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鋼結構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 鋼結構在土木工程中應用的歷史和現狀
最早在建造房屋中應用鋼結構的國家是18世紀的英國,100年后,法國建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著名的鋼鐵建筑“埃菲爾鐵塔”,成為當時歐洲標志性的建筑物。到了近現代,我國鋼材生產的新技術、新工藝不斷增多,各種新型產品,尤其是各種類型的建筑鋼材紛紛涌向市場,為鋼結構建筑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厚實的平臺。而且,我國鋼鐵生產原材料豐富,鋼材年產量超過1億噸,全國有54個大型龍頭鋼鐵企業,馬鞍山鋼廠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H型生產線,能夠提供充足的鋼鐵建材。我國鋼結構建筑也如雨后春筍,一座座拔地而起。1997年,上海金茂大廈的建筑高度達421m,結構高度達395m,共有95層[1]。此后,70層的深圳賽格廣場大廈,以其279m的高度,且全部采用鋼管混凝土建造[2],再次創造了鋼結構在建筑中的奇跡。
2 鋼結構在土木工程應用中的優勢和特點
2.1 鋼結構建材自身性能好
一般來說,鋼材是用鐵、錳、鈦、硅等元素以及其他元素、材料組成的合金,這種鋼材因為合成元素的多樣化,也具有了一般水泥、混凝土、乃至元素較純的鐵難以達到的多種優良特性。首先,具有較高的強度和剛度,即較強的容納或承受作用效應的能力以及較好的抗震動等性能。其次,鋼材抗壓抗震的延展性和韌性也是一般水泥、混凝土所不具備的。因此,鋼材大都具有強度高,抗震、抗壓性能好等優良特點。更為重要的是,因為煉制鋼材的元素和材料的多樣性,先進的煉鋼技術還可以根據需要分別煉制出韌性好、抗疲勞、抗沖擊的橋梁專用鋼;具有抗氧化和高溫的耐熱鋼;以及耐腐蝕的不銹鋼等等各種不同用途的建筑專用鋼材。使施工人員在建設中可以根據需要各取所需,不但增強建筑用途、延長建筑壽命,而且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建筑材料的功用,減少浪費。
2.2 施工速度快、安全、質量易保證
一般以沙石為基本建材的傳統土木工程,往往會受到天氣影響,只要遇到大雨等天氣,就會嚴重影響施工進度。而鋼結構建材在工廠專門合成,可以直接應用于建筑工地。其次,鋼結構安裝還可與混凝土樓板的施工交叉進行,也可以在外部裝修的同時,進行內部安裝。當建材短缺之時,還可以將鋼材的生產與建筑施工同時進行。據統計,鋼結構的施工要比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的速度快約20%到30%。此外,鋼材特有的可延性、韌性和抗壓性能,提高了建設施工的安全性和建筑物的質量。鋼材的可延性和韌性使鋼材在拉伸過程中不會斷裂,而會產生塑性變形,使鋼材在安裝、使用過程中可以承受較大的沖擊力或壓力。
2.3 用途廣,可塑性強
由于鋼材的耐壓、有韌性、輕便等特點,可以被廣泛應用于建設各種不同的建筑設施,尤其是一些傳統土木工程難以做到的大空間跨度建筑。如在現代機場、劇院、體育場等大空間建筑內,林立的柱子不利于建筑內人們的工作和娛樂,而韌性好,強度大的鋼材的使用,可以建造沒有柱子支撐的大空間。其次,鋼材耐擠壓可焊接的特點,還使建筑史上出現新型的鋼鐵建筑。法國的“埃菲爾鐵塔”是先例,繼之后,以鋼板連接、焊接構成的高層重鋼建筑成為建筑中的新潮流。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到如今,已經有近百幢高層重鋼建筑。其三,當今新型輕鋼的出現,又帶給鋼結構建筑新的驚喜。這種輕鋼堅韌性好,質量輕,被廣泛應用于各種輕工業廠房、倉庫的建設中。
2.4 環保節能
鋼結構建筑的施工,具有作業量較小,噪聲少,污染少等有利于環保的特點,和投入少收益大、易于拆遷,回收率高的優點,使鋼結構成為建材場上最受歡迎的主角。首先在施工的時候,沒有污染的鋼材替代了成堆的沙塵、磚瓦、混凝土等容易帶來漫天沙塵污染的材料,尤其在人口密集區,鋼材堆放的空間比較小,也不易像沙石磚瓦那樣易于破碎散開,因此,鋼材更受廣大建筑人員以及周圍民眾的歡迎。其次,當建筑拆除時,水泥、石灰、磚瓦等易碎材料,大多不可回收,只能當作垃圾丟掉,而水泥的不可溶性,還帶來較大環境污染。而鋼材則可以回收或再利用,極大地減少了灰色建筑垃圾的污染和浪費。其三,隨著科技的進步,新型合成鋼材的成本越來越少,性能卻越來越高,為整個建筑工程帶來較大的綜合效益,大大節約了成本。而鋼材所具有的超強度的韌性和抗壓性等性能,能夠以少的體積替代大體積的水泥、混凝土等材料,縮小了建筑面積,擴大了使用空間,也因此帶來了較多的經濟效益。
3 現階段鋼結構在應用中的制約因素
鋼結構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有其鮮明的優勢,也日益走火建材市場,但隨著鋼結構應用的增多,其潛在的制約性因素和新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3.1 缺乏相應的技術及其工作人員
鋼結構的應用,是土木建筑行業的新課題。我國鋼結構建筑其實尚處于開發階段。因此,在這方面的技術還在起步階段,相關科技人員也相當缺乏,而施工中,技術人員則是最重要的指揮員。據統計,我國較多建成或在建的鋼結構建筑中,因為設計經驗的不足和設計方案的欠缺,造成用鋼量過大,增加了造價成本。也有些因為缺乏熟練的技術工人,人為耽誤了施工進度,甚至使建筑與理想藍圖相差甚遠。
3.2 鋼結構耐火性差帶來建筑防火難題
鋼材雖然不是可燃性物質,也有一定耐高溫的性能,但當外界的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鋼材的力學指標也會跟著發生改變。據相關資料,鋼材在溫度超過200攝氏度以后,強度將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到600攝氏度后,就會完全失去承載能力[4]。而在一般建筑內,防火依然是一大難題。當建筑物內失火,溫度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鋼材的穩定性和承載力就會下降,最終易于導致建筑物崩塌。
3.3 缺乏規范性的鋼結構應用規范
相對缺乏的科研技術和人員,造成了相關研究的欠缺,使鋼結構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也缺乏相應的標準和規范。鋼結構大型建筑設計的不合理,導致過多使用鋼材;使用過高性能或過低性能鋼材等造成的浪費或建筑不達標等問題,除了設計人員經驗、技術不足,也與國內缺乏比較規范的不同類型鋼材的元素含量標準和鋼結構建筑設計標準有關。如一般情況下,含鉻量wcr需要大于12%的鋼材具有不銹鋼的特點,而如果不嚴格規范不銹鋼含鉻量,其耐銹程度也就不一樣。雖然稍微差別的鉻含量僅憑肉眼難以分辨,但如果實際應用到建設施工中,就會帶來較大的影響。此外,我國對國外大量采用的鍍鋅輕鋼龍骨的受力狀況、耐久性等缺乏相關實驗數據,在建筑設計中,找不到針對性的規范措施,但卻盲目購買應用,使鋼結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應用性受到很大質疑,也給施工帶來不利影響。
4 解決途徑
4.1 加快國內鋼材制造和鋼結構應用的技術提升,培養高科技專業人才是目前解決我國鋼結構在土木工程應用中諸多問題的根本途徑。提高技術首先在人才。結合當前高校教育情況,可以擴展高校在鋼結構專業方面的人才招收和教育。同時,加強對相關技術人員的培訓,并派遣部分優秀人員去國外深造學習,增加我國專業人才數量,提升相關科技人員研究設計水平。
4.2 充分吸收、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標準。在我國技術和相關建造規范還很不成熟和完善的情況下,學習國外先進技術是加快提升國內技術水平的最好方法。如其花費大量財力購買國外鋼材,不如有計劃地投資建造一批實驗工程,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然后結合本國實際情況,改進技術,從而生產出自己的高性能鋼材,盡快結束我國少技術無規范標準的低水平鋼結構建筑局面。
4.3 在現有科技條件下,多方尋求方法解決鋼結構建筑中的耐火性差等問題。首先,可以根據建筑用途和場所,確定建筑物可能遭遇火災的等級和頻度,確定耐火等級,選擇適當鋼材。其次,可以采用外加條件加強鋼材防火耐熱程度,如給鋼材噴涂、包敷或冷卻,增強鋼材耐火限度。
綜上所述,鋼結構自身良好的性能,大大降低了現代建筑成本,提高了建筑的質量,也因此被廣泛應用于現代各種土木工程建設中,不僅出現在大型機場、橋梁,也廣泛應用于小型住宅中。因此,鋼結構建筑在我國、乃至世界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國還應結合當前鋼結構應用現狀,加快鋼結構技術的提高和對相關技術人員的培養,為我國鋼結構建筑業的發展提供新的科學技能支持。
參考文獻:
[1]雷宏剛.21世紀建筑鋼結構的應用及展望[J],山西建筑,2002(02)。
[2]竇立軍,袁令欣,袁志仁.鋼結構發展與應用中的問題[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2002(02)。
【關鍵詞】鋼結構;土木工程
1.土木工程中鋼結構的特點
1.1強度
一般來說,結構構件承受或者容納作用效應的能力是由材料的強度來決定的??梢岳糜嘘P的國家標準來確定結構鋼的構件性能,這些標準中列出了鋼結構可使用的材料,比如建筑結構鋼要滿足CSA標準ASTM standardA992/A992M或者CAN/CSA G40.20/C40.21等相關標準的要求。
1.2剛度
振動、變形等適用性參數由構件的剛度來決定,進而由結構體系的剛度來決定。結構體系的實際剛度又由其構件和連接件的分布來決定。不過簡單說來,構件的剛度由材料的幾何截面特性以及材料的彈性模量來決定,結構鋼的彈性模量通常為200GPa。而普通密度抗壓強度在20-40Gpa范圍內的混凝土其彈性模量通常在20-28GPa范圍內;即使對于高強度混凝土來說,其彈性模量也不過在40-45GPa之間,由此可見,鋼結構的鋼性是混凝土的十倍及五倍左右,所以鋼結構的剛性有著顯著的優勢。
1.3延性
延性指的是某種材料拉伸的過程中無斷裂的塑性變形能力。一般情況下延性是結構設計中,特別是抗震設計中比較重要的特性參數,地震中幸存的建筑物直接依賴于主要結構框架經歷大的非彈性變形時的滯后耗能性。鋼結構可以說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韌性最好的工程材料之一。不過材料內在的延性并不一定都會轉化為建筑結構的內在延性,因此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采取適當的設計策略和可靠、穩定的滯消機制。通常一個設計具有延性響應就要有足夠的材料截面、材料延性以及結構延性和構件延性。延性值的能力和需求要與變延性水平、曲率延性(構件延性)以及位移延性(結構延性)所匹配。不過雖然鋼結構的應變延性比較高,但是因為受彎構件的受力不穩定,所以構件的曲率延性經常不足。
1.4韌性
衡量材料斷裂前吸收能量以及塑性變形的能力的指標就是韌性。它可以抵抗缺口部位的不穩定裂紋的擴展。韌性通常表示鋼結構在制造、安裝以及使用過程中可以承受比較大的工業變形,是鋼結構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正是因為鋼構件的韌性才使其在彎曲、剪切、沖孔、鍛造、鉆孔等制作過程中降低了產生裂紋的可能性。鋼結構足夠的斷裂韌性是必須具備的,特別對受到交變荷載以及沖擊荷載的建筑結構來說更要具備此特性。鋼結構的斷裂韌性對于溫度條件很敏感,并且隨著溫度的減小而降低。所以在天氣寒冷的地區設計鋼結構,首先要考慮韌性。相對來說,低碳鈮鋼比高碳鋼成分鋼更能改善韌性。
1.5整體
由上可知,無論是從剛度、強度還是在延性方面,鋼結構都要優于鋼筋混凝土,并且鋼結構可以比較容易建構出有異國風情的建筑形式,通常鋼結構系統可以提供最佳的設計靈活性以及最大的空間利用率。鋼結構的另一個優點就是:它還是一個理想的懸臂施工體系。適當的應用空腹鋼鐵托架以及構件腹板開孔,可以為管道以及其它供電線路提供通道,不僅降低了樓層的高度,而且增加了審美吸引力。鋼架像在鋼結構中一樣,被用來擴展現有的混凝土建筑結構或者增加樓層。在進行施工時,裝配鋼結構的施工人員要遠遠少于混凝土建筑結構所需要的人數;與混凝土建筑相比,鋼結構的安裝以及制作質量都要更加的可靠和簡便。并且在修改時,鋼結構比混凝土結構更加容易,成本更低,特別是要附加支撐系統時,鋼結構可以更加快施工進度。
2.鋼結構的缺點
2.1材料缺點
盡管鋼結構的剛度要遠遠大于混凝土,但是對于一個給定的負載,鋼結構的構件截面剛度則要小于與其對比的混凝土結構,這主要是因為鋼的強度優勢導致其構件的尺寸相對較小。因此要提高這些構件的穩定性,就要增加型鋼的尺寸或者采取填充混凝土以及外包混凝土的措施,以提高截面的剛度。并且鋼材的耐火性和耐腐蝕性都相對有欠缺。鋼材長期受到100度的輻射熱時強度的變化不大,表現出一定的耐熱性能,但當溫度達到150度時,就要采用隔熱層進行保護,并且重要部位的鋼結構一定要涂刷防火涂料。
2.2 市場環境
2.2.1 設計力量較薄弱。
2.2.2 鋼結構生產未形成體系。
2.2.3 價格問題。
2.2.4 鋼結構的使用年限。
3.鋼結構施工安裝要點
3.1選材與連接
鋼材通常分為板材、型材、金屬制品以及管材四大類。土木工程中的建筑鋼材通常采用普通的低合金鋼、優質碳素結構鋼以及普通碳素鋼等,碳鋼的塑性比較低,但是硬度強度比較高。在鋼結構中,柱子截面一般多為箱形截面或者寬翼緣“工”字形,另外還有“十”字形截面等等;梁多數是焊接或者軋制的“H”型鋼梁,如果要求特殊也可以符合截面,在安裝前要對主要的焊接接頭做焊接工藝的試驗,定出焊接的格料和各項參數。梁與梁之間、梁與柱之間的連接,可以采取焊接連接或者高強螺栓連接,要注意高強螺栓的連接孔位的精度。
3.2鋼構件的堆放以及選擇安裝機械地點
通常情況下安裝結構的用地面積應為結構占地面積的1.5倍。依照安裝流水的順序,從中轉堆場配套運送至現場的鋼構件要采用裝卸機械把其安置于安裝機械的回轉半徑內。如果因為運輸的原因造成了構件的變形,則在施工現場就要加以矯正。一般鋼結構的安裝采用的是塔式起重機,臂桿長度要有夠的覆蓋面,并且起重能力要相應足夠,從而滿足各種不同部位構件的起吊要求。鋼絲繩容量也要能滿足起吊的高度要求;起吊速度有足夠的檔次可以滿足安裝要求。在多機作業的情況下,臂桿的高差要足夠,以避免不安全的碰撞,保證安全運轉。各個塔式起重機之間要有相應的安全距離,以保證臂桿與塔身不相碰撞。鋼結構比較適用于規整、勻稱以及較平的建筑平面,所以安裝流水線的布置要因地制宜。
3.3油漆工藝流程
3.3.1基層處理
首先把金屬的表面清理干凈,然后再做除銹。手工處理先用鋼絲刷反復刷打,再用精砂布打磨,使得表面光亮、平滑,然后再用棉紗或者紗布把打磨下的銹粉和浮灰清理干凈。如果表面腐蝕嚴重,則用鋼絲刷和鏟刀處理,大面積的銹蝕則可以用砂輪機來配合清理。
3.3.2涂防銹漆、刮膩子
在涂漆前要保證金屬表面的干燥,如果有水份則要立即擦干。施涂時要刷細、刷滿、涂刷到位,并且要注意鉚孔內不能有涂料涂入。待到防銹漆干燥后,采用和油漆配套的膩子把構件的表面缺陷刮平。可以在膩子中加入適量的紅丹粉或者厚漆,從而增加其干硬性。在膩子干燥后要打磨平整,并清理干凈。如果堆放的時間太長,則要再做一次涂刷。
3.3.3涂磷化底漆
磷化底漆包括底漆和磷化液兩部分。在涂刷磷化底漆兩個小時以后就可以涂刷其它面漆或底漆。通常情況下,24小時后可以用清水或者毛刷清理表面的磷化殘留物。干燥后如果表面形成了均勻的灰褐色的磷化膜,則代表已經達到了磷化的要求。
3.3.4刷涂面漆
刷涂面漆時要多理多刷,油要不流不墜、飽滿均勻、色澤光亮一致。涂刷后要及時檢查避免漏刷。鋼結構的面漆通常需要刷兩遍以上,厚度達70微米。
【參考文獻】
關鍵詞:混凝土樓板支撐系統鋼結構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supportsystem of the concrete floor, which on the bridge over HangZhou paringwith the traditional ones, this system is quicker and simpler, also using more repeatly. The system can be demonstration for other projects.
Key words: concrete floor , support system , steel structure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鋼結構現澆混凝土樓板支撐系統現狀
現有的鋼結構現澆混凝土樓板施工支撐系統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采用帶肋的壓形鋼板或帶鋼筋桁架式的壓型鋼板作為澆筑混凝土的模板,壓型板剛度和強度都比較大,即作為模板又可以與混凝土形成組合樓板。另一種為搭設滿堂腳手架,為混凝土現澆樓面提供支撐。前一種形式樓板底面需經過特殊處理,造價高,施工周期短;后一種形式施工速度慢,工期長,工序復雜,搭設腳手架的費用高。
本文提及的鋼木混合模板支撐系統,為解決現有施工技術中工序復雜、工期長等問題提供了一個較好的方法。該系統施工便捷、迅速、施工工期短、重復利用率高,經濟安全,具有廣泛市場價值,能夠大副提高施工效率,減低施工綜合成本,適用于多高層梁為鋼結構梁的結構。
2、鋼木混合模板支撐系統總體思路
鋼木混合模板支撐系統充分利用已有的鋼梁作為樓面模板的支撐,通過在樓面鋼梁上依次設置主龍骨、次龍骨及木模板,組成一個完整的受力體系,以此來起到支撐樓板混凝土澆筑和施工的需要。一般來說,主體結構的鋼梁是按樓面鋼梁來設計的,其自身強度剛度比較大,在樓板自重和施工荷載作用下,鋼梁的強度和剛度完全能夠滿足設計需要。
3、鋼木混合模板支撐系統應用
3.1工程項目概況
杭州灣跨海大橋海中平臺位于杭州灣跨海大橋K66+120處下游150m處,平臺成橢圓形。平臺建筑面積為36616.73,六層,建筑高度為24m。主體結構采用鋼框架體系,樓面采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蚣苤髁阂幐裰饕獮镠750×400×18×25,次梁采用H500×200×10×16;結構縱向柱距為6m或12m,橫向柱距為8m,樓面結構沿縱向3m布置一道次梁。本工程的樓板底標高與鋼梁上翼緣板頂齊平,其中二三四層樓面板厚度150mm,保護層厚度30mm;四五六層樓面板厚度120mm,保護層厚度20mm(圖1)。
圖1 主體結構圖
3.2模板支撐體系選用
由于本工程位于杭州灣入???,全年季風、雷暴等極端天氣多,可以施工的時間短,尤其在7、8、9月份受臺風影響多,造成實際可施工時間短;另外底層平臺又是材料進出的主要通道,且本工程由于平臺面積狹小,若采用傳統滿堂腳手架支撐體系難以滿足施工面的需求。同時,由于平臺面積大、平面形狀不規則,造成腳手架施工措施費用大。為了解決上述難題,經綜合考慮及經濟比對,最終采用自身結構中的鋼梁作為模板的承重結構,這樣即不影響底層材料運輸通道的通行,同時可以多工種穿插作業,縮短施工周期。支撐體系中采用12#槽鋼作支撐架,上部鋪設方木龍骨,下部支撐到鋼梁下翼緣,同時架設必要的方木和桿件保證槽鋼底部齊平與穩定。搭設的模板支撐示意圖如下(圖2):
圖2 模板支撐示意圖
3.3模板支撐體系搭設與拆除
槽鋼的搭設與拆除均采用活動腳手架,首先在鋼梁下翼緣架設木支撐,下部安裝步步緊,空隙處填塞方木塊;然后放置12#槽鋼在木支撐上,利用三角鋼板卡住木支撐的面內穩定,同時將填塞木塊防止在槽鋼與鋼梁上翼緣之間卡緊固定。而后按照上續施工順序進行下一根槽鋼的安裝施工,并在間距1m的木支撐間固定木檔,保證整個支撐體系的穩定和安全。完成單個柱距6m×8m范圍內的支撐結構后,開始進行槽鋼上部的方木和模板的施工。
模板的采用同樣采用活動腳手腳,首先拆除步步緊和塞木,然后拆除槽鋼,最后拆除木模板。
3.4槽鋼穩定固定
槽鋼通過木支撐支撐到鋼梁下翼緣,同時為了保證木支撐的穩定對木支撐采用底部步步緊固定,上部固定橫木一根,連接各木支撐保證立面的穩定。同時,防止木支撐的平面外側滑,橫木與木支撐采用鐵釘固定(圖3)。
圖3模板支撐系統
3.5模板荷載受力驗算
荷載首先作用在樓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底模木方―槽鋼―木支撐―鋼梁下翼緣”的傳力順序,分別進行強度、剛度和穩定性驗算,完全滿足施工需要。
4、結語
該模板支撐系統與傳統的支撐系統相比,具有工期短、施工迅速、工序簡單和可重復利用等特點。且對于樓層空間需要使用、及多工作穿插施工中更能顯示其優越性。此施工工藝對于規則的多高層結構更能夠采用定量化的工業化配套施工。
參考文獻:
[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程 JGJ162-2008
關鍵詞 : 土木工程;施工;鋼結構; 技術分析
中圖分類號: E271 文獻標識碼: A
前言: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土木工程行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契機。
相較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土木工程中鋼結構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然而隨著土木工程的迅速發展,鋼結構技術在土木工程領域表現出了良好的應用前景。本文將針對鋼結構技術在土木工程之中的運用進行系統而深入的探討。
一、 鋼結構的優點分析
鋼材性能好
通常所說的鋼結構是在鋼材中摻入錳、 鈦、 硅等元素構成的合金材料。 鋼結構的強度和剛度都十分高, 具有很強的抗壓和抗拉能力, 防震性能也比較好, 使得土木工程結構的質量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證。 再者, 擁有良好的韌性和延展性, 結構具有很好的穩定性和承壓能力。 同時, 由于鋼材中可以融合多種其他的元素, 可以對鋼才的性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 得到具有高韌性、 抗疲勞、 抗沖擊、 耐氧化的特種鋼材, 使建筑物的質量得到充分的保證。
2、可塑性高、 用途廣
在建筑施工中使用鋼結構, 其和混凝土結構相比具有很多的優點, 鋼結構在柔韌度方面非常好, 在承載能力方面也比混凝土好很多, 在使用方面也具有很好的抗震功能。 鋼結構的承載能力比混凝土結構的承載能力高1.5 倍, 在同一強度作業條件下, 鋼結構最大程度的截面更小, 能夠實現對空間的有效使用。
3、施工便利、 質量穩定
鋼結構建筑在施工中所用的周期比較短, 鋼結構建筑在生產過程中采用的是流水線技術, 在生產過程中因為是流水線生產因此通常規模都比較大, 在施工過程中在現場就能非常輕松地完成安裝工作, 在施工工期方面比較短, 同時, 在施工成本方面也能降低。
環保節能
在鋼結構土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 由于施工的作業量不大, 產生的噪音比較少, 施工中產生的廢料可以進行有效的回收利用, 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再加上鋼結構的投入相對較少產生的收益高,拆卸方便等優點使其成為土木工程施工建設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相對于混凝土結構來說, 鋼結構用鋼材代替了砂石混凝土等材料, 在施工過程中不會產生粉塵, 對環境的污染較小。 同時鋼材也便于存放, 回收利用率高, 不會產生很多的土木工程垃圾, 減小了環境的壓力。
二、 鋼結構建筑在土木工程行業存在的劣勢
鋼結構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進行應用, 其雖然具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仍然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 導致施工中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鋼結構的主要劣勢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 鋼結構土木工程的結構原材料是鋼材, 其在導熱性能方面比較好, 比其他材料的導熱系數都要高很多。 鋼結構土木工程在出現超出鋼本身最大熔點值的情況, 將使得鋼結構出現剛度和強度下降的情況, 這樣將對土木工程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 鋼結構土木工程方案在設計過程中要對相配套的防火設計進行重視。 其次, 鋼結構土木工程在耐腐蝕性方面比較差, 鋼結構本身材料在含鐵量方面相對較高,鐵的抗腐蝕性能比較差, 因此, 鋼材料在使用中會出現和空氣和水分出現氧化的情況, 進而出現生銹的情況, 導致更加嚴重的后果出現。在鋼結構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 要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充分考慮, 避免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更多的問題, 對土木工程工程的質量進行影響。
三、土木工程中鋼結構施工技術的要點
整體而言,鋼結構施工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另外當土木工程要求存在差異時,其在細節上也會表現出一定的不同。
1、鋼結構的選材和連接
鋼材有四大類,分別是:1)板材;2)型材;3)金屬制品;4)管材。在土木工程建設中,普通碳素鋼的應用最為廣泛,由于塑性低,因而其表現出了優質的硬度以及強度特性。在鋼結構中,最為常見的柱子截面形式有3種,分別是箱形、“工”字形以及“十”字形。對于梁通而言,其一般使用“H”型鋼梁,除此之外,復合截面也屬于一種常見形式,在正式安裝之前,應以關鍵焊接接頭為目標對象,予以焊接試驗,從而保證相關參數的合理性。梁梁連接以及梁柱連接,主要借助焊接或者高強螺栓連接兩種方式予以實現,如果采用第二種連接方式,應對高強螺栓進行校驗,使其具有足夠精度的連接孔位。
2、鋼構件的堆放以及機械安裝地點的選擇
安裝結構時,實際用地面積一般情況要遠遠大于結構占地面積。嚴格按照安裝流程操作。假若受運輸因素影響而出現了某種程度的構件變形,則有必要在施工現場予以矯正,使其合格。對鋼結構進行安裝時,絕大多數情況下需要借助塔式起重機進行操作,不僅要保證臂桿長度符合要求,而且要求起重能力能夠滿足實際需要,總而言之,應盡最大努力提供和保證不同構件所需要的不同起吊要求。鋼絲繩在長度和強度上應滿足要求;保證起吊速度的合理性,不可過快,防止發生意外。如果是多機協同作業,那么確保臂桿高差能夠滿足實際要求,減少甚至避免碰撞,從而保證施工安全。
3、鋼結構油漆工藝的流程
首先對金屬表面進行有效清理,然后予以除銹操作。如果采用手工處理方式,先用鋼絲進行多次刷打,然后借助精砂布予以反復打磨,從而使其表面干凈、平滑,接下來使用棉紗將上述工序產生78的銹粉等雜物清除干凈。在涂漆操作之前,應使金屬表面具有足夠的干燥度,假若有水,則需要及時將其擦干。在涂漆操作時,不僅要刷細,而且要刷滿,同時還應涂刷到位,除此之外,還應做好鉚孔保護工作,不讓涂料污染鉚孔。等到防銹漆徹底干燥之后,使用合適規格的膩子對鋼構件表面存在的缺陷進行刮平處理??稍谀佔又袚饺胍欢康募t丹粉等,提高其干硬性。在膩子干燥之后,予以打磨操作,使其平整,然后進行徹底清
理。進行涂面漆涂刷時,應多理多刷,同時保證油具有良好的外觀形態,不僅要不流不墜,而且要飽滿均勻,同時還應色澤光亮一致,涂刷完成之后,應予以認真檢查,避免漏刷的發生。
結束語
綜上所述,鋼結構漸漸成為了土木工程結構的主要類型之一, 鋼結構建筑在建設方面具有很多的優點, 其強度非常高、 整體剛性也非常好, 而且,在使用方面能夠更好地適應很多結構形式。 鋼結構在使用過程中具有很好的承載能力, 而且, 其在生產過程中能夠實現生產線生產, 因此, 在使用過程中具有建設工期非常短, 機械化作業得到了很廣泛的應用。 文章對鋼結構建筑的應用優勢和劣勢進行了分析, 同時, 對鋼結構建筑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 其在發展過程中技術水平還是非常低, 因此, 在施工過程中還是會出現一些不足之處, 在施工過程中建設人員要在施工技術方面進行不斷的提高, 同時, 要不斷進行學習, 對技術進行創新, 能夠更好的推動我國鋼結構建筑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鋼結構建筑在施工中具有很好的優勢, 對這些優勢要進行重視, 同時對出現的問題要進行及時解決, 避免對工程質量進行影響。
參考文獻:
[1]任媛. 淺析土木工程施工中鋼結構的使用[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01.
[2]王毓平. 探討土木工程建設中鋼結構技術的應用與管理[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7.
[3]葛繼亮. 土木工程建設中鋼結構技術的應用與管理分析[J].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14.
關鍵詞:土木工程;結構檢測技術;發展趨勢
1 土木工程結構的主要檢測技術
土木工程結構檢測在工程建設中具有很重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結構檢測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不僅涵蓋了工程地質學、結構力學和建筑材料學等理論,還和工程的施工工藝、評估標準以及質量要求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土木工程結構檢測技術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逐步實現了現代化,在土木工程的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和鋼結構的檢測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下面,就主要從三種結構的檢測技術進行分析,并簡要探討整個結構檢測技術的發展趨勢:
1.1混凝土結構檢測技術
混凝土結構檢測技術通常是采用鉆芯法、超聲法和回彈法。鉆芯法比較可靠直接,但是對整個土木工程的建筑結構存在一定的損傷,通常沒有得到業主認可和容易產生嚴重后果的前提下,都不會采用這種檢測方法。而超聲法則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檢測技術,它是利用超聲波在混凝土結構中的傳播參數來對整個混凝土的結構進行檢測,由于混凝土中的材料成分復雜,對超生波的衰減和吸收的差異性較大,當整個混凝土結構對整個超聲波傳播中產生的具體參數變化情況一定時,就可以根據具體的監測數據進行內部結構是否出現裂縫或空洞的情況進行確定,檢測出內部結構的缺陷狀態。鉆芯法則是目前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檢測方法,它是通過回彈儀來測定整個混凝土的強度。一般都是采用專門的水冷式鉆機,在整個混凝土結構構建上進行采樣,然后在開始混凝土結構的抗壓強度的實驗,進而推斷出整個混凝土內部的結構缺陷情況。
1.2砌體結構檢測
國內很多的土木工程都是采用的砌體結構,由于它本身的自重較大,加上強度和粘結度較低的缺點,當收到強大的外力作用時很容易出現損壞的情況,因此對砌體結構進行檢測對整個砌體建筑的質量保證有著積極的意義。砌體結構的檢測技術主要分為動態檢測和靜態檢測。同時材料的不同也決定了砌體結構檢測技術的不同,當砌體是石塊,通常采用鉆芯法進行檢測,當砌體是磚體是通常采用回彈法以及回彈發和鉆芯法結合的方法。自重砂漿輕度是整個砌體結構檢測中的重要參數,一般都是采用的筒壓法和推出法。筒壓法通常是將樣本砂漿進行碾碎、烘干,然后分成具有級配的砂漿顆粒,然后裝到承筒中進行筒壓法,然后再斷定砂漿的強度是否達到質量的要求。推出法則是利用推出儀在砌體結構的墻體上面推出磚塊,然后結合水平推力和推出磚塊西表面砂漿的飽滿度來進行檢測,進而達到檢測砌體結構的目的。
1.3鋼結構檢測
鋼結構的檢測通常都是指鋼構件的性能會質量的檢測。另外,鋼結構的檢測可以細分至構件的變形損傷。尺寸偏差以及構造和涂裝還有構建材料的連接和性能測定等項目,在檢測過程中必要時可以對鋼構件的性能進行實載檢測和動力測試。和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相比,鋼結構具有自重輕、強度高、材質均勻且韌性和塑性良好的優點,這樣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就更加具有優勢。隨著鋼結構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鋼結構的檢測技術也在不斷進步。目前,鋼結構的主要檢測技術有超聲波檢測、射線檢測、滲透檢測、磁粉檢測以及渦流檢測等,結合這些先進的檢測技術,整個鋼結構內部的缺陷情況能夠比較精準地檢測出來。但是鋼結構檢測技術在國內的發展還在不斷前進中,不具備成熟的檢測技術,今后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和改進。
2 土木工程結構檢測技術的發展趨勢
2.1完善損傷判別的指標,提高檢測正確性
現有的土木工程結構檢測技術在損傷指標的判別上已經形成了科學系統的體系,在主要檢測參數的設置和分類上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國內土木工程結構檢測技術和國外的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對損傷判別的指標進行不斷的完善,以提高整個結構檢測的全面性和正確性。在選擇特征量方面,通常都利用一些在損傷情況時結構中的一些變化參數來來進行診斷的,這些特征量能夠反映出整個土木工程結構中的抗壓、抗剪以及材料的結合力等變化情況,進而通過這些指標的綜合分析來診斷結構內部是否出現了裂縫或者空洞情況。隨著我國土木工程建設的技術不斷進步,在質量方面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整個檢測技術應該圍繞著工程建設的質量要求來進行改進,在損傷判別的指標選定和完善上面,要進行不斷的完善,最終滿足整個土木工程的建設要求,提高檢測技術的科學性、準確性。
2.2優化傳感器的布置,提高檢測的可靠度
傳感器的數量、位置和類型對整個土木工程的檢測技術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隨著土木工程的建設復雜性與日俱增,在結構檢測的診斷過程中對傳感器的優化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今后的土木工程結構檢測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傳感器的布置應該得到有效的優化,進而提高整個檢測技術的可靠性。傳感器的優化應該在結構總體分析的模型基礎之上,利用廣義的遺傳算法來進行,從而確定傳感器的優化布置工作。另外,在傳感器的數量布置上,也應該進行科學的優化,利用噪聲信號系統的正確運作來實現信息的最有采集工作,將優先的傳感器數量設置進行最佳的合理安排,進而實現傳感器優化布置。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土木工程結構檢測技術在傳感器的優化布置上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實現檢測技術的精良應用。
2.3 非線性診斷技術的應用,滿足實際情況
土木工程的結構大體上都是非線性的結構,在檢測技術的應用上應該結合整個結構的非線性特點進行非線性診斷技術的應用,從而體現整個結構檢測技術的科學性。雖然目前在土木工程結構檢測技術中非線性診斷技術的應用存在一定的困難,相較于線性診斷而言,這種技術更加需要復雜的計算算法和技術操作,但是非線性診斷技術更加貼近實際。在今后的結構檢測技術發展中,非線性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應該成為一個重點,考慮到遺傳算法、小波分析和神經網絡在非線性分析和數據處理上所具有的優勢,在結構損傷的辨識上面非線性結構診斷技術有著很大發展空間和前景。非線性結構檢測技術在發展中應該不斷針對土木工程的建筑結構作出調整和優化,改進和完善整個非線性結構診斷技術的應用。
結語:目前我國的土木工程結構檢測技術還處于一個不斷發展的階段,在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和鋼結構的檢測技術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針對這些結構檢測技術進行研究,能夠拓展整個土木工程檢測技術的發展空間。土木工程檢測技術的不斷改進和優化,能夠為整個土木工程建設領域帶來很大的影響,能夠更好地保障整個工程的建設質量,符合社會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關鍵詞:土木工程鐵路 創新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A
土木工程施工在我國的建筑類施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施工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土木工程關系到我國城市建設發展水平和建筑業的發展,鐵路建設是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內容,只有加強土木工程技術的創新才能推動我國鐵路建設不斷發展。本文著重對土木工程施工的創新手段進行了深入闡述,表現了加強土木工程技術創新對土木工程施工發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土木工程施工的歷史演變過程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是建筑工程專業的一項重要學科,主要涵蓋的內容有進行施工的施工原材料、施工當中的使用設備、施工勘測設備、施工設計與施工養護等,進行施工的項目可以是陸地上的建筑,也可以是水上的各類橋梁,可見施工的對象非常廣泛。其中鐵路建設是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展最快的施工領域。
土木工程的發展歷史已經經歷了漫長的演變發展過程,從原始的石器時展到文藝復興階段,在這一發展時期,土木工程技術得到了迅速的增強。時至今日,土木工程已經得到了來自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隨著文藝復興潮流的不斷推進,土木工程施工的技術和手段都實現了很多創新,在各種影響因素的推動下土木工程施工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對于道路橋梁建設、鐵路隧道、水利工程建設等各個項目土木工程都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在改革開放以后,土木工程的發展更是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施工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平。我國的“鳥巢”、“水立方”等一些國內知名的標志性建筑都是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成果。此外,我國的鐵路建設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顯示了我國土木工程施工的強大力量。
土木工程施工的質量對土木工程建設的對象起到了有效的指導作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對施工的技術和施工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我國建筑業的飛速發展和土木工程技術的不斷演變,就要不斷的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進行創新。
二、早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術
因為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是隨著施工的形式、施工的技術手段和施工的環境變化而發生改變,所以土木工程施工的手段也在不斷的演進和變化當中。土木施工的一些傳統的施工技術主要包括:地基施工技術、混凝土施工技術以及鋼結構的施工技術等。
(一)樁基施工技術。土木工程中的樁基施工要求施工人員要合理的選擇適合樁型進行施工,還要充分的考慮好單樁和群裝的選擇,以達到單樁基施工質量的標準,如果施工用的是群樁,就要想到地基會不會出現不均勻沉降問題;在進行預制的樁基吊運時,要充分的考慮因吊運對樁基產生的強烈沖擊感和振動感;施工人員還要有效的進行對樁基鉆孔和混凝土的灌注工作,對樁基完成了定位放線和校正以及鉆機的垂直效果、鉆土和清土、混凝土的灌注攪拌、制作安放鋼筋籠、校驗等一些工作后,就要對施工的質量進行檢驗,查看是否達到施工的規范和標準。
(二)混凝土構造技術施工也是常見的鐵路施工方法。施工中的預制方法和現行澆灌是混凝土的施工機構中比較常見的施工方法。預制混凝土方法是混凝土在逐漸的施工管理中被廣泛認可的應用,預制的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性價比高等優點,在使用預制混凝土構造技術時要首先考慮預制工具的大小尺寸并且要嚴格按照施工的規范操作進行?,F澆的施工方法比預制的施工方法應用時間更早,這種方法在施工的現場通過支模對其澆筑。
(三)鋼結構的施工技術應用。鋼結構的施工技術應用也是現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一個重要的技術手段。鋼結構的施工方法主要應用在構建的吊裝工作中。在進行施工前,施工的相關人員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徹底的清理并對道路進行修建,還要進行對各種構建的運輸和裝備的檢查工作,以此來保證施工中鋼構件是否按照施工的標準進行,還要查看施工現場的鋼構件,查看是否有夠用的支撐面和木枕墊底,要盡量將鋼結構部件放在起吊的合適位置,以保證鋼結構表面的干燥和整潔度。施工過程中鋼結構應該著重選擇適合的連接位置和連接方式,要對鋼結構的連接位置進行有效的確定,以避免造成鋼結構出現問題影響到施工進度。
三、施工技術的創新應用
土木工程施工的技術水平對施工的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對鐵路工程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近年來隨著土木工程的不斷發展,施工技術得以快速的更新和創新,一系列全新的鐵路施工技術越來越被人們孰知。
(一)鐵路深基坑支擋技術應用。其中深基坑支檔技術是鐵路施工建設先進的施工技術,在施工過程中要對鐵路施工的深埋設備進行有效施工,而施工中出現的深基坑支擋的問題越來越受到施工人員的關注。這種成熟的新技術也在不斷的進行升級完善。主要的創新內容表現在支檔和承重的機構方面,支檔的樁基、具有永久性的柱、地下室墻面的一體化機構,都對施工的進程起到了促進作用,對于施工的資金和利用的資源都得到了有效的節省,經濟效益顯著增強。施工中常常會遇到需要挖掘較深的土地的問題,但如果施工的地質條件差,土質差,出現了松軟以及坑壁密度不高等現象,就可以采用預應力錨桿和灌注樁的方法,可以有效針對不同的地下水位以及不同的地質構造進行相應的套管水沖法成錨工藝手段。
在進行土木工程施工中,會遇到許多的臨時支檔的樁基加固或是地下的支撐墻面,和具有長久性的支檔,可以對其進行支檔承重一體化的技術方法進行施工,這種施工方法能夠有效的保障支檔的承重要求,還可以有效提高鐵路施工的速度。
(二)預應力技術應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鐵路建設中還有一種技術是預應力技術,這種技術還稱為體外預應力技術。主要體現在能夠將預應力筋放置在混凝土的截面外,這種體外的預應力能夠減少對預應力的摩擦以及具有操作簡單的優點,對工程效率起到了一定的提高作用。無粘接力的體外預應力方法同樣也是比較常用的體外預應方法,無粘接力體外預應力的操作比較簡單易懂,單根的無粘結、接對摩擦影響小,這種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和傳統的施工技術相比更有科學保障并且經濟效益可觀。
從我國目前土木工程的發展水平來看,鐵路施工技術已經相當的成熟??v橫城市間的輕軌和地鐵相繼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城市進程正在不斷加快,城市建設對于專業的人才需求在不斷的增強,同時也對土木工程建設的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不斷提高鐵路施工人才的創新觀念,加強與國際高端土木工程人才的交流學習才能提高鐵路工程建設的創新水平,一些創新的技術方法往往來自于懂得創新專業人才,可見,加強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努力提升土木工程人才的綜合素質是至關重要的。
結束語:
文章通過對土木工程施工的發展以及創新方法的論述,表現了土木工程是一項具有綜合技術應用的建設施工手段,對施工的質量和方法都有很高要求;我國的鐵路工程建設也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在未來我國的鐵路建設將依靠強大的創新力量得到“跨越式”的發展。
參考資料
[1]劉佳.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強化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節點把握[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14).
[2]田玉海.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研究[J].房地產導刊,2014(24).
[3]宋金輝.對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現狀及創新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15).
關鍵字: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
1.土木工程傳統施工技術概述
在長久的實踐過程中,傳統的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得到了充分的完善與補充,一套完整的技術體系逐漸形成。
1.1在混凝土方面
混凝土方面的主要內容就是混凝土的澆筑技術,如現澆筑法和預制法等都是澆筑技術的主要方法。
1.2在鋼結構方面
在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的前提下,鋼結構在工程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吊裝在鋼結構施工中是施工技術的重點。對鋼結構進行運輸、對施工現場進行清理、對裝備進行檢查以及對道路進行清理都是鋼結構施工中的主要內容。
1.3在地基基礎方面
要以樁基為主是地基基礎的主要施工方法。樁基的兩種分別為端承樁和摩擦樁。對樁基施工的技術有著充分的把握是作為施工的技術人員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作為技術人員還需要考慮樁群的基礎以及單跟裝的質量等諸多因素,避免不均勻的現象出現在沉降環節中。
2.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現狀
2.1驗收的標準和規范不夠
控制施工方面在有的領域內缺少概念和思維方式。而有的領域雖有一般性的標準,但是沒有足夠的科研準備來創造工程。然而工程能否長期發展與所提出的施工控制的標準有著較大的搞關系,當然,其中也涉及到可操作性問題。所以我們必須要注意一定要對沒有經驗借鑒的工程進行全面的控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錯誤決策的發生。
2.2理論研究與工程建設的實際需要不相適應
施工控制要涉及到多個方面、多個領域,在非線性分析、材料分析、最優控制以及反饋分析等領域尤為重要。應用性理論的研究和基礎理論的研究是目前最主要的研究。而土木工程也有一大弊端及沒有系統的集成和有價值的應用。
2.3管理體制方面存在問題
多頭管理、管理責任不能夠落實、未做好特大型工程的前期研究、忽視施工控制都是管理體制中的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所需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實現設計、施工總承包的管理思想,要積極地采取措施共同統一權、責、利。
2.4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應用中的現狀
多種類型的工程建設是土木工程所涉及到的,例如:房屋、橋梁、道路、電站、排水工程等。而每個的工程高質量的完成工作都離不開實用、安全、有效的施工技術。
2.5在樁基工程中
地基基礎施工最為主要的方法和技術就是樁基施工,樁基施工的首要環節就是樁型選擇,其他的關鍵環節為嚴格控制單樁、做好樁基定位放線、鉆孔灌注等。
2.6在鋼結構工程中
要做到螺栓連接無誤,焊接牢固,保持鋼結構的穩定性。
2.7在混凝土結構工程中
在此方面,要嚴格遵循施工順序,準確把握模板的尺寸。
3.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具有的特點
施工技術有著漫長的發展歷程。文藝復興后,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推動下,涌現出各種環保節能的新材料和新結構。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土木工程結構的規模也越來越浩大。施工技術也因為要適應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的需要而變得越來越復雜和高端。
由于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土木工程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而土木工程較其他的生產作業不同,它有著自身獨有的特點,即要根據它的工程性質和特點來進行單獨施工。這樣一來,工程項目的成敗直接影響了施工組織是否具有科學性。
總體來說,流動性、多樣性、綜合性、協作性以及固定性等都是土木工程施工的特點。固定性指施工的地點是固定不變的;施工隊伍以及施工人員的流動便是其流動性的體現;而在建筑類型、施工設施以及施工方法上各有不同,就便是其多樣性;協作性就是指需要不同的單位來協調配合以完成目標。總體來說,工程的投資比較大而施工的技術也比較復雜。
4.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分析
4.1土木工程新型預應力施工技術創新
建立科學發展的體系是土木工程施工預應力施工技術的前提,目標是實現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由傳統預應力向現代預應力方向改變。新型的預應力施工技術就是針對土木工程的工程建設的跨度較大、結構較為復雜而進行的。體外預應力的有無粘結體是預應力創新的主要體現。這種結構方式對工程建設的開展有著較重要的影響。
4.2強化信息技術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
要想提升土木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的效率就要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土木工程施工技術中去。要想對土木工程施工進行系統化的分析研究就必須要選擇專業的網絡人才,并且要強化施工人員的專業文化素質,讓施工人員變為施工建設的主要力量。
4.3完善管理體制,實現技術創新
土木工程技術的創新在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下會得到促進,從而實現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深基坑技術的研究創新離不開專業知識的指導。利用深基坑支擋技術能夠漸漸地建立起支擋與承重、樁與錨的一體化結構體系。
4.4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設計創新
施工設計的人員必須要依據不同工程的不同的施工特點來提升對施工設備、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使得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能夠滿足施工現場的要求。
4.5新型預應力技術在土木工程施工技術中的創新
一定的程度上,體外預應力在大跨度土木工程和預應力混凝土道橋施工和特種結構施工中起重要作用。體外預應力主要作用在管道結構外,與傳統的預應力相比會產生較小的摩擦,更科學合理,且會產生更好的經濟效益。
5.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未來發展的新趨勢
只有以經濟、質量、生態三方面因素的效益最大化作為基本原則,才能推動土木工程的長遠發展。
5.1土木工程施工技術不斷向科技化發展
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是土木工程發展的主要動力。而對技術進行創新研究,才能提高技術,進一步推動土木工程的建設,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提高土木工程建設的質量。
5.2自動化已經成為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
自動化是目前建筑行業的發展方向??茖W技術的不斷提升更加推動了建筑行業的自動化發展,因此建筑活動中滲透了互換性。通過借助傳統方式影響下的工廠化、標準化的系統技術,變革生產的方式,以使得施工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5.3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逐漸向生態化發展
經濟的不斷發展也使得人們越來越關注到環境問題。實現土木工程節能發展的重要體現就是在施工建設階段注重對環境的保護,避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這樣能降低能耗,促進自然與建筑的融合。
結語:土木工程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工程,它涉及內容多、專業性強,而且其施工技術的強弱決定了其質量和安全性。我們探討和展望其技術創新與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趨勢,不斷改進施工的技術,聯系具體實際,不斷推動土木工程的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杜國鋒,趙彥. 土木工程施工系列課程立體教學模式的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 2006(02)
[2] 趙俊鴻. 論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實踐教學[J].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7(05)
[3] 張潞. 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施工》教學方法研究[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9(02)
【關鍵詞】土木工程;工程結構;地基加固
一、土木工程結構方面的現狀
目前在土木工程結構上,主要有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砌體結構和木結構等,在實際的施工應用中,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是用途最大和最廣泛的兩種結構。下面就這兩種結構予以介紹。
1.1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設計原理和方法
鋼筋混凝土結構一般用于水利施工、房屋的建造以及道路橋梁建設。該結構在不同用途上,其考慮重點都有所差異。但在設計原理上,都必須首先遵循安全性,即在正常使用情況下能夠承受可能出現的各種直接或間接作用力,即使突發狀況也要保持必需的承載力和穩定性。在滿足這點的基礎上,再考慮適用性、耐用性和經濟性。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先后經歷了容許應力設計方法、破損階段設計方法和極限狀態設計方法。前兩個方法在設計上存在嚴重的缺陷已經不予采用,但是其設計思路在某些情況下還能夠用到。目前廣泛使用的是極限狀態設計方法,它首先要計算出截面被破壞時的極限承載力,然后控制截面在使用荷載作用下的內力不大于破壞的極限承載力除以某個考慮安全的系數。從而依據此進行框架的設計。
1.2鋼結構安裝應注意的問題
鋼結構的安裝是將各種鋼構件在現場用電焊、高強度螺栓、普通螺栓等方法連接在一起。從整體上看其設計的環節和技術較多,現場施工較復雜,下面本文從三個方面進行安裝規范的說明。
1.2.1 選材與連接環節
目前常用的鋼材有型材、板材、管材和技術制品四個種類。在鋼結構的炫彩設計上,需要使用普通的優質碳素結構剛、低合金和普通碳素剛等等。鋼結構對于剛才的要求比較嚴格,它要求鋼材有較高的強度,優良的塑性和韌性,能夠適應冷熱加工處理,最后是對于耐久性的考量,要能適應足夠低的溫度,一定的抗腐蝕能力和重復荷載能力。對于不同的結構構件的現狀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柱子截面呈"工"字形或者是箱型;對于梁部構件采用軋紙的"H"型,以及焊接的鋼梁。
在結構構件連接上,一般需要焊接和螺栓連接。在焊接施工時,首先要對焊接接頭的工藝進行標準化測試,定出焊接用料和各種參數。在高強螺栓連接過程中要重點關注螺栓鏈接孔位的精確度。制孔技術分為兩種,一是使用數控機床進行鉆孔;一是利用模版制孔。兩者的精度存在差異,要根據現場情況和設計要求進行選擇。構件連接的方法要首先確保設計要求然后在考慮施工難易程度及經濟效益問題。
1.2.2 安裝施工現場的控制
在鋼結構安裝施工現場,要做到管理有序,文明施工,這樣才能高質、高效的完成安裝任務,整個現場管理中有兩點需要注意,即鋼構件的堆放和安裝機械地點的選擇。按照一般的規律,現場用地面積要達到結構整體占地面積的1.5倍。根據安裝程序,要把需要的鋼構件從中轉堆場,運輸安置在安裝機械的回轉半徑之內。對于安裝機械,要做到各種環節的檢查,諸如塔式起重機的臂桿長度要有足夠的覆蓋面,起重能力要進行檢驗,確保滿足最大的起重需求,同時鋼絲繩的長度要足夠,安裝機械的速度要滿足不同速率的需求。對于安裝的交叉作業,要進行合理安排,避免人員之間產生擁擠,機械之間產生碰撞。鋼結構安裝的最佳場所是規整、勻稱的較平的建筑平面,因此安裝流水線的設置要合理。
二、土木工程中地基加固技術分析
地基的加固一直以來都是土木工程中的難題,主要的技術有5類:排水加固法、換填加固法、膠結法、加筋法和擠壓法。由于施工的地段不一樣,因此在實際的方法運用中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在地基加固技術常用的方法中,換填法分為換土墊層以及置換兩種方法。當建筑物基礎下的持力層比較軟弱,不能滿足上部荷載對地基的要求時,常采用換土回填法來處理。施工時先將基礎以下一定深度、寬度范圍內的軟土層挖去,然后回填強度較大的砂、石或灰土等,并夯至密實。換土回填按其材料分為砂地基、砂石地基、灰土地基等。排水加固法主要適用于相對濕潤的地帶以及沼澤地帶,在實際的使用中主要的方式有提案載預壓法以及真空預壓法。加筋法主要是為了保證土質的穩定性,適用與高層建筑。
三、結構截面設計中的常見問題分析
在結構截面設計中,常見問題主要分為兩類:
1、場地類別對抗震等級的影響
不同的建筑物類別在考慮抗震等級時取用的抗震烈度與建筑場地類別有關,框架截面設計受抗震等級的影響比較大,在抗震規范中查出抗震等級主要的依據是房屋高度和設防裂度。在土木工程中,對于I類場地要進行具體分析,由于抗震計算的抗震等級與采取抗震構造措施的抗震等級不一樣,所以在設計上也要注意。
2、框架柱的計算長度
在框架柱的計算過程中,首先要取框架柱的長度為結構的層高,但是由于梁柱縱筋相互交叉形成的節點連接接近剛接,不是結構力學當中的鉸接及固結,所以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來確定各種柱的計算長度。
3工程測量和施工管理技術與方法
工程測量,即工程建設中的所有測繪工作,包括在工程建設勘測、設計、施工和管理階段所進行的各種測量工作。它是直接為各項建設項目的勘測、設計、施工、安裝、竣工、監測以及營運管理等一系列工程工序服務的。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工程測量都起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沒有測量工作為工程建設提供數據和圖紙,任何工程建設都無法進展和完成,同時在工程測量的過程中需要認真觀察、統籌全局,在數據的記錄上要精準。
4、地基加固方法
地基加固方法中的換填法是地基加固當中最為常見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天然的地質結構不適宜當期工程的建設,要采取換圖墊層的土質置換的方法。換土墊層指的是用質量比較好的能夠支撐工程建設的優質泥土代替原來的自然生成的土質,這種換土墊層法一般都是對建設的土地進行整體置換。而地基加固法當中的置換法有幾種,包括水泥置換法、碎石置換法、石灰置換法等。
小結: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建筑行業也在不斷發展,在土木工程的建設中,要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通過運用新型的材料不斷推動建筑的發展。同時,在實際的工程中,要注意統籌全局,把好每一步關卡,保證建筑的質量和安全,從而不斷滿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
參考文獻:
[1] 徐克紅.結構與地基加固技術在土木工程設計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3(03).
摘要:新時代的到來使得社會科技迅速發展,土木工程中鋼結構的使用使得建筑業迅速發展,鋼結構以其質量輕、抗壓性好、安全性和性價比高迅速占領建筑業的主體材料地位。文章對土木工程施工中鋼結構技術的使用做分析探討。
關鍵詞:土木工程;鋼結構;環保
鋼結構在當下建筑業的使用中變得普及而廣泛,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程序大大簡化,建筑工程的質量更高。建筑業逐漸向大型化、高層化的趨勢發展,因而對建筑結構提出了新要求,而傳統的木結構和水泥結構無法適應這種大型化和重壓型的結構變化。鋼結構作為其中適應性較強,同時具備抗壓和承重以及質輕的優秀性能的材料而被廣泛使用。鋼結構不僅擁有優良的性能,還具有低廉的成本,這為建筑業的發展提供了經濟效益,為建筑業的蓬勃發展提供契機。
1鋼結構的特點分析
1.1材料性
能好鋼材是通過在原料鐵中添加錳、硅、碳等元素構成的合金,這種材料的強度較鐵的強度高出許多,在高強度的特性下鋼材還能保持一定的塑性,這就使得鋼結構具有一定的緩沖性,從而使得鋼結構具有抗震、抗拉、抗壓等的優良性能。鋼結構的韌性和延展性也使得建筑中的鋼結構在極端惡劣的氣候下依然能夠保持其強度,保持鋼結構的穩定性。由于鋼材是多種元素組成的合金,因此鋼材的抗氧化性和強度及質量等性能比起單元素材料性能更加優越,這就使得建筑的質量從本質上得到了保障。鋼結構由于其強度大的優點,在一定程度上為建筑的質量提供了保障,其對建筑整體結構中的空間要求少,節約材料。在保證結構簡化的同時還能保證整個建筑結構的強度,降低了建筑成本。
1.2安全性
傳統的木結構和水泥結構的建筑結構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尤其是在惡劣天氣的影響下,建筑時間較長的建筑物一般質量會下降。由于木結構和水泥結構中材料本身的特性,使其無法滿足建筑結構中的性能要求。木材雖然質量輕,但其強度和鋼材比較差距很大,而且木材強度低的特性也使其在建筑的整體結構中占據了相當大的空間,使建筑中多支柱的情況產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物的質量和美感。鋼結構的強度相較于木結構和水泥結構有大幅度的提升,因此鋼結構的安全性能良好。
1.3環保性和經濟性
混凝土結構容易受氣候的影響而影響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的經濟效益。混凝土結構的材料挑選較為繁復,且后期的養護需要花費巨大的成本,材料在使用后無法重新回收利用。這些因素都是的傳統的土木工程結構缺乏環境效益,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建筑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得建筑的經濟性下降。鋼結構的強度高,連接性好使其在建筑結構中的使用更加普及,成本更加低廉。鋼材是可以回收利用且多次重復使用的,這使得鋼結構在環保性上更勝一籌。鋼結構一經使用,只要使用設計過程合理就無需進行后期的養護,在后期養護方面相較于土木結構具有更高的經濟性。根據以上對鋼結構和土木結構的比較可以發現鋼結構的環保性和經濟性突出。
2鋼結構技術應用存在的問題
2.1技術應用
復雜鋼結構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具有技術復雜的特點,主要是鋼結構和混凝土的綜合應用使得鋼結構的質量問題復雜化。鋼結構出現質量問題時一般都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還可能出現不同的因素影響鋼結構出現相同的質量問題。在鋼結構的應用中,相關技術人員必須對其中存在的影響進行綜合考慮。雖然在鋼結構的應用中充分考慮了各種因素的影響,但現實情況中出現質量問題時,依然是綜合的因素所造成的。由于其質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而鋼結構的使用在現實情況中具有一定的復雜性。
2.2鋼結構體技術的應用
具有可變性在鋼結構中的應用中,如果對其中的焊接技術不嚴格的把關,則容易出現工程事故。當事故發生時往往會伴隨整個鋼結構的坍塌,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即使鋼結構沒有完全坍塌,也要對整個建筑鋼結構進行隱患排查,確保類似的事故不在發生,而排查的時間較長,會導致工期的延誤,降低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鋼結構出現的問題會隨著技術手段變化,因此鋼結構應用中的可變性也是鋼結構普及中的一大問題。這種可變性威脅著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降低了施工過程中的工作效率。
3提高鋼結構技術的應用措施
3.1設立科學的監管機制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為了保障施工進度不受影響,確保施工質量和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必須要實行科學嚴格的監管機制。科學嚴格的監管機制必須要合理,監管條例要完善,使每一位工作人員各司其職,保證各自負責的工作區域正常施工。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也有利于整個工程施工的有序化管理,完善的監管機制使得事故發生時能進行及時的情況監管和有效的事后處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工程的損失,使施工進度能夠快速恢復,從而保障了整個施工工程的質量,穩定了施工人員的工作情緒,保障工程的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
3.2加強施工時安全意識的宣傳
鋼結構的使用要依賴于混凝土的使用,二者要進行配合才能達到較高的使用效果,但二者的配合使用在實際情況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在水泥的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受天氣的影響使得水泥假凝、凝固過程不均勻使得建筑結構內部出現一定的內應力,這些內應力的存在往往嚴重影響著建筑物的質量。且內應力的擴展往往是在建筑物施工的過程或者施工完成后開始的,若不進行精心的建后養護則容易出現嚴重的事故。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進行高強度的安全宣傳,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要進行全面的提升。可以通過安全意識培訓課進行安全意識的培養,在培訓課程中要對施工過程進行全面的講解。尤其是對其中容易出現安全隱患的環節進行講解和強調,保證施工人員在施工的過程中對其中的問題環節保持謹慎的態度。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鋼結構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使用是一項具有變革意義的舉措。鋼結構的特性,使其在建筑行業中的使用更加普及,同時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保障了較低的材料成本,為建筑業的發展迎來了新的契機。鋼結構在建筑業中的使用已經較為成熟,變得更加科學化和合理化;鋼結構的使用必定使得建筑工序簡化、建筑工程質量不斷提高,使得建筑業發展的更快更好。
參考文獻:
[1]俞英娜.關于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鋼結構技術分析[J].建筑設計管理,2014,(9):78-80+87.
[2]郭芳芳.關于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鋼結構技術分析[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6,(19):60-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