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會計統計學基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STYLE3 {font-size: 12px} 【編輯寄語】以下是
2015年福建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各學科考試大綱匯總
2015福建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歷史學科考試大綱 2015福建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化學學科考試大綱 2015年福建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語文學科考試大綱 2015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英語學科考試大綱 2015年福建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物理學科考試大綱 2015年福建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數學學科考試大綱 2015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生物學科考試大綱 2015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地理學科考試大綱 2015福建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思想政治學科考試大綱 2015福建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考試信息技術學科考試大綱 點擊查看更多信息
(一)考試時間
2019年6福建龍巖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時間安排在2019年6月17日,請各縣(市、區)招生考試機構通知學校按有關要求在規定時間內,認真做好報名組織與考點考務安排工作。
2019年6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時間安排表
(二)考試內容
學業基礎會考語文、數學、英語等3門學科考試依據詳見《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考試大綱》(閩教考〔2017〕18號),數學、英語2門學科考試時長為90分鐘,語文學科考試時長為120分鐘。
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的物理、信息技術等8門學科考試依據詳見《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生物、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等8門學科考試說明》(閩教考〔2018〕38號),考試時長為70分鐘。
[關鍵詞] 時空觀 宇宙論 天人合一
一、中國傳統繪畫時空觀的特征
中國繪畫從魏晉南北朝開始,逐步完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時空觀。在比較中國繪畫史與西方繪畫史以后,就會發現中西繪畫中畫面所表現的時空觀有很大的差別。不同于西方繪畫善于表現現實中某一短暫時刻瞬間的時空觀,中國繪畫更擅長表現連續、持久的時空觀。宗白華曾對中國傳統繪畫的時空觀給出這樣的描述“用心靈的俯仰的眼睛來看空間萬象,我們的詩和畫中所表現的空間意識,不是像那代表希臘空間感覺的有輪廓的立體雕像,不是像那表現埃及空間感的墓中的直線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歐洲精神的倫勃朗的油畫中渺茫無際追尋無著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節奏化的音樂化了的中國人的宇宙感。”從這里我們體驗到了時空的轉換與移動,詩與畫的結合及展現出音樂般的畫面,這也正是中國傳統繪畫最顯著的特征。
1. 宏觀透視,以大觀小
中國傳統繪畫采取的是宏觀透視方法,這種動點透視是東方藝術魅力最重要的體現之一,其視線是流動的,它不受西方采取一個固定點進行幾何式透視法觀察模式的駕馭,而是有自由的多角度空間。畫家也不是從一個固定角度集中于一個透視的焦點,而是上下四方,一目千里,在空間的延展中表現時間的流動,使空間和時間在中國傳統繪畫中同時得到表達。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訓》中提出的“高遠”、“深遠”、“平遠”之“三遠”取景法,可以說是中國繪畫空間意識的理論表述。宏觀透視,以大觀小,對世間萬物從不孤立地看待,而是從整個宇宙著手作宏觀把握。在處理畫面縱深感的問題時,憑借著直觀經驗,采用近大遠小,遠景短縮的方法,顯示出審美主體不是在一個固定不變的點上去觀照對象,而是顧盼留瞥,全景掃描。
2.時空表現的意象化
意象是指主客體高度融合后所形成的超越客觀具體形象,充滿感彩的藝術形象,是一種意境的表達。實象與虛象的矛盾統一是意境營造的一種手段。潘天壽在分析中西方傳統繪畫中給出這樣的說法“中國畫的布置有虛有實,極為注意,西畫不大談這個問題,往往布置滿幅,都是實的。虛者空也,就是畫幅上的空白,空白搞不好,實處也搞不好,空白搞的好實處就能好,所以中國畫對虛實問題十分重視。”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西方傳統繪畫用明暗、色彩來表現時空概念,并填滿畫面不留空白,具有客觀的物理化特點。而中國傳統繪畫時空觀的表現特點是以虛實因素來處理畫面空間,注重畫面空白,以有限的筆墨來表現無限境界。這樣,在中國傳統繪畫創作中,藝術家特別注意留有空白,即“留白”,以達到以虛代實、虛實相間的空間表現目的。另外,虛實的相互依存關系還體現在“計白當黑”的法則,它是中國傳統繪畫處理畫面空間和整體關系的重要因素。“計白當黑”是老子“知白守黑”在藝術表現中的運用,它強調在畫面空間中空白處與形象處是同樣重要的,并且使它們相互形成一個有機的生命體。這樣,藝術家運用“留白”“計白當黑”等原則,使畫面上既有實境,又有虛境,達到了一種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相生的藝術境界,使畫面中的形象與境界融合,高度統一,并且使觀者通過這種意境的體現而聯想的更寬廣。
二、中國傳統繪畫時空觀形成的哲學基礎
中國傳統繪畫時空表現特點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歷史文化因素、技法工具因素等等,在這些因素中,人們對自然、人類自身以及人和宇宙之間關系的哲學思考方式的不同是所有因素中最為重要的因素,這種哲學上的思考方式確定了中國傳統繪畫時空觀的典型特征。探究形成中國傳統繪畫獨特的時空表現的哲學因素,可以使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中國傳統繪畫的本質,更好的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1.傳統宇宙論的影響
中國古人在與自然朝夕相處的生活和生產活動中,形成了獨特的宇宙觀。古人常常用“宇宙”一詞來表示時空。《釋文》引《尸子》云:“天地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在中國古人的宇宙意識中,宇是指空間,宙是指時間。他們認為“宇”和“宙”是一個統一體,時間與空間是不可分的,它們是二位一體的客觀實在,只有構成一個完整的時空整體才有意義。同時,宗白華認為,“中國人的宇宙概念本與廬舍有關。‘宇’是屋宇,‘宙’是由‘宇’中出入的往來。中國古代農人的農舍就是他的世界。他們從屋宇得到空間觀念。”[3]這樣,空間、時間合成宇宙并且安頓著人們的生活。不僅如此,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國人趨向于以時間統帥空間,形成了用時間來體會空間的特點,從萬物的生長變化中感受到空間的生命形式,把時間和空間相結合,使時間空間化、空間時間化。正如宗白華所講的“時間的節奏(一歲,十二個月,二十四節)率領著空間方位(東南西北等),以構成我們的宇宙。所以我們的空間感覺隨著我們的時間感覺而節奏化了、音樂化了!”[4] 由于受到中國傳統宇宙論的影響,在中國繪畫時空觀的表現中也就自然表現出了空間時間化和空間節奏化的特點,并要以生命意識來對待宇宙空間。
2.“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影響
所謂“天人合一”也就是把人與天即自然看成一體,主客體高度融合,與自然相近相融。中國文化植根于農耕文化,這就形成了中國人心中人與自然母子親和的關系,所以中國古人是以溫和的態度對待自然的。盡管“天人合一”思想在我國儒家和道教兩大流派中有著不同的認識,但是在對待天、地的自然關系上卻體現出明顯的一致性。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建立在封建王道的基礎上,強調一種個體人格和封建倫常的統一,《莊子•齊物論》中“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同一”是這一思想的體現。并提出人要通過積極進取,來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而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建立在一種自然形態的意義之上,他強調人的個體與大自然的和諧統一。莊子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這一思想,提出“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天人合一”觀,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天”的概念,并認為人與天同源于道,強調人的個體性,崇尚人的個體自由和生命的自在價值。在道家思想中他們把那種自然而然、不受人為作用的天然狀態看成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實現這一境界的是“無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遵循自然、順應天意。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儒道兩家在對待天、地的自然關系上體現出的一致性,即都崇尚“天人合一”,主張自然萬物一體。在這種思想觀念的影響下,中國傳統繪畫在時空表現中超越了對客觀物象外在形態和現實空間的描摹,善于抓住大自然的物態特征,借物寓意,把無情之物變成有情之物,表現出了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和主客相融的審美境界。
因此,中國傳統繪畫是在中國特有的文化氛圍和思想體系中產生的,古人對于宇宙、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是中國傳統繪畫時空表現特點形成的內在原因,對于這些哲學問題的分析,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中國傳統繪畫的時空表現形式,更有助于我們合理理解中國傳統繪畫在中國繪畫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參考文獻:
[1]宗白華:中國詩畫中所表現的空間意識.宗白華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185
數字繪畫是在傳統繪畫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繪畫藝術,其種類有模擬傳統繪畫的數字手繪、動漫、插畫、廣告設計等,應用領域廣泛,數字繪畫的研究最多三十年的歷史,而運用到我國的美術教育實踐中也就近幾年的事情,從2002年出版的人美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可以看出電腦繪畫已經成為小學生必學的繪畫方法,但囿于硬件(計算機、手繪板等)和軟件(專職美術教師)上的不足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下,這套教材逐步被沒有電腦繪畫課的浙美版教材所取代,但無論如何這種新媒介已經進入了美術教育領域,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數字繪畫”教學是未來美術教學的發展方向。數字繪畫通過虛擬技術實現對繪畫藝術品效果的模擬,能為美術課堂教學提供更便捷的方式。數字繪畫在語言技法和形式上有著自身獨特的特點,是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作為藝術表現的新興媒體,數字繪畫作為新的藝術形式,不但能為傳統的美術課堂解難,同時,其具有旺盛的藝術生命力,它能給傳統的美術教育帶來新的活力。
二、“數字繪畫”課堂的教學實驗分析及策略建議
(一)一次“數字水粉畫課堂”技法的適應性分析和實驗。有幸的是2010年9月我校配備了完善的硬件設施Wacom手繪板CTF-430,繪圖軟件ArtRage2.5,筆者以本校區四年級兩個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一年的實驗性教學研究,實踐歸納行之有效的數字繪畫教學方法,最終目標是在學生經驗與教材融合的前提下探究適合小學生數字繪畫的新型教學模式。
(二)幾點“數字繪畫”課堂教學的策略建議:1.教學理念的確立是方向――由“數字鼠繪”轉變成“數字手繪”。2.教學師資的轉變是保證――專業教師指導教學,提升數字繪畫作品的審美。3.教學內容的制定是基礎――重新安排教材,進行主題式單元整合教學。4.教學方法的創新是關鍵――課堂教學可行性方法探究策略。
三、對“數字繪畫”課堂教學模式的討論與思考
(一)作業評估與課程反饋
衡量“實驗性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通過學生作業可以看出,學生普遍掌握了數字技術應用于繪畫的能力,大部分學生的造型、色調、創意有明顯提高。學生通過探索數字技術在繪畫領域的應用,掌握了數字繪畫這一藝術創作的新方法,提高了運用數字技術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他們的繪畫水平在平時的造型課上也有了很大進步。
(二)學生的適應性調查數據――檢驗“數字繪畫”課堂教學可行性的重要指標。從調查表分析中可以看出,學生對數字繪畫美術教學的認同度更高,被調查者都對這種教學方式較喜歡,只有極少數選擇“沒意見”。這是因為他們的年齡層次決定了對新知識的接受程度,學生中絕大多數都比較認可這種新的教學手段。在案例和調查中可以看出,數字藝術有更生動逼真的畫面展示效果,使教學內容、品質更為提高,數字繪畫模擬美術繪畫,作為新課程資源來輔助美術教學,確實是極為可行的教學模式。
(三)“創意”為先,“特效”為輔――把握正確的評價原則是“數字繪畫”教學的靈魂。“數字繪畫”創作要注意保持學生個性,拓展學生視野,引導學生創作自己的風格,不輕易否定學生各種嘗試。作品強調情感表現和繪畫性,避免技術化、程式化、無情感的作品。可結合其他技法制作綜合繪畫,教師提供相關協助。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強調技術為藝術所用,強調數字繪畫的繪畫性,強調繪畫語言的探索,注重作品情感的表現。避免把作品畫成裝飾畫或特效攝影。
四、“數字繪畫”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普及的價值及成效
(一)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數字模擬美術繪畫的功能頗具應用價值,可以增強教師美術專業能力,同時激發美術教師的創造性能力,他們在不斷嘗試中尋找方法和規律,尋找不同工具的特點,尋找工具之間重新組合所創造的模擬傳統繪畫工具的手繪效果。它和傳統教學方式各自發揮其長處,數字技術的功能如此強大,就應以豐富、逼真與生動的特點,扮演好輔助美術教學的角色。將數字處理技術作為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
(二)改革傳統的“教”與“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從多角度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不斷研究更易于學生接受的數字繪畫教學方式。通過網上數字展廳展出學生的繪畫作品,以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激勵更多學生的創作欲望。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字繪畫的教學和學習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精神,可以使每個學生學有所樂,畫有所樂。但是我們應該明白不管是數字繪畫還是傳統的繪畫,在教學目標上是沒有沖突的,也不是一定要分出優劣來。
五、結語
數字繪畫基于“現代化媒體藝術”的思想理念,是傳統藝術適應數字時代的方式之一。令人欣喜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數字繪畫的教學,此課題研究也得到了某區“某首席教師工作室”的支持并展開了一系列的教學研討活動。眾所周知,美術課程是美術人才培養的基石,作為全新數字高速發展的新世紀的教師只有緊跟時代、與時俱進、努力創新和運用先進的現代的教育技術,才能完成培養綜合型美術實用人才的任務。
【關鍵詞】高血壓性腦出血;高熱;降溫方法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3-0198-01
高血壓性腦出血(HIH)是腦血管疾病常見病之一,是指由高血壓引起的原發性腦實質出血。老年多發,臨床特點為突然出現劇烈頭痛,并且多伴有躁動、嗜睡或昏迷。HIH 80%~90%有發熱,由于高溫導致患者中樞神經系統進一步繼發性損害,因此及時有效地降低體溫、控制高熱是減輕腦細胞損害,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的重要措施之一[1]。老年HIH高熱患者多病情重,預后差,目前針對老年HIH高熱患者研究尚不多見,現將我們于2008年6月 ―2010年6月對67例老年HIH高熱患者采用電子冰帽、化學冰袋、溫熱酒精擦浴三種不同方法降溫比較及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擇按HIH診斷標準[2]確診病人67例。男41例,女26例。年齡60-76歲,平均69±1.67歲。CT或MRI示:腦實質出血,根據多田氏公式計算出血量20-40ml,平均31±2.45ml。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eurological Deficiency Score NDS)為30~40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定(Activity Daily living ADL)為60-70分,心、肝、腎功能正常,無免疫缺陷者,發病4~5天,體溫38~40oC。
1.2降溫方法
三組病人在性別、年齡、NDS、ADL、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電子冰帽組24例,將病人頭部置于電子冰帽頭盔內密閉,頭盔內溫度控制在0oC±2oC,體溫較高者(≥39.5oC),頭盔內溫度可控制在-2oC~-3oC,但不能低于-5oC,以防凍傷,當病人體溫≤37.5oC以下且無反復高熱為終止治療時間。化學冰袋組21例,將化學冰袋置于病人全身大血管處,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每次放置時間不超過30分鐘,定時更換部位,觀察皮膚情況,防止凍傷。冰袋內冰塊融化后應及時更換,以保證效果。冰袋終止放置時間同電子冰帽組。酒精擦浴組22例,對>38.5oC并持續高熱者采用溫熱酒精擦浴。酒精擦浴時酒精的濃度為30%~50%,溫度為32℃~35℃。物理降溫無效并持續高熱者(>39.5oC)采用藥物降溫。三組藥物降溫方法相同。
1.3觀察指標及分析
以三組HIH病人30min內體溫恢復率(≤37.5oC)、3天內體溫恢復率、體溫反復率、NDS、ADL、病死率為觀察指標。統計分析為配對比較t檢驗及x2檢驗。
2結果
2.1降溫效果和預后
三組比較,30min內體溫恢復率以酒精擦浴為佳(P
2.2病死率
本組死亡31例,病死率為46.27%,其中電子冰帽組死亡7例,病死率為29.17%,冰袋組死亡10例,病死率為47.62%,酒精組死亡14例,病死率為54.55%,三組以電子冰帽組病死率最低(x2=8.23,P
3討論
高血壓性腦出血(HIH)是高血壓最嚴重并發癥之一,HIH的最常見部位殼核和丘腦出血,此類患者的發熱屬中樞性高熱,是由于體溫調節中樞直接受損,持續高熱和過熱可使腦血流量、腦組織氧代謝增加,造成顱內高壓,加重腦細胞損害,會引起機體代謝和生理功能的改變及其他嚴重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3]。另外高血壓性腦出血時血腫、水腫壓迫周圍腦神經,使周圍腦神經缺血、缺氧,而高熱由于中樞氧代謝率增加,原本缺血、缺氧的周圍腦神經缺血、缺氧進一步加重,長時間缺血、缺氧可使腦細胞溶解、壞死,6小時以上不可逆轉[4]。老年HIH患者基礎病多,高熱增加基礎代謝率,明顯增加了組織的能量及氧的消耗,加重了臟器的功能負荷,影響治療效果,增加護理工作量。因此選擇恰當的降溫方法,使患者得到及時準確的護理和治療是很重要的。
表1顯示,酒精擦浴30min內降溫效果肯定,但體溫反復率高、3天以內恢復率低。電子冰帽組反復率和3天以內恢復率與其他兩組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HIH病人頭部處在0oC±2oC的恒溫狀態下,腦細胞處于“半冬眠”或“冬眠”狀態,腦細胞代謝降低,耗氧量降低,減少腦細胞自溶壞死,達到保護腦細胞功能、減少后遺癥的發生率或減輕其嚴重程度。同時在降溫過程中病人不易發生凍瘡和肢體受涼,產生不必要的副作用。注意使用前用薄毛巾墊于冰帽內層,以防頸部、耳廓等部位皮膚凍傷,兩耳用脫脂棉花塞住防止水流入耳內[4]。冰袋由于周圍空氣對流,溫度不可能控制在0oC左右,且也不能使整個頭部降溫,且冰袋低溫維持時間短,降溫效果差,需頻繁更換,所以對保護腦細胞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酒精擦浴只能起即時降溫作用,不可能使因為長時間缺血、缺氧而壞死的神經恢復功能。故生存者治療前后NDS、ADL分數減少,電子冰帽組顯著高于冰袋組和酒精組。
本組數據顯示總病死率為46.27%,其中酒精擦浴組病死率最高。分析由于酒精擦浴時,病人體溫極易反復,高熱持續時間長增加HIH病人應激反應,使病人血壓進一步升高,腦血管緊張度增加,脆性增加,容易引起再出血;且易引起一系列并發癥如肺部感染等,引起病人病情反復〔5〕,從而導致病死率較高。一般認為體溫下降1℃腦細胞代謝率可降低6.5%,顱內壓可降低5.5%。電子冰帽降低了腦部溫度和體溫,使破裂的血管內血液的凝固加速,以達到快速止血或減少出血的目的,減少了病人因高熱出現的病情反復,所以病死率較低。但由于電子冰帽費用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臨床的應用。
綜上所述,老年HIH高熱的病人應盡可能采用以電子冰帽降溫為基礎的綜合治療和護理,且推薦高熱6小時內即開始應用頭部低溫治療[6],不僅降溫效果好,而且還可以降低腦組織細胞代謝,減少腦耗氧量,改善腦細胞的通透性,增加腦組織對缺氧的耐受力,從而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避免病人躁動,同時對原發病密切觀察,早期予營養支持,加強基礎護理,預防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實施心理護理,減輕病人焦慮程度,使病人平穩度過危險期,使其達到早日康復之目的。
參考文獻
[1]Geffroy A, bronchard R, Merekx P, et al. Severe traumatic head injury in adults: which patients are at risk of early hyperthermia[J]. Intensive Care Med,2004,30(5):785-790
[2]中華醫學會神經內科學會。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腦梗塞的診斷及評分標 準。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1。
[3]朱大軍。生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03-211。
[4]潘玉芹,孫昕,尤莉.化學冰袋用于發熱腫瘤患者的觀察[J].黑龍江護理雜志,2000,6(8): 7。
關鍵詞 通腑祛痰活血法 急性腦出血 CRP IL-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0.146
資料與方法
收治腦出血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齡48~79歲,平均57±719歲;對照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49~78歲,平均56±418歲。所有患者均參照1995年全國第四界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關于腦血管疾病分類和診斷要點為標準[1]。同時排除腫瘤、急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及血液系統疾病。11例為腦出血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診斷標準同上),其中男6例,女5例,年齡45~78歲,平均68±9歲。兩組性別、年齡、危險因子數(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和吸煙等)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排除標準: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房纖顫;嚴重感染,凝血功能及肝、腎功能障礙者;用過抗血小板、抗凝及降纖溶栓藥者。
治療方法:對照組基礎治療:脫水、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用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靜滴,每6~12小時給藥1次,持續3~5天;穩定血壓,血壓>200/110mmHg時,給口服卡托普利25mg,3次/日;預防或控制感染,選用青霉素360~480萬U,靜滴,2次/日;控制血糖,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液體量維持在1500~2000ml。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治療組于入院第1天開始口服中藥“星蔞承氣湯”加減方(組方:全瓜蔞10g,膽南星12g,石菖蒲15g,芒硝6~10g,全蟲吞服10g,丹參15g,郁金10g,枳實10g,水蛭10g吞服,牛膝10g,大黃3~6g)1天1劑,兩次煎汁400ml,分2次服,可根據兼癥(兼頭暈者加鉤藤、、珍珠母;如舌質轉紅而徹夜不眠者屬痰熱內蘊而陰液內耗,可加鮮生地、沙參、麥冬;兼氣虛者可加入黃芪、黨參、太子參;風邪重者加天麻、鉤藤、牛膝)適當加減,并使大便控制在每日1~2次,便質軟而不溏。同樣治療15天結束后進行療效評定。
標本采集:患者及健康對照組均于清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4ml,標本室溫放置,凝固后2000轉/分離心10分鐘,留取上清液,凍存于-20℃冰箱待測。24小時內、3天后、7天后檢測C-反應蛋白水平為CRP、IL-6。
檢測方法:IL-6和CRP濃度測定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試劑盒購自深圳晶美公司,并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
其他指標測定:測定全部患者的血清膽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HO,LDL-CHO)、空腹血糖(FBG)。
統計學方法全部數據采用(X±S)表示,統計學處理采用采用SPSS 12.10,統計軟件包,組間數據顯著性差異用t檢驗及方差分析。
結 果
關鍵詞:會計;統計;醫院財務管理;結合
一、引言
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屬于醫院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目標是保證醫院正常運轉的情況下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會計與統計工作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各大醫院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工作和統計工作的結合也越來越緊密。本文從會計與統計在財務管理工作上的關系出發,然后進一步說明了會計與統計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上結合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一些結合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措施。
二、會計與統計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的相互應用
1.統計方法在醫院財務領域中的運用
統計學作為一種數量計算與分析的方法現已廣泛的運用于醫院的會計核算的各種環節中。首先,從醫院財務管理部門整理會計資料的過程來看,就需要運用統計學的數量管理方法。比如,醫院財務會計中存貨計量的平均移動法的原理就是統計學的平均數原理。其次,從醫院財務管理部門分析財務信息的方法來看也需要用到很多統計學的分析方法,比如,以統計指數為基礎的因素分析法,連環替代法。再次,隨著各醫院單位經營管理的日益精細,需要從會計分析提供對市場的預測和企業行為的決策,從而建立了以統計學為基礎的“管理會計”,通過對會計數據的分析為醫院提供生產經營上的決策。比如,采用統計學中的趨勢分析預測模型進行銷售預測與成本預測等。
2.會計方法在醫院統計領域中的應用
會計學反映的是微觀計量行為,主要對醫院的資金運轉、流動情況進行反映,采用的是復式記賬的方式,從各方面反映和記錄醫院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統計工作中,也有許多指標要從會計工作中獲得。比如,醫院統計核算體系中的資產負債核算,流動資金核算都采用了大量會計符號與會計平衡式,在這里統計核算的方法也都是采用了會計的復式記賬的原理。另外,我國很多醫院在部門統計中,也有很多指標需要從會計核算中獲取。
3.會計與統計在醫院財務管理上結合的作用
(1)會計和統計的有機結合是今后醫院醫藥分離的核算基礎
根據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要求,在對藥品進行統計分類時,必須把藥品的收入與其相應的支出情況單獨列出,而相應的在進行會計核算時,也應根據這些要求把藥品的收入與支出情況分別從醫療收入和支出中進行分列。
(2)會計和統計的有機結合是進一步完善醫保制度的保障
根據我國醫療保障制度的有關要求,在財務管理工作要對各類醫保病人的門急診、病房醫療收入的報表統計并單獨列出,從而進一步分析各類醫保病人的治療質量與產生的醫療費用情況。在相應的會計處理上,也要把各類型醫保病人在就醫過程產生各類費用進行單獨核算。
(3)會計和統計的有機結合是醫院有效開展日常財務工作的保證
醫院日常財務管理工作包括病人門急診次數核算、醫生工作量核算、醫院各項成本開支,藥品收入,病人各項醫療費的核算都需要通過統計的方法進行,而這種統計的核算要采用會計復式記賬的方式進行,醫院采用的核算計量原則,是統計與會計核算都實行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原則。三、會計與統計在醫院財務管理上結合的措施
1.改變醫院部門設置,調整統會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能
醫院財務管理上要有效的結合會計與統計工作,首先要對部門設置上進行改變,應把專門從事統計工作的人員歸入財務部門,這樣使其在工作中自然的與后面的會計工作結合起來,另外管理人員也要把對統計工作人員和會計核算人員的工作職能進行調整,使統計工作人員和會計核算人員都承擔一部分會計核算或統計工作。
2.進一步提高醫院會計與統計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
為了確保醫院財務管理會計與統計的有效結合,要進一步提高醫院財務管理部門會計工作人員和統計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要結合醫院財務管理實際需要,對于專門從事統計工作的人員要增強其會計方面的專業知識,使其掌握運用會計記賬的方法,對于專門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要提高其統計分析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
四、完善醫院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
管理會計信息系統作為一種統計與會計有機結合的信息資源的處理和分析系統,對于醫院信息資源的收集與分析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想進一步結合醫院財務管理中的統計與會計工作,就必須盡快建立健全醫院財務管理會計信息系統,通過此系統對醫院內外部各種信息進行統計與會計核算處理,從而加強醫院的事務預測、財務分析和控制功能。
五、結語
總而言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和統計的有機的結合對于醫院財務管理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與統計的結合也將日趨緊密。筆者深信,通過政府、醫院以及相關財務管理部門的努力,醫院財務管理部門會計統計核算一體化的工作也將開辟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財政部統計評價司.企業效績評價工作指南[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16-19.
我國現有本科以上財經院校110所,全國絕大多數省、市和自治區都設有在內涵上隸屬于財經院校的地方商科院校。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是教育部、財政部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簡稱質量工程)的重要內容。到目前為止,教育部、財政部共批準了六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752個,湖南商學院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2007年獲批為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通過幾年的建設,我們深切的體會課程設置的重要性。我們認為課程設置是培養學生能力的基礎,好的課程設置,對學生就業能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現行的有關國家標準,結合對行業、企業所需要的國際貿易從業人員的職業崗位能力調查的結果,按照職業能力要求對有關知識點進行系統整理后,得到本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及要求(包括素質要求、能力要求、知識要求),可以用下面的人才能力體系圖圖1來表示。
一、從畢業生知識類別看課程設置(見表1)
二、從畢業生就業能力看課程設置
具體而言,畢業生就業能力包括通用能力,專業基礎能力,專業綜合能力,從課程設置和考核標準看,內容如表2。
表2
能力類別 能力要素 課程設置 考核標準
通用能力 英語應用能力 具備閱讀和翻譯本專業英文資料的能力,具備基本的日常口語交流能力和商務英語對話能力。 大學英語、口語、聽力
商務英語、外貿英語 四六級
計算機應用能力 辦公自動化軟件使用、能夠運用電腦網絡處理單據及各類文件 計算機基礎、數據庫 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
就業創業能力 獲取就業信息的能力、撰寫求職自薦書的能力 大學生就業指導、創新創業學分的獲得
專業基礎技能 營銷調研技能 國際市場調研、預測的能力開拓國際市場、推銷的能力 國際市場營銷 營銷員資格證
會計統計技能 帳篷登記、報表編制及費用核算能力;利潤核算、效應分析能力、統計分析能力 會計學、統計學、國際財務管理 會計師
數據分析技能 對經濟、貿易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進行實證研究的能力 計量經濟學、經濟計量分析軟件及應用
專業綜合能力 國際商務能力 進出口業務的組織、管理能力;通過交易磋商,訂立外貿合同的能力;熟練填制各種外貿單證的能力;網上交易、利用EDI通關的能力;企業電子商務管理的能力 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法、通關實務、電子商務、國際商務 單證員
跟單員
電子商務師
國際結算能力 熟練運用國際貿易中常用的結算工具的能力;開立、審核信用證的能力、防范收匯風險的能力 國際金融、國際結算
組織貨物運輸能力 為進出口貨物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簽訂運輸合同的能力;為進出口貨物合理投保的能力 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港口概論、國際物流原理及實務 貨代員證、報檢員證
處理外貿函電能力 對外貿易洽談能力;處理日常業務函電及其他業務的能力 國際商務談判、國際商務函電 商務談判師
【關鍵詞】 財務會計報表; 統計財務報表; 差異比較
眾所周知,統計與會計是兩門不同的學科,二者在研究對象和基礎理論等諸多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但同時又在技術方法和實際應用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實際工作中,會計主要服務對象是各類企業和經濟組織,統計的服務對象則側重于服務國家宏觀調控;在使用方法上,會計主要用于價值形態的管理,反映的是價值形態,而統計既反映價值形態,也反映實物形態;在特點上,統計及時、全面、靈活,會計則實際、準確、嚴謹。雖然統計和會計存在差異,但財務統計核算離不開會計核算,財務統計是以會計核算為基礎,結合統計核算的需要而建立的,是統計與會計緊密結合的具體體現。
一、會計報表與統計報表的相同點
(一)數據來源基本一致
資產負債部分,數據來源主要取自該單位的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分配部分,數據來源主要取自該單位的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其他部分,數據來源主要取自該單位的會計賬戶核算資料。
(二)指標名稱基本相同
統計財務指標的名稱除個別指標外,基本都和會計科目名稱一致。
(三)部分審核關系相同
統計財務狀況表中有些審核關系和會計公式是相同的。如:“所有者權益合計=“資產總計-負債合計”是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變型;“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也和營業利潤的形成過程一致。即使兩者有些不同,也是根據會計表中關系轉變而來。
二、會計報表與統計報表的不同點
在會計核算中,準確、嚴謹的觀念貫徹始終,這一點也體現在會計報表中。而統計報表根據國家宏觀調控需要決定指標的取舍。因此也就決定了統計報表和會計報表的不同。
(一)報表設置不同
1.價值量的計量單位設置不同:由于統計與會計的服務對象和工作目的不同,價值量的計量單位設置也有所不同。統計財務狀況表價值量的計量單位為“千元”,而會計報表的價值量的計量單位一般為“元”。
2.定報報告期別設置不同:按會計制度規定: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歷起訖日期確定。統計財務報表與會計報表年報的報告期是一致的,但在定報報告期別的設置上有所不同:定報的報告期分別為“1-2月”、“1-5月”、“1-8月”、“1-11月”。
(二)指標數據取得的依據不同
1.根據會計賬戶余額填報的統計指標
“現金”與“銀行存款”指標在財務統計報表的資產負債部分,雖然此部分的數據來源主要取自該單位會計的資產負債表,但這兩項指標不能直接從資產負債表上取得。因為資產負債表上只有包括此兩個指標的“貨幣資金”指標,而“貨幣資金”指標是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三項指標的合計數,因此這兩項指標要根據其會計賬戶期末余額數填報。
2.根據會計科目加工填報的統計指標
在會計科目中沒有現成的“本年折舊”指標,此指標應取自“累計折舊”科目,而“累計折舊”科目的期末余額數,反映的是該單位自成立以來的累計折舊數。因此“本年折舊”指標是“累計折舊”科目中本報告期的折舊數額。在不存在固定資產報廢與轉出情況下,累計折舊賬戶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的貸方發生額=本年折舊。而在有報廢與轉出的情況下,以上等式不成立。
3.需要分析填報的統計指標
會計科目中“實收資本”科目下是按具體投資者進行的明細分類。因此統計指標“實收資本”下的“國家資本”、“集體資本”、“法人資本”、“個人資本”、“港澳臺資本”、“外商資本”等指標就不能從會計科目中直接取得。要區分投入資本的性質,需要結合工商營業執照、公司章程和企業實際情況等進行分析填列,如企業填101表時的登記注冊類型為股份合作制企業時,不管是否存在個人投資,其控股情況都應填集體控股,103表中的資本類型也應填集體資本,否則審核關系就不能通過。
4.需要從會計科目中計算的統計指標
會計制度上有很多會計科目沒有規定明細科目,各單位根據其具體情況進行明細分類。如“管理費用”中的“稅金”、“財產保險費”、“差旅費”、“工會經費”等指標,在單位沒有明細分類時是需要從會計科目中摘算的;再如:會計制度規定“財務費用”科目核算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費用,包括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損失(減匯兌收益)以及相關的手續費等。因此統計“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凈額)”指標時若存在利息收入和匯兌損益的情況下是需要計算得出的。
(三)報表的審核關系不同
1.資產負債部分
會計資產負債表中指標存在關系都是相等的。如:流動資產合計=貨幣資金(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應收補貼款+待攤費用+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債權投資+其他流動資金。而統計財務狀況表流動資產合計的審核關系為:流動資產合計≥現金+銀行存款+短期投資+應收賬款(凈額)+存貨。類似這樣的關系還有一些,在此就不再一一列舉。
2.利潤及分配部分
會計利潤及利潤分配表是根據利潤形成和分配過程一步推算下來的,前面已說過到“營業利潤”指標,統計和會計核算關系都是一致的,但是“利潤總額”指標,統計與會計在報表設計上就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會計報表利潤總額是根據“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得出的。而在統計財務狀況表上的利潤總額不含營業外收支,所以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之間不存在審核關系。
三、對于做好會計報表和統計報表的思考與建議
財務統計是統計工作中一項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統計業務的一個難點。因此把握統計財務報表與會計報表的聯系與區別,對于正確統計財務情況,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是十分必要的。
(一)加強統計報表制度建設
現在各行業規模以上的單位都有上報統計年定報表的義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上報統計財務報表。要保證上報的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對統計財務報表上報要求的理解就顯得十分重要。基層單位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沒有遇見過的問題很多,而會計處理方法的改變,定會影響到統計財務報表。因此應加強統計制度建設,對統計指標與會計科目的不同,作出明確和詳細的解釋。
(二)建立統計報表信息反饋平臺
由于制度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建議建立統計報表信息反饋平臺,利用互聯網優勢,讓基層統計人員把實際遇到的問題及時反饋上去,有利于上級統計部門隨時了解報表過程中的問題,及時做出指導。1.兼顧工業、商業、服務業等各個行業需要,設立各行業的問題反饋專欄,使各行業能將問題分門別類的及時提交上報,同時能了解到上報統計數據的問題和情況公告。2.保證反饋的具體信息能夠得到高效率的處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處理機制。將各行業問題分類總結后,上級統計部門可以在第一時間在網上予以解答,也將減少政府統計機構工作人員重復解答問題,提高工作效率。一段時間后將有代表性的問題匯編成冊,下發到各下級單位。這樣可以利用網絡提高統計報表填報的正確率和辦公效率,較好地滿足基層單位的業務應用需求。為信息化建設打下基礎,以進一步創建具有特色的現代化統計信息體系。
(三)開展財務統計分析
如何使用和分析財務會計指標,開展財務統計研究,更好地利用會計信息為統計工作服務,是統計工作面臨的迫切任務。而解決此問題首先要解決統計教材過于專業化的問題。在統計學歷教育和職稱培訓中都有會計和統計課程,但課程都過于專業化:會計課程中沒有關于在統計工作中如何使用會計報表的內容;統計課程中沒有關于如何使用統計理論和大量的核算資源對會計指標進行分析的內容。建議編寫會計統計兼顧的統計人員繼續教育教材,且教材不能照搬統計和會計類課程教材,它應既包括統計和會計的基礎知識,又兼顧兩門學科的交叉部分,還應有統計人員如何利用所掌握的統計財務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的內容。而統計知識與會計知識的融會貫通將會打開一片統計分析的新天地。
(四)加大對統計人員的培訓力度
財務統計報表與會計報表的區別,對統計報表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在現有基礎上要加強對統計人員尤其是基層統計人員的培訓工作,要讓統計人員尤其是基層統計人員理解:統計和會計是兩個不同的專業,應當有跳出會計的觀念才能進一步了解統計、學習統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統計報表的要求,從源頭上提高統計報表的數據質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