯基著,譯:《生活與美學》,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第6頁

        [5]劉悅笛.日常生活審美化與審美日常生活化——試論“生活美學”何以可能[J].哲學研究,2005(1).

        [6]李詠吟:《文藝美學》,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第260頁。

        [7]王美艷.論日常生活的審美化[J].株州工學院學報,2005,P82.

        參考文獻:

        [1]艾秀梅.“日常生活審美化”考辨[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P37.

        [2]李詠吟:《文藝美學》,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第260頁

        [3]陸揚:《論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與現代化,2004.03

        [4] 轉引自文化研究網第20期,黃應全:《“日常生活審美化”與中西不同的“美學泛化”

        第2篇:藝術審美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聲樂教學 審美能力 表現力

        一、聲樂專業學生審美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審美能力是一種高度綜合的心理素質,是一種從聲樂藝術中意識并提煉出美的能力,其包括對音樂的基本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及創造力等,這也是聲樂藝術再表現的基礎。可見,審美能力對聲樂專業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學除了要傳授基本的演唱技法,根據學生自身特點找到其演唱天賦并著重培養,同時也要注重全體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就是審美能力應當是聲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且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音樂表現力與感知力,是音樂演唱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

        二、聲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途徑

        著名音樂教育家達爾克羅茲曾經提出“音樂的本質在于情感的反應”的理論,也就是說與其將音樂看作是一種智力過程,不如將其看作是一種情感體驗,是一種審美過程,聲樂教學是一種審美體驗的有效方式。

        (一)借助外界因素來營造

        學生上課需要在教室內完成,因此音樂教師就成了學生的音樂殿堂,而優雅、整體的環境勢必會給師生帶來一種健康向上的心理感受,從而喚起學生對美的追求意識,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學生在緊張的文化課之后邁進教師的瞬間就會被這種優雅且富有藝術氛圍的環境所感染,身心得到愉悅的同時提高審美能力。

        (二)借助教學內容來創造

        聲樂教學本身就是一種關于美的教學,而教室所做的便是通過優美的題材、方式、旋律、節奏等逐步展現給學生,引導他們在音樂的學習中尋找美感,這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能提高他們的理解力與感知力,培養他們發現美的能力。

        (三)借助欣賞鑒賞來塑造

        聲樂課程離不開鑒賞與欣賞課程的支撐,這種欣賞鑒賞包括名家、名曲、教師以及學生之間等。聲樂是一種發聲的藝術,其直覺的感染力與沖擊力很大,因此對名家、名作的欣賞,讓學生敬仰;對教師的現場表演欣賞,讓學生共鳴;學生間的互相欣賞,讓其互相學習。這些都是提高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

        (四)借助鼓勵啟發來深化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的審美能力將逐步提高,而這個時候就需要給學生充足的自我表達空間,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去把握美、表現美、抒發美,并且積極的贊揚與鼓勵這種行為。當學生的情感表達或理解受阻的時候,教師需要循序漸進地加以啟發引導。

        三、聲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

        上文提到了聲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途徑,而詳細的培養策略便是在此途徑的基礎上分階段進行。

        (一)審美興趣的培養為基礎

        在教學中,審美的主體是學生,而教師的教學過程與音樂活動是學生的審美對象,聲樂藝術的審美是一個不斷探討、深入、創造的過程,同時還需要不斷地反思。一曲優秀的音樂作品不僅僅是為了描述一種生活狀態,還具有一種特殊的審美意向,比如中國的很多古典曲目都采用了寫景詠物、借物抒情的方式,同時其中還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或離愁、或喜悅、或報國。聲樂藝術是一種有聲的藝術,表現方式與其他美學意象不同,因其在創作的內涵及教學的過程中,都會讓學生形成一種直觀的美學意識,而以這種直觀的美學意識為基點,可以上升為一種理性的思辨力,而教師需要做的便是去指導學生將感性思維上升到理性階段,這就需要教師有良好的藝術修養,對美學、哲學等理論及聲樂藝術的作品表現力都有一定的理解;同時還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教學功底,如流暢清晰的語言,親切和藹的態度等。而以上都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助力,成為培養他們審美意識的手段,在培養其審美興趣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需要按照聲樂作品的特點、藝術家的思想情感,通過多角度剖析、講述與表現,從而讓學生對聲樂作品有一個完整的藝術理解與印象,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審美情感的培養為進階

        音樂不僅僅是為了表達一種思想,更是人類情感的載體,而音樂的靈魂也正是這種情感。對學生的聲樂教育同樣要注重情感的培養,要引導其深入到生活中去,并實踐感受藝術情景,激發與創作者的共鳴,達到忘我的境界,完成物我交融的情感體驗。聲樂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去感知聲樂作品,感受其包含的美學形式與意境,同時將這種感受與自己的感情相融合,培養出自己獨特的審美情感,做出審美判斷。以愛國類歌曲為例,《歌唱祖國》不是一些單純的長度相等的主歌與副歌的排列組合,而是用鏗鏘有力的感性形式表現一種深刻的理性內涵;在《我的祖國》中,用委婉的曲調表現一種對祖國深深的愛。審美心理的重要特征是聲樂的情感性,只有我們感知到美的情感體驗,才能產生對美的熱愛之情,同時才能進行美的創造。

        (三)審美創造力的培養為目的

        聲樂的美育教學不是一種單純的被動接受過程,而是需要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需要他們的豐富想象力配合,創造性的感知與理解這種美,最終創造更多美的樣式。首先,需要學生在融入自己理解的基礎上感知聲樂的各種形式美感與神韻,同時和自己的情緒體驗結合,充分調動起想象力;其次,鼓勵學生積極創作審美意象,同時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審美經驗,讓他們通過樂曲選擇顯現方式,進行藝術創作或者再創作;再次,聲樂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技巧,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與水平;最后,聲樂教學應當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與性別、年齡等區別對待,根據其不同審美心理因勢利導,因材施教。

        結語

        在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至關重要。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同時也能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提高審美辨析能力,為之后的聲樂表演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與智力支持。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聲樂教師將這種能力的培養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去,并且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以點帶面,全面提升聲樂專業學生的審美及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第3篇:藝術審美的理解范文

        一、聲樂藝術的美學內涵

        美學視域中的聲樂藝術是音樂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聲樂藝術用音符表達情感,包括具體的聲樂作品,表演者的感情體驗,完整的聲樂藝術通過表演者的審美體驗表現出來。隨著聲樂藝術的多元化發展,聲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不斷受到重視,對聲樂藝術的美學特征的研究逐漸增加,豐富了整個聲樂藝術的內涵。聲樂藝術的美學內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聲樂創作中的美學。聲樂作品的創作不是簡單的音符之間的疊加,聲樂作品的創作者要具有良好的文學藝術修養和音樂素養,才能整體把握整個作品的基調,整合文學語言與音樂語言,使其完美的融合,獲得一定的審美體驗,創造出完美的聲樂作品。二是聲樂藝術作品本身的美學。音樂作品的語言具有一定的美感,雖然簡單,但卻不失文學的魅力,加之優美的旋律,是很多聲樂作品具有不衰的靈魂,能充分表達情感,整部作品的美學意義巨大。三是聲樂表演中的美學。眾所周知,聲樂藝術是一種極具特色的審美藝術,在其豐富的表演中也具有強大的美學特征。聲樂表演者具有美的體驗,在具體的表演過程中演員加入自己的情感色彩,使作品更加飽滿。另一方面,表演者在表演的過程中向觀眾傳達一種美的感受,對觀眾施以美的熏陶,在表演的過程中,將聲樂藝術的審美體驗傳達給觀眾。

        二、美學視域中聲樂藝術的特點

        聲樂藝術要借助人來表達,美學視域中的聲樂藝術特點之一就是借助人的演唱來表現一定的美學效果。一副好的嗓音就是一部完美的聲樂作品,具有不可比擬的審美價值。另外,大多數的聲樂作品都與文學作品有關,具有豐富的文學藝術背景,這樣的基礎之上,聲樂藝術的美學特點就更加豐富,優美的文字能使聲樂作品的內涵更加準確,容易讓人理解,深入廣大聽眾的內心。因此,我們可以說,美學視域中的聲樂藝術深入聽眾的耳朵,更加理解聽眾的需求。在民間聲樂的發展過程中,聲樂藝術的美學意蘊更加豐富,對于美學視域中的聲樂表演者來講,美學意蘊的豐富擴大了他們表演的視野,對聲樂藝術的詮釋能更加完整。

        三、如何在具體的實踐中運用聲樂藝術的美學特征

        運用聲樂藝術的美學特征,進行具體的聲樂表演,開展豐富的聲樂教學活動等,對聲樂藝術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具體的實踐中,運用聲樂藝術的美學特征強化聲樂演唱的方法,能促進聲樂藝術的發展。

        (一)積極研究聲樂演唱中的美學思想音樂作品被大眾的認可以及欣賞需要表演者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將演唱技巧與情感表達融為一體,對作品進行完美的詮釋。因此。表演者要積極挖掘聲樂作品中存在的美學思想,提高對音樂本身的審美能力,將豐富美學思想通過自身的表演傳達給觀眾,使觀眾得到美的享受和體驗。

        (二)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美學感悟力聲樂演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美學感悟力,提高學生對于聲樂藝術的理解能力,使學生在具體的作品演唱中更好的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調。教師在具體的演唱教學中,分析音樂作品中包含的美學色彩,強調理解美學內涵對于演唱作品的重要作用。讓學生理解到聲樂演唱的美感與歌曲本身的基調是相輔相成的,只有理解作品中美學思想,才能更好地詮釋作品。

        (三)聲樂藝術的表演中注重樂器的配合使用樂器的伴奏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美學色彩,在聲樂表演中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聲樂作品中的樂器的配合使用,能為觀眾營造不同的美感體驗,豐富聲樂作品的內涵。不同的樂器具有不同的美感特色,運用在具體的聲樂表演中,表現不同的審美。例如,笛子的音色歡快,可以為感情基調歡快的作品進行配樂。而鋼琴的音色柔美,可以為感情舒緩的作品進行配樂等。在具體的聲樂表演中,選用不同的樂器配合表演,會調動演唱者內心的情感,引導演唱者運用不同的美學思想與美學思維來詮釋整個聲樂作品的內涵。

        第4篇:藝術審美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音樂教學 新課程標準 高中

        一 啟動音樂思維,進入音樂作品

        音樂作品的要素即是音樂的表現手段,如旋律、節奏、速度、力度、調式、曲式、和聲等,對音樂要素的感知、體驗、理解是音樂欣賞的“出入證”。音樂作品的欣賞通常可以分為三個立體層次:音響外層、情感層、思想境界層。人們在欣賞音樂時由于受欣賞趣味或鑒賞方法的局限,往往只是滿足于淺層次的音樂享受,即音響外層的欣賞,而對于作品的情感層與思想境界層的體驗往往不能深入。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說,這種欣賞并沒有經歷真正的審美體驗。

        音樂欣賞教學是一個審美過程,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音樂教師應該在欣賞課中,有意引領學生感受、體驗音樂的基本要素;然后是對音樂作品主題、樂章乃至整個作品的體驗,逐步引領學生進入作品深層次的思想境界層,在漸進的音樂欣賞教學中實現由外而內的審美體驗。

        當然,音樂知識的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拿體驗音樂的主題為例,了解音樂主題及其發展形式,如主題發展的重復與變化重復、變奏、主題的展開(模進、展演、倒影)等手法,是實現學生對主題審美體驗的必要條件。

        二 抓住音樂特征,理解音樂審美

        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審美是以作為審美對象的音樂作品的美的存在為前提,以音樂感知、情感體驗與審美評價為基本環節的意識活動。理解欣賞教學中的審美,必須抓住音樂的藝術特征。由于音樂是以聲音物質材料為基礎構成的,通過旋律、和聲、節奏、節拍、速度、力度、音色等要素的各種變化來塑造音樂形象,反映社會生活。音樂藝術具有聽覺性、時間性、抒情性、不確定性等特征,通過聲音的連續性和情感運動之間的內在協調,使人得到美感享受。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快慢等一系列因素的變化,給人以律動的感覺。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通過時間的持續性和變動性,實現樂音的運動。這種樂音運動是最能激發和表現情感的,所以音樂又是長于抒情的藝術,有抒情性特征。它通過旋律、節奏等音樂要素的綜合,直接傳達作曲家的生活感受,以引起聽眾的聯想和情感的共鳴。但是音樂所表述的情感,不像語言文字那樣明確,它只能在音樂傳達的同時,不斷地對旋律進行審美處理,或突出加強或減弱凝練某些音樂要素。在情感運動方式中又融入了理性內容,從而造成音樂形象內涵的多義性和不確定性特征。理解音樂所表達出來的各種各樣、微妙復雜的情感,需要不斷培養學生敏銳的音樂聽覺,加強學生對音樂美的感知力、理解力。

        三 掌握審美方式,實現審美體驗

        音樂作品的美不僅體現于多樣化的音響形式,而且包括了其中豐富的內容。在實現學生審美體驗的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既要領會音響形式的美,更要了解作品中豐富的內容,對音樂作品要有較全面的、深刻的認識,掌握音樂審美的心理方式。音樂審美的心理方式主要有兩種:純音樂式和綜合體驗式。前者是以幻想力為主的認識過程,通常會表現出直覺性的特點;后者則表現為審美主體,要調動全部的心理因素來參與音樂審美活動。在這種音樂審美的心理方式中,除了有感性和理智心理,而且還包括注意、興趣、聯想、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不僅可以領會音樂音響結構的美,而且還能知曉音樂中非音樂性的內容。

        當然,不同的審美主體對于相同的審美對象來說,也會存在著審美的共同性和差異性問題。共同性表現在共同的生理、心理需求及審美情趣;而差異性則表現在心理結構和審美能力的差異上。這里所說的心理結構,泛指人在審美過程中由客體引起的從感官到理性認識的整個心理活動,是審美主體的直覺力、知覺力、聯覺力等綜合運用的整體結構。教師的職責在于利用同構的主體與客體具有無限伸縮性和可塑性的審美效應,引導學生理解音樂審美與音樂創作的過程,培養正確的音樂審美觀,從而提高主體審美能力。

        四 從演唱中獲得美的感受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滿足于教學生唱會一首歌曲,重要的是啟發學生準確地表達出歌曲的感情和藝術形象,進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體味。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進入歌唱的最佳狀態,唱出的歌聲真摯動聽,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使學生充分理解歌曲內容。對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級學生來說,教師要把音樂同學生的生活融為一體,結合他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詞語,做形象的比喻和講解,把歌曲蘊涵的豐富情感和藝術美挖掘出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他們將整個身心都投入到歌唱中去,正確的、創造性的表達出歌曲的情感和藝術美。

        五 從音樂欣賞中得到美的感受

        樂曲欣賞是音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內容之一。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獲取美的音樂享受,滿足精神的愉悅和理性的提升。音樂以其音響的魅力,給人以各種美的感受。音樂旋律的起伏變化、抑揚頓挫,迂回曲折中,在動與靜、高與低、快與慢、緊與松的對比組合中無不蘊含著美的因素。顯現出它獨有的魅力,從而喚起人們感情的波瀾。它以其音響本身的美,去滋潤孩子們的心田,陶冶他們的情操。

        例如,大提琴獨奏樂曲《天鵝》,形象地描繪了潔白高雅的天鵝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悠然漫游的優美情景。那如歌的抒情旋律恰似天鵝的吟唱,而鋼琴玲瓏剔透的伴奏又似清澈明麗,波光搖曳的湖面,塑造了天鵝湖面漫游的優美形象,富有詩一般的意境。當學生們聆聽著輕柔優美的音樂史,仿佛身臨其境,美不勝收。

        第5篇:藝術審美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音樂欣賞 審美情趣 充分準備 審美能力

        小學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培養小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著重要的作用。美是人類所向往與追求的,音樂是表現美的手段,它給人們帶來愉悅的心情,精神上的享受。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美育的一項基本任務,而音樂教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學生可以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音樂帶給人們的豐富世界,從而激發學生追求美、創造美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音樂教學要從培養兒童感受美、理解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等方面進行。

        一、加強音樂欣賞美的熏陶,感受美,激發審美情趣

        審美教育必須從美感人手,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本身的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包括教學手段和方式,要避免生硬地強調作品的歷史意義和作者的情感態度,在生動地提供學生能夠接受而又必須了解的音樂知識和有關背景知識的情況下,引導學生體會作品的藝術語言和音樂要素的運用,進而了解作品的藝術特點。所有音樂概念都應盡量用音響來體現。在安排多首作品一同欣賞時,可簡單地進行一些比較和聯系,區分不同作品的不同處理法及它們的審美特質。將學生接觸過和了解到的音樂知識及技能使用到對作品分析中來,以訓練和培養學生對作品的藝術分析能力和對美的感受能力。讓學生對音樂美的感受從“聽”開始,聽著音樂進課堂,聽著琴聲起立、坐下、問好。聽教師的演奏和范唱,欣賞錄音帶中的優美音樂。為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設計各種練習:唱唱、敲敲、跳跳,讓學生進一步在“動”中感受音樂。此外,還可配合其它的教學手段,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二、培養音樂素質,理解美,提高審美樂感

        學生通過欣賞和分析,能區別各種情緒和各種樂器的音色,掌握音樂作品的曲式結構,感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和國家音樂作品的不同情緒,從而理解真善美,分辨假丑惡。進行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正確審美觀念,從而凈化心靈,啟迪智愚。中學生可塑性大,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求知欲強,教師可抓住這些特點,利用直觀掛圖、多媒體課件、錄像等手段,創設音樂情境,喚起學生對視覺、聽覺美的感受,形成一個立體的欣賞體系,從而喚起學生的審美體驗。

        音樂教材中的作品顯然都是古今中外優秀的音樂作品,但對學生而言,往往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可從課外補充一些思想性、藝術性較強,能體現時代精神的作品組織教學,這些學生喜愛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學生的視野。總之,在教學中,要寓音樂素質與能力的培養于審美的過程中,讓學生理解音樂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培養良好的樂感,簡明的釋義是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是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和表現音樂的三種能力的有機結合。音樂教學目的之一,就是通過音樂作品的內容、形象激起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激發學生動情和用情,使他們對音樂形象的感知達到真切、深刻的程度。

        三、開展創造活動,培養學生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

        音樂教學,既要重視培養學生感受美和鑒賞美的審美能力,又要重視培養他們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在音樂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感受和理解的基礎上,演唱歌曲,扮演角色,引導應該用什么樣的情緒、聲音、形式來演唱,用什么樂器來伴奏,才能使歌曲表現得更加完美等問題,在教學中多讓學生參加各種音樂活動與練習,使孩子們受到美的熏陶,培養他們才干。

        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增強美育的效益,還應當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營造藝術氛圍。可請一些在器樂、聲樂、表演上有特長的學生上講臺來演唱、演奏、表演節目,進而使每個學生都能上臺來表演節目,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精神。也可讓學生各自帶一些自己家里的自認為好聽的音響資料,在上課前幾分鐘甚至后幾分鐘,播放給大家聽,開闊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對其他音樂的評價能力。同時,在音樂教室開辟音樂教學園地、張貼著名音樂家的掛像,久而久之,形成一個積極的良性循環,對鞏固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審美能力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

        四、充分準備教學資料,注意電教媒體的應用

        為使音樂欣賞課更有效果,教師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同一首歌(樂)曲的不同音響資料、掛圖、幻燈片、錄像片、圖片等,可增加信息量,增強欣賞課的藝術感染力。實踐證明,發揮現代教育媒體在作品欣賞中的應用,可拓寬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益。例如,VCD中的歌曲欣賞和錄像帶音樂欣賞中的背景畫面,給音樂的意境提供了良好的效果,使學生更容易了解音樂,在圖片幻燈放映的特定氛圍中,教師動聽的引導講述、清晰明靜的畫面將會引起學生情緒的強烈反應,激發起學習興趣近而參與產生共鳴。

        第6篇:藝術審美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美術;審美;審美能力

        美學的價值就在于使人通過欣賞、感悟來理解一件物品、一個人甚至一個事物所給人帶來的愉悅感。站在美術的視角來說,美的形式有很多種,用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劃分出不同的標準,最一般的標準有:外在美即形式美。內在美包括意境美、思想美。什么才是美學欣賞的能力最一般的要求呢?是審美能力,唯有審美能力,才能明白如何去欣賞事物。但審美能力所包含的要素很多,這既需要建立在美學的認識上,也需要對哲學等理論有一定的掌握,才能明白如何正確地審美,審視事物的角度以及認識事物美的所在。

        1 審美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審美能力的培養對提升人們欣賞美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這同樣也是美術教學培養目標之一,通常來說包括兩部分,一是意識審美感受能力的培養,就是指感受美的能力。二是審美創造能力的培養,即審美不僅僅停留在以往的視角上。審美能力的培養具體包括三個層面:第一是基礎,這就是要對事物從美學的角度進行賞析。第二個是提升能力,也就是對事物的認識包括生活中人、事等提升到哲學理論的高度。第三個就是回歸,回到最原始的地方,對需要從美學角度欣賞的事物重新認識。美的事物范圍很廣,既包括一切的客觀實在,世界上的種種實物,同時也包括人們的一些想法。但是,對美的理解,一般說來就是能使人感到舒服、愉快的事物。審美是主觀性、隨意性非常強的,人們經歷不同,對美的評判標準也因人而異,不能一律評判。當人們對事物的美丑做出價值評判的過程就是審美的過程,這通常會受到時代背景、文化環境、個人經歷以及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

        2 審美能力培養中的問題

        既然審美能力對人們生活、生產等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在審美素質培養方面的現狀卻并不樂觀,問題很多。在校園中,可能是多元文化的沖擊,很多學生沒有正確的審美價值觀,美丑不分,顛倒美丑,當前很多學生盲目模仿影視人物或動漫作品中的形象,并以此為榮,審美能力岌岌可危。

        一是學校教育審美能力培養重視程度太低。教師進行美術教學過程中,忽略審美能力的培養,單純地教書本知識,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強調繪畫能力的培養,學生僅僅是在學怎么才能畫得更像,而不是如何才能畫得更好,缺乏創造性與想象力的培養。在技能培養方面,單純的教給學生簡單的繪畫技巧,缺少必要的基礎知識和繪畫對象的歷史背景的介紹,學生完全不明白一幅畫背后的故事,更不能理解畫家當時畫此畫的目的與心境,錯失了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機會。由此可見,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對審美能力培養的重視與否關系到學生審美能力的發展狀況。二是學校美術教學資源太少。由于應試教育這個大的社會背景的影響,大多數學校對美術教學并不重視,美術教學資源的缺乏,使美術課上的教具單一,美術教材中需要的材料缺少,學生缺少必要的畫具,這嚴重影響了美術教學,更不用提美術對審美能力的培養了。班級授課對審美能力的培養會產生限制,教育要求整齊劃一,不準有個人的想法,束縛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三是學生的美術知識的缺乏。大多數學生對于美術作品中的線條、色彩、立體感等元素并不了解,很少能通過對美術作品形式美的感受,來理解一件作品,不能從整體上感受自然事物與藝術作品的美。四是美術價值目標培養的欠缺。美育能使人對事物的認識充滿感性而不單單是理性,只是對事物的認識有數字、概念,使對人生的認識更全面。然而當今美術教育中對美術價值目標的培養,很多學校,無論什么階段都很少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影響惡劣。

        3 美術對審美能力培養的作用

        美術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繪畫技巧,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由于學生對作品的認識不同,每個人對作品的評價就會不同,這就要在美術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對他人評價要接受,要理解。與此同時,培養學生審美內化能力,審美趣味的培養對學生的要求是最高的,這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夠達到。內在的審美能力的培養包括:學生的注意事物的能力、感受作品美的能力、想象力等。美術需要教師按照美術教學的要求,對學生的美術基礎了解的前提下,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在傳授美術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審美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使他們在對美術了解的基礎上,能夠運用他們自己的審美標準,對美術作品進行評判,不斷對自己的審美反思,使觀察力、思考力、表達能力得到完善,使他們的情感體驗具有審美性,樹立崇高的精神理想,并陶冶學生情趣和情操,培養他們追求美、欣賞美的能力。

        4 美術對審美能力培養的途徑

        (1)審美標準多樣性的培養。在美術教學中,首先需要培養學生對事物外在美的評價能力,然后培養學生進一步在更專業的角度對事物評價的能力。培養學生審美態度,關鍵要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經歷,自己對事物審美的定義,建立自己的審美標準。能夠與外界相聯系,并能夠根據作品的歷史背景、文化背景等進行批判性的審美。在美術教學中要注意相關文化背景的介紹,能夠讓學生理解文化內涵,同時擴大學生的藝術知識面,注重美術基礎知識的講授,這些都是增強學生審美包容力的一個有效途徑。所以,要重視美術鑒賞活動,通過講述作品的含義與欣賞作品的資料,提高學生的審美包容力、理解力。

        (2)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以往的美術教學一般只是傳授基本畫畫技能,忽視欣賞課中對作品的欣賞,學生鍛煉的機會缺少,審美能力培養從何談起。我們知道,興趣可以使我們熱愛某一活動或者某一事件,如果學生能夠對美術有濃厚的興趣,那么他就能在美術學習中體會到美術的樂趣,更容易理解審美的意義所在。

        (3)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審美。首先,學生需具有審美自由的觀念及能夠包容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不同的看法,認識到藝術是審美意識自由的形式,因而藝術的形式是多樣的,學生需具有創造性,不受具體事物的束縛,使自己的審美意識能夠自由。其次,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每個學生想象的作品都不一樣,能夠根據自己的作品形成的審美評價也就不一樣,所以要創造性地審美。最后,要教育學生具有超越意識,即審美藝術不要局限于現實生活。

        (4)提高學生鑒賞作品的能力。有人認為美術評論是美術評論家的工作,這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作用不大,事實上并非如此。學生在對美術作品評價的過程,對美術作品的著墨、色彩甚至是內容都有一個感受的過程,同時審美能力的提升也是顯然的。教師要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給學生提供一個能夠表達自己的機會,經過不斷訓練,學生對美術作品評價的能力就會有大幅度提升。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途徑不僅僅局限于以上幾點,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時,要充分發揮美術的作用,利用美術與審美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對美的事物欣賞、評價的能力,有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對事物做出合乎常識的審美,這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認識世界的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第7篇:藝術審美的理解范文

        一、審美能力在高校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感官與心靈對形式美的感悟和品位能力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所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增強對于形式美的感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各種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但是這種現象是當代學生必須要面對的,同時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人們對美的發現和對于愛美的追求和審美觀念的形成都是基于這種形式美。形式美具有四大要素:色彩、線條、聲音、形體,這四大要素中有三個都是對于視覺的體驗。高校中對于美術的教育,通過系統的教學,將美術的知識和美術欣賞通過形式美的方式進行教授,從而增強學生的美術實踐,使學生在內心構建起一個審美心理的結構,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對于形式美的感悟與品位能力。

        (二)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生境界

        審美能力能夠在無形中塑造、提高學生的人生境界,超于一切現實因素逐步獲得學生對于自由的人生的追求、更高的人生價值,從而不斷地完善自身的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這種能力的培養,能夠改變學生的心態,從而改變學生的一切活動,致使學生的心理、身體都能夠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生活更加具有活力。比如,在對梵高《阿爾的吊橋》進行賞析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這幅作品,體會到強烈的彩色應用,能夠想象這幅作品是多么的大膽創新。通過對畫中任何自然的洞察,體會到了梵高對于藝術的追求和對理解的渴望。通過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可以從中深切的感受到梵高畫的美,能夠體會到畫中美的感染,從而體會到梵高的偉大情操,這是其他教育培養所達不到的。只有審美,才能讓學生感受到事物的美,給學生的感官和情感提供享受,使學生的精神受到鼓舞,從而感受到人生的真諦,從而受到陶冶,培養學生高雅的生活趣味。

        (三)在學習生活中思維模式更趨完美

        審美能力的培養可以使學生的是為模式從理性向感性、抽象和自由的方向發展,從而使得學生的認知能力不斷加強,提高學生的自由創造能力。就像在勞動創造中,勞動可以使勞動者提高勞動的技術,從而不斷改善操作,從而提高勞動者的把握能力和創造力。同樣的,美術教育也一樣。通過審美能力的培養,將美術教育中直觀的造型和理性的實用目的融合起來,使技術藝術化,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不斷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為社會接受和使用。

        二、提高高校美術教育中審美能力培養的具體措施

        (一)重視審美能力的培養

        對于審美的理解能力,就是要在對作品的感受的前體現,加深對于自然事物本質的把握或者說是對于藝術作品的內容意義的掌握能力。這種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需要在長期的美術教育中有意識、無意識形成的,是文化熏陶的結果。它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加大對于自然和藝術的接觸,從而獲得感悟,又要學生能夠具備大量的知識儲備,從而具有豐厚的生活底蘊。所以,要想具有這種審美理解力,首先學生就要接受長期的對于一般知識的教育,通過這個過程,掌握大量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其次,當學生的知識儲備已經達到要求后,就要使用特殊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對于審美理解力的形成。通過這兩個過程,可以使學生給你加深對于各種藝術的表現技巧的理解,從而能夠每個作品中的各種象征意義和各個典故,從而能夠對于作品的哲學思想能夠較好的把握,體會到各個歷史時期的時代精精神。

        (二)確立審美知覺在美術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審美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運用審美知覺原理進行的。知覺是對各種事物的不同特征,比如事物的形狀、空間、色彩等,組合在一起形成的完整形象的整體把握,它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直覺力、對美的感受力。這是一種自然的藝術知覺,它通過審美的活動,建立起作品的基礎,從而搭建起學生和作品之間的橋梁,比如學生對于審美的想象、審美的認識和審美的創造等。高校美術教育的目標就是通過學習繪畫從而實現對于學生的審美知覺的開發,這種培養學生創造力的視覺訓練是高校教學的最終目的。將審美能力的培養作為高校美術教學中的核心就意味著,通過學生生理和心理對作品的感知,從而建立學生對于作品的基本的思維方式。也意味著,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對于教育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步驟,要將教學的方式、思想以視覺的方式傳達出來,實現既能與主體思維方式的相統一,從而事項高校美術教育從技術能力的培養向著視覺思維能力方向培養的全面轉型。

        (三)培養審美主體的再創造能力

        對于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其根本就是能夠提高學生的再創造能力。首先,要讓學生形成審美自由的觀念和心態,認識到藝術的審美自由是人類勞動的最高形式的特征,從而使學生能夠具備自由創造的審美意識。其次,要從學習方式入手,提高學生對于創造性的想象力和審美情感,教導學生求異、質疑、想象,從而使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夠超越現實的局限,創造即時性和偶然性的審美情感,使藝術的想象在大量的生活經驗和豐富的基礎情感上,成為作品。最后,要教導學生在生活的基礎上,培養凌駕于生活之上的藝術審美。

        (四)具體化審美表述的方法

        審美的表達,是建立在許多基礎上的,比如民族、環境、文化、歷史、經濟、專業修養、語言等,這些都是學生自身的一種能力。能夠對一副優秀的美術作品做出高質量的評價和鑒賞,都取決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高低。對于學生這方面的培養,需要遵循一定的過程,從淺入深、由簡到繁、從局部到整體,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單一的技巧表述,單純從技巧上讓學生進行作品的分析,也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通過所學的知識對作品進行表述。比如,當學生在進行色彩的研究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對美術作品的色彩的學習,嘗試對色彩分析的表述。只要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學生審美表述的能力,就能實現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對于專業理論知識的鞏固和提高。

        第8篇:藝術審美的理解范文

        【摘要】美是一種情感體驗,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是未來進行藝術創作和從事藝術工作必備的前提條件。幼兒美術教學色彩鮮明,感染力強,容易引起幼兒愉悅的精神體驗。因此,本文重點探討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從而獲得美的享受,提高美術素養。

        關鍵詞 幼兒教育;美術活動;審美能力

        美術教學活動對培養幼兒情感,提高幼兒審美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和影響,然而,傳統幼兒美術活動中往往“重結果,輕過程”,忽視了幼兒感知、體驗等審美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幼兒美術活動中必須有效引領,滲透美育,讓幼兒發現美、感知美、理解美、創造美。

        一、欣賞美術作品,讓幼兒發現美

        欣賞能力的獲得需要正確的引領,幼兒美術活動中必須凸顯教師的引領作用,優秀美術作品對幼兒的感染是潛移默化的,長期而反復的讓幼兒欣賞優秀作品,在接觸和感受過程中增強感知能力,提高語言表達和想象能力,進而懂得美的含義,領悟美的真諦。例如:教師引領幼兒欣賞畢加索的作品《牛》,孩子們初次看到這幅作品的時候大多會驚訝:“這是什么?”“怎么看不出牛的樣子?”孩子們心中充滿疑問和不解,教師告訴幼兒,這幅畫創作的過程是首先畫一張牛的圖,在這幅圖的基礎上省略元素,最后獲得這樣的造型。孩子們聽了之后恍然大悟,原來美術欣賞不能只欣賞看得見的東西,還要欣賞那些看不見的東西,在教師的指導下,孩子們開始嘗試將《獅子》《兔子》《小狗》等圖畫模仿畢加索的作畫方法,創作抽象派作品,效果出乎教師意料。有位畫家曾經說:“我需要向孩子學習。”可見,藝術家與孩子之間在一定程度上是想通的,如案例展示的一樣,利用藝術家的作品帶給孩子視覺上的沖擊和心理上的體驗,容易引發幼兒的共鳴,讓幼兒理解真正的藝術之美。

        二、拓展美術活動,讓幼兒感知美

        法國著名藝術家羅丹說:“自然總是美的。”在幼兒美術活動中,對于美的詮釋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要充分發揮教師智慧,拓展美術活動范圍,讓孩子們在多種領域,不同角度感知美,欣賞美。帶孩子們去大自然中,春天或者秋天來臨的時候,教師帶領孩子們走出活動室,讓孩子們聞一聞鮮花,畫一畫樹林,說一說每一種樹干、樹枝和樹葉的特點,例如美術活動《樹葉變變變》開展的時候,教師帶領孩子們去樹林里收集樹葉,并且比一比誰的樹葉顏色更漂亮,形狀更獨特,孩子們收集過程中熱情高漲,表現的生龍活虎,最后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將撿來的葉子制作成精美的貼畫,王曉用銀杏葉子制作成小人的頭發,而彤彤利用楓葉剪了一個漂亮裙子,萌萌也用了楓葉,但是她給小貓咪制作了一把雨傘……孩子的想象是新奇的,自然的賜予是豐厚的。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孩子在生活中感知美,如利用生活中廢舊的紙杯、塑料水瓶等制作精美的工藝品,拓展孩子美術活動空間,逐步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三、創新美術環境,讓幼兒理解美

        美術活動環境在對幼兒審美能力的熏陶作用不可小覷,幼兒園是兒童的第二個家,是兒童活動的主要空間,為孩子營造具有趣味性、啟發性的美術環境,讓幼兒在愉悅中活動,快樂中玩耍,充分發揮美術環境的隱形美育功能,喚醒幼兒對美的理解和認同。美術環境的創設方法多樣,形式不一,如可以從自然中汲取創新的源泉,以美麗的田野、神奇的海底、奇特的森林之旅等為主題布置美術活動墻,兒童身處在色彩鮮明,充滿藝術氛圍的美術環境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會受到感染與熏陶;可以從故事中探索創新的途徑,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一位教師這樣設計:以“白雪公主”的故事為主題開展美術活動,首先將白雪公主的故事講給孩子聽,然后讓孩子們展開想象說說最喜歡故事中的哪個人物,最后讓孩子們把那個角色畫出來,孩子們在熟悉故事情節的基礎上畫得很投入,有個小女孩兒把“白雪公主”畫得十分漂亮,教師問:“你為什么喜歡白雪公主?”女孩兒回答:“她漂亮而且善良。”可見,開創多元美術活動環境,不僅理解了形式的美,還理解了心靈之美。

        四、加強美術體驗,讓幼兒創造美

        幼兒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是親自操作,審美能力的提升也不例外,幼兒只有身處美的發掘與創作中才能不斷提高對美的鑒賞能力,因此,在幼兒美術活動中要關注孩子自身體驗,開創多種形式的藝術創作活動,為孩子搭建有效體驗的平臺。例如:在開展彩泥塑造活動中,教師要求孩子們制作一只兔子,而有一個孩子卻給小兔加了長長的尾巴,其他小朋友都哄笑起來,這個孩子也羞澀的低下了頭,此時,教師沒有批評這個孩子,而是拿起小兔子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只小狗,所有孩子都驚呼起來,同時孩子們心中也明白了“創作沒有固定模式”,敢于嘗試,大膽制作就是一種“美”。可見,提高幼兒審美不是教條的規范,而是靈活的引領,給孩子創造的機會,讓孩子在鼓勵中快樂成長,在創造中培養審美。

        第9篇:藝術審美的理解范文

         

        1949 年后研究鮑姆嘉滕的學者當中,時間較早且影響巨大的應該首推朱光潛先生。他的《西方美學史》設置專章研究鮑姆嘉滕,其內容不可謂不詳盡。但是,受制于當時主導性美學觀念,朱先生在具體論述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回避了鮑姆嘉滕的美學定義,在誤用第二手文獻的基礎上提出“美學是研究藝術和美的科學”這個不確切的論斷,從而在中國當代美學觀中大大突出了“美”的位置,為后人將美學誤解為“美的學問”提供了不恰當的歷史根據。

         

        非常遺憾的是,這個不符合鮑姆嘉滕美學觀本義的論斷卻成了中國當代主導性美學觀,許多影響巨大的美學論著都不加反思地采納了朱光潛先生的論斷,導致了一系列值得批判反思的理論后果。比如,李澤厚先生就采納了這個觀點并做了一點修改,提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說法:“美學——是以美感經驗為中心,研究美和藝術的學科。”

         

        他出版于1989 年的《美學四講》集中體現了這種美學觀:四講分別是“美學”“美”“美感”和“藝術”;除了第一章是對于美學觀的討論之外,二、三、四章清楚地顯示了一種美學模式,即“美 -美感 - 藝術”。

         

        筆者認為,如果不從學術史的角度對鮑姆嘉滕的美學觀進行一些正本清源的基礎性工作,中國美學必將長期陷入理論泥潭而難以自拔。

         

        朱光潛對鮑姆嘉滕美學定義的誤解與忽視鮑姆嘉滕之所以被后人稱為“美學之父”,是因為他最早在 1735 年就提出了“審美學”(即感性學),并在 1750 年出版的《美學》第一卷中進行了更加詳盡的論證。后人研究鮑姆嘉滕的美學理論,無論如何也無法回避他的美學定義。朱光潛《西方美學史》開辟專節介紹鮑姆嘉滕的美學思想,其核心內容當然要涉及鮑姆嘉滕的美學觀。但是,令人頗為費解的是,朱光潛沒有直接介紹《美學》開宗明義的美學定義,而是引用了如下一段較長的文字,我們不妨抄錄如下:美學的對象就是感性認識的完善(單就它本身來看),這就是美;與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認識的不完善,這就是丑。正確,指教導怎樣以正確的方式去思維,是作為研究高級認識方式的科學,即作為高級認識論的邏輯學的任務;美,指教導怎樣以美的方式去思維,是作為研究低級認識方式的科學,即作為低級認識論的美學的任務。美學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維的藝術,是美的藝術的理論。(“感性認識的完善”實際上指憑感官認識到的完善。——引者)朱光潛特別注明,這段引文是轉引自赫特納的《德國十八世紀文學史》卷 2 第 4 章的引文,也就是說,朱光潛并沒有去檢查鮑姆嘉滕的原著,而是轉引了二手文獻。緊接著這段轉引的文字,朱光潛得出了一個結論:“從此可見,美學雖說作為一種認識論提出的,同時也就是研究藝術和美的科學。”

         

        今天看來,朱光潛的這個結論實在是做得過于匆忙了,原因至少有如下三個:第一,所使用的文獻有欠準確。核對鮑姆嘉滕的《美學》可知,朱光潛所轉引的赫特納的那段話是拼接三句話而成的,并非鮑姆嘉滕《美學》一書的原文。其中,第一句對應的是鮑姆嘉滕《美學》的第 14 節:“美學的對象就是感性認識的完善(單就它本身來看),這就是美;與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認識的不完善,這就是丑。”此后的兩句話則出處不明,待查。

         

        第二,翻譯不確切,把關鍵性的“美學的目的”誤譯為“美學的對象”,引起了較大混亂。國內學者對鮑姆嘉滕《美學》第 14 節已經有過兩種翻譯,第一種是簡明的譯文:美學的目的是感性認識本身的完善(完善感性認識)。而這完善也就是美。據此,感性認識的不完善就是丑,這是應當避免的。

         

        李醒塵的譯文與朱光潛的譯文差別更大:美學的目的是使感性認識本身得以完善,并且還應避免感性認識的不完善,即丑。

         

        兩種譯文的主語都是“美學的目的”,而不是“美學的對象”。為了謹慎起見,筆者依據德國學者出版于2007 年的拉丁語 - 德語對照版鮑姆嘉滕《美學》,將這句話試譯如下:美學的目的是感性認識的完善,這就是美;而缺少它,就是不完善,這就是丑。

         

        撇開細微的差別可以斷言:鮑姆嘉滕《美學》第 14 節所講的是“美學的目的”——美學這門學科的意義或價值,它遠遠不同于朱光潛所理解的“美學的對象”——美學的研究對象。“目的”與“對象”之間無疑有著巨大差別。

         

        如果說上述兩個原因屬于文獻選擇和翻譯方面的缺陷的話,那么,第三個原因則是不恰當的學術策略。

         

        我們不妨設問:究竟應該根據什么文獻來把握鮑姆嘉滕的美學觀?根據筆者的理解,美學觀也就是美學的定義(或“工作性定義”),鮑姆嘉滕的美學定義無論如何也應該是我們重點分析的文獻。但是,非常奇怪的是,朱光潛卻回避了鮑姆嘉滕的美學定義,他的《西方美學史》竟然對此只字不提。

         

        客觀地說,朱光潛比較熟悉《美學》,比如他在《西方美學史》的相關部分引用了《美學》的第 18 小節;尤其重要的是,他還曾經翻譯過鮑姆嘉滕《美學》開宗明義的那個著名的美學定義。我們且看他對鮑姆嘉滕美學定義的翻譯:

         

        美學(美的藝術的理論,低級知識的理論,用美的方式去思維的藝術,類比推理的藝術)是研究感性知識的科學。

         

        應該說,這個翻譯比較準確,后來的翻譯基本上與此近似。我們不妨比較另外兩種翻譯。第一種是簡明的譯文:美學作為自由藝術的理論、低級認識論、美的思維的藝術和與理性類似的思維的藝術是感性認識的科學。

         

        這位譯者在所翻譯的《美學》一書的“前言”中介紹,他是“根據一本權威的德文譯本翻譯的”,但沒有具體提供該版本的譯者姓名、出版社和出版日期等相關學術信息。

         

        譯者簡明認真細致地分析了這個美學定義所包含的內容,筆者覺得可以概括為如下三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是“自由藝術”,即相對于西方傳統的農業、商業、手工業、幾何、哲學、天文學等“藝術”的那些“美的藝術”,包括演說術、詩、繪畫和音樂等,鮑姆嘉滕提出美學是“自由藝術的理論”;第二個要點是“低級認識”或“感性認識”,二者其實是一回事,都是指與德國理性主義哲學家沃爾夫的“高級認識”(即理性認識)相對的一種感性認識,鮑姆嘉滕認為美學就是研究感性認識的科學;第三個要點是“思維”。

         

        鮑姆嘉滕提出,美學除了研究前兩者之外,還要研究人類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應該是“美的”“與理性類似的”,鮑姆嘉滕也將之稱為“藝術”——這種意義上的“藝術”與前面提到的“自由藝術”完全是兩碼事。

         

        根據上述分析可見,這個定義與名詞性的“美”(即所謂的“美的本質”意義上的“美”)根本無關,鮑姆嘉滕所使用的“美的”那個修飾語,所修飾的只不過是“思維”,也就是說,是用來描述那種很恰當的、很高明的思維方式。根據筆者的理解,這些“美的思維”包括鮑姆嘉滕所說的“仔細地選材”“分明的條理安排”和“尋求恰當的表達”等。

         

        在這里,最容易引起誤解、同時也是最核心的內容,就是鮑姆嘉滕所說的“低級認識能力”——它的確切含義到底是什么?

         

        鮑姆嘉滕明確指出,他的“哲理詩學”“是指導感性談論以臻于完善的科學”,而“哲理詩學”“先行假定詩人有一種低級認識能力”。這說明,所謂的“低級認識能力”是詩人的作詩能力。鮑姆嘉滕既然那么癡迷于詩歌,就不可能在否定意義上來使用“低級”這個修飾語。根據當時的學術背景和鮑姆嘉滕的相關論述可知,與“低級”對應的所謂“高級”認識能力,就是“領悟真理的”邏輯能力,也就是當時理性主義哲學所強調的“理性”。以沃爾夫、萊布尼茨為代表的理性主義哲學在當時占據著思想界的主導地位,所以,鮑姆嘉滕才小心翼翼、略帶調侃地提出:“哲學家們還可以有機會——而且不無很大報酬——去探討一下方法,借此改進低級認識能力,增強它們,而且更成功地應用它們以造福于全世界”;他相信:“有一種有效的科學,它能夠指導低級認識能力從感性方面認識事物。”

         

        簡言之,在鮑姆嘉滕看來,人類具有一種不同于邏輯認識能力的感性認識能力;這種能力的典型代表就是詩人的作詩能力——詩人正是憑借這種能力才創造出了“富有詩意的表象”或“喚起情感的表象”。

         

        哲學家們絕對不應該忽視這種能力;恰恰相反,鮑姆嘉滕認為應該找到適當的方法來“改進低級認識能力,增強它們”。針對當時現有學科的缺陷,他嘗試著創立一個新的學科——“一種有效的科學”——來認認真真地研究這種能力,來“改進低級認識能力,增強它們”,從而“指導低級認識能力從感性方面認識事物”——這就是青年鮑姆嘉滕的學術意圖和努力方向。

         

        鮑姆嘉滕明確地意識到自己的獨特貢獻。他指出,希臘哲學家和教會的神學者都慎重地區別過“感性事物”和“理性事物”;但是,非常遺憾的是,他們并不把二者“等量齊觀”,相反,他們“敬重遠離感覺(從而,遠離形象)的事物”。我們今天也知道,柏拉圖正是這種傾向的典型代表,他的理念式的“美本身”不但遠離具體的“美的事物”如漂亮的少女、美麗的鮮花等,而且是感覺器官根本無法把握的——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柏拉圖的美學其實是“反感性”的,是與鮑姆嘉滕的“感性學”格格不入的。有鑒于此,鮑姆嘉滕大膽地提出了他那天才般的論斷,讓一個嶄新的學科沖破西方自柏拉圖以來的理性主義獨霸天下的局面而騰空出世:理性事物應該憑高級認識能力作為邏輯學對象去認識,而感性事物 [ 應該憑低級認識能力去認識 ] 則屬于知覺的科學,或感性學(Aesthetic)。

         

        鮑姆嘉滕的思想脈絡可以簡單地概括如下:高級認識能力——理性事物——邏輯學、低級認識能力——感性事物——感性學

         

        綜觀鮑姆嘉滕三個美學定義會發現,“低級認識能力”是鮑姆嘉滕的關注核心,所謂的“低級認識論”正是研究這種能力的理論,鮑姆嘉滕將之稱為“感性學”。因此,鮑姆嘉滕的“感性學”其實是“低級認識能力學”。因此,如何準確地理解“低級認識能力”成為我們正確理解鮑姆嘉滕美學的關鍵。

         

        筆者認為,鮑姆嘉滕“哲理詩學”所討論的“作詩能力”就是他所謂的“低級認識能力”。在評價這種能力時,我們應該注意兩方面的問題:第一,不應該將之納入國內通行的認識論哲學所確定的“認識過程”來理解。按照 1949 年后通行的認識論模式,學術界一般將認識過程概括為“從低級的感性認識到高級的理性認識”,因此,鮑姆嘉滕的“低級認識能力”的真正意義一直以來都被遮蔽了。第二,我們應該將“作詩能力”與維科的“詩性智慧”聯系起來進行解讀。按照維科的理論,“詩性智慧”是一種有別于“理性智慧”的獨特智慧,以之為基礎的作詩能力、讀詩能力絕不是一種“低級的認識能力”,在很多情況下這種能力甚至很“高級”,甚至高得遠遠超過能夠達到“理性認識”的所謂的“高級認識能力”。因為受制于當代中國主導性的認識論框架,中國當代美學曲解了“認識”一詞,從而偏離了鮑姆嘉滕美學的重心“認識能力”,以至于我國美學論著很少認真研究“審美能力”這樣的關鍵詞。

         

        “審美”(the aesthetic)的確切含義:美學之門朱光潛之所以得出“美學是研究藝術和美的科學”這個沒有歷史根據的論斷,主要是受制于 1950 年代“第一次美學大討論”:學者們當時爭執不下的核心問題是所謂的“美的本質”,似乎這是“美學”的唯一問題,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問題了。在這種情況下,取消“美”與“美學”的關聯,似乎就意味著取消了美學,這在當時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簡言之,英語術語 Aesthetics 傳入中國后至少出現了三種譯法:艷麗學,審美學,美學。其中,第三種譯法最容易使人望文生義,誤認為“美學”就是“關于美的學問”,從而將“美”與“美學”之間的關系誤解為一種天然的、必然的關系。然而非常遺憾的是,從整個 20 世紀中國美學的發展實際來看,“美學”這個譯法大行其道,由望文生義造成的誤解泛濫成災;不少學者認識到這種弊端之后,在 20 世紀末開始采用“審美學”或“感性學”的譯法來補偏救弊。不過“,艷麗學”則完全絕跡了——筆者并不認為“艷麗學”是一個恰當的譯法,但是它的好處就是提醒學術界:所謂的“美學”與那個“美”字并無必然聯系,將“美的本質”視為美學的第一問題或核心問題可能是非常危險的理論陷阱。

         

        作為一個獨立的現代人文學科,美學孕育、發生、發展在西方。它不僅與西方的哲學思想與文化傳統密切相關,而且與西方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相關。單純從語言表述的角度來說,西方語言比漢語更加富有邏輯性,詞性的變化標志更加明顯,因此更容易將理論問題解釋清晰。如果有人僅僅根據思維方式與語言的血脈關系就斷言,漢語不太適合理論思維甚至進一步懷疑漢語美學的理論性,我們當然難以同意這樣的極端觀點;但是,本文最基本的觀點是:漢語由于缺乏明顯的詞性標志,無法清清楚楚地區分一些成對的術語,從而導致很多不必要的誤解。我們這里嘗試著追本溯源,以英語術語為參照來清理美學的本義及其關鍵詞,試圖找到美學的真正門徑。

         

        美學的英語術語 aesthetics 由作為詞根的形容詞 aesthetic 加上表示學科的后綴 s 復合而成。這就意味著,美學的門徑就是對于 aesthetic 這個詞根的準確理解。按照通常的解釋,aesthetic 是個形容詞,它主要有個義項,一是“審美的”,另外一個是“感性的”。

         

        西方學術界也似乎有著同樣的思考,按照英語的表達習慣,在形容詞前面加上定冠詞 the,該詞就轉化成了名詞。所以,西方學術界出現了“the aesthetic”這個比較常見的術語。比如,國際著名的《勞特里奇美學指南》的第 16 章就以此為題,它開門見山地指出:“審美”這個術語最初由 18 世紀哲學家亞歷山大·鮑姆嘉滕所使用,用來指通過各種感覺器官所得到的認知,也就是感性知識。他后來用它來指代各種感覺器官對于美的知覺,特別是對于藝術美的知覺。康德繼承了這個用法并將這個術語運用到對于藝術美和自然美的判斷上。最近,這個概念再次擴大了內涵,它不但用來修飾判斷或評價,而且也用來限定屬性、態度、體驗和愉悅或價值,它的運用也不僅僅局限于美。

         

        審美的領域也比審美上令人愉悅的藝術品領域要更加寬廣:我們也可審美地體驗自然。……本章將首要地聚焦于審美屬性和審美體驗,關注人們在感知這種屬性或產生這種體驗時,是否涉及一種特殊的態度。簡言之,審美態度、審美屬性與審美體驗這些概念是相互界定的概念。

         

        這段話言簡意賅,涵蓋了西方美學從鮑姆嘉滕直至當代自然美學(或環境美學)二百多年的發展歷程。它給我們透露的學術信息非常豐富,主要有兩方面:一、“審美”絕不僅僅與“美”或“藝術”相關,特別是,康德美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崇高”就與“美”無關,而是與“美”并列的一種審美形態;二、要想準備理解“審美”的含義,最佳的途徑就是解釋它作為形容詞所修飾(或限定)的那些美學核心術語(或范疇),諸如審美態度、審美屬性、審美體驗等——一旦我們理解了這些術語的內涵,我們就理解了“審美”這個詞的內涵。也就是說,包括“審美”在內的這些美學術語其實是一個“家族”——美學術語家族,其內涵就像一個家族的成員之間的關系那樣,必須互相界定。比如說,只有通過“丈夫”才能界定“妻子”,反之亦然;只有通過“兄長”才能界定“弟妹”,也就是說,美學術語所包含的內涵不是一種柏拉圖式“本質性”定義,而是維特根斯坦哲學所說的“關系屬性”。考慮到這些概念的“互相界定性”隱含著一種“詮釋循環”,《勞特里奇美學指南》“審美”一章的作者從“審美屬性”開始本章的討論。筆者認為,這種理論思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一旦我們理解了審美態度、審美屬性、審美體驗等術語,“審美”一詞的內涵就不難理解了;而一旦我們把握了“審美”的確切含義,它與“美”“藝術”的關系就不難把握了;最終,我們就會更加深切地把握“美學”作為“審美學”的確切含義——筆者堅信,上述思路具有較大的優越性,遠遠勝過恪守柏拉圖式的“美的本質”、時時刻刻圍繞著“美”來展開美學思考的那種美學門徑——西方古代、中世紀美學與現代美學之間的歷史分野就在于此。簡言之,將柏拉圖式的“美的本質”問題轉化為“審美”問題,才是鮑姆嘉滕對美學的最大貢獻,盡管他遠遠沒有實現他學術上的雄心壯志。

         

        縱觀整個美學史會發現,美學曾經先后講過希臘語、拉丁語、德語、法語、英語等,20 世紀之初開始嘗試著講漢語。與西方語言相比,漢語的組詞方式和表達方式獨具特色,從而使得漢語美學產生了一系列的理論混亂:沒有明確標志的詞性變化,使得漢語美學無法清晰地區分名詞“美”與形容詞“美的”,進而無法區分“美的對象”與“審美對象”;混淆了“美”與“審美對象”之后,又衍生出“美感”特別是“美感經驗”這樣內涵混亂的術語;按照動賓詞組的思維習慣將“審美的”(即“感性的”)拆解為動賓詞組“審 - 美”,導致一部分漢語美學固守“美的本質”這樣的古希臘形而上學命題而無法進入“審美對象”這樣的現代美學視野;追求簡潔的表達傳統使得漢語美學將“審美教育”簡稱為“美育”(即美的教育),從而嚴重曲解了審美教育培養“審美能力”的根本意義。漢語美學的獨特貢獻在于凸顯了“審美的”與一般“感性的”之間的區別,使得漢語美學有可能更清醒地研究美學的阿基米德點;同時,由動賓詞組“審 -美”衍生出來的“審 - 丑”則有助于美學解釋現代藝術。但是,這些根源于漢語語言特點的理論混亂使得漢語美學長期陷入理論窘境,嚴重制約著中國美學與國際美學的對話交流。

         

        簡論作為中國美學研究方法的“反譯”已經有許多著名學者談論過美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筆者認為,美學研究可以視為安身立命的一門“手藝”,不同的人完全可以有不同的做法。筆者的做法是“古今中西的互動詮釋”——理想的美學形態(今)、中國美學(中、古)與西方美學(西)的“互動詮釋”。

         

        上述方法所隱含的前提是中西美學的平等對話。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直到目前為止,中國美學與西方美學之間的平等對話依然是一個學術夢想,甚至是一個比較遙遠的夢想;無可爭辯的事實依然是:我們目前依然必須大量引進西方美學,而中國當代美學被西方引進的情況則鳳毛麟角。

         

        引進西方美學的主要方式是翻譯,也就是將西語美學翻譯成漢語美學。有鑒于此,筆者這里嘗試著提出一種方向相反的研究方法——“反譯”,也就是把我們漢語美學中的關鍵詞嘗試著翻譯回到它所來自的語言,至少是國際美學通用的工作語言英語,看看這中間會發生什么樣的變異或歧義。試舉一例。上文已經提到,漢語美學的關鍵詞“審美”本來譯自英語的 aesthetic,但是,受到漢語動賓詞組組詞方式的習慣性影響,漢語美學通常將“審美”理解為一個動賓詞組——“審 - 美”,意思是“欣賞美”。

         

        為了檢驗我們的理解與接受是否準確,“反譯”法就會發生重要作用:把“欣賞美”翻譯成英語,一般的表達將是如下一個短語:to appreciate beauty。僅僅從直觀上來看,這個短語與 aesthetic 已經有了天壤之別。從“翻譯”到“反譯”,就會很容易地發現中西美學在交流過程中所產生的歧義,就會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理論混亂。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视频 |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日韩视频 |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精品 | 欧洲性开放少妇zoz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