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企業供應鏈金融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金融產品;ABCDTM技術;運營體系
1引言
傳統的金融業務基本都是建立在有具體實物的抵押、相關證券的質押以及良好信用的基礎上,而核心企業中的供應商大部分為中小微企業,缺乏相關的抵質押物,信用貸款也缺乏充足的征信數據,傳統的金融業務很難適應這些中小微企業。為了給中小微企業紓困,政府、金融機構、大型核心企業也在積極探索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的可行性及實施途徑,隨著A(人工智能)、B(區塊鏈)、C(云計算)、D(大數據)、T(物理網)、M(移動技術)技術的應用,使得對供應鏈業務的確權變得可行,從技術上保障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發展。文章主要研究基于核心企業的特點,圍繞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產品情況,探索出適合核心企業自身特點的供應鏈金融運營體系,從而為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提供運營保障。
2供應鏈金融產生的背景及現狀
2.1發展背景
供應鏈金融是供應鏈與金融兩個領域交叉產生的創新業務,供應鏈金融理論研究得到了理論界和產業界的關注,各類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和實踐蓬勃發展。在經濟高度全球化形勢下,供應鏈金融將金融資源和產業資源高度融合,實現產業效益與金融效益的乘數效應。不同類型供應鏈金融業務結合所處產業運行特點和規律,有效地解決了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改善了核心企業周邊生態圈的營商環境。隨著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應用、流程自動化等技術發展,企業供應鏈活動呈現出數智化的趨勢。在數智化供應鏈的不斷創新下,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也悄然發生變化,成為國家金融發展的重要方向。近年來,中央及各地方政府陸續出臺有關支持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政策,為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業務的發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2018年8月廣東省商務廳、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農業廳、金融辦聯合制定《廣東省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實施意見》;2019年7月國務院銀保監會印發《關于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指導意見》。
2.2發展現狀
供應鏈金融發展經過了貿易融資、物流金融、1+N供應鏈金融、M+1+N供應鏈金融等歷程,近年來借助數字化手段演進得更加多樣。從供應鏈金融的質押物性質及交易場景先后順序來看,目前將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模式分為三大類:面向上游企業融資的應收賬款類、基于物流運輸行業的存貨類、面向下游銷售企業的預付款類,并由此衍生出數十種具體的應用模式。從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和運營平臺主體又可分為:核心企業模式、電商模式、物流公司模式、第三方平臺模式,不同模式下的業務流程、參與主體、風險管控點等供應鏈金融相關的內容均有不同,體現出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差異化和多樣化特征。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金融運營體系必須要切合企業的業務實際,為企業的供應鏈金融保駕護航。
3供應鏈金融運營體系概述
隨著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供應鏈金融的運營模式不斷發展,為供應鏈金融產品管理提升風控能力,降低業務成本。為提升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實現中國南方電網公司(以下簡稱“南網公司”)“對中央負責,為五省服務”的經營宗旨,同時為解決供應商發展所面臨的融資需求,南網公司以南網供應鏈金融統一服務平臺為依托,將業務相關的金融機構與南網供應商融合在一個業務流程內。供應鏈金融的運營體系需要包括運營的保障機制、體制;日常業務運營的流程、操作規范;面對客戶服務的服務體系。
4供應鏈金融運營體系架構
4.1供應鏈金融運營保障
供應鏈金融運營體系綜合了多方面的職能管控,包括組織內部的管理團隊建設、財務會計、技術等相關職能部門的協同和與外部金融機構及供應商的交互協調。通過分析核心企業目前的組織架構和部門崗位職能,并結合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控管理,為供應鏈金融管理組織架構設計提出合理化建議。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主要以信息服務為核心,采用業務流程化、操作標準化、管理信息網絡化的運營模式進行運作。基于供應鏈金融業務管理的要求,為實現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全面管控,需從多個管理維度實現供應鏈金融管理的專業性和高效性。供應鏈金融管理維度主要有法務管理、業務運營、業務管理、供應商服務、平臺運維、財務結算、系統風險控制、業務風險控制、信用風險控制管理等多維度進行分析,為供應鏈金融業務運營確定職責范圍。法律服務團隊通過對融資籌劃、風控合規、交易設計、資產管理等方面開展分析,整合運用各種法律技術,為金融機構及供應鏈企業識別相關風險。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需要三大核心要素:數據、建模和系統。供應鏈金融業務運營的實質是通過整合各類供應鏈參與方(包括供應商、物流倉儲公司、保險公司、金融機構等)的相關資源,優化配置,促進供應鏈生態的發展和完善。在此過程中,核心企業采取公開招標的形式,篩選具備優質資源且能夠提供優質產品服務的優秀供應商,使其參與到供應鏈金融中來,實現共贏發展互惠互利。供應鏈金融業務管理的主要環節包括業務申請、服務提供機構審批、業務辦理、業務執行、資金支付、業務結算等,該過程形成了完整的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閉環。核心企業處于業務信息集中處理環節,是供應鏈金融業務管理的核心,核心企業相關信息的傳遞決定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應用效果。供應鏈金融業務管理,需要構建專業的供應商服務體系。該體系為核心供應商、保險公司、金融機構(如銀行)等多方提供優質服務。主要工作包括建設專業的服務人才隊伍、建立標準化的服務流程、解答供應商在使用供應鏈金融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接受用戶的投訴與建議等。系統日常運維工作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硬件設施運維、平臺系統運維、運營審計。財務結算運營包括核心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收入來源的核算,主要有信息服務費、保險經紀業務返傭等。系統風險控制運營通過對風控體系進行高效管理,規范事前盡職調查工作,提高對授信主體真實信息的掌控,強化對核心供應商的授信準入管理。業務風險控制運營根據供應鏈金融業務特點,重新設計業務流程,合理劃分崗位職責。通過設置專業部門、制訂業務操作指引,建立內控管理制度,健全操作風險管理機制,實現對各流程環節操作風險的有效控制。信用風險控制運營信用風險管理是指通過制定信息政策,對供應商資信調查、付款方式、信用限額、款項回收等環節實行全面監控,以保障應收款項能夠及時回收。包括貸前風控:設立專門機構控制信用風險、確立提供信用額度的原則、制定信用政策、建立專門的信用體系;貸中風控:執行信用政策、管理信用周期、投后貸款跟蹤、持續不斷地監督債務人、監督供應商的信用情況;貸后風控:基于供應鏈金融業務管理需求,核心企業的組織架構如圖1所示。
4.2供應鏈金融日常業務運營
供應鏈金融的日常運營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七點。歷史數據提供:從核心企業招投系統中提取供應商基礎資料及歷史交易信息,以大數據分析方式,對供應商進行資信評估。交易數據導入:供應商確認辦理供應鏈金融業務時,應在系統中簽署使用相關數據的授權協議。在經過核心企業法務審核后,通過數據接口,推送至金融機構。回款賬戶開立與確認:與核心企業業務系統聯動,由供應鏈金融業務部門確認后,才可以變更。供應鏈金融業務:對供應商進行準入條件審批,通過審核的供應商,方可確認進入核心企業供應鏈金融管理平臺,辦理供應鏈金融業務。數據儲存:對辦理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供應商,通過核心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收集并分析系統數據,并對分析結果進行評級,評級報告應經過授權后推送金融機構。供應鏈金融業務辦理、合同簽訂及管理均應采用電子簽章或CA證書確認,合同簽訂流程全程采用系統電子化完成。財務核算:核心企業應著手成立供應鏈金融財務中心,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內容及要求,從組織框架上為資本運營管理做準備。績效考核:為確保供應鏈金融業務高效有序運營,應設置并實施質量目標考核辦法。質量目標具體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一是設置的范圍與標準管理;二是實施控制管理;三是持續改進控制管理。經營團隊建設:根據供應鏈金融業務運營管理的要求,管理團隊建設模塊的程序設置基本上可以分為:招聘錄用管理程序;學習培訓管理程序;機構與崗位設置管理程序;辭退與辭職管理控制程序;目標設置與績效考核管理程序;職業規劃設計與控制管理程序;公司經營發展目標與文化構造控制管理程序。
4.3客服運營
設置有效的供應鏈金融客戶服務運營管理體系,需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建立和完善客戶信息管理系統,并進行分類管理。客戶信息系統主要由客戶的基本信息、業務對接服務信息組成,其中客戶的基本信息包括客戶的工商注冊、法人基本資料、基本經營情況(如處于經營何種階段、經營類型、規模等)、經營管理者個人基本信息、詳細經營情況(如資產情況、利潤情況、產品結構等)、潛在需求情況等;業務對接服務信息包括業務對接類型、時間、履約情況、客戶滿意度等信息。第二,建立完善客戶潛在需求分析機制。針對會員客戶,由客戶管理部門通過與客戶的交流溝通,定期對客戶的潛在需求進行分析,及時準確把握客戶在經營發展各個時期的服務需求。第三,逐步規范客戶跟蹤回訪制度。該制度主要分為兩部分,其一,履約過程中的回訪,作為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控制的重要環節,了解客戶經營情況或履約情況;其二,對客戶進行定期回訪,重點是客戶滿意度和客戶的潛在需求,該回訪將貫穿客戶關系維持的全過程。第四,建立完善客戶臺賬管理機制。應按照會員管理、履約情況、客戶潛在需求分析等內容,分別建立總臺賬和各子臺賬。供應鏈金融業務應立足于客戶服務,有效開展各種類型的活動。供應鏈金融業務可以通過組織相應的商務活動,如金融商務論壇、咨詢培訓等,與客戶進行有效溝通,增強客戶對南網的認可程度,保持緊密關系。匯總分析供應鏈金融服務日常運營中的常見問題,整理列示常見問題庫,方便供應商查閱相關信息,同時配置智能客服機器人,根據問題關鍵字返回相應解答。
5結論
核心企業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時,一定要從自身掌握的資源、所能確權的內容去考慮,不可盲目貪大、貪快。傳統的核心企業由于缺乏金融領域人才配置、信息系統支撐、運營經驗以及相關風控體系,供應鏈金融業務需要從以上方面加強保障,可以借助外部資源,也可以引入相關的人才、信息系統、風控系統以及運營體系。
參考文獻:
[1]章雁.中小企業融資、供應鏈金融與供應鏈風險述評[J].工業技術經濟,2011(7):123-127.
[2]李飛.商業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的相關思考[J].財會月刊,2011(6):34-36.
[3]康晨.供應鏈金融主體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商貿,2011(21):119-120.
[4]潘明.供應鏈運作機制選擇研究———以H省A縣絲網業為例[J].金融經濟,2005(16):75-76.
[5]郭清馬.供應鏈金融模式及其風險管理研究[J].金融教學與研究,2010(2):2-5,9.
[6]張宜萍.供應鏈金融在我國商業銀行中的應用及推廣[J].宜春學院學報,2011(1):39-41,116.
[7]龍志云,陳飛燕.我國供應鏈金融發展現狀的再思考[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1(1)83-84.
關鍵詞:煤炭企業;供應鏈金融;山西
山西煤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一直是學者們研究的重點,但是針對目前經濟低迷態勢,煤炭行業在“煤炭20條”的激勵促進之下卻仍然不見起色,在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基礎之上,深入分析煤炭行業衰退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下一步改善山西煤炭行業狀況的政策建議。
多少年來,煤炭產業一直是山西經濟的中流砥柱,在有效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目前,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省煤炭產業的體制改革逐步深化,在整合資源的過程中,煤炭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必須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同時由于煤炭產業自身的經營特點決定,其要實現生產和經營的良性運轉,對于資金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因此,實現有效融資,合理解決企業的資金問題,成為目前煤炭產業必須積極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本課題旨在借鑒國內外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省煤炭產業特點使用供應鏈金融來構建科學合理的融資解決方案。
山西作為全國煤炭戰略基地,研究其產業鏈特點及供應鏈金融產品的適用性及可行性,尋找適合山西煤炭企業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模式無論是對山西省經濟發展、對金融機構發展、對企業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建立一套基于供應鏈金融的山西省煤炭產業融資解決方案,對中小企業來講,可以憑借供應鏈中核心企業的信用資質以及基于真實貿易的流動資金、存貨等質押物獲得銀行的信用支持,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小型企業面臨的融資難的局面;對核心企業來講,會使核心企業的生產經營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生產周期有效縮短,生產效率有所提升,競爭力增強;對銀行來講,為銀行開啟了一種新的盈利模式,不失為廣大中小型商業銀行帶來了新的利潤增長點,并能增加用戶,吸納大量存款,并從業務操作中獲得手續費、利差等收益,同時可以大大降低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對物流企業來講,使不少物流企業尤其是大型物流企業在業務操作中可存放中小企業的質押貨物,有助于推物流業的發展。
1國外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
自從供應鏈金融概念提出以來,就受到了理論界的廣泛重視,相關的研究工作也迅速展開。多位學者對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重要性進行了定性的論述。Doughs通過研究指出,資金流的管理與其他如采購)研發)配送等過程的協同能夠明顯改善或促進供應鏈要素的增值。Hartley系統地闡述了在全球化外包的背景下,供應鏈金融對于企業的重要作用,認為供應鏈金融是商業成功的必要組成部分。供應鏈金融的定量化研究,大多集中于庫存訂貨決策和融資決策2個方面。Buzacott結合金融理論與生產運作理論,從資金流的角度討論了零售商的庫存決策和融資決策。Baden展示了如何通過財務鏈,整合供應鏈企業的生產規劃和財務計劃,并通過案例分析了該方法的優越性。Guilien在供應鏈管理模型中,綜合考慮生產計劃和財務上的預算約束,構建了具有資金約束的供應鏈管理模型,通過算例進一步驗證了模型結果的有效性,為供應鏈管理提供了新的視角。GuomingLai等探討了資金約束對供應鏈運作方式以及供應鏈最優決策的影響。Srini-vasa等以兩層供應鏈為研究對象,認為集中式(聯合)決策不僅對借款方有利,對零售商和制造商都有好處。Moritz L G將供應鏈金融界定為優化供應鏈的資金流,加速資金的流轉速度,以提高供應鏈整體的財務績效,并將供應鏈金融的內容分為訂貨周期管理、資金管理和固定資金管理三部分。
2國內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
近年來,國內學者及各大銀行都相繼對供應鏈金融展開了相關研究,并且在《會融時報》、《商業時代》等多家雜志上發表過有關供應鏈金融的文章,其主要側重于分析供應鏈金融模式及風險管理。目前各家銀行都在積極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其目的是為了促進煤炭產業更好的發展。
在國內,供應鏈金融的研究開始得比較晚,但隨著以深圳發展銀行(2011年7月并入平安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對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推廣,相關理論研究也得到迅速發展。形成了諸多供應鏈金融的研究團隊,如:①以西安交通大學馮耕中教授,江西財經大學李毅學教授和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汪壽陽教授為代表的研究團隊。該團隊的主要研究成果體現在存貨質押融資模式方面,對存貨質押融資模式的內涵、流程、風險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定性與定量研究。②深圳發展銀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供應鏈金融”課題組。該課題組選取國內較早系統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具有豐富實踐和理論基礎的深圳發展銀行,作為貫穿于整個研究的案例樣本,發表了多篇供應鏈金融方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優秀論文。③以朱道立,陳祥鋒為主的研究團隊。該團隊的主要貢獻體現在具有資金約束的供應鏈決策上。
在股份制銀行方面,深發展供應鏈金融先行實踐,廣發銀行“貿融通”供應鏈融資服務,中信供應鏈綜合服務,民生銀行特色貿易金融服務,華夏銀行融資“共贏鏈”融資服務,興業銀行“金芝麻'I供應鏈金融服務與光大銀行“陽光供應鏈”,等等,這些銀行都在供應鏈金融方面進行了實踐。在國有銀行方面,中國銀行推出融貨達、融通達、訂單融資等供應鏈金融系列產品服務,工商銀行開展了跨區域供應鏈融資試點工作,拓展了多家核心企業的供應鏈融資業務。在物流公司方面,怡亞通公司在供應鏈金融中扮演著第三、四物流公司角色,它作為供應鏈集成商,通過擁有的信息技術、整合資源的能力,聯合銀行在提供物流配送服務同時還提供采購、收款及相關結算服務。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授信額度;核心企業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2-0-01
一、引言
核心企業是供應鏈金融的參與者,供應鏈中核心企業的資信狀況影響著其他企業施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成功與否。找到并確認了核心企業的雄厚實力以后,銀行有兩種方式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一是核心企業間接參與;通過與核心企業積極配合下,掌握這個供應鏈中其他中小企業的核心信息,核實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有貿易來往,來減少信貸的風險,從而開展應收賬款、訂單、存貨、預付賬款金融業務等業務。二是核心企業直接參與;通過核心企業的承諾回購、提供擔保、簽署承付協議等方式,及時而有效降地將風險降到最低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當然顯而易見,銀行偏好于第二種模式,采用第二種模式時,中小企業信用不是銀行考慮是否放貸的對象,此時上下游企業借用了核心企業的額度。核心企業直接提供自身授信額度在上下游企業中進行分配,增加自身風險來幫助上下游企業獲得較為充足的現金流。本文討論的是第二種模式。
二、融資企業授信額度測算
銀行首先會對核心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及財務狀況等狀況進行調查,經過綜合分析與評價后,銀行會確定核心企業的信用額度總量。在調查評價過程當中,銀行主要關心核心企業的償債能力,包括現有負債總額、債務償還能力、或有負債及負債權益的結構。我們可以假設銀行授給核心企業的信用總量為T,核心企業根據衡量自身信用、經營、財務、市場等多方面因素后分配給上下游需要融資的企業信用額度限額為E,顯然E
其中:I為當期最高授信額度。
D為運營現金周轉量(運營現金周轉量=應收賬款平均余額-預收賬款平均余額-應付賬款平均余額+存款平均余額+預付賬款平均余額)
B為預期貿易增長率(該比率是預計下一周期融資的中小企業貿易增長情況)
L為貿易比例系數(該系數計算方法是需融資的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貿易來往額度占核心企業所有貿易額度中比例)
基于融資企業的信用額度總量限額E,核心企業從“信用額度分配規劃”中設置的信用分配系數R(R
所以,將E×R與I進行比較,確定M值
若E×R>I,則上下游融資企業的授信額度分配為M=I
若E×R
若E×R=I,則上下游融資企業授信額度分配為M=I=E×R
所以,核心企業在實踐操作中,必須統籌考慮核心企業授信在整體風險量中的額度安排,結合“流動資金對債務償還保障能力”和“信用額度分配規劃”測算出二者額度進行適當協調與分配――通過調整各自額度和提高供應鏈金融業務相應的信用分配比例,將核心企業的風險能夠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三、核心企業授信額度配置機制
1.基于歷史數據授信額度動態更新
在核心企業授信額度分配測算中有很多參數需要基于歷史數據統計而得到,并且在下一周期授信額度分配工作開展前,需要基于新的數據積累重新計算有關參數,實施動態更新。融資企業額度分配公式中運用到的參數比如有該融資企業最近的財務報表、上一周期分配的授信使用情況,還包括根據每年地區、行業評級結果的變化而進行調整的行業、宏觀數據等。
2.基于資源充分利用的授信額度使用
(1)融資企業循環使用授信額資格
上一周期結束后上下游融資企業若想繼續使用核心企業的分配額度,須滿足一定條件:保持一定的經營和財務水平,可以用信用等級衡量,即信用等級應該保持在一定水平;在授信期間內未發生重大事項,和核心企業貿易往來未大幅減少,沒有訴訟官司、核心高層未調整等;如果有以上事項發生,核心企業有必要調整授信額度分配,對其重新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重新確定授信額度分配;具體申請的單筆授信分配,此筆信用分配需屬于核心企業批準的授信額度分配所包含的授信品種(訂單、存貨、應收賬款、應付賬款中一種或多種),對于上下游企業采用中長期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時,可以約定其償還期應符合一定條件,比如不得超過三個月等。
(2)融資企業授信額度剩余管理
核心企業在授信機制中應引入供應鏈金融模式限額設置,即上下游企業采用訂單、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等供應鏈融資手段時,在任一時刻使用的信用有上限額;當上下游企業借用核心企業在同一時間產生沖突,必然會導致一方或部分企業無法使用信用額度。當周期末融資企業剩余額度未使用完時,應分析原因,如果非限額原因,基于風險控制和資源充分利用的目的,核心企業可以在下一周期內可縮減分配的授信額度。同時可以約定融資企業需付出一定授信額度占用費。
(3)核心企業授信額度分配暫停
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核心企業暫停分配授信額度:融資出現的重大事項,重新評價結果不符合繼續授信條件的;融資企業的經營、財務狀況出現惡化趨勢,即信用等級降到了約定的水平之下;融資企業具體申請的單筆業務不屬于批準的供應鏈金融產品;供應鏈金融產品屬于中長期,其償還期不符合約定的條件。
(4) 核心企業出于其他原因考慮,不再給予融資企業授信額度分配。
3.基于風險防范的授信限額設置
信用限額,是核心企業對某一評級項下任何單一融資企業的限額上限,與信用評級每個等級相對應。設置授信額度分配限額可避免過高設置授信額度帶來信用及經營風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核心企業風險,核心企業在授信機制中可引入供應鏈金融分類限額設置,即上下游融資企業采用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等供應鏈融資手段時,在某一時刻使用的信用可設有最高上限額度;在周期內對單個融資企業應有信用限額,周期內對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也可分別設有信用額度上限額。核心企業與銀行簽訂的回購、擔保協議時候,回購、擔保一樣可設有限額。以上基于風險防范的授信限額設置涵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信用風險額度控制體系,為核心企業集中風險管理提供支持;其限額的設定需考慮不同維度下現有融資企業的具體融資余額、融資風險程度、融資收益水平等因素。
四、本文小結
核心企業是供應鏈金融實施的主導者,一般是信用資質良好具有強大實力的企業。相反,供應鏈中的中小企業信用資質較弱,往往不具備向銀行貸款的資格,因此中小企業希望能通過與核心企業的業務合作來獲得銀行的青睞。銀行拓展業務同時又降低風險的方式就是對資質較好的核心企業進行授信,讓核心企業對其上游的供應商和下游銷售商進行自身信用的分配,這樣銀行在降低風險的情況下業務就實現了整條供應鏈滲透。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授信額度配置是在貿易背景的特定化以及系統性統籌下進行的。鑒于此,本文根據供應鏈金的特點測算了供應鏈金融中融資企業的授信額度,并且建立了基于歷史數據授信額度動態更新、基于資源充分利用的授信額度使用、基于風險防范的授信限額設置的核心企業授信額度配置機制。
參考文獻:
[1]閏俊宏.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及其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西北工業大學,2007.
[2]陳建中,肖甲山.供應鏈融資模式下商業信用融資決策探討[J].金融論壇,2008(3):10-12.
[3]付俊文,李琪.信用擔保與逆向選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4(8):30-34.
[4]楊銀輝.信用擔保與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J].魯行經院學報,2003(6):37-40.
[5]盂陽.信用度量制模型與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量化度量管理[J].現代財經,2003,23(3):32-34.
[6]Lewis Julian,Demand Drive Supply Chain Finance[J],Treasury perspectives,
2007,5:46-57
【關鍵詞】 中小企業; 綠色供應鏈; 供應鏈金融; 風險控制
【中圖分類號】 F8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6)13-0094-05
一、引言
全球化背景下,隨著信息技術和運輸網絡的不斷發展進步,企業生產組織和流動成本也在不斷下降,從而使供應鏈作為國際產業組織主流模式成為可能。在整個供應鏈體系中,中小企業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特色和優勢,成為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并逐步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在穩定經濟、技術創新、吸納就業、出口創匯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末我國中小企業規模已達4 200萬,占全國企業的99%以上,并且,中小企業創造了58.5%的GDP,52.2%的稅收,80%的就業率和68.3%的出口貿易。各項數據表明,中小企業已經是各國經濟發展中不容忽視的力量(見表1)。
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處于劣勢,金融機構偏愛大型企業和國有企業,對中小企業的“惜貸”現象較為普遍。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資料,2014年在銀行全部信貸資金中,中小企業貸款資金只占總貸款金額的20%左右,所需銀行貸款的滿足率也僅為30%~40%[1]。中小企業的融資年度額為16.5萬億元,僅占社會融資總額比例的15.1%。另外,在銀行發放貸款時,對中小企業的要求也較為苛刻,不平等對待現象時有發生,導致中小企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遠遠大于其從銀行等獲得的金融支持,這一不對稱性對中小企業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一直以來是國內學界研究的熱點[2]。
政府也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以緩和中小企業發展和融資約束的矛盾。但在實踐中由于種種原因,相關的政策難以實施到位,實施效果并不明顯。在這樣的背景下,供應鏈融資模式應運而生[3]。原深圳發展銀行的“1+N”貿易融資就是供應鏈金融的雛形,此后便迅速發展起來。而且,各國在應對經濟危機時,供應鏈金融作為一種替代性的融資產品消除了銀行信貸緊縮給全球經濟復蘇帶來的影響,方便企業融資,并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4]。2012年供應鏈金融業務融資余額規模為6.9萬億元,2013年達到8.3萬億元,增速為20%。中商情報網發表的《2013―2018年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調查及市場前景咨詢報告》分析指出,繼原深圳發展銀行在2006年率先推出“供應鏈金融”品牌之后,各大銀行都積極加入到這個行列,推出針對中小企業的產品,如招商銀行的“電子供應鏈金融”產品,交通銀行的“蘊通供應鏈”產品、興業銀行的“金芝麻貿易直達”產品等。
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綠色發展理念,在供應鏈金融不斷發展的今天,能否把綠色理念融入其中,從而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問題,并與環境形成友好互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
二、綠色供應鏈金融的理論探析
(一)供應鏈金融及其融資模式
所謂供應鏈,是指通過圍繞核心企業,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進行有效控制和整合[5],從而形成一個功能網絡結構,其中包括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和消費者。供應鏈金融基于供應鏈結構,運用自償性貿易的融資模式,其核心理念在于對具有供應鏈合作背景的中小企業進行重新定位和評價,通過將核心企業的信用輸入供應鏈,達到為中小企業增信的目的。
所謂供應鏈金融,是指運用自償性貿易融資的信貸模式,基于整個供應鏈信用(主要是核心企業的信用)及供應鏈內部的交易結構,對供應鏈上的企業提供一攬子融資服務的一種模式。當前的供應鏈金融主要是以國有大型企業為核心,其他中小企業配合生產、銷售而進行更大范圍的生產、銷售,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貸款或提供相應的金融產品,實現實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協作,使核心企業的生產或供應環節能和中小企業等配套企業重新鏈接。供應鏈金融的基本流程見圖1。
按照產品生產經營周期,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1.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應收賬款融資就是指發生在回款周期中,上游的中小企業將還未到期的應收賬款轉讓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將融資貸款發放給中小企業的融資業務模式。其流程圖如圖2所示。
2.預付賬款融資模式
預付賬款融資是指融資中小企業把市場適銷對路、價格相對穩定的、處于正常貿易流轉狀態的產品抵押給銀行,銀行根據市場情況按一定比例發放融資貸款。其流程圖如圖3所示。
3.動產質押融資模式
動產質押融資一般發生在制造或銷售周期,企業把存貨等動產抵押給金融機構,申請貸款;金融機構審核材料、提供貸款的同時控制貨權;物流企業對質押的貨物進行監管,在接受金融機構指令的同時確保供應鏈中倉管物流的順利運作。其流程圖如圖4所示。
(二)綠色供應鏈和綠色供應鏈金融的概念
1.綠色供應鏈的概念
“綠色供應鏈”的概念是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環境負責制造(ERM)”研究中正式提出。在隨后的研究中,Beemon在供應鏈模型加入環境因素,并設計了具有廣泛適應性的供應鏈模式。綠色供應鏈至今尚無一個權威統一的定義。一般來講,綠色供應鏈是以綠色制造理論和供應鏈管理技術為基礎,最小化產品生產對社會環境產生的影響,提高資源利用率,盡量做到生產友好、環境友好[6]。綠色供應鏈系統主要由生產系統、消費系統、物流系統、環境系統等組成,其運作流程見圖5。
綠色供應鏈主要強調的是綠色、生態文明理念的綜合運用,以供應鏈管理為基準,把可持續發展和節能減排融入供應鏈中[7]。
2.綠色供應鏈金融的概念
綠色供應鏈金融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達到綠色制造的目標,在充分利用供應鏈聯盟企業綠色優勢的前提和基礎之上[8],銀行等金融機構把所借的款項優先投入綠色生產的過程中去,使供應鏈管理過程所消耗的資源和造成環境污染的影響降到最低[9]。
為了實現2020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的目標[10],我國已經開始污染物排放的控制,為排污權質押這一綠色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的運用創造了前提條件。
綠色供應鏈金融與一般供應鏈金融的區別見表2。
3.綠色供應鏈金融風險
綠色供應鏈金融發端于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的結構融資以及風險識別和管理技術。當前,基于綠色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的理論,供應鏈金融風險可以定義為業務主體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過程中因為存在各種不確定性造成的損失的可能性。其主要包括以下三類:
(1)系統風險,是由自然環境(如自然災害)、社會環境(如宏觀經濟政策利率、匯率)等變動導致發生損失的可能性。
(2)信用風險,是由綠色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金融機構、第三方物流違反合同、契約導致發生損失的可能性[11]。
(3)市場風險,是由市場供需關系、交易形式等變動導致綠色質押物變現能力發生損失的可能性。
三、綠色供應鏈金融運用案例分析――以常州沁元紡織有限公司為例
(一)公司簡介
常州市沁元紡織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當地一家集體企業,公司占地5 000平方米,辦公樓、廠房、宿舍共8座,面積達9 300平方米。現階段,公司主要集中于開發、生產、印染加工等生產制造環節。產品包括全棉、滌棉、麻棉、天絲、染色、印花、涂層、抓剪毛等特殊后整理產品。棉坯布月產量150萬米。
(二)綠色供應鏈金融構建與實施
常州市沁元紡織有限公司在整個供應鏈中處于中游的位置,是制造商;而紗廠處于上游的位置是原料的供應商;商貿公司則是處于下游的位置,是經銷商(見圖6)。
常州沁元紡織有限公司在供應鏈中處于中游的地位,首先建立與上下游企業供應鏈戰略伙伴關系,其次沁元紡織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政府的資助下為改善噪音、粉塵的污染,新引進比利時必佳樂190高速劍桿織機及噴氣織布機168臺,全部進口配套設備,減少生產噪音和粉塵。沁元紡織著重治理在生產制造環節產生的廢水,與信譽高、排污好的污水廠簽訂長期合約,減少廢水對環境的危害,做到綠色生產。
作為紡織企業,必定會有污染物的排放。排污權是企業排放污染物的權利,這種權利是在企業滿足一定條件的基礎上,政府管理部門通過行政手段所賦予的,企業依法享有的排放污染物的權利,是有價值的。沁元紡織平均年排放COD(化學需氧量)為85噸,平均年污水排放量為70噸,常州環保部門委托產權交易中心對排污權評估的價值為1 828.57萬元,沁元公司以此為質押向銀行申請融資并且由供應鏈戰略伙伴提供擔保,銀行通過審核沁元紡織所在的供應鏈上核心企業信用等級和市環保部門出具的排污權評估價值等資料,決定2015年發放1 280萬元的短期貸款。如果按照傳統的信貸授信要求和資產狀況,沁元紡織的信貸規模最多為960萬元,運用綠色供應鏈金融融資使得沁元紡織有限公司多融資了320萬元,解決了沁元紡織有限公司的融資問題。沁元紡織有限公司排污權質押融資流程圖見圖7。
(三)綠色供應鏈金融的風險識別
1.系統風險
沁元紡織有限公司綠色供應鏈金融的系統風險是由于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變化影響沁元紡織有限公司的綠色供應鏈金融質押品未來市場價格存在的不確定性,從而使得沁元紡織有限公司難以實現其預期目標。這一系統風險無法通過優化風險管控措施而得以消除。一方面,國家宏觀政策(財政、貨幣政策)變化影響了沁元紡織有限公司外部金融環境,加大了綠色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險,并影響提供供應鏈金融產品的金融機構收益。另一方面,國家利率水平的變化對沁元紡織有限公司的綠色供應鏈金融產品質押率及其價格的影響是直接的,金融機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會適當降低質押率和價格,這對沁元紡織有限公司來講是不利的。
2.信用風險
沁元紡織有限公司綠色供應鏈金融的信用風險一方面主要來源于綠色供應鏈上的上下游企業,特別是核心企業未能按照綠色戰略合作協議要求提供必要的擔保,使得金融機構提供的綠色供應鏈金融產品因未能滿足其條件而使沁元紡織有限公司違約受損;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金融機構或物流企業違約導致未能及時提供綠色供應鏈金融產品而使得沁元紡織有限公司的經營受到損失,并且對方的違約補償不足以彌補生產經營的損失。
3.市場風險
沁元紡織有限公司綠色供應鏈金融的市場風險一是市場利率的變化,使得綠色質押物產品(排污權)質押率及其價格存在不確定性;二是源于企業綠色質押物產品(排污權)市場的變化。隨著國家節能減排力度的加強和企業轉型升級的逐步完成,未來企業的綠色生產將是一個常態,所以現有的綠色質押物產品(排污權)市場會隨著綠色生產的普及而趨于冷淡,其價格和變現能力會發生變化,由此而形成市場風險。三是綠色質押物產品(排污權)的交易要依托產權交易中心,這其中會存在法律和政策方面的問題,即綠色質押物產品(排污權)市場的可交易風險問題。
(四)綠色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控措施
1.加強綠色供應鏈生產的管理
在綠色供應鏈金融融資中,銀行基于對整個供應鏈信用和綠色生產經營狀況的考察,才能作出融資決策。從供應鏈角度來看,上游企業、下游企業和融資企業應當組成綠色戰略伙伴,都應按照綠色制造理念來組織生產經營。因此沁元紡織有限公司一方面積極組織全體員工,特別是高層領導進行專門的綠色生產經營知識培訓;另一方面增加對環保設備的投入,積極爭取通過相關的國際環境認證,做到綠色生產、環境友好,確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減少融資企業與銀行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由于監測設備及監測系統的不發達,短期內還難以實現連續在線環境監測,沁元紡織有限公司實際排放的數據、擁有的排污指標的數據以及相應的排污權監測配套機制還沒有完全妥善地建立。因此企業積極配合常州市政府加強環境技術檢測,在企業排污權的評估中盡量減少雙方信息的不對稱。
3.控制市場風險和提供反擔保
一方面對于排污權質押融資因為交易業務的復雜、專業,沁元紡織有限公司與銀行就融資業務在契約中的法律問題進行多次的友好協商,減少交易風險、法律風險。另一方面對于排污權質押融資,沁元紡織有限公司與銀行一起共同促進環保等政府部門出臺在產權交易中心建立排污權交易的政策,以減少銀行風險。同時沁元紡織有限公司積極為供應鏈融資擔保企業提供應收、應付款項或存貨的反擔保。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綠色供應鏈金融既提供了合理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途徑,又促進了生態環境和循環經濟的發展,為企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可行的方向。
(一)強化企業綠色供應鏈理念,打造綠色企業文化
中小企業應改變傳統的發展思維和方式,強化綠色供應鏈管理,逐步構建以設計、采購、物流、制造、銷售和回購的綠色供應鏈體系,同時注重企業綠色文化的打造,提高員工環保意識,樹立企業綠色形象,創建企業綠色品牌。
(二)構建與核心企業、其他合作商的新型戰略伙伴關系
綠色供應鏈金融融資的順利實施離不開供應鏈上核心企業及合作商的全力支持和必要的擔保承諾,因此加強供應鏈成員之間的合作,構建低碳供應鏈管理體系,建立與核心企業、其他合作商長期戰略伙伴關系將有助于供應鏈金融的順利開展,同時也有利于降低供應鏈運營成本,提升整體供應鏈價值。
(三)政府相關部門應為排污權的交易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一方面政府應加大對資源浪費和污染嚴重企業的處罰力度,提高企業違法成本;另一方面政府應按綠色金融理念建立信貸政策導向,鼓勵和支持綠色生產企業,為企業排污許可權的交易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參考文獻】
[1] 池仁勇,劉道學.中國中小企業景氣指數研究報告[R].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2] 祁洪祥.基于供應鏈的融通倉業務模式研究[J].現代物流:鐵路運輸與經濟,2011,32(11):61-64.
[3] 何靜.供應鏈融資的風險及其控制對策[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2,28(2):73-75.
[4] 彎紅地,張瑩瑩.論銀企聯盟供應鏈的融資風險控制[J].天中學刊,2012,27(5):33-36.
[5] 竇亞芹,朱金福.非對稱信息下供應鏈融資優化決策研究[J].管理評論,2012,24(9):170-176.
[6] 曾柏建.淺談綠色供應鏈管理在X公司中的運用[J].北方經濟,2012(10):104-105.
[7] 張琳.企業可持續發展前提下的綠色供應鏈管理探討[J].物流技術,2012,31(11):375-419.
[8] 劉丹,趙嵩正,劉靜.綠色供應鏈買方視角下的合作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機械制造,2012,50(11):70-73.
[9] 徐耀芬,童志龍.基于循環經濟模式下的供應鏈管理研究[J].對外經貿,2013(1):109-111.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 節點企業 協調度
供應鏈金融是一種新型的融資模式,它以核心企業為中心,將資金注入核心企業周圍的上下游企業,從供應鏈角度對節點企業開展綜合授信,并將針對單個企業的風險管理轉變為供應鏈的風險管理,供應鏈金融為供應鏈上的節點企業提供了融資的新思路。本文從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視角,以一個核心企業為主導的供應鏈節點企業為研究范圍,運用協調度模型,對供應鏈上節點企業的協調性進行分析,以期對以核心企業為中心的各節點企業的協調發展提出建議。
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
(一)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內涵
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是參照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以及金融生態的相關定義所提出的,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是一個相互約束\共同演進的動態平衡系統,主要由供應鏈核心企業及其供應商和分銷商/渠道商、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等行為主體及其活動所依賴的制度和技術環境所構成。行為主體與其所依賴的環境存在相互作用的關系,即制度和技術環境對各行為主體行動產生約束作用,而行為主體的創新活動又可以對已有的制度和技術環境進行改善,并進而推動行為主體產生新的行動(李占雷等,2013)。
(二)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節點企業
供應鏈中的節點企業主要包括核心企業和成員企業。核心企業在供應鏈中處于主導地位,通常是指經濟實力強,生產水平高,在供應鏈中占有支配地位的企業。成員企業一般是指處于核心企業上游的供應商、下游的分銷商。這些企業通常是實力較小的中小企業,它由于在某些領域擁有優勢而為核心企業提供原料或者開展營銷而成為核心企業的配套企業,與核心企業共同成為供應鏈上的成員。成員企業雖然實力小,力量弱,但是對于整條供應鏈的健康發展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供應鏈金融充分體現節點企業之間相互協作的重要性。成員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由于缺乏可供抵押的資產、自身信譽較低等原因難以通過直、間接渠道融資因而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供應鏈金融以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為出發點,為供應鏈提供金融支持。
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節點企業的協調度
(一)節點企業協調度的評價指標體系
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中的節點企業作為復雜系統S={S1,S2,…,Si,…,Sn},其中Si為復雜系統S的第i個子系統,i=1,2…n,且Si={Si1,Si2,…,Sij,…,Sim},j=1,2…m,即Si又是由其子系統或基本元素組成。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中的節點企業的協調度評價是多指標綜合性評價,根據上述分析,選取資金流系統、物流系統、信息流系統、工作流系統、銀企合作系統作為節點企業協調度的子系統,即S={資金流系統、物流系統、信息流系統、工作流系統、銀企合作系統}(周淑華,2005)。評價節點企業協調度可從以上五個系統進行評價,設定子系統的元素作為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節點企業協調度的二級評價指標,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二)節點企業子系統的有序度
設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節點企業的序參量為Si={ei1,ei2,…,eij,…,eim},其中αij≥eij≥βij,i∈[1,n],j∈[1,n]。eij的變化揭示系統從無序向有序轉化。不失一般性,假定eij的取值越大,節點企業的有序程度越高,其取值越小,節點企業的有序程度越低,把這一類指標稱為正功效指標;反之,稱為負功效指標。因此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節點企業的序參量分量eij的系統有序度為:
由以上公式可知,uij∈[0,1],uij越大,對于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節點企業有序度的“貢獻”越大。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節點企業子系統Si中元素的序參量uij可以集成為子系統Si的參序量ui,可采用幾何平均法進行集成:
(三)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節點企業協調度的計算
在時刻t,t=1,2…k,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節點企業的各個子系統的參序量為uti。當t=0時,設u0i為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節點企業的各子系統的初始參序量。當存在utd,d=1,2…k,使得(utd-u0t)=min(utd-u0t)。令:
則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節點企業的協調度為:
參數θt在計算時,考慮了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節點企業各個子系統中對系統負面影響最大的子系統,該系統決定了系統的協調性的性質,θt∈{-1,+1}。在t時刻,當θt=+1時,子系統對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節點企業的協調性有正面影響;當θt=-1時,子系統對其的協調性有負面影響。考察不同時刻t,利用上式可以檢驗相對于基期,現實的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節點企業協調程度的特征與變化趨勢。一般情況下,協調度為正數,且數值不斷增大,說明系統在該時期的協調性較好,應繼續保持;若協調度出現負數,則說明子系統在該時期協調狀況較差,需要企業關注并改進。
仿真分析
采用協調度模型,選取某汽車類供應鏈上的節點企業3年的數據為例進行仿真分析。系統穩定臨界點指標的上限(αij)采用各指標的理想值,以各指標的最低值作為系統穩定臨界點指標的下限值(βij)(刁力等,2007)。在采用目標值法和經驗借鑒法確定理想值區間的基礎上,組織熟悉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以及汽車類制造供應鏈的有關專家,對各指標的理想值進行了咨詢打分,最后確定各指標的理想值作為系統臨界指標的上限值(αij)。表2的基期數據是企業采用銀行貸款等傳統融資渠道進行融資的時期。第一年數據時期,成員企業出現較嚴重的資金短缺,傳統融資渠道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對于資金的需要。第二年數據時期,成員企業開始采用供應鏈融資模式。第三年數據時期,成員企業大規模采用供應鏈融資模式。上述指標既有定量指標也有定性指標。定量指標的指標值來源于節點企業的數據。定性指標的指標值首先來自于節點企業的相關指標數據,然后經過專家的研究,最后對指標進行打分,得到指標值(見表3)。定性指標有:信息共享程度,監督機制合理性,合作企業信譽。
由表4可知,該汽車類供應鏈節點企業在第一年的協調度為-0.166,說明此時節點企業之間處于不協調狀態。第二、三年節點企業的協調度分別為0.15和0.203,說明該汽車類供應鏈的節點企業之間已經由不協調向協調方向發展,且協調度在不斷增加。相對于基期來看,系統在第一年處于“負”協調狀態,考察該年各個子系統的協調度,可得表5。由表5可知,在第一年,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節點企業出現不協調的狀態,主要在于這一年資金流系統的協調度為負值,即資金流狀況在這一年出現惡化,影響到整條供應鏈的發展。
通過橫向對比該汽車類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節點企業三年的協調度可得,系統在第一年的協調度出現了負值,第二、三年協調度為正值,且數值不斷增大,說明在第一年節點企業的發展出現了問題。再對于第一年該供應鏈節點企業的各個子系統進行縱向研究,發現資金流系統在這一年的協調度為負值,其余各子系統的協調度均為正值,說明在這一年出現不穩定的原因主要在于資金流系統的發展不穩健。由企業的實際情況可知,節點企業在第一年仍然采用傳統的融資模式進行融資,而所得資金已無法滿足企業的經營需要,因此出現“負”協調的狀態。節點企業在第二、三年均采用供應鏈融資模式,這一新型融資模式為節點企業,尤其是成員企業帶來了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增加了節點企業的協調度。由此可見,資金流系統的穩健發展關系著整條供應鏈的協調運行。
結論與展望
本文基于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視角,從資金流系統、物流系統、信息流系統、工作流系統、銀企合作系統五個方面,采用協調度模型研究節點企業的協調性,通過仿真分析得出節點企業的資金流系統對于整條供應鏈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供應鏈金融作為一項新型的融資模式,可以有效地滿足節點企業的資金需求。在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中,節點企業作為資金的需求者,其自身的協調與否影響著整個系統的穩健運作,然而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作為資金的提供者,其與節點企業之間的協調也對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穩健運行產生影響,因此有必要對金融機構與節點企業的協調發展進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李占雷,侯翠翠,孫紅哲.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尖點突變研究[J].商業時代,2013(3)
2.孟慶松,韓文秀.復合系統協調度模型研究[J].天津大學學報,1999,33(4)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中小企業;融資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5年12月2日
引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與發展,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就我國中小企業來說,其自身的競爭力與一些大型企業相比相對薄弱,尤其是在這個國際化的環境下,一些跨國企業對我國中小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一定的融資支持,但是商業銀行的貸款對象主要集中在資金實力雄厚的大企業中,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重視度不夠,從而造成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一旦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資金難的問題,就會影響到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為此,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就必須全面分析,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一、供應鏈金融概述
供應鏈金融是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一個專業領域,也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一種融資渠道。對于銀行和企業來說,他們都屬于這個供應鏈中的一部分;對商業銀行來說,將核心企業和中小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的金融產品和融資服務;對于企業來說,企業通過供應鏈來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供應鏈金融作為金融發展的一種新趨勢,一方面銀行和企業通過供應鏈金融可以實現互利共贏,銀行的金融服務對象不再是單一大型企業,金融服務的對象一度擴大,而企業通過銀行貸款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進而促進企業發展;另一方面供應鏈金融涵蓋傳統授信業務、貿易融資、電子化金融工具等,有助于促進銀行發展中間業務,進而降低商業銀行資本消耗。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成因
(一)中小企業的信用低。盡管中小企業的規模較小,實力較弱,但從整體上來說,由于其數量巨大,故而是我國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的良性發展關系著我國的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小企業與那些大企業相比,資金實力較差,規模較小,面對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銀行面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的確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慘遭淘汰,那么銀行的貸款將面臨難以追回的局面。另外,一些中小企業在向銀行貸款的時候,不能根據企業自身發展水平來融資,企業在貸款成功后,就一心搞經濟建設,不能按時繳納利息,常常需要經過銀行去催債,這些問題的發生使得中小企業的信譽下降,不利于企業融資。
(二)風險意識薄弱。在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市場環境下,我國的相關制度并不完善。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臨著較大的競爭風險,風險意識明顯卻不足。再者,市場是不斷變化的,許多中小企業只顧眼前利益,忽略長遠利益,在經濟活動中缺乏風險防控意識,使得企業的資金面臨著巨大風險,一旦企業經營出現風險,就會影響到商業銀行給中小企業的貸款,進而造成中小企業融資難。
(三)擔保方式陳舊。在我國當前中小企業當中,企業在進行融資過程中,需要尋找擔保公司來為其進行擔保,而擔保公司則需要對擔保對象的資金、經營狀況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在我國,許多擔保公司都是由政府出資組成的,擔保方式都是采用抵押的形式,缺乏創新;同時,我國中小企業自身實力與一些大型企業相比差距較大,擔保公司在進行考查的時候,一旦中小企業資金流動出現問題,就會導致出現擔保困難等問題。另外,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比較單一,主要體現在銀行借貸、民間借貸方面。
三、供應鏈金融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分析
(一)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是當前中小企業較為有效的一種融資方式,中小企業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由銀行為處于供應鏈上游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中小企業貸款前必須向供應鏈上核心大企業收取賬款單據,并以此作為擔保向銀行申請貸款。在這種融資模式下,它包括了中小企業、商業銀行、債務企業、債券企業。債務企業承擔著彌補銀行損失的責任。另外,在商業銀行同意向融資企業提供信用貸款前,商業銀行仍要對該企業的風險進行評估,只是更多關注的是下游企業的還款能力、交易風險以及整個供應鏈的運作狀況,而并非只針對中小企業本身進行評估。在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下,中小企業可以獲得商業銀行提供的貸款,進而解決中小企業短期內的資金短缺問題,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
(二)保兌倉融資模式。保兌倉就是中小企業向合作銀行繳納一定的保證金后開出承兌匯票,并由合作銀行承兌的一種融資模式。在保兌倉融資模式下,融資企業需要向供應鏈中的上游供應商預付賬款,進而才能獲得相應的原材料和產成品。這種保兌倉融資模式比較適合短期內資金較為緊張的中小企業,因為通過保兌倉融資模式,可以對中小企業的某項專門的預付賬款進行一個短期融資。這種短期融資行為由于風險較低,所以容易獲得銀行的支持。同時,通過保兌倉融資,融資企業可以分批支付貸款,享用優先使用貨物的權利,既緩解了企業短期資金壓力,同時也為銀行帶來了收益。
(三)融通倉融資模式。融通倉是一種物流和金融集成式的創新服務,融通倉的目的就是通過資金流盤活物流,實現供應鏈上多方共贏。在這種模式中,引起了一些物流企業對融資企業的質押物進行保管、驗收、核對等,同時協同銀行做好質押物的風險評估工作,進而降低銀行的風險。中小企業自身的資金實力較弱,當他們在采用融通倉融資時,銀行需要對企業進行重點考查,對中小企業的經濟能力進行綜合評估,并以此評估內容來確定貸款金額。融通倉融資模式是一種中小企業融資的新渠道、新途徑。通過這種業務,中小企業可以將以前銀行不太愿意接受的動產轉變為其愿意接受的動產質押品,從而架設銀行與企業之間資金融通的新橋梁。
四、中小企業融資難應對策略
(一)完善信用評級體系建設。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其發展對我國社會經濟有著巨大的影響。信譽作為影響到中小企業融資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更好地為企業融資,加強信用評價體系建設意義重大。首先,政府及相關部門必須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相應的信用法規,規范中小企業行為,保障信用評級的公平、公正性;其次,中小企業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強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從而提高企業自身的信譽。
(二)強化風險意識,建立風險評估體制。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風險是市場競爭中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中小企業要想在風險巨大的市場中生存下去,就必須提高自身的經營風險意識。首先,增強員工的風險意識,時刻居安思危,憂企業之憂,嚴格落實企業各項決策和部署,從而確保企業內部健康、穩定發展。其次,要建立風險評估體制,以市場為導向,加強風險預測及評估,進而確保企業資金安全。另外,銀行完善風險評估機制,對企業進行綜合風險評估,進而更好地促進金融市場的發展。
(三)整頓擔保行業。中小企業在進行融資的過程中,擔保公司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針對我國目前擔保市場現狀,對擔保行業進行整頓已經迫在眉睫。首先,要區分擔保市場,確定監管對象,建立集合債券融資擔保業務監管體系;其次,擔保公司要加強內部管理,規范公司的各種行為。同時,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加大擔保方式的創新也極為必要。例如,在抵押的基礎上增加聯合擔保,既可以降低擔保風險,又可以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
五、結語
在供應鏈金融背景下,中小企業作為供應鏈中的一部分,要想更好地發展,就應當認識到供應鏈金融的優勢,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合理地為中小企業融資,從而有效解決企業短期的資金困難問題,進而促進企業穩定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何志嬋.政府采購信用擔保下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的研究[D].北京大學,2013.
[2]劉艷.供應鏈金融視角下中小企業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
[3]易雪輝.基于供應鏈金融的存貨質押融資信貸決策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
[4]毛鶴穎.基于供應鏈金融視角下中小企業融資的實現機制[D].山東大學,2012.
小微企業融資難是長期存在的問題[1]。近幾年來,供應鏈金融近兩年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微企業的融資困難。目前,專家對供應鏈金融(SCF)的定義如下[2]:基于對供應鏈交易細節的把握和結構特點,借助核心企業的信用實力或單筆交易的自償程度與貨物流通價值,供應鏈金融對單個企業或多個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由于小微企業融資租賃業務在銀行所有業務中占的比例很小,再加上供應鏈融資模式剛剛興起,目前還沒有建立完善的針對供應鏈里小微企業的信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3]。為了能夠適時、動態、準確地評價和監控小微企業融資過程的風險,本文建立一套全面的指標體系對小微企業信用風險進行評價,以建立企業、銀行和供應鏈之間良性發展的產業生態[4]。目前傳統的風險評價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層次分析法和模糊數學法等。但是以上方法均存在下列不足:評價的權重容易受主觀因素影響,所以決策容易失真。為解決這一問題,本文采用一種具有自學習、自適應能力特點的基于BP神經網絡的風險評價方法。
1 人工神經網絡
對小微企業進行信用評價時,仍然沿襲過去單一考慮融資個體,忽略供應鏈金融中供應鏈的大環境。
1.1 人工神經網絡
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簡稱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s,NN),是受生物神經網絡的啟發,通過對人腦進行簡單抽象和模擬對人腦系統的一定特性做出描述,由大量與自然神經細胞相似的簡單處理單元——神經元相互連結而形成的非線性系統[5]。神經網絡具有非常強大的存儲和并行計算能力,是一種大規模并行分布式處理系統。神經網絡是通過人腦的思維模式進行學習和適應,具有較好的非線性逼近、學習以及自適應能力,此外,還具備一定的存儲以及容錯特性,對處理模糊性、數據信息量大的復雜問題具有較好的適用性。
1.2 BP人工神經網絡
BP神經網絡(Back?Propagation)是1986年由Rumelhart等人提出[5],是一種按誤差逆向傳播算法訓練的多層前饋網絡,是目前最廣泛應用的神經網絡模型之一。BP神經網絡算法的學習過程分為正向傳播和反向傳播兩部分。在正向傳播過程中,信息是從輸入層經隱含層傳向輸出層,下一層神經元的狀態受到其上層神經元狀態的影響,同層之間的各神經元沒有聯系。當在輸出層不能得到期望的輸出信息,就需要轉入反向傳播過程。反向傳播是正向傳播的逆過程,將信息的輸出誤差以某種形式從隱含層傳向輸入層,并將這種誤差分攤給各層的神經元單元,根據各層單元的誤差信號不斷修正各單元的權值,調整網絡的權值和閾值,最終使網絡的誤差平方和最小。
一個三層的BP網絡模型,包括輸入層(Input Layer)、隱含層(Hide Layer)和輸出層(Output Layer)。為輸出層節點的臨界值。
期望輸出和實際輸出之間往往存在一定差距,利用它們之間的方差表示誤差的大小:
[E=12k=1l(yk-zk)2] (1)
具體的學習過程如下:
(1) 初始化神經網絡各層之間的連接權值和神經元的閾值,設定網絡基本參數,如學習步長、誤差精度等。準備輸入訓練樣本數據集合,并對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
(2) 將取得的樣本數據輸入模型,并進行訓練。令[xi]為樣本數據集,[vij]是對輸入層和隱含層之間進行連接的權重信息,設定隱含神經元的臨界值為[θj],[f?(x)]是可以對神經元的輸入信息和輸出信息進行轉換的函數,轉換函數通常有線性、雙曲正切、閾值型和Sigmoid型函數(以下稱為S型函數)等。S型能夠不僅對線性函數,即使對非線性函數也有較高的適應能力,應用最為廣泛,其函數形式如式(2)所示:
(4) 實際輸出值和期望輸出值之間往往存在差異,將二者之間的差值與預先設定的差值進行比較。如果計算的誤差值小于設定誤差,則回到步驟(2),選取下一個樣本進行訓練;反之,轉入反向傳播過程,按照誤差調整的原則,即使誤差[E]減小到設定水平,調整和修正網絡各層的連接權值。輸出層的連接權修正公式如下:
(5) 如果網絡的全局誤差小于設定誤差,則結束訓練。否則,重新開始以上的步驟。
由于BP算法具有良好的非線性逼近能力、自學習能力、自適應能力、容錯性等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于神經網絡中。在現有研究中,BP神經網絡或其推導形式是人工神經網絡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之一[6]。
2 小微企業信用風險評價BP網絡模型
2.1 小微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的建立
在過去,銀行對其融資對象的評價主要是單個的企業,并且往往是依據其靜態的財務數據作出評估。這就存在著諸多問題,因為小微企業的財務數據比較零散且不太規范,透明度也相對較低,這使得銀行很難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供應鏈金融視角的思想是基于產業供應鏈企業之間的相關性特點,對企業的整條供應鏈運作情況進行評估,以便動態地評估信貸項目的真實風險。
供應鏈金融中的利益相關主體包括[7]:供應鏈核心、核心企業上下游的小微企業、貸款銀行、以及相關的物流企業。其中銀行是融資服務供給方,供應鏈上下游小微企業是信貸需求方,供應鏈中的處于核心地位的企業能夠對與其相關的小微企業起到反擔保的作用。對核心企業進行評估,是因為核心企業的運作、商業信用情況影響著其與小微企業的交易質量。物流企業則為貸款企業提供運輸、倉儲、保管等服務。銀行在重點考察小微企業的授信資質的同時,更關注核心企業資質、融資項目的特征以及整條供應鏈的運營情況。依據指標設計的原則和方法,在大量文獻研究和專家調查的基礎上,建立了供應鏈金融視角下小微企業信用風險評價的指標體系。評價體系分4大類,共計25個指標。指標體系及評分準則如表1所示。
2.2 小微企業信用風險BP網絡模型的設計
BP神經網絡的關鍵是確定網絡的層級數目以及各個層級的神經元的數目。有學者研究表明,具有4層結構的BP網絡其學習性較好[9]。因此,本文利用4層級BP網絡結構進行訓練,4層級包括輸入數據層、兩個中間隱含層和輸出數據層。
(1) 輸入層單元數
根據建立的指標體系,將25個指標值作為網絡輸入,由于本模型中涉及的指標體系既有定量指標,又有定性指標,所以在進行輸入節點輸入時,先將指標根據表1中的評分規則進行轉換,以便于網絡模型的應用。
(2) 隱含層單元數
在實際應用中,如何合理地選擇隱含層的單元數并非一件易事,通常需要經過反復試驗來確定 [10?11]。隱含層單元數可通過式(14)~式(16)來確定:
本文通過設計一個隱含層神經元可變的BP神經網絡,以確定最佳的隱含層單元數。
(3) 輸出層單元數
通過BP網絡模型輸出的節點即為判斷的依據,BP神經網絡的輸出值是一個大小。該數值越高表明信用的風險越大。
(4) 訓練函數的選擇
BP神經網絡的訓練函數有很多,如traingdx、trainlm,traingd函數等,譚慶美等人研究結果表明,trainlm函數的訓練收斂速度最快,平均誤差最小[12]。
3 應用實例
3.1 BP模型的訓練
本文從RESSET金融數據庫中篩選出供應鏈特征明顯的20組數據,轉化后如表2。樣本數據涉及建筑建材、交通運輸、鋼鐵重工、生物科技、制藥等多個行業的小微企業。通過Matlab軟件進行模擬仿真,選取1~15組的信息作為模型的訓練樣本,以后面15~19組數據作為檢測的樣本。第20組數據是待評估的對象。設定學習速率為0.05,誤差為0.01。
3.2 BP模型的檢測
將檢測樣本數據帶入模型,所得結果如表2所示,結果表明,通過該模型運算的結果與專家給出的預期結果就有較高的一致性,誤差為0.005 8在設定范圍以內,滿足要求。因此,該本模型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和科學性。
利用該模型對最后一組數據進行評價,得出的數據為表3中的第五列數據,為0.55,證明該小微企業的信用風險等級一般,需要對其加強風險管控。
表3 網絡監測結果與評估結果的比較
4 結 語
供應鏈金融近兩年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微企業的融資困難。但是由于還沒有一套完整的信用風險體系和科學的風險評價方法,同時受以往風險評價模式的影響,在對小微企業進行信用評價的時候,并未真正將其置于供應鏈的環境中,所以小微企業信用等級仍然偏低,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微企業的融資。只有科學、合理地評價供應鏈中小微企業的信用風險,才能有效控制銀行的風險,同時真正地拓寬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實現雙贏。本文在研究基礎上,建立的全面的信用風險評價體系,并通過BP神經網絡小微企業的風險進行評價。通過實例訓練網絡,對該模型進行驗證檢測,結果比較滿意,可用于實際運用。本文的不足之處:由于實際中供應鏈體系相對模糊,所以可資利用的樣本數據不多,可能導致網絡訓練不夠充分;另外一點就是該模型理論上可行,并未真正地運用于企業的評價,所以缺乏實踐的檢驗。
參考文獻
: ICSSSM, 2012: 248?252.
[2] 深圳發展銀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供應鏈金融”課題組.供應鏈金融[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9.
[3] 李小燕,盧闖,游文麗.企業信用評價模型、信用等級與業績相關性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3(5):81?85.
[4] 何濤,翟麗.基于供應鏈的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分析[J].物流科技,2007(5):87?91.
//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Explorations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gnition, Volume 1. MA, USA: MIT Press, 1986: 318?362.
[6] 蔣宗禮.人工神經網絡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 The Secured Lender, 2005, 11: 36?39.
[8] 劉曉敏.基于BP神經網絡的股指預測系統[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2.
[9] 楊彩霞,徐渝,楊青.航天項目風險指標體系的分析與構建[J].航天工業管理,2003,20(3):17?19.
關鍵詞:民營中小企業 供應鏈金融 融資方式
一、安徽省民營中小企業的現狀
1.發展現狀
除去各省份的總體經濟發展狀況的影響,僅對比百分比可知:2010年,安徽中小企業總資產占總量的57.11%,江蘇占66.29%、浙江占83.47%,說明安徽中小企業的原始積累尚未完成,嚴重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實現營業收入占總量的64.67%,江蘇占68.54%、浙江占81.06%,說明中小企業已成為創造社會財富的生力軍,但同時應該看到安徽中小企業不及浙江創造的財富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我省的中小企業主要分布在建材、食品、機械制造、紡織服裝四大行業,經濟總量約占全省民營中小企業的65%左右,而這些企業大多屬于勞動密集型,科技含量和創新程度不高,利潤率薄弱。
2.融資難題
在后金融危機時期,我國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提高了存款準備金率,民營中小企業由于會計信息透明程度不高,違約風險大,融資依然存在困難。處于發展初中期時的民營中小企業,原始積累少,規模小,成本高,產品不成熟,市場競爭力弱,絕大部分發展資金來源于內部融資。企業壯大之后,內部融資無法滿足發展需求,外部融資成為主要渠道。外部融資可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直接融資是指資金供求雙方依靠金融工具形成直接債券債務關系的方式,如發行股票和債券等。截至2012年年末,安徽中小企業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上市的僅有25家,只有那些效益好、市場前景廣闊的高科技產業和基礎產業類的少數中小企業才可以爭取到直接上市籌資,或者通過資產置換借“殼”、買“殼”上市的機會。在我國間接融資成為民營中小企業獲取資金的主要途徑。金融危機過后,銀行“惜貸”現象嚴重,銀行貸款向大企業、大項目、大城市集中,且銀行提供的大多數是流動資金,較少提供長期貸款業務,對民營中小企業來說只能解決暫時資金困難,無法滿足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規劃。
二、供應鏈金融概述
目前,地方小額貸款公司、鄉鎮銀行、民間投資擔保公司、私募股權基金等向民營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但由于貸款數量和規模有限,亟待各大商業銀行提供業務支持。隨著社會化生產方式的不斷深入,市場競爭已經轉變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同一供應鏈內部各企業相互依存,可確保供應鏈中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的順利運轉,降低整條供應鏈的管理成本,基于此平安銀行(原深圳發展銀行)率先推出供應鏈金融產品,并得到各大商業銀行的積極響應。
1.供應鏈金融
所謂供應鏈金融是指商業銀行站在供應鏈全局的高度,把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基于交易過程中構成的鏈條關系和行業特點設定融資方案,將資金有效注入到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創新解決方案。
2.優勢分析
2013年7月20日起央行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取消貸款利率的下限,利率市場化對銀行盈利產生影響。長期來看,大型銀行或許會以更低的利率來爭奪優質客戶,而中小型銀行則將需要通過業務創新以及搶占小微企業市場來鞏固盈利能力。供應鏈金融模式帶來諸多好處,可實現銀行、核心企業、民營中小企業的“共贏”局面:
(1)銀行增加盈利空間、降低經營風險
供應鏈金融既為銀行開辟了新的盈利渠道又優化了銀行的業務結構,降低風險,改善銀行資產質量。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商業銀行能發掘和提取了整條供應鏈的價值,增加銀行潛在客戶;結合供應鏈企業之間真實的商品貿易和交易情況,以供應鏈的穩定性以及授信企業交易對手的資信和實力作為提供貸款的基礎;最重要的是改善了銀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更好地掌握和控制潛在風險,銀行利用風險控制手段幫助企業改善經營并鞏固供應鏈,實現可持續發展。
(2)核心企業降低融資成本,穩定供應鏈
在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依靠良好的資信狀況為民營中小企業的貸款做擔保,同時自身可實現低成本、零成本融資。將核心企業的融資轉變成其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融資,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核心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優化其財務結構,降低財務費用;銀行給上下游企業融資,上游供應商提升原材料生產能力,下游銷售商增強銷售能力,可增強整個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實質上也擴大了核心企業自身的生產和銷售;供應鏈金融將供應鏈中各方的利益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有利于穩固上下游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之間的貿易合作關系,穩定整條供應鏈。
(3)民營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困難
供應鏈金融對整個供應鏈進行綜合評估,將民營中小企業的信用與核心企業的信用綁定起來,有利于商業銀行評估業務的真實風險,更好地發現中小企業的核心價值,弱化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限制,降低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門檻,解決其資金難題。對民營中小企業來說,用銀行融資取代民間融資,降低了融資成本,提高了盈利水平,使企業經營規模得以擴大;以流動資金作質押確保資金流順利運轉,可以降低財務風險;原先民營中小企業資金不充分,相對核心企業處于劣勢,如今由銀行進行監督,可改善民營中小企業在供應鏈中的地位,增強再生產能力。
三、供應鏈金融在安徽民營中小企業中的應用
目前民營中小企業的現金缺口主要存在于采購,經營和銷售階段,為提高供應鏈的整體運營效率和資產利用率,供應鏈金融業務在現金流缺口處設置不同融資模式解決現金流問題,同時,由于民營中小企業可抵押的固定資產較少,而流動資產如存貨、應付和應收款項憑證等則占企業總資產的較大比重,借助供應鏈金融可充分利用民營中小企業的流動資產。目前安徽民營中小企業可采取的融資模式主要有以下幾點:
1.基于存貨的融通倉模式
存貨融資是企業以存貨作為質押向銀行辦理融資業務的行為,也是質押類業務中最簡單最基礎的融資方式。銀行重點考察的是融資企業是否有穩定的存貨、是否具有長期合作的交易對象以及整個供應鏈的綜合運作狀況,并以此作為授信決策的重要依據。主要有動產質押授信和信用證兩種方式:動產質押授信是指企業將其合法所有的動產(包括商品、原材料等)質押給銀行,以此盤活存貨,加快資金周轉;信用證除了保障款項安全外,買方可申請辦理買方押匯獲得融資便利,賣方也可申請辦理國內信用證議付、應收款貼現等賣方貿易融資業務,提前收回資金。
2.基于應收賬款的融資模式
應收賬款融資指中小企業以對核心企業的應收賬款單據憑證作為質押擔保物,向商業銀行申請期限不超過應收賬款賬齡的短期貸款的融資方式。應收賬款融資分應收賬款融資質押、保理和商業承兌匯票貼現三種形式。中小企業負債率一般相對偏高,而且在流動資產中應收賬款占較大比重,極大的限制中小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從而使企業融資越來越困難。將應收賬款做質押,可緩解中小企業的短期資金不足,使企業未來的現金流轉化為現實的現金流,有力的緩解中小企業由于應收帳款積壓而造成流動資金不足的局面,保證生產的持續運作以及整個供應鏈的暢通。
3.基于預付賬款的保兌倉融資模式
處于供應鏈下游的企業,為獲得所需的原材料、產成品有時需要向上游供應商預付賬款。保兌倉業務以銀行信用為載體,以銀行承兌匯票為結算工具,由銀行控制貨權,隨繳保證金、隨提貨的一種特定票據業務。保兌倉業務實現了融資企業的杠桿采購和供應商的批量銷售,可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經營利潤,降低資金使用成本,同時為商業銀行挖掘客戶資源,拓寬服務范圍,擴大信貸規模,分散并降低所承擔的風險提供幫助。
四、實施供應鏈金融應注意的問題
供應鏈金融是一種全新的融資方式,理論研究與實踐是同時進行的,因此,在其發展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問題,需要引起各方注意,并最終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法律制度亟待完善
針對供應鏈金融業務,我國現有法律與成熟的歐美國家相比存在不足,法律操作性和執行力易出現問題,使供應鏈金融業務實踐中仍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
2.維護供應鏈穩定
對核心企業缺乏利益激勵,上下游企業對核心企業的歸屬感不強,導致基于供應鏈的聲譽效應和違約成本構造起來比較困難。
3.拓寬產品渠道
目前推行的供應鏈金融僅局限于國內供應鏈,面對跨國公司的大批國內供應商和分銷商,也沒有從系統的視角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錯失了大量的業務機會。
4.完善風險控制體系
供應鏈融資的信用基礎是供應鏈整體管理程度和核心企業的管理與信用實力,若供應鏈的某一成員出現了融資方面的問題,會迅速蔓延到整條鏈,甚至引發大的金融風暴。
參考文獻:
[1]安徽省人大財經委課題組.安徽中小企業發展路徑探索[J].江淮論壇,2008(02):39
[2]李毅.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建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03):66.
[3]王進.安徽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鄉鎮,2007(01):23
(武漢輕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23)
摘 要:供應鏈金融可以有效提高中小企業的信用水平,在傳統信用評級體系的基礎上,引入供應鏈的風險因素,運用層次分析法建立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指標體系。
關鍵詞 :供應鏈金融;信用評價體系;層次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F832.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2.021
0 引言
自從2001年深圳發展銀行推出供應鏈金融服務以來,以供應鏈為基礎的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得到迅速發展,已經成為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問題的有效方式。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商業銀行以整個供應鏈為對象,將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充分考慮供應鏈上的價值交換,為中小企業提供靈活高效的金融產品,促進供應鏈“供-產-銷”的高效運作,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
作為僅一種新興融資模式,供應鏈金融受到了廣泛關注。目前,國內外各金融機構紛紛加入了供應鏈金融的競爭行列中。而與此同時,這種新興模式如何進行風險管理,是供應鏈金融能否有效展開的關鍵所在。
1 傳統信用評價指標體系
傳統模式下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主要是依據2006年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信用評級管理指導意見》,包括企業素質、經營能力、獲利能力、償債能力、履約情況、發展前期等6方面。但是在實際授信過程中,針對中小企業信用不透明的情況,商業銀行更看重中小企業的經營能力、獲利能力、償債能力等這些比率指標,對企業的信貸擔保物和低押資產有嚴格的要求。這也是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相比于供應鏈金融模式,傳統模式下的中小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有以下兩點不足:
(1)傳統信用評價指標體系過分重視比率指標,這些指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企業的經營能力、獲利能力。但是由于中小企業自生結構的缺陷,財務制度的不健全,信息透明度差,這些指標不能全面地評價企業的信用水平。
(2)傳統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只看重企業自身,只是“靜態”的評價企業當時的信用水平,并沒有將企業的發展潛力、供應鏈的發展前景以及核心企業的信用水平納入評價體系。沒有“動態”的評價企業的信用水平。
基于以上分析,在分析傳統信用評價體系不足的基礎上,加入供應鏈金融的信用風險因素,運用層次分析法建立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
2 供應鏈金融信用評價指標體系
相比于傳統模式下的信用評價,供應鏈金融的主要特點之一是商業銀行對授信企業的信用評級淡化了授信企業的自身限制,不再是強調企業所處的行業、企業規模、固定資產價值、財務指標和擔保方式,而是強調企業所處供應鏈的單筆貿易狀況和供應鏈核心企業的資信水平,評估的是整個供應鏈的信用狀況。
2.1 借貸企業自身的信用水平
借貸企業自身的信用水平指標與傳統模式信用評價指標類似,包括企業素質、經營能力、獲利能力、償債能力,主要考察企業當前的經營狀況和管理水平。
2.2 供應鏈整體運行狀況
供應鏈整體運行狀況是供應鏈金融實施的基礎,金融機構考察供應鏈整體運行狀況避免貸款企業由于信用不透明的而造成的信用水平下降,考察的主要指標包括行業競爭力、行業增長率、企業間合作程度。
2.3 融資項目的資產情況
融資項目的資產情況是金融機構考察的重點項目,第三方物流企業對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進行估計。銀行通過估價結果給予借貸企業授信額度,并以這些質物作為擔保物減少違約風險。考察的主要指標包括質物的價格穩定性、變現能力、退貨率、應收帳單壞賬率等。
2.4 核心企業情況
核心企業作為中小企業的另一個融資擔保,是借貸企業和商業機構之間的橋梁,通過保證擔保和回購協議等方式保障了供應鏈金融的有序進行。考察的主要指標包括信用水平、行業地位、盈利能力等。
根據以上4個一級指標,選取了企業素質、行業競爭力、價格穩定性、核心企業信用水平等14個二級指標,構建了供應量金融模式下中下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具體的指標體系(見表1)。
3 運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各指標的權重
層次分析法(簡稱AHP)是一種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決策方法,該方法將復雜的多目標問題作一個系統,將目標分解為多個組成因素,按支配關系再將這些因素分成若干組,形成有序的遞階層次結構。
3.1 建立遞階層次結構
供應鏈金融信用評級體系:A={B1,B2,B3,B4};
其中:
3.2 構造兩兩比較矩陣
在遞階層次結構中,對于準則A,元素Bi和Bj哪一個更重要,重要的程度如何,通常按照1-9比例標度對重要性程度賦值(見表2)。
根據各元素的重要性比較,第一層項目重要性的判斷矩陣A如下:
A=1 1/3 1/5 1/53 1 1/3 1/35 3 1 25 3 1/2 1
3.3 計算各要素的權重
根據AHP理論,確定權重有和法、根法、特征根法和對數最小二乘法,這里用根法計算各元素的權重(見表3)。
一級指標的權重系數為Wi=(0.067,0.149,0.459,0.325)T。
3.4 一致性檢測
因為判斷矩陣是計算權重的根據,所以要求矩陣大體上具有一致性,避免出現“甲比乙極端重要,乙比丙極端重要,而丙又比甲極端重要”的諱背常識的判斷,這將導致評價失真,因此,要對判斷的相容性和誤差進行分析。
一級指標的權重系數為Wi=(0.067,0.149,0.459,0.325)T。
相同的原理計算一級指標下個二級指標的權重(見表5)。
從一級指標權重系數上可以看出,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一級指標中融資項目的資產情況B3所占的權重最高,達到了0.459。核心企業情況B4所占的權重達到了0.325。而借貸企業自身的信用水平B1的權重最低,只有0.067。這說明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對企業的信用評價更看重于融資項目的資產情況和供應鏈上核心企業的信用水平。對于處于發展期的中小企業,其固定資產比例小、流動資產比例大、財務信息不透明、管理制度不健全,往往被重視比率指標的傳統金融機構認定為違約風險大、信用低而拒絕借貸,這就導致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而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金融機構更過看重供應鏈整體運行狀況、融資項目的資產情況和核心企業信用水平,淡化了對中小企業的財務指標的要求。這樣,中小企業可以根據與供應鏈核心企業的商業合作關系提高自身信用水平,有效的緩解融資難的問題。
從各二級指標的權重來看,借貸企業自身的信用水平中比較看重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獲利能力,這與傳統模式下企業信用評級區別不大;供應鏈整體運行狀況中比較重視企業間合作程度,企業間合作是供應鏈整體運行的基礎,包括企業間商業合作、信息共享、技術援助等等;融資項目的資產情況重視的是擔保物變現能力和產品銷售量,擔保物變現能力是銀行規避風險的直接來源,當中小企業出現違約情況時,金融機構可直接將交由第三方物流企業監管的擔保物變現,來彌補企業違約對金融機構造成的損失。產品的銷售量到達預測或高于預測,說明項融資服務是成功的,對銀行和整個供應鏈來說是雙贏;核心企業信用水平看重的是核心企業的信用水平,供應量金融是以核心企業的擔保作為前提的,一旦核心企業以自身利益為重,而不以整個供應鏈利益為重,在價格、交貨、帳期等方面采取對自己有利的行為,實現自己短期利益最大化,有礙于融資項目的正常運作。
3.5 二級指標的具體權重
將各二級指標的權重與與之對應的一級指標的權重相乘即可得各二級指標的具體權重(見表6)。
從二級指標的權重排名來看,排名靠前的是產品銷售量、核心企業信用水平、擔保物的變現能力等,由于供應鏈融資的還款來源于該項目自身,供應鏈金融模式下風險評估更多的考慮到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和融資項目的市場前景,淡化了借貸企業自身的信用水平。
可以看出的是供應鏈金融能否順利進行,不僅需要企業自身和銀行之間的合作,更需要核心企業的積極參與,來平衡企業和銀行之間的信息不透明。以滿分為100分劃分4個等級(見表7)。
在實際操作中,以滿分為100分,對各二級指標打分,根據二級指標各項具體得分,乘以其權重,即可得到其最終得分,并根據上表可得到其信用等級。
4 結論
通過分析傳統模式信用評價體系的不足,運用層次分析法建立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信用指標評價體系,在供應鏈金融實施過程中,需要中小企業、商業銀行、核心企業之間的合作的緊密程度,來規避供應鏈金融的風險和弊端,才能達到供應鏈金融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胡躍飛,黃少卿.供應鏈金融:背景、創新與概念界定[J].財經問題研究,2009(8)
2 徐華.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的風險分析與防范[J].金融經濟,2009(10)
3 楊鳳梅,毛思星.銀行開展物流金融業務的風險及對策研究[J].全國商情,2009(5)
4 熊熊,馬佳,趙文杰,等.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風險評價[J].南開管理評論,2009(4)
5 胡海青,張瑯,張道宏,等.基于支持向量機的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估研究[J].軟科學,2011(5)
6 白少布.面向供應鏈融資企業信用風險評估指標體系設計[J].經濟經緯,2009(6)
7 劉曉晶,王麗娟,任妍,等.基于BP神經網絡的綠色供應鏈合作伙伴信用評價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