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加強稅收監管范文

        加強稅收監管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加強稅收監管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加強稅收監管

        第1篇:加強稅收監管范文

        一、當前我國稅收征管存在的主要問題

        為確保國家稅收,發揮稅收的職能作用,國家在稅收征管方面制定了相應的法規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在稅收征管方面,仍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管理監督不到位。取消稅務專管員后,由于把實行專管員管戶向管事制度轉變簡單的理解為取消專管員,形成了管理環節的空位和斷層,使稅務機關失去了對納稅人的管理和監控;二是注重了集中征收,優化服務,片面強調以查代管,形成了管不細、查不全、征不足、處罰難、效率低的狀況;三是征管格局中的四個系列以及各職能部門間協調不好,各自為政,多頭指揮,不通信息,相互扯皮,互相推諉,導致稅收征管全過程運轉不正常。

        第二,管理手段應用不到位。目前管理手段主要是運用計算機管理,但其監控作用不明顯,主要表現為:征管軟件本身還不成熟,使用中存在一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還不能滿足征管要求,信息傳遞不通暢,影響收入的完整性,加之有少數微機操作人員責任心不強,不能按規定及時、完整、準確地錄入有關信息,因而計算機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征納情況;部分工作人員不熟悉征管業務規程,無法對征管信息進行微機處理。

        第三,管理職責明確不到位。由于對新的征管模式認識不足,征管實踐中削弱了管理,淡化了責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底數不清,稅源不明,監控不力,漏征漏管。造成征管質量不高的原因,一是少數單位在認識上沒有弄清分類管理的含義,片面理解為對一般納稅人的ABC管理;二是各單位沒有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分類管理操作辦法和措施,因而職責不明確,管理程序、方法不規范,管理效果不好;三是大多數單位職責雖分解到人、落實到戶,但沒有建立相應的制約機制,沒有配套的考核辦法和措施,使管理工作不能落到實處;四是普遍把分類管理和十率考核、征管軟件運用、征管檔案管理工作割裂開來,沒有利用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理順工作思路,使該四項工作不能環環相扣順利開展,而這些原因造成征管質量不高,主要體現在:一是登記率不完全真實。二是申報率不準,這有計算機軟件本身的問題,也有管理人員管理不到位的問題,還有沒有按征管規程對非常戶進行處理的問題。三是申報準確率難以掌握。由于管理未落實到位,管理人員無法掌握納稅人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不能對其納稅的準確性作出大致判斷,偷逃稅款不同程度存在。另外在雙定戶的定額核定上,由于管理的問題使核定的定額與實際銷售相差甚遠,造成稅款流失。在對大中型企業和一般納稅人的征管中,同樣存在監控不力,稅款流失現象。四是在緩交稅款審核上存在調查核實不嚴的情況,客觀上讓一些企業感到貸款不還不行,費不繳不行,而稅款可緩,能緩就緩。五是依法治稅難,在征管過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執法難的問題,一些稅務機關正常的稅收保全措施難以實行,或是相關部門不配合,或是存在來自各方的干預。

        由于上述征管不利,最終影響稅源,不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

        二、當前加強我國稅收征管的建議

        第一,抓好分類管理的落實。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建立,納稅人的經濟類型、經營方式、組織方式日趨復雜,能否有效地對納稅戶和稅源變化情況進行監控是稅收征管的基礎,只有打牢這個基礎,才能真正提高征管質量和效率。分類管理就是針對納稅人方方面面的復雜性和納稅申報方式多樣化的實際設立的一種能使稅收征管建立在及時掌握納稅人經營情況、經營方式、核算方式和稅源變化基礎的一種管理形式和管理方法。由于分類管理是從管好源頭開始,所以應從各個方面加強管理,包括將所有納稅戶納入稅務登記的范圍內,對納稅戶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發票領用存表等相關資料進行案頭審計,并有針對性的開展各種日常檢查和稅源調查工作,切實掌握納稅戶的稅務登記增減變化情況、發票使用情況、產經營情況、納稅情況、減免緩退情況、違章處罰等全部納稅事宜的全過程,并能通過管理及時而準確地收集整理、傳遞各種涉稅信息、資料,建立健全納稅戶檔案,真正做到底數清,稅源明,所以應該把抓好分類管理的落實作為加強征管的突破口。落實分類管理應做到:(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級領導和廣大稅務干部要把推行分類管理看作是加強征管的基礎和關鍵,是創收的保證。要正確認識分類管理的含義及其內容。(2)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進行分類管理,以簽訂責任書的形式,把職責明確到人,落實到戶。(3)把分類管理、征管質量(十率)考核,征管軟件的運用、征管檔案的管理四項工作有機結合進行,分類管理中包含了后三項工作的大部分,分類管理搞好了,其他三項基本就能水到渠成了。

        第2篇:加強稅收監管范文

        非稅收入征管取得的成效

        當前,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規模大、范圍廣、項目多,財政對非稅收入的依存度較高。自1998年以來,即墨市堅持以全面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為目標,緊緊圍繞綜合財政預算管理,從源頭入手,實行“票款分離”征收辦法,強化收費征管及監督,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第一,非稅收入征管改革得到深化。自2000年以來,對全市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的征收全面推行了“票款分離”制度,實行部門開票、銀行收款、財政統管的管理體制,收費指定專業銀行代收,有效地從源頭上堵塞了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或提高收費標準、截留隱瞞收入、坐支挪用等違法違紀現象的發生,維持了財政正常分配秩序。

        第二,綜合財政預算管理力度加大。根據有關規定,將部門、單位依法收取的非稅收入統一納入財政專戶管理,建立了“部門單位征收,財政統一監管,政府審批使用”的管理體制,實行預算內外合并拼盤使用,大大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同時,按照定員定額原則,對部門、單位的支出進行分析測算,根據人員經費按實計,公務業務費分標準,購置修繕等專項資金視財力,大宗物品統采購的辦法,對單位支出實行預算內外捆綁使用。單位總支出確定后,先自預算外安排,不足部分自預算內補齊,對單位收入預算大于支出預算的,收支結余作為政府統籌資金,用于全市重點工程建設。在預算執行中,嚴格預算程序,強化預算管理,做到無預算不開支,有預算不超支,超預算不撥款。同時,按照“超收分成,節余留用,超支不補”的原則,在預算外資金收支計劃下達后,對年終收入超計劃的,超計劃部分市政府與單位按一定比例分成,充分調動征收單位的積極性。

        第三,財政專戶管理進一步加強。在收入賬戶管理方面,取消了各單位的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過渡賬戶,由市財政統一在各專業銀行設立財政專戶,用于各項非稅收入收支統一核算和集中管理,收取的非稅收入通過銀行代收網點及時劃解財政專戶,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有效地遏制了收入資金分散在各部門單位存款賬戶上而難以監管的現象。

        在支出賬戶管理方面,根據部分部門單位銀行賬戶開設不規范、多頭開戶等情況,2002年即墨市成立會計核算中心,將71個收費單位納入會計核算中心,由單位分散核算改為統一核算。同時,加強了行政事業單位銀行賬戶管理,取消74個單位61個收入過渡戶,由財政部門將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直接撥付會計結算中心,其他資金一律不得存入該賬戶。通過上述做法,進一步規范了單位收支行為,促進了廉政建設。

        第四,收費票據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收費票據管理是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征管的源頭和基礎。為此,建立健全了嚴格的票據領用和繳銷制度,對各種票據嚴格實行“按月審驗,驗舊換新”制度,并視單位特點,嚴格控制發售數量。單位繳銷票據時,嚴格核對收費項目、收費標準、上繳財政情況等,如發現問題,停止供應票據,并按規定進行處理。同時,建立了票據有獎舉報制度,在廣播、電視、報紙上公告,宣傳票據有關政策,并設立舉報電話,對不按規定使用收費票據的,按規定嚴肅處理,達到了以票控管、以票控監的目的。

        第五,財政性資金調控力度加大。將預算外資金等各項非稅收入全面納入政府調劑資金收支管理,對一般性預算外資金按年初各部門單位收入預算扣除正常支出后,統一集中統籌,增強了財政性資金宏觀調控能力。2000年~2005年,政府統籌資金累計近12000萬元,重點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教育事業等重點項目支出,不僅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而且促進了地方各項事業發展。

        第六,“收支兩條線”監管工作得到強化。一是建立收支稽查制度,由各部門抽調專業人才成立稽查科,專門負責對各部門單位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日常收支及落實“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和抽查,對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征繳、使用情況進行跟蹤處理和監控,及時發現問題,堵塞漏洞。二是實施專項檢查制度,自1998年以來,每年由市財政牽頭,市監察、審計、物價部門配合,對市直部門單位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落實“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組織專項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嚴肅了財經法紀,有效地防止了“三亂”、濫支濫用資金、私設“小金庫”等違規問題的發生。

        非稅收入征管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即墨市預算外資金的非稅收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別是自1998年以來,即墨市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狠抓預算外資金的非稅收入“收支兩條線”落實工作,廣泛開展預算外資金的非稅收入清理檢查,規范收費、票據和賬戶管理,初步改變了預算外資金的非稅收入管理工作薄弱的局面,使即墨市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征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非稅收入涉及面廣、項目多,征收方式復雜等特點,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一,界限模糊不清。目前,“收支兩條線”管理范圍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罰沒收入,沒有包括諸如國有資產經營收益等政府取得的其他非稅收入,預算外資金與行政事業收費、政府基金之間存在概念交叉問題,致使管理上存在一定漏洞。部分部門單位將非稅收入甚至收費項目,下放到所屬事業單位、企業或社會團體收取,形成了單位財務收支體外循環。少數部門單位未經批準將行政事業性收費轉為經營收費,逃避“收支兩條線”管理和監督。不僅造成政府分配秩序混亂,導致財政職能虛位,財政資金流失,還助長了“三亂”現象的滋生?!〉诙嵌愂杖胝鞴苓^于分散。目前,行政事業收費、政府性基金等非稅收入基本上由財政部門制定或參與制定,而非稅收入征收主體是各行政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執法主體過于分散,形成了多方征收、多家使用、多頭管理的格局。因此,在非稅收入征管過程中,部分征收主體因部門單位利益的驅動,收費行為不規范,亂收、亂罰等現象時有發生,嚴重破壞了非稅收入征管的嚴肅性。

        第三,非稅收入征管存在不確定性因素。在編制綜合財政預算時,部分部門單位輕視預算外資金管理的非稅收入,收入填報不真實、少報、漏報,而對預算內資金很重視,出現了“重預算編制,輕收入管理”的傾向。同時,實施以零基預算為基礎的綜合財政預算后,個別部門單位支出范圍、標準都是統一的,非稅收入的多少與支出的預算安排已完全脫鉤,挫傷了少數部門單位非稅收入征管的積極性。加之非稅收入征收標準浮動幅度過大,少數人員擅自減、緩、免,收“人情費”,造成了財政性資金的大量流失。

        第四,少數部門單位收費和票據管理混亂。主要表現在少數部門單位對收費和罰沒票據管理松懈,不按規定使用財政統一收費票據,有的開票收款長期不結賬,

        有轉讓、代開、串開、遺失票據等現象,有的罰沒款不用規定罰沒票據,直接坐支罰沒款。

        第五,非稅收入的使用監管力度不夠。雖然政府對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實施了集中收支管理,并進行了資金統籌,但是大量資金依然是誰征誰用,部分部門單位經費開支比較浪費、數額較大,缺乏強有力的監督措施,從而降低了非稅收入使用效益,沒有真正發揮出緩解財政困難、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

        第六,中央、省對垂直管理部門預算外資金管理辦法存在較大漏洞。目前省以下工商、交警、技術監督等部門收取的預算外資金實行上交省財政專戶管理辦法。實踐證明這種辦法存在漏洞,形成上級部門管得著看不見、地方財政看得見管不著的局面,坐收坐支現象難以杜絕。

        加強非稅收入征管的探討

        通過對即墨市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征管改革實踐的調查研究,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促進非稅收入征管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非稅收入征管及監督制度。

        第一,合理確定非稅收入范圍,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明確提出非稅收入新概念,合理界定非稅收入范圍,即將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罰款和罰沒收入、彩票公益金和發行費、以政府名義接收的各項捐贈收入、國有資產經營收益、國有企業稅后利潤、主管部門集中收入等統一界定為非稅收入。同時各項非稅收入必須嚴格依照財政部門規定全額上繳財政專戶和國庫,實施“收支兩條線”管理,并納入部門預算編制管理范圍,逐步將游離于財政監管以外的非稅收入納入財政專戶。

        第二,加快法制建設,完善征管體系。對非稅收入的征管必須有法律、法規作為依據,為此應加強非稅收入征管的法制建設,逐步將非稅收入的征管納入法制化軌道。明確非稅收入的征管范圍、征管權限、票據管理、資金解繳、預算編制、監督檢查等內容,使非稅收入的征收與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處于嚴密監控之下。同時,進一步深化“票款分離”收繳,做好日常非稅收入收繳工作,逐步完善非稅收入征管體系。

        第三,強化財政專戶管理,深入開展國庫集中收費制度。明確一級財政只能設立一個財政專戶,而取消現行的財政部門按資金的類別設立多種財政專戶狀況,逐步完善分級財政專戶管理制度,確保各項非稅收入按財政級別直接繳國庫或財政專戶。在“票款分離”和“收支兩條線”管理的基礎上,深化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深入落實集中收費制度,將部分二級單位納入會計核算中心實行集中核算,建立財政國庫單一賬戶,通過財政資金核算中心結算,取消各部門單位開設的基本賬戶。在收入征解方面,通過銀行代收網點直接繳國庫或財政專戶。在資金使用方面,人員經費實行工資統一發放到個人;公用經費實行均衡撥付,從結算中心賬戶直接劃轉到商品供應商或勞動提供者的賬戶,業務費實行“收支掛鉤,比例撥付”;部分單位只從結算中心提取限額現金作為零星支出的備用金。

        第四,加大預算編制改革力度,提高公共財政支出效率。進一步深化預算編制改革,完善預算編制及其管理制度,將非稅收入納入政府統一預算管理。同時,構建科學而高效的公共財政支出運行機制,有效克服現行財政支出中存在的“越位”、“缺位”和“錯位”問題,改進和完善財政各項基礎管理制度,從而不斷提高地方理財水平和公共財政支出效率。

        第3篇:加強稅收監管范文

        一、電子商務對稅收征管的影響

        “無紙化”和“無址化”是電子商務的兩個最主要的特征,也正因這兩個特征的存在,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給稅收征管帶來了新的問題。“無紙化”是指電子商務的交易方式無紙化,買賣雙方的合同、票據都以電子形式存在?!盁o址化”是指電子商務的交易者具有多國性和流動性,不受時空和地域限制。“無紙化”和“無址化”的電子商務對傳統稅收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電子商務無紙化使貿易流動化、國際化,打破了傳統的地域和交易模式;二是電子商務上的商品和服務的交易額難以統計;三是“常設機構”概念受到挑戰,納稅主體的認定發生困難;四是“無紙化”使有形產品交易和服務交易在稅務處理上難以區別;五是“無址化”交易利用因特網進行產銷直接交易,使商品的中介作用削弱和取消;六是電子商務的“無紙化”使商品交易和提供服務地點全部通過網絡實現,使印花稅的征收受到影響;七是電子商務的“無紙化”使財務信息無紙化,傳統的稅務稽查都離不開對賬簿資料的審查,而網上貿易是通過登陸網絡交易平臺達成交易,交易數據、賬簿、憑證、支付記錄是以電子資料的形式存在,而且可以隨意修改而不留痕跡,給稅務稽查帶來困難;八是電子商務的“無紙化”和“無址化”可成為新的避稅方式。

        二、世界各國對電子商務采取的稅收政策

        目前世界各國對電子商務是否征稅的觀點主要有兩種:一是發達國家堅持對電子商務交易不征稅,這是因為這些國家是以所得稅為主體的稅收制度,電子商務對其國家的稅收流失較少,相反還有利于這些國家向別國推銷電子產品。因此,發達國家均選取對自己有利的電子商務不征稅政策。二是發展中國家實行的是以流轉稅為主體的稅收制度,電子商務的發展會造成大量流轉稅收流失,影響到本國的稅收收入,因此這些國家積極主張對電子商務征稅。

        美國是實行以所得稅為主體稅種的國家,美國政府一直提出對電子商務不征稅。歐盟規定,其成員國的公司必須繳納增值稅,而對于來自歐盟之外的企業卻不用繳納增值稅,使得歐盟國家的企業在電子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為此,歐盟提出擬對歐盟以外的企業向歐盟國家的消費者提供電子化商品和服務征收增值稅。這一方案的提出,受到了歐盟15個國家的歡迎,但立即遭到美國的反對,美國政府和企業界指責歐盟破壞了國際上對電子商務交易稅收的有關規定,是無理地將稅收強加于人,是對歐盟國家的保護,必將阻礙電子商務的發展。美國和歐盟對電子商務是否征稅的根本分歧可見一斑,并且在短期內不會得到解決。

        三、我國對電子商務應采取的稅收措施

        我國目前實行的是以所得稅和流轉稅并重的稅收征管模式,流轉稅占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較高。雖然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的網上交易數額相對于傳統交易的數額比重還很低,對電子商務征稅暫時不會給我國財政收入帶來較大提高,但從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長遠角度來講,我國在近幾年內逐步制定和完善電子商務的稅收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一)積極參與制定有關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制度以及相應的實施細則,與相關部門合作,實施多方監控。現行的稅收法律法規對新興的網絡貿易的約束已顯得力不從心,應及時對由于電子商務的出現而產生的稅收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稅法條款的修訂、補充和完善,對網上交易暴露出來的征稅對象、征稅范圍、稅種、稅目等問題實時進行調整。稅務機關應聯合財政、金融、工商、海關、外匯、銀行、外貿、公安等部門,共同研究電子商務運作規律及應對電子商務稅收問題的解決方案,并通過縱橫交錯的管理信息網絡,實現電子商務信息共享,解決電子商務數據信息的可控性處理,建立符合電子商務要求的稅收征管體系。

        (二)建立網上交易經營主體工商注冊、稅務登記制度。在現有的稅務登記制度中,應增加關于電子商務的稅務登記管理條款。積極推行電子商務稅務登記制度,即納稅人在辦理了網上交易申請、登記手續之后必須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電子商務的稅務登記,取得固定的網上稅務登記號,所有從事網上經營的單位和個人,凡建有固定網站的都必須向稅務機關申報網址、經營內容等資料,納稅人的稅務登記號碼和稅務主管機關必須明顯展示在其網站首頁上。作為提供網上交易平臺的電子商務運營商,在受理單位和個人的網上交易申請時,還應要求申請人提供工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傳真件,并向工商機關和稅務機關進行驗證。這樣既可從戶籍管理的出發點確保稅收監管初步到位,同時也有利于提高網上交易的信用度。

        第4篇:加強稅收監管范文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于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意見的通知》([2005]26號),進一步加強房地產稅收征管,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現將有關事項及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級地方稅務、財政部門和房地產管理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房地產稅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情況通報制度,加強部門間的協作配合。各級地方稅務、財政部門要切實加強房地產稅收征管,并主動與當地的房地產管理部門取得聯系;房地產管理部門要積極配合。

        二、2005年5月31日以前,各地要根據[2005]26號文件規定,公布本地區享受優惠政策的普通住房標準(以下簡稱普通住房)。其中,住房平均交易價格,是指報告期內同級別土地上住房交易的平均價格,經加權平均后形成的住房綜合平均價格。由市、縣房地產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測算,報當地人民政府確定,每半年公布一次。各級別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的測算,依據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生成數據;沒有建立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的,依據房地產交易登記管理系統生成數據。

        對單位或個人將購買住房對外銷售的,市、縣房地產管理部門應在辦理房屋權屬登記的當月,向同級地方稅務、財政部門提供權屬登記房屋的坐落、產權人、房屋面積、成交價格等信息。

        市、縣規劃管理部門要將已批準的容積率在1.0以下的住宅項目清單,一次性提供給同級地方稅務、財政部門。新批住宅項目中容積率在1.0以下的,按月提供。

        地方稅務、財政部門要將當月房地產稅收征管的有關信息向市、縣房地產管理部門提供。

        各級地方稅務、財政部門從房地產管理部門獲得的房地產交易登記資料,只能用于征稅之目的,并有責任予以保密。違反規定的,要追究責任。

        三、各級地方稅務、財政部門要嚴格執行調整后的個人住房管業稅稅收政策。

        (一)2005年6月1日后,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應全額征收營業稅。

        (二)2005年6月1日后,個人將購買超過2年(含2年)的符合當地公布的普通住房標準的住房對外銷售,應持該住房的坐落、容積率、房屋面積、成交價格等證明材料及地方稅務部門要求的其他材料,向地方稅務部門申請辦理免征營業稅手續。地方稅務部門應根據當地公布的普通住房標準,利用房地產管理部門和規劃管理部門提供的相關信息,對納稅人申請免稅的有關材料進行審核,凡符合規定條件的,給予免征營業稅。

        (三)2005年6月1日后,個人將購買超過2年(含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不能提供屬于普通住房的證明材料或經審核不符合規定條件的,一律按非普通住房的有關營業稅政策征收營業稅。

        (四)個人購買住房以取得的房屋產權證或契稅完稅證明上注明的時間作為其購買房屋的時間。

        (五)個人對外銷售住房,應持依法取得的房屋權屬證書,并到地方稅務部門申請開具發票。

        (六)對個人購買的非普通住房超過2年(含2年)對外銷售的,在向地方稅務部門申請按其售房收入減去購買房屋價款后的差額繳納營業稅時,需提供購買房屋時取得的稅務部門監制的發票作為差額征稅的扣除憑證。

        (七)各級地方稅務、財政部門要嚴格執行稅收政策,對不符合規定條件的個人對外銷售住房,不得減免營業稅,確保調整后的營業稅政策落實到位;對個人承受不享受優惠政策的住房。不得減免契稅。對擅自變通政策、違反規定對不符合規定條件的個人住房給予稅收優惠,影響調整后的稅收政策落實的,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對政策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和有關情況,應及時上報國家稅務總局。

        四、各級地方稅務、財政部門要充分利用房地產交易與權屬登記信息,加強房地產稅收管理。要建立、健全房地產稅收稅源登記檔案和稅源數據庫,并根據變化情況及時更新稅源登記檔案和稅源數據庫的信息;要定期將從房地產管理部門取得的權屬登記資料等信息,與房地產稅收征管信息進行比對,查找漏征稅款,建立催繳制度,及時查補稅款。

        各級地方稅務、財政部門在房地產稅收征管工作中,如發現納稅人未進行權屬登記的,應及時將有關信息告知當地房地產管理部門,以便房地產管理部門加強房地產權屬管理。

        五、各級地方稅務、財政部門和房地產管理部門要積極協商,創造條件,在房地產交易和權屬登記等場所,設立房地產稅收征收窗口,方便納稅人。

        六、市、縣房地產管理部門在辦理房地產權屬登記時,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要求出具完稅(或減免)憑證;對于未出具完稅(或減免)憑證的,房地產管理部門不得辦理權屬登記。

        七、各級地方稅務、財政部門應努力改進征繳稅款的辦法,減少現金收取,逐步實現稅銀聯網、劃卡繳稅。由于種種原因,仍需收取現金稅款的,應規范解繳程序,加強安全管理。

        八、對于房地產管理部門配合稅收管理增加的支出,地方財稅部門應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第5篇:加強稅收監管范文

        一、市建筑安裝、房地產企業稅收征管現狀

        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市稅收屬地管理若干規定(試行)的通知》(南政發〔〕137號)精神,市地稅局于年7月下發了《市地方稅務局市財政局關于貫徹落實市稅收屬地管理若干規定(試行)的通知》(南地稅發[]174號)。目前市對建筑安裝和房地產企業的這種管理方式,符合了市政府關于稅收屬地管理的規定,利于協調與政府和財政的關系;方便了納稅人實行集中申報,不需在不同的城區多頭申報,也優化了納稅服務;基本避免企業到不同城區進行重復注冊,虛增戶數現象;同時在注冊地集中申報有利于對房地產、建筑安裝企業實行征管檔案一戶式管理。

        據不完全統計,至年3月止,市(含市轄縣)登記在冊的建筑安裝企業2,339戶,房地產企業1,269戶。*年建筑安裝行業征收入庫營業稅59,782萬元,占全局營業稅收入的23.96%;房地產行業征收入庫營業稅94,339萬元,占全局營業稅收入的37.81%。

        (一)征管模式

        從年1月1日起,我市市區范圍內房地產項目和建筑安裝工程項目的地方稅收,實行按項目進行征收管理。具體規定為:

        1.年1月1日以前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未完工(完稅)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和建筑安裝工程項目(不含外來施工企業項目),各地方稅收仍由企業注冊地主管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管理,稅款繳入注冊地城區(開發區),并執行相應的財政體制。

        2.年1月1日以后新批準及新開工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和建筑安裝工程項目,一律由戶籍主管稅務機關負責(以下簡稱征收稅務機關)征收管理,其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防洪保安費、土地增值稅,稅款分稅種和分預算級次分別繳入項目所在地城區(開發區),其他地方稅收統一申報繳入戶籍地城區(開發區),并執行相應的財政體制。

        對市區范圍內年1月1日起新批準及新開工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和建筑安裝工程項目,申報時必須按項目填寫報送《營業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房地產業、建筑業營業稅納稅人),申報多個項目的,應按不同城區(開發區)分別填列申報。

        3.外來施工企業:外來施工項目的稅收,除所得稅按照自治區地方稅務局《建筑安裝企業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管理辦法》(桂地稅發〔〕209號)進行征收管理外,其他地方稅收由項目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管理,稅款繳入項目所在地城區(開發區),并執行相應的財政體制,向項目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代開發票。

        (二)管理辦法

        目前我市對房地產、建筑安裝工程項目的稅收實行“三級”監控管理辦法。具體為:

        1.市地稅局房地產、建筑安裝工程項目管理辦公室。主要負責對各征收管理單位的稅源監控的業務輔導、檢查監督和工作協調及軟件開發和推廣應用、優化系統管理等工作,定期統計、分析和通報有關房地產企業稅源監控管理的有關情況,根據工作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定期從政府有關部門取得屬自治區級、市級核發《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的準建項目信息,在5個工作日內傳遞到各城區(開發)局,同時,加強與各城區(開發)的聯系,配合協助開展有關稅源監控的管理工作。

        2.各城區(開發區)主管地稅局。主要負責對房地產、建筑安裝企業稅源管理的具體工作。組織、指導稅收管理員對房地產、建筑安裝項目的信息采集、審核、錄入的管理和對稅源監督、檢查等管理工作的監控和考核,利用計算機管理系統軟件,定期查詢、統計和分析房地產、建筑安裝企業的項目開況、樓盤銷售情況和繳納稅款情況,定期組織人員到實地進行抽查審核,確保對房地產、建筑安裝項目稅源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3.稅收管理員。主要負責對房地產、建筑安裝企業項目稅源的日常管理工作,了解掌握企業的“項目開發”情況,對房地產項目的樓盤建設、銷售、建筑安裝項目工程進展及應繳、已繳稅款等情況進行動態跟蹤管理和監控,及時將項目信息采集、審核、錄入計算機管理系統,實現資源共享和動態監控管理;對列入稅源監控管理的欠稅,要采取措施清繳入庫;對房地產、建筑安裝企業稅源監控的有關信息資料,要做好存檔工作。

        (三)房地產、建筑安裝項目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

        目前,市地稅局房地產、建筑安裝工程項目也初步納入了稅務信息系統信息化管理,雖然《信息系統》的“房地產建筑安裝明細管理項目”功能還比較簡單,但市地稅局在房地產、建筑安裝項目的信息化建設方面也具備了一定的條件,那就是:在硬件設備方面,目前市地稅局已經擁有3臺小型主機,市局與各城區局、縣局已經實現2兆光纖網絡的數據集中,并且市的所有城區局已經實現了人手一臺計算機,縣局的主要分局也基本實現了人手一臺計算機,這就為局升級、改造現有房地產建筑項目信息管理系統或引進、移植外省地稅局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奠定了物質基礎。

        二、市建筑安裝企業和房地產開發企業工程項目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注冊地主管稅務機關征管模式執行一年多來,解決了納稅評估、納稅申報、發票領購多頭管理的問題,但在注冊地稅務機關集中申報方式,對企業注冊地主管稅務機關來說,對項目地不歸其管轄的稅收只負責開票但不入其城區金庫,且對項目不進行管理,不利于注冊地主管稅務機監控和掌握工程的進度,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

        (二)建筑安裝工程企業稅收征管秩序不完善。建筑安裝工程企業的稅收在地方稅收中尤其是的第二產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市為例(包括六縣),近幾年來,建筑安裝業稅收在整個稅收收入中比例在20%以上,在第二產業地方稅收收入比重中所占的比重更是高達50%以上。在現行的財稅管理體制下,出現部分地區為確保自已全年財政收入、投資計劃任務的順利完成,給各部門各單位下達了協稅計劃任務,造成各地區、各部門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爭稅、搶稅,甚至擅自減免稅的不良現象。建筑安裝企業乘稅收征管秩序混亂之機,一方面利用各地的稅收優惠政策鉆空子,為得到更多的稅收優惠,跨地區掛靠進行稅務注冊登記。另一方面利用建筑安裝工程所跨的時間較長,稅款征收的額度較大,一些單位和個人為了局部利益到異地拉引稅款,給納稅人以回扣或其他好處,造成稅負不公平和稅款的流失。

        (三)房地產、建筑安裝項目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隨著《信息系統》的推廣應用,市地稅局房地產、建筑安裝工程項目也初步納入了信息化管理,但《信息系統》的“房地產建筑安裝明細管理項目”功能還比較簡單,僅能滿足項目開工、竣工、納稅申報情況的基礎管理,還不能通過網絡監控功能,實現機構所在地與勞務發生地主管稅務機關之間信息管理一體化;不能解決發票信息與納稅申報中稅票信息、發票信息與納稅申報表的納稅信息、納稅申報表和財務報表、建筑企業發票信息與建設單位發票信息,以及總局擬實行的“雙向申報”方式中,勞務地與機構地稅務機關申報表的審核比對功能;不能及時有效地掌握工程項目的開工、竣工、改建、停緩建、工程進度、付款進度,以及轉分包情況,實現對工程項目的全過程、全方位的監控。

        (四)外出經營管理不規范,異地施工稅收管理缺位。建筑安裝企業大都異地承包施工,新征管法雖規定了外出施工業戶的報驗、登記和按期申報制度,但建安企業施工時真正能辦理的卻寥寥無幾,等工程決算后再開票繳稅的情況似乎約定俗成,異地經營戶的登記、報驗、申報制度缺乏體制保證。稅務機關可以通過工商信息交換得到本地固定經營業戶的有關登記信息,但對異地經營情況只能靠納稅人自覺辦理報驗登記、申報,稅務部門異地的實地核查又難以操作,外地工程項目漏征漏管情形時有發生。

        (五)由于適用房地產業、建筑業的《營業稅納稅申報表》內容多,填寫復雜,有部分納稅人認為填寫和理解較困難,因此目前建筑安裝房地產業納稅人填寫、報送的《營業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房地產業、建筑業營業稅納稅人),填寫效果不理想。

        (六)目前市地稅局尚不能和房產、土地、建設規劃等部門實施聯網,建立信息共享平臺。

        三、加強建筑安裝工程企業稅收管理的建議

        針對當前建筑安裝工程企業稅收征管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結合市地稅局*年7月對*地方稅務局房地產、建筑安裝項目稅政管理及征管信息化建設考察學習情況,現就如何提高征管水平,加強征管力度,促進稅收收入提高,提出幾點建議。

        (一)施行真正意義上的完全屬地化管理。要實現對房地產、建筑安裝項目管理的有效突破,是施行真正意義上的完全屬地化管理,即按照不動產所在地和勞務發生地原則,由各個城區(開發區)局對其行政(經濟)區域內的房地產、建筑安裝項目實施稅收征管。在當前房地產建筑安裝項目稅收管理日趨紛繁復雜的形勢下,信息技術對稅務管理的核心支持地位日益突出。要趕超先進就必需全面實施科技興稅,加快推進項目信息化建設步伐,加速地稅房地產建筑安裝項目信息化的發展,縮小與國內先進省份在房地產建筑安裝項目信息化建設方面的差距,增強稅務管理的科技手段。改變過去建筑業各稅種分割管理的弊端,提高管理效率。同時,提高管理透明度高,防止了暗箱操作,達到了陽光作業的目的。

        (二)依托信息化手段,研發建筑安裝業相關管理軟件。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建筑安裝業管理勢在必行。目前對建安行業的屬地工程項目管理臺賬,從嚴格意義上講仍只停留在手工管理上,稅務部門對工程項目信息掌握非常有限,不同地區的稅務部門之間,以及稅務部門與規劃、建設等相關部門之間缺乏必須的信息溝通,稅收管理基礎比較薄弱。開發建筑安裝業管理軟件,通過采集納稅申報信息、工程項目信息及規劃、建設等相關部門提供的工程項目信息,對建筑安裝施工企業的涉稅事項進行信息共享,實現數據大集中,達到有效監控。特別是有利于施工企業機構所在地稅務部門與勞務發生地稅務部門建立信息交流,對跨地區經營的納稅人實行有效監控。同時通過電腦實行數據稽核比對制度,即按季將建設單位的工程款支付、發票收取等情況與施工建安企業的發票開具、申報納稅情況(通過信息系統查詢)進行稽核比對,判斷施工建安企業應繳稅費申報是否準確、及時、足額,以加強建設工程項目稅源控管。通過人機結合的綜合管理模式,全面加強和規范建筑安裝業稅收征管,很大程度上防止外來施工企業的偷逃稅現象。

        在考察學習中我們發現,福建省地稅局建筑業的稅收信息系統,非常直觀且貼近市地稅局征管實際,其先進性和實用性及其強大的功能和涵蓋力是無可比擬的,因此從現實的可能性和有效性看,最快速有效的辦法就是移植改進福建省成熟成功的軟件系統,這樣可以事半功倍。如果引進和改良福建省地稅局的《建筑業稅收信息管理系統》,建議在整個系統的引進、移植過程中,盡可能的考慮其整體性,除依照地稅管理信息要求必須作適應性調整的功能模塊外,盡量避免做更多的改動。同時考慮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引入監理機制,以確保項目實施的質量和效率。

        第6篇:加強稅收監管范文

        關鍵詞:供水企業 供水成本 收費管理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們一些供水企業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思想等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在企業經營管理中也難免出現諸多的問題與不足。管理是企業發展的永恒主題,創建新的現代化管理體系仍然是企業發展的需要,為保證供水企業持續穩步的發展,對如何加強成本管理及收費管理作粗略的探討。

        1.供水企業的成本管理

        強化企業成本管理是現代企業理財工作中的一個主要內容。但是成本管理也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供水企業有著自身的行業特點,在日常生產經營管理中,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上也有著自己的特性,如何科學的掌握成本消耗的規律,控制好成本,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應該認真研究和把握的。

        1.1供水成本管理的現狀

        一是投入不足,設備管網老化,成本控制不易。二是管理仍顯粗放,全員成本管理意識不強。三是激勵機制不完善,員工的積極性沒有充分發揮。

        1.2加強成本管理采取的措施

        要使成本管理得以有效控制,供水企業在實際經營運作中就應積極主動的尋求對策,促進成本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1.2.1加大資金技術投入,創最佳效益

        供水企業每年應有計劃按比例的籌集和爭取并投入一部分資金,引進先進的技術,逐步改造一些設備和管網,雖然一次固定資產投資較大,但是從長遠考慮還是很劃算,只有舍得投入才有真正的效益,成本控制也會容易些。

        1.2.2加大培訓,努力提高員工素質

        供水企業應重點加強對員工的業務培訓,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將企業管理人員打造成復合型,管理方法創新,務實高效的白領精英,將員工打造成一職多能、技術精湛、能打能拼的藍領骨干。這些是降低企業成本的重要因素。

        2.收費管理

        供水企業為用戶提供的產品就是自來水,而自來水就是商品,用戶使用就應該支付給供水企業資金費用,這是個很顯然的道理,但是由于自來水這個產品的特殊性(這個特殊性就是指水是生命之源,一種寶貴資源),而這個資源產品的擁有者對市場有極強的壟斷性,因而在水費銷售上也與其他產品的營銷略有區別。因為水是商品,要進入市場和其他產品一樣,同樣要有銷售的各項環節,也面臨著市場營銷的各種問題。

        2.1收費管理的現狀淺析

        2.1.1水費指標量化不科學,可變因素多,水費收繳難

        在水費總體指標的量化上,由于缺乏科學的指標預測體系,因而在指標量化上極易偏高,在供水部門的水費總指標中,公用及網點水費就占了90%,民用水費僅占10%,隨著社會整體經濟的發展,各公用、網點用戶紛紛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爭相控制成本指標,加之各公用、網點用戶企業經營效益參差不齊,他們在水量使用上波動較大,又加之有些用戶的素質高低不均,違章竊水現象時有發生。并且水量計量器具的不精確,管網跑、冒、漏的現象較多,造成水量大量流失,由于這些可變因素的存在,因此要完成收費指標還有很多困難。

        2.1.2水價受政策控制利潤空間小,收費方式被動多于主動

        由于供水企業屬于壟斷性行業,國家對水價控制較嚴,水費漲價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供水企業現行的水價為階梯水價,這種水價對于水資源的節約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自來水商品的特性,用水市場在階梯水價的作用下,用戶節水意識勢必增強,用水的節約必然導致水費收入降低,利潤空間變小。再加上有時因水表計量,用戶違規等問題極易發生拖欠和爭執等現象,水費收取難,造成收費的被動性很大。

        2.1.3管理方法和營銷人員素質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供水企業現行的營銷管理還不盡科學,在思路和方法還帶有計劃經濟的色彩,有些還沿襲著舊的營銷傳統,這就決定了營銷管理水平不高,難以創出更高的經濟效益,同時現有營銷人員大部分素質不高,有的連水表都看不懂,不是多收就是少收,往往造成供用雙方的矛盾,有的收費人員缺乏開拓性,積極主動性不高,工作被動,收費指標完成較差,這些因素都制約了營銷管理的發展。

        2.2加強收費管理采取的相應措施

        2.2.1建立科學指標體系,加大公關力度,規范用水市場

        供水企業要提高收費額,首先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科學的收費指標模型,合理分解落實,使得指標的實現具有嚴密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對于用水量大戶,繳費大戶,要加大公關力度,采用切實可行的公關手段,促進大額水費的及時有效回收;三是嚴格規范用水市場,加大監察力度,力戒人情風,對違章竊水用戶堅決予以處罰,維護用水市場的良好秩序。

        2.2.2向上爭取水價政策,采用先進的營銷管理手段

        2.2.3提高營銷管理水平,打造高素質營銷人員團隊

        第7篇:加強稅收監管范文

        關鍵詞:企業稅收;偷稅;漏稅;防范措施

        稅收作為維護國家權益的重要保障制度、國家經濟政策的重要調控手段及調整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對于一國之發展意義非凡。完善的稅收制度可以理順國家與企業之間的分配關系,促進企業間的公平競爭,規范中央與地方間國民收入分配關系,乃至展示國家。而企業則在我國的稅收貢獻中充當著不可替代的地位。由于稅收是國家與納稅人間利益的博弈,并且納稅人應以一定的利益損失為代價換取國家對整個社會的服務與管理。所以納稅人對于稅收便具有了天然的對抗及逃避傾向,而在納稅人缺乏稅收意識或稅收監管手段與技術存在缺陷時,便會發生企業及個人的偷漏稅現象。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每年稅款流失額約1000億左右,而近50%左右的國有、集體大中型企業,80%左右的國有、集體小型企業和非國有、集體企業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偷漏稅行為。巨額的稅收流失,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危及了社會的穩定,故關注企業的偷漏稅行為并且探究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乃當務之急。[1]

        一、常見的企業偷漏稅手段

        1、利用稅目偷漏稅

        稅目是指稅法中對征稅對象分類規定的具體征稅項目。它是征稅對象的具體化。在每一稅種中,稅法均明確規定對哪些物、行為和事實征稅,即規定各種具體的征稅項目,從而對征稅對象劃出一定的范圍。故其包括應稅產品和經營業務兩方面的內容。而企業常用的手段便是從這兩方面內容著手,主要有:(1)設假賬隱匿收入;(2)不申報相關收入;(3)私設小金庫,建立賬外賬等。

        2、利用會計賬簿及記賬憑證偷稅

        會計賬簿是指以會計憑證為依據,全面地、連續地、系統地、綜合地記錄和反映企業經濟活動全部過程的簿籍,包括總賬、明細賬、日記賬以及其他輔賬簿。而記帳憑證是會計人員根據審核后的原始憑證或匯總原始憑證,按照經濟業務的內容加以歸類;并據以確定會計分錄而填制的,作為登記帳簿依據的憑證。會計賬簿與記賬憑證的主要功能是反映納稅人及扣繳義務人的經濟業務狀況,是國家稅務機關據以核定應征稅款或代收、代扣稅款的主要依據。而企業以會計賬簿和記賬憑證作為偷漏稅款的手段也是頗為常見的。具體而言,一般存在以下幾種情形:(1)偽造、變造或隱匿會計賬簿及記賬憑證;(2)擅自銷毀會計賬簿、記賬憑證;(3)增加會計賬簿上所列支出。其主要手法有:多提固定資產折舊、擴大產品材料及工資成本、將專用基金支出擠入成本、虛列預提費用、違規攤銷等。(4)少列或不列賬簿收入。其主要手段有:隱瞞投資收入、隱瞞或少記銷售收入、減少營業外收入、隱瞞其他業務收入。

        3、利用發票等原始憑證進行偷漏稅

        原始憑證是指經辦企業或人員在經濟業務發生時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記錄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的情況、明確經濟責任的會計憑證,而企業常用來偷漏稅款的便是這些發票與收據。具體形式有:(1)轉讓、轉借、代開發票。為達到偷漏稅款的目的,企業的法人代表或基于企業利益,或基于私利,指使相關企業發票管理人員、個體工商戶等擅自將本企業或單位的發票轉讓、轉接或代開發票的行為。(2)跨地使用發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致使交易領域不斷擴大,商品流通范圍不斷擴張,異地經營者數量明顯增加,故跨地使用發票的現象愈發頻繁。企業往往利用此種漏洞或跨區發放,或異地填開,或異地購票,形式多樣、種類繁多,借以達到偷漏稅款之目的。(3)隱瞞冒領發票。由于我國發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缺乏完善的發票領發、保管及繳銷的制度。于是便易使企業產生謊報發票遺失,隱瞞冒領的念頭,借機達到偷漏稅款的目的。(4)“大頭小尾”發票。此種偷漏手段,觀其形式乃為正當手續,發票開出一式數聯,一聯交顧客,一聯留為存根備查。但其發票聯,即“頭”,所填金額較大;而存根聯,即“尾”,所填金額甚小。故其得以存根聯為納稅的依據,達到隱瞞真實銷售收入而偷逃稅款的目的。(5)用其他憑證替票。此行為通常之手法為白條票,收款收據票。

        4、利用稅率進行偷漏稅

        稅率是稅額與課稅對象之間的數量關系或比例關系,是指課稅的尺度。其體現著稅收負擔的深度,是稅制建設的中心環節。稅率的高低和稅率形式的運用,是國家經濟政策和稅收政策的體現,是發揮稅收經濟杠桿作用的關鍵。而企業也正是利用了國家對于不同征稅對象的區別對待,規避較高的稅率層級,希望能夠減少或者不納應納稅款。其主要手段有:(1)兼營多種不同稅率的商品,通過欺瞞國家稅收機關的方式,按低稅率納稅;(2)混淆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的界限,使企業偷漏稅款;(3)混淆增值稅與營業稅的納稅身份,從而適用較低的稅率。

        二、稅收監管存在的缺陷

        1、稅收法制環境不佳

        依法治稅是我國進行稅收監管的一大重要原則。如果我國存在一個健康、完善的稅收監管的法制環境,嚴格按照相關法規進行執法,稅務人員依法行使行政職權,納稅人自然也會依法自覺履行納稅義務。而之所以,我國企業偷漏稅款現象如此嚴重,稅收法制環境的影響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從立法上來說,缺乏稅收基本法及一系列配套的稅收單行法,并充斥著大量條例、辦法、實施細則等法律規范。使稅收法規紛繁復雜,增加了相互沖突之可能,并破壞了法律的權威,使得納稅人無所適從,并且為企業違法偷漏稅款提供了漏洞與空間。此外,地方行政的干預以及稅收執法監督的缺位,都使得應當嚴處的違法企業或網開一面,或得不到應有處理,嚴重影響我國的稅收制度的有效運行。[2]

        2、稅收監管力度不足

        作為整個稅收監管工作的生命線,稅源管理應為重中之重,故而做好稅源管理將有利于發揮稅收宏觀調控職能的作用,防止各種偷漏稅的情況,以提高稅收征管工作的質量。但目前之情形為,一系列的負面因素影響了稅源管理工作的質量,使稅源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嚴重影響稅收監管的實效。例如:國家稅務機關的內部工作職責設計的缺陷,導致稅收管理員制度落實不到實處,極大的影響了稅源管理的科學化及精細化程度;工作流程設計與征管信息系統背離,致使無法完全按照信息系統的要求操作,降低了稅收監管效率;涉稅信息更新速度過慢,使國家稅務機關無法及時掌握納稅人變更事項等信息,無法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調整等。

        3、信息化程度低

        我國稅收信息化建設相比國外仍處于初級階段,已經實施的信息化工程無法達到應有的效率,反而可能與現有的稅收工作流程產生沖突,因而導致一系列的管理問題,影響整個能力的提升。雖然現有的稅收征管的軟件應用較為廣泛,但卻常常因數據不夠準確而導致數據質量不高。此外,稅收征管的效率也與其他國家部門的配合息息相關。但是,我國稅務系統與海關、工商、外貿、審計等部門的信息溝通程度,卻因社會條件制約遲遲無法達到良好的信息交換和共享。導致漏征漏管現象嚴重,缺乏對稅源的有效監管。此外,由于信息化能力的低下與電子登記制度的缺失,使得無法對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領域進行有效的稅收管理,稅務機關無法確定納稅人的實際經營情況,因而對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難度極大。

        4、納稅服務體系尚不健全

        由于征稅理念的落后,國家稅收機關難以擺脫傳統的高壓強制的理念,無法使納稅人感受到應有的國家稅務機關的積極、幫助型“行政關懷”。致使征納關系矛盾持續處于緊張之中。

        此外,我國沒有歐美國家的獨立納稅服務機構與專業人才,難以為納稅人提供個性化納稅建議與咨詢、宣傳服務。[3]

        三、企業偷漏稅的防范措施

        1、構建良好的稅收法制環境

        (1)應有法可依。從法制體系的完善角度來看,我國應具備一部稅收基本法。以作為其他稅收實體法及程序法之母法。并精簡相關的行政或部門規章與地方法規,實現法律體系內部的科學化、合理化。(2)應有法必依。法律的生命力在于遵守與執行。對于地方政府而言應以國家和公共利益為重。嚴格遵守相關法規,以杜絕對于國家稅務機關征稅權的干涉。而作為國家稅務機關,則應當嚴格按照法律執法,以對違法納稅人形成強大的約束力與威懾力,以增加其違法成本。(3)應著重培養納稅人的納稅意識,以形成良好的稅收法制環境。

        2、控制稅收監管薄弱環節

        稅收征收是一個完整的流程,主要包括事前監控、事中檢查、事后匯算等過程。為了構建一個良好的稅源管理制度,應當整合現有的稅收監管體制,針對薄弱環節,構建具有以下特點的稅收征管體系:(1)各監控環節相互配合、緊密聯系;(2)注重各部門所采集的數據及信息的同一性、連續性和通用性,減少重復勞動并提高數據的利用率與共享率;(3)廣泛利用計算機實現對各類信息、數據收集和加工的現代化。因而,我國應在稅收監管過程中,將稅法規制與會計規制相結合,使事后控制與事前預警相配合,以彌補稅收監管的薄弱環節。

        3、加強稅收監管信息化建設

        稅務電子系統應以信息一體化為目標,借助網絡及軟件應用,將信息資源整合并增強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充分發揮科技在稅收管理工作中的效能。盡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專設數據分析處理崗位,在分析處理整合數據后,為決策和征管提供科學、可靠的數據支持;(2)逐步開展網上認證工作,以緩解基層監管的工作壓力;(3)努力開展稅務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部門的聯網工作,爭取做到數據共享,以填補征管漏洞;(4)秉持先進的電子政務理念,構建內、外兩個網絡平臺。使內部辦公、內部管理與稅收服務、政策咨詢、稅收宣傳能夠有機結合,使原有混亂的數據信息資源得以重新組合,形成一體化的綜合信息管理平臺。[4]

        4、完善中介服務體系

        積極推進稅務制度的建設,加強相關法制建設,建立公正、公開、公平的中介機構穩妥地發展稅務業,為納稅人提供優質納稅服務的重要內容。提高會計的信息透明度,規范會計師事務所,使其客觀公正地從事審計工作,為國家稅務機關提供可靠無誤的會計信息。并建立有效的監管者激勵機制,推動行政服務制度建設。其將有助于提升監管人員的服務及工作積極性,提高各項制度的運行效率。

        四、總結

        從以上本文的論述可以發現,企業的透漏稅款的現象出現并非偶然,其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但究其根本仍為我國稅收征管制度的不完善或制度執行不到位而導致。所以,要控制乃至最終消除企業的偷漏稅現象,必須標本兼治。從制度上完善各個征管環節,從理念上努力培養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及監管人的服務意識,多管齊下乃能最終化解此項難題。(作者單位:綏化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1]馬拴友,稅收流失的博弈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01(6):3-8。

        [2]王逸,論我國稅務管理法律環境的優化[J].揚州大學稅務學院學報,2003(3):13-16。

        第8篇:加強稅收監管范文

        關鍵詞:財政稅收監督機制優化

        一、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對財政稅收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當前我國的稅收體制監督管理機制,雖然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問題還是存在的,如財政稅收的工作人員利用監督管理體制的漏洞謀取私利,因此如何將財政稅收制度監督管理機制完善和健全,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當前財政稅收存在的問題及學習國外財政稅收監督機制的經驗,以優化我國財政稅收的監督管理體制,并通過這些方式來提高我國財政稅收的監督管理水平,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二、國外財政稅收監督機制所取得的成就和經驗

        (一)國外財政稅收監督管理體制的運行國外在財政稅收體制監督管理的過程中是從內部的人員管理出發,推動財政稅收的管理。從監督管理的職責角度來看,要對各種監督管理模式進行分析。財政稅收管理的過程中,財政稅收管理部門要從各個方面出發,確保各個監督管理機制能夠符合管理的要求,從而優化財政稅收體制監督機制。

        (二)國外財政稅收監督管理體制的管理模式在財政稅收監督機制優化的過程中,要不斷進行監督管理模式的創新,通過有效的監督管理方式來完善立法程序,從而積極穩妥地實現監督管理模式的創新。

        三、當前我國財政稅收體制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財政稅收體制監督管理水平較傳統的體制有了相當大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我國現有的監督管理體制對財政稅收的實際監督工作不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且在一些地方性財政單位,相關的監督管理機構并不能完全具備監督管理的能力。其次,在財政稅收體制監督管理的實踐中,不難發現,經常會有一些現象存在,比如:監督管理“越位”、工作“缺位”等,這些現象的發生,根本原因在于財政稅收體制的監督管理不科學。再次,就是財政稅收體制監督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強,在實際的工作中,財政稅收的激勵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這些問題的發生,直接影響我國財政稅收體制監督管理。因此,必須對此做出優化,提高財政稅收監督管理的工作。

        四、財政稅收體制監督管理機制優化的途徑

        (一)加強財政稅收體制監督管理的法律支持任何一項體制的建設都離不開法律的支持,財政稅收監督管理體制也是如此。從當前的情況來看,財政稅收的監督管理和立法管理必須能夠符合財政稅收資金管理的要求。財政稅收監督管理的過程中要把各種監督管理模式相結合,形成有效的管理機制,管理過程中要從管理的效率出發,確保各種監督能夠高效的順利的實施。

        (二)財政稅收監督管理人員要明確自己的職責財政稅收監督管理部門跟其他的部門和機制一樣,也有專職的監督管理人員,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管理方式慢慢落伍,相應的跟進制度也不健全,因此,管理人員就會“撿漏”,此種情況,管理部門需要承擔很大的責任。而財政稅收管理機制要想正常、有效的運行下去,相關管理人員必須肩負其自己的職責,只有在明確并認真履行了自己職責之后,財政稅收監督管理制度才能夠落實下去。除此之外,在財政稅收體制的建設過程中,我們要從不同的模式出發,實現監督管理方式的優化,推動新型的管理模式,提高財政稅收的監督管理水平。

        五、結束語

        國外財政稅收體制的監督管理的過程中,首先是從財政內部管理職能出發,推進財政稅收管理工作,為財政稅收體制監督管理體制創造有利的條件。財政稅收體制監督管理的過程中,要將每個部門進行全面分析,保證各個監督管理部門中的每一位管理人員能夠盡到自己的職責,促使監管工作能夠順利、有效的進行,從而進一步推動財政稅收體制監督機制的優化管理,為財政稅收機制的監督管理創設有利的條件。除此之外,財政稅收體制的管理過程中還要時刻對網絡活動進行監督和分析,保證各個部門履行自己的職能,從而提高財政稅收體制的監督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第9篇:加強稅收監管范文

        財政稅收,是指政府為履行其職能、實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需要而獲取的一切資金的總和。財政稅收對于促進國家經濟以及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財政稅收促進了資源的合理配置。目前我國市場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市場對資源進行配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譬如經濟領域的行業壟斷現象、公共設施無法滿足社會需求等。要想改變這些現狀就需要政府通過宏觀調控的手段,利用稅收政策來保障公共設施的建立,通過稅收來改變壟斷性質的企業與經濟領域,使得資源配置更好地發揮效應。其次財政稅收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減小社會收入差距。市場經濟調節下的分配制度拉大了收入差距,通過財政稅收可以適當縮短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在市場經濟調節的情況下,國民個人收入不同,而且差距較大,為了促進社會公平,政府可以通過改變稅收基點,征收個人所得稅,縮短社會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除此之外,市場調節的局限性使得經濟領域出現不公平競爭的現象,譬如通過資源與價格優勢獲得更好利潤,市場機制失調,為此政府需要通過稅收進行合理調節,以創造平等競爭的經濟環境,促進經濟的穩定和發展。最后,財政稅收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到監督經濟活動的作用。在稅收的過程中,政府可以隨時掌握企業的運行狀況以及資金來源的合法性,配合其它司法部門對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壓制,保障經濟在運行過程中的環境氛圍,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二、財政稅收現狀分析

        (一)財政稅收監管制度

        根據對我省各個縣的稅收情況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我國財政稅收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眾多問題。譬如地方政府干預稅收政策執行以及越權減免稅;除此之外企業為了逃避納稅謊報應納稅數額,騙取國家優惠政策,這些現象的存在都是由于國家在地方財政稅收制度方面還存在一些缺陷,為此需要出臺相應的地方監管制度,規范地方財政稅收。

        (二)公民納稅意識不強

        現如今,我國居民還存在納稅意識不強的現狀,偷稅、漏稅、拒絕納稅等行為時有發生,而且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市場納稅主體不斷向重復征稅少、稅負輕的行業轉變,這些現象的存在使得財政稅收在國民經濟增長中所占的比重逐漸下降,弱化了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力,制約經濟的發展。

        (三)稅務管理工作不到位

        由于地方稅務部門工作結構不合理,征稅工作者工作量大,對于企業一年內的經營狀況不能得到全面的了解,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專業知識的缺乏,另一方面是由于時間受限,工作量大,這些情況的存在不斷增加了納稅人偷稅漏稅的心理,減少了國家財政收入。除此之外一些稅務局稅務稽查職責履行不夠,有的甚至未開展稅務稽查工作;一些地方稅務局發票申請表填寫要素不全的問題。

        三、財政稅收現存問題的解決策略

        國家加強對財政稅收體制的改革,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促進社會的發展,更好地解決了現階段出現的收入不公平、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的現象。我們需要充分認識到財政稅收工作的重要性,并對目前地方出現的財政稅收問題進行解決。

        (一)加強稅收監管制度

        財政稅收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的建設,保障國民對公共設施的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財政稅收工作的順利進行,需要各方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面對現如今出現的偷稅漏稅等現象,政府需要不斷加強監管制度,對日常稅收情況進行審計,提高稅收工作的效率與質量,確保國家財產不受到損害、國家財政稅收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增強公民納稅意識

        現如今,我國公民納稅意識較差,并未充分認識到財政稅收的重要性,以至于出現了眾多偷稅漏稅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地方政府需要加強對納稅行為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現如今快速發展的科技設備,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绕脚_宣傳財政稅收的重要意義以及公民作為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

        (三)提高稅收工作的質量

        在經濟與科技快速發展的狀況下,我國政府在稅收方面逐漸實現稅收網上交易、稅務網絡監督等現象,地方政府在開展稅收工作時,需要充分利用先進的現代化設備,并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積極創新,制定新的納稅監管制度,確保公民準時納稅,避免偷稅漏稅現象的發生,維護國家資源。除此之外,稅務監管采取下戶巡查和日常輔導的形式,及時了解生產經營情況、掌握重點稅源變動信息,提高稅收工作的效率。

        四、結束語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 日本无遮真人祼交视频 | 亚洲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在线理论三级午夜电影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