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色彩與傳統文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交流日益頻繁交流工具一語言也越來受到重視。作為語言獲得的重要陣地一課堂要求小斷改進、創新教學方式?!皡f商’,適應了現代教育的靈活性、索質性和實用風險應運而生。本文平要從“協商”的意義、形式、原則和在語言教育中的運用等方而介紹了本人的觀點和實踐。
色彩是引起共同的審美愉快的、我們最為敏感的形式要索。一件藝術作品的色彩總是具有獨立的欣賞價值。色彩在藝術的表現力上是最有表現力的要索之一它的性質H.接影響我們的感情。當我們觀看一件藝術作品的時候我們并非必定理性地認識我們假定對其色彩產生感覺的東西而是對它有-種H.接的感情反應。愉悅的色彩節奏與和諧滿足了我們的審美需求。
色彩與民俗的關系歷來至遠至深。色彩對中匡}文化的影響無所小在、無所小透。書法、繪函、攝影、包括文學創作都離小開色彩表現與色彩審美。彝族傳統民俗文化里而涵蓋了很多色彩的要索。色彩與彝族傳統民俗文化之問相為連里相得益彰。色彩真實H.觀地再現了彝族傳統民俗文化這個對象并為其創造幻覺空問的效果。人們通過色彩去感知去再現彝民俗文化的一個側而或多個側而。彝俗文化為色彩涂抹了綺麗而魏麗的一筆使色彩在縱深的領域有了新的拓展。
彝族傳統民俗文化包羅力象本文試從中提取幾個側而對色彩與其之問的融介做一些分析。
一、從涼山彝族的漆器藝術看彝族傳統民俗文化黑紅黃三原色
漆器在涼山彝語中統稱為“祖古幾達蘇”。距今57代左右約有1600年的歷史。彝族在歷史上很早就有了被稱作“洛戈”的匠人階層一代代涼山彝族工匠創造了精美古樸的民具用品是彝族器物文化的重要構成其中尤以黑、紅、黃二色漆器最為獨特。
彝人的紅、黃、黑二色的彩繪漆器在彝族傳統文化中獨樹一幟。彝族漆器品種繁多傳統漆器主要有酒具、餐具、馬具、兵械、法具等20余種。漆器使用的原材料是用生長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寒地帶的優質“紫荊’,木材作為胚胎采用土漆、銀米、石黃等珍貴天然原料以傳統乎工技藝經割漆與制漆、胎骨選擇與處理、橫旋木胎、上色與彩繪等I一道工序精制而成。涼山彝族漆器的紋飾特點自然寫實。紋樣源于自然來自生活。漆彩繪n}案多為寫意抽象的幾幣-圖案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飛禽走獸、花草樹木等還有底蘊深厚的本土文化和宗教信仰中的人文圖譜等。其紋飾組介飽滿、乖巧粗細、疏密效顧制作方法有彩繪、}雅刻、鑲嵌、堆漆等。
漆器的色彩用彝族傳統的黑、黃、紅二色莊重的黑色、美麗的黃色、熱情的紅色構成其有濃郁民族風格的幾幣u圖案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黑、紅、黃二色錯綜調配問隔使用基調是紅、黃兩色在黑漆底上形成鮮明的冷暖、強弱、明暗的對比。色澤明快艷麗、粗放簡略花紋清晰線條流暢活潑自山簡練明快}xu勁豪放典雅莊重古樸形成一定的空問感從而產生出和諧的韻律。
漆器所反映的彝人二色崇尚有著約定俗成的文化象征意義黑色表示尊貴和莊重紅色象征勇敢和熱情黃色代表美麗和光明。漆器還與彝族民問信仰有關如漆器中造型風格突出的鷹爪杯、牛角杯等飲酒器具其胎骨H.接取之于動物體經磨制彩繪而成色纖自然古樸。既反映了涼山彝族先l燈自}冬}騰觀念同時也反映了彝人純樸尚武好勇的民族氣質。
涼山漆器的生產經歷了以阿普傳統生產方式為基礎生產漆器的乎工作坊到工廠產品的過程。州本地喜德縣和昭覺縣是漆器生產的主要出產地。工廠生產的產品與村寨傳統方式生產出來的漆器小完全 一樣。村寨的乎工產品色澤暗淡、粗糙和帶有民問風味的質地工廠產品使用有光澤的紅色和黃色涂料描u圖案黃色偏重于村檬色而小是黃褐色使得漆器餐具二種色彩的配色對比更加鮮明發亮光滑有較好的質感。
二、從涼山彝族的服飾文化看彝族傳統民俗文化中的色彩運用
涼山彝族服飾多姿多彩風格獨具。歷史上山于彝族支系眾多居住分散囚此各地服飾卜_別明顯樣式色彩各異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從卜_域上來看涼山服飾uJ一分依諾涼山東部、圣乍涼山中西北部、所地涼山南部二個樣式。涼山彝族服飾文化色彩豐富用色或大膽炙熱、對比強烈或含蓄優雅、色纖柔和。uJ一以這樣說繽紛的色彩運用豐富了飽滿了涼山服飾文化涼山絢麗多姿的服飾文化同時也會色彩的研究與運用提供了另一舞臺。
涼山彝族男孩四I i.歲時頭前頂留一塊形的頭發漢語稱其為“天菩薩”。認為它能主字吉兇禍福任幣iJ人小能觸摸、戲弄。成年男子大多頭上纏著青藍色棉布頭帕頭帕的頭端多裹成一尖錐狀偏豎于額前左方漢語名“英雄結”。男嬰左耳穿孔稍長即戴耳環。成年男子戴黃色蜜臘大石耳珠上有紅色小珠相襯下懸流蘇。頭上有時戴竹制本色小斗笠。
彝族男子上衣一般均為淺藍、深藍、藏青等顏色多用棉布制作。前襟、項背、袖日挑有各式花紋。依諾、圣乍地卜_的青年男子上衣飾花艷麗與女服。所地地區的男子上衣以盤扣為裝飾彩邊扣攀長達1}來厘米排列右側紐扣為金屬質品碩大閃亮盤扣點綴索色服飾。下裝一般為淺藍、深藍、青等顏色褲腳上扎有花。褲腳的大小跟所在Ix_域緊密相接。寬uJ一達 一二米。肩胸斜挎佩帶佩帶用皮條編成紅布滾邊襯里上鑲自色大小海螺骨片。俗稱英雄帶。男子常以避邪之物象牙、摩香、野豬牙、虎爪、自熊爪等為胸飾經過畢摩巫師所的符咒布包紅色或藍色幾乎則人人皆有。
彝族女童蓄發以后梳單辮H.于腦后。八、九歲時將單辮盤于頭頂四周辮尾綴以紅色棉線。出嫁時則分梳雙辮交叉盤壓在頭帕上。圣乍地Ix_女青年戴紅里青而雙層繡花頭帕。依諾地卜_是一二米藍布折成數層頂于頭上。所地地Ix_是一長條青布花線扎邊折戴頭上。二個地IX:都是生小孩后將帕換帽。圣乍、依諾地卜_換為荷葉形夾帽所地地卜_換為竹架青布圓頂帽。也有黑色長布纏頭的。女子末成年前耳上常掛紅綠珠大如豌豆系紅色棉線穿于耳際。成年或梳雙辮時始戴耳環。耳環為珊瑚、銀泡、石料耳珠玉、貝、銀耳牌。大都為圓星形。銀質或銅質的式樣較多。婦女上衣抖襟、前襟、后項圈和袖日用彩線挑有圖案花紋。領日周圍綴以金器、銀器、珠寶和玉器。有的飾以盤扣用彩色絲線纏繞形狀各異頗具匠心。婦女多著百褶長裙用寬布與窄布鑲嵌橫聯而成。童裙以紅、自色為主或幾色相問青年以紅、藍、自色相問為主老年以青、藍色或青藍色相問為主。所地地Ix_羊毛裙質地柔厚高雅中部桶狀窄長紅色下節藍色細褶均勻齊整其下橫問以紅、自、黑紅條紋色調和諧再下是青色膝蓋處百褶四散成喇叭狀。行則褶皺閃動輕盈飄逸。
彝族男女都外著“察爾瓦’,和披氈。“察爾瓦’,形似披風用捻制的粗羊毛線織布縫制而成一般13幅每幅寬一七八米多染為深藍色也有小染色的純自色。以圣乍地Ix_的最為華麗邊緣鑲有紅、黃牙邊和青色襯布下邊吊有30厘米長的繩穗。披氈用兩公斤左右羊毛排制而成薄如銅錢折以6l}米寬的皺折 一般為30至90折上方用毛繩收為領。多為原色或藍色?!安鞝柾摺?,和披氈是彝族男女老幼必備之服自天為衣夜里為被擋I}I}擋雪寒暑小易。
從服飾色彩來看一般青年男女服裝色彩鮮艷喜用紅、黃、綠、橙、粉等對比強烈的顏色紋樣繁多。中年人服裝的紋樣較青年人為少使用顏色為天藍、綠、紫、青、自等色索雅莊重。老年人多用青、藍布 一般小做花僅以青衣藍邊或藍衣青邊為飾。服裝的花紋、花邊富有濃厚的民族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
州內布拖縣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節上小管是山寨的賽場周圍還是街道巷}i’i總見許多乎撐黃傘的姑娘一隊隊一列列地行走著、跳著朵洛荷。少的有}一多位多的幾}一位小等穿著艷麗斑闌的服裝綴滿月光一樣的銀飾一走銀飾嘩嘩作響引得旁人紛紛側口。布拖過去是沒有黃傘的人們擋I}I}都是靠身上的蓑衣從上世紀一七}一年代開始酷愛黑色的布拖彝族熱愛上了黃燦燦的黃紙油傘。黃傘口前已經成了彝族女子火把節必小uJ一少的飾物。無論晴陰布拖姑娘們總是黃傘加身?;鸢压澤喜纪吓觽內硪院跒橹黝^上是黑或青色的帽子上身是一件星長方形黑披氈與下而靈動的黑自藍相問百褶裙形成動靜的最仕組介也構成了布拖的火把節的二色黑、自、黃。黑得方正黃星圓弧自點線而。
火把場囚為賽馬、斗一牛、斗一雞、斗一羊和摔跤的原囚場子一般是圓形的周圍有許多的人觀看擠擠挨挨的黃傘撐滿場外構成了黃傘圈兒。通和火把場田問小路一朵朵的黃傘從綠油油的田問和崎嶇的山坡上向火把場慢慢移來構成一條流動的黃傘之龍襯得周圍苞谷地更加翠綠?;鸢褕霰荣悤r山坡上總是坐滿或是站滿了觀眾人多傘多在一片黃色的傘的海洋里讓人分小清是黃傘在云里還是云在黃傘里。布拖姑娘大多害羞游客為其照相時將傘擋在而前姑娘的臉小見了鏡頭里僅剩一片黃色傘好似成了一堵遮羞之墻。
黃色的運用在此得到最廣闊的張揚從在一定程度上講黃傘成就了涼山特有一種民俗傳統文化。在色彩的運用上我們或許喜歡某種色彩配介也拒絕另一種配介o uJ一在涼山民族服飾上什么色彩的融介都那樣的大膽與H.接讓人從中強烈地感受到源于自然的來自生活的民俗傳統文化帶來了視覺沖擊和視覺美感。
三、從涼山彝族等級歷史看彝族傳統民俗文化中的色彩因素
涼山彝族被外界稱之為“黑彝”、“自彝”。彝族原本沒有“黑自紅”之分“黑彝”、“自彝’,是怎么來的呢這樣用色彩來形容與定義等級卜_別在別的民族極為罕見。
涼山彝語稱“黑彝”為“諾”“自彝’,稱之為“曲”?!爸Z’壞口“曲”是涼山彝族固有語。而“黑彝”與“自彝”是外來注釋語。以涼山州內廿洛縣為例“黑”、“自”用來1火_分彝族的兩個次族群的概念。以爾覺河為界河西是“自”1火_河東是“黑”火_。自彝和黑彝之問小僅在語言上還在服飾、風俗習慣、婚喪嫁娶各方而都有一些差異。比如在服飾上黑彝1火_的彝族喜歡將“察爾瓦’,染成黑色染料多用豬血混以鍋煙等制成。自彝1火_的察爾瓦則小染顏色}!_多選用純自的羊毛制成成本較高。自彝卜_的婦女服裝繡花較為鮮明衣服底子多用明亮的紅、紫等色繡花用的絲線顏色豐富多樣而黑彝1火_的彝族多用黑色布或藍色布作為衣服底子繡花線多用綠彩較為黯淡。
1.1色彩的設計特征
在白酒包裝設計中色彩的風格運用,也具有一定的傳統文化特征,傳統的白酒包裝中色彩的運用帶有一定的階級特征。傳統的白酒包裝設計比較注重對天然材料自身紋理和色彩的運用,不會添加任何裝飾,表現出了一種天人合一的自然風韻。
1.2圖形的設計特征
傳統圖形在白酒包裝中也具有明顯的特征。在傳統白酒包裝設計中大多會采用各種吉祥圖案、文字或圖騰等,并在這種傳統圖形的基礎上進行豐富的藝術再加工,從而形成一種寓意深厚的圖形藝術,也形成了我國白酒文化所獨具的民族特征。
2傳統文化在白酒包裝設計中的運用
2.1傳統圖形紋樣的運用
在現代包裝設計中對傳統圖形紋樣的運用比較廣泛。在白酒包裝設計中傳統圖案無論是作為底紋、主體圖案還是作為邊飾,都具有優雅、古樸與清新的“味道”。在現代白酒包裝設計中,選擇具有傳統文化風韻的圖形來加以運用,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設計手法。傳統的圖形紋樣取自于民間文化,具有樸實、粗獷、鄉土的氣息,其中也會包含一些宗教文化色彩,構圖嚴謹且想象豐富;同時,也不乏以詩詞書畫為題材和圖形的設計。我們在進行白酒包裝設計時,一定要意識到,對于傳統圖形紋樣的運用不能生硬的照搬和模仿,應該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融入設計師自己的思想,將現代白酒包裝設計與設計師自己的創作理念融合在一起,使作品不僅具有傳統文化神韻,又具有現代文化氣息,從而達到形與意完美搭配。
2.2傳統書畫藝術的運用
書畫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它不僅吸收了我國傳統儒家、道家等名家的思想和文化精華,還融入了更多的民間文化藝術風采,具有較強的民族特色。我國白酒包裝中的文字、圖形設計,很多都是從傳統的書法、繪畫、詩詞中演變而來的。酒可以說是很多詩詞、書畫大師的創造源泉,酒與書法的關系就好像詩人與酒的關系一樣,包含了設計者無盡的感慨和情思。我國無論古代、近代還是現代的很多書法大師,都對酒文化有著獨特的感情,從而使白酒包裝中的文字表象更具文化特色和審美意境。將書法應用到白酒包裝設計當中,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使用的,應該結合白酒本身所包含的文化、歷史、釀造方法及地域特征等,進行精心的設計和反復的推敲,將書法的形與意完美的呈現在包裝上,不僅要為包裝增添藝術氣息,還要體現出白酒的品質特征。
2.3傳統色彩的運用
色彩是白酒包裝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是一種較為形象的設計語言,在包裝設計的諸多方面都會產生巨大的視覺沖擊效果,是白酒品牌與形象的重要標志。在白酒包裝設計時,要熟練掌握色彩的工藝性質,對色彩的規律及信息進行加工與巧妙運用,便會達到非凡的藝術效果。我國不同的地域對色彩有著不同的喜好。而白酒與傳統文化的淵源,使白酒包裝設計中的色彩運用更加集中表現在對中國特色與地方特色方面。我國的傳統色彩大主要以大紅、紫紅、金、明黃、藍、黑、白等為主色調。在現代白酒包裝設計中結合色彩的傳統審美思想,合理的運用與融合現代色彩理念,便可以設計出具有獨特東方魅力的包裝作品。
2.4傳統器物造型的運用
中國人無論是過去還是現代,對“美食美器”的追求從未間斷。尤其是飲酒之時更加講究酒器的精美與適宜,因此,酒器與酒文化同樣具有厚重的歷史情緣。在我國古代,酒器的造型豐富多姿。從材質上講有木、骨、陶瓷、青銅以金銀、玉器等。其中對于青銅器的運用可謂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現代白酒包裝設計中,在造型設計上可利用現代設計理念,利用現代造型的工藝及技術手法,將這些傳統的酒器造型融入到現代白酒包裝造型設計當中,不僅是一種創新,也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沿襲;不僅拓展了白酒包裝設計的思路,也體現出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底蘊。
3結論
關鍵詞:當代藝術設計;傳統文化元素;融入
檢 索:.cn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6)12-0033-02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Art into the Design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DUAN Jun(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075000, China)
Abstract :Our civilization 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of development has formed a large number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current point of view,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into art and design, and has become a new trend. And,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many have created a certain artistic value. Integration of Art and Design in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not only for our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full display, in addition, also mak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been a certain degree of innov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contemporary art and designs in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were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nspiration for the future of art and design.
Key words :contemporary art and design;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tegration
Internet :.cn
從上世紀中期開始,我國在進行藝術設計的時候,其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導致我國的藝術設計呈現出一定的西方化。并且,在當時,很少有人將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與藝術設計相聯系,造成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的缺失。實際上,在藝術設計中融入我國傳統文化元素,能夠有效提升作品的藝術內涵。由此可見,在當代藝術設計與傳統文化元素之間尋找一個有機的融合點是具有相當的現實意義的。
一、當代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存在的誤區
(一)忽略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
我國的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其內涵在不斷豐富。并且,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文化與時代也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并逐漸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系統。在不斷發展與豐富的過程中,傳統文化中也體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品質。將這種品質積極運用于當代藝術設計中,不僅可以使得作品的藝術價值提高,同時也可以使得作品中蘊含民族的特色。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其中對于各種傳統文化的元素進行了充分的利用,如漢字、京劇、水墨畫卷、太極拳等等,從而向全世界展示了屬于中國的文化自信。由此可見,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內涵是非常豐富的,且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將其運用到藝術設計中,必然能取得很好的藝術效果。但是,應該看到的是,很多的藝術設計人員在進行藝術設計的時候,對于傳統文化元素的真正內涵并沒有完全認識到,在藝術作品中一味使用外來的元素,而忽視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這樣的做法,不僅是沒有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豐富內涵,同時也是對傳統文化元素的極大浪費。
(二)只在形式上運用傳統文化元素
現今,由于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文化元素的內涵以及形式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很多的設計師在進行藝術設計的時候,對于傳統文化元素也進行了一定的應用,并且積極在傳統文化中尋找可以應用到藝術設計中的元素。但是,很多時候雖然設計師對于傳統文化有了一定的認識,在作品中對于傳統文化元素也進行了應用。如現代舞戲劇《尋找娜拉》中,對于民間剪紙技術就進行了充分的運用,進而實現傳統文化元素在藝術設計中的完美應用。圖1即為《尋找娜拉》的場景。但是,更多的情況卻是設計師在藝術設計中運用傳統文化元素時,只注重表面的形式,對于傳統藝術元素的內涵沒有真正了解。這種“拿來主義”的融入形式,很難將傳統藝術元素進行真正的利用,進而造成產生的藝術效果不佳。這樣得來的藝術作品,不僅不具有藝術審美價值,甚至是對傳統文化的褻瀆。因此,設計師在運用傳統文化元素的時候,需要真正了解傳統文化元素的內涵,精心構思設計。
二、當代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積極應用
(一)在藝術設計中積極應用傳統色彩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我國的傳統文化也形成了固定的文化體系。并且,在這一過程中,也形成了具有極大民族特色的傳統色彩。在我國,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色彩當屬中國紅。自古以來,我國人們對于紅色始終有一種偏愛,甚至將紅色當做人們的精神信仰。在當代藝術設計中運用傳統色彩,并不是在藝術作品中對于傳統色彩進行簡單滲透,而是要將藝術設計的理念與傳統色彩進行真正的融合,進而形成一種新的藝術設計理念。也就是說,在進行藝術設計的時候,設計師需要對傳統色彩與藝術設計作品之間的聯系進行考察,并對傳統色彩的內涵進行積極的了解,進而將藝術設計作品中對于傳統色彩能夠真正利用。雖然在藝術設計作品中的色彩應用需要考慮到不同時期的具體內涵,但是中國的傳統色彩也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在時展的過程中大放異彩。通過將傳統色彩運用藝術設計中,可以使得藝術作品的生命力更加頑強,藝術價值也更高。圖2即為時裝中中國色彩元素的運用。還有可口可樂的廣告,也對中國色彩元素也進行了充分的應用。圖3即為可口可樂廣告,廣告中的人物身穿紅色衣服,并高舉可樂,展現喜慶、歡樂的畫面。
(二)傳統書法藝術在藝術設計中的積極應用
在藝術設計中,積極運用中國的書法藝術不僅對于藝術作品所要表達的信息更為清晰,還能使得我國傳統文化得到有效的傳承。但是,要想藝術作品實現這樣的功能,對于藝術作品設計的要求也就更高。從目前來看,在進行藝術設計的時候,很多作品中展現的文字都是利用電腦合成的。這樣的字體不具有藝術性,刻板生硬。由于不同的書法字體有不同的風格,將其運用到藝術設計中,可以發揮不同的作用,所取得藝術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差異。如行書代表放縱灑脫、篆書代表高雅、草書代表靈活不羈。在藝術作品中運用書法藝術,可以使得設計者的設計思想被充分表達。如北京奧運會的圖標對于書法藝術就進行了充分的運用,圖4即為北京奧運會圖標。而藝術設計者要想使得作品與書法藝術充分的融合,設計師就需要對書法的內涵以及其中蘊含的意義進行深入的挖掘,進而將書法與藝術設計進行有機融合,使作品展現更大的藝術魅力。
(三)吉祥圖案的充分運用
在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內涵豐富的民間藝術。在民間藝術中,也蘊含了形式多樣的吉祥圖案。這些圖案來源于人們的生活,同時也體現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圖案的形式也得到了完善,如云紋、龍紋、祥云、如意紋。在現今的藝術設計中,對于這些傳統圖案進行了充分的應用,并且其運用的范圍也得到了擴大。如中國聯通的標志、中國郵政的標志等等,這些圖案都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藝術設計的時候,不僅需要對圖案進行應用,還需要對圖案所包含的藝術內涵進行充分把握,從而使得藝術作品中體現的藝術價值更高。
結語
綜上所述,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不管是其內涵,還是其形式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藝術設計中添加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可以使得作品的藝術價值更大,且使得民族傳統文化也能得到一定的傳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將當代藝術設計與傳統文化元素進行結合的時候,需要對傳統文化元素的真正內涵進行了解,應用時不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在當代藝術設計時融入傳統文化元素,使藝術作品中富含更多的文化內涵,從而其藝術價值更大。另外,還能使得傳統文化的內涵在與藝術設計不斷結合的過程中得到發展,推動傳統文化的創新以及發展。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藝術設計,會使得我國的藝術設計作品不僅具有文化內涵,還具有時代內涵,進而在世界藝術的舞臺上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岳廣軍,徐明霞. 傳統文化元素在當代藝術設計中的營銷傳播[J].北方經貿,2012(02):65-67.
[2] 魏志勇,華春,王燕山. 當代室內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分析[J].現代裝飾(理論),2012(03):24.
[3] 張燦.試論當代動漫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2):29-30.
[4] 郭茹. 中國元素在當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 藝術科技,2015(04):221.
[5]邢真真.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4(05):96-97.
[6]王奇. CI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入策略分析[J].美術大觀,2014(04):96.
關鍵詞:傳統文化;茶館;設計;運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人們對精神文明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大都遵循著“兩點一線”的運動軌跡,生活壓力比較大,心情時常處于緊繃狀態,愈加渴望能夠找到一片寧靜開闊、親近自然的空間,為自己找回悠然恬淡的心境,享受到真正的身心舒暢之感。我國民間有云,“晨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我國是茶葉的故鄉,茶葉種類繁多,產品豐富,自古以來便是世界茶產品生產與消費大國,飲茶早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飲茶的過程中,人們將其悠遠意境及清雅特質與我國的傳統文化相結合,又吸取了儒釋道三家學說的精粹,形成了博采眾長的茶文化,深入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并促生了各式各樣茶館的誕生。茶館在中國的地位就相當于西方的咖啡館,是我國文化理念、審美藝術、價值觀念、民俗民風的集中體現,因此對其設計的要求頗高?,F代茶館在設計上應當將別具一格的中華古典韻味運用到空間布局之中,把傳統文化精髓與最新設計手法密切融合,以建筑內外的組合變化演繹出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賦予空間設計以靈魂和情感,實現動靜結合、內外交流、含蓄變化的空間構圖,從建筑構架到內部陳設再到裝飾圖案,都體現出國人對吉祥寓意的崇高追求,讓現代茶館設計延續我國傳統文化中效法自然、空靈脫俗、自由變幻、天人合一、神形兼備的悠遠意境之美,達到實用性與審美性的高度統一,實現情與理的相互交織。
1我國茶館發展概述
茶館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兩晉南北朝時期,當時出現了供人們飲茶住宿的茶寮,雖不是專業的飲茶場所,但為茶館的形成作了物質鋪墊。茶館正式形成于唐朝初期,唐玄宗天寶末年進士封演在《封氏聞見記》第六卷“飲茶”中有如下記載:“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蔽闹兴f的街道、集市上賣茶的商鋪,便是今日茶館的雛形了。唐朝盛行飲茶與佛教的流行密切相關,從“不問道俗”可以知道,僧人是最早的茶客,而后擴展為常常以茶會友的文人墨客,最后才推廣到普通大眾。另外,唐朝中期推行禁酒令,使得茶葉的社會地位愈加顯著,品茶賦詩已然成為一種社會風氣,茶館由此走上了從起步到飛躍發展的旅程。宋代,茶館發展進入鼎盛時期。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看出,當時市井繁盛,萬商云集,百業興旺,無論大街小巷、城內城外均設有各類規模的茶館,此時的茶館講究經營管理,服務也從單純的飲茶擴大到戲曲表演、接洽聚會、商貿會談等,并且非常講究對飲茶氛圍的營造。明清之際,品茗之風更加流行,茶館已經成為人們社交娛樂的主要場所,集休閑、娛樂、飲食、商貿等多種功能于一體,不僅在數量上顯著增加,在設計方面還非常重視對傳統文化色彩和審美情趣的彰顯,成為茶文化乃至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以靜、醇、清、雅、真的古風古色為人們帶去祥和、安逸的品茗感受,幫助茶客修身養性,達到豁然開朗之境。
2傳統茶館設計分析
我國傳統茶館在選址時強調自然美與環境美,重視人氣與地氣的結合,在溪畔泉邊、山石松林間、清風鳥鳴旁、自然雨露中,或獨品香茗,或與三兩摯友共享,以天然為趣,寄情于山水,實現天地萬物的和美統一,可謂至高的飲茶境界。茶館在設計時通常側重于再現自然美景,營造出置身山水間、物我兩相忘的審美感受。內部空間設計上通常追求簡單齊整、安排靈活,自然而為,毫不刻意。家具陳設等多看重材質的自然紋理與色澤,茶具多古樸典雅、簡潔大方,堅固耐用而又不沖撞材質自生的美感。總體而言,我國傳統茶館在設計上主要遵循兩個原則。其一,自然而然,宜設而設,因地制宜,一切尚簡,力求自然。其二,刪繁去奢,繪事后素,大美無言,大象無形,樸素純真。然而,近年來我國的茶館在設計上傾向于以娛樂消費為宗旨,設計風格上多追求刻意的奢華,這與傳統茶文化背道而馳,不利于我國茶館的健康持續發展,也不利于我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延續。因此,在設計茶館的過程中,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傳統文化為根基,用茶文化精神貫穿整個設計理念,結合科學的設計理念與裝修材質,打造出功能布局合理、文化積淀深厚、風格清新簡約、內涵深邃悠遠而又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現代茶館。
3傳統文化元素在茶館設計中的運用
3.1文字符號。
文字符號是最重要的傳統文化元素之一,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漢字歷史悠久,內涵深刻,是我國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令中華兒女無比驕傲與自豪的文化遺產。漢字形態多樣,極具美感,自古以來便經常被人們應用到裝飾設計中,成為極具代表性的抽象符號藝術。眾所周知,漢字是象形文字,本身就具有強烈的審美意味,古人以毛筆寫出的漢字剛柔并濟,變化萬千,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不僅能夠帶給人畫作一般的審美感受,還能以其蘊含的深刻意義帶給人們悠遠的意境美,特別是對聯、書法、詩詞等,被運用到設計中的案例比比皆是,極大地增添了設計的文化底蘊。數字與文字相比,并不是以自身的形象來展現,而是以隱喻的方式進行意義傳達。在我國古代,數字有陰陽之分,奇數為陽,偶數為陰,陽數最大者“九”歷來被王侯將相視為最高等,現代人對數字的理解則大都基于其諧音字的意思,比如“九”意為長久,“八”有發達、發財之意,“六”與順利相通,等等。在茶館設計中,將文字符號融入到室內裝飾中,比如在墻上懸掛與茶葉相關的詩詞歌賦,在玄關處雕刻“茶”、“清、“凈”、“靜”等字樣,在茶桌上放置特定字樣的擺件,在茶館各處擺放以不同字樣書寫的“茶”字等,可以極大地提升茶館的文化底蘊,讓人們體味到茶文化的深刻內涵。
3.2傳統色彩。
色彩是最為顯著的視覺元素,能夠生動、直觀地傳達設計師的內心情感,對室內意境的構成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渲染設計主題,突顯設計特征,使室內空間更趨感性化。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黃色是五種基本色中居于正中的正統顏色,被認為是最為尊貴、最顯富麗的色彩,為歷代王室貴族所喜愛。紅色在中國是喜慶、宏大的象征,承載著希望與理想,也是皇家必不可少的色彩。古代宮殿多以黃色和紅色為主色調,輔以青色、紫色等,彰顯建筑的宏偉壯觀以及居住之人的優越地位與巨額財富。白色是象征清和的色彩,黑色和灰色則寓意莊重、低調,綠色彰顯活力與生命,紫色象征高貴典雅,等等。茶館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在色彩設計方面也應當借鑒古代建筑的大膽配色形式,既注重色彩構成的和諧統一,又關注材料本身的色彩與肌理,使之富于美感而又不顯做作。現代茶館可以根據周圍環境的色彩來選擇主旋律色彩,比如在以淡雅著稱的江南水鄉,茶館不宜使用紅色、黃色、黑色等與素雅的環境顯得突兀的色彩,而應當運用白色、灰色、米色等作為基準色調,突顯茶文化中清新、淡泊、雅致的內涵,內部可以輔以清麗的綠色植物和紅色花草,增添室內環境的生命感與層次性,將自然的蓬勃朝氣傳達給諸位茶客。在充滿現代感的建筑群體中,茶館則可以采用深色材質,配以游弋溫和的燈光,潔凈光亮的黑色玻璃,在充滿優雅貴族氣質的黑色墻壁上閃現迷人的紅色飾品,將黃色運用于包間之中,營造現代感與傳統感兼而有之的禪味茶館。
3.3傳統圖案。
傳統圖案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極富有濃郁的民族氣息,又能彰顯強烈的時代特征,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地理區域,圖案的內容及其處理形式也各不相同。我國傳統圖案紋樣豐富,承載著先人對自然的崇拜、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內容可謂是包括萬象,涵蓋動物、植物、山水、花鳥、神獸等方方面面。在我國傳統審美理念的影響下,傳統圖案在造型設計和色彩運用上大都具有平衡與對稱的特點,造型上力求自然真實,色彩上也是淡雅質樸,處處流露出中華民族中庸、質樸的性格特征。傳統圖案中比較常見的有頗受翩翩君子推崇的梅蘭竹菊,與“?!薄啊⒌摗敝C音的蝙蝠和麋鹿,與“年年有余”相關的魚,寓意夫妻恩愛和睦的鴛鴦,象征富貴吉祥的牡丹,代表健康長壽的松柏、仙鶴、仙桃等。在茶館設計中,可以將傳統圖案引入到內部裝飾上,輔以梅蘭竹菊的形象,擺設牡丹、松柏等盆栽,讓美好的寓意在茶館中擴散開來,給人們帶來身心的愉悅感受,增添茶館意欲傳達的和睦、和美、和諧的思想。
3.4傳統雕刻。
雕刻藝術是我國傳統建筑中運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裝飾手法,在亭臺樓閣的梁柱、飛檐、欄桿、隔扇、屏風、窗格等物件上均有應用,為人們呈現出一種纖巧雋秀、玲瓏剔透、絢麗多姿、古樸優雅、巧奪天工的風格特質,對原有的建筑結構而言可以說是畫龍點睛,令整個建筑更顯典雅、清凈和樸拙,更具傳統文化的深厚意蘊。在現代茶館設計中,可以在屏風、窗扇、燈罩、梁柱等物件上添加傳統雕刻元素,比如將與茶相關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代表人物、典型詩詞等以雕刻的形式展現在屏風之上,或是以比擬、借喻、雙關、象征、諧音等手法,雕刻出花鳥魚蟲、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等自然元素,展現出人們對美好事物一如既往的熱愛與追求,令茶館彰顯出更為濃厚的文化氣息及更加典雅的審美藝術。
參考文獻
[1]唐黎標.園林藝術在茶館設計中的運用[J].廣東茶業,2004(3):16-16.
[2]尋勝蘭.淺論中國象征符號與傳統造型[J].裝飾,2000(1):59-60.
[3]高璟,王繼平,林育新.傳統室內裝飾風格與現代居室環境的交融[J].家具與室內裝飾,2004(4):54-56
[4]深圳市金版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中國公共空間設計———茶館[M].吉林美術出版社,2004.
[5]練娟.公共空間視角下的城市茶館功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一、現代平面設計在用色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色彩內涵的認知?,F代平面設計中色彩的運用不僅吸引了受眾目光、增強了設計的視覺沖擊力,還提升了設計的文化內涵,凸顯了設計的文化底蘊。但目前我國許多設計只追求艷麗奪目的色彩刺激,卻忽視了色彩的文化內涵,只給受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卻沒有使他們得到美的享受。許多設計者對傳統色彩的文化內涵不做深入分析和詳細了解,過分追求鮮艷明亮的視覺刺激,既沒有明確的文化內涵,也沒有體現自己鮮明的藝術特色,如只要是節日一律使用喜慶、熱鬧的“中國紅”,只要喜歡所有包裝上都可以使用象征富貴、權力的金黃色,這些都是因為人們對中國傳統色彩的文化內涵沒有作充分的了解和認識?,F代平面設計中由于過多過濫的使用色彩,已經導致了色彩內涵的混淆。(二)缺乏民族特色。上世紀80年代,平面設計才傳入中國,而西方國家的平面設計已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因而,西方國家的設計意識和思維對我國平面設計具有深刻的影響。中國設計師盲目跟風西方設計不僅使中國設計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也使得我國設計意識落后、設計產業發展緩慢。許多中國設計師以西方設計思維來設計作品,當面對西方受眾時一方面由于技術落后,設計作品缺乏新的創意,另一方面更因缺乏對西方文化和傳統的了解,設計出來的作品缺少文化支撐,因而無法引起受眾的共鳴;當面對國內受眾時,雖然西方設計思維很時尚,但由于沒有把握民眾心理,也無法引起共鳴。設計最大的特點就是創新和個性,沒有自己的特色,中國設計永遠都只是一種復制品。其實中國傳統色彩具有自己的歷史和風格,因此作為一名中國設計師,應當注重對中國傳統色彩的學習和研究,發現用色規律,積累用色經驗,并在此基礎上創造出新的色彩法則,在繼承和借鑒中不斷發展、不斷創新,只有將中國傳統色彩的特色與內涵融入到現代平面設計中,才能形成具有東方特色的用色風格,才能設計出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現代平面設計作品。
二、中國傳統色彩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一)中國傳統色彩在圖形信息呈現上的運用。在視覺藝術中“形”與“色”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整體。通過“形”能夠展現物體的形狀、形象等,而“色”則能夠展現人物的情感、神色、內心世界等。在現代平面設計中色彩、文字、圖形是最基本的設計元素,圖形用符號、標識、線條、顏色等設計元素來描繪物體形象的藝術語言,能跨越民族差異、文化差異、區域差異等障礙傳遞信息,色彩必須依附于圖形,但色彩有著很強的視覺沖擊力,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吸引觀眾的眼球。在現代平面設計中運用傳統色彩元素能夠增加作品的民族性、創意性,使作品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中國傳統美術的哲學基礎是自然無為、天人合一等思想與陰陽五行理論,中國人在美術造型上喜歡用寓意、象征、含蓄的表現手法,這使傳統藝術符號有著特殊的文化意味。在現代平面設計中,具象圖形能傳遞某種信息,增加畫面的藝術感染力,傳統色彩和具象圖形的結合能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將設計內容展現給觀眾。如呂勝中的剪紙圖形“小紅人”就從民間藝術中提煉出抓髻娃娃,使畫面中奪目的紅色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借助傳統色彩賦予畫面新的寓意,使藝術形象簡潔鮮明、內涵豐富。如衫浦康平設計的海報就以神話故事中的孫悟空為原型,用黃色服飾、黑白背景再現了中國京劇藝術中生動活潑的孫悟空形象,突出了海報的色彩效果。在平面設計中抽象圖形有著特殊的藝術表現力,能使作品變得簡潔、明快,充滿形式感、裝飾性,使人產生奇妙的象征感、豐富的層次感。不同民族或區域有著不同的文化生活、、社會風俗、審美習慣等,這些都影響著人們對抽象圖形的理解,因而,設計師應了解受眾的欣賞習慣、審美心理,有針對性地處理抽象圖形與傳統色彩之間的關系。如通過青花瓷的色彩和傳統圖形結合,將傳統色彩融入抽象圖形的點、線、面之中,能創造出內涵豐富的形式感、抽象感,表達出豐富的傳統文化意蘊。如《譚木匠》的宣傳畫冊就將書法墨趣融入畫面構圖之中,用黑色的筆觸、紅色的背景表現出濃郁的民俗性。(二)中國傳統色彩在文字意象表達中的運用。文字是平面設計中重要的視覺元素,是民族審美心理、形象觀念的集中表現,有著象征性、形象性、圖形化等特點。色彩在文字意念傳達中有著重要作用,它能產生濃厚的形象意味,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傳統吉祥文字設計中多用紅色表達吉祥、喜慶的氣氛,給人積極、熱情的審美感受,如紅底黑字的春聯、婚慶中的紅喜字等都有著追求幸福美滿、吉祥平安的含義。此外,在信息化的今天,文字的文化意蘊變得更加豐富,設計師應在文字的形式、審美、風格等方面進行設計創新,并將傳統色彩運用到現代字體創意設計之中。如香港飛龍標志設計就將中國紅融入設計之中,凸顯香港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展現了香港人民積極進取、敢于創新的文化精神。(三)中國傳統色彩在審美情趣表達中的應用。如今,設計多元化、個性化、民族化已成為現代平面設計的發展趨勢,本土化變成平面設計的重頭戲,這使傳統色彩成為現代平面設計的重要元素。中國傳統色彩文化中,儒、道、釋文化占據主導地位,并引領著中國傳統色彩文化的發展走向。“和”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古老的太極圖就以陰陽、正負、虛實等對立關系為出發點來認識和解釋世界,并形成了獨特的色彩文化理論?!癱itysuper”的包裝盒設計用紅色的感嘆號區域與大面積空白形成強弱、疏密對比,表現出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道家將人與自然緊密聯系起來,主張用平淡、素凈的色彩進行藝術創作,這種思想影響著傳統繪畫的意境美。在人與自然關系日益緊張的背景下,應以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為指導思想,推進中國現代平面設計藝術的發展。老子提出“致虛極,守靜篤”“淡然無為,神氣自滿”等哲學觀點,認為人擺脫凡俗外界的紛擾,保持超脫世俗、恬淡虛靜、逍遙自在的心態,這種哲學思想深刻影響著中國傳統藝術的發展。設計大師靳棣強的許多海報都運用了留白的藝術手法,營造出恬淡、寧靜的境界,海報《痷》《流》就留有大面積空白,通過簡練的線條、大面積留白營造出無盡的意境空間。山水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重要內容,它追求酣暢漓淋的水墨氣韻,表現出濃郁的東方文化情結,在現代平面設計中運用水墨技法能產生特殊的肌理效果。房地產宣傳廣告《香水之約——詩意棲居》巧妙運用了中國水墨色彩技法傳遞傳統文化,將山水畫的墨趣、神韻等融入現代設計,突出了廣告的文化品位。同時,計白當黑、似與不似之間等水墨思想在現代平面設計中也有廣泛應用,如靳棣強設計的海報《風、云、山、水》就將現代設計的語言技法與傳統水墨神韻、意境融合于一體,用獨特的色彩語言詮釋了設計師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中國傳統色彩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它是中華民族審美理想、哲學思想、民俗文化的集中體現。傳統色彩與現代平面設計的融合不僅能使設計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還能豐富我們的設計文化。深入研究中國傳統色彩藝術,對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發展現代藝術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王云英 單位: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藝術設計系
青花瓷風格獨特,以其優美的器形和高雅的色彩獨特美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藝術與文化情感。青花瓷以獨特的工藝性傳承了中國繪畫的藝術風格與技法,從而成就了畫面色彩深淺、濃淡、層次的多變性,具有與中國傳統水墨畫一樣的藝術效果。青花瓷的發色在于青花色料,青花色料在瓷器上描繪層次的差異以及青花瓷透明青白釉的襯托造就了青花瓷青藍色的清幽明快和秀美嫵媚。青花瓷以優美的造型、清新的色彩與豐富的紋飾展現了其極高的藝術成就。青花的色彩素雅潔致,清麗脫俗,它是中國東方傳統文化色彩的代表,是中華文化的傳統元素之一。青花對陶瓷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青花展示了清純的色彩世界,并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表現了無窮的藝術魅力。青花元素是從青花瓷中提煉出來的一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化符號,青花元素在現代社會中是作為一個代表中國文化元素的藝術化符號的呈現加以運用的。青花元素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所創造出來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象征的一種藝術元素,其獨特的審美哲學、審美藝術和審美情趣是中國千年文化歷史的沉淀。在現代社會思想理念與文化意識的影響下,現代藝術設計的新思維對中國傳統美學理念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同時中國的傳統美學理念也拓寬了現代設計的思路,這辯證的對立統一,彰顯了現代人們對于青花元素探討的興趣。因此,通過分析中國傳統文化審美理念與價值可以更好地探尋青花元素在現代設計中所體現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和理念。
2青花元素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表現
現代藝術設計的本質是現代視覺傳達的設計,作為一種信息傳達的方式,伴隨社會的發展和文化審美意識的變化涉及到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信息傳達必須以視覺符號傳播要表述的內容,并且藝術設計者必須按照形式美的規律及其法則簡化和概括認知過程。青花元素作為視覺符號,是用以思維溝通和信息交流的。從認知論看,人們認識事物是從表及里、從簡單到復雜的,并在認識世界的活動中不斷地探索具有時代特征的視覺符號。青花作為一種視覺符號以圖形的形式直觀地表達了人類社會生活的情感,在青花元素的漫長歷史演化過程中,它以不斷的傳承與創新得到不斷完善與發展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代表之一。在中國傳統風格的視覺符號中,青花元素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和審美情趣,同時也折射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與向往。在現代藝術設計中,青花視覺符號在經過現代藝術的積沉之后已經成為一種極富內涵的現代藝術符號。著眼于現代,融入傳統將青花瓷延伸為青花視覺符號,可以賦予青花瓷更寬廣的內涵與文化意義。在現代藝術設計中,把青花元素作為青花視覺符號融合當代文化特色與精神并運用到藝術設計的各個領域,是青花元素的藝術感染力的極致表現。
3青花元素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創新運用
青花元素來源于青花瓷,分析青花元素在符號、裝飾紋樣、色彩等各個方面的表現與意義,并在傳統設計元素的基礎上根據現代藝術設計創新思維的需求對傳統青花元素進行創新性設計,從而將青花元素引領到現代藝術設計中,有利于豐富青花元素設計的理論和提升傳統青花元素的現代設計品質。青花元素作為視覺符號,從圖形、色彩、文字等相關因素看都代表了一定歷史時期的民族文化內容。在現代藝術設計中,其意蘊深刻的現代文化性與民族性影響著現代藝術設計的發展與方向,因而現代藝術設計者必須在現代藝術與審美意識的指導下將傳統青花元素延伸運用到更廣泛的藝術領域中去。青花元素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具有廣泛的題材與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是中國傳統文化風格的代表,青花元素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它含蓄、素雅,包含著豐富的藝術特色和審美意蘊。現代藝術設計中從傳統青花文化元素中探尋新的文化內涵與精神,構筑了傳統與現代、經典與時尚相融合發展的橋梁,從而可以為傳統青花元素在現代社會語境中找到新的閃光點并綻放異彩。作為中國傳統元素的青花,其以中國畫的表現手法演繹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審美情結,其端莊和精致的藝術效果展現了其它藝術形式無可比擬的獨特藝術效果。在現代藝術設計中,在色彩與紋飾圖案上將青花的視覺元素進行再創造和再組合可以呈現出一種新的視覺體驗。在現代藝術設計中青花元素被用來表現民族文化和民族個性是引領時展的需要,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氣質與特色,具有獨特的個性藝術魅力。
青花元素在藝術視覺設計中的運用需要藝術設計者對青花傳統文化及其意義有深刻的領悟并用現代設計的理念去解讀和表現青花元素,以使青花元素在現代藝術設計中得到創新性發展。青花元素在現代藝術設計各個領域的運用展示了青花元素飄逸灑脫的獨特藝術個性美,同時也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特有氣質。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用現代的設計理念結合傳統青花紋樣進行再創造,可以使青花呈現出現代新的藝術設計感覺。青花的色彩只有藍白二色,單一的色彩因特性盡顯而成歷史經典,藍白色彩的和諧統一令人感覺沉靜冷清,增添了清澈寧靜的情調。通過提取青花的色彩和細膩紋樣,借助其溫潤婉約的獨特氣質,再加以創新,可以更好的將現代設計與傳統文化相融合。青花藝術的審美情趣不僅表現為實用與審美的統一,同時其造型、裝飾紋樣與布局都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F代藝術設計在傳承傳統青花技藝的同時,要從材料、工藝、表現手法等方面求得突破與創新,進而創造性地運用新材質、新技法,結合現代藝術設計理念,將傳統的青花元素融入現代設計中并使之成為具有現代風格的新青花元素。青花元素與現代設計的融合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完美結合。在現代藝術設計中尊重傳統文化中的民族內涵和融入現代大眾的審美觀念是現代藝術設計的精神追求。青花元素以獨特的東方藝術神韻在現代藝術設計的出現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發揚與發展,現代新青花裝飾以各種創新方法來呈現符合現代潮流的新青花藝術視覺形式,這種傳統元素與現代文化的結合與運用,是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4結語
酒品包裝,其主題為“唐宋元明清”,那么該酒瓶在結構造型上就采用了“冕旒”和古代建筑的組合方式,在色彩上運用了具有歷史感的古銅色,在酒瓶和外包裝盒上配上傳統的“鋪首”和傳統紋案就將此酒品包裝中的歷史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2在家居飾品中傳統文化如“福祿壽喜”“八吉祥”等這些具備吉祥寓意的傳統造型也應用非常廣泛。
很多設計師喜歡借用傳統紋樣所傳達出的吉祥寓意在家居飾品中體現出來,創造出一種新的設計理念,表達一種全新的時代感,也體現出了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中的帶動性。家居裝飾花瓶,此設計在結構設計中采用鯉魚搶珠這一動態造型,加上泛起的浪花形成了一幅吉祥喜慶的畫面感。此花瓶在魚翼、魚鱗以及浪花的設計中都采用了傳統吉祥紋飾卷草作為設計元素。設計師采用鯉魚作為花瓶的載體,是因為在傳統文化中就有著“鯉魚躍龍門”的吉祥寓意,所以將設計加入具有喜慶、吉祥、希望等寓意的元素,會使得家居裝飾品和家居裝修更具有文化魅力,從而得到人們的青睞和關注。
3傳統文化與建筑設計也有著密切的聯系,主要表現在其結構、造型、色彩、裝飾等方面,它所體現的形式更多是一種意向的表現。
例如中國館,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標志性建筑中國館“東方之冠”,整體紅色的格調,寓意熱情開放的中國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它的造型一高一低的交織成體,體現了東方哲學對“天”“地”關系的解讀。它的里面很豐富,是多層次的,外觀顏色選為鮮亮的紅色,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矗立在廣闊的世博園區里非常醒目,外墻顏色選為與故宮外墻的顏色,也是中國的特色。這些傳統的文化元素在建筑上的體現的淋漓盡致,讓人贊嘆不已,同時吸引了無數人的來到上海參觀,這不僅是文化的傳承也側面帶動了上海的一部分經濟發展。
4在紡織品中也很常見傳統文化的應用,融入文化元素的圖案與設計題材相結合,將賦予作品深刻的內涵,展現更多的時代感,煥發鮮活的生命力。
現代旗袍設計中,將傳統吉祥紋飾、色彩和造型充分運用到現代服裝設計之中,打破了傳統旗袍造型單一、拘謹的局限性,為傳統文化產品拓展了新的市場,帶動了文化產業經濟的發展,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設計風格。傳統的文化在整個設計中不僅得到了很好的傳承而且更好的提升了傳統文化在紡織品中體現的商業價值。
5在視覺設計中傳統文化的應用就更加廣泛。傳統文化的設計元素以一種創新的姿態呈現給大眾全新的視覺享受。
在2008年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個設計是運用了傳統文字與現代元素相結合的,傳統漢字的造型設計,巧妙的與奧林匹克精神相結合,會徽是中國傳統印章,成為“肖形印”,同時也正式更名為“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以印章作為最終表現形式,又與中國書法相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又將兩者和運動元素相結合,在整個奧林匹克會徽設計史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與創新,體現了現代設計與傳統文字的精美結合,讓人體驗著濃濃的中國韻味。這些設計都反映出中國元素設計領域的文化靈感,這些元素不僅僅體現在外觀上,整個制作,消費以及體驗的過程都應該感受得到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存在。
6結語
進行了全面的介紹。
平面設計;傳統;美術色彩
【中圖分類號】U212.3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8500(2012)12-0032-02
在世界整體信息化、全球化的潮流下,設計的民族風格和人文特色在多元化發展中備受重視,我們可以感受出現代平面設計所顯示的人文本土意識的回歸,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統美術色彩,其獨具特色的賦色體系應用于平面設中,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特征的分析,探索平面設計理念與傳統美術色彩語言相互溝通的途徑,從而拓展平面設計的新領域[1]。
1中國傳統美術的色彩特征
1.1主觀性色彩特征傾向: 中國的傳統美術色彩,是根據古老的五色觀內涵進行組織搭配的,根據需要去突出某一色的主旋律,以達到審美和生存上的追求。它不同于西方色彩美學,從固有色到條件色,也不同于宮廷畫、文人畫的淡雅超俗。中國的傳統美術色彩,是意念造型的自由理想色,以能激揚感官亢奮作為根據,帶有原始的自然的印記。如在老百姓中間廣為流傳的“紅紅綠綠,圖個吉利”這句話,就道出了整個傳統美術的色彩特征。“圖個吉利”呈現的是用色彩的主觀性,這是傳統文化觀念導致的審美觀念;“紅紅綠綠”呈現的是色彩的視覺觀感,是一種很樂觀的視覺心理反映,同時也具有吉祥、喜慶的象征性。
1.2地域性色彩特征傾向: 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的形成不是孤立的,它必然受到風俗習慣、歷史傳統的影響以及地域差異的制約,所以我們要考慮不同的時代和地域,不同的民族和習俗,以及不同的審美觀與喜好。俗話說“十里不同俗”,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東南西北的地理、氣候、環境、物產差異極大,文化形態的發展也千差萬別,所以產生的傳統美術色彩也豐富多彩。以年畫為例,我國民間年畫由于社會和各民族群眾的需求不同,各地區的風俗習慣不同,各地的年畫便有不同的色彩形式[2]。
1.3象征性色彩特征傾向: 所謂“象征”,就是用以代表、體現、表示某種事物的一種物體或符號。在我國歷史上色彩的象征性有著自己的傳統,色彩不僅是一種視覺的、感性的知覺形式,更是一種觀念性的闡釋和象征性的比附。色彩在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文化觀,不同的文化觀對色彩所具有的象征意義有著較為不同的看法。比如黃色,在東方人眼里代表著尊貴,而在西方基督教那里則認為它是恥辱的象征。西方的婚俗中崇尚白色,如白色的婚紗,白色象征了純潔的愛情,但在中國卻是一種慘淡悲哀的景象。色彩的這種象征意義被納入包羅萬象的中國古代宇宙論的框架中,與傳統的價值觀、哲學思想、等級意識、宗法觀念、倫理道德有著密切的聯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內涵[3]。
2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的裝飾性及其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早在先秦時期,韓非子就提出“禮為情貌者飾”,指出人的性情正是約束人的社會規范。色彩作為傳統美術的要素之一,通過秩序化、規律化、程式化、理想化的特性,來傳情達意。其裝飾性不僅體現出美術創作者的精神追求,而且體現出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也體現出古代人類的審美思想。這種裝飾性經過歷史的發展與演化,形成了一定的規律。傳統美術色彩的裝飾性體現在美術作品中,即色彩關系的適宜、形式化。中國傳傳統美術色彩的裝飾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2.1色彩鮮明、純度較高: 受傳統五色觀念的影響,正色在傳統色彩體系中具有較高的地位,我國自商周時期就形成崇尚純色的傳統,色彩隨時展而豐富,但祟尚純色的傳統沒有改變,傳統美術色彩的裝飾性主要體現為色彩的純度較高,多選用鮮艷明亮的色彩,而且色彩關系多為補色關系。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關系。
2.2色彩豐富、對比統一: 中國傳統美術作品的色彩搭配既要追求對比性,又要追求和諧性,首先,通過“退暈”和“對暈”手法的使用,對美術作品的色彩進行轉換,明代織錦口訣“水紅、銀紅配大紅,玉白、古月配寶藍”流傳至今,通過“退暈”手法的使用,色彩更加柔和、艷麗,通過調和降低了對比度,色彩關系趨向和諧。其次,受到佛教繪畫的影響,傳統美術作品使用黑色、白色、金色、銀色作為間隔色,用以調和對比強烈的色彩,整個畫面色彩艷麗、華貴。這種色彩搭配方法在現代平面設計尤其是在包裝及書籍裝幀中廣泛應用。
2.3簡練概括、以少勝多: 在現代視覺傳達中,作品的色彩優于形而首先被人感知,設計色彩如果具各了純度高、對比強烈、簡練概括的特性,就會在紛繁的色彩中引起觀者的重視,產生共鳴。因此,將傳統美術色彩的裝飾特性用于現代平面設計,使得現代平面設計在色彩上既體現出裝飾性,又體現出傳統的文化意味。
3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的程式化及其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美術色彩在應用的過程中形成了程式化的趨向,色彩的程式化不僅體現色彩所象征意義的程式化,也體現為色彩搭配關系的程式化。傳統美術作品的色彩與作品相互配合,在最大程度上體現出作品的涵義,作品的色彩關系不是隨意的搭配,而是經過歷史的演化積累下來的配色經驗。
首先,純色之間的搭配:中國是一個尚紅的民族,紅色與黑色的搭配由來已久,原始社會的彩陶、漢代的漆器、傳統的年畫,紅色與黑色在視覺上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
其次,補色之間的搭配:在現代色彩學中,紅色和綠色是互補色,中國古代就有紅色與綠色相配寓意吉祥的傳統,在傳統文化中,形成了紅色與綠色相配的習慣,“要喜氣,紅兼綠”。紅色與綠色并置時,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
4結論
總之,中國傳統美術色彩表現語言極為豐富且獨具特色,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現代平面設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我們只有懷著一種誠懇的心態,認真仔細的研究并挖掘中國傳統美術的色彩之精髓,大膽的吸收借鑒它們的藝術表現手法,我們便可以創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時代審美特點的現代設計作品。然而中國傳統美術色彩文化與平面設計的結合,成熟的運用還需要我們長期的不斷思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高明醒.中國民間美術造型豐富的民俗文化[M].社科縱橫,2006
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有利于提升現代室內設計作品的文化內涵,并且能充分展現設計者的文化品位。為了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更好的融入到現代室內設計中,便應該積極深入到中國傳統元素中去尋找精神內涵,然后靈活的與現代室內設計結合起來,有效提高室內設計作品的藝術價值。
現代室內設計中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重要性
在現代各項事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文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現代室內設計領域,其作用表現得更為突出。通過觀察這幾年國際室內設計大賽優秀的作品,便可以清晰的看出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是現代室內設計的主要趨勢。在現代室內設計的過程中融入中國傳統元素,不僅有利于讓傳統文化元素得到傳承,而且有利于為現代室內設計增添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這兩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懊褡宓木褪鞘澜绲摹边@個設計理念逐漸被各個國家室內設計人員重視。因此在現代室內設計領域,應該不斷挖掘本民族傳承的文化元素,并且采用人們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現在出來,這有利于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和人們的審美觀。只有讓中國傳統元素大范圍應用到室內設計中,讓“民族風”和“傳統風”得到更好的展現,才能夠提高中國室內設計在國際藝術領域的競爭力。
在我國近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西方文化和藝術理念不斷滲透,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審美意識。在這樣的環境下,現代室內設計也深受西方藝術理念的影響,逐漸脫離了中國傳統文化,忽視了傳統文化元素傳承的重要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現代室內設計的發展。因此,為了改變這種局面,便需要將傳統文化元素較好的融合到現代室內設計中,積極創新設計思路,不斷拓展室內設計發展空間??傊?,在現代室內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不僅是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需要,同時也是現代室內設計的要求。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1.中國傳統色彩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在現代室內設計的過程中融入中國傳統色彩,并不是簡單的進行滲透,而是將現代室內設計理念與傳統文化要素較好的融合起來形成新的室內設計觀念。因此,在現代室內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設計者積極尋找中國傳統色彩的內涵,并且將傳統色彩靈活應用到現代室內設計中,促使現代室內設計作品充滿豐富的傳統色彩。雖然室內設計在色彩應用方面體現著各個時代的精神內涵,但是作為中國傳統的色彩始終被人們尊崇。很多設計者將中國傳統色彩應用到現代室內設計中,從而創造了眾多杰出的作品。其中中國傳統色彩應用最為典型的就是中國紅,中國人們始終喜歡紅色,甚至紅色被看作為中國人民的精神靈魂。中國紅在經過長時間的沉淀,象征著熱情、奔放、團結的民族品格。通過應用中國紅,讓整個建筑氣勢宏偉,是中國傳統文化色彩與現代室內設計的完美融合。
2.中國傳統書法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在現代室內設計的過程中,文字的作用不僅僅是傳遞設計作品的信息,更發揮著傳承中國歷史文化的作用,這也就對現代室內設計文字的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觀察這幾年的藝術作品,我們便能夠清晰的看到很多作品中的文字都是經過電腦合成,這樣的字體與書法相比缺乏靈動性,呆板生硬,缺乏內涵。然而,將傳統書法較好的融合到現代室內設計中,能夠較好的體現現代室內設計作品的風格。不同的書法具有不同的文字特征,不同的文化特征對室內設計作品產生的影響也就不一樣。其中篆書代表著高雅;隸書代表著古樸的特征;草書代表著活潑和靈動。通過將中國傳統書法較好的應用到現代室內設計中,有利于將作者的思想情感更好的體現出來,為室內設計作品增添精神內涵,從而引發人們的共鳴。
例如:在一些茶室的設計上,便可以將中國傳統書法元素較好的融入進去,讓整個茶室充滿傳統的書香氣息。因此,為了將傳統書法靈活融合到現代室內設計中,便需要設計者深入理解書法表達的意義和內涵,然后將書法內涵的經典之處進行總結。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室內設計作品具有更強的魅力。
3.傳統裝飾元素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在中國民間藝術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很多關于裝飾的圖案。這些裝飾圖案大多數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代表著人們對幸福生活和吉祥平安的美好期盼,并且在不斷傳承的過程中得到了完善。其中在一些房屋室內空間布局中,借景、屏風、隔斷和博占架等多種裝飾手法便是從傳統社會發展中演變過來的。這些裝飾圖案不僅具有較強的裝飾性,而且還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作用。當然,在應用傳統裝飾元素的過程中,不能夠只是一味的強調對形的運用,還應該注重對裝飾圖案神韻的挖掘。尤其是在現代室內設計的發展進程中,將傳統裝飾元素通過設計以滿足當代室內設計的需求,堅持在傳統裝飾圖案的基礎上不斷發展、不斷創新。
例如:美籍華人貝聿銘先生設計的蘇州博物館。這所博物館就是將傳統的飛檐翹閣和現代科學技術有效結合起來,并且在整個建筑物的多個細節部分采用了傳統的裝飾元素。其中在這所博物館的材質方面,主要以開放式的鋼結構和木作架替代了傳統的木梁和木掾構架系統,其屋頂也多采用玻璃和石頭材質。同時,在博物館設計中,追求色彩和紋理統一時,其傳統的房屋坡頂和窗框被花崗石所取代。通過應用這些傳統裝飾元素,讓整個博物館都充滿了濃厚的東方神韻。
4.傳統建筑建構形式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一般來講,我國的傳統建筑結構多以木質為主,建筑裝修涵蓋了除隔斷、門窗以及大梁的幾乎所有小木作結構,對于木材的運用講究大進深和高空間,視覺上注重對稱藝術,畫棟雕梁講究色彩勻實,一些硬木作品,例如:官椅、屏風以及長桌等傳統物件多常見于室內裝飾,傳統建筑構件的歷史和功效性體現都十分的明顯。傳統建筑構件的雕刻技藝也獨樹一幟,浮雕、圓雕以及鏤空作品等構成了代表性的表現手法,具體運用在建筑物上則因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取舍,在祠堂、牌坊、欄桿、壁櫥、庭院以及月臺部分多以石雕作品較為常見。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很多也在欄桿和壁櫥方面采用了傳統建筑構件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