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科研的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G26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0)04-0105-05
舉辦一個陳列展覽除了要有好的內容設計文本和標新立異的形式設計構思外,還必須有精美的展品,可以說展品是整個陳列展覽的靈魂。從博物館的理念來說,展品是博物館存在的物質基礎,通過對物(標本和文物)的展出和研究,詮釋出物中所包含的科學內容以及對社會發展、人類生活的影響。“甘肅古生物化石展”的化石標本,展示了地球46億年內海陸變遷、滄海桑田的巨變,揭示出生物從低級到高級的演變歷程,讓參觀者感受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因此,展覽的展品就是博物館的內涵,將博物館的內涵展示給觀眾,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根本任務。正是這種具體的實物(展品)和親身體驗,增進了公眾對科學和技術的了解,其效果超過書刊、雜志、電視、網絡和普通科學課程。“甘肅古生物化石展”約700余件標本中絕大多數是甘肅本地發現的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一、 海洋動物廳水生動物的價值
海洋動物廳展示的是地質年代中古生現的古生物化石標本,距今約6億年至2.7億年,期間經歷了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甘肅獨到的地質條件生成了以上各紀地層,蘊藏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標本。在6億多年前的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的海洋中存活最多的無脊椎動物是一種叫“三葉蟲”的生物,它們幾乎占據了整個海底世界,有學者稱該時期為“三葉蟲時代”。“甘肅古生物化石展”陳列最珍貴的是王冠蟲,王冠蟲是三葉蟲中的一個成員,為古生代時期重要的化石之一。它的頭部邊緣有一列突起的小瘤,狀似王冠,故名。(圖1)尾部中軸分節較兩旁肋葉分節數目多,這是它的主要特征之一。王冠蟲屬于古生代海洋動物,營底棲游移生活。由于它的這些特征比較少見,在地層中出現的時間短,但數量巨大,所以,王冠蟲是研究地層時代的重要化石之一,并且具有指示巖層沉積相的作用,因此,有的地質部門把它稱為“指相化石”。
海洋動物廳的另一類數量較多的化石標本是珊瑚,比如拖鞋珊瑚、六方珊瑚、通孔珊瑚、米契林珊瑚等。(圖2)這些珊瑚是腔腸動物門中的一個綱,蟲體由軟體或硬體組成。軟體外形如袋狀,頂部中央有口,口的周圍有許多觸手。珊瑚口下有食道,直通腔腸。腔腸內有許多放射狀的縱隔膜,將腔腸分隔成許多輻射狀小室。珊瑚蟲軟體的底部和邊緣,能分泌鈣質骨骼,構成珊瑚硬體。這些硬體經過石化作用形成珊瑚化石。它們的研究價值在于死亡以后形成的珊瑚礁,經過千百萬年的演變礁體往往是非常理想的石油天然氣儲存層。舉世矚目的中東各國和波斯灣沿岸的大油田,就與珊瑚礁體有密切的關系。
古生代末期,生物演化發生了一次巨變,植物開始登陸,接踵而來的是淡水魚類的大發展。在海洋動物展廳的結尾處陳列了發現于肅北馬鬃山地區的大量魚類化石,其中最具科學價值的是一種弓鮫類軟骨魚――東生甘肅鯊。在甘肅陸相地層發現的這一弓鮫類化石之所以被命名為東生甘肅鯊,是為了紀念已故的著名地質學家劉東生院士。這是我國乃至亞洲首次發現的完整的軟骨魚類化石,同時也是全球二疊紀弓鮫類的首次報道。在現生的脊椎動物中,有頜脊椎動物的種類占99.7%以上,其中軟骨魚類不足2%;而軟骨魚類絕大部分卻生存于海洋環境,只有極小數生存于淡水環境。二疊紀時期軟骨魚類所占比例大體與現代相似。值得注意的是,軟骨魚類的骨骼是軟骨性的,所以,牙齒、鰭棘和鱗片等膜質骨以外的其他化石極為稀少。因此,從甘肅肅北馬鬃山晚二疊世陸相地層獲得的弓鮫類軟骨魚實屬難得。產自晚二疊世的東生甘肅鯊盡管為淡水鯊類,但它對今后古老的原始硬骨魚類之一,弓鮫類乃至鯊類的絕滅、復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它也為二疊紀海相、非海相弓鮫類的對比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材料。
二、 恐龍廳陳展的幾種動物化石
“甘肅古生物化石展”第二個展廳為恐龍廳,陳列的展品是發現在地質歷史時期中生代地層中的各類古生物化石。這一時代雖然脊椎動物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但在陸地上只要有水的地方,就生存有一種無脊椎動物――葉肢介,展覽中陳列的是一塊化石非常富集的標本。從外形看人們常把它與蚌殼化石相混,但它的個體比蚌殼小,也比蚌殼扁,殼也薄。(圖3)這類不起眼的化石是指示石油層位置的標示。研究表明,生成石油的物質其實是一些微小生物,葉肢介就是其中之一。一般在含油地層中多加有油頁巖,活著時葉肢介又適于這類環境,地層中出現葉肢介化石,雖然不能直接指示油層位置,但可用來確認這一標志層,為勘察石油層奠定了基礎。
在恐龍廳方廳中央陳列著一具禽龍化石骨架,它保存的骨骼標本達到63%,這在恐龍化石中實屬罕見。該化石是2002年由甘肅省博物館自然部自己組織隊伍進行野外發掘、室內修復、組裝的第一具恐龍化石骨架,堪稱“甘肅第一龍”。它身長7米、高3米、寬1.5米,屬于中大型恐龍類。禽龍化石在甘肅境內的發現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因為它可以把禽龍從西到東的遷徙很好地聯系起來。從前蘇聯的中亞地區到蒙古人民共和國,再到中國甘肅、內蒙古和韓國,然后到日本,禽龍基本分布在一條狹長的地帶之內,這一地帶當時可能雨量充足、植物茂盛,屬于熱帶地區,使禽龍演變為一類獨特的恐龍。
在恐龍廳長廳中間陳列的是目前亞洲最大的蜥腳類恐龍――馬門溪龍。它的身長達22米、身高近4米,估計活著時體重可達40~50噸。它頸長9米,但頭很小,腦子不足500克。化石埋藏在蘭州紅古區海石灣沿山一帶的幾條沖溝中。這具恐龍化石的研究價值早在1948年,著名的古脊椎動物學家楊鐘健先生在《甘肅享堂脊椎動物化石簡報》中認為:“在甘青一帶之中生代地層中,迄今尚無爬行動物化石之發現,故此次所得材料(指在海石灣發現的恐龍等――作者注),不但表示此等地區之古生物的重要性,且可因此判斷地層,有助野外勘查工作……總之,此乃十年以來,脊椎動物化石最重要之發現。”在此后有研究文章建議將海石灣發現的恐龍稱之為“永登建設龍”,這一命名有兩個理由:一是紀念化石發現地地名(當時海石灣隸屬永登縣轄),二是紀念我國為加快工業建設步伐而開展的石油普查工作。由于歷史原因,“永登龍”并未被認可,我國以甘肅地名命名的亞洲最大恐龍與甘肅擦肩而過,成為永久的遺憾。從復原組裝的海石灣馬門溪龍骨架推測,其習性為水陸兩棲生存,以水邊植物為生,生活的地質年代是距今約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研究表明當時蘭州地區北至河口一帶,南至青海民和盆地,為大湖區,既有廣泛水域的湖泊,也有零星分布的小面積河湖,同時,還有大片的沼澤地帶,生長著茂密高大的常綠植物。與合川馬門溪龍共生的化石動物有鱷魚(苗氏孫氏鱷)、劍龍、龜類等,另外還發現了裸子植物化石碎片和恐龍足印等。
恐龍廳中最具科研價值的是一種被科學家命名為“甘肅鳥”的動物化石。(圖4)1981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劉智成、馬鳳珍等人,在玉門市昌馬鄉沈家灣村西北的下溝組中部灰黑色泥巖中,采獲到一件罕見的早期鳥類左后下肢骨骼化石,帶全部趾骨和爪,呈自然狀態連在一起,時代為中生代的早白堊世。盡管標本并不完整,但它是中國在中生代地層中發現的第一塊鳥類化石。1984年,經該所侯連海鑒定研究后認為,甘肅這一早期鳥類一方面顯示出與現代生活在岸邊的水禽類具有部分相同的特征,另一方面還殘存著某些原始構造。同時,更具有自己的特點,它顯示出早期鳥類進化階段性的一個代表類型,因此,命名為甘肅鳥目、甘肅鳥科。從化石分析,甘肅鳥可能有如魚鳥那樣的牙齒和頭型。與甘肅鳥共生的古生物化石還有魚類、昆蟲、葉肢介、龜、植物等。化石動物群反映出那時的玉門昌馬地區屬于廣闊的湖岸沼澤地帶,氣候溫暖濕潤,非常適合潮濕環境下生活的動植物生存。甘肅鳥標本一經公布,就引起世界古生物學界的極大關注,尤其是甘肅鳥的形態特征較德國巴伐利亞州發現的始祖鳥進步,而它們所處的時代又非常接近。因此,人們對始祖鳥的地位產生了疑問。1996年,菲多西亞在他的《鳥類的起源和進化》一書中,第一次依據骨骼化石標本復原出了甘肅鳥的生活復原圖。2006年6月16日,美國《科學》雜志發表了中國地質科學院尤海魯、張行等人撰寫的《中國西北早白堊世兩棲型今鳥類化石》一文,文章指出根據新采獲的化石標本,甘肅鳥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古老的今鳥類化石,以甘肅鳥為主的鳥化石群是已知最早的以今鳥類為主導的鳥化石群,現生鳥類很可能起源于水棲生活環境。
三、 黃河古象廳最具科研價值的哺乳類化石
這個展廳陳列的展品是地質年代最后一個時期――新生現的化石標本。新生代,顧名思義是萬水千山迅速發展、冰川廣泛發育、生物群面貌煥然一新的時代。哺乳動物取代了爬行動物充當了歷史新紀元的主要角色。
我們把比較重要的化石陳列在新生代景觀箱內,完整的庫班豬頭骨化石即為其中之一。甘肅是我國豬類化石比較豐富的地區之一,并屢有重大發現。最知名的當屬庫班豬化石。庫班獵屬于偶蹄類豬科動物,最大特點是頭骨巨大,而且額部長有一個相當大的角。在世界范圍內,庫班豬的蹤跡首先是在甘肅發現的。1928年,國外古生物學者皮爾森對采自甘肅平番泉頭溝(現屬永登縣下街村)的一些碩大的牙齒和肢骨化石進行了記述。皮爾森發現這些牙齒在形態上和歐洲早已發現的一種利齒豬化石十分接近,只是永登標本要大得多,而且有一些獨有的特征。皮爾森給它定了一個新種名“巨利齒豬”(有文獻中譯為巨鐮齒豬)。1937年,楊鐘健根據永登咸水河發現的巨利齒豬等化石,確定該套地層為上中新統,第一次解決了長期以來認為我國北方中新統地層缺失的問題。1955年,前蘇聯的古生物學者將這類豬更名為“庫班豬”。1999年,甘肅省博物館自然部在和政縣買家集征集到一件極為完整的庫班豬頭骨化石,兩枚上犬齒保存相當完整。頭骨長度75.3厘米,最大寬度(眼眶部)40.5厘米。(圖5)從頭骨特征分析,它為一中年雄性庫班獵。這塊化石是現今國內外保存最完整的庫班豬頭骨化石之一,全世界不足10個,因而彌足珍貴,學術價值極高。在廣河縣境內也曾發現了大量庫班豬牙齒、骨骼化石。與庫班豬共生的哺乳動物化石還有嚙齒類、半熊、嵌齒象、鏟齒象、爪獸、犀牛、鹿、羊等。時代為新近紀的中中新世。
黃河古象廳陳列的象化石不僅數量多,而且種類龐雜。按時代先后順序,最前面展出的是鏟齒象化石。甘肅是我國發現鏟齒象較早的省份之一。正式報道甘肅發現鏟齒象是在1962年,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胡長康撰寫論文,在《古脊椎動物學報》上發表。鏟齒象是一類現已滅絕的古代象,它的下頜門齒短而寬,與特別長的呈鏟斗狀的下頜連在一起,形成一把鏟子,故名鏟齒象。甘肅除了秦安縣外,在臨夏地區(和政、廣河、東鄉等)也發現了鏟齒象化石。目前最大的一件下頜骨就擺放在黃河古象廳里。下頜全長為172厘米,鏟板(齒板)長39厘米、寬36厘米、高20厘米,后端上升枝高46厘米。該化石出產于廣河縣境內。鏟齒象生存的地質年代為新近紀的中中新世(距今約1500萬年),是那個時代的代表性動物之一。與其共生的還有半熊、安琪馬、西班牙犀、土耳其羚、古麟等20余種動物,它們都是生活在比較濕潤炎熱的氣候條件下,被稱為鏟齒象動物群。鏟齒象化石雖然在整個舊大陸到處都有發現,但最典型、最好的材料主要是在我國發現的。就出土化石材料的數量而言,甘肅臨夏盆地的鏟齒象化石位居全國之首。2003年9月開館的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保存有比較完整的鏟齒象頭骨和下頜約60余件,是我國最豐富的一批鏟齒象化石材料。該館擁有一套國內外獨一無二的鏟齒象個體發育系列頭骨標本,其中包括10具不同年齡的完整的鏟齒象頭骨,它們從幾個月大一直到60歲左右,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鏟齒象類的整個生長發育過程。
巨鬣狗化石標本可稱為黃河古象廳內的“國寶級”化石。(圖6)早在1903年,國外學者依據我國發現的一些單個牙齒,建立了鬣狗類的一個新種,特征為個體特別大。真正認識它并且改稱巨鬣狗是在1988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邱占祥院士,研究了在和政縣新莊鄉大深溝三趾馬動物群地層中發現的一個保存相當完好的鬣狗頭骨。這個頭骨之大、構造之奇特是目前所有已知鬣狗中所未見的。但其上裂齒卻和國外學者1903年所記述的幾乎完全一樣。因此,可以確認和政發現的材料正是這種體型巨大鬣狗的頭骨。這一發現,不僅使我國學者有可能糾正國外學者原鑒定中的一些不確切之處,而且也使我們對這種鬣狗的性質有了真正的了解。它顯然代表了鬣狗科中一個極為特殊的支系,具有獨立的屬的分類位置。邱占祥遂把原稱“巨大鬣狗”改稱“巨鬣狗”,以示其為鬣狗中的異類。這件巨鬣狗的頭骨陳列在化石展廳中,體重可達210多公斤,這樣大的食肉類動物在任何時代都不常見,在鬣狗類群中則是絕無僅有。巨鬣狗生活在新近紀晚中新世早期――距今約1200萬至900萬年以前的歐亞大陸及北非。那時的環境,隨著氣候逐漸變干變冷,植被也普遍從森林向草原轉化。與開闊草原相適應的食草動物也逐漸向奔跑型方向演化,如是,盡管巨鬣狗的體型巨大,但還是善于奔跑,否則它就無法去追逐三趾馬、犀牛、長頸鹿、古麟、羚羊等獵物。目前巨鬣狗化石僅發現于中國的西北部。
和政羊化石骨架是黃河古象廳新近增加的標本。它的原化石材料達到95%以上,實屬罕見。和政羊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于2000年以在和政縣境內發現的化石標本作為正型,首次在世界上記述的一個新屬新種,被命名為步氏和政羊。和政羊雖然在個體大小和體態上與現生的羊很接近,但其頭骨的構造以及角和頸部的形態卻與現今僅生存于北美阿拉斯加地區的麝牛更接近,是麝牛類早期的祖先類型。它屬于中等大小的一類麝牛。和政、廣河(主要產地是阿力麻土)、東鄉地區所發現的和政羊化石非常多。產出和政羊的地層巖性為灰黃色泥質粉砂巖。甘肅省博物館、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收藏的和政羊化石標本既有幼年個體,又有成年、老年個體,表明它們是在突發事件中死亡的。到目前為止,和政羊化石僅在甘肅臨夏地區發現,它是這里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種全新動物。它也是臨夏地區三趾馬動物群中最有代表性的動物之一。這一動物群在總體面貌上和山西保德三趾馬動物群很相似,其時代可能也很接近,大約為晚中新世的中期。
展廳中央陳列的就是這個廳的命名動物――黃河古象。1973年1月,合水縣板橋公社田窯大隊穆旗生產隊的村民們在馬蓮河畔挖砂時首先發現了一對粗壯的古象門齒(象牙)。當年4月5日至5月17日,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慶陽地區文化館、合水縣文化館分別派人組成發掘隊進行了發掘。經過35個日日夜夜,終于順利地完成了發掘任務。隨后,在北京對這具古象化石進行了修復、裝架。古象化石修復完畢之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周明鎮等立即開始了緊張的研究工作。根據這頭象的形態特征,特別是它的門齒和臼齒的特征,將它鑒定為劍齒象。這是劍齒象的一個新種,由于它發現于黃河邊,因而研究人員就給它取名為“黃河劍齒象”,俗稱黃河象。黃河古象是世界上已發現的保存最完整的劍齒象之一,就連長度20多厘米的舌骨也保留了下來,甚至在100多塊腳趾骨上,直徑只有3厘米的末端趾骨都完好無損。復原裝架的黃河古象身高4米、體長8米、門齒長3米多,這也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大一具古象化石。與黃河古象共生的動物還有鴕鳥、嚙齒類、原脊象、駱駝、羚羊、真馬和長鼻三趾馬等。生態環境非常類似現代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稀樹草原環境。推測這個動物群的時代為新近紀的上新世晚期至第四紀早期,距今約250萬年左右。
展廳后半部陳列的埃氏馬,是以甘肅東鄉龍擔地區的發現命名的,正型標本的材料為完整頭骨及下頜骨,成年雄性,年齡約12歲。補充材料有年齡約8歲的成年雄性、成年雌性的頭骨、老年雄性的頭骨等。埃氏馬是歐亞大陸已知最大的真馬。它的最大特征是頭骨巨大,頭基長平均為61.4厘米,與頭骨相對應的下頜骨也非常長大,平均值為57.3厘米。面部和吻部相當長,從測量的眶前指數看,埃氏馬的面部和吻部是真馬中最長的,這一特征有助于體型巨大的它們在吃草時隨時用眼睛保持對周圍情況進行觀察。此外,龍擔埃氏馬還有一些獨特的特征,如牙齒中的上臼齒原尖就比所有古馬的都要長,這種馬按其頭骨比例推測它的掌骨相當短等。這些特征都具有重要的進化和生態意義。展廳陳列的是保存非常完整的埃氏馬頭骨,長57厘米、寬16厘米、高32.5厘米。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則保存了一件目前最長的頭骨化石,達到72厘米。埃氏馬的生存時代為第四紀的早更新世,距今約255萬至216萬年。共生的哺乳動物有小哺乳動物、靈長類、食肉類、奇蹄類、偶蹄類等20余種。這個動物群的構成與國內其他早更新世時期的動物群都不同,體型巨大的動物占有很大比例,食肉類動物占到半數以上,耐寒動物居多,動物群的生活環境為一個寒冷的高纖維硬草植被環境。
“甘肅古生物化石展”還有許多具有重要科研意義的化石標本,限于篇幅本文僅將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化石做一簡要介紹,以期讓讀者對化石的科學知識有所了解。
[參考文獻]
[1]張行.“甘肅古生物化石展”的內容設計和陳列特點[J].絲綢之路,2009,(18).
[2]張行.甘肅肅北首次發現二疊紀完整的弓鮫類軟骨魚[J].甘肅地質,2009,(3).
[3]黃河象研究小組.黃河象[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5.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查新檢索中心 湖北 武漢 430071)
摘 要:闡述中醫藥科技查新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意義,結合查新工作實踐,指出目前中醫藥科技查新檢索存在的諸多問題,就如何進一步做好查新工作,保證查新質量,從審題、檢索策略的制定及查新標準的規范入手,并考慮不同對象對科技查新的不同認識,對中醫藥科技查新的重要性、發展趨勢及改進措施提出對策建議,以促進科研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從而加快服務于湖北省的科技成果轉化工程,更好地服務于創新湖北建設。
關鍵詞 :中醫藥;查新;檢索;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R1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8.007
科技查新是以文獻檢索和情報調研為手段,以檢出文獻的客觀事實為依據,運用分析、對比的方法,對查新項目的新穎性、先進性進行情報學審查,并出具結論性報告,以期為評價科研課題立項、成果鑒定及專利申請等提供科學依據的一種信息咨詢服務工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于1992年成立了中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并先后成立了多個分中心,承擔著全國的中醫藥科研項目的查新咨詢工作,標志著我國中醫藥科技查新工作的全面起步與日臻完善。而早在20世紀80年代,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作為湖北省第一家綜合性查新機構,在成立之時就開展了相關領域的科技查新工作,特別是近年來,作為服務于創新湖北的排頭兵,承擔的中醫藥科研項目的查新檢索業務也逐漸增多。
1 中醫藥科技查新的概念
中醫藥科技查新是依據科技部頒發的《科技查新機構管理辦法》和《科技查新規范》,對中醫藥科研內容做出新穎性結論的中醫藥科技文獻查證服務。重點是評審中醫藥項目的創新點所在及內容,再對其定性定量指標、技術層次、整體水平等進行綜合評判,從而為中醫藥科研工作的項目立項、成果鑒定、評估驗收等新穎性提供客觀文獻依據。中醫藥科技查新對提高中醫藥科技管理與決策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減少行業內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科研項目,降低科技成果評審失準率,增強科技投資效益均具有積極意義,是中醫藥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2 中醫藥科技查新的意義
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中醫藥科研課題中重復開展國外已有成果研究率為56%,而國內自身的重復率也高達66%,造成了國家科研資金及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加強科技查新咨詢服務勢在必行。查新結論具有客觀性和鑒證性,對維護科技評價的公正性、權威性、嚴肅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低水平、重復研究,促進科研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能有效保證專項資金花在刀刃上,保障科研工作持續健康、穩定有序地發展。
2.1 提供中醫藥科研的方法思路
在項目研究過程中,科研人員應積極追蹤情報態勢,借鑒已有的成果訊息,取其精華,關注與研究課題密切相關的專題資料和國內外研究的新進展、新動向。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迅猛發展的今天,中醫藥科研呈現出與多學科緊密融合、互相滲透的趨勢,以方劑學研究為例,一張復方可涉及分子結構的測定、有效成分的純化分離等,這就需要借助有機化學、植物化學的學科知識,同理,其煎煮過程中引起的方藥質量及藥材化學成分的變化,又需要生物制劑學、分析化學的介入。諸如此類的交通融匯,在中醫藥科研實施中極為普遍,因此,科研人員必須根據課題的進展情況,通過檢索相關文獻對其所涉領域進行跟蹤查新,了解現狀與動態趨勢,以助于科研課題的順利實施。
2.2 調節中醫藥科研的選題方向
中醫藥科研的長周期性以及“接力式”的研究特點,決定了科研人員在立題時就必須弄清自己擬研究課題的價值。然而,在傳媒文獻量激增的今天,出版內容交叉分散,且時效性強、信息量大,研究人員根本無法全面掌握該學科領域的最新進展,而單純依靠自己所掌握的有限資料和工作經驗來判斷則有極大的盲目性。因此,進行科研選題前的情報查新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幫助科研人員了解該領域的空白區間、經驗思路及前景水平,從而借鑒吸收,學習創新,開闊思路、調節動態定向,使科研資料不斷精煉升華。
2.3 提高中醫藥科研鑒定的嚴謹性
科研人員雖具有相當水平的中醫藥專業水準,但其所掌握的相關技術指標、動態進展內容總有其客觀局限性,因此解答該課題在國內外是否有同類或類似研究、是否具有“國際水平”、“國內先進”或“填補某項空白”就值得商榷。查新人員通過檢索科技文獻,進行嚴密而系統的分析對比后,方能對原成果進行正確而客觀的評價。部分成果申請經檢索發現國內外已有相關研究后會被否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研究的科學性、嚴謹性。
3 中醫藥科技查新中存在的問題
3.1 客戶方面存在的問題
客戶方面最容易出現的問題:①查新目的不明確,部分課題并未進行預試實驗,未清晰表述其工藝設計、流程、技術等,委托內容未能突出查新的技術要點;②出于技術保密原則,對關鍵技術點的具體內容含糊或規避表達;③用戶不夠重視,委托人并未真正參與課題,對技術關鍵把握不準,無法與查新員進行有效溝通;④部分課題一味著意于“新”,在科研人員對國際醫學研究的先進技術方法不甚理解參透的情況下,將其強行拼湊并占為己有,顯得格格不入。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和可行性是中醫藥科研課題得以立項的前提,而“創新”又是其成立的基本依據和價值所在,客戶查詢委托內容不明確,以及高重復率、低創新力均會導致科研“撞車”和低水平重復的現象,造成了人力資源、物質財富和時間的極大浪費。
3.2 查新人員方面存在的問題
3.2.1 審題是否透徹
中醫藥科技查新廣泛涉及醫學的各個領域,這就要求查新工作者首先要對該課題有一個概括性的認識,并充分理解其主要涉及哪方面的研究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等,可以借助以下幾種方法:①借助查新技術報告;②咨詢申請查新人;③請教該專業的資深專家以了解前沿動態;④查閱相關工具書。
3.2.2 檢索策略的制定是否恰當
因同一主題、概念可有多種表達方式,這就需要認真分析,制定出恰當的檢索策略,但在具體操作時,又會面臨檢出文獻或太多、或太少的問題,因此還應根據實際需要不斷調整檢索策略,范圍或“擴”或“縮”。另外,在中醫藥文獻檢索過程中,還應注意中醫藥課題的特殊性:①某些中草藥除正名外另有常用的別名,如厚樸又稱川樸、肉桂又稱官桂、延胡索又稱元胡等,我們在實際檢索時應將其組配使用,即:(厚樸OR川樸)、(肉桂0R官桂)、(延胡索0R元胡)等;②中醫證候的不同表達方式,如某課題中提及”心肝火旺”,我們在實際檢索過程中還應將其擴展為“心火上炎”、“心陽亢盛”、“心火擾神”、“心火亢盛”等,方能查全查準。
中醫藥科技查新人員除具備專業中醫藥學知識和一定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外,還應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此外,在國際范圍內的查新檢索中,會觸及相關的外文信息,這就需要查新人員同時具有一定的中醫藥專業外語的閱讀理解能力。
3.3 數據庫的滯后性和不完整性
中醫藥科技查新一般需進行醫藥衛生科技成果數據庫、中醫藥文獻數據庫、中醫藥報刊文獻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中醫藥保健品專利數據庫、中成藥產品數據庫、MEDLINE數據庫以及美國專利文獻數據庫等數據庫檢索。我國的科技體制、制度及學術習慣等原因,導致相當部分尚未公開發表出版的論文、書籍、部分正在研究或剛結題的課題,以及部分碩士論文均不在被檢范圍之內,因此所檢出數據是相對滯后和不完整的。
3.4 中醫藥查新的標準欠規范
各中醫藥科技查新機構的報告格式、數據庫檢索范圍、結論闡述等方面均不盡相同,尚缺乏統一的標準規范。因此,如何進行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確保查新工作質量,已成為查新機構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就查新報告的格式而言,各檢索中心就有采用科技部格式、采用教育部格式,以及自行設計的區別;再具體到查新委托書所涉及查新項目的技術要點、數據資源等表達要求均不統一,由此造成了查新報告質量的參差不齊。
4 中醫藥科技查新發展的趨勢與對策
隨著中醫藥事業、科技體制改革的蓬勃發展和全球化競爭,以及臨床疾病譜中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流行性疾病的突發,對中醫藥查新咨詢機構及查新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醫藥科技查新咨詢機構必須在運行機制、技術實力等方面加以改進和提高。
4.1 加強與客戶的交流,積極宣傳
讓客戶充分認識正確填寫《查新委托書》的重要性,應清晰表達出該委托課題的技術創新點,以積極配合查新工作。同時,在中醫藥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中積極宣傳醫學查新咨詢服務的作用,大力普及查新知識,使其理解國家開展查新工作的目的,提高利用信息咨詢的意識,增強科研立項和成果申報中參與查新的自覺性。
4.2 提高查新人員的素質
查新人員必須加強業務學習,具備較全面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外語能力,積極參加情報學、情報學研究方法、索取信息方法、計算機應用等相關內容及交叉學科的培訓,及時儲備更新知識,掌握必要的查新檢索技能,歸納、提煉查新要點時要全面精煉,合理制定檢索策略,適度擴大、縮小范圍以篩選高符合度的文獻,保證其與所委托課題的對比分析具有邏輯性、支撐性,從而提高自身的情報意識和情報學研究水平。
4.3 加強資源建設,改進檢索手段
加強信息資源建設,利用互聯網加強各檢索機構的信息交流,實現數據庫的資源共享,建立中醫藥科學的數據共享系統和數字化查新咨詢服務體系,以適應中醫藥科技查新咨詢的快速發展。應特別注重對中醫藥相關學科及其產品開發的專利文獻的檢索分析,這對保護自主知識產權、避免專利侵權有著及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4.4 建立中醫藥科技查新規范
根據中醫藥學的特色,加強中醫藥查新的標準化建設,明確查新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規范查新委托人及查新機構的權利義務、行為準則、法律責任,界定查新員、審核員和查新咨詢專家應當具備的條件和職責,統一查新報告格式,提高查新質量。總之,要加快查新咨詢服務各項規章制度及管理體系的建立健全,加強執行力度。在此基礎上,面向社會,開拓市場,拓展查新咨詢工作的功能,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
5
結語
近年來,中醫藥科技項目申報數量的大幅度增長,是現代科技高速發展的必然產物,給查新工作的發展帶來了高挑戰和新機遇。中醫藥科技查新可以減少低水平重復科研,降低成果鑒定評價失真率,促進科研課題的評審辦法的改進,使其從“經驗型”逐步過渡到“科學文獻型”,是中醫藥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配合湖北省科技廳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進“創新湖北”建設的實施,進一步提高湖北省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和學術水平,審時度勢的開展好此類科技查新咨詢活動,與之同時,目前中心正在開展的競爭情報服務及相對應的知識產權評議服務活動,正力求實實在在的解決中醫藥醫療、教學、科研和生產活動中的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 宋一倫.中醫藥科技查新與中醫藥科技查新委托[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4)
2 肖滬衛.科技查新:研究與實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
3 高麗.醫藥科技查新的目的及內容[J].高校圖書情報論壇,2004(3)
我們認為中醫學的五大優勢,即:病因學優勢、理論優勢、治療優勢、藥物優勢、經驗優勢是中醫科研的立足點和出發點。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以陰陽五行為基本理論的中醫學,在很多時候已經穿上了神秘主義的外衣,陰陽五行理論的應用幾乎與陰陽先生的應用沒有區別,或者難以劃清二者的界線,這是目前困擾中醫界的主要理論問題,也是中醫科研中遇到的最大問題。中醫科研要不要涉及中醫學這一基本理論核心?這一理論核心又將如何指中醫學科研及其臨床。只有解決了這一問題,中醫學的科研和臨床才能有進一步的發展,否則中醫學真的會陷入近乎“玄學”的境地,為此,本人提出,還原我們先人的生產。
生活場境,認識中醫學的五大優勢,由此開展相應的科學研究。在中醫學形成之前,我們的先人一定用他們的勞動和智慧觀察、分析了各種自然和生命現象,形成大量的“經驗”,同時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和理論假設,并用勞動和生命驗證這些理論,其中不乏各種形式的“人體實驗”,部分假設形成了相應的理論,這就是中醫的科學精神之所在。陰陽五行就是其中的成果。它也是《臨癥中醫視角》的靈魂,也將是醫學科學,乃至現代科學的靈魂。“寒則熱之、熱則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陰陽應用永不會錯,“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觀點永遠是我們臨床思維的準則,“五行”關于系統的五個屬性的認識永遠具有指導意義。以陰陽為核心的哲學理論,以五行為基礎的研究方法,在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指導下,注重整體平衡、注重整體調節、因人施治,這樣的理論在過去、當今和未來都具有相當的先進性和科學性。這就是醫學的理論優勢,把這樣的理論應用于現代醫學研究,這就是中醫學科研的重要內容。在病因學研究中,我們的先人無法明悉細菌及其屬性,但是,他們以“瘴氣”、“疬氣”命名之,這些認識在現代醫學科學條件下已經沒有優勢。但是,我們的先人也同樣認識到了心理因素對機體的影響,也認識到了飲食不當,如過度飲食、飲食失衡等對機體的影響,還認識到了過于安逸等生活方式對機體的影響,并積累相應的臨床診斷和干預方法,所有這些在當今社會條件下都具有特殊的意義。關注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所有致病因素,這與現代醫學模式不謀而合。這正是目前中醫學臨床及科研的重要領域。一直基于勞動和實踐的中醫學,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積累了大量的臨床治療經驗和方法,有些是上述中醫學理論的直接演繹,有些則是沒有經過理論的純粹經驗,形成了多樣化的臨床治療方法,中藥、食療、藥膳、針灸、推拿、貼敷,等等,對這些治療方法進行相關的現代醫學研究,規范其臨床應用,明確其臨床適應癥和副作用,這又是中醫學科研的重要內容。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更多是在還原論基礎上的科學研究,沒有放在中醫學陰陽、五行理論的基礎之上,使得這樣的研究缺乏了中醫學的靈魂,也失去了中醫科研的意義,這是需要糾正的。中醫科研需要還原論,但不只是還原。中醫學幾千年積累下來的藥物應用經驗是現代醫學所不難比擬的,其范圍之廣、數量之多是當今醫學所不及的,這些藥物一是可以為現代藥理研究提供初選依據,二是,我們要利用陰陽五行理論,對藥物進行陰陽五行的基本分類,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據先人的應用經驗,進行大膽的臨床應用研究。
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人類知識的增長、信息交流的便利,以及科學共同體的開放態度,使得交叉學科(或跨學科)的研究越來越呈現出加速發展的趨勢。與此同時,關于交叉學科或跨學科觀念、理論和方法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學術界的普遍關注。特別是對交叉學科研究的認識論基礎和方法論問題的探討,更是幾成顯學。對于以人文學科、社會科學為中心的交叉學科的認識論與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間的相互作用的認識論的理解構成了本文的主題,文中的討論將在科學哲學和知識社會學的范圍內進行。
一、交叉學科的本質及研究意義
在剖析交叉學科現象的本質之前,有必要先界定一下交叉學科的定義。按照我國著名科學家、交叉學科研究的倡導者路甬祥的說法:所謂交叉學科,就是指兩門或兩門以上學科融合而形成的一種“新的綜合理論或系統學問”[1]。應該說明的是,這種學科之間的交叉或融合并非簡單機械地拼湊,而是依據學科間存在的內在邏輯關系而聯結和滲透的結果。一言以蔽之,是各個學科間“有機的融合”。一般說來,學科交叉過程中的諸學科都是要納入到特定的社會化的科學結構里的。現代科學結構包含了傳統的基礎科學(如物理學可分為原子核物理、高能物理、凝聚態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等)、綜合科學(如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優勢學科———空間科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建筑科學、災害科學等及其衍生科學)、橫斷科學(如控制論、信息論、復雜性科學等)和在上述三類科學基礎上形成的交叉科學。通常交叉學科有不同的分類標準。但大體上可分為“大交叉”和“小交叉”兩大類:前者指學科親緣關系較遠的學科之間的交叉,比如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之間的交叉;后者是指學科親緣關系較近的學科之間的交叉,如自然科學內部、技術科學內部或是人文科學內部、社會科學內部各學科之間的交叉。當然,這都是相對而言的,在歸納時切不可過于拘泥學科的性質。著名刊物《第歐根尼》中所選論文就屬于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間的學科交叉,以及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技術科學間的研究(涉及哲學、經濟學、歷史學、文學、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與生態學、地理學、建筑學、環境科學、交通科學、計算機科學、醫學、計量學等傳統學科及相應的交叉學科)。具體說來,當代學術界的交叉學科群落既包括諸如文學哲學、文學人類學、歷史社會學、哲學社會學、社會人類學、城市美學、犯罪心理學、開放經濟政治學、政治哲學、政治經濟學、中國少數民族美學、文藝法學、知識管理學、虛擬人類學、國際經濟學、技術經濟學等“小交叉”研究的論文,也包括像經濟物理學、時間經濟學、視覺人類學、工程法學、社會工程學、科學社會學、工業設計、環境藝術、城市生態學、空間法學、媒體藝術、生態行政學、知識計量學、計量經濟學、社會運籌學、網絡社會學、航天醫學工程學、電子政務學、交通美學、古生物考古學、神經語言學、認知心理學、石油金融學、世界睡眠醫學、藥物經濟學、技術管理學、社會統計學、環境社會學、市政工程學、生物信息學、水文社會史等具有“大交叉”特征的邊緣研究。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科學發展高度分化和整合的今天,交叉學科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這種因交叉學科或交叉學科群的衍生而導致的學科進化的趨勢里,包含著深刻的科學意蘊和時代精神。從本質上說,學科交叉現象的背后隱藏著一個規律性的問題。那就是世界萬物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而這種事物的演進過程中,還存在著動態性的“無序”或“涌現”現象。科學哲學家勞丹認為,科學或學科發展的“無序”性是普遍的、永恒的,有序是暫時的、個別的。“無序”的根源就在于科學研究“從本質上是解決問題的活動”[2]。換句話說,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依賴于單一學科的研究,而且更寄希望于交叉學科或邊緣學科的學者的共同努力和學術突破。學科的界限并不重要,關鍵是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的過程是否具有原創性和富有成果。因此,這就是科學自主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外部動力所在[3]。交叉學科或邊緣學科的研究領域的劃分,在很大程度上關乎學者所采用的研究路徑。美國科學學專家夏皮爾提出的“域”理論模式對于我們理解交叉學科的性質很有助益。夏皮爾認為,三個世紀以來,我們的科學研究的主要路向就是將特定的對象孤立起來加以考察。他把這種特定的、孤立的研究專題稱之為“域”(domain)。這種“域”大體相當于學科研究的領域或跨學科的領域和研究課題。因而,所謂的科學發展就表現在各個學科領域的增加減少或刪除合并的變化上。領域的變化往往會引發學科交叉現象的產生。科學也由此被內在地劃出大小不等的界限來[4]。科學史上的范式革命也常常產生在交叉學科叢生的科學領域里。這一點已得到了證實。通過對百余年來諾貝爾獎的分析發現,該獎普遍存在著學科交叉現象。如果以二級交叉、三級交叉為標準的話,那么,幾乎所有的物理學、化學、生理或醫學獎都是學科交叉的產物[5]。這些原創性的重大成果大都集中于量子力學、基因工程、超導物質與理論、化學熱力學、電化學、化學動力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工程學等跨學科的領域及相關的基礎學科中。可以說,未來的中國科學界和教育界在參與國際競爭過程中也必須將發展交叉學科視為國家和一流大學發展的戰略。時至今日,交叉學科研究的意義已無須贅言。
二、人文—社會認識論
眾所周知,人類的認識歷程是跟人類知識的發生與增長的過程相應的。從中國的先秦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墨子、公孫龍子等)、古希臘哲學家(如泰勒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畢達哥拉斯等)直至西方近代以來的思想家(康德、休謨、笛卡爾、培根、盧梭、孟德斯鳩、孔德、斯賓塞、馬克思、涂爾干、韋伯、維特根斯坦、海德格爾等),都曾經為提出和完善古典認識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進入20世紀以來,卡爾•波普爾、托馬斯•庫恩、保羅•費耶阿本德、漢斯•萊辛巴哈,以及狄爾泰、伽達默爾、舍勒、曼海姆、舒茨、卡爾納普、德里達、巴恩斯、布魯爾等人則為認識論做出了新的智力工作。應該說,他們的認識理論在試圖解決現代知識增長問題和科學精確化以及跨學科研究等方面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因此,批判地考察上述認識論理論資源和成果將是有意義的,同時也對我們深化認識交叉學科的本質不無益處。所謂“人文—社會認識論”是指在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領域內的認識論取向。它對解釋和理解在人文學科與人文學科間、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間、社會科學與社會科學間的三組跨學科研究的認識過程及其本質,具有預設的認識論價值。這是一個筆者首次提出的將人文認識和狹義的社會認識融合或整合起來的一個新概念,比以往的“社會認識論”提法更接近于人文社會的事實,具有更突出的人文性和社會性的二元合一特質。從學科發生和發展的規律及知識點的分布來看,諸如文學批評、藝術理論、歷史學、文化研究、元哲學、人類學、語言學等人文學科都存在著不同于一般社會科學學科的特質。但是,長期以來或者不很認同人文學科的科學性,或者將其簡單地歸并于社會科學范圍之內。實踐表明,這樣做的結果一定有助于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邊緣研究。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在《人文科學認識論》一書中提出了“人文科學認識論”的概念,并指出人類和社會科學研究將出現融合發展的趨勢。他對于人文(社會)科學認識論所做的思考,直到現在對我們還很有啟發意義。當然,以其發生認識論為理論基礎、拓展其整個認識論的邏輯,也有其明顯的局限性。他反對在“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做出本質的區分,因為在他看來,一切社會現象都取決于人類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過程。這種看法帶有強烈的發生心理學的味道。為此,他將人文科學簡單地分成四種類型:一是“正題法則科學”(即探索“規律”的科學,如科學心理學、社會學、人種學、語言學、經濟學、人口統計學等);二是“人文歷史科學”(主要是以重現和理解時間長河中展開的人類社會發展史、生活史為中心的歷史科學);三是法律科學;四是哲學學科[6]。以人類學為例,它也必須遵循人文科學認識論。比如,人種學和認知人類學以及文化技術學都可以視為特定意義上的人類認知領域的學問[7]。盡管在一般人看來,屬于比較認識論的范疇。人文科學還必須具有一種能把科學領域的理論與關于理論的知識聯系起來的主題意識,這一點不容忽視。毫無疑問,社會認識論的主題意識乃是指向社會認知過程的。它的核心議題是根據某些社會科學學科和社會認知科學而分析出的社會文化語境中的社會知識與經驗。俄羅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社會認識論研究室主任伊利亞•卡薩文教授認為,現代社會認識論植根于康德、恩格斯、卡爾納普等人的認識論思想,其知識要素是由社會客體、社會主體和社會認知條件三者所決定的。每一個因素都具有社會知識來源的作用。古典認識論突出了社會客體,將知識置于研究的重點。相反,對來自于主體的知識或者視為一種阻礙,或者視為主體的基礎[8]。誠然,作為一種社會決定的現象的知識問題,其在人文與社會科學及其交叉學科的發展過程中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在文化與人類學、傳播與符號學、社會與制度等社會文化語境的社會認知模式中,都存在著強烈的人類社會本質的影響。其中,也包含了知識社會學和社會建構理論所關注的意涵。這一切在維特根斯坦、巴赫金、曼海姆、舍勒、米德、默頓、普里查曼、格爾茨、加芬克爾和盧曼等人的相關人文社會科學的跨學科研究中,都有全面的展現。
三、科學—技術認識論
這里的科學—技術認識論,是將科學哲學界的科學認識論和技術認識論融合或整合起來的結果。一方面,可以避免筆者不喜歡使用的“科技”一語;另一方面,則可以將技術納入到科學的“大家庭”里,以及將科學視為一種技術的“物化”過程的科學基礎。其實,從本質上來說,科學只有一個,就是“科學”。科學是科學,技術也是科學。我們發現,諾貝爾科學獎中有90%以上的獎項授予了基礎理論方面的重大創新科學成就,而極少給予技術產品的發明人。比如,世界著名的卡文迪什實驗室之所以不斷獲獎就是因為它始終處于分子生物學的基礎理論研究的國際學術前沿位置上,并在此基礎上將生物學、物理學、化學、醫學、數學和工程學緊密地結合起來的多學科研究結果。學科交叉的絕對性和現代性,使學術研究呈現出“去單一化”的態勢。交叉性、邊緣性已成為科學難以拒絕的選擇。“元科學”與交叉學科的融通,已變成學者的一種基本責任。縱觀20世紀以來的科學技術哲學,我們很容易看到,它正是科學認識、技術認識變革的理論基礎,是人們認識世界的方法論變革的前提和基本路向。科學認識論,可以說是始于古希臘哲學家、科學家亞里士多德的歸納解釋法和英國哲學家休謨的懷疑主義的[9]。但歸根結底,我們了解到的科學認識論的基礎就是歸納法和演繹法。這一點幾乎是不容置疑的科學和技術認識論的鐵律。應該說,人類對科學技術的認識過程是十分漫長的。近代科學技術興起至今,已經歷了至少五個世紀的時間。直到波普爾、庫恩、費耶阿本德和海德格爾等人為止,才算是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圖景。根據波普爾的觀點,科學知識表現為某種關于世界、世界的秩序、規律和規律的理論或描述。在他看來,只有理論知識才能發現真理,才能實現對世界(即客觀物質世界、主觀意識世界和客觀知識世界3個世界)的具有真正價值的猜測。然而,理論知識永遠不可能被證實或確認是真實的,盡管它可以接受嚴格的批判性檢驗。科學發現的邏輯就是,科學發現始終得到理論的指導,而理論卻不是由于觀察而得到的發現。說起來這似乎像是一個科學認識的怪圈,但事實上科學發現的過程的確是異常復雜的,對其本質的認識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與波普爾不同,庫恩則認為,科學知識的作用是在一種總的觀點即一種世界觀的范圍內形成一種觀點,這種觀點知道我們如何看待現實,各種理論可以接受或摒棄的標準是什么,或者什么時候可以認為理論是可以被證偽的。科學界的這種觀點是由各種實例和各個學科間的矩陣形成的。前者是被科學界視為范式的解決各種問題的具體方法;后者則是“科學共同體”的“普世”基礎或共同義務、信念和價值的觀念[10]。按照庫恩的思想,科學的變化過程基本上是革命的和不連續性的,會帶來深遠的認識論后果。由此,他將科學分成正常的科學和特殊的科學。交叉學科很類似于這種可以隨心所欲地研究的特殊科學,它不需要受到更多的學科矩陣的約束。在科學認識論和技術認識論上,費耶阿本德和海德格爾分別強調“怎么都行的”科學經驗主義及技術異化論。人類科學技術史表明,科學(基礎科學)理論的提出和完善對技術發明及應用往往會產生基石的作用。沒有基礎科學理論的突破,就談不上普遍的技術進步。反之,如果一直缺乏技術上的支撐,也不會進一步為基礎科學理論的創新提供“人工物”或技術實踐上的驗證。這是現代科學技術認識論的本質特征的體現和互動規律。理論化知識和技術性知識的相互作用,不僅可以避免科學進步的停滯不前,而且也可以促進新穎、創新的方法論的被采用,從而有助于實現破舊立新和建立科學技術新秩序的根本目標。科學技術的跨學科研究作為一種知識增長的方法論選擇,其合理性也將隱藏于上述目標之中。
作者:林麗霞 劉建強 單位:廣東醫學院藥學院
學生科研要素分析
綜合以上幾種觀點,筆者認為結合學生科研的實際情況,可以將學生科研的要素歸納為:指導教師、學生、科研場境三個方面,下面將對這三個要素進行闡述。教師,這里所指的教師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傳授學科知識的教師,而是學生科研指導教師。指導教師是指能夠從科研方法、實驗可行性和科研驗證等方面有一定的把握,并能引導學生順利開展科研工作的大學專業教師。在學生提出課題后,指導教師有能力為其判斷該課題的可行性和價值性,并作相應的修正或者提出建設性建議。學生,參與科研的學生是在專業學習上學有余力,對某一或某類研究問題感興趣,并愿意為此而與其他相同志向的學習者協作,開展深入的探討和研究的學習者。這類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專業實踐基礎和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科研場境,學生科研中的環境的含義比較廣泛,它不只包括提供科研實驗的器材、藥品,還包括研究團隊的狀況、科研進度等與影響科研活動開展的因素。學生科研的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它們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響。學生是系統的主體,科研場境是科研的根基,而教師則是學生科研的支柱。
學生科研指導的幾個關鍵問題
筆者所在學院經過五年多的學生課外科研指導實踐,先后已有90余個科研小組通過了學生科研立項,也已經有部分科研小組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并完成了科研論文的撰寫。其中,本科生通過課外科研公開發表文章22篇,其中9篇為核心期刊論文,并取得9項省級學生科研獎,成功申請1項國家專利。在這個過程中,學院科研管理在摸索中前進,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總結經驗,學生科研指導工作中的關鍵問題按照學生科研的不同階段可以分為科研方法的指導、專業研究方法指導、實驗過程監控指導、論文撰寫指導以及科研成果匯報組織等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將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全過程貫穿起來。下面,我們將詳細分析這五個方面內容。科研方法的指導科研方法指導主要是指教師引領學生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最終上升到提出課題的過程,可以細分為選題指導和科研工具指導。藥學專業學生在大一、大二的時候學到了一些專業基礎課程,對專業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的沉淀,大三開始接觸專業方向課程,漸漸找到自己的專業方向和專業愛好。因此,大三是藥學本科生步入科研的最佳時期,但是,在此之前,必須有專業老師或者專家進行引導,他們才能找到選題的訣竅。在選題之前或者選題過程中,他們需要有一個有力的學習工具,此時就必須有科研指導老師對他們進行資源檢索方法的培訓。比如,廣東醫學院有中國期刊網以及校內資源網等學習資源可供參考,關注藥學專業相關雜志可以把握研究前沿,而校園資源網及專業書籍則是專業知識的積淀。在選題時,最重要的就是要進行現狀調查研究,而最直接的就是文獻調研,文獻調研是學生開始學習把握選題意義和課題可行性的重要方法。前人已經做出來的,我們不必重復,但我們可以在前人的基礎上用其他的方法去超越和創新。專業研究方法指導每個學生科研小組確定了研究課題以后,就必須對實驗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對藥品、樣本、實驗模型等進行選擇。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在科研小組內部討論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就需要請教指導老師。指導老師在經驗上比較豐富,也能夠從大局上進行把握,確保學生在專業實驗研究的過程中少走彎路。實驗過程監控指導對于剛剛加入科研行列的學生來說,他們對于實驗操作性的預見能力較弱。這就需要指導教師在宏觀上進行指導和把握,目的在于減少不必要的實驗失誤,避免藥物的浪費,從而降低科研成本。論文撰寫指導本科生第一次接觸學術論文,心中有很多的疑問甚至不知從何寫起。指導老師應該從論文的框架、論文格式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科研成果匯報的組織在每個科研小組實驗獲得一定成果后,必須加強科研成果的分享和交流。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型學術研討會,即國外流行的Seminar討論形式,取得成果的小組做一個簡短的報告,然后專業教師和其他科研小組進行提問、評價,以期取得更大的進步。本科生課外科研活動已經在各高校中悄然興起,也越來越受重視。它不僅僅是學生與教師進一步交流的窗口,更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第二課堂,也是進一步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平臺。教師在指導時應該結合課題的內容加以適當的指導,才能使課外科研效果真正落到實處.
【關鍵詞】 本科生;科研能力
21世紀高等教育的戰略目標和重點已經轉移到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高等教育的不同分支、不同層次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內容和培養途徑不同。醫學高等教育如何在本科教育階段培養創新型醫學科技人才正受到廣大醫學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關注和深入研究。關于創新人才的內涵,有學者[1]將其定義為“是指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并能取得創新成果的人”。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是素質培養,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但其中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是科研能力的培養。科學研究是創造性的工作,要求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正確分析各種矛盾的科學思維和善于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科學研究的過程正是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不斷孕育和提升的過程。
1 醫學創新教育首先必須樹立新的人才觀
衡量一個人是否是“人才”,不只看他占有醫學知識的多寡,更應看他運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醫學問題的能力和素質。醫學人才的標準是醫德高尚、知識淵博、醫技精湛,且具強烈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當今社會,創新型科技人才的培養,是國家發展的需要,民族強盛的需要。不論是醫院還是企業,用人單位需要的員工不再是只會背書、只講理論的員工,而是動手能力強,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強,能夠對單位的管理、制度、專業技術等方面做出創新成果的員工。因此,醫學高等院校應當提高產品質量,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出專業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的畢業生,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2 科研能力的培養是造就醫學創新人才的基礎
科研能力是科學素質的核心,是人們運用已有知識和科學方法去探索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心理品質和能力[2]。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對本科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科研素質的要求日益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
高等院校基礎學科的科研工作,從性質上說,它是學科前沿的研討,試生產和創新屬于知識創新,其基本形式是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3]。在知識創新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能力,應當界定為學科前沿的知識創新能力,這種能力是其他創新能力的基礎。在本科階段實施知識創新能力培養,有利于學生畢業后在職業崗位上衍生出專業技術創新能力、制度創新能力、管理創新能力等,也為學生畢業后進入研究生教育提供先行準備。另一方面,本科生的年齡小,早期開發創新能力,將使全民族創新能力最活躍的年齡段提前,對國家、民族有著難以估量的潛在利益。因此,醫學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是今后造就創新人才的基礎。
3 醫學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是深化性和探索性的專業學習
在醫學本科教育階段,傳統的做法重視了醫學高等院校作為“傳授知識基地”的作用,忽視了它同時又是“知識生產基地”。對本科生進行科研能力培養,讓學生了解、學習、體驗新知識的生產過程;而高校成為學生學習“知識生產”的見習基地和實習基地,可使高校的“知識生產基地”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在本科階段進行科研能力培養,于社會、學生、學校均有利,是一項多贏策略。本科生參與科研課題研究,不但可以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更為今后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對學科間知識的聯結與整合,堅固學生專業基礎。通過學生科研小組的共同協作與積極探索,培養了學生們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及團結協作為主要特征的科研精神,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當中,學會用科學、嚴謹和富有創造性的思維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學生通過課題設計、文獻查找、實驗操作、結果分析、論文撰寫等實踐,不但對科學研究的過程有了感性認識,而且通過接觸使用高、尖、新的實驗儀器設備,提高了學生實驗技能。
4 教師指導學生科研實踐,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科研促進教學
被稱為“本科生導師”的課題指導老師,只有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才能培育出優秀的創新型醫學人才,才有可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和興趣,指導學生科研。這要求他們不但要愛護和關心學生,更要具備組織調控、信息轉換、交流引導和課題研究等綜合協調能力,才能以科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生動的傳授,才能把學科前沿較先進的知識和問題帶給學生。另外,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著“教學相長”的內在聯系,他們既是指導老師,又是科研活動的受益者,在自身素質得到提高的基礎上,也為今后開闊科研思路打下基礎[4]。我國的高等教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嚴峻的挑戰。在高等教育實現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移的過渡時期,提高教學質量是高等學校的當務之急。
本科生科研活動,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實行啟發式教學,強調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同時,也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5 醫學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幾點思考與建議
要提升高校的整體科研水平,就必須從本科生抓起。對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已引起了各高等院校的重視。為進一步推廣該項活動,結合我校的工作情況和切身體會,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5.1 健全制度體系,規范培養工作 完善的制度體系是開展持久有序的培養工作的前提與保障,同時也是培養工作走向科學化、規范化與整體優化的必然要求。各高校可以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建立合理的制度體系。如由科研處和學工處建立“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本科生導師”資格認證,學校根據具體情況,每年劃撥一定經費作為學生科研專項基金,對學生科研課題進行資助,營造科研氛圍;成立學生科研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和科研項目評審委員會;各二級學院設立學生科研指導小組;制定“學生科研項目管理辦法”,獎勵條例等具體措施。
5.2 建立相對穩定的指導教師隊伍,嚴格要求學生 本科生科研活動,是相對松散的教學模式,難免有部分學生甚至教師在立項后重視不夠、投入的時間不夠,以致于課題不能及時完成或敷衍了事。這就有必要挑選一批有學術造詣、作風嚴謹、認真負責的教師擔任這些學生的指導教師,建立一支較為穩定的指導教師隊伍。不但要使學生們受到正規的科研訓練,還要言傳身教,培養學生扎實求實的作風,克服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和行為,為學生們今后從事科研探索打下堅實的基礎。
5.3 科研能力培養的對象主要為大三學生 臨床專業五年制本科生,科研能力集中訓練的時間安排在第5~7學期最為合適。一、二年級的本科生,雖然熱情很高,但是專業基礎過于薄弱,難以接受我們的培養方案;大四的學生,已進入臨床課學習,經常到醫院見習,早出晚歸,基本沒有時間及精力顧及課外科研;大五學生已進入臨床實習,大部分學生已經離校,更不可能參與課外科研。我們將時間安排在第5學期的后半學期或第6學期初啟動,并持續至第7 學期。這段時間,學生已完成大部分基礎理論課學習,開始進入臨床課學習,也已完成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理科學實驗、病原生物學實驗等課程的學習,已掌握一定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有初步的科學思維能力,已經能夠在教師指導下完成簡單的科研工作。
5.4 學生科研實踐前要開展科研培訓 于第5學期開學初,對大三學生開展科研培訓,如請學術造詣高,有豐富科研經驗并取得重大成績的教師以專題講座的形式講授“醫學科學研究基本概念和注意事項”、“醫學科研的基本程序”、“醫學科研選題與設計”、“醫學科學研究論文的撰寫”及參加教師的課題開題報告會等形式進行培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指導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查閱文獻、選題、書寫課題申請書上報相關學生科研管理部門,獲立項資助后召開開題報告會,利用業余時間、節假日進行科學實驗,處理實驗數據及撰寫研究論文,并要求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最后將課題實施的原始記錄、發表的科研論文整理,形成結題報告上報相關學生科研管理部門存檔。
5.5 拓寬經費來源,加大培養力度 目前,許多高校都設立了本科生科研專項基金,但同樣都面臨著“僧多粥少”的問題,因此,要想加大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力度,還需積極拓寬科研經費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先選導師,再選課題”是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法。這一方法將學生和導師的課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但解決了學生科研的經費,也減輕了導師的工作負擔。
5.6 完善激勵機制,激發師生科研熱情 對學生科研進行考核,項目合格的,給老師計算一定的教學工作量,學生則獲得相應的學分,成績突出的可以申報科研成果獎;在物質上,加大對本科生科研論文的獎勵投入,鼓勵本科生發表科研論文。
5.7 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培養效益 由于當前各高等院校自身條件的限制,可向本科生科研實踐全面開放的各種資源通常是有限的。為此,在加大科研經費投入的同時,要科學規劃,優化資源配置,讓有限的資源產出最大的效益。
本科生參與科研課題研究確實是培養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徑,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復雜的課題,決非一朝一夕或者是一兩項改革的推進所能完成的,我們應采取多渠道、多手段開展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肖川.縱覽中外探索大學創新教育之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2):105-107.
[2] 虞立紅,王靜愛.地理學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模式探討[J].高等理科教育,2004(3):24-28.
通過不斷強化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參與科研實踐的教育與培養,拓展大學生綜合素質,有效增強了大學生的社會綜合競爭力。另外,通過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本科階段的科研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升,也為部分考取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學生繼續深造打下堅實的科研實踐工作基礎,為進一步提醫學升碩士研究生階段的人才培養質量發揮了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
2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現狀分析
臨床醫學專業是一門實踐性、應用型很強的學科專業,其人才培養目標、途徑等方面有著自身的規律和特點。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學生不僅強調要有扎實的基礎專業知識,而且對實踐實際動手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是其在校期間參加實踐實際動手能力提高的一項重要手段。科研能力培養就是在運用科學方法探索事物本質和規律的過程中,所進行的本領和能力的培養。為此對于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人才培養過程中,其科研能力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2.1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人才培養的基本規律特點
我國臨床醫學專業在本科生教育教學的學制上以五年制教育為主。與以四年制教育為主的專業比較,臨床醫學專業開設課程相對較多,注重強調“基礎知識掌握全、綜合素質要求高、實踐動手能力強”;教學方法上,專業基礎知識教授與見習實習等實踐訓練相結合;在人才培養目標上,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主要培養能從事衛生醫療以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在教育教學效果上,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更加強化臨床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素質等方面的培養;在國家對高等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要求上,對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明確提出了,“必須掌握基礎醫學中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必須掌握常見病發病診斷處理的臨床基本技能;必須具有對急、難、重癥的初步處理能力;必須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必須參加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并取得臨床執業醫師證;必須掌握醫學文獻檢索、資料調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等較多較為嚴格較為具體的硬性要求”。這些都體現出,臨床醫學專業具有較高的人才培養要求。
2.2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基本現狀
近年來,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已經引起了較高重視,但由于教育教學方式、辦學條件等多方面的影響,本科生參加科研活動的形勢并不容樂觀。尤其是在一些高等醫學院校,從教學改革和教學模式方面來看,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養好較弱,有的甚至被忽視或淡化,其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2.2.1高等醫學院校對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重視不夠多年來,受到傳統專業教育的影響,打通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同一的教學方式并未真正有效深入實施,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高等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主要采用的是以灌輸與講授專業基礎知識、開展見習實習實踐教學為主的一種教學模式。而將臨床醫學專業教學和科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并未被廣泛采用。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學校在深入教學改革上力度不夠,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重教學,輕科研現象較為明顯。尤其體現在學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編寫教學計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等方面基本上沒有體現出更多科研能力培養的具體措施和要求。另外,由于部分高等醫學院校受辦學條件限制,在實驗室條件和管理方面,實驗室僅能滿足正常的實驗教學和教師科研所需,并未充分考慮到本科生進行科研活動所用,致使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基本上沒有開展科研工作的實驗條件。總之,在目前較多的普通高等醫學院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對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并未提上真正的議事日程。
2.2.2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自身科研意識不強長期以來,在高等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人才培養過程中,受專業培養計劃影響,該專業普遍需要開設較多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自然科學等理論以及醫療預防技能等較多課程,同時,還要輔開設政治理論、外語等多門公共課程,學生課業負擔較重,學生疲于完成正常開設課程占據的時間和精力較大。因此,平時學生顧及參與科研活動的時間和精力相對較少。另外,教師在知識傳授過程中,過多強調課堂和實驗教學環節,忽視科研方面的教育引導,從思想上未能使學生對科研活動引起重視。即使有些高等醫學院校注重強化和引導學生參與科研活動,但往往僅限于一些“三下鄉”、“挑戰杯”、“臨床技能大賽”等科技實踐活動層面,致使學生參與科研實踐的目的和意識,也僅限于掙學分或盲目跟風,學生未從根本上對提高科研能力高度重視。
2.2.3高等醫學院校在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機制體制不健全近年來,隨著高等醫學教育的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醫學院校也逐漸將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養擺在重要位置,采取積極舉措,加大工作力度,收到了較好的工作效果。但就實際來看,有些高等醫學院校尤其是普通高等醫學院校在臨床專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例如,有些學校缺乏相應的保障機制,制度建設不健全;有些學校整體科研水平差,顧及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力度不夠;有些學校科研管理缺位,尤其是本科生管理機構未建立或不健全;有些學校本科生參與科研的平臺不健全不完善,實驗室開放力度不夠;有些學校教學結構不合理,教學計劃安排缺失科研能力培養力度;有些學校整體教育引導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意識不強,缺少必要的教育引導機制;有些學校未能建立有效的獎懲等機制,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積極性調度不夠;有些學校學生科研經費不到位或缺位,科研經費保障不到位等等。
3加強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途徑
隨著社會發展、人類進步,臨床醫學也將面臨更多的新情況新問題,臨床醫學專業教育教學也就始終伴隨著時展前行。臨床醫學教育事關衛生醫療事業的改革發展,事關人類健康幸福,更事關衛生醫療技術人才的培養與儲備。就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人才培養方面來看,如何進一步轉變教育方式、更新教育觀念、提升培養質量成為了高等醫學院校所面臨并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加強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筆者就實現路徑常識性的提出以下幾點思考:
3.1高度重視,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高等醫學院校應立足培養專業型、創新型、研究型人才的目標,高度重視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養,切實將該項工作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列入人才培養計劃,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打破傳統的單一教學育人模式,牢固樹立教學科研同步化育人的思想理念。要在不斷強化專業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改進教學方法,切實將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納入基礎理論課程和實驗教學的教學大綱,適當開設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選修課,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參與科研活動進行分類教育指導。臨床實踐教學是高等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教育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實現理論與實踐相融合,不斷提高學生臨床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方面。要注重在臨床實踐教學中強化學生的科研能力培養,努力探索實現后期實踐教學科研準入機制。要將科研能力培養貫穿于后期實踐教學全過程,讓學生在后期實踐中感受、感知專業基礎知識,提升實際動手和臨床實踐操作能力,確保后期實踐教學質量的有力提高。
3.2增強意識,努力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通過各種途徑廣泛宣傳和教育引導學生提高參與科研活動重要性的認識。要通過臨床醫學本科生入學教育、專業思想教育、就業指導輔導課等方面,積極對其進行科研意識的思想教育引導。同時,要將培養學生科研意識貫穿于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例如通過邀請專家學者進行講座或舉辦報告會等形式,積極對學生進行臨床醫學專業知識的前沿性分析講授,使學生盡可能了解專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情況、新發展和新問題,不斷增強學生專業知識認知能力和興趣愛好。另外,要形成全員教育引導意識,學校學生、教務、科研、團委等職能部門以及臨床醫學專業院系,可根據學生思想特點,結合自身實際,組織開展一系列科技、文化、教育等活動,在活動中注重突出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使其不斷增強參與科研活動的意識和興趣。
3.3搭建平臺,不斷加大服務保障力度高等醫學院校要積極為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開展科研活動創造條件、搭建平臺。要結合自身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關于加強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的有關文件和制度,尤其是要對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方式、內容、獎懲等方面做出明確的規定,為其開展科研活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要注重資金保障與傾斜,科學合理設計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資金保障體系。要充分利用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加強圖書館、實驗室、實習實踐基地等建設,不斷強化科研條件的改善,為學生開展科研活動創造良好條件。要重點做好實驗室的管理和開放工作,確保本科學生進行實驗的機會和便利。要做好產學研結合工作,充分利用學生后期實踐教學和社會科技實踐活動,加大學生與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交流合作的機會,使學生科研活動能有效與社會互動合作、互利共贏、共同提高。
充滿生趣的實驗導入。“學生學習”的時代特點是讓學生期待主動參與、讓學習變得有趣。一上課,杰夫老師就給學生發了紅色玻璃紙做的占卜魚,讓他們把占卜魚放在手掌上,仔細觀察,算算最近“運氣”怎樣。隨后提示:占卜魚“搖頭”代表妒嫉,“擺尾”代表冷漠,“搖頭擺尾”代表戀愛,“兩邊卷起來”代表善變,“全部卷起來”代表激情,“不動”代表沒活力,。青春懵懂的孩子在玩耍、嬉戲的氛圍中進入了“實驗準備”階段。課堂的環境是生態的,語境是生活的,情景是生動的,為學生的探究奠定了良好的基調。
極具價值的實驗假設。“算的是運氣,不可信,但實際背后隱藏著科學知識。”“那么,占卜魚在不同人的手掌上為什么會有不同的動姿呢,它可能跟什么因素有關呢?”老師的一句過渡語,直奔“實驗假設”。實驗假設,既是研究的出發點,又是研究的追求目標和歸屬,它是科學理論的雛形,是真理的前表現形態。
實驗內容的慎重選擇。當學生假設出占卜魚的“動”可能與溫度、氣流、濕度、光照、引力、電……等幾十個因素有關時,老師告訴大家:一節課的時間,要研究幾十個項目是不可能的。但,重點研究幾個項目還是可以的,我們就來研究同學們提出的“前四個”變量。這樣的提醒,提出了“實驗內容選擇”的重大決策問題,態度之“堅定”,語言之“誠懇”,方法之“科學”由此可見。
實驗團隊的自愿組建。實驗分四個小組,分別研究“溫度、氣流、濕度、光照”四個變量。學生自愿參與,自主組合,還有幾個學生不愿參與四組中任何一組,怎么辦?老師沒有“人為”安排:“我知道這幾個同學想研究別的變量,可惜今天教室里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你們可以另外安排時間實驗。現在我交給你們一個特別的任務,當‘督察員’,到四個組里督查其他同學實驗的過程是不是科學。”系統原理告訴我們,凡團隊組建,價值趨同,志同道合,1+1>2效應就能形成;人人有實驗角色,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研究“成本”就會降低。
實驗過程“無關變量”的控制。“如何做‘溫度’的實驗呢?”當不少同學用“雙手相搓”的方式增加“溫度”時,老師敏銳地引導“督察員”觀察矯正:雙手摩擦確實能增加“溫度”,但也可能會改變“濕度”。同樣,另一組做“氣流”實驗的,一些同學試圖用手“扇出風”,也被督察員糾正:用手扇出風的同時,也會扇出“溫度”、改變“濕度”,只能改用實驗工具“扇子”。老師適時引導:“實驗要控制無關變量”。無關變量的控制是實驗成敗及可測的核心環節,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感知這一科學術語以及感悟其重要性,其意義在于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習慣和嚴謹的實驗作風。
【關鍵詞】語言 語言游戲 “療救”
【中圖分類號】B089 【文獻標識碼】A
大多學者習慣將維特根斯坦哲學分為前、后時期,就其前后思想差異性加以甄別。然而,維特根斯坦始終都沒有放棄這樣的哲學主張:對不可言說的東西,必須保持沉默。江怡曾指出,沒有維特根斯坦前期《邏輯哲學論》這一理論背景,就難以理解其后期《哲學研究》的意義。筆者認為,維特根斯坦畢生的工作和精力是致力于對“哲學病”即傳統形而上學哲學觀以及對語言的誤用的“療救”,只是后期哲學的這種目的性更為強烈。對維特根斯坦“不可言說”哲學唯有深入分析,才能真正理解其真正用意。
“療救”之萌芽―語言的邏輯
現代西方哲學在很大程度上是與邏輯學交織在一起的,邏輯學在維特根斯坦之前就備受一些哲學家的青睞,羅素就明確指出邏輯可以表明語言的性質并最終能夠解決哲學問題。不可否認,維特根斯坦亦受到羅素邏輯論的影響,但他關注的焦點卻與羅素有別,即邏輯與世界究竟是怎樣的關系?維特根斯說:“世界就是所發生的一切,世界是事實的總和,而不是事物的總和。”①值得提出的是,在分析“事實”和命題時,維特根斯坦前期哲學堅持認為:對于不可言說的東西,可以“顯示”。我們正在這種所謂顯示的意義上來理解哲學的概念,理解所謂不可言說的東西。而可以言說的,只是“關于世界的知識”。維特根斯坦試圖建立這樣一種哲學:以邏輯語言及邏輯分析的方法確定“關于世界的知識”的真實性。
在維特根斯坦前期哲學視域里,凡是能夠表達的東西,都可以通過邏輯的語言來表達,進而言之,用邏輯語言表達出來的,是那些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然而,不能表達的東西,又該如何對待呢?維特根斯坦給出的答案是“保持沉默”。據此理路,哲學家的工作就是不斷澄清科學家提供的命題并且確認這些命題是否可以證實,究竟有何意義。“哲學的目的是從邏輯上澄清思想。哲學不是一門學說,而是一項活動。哲學著作從本質上來看是由一些解釋構成的。哲學的成果不是一些“哲學命題”,而是命題的澄清。”②表面看來,維特根斯坦提供的依然是邏輯分析的方法,但從更深層意義上講,他要表明實際可表達的東西很少,而不能表達的東西卻非常多,后者必須依賴于“顯示”。在《邏輯哲學論》里,維特根斯坦斷定邏輯形式是不能表達的,傳統形而上學的錯誤就在于試圖言說非名言之域的東西。要避免這種錯誤,就要堅持“哲學的基本問題就是關于不能表達的而只能顯示的問題”。③
在維特根斯坦看來,“命題的總體是語言”④,試圖去證實命題的意義,無疑是徒勞的。人們應該對各種命題或者假設在日常語言中的不同用法給予極大關注,因為,正是有了不同用法,命題才獲得不同意義。這一觀點也印證了維特根斯坦后期哲學的“意義即用法”,他堅持主張哲學所做的工作只是破除一切偶像,不假解釋、自然而然地展現日常語言的用法。維特根斯坦畢生所做的哲學研究,就是要“療救”因對日常語言的誤用而產生的“哲學病”。這一研究,集中體現在維特根斯坦后期審思前期邏輯哲學后提出的“語言游戲”說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的語言哲學體系中。
“療救”于生活―語言游戲
維特根斯坦在《哲學研究》當中用將近兩百節的篇幅來描述“語言游戲”,但是卻始終沒有為人們提供一個關于“語言游戲”的定義。因為他在描述語言游戲的具體過程中,是要以“語言游戲”說“顯示”不可言說之域⑤,繼而表明其根本主張:哲學本質是一種活動,而不是理論。
《哲學研究》作為維特根斯坦后期哲學經典,其開篇即引用了奧古斯丁《懺悔錄》里有關詞語與對象之間關系的討論⑥。依據奧古斯丁的觀點,語言由句子組成,句子由詞語組成,而每一個詞語都傳達各自的意義,其意義指向它所代表的對象。維特根斯坦揭示了奧古斯丁觀點的本義:“我們從奧古斯丁的話里得到的是人類語言本質的一幅特定的圖畫,即:語言中的詞語是對象的名稱―句子是這樣一些名稱的聯系。在語言的這幅圖畫里,我們發現了以下觀念的根源:每個詞都有一個含義:含義與詞語一一對應;含義即詞語所代表的對象。”⑦與此同時,維特根斯坦揭示了奧古斯丁理論的不足,即奧古斯丁雖描述了一個語言交流的系統,卻沒有把我們稱之為語言的全部活動都囊括進去,其關于語言的概念,僅僅適合于一種特殊的語言游戲,而不適合于其他語言游戲。因為,即使我們明白了名稱的意義,也并不代表我們就明白了名稱的用法。維特根斯坦在此強調的是,理解語言游戲的方法才是使用語言的前提。
如何解釋語言游戲?維特根斯借助老師日常的教學活動做出了說明。一般來說,在教學中,學生看老師指著對象就說出對象的名稱,或者重復老師曾經說過的話。維特根斯坦指出,這樣的做法都類似于語言活動。在語言活動中,我們可以發現,語言圖像恰恰存在于特定的語言游戲中,可是,僅僅說出語言的圖像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必須要看這些圖像究竟是如何使用的,即采用了何種方式來顯示。《哲學研究》列舉了大量生動而淺見的生活實例,例如搬板石、下象棋等,這樣意在指出,在日常語言的使用過程中,人們其實關心的不是語言的意義究竟是什么,而是如何將語言作為交流的手段,用以完成某種特定的行為。而且,交流的雙方對語言的理解所依據的亦不是語言的抽象意義,而是根據語言在日常交流中普遍約定的“用法”―具體的意義,在這個層面上講,意義即用法。維特根斯坦敏銳地發現,當人們意在說出或寫出某個詞語或者句子的特定情景時,“用法”的本質則是這個詞語或者句子在其中發揮根本性作用的東西―語言游戲。
顯而易見的是,維特根斯坦借助人們通常使用的游戲的概念,來說明人們的生活中的一切日常行為皆可以看作是一種游戲,那么,這種游戲何以能夠進行?答案是游戲規則。通過對日常游戲事例的分析,維特根斯坦指出,任何游戲的進行都離不開一定的規則。游戲中如何使用規則呢?規則是在游戲之前制定出來的,還是游戲之后才產生的?規則的存在是否決定了游戲的本質?從歷史的角度看,規則是以何種方式指導人類進行游戲?人類是在知道游戲規則之后來玩游戲,還是在不知道規則的情況下,盲目地進行游戲活動呢?這一系列問題,都是維特根斯坦必須關注并澄清的。他分析了人們在遵守語言游戲規則的時候,實際上都是要預先假設了某個規則,語言游戲行為在發生之前就存在規則,因而人們不能違背這個規則。但是,必須注意到另外一點,人們遵守游戲是盲目地進行的。這一點是維特根斯坦“語言游戲說”里不容忽視的內容。言下之意,人們往往是在不知游戲規則的情況下進行語言游戲活動的。進而言之,人們在很多情況下實際使用語言的時候,不是事先就知道規則的。規則不是人們預先通過學習而獲得的,它只能在游戲中顯現出來。可見,維特根斯坦對語言游戲規則的分析表明,哲學就是要顯示出其本身,哲學不是在改變世界,哲學是在描述世界。
維特根斯坦對語言游戲規則的闡釋意味著人們在游戲過程中須感受規則的存在,并且自然地遵守規則。但是,人們從事語言游戲的目的并不是遵守規則。遵守規則從本質上講,只是語言游戲活動本身的需要而已,而且,判定人們遵守規則與否,并不是取決于人們對規則所做出的理論解釋,而是取決于人們當下的語言游戲是否能夠順利進行。也就是說,唯有當語言交流真正達到了既定的目的,人們才能說自己做到了對規則的遵守。為此,維特根斯坦多次強調,產生哲學的混亂,往往是在人們語言機器空閑的時侯,而不是在其正常工作的時侯。因此,欲要消除哲學的混亂,唯一可行的辦法是能夠讓語言機器運轉起來。言下之意,就是讓人們認識到語言游戲的本質并能夠真正參與到語言游戲當中去。
值得注意的是,維特根斯坦所特別強調的游戲概念,其實并不是一個具有本質特征的概念,因為,維特根斯坦從根本上是反對“本質概念”的,在他那里,任何事物都是沒有什么本質可言的。這一主張貫穿于“語言游戲”的思想闡釋的始終。然而,令人迷惑的是,如果游戲沒有本質的話,我們又如何來說明游戲本身?對此,維特根斯坦指出,對某些不同對象,我們之所以能夠用名稱加以指稱,是因為對象之間總是包含著“家族相似”。所謂“家族相似”,即“各種語言游戲之間的關系仿佛是一個家族的成員,它們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沒有任何一個完全相同的共同點”⑧。維特根斯坦不斷地強調,人們只要通過具體觀察并親身參與到語言游戲活動中去,就可以發現各種不同游戲活動的相似之處,從而真正理解語言游戲的意義。正是在這樣的理論前提下,維特根斯坦堅決反對所謂“私人語言”⑨的觀點。在他看來,“私人語言”是根本無法用來交流的,它并不是真正的語言,也正是因為“私人語言”無法使得人們實現相互理解與交流,故而在現實層面上來講,“私人語言”是根本不存在的,是沒有意義的提法。
人們可以從維特根斯坦列舉、描述的各種生動的語言游戲案例中,深刻而真切地感受到“語言共同體”的存在,感受到通過語言游戲建立起來的生活世界。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最基本的活動之一就是語言游戲,如果缺少了語言游戲,人們就無法進行交流,無法互相理解、溝通。可見,維特根斯坦將人們的思維從意義的抽象領域拉回了豐富多彩的、活潑的生活世界,在他那里,人們理解語言本質所需要的所有東西,都已經擺在人們的眼前了。
“療救”之沉思―哲學何為
我們必須看到,維特根斯坦之所以提出語言游戲說,其宗旨就是要清除以往哲學由于誤用語言而產生的一切混亂概念,從而讓人們清楚地認識到,語言只有回到生活實際中,才能獲得正確的“用法”。一旦人們能夠正確的使用語言,就自然會發現所謂的哲學問題其實并不是真正的問題,它們只不過是一些假象而已。所以說,進行研究哲學的目的就是要人們認識到“哲學無用”。這一說法聽上去令人費解,但如果細加斟酌,追尋并探析維特格斯坦對待哲學的態度及其獨特的思維方式,不難發現其理論真諦之所在。可以說,現代西方哲學對“不可言說”領域即超名言之域的探索,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維特根斯坦語言哲學的影響。自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建立形而上學的哲學體系以來,西方許多哲學家都把哲學看作是一種理論的建構,他們將思維置身于抽象的時空,試圖對哲學做出種種規定與解釋,以此尋求世界的普遍本質和意義。而維特根斯坦語言哲學,其本身不是去構建一種理論,而是要徹底打破哲學理論框架的束縛,使人們回到真正的生活世界當中來理解哲學的價值和功能。這就是他反復強調“哲學不是一種理論,而是一種活動”的意義之所在。這種活動,在維特根斯坦前期哲學思想里表現為澄清命題意義的邏輯分析活動,但實際已經蘊含了語言的意義,而在其后期哲學思想里則體現為語言游戲的活動。無論是那一類活動,在維特根斯這都被看做是活潑的生活實際本身的顯現。在這一意義上講,維特格斯坦的語言哲學思想與傳統的形而上學哲學分道揚鑣,也為后世哲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通觀的思路。所以,有人稱維特根斯坦的哲學思想是“反對理智迷惑的戰斗”,這是不無道理的。
維特根斯坦語言哲學所彰顯的思維氣質與中國哲學中老子思想及佛教思想中的“遮詮”式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遮詮”不同于“表詮”,后者是對思維對象直接作出規定、解釋,力求對象的清晰性,前者是針對思維觸及“不可言說”的東西時,倒不是不能說,而是怎么說,是需要一種“否定性的思維”來表達。比如,老子《道德經》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還講“正言若反”,諸如“大巧若拙”、“靜為躁君”等,無一不是采取了否定性的思維表達方式。在如,佛教中觀學所講“有無雙遣,不落兩邊”,也是采用了“遮詮”思維方式,僧肇的《不真空論》道出認識要直接契合“真如”本性,消除對待,達到無不通達的境界,消除對待即“然則萬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無。有其所以不有,故雖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無,故雖無而非無。雖無而非無,無者不絕虛;雖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若有不即真,無不夷跡,然則有無稱異,其致一也。”⑩
從廣義認識論的角度來看,“不可言說”的東西(超名言之域)實際涉及的是“轉識成智”的問題,它需要的不是解釋,而是體悟。現代新儒家之一的唐君毅亦非常重視此問題,通過對《易傳》“感而遂通”涵義的發揮,他提出了心靈境界說。但是,在他看來,“感通”作為溝通心靈九層境界的“橋梁”,在哲學意義上,“可以理解為關懷并把握哲學指之“大方向”,所以他說:“吾之為哲學,以通任何所知之哲學,此通之之心,雖初為一總體的加以包涵之之心,然此心必須化為一分別的加以通達之心。此加以通達之心之所為,唯是修成一橋梁、一道路,使吾心得由此而至彼。”對哲學,要做整體意義上的“以道觀之”―哲學其目的并不在于構筑所謂的“理論體系”,而在于“成教”。言下之意,哲學不是靜止僵化的說理,而是生動圓融的生命證悟。因此,通過對維特根斯坦語言哲學的思路與中國哲學思維的某種對照,我們亦能發現兩者的契合之處―哲學的意義在于“顯示”而非“言詮”。中西哲學可以通過這一契合點,實現思維與智慧的對話。
概而言之,維特根斯坦通過對哲學功能與意義的重新審思,克服了西方傳統形而上學企圖在普遍意義上規定哲學的本質及其由誤用語言而導致哲學的混亂等弊病,從而將哲學還原到現實生活中來把握,使其成為真正關注人切身實際的生命智慧與學問,從這一點上來說,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思想對于西方現代哲學乃至中國哲學的發展無疑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作者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博士后、北方民族大學學院講師;本文系北方民族大學2015年度重點科研項目“哈貝馬斯‘后民族結構’與民族交往理論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5MYB07)
【注釋】
①③⑨江怡:《維特根斯坦傳》,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7頁,第87頁,第187頁。
②④[英]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賀紹甲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第48頁,第41頁。
⑤這里并不是說“語言游戲”只包括不可言說的內容,而是說“語言游戲”無本質。
⑥⑦[英]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陳嘉映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頁,第4頁。
⑧涂紀亮:《維特根斯坦后期哲學思想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頁。
⑩(晉)僧肇:《肇論?不真空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