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改善空氣污染的建議范文

        改善空氣污染的建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改善空氣污染的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改善空氣污染的建議

        第1篇:改善空氣污染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大氣污染分析變化規律防治建議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敦化市位于吉林省東部長白山腹地,是吉林省區域面積最大的縣級市,隸屬于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近年來,隨著敦化社會經濟和現代化工業的發展,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耗日益增大,城市人口逐年密集,各類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加導致尾氣污染加劇,大氣污染從構成到防治到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氣污染防治已成為敦化市一項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對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推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五年(2006~2010)環境空氣質量年度對比分析

        (一) 污染物濃度變化情況分析

        根據2006~2010年敦化市環境空氣污染物濃度變化統計表分析,全市三個監測點位的五年各項污染物年均值均沒超出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限值,三項空氣污染物濃度均呈現下降趨勢,但變化幅度不大。二氧化硫年均值從2006年的0.028 mg/m3下降到2010年的0.025 mg/m3;二氧化氮從2006年的0.028 mg/m3下降到2010年的0.026 mg/m3,可吸入顆粒物從2006年的0.098 mg/m3下降到2010年的0.095 mg/m3。

        根據各年度采暖期與非采暖各污染物濃度數據變化來看,采暖期各污染物濃度高于非采暖期,市區兩監測點位(國稅局、進修學校)的污染程度要高于江東地區,呈現出市區人口密集區污染程度在采暖期明顯增高的環境空氣污染特點,可吸入顆粒物在2006年度采暖期的0.106 mg/m3下降到2010年的0.093 mg/m3,說明敦化市在空氣污染防治效果呈現逐年好轉的趨勢。變化趨勢詳見折線圖。

        (二) 污染物綜合指數及構成變化情況分析

        通過對敦化市2006~2010年大氣污染綜合指數比較結果可知,5年來敦化城鎮綜合指數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6年較2010年下降了0.130,詳見表1-2-1。

        表1-2-12006-2010年敦化市大氣污染物構成統計表

        從大氣污染物構成變化情況來看,2006-2010年大氣污染物構成不相同,但可吸入顆粒物仍為各年度的主要污染物,2006-2009年可吸入顆粒物的污染負荷比保持平穩,在2010年出現五年來負荷比增大,由43.6%增加到47.1%,主要原因一部分供熱取暖鍋爐老化,設備有等更新,另外敦化市機動車輛由2006年的27226輛增到2010年的50037輛,因此市區環境空氣污染有所加劇。

        二、分析結論

        (一) 城市環境空氣質量

        根據統計分析和評價結果,敦化市大氣污染物在時間上呈現明顯的變化規律,冬季采暖期各污染物濃度值高于非采暖期各污染物濃度值。在空間上,市區兩處環境空氣監測點污染物濃度高于江東監測點位,可吸入顆粒物(PM10)污染成為本市區域環境空氣污染的特征污染類型,呈現出市區人口密集區污染程度在采暖期明顯增高的環境空氣污染特點。

        通過對敦化市2006~2010年大氣污染綜合指數比較結果可知,5年來敦化市城鎮綜合指數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6年較2010年下降了0.130。

        從大氣污染物構成變化情況得出結論,2006-2010年大氣污染物構成不相同,但可吸入顆粒物仍為各年度的主要污染物,2006-2009年可吸入顆粒物的污染負荷比保持平穩,在2010年出現五年來負荷比增大,由43.6%增加到47.1%。

        敦化市上述環境空氣污染的主要問題是一部分供熱取暖鍋爐老化,設備有等更新,部分小型洗浴鍋爐的煙塵排放也為敦化市環境空氣污染做了很大“貢獻”,幾處存在于市區的全年生產企業及醫療機構生產性鍋爐煙塵,也是導致市區非取暖期可吸入顆粒物難以下降的原因所在。另外敦化市機動車輛由2006年的27226輛增到2010年的50037多輛,因此市區環境空氣污染有所加劇。

        (二) 環境空氣污染原因分析

        除上述社會因素外,氣象條件起到很大的作用。敦化市屬于中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非采暖期與采暖期幾乎各半,因此采暖期長為這一地區的空氣污染創造了有利條件,而且敦化市市區所處地形為山間河谷沖積平原,大氣穩定度多以中性和偏穩定度情況出現,不利于空氣污染物的擴散。通過對這一地區逆溫發生頻率統計分析,無論是非采暖期還是采暖期,該地區的逆溫出現頻率較高,非采暖期為75%,采暖期為80%,導致市區污染在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污染特點,因而控制人為空氣污染源成為影響敦化市環境空氣質量的首要。

        三、大氣污染防治建議

        根據對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的五年評價結果,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非常接近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年平均的標準值,因而控制此項污染物的產生量是確保敦化市環境空氣質量的關鍵。根據敦化市污染源分布情況,建議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嚴控燃煤污染,實行集中供熱,推進脫硫、除塵改造工程建設,控制煙塵、二氧化硫排放量。

        2、嚴格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取締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對違規“小炭窯”等大氣污染源依法予以,強化環境源頭治理力度。

        3、加強餐飲油煙污染治理,開展餐飲行業專項治理和檢查,加強對經營性小煤爐、露天燒烤等行為的執法檢查,治理低空污染。

        4、深化揚塵污染治理,對市區內工業企業的原材料堆放推行倉化、棚化儲存;對建筑工地采取渣土車加蓋遮篷等多項措施,禁止道路遺撒。

        5、加強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嚴格在用車排放監管,鼓勵新能源汽車的使用。

        6、推進生態工程建設,擴大城鄉綠化面積,提升生態服務功能。改造城區土路,提高城區硬覆蓋率和綠化面積。

        7、廣泛利用宣傳、教育等手段提高民眾的環保意識和法制觀念,動員全民參與,共同改善空氣質量。

        [參考文獻]

        [1]環境保護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第2篇:改善空氣污染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因子分析;空氣質量;環保重點城市

        中圖分類號:X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9-0222-01

        自從空氣污染還未人們關注以來,慢性死亡率是533/10萬,占2012年死亡率的86.6%,主要是呼吸系統疾病造成的空氣污染。空氣污染是健康狀況的重要危害因素,如呼吸系統異常開放,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引發了重型工業大量出現。但是,隨著空氣質素的嚴重及惡化,工業能源消耗和由于失職造成的人力損耗進而造成人類健康的威脅。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介紹,急性中毒,急性死亡和慢性中毒。及時采用措施控制減少空氣污染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一、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模型與中國各大城市空氣質量相對比的主要步驟:①選定指標的初始變量和城市空氣樣本數據建立初始數矩陣,②矩陣標準化的初始數量,③對標準化矩陣的數量采用因素分析法主成分法,為了得到共同因素的數量,④使公共因素具有直接的現實意義,利用旋轉共同因素進行研究并給出解釋⑤關于常因子回歸的旋轉分析,計算選定城市的樣本空氣因子得分值,以及所選城市體重的因子貢獻率,計算綜合得分和排名的空氣質量,給出了分類的類型。因子分析過程數據主要用于標準化而且預處理研究數據單位多元化,然后是因子分析。KMO標準應為:0.9以上的值表示可以進行因子分析;大于0.8的值意味著可以進行因子分析;超過0.7的值意味著可以進行階乘分析;低于0.5值不能進行因子分析。KMO值為0.764,表明可以進行因子分析。巴特利特檢查了391.903的卡方值,概率為0,低于0.01,顯示出非常高的水平。假設在顯著性水平被拒絕,相關矩陣不是單位矩陣。另外,研究變量已被證明是相關的,表明因子分析是可以進行的。因子分析的因素分析是通過研究相關變量矩陣的相關系數和找到可以控制所有變量的幾個隨機變量來描述觀測變量之間的相關性。顯然,要素分析只是為了方便分析,簡化復雜問題,為決策者提供理論依據。因子提取和結論,3.536和1.055之間的特征值具有兩個以上因素的特征值。第一個因素解釋了58.925%的差異,第二個因素解釋了17.575%。可以得出結論,累積方差貢獻率包含76.501%的信息,這兩個因素可以作為說明的指標。第一個常見因素是二氧化硫的高負荷,可呼吸顆粒的年平均濃度,年平均濃度的NO和顆粒物的年平均濃度,表明四個因素相關,可以稱為類別。第二個常見因素是NO2的年濃度高濃度和8小時臭氧最大濃度為90%,這被稱為一類。因此,空氣質素因素的影響可分為兩個方面。可以導致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計算兩個因素。另外,得分系數矩陣可以用SPSS獲得如下:F1=0.301X1-0.027X2-0.308X3+0.426X4-0.262X5+0.215X6,F2=-0.059X1+0.439X2+0.010X30.306X4+0.666X5+0.124X6.

        二、空氣污染及建議

        建議空氣污染是由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引起的。例如,工業中的煙霧,有機物和氧化物,煤燃燒,火山噴發和森林火災是污染物向大氣中釋放的原因。最近國家經常嚴重污染天氣,不同城市發出橙色警戒和黃色警戒。陰霾越來越多,當天的相關標準越來越低。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控制空氣污染。將重工業從人口稠密地區轉移到郊區城市高層建筑事實上是緩慢的。空氣循環下降,抑制污染氣體的消散。城市人口密集,居民受到非常大影響。改變重工業的做法是一個重大的補救辦法。鼓勵多種樹,森林砍伐和根據第八國民自己增加森林覆蓋率。可以總結出結論,也就是說環保問題日益突出,從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建議:

        1、完善法制制度

        在完善法制制度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優化產業結構。一個地區的產業結構直接影響到污染物排放。并且由本文分析可知,第三產業發達的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優于第二產業發達的環保重點城市。因此對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地區應該合理地對產業結構進行優化,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實現資源配置最優。

        2、環境信息公開

        缺乏公共環境要求是中國城市空氣污染的社會事業。所以我們需要公開的“自下而上”的參與來保護空氣環境。采取行動進一步擴大企業環境信息,擴大企業范圍,確保污染數據的真實性。政府要加強公眾的環保要求,表達制定相關政策保護和鼓勵公眾監督的重要性。

        3、完善相關環境政策

        改善企業政策污染物排放,企業處理污染物收取制度,環保節能產業,現代服務業給予所得稅優惠等,只有企業利益的建立和環境損害成本是與系統成正比,將環境污染成企業內部化的成本,避免向全社會污染空氣環境的成本,從而使污染物排放的合理控制真正成為企業的有意識行為。

        4、分區域進行治理。

        不同領域的空氣污染問題是不盡相同的,除了上述建議外,最重要的是當地情況。工業發展應更加緊迫地解決工業污染物,充分利用清潔能源,提高生產技術,在生產過程中減少燃燒,反應,加工等污染物;也要大力推進空氣環境保護和空氣污染防治重要,使每個公民健康,綠色的生活習慣,保護環境,進入每一個人的生命,最終杜絕資源的浪費和空氣污染。

        結語

        隨著全球城市化的高速發展,空氣污染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問題,嚴重影響自然h境以及人類生活。在過去幾年,我國已經將空氣治理作為了建設生態文明、推動可持續發展、加強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從國家到地方層面在節能減排、工業轉型、綠色出行等方面都下大力氣推進空氣污染治理。但是對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情況實證分析卻不多見。對一個國家不同地區進行研究有利于比較不同自然條件和不同社會環境的地區在空氣質量上的異同,總結經驗教訓。因此,為了保證城市發展,提高空氣質量,很有必要對我國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情況進行實證分析。通過分析我國空氣質量所面臨的困境,提出解決不同地區空氣污染問題的可行路徑。排名和聚類結果表明,西部和沿海地區空氣質量相對較好,中央工業區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因此,全國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城市質量差到市參與良好的環境保護管理和投資力度,大力發展無污染產業,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積極發展高技術產業規劃應從大局出發,考慮經濟布局,地理范圍,自然條件等因素。

        參考文獻

        [1]王五一,葉敬忠,張世秋.環境與健康:跨學科視角[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第3篇:改善空氣污染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工業氣體污染物;高斯煙羽模型;控制變量;氣體擴散規律引言

        引言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工業迅猛發展,尤其是21世紀以來工業發展更是駛入了快車道,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嚴重的工業污染。工業廢氣是工業三廢中的重要一環,廢氣直接排放至空氣中,隨著其不斷擴散,會對生活在工業區附近居民的健康產生重要影響,國家現已予以重視,在2012年出臺了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其中引入了更為嚴格的AQI空氣質量指數對環境進行監控。但是與此同時,全國各地區卻經常曝出空氣質量問題,如全國大范圍、長時間的霧霾天氣等,治理大氣污染依舊迫在眉睫。本文在高斯煙羽模型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優化,以求探尋空氣污染物的擴散規律及影響范圍,以便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改善空氣質量。

        一、工業氣體污染物的危害

        1.影響人類健康

        工業廢氣在離開排污口后,會在風的作用下不斷擴散,生活工業區在周圍的居民會因為長時間呼吸污染氣體濃度過高的空氣而引發各種疾病。煙(粉)塵中主要含有鉻、錳、汞、鉛等重金屬物質,吸入后不易被身體排出,在肺部聚集后易引發肺炎等肺部疾病,嚴重時還會引起肺癌;二氧化硫是具有刺激性的氣體,在達到一定濃度時,如果吸入人體,會灼燒呼吸道,導致呼吸道粘膜破裂,嚴重時有危及生命的風險。[1]

        2.影響植物生長

        在工業廢氣中煙(粉)塵是其主要的污染氣體之一,它是工業加工過程中燃燒不充分的細小顆粒,其中包含人們熟知的PM2.5和PM10,煙(粉)塵中其他較大的顆粒會在擴散過程中先沉降下來,因為其顆粒較大、質量較重、不易被風吹移,故當落在植物葉面時,在自然條件下難以清除,長期積累在植物葉面會導致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抑制植物生長。

        二、工業氣體污染物擴散的影響因素

        1.排放的氣體種類

        工業氣體污染物的成分眾多,每一種成分的擴散方式都不一樣,例如煙(粉)塵主要為空氣中的顆粒懸浮物,體積質量較大,易向地勢低洼的地方擴散,而氮氧化物為純氣體,易與空氣混合移動。

        2.污染排放源類型

        工業氣體污染源自身的屬性對氣體污染物擴散起了很大的影響,對于工業污染源,大多采用煙囪排放為主要的排放方式,煙囪口距地面的高度、管內氣體排放速度、排放濃度等是影響氣體擴散的重要指標。同時,污染源為長期連續排放還是短時內瞬間排放,也對氣體擴散有著重要的影響,對于工業廢氣排放來說,多數為長期連續排放,只有發生爆炸等事故時才會涉及到短時內瞬間排放。

        3.天氣因素

        天氣也是影響污染物擴散的重要因素,大部分氣體污染物都是隨著風向呈扇形擴散。簡單來說,風速過小污染物無法迅速擴散;風速過大污染物易被吹散。

        三、氣體擴散范圍的估算

        1.模型的選擇

        高斯煙羽模型是一種廣泛適用于研究持續排放點源條件下中性氣體擴散的模型。[2]我們研究的氣體污染物多為中性氣體,且工業污染多以煙囪點源形式排放,并屬于長期持續性排放氣體,非常接近于高斯煙雨模型研究的對象。

        故我們選用了可以最大程度考慮工業氣體污染物擴散因素的高斯煙羽模型作為研究模型。

        2.計算模型

        首先我們將工廠氣體污染排放源當做一個點源,并將其置入坐標系中,并設污染排放開始的時間為t=0,時刻t在空間中任意一點(x,y,z)的污染物濃度記作C(x,y,z,t)。

        、與兩個因素有關:當地的大氣穩定程度和檢測地與污染源的水平距離x。其中大氣穩定程度是通過帕斯奎爾(Pasquill)穩定度分類法用A、B、C、D、E、F表示大氣穩定程度,分別表示其程度為強不穩定、不穩定、弱不穩定、中型、較穩定和穩定六級。[4]在確定大氣穩定程度后對應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根據相關實驗數據推薦的高架源擴散系數公式的數據確定相應地擴散參數。

        3.應用舉例

        根據實際工廠氣體污染物排放情況,結合不同地區,不同環境下的影響,以上模型進行氣體污染物濃度估算。(1)城市地區一工廠煙囪高50m,主要污染物排放為氮氧化物,其排放強度為0.56kg/s當地平均風速為2m/s,大氣穩定程度為C級,計算結果見下表;(2)農村地區一工廠煙囪高100m,主要污染物排放為一氧化碳,其排放強度為0.24g/s,當地平均風速為4m/s,大氣穩定程度為D級,計算結果見下表。

        四、結果分析

        首先觀察應用舉例中實際工業氣體污染物擴散范圍的計算結果,總體上氣體擴散呈現出隨著距離的變化濃度先增加再逐漸減少的趨勢。運用高斯煙羽模型計算出的數據與現實中的擴散濃度基本相符,數據顯示污染源附近100米至3000米的空氣質量最差。在低高度、低風速時污染物濃度的峰值出現的較早且更為集中,主要聚集在200米到400米的較小范圍內,顯示出在這種環境下污染物更難擴散開,從而在污染源較近的地方沉降下來;而在較高的排放高度和風速下濃度峰值則出現較晚,主要分散范圍也更廣達到了400米到3000米,反映出在較高高度、風速情況下污染物更易擴散。

        但是由于兩種氣體的排放環境、影響因素不同,導致其濃度變化也有一定的差別。綜合上述數據以及公式,可以得出當排污口的高度越高、風速越大、大氣穩定度等級越低,越有利于空氣污染物的消散,地面污染物濃度就會越小;相反,如果排污口的高度越低、風速越小、大氣穩定度等級越高,氣體污染物越難以迅速擴散,易堆積在排污口附近,造成排污口附近空氣質量嚴重污染,影響大氣環境。

        五、對工業區空氣質量改善的建議

        通過計算我們發現,在正常的天氣情況下工廠氣體污染物主要集中于100m至3000m,當距離達到5000m時空氣質量指數已經到了優級,也就是工業廢氣的影響已經基本消除。并且氣體的主要是在風的作用下擴散,在污染源的下風處氣體擴散的范圍最廣、濃度最大。結合這兩點,故建議將工廠統一安排在固定的工業區進行生產,該地區選址最好可以遠離城市居民生活區5km以上,并處于該地區常年風向的下風處,使得氣體污染物飄散至居民區時污染物濃度已經達到安全值,這樣可以最大化的避免工業氣體污染物對城市居民造成影響。同時希望國家進一步制定更為嚴格工業排污企業排放標準,嚴禁超規格排放。

        參考文獻

        [1]夏楓.空氣污染我們向你說不[J].沿海環境,1999,(5):8-9.

        [2]邱奎,龐曉虹,劉定東.高含硫天然氣井噴的擴散范圍估計與防范對策[J].石油天然氣學報,2008,30(2),114-118.

        第4篇:改善空氣污染的建議范文

        2013年3月27日,天氣:陰,時間:9:30a.m,北京空氣質量指數:240,重度污染。

        北京市環保局大院東側的技術交流室內,圍坐著從微博上征集的10余位市民、市機關單位環保人士及28家在京媒體,投影儀前,兩位來自美國的環保專家正在講述美國加州洛杉磯煙霧事件以來,空氣質量的治理歷程。

        治理空氣污染 美國也曾走過彎路

        空氣污染不僅是現階段中國面臨的一個棘手問題,也曾是歐美發達國家歷史上灰蒙蒙的一頁。美國就曾經歷過嚴重的大氣污染,二戰之后,美國的工業及交通業迅猛發展,化石能源消耗量激增,但并沒有相應的環境法規來管控,大氣污染十分嚴重,震驚世界的公害事件中就有兩件(1948年美國多諾拉煙霧事件、20世紀50年代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發生在當時的美國。其中,1952年12月發生的一次光化學煙霧事件,導致洛杉磯市400多位65歲以上的老人死亡。

        由于飽受光化學煙霧的困擾,洛杉磯市可以說是全美空氣治理的先行者。來自美國的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前執行官凱瑟琳女士介紹說,“其實早在上世紀40年代,我們就針對家庭壁爐煙囪及后院垃圾焚燒爐采取了整治措施,但效果并不明顯。洛杉磯光化學污染事件伊始,當地部門以為元兇是一家化工廠,但當化工廠關閉后,問題依然存在。后來有研究發現,其實機動車和燃油才是最大的污染源,于是我們又著手加強對移動源的管理。60年代,美國國會批準通過誕生第一部空氣清潔法案,環保部門也開始制定國家機動車相關標準,但從實際效果看也不明顯,因為這一時期的重點主要是集中于研究,而不是有針對性的污染治理措施。”

        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民眾覺得再也無法忍受了,2000萬美國市民上街游行。迫使美國修改空氣清潔法案,成立環保署,設定空氣質量標準以及達標的時間節點,這也是迄今為止美國最大的一次游行。凱瑟琳認為,美國的政府和學者、民眾對空氣質量的訴求都很高。“在空氣質量的改善過程中,尤其需要民眾的支持,美國70年代后的每一年在改善大氣的斗爭中,都得到民眾很大的支持。”

        美國有一套權職分明的環保機構,包括國家環保署、50個州立環保機構及地方環保機構。國家環保署負責制定控制標準和時間節點,對移動源和跨州間事務進行管理;州立環保機構負責制定州內計劃方案,包括技術上的研究,控制油品、消耗品等;地方環保機構則主要負責對地方的相關許可證的發放,控制工業源等。

        凱瑟琳說:“在加州有35個地方環保機構,員工1000人左右,還有2000人分布在地方環保機構。我們從制定標準到模擬實驗,到削減多少污染排放,有一個完整的機構流程圖,從70年代就開始使用,此后每隔3―5年就進行一次調整改善,使空氣能一直保持在清潔的范圍之內。”

        PM2.5成為新的頭號公敵

        幾十年的空氣治理經驗,使美國的臭氧和二氧化硫問題得到有效的控制,然而,上個世紀90年代,一個新的問題又擺在了世界面前,那就是細顆粒物PM2.5。在世界范圍內,美國是較早開始研究PM2.5的國家,當時的一些研究就表明細粒子是可以致命的,它能進入身體、血液,對肺部、心臟產生炎癥,帶來嚴重危害,因此他們開始將PM2.5規定為考量空氣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

        凱瑟琳介紹,在加州因為PM2.5引發的死亡率是臭氧引起的死亡率的十倍,旋即,PM2.5開始取代臭氧成為加州乃至全美的主要治理物。盡管當時的民眾包括從事環保工作的人員都不能相信微小的細粒子能奪去人的生命,但現在,醫生在寫死亡報告時也開始把環境因素納入進去。

        在加州,PM2.5大多是由柴油車排放出來的,針對這一污染源,所有柴油車都被建議安裝顆粒物捕集器,這一裝置能有效過濾掉尾氣中的顆粒物含量。凱瑟琳還希望今后中國也能盡快加入顆粒物捕集器這種機制。

        除了安裝捕集器、對氮氧化物的吸附裝置及一些先進的軟件,加州還致力于提高油品的質量,普及更加低揮發性、低毒性、低芳香物的汽油,減少苯的排放,在車體的引擎設計方面也作出很大改進,不僅減少排放,也減少燒油。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對排放造成污染的行為嚴懲不貸,據凱瑟琳介紹,處罰金額在25萬―100萬美元,但實際可能只有1萬―7.5萬美元的罰金。“盡管如此,這依然是一筆不小的金額。”

        由于采用最佳實用技術,即將污染物控制到達標范圍內最嚴格的技術,經過幾十年的治理,加州的汽油機動車、柴油機動車的凈化能力已經分別提高到99%和98%以上,從1987年到2007年,20年間PM2.5的排放也顯著降低,目前只有中部峽谷地帶相對值加高,加州的藍天數也越來越多。

        空氣污染極端事件應急方案

        “來兩瓶啤酒,冰的。”來自美國康涅狄格州的空氣質量資深專家克瑞斯?詹姆斯先生用僅會的幾句不太流利的中文開場,引來一陣笑聲。但他所介紹的內容卻并不輕松――“空氣污染極端事件應急方案”。克瑞斯解釋說,重污染天氣發生的前提條件有三:一是靜止的大氣,包括平穩和微風狀態;二是盆地或山地環繞的地形;三是大量的工業污染源以及機動車匯聚在一起。

        “空氣污染極端事件應急方案”有著詳盡的內容。首先,基于空氣環境數據、地區區域氣候和光化學分析列出每個污染物的觸發級別或階段,研究每個污染階段上升至更高污染級別所具有的條件。其次,采取行動,對污染源進行控制,大型工業源或商業企業必須提交極端事件應急計劃,得到評審通過。最后,要確保準確地監測,這就要求基于一個或多個監測點觀察到的數據和濃度峰值。

        一旦發生空氣污染極端事件,美國就會啟動三級預警機制。第一級別,對公眾、學校和醫院的預警,可以自愿選擇是否出行;第二級別,采取一部分強制行動,禁止戶外活動;第三級別,禁令、暫行工業生產和室內室外活動。

        克瑞斯說,早期對公眾的預警十分重要,一定要在污染級別上升前提前預警敏感人群,當空氣環境標準修改之后還要及時調整每一階段的污染級別。“讓大家知道發生了什么,我們在做什么。”

        空氣治理之路非常困難

        “最開始我們以為是家庭的后院焚燒,后來認為是工業企業,最后又發現車輛運輸、交通才是我們最大的問題,現在看來,空氣污染問題相當復雜,不是單一污染源就能承擔所有責任,需要全面地對空氣進行治理。美國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已經減少了70%”凱瑟琳說。

        對于公眾來說,自身的參與也非常重要。克瑞斯說,“在美國,公眾參與是治理空氣污染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我和我妻子居住的海邊城市,許多市民都自發參加這樣的活動,在購買消費品的時候盡量購買本地產品,因為如果是遠洋運輸的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污染。”

        克瑞斯認為,美國經過近60年的努力,環境空氣質量已經得到很大改善,城市大氣中的硫污染和煙塵污染基本得到解決,PM2.5的含量也顯著下降。但按照中國目前的情況看來,未來的治理之路并不易。

        北京治理 PM2.5還有很長路要走

        美國康涅狄格州的空氣質量資深專家克瑞斯?詹姆斯認為,重污染天氣發生的三個前提條件北京都具備。不同于加州多是來自太平洋的風,北京的上風向是河北、內蒙古等地,都存在工業源,因此中國的極端污染事件往往是區域級的,大范圍同時出現,所以“空氣污染極端事件應急方案”的制定顯得尤為重要。

        《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方案》規定中還包括特殊情況下暫停建筑工地施工,禁止工業生產和機動車駕駛等。根據新標準,北京市監測的空氣質量數據,新增了細顆粒物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同時用空氣質量指數AQI代替了空氣污染指數API。

        克瑞斯建議北京應該根據這一基準來制定大氣污染控制措施。他還強調,各監測點的數據透明十分重要,要利用各監測點數據來評估極端事件有效性,因為準確的空氣治理成效不在人體感受或者法規,而在于對大氣的監測,由此來判斷空氣品質,然后根據報告再回過頭來改進計劃。

        第5篇:改善空氣污染的建議范文

        改善城區環境空氣質量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筆者本著改善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持續發展的原則,結合各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狀況,提出改善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的措施和建議。

        1.設立改善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工作協調小組,由縣鄉政府統一領導,環保、建設、交通、公安、工商、近城區鄉鎮等各部門分工負責,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2.城區(包括城區規劃范圍)內的所有有污染的工廠,均應完善污染處理設施。對老化陳舊的設備采取更新、技改等措施,使工業窯爐粉塵和工業鍋爐煙塵達標排放。污染處理設施應保持正常使用,不得擅自停運、拆除。對于水泥包裝、煤磨等無組織排放粉塵的工廠車間采取密閉措施。

        3.城區內所有工廠,應采用清潔生產工藝,實施清潔生產。嚴禁使用落后、淘汰的生產工藝和設備,減少對環境空氣的污染和危害。

        4.對于電廠等耗煤量大的工廠應選用低硫、低灰分煤,并完善脫硫除塵設施,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二氧化硫和煙塵的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硫控制區和酸雨控制區,更要注意這個問題。

        5.城區內采取集中供暖制度,集中供暖率要達到90%以上。逐步拆除1噸以下的鍋爐,1噸以上的鍋爐必須加大治理力度,實現達標排放。同時,大力提倡、鼓勵使用燃氣鍋爐及型煤鍋爐,減少點源煤煙污染和二氧化硫排放,從而提高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6.對污染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工廠應加大監管力度,尤其是對于規劃不合理且治理難度大的企業,必須限期搬離城市區域,具體實施期限可根據實際情況制訂方案,分步實施。這不僅是改善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的需要,也是保持社會穩定的需要。

        7.城區內各飲食服務必須采取相應的除油煙設施,減少油煙排放量,嚴禁不經處理直接外排,污染空氣。對于生產油煙量較大的露天燒烤應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集中管理,減少污染。

        8.城區內煤臺(包括廠礦企業露天堆放煤場)應采取措施,設置屏障,勤灑水,防止大風天氣煤塵嚴重污染空氣。

        9.城區內各建筑施工單位在建設過程中,對堆放的沙土、灰料等易造成空氣污染的原料,采取覆蓋、灑水等措施,減少揚塵產生。

        10.對城區道路要及時保潔,勤灑水,防止道路揚塵污染環境,同時,加強對過往車輛的管理,所有運送煤炭、沙土等車輛必須加蓬覆蓋。

        11.各有關部門應當制訂計劃,做好城區內大街小巷及城鄉結合部的路面硬化工作,防止交通揚塵污染。

        12.建設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對城區各交通干線兩側及其他地面的綠化工作,采取植樹,種花草等措施,美化環境,提高植物的凈化空氣能力,增大環境容量,減少空氣污染。

        13.對城區內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工業垃圾等要及時清運,合理處置,嚴禁一切單位和個人亂倒和焚燒垃圾,防止惡臭氣體和煙塵的產生。

        14.加大對機動車輛的環境監管力度,嚴禁尾氣超標排放的車輛進入城區,并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使用清潔燃料,減少汽車尾氣污染。

        第6篇:改善空氣污染的建議范文

            一、風對空氣污染的影響

            泗水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受季風影響,一年4季均以偏東氣流為主,尤其冬季最為明顯(見表1)。風對空氣中的污染物質具有整體輸送和稀釋作用。某一風向頻率大,對污染物的輸送作用就較大;某一風向的風速愈小,愈有利于其下風方位污染物質的積聚和停留。因此,可用污染系數計算公式[2]I=M/N間接反映空氣污染濃度的水平分布情況,應將工業區布置在I值小的上風方向。公式中的I為污染系數,M為風向頻率,N為平均風速。由泗水累年各季及全年各方位污染系數(見表2)看出,偏西方位對泗水的污染擴散最有利。實踐證明風速≤1.5米/秒是空氣中污染物質有利的積聚和停留條件[3]。從統計的泗水累年各季及全年各風向,0.0米/秒~1.5米/秒風速段聯合出現頻率(見表3)可見,東北方向有利于泗水的污染物質積聚和停留。

            綜合分析可知,泗水在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居民生活區以安排在東南方位的上風方比較理想,而工業園區的安排則以西北方位為佳。若在原有工業園區內擬建新廠,應選擇在園內累年污染系數較小的下風側,并且盡可能選擇在較低的地方,避免工廠之間的重復交叉污染。在山區建廠,應盡可能選擇在與盛行風向相一致或接近(交角≤45°)的山谷,以便通風稀釋[4]。空氣中污染濃度的垂直分布是由貼地層風的垂直分布所決定的。但由于泗水站缺乏貼地層各高度的實際風速資料,這里不具體探討泗水風的鉛直分布特征及影響,實際應用中可通過小氣候觀測來分析。

            二、降水、大氣層結穩定度的影響

            降水對空氣中的污染物有明顯的稀釋清除作用,雨量大小與稀釋程度存在正相關關系[5]。泗水整個地勢為東部高,西部低,東北部和西南部多丘陵、山地,降水自東北部向西南部逐漸增多。泗水縣累年各月降水量及降水變率(見表4)。降水變率Q的計算公式:D=Ri-R式中D為降水絕對變率,Ri為第i年某時段內實際降水量(i=1,2,3,…n),R為同時段內幾年的平均降水量。Q=(D/R)×100%式中Q為某年的降水相對變率,D為降水絕對變率,R為同時段內幾年的平均降水量。典型的高污染天氣過程,出現在冬季冷空氣入侵以后,冷高壓開始變性到完全變性之前,大氣層結出現較高的穩定概率[6~7];夏季氣流強、降水多、大氣層結極不穩定、湍流擴散條件好,加上降水變率較大,有利于空氣中污染物質的稀釋和擴散;而在秋冬季節,受副熱帶高壓、北方冷高壓脊控制,降水少、大氣層結相對穩定、湍流擴散條件差,所以,泗水縣空氣污染監測防治的工作重點應在秋冬季節。

            三、結果討論

        第7篇:改善空氣污染的建議范文

        調查時間:2013年11月15日

        調查地點:深圳市羅湖區梧桐山

        調查對象:梧桐山的大氣資源

        據說被污染了的空氣可以把人殺死,這不是嚇人的話,而是一個真實的事情。

        1952年12月5日,一場濃霧籠罩著倫敦,空氣中的污染物與霧混在一起,彼此產生化學反應。4天后污染濃度增強了10倍,毒性加強。12月10日,大霧散去,4000人死亡,其中老年人感染支氣管炎和有關肺部疾病的患者就達上千人。

        空氣污染的危害有多大啊!它不但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而且還給居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刺鼻的煙霧,令許多老人呼吸困難,感染了支氣管炎和有關肺部的疾病。空氣污那么可怕,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梧桐山吧!

        梧桐山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無論走到哪,映入眼簾的都是一些高低不平的山峰、郁郁蔥蔥的樹林、還有人山人海的游客們。梧桐山的空氣是多么清新,但是有太多城市的空氣被污染了,為此,我十分擔心。我希望梧桐山永遠這樣美麗!

        目前,梧桐山的小汽車數量一天一天的增加。大氣逐漸的受到污染,呈現了小汽車尾氣污染物排放的現象。

        梧桐山是我們的家,是我們的母親,我們要保護她,被讓廢氣污染了她。以下是我提出的建議:

        1、多植樹,讓樹來凈化空氣。

        2、增加公交車。

        3、減少用車的次數。

        4、大力推薦一些排放尾氣比較少的汽車。

        5、改進汽車排氣氣管,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

        6、如果大家外出的目的地不遠的話,我建議走走路或騎騎車,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保護了環境。

        第8篇:改善空氣污染的建議范文

        世衛將空氣污染列為致癌物

        記者近日走訪了北京幾家三甲醫院,工作人員反映,近日咳嗽患者數量持續增多。在北京協和醫院呼吸內科,記者發現幾個診室外都是一大早就排起了長隊,不少患者都戴上了口罩。據該院呼吸內科教授王京嵐介紹,最近氣溫驟降,流感來襲,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數量增加,被咳嗽困擾的人越來越多了。從往年的病例來看,咳嗽可以算是冬季發生頻率最高的病癥之一。

        中國人民總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劉又寧解釋,冬季咳嗽多發,除與天氣變涼、空氣干燥關系密切外,大氣污染等問題也成為誘發咳嗽的因素之一,常出現在媒體報道中的“北京咳”就是空氣污染導致的呼吸疾病。王京嵐表示,這是一種氣道高反應性,表現為咳嗽、胸悶、哮喘等。10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還首次指認,人類賴以呼吸的空氣已成為導致癌癥的物質。2010年,全世界因肺癌死亡的人中有22.3萬例是空氣污染造成的。國際癌癥研究所主任威爾德表示,將空氣污染列為致癌物是癌癥研究的重要一步。

        警惕咳嗽的七大禍源

        咳嗽是人體清除呼吸道內分泌物或異物的保護性動作,但長時間頻繁的咳嗽,就屬于病理現象了。專家稱,按原因分析,咳嗽禍源主要有以下七種。

        禍源一:天氣干冷。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和慢阻肺等病的患者,在天氣變冷、干燥時,易病情復發,進而出現咳嗽癥狀。一些哮喘病人也會因天氣轉冷導致咳嗽。

        禍源二:空氣污染。劉又寧說,空氣中粉塵、顆粒物的增多,不僅會引起肺部疾病,還會促發氣管炎等病。這兩類疾病都可能伴有較嚴重的咳嗽。

        禍源三:感冒。感冒是咳嗽最常見的原因。在秋冬季,普通感冒易發,病毒導致的流行性感冒也高發,都應提早預防。

        禍源四:咽炎。咽炎多是教師等職業的職業病,很多吸煙的人也患有咽炎。它導致的咳嗽通常不太厲害,干咳、無痰,會覺得咽喉干癢。氣候變化時,咽炎也容易發作。咳嗽劇烈時,可能會出現聲音嘶啞、喉嚨疼痛等癥狀。

        禍源五:鼻炎。過敏性或非過敏性鼻炎都有可能出現鼻涕倒流反應,當鼻涕倒流入喉嚨,刺激咽喉,就會引起咳嗽。此外,一些因為鼻子不通氣,在晚上不能安睡的人,很容易不自覺地張口呼吸,導致口水蒸發、咽喉干燥,進而引發咳嗽。此時,應該著手治療鼻部疾病,而不是鎮咳。

        禍源六: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時,如進入氣管,就會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以沒痰的干咳居多。不過,這類咳嗽不容易被識別,治療起來也比較麻煩。

        禍源七:藥物、運動等。某些降壓藥物,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可引發咳嗽,一旦停藥即可緩解。易過敏或患有哮喘的人,在運動過后也可能咳嗽,但沒有基礎疾病的人,不會出現這類反應。

        鎮咳先要分清癥狀

        劉又寧說,就是因為咳嗽的發病原因較多,所以更需要謹慎對待。區分咳嗽是否需要看醫生的一個關鍵是發病時間和劇烈程度。如果咳嗽不厲害,且沒有超過兩周,多數情況下,可以用止咳藥等緩解癥狀,但若超過兩周,則應去醫院確定病因。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王錦鴻提醒,最好不要在晚上服止咳藥,特別是咳痰的人,否則,可能讓痰堵住氣道,造成人體缺氧,出現憋悶、呼吸困難等癥狀。如果因為怕晚上咳嗽影響睡眠就加用止咳藥,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若是發作時咳得很厲害,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建議,可以喝溫牛奶,起到潤肺生津、緩解癥狀的作用。也可以把牛奶或杏仁露放在微波爐里加熱1分鐘,再加一勺蜂蜜,趁熱喝下。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姜良鐸教授則提醒,咳嗽分為溫燥和涼燥兩類。秋季,夏熱未退,患的多是溫燥咳嗽;進入冬季,天冷干燥,咳嗽多為涼燥。前者的表現是舌苔發黃,總想喝水;后者舌苔發白。如果能確認咳嗽類型,可以用桑杏湯緩解溫燥咳嗽;用止嗽散緩解涼燥咳嗽。但姜良鐸建議,最好先咨詢醫生,再選擇合適的藥物。

        改善生活

        “預防”永遠都要做在“治療”前面。從環境因素預防,需重視治理污染;從個人因素考慮,則需重視生活細節。

        第9篇:改善空氣污染的建議范文

        摘要:通過對北京近期霧霾形成的原因、PM2.5的組分特征及其來源進行分析,提出了不利氣象條件是北京 2013 年初霧霾天形成的主要原因而空氣污染物只是霧霾天形成的次要原因的觀點。此次霧霾 PM2.5 的主要組分為二次粒子和有機碳粒子 。本文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治理北京霧霾污染的主要措施和建議,并認為治理城市空氣污染要堅持標本兼治,且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

        關鍵詞:霧霾;PM2.5; 高濕條件;數據失真

        1.北京近期霧霾形成的原因

        通常將相對濕度大于 90%時的低能見度天氣稱之為霧,而濕度小于 80%時稱之為霾,相對濕度介于80%~90%之間時則是霾和霧的混合物共同形成的,稱之為霧霾。受區域大霧影響,2013年1月,北京市先后出現了四次空氣重污染過程,城市空氣質量明顯轉差,污染的嚴重程度為近年來同期罕見。這主要是因為近期大氣環流異常,出現了極端靜穩天氣,加上冬季地面夜間的輻射降溫明顯,使空氣中的水汽迅速達到飽和并形成了輻射霧。同時,極端靜穩天氣形成了低空大氣的“逆溫層”,使空氣在水平、垂直方向的交換流通能力變弱,不利于空氣中污染物的擴散,從而導致空氣污染的累積效應,形成了霾。

        2.霧霾污染控制對策

        2.1 源頭控制措施

        北京是特大型城市,城市運行帶來的各類污染物排放量基數大,當污染擴散條件不利時,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難以擴散,空氣污染隨之加重。欲徹底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必須進一步努力減少污染物的源頭排放。以上來源解析的結果表明,影響北京空氣質量的最大的本地排放污染源為機動車與燃煤,因此,控制機動車與燃煤污染是重中之重。

        2.1.1 機動車污染控制

        1)倡導綠色出行,為綠色出行創造基礎條件 推進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建設,在地鐵站、公交樞紐、居住區周邊建設自行車停放設施,建成具備一定規模的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做好區屬道路的維修養護工作,完善步行、自行車道路系統,為綠色出行提供良好的道路環境。

        2)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 加快公共交通站點的停車配套設施建設,特別是軌道和公交樞紐的停車配套設施建設,增強乘坐軌道交通和公交的吸引力,不斷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落實市有關部門的相關使用鼓勵政策,率先在公交、環衛、郵政等行業和政府機關使用純電動、液化天然氣、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鼓勵個人購買并使用新能源汽車。

        2.1.2 燃煤污染控制

        通過嚴格控制煤炭的使用,逐步削減煤炭用量,是改善大氣環境的重要舉措。壓減煤炭用量的主要工作思路為“建、改、代、轉、控”多措并舉,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盡快完成城六區燃煤替代,用最有力的措施治理燃煤污染排放,用最嚴格的標準提升環保水平,用最先進的技術推動清潔低碳發展。建――在中心城區、遠郊新城和重點鎮所有新增需求和新建項目全部采用清潔高效能源設施;改――對所有燃煤電廠和鍋爐房進行清潔替代或環保升級改造;代――用優質低硫型煤替代劣質散燒原煤;轉――轉變能源發展方式,推廣能源新技術,擴大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規模;控――完善壓減燃煤工作管理制度,強化排放標準,嚴格排放監管。只有這樣,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

        3.北京市為治理霧霾天氣已經采取的措施及存在的不足

        3.1 已經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效果

        1)優化產業結構,工業污染治理進一步深化。繼續推進20噸以下燃煤鍋爐改用清潔能源工作和繼續加強對工業排放污染的監管等控制煤煙污染,檢查了50多家燃煤鍋爐煙氣排放情況。繼首鋼搬遷后,今年北新建材完成整體搬遷,燕山石化公司完成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除塵工程。加強煤質和鍋爐排放監管、繼續鞏固平房“煤改電”示范區的工作,加強對經營性小煤爐、露天燒烤、露天焚燒等2

        3)多部門齊抓共管,加大揚塵污染控制力度。為減少建筑渣土運輸車車輛帶泥土上路行駛,在全市30多家建筑工地示范安裝了轉輪式高效洗輪機檢查了200多處工地揚塵污染情況。

        3.2在京津冀地區開展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在此區域,建立一盤棋思想,建立國家考核指標,實施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提高環境準入門檻。嚴把北京市新建項目準入關,加強北京市產業發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加大產業調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積極推廣清潔能源,開展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試點。制定并實施更加嚴格的火電、鋼鐵、石化等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大力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控制,防止二次污染形成。

        3.3切實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

        探索建立北京市轄區大氣霧霾預報系統,逐步形成風險信息研判和預警能力,進一步增強大氣污染防治科技支撐健全極端不利氣象條件下大氣污染監測報告和預警體系。研究制定大氣污染防治預警應急預案,構建京津冀地區應急體系。出現重污染天氣時及時啟動應急機制,實行重點排放源限產限排、建筑工地停止土方作業、機動車限行等應急措施、積極向公眾提出防護措施建議。

        參考文獻:

        [1] 姜冬梅. 霧霾之后警惕大旱多震[EB/OL]. (2013-02-25)[2013-05-06]. http:///cn/article/ 1405_1. html.

        [2]中國氣象局. 霾的觀測和預報等級[S]. 北京: 氣象出版社,2010.

        [3]彭應登. 北京氨源排放及其對二次粒子生成的影響[J]. 環境科學, 2000, 21(6):101-103 .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 | 五月天在线亚洲牛 | 思思久久国产精品丝袜 | 在线视频东京熟 | 五十路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中文日韩欧免费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