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概念范文

        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概念

        第1篇: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概念范文

        摘要:規模經濟是市場經濟的一種現象,也是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范疇。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只有在市場上謀求占有率的提高和市場份額的擴大,才能使開發成本降低。但是并非房地產開發規模越大越好,任何不顧市場狀況、企業狀況的盲目擴張有百害而無一利。如何使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規模達到最優組合,是本文研究的要點。

        關鍵詞:房地產開發;規模經濟;途徑;支撐要素

        一、房地產規模經濟概念

        房地產開發企業規模(包括各種專業公司和聯合公司的規模)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土地資源貯備、開發建設、資金、人才規模。它表明開發建設諸要素以及開發建設的房屋在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集中程度。根據這種集中程度,一般可以把房地產開發企業規模劃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種。劃分房地產企業規模的標準,既可用勞動力、資金來劃分;也可用其完成的開發量或正在開發的數量劃分;也可用其中兩個以上的要素同時作為劃分的標準。

        二、房地產規模經濟要求

        1.房地產企業初始規模的確定。為了確定房地產企業的適宜規模,必須首先確定房地產企業的起始規模。起始規模是經濟合理條件下的最小開發建設規模,是確定房地產企業最適宜規模的基礎。起始規模應保證房地產開發建設各環節中的人才、資金、資源、設備等,并使其能夠得到充分利用。起始規模的合理確定,是決定投資房地產開發的重要依據。當房地產項目的最小規模低于起始規模時,不宜投入開發,而開發規模大于起始規模時,則應根據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自身條件以及其他條件,按不同的規模,組成開發建設的合理性方案,并選擇最優規模。由于房地產的區域性非常強,加上東部與西部差異,城市與縣鎮差異。因此很難準確確定具體的初始規模。原則上,在大中型城市,以中型房地產企業開發規模較為適當;在小型城市房地產開發企業規模以小型較為適合。

        2.企業最適宜規模的確定。在某一地建立房地產企業規模,并非規模越大、實力越強就越好。還必須根據所在區域房地產市場情況而定。為了確定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最適應開發規模,需要以企業最適宜規模為核算評價的標準,企業最適宜規模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開發建設過程,管理組織最為合理,各種生產要素能充分利用,技術經濟指標先進,經濟效益最好的企業規模。如果企業規模超過了企業最適宜規模的界限,投資和勞動力消耗的增加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將呈遞減趨勢。由于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各種社會化分工合作機制的建立,如前期有顧問策劃公司、工程有招投標的公司、監理公司、宣傳有廣告策劃公司、銷售有營銷中介公司。企業從人員數量上考慮,大型企業人才數量只需要中型企業人數,中型企業人數只需要小型企業人員,沒有必要搞小而全、大而全。

        確定企業最適宜規模的方法很多,要根據具體的技術經濟特點合理選擇。最常用的是成本效益分析法。這種方法的實質是通過消耗類指標和效益指標的對比分析,在盈虧平衡的基礎上不同規模方案進行比較,確定企業最佳開發建設規模。當前企業最適宜規模應當以所擁有的資金、土地資源作為衡量標準。

        3.企業最優規模的選擇。企業最適宜規模是計算企業規模的依據,但并不是選定的企業實際規模。在選擇企業的實際規模時,要根據社會需求量的大小,在企業起始規模和最適宜規模之間,經過多方案的對比分析來確定。比較企業的不同方案,一般是采取計算同一年開發建設成本與基建投資額之和來進行。總費用最低的方案為最優方案。

        三、房地產規模經濟實現途徑

        1.房地產企業購并是資本集中的有效手段。低價收購資產,實現低成本擴張。使購并企業獲得的資產大大超過購并成本和購并價格,或超過新建企業的投資。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業實施購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優勢互補、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動機。獲取土地等生產要素的動機。企業購并可能以直接實現規模經濟,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企業自身內部擴張,逐步增擴股,增大股本結構,實現擴張,并以實現滾動開發的提高資金的利用率;(2)橫向購并中的規模經濟。橫向購并是同一產業中生產同類或存在替代關系的企業之間購并,具有直接的規模經濟效果;(3)縱向購并中的規模經濟。企業縱向購并的規模經濟實現也必須首先具備上述企業規模經濟的支撐條件,否則,會陷入規模不經濟的誤區;(4)混合購并中的規模經濟要獲得混合購并的規模經濟(范圍經濟)效果,構成企業規模經濟的各種支撐條件也是必不可缺的。

        2.房地產規模經濟也可以在政府統一運作下完成。各級地方政府通過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完成前期土地的規模開發。然后通過土地招投標市場,按照規劃片區由各開發企業在競標所得的地塊上進行組團式或居住小區式開發。較為成功的實例就是南京市開發建設的“月牙湖小區”。它由建委、國土、規劃局等部門按照南京市居民高尚居住區的規劃要求,統一進行布局,綜合配套,由十幾家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組團式、居住小區規模開發,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企業戰略同盟。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為了一定的目的、通過一定的方式組成的網絡式的聯合體稱為戰略聯盟。戰略聯盟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國DEC公司總裁簡?霍普羅德和管理學家羅杰?內格爾提出。從20世紀80年代起,戰略聯盟在西方和日本企業界得到迅速發展。戰略聯盟是一種關系松散的企業組織形式,它不具有傳統企業那樣明確的層級和邊界,對于聯盟中的各方而言都十分機動靈活。在房地產開發企業實踐中,這優勢互補的組織形式具有較高的效率。由于房地產的區域性很強,因此戰略聯盟中的各方可以通過相互間的網絡進入對方的地區市場。這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對于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軍外地市場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同時,戰略同盟可以克服較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雙方招投標大型土地項目資金不足的劣勢,在大型國有土地招投標中避免殘酷競爭,哄抬地價,提高土地投資成本,達到規模經濟,戰略同盟各方共盈的目的。

        四、房地產規模經濟的支撐要素

        從企業內部來看,構成規模經濟的主要支撐條件是:

        1.擁有土地資源的支撐。土地是財富之母。土地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它不僅是房地產業的直接開發和經營的對象,同時也是各類房屋建筑不可缺的基礎載體。房地產的開發建設離不開土地資源,而土地資源卻可以作為未被開發的原始形態而獨立存在,可以說土地是房地產開發建設的萬源之本,在我國,土地歸國家所有,房地產企業僅能依據開發建設項目用地性質的不同,購得40~70年的土地使用權(依用地性質不同而分),而土地使用權的一次性周期長達40~70年,因此,要實現房地產企業的規模經濟,必須在其可預見的預見期里,充分貯備土地資源。如果沒有土地只能是空談規模經濟。

        2.資金支撐。資金是房地產血液,房地產規模經濟優勢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資金,通過資金參與控制更多的具有規模經濟的開發項目,即房地產規模經濟離不開龐大的資本投入。企業自身的資本積累、積聚能力,以及進行間接融資、直接融資的能力,就其成為能否實現規模經濟的重要支撐條件。

        3.企業家能力的支撐。當房地產企業開發建設規模以算術級數或幾何級數增長時,特別是當房地產企業通過橫向、縱向及混合購并若干企業,實現房地產企業規模急劇擴張時期,其管理的復雜程度、組織協調工作量會呈幾何級數增加。對房地產企業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從企業的外部來看,構成規模經濟主要支撐條件是:

        1.政府政策。房地產業是一個由政府政策高度壟斷性行業,是一個受政府政策影響,對政策敏感性極大的產業。由于政府嚴格控制著房地產一級市場中最重要的資源——土地。使得它對整個房地產市場有著絕對的控制權,它決定了市場供求關系平衡位置,決定了價格走向。作為在政府宏觀調控下的房地產企業發展與整個社會經濟制度緊密相關,政策是決定房地產開發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市場規模支撐。市場規模即市場需求量。市場需求量的大小是實現規模經濟的前提條件。由于規模經濟是房地產開發的明顯趨勢。但由于其受市場容量的限制,即受開發建設地區人口因素影響。因此,并非開發建設規模越大越好,隨著規模的擴大會出現規模效益遞減情況。筆者根據多年房地產開發實踐,提出如下規模:在中、小型城市(人口規模:50萬人~100萬人)一般不宜進行大型房地產項目開發。在大、中型城市(人口規模:150萬人~300萬人)一般宜進行大型房地產項目開發。在特大型城市(人口規模大于500萬人)一般宜進行特大型房地產項目開發,開發規格以居住區為宜(建筑面積為50萬m2~150萬m2),資金籌措按上市公司、大型企業集團標準。

        上述僅是相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就各級地方政府而言,本著經營城市考慮,其開發規模應適當地提高一個檔次,以利于城市綜合布局。

        3.市場范圍支撐。市場范圍與市場規模是密切相關的。市場范圍大,市場規模也隨之擴大;反之,市場范圍小,市場規模也會隨之縮小。市場范圍,即房地產企業開發商品房的銷售范圍,是一個市場空間概念。由于房地產所特有的地域性強,使用權得其開發建設的商品房一般不會超出以地級市、縣級市銷售的范疇。因此,在某一地的房地產開發隨該城市地域的擴張,城市化的進程而市場范圍擴大。房地產開發企業規模無限擴大,也會陷入規模不經濟。

        第2篇: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運輸業;密度經濟;幅員經濟;范圍經濟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117(2012)02-0236-01

        在一般制造業中,范圍經濟是指多種產品共同生產時,由于共同使用生產要素,會產生成本節約,從而使其相對于這些產品單獨生產時具有更低生產成本。它是一個企業繼規模經濟之后,規模在縱向上達到飽和,從而轉向橫向,也就是多元化經營的一個策略。而在運輸業中,其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概念與一般制造業的略有不同。這主要是由運輸產品的特殊性引起的。運輸產品是貨物和人在空間位置上的移動,是一種位移服務,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等質量維度。在受雇運輸的情況下,運輸業者從提供的運輸產品中取得對應的市場收入。如果將制造業企業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概念直接引入運輸業,將導致運輸業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相互包含, 使得其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幾乎無法分開。也就是說,運輸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共同作用, 構成了運輸網絡經濟[1]。

        一、運輸業中的范圍經濟。在運輸業中,密度經濟是指在固定設施和載運工具的能力不變時,運輸網絡上運量的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運輸成本下降的情形;幅員經濟是由于增加產品運輸種類引起產量增加使單位成本降低;運輸范圍經濟是保持運輸密度和產品種類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將運輸網絡覆蓋范圍擴大,從而使網絡總運量增加而引起單位運輸成本的降低。這三個概念可用如下的圖示形象說明:

        上圖為A、B、C、D四個節點構成的確定的運輸網絡系統。其中,密度經濟是由于運輸線路上(以AB線路為例)運量增加,客貨流量提高而引起的單位成本下降;幅員經濟是通過增加運輸產品種類(如在BD間、BC間使用不同檔次車輛、開行更多服務內容的線路等)來使單位運輸成本降低;運輸范圍經濟則是保持運輸密度和產品種類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將運輸網絡覆蓋范圍擴大到E節點處使網絡總運量增加而引起單位運輸成本的降低[2]。

        二、范圍經濟與范圍不經濟。(一)運輸的兩種主要方式。一個完整的運輸系統是由站口為節點,以固定路線為連接,包括相關管理和服務組成的,具有運輸服務功能的網絡。直達運輸和中轉運輸是其最基本的兩種結構形式。直達運輸就是從起點到訖點的運輸。其成本主要是運行成本、管理成本、裝卸費用等必需的固定成本。軸輻運輸,也稱中轉運輸,是指從起點出發,中途經過中轉,然后到達終點的運輸。采用軸輻式運輸可以把不同站點處的貨流量合并到同一條路線上,以增加密度經濟效應,從而降低單位運輸成本。同時,不同路線的貨物可以分享中轉處的設施和服務,也使得管理成本減少。但中轉運輸會增加中轉貨物的運輸距離、裝卸時間及費用,使其成本上升。這樣一來,采用中轉運輸是否具有經濟性,在于比較直達路線結構所帶來的單位運輸成本的降低與貨物中轉運輸所帶來的單位運輸成本的增加[3]。前者大于后者,中轉運輸具有經濟性;否則,不具有經濟性。

        (二)軸輻式路線結構經濟性的模型分析。

        如上圖左,為直達運輸結構示意圖,這里面是三次直達運輸的一個表述。A地到B地,A地到C地,B地到C地,以及它們各自的回向。上圖右,為軸輻運輸結構示意圖,這里的路線理論上有N*n條,以及它們各自的回向。現假設:(1)各站之間的貨物流動量相同;(2)各車輛成本及站口的相關費用相同;(3)軸輻式路線結構中航線的平均距離與直達路線結構中路線的平均距離相當。符號說明:(1)N為站口數量;(2)q為各站口間貨流量,包括往返運輸量;(3)qd為直達路線結構時每條路線上的貨流量;qz為軸輻路線結構時每條路線上的貨流量;(4) 為直達路線結構時各路線上的固定成本; 為軸輻路線結構時每條路線上的固定成本;(5)C(q)為各路線上的可變成本,C(q)=βqγ 其中,β>0,0

        結束語:提高運營線路流量以獲得密度經濟,增加多樣化運輸內容以產生幅員經濟都可以使運輸的網絡經濟效益得到改善。但在運量和運輸種類都已經飽和的前提下,更有效的措施是擴大運營區域取得范圍經濟。但隨著運輸網絡擴張,網絡節點增加使運輸成本增加,一旦該成本增加的幅度高于客流密度提高使運輸成本降低的幅度,則出現了網絡不經濟現象。這里的運輸網絡該擴張到一個什么程度,如何讓用路線數量和客流量來表示,是一個需要進一步量化研究的方向。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

        作者簡介:孟靜(1987― ),安徽蚌埠人,現為安徽大學2011級國際貿易學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周偉,姚志剛,王元慶.基于范圍經濟的運輸網絡擴張競爭優勢分析[J].中國公路學報,2006,19(3):92-95.

        第3篇: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水泥企業 并購 規模經濟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4-0098-02

        引言

        隨著中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對水泥的需求量持續走高,水泥行業成為各地方爭相投資和發展的行業,并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為快速的行業。當前,水泥行業已被國家明確定義為產能過剩的行業,并出臺了一系列措施進行規范和限制。水泥行業兼并重組的進程從2009年第四季度就開始提速,旨在清理水泥等產能過剩行業擬建項目、嚴控新建項目的國務院38號文,終結了水泥行業數年來“新建為主、并購為輔”的發展策略。以大吃小的并購戲碼不斷上演,而大企業間也是暗潮涌動,大企業間的并購正在醞釀。水泥行業雖然說是規模經濟效應明顯的行業,但是企業規模經濟的發揮仍然受制于企業的合理規模;另外,水泥市場受運輸半徑的影響非常大(100公里通常為水泥公路運輸的最佳運輸半徑),具有很強的區域性,水泥企業的過大規模必然導致運輸成本的增加。如果并購后水泥企業由規模擴大所帶來的成本的增加抵消了規模經濟所帶來的成本的降低,那么企業就應該停止并購。因此,對并購重組背景下水泥企業的合理規模的探討具有一定意義。

        一、水泥企業的合理規模

        (一)水泥企業合理規模的概念

        水泥工業企業的合理規模,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以滿足水泥消費需要為前提的企業最佳規模。它是隨技術水平、經濟水平、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變化的。合理規模不是孤立的、靜止的,而是一個動態概念。水泥企業合理規模的標志應該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單位產品投資最小、原燃材料消耗最少,技術裝備最合理,勞動生產率最高,單位產品市場成本最低。從宏觀角度看,符合生產力合理布局的要求,物流順暢合理,工廠規模與市場需求相適應。

        (二)決定水泥企業規模的影響因素

        決定水泥企業規模的影響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工業布局、市場需求、地區經濟、運輸條件及水、電條件等;內部因素包括礦山資源、技術裝備、生產組織等。選擇合理的規模就是把上述兩類因素統一起來,保證在生產和流通兩個方面,達到最低的勞動消耗和最好的經濟效果。現將主要影響因素分述如下:

        1.工業布局與工廠規模的關系。合理的工業布局是提高社會生產效果的重要條件之一。而工廠規模是體現生產力布局的一個重要方面。工廠規模的變化,很大程度上又影響著工業布局。改善工業布局不僅包括對企業在地理分布上的調整,也包括對企業規模的調整。因此,工廠規模應服從國家或地區整體戰略布局的需要。

        2.水泥消費量與工廠規模的關系。在符合布局要求的前提下,水泥工廠的規模,首先決定于在經濟運輸半徑范圍內的水泥消費量。可按下式計算:Q=πR2q其中,Q:工廠規模(噸/年);R:水泥的經濟運輸半徑(公里);q:水泥消費密度(噸/公里2年)。q=q1q2。q1:按人口計算水泥平均消費量(噸/人年);q2:水泥消費范圍內的人口密度(人/公里2)。

        水泥消費密度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水泥消費密度較大,工廠規模一般比消費密度較低的中、西部地區要大。在水泥消費密度較大地區的工廠規模較小,或在水泥消費密度較小地區的工廠規模過大,都是不合理的。

        3.礦山資源與工廠規模的關系。水泥原料資源主要包括石灰石和硅鋁質原料,尤其石灰石礦山資源對工廠規模起著最直接的制約作用。中國是世界上石灰巖礦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除上海、香港、澳門外,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均有分布。據有關地質部門統計,全國石灰巖分布面積達43.8萬平方公里(未包括和臺灣),約占國土面積的1/20,全國已發現水泥石灰巖礦點七八千處。因此建廠規模一定要與資源條件相適應。

        4.運輸條件與工廠規模的關系。水泥是一種體重、量大、低值的短腿產品,由水泥生產到市場消費直接按運輸條件及運輸費用決定工廠規模極為重要。不同運輸方式的運價率不同,其合理的運輸距離也不相同。一般來說,公路運價率最高,鐵路次之,水運最低。因此,采用公路運輸時合理的運距應小于水運。在相同的水泥消費密度下,工廠規模增大,消費半徑就增大,運輸費用也隨之增大。當運輸費用的增大超過規模增大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時,則應適當縮小工廠規模。如何衡量運輸的經濟性?通常以水泥運輸費用占生產成本或銷售價格的比重作為衡量標準。不同國家允許運輸費用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西方發達國家允許水泥運輸費用占生產成本的30%~40%。發展中國家一般控制在30%以下。根據中國的運輸條件,水泥的運輸費用對生產成本的比例控制在30%左右是比較合理的。

        (三)合理規模數學模型探討

        昃向禎在他的文章中通過借鑒瑞士學者羅伊斯(AK.Reuss)計算水泥工廠的最佳規模的方法,對他的公式進行修正,從而提出了適合中國水泥工業最佳規模的計算公式。

        昃向禎認為,羅氏模型以水泥消費為基礎,從水泥生產成本加上運輸費用的最低值來確定最佳規模的思路是可取的。但他認為按該模型計算出的最佳規模偏高,原因可能是國外的運輸費用及勞動力價格與中國有較大的差別。所以昃向禎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對羅氏模型公式的常數項進行了修正。修正后的公式為:Q=255 000q0.34906。

        (四)2009年中國六大區域水泥工廠合理規模統計

        根據中國2009年《中國統計年鑒》公布的人口數據,以及數字水泥網上的水泥產量,計算出中國2009年六大區域水泥工廠合理規模。全國六大行政區工廠平均合理規模可分為六個層次:華東最大,西南最小。依次是:華東(256.1萬噸)>中南(211.9萬噸)>東北(143.5萬噸)>華北(139.4萬噸)>西北(86.3萬噸)>西南(25.5萬噸)。全國平均153.9萬噸。除了華東和中南的平均合理規模在全國平均合理規模之上,其他四個行政區都在全國平均合理規模之下。東北和華北的平均合理規模與全國平均合理規模相差不大,但是西北和西南的平均合理規模與全國平均合理規模相差甚遠。但是,企業合理規模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因此每個區域的規模本來就應該有差別。不同區域之間的合理規模沒有可比性,但是能為每個行政區域內的省市提供一個借鑒。另外,具體到每省每地而言,工廠合理規模的大小也要按照具體條件確定,該大則大,該小則小,如靠近大城市或沿江沿海水運方便的地方規模可大些,相反消費密度低、交通不便的地方規模可小些。而且合理規模是一動態概念,隨著地區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水泥消費密度不斷上升,合理規模也應隨之變大。

        二、并購重組過程中水泥企業合理規模的思考

        水泥行業存在著規模經濟,企業間的并購重組也是為了發揮出水泥企業的規模經濟。規模經濟是說明各種生產要素增加,即生產規模擴大對產量或收益的影響。當生產規模擴大的比率小于產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時,就是規模收益遞增。當生產規模擴大的比率大于產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時,就是規模收益遞減。當這兩種比率相等時則是規模收益不變。根據規模經濟理論,通過并購活動使其資產、管理能力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從而得到不斷下降的LAC曲線。但是LAC曲線下降到最低點以后開始上升,這說明作為特定的企業的生產規模不是可以無限擴張的,適宜的生產規模受到并購后企業資產存量、管理能力、人員分工等因素的限制,所以生產規模一旦超出了最優狀態,就會出現規模不經濟。規模經濟是以企業合理規模為基礎的。企業規模經濟的發生應該是合理規模和其他影響企業業績如文化、技術和管理等因素起協同作用的時候,而且企業擁有合理的規模還是基礎條件。試想,如果水泥企業為了發揮規模經濟一味地追求企業規模擴大,以為企業規模越大,規模經濟就越明顯,忽視了合理規模,那么企業并購后的績效也是可以預見的。要想提高競爭力,在并購重組過程中,注意企業的合理發展規模是非常必要的。

        在大多數行業的生產中,企業在得到規模內在經濟的全部好處之后,規模內在不經濟的情況往往要在很高的產量水平上才會出現,所以在中國水泥行業第二輪大企業間的并購即將開始之前,水泥大企業應該考慮并購后是否會出現規模不經濟的問題。此外,水泥是一種體重、量大、低值的“短腿”產品,運輸費用在水泥的商品價值占了很大比例,所以需要考慮運輸的經濟性。運輸的經濟性通常以水泥運輸費用占生產成本或銷售價格的比重作為衡量標準。不同國家允許運輸費用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西方發達國家允許水泥運輸費用占生產成本的30%~40%;發展中國家一般控制在30%以下。根據中國的運輸條件,水泥的運輸費用對生產成本的比例控制在30%左右是比較合理的。所以在考慮水泥企業規模的時候,既要考慮規模經濟的充分發揮,以降低單位平均成本;又要考慮水泥產品區域性特征。因為過大的企業規模所帶來的規模經濟會被過多的運輸成本所抵消,甚至規模經濟所帶來的成本降低還不及運輸成本的增加。

        三、建議

        并購是把雙刃劍,它只能是做強企業的手段,而不能是目的。現在很多水泥企業一味的忙于擴張,忽視了并購后企業的合理規模的問題。水泥企業的合理規模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在并購過程中水泥企業要注意規模的合理性擴大,而不要為了并購而并購。規模經濟的發生需要一系列企業內部管理的因素的有效整合,但也需要企業合理的規模。企業規模過大和過小都不利于企業規模經濟的發生。當然不同省份的合理規模不一樣,而且同一省份不同城市的合理規模也不一樣。因此要根據每個地區的實際情況建立合理的規模。

        參考文獻:

        [1]祁紹平,肖強,劉文.水泥業務并購:是餡餅還是毒藥?[J].中國建材,2010,(2):64-69.

        [2]王燕謀.關于抑制產能過剩的一些看法[J].中國水泥,2010,(1):7-8.

        第4篇: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規模經濟理論;企業擴張;內部規模經濟;外部規模經濟

        一、我國企業規模化擴張的現狀

        在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由于經濟集中和行政割據壟斷,造成不少企業在規模上得不到擴大,同時同一行業的小型企業過多并且過于集中,完全沒有形成有很強競爭力的大型企業的集中。在我國開始轉變為市場經濟模式以后,這種經濟集中和行政割據壟斷現象得到了很好的遏制,但是從總體上說,我國的企業,仍然沒有形成合理的規模結構。

        20世紀90年代,中國也一度出現過企業兼并與收購的浪潮,但是這一兼并與收購的浪潮具有兩個明顯的特征:一是總體上來看,即使兼并與收購之后,中國企業仍然無法與國際同行業中的企業比規模,達劍最低經濟規模的不多,達到最佳經濟規模的更少,這一格局仍然沒有大的改觀。二是中國的企業兼并顯示出極強的政府干預的特征,大部分企業的兼并并不是為了獲得目標企業的某種優勢,而是國家為了改造和減少那些瀕臨破產的企業,通過政府撮合讓效益好的企業兼并效益不好的企業。試圖通過這種兼并實現企業規模經濟,而且這些企業大部分是國有企業,這是對規模經濟片面誤解,也讓中國企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使許多企業在兼并重組的過程中,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張而走向了毀滅。而中國的民營企業在20世紀80年代后也曾經出現了蓬勃發展的趨勢,但是由于在管理上的缺陷等原因,中國的民營企業并沒有得到長足的發展。而造成我國民營企業發展周期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民營企業選擇了錯誤的規模擴張模式。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在舊的經濟發展模式下,還是就目前我國的企業發展現狀而言,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這都在一定影響和限制了我國企業尤其是較大企業的發展。

        二、對企業規模經濟及規模化擴張關系研究的重要意義

        積累國外企業的大規模擴張的經驗,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企業的規模發展的方向就是追求企業的巨大化,以著名經濟學家馬歇爾的經濟理論和新古典經濟理論為代表傳統規模經濟理論似乎也表現出這樣的發展方向。但是企業在擴張過程中所采取的策略是不同的,有的企業可能采取縱向一體化的擴張戰略,而有的企業則可能采取橫向一體化的擴張方式。與這兩種情況都不相同的是,有很多小企業通過在地理上的聚集和集中也可能形成很強的外在規模經濟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國的企業尤其是跨國企業和集團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加的激烈。而這些跨國企業和集團企業的發展也慢慢成為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表現部分。我國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不但要面臨國內龐大的市場競爭,還要面對國外大型企業的競爭,同時還要面對國際企業對我國市場的爭奪,如果我國企業仍然存于規模小、競爭力弱的現狀,很快就會被淘汰,因此,企業的規模化擴張,提高自身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力的客觀需求,也要求我們對規模經濟理論與企業規模化擴張關系問題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綜上所述,對于企業規模經濟與規模化擴張關系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為企業的規模擴張和戰略選擇提供理論依據。而企業的發展同樣也會使企業規模經濟理論更加豐富,把企業規模經濟理論向前推進。

        三、規模經濟理論與企業規模化擴張的相互關系

        1 規模經濟理論和企業規模化的相互關系

        (1)信息流通程序的冗長,造成企業決策形成速度的下降。

        (2)企業的規模過大,會造成組織管理成本的提高。企業規模擴大的同時,需要增設許多新的部門和管理人員。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企業的規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個合理邊界。但是如何讓在規模擴大和企業良好運作中達到一個平衡尋求這個合理的邊界,1937年,科斯在《企業性質》一文中,認為企業的合理邊界是外部交易成本等于內部組織成本這一邊界上。

        根據這一理論,同一產業的企業規模應該是相等的,或者說至少部分企業的規模是相等的。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大小企業并存,不僅大企業表現出規模經濟的特征,小企業也表現出很強的規模經濟性。特別是后來出現的企業的兼并、并購和戰略聯盟,以及大企業集團的跨國經營活動,以上理論又是無法解釋的。此時,范圍經濟就應用而生了。范圍經濟,是指企業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而引起的單位成本的降低,或由此而產生的節約。內在規模經濟強調的是通過增加產量來實現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則是通過增加產品種類來獲得規模經濟。

        20世紀90年代,電子技術的普及以及運用,網上商店、網上銀行等新型經濟組織己日益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之中,這種新型經濟組織更是傳統理論所無法解釋的。這種企業既沒有實體也沒有邊界,其規模經濟更不可能通過固定成本、變動成本等計算。此時,各種虛擬組織理論應用而生。虛擬企業的規模經濟只能用虛擬理論來解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規模經濟理論和企業的規模化擴張是相輔相成的,規模經濟理論為企業的規模化擴張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指導,而企業的規模化擴張又推動了規模經濟理論的發展,為其提供了充實的理論依據。

        2 內外部規模經濟理論與當代企業的規模化擴張

        企業的規模經濟分為內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規模經濟,這兩種規模經濟在現實中確實足存在的,但是由于兩種規模經濟的形成機制和因素不同,因此對企業的規模化擴張的影響也不同。

        (1)內部規模經濟理論與當代企業的規模化擴張

        內部規模經濟是指企業的產量提高時,企業生產的平均成本下降,即規模經濟或規模報酬遞增是存在于企業內部的,因而又稱為內部經濟或內部規模經濟。這個概念的形成具有自身的歷史背景:19世紀早期,工業革命的發生和以機器大生產為特征的工廠的出現為工廠規模經濟和車間規模經濟理論的誕生提供了條件。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結構的變化,企業的組織形式也開始復雜化,企業的規模經濟已經不能簡單用產量提高,平均成本下降來解釋,傳統的規模經濟理論已經無法解釋現實中的問題。

        事實上傳統經濟學關于規模經濟的解釋還是給了我們深入認識規模經濟的機會,規模變動是生產要素的同比例變動,規模的擴大帶來新技術的使用和更合理的分工和專業化。機器大生產的企業規模是大的經濟效益好而小的差,事實上假如生產要素都是連續可分的話,生產規模結構一定,企業規模結構對經濟報酬確定就毫無影響。可是生產要素并不是可以任意取值的,比如廠房、機器,無論如何是不能讓半個廠房、半臺機器運作的,對于人力資源一樣,也不能只計算半個人,正是由于這些因素的存在,制約了企業總規模的最小取值,即存在一個下限,達到結構最優的規模。

        這種純粹從技術角度來認識企業的規模經濟的理論是一種靜

        態的規模經濟理論,但是在現實中企業規模的變化不僅僅與技術設備這些生產要素有關,而且更多的是受到行業狀況、市場容量、技術變化等外部因素的影響。有一些行業需要很大的規模才能實現規模經濟,那么企業可以在較大范圍內擴張,如汽車制造業、化工產業等;而有一些行業在很小的規模就能實現規模經濟,如餐飲業、貿易公司、咨詢公司等,那么企業就會采取連鎖經營等方式,而不是無限地擴張規模。企業如果市場的需求是無限的,那么企業就能無限制地擴張下去,企業生產的東西越多,盈利就越多。外部技術的變化對企業的規模擴張影響也是極為明顯的,特別是電子計算機的應用和網絡的普及,使得企業的內部和外部經營成本大幅度下降,這為企業的規模化擴張提供了便利,也因此產生了一些全球性的大企業,如美國的微軟公司、波音公司等。

        從動態的角度來看企業的規模經濟變動與企業擴張的關系,就會發現企業可以是無界的,只要條件允許,就可以無限制地擴張,企業就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內部規模經濟。

        (2)外部規模經濟理論與當代企業的規模化擴張

        外部規模經濟是指同行業企業在同一地理范圍內集中配置,隨著同行業企業數量的增加和行業總產出規模的擴大,全行業所有企業的平均成本都將出現下降的趨勢,這種現象就是“外部規模經濟”,或者叫“行業規模經濟”。

        外部規模經濟在空間上表現出來就是聚集模式經濟,而這種聚集規模經濟的存在對單個企業的規模擴張的作用是雙重性質的,即聚集效應既可能導致企業組織的分化,也可能導致一體化,這主要看這種效應對企業來說是正面的外部效應,還是負面的外部效應。

        一方面,當聚集經濟表現為正面的外部效應時,由于眾多企業彼此都享受著外在經濟的好處,亦即外部市場的交易費用是較低的,此時單個企業并不存在規模擴張的客觀需要,而是產生了組織分化的傾向,即把企業組織內部的某些職能分化出去,通過外部市場交易宋完成。目前較為普遍的方式是:同一行業中的一個較大規模的企業將其生產的產品的某些部件或零件包給其他企業去加工。以機械制造加工業為例,如果機械設備生產廠家處于城市的中心位置,由于受到生產場地或者環境保護等的限制,將設備上的耐磨部件,通常是鑄造件外包給附近的鑄造廠。有的甚至是采購除了核心技術的全部的零部件,然后自己進行組裝,再以自己的品牌銷售。汽車行業也較為常見。

        反之,另一方面,當聚集經濟表現為負面的外部效應時,由于外部市場的交易費用較高,此時,聚集可能會誘使企業之間進行縱向一體化或橫向聯合,亦即產生組織整合的傾向,即企業規模將趨于擴大。還以機械加工為例,當同一市場上這種加工設備的廠家增多時,就會增加對同類鑄造部件的需求,在這些鑄造部件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鑄造廠家肯定會提高價格;也有可能是維持原來的價格,但是質量上卻不能保證。當鑄造件的價格超過了企業自己鑄造的綜合成本時,采購部件的企業肯定會考慮自己建造鑄造廠;或者為了獲得穩定的零件供給,保證設備的質量,也會把外包的鑄件自己鑄造或加工。

        第5篇: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壟斷協議 壟斷協議除外制度 認定

         

        壟斷協議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稱謂,歐盟稱限制競爭協議,德國稱卡特爾,美國稱聯合、共謀,日本稱不正當交易限制等,多表達為卡特爾。壟斷協議是一種常見的壟斷行為,因其危害性較大,為維護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各國反壟斷法都對其加以規制。并非所有的壟斷協議均為非法,對那些形式上符合壟斷協議的特征,卻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又不會造成明顯的社會不公的行業或行為,排除適用反壟斷法,保障本國規模經濟的發展,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壟斷協議產生的理論基礎 

         

        反壟斷法素有“經濟憲法”之稱。現代反壟斷法產生的標志是美國1890年制定的《謝爾曼法》。從經濟學上講,壟斷是指少數企業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對生產和市場進行控制,并在一定的市場領域內從實質上限制競爭的一種市場狀態。①壟斷的產生不是偶然的,是競爭的必然結果。市場存在競爭,競爭優化資源配置,反過來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正當競爭擾亂經濟秩序,限制或抑制經濟發展。競爭雖然是經濟學和競爭法中經常使用的概念,但是,由于競爭的表現非常多樣化和非常紛繁復雜,人們除了列舉一些在產品價格、產品質量、生產數量等方面為爭取有利交易機會的行為外,很難給競爭下一個圓滿的定義。②普通意義上,競爭是兩個以上的經營者為獲得更多的交易機會,謀取最大的利益而針對對手采取的行為。實踐證明經濟學家所設想的完全競爭是不存在的,但是有效競爭是可以實現的。所謂完全競爭,在經濟學上,一般是指滿足了下列條件才成立的情況:在市場上進行交易的賣方和買方的數量均非常的多,任何一個賣方或買方對于市場的價格都不可能產生任何的影響;任何一個賣方或買方都擁有關于市場內的價格及其他的交易條件的完整信息;在市場內進行交易的商品是同質的,不存在差別化;存在著所有生產要素的完全可移動性,賣方、買方必須能夠自由地加入或退出各種交易活動。在現實中的幾乎所有市場(少數農產品市場除外)中,賣方和買方的數量均受到了限制,信息也是不完全的,產品也被差別化了,而且生產要素的移動也是不完全的,加入或退出也不是完全自由的。現實中的市場競爭是不完全的,在市場中經常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壟斷因素。③本質上,壟斷限制或排斥了競爭,這對市場經濟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許多國家都通過立法禁止壟斷。 

        壟斷協議是指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為。壟斷協議理論的發展,與壟斷概念的發展是分不開的。早期結構主義下壟斷的概念是靜態的,與市場結構分不開;后來向行為主義轉變,壟斷的概念是動態的,與市場行為分不開。壟斷行為,是指經營者以獨占或有組織聯合等形式,憑借政治優勢或行政權力,操縱或支配市場,限制或排斥競爭的行為。我國立法也采用了行為主義的概念。1994年5月成立反壟斷法起草小組,之后反壟斷法的相關制度不斷在新通過的法律、法規中有所體現。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14條第1款規定,經營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也有禁止串通投標、招標的規定。《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決定》,對濫用行政權力限制競爭的行為做出了禁止性規定。我國反壟斷法規制了兩類壟斷行為,即經濟壟斷、行政壟斷。經濟壟斷行為包括: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壟斷協議的危害性較大,但企業之間的某些協議促進競爭,所以不能一概而論視為非法。各個國家都有除外制度,保障本國規模經濟的發展。 

        壟斷協議分橫向壟斷協議和縱向壟斷協議。橫向壟斷協議是同一生產環節的企業關于價格、數量、產量、市場分割等方面的限制或排斥競爭的協議。如: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限制商品的生產數量或者銷售數量;分割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采購市場;限制購買新技術、新設備或者限制開發新技術、新產品;聯合抵制交易;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議。縱向壟斷協議是不同生產環節的企業限制或排斥競爭的協議。如固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價格;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議。

        二、禁止壟斷協議適用除外 

         

        第6篇: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概念范文

        【論文關鍵詞】比較優勢理論 新貿易理論 國家競爭優勢 理論 邏輯

        一、關于比較優勢理論

        從經濟學說史的角度來看,解釋國際貿易產生原因的理論分析始于18世紀的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匪姑埽ˋdam Smith)的絕對優勢論。亞當匪姑莧銜?各國存在生產技術上的差別,以及由此造成的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絕對差別是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的基礎。4年后,大衛防羆甕跡―avid Ricardo)在絕對優勢的基礎上提出了比較優勢論,認為比較成本才是國際分工的依據。

        但比較優勢理論并沒有解釋一國為什么在出口特定產品時具有比較優勢,要素稟賦理論對這個問題做了解答: 如果一個經濟的資本勞動比大于另一個經濟的資本勞動比,那么該經濟在資本密集型產品的生產上具有比較優勢,而另一個經濟則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上具有比較優勢。要素稟賦理論最終完善了比較優勢理論,從此比較優勢論成為了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石,人們把它寫進了教科書。現實中,除了歷史原因外,近300年來,中外學者,尤其是西方學者,都極力贊成和倡導這一理論,幾乎形成常識。 20世紀50年代俄國經濟學家里昂惕夫(Leontief)用投入產出分析法對美國1947年的進出口商品要素(資本和勞力)結構對比分析,結果令他大吃一驚:美國出口商品中含有較少的資本和較多的勞動,而進口品中卻含有較多的資本和較少的勞動,這與要素稟賦理論所持有的觀點恰恰相反。后來,里昂惕夫又用1951年美國貿易商品結構的數據再次作了計算,結果仍然相似。其他學者也進行了這種驗證,證明了里昂惕夫之謎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關于新貿易理論

        里昂惕夫之謎對要素稟賦理論提出了挑戰,也動搖了整個國際經濟學界。加上戰后國際貿易出現一些新情況、新特點:如技術密集型產品貿易比重的上升,發達國家之間貿易量大大增加,產業內貿易的迅速發展等等。這些現象是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所無法解釋的,上個世紀60年代以后,西方經濟學界陸續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論、技術差距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和新貿易理論等等,其中新貿易理論又被人們認為是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的集大成者。 新貿易理論主要的貢獻者是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PaulR.Krugman)。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在建立模型時附加了很多不符合實際的假設,就是這些假設才導致了其對新的貿易現象無法做出解釋。如果改變其中的某個假定,就會導致不同的結論。所謂“新貿易理論”就是在改變了上述某些假設后形成的一系列理論觀點。

        新貿易理論的發展建立在兩個與以往理論不同的理論假設上:

        (1)企業生產具有規模經濟;

        (2)國際市場的競爭是不完全的。但一旦將規模經濟引入國際貿易理論,經濟學家們就必須面對市場結構的問題。在產業組織理論產生以前,國際經濟學界對此無法突破。20世紀70年代后,產業組織理論蓬勃發展,從而為貿易理論在不完全競爭的市場里的分析提供了工具。 建立在規模收益不變和完全競爭前提上的傳統國際貿易理論,使用國家之間在自然環境、技術、勞動生產率和要素稟賦等方面的差異來解釋國際貿易的發生。

        由于貿易能改善雙方的資源配置狀況并使雙方的國民福利得以提高,因此,自由貿易是最佳的政策選擇。但在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的條件下,市場本身的運行處于一種“次優”的境界,這種次優的境界并不能保證潛在的收益一定能實現,適當的政府干預或許有可能改進市場的運行結果。新貿易理論認為一國可以憑借生產補貼、出口補貼或保護國內市場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國戰略性工業的成長,增強其國際競爭力,謀求規模經濟的額外收益,并借此掠奪他人的市場和工業利潤。實施這一措施,可以提高自身的經濟福利。這里貿易政策通過影響本國廠商及其競爭對于決策行為而產生轉移經濟租和擴大本國市場份額的效果,政府政策起到了許多寡頭競爭模型中戰略性行動— —如投資于超額生產能力或研究和發展——相同的作用。

        因此,稱之為“戰略性貿易政策”。 新貿易理論雖然是作為對比較優勢理論“反叛者”的面目出現的,但仔細地研究會發現,新貿易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首先,新貿易理論是對傳統貿易理論的發展而不是全盤否定,傳統貿易理論的完全競爭,規模報酬不變下的2×2×2模型不過是新貿易理論J×N×M模型的一個特例。即使在規模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的條件下,新貿易理論指出,只要做出一些必要的假定,如將規模經濟和壟斷產生的壟斷利潤,看成是“企業家才能”這種虛擬要素的報酬(這種假設不盡合理),那么貿易商品所體現的要素凈含量仍反映了國家間的相對要素稟賦差異。也就是說,是新貿易理論兼容了傳統貿易的正確結論,并有新的發展,但從本質上說,是將傳統貿易理論的相對要素稟賦原理修正為相對要素稟賦的規模經濟優勢原理。 其次,沒有否定比較利益原則。新貿易理論指出,要素稟賦的相對差異是比較優勢,比較優勢的來源不僅取決于國家大小和國家經濟規模大小,而且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政府對產業的干預情況。在這一點上,新貿易理論強調了人的行為的重要性,這和當前的主流經濟學是相通的。換句話說,新貿易理論中的比較優勢是廣義的比較優勢。

        再次,在最基本的分析方式上,繼承了自李嘉圖以來這個系列學說的特點,就是把作為國際市場上比較于其他國家的競爭條件視為既定的條件,通過發揮這個優勢來取得增值價值的貿易利益,新貿易理論的產品的異質性和需求偏好相似,是從需求方面反映了產業內不同交換在比較利益的實現條件,而在供給上產生比較利益的是規模經濟優勢。 所以,也有人將比較優勢的學說分為:以李嘉圖為代表的是“勞動耗費差異決定的比較利益”,以俄林(Bertil Ohlin )為代表的“資源秉賦差異決定的比較利益”,以克魯格曼為代表的 “規模經濟差異決定的比較利益”。上述理論雖說在傳統理論的基礎上有了革命的發展,但他們只是對現實中的某一個方面進行解釋,而且又有各自的特殊假設,所以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局限性。如新貿易理論指出規模經濟是企業獲取比較優勢的重要源泉,但什么國家的公司會獲取這些優勢?在哪些產業?該理論認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這是歷史因素、偶發事件和過去政策的產物,這種解釋無法令人滿意。面對這些問題,實踐呼喚著更具統一性和說明性的理論的出現。

        三、關于國家競爭優勢理論

        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波特(Michael Porter)出版了《競爭戰略》、《競爭優勢》、《國家競爭優勢》三本書,引起了西方經濟學界和企業界的高度重視。波特的理論都是從企業的角度去考察競爭優勢如何培育和塑造的。他認為:“競爭實際上不是在國家之間而是在公司之間進行的。”“迄今為止,我還不曾看到哪個國家不擁有強大的公司卻能在全球經濟中進行競爭。”因此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實際上是從本國內部尋求影響優勢或者說導致某國出現某種規模經濟的原因。國家競爭優勢的主要思想體現在波特的“鉆石圖”中。

        1.生產要素。生產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級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個國家先天擁有的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等要素,高級要素是指通過投資和發展而創造出來的要素,如高科技、熟練勞動者等。波特認為,在國際競爭中,隨著科技的進步,一國要取得競爭優勢,其高級要素比基本要素更為重要。

        2.國內需求。波特認為,擴大國內需求有利于形成規模經濟,有利于提高產品的質量、檔次和服務水平,也有利于在國際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

        3.相關支撐產業。相關支撐產業即為主導產業提供投入的國內產業,包括上游供給產業及其他相關產業,波特認為,這是影響一國主導產業取得國際競爭優勢、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4.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波特認為外部環境與企業的競爭能力息息相關,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企業必須不斷更新產品、提高效率,才能取得持久、獨特的競爭優勢。同時,激烈的競爭環境還迫使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

        5.政府的作用。政府對產業競爭優勢的實際作用是影響上述前四個方面的因素。政府對這四個要素的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波特指出,一國政府所起的作用,雖然屬于輔助要素,但對國家整個競爭優勢的形成,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二戰后西方經濟的復蘇,就為日本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本、技術和市場容納力,而日本政府及時采取的產業結構、組織及技術政策,對于日本 各時期主導產業的形成和及時轉換,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6.機遇。一些偶然性的事件和機會有時也會對一國的產業競爭優勢產生影響。其別重要的是:發明活動、技術上的突破、世界金融市場和匯率的變化、世界或地區需求的高漲、外國政府的政治決策、戰爭等。由于這些偶然事件的發生,為那些能夠適應新形勢的國家的企業獲得競爭優勢提供了機會。 另外,波特將一國優勢產業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生產要素推動階段。產業主要靠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成本獲得優勢,這實際上是傳統比較優勢理論的一種表達,體現了新舊理論的繼承性;第二階段是投資推動階段,競爭優勢的獲得和產業價值鏈的延續主要來源于資本要素,持續的資本投入可以大量更新設備,引進技術并提高人員素質;第三階段是創新推動階段,競爭優勢的持續需要產業中整個價值鏈的創新,特別是要依靠企業將高科技成果轉化為商品的努力;第四階段可稱為財富推動階段。產業主要靠吃老本維持,創新的意愿及能力均下降,面臨著喪失競爭優勢的危險。這就提示人們,要居安思危,通過促進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升級來提高價值鏈的增值水平,防止被淘汰的厄運。

        四、貿易理論的邏輯(第3頁) 在眾多的貿易理論中,有沒有一種理論能夠將眾多的流派結合,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結論,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這一點。現有的諸多國際貿易學說看上去雜亂無章、茫無頭緒,甚至相互沖突,但如果我們以波特的競爭優勢概念作為線索,以其競爭優勢理論作為框架,就可以將它們全都納入其中,建立一個邏輯嚴密、脈絡清楚的統一的國際貿易理論新體系。 首先比較優勢概念和競爭優勢概念存在著密切聯系。在李嘉圖的年代,經濟規模很小,幾乎處于完全競爭狀態,對于當時的經濟學家來說也確實意識不到規模經濟及不完全競爭,所以當時的比較優勢也就理所當然地能夠自然轉變為競爭優勢。換句話說,古典時代的比較優勢是波特競爭優勢理論的一個特例,是原始狀態的競爭優勢。

        另外,根據波特的觀點,一國競爭優勢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其中第一個階段是要素推動階段,此階段的競爭優勢主要取決于一國在生產要素上擁有優勢。這種表述,與傳統比較優勢學說的表述是一致的,表明比較優勢蘊含于競爭優勢之中。我們可以把比較優勢學說看成是競爭優勢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對競爭優勢理論的初步展開、競爭優勢概念的初步闡述。同樣的新貿易理論的出現,并沒有脫離競爭優勢理論的框架。 在近代,由于經濟規模的擴大,經濟學家逐漸意識到了規模經濟的重要性,由于內部規模經濟必然會導致不完全競爭,所以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新貿易理論將規模經濟與不完全競爭引入了國際貿易,論述了在新的市場條件下,規模經濟及壟斷優勢是國際貿易發生的另一個原因。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就是,古典時代的競爭優勢就是比較優勢,但在新的市場條件下,規模經濟及差異化的產品才是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并形成競爭優勢的兩大法寶。同時波特還回答了企業規模經濟的源泉,認為相關產業的聚集和國內需求的旺盛將有助于形成外部和企業規模經濟。

        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要素特別是資本要素的流動性日益增強的情況下,比較成本優勢不再為一國所獨享,如某一國家勞動力比較豐富和便宜,外國企業可以借助資本流動到該國投資設廠加以利用、獲取利潤并匯回母國。在此情況下,某一國的比較優勢實際上成為本國及外國都可以利用的區位優勢。誰可以利用?是本國企業,還是外國企業呢?這就要看哪個國家有國際競爭力強的企業。一個國家資本實力雄厚或者技術、管理上有競爭優勢的企業越多,其利用國外比較優勢獲利的能力就越強。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跨國企業往往是依靠其競爭優勢,借助投資活動在全球范圍內對資源進行整合,因此競爭優勢成為國際貿易分工的主要基礎,一國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越多,就越可以在國際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別國的資源,并減少本國資源被別國企業整合(張二震,馬野青 2003)。

        第7篇: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概念范文

         

        二、經濟發展的一般機制:從古典經濟學到新興古典經濟學

         

        社會經濟發展的一般機制是經濟學特別是發展經濟學需要回答的一個基本問題。古典經濟學和現代新貿易理論、新增長理論、新制度經濟學以及新興古典經濟學的發展歷程、研究成果及各學派之間的交叉互補深刻地揭示了專業化、分工與經濟發展的相互作用和一般機制。在薩克斯和楊小凱(SachsandYang,2〇01)看來,經濟發展或者說貿易產生與發展的基本驅動力(drivingforce)主要有兩種:一是不同經濟主體間的外生比較優勢,二是內生絕對優勢。2這正是古典貿易理論的兩個基本組成部分。斯密認為,天生相同的人可以通過后天選擇不同的專業而產生不同產品生產率的差異,貿易產生的根源即在于這種不同勞動分工基礎上的絕對優勢。李嘉圖則認為這種“絕對優勢”并不是產生貿易好處所必要的,他強調了外生比較優勢與分工的關系。在新貿易和新增長理論興起之前,人們普遍認為絕對優勢是比較優勢的一個特例,因此更關注李嘉圖的貿易理論。隨著經濟理論和貿易實踐的發展,李嘉圖比較優勢理論開始引起人們的重新思考。一是在國際貿易中,發達國家之間以及相同或相近工業部門之間的貿易量要遠大于發達國與不發達國之間的貿易量,即“林達爾”(Linda)貿易模式,這一現象對李嘉圖理論提出了挑戰;二是在李嘉圖貿易理論中,人們只能利用外生給定的比較優勢,這一優勢本身不能被內生地決定和發展演進,而且李嘉圖模型中只有一種投入要素,其邊際的和平均的生產率都是不變常數,不存在報酬遞增,這使其難以解釋一些新的發展現象;三是李嘉圖理論雖然被當作貿易理論的基石,但在現代主流經濟學發展中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和關注,突出表現在比較優勢理論很少被納入到正式的數學模型中去,因為李嘉圖理論在模型化中會涉及角點解,3而傳統的邊際分析不能用于這類模型。

         

        針對李嘉圖模型上述缺陷的理論思考推動了現代經濟學在不同層面和方向上的發展。在強調專業化和勞動分工的古典經濟學之后,馬歇爾將“規模經濟”概念引入了新古典經濟理論。當一個企業的生產力隨著企業規模的提高而提高時,就稱存在著內部規模經濟,而外部規模經濟則是指一個企業的生產力隨著整體經濟或一個部門規模的提高而提高,而不是由單個企業或部門的規模擴大而產生的。作為無法對古典經濟學中分工思想進行形式化處理的一個替代物,4馬歇爾建議使用外部規模經濟這一新的概念.事實上,這一概念所包含的經濟現象很接近于當代在專業化和分工基礎上所產生的網絡效應。

         

        在新古典經濟學中,規模經濟被當作經濟增長最主要的驅動力量,經濟學家利用規模經濟尤其是內部規模經濟來解釋經濟增長與發展。在迪克斯特和斯蒂格利茨(DixitandStiglitz,1977)模型中,有一個規模經濟和多樣化消費之間的兩難沖突,一方面規模經濟要求生產產品的種類越少,每種產品的產量越大越好,另一方面消費的多樣化偏好又要求較多的產品種類數。市場會折衷這一兩難沖突形成一種壟斷競爭的均衡,內生地決定市場上的產品種類數。容易看到,經濟規模、市場容量以及人口規模的擴大都會有利于折衷上述沖突,從而有利于經濟的發展,而前提是要求統一大市場的形成.D-S模型的獨特方法和有趣結果推動了當代貿易和增長理論的發展.例如在D-S模型中,交易雙方并沒有先天的比較優勢,但卻產生了后天的絕對優勢.而克魯格曼(Knigman,1979)正是利用這一方法,用規模經濟解釋了國際貿易為何主要發生在先天條件相近的發達國家之間,而不是比較優勢較多的發達國與欠發達國之間的所謂“林達爾”貿易模式。人們發現,利用規模經濟概念可以將規模報酬遞增引入模型,改變新古典生產函數中單一要素邊際收益遞減、總體規模報酬不變的基本假定,從而能夠解釋一些新的發展現象并將某些重要的經濟增長變量內生化。埃蒂爾(Ethier,l979)就利用規模經濟與機器種類多樣化的兩難沖突將機器種類數、貿易依存度等變量內生。機器種類的增加與技術進步密切相關,受到這一點的啟發,盧卡斯(Lucas)和羅默(Romer)將外生規模經濟引入模型而內生技術進步,來解釋沒有外生技術進步條件下的經濟增長以及人力資本、知識等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與運用規模經濟概念的方法不同,以楊格、I克爾(Becker)、楊小凱等為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從專業化的角度來研究報酬遞增和內生經濟增長,因為按斯密的理論,勞動分工提高生產率是基于專業化能提高生產率這一原理的。可見,對于現代經濟學來講,一個十分基本和必須回答的問題是:遞增報酬實現的源泉是什么?是規模經濟還是專業化與分工?把生產函數從新古典的不變規模報酬假定修改為報酬遞增時有兩種途徑:一是從規模經濟角度;二是從專業化和分工角度。到底哪一種更為科學和根本,兩者的關系如何?

         

        楊格(1928)從三個方面論述了這個問題,即“分工和專業化是遞增報酬的實現機制”,“不僅市場大小決定分工,而且分工也決定市場的大小”,“供給和需求是一個銅板的兩個反面”。楊格定理的突出特點是注重從經濟網絡和一般均衡的角度看待問題。遞增報酬的實現機制應當從累進的分工和專業化的角度來觀察,將產業的運作視為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遞增報酬來源于專業化程度不斷加深,分工鏈條不斷加長,不同專業化分工之間相互協調所帶來的最終產品生產效率的提高。遞增報酬是專業化分工的經濟網絡的基本特征。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規模經濟只有在專業化分工的基礎上才能出現,不進行專業分工,而只有生產要素投入的擴大并不會帶來生產率的提高。規模經濟可能伴隨在經濟增長和發展過程之中,卻不是經濟增長與發展的根源。進一步地看,專業化生產意味著生產者對供給其生產的產品而對其他產品的產生需求,從而產生交易,需求和供給都源于專業化分工。分工的發展會帶來市場交易的增加進而促進市場范圍的擴大,而市場范圍的擴大又會推進專業化分工的發展。經濟中的遞增報酬正是源于分工水平提高與市場范圍擴大之間的正反饋效應,或者說分工的網絡效應。專業化分工才是遞增報酬與經濟增長的根源。

         

        與分工和專業化緊密相連的是不同經濟主體之間的交易行為。交易起著不同專業化分工之間聯系紐帶的作用,從而使整個社會經濟形成一個龐大的經濟網絡.但是交易行為本身是需要費用的,是有成本的。這樣,一方面分工與專業化的發展會帶來經濟主體之間更多的交易行為,進一步拓展經濟網絡;另一方面分工與專業化的發展會受到交易費用的制約,過高的交易費用會阻礙分工與專業化的發展,減少人們之間的交易行為。而交易費用的降低會促進人們之間通過交易獲得來自專業化和分工的好處,加速市場化進程,加快社會經濟發展。專業化分工與交易行為構成了人類經濟社會的基本概貌,而專業化分工與交易費用之間此消彼長的兩難沖突(tradeoff)及其有效折衷則成為貫穿社會經濟發展過程的一條主線。將專業化分工與交易費用相結合的新興古典框架正體現了古典經濟發展理論與新制度經濟學的融合,可能更科學地揭示了經濟發展的一般機制,同時對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諸如地方貿易保護等一系列問題的分析更有解釋力。

         

        當我們審視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時,應當從上述發展的一般機制出發。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是一個孤立的經濟現象,而是由其所處的經濟網絡的分工水平所決定的,一個地區分工的形成及其演進就是其融入一個更大的經濟網絡的過程,而網絡的規模是同市場規模同步發展的,在現實經濟中表現為市場容量的擴大和統一大市場的逐步形成。

         

        三、地區分工與經濟發展:一個分析框架

         

        上文已經談到,現代經濟學對專業化和分工問題的模型化研究涉及到角點解,而這是以邊際分析為特征的新古典經濟學所難以解決的。幸運的是,新興古典經濟學的超邊際分析成功地解決了對角點解的處理問題,使我們能夠拋開新古典經濟學中消費者與生產者相分離的分析框架,而將經濟主體看作一個生產與消費的統一體,來研究其可能做出的生產和消費決策。顯然,這樣的假設更符合現實,從而大大增強了超邊際分析對地區間貿易行為的解釋能力程文利、薩克斯和楊小凱(ChenS,SachsandYanS,200°)、薩克斯和楊小凱(2001)以及張定勝(1999)對引入交易費用的李嘉圖模型的超邊際分析為研究我國的地方貿易保護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和分析工具。本文中我們就利用一個簡單的引入交易費用的李嘉圖模型的超邊際分析研究地區分工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和地方貿易保護問題。

        第8篇: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銀行保險;經營效率;規模經濟;范圍經濟

        一、引言

        壽險業不僅提供人身安全保障服務,并且也是金融市場長期資金的供應者,壽險業能否有效率地經營,是學術界與政府相關部門關注的一項重要課題。近年來,我國銀行保險高速發展,各保險公司紛紛注重銀保合作模式,其合作的業務范圍與銷售量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銀行保險保費占壽險業所有保費收入的比例越來越大,成為國內壽險業至關重要的營銷渠道之一。因此,壽險公司參與銀行保險業務對該公司的經營效率到底有何影響,值得深入研究。

        二、文獻回顧

        國外關于保險業效率的研究起步較早,Cummins & Zi(1998)研究了美國的445家壽險公司的從1988年至1992年的相關數據。使用兩種不同測度效率的方法來進行比較研究,最后研究結果顯示:大規模公司呈現規模報酬遞減,而較小規模的公司則呈現規模報酬遞增[1]。近年來,國內對保險效率的研究也出現不少,黃薇(2006)估算了1999-2004年期間28家壽險和非壽險公司的成本效率和利潤效率,結論表明組織形式(集團化)對兩種效率均由正向影響[2];甘小豐(2008)利用動態前沿模型分析中國保險業1996年~2005年的成本/利潤效率及規模效率的演進趨勢,并研究了宏觀因素和行業結構對保險業利潤效率的影響[3]。

        縱觀國內外學者對保險業效率水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技術效率的研究,尤其是對規模效率研究成果頗多。本文將參考經濟效率的分解,以及考慮到我國壽險業的經營情況,把我國壽險業經營效率分解為技術效率,規模效率以及純技術效率。下面本文將從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角度來分析壽險業參與銀保業務對其經營效率的影響情況。

        三、規模經濟效應

        規模經濟通常用物質產出或生產成本的概念來定義。規模經濟能夠使企業形成自身優勢,主要存在于企業與物理生產過程直接相關的活動之中。壽險公司參與銀行保險業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帶來規模經濟效應。

        (1)壽險公司參與銀行保險能夠拓寬公司經營渠道,從而迅速擴大公司規模。借鑒國外銀行保險發展經驗,我們可以發現,西方發達國家的保險市場在經過數百年發展之后,市場已經趨于穩定與成熟。傳統的營銷渠道己經較難使保險公司的業務出現大幅增長,因此,銀行保險最開始出現于發達國家。銀行保險的出現就為保險公司帶來了新的營銷渠道,從而也為壽險公司擴大其業務規模以及增加其市場份額帶來了機遇,從而提高壽險公司的規模效率以及整體經營效率。

        (2)銀行保險能夠減少信息不對稱的影響。首先,保險公司通過與銀行的合作,可以掌握交叉客戶的相關數據資料,并對承保信息加以比照核實,就能進一步獲知投保客戶的信用及財務狀況,進而降低信息不對稱的影響,最終有效控制承保風險。其次,保險公司還可以借助銀行和客戶已經形成的信任關系,拉近保險產品與客戶間的距離,以及借助銀行品牌及形象的優勢,擴大保險公司品牌的知名度。最后,通過銀保合作信息共享,保險公司就能夠對潛在客戶執行市場細分,制定相關營銷策略,以設計有針對性的保險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進而提高保險經營的成功率,最終提高壽險公司的技術效率以及整體經營效率。

        (3)壽險公司參與銀保業務可以有效地節約壽險公司的經營成本,進而提高產品的利潤貢獻。采用傳統的個人營銷方式,保險公司的銷售成本比較高。一般而言,人壽保險的交易成本更高,大約占首期交易額的30%-50%,如果通過銀行渠道進行銷售,那么就可以直接利用銀行已有的資源,使用銀行遍布全國的分支機構和營業網點來進行展業,如此不僅可以避免壽險公司機構的重復建立,還能減少工作人員的配置,進而節約人力成本。

        四、范圍經濟效應

        范圍經濟是指研究經濟組織的經濟效益和經營范圍關系的一個基本概念,即經濟組織的生產和經營范圍擴大而致使平均成本降低以及經濟效益提高的情形。也可以說由一個經濟組織生產多種相關聯的產品的單位成本小于由一個或者多個經濟組織分別來生產產品的單位成本之和的情況。壽險公司參與銀行保險業務也能夠從如下幾方面產生范圍經濟效應。

        (1)業務協同,即范圍經濟可以體現在業務結構的升級或者生產效率的提高。保險和銀行盡管同屬于金融服務行業,但是這兩者的金融分工卻存在差異:銀行主要職責是協調與管理資金需求和供給;而保險公司則主要負責協調與控制各類風險。因此,銀行和保險公司雙方可以通過銀行保險這一戰略來發揮各自專業優勢,達到全面發展。保險公司能夠利用以及分享銀行渠道向客戶提供金融服務,保險公司與銀行能夠更為有效地開發出新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從而滿足當前客戶對金融產品多樣化的需求。保險公司參與銀行保險業務可以拓寬銷售渠道,開辟了一條體現保險公司效率優勢的新途徑。而且,客戶對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多元化需求也得到滿足,最終形成保險公司、銀行以及客戶的三贏局面。

        (2)財務協同,即范圍經濟體現的生產成本降低以及經濟效益的實現。銀行擁有龐大營業服務網絡以及人員優勢,因此經營保險產品及服務的邊際成本較低,比較容易涉足相關金融領域以降低平均生產成本,從而取得范圍經濟效益。首先,銀行保險也進一步為商業銀行提供實現范圍經濟的空間。其次,銀行擁有豐富的客戶資源,以前只為其提供銀行服務,因此,一方面沒能充分發揮銀行產能,另一方面也沒有充分滿足客戶的需求。再次,保險產品與銀行產品作為金融產品的組成元素,在產品形態與功能以及產品營銷上都有很多相似之處,比較容易被銀行柜員與客戶所接受。

        (3)風險分散。制度經濟學理論認為分散與克服風險或者克服對風險的厭惡也可以帶來利潤。風險是削弱經濟活動效益的一個重要因素。人們比較傾向于結果更為確定的經濟活動,而避開一些報酬波動很大的活動。所以,人們試圖通過制度的創新來降低或克服經濟活動中存在的風險,進而增加制度收益。因此,降低風險就成為了銀行和保險進行多元化經營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

        五、結論

        如前文所述,規模經濟意味著壽險公司在參與銀行保險業務過程中,單位生產成本會隨著自身規模擴大而降低;范圍經濟意味著壽險公司與銀行合作加深過程之中隨著經營范圍的不斷交叉結合,從而提高了各自剩余資源的利用率以降低單位生產成本。并且,無論是規模經濟還是范圍經濟,從投入產出的角度上來講都意味著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分析得出,壽險業參與銀保業務對其經營效率確有正面提升的作用。然而,如何測度壽險公司的經營效率以及如何選取壽險業銀保業務參與程度的替代指標來建立回歸模型,以進行相關的實證分析,將是作者后續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Cummins.J.D.,&Zi,H.Measuring economic efficiency of the US life insurance industry:Economic and mathametical programming techniques,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1998,10(2):131-152.

        [2]黃薇.我國保險業的市場結構與績效研究[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6(5).

        [3]甘小豐.中國保險業效率結果的實證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8(7).

        [4]孫剛,劉璐.中國壽險業效率變動實證研究—基于數據包絡分析(DEA)方法[J].財經問題研究,2010(5).

        第9篇: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概念范文

        關鍵字:物流;產業集群;競爭優勢

        中圖分類號:F323.2 文獻標識碼:A

        一、物流產業集群的界定

        1.物流產業集群的概念

        產業集群的概念處在不斷的發展之中,邁克爾•波特(1998)將產業集群定義為:在某一特定領域內互相聯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機構的集合。對于物流產業集群目前還沒有比較權威的定義,很多學者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章建新(2007)認為物流產業集群是指在一個區域地理環境中,聚集著功能不同的物流企業,依靠地理和區域經濟的優勢,將運輸、倉儲、貨物進出口、物流加工與配送及信息處理有機集成,形成物流產業鏈,提高物流運行效率。賈興洪(2007)提出:物流產業集群是不同類型物流企業以及物流基礎設施在空間上的集聚,從而形成在一定區域內物流資源的高度密集和專業化經營程度很高的物流經營場所。文海旭(2005)認為物流產業集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間范圍之內,以物流主干企業為核心的,同時具有競爭和合作關系,有相互關聯性的物流企業、專業化的供應商、服務供應商、相關產業廠商、以及相關機構(如大學、制定標準化的機構、產業公會等)集中并保持持續競爭優勢的現象。

        2.物流產業集群的特征

        對于物流產業集群概念的界定,雖然沒有比較統一的說法,但大多的學者都認為,物流產業集群是一個由物流企業為主,集聚在同一個區域范圍內為其它行業提供物流服務的相關企業、機構群體的集合。

        物流產業集群的一般性特征主要體現在:物流企業具有明顯的空間聚集性;各個物流企業之間具有分工專業化的特征;物流產業集群內企業具有共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及價值觀念,具有區域的“根植性”;物流產業集群內創新活動呈現出明顯的網絡化特征。

        物流產業集群作為服務業產業集群,具有一些不同于其它產業集群的獨特經濟特征,主要體現在:物流需求是一種派生需求,基于這種派生需求的特性,物流產業集群的形成依賴于區域經濟和區域其它產業的發展;物流活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區域基礎設施的建設,因此物流產業集群的發展受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的限制;現代物流屬于第三產業,有物流需求的集聚才會有物流產業集群的形成;物流產品差別化特性,使得物流產業集群內的物流企業之間存在著競合關系的特征。

        二、物流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

        1.資源優勢

        物流產業集群的資源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物流產業集群對資源產生了強大的吸引效應,將有直接聯系的各種資源吸引過來,為集群內企業的迅速成長提供所需資源。二是在物流產業集群內部實現了各種資源的共享,特別是信息資源的共享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關鍵的支持平臺。三是物流產業集群中的企業之間實現了分工協作和信息共享,較容易地實現了及時供貨、零庫存、全面質量管理等物流管理目標,使社會資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2.市場效率優勢

        物流產業集群在市場效率方面的優勢體現在使其企業獲得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降低交易成本、獲得信任等方面。物流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具有地理位置接近的優勢,通過規模經濟使其營運成本處于最低狀態,無法獲得內部規模經濟的單個物流企業通過外部合作獲得規模經濟優勢。范圍經濟優勢則體現在物流集聚區內,單個物流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而多個物流企業之間分工協作,形成各項成本的節約,產生物流產業的內部范圍經濟。在物流產業集群內,由于空間集聚以及社會文化相近特征,企業之間可以建立良好的信任與承諾關系,減少企業的機會主義行為。

        3.創新優勢

        地理上的接近性、業務聯系的緊密性、信息交流的快捷性迫使物流產業集群內的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營銷創新和組織管理創新。創新的形成主要源于學習,學習不僅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效率,而且還可以極大地促進創新的產生。在一個小范圍內聚集了大批物流企業,這些物流企業之間不斷地相互學習,任何一個企業的具有潛力和市場前景的創新,很快被集群內的其它企業吸納并消化,企業通過這種快速學習和模仿來實現自身的更新和升級。不斷的創新和學習使得物流產業集群保持著創新優勢,提升了集群的競爭力。

        4.市場競爭優勢

        物流產業集群的競爭力是通過企業之間的合作優勢體現的。合作競爭能夠促成企業之間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企業所擁有的資源是有限且不相同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物流企業通過在供應鏈的優勢環節上展開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在供應鏈某個環節上擁用的競爭優勢,實現乘數效應,獲取更多的利潤,以達到整體利益最大化。物流產業集群內企業在合作中進行學習,在競爭中得到鍛煉,從而提高各自的經營管理實力,同時促進物流產業集群所在區域的整體競爭力。

        三、結論

        物流產業集群是具有相對競爭優勢的區域內經濟組織模式,物流業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關鍵支持產業,其發展的好壞不僅影響物流企業的經濟效益,更對當地其它產業的發展帶來重要的影響。物流產業集群的形成和發展,有助于節約社會資源,為集群內企業獲得競爭優勢,提升區域物流的整體競爭能力,發揮物流產業的整體優勢,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健康的發展。

        作者單位:南京河海大學商學院 無錫江南大學商學院

        參考文獻:

        [1]邁克爾•波特. 國家競爭優勢[M].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125-130.

        [2]章建新. 基于全球產業鏈的物流產業集群競爭力分析[J]. 經濟問題,2006,(5):56-58.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思思久久国产精品丝袜 | 亚洲精品理论国产电影 | 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 | 亚洲论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