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醫綜合基礎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南水北調中線;建筑物;地基;處理
中圖分類號:G2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3)36-0348-01
1 概述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邢石界至古運河南渠段(以下簡稱邢石段)途徑石家莊市高邑、贊皇、元氏、鹿泉、橋西區和新華區6個縣(市)區,穿越大小河溝21條、坡水區7處,渠線總長65.793km,共布設各類建筑物123座。像渠渠交叉建筑物、分水閘、退水閘以及排冰閘等,建筑物要求的地基承載力一般不高,天然地基就能滿足設計要求,不需要進行地基處理。涉及到需進行地基處理的建筑物主要為大型河渠交叉建筑和左岸排水建筑物,所采用的地基處理方法主要有換填法、振沖法、夯擴樁以及水泥攪拌樁等。
2 換填法
當軟弱土地基的承載力和變形滿足不了建筑物的要求,而軟弱土層的厚度又不很大時將基礎底面以下處理范圍內的軟弱土層的部分或全部挖去,然后換填強度較大的砂、碎石、素土、灰土、高爐干渣、粉煤灰等性能穩定、無侵蝕性的材料,并壓(夯、振)實至要求的密實度為止,這種地基處理的方法稱為換填法。換填法可有效地處理荷載不大的建筑物地基問題,常可用作為地基淺層處理的方法。其作用主要為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地基沉降量、加速軟弱土層的排水固結、防止地基凍脹等。換填法的處理深度通常宜控制在3m以內較為經濟合理。
邢石段工程中,有5座左岸排水建筑物、4座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的地基需進行局部處理,見表1。
其中槐河(一)渠道倒虹吸坐落在卵石、含碎石紅粘土和鮞狀灰巖三種不同的地層上,鮞狀灰巖地基中溶蝕裂隙型溶洞比較發育,且為含少量碎石的黃褐色粘土所充填,對建筑物的安全有一定的影響。對基礎開挖中出露的淺層溶洞進行處理,挖出溶洞內的含碎石黃土狀壤土等充填物,用C10素混凝土混凝土進行回填。槐河(二)渠道倒虹吸水平管身段基礎為鮞狀灰巖及部分粘土夾碎石,其中粘土夾碎石部分長度約50m,平均厚度不足2.5m,為了防止地基變形對管身安全的影響,把粘土夾碎石全部挖除,用C10素混凝土混凝土進行回填。
3 振沖法
振沖法又稱振動水沖法,是以起重機吊起振沖器,啟動潛水電機帶動偏心塊,使振動器產生高頻振動,同時起動水泵,通過噴嘴噴射高壓水流,在邊振邊沖的共同作用下,將振動器沉到土中的預定深度,經清孔后,從地面向孔內逐段填入碎石,使其在振動作用下被擠密實,達到要求的密實度后即可提升振動器,如此反復直至地面,在地基中形成一個大直徑的密實樁體與原地基構成復合地基,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沉降,是一種快速、經濟有效的加固方法。
振沖法分為振沖擠實法和振沖置換法兩類。振沖擠實法是在松砂地基中,依靠振沖器的水平振動和填料的擠壓作用,使松砂變密實,稱為振沖擠密法,又稱碎石樁法。使用此法時要求粘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強度不小于15~20kPa。
邢石段工程采用的是振沖碎石樁,涉及到的6座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樁徑均為0.8m,樁間距1.5~2.2m,見表2。
4 夯擴樁
夯擴樁是集合了錘擊樁和振動沉管灌注樁優點的一種新型沉管灌注樁,是利用內擊錘或內夯管與沉管的共同作用,在沉管達到設計持力層深度之后,在管內灌入混凝土進行夯擊,在夯擊能量的作用下迫使灌入管內的混凝土向下部及周圍的土體擠動,這樣,既使灌入的管內混凝土形成了擴大端部分,又使端部所處的持力層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擠密夯實,進而提高了樁端的承載力。夯擴樁實質上是種側壁摩阻力與端承力共同承載的摩擦支承樁,通過增大樁端面積和擠密地基土使單樁承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邢石段工程中,有1座大型建筑物、6座左岸排水建筑物采用夯擴樁進行地基處理。夯擴樁地基處理匯總見表
5 結束語
邢石段工程有多座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承載力不滿足設計要求,根據各個建筑物的具體情況,選擇了不同的地基處理方法,主要有換填法、振沖碎石樁、夯擴樁、水泥攪拌樁和強夯法等。經處理后,地基承載力均達到了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 JGJ79-2002、J220-2002,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
[2] JTGD63-2007,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
[3]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常用資料速查手冊編委會.建筑地基基礎設計常用資料速查手冊[K].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
[4] 孫釗,夏可風.‘98水利水電地基與基礎工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K].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5]何廣訥.振沖碎石樁復合地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關鍵詞:針灸學;護理專業;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3-0041-02
針灸學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在繼承和發揚古代針灸學術思想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運用傳統與現代科學技術研究經絡、腧穴、操作技能、治療法則、作用機制及防治疾病規律的一門學科,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經絡腧穴、針灸技術及針灸臨床治療等內容[1]。它也是一門集醫學基礎、過渡、臨床為一體的綜合課程。護理學專業授課學生以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強化實踐操作、熟練臨床技能為主[2]。護理學教學強調護理技能的獲得與形成,護理技能的教學重點和特點在于強調技能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與患者的言語溝通和提供患者所需要教育的技能[3]。此外,對于護理技能的創新服務,筆者認為基于中醫針灸推拿作為綠色安全無毒的傳統療法,其對于病癥的治療療效確定,且操作簡便易于臨床護理實踐[4],因而可以將針灸推拿引入臨床護理中來,可以給予患者針灸推拿等的非藥物療法護理。基于此,為了能夠更加有效地將傳授針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和熟練程度,在護理學專業學生的《針灸學》教學中,個人認為思路如下。
一、基礎知識理論的掌握
經絡、腧穴部分是《針灸學》的基礎知識[5],也是《針灸學》課程性質之一醫學基礎課程的體現。經絡腧穴部分是針灸刺法灸法和針灸治療的基礎,也是《針灸學》的核心之一。因而對于基礎知識理論的教學極其重要[6]。在經絡腧穴部分的教學上,先多以基于授課學習的傳統教學方法為主[7],教師以講授基礎理論知識為主,學生主要以記憶為主獲得夯實牢固的基礎知識。同時期間也可穿插一些趣味記憶方法如諧音、串聯等來促進學生記憶。另外,對于護理專業而言,雖然《針灸學》教學大綱對經絡原文的不要求,但是也要求掌握經脈的基本循行,因為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為以后的臨床護理針灸操做鋪墊。因而基于《靈樞·經脈》中的經典原文,選擇行文簡潔,誦之朗朗上口,或三五字一句,條理性比較強的文字進行重點講解,如心經循行原文“心手少陰之脈,起于心中,……;其支者:從心系,……。其直者……,出其端”,以原文講授,讓學生自己在體表描繪經脈循行路線,在理解并能夠自行在體表描繪的基礎之上,讓學生盡量背誦原文,以便更好地記憶循行路線,為臨床實踐奠定穩固基礎。
二、臨床過渡課的提早進行
由于護理學的教學重點在于臨床護理技能的獲得與提升[2],因而《針灸學》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圍繞這一中心開展課程。刺法灸法學作為《針灸學》教學中的臨床基礎課程,其主要擔負著聯系基礎知識理論和臨床實踐治療的橋梁作用,主要是對于臨床基本技能的訓練,起過渡和銜接臨床的作用。因為針灸治療和傳統常規中醫有所差異,在理、法、方、穴的基礎上,強調術,即針刺手法操作。熟練的針刺手法操作多是來自于長久不懈的練習,所以可以在整個學習的一開始,就提前練針,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來練習針刺手法,能夠更好地讓護理專業學生掌握針刺技能[8]。本著提早獲得、提早練習的提高臨床技能的目的,提早進行針灸基本臨床技能培訓是有必要的。提早進行針灸臨床基礎課程的講授,能夠增強學生對于針灸操作技能的感性認識,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9],最終有助于學生護理技能的獲得。
三、臨床課程引入PBL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問題的學習,或以問題為引導的學習,是通過小組討論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圍繞提出的問題來學習問題背后的知識的過程[10]。而《針灸學》中的針灸治療部分,針對具體的疾病講解針灸的穴法方術,是針灸對于實際臨床問題的解決。因而,在針灸臨床課程中引入PBL教學模式能夠補充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能夠深化學生對于疾病的認識,使教師授課更有針對性,利于學生臨床思維和分析能力的養成[11,12],尤其是對于護理專業學生而言,PBL模式的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臨床護理思維能力和操作技能,滿足護理學的教學目標,利于護理學生臨床技能的養成。
四、結合護理學專業特色,引入杵針療法
杵針療法是李仲愚老先生家傳十六世的針灸技能,其特點為不用藥物,針具不深入皮膚肌肉,工具制作簡單,取穴精簡,手法簡易,操作簡便易學,無疼痛損傷之苦,無交叉感染之慮,兼針灸與按摩之長[13]。正因如此,將杵針療法引入護理專業針灸學教學課程中,能夠創新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同時也拓寬了學生臨床技能范圍,創新學生技能素質,更能夠提高學生臨床護理技能,提高護理水平和質量。
綜上,護理學專業因其自身專業特色,其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臨床技能的培養要求決定了《針灸學》教學中針灸臨床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因而,在教學中提倡以醫學基礎課程為基礎,夯實針灸經絡腧穴基本知識;通過早臨床的方式,加深針灸臨床過渡課程的學習;再結合PBL教學提高學生面對具體臨床實踐時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補充創新型安全療法——杵針治療,能夠綜合提升學生臨床能力。
參考文獻:
[1]梁繁榮.針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2]林婷,姜小鷹,鄭翠紅.以職業素質培養為核心的基礎護理學教學改革[J].中華護理教育,2010,7(10):447-449.
[3]Bjork IT,Kirkevold M.From simplicity to complexity:developing a model of Practical skill Performance in nursing[J].Clinical Nursing,2000,9(4):620-631.
[4]王軍英.淺議針灸療法的施術安全[J].湖南中醫藥導報,2002,8(7):424.
[5]胡蓉.《針灸學》教學改革芻議[J].中國針灸,2012,32(1):75-77.
[6]孫志.《針灸學》腧穴教學方法探討[J].中醫雜志,2011,52(5):448-449.
[7]申翔.傳統教學法與PBL教學法結合在針灸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19):77-78.
[8]許予民,魏建文.《針灸學》“雙前法”教改初探[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1,34(5):57-58.
[9]劉紅華.“早實驗、早臨床”護理技能培養模式的研究[D].成都中醫藥大學,2011.
[10]龐春江,王威,吳兆利,等.以問題為引導的PBL教學模式在針灸臨床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2):13-14.
[11]陳力.論針灸臨床教學創新[J].中國針灸,2011,31(9):834-836.
[12]夏勇,李藝,劉世敏等.PBL模式——針灸臨床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3(4):4-6.
[13]鐘樞才.杵針學[M].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1-2.
基金項目: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改課題(No.JGYB201109);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NO.11YB034);四川高等教育學會2011-2015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課題(NO.11sc007)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分層教學
隨著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日益普及,有些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就已經對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的計算機知識仍然相當匱乏,特別是像在貴州的一些偏遠地區。就我們學校而言,每年進入學校的新生,來自全國各地,但大多數學生還是來自貴州的各個不同的地區,外省的學生一般在中學就已經掌握了大量的計算機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而本省的學生中有的有一定的計算機知識,但也有一些學生是對計算機知識一無所知的,綜上所述,學生對計算機知識了解程度各不相同,差異較大。基于這種現狀,如果仍然采用傳統的以班級為單位的授課方法已經很難適應當前教學改革的需要。為解決我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當前所處的困境,我們提出了一種新的教學思路。即分層教學,分層教學目的就是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來進行教學設計,以便達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
1分層教學實施方式
要開展分層教學,首先我們就要清晰的了解學生們對計算機基礎知識所掌握的程度,并以此為依據進行分層教學的實施。我們的思路是首先對學生進行摸底考核,根據考核的成績劃分相應的層次,不同的層次制定不同的教學大綱、選擇不同的教材和編寫不同的實驗內容進行教學,這樣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教學,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使學生能夠切實的掌握這門知識。
1.1層次的劃分
根據我校現有進行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和實驗的相關內容為依據基準,進行命題考試。考試內容包括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兩部分。基本原則是根據考試成績作為分層教學的主要依據。根據成績將學生分為兩個層次。考試成績在80分以上(含80分)屬A層次,以下屬于B層次。
1.2教學設置
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注意充分了解各層差異,針對差異,分類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大綱。對于A層的學生,因為具有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技能,根據學校對計算機教學的要求,結合我校中醫院校的特點,可以重點進行OFFICE高級應用的教學。這方面的知識學生不僅在現在,以及將來的工作和學習中都會用到,有很高的實用性;而且通過這方面知識的學習,學生也可以參加計算機等級方面的考試,增加學生自身的競爭力。對于B層的學生就著重于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的學習,掌握基本的OFFICE操作和應用。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學生有自主要求進行層次的調換,也可以提出申請,老師進行酬情處理,由低轉高,進行測試達到要求后即可通過。根據教學目標,分別對A,B層次進行授課。A層次學生以多練少講為主,多給該層次學生創造獨立學習和動手的機會,參考二級考試中各種操作,多設計一些具有綜合性的、靈活性的實驗讓學生進行上機操作練習,注重培養他們綜合實驗能力;對于B層次學生,應實行精講精練,既要重視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的教學,又要注重對學生獨立進行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兩個層次的學生在進行上機操作練習時,我們都可以采取多種方式進行,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如:讓學生自由組合以5-10為基準的團隊,我們以團隊方式來分配實驗任務進行操作練習等。實施分層教學的最后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分層評價。評價的方式不能像以前班級授課時,僅僅以考試的成績作為依據,可以采用多方面綜合進行評分,如上機測試占50%,平時制定的練習題占20%,團隊小組任務占30%。
2分層教學的意義
分層教學對于老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新的教學方式,采用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完成基本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又能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自身的基礎上有了更大的提高。可使教師的教學工作更出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然對老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要有針對性地來制訂學生的教學內容、實驗操作等。
3小結
在中醫院校的學生掌握了上述的計算機的相關知識和操作的能力,是完全能夠滿足當前社會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要求的,學生在就業上也會有較強的競爭力。綜上所述在中醫院校實行分層教學是可行的,不但可以實現因材施教,還可以培養新形勢下的中醫藥復合型人才。
作者:張銘 單位:貴陽中醫學院
參考文獻:
[1]譚浩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的新階段[J].計算機教育.2004(1):27-28.
[2]毛莉.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現狀探析[J].中山大學學報論.2006(2):222-224.
探索中醫學英語教學模式,對2013級3個中醫學專業班級的學生采用不同模式進行中醫學英語教學,并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結果表明,在中醫專業學生中開展醫學英語術語和中醫術語英語翻譯相結合的教學是切實可行的,醫學英語術語的講授可以為中醫學英語的學習奠定基礎,提升中醫學英語翻譯的水平。
關鍵詞:
中醫學;英語教學;教學模式
中醫國際化的發展需要培養既精通中醫學專業知識又能熟練應用英語進行表達的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因此,如何開展中醫學英語教學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中醫學英語教學包括聽、說、讀、寫多個方面,其中醫學英語術語是中醫學英語的重要基礎。大多數中醫院校的中醫學英語教學側重于中醫理論術語翻譯的教學,而忽略對醫學英語術語的學習,教學模式比較單一,造成很多中醫知識的翻譯都是中文式英語,而中醫和西醫的交流與傳播必然首先體現在專業術語上,術語成為概念溝通的唯一途徑[1]。針對這一現象,本研究在中醫學英語教學中加入對醫學英語術語的介紹,在學生了解和掌握醫學英語術語的基礎上,力求尋找一種科學有效的中醫學英語教學培養模式,使學生在掌握醫學英語術語基礎知識的同時,熟悉一些常用的中醫學英語詞匯及表達方式,提高學生的中醫學英語水平,為國內其他中醫院校的中醫學英語教學實踐及相關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據,現介紹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本校2013級(三年級下學期)中醫學專業3個班級(A1班、A2班、A3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共計171人,其中A1班57人、A2班56人、A3班58人。
1.2教學內容及方法
1.2.1教學內容
醫學英語術語教學和中醫英語理論教學。
1.2.2授課模式
A1班采用模式一:傳統只教授中醫術語英語翻譯的教學模式;A2班采用模式二:傳統只教授醫學英語術語的教學模式;A3班采用模式三:醫學英語術語與中醫術語英語翻譯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1.2.3教學效果評價方法
(1)期末成績評價方法。按照形成性評價方法,設置平時成績(30%)和期末卷面成績(70%)兩部分。3個班級同時進行期末理論考試,考試內容相同,按照同一標準,由同一教師批閱同一題型。(2)問卷調查。問卷內容主要涉及學生的英語水平、對醫學英語術語教學的認可情況、對醫學英語術語教學效果的評價及學生結合自身體會對不同教學模式的建議與需求。共發放問卷171份,回收有效問卷17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
2結果
2.1中醫學英語期末考試成績各分數段人數分布情況
2.2問卷調查結果
大部分學生公共英語基礎較好,具備一定的西醫基礎知識、中醫理論知識和臨床知識,并認為很有必要進行醫學英語術語教學。醫學英語術語教學增強了學生中醫學英語閱讀和翻譯的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中醫學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討論
中醫學英語教學有助于提高中醫學專業學生掌握全球醫學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助于提升學生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有助于擴大現代中醫學在全球的影響力。現在,越來越多的中醫院校意識到中醫學英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來越多的中醫院校在中醫學專業中開設了中醫學英語課程。但是,中醫學英語教學模式仍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醫學英語術語學是一門以醫學英語詞匯的構詞法為基礎,以人體各個系統的解剖、生理、病理和診斷及治療為主要內容的醫學英語基礎課程[2],是國內外西醫院校的基礎學科,英國、美國、日本和韓國等發達國家都高度重視醫學英語術語學的研究[3]。醫學英語術語中,大約70%來源于古希臘語,25%來源于拉丁語[4],現代醫學術語受希臘語和拉丁語的影響最大,大量的希臘語和拉丁語詞素與英語相結合,創造出新的醫學術語,使醫學英語術語的數量隨著醫學的發展不斷增加。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大致有1500多個新的醫學英語術語產生,了解掌握這些術語有利于醫學英語的學習。本研究在本校中醫學專業3個不同班級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進行中醫學英語教學。研究發現,2013級(三年級下學期)學生的公共英語基礎總體上較好,已經學習了解剖、生理、病理、生物化學等西醫基礎課程,已經形成了西醫學知識體系的基本構架,能夠很好地理解西醫相關學科基礎知識方面的詞匯,同時也掌握了一定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很適合開展醫學英語術語教學和中醫英語理論的教學。本研究在中醫學英語教學中加入對醫學英語術語的介紹,對醫學英語術語的語言起源、語言形成、結構調整、語義演變、詞素合成、應用方式、認知變異、多語同源和多源同義等方面進行講解,結合西醫基礎課程和臨床課程,按照人體系統解剖、生理、病理、診斷及治療方法等方面進行講授,讓學生學習了人體各系統的重要詞匯。醫學英語術語中大部分詞匯較長,構詞方法與現代英語不同,詞匯量大、復雜,單詞記憶困難,學生往往表現出畏難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本研究側重于介紹醫學英語術語的構詞方法和詞匯歸納記憶法,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講授模式,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如課堂角色扮演、詞綴接龍、猜詞搶答等,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中醫學英語術語的講授提高了學生學習中醫學英語的興趣,鍛煉了學生英語口語、聽力和理解能力,為學習中醫學英語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學習醫學英語術語的基礎上,再講授中醫術語英語翻譯,讓學生熟悉中醫術語的英文表達,更好地理解中醫英語的翻譯方法,尤其在涉及疾病名詞的英文翻譯時,應用“意譯法”,不但可以使學生掌握基本中醫術語的英文表達,還能夠使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翻譯理論知識和方法進行有關中醫翻譯的實踐,教學效果顯著。調查結果顯示,A3班的期末考試成績優于A1班和A2班(P<0.05),大部分學生認為有必要進行醫學英語術語教學。
綜上所述,中醫學英語教學模式還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完善與發展。作為中醫學英語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從教學實際情況出發,對比、分析和了解西醫及中醫兩種術語體系之間的異同點,將傳統中醫文化、現代醫學知識和英語語言相結合,促進中西醫文化交流,使有限的教學資源發揮最大的教學效益,培養出勇于創新、精通英語的高質量中醫藥復合型人才。
作者:楊暢 李雪菲 單位:遼寧中醫藥大學
參考文獻:
[1]蘭鳳利.論中西醫學語言文化差異與中醫英譯[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4):368-370.
[2]牟劍.醫學術語學對醫學生專業英語綜合能力提高的作用[J].吉林醫學,2009(23):3064-3065.
目前大多數中醫院校的西醫診斷學教學通常采用傳統的灌輸模式進行,而且教學內容陳舊,更新緩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性較差,無法開發其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考試多以筆試為主,學生感覺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死記硬背所學知識,使得所學基礎知識在臨床實踐中無法應用。
2提高中醫院校西醫診斷教學質量的對策
2.1轉變觀念,增加學時
中醫診療源自豐富的哲學內涵和人體認識,西醫診療則源于精細的人體解剖學知識,中西醫診斷的共識都源自遠古時代的對人體的基本認識[3]。西醫診斷學是解決中醫院校理論與實踐分離、基礎與臨床脫節等弊端的最佳途徑。因此,有必要加強認識,了解西醫診斷學教學在中醫院校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保證足夠的教學時數;轉變學生觀念,使其充分認識到學習西醫診斷學的重要性。
2.2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西醫診斷學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法,有機結合問題式(PBL)與授課式(LBL)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是培養全面型人才教育理論的指導下的一種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種手段,模擬或恢復教學內容情境[4]。LBL教學法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將學生引入問題后激發其積極思考能力,通過自我討論、探究及總結,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知識[5]。PBL教學法則以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中心,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并在解決問題中學習[6]。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基礎知識的傳授采用PBL與LBL教學模式進行,臨床實踐中準備典型案例讓學生模擬患者或選擇標準化患者,教師讓學生通過詢問病情、采集病史、書面記錄達到教學目的。學生通過對教學過程的參與,激發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高臨床實踐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2.3教學與臨床相結合
教學過程別是體格檢查和癥狀學部分應盡最大可能地將書本知識與日常的常見病、多發病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生自身患過或接觸過某種疾病的患者,很快會將書本知識與實際認知相結合;講完癥狀及體征后,可選擇常見病例,包括患者病史、實驗室檢查、體格檢查及器械檢查等,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疾病判斷等,不但鞏固了學生的課堂知識,而且鍛煉了其診斷能力。
2.4充分利用多媒體
多媒體教學技術是將網絡、多媒體等計算機技術充分結合的綜合教學技術,是理論知識最好的教學形式。具有內容豐富、直觀、高效的優勢,通過多媒體演示視頻、圖片及動畫,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直觀、生動,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學習主動性的調動都具有重要意義。課堂上采取教師講解一段后,再播放正確的及錯誤的操作錄像,正常的及異常的體征對比,使學生加深印象。諸如,教師可以將心臟雜音和心臟搏動的動畫、心電圖利用多媒體同步播放,再與其他各類型雜音進行比較,幫助學生加深感性認識,提高教學質量。
2.5建立臨床技能培訓室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 2017)14- 0126-03
doi:10. 3969/j.issn. 1671- 5918. 2017. 14. 047
[本刊網址]http://hbxb.net
何為探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是指教師不將現成的結論告訴學生而是通過引發、促進、支持和指導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以達到完成學科教學任務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探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改變學生原有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今后能可持續性地學習奠定基礎。傳統中醫教育以教師、教材和課堂為中心,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學生缺乏一定的靈活性和創造性。近年來,實踐了一系列的中醫教育的改革方案,雖有很大的改觀但仍不能與社會發展的需求相適應,在校大學生缺少對中醫的熱情、興趣以及獨立思考、積極答疑的能力。一部分學生能靠被動記憶記下各種病因、病機、病證和方藥,能夠很好地應對考試,但是一旦出現與課本不一樣的病證,便無證可辨、無方可選。再加之現在的課程越來越多,大部分課程的課時被壓縮,學生們課時少,任務重,因此改革傳統的中醫教學模式,構建探究性學習教學模式有重要意義。溫病學是一門研究溫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及其防治方法的學科。主要闡明溫病的病因、病機、診斷方法及其防治措施。把探究性學習方法運用在溫病學的教學中,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既能讓教師寓教于樂,教學相長,又能增強學生對中醫的信心,還能鍛煉學生的中醫思維,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引導式探究性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突出溫病學整體觀(亦是中醫整體觀)、動態觀和辨證論治(如:三焦辯證和衛氣營血辯證)的精華特色,圍繞溫病學的特點(如:特有的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理論體系以及溫病學的用藥特色、辯舌驗齒),突出重點(對教材的總論做一點一般介紹、減少對重復內容的反復講解、突出講解溫病學的辯證思路和診斷方法)、精講難點(相似疾病的鑒別等)、解析疑點(溫病方劑與傷寒方劑的變通與異同),完成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實現溫病學在中醫課程體系中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好難點重點的同時,提出自主探究性的問題(探究性問題要難易適度;問題要具有啟發性;允許學生做出多種解釋或結論;問題要有可探究之處),學生則獨立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運用已有的基礎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分析,鞏固原有基礎知識,查缺補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給予學生一些探究和實踐的機會(如:跟診見習、實驗研究)這樣能讓學生聯系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實踐與探究能力(因為來源于日常生活和實踐的知識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和吸收,更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對于自學性的內容,教師點到為止;對于學生課后反饋的難點(來源于教師與學生課上課下的交流以及學生自主提出所反映的疑難問題),教師應進行答疑解惑或者引出新的知識,并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分析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運用教師本人的學術特長和優勢引導學生。學生方面,學生積極思考教師所遺留的問題,運用所學知識思考問題或者通過查閱資料、文獻和古籍來解決問題,亦可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獲取其他不同的思維)來解決問題。實踐證明探究性學習教學不僅極大調動學生求知性和主?有裕?而且有利于探究性學習方法的形成。
二、多樣化探究性教學
(一)拓展教學內容
教師基于基礎教學內容(本課程內的基礎知識點、基礎理論)做有深度、有廣度和有意義的延伸,同時要注意與相關學科的聯系(如:與《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學科的聯系),還要注重教學與臨床的結合。教師可以將一些與溫病學關系密切的最新研究成果融人到教學當中(如: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青蒿鱉甲湯的最新應用研究等),使教學內容前沿且新穎。對于一些還未成熟的研究成果,在指出其創新之處的同時又指出某些方面的局限性和有待于深入研究的問題,激發學生們的創新思維。
(二)學生跟診
教師開放臨床跟診平臺,讓學生到臨床跟診學習。教師在臨床上選取恰當病例(如:經典所講的肺熱移腸這一證候類型,證見身熱咳嗽、下利色黃熱臭等,這些癥狀可見于病毒性腸炎、肺心病、鼻炎、糖尿病等疾病中,便可以靈活地運用肺熱移腸這一證候的論治方法來治療這些疾病),將臨床的所見疾病與中醫的辯證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活學活用中醫經典知識的思維通過臨床傳授給學生。從經典延伸到臨床,又從臨床回歸到經典,讓學生們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學有所為。學生方面,注重教師的方式方法,主動適應教師豐富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條件,完善自己對溫病學以及其它基礎學科的認識,加強自己對臨床的認識,把經典知識學活學通,開闊自己的思維,同時盡早掌握并熟悉一些臨床技能。
(三)開放式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之余,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實踐(如:臨床實踐、現代藥理實驗等),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對本學科的認識并增強學生對中醫的興趣;采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如:網絡課程、微課、慕課、文獻檢索、微信課堂和微信公眾號),給予學生更豐富的學習資源提供網絡學習平臺,便于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優良的課外參考讀物讓學生借閱或者推薦一些優秀的書籍供學生自己選擇,有利于學生拓寬知識面;課堂上采用思維導圖和對比記憶等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和區別知識點和疑難點。學生方面,注重教師的方式方法,主動適應教師豐富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條件,完善自己對溫病學以及其它基礎學科的認識,掌握更深層次的知識。主動運用多樣化教學,增加知識的儲備,完善知識體系。
三、個性化探究性教學
王秀蓮等提出對溫病學文獻或者相關研究有興趣的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自己的選題,利用課余時間在網上查詢資料,這類學生到圖書館查閱書籍或者文獻檢索,然后經過歸納整合,寫成學術性的小論文,教師給予修改建議。對實驗有興趣的學生可以進行試驗(例如:溫病學中某些方劑對某些特異疾病病原體的效應、溫病學方劑中某對藥對或單味藥物的現代藥理研究),經過篩選,由教師指導并幫助申請實驗,學生具體操作(例如:首先讓學生運用科研思維來設計實驗,獲得實驗數據后利用統計學知識統計和分析數據,做出相關表格,最后得出結論)。對臨床方面感興趣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余,加大案例分析的數量和難度,案例由教師精心篩選(然而由于中醫本身的特殊性決定了很多病可以同病異治,有時很難說醫生所給出的就是最佳治療方案。因此教師在引入案例的同時須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問題,擴寬思維),然后學生對病例進行診斷分析(包括病名、病因、病機、辨證、方藥等),學生間相互交流,擴展思維。這類學生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到醫院跟任課教師跟診見習。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適當的病例讓學生模擬處方,從而增加學生對臨床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和臨床實踐能力。實踐證明個性化探究性教學,讓學生形成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思維習慣及行為習慣,提高了學生對中醫的熱情和對臨床的應變能力。
四、問題式教學
改變傳統的課堂問題方式,采用PBL教學法,把學習置于復雜而且有意義的問題中,例如:編寫課堂病例時,將一些鑒別診斷的內容隱含在其中,有利于學生據此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提出需要進一步詢問的癥候、現病史、既往史及過敏史等,鼓勵同學提出假設并給出相應的結果。改變傳統的單一的筆試考試考核模式,加入實踐操作等實際能力考核,讓學生面對模擬患者,應用自己所學知識進行當場診斷(中醫診斷、西醫診斷均可),考察學生的臨床應對能力(可以根據情況建立模擬病房、模擬門診等),在考核的結束后,教師總結歸納出學生出現在考核過程中的問題,給予引導和擴展,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開闊思維。學生方面則應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和自己在考試中所出現的問題并主動解決問題。實踐證明,問題式教學幫助學生們建立起了自主思考、自主發現問題的思維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五、分層次式教學
【關鍵詞】 中醫藥研究生教育;現狀;思考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writer reviewe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graduate student education connected practices,and 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approaches.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graduate student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Thinking
中醫藥學是一門科技含量極高的傳統醫學,其完整的學科體系、博大精深的理論和科學思想,具有很高的研究和發展價值。大力發展中醫院校研究生教育,既是時展的需要,也是促進學校學科建設,提高學校綜合實力的重要保證。
1 中醫藥研究生教育現狀
1978年首次招收中醫藥研究生至今已有30年的歷史,研究生教育的發展非常迅速,已達到一定規模,實現了與國家學位制度的接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當前我國中醫藥研究生教育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和阻礙著我國中醫藥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提高。
1.1 大學擴招的影響
為適應社會的發展,1999 年以來我國高校擴招規模不斷“升級”,研究生教育也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這與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才需求的數量多和層次高的現實國情有一定的聯系。但是,教育規模的過度擴張使得生源質量嚴重下降,同時由于教育投資機制不健全、教育資源投入有限,在研究生數量擴大的同時,其質量并未同比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幅度不盡如人意,研究生教育質量得不到保證。在中醫藥研究生教育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同樣的問題。
1.2 生員素質的缺陷
目前的中醫藥研究生中普遍存在著中醫藥基礎知識薄弱的問題。中醫藥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本科學生對中醫藥基礎知識、經典著作的學習無法深入,這就使得學生在中醫藥學術視野、基礎知識的掌握、西醫基礎理論和臨床基本技能上,都與研究生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相去甚遠。同時受經濟條件、就業形勢的影響,很多學生報考研究生,繼續學習是一種權宜之計,其選擇考研,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種功利主義的表現。由于這些短期行為和功利主義思想的存在,根本不可能激發他們對中醫藥深入研究的熱情。
1.3 導師素質的差異
研究生導師能否按照教育規定施教,將主要精力有效地注入有潛力的學生身上,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由于目前學術界學風浮躁的影響,有些導師急于求成,有些教師則整日忙于兼職或者繁重的行政事務,同時研究生的持續擴招導致師生比例不斷擴大,許多導師負擔過重,沒時間潛心于學問,以致自身的科研能力止步不前[1]。
1.4 課程設置的不合理
我國現有的中醫藥研究生課程還存在不少缺點:內容落伍,跟不上學科發展;課程設置過分狹窄,只關注學科本身的邏輯和結構,而缺乏了對人發展的關注;和本科內容重復過多,甚至是本科課程的翻版;對研究生的重要評價指標仍然是考試成績等等這些根本不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不可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 提高中醫藥研究生教育的思考與建議
中醫藥事業的大力發展,關鍵在教育。為了中醫藥更廣泛地走向世界的需要,中醫藥研究生教育應順應目前的形勢,把握機遇,培養各種外向型中醫藥人才,既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具有較高學術水平,以便適應目前對中醫藥人才的需求。這些除了知識需要長時間積淀和融合這一因素之外,我們需要對中國的中醫藥研究生教育體制進行一些思考。
2.1 提高導師素質要想培養研究生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 首先要有一支治學嚴謹、學風正派的導師隊伍。發揮導師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主導和核心作用,提高導師隊伍的總體素質和學術能力。引入評估淘汰機制 , 嚴格導師遴選條件, 進行任期考評, 打破導師職務“終身制”;采取留學深造、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合作, 承擔重大中醫藥科研項目等形式, 不斷提高導師素質;大力做好中青年導師的培養工作, 切實保證新老導師正常交替;推行集體指導和聯合指導研究生制度, 發揮每個導師之長, 使具有不同知識結構的導師共同合作培養研究生;充分發揮導師的教書育人作用, 使研究生在治學和為人兩個方面都達到中醫藥人才的要求[2]。
2.2 開辦七年制本碩連讀教育根據新的發展需求,積極進行研究生招生和培養等相關學科專業結構的調整,逐步建立和健全中醫藥專業學位教育與學科教育體系,為社會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將傳統碩士研究生教育與本碩連讀的后期實踐教育融為一體;按照重點學科建設模式改革,加強其產、學、研協同培養研究生的探究,搭建研究生實踐教育的平臺,與中醫藥繼續教育相銜接,培養適應性強的專科應用型人才。
2.3 建立評估制度 為有效地保證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打破學位授權點的終身制,促進學位授予單位不斷加強學科建設,鞏固和提高教學水平,國家應定期開展對研究生授權點的評估工作。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方面的社會評估機構也應對學校進行的評估,并且將評估名次向社會公布。授權點應經常性的開展自我評估工作,每一年或間隔一年評估一次,把評估工作作為學校日常性工作長抓不懈。在自評工作中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建立起具有自我完善功能的質量保證和監控體系,形成良好的質量約束體制,以保障研究生教育有序、健康發展。
2.4 調整課程體系知識經濟呼喚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的創新教育,尤其是大力發展以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為目標的研究生創新教育。知識越豐富,基礎越寬厚,就越有利于創新。因此學生在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本學科研究領域有關的相鄰學科或相關學科的理論和先進技術方法,具有堅實的外語基礎和其它科學文化知識的前提下,中醫學院校要在課程結構、教學內容等方面大膽進行調整創新,將中醫學研究生教育辦出特色,辦出水平[3]。
3 小結
中醫藥研究生教育肩負著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創造性人才的重任,我們將不斷研究、不斷實踐、不斷改革,努力提高中醫藥研究生教育質量,促進中醫藥學術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建興,蘇小康. 中醫藥研究生創新教育初探[J].醫學綜述,2007,13(24):2059.
[2]詹秀菊,劉秀峰.中醫藥院校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主要途徑[J].中醫教育,2008,27(2):64.
關鍵詞:中醫內科學;研究生;培養
Abstract: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urre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l medicine graduat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there are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is not solid, professional thoughts to consolidate, the lack of clinica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learning of related subjects,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o cultivate skillful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peration skills and clinical thinking; At the same time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trong professional thought concept; 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clinical, make its master the skills of communicating with family members; With strong clin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promote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Graduate students; Cultivation
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是一個需要不斷深入探討的課題,對于中醫研究生的培養尤其是中醫內科研究生的培養,如何做到在繼承和發揚中醫學精華的同時又能結合現代醫學的治療手段來發揮中醫的優勢,是目前中醫內科的導師們必須考慮的問題。我校中醫內科研究生來源大致可分為:①中醫本科生直接考研;②從其他學科轉來(如本科是針灸推拿、中藥專業考研到內科);③從臨床考入(多數是其他專業)。因此部分中醫內科研究生存在著專業思想不鞏固、專業基礎不扎實、缺少臨床經驗等先天不足的狀況。要使中醫內科得到很好地繼承、發展和創新,做好內科研究生的培養工作是關鍵。高層次的中醫內科人才,應該就在這些人員中產生。我們認為中醫內科研究生的培養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加強基礎知識的培養,融通中西醫學
我校部分研究生對中、西醫基礎課程并不重視,況且其中還有其他專業考入的學生,故往往在研究生課程學習中,其中醫基礎并不扎實,現代醫學的基礎則更薄弱。因此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臨床帶教,均更應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和鞏固。做為研究生不僅要有扎實的中醫基礎,而且要把本學科的現代醫學基礎做為必修課。只有系統掌握中、西醫學基礎,融會貫通中西醫,才能體會到中醫的優勢,尋找到本學科的內在規律,進一步學好中醫;并且在內科臨床碰到急危重癥時,才能處變不驚,從容應對。
2 加強思想素質教育,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觀
祖國醫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醫內科學尤其是祖國醫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數千年來隨著中醫學的發生、發展、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在當前醫患矛盾較為突出社會背景下,醫務工作者肩負著重大的社會責任,因此醫生應更有愛心、仁心、責任心、奉獻之心。中醫內科研究生應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觀,不為名利而動,培養“大醫精誠”的思想境界,才能潛心學術,專于臨床[1]。
3 培養熟練的臨床診療、操作技能和臨床思辨能力
在當前經濟發展迅速,物質條件越發豐富的社會現狀下,患者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及個人權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培養學生膽大、心細及嫻熟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做腰穿、腹穿時,患者可能會有所顧忌,所以,操作前必須和患者交待清楚所有注意事項,同時要求醫生的操作準確、熟練,才不容易出現醫療糾紛。其次,對中醫傳統的望、聞、問、切能力的培養也不能忽視。如面部的望診,面色的紅、白、黃色,面部有否青筋暴露,在何位置;舌苔厚薄、白、黃、膩、滑;要仔細觀察,從中尋找臨床診斷依據、疾病原因以指導臨床診療。而臨床思辨能力則是中醫內科學研究生重點培養之處,中醫內科診病,必須四診合參,辨證施治以達到用藥準確,藥到病除的效果。如患者咳痰量多,質地粘稠,苔白厚膩,本應是二陳湯之證,但大便卻是干結的;又有患者外感高熱,咽紅充血,卻又大便稀溏;這些都需要對臨床所得去偽存真,透過現象看本質,以求得出最合理的診療方案。帶教過程中,如不能在當時指導學生,也應在診后向其講明,并進行臨床病例分析,以提高學生的臨床辨證能力及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的能力,使中醫內科研究生一踏上工作崗位就能勝任本職工作,與臨床無縫接軌。
4 教會學生與患者、家屬溝通
臨床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經常遇到患者和家屬對某些情況的不理解,而出現溝通障礙,有時學生會覺得很委屈,這時要指導學生如何去進行有效溝通,讓學生去理解他們的心情,用最恰當的態度和語言與其交流。有些患者病史較長,需長時間用藥,醫生有必要反復進行解釋和指導服藥,我們在后期先讓學生進行解釋和指導,若不全面要及時予以補充,這樣既鍛煉了學生,又能讓患者感受到我們對他的重視,同時也檢驗了學生對各種疾病的熟悉程度。帶教時,導師還要言傳身教,使學生學會尊重患者及家屬,真正做到無論富貴貧賤“皆如至親”。
5 培養中醫內科研究生的臨床科研能力,創新能力
既有臨床能力,又有科研能力,并掌握學科前沿知識,使學生到了臨床不僅能夠勝任本職工作,同時具有學術帶頭人的培養潛質,經過若干年能在本學科載露頭角,帶領學科前進,這是醫學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因此,在研究生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科研能力。①要培養了解學科動態、前沿信息的技巧,通過文獻檢索,參加各類學術活動等以提高他們對學術研究的興趣;②培養學生從臨床實踐和學習中發現本學科的新問題、新方法,激發科研思維靈感,尋找新的科研課題;③在現有的科研工作中鼓勵其獨立完成科研工作,在科研實踐中鍛煉提高,最終形成自己新的科研設想和進一步研究的新思路,使之成為高層次的中醫內科臨床科研型人才[2]。
綜上所述,中醫內科研究生教育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培養出能夠將中醫理論、診療技術和現代醫學的理論、診療手段相結合的、從事創造性研究的人才,如此才能使祖國醫學不斷發展,才能惠及于民。其次,無論是研究生的理論授課還是臨床教學,都要沿著一條主線來完成,即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保證教育質量、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和時代對人才的要求,促使祖國醫學不斷完善、發展。
參考文獻:
實驗骨傷科學 中醫骨傷 教學實踐
一、強化實驗骨傷科學教學的必要性
實驗骨傷科學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醫骨傷科治療方法和方藥對機體的作用、作用機理,以闡明骨傷科疾病的發生機制及中醫藥防治疾病骨傷科疾病的原理,是現代中醫骨傷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中醫骨傷現代化及培養現代中醫骨傷人才有著重要的意義。內容涉及到組織學、病理學、生物化學、免疫學、細胞及分子生物學、組織工程學等多種研究方法。
多年以來這門課程在陜西中醫學院一直作為自修課程,但隨著中醫骨傷專業的發展及學科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開設實驗骨傷科學的必要性愈加明顯。通過開設實驗骨傷科學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驗證理論、培養實驗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培養中醫骨傷科學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我院中醫學(骨傷方向)于2007年正式開設了該門課程。但其涉及面廣,對基礎知識要求較高,而課時相對較少,給這門課的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為此,我們進行了有限的實踐與探索。
二、強化實驗骨傷科學教學的可行性
從課程設置看,實驗骨傷科學涵括范圍廣,課程內容系統性強,使學生能系統地用實驗去印證理論知識。學生在實驗操作中機會增多,課程更貼近臨床實際,使學生在學習該門課程的同時,能系統地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達到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的同步發展。因此,從課程特點看,強化實驗骨傷科學教學是可行的。
從課堂設計看,如果把開設實驗骨傷科學的目的局限于增強學生動手能力的范疇是不夠的。我們在教學中發現,只要科學合理地設計實驗內容,就能通過實驗骨傷科學教學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制備狗骨干骨折動物模型及假設股骨頭壞死等臨床景象以后由學生自己獨立處理,鍛煉其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這些問題不能從書本上找到現成的答案。這就促使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理論知識從實驗中尋找解決的辦法。這樣做使實驗骨傷科學課不再是簡單地重復手術操作步驟,而是一個探討性和研究性的學習過程。無疑這對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和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實驗骨傷科學是可行的。
從課堂教學效果看,實驗骨傷科學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創了新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成為主動的實踐者,從而充分調動了其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其求知欲望。學生在實驗中思維活躍,操作認真,討論熱烈,探索精神強。由此可見,學生們對實驗骨傷科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高昂的學習熱情。
三、加強基礎醫學教育是強化實驗骨傷科學教學的基石
實驗骨傷科學教學內容涉及到組織學、病理學、生物化學、免疫學、細胞及分子生物學等基礎醫學知識,這些基礎醫學知識掌握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本課程的教學效果,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在教學中常常發現,學生很多相關基礎知識較差,對于很多基本的實驗方法不了解,對一些基礎實驗的原理也不清楚,這樣該課程讓他們覺得很難理解。所以對于中醫學專業(骨傷方向)學生,加強基礎醫學的學習對于開設實驗骨傷科學有重要意義。在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尤其要注意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實驗方法及實驗原理,了解基本實驗程序,實驗儀器。
四、科研創新意識及基本能力培養是強化實驗骨傷科學教學的重要內涵
我們這門課程開設的意義就在于增加我們對中醫骨傷疾病研究的本領,要開展科學研究,首先我們要有科研意識,要在我們的工作及學習過程中,通過意識去發現問題。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尚無這方面意識,因此,如何加強對中醫骨傷專業本科生科研意識的引導,培養正確的科研意識有重要意義。為此,我們在授課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意識,通過介紹近些年來現代醫學、現代骨科學及中醫骨傷科學發展的最新理論、臨床與實驗研究新成果、新進展、新動態來擴大學生知識面。這對開拓科研思路,培養科研能力非常重要,同時通過課堂探討,要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學術見解,養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科研精神。
為了進一步開拓學生的思維,在他們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及科研思路后,通過國內外最新文獻的學習,讓他們在進一步了解科研思路及科研設計的基礎上,也了解到學科前沿,同時對他們的外文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在課堂教學和實驗操作中重視激發學生科研興趣,培養良好的科研思維和探索精神,培養創新的科研能力。同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培養科研意識的同時,要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科研方法,如科研的概念、科研分類、科研選題的步驟及原則、有關醫學實驗動物學基礎知識等。
另外,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于骨傷特色及重點病種的科研思路及方法訓練,如講述骨折愈合的研究現狀,中醫藥的優勢,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問題,骨折愈合的研究方法,具體內容包括長骨干骨折動物模型制備方法及觀察指標。另外,頸椎病、股骨頭壞死、慢性化膿性骨髓炎、骨質疏松、脊髓損傷、類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科研思路及研究方法也是我們的教學重點。在科研思路方面,我們在教學中引用國外最新文獻,通過這些文獻的結構設計、涉及的研究方法,研究層次來讓一方面學生了解科研思路及科研設計。
五、突出實驗技能培養是強化實驗骨傷科學教學的重點
一個好的課題需要嚴謹的設計,但涉及再好的課題也是需要熟練科學的實驗方法來完成,所以加強實驗技能的培養至關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和基礎醫學的教學實驗相結合,適當增加骨傷科疾病研究方法中的基本實驗,如我們在組織學實驗中可以適當增加肌肉,骨骼的標本處理、常規及特殊染色方法的教學;在免疫學實驗中可以增加神經免疫組織化學方法等。目前全國中醫藥院校尚沒有統一編制的《實驗骨傷科學實驗指導》教材,我們根據以往給中醫骨傷專業2003級、2004級、2005級本科學生講授這門課時的經驗,結合教學改革內容,并參考了同類相關教材,編寫了內容配套、操作性強、重復性好、同我院現有基礎條件適宜的實驗骨傷科學實驗指導院內教材。以期提高學生的科研素質和動手操作能力。
六、多媒體教學是強化實驗骨傷科學教學的重要手段
教學過程中我們改變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方法,利用自己制做及應用國內外相關實驗方法的多媒體課件,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表達知識的媒體結合起來,提供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理論感官化,便于學生理解、記憶,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嗅鞘細胞細胞的形態學觀察及其培養,我們把培養嗅鞘細胞的實際操作過程及培養結果的圖像拍攝下來,制成多媒體課件,將枯燥的理論形象化、生動化,便于學生理解,深受他們的歡迎。同時,采用多媒體教學還可以節省時間。我院目前此門課總時數為36學時,其中理論28學時,實驗8學時。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在單位時間里增加了信息量,減少了板書時間,與以往相比相對延長了學時,使我們有時間給學生講解更多的內容。
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團隊精神是強化實驗骨傷科學教學的必然要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夠使人對工作、學習和創造產生強大的推動力,從而使人思想活躍,注意力集中,產生較高的智力而獲得成就。這門課程因內容較廣泛和前沿,在教學中我們應進一步改革教學方法,通過一些設計性實驗或課題來激發他們的興趣,如我們布置以“中醫腎主骨生髓理論”為基礎,讓學生分組設計實驗,通過這一任務學生就會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及科研專著去了解科研的整個過程,如,設計思路、動物分組、動物造模、指標測定及統計學方法等內容。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了科研方法,又增強了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強化了團隊意識,培養了合作精神。這一點對于以后的臨床工作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中醫骨傷科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學科,但迄今為止,該學科尚存在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具體涉及到傳統基礎理論及臨床技術,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進行大量的科學研究,包括基礎研究、臨床基礎研究及臨床研究。實驗骨傷科學的開設和規范教學對于中醫骨傷專業發展及培養創新性人才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應進一步總結教學經驗,增加學生興趣,培養新世紀中醫骨傷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壽好長,朱津浦,金京南等.中醫專業實驗診斷教學改革[J].實用醫技雜志,2003,10(7).
[2]耿建芳,王玉芬,邢天娥等.中醫專業實驗診斷教學中教學模式的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7,18(6).
(上接第168頁)用將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Blog的出現使網絡教育的發展更上了一個臺階,也使得人們將重新審視教育信息化的許多認識。在Blog短短的發展階段,它已經用它的優勢,使人們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它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和進行知識管理的工具。隨著它的日益普及化,它也必將成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Blog的發展是不可估量的,它將引發人們對信息技術在教育應用中的新的思考,使網絡教育走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當然Blog在教育中的應用,還需要我們每一個Blog受益者去探究、發展和推廣,使它成為我們學習的好幫手,成為教育發展中的有利工具。
參考文獻:
[1]黎加厚. Blog與教育:體驗生命歷程共享[J].信息技術教育,2004,(2).
[2]張正國. Blog:承載我們的教育理念[J].信息技術教育,2004,(2).
[3]馮紀元.淺談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5,(04).
[4]于斌. Blog技術在教育信息化中的應用研究[J].計算機教育, 20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