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醫理論體系基本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1.028
中圖分類號:R24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6)01-0110-02
器官移植是將器官整體或局部從供體移植到受體,以重建病變器官生理功能的治療方法。它改變了傳統內科疾病主要依靠藥物的治療途徑,已成為臨床治療多種終末期疾病的有效手段。但隨之而來的新生醫學難題也一直困擾著醫學界,如自身排斥反應及應用抗排斥反應藥物所帶來的不良反應等,現代醫學尚無有效解決方法。中醫辨證論治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解決上述難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將中醫理論和實踐與現代醫學發展緊密聯系,研究和解決器官移植相關領域的難題,能夠發揮自身優勢。
1 器官移植技術與中醫基礎理論的關系
早在古代,我國就有器官移植設想的記載。《列子?湯問》云:“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疾,同請扁鵲求治,扁鵲謂公扈曰:‘汝志強而氣弱,故足于謀而寡于斷,齊嬰志弱而氣強,故少于慮而傷于專。若換汝之心,則均于善矣。’扁鵲飲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藥,即悟,如初,二人辭歸。”由此可知,器官移植的思想在中國傳統醫學中即有萌芽。《靈樞?本神》云:“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天年》又說:“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指出在中醫理論體系下的人體各臟腑器官,均受之于父母媾精結胎成形。而對于外源性器官的來源及性質問題,中醫經典古籍無相關記載,更未對外源器官功能異常的病因病機進行相關分析[1]。
器官移植在中醫體系里無相關理論闡述的重要原因,歸根到底在于中西醫自然觀、方法論的本質差異[2]。中醫學體系建立在“元氣論”的基礎上,采用“象思維”模式,決定了中醫學重整體、強調辨證論治的基本特征;而西方醫學體系建立在原子論、還原論的基礎上,決定了西醫學重視局部、強調解剖的基本特征。因中醫所認識的生理、病理并非建立在解剖
結構上,所以,不可能把本來不屬于解剖結構的生理、病理套用到以解剖結構為基礎的理論上去。在以往中醫臨床實踐過程中,往往將供體器官視為自身器官,但因患者本身臟腑氣血陰陽失調的體質,以及移植術后應用免疫抑制劑所致的不良反應,產生了一系列特殊的病機特點。所以,從中醫重視功能的角度分析,根據臨床證候學特點,應將移入的器官與正常器官在功能差異上進行對比,可能會對相關理論的創新有所指導。
器官移植作為一種醫療手段,可以成為探究中醫藏象、經絡理論與實體器官相關性的有力工具。有觀點認為,從經絡理論入手可以探討器官移植后人體的生理病理改變[3];亦有報道通過自體干細胞移植技術反向探討了“心腎相交”的關系[4],以及通過排異反應研究肺與大腸相表里的生理病理機制[5]。隨著現代科學的不斷發展及對相關問題研究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復雜性科學對中醫的研究日趨興起,會為中醫理論體系的創新注入新活力,而中醫理論體系的創新反過來也將有力促進現代醫學的發展。
2 辨證論治
2.1 腎移植術后
臟腑虛損,腎氣衰微,濁毒瘀血內停,加之手術耗損氣血、損傷絡脈,而術后應用大劑量免疫抑制劑更加重了氣血損傷,故腎移植術后基本病機以腎氣虧虛為本,瘀血內阻為標。對此可從下列證型辨治。
2.1.1 氣虛血瘀證 患者素體腎氣衰微,加之手術更耗傷正氣,術后氣虛無力行血,故而成瘀,證見發熱、腰酸腹痛、下腹墜脹、少尿、面黑、舌質紫黯、脈弦澀等。血瘀發熱予桃仁承氣湯或血府逐瘀湯;瘀血少尿予益氣養血、化瘀利尿通淋之劑,藥用丹參、當歸、赤芍、益母草、馬鞭草、劉寄奴、小薊、白茅根、生地黃、牡丹皮、黃柏、當歸、大黃、瞿麥、石韋、甘草梢等。
2.1.2 脾腎兩虛證 因供體腎本身非己所有,加之長期免疫抑制劑毒性作用,導致先天不足,后天失養,耗損脾氣,使脾腎兩虛,證見肢冷、少尿浮腫、惡心嘔吐、舌苔白膩、脈沉細乏力。可予溫膽湯治其標,真武湯、加味壽胎丸治其本。
2.1.3 氣血虧虛證 腎病日久終致脾腎同衰,氣血生化無源;久病耗傷氣血,食欲不振則氣血更虛,證見面色萎黃、神疲乏力、納差、腹脹、足膝無力,舌質淡白、苔薄白,脈細。方以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加減。
2.2 肝移植術后
肝移植術前肝失調達與疏泄,橫犯脾胃,復因手術損傷經絡,肝郁血瘀,或邪毒留戀而致毒瘀壅滯,肝郁不疏,克于脾土,故肝血瘀阻、脾虛氣滯為肝移植術后的基本病機特點[6]。對此可分以下證型辨治。
2.2.1 肝膽濕熱,瘀血內阻證 肝移植術后,濕熱毒邪內生,迫及肝膽,損傷膽絡,煎熬膽液,化生腐濁泥沙,阻塞膽絡,證見黃疸、全身浮腫、腹大如鼓、大便油黑、舌苔黃厚膩、脈細數。治療上,前期以清熱利濕、解毒化濁、疏泄肝膽為主,藥用茵陳、生地黃、秦艽、車前草、甘草、赤芍、王不留行、路路通、黃芩、黃連、黃柏、生大黃等;后期以活血化瘀、疏利肝膽為法,藥用陳皮、法半夏、茯苓、甘草、芥子、桃仁、紅花、丹參、赤芍、王不留行、路路通、絲瓜絡、柴胡、黃芪等。
2.2.2 脾虛氣滯,肝脾不調證 術前肝病遷延,久病必虛,加之手術損傷,機體衰弱,尤以脾氣虧虛明顯,證見面色萎黃、消瘦、乏力倦怠、舟狀腹、納差、脘腹脹悶、便溏不爽、脅肋脹滿疼痛、情志抑郁不舒、或喜嘆息、或心煩急躁易怒、面色晦黯等。治以疏肝實脾,重用柴胡、白芍、黃芪、黨參、太子參、麩炒白術、薏苡仁、山藥、雞內金等以調和肝脾、化濕助運,少佐清熱解毒之品。
2.3 抗排斥藥物不良反應
抗排斥藥物在抑制機體免疫系統對移植器官排斥作用的同時,也會導致諸如免疫功能低下、腎毒性、感染、誘發腫瘤等不良反應。中藥具有免疫雙向調節作用,使供受體兩者相適應,糾正應用免疫抑制劑所致不良反應,以建立新穩態。近年來,運用中藥配合免疫抑制劑綜合治療在臨床已取得一定效果。如免疫抑制劑對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中醫學認為其病因病機為藥毒損傷人體氣血津液,傷及五臟六腑,毒邪內蘊,肝腎虧損所致,根據其臨床表現,可歸屬中醫“虛勞”范疇。遵“虛則補之”“治病求本”原則,可用黃芪、當歸、太子參、白術、補骨脂、鹿角膠等。
腎移植術后患者因長期應用抗排斥反應藥物,自身免疫力低下,體質較為虛弱,故邪毒極易入侵。腎藏精,為封藏為本,腎虛則封藏失職,濕停熱郁而化濁,故有些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對此,可采用補腎化濁之法,藥用黃芪、山萸肉、杜仲、黃柏等。
3 小結
器官移植能有效解決終末期器質性病變的難題,但對器官移植術后器官功能不全、排異反應等功能性疾病的治療不甚理想。中醫具有重視整體和功能的特點,在器官移植相關疾病的有效運用顯示出其不可替代的價值。與此同時,器官移植給中醫帶來的理論和實際問題,為中醫理論的不斷完善和繼承創新提供了機遇。總之,中醫理論要發展,需要沖破西醫認為生理病理都建立在解剖結構上這一狹隘觀點的桎梏,從實際出發,在現代醫學不斷發展背景下,以更寬廣的視野拓展出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 何金森,劉若蘭,盧莎,等.腎移植角度質疑腎為先天之本[J].中西醫結合研究,2011,3(4):214-215.
[2] 陳小平.元氣論與原子論的差異及其對中西醫學發展的影響[M]//張宗明.自然辯證法概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33-34.
[3] 陳新淦.對器官移植者中醫經絡研究的思考[J].中醫雜志,2006, 47(8):571-572.
[4] 徐志偉,張進,張明.從心腎相關探討干細胞移植治療冠心病心衰的中醫理論內涵[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09,32(5):1-4.
[5] 嚴興科,王宇,張廣全,等.肺與大腸相表里理論與研究進展[J].陜西中醫,2003,24(4):378-380.
[6] 潘淼,孫百軍,袁紅霞.乙肝后肝硬化肝移植術后中醫證型轉化規律初探[J].光明中醫,2009,24(2):199-200.
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根本觀點。科學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哲學思想的支配和制約。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構成了整個中醫學基礎,是中醫學的基石。它對中醫學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但隨著西醫學及現代科學技術的引入,它的歷史局限性就越來越顯得突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認識和發展中醫理論,這是一個非常嚴肅而又值得深思的問題。下面就中醫學中相關的哲學思想與中醫學的發展及歷史局限性作簡要探討:
1氣一元論
在中國古代哲學中氣,是構成萬物的本原,是天地萬物生存變化、消亡的根源。中醫學先賢為何要把氣一元論學說引入到醫學中來?推測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1氣的特點
自然界中無處不在,運動變化自如,猶如生命的原動力。
1.2氣與人體關系
人類生存在地球上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人的呼吸運動是生命的象征,吸是氣體進人體內,呼是氣體排出體外,呼吸運動停止人的生命也就終止了。此外,人是一個運動著的機體,除了整體運動外內臟也在運動。
正因為氣的特點與人的生命特征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系,故而中醫學先賢們把氣一元論學說引入到醫學中來,用以闡述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及治療方法。認為氣是生命的本原,是構成生命的基本物質。把人的生理活動增強與減弱的特性歸究于氣的變化、運動的結果。在病理上可把某些病理變化歸究于氣逆、氣滯、氣脫、氣泄、氣亂等所致。在治療上則采用補氣、降氣、行氣、固脫等治療方法。把那些具有某些藥理作用的中草藥分別歸屬于補氣、行氣藥物等。
在氣的理論引入中醫后,能比較生動地解釋了人的某些生理、病理現象。使中醫學便于理解、學習、推廣。這對當時的醫學發展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但隨著現代西醫學的引入與發展,相比之下這些解釋確實顯得過于簡單化,不能精確地反應出人的生命活動過程,也不能精確地反應人的解剖、生理、病理變化及藥物的性能。如:呼吸之氣。現代西醫學已精確地認識到氣體在肺及組織的交換過程;氣與能量的代謝過程;局部與整體的調節過程等。
根據現有的西醫研究資料顯示:人體的肌肉運動、能量代謝、神經體液調節系統及細菌、病毒感染等與中醫學中的氣所闡述的生理、病理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我們把這些西醫成果引入到中醫的氣的理論體系中,就有可能進一步延伸氣的范圍,使氣學說能與現代科學接軌,以此來指導中藥治療可能會更有利于提高中醫藥的療效。如:甲減、貧血、肌炎、重癥肌無力、腫瘤放化療后等都有可能表現為相同的氣虛癥狀。對此,我們是否都要相同的補氣藥?若根據西醫的病因病機的不同再進一步深入地探索哪味或幾味補氣的中藥及相關組合對哪種病更有療,這樣對提高中醫藥的療效及促進中西醫接軌可能會更有意義。
2陰陽學說
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宇宙間一切事物不僅其內部存在著陰陽對立統一,而且其發生、發展和變化都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的結果。中醫學先賢為何要把陰陽學說引入到醫學中來?引用陰陽學說重點在于闡明什么?推測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2.1陰陽學說特點
陰陽本指物體對日光的背、向,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它與自然界的寒、熱,光明、陰暗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2.2陰陽與人體關系
陰陽學說重點是闡述溫熱與寒冷之間的矛盾。人體是個相對恒溫體,當機體溫度過高或過低人的生命活動就會受到影響。在某些病理狀態下人的體溫會產生上下波動,體溫的上下波動又會使某些器官活動產生相應的變化。此外人體對環境溫度的變化極為敏感。正因為陰陽的特點與人的生命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系,故而中醫學先賢們把陰陽學說引入到醫學中來,用以闡述生命的起源和本質,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的根本規律。
今天我們如何評價陰陽學說的歷史意義及對中醫學發展的影響。應從兩個方面來探討:第一、我們應當承認它的歷史意義。陰陽學說引入中醫學后,能比較合理地解釋了人體的某些生理、病理現象。通過歸納推理使相關的治療方法能夠合理歸類,使中醫學便于理解、學習、推廣。第二、我們也要正確地認識到它的歷史局限性。用陰陽學說解釋人體的一切生命活動及疾病的產生、發展和防治的過程,顯得過于簡單、粗略,不能精確地反應出人的生命活動過程,也不能精確地反應人的解剖、生理、病理變化及藥物的性能,相對于現代醫學已不能同日而語。如:現代研究證實熱能的產生與神經、體液、肝、肌肉及酶化學反應等密切相關。發熱與細菌、病毒、霉菌、螺旋體感染及腫瘤、免疫、體溫調節異常等有著密切相關,其治療方法針對性也更強。
目前中醫陰陽學說是個相對封閉的醫學體系,未能與現代醫學及現代科學相銜接,不能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嚴重地限制著中學的發展,使中醫一直在原地踏步。如果我們能把現有的醫學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醫的陰陽體系中,它有可能變成一個相對開放的并能與現代醫學接軌的新的中醫學體系。如:中醫學的陰陽學說最基本的作用是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的“寒熱”兩方面的矛盾,同時也是指導臨床寒熱病用藥的標桿。那么中醫學的陰陽與西醫學的人體生理、病理到底存在著那些內在聯系呢?根據現有的資料它與甲狀腺、胰腺、腎上腺、性腺、垂體、下丘腦、血氧(血氧的交換、飽和、運輸、離散等)、炎癥介質、心肺功能、肝功能、血管活性物質、能量代謝中相關的酶及微生物感染等都有著密切的關些。若能把這些醫學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醫的陰陽體系中,它有可能變成 一個相對開放的并能與現代醫學接軌的新的中醫學體系,可能會顯著地提高中醫藥的臨床療效。
3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所構成的,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物質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天地萬物的運動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則的統一支配。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質和特點,歸納為五個系統。這五個系統乃至每個系統之中的事物和現象都存在一定的內在關系。從而構成一種復雜的網絡狀態。中醫學先賢為何要把五行學說引入到醫學中來?引用五行學說重點在于闡明什么?
由于當時的歷史條件的限制,古代的圣賢們通過五行學說類比歸納,用五種物質將人體劃分成五大系統,通過生克制化理論說明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的統一體,同時說明人與自然的統一。另外,還以此來說明臟腑的生理功能,五臟病變的傳變,指導疾病的防治等。五行理論的引入,使中醫理論框架進一步完善。但對于復雜的人體僅以此五類物質來進行類比歸納、演繹,在當時可能就顯得過于簡單、粗糙。它明顯帶有勉強與不完善性。
隨著現代西醫學的發展,人們對人體的解剖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等認識得都比較清楚,五行學說在闡明人體的組織結構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等方面幾乎與現代醫學無法接軌、無法同步發展。
4辨證論治與中醫學發展及其歷史局限性
辨證論治是唯物論和辯證法的體現,它的主要哲學思想即事物是發展、變化的,針對這些發展、變化著的事物的處理方法也應當隨之而變化。中醫學主要運用辨證的思想來闡述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指導臨床用藥。辨證論治思想是中醫學的精髓。辨證論治理論的引入,使中醫理論更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中醫學得以更好地發展。
在實驗醫學出現之前,中醫學實質即是癥狀診治醫學。中醫的辨證論治學說可以說是無懈可擊的,但隨著實驗醫學的發展越來越顯示它的歷史局限性,甚至嚴重困擾著臨床醫務工作者。主要表現如下:首先,如腫瘤、乙肝、結石、艾滋病等疾病的無癥狀期,這時是無證可辨的,但此時若加用中醫藥治療是很有價值的。其次,如紅斑狼瘡、類風關、糖尿病、心臟病等很多疾病在穩定期也是無任何癥狀,無證可辨的。但其實驗指標仍然異常,此時若加用中醫學治療對穩定病情,控制復發是非常必要的。其三、有很多疾病表現復雜,難以歸類,無法辨證。其四,有很多疾病按現有的辨證論治去選藥治療其療效很一般或者根本就無效,而根據經驗去治療其療效會更好。根據我個人的臨床經驗起碼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患者不能按辨證論治去用藥。對此我們應該怎么辦?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把辨證論治當著絕對真理,只能做臨床參考。
5總結與展望
建立在傳統的樸素的唯物辯證法之上的中醫理論,經過幾千年的運用與發展,為中華民族歷代的健康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至今對全世界的治病防病仍然發揮巨大的作用,但是隨著西醫學與現代科學的發展,人們對人體的解剖結構、生理機能、病理變化以及疾病的病因、防治等認識的不斷深入,越來越感到在傳統的哲學思想指導下的中醫理論體系正在嚴重地束縛著中醫學的發展,以至于今天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的臨床醫務工作者在矛盾與困惑中行醫。針對目前的中醫現狀我們應該怎么辦?如果能把現有的科技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醫中,使傳統的中醫理論變成一個相對開放的并能與現代科學接軌的科學體系,可能對中醫學發展及提高臨床療效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如:中醫學的陰陽學說最主要的作用是闡述人體生理、病理的寒熱兩方面的矛盾及解決方法。機體的溫涼寒熱與甲狀腺、胰腺、腎上腺、性腺、垂體、下丘腦、血氧〈血氧的交換、飽和、運輸、離散等〉、炎癥介質、心肺功能、肝功能、血管活性物質、能量代謝中相關的酶及細菌、病毒感染等都有著密切的關些。如果我們把這些組織器官、相關酶炎癥介質功能的變化及微生物感染等引入到中醫的陰陽體系中,就能使陰陽學說能與現代科學接軌,以此來指導中藥治療可能會顯著地提高中醫藥的療效。
隨著科技發展和醫療觀念的深刻變化,我國中醫藥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正逐步得到世界的青睞,這為我國中藥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七五”以來,中藥產業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和良好的發展勢頭,初步形成了由中藥農業、工業、商業和知識產業組成的產業體系。然而,整體情況并不樂觀,它面臨著國際跨國醫藥公司紛紛投資天然植物藥的嚴峻考驗。如何指導和促進我國中藥產業的發展,提高我國中藥產業的競爭力,積極應對挑戰,是我國中藥產業發展面臨的一個緊迫問題。本文從中藥及中藥產業內涵分析的角度,為解決這一系列問題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 中藥產業內涵的初步分析
1.1 中藥的內涵
由于尚無明確界定,筆者僅對幾組概念[1]進行辨析的基礎上,嘗試給中藥做出一個完整的界定。
1.1.1 中藥與植物藥(草藥)
所謂植物藥,又稱草藥,多未納入任何醫藥理論體系,僅按民間經驗使用,與我國民間草藥沒有什么區別。西方國家出于對中醫藥的誤解,把中藥納入其植物藥的管理范疇。而中藥絕非植物藥,不能將中藥降低為草藥,中藥與植物藥的主要差別如下:
1)中醫藥有系統、完整的理論,有浩瀚的文獻,遵方用藥有規律可循;西方植物藥僅憑零散的經驗使用。
2)對中醫藥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建立了一定的醫事制度,歷史悠久;西方植物藥則成形于近幾十年。
3)中藥講究炮制,講究藥物四性五味和歸經;西方植物藥應用生藥,不懂炮制后藥性之改變。
4)中藥多用復方,講究君臣佐使;西方植物藥一般用單味藥,偶用復方,多則四味,亦無君臣佐使之說。
5)幾千年來,中醫藥曾是我國唯一的醫療保健體系,直至今天,各種急性病、慢性病,仍在使用中藥治療;而西方植物藥僅用于可以自我診療的輕淺病癥。
最后,中藥的定義應該更寬泛一些,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等。而民間所說的草藥大多指藥材或是飲片(曬干后的藥材,整株,往往不分根、莖、葉等,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飲片)。但是,隨著中醫藥的不斷發展,有的草藥由于逐漸廣泛使用,可以過渡或上升為中藥。
1.1.2 中藥與天然藥物
雖然中藥多數來源于天然,但將中藥等同于天然藥物,則是不對的。因為天然藥物與中藥是不能等同的兩個概念,區別如下:
1)解決的問題不同 :中藥要解決的是中醫臨床診斷后認定的癥結,服務于辨證施治的需要;天然藥物要解決的是現代醫學診斷出的疾病,服務于現代醫學臨床的需要。2)研究對象的區別:中藥研究的對象包括天然動植物藥,也包括礦物藥,甚至包括化學藥品,如升紅丹、輕粉等;另外還包括一些生化藥品,如豆豉、神曲等。而天然藥物的研究對象就是指天然的動植物藥材。
3)研究的方法不同:中藥研究是按照升降浮沉特征、對應人體的變化、采用君臣佐使的配伍方式制備的。天然藥物研究是按照和現代化學藥物研究同樣的方式來進行的。
4)研究者不同 :不懂得中醫的基本道理就無法研究中藥;不懂得現代藥物研究就不能研究天然藥物。換言之,研究天然藥物的人可以對中醫一無所知,研究中藥的可以不熟悉現代藥物研究。
5)藥物范疇上有所區別:中藥不僅很多源于天然藥物,而且有很多化學合成藥物,且有些飲片的炮制也是化學過程。
1.1.3 中藥與傳統民族藥、化學及生物藥物
以藏藥為例,首先,理論不同。藏醫的理論主要講究藥物的生長、性、味、效以及五源(水、土、火、風、空);另外,講性、味、效是臨床用藥的理論基礎。藏藥的藥味有6種(甘、酸、咸、苦、辛、澀),其中以苦味為最佳藥物效果。由于藏藥一般生長在海拔3 800多米的雪峰上,藥物沒有被污染,藥物的有效成分沒有受到其它物質的干擾和破壞,所以藥效比中藥還要起效迅速。另外,藏藥治病的最大特點是直入病灶,直接抑制病毒,從機體根本上去治療。中醫是二元論,藏藥藥理是四元五味。
其次,藏藥的采集與中藥也不同。中藥是根據季節去采集,而藏藥是在藥材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時采集。
中藥與化學及生物制品的概念辨析可歸納于表1。
總之,中藥是和中醫理論體系密切相關的一個復雜概念。為了便于理解,我們可以適當地將中藥的概念內涵通俗化,即指納入了中醫藥理論體系,能夠按中醫理論使用的藥品,其中尤為強調的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完成各項用藥工作[2]。
1.2 中藥產業的內涵
1.2.1 中藥產業的定義
中藥產業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從事中藥的經營和研究及其相關經濟活動的部門。該部門以中藥為專業范圍,圍繞對中藥的各種需求進行分工和合作,通過一系列活動將各種資源進行組合,產生能滿足人們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1.2.2 中藥產業的范疇
中藥產業的范疇對應的是中藥產業的專業范圍。根據中藥產業專業范圍的不同來理解中藥產業,中藥產業概念有大、中、小之分。小產業限于對中藥藥品的開發與經營;中產業包括對以中藥為原料的一切有形產品的開發與經營;大產業涵蓋對以中醫藥為資源的一切有形產品和無形知識的開發與經營。
從中藥產業的產業鏈來看[3]:中藥農業、中藥工業、中藥商業和中藥知識經濟產業構成了一個中藥產業體系。中藥的第一產業即中藥農業,由中藥材采集、捕獵和栽培、飼養構成了整個中藥產業的基礎。中藥的第二產業即中藥工業,體現了以中藥飲片炮制加工、中成藥制劑和中藥保健品生產為主要內容的中藥產業化主體和發展方向。中藥的第三產業即中藥商業,以藥材、飲片、中成藥、保健品等市場供應和原料采購為主要內容,以及與中藥產業緊密相關的加工、儲藏、運輸、服務業,也包括中藥的出口貿易和合作,是聯結中藥農業與中藥工業的橋梁和紐帶,完全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進行商業貿易。中藥的第四產業即知識產業,是以技術創新和信息網絡為主要內容的新興產業,也是發展中藥的先導產業。
從中藥產品的功能性來看,中藥產業涵蓋以中藥材為原料的各種用途產品的經營和開發,中藥產品包括中藥藥品、保健品、食品、護膚美容品、其他用途產品(如天然色素、天然香精、天然農藥、各種天然工農業輔料等)。
從中藥成分的差異性來看,中藥產業包括對中藥材、飲片、中成藥、中藥提取物、中藥有效成分、中藥化合物等的開發和經營。
從中藥的指導理論來看,中藥是在中醫基本理論指導下用于防治疾病的藥物,包括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中藥產業包括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的開發、經營。
從中藥的民族特性來看,中藥產業不僅包括對漢族人使用的中藥的開發和經營,而且包括對中華各民族藥物(如藏藥、蒙藥等)的開發和經營。
2 內涵分析對增強我國中藥產業競爭力的啟示
根據內涵分析,結合我國中藥產業自身現狀,不難發現,我國中藥產業要走出國門,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做出自身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體系。筆者從內涵分析的角度,提出增強我國中藥產業競爭力的建議。
2.1 中藥內涵的啟示
從上述概念辨析中,很難對中藥下一準確定義,但在中藥產業發展的全過程,都應該貫穿中藥產業內涵這樣一條主線。首先應有意識地突出中藥的內涵,強調與其他醫藥的區別,并堅持自身的獨特性,形成中藥產業的競爭優勢。特別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應當明確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內涵,即具備哪些基本內容的醫藥學理論體系才能稱作中醫藥學理論體系,這是確定中藥概念內涵的基礎和準則。筆者認為,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內涵為: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用臟腑、經絡、衛氣營血、三焦等表示人體的功能部位;以八綱一陰、陽、表、里、寒、熱、虛、實來表示機體的功能狀況,以四診的望、聞、問、切作為了解機體狀況的手段;按辨證論治的原則,即確定機體的狀況(包括病因、病位和病況)而采取相應的治療或預防措施;若采用藥物來影響機體的狀況時(因尚可采取針灸、推拿、按摩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藥的程序,即根據機體狀況,確定疾病機理,選擇相應防治法則如八法的汗、吐、下、和、溫、清、補、消法的何種,確定基本方藥類型,最后選擇合適藥物而施治于人,以達防治疾病的目的;在診治的全過程中,始終堅持強調機體內因為主而又不忽視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觀。具如上基本內容的醫藥學理論體系,則為中醫藥學理論體系[4]。
第二,將中藥概念的內涵與中醫藥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對應起來。具體來說,中藥概念的內涵應包括下面3個主要方面:1)藥物本身的獨特性能表述,主要有性味、歸經、升降浮沉等;2)藥物功效用中醫藥學的術語和指標表述,如解表、涼血、平肝、理氣、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等。3)藥物配合使用時,按“君臣佐使”關系配伍組成復合藥物,使各味藥共同構成一個功效整體而發揮作用。配伍時,還要考慮各種藥物的七情、反畏、“藥對”等關系。總之,具備上述基本內容的藥物可稱為中藥。
第三,還需要明確中藥的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中藥指漢族傳統草藥,廣義的中藥還包括民族藥(即我國其他民族傳統使用的草藥)及民間草藥(即民間流傳的僅根據經驗使用的草藥)。
2.2 中藥產業內涵的啟示
2.2.1 加強對中醫藥知識產權的保護
中醫藥是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最有前景的知識產權領域,加強對中藥的知識產權的保護刻不容緩,國家應當加大保護力度,研究其范圍和形式,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從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進行中藥知識產權保護,并且應加快制定和完善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法規及制度保障。
2.2.2 提高中藥產品質量,制定質量標準
中藥產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關鍵是需提高產品質量,而標準則是質量的基礎,只有執行高水平的標準,才能有高質量的產品。而從目前發展現狀不難看出,我國中藥產業在行業管理上不很規范,尤其是在質量標準和生產規范方面還處于一種初級狀態。所以,制訂適合中藥特點又能被國際社會接受的質量控制標準,對于中藥產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5]。
2.2.3 培養適應國際化需要的中醫藥人才
面對國際市場的巨大商機與挑戰,我國中藥產業國際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而產業競爭的關鍵是人才的競爭。培養適應需要,尤其是國際化需要的中醫藥人才對整個產業的發展是大有益處的。因此,必須大力發展中醫藥教育事業,提高教育水平,加快人力資源的培養,為中藥產業的發展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積極創造能使高素質人才發揮作用的良好環境,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開發-產業化的人才隊伍,從而更好、更快地推動我國中藥產業的國際化進程。
2.2.4 注重中藥資源保護,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個產業要想獲得持久競爭力,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特別是對有限的中藥資源而言,可持續發展之路更是刻不容緩。近年來,由于管理無序和過度開發,中草藥資源逐年減少,由此可見,通過政府鼓勵乃至強制中藥資源的保護,建立中藥資源可持續發展體系勢在必行[6]。
參考文獻
1 李佛基. 中醫中藥概念探析[J].安徽中醫臨床雜志,1999,11(5):346-349.
2 蕭笛. 什么是中藥[J]. 家庭中醫藥,2006,(1):13-14.
3 洪凈,張相勇,楊龍會. 中藥現代化的地位和作用[J]. 中醫藥發展論壇,2002,9(4):1-4.
4 秦旭華,金沈銳. 中藥概念與內涵的衍化[J].中醫研究,2006,19(10):4-6.
5 王耀剛,段宏泉. 建設現代化的人才隊伍-中藥現代兒的核心戰略[J].中草藥,2006,37(1):152-153.
摘要:中醫證候動物模型是開展中醫證候實驗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研制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實驗研究的正確性和可行性。文章從中醫理論體系指導、優化造模因素、建立嚴謹客觀的動物證候評價標準、注意模型穩定性等方面對于中醫證候動物模型需要注意的有關問題進行探討。提出中醫證候動物模型的研制過程艱辛,仍需醫家共同探索。
關鍵詞:中醫證候;動物模型
中圖分類號:R-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717(2007)05-0914-02
隨著科學的發展,中醫藥學的研究已經完全突破了長期以來以經典校注、引證發揮和臨床診治觀察為主的傳統模式,實驗研究已成為中醫科研方法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實驗研究當中,中醫證候動物模型的復制更是開展中醫證候及中藥新藥實驗研究的一個重要途徑,以其實證性研究方法為廣大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工作者采用。近年來,為了探索中醫證候動物模型的研制,諸多醫家在此方面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然而仍存在許多問題需深入探討,有待進一步的充實完善,筆者不揣淺陋,試探討建立中醫證候動物模型需要注意的有關問題。
1中醫證候動物模型需要在中醫基礎理論體系的指導下研制
中醫證候動物模型是在中醫學整體觀念及辨證施治思想指導下,運用臟象學說和病因病機理論,把人類疾病原型的某些特征在動物身上加以模擬復制而成,是中醫學人體證候的具體再現。而中醫的證是一個綜合的癥狀群,它是疾病發生、發展過程定階段的病理變化,有著深刻的病因病機理論。是辨證論治的起點和核心,也是中醫證候動物模型的靈魂。只有在中醫理論體系指導下研制的中醫證候動物模型,才可以從根本上基本等同于人體臨床證候,才具有現實意義。
而目前部分中醫證候動物模型的復制。不是在中醫理論體系的指導下,而是純粹利用化學藥物造成一種類似中醫的某一“證”的病理狀態。這種與中醫臨床貌合神離的模型或許實際上只是某些西藥引起的毒性反應或機械損傷,出現的病理狀態和中醫的證候生拉硬套,難免有牽強附會之嫌。比較典型的如采用注射大劑量外源性醋酸氫化可的松制作陽虛動物模型,四氯化碳肝毒性制作肝陰虛動物模型,利血平毒性制作脾虛動物模型,腎皮質電灼傷誘發“腎陽虛”動物模型等等。
筆者認為,中醫證候動物模型所揭示的應該是中醫學的基本內涵,這種利用西藥造成的中毒反應和病理狀態來茍合中醫證候之表象,是難以模擬出人體證候之本質的,是不可取的,更是經不起推敲的。我們應當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從本質上對證候進行復制,從而使實驗模型和臨床人體達到盡可能的一致,為中醫證候的實驗研究提供真實而可靠的依據。
2中醫證候模型復制亟待優化純化造模因素
造模因素及方法有目的、有依據的選擇是模型能否成功的關鍵。目前學術界對中醫證候動物模型存在的爭議大多數都集中在中醫傳統病因塑模因素上,筆者認為關于這方面的論說,主要存在以下兩點爭議。
2.1模擬中醫傳統病因確定動物模型證候屬性值得深思
理論上講,某一證候動物模型的造模因子應當符合該證候的中醫傳統病因,這是合理的。但實際上傳統病因并不一定是能直接引起相應證候的客觀因素。郭書文等就指出,中醫在一個階段的證候所得病因,主要是由“審證求因”獲得,即多從臨床辨識而來。況且,由于當時科學檢測技術和手段的滯后,對引起病證的真正病因尚不能完全弄清楚,因此,“審證求因”后的病因并不一定是疾病或證候產生的原發病因。且傳統病因造模時作用時間、施加強度均不宜控制。此外,綜合性的病因與機體內在因素相互作用,是導致中醫臨床復雜證候的一個特點。因此,模擬中醫傳統病因施加于動物確定模型證的屬性值得進一步研究。
2.2同一證的造模方法多特異性較差
以脾虛證模型為例,郭書文統計脾虛證的造模方法多達24種。就傳統病因而言,有飲食所傷者,有勞倦過度者,有苦寒泄下、耗氣、破氣等單因素或復合因素造模法。近年來有關脾虛動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報道最多的是采用大黃等苦寒泄下法,此法符合“苦寒傷陽”、“脾虛忌下、降泄、破氣”的理論。有人則根據“饑餒致傷中氣”、“脾虛生化無源”,采用飲食失節的方法,利用低蛋白飲食導致營養不良復制脾虛模型。有人則從“勞體勞倦則脾病”理論出發復制脾虛模型。這些造模方法模擬中醫傳統病因,從思路上講皆是符合中醫理論的,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科學性。但多數未對每種造模方法的成功率、死亡率、統計方法及適用范圍進行客觀的評述。
并且,我們知道中醫病因多帶有非特異性及多重性,饑飽失常、勞倦、情志異常及久病虛損等不僅是導致脾虛的病因,也是導致腎虛、心虛、肺虛、肝虛的共同原因,因此,僅以某些文獻為理論依據是不可靠的,試想,在一個人身上見到單一存在的證型都是十分困難的,在動物無語言的情況下,如何利用四診合參之技能來判斷鼠兔之輩是脾虛還是腎虛。
因此筆者提出,考慮到中醫病因的非特異性與多元性,塑造中醫證候動物模型,首先必須分清臨床上導致該證候出現的主次原因,優化造模因素,同時要結合多元因素出現的層次性、動態性,盡可能突出主要因素,并使其中的不確定性降至最低程度。這樣建立的動物證候模型才能真正與中醫的“證”相似,這一過程仍需要長時間的努力與探討。
3缺乏嚴謹的系統的對模型動物的辨證診斷標準且注重基礎疏于臨床評價標準與臨床已形成的全國辨證標準脫節明顯
中醫證候動物模型研制成功后,應對其正確性、可靠性進行檢驗以便于在實驗中推廣應用。但是由于動物的生理特性以及中醫理論本身的抽象性、模糊性使得證候模型常常缺乏有效的驗證手段。目前評判動物證候模型的標準大部分主要是建立在人的證候診斷標準的基礎上,而動物皮毛與人體有差異、語言不通、脈診又不適合,故而動物證候模型只能主要通過望診來收集癥狀和體征以判斷模型準確與否,這就難免以偏概全,其弊端日益明顯。也就是說,動物模型即使塑造得與中醫臨床之“證”很相似,仍然存在著很大局限性。并且動物實驗中所證明的內容必須與臨床實際結合起來綜合分析才有參考意義。
在此基礎上,筆者提出,沒有確定的評價動物證候模型的標準,該模型就缺乏可控制性和可重復性,因此建立中醫證候動物模型的評價標準是必須和緊迫的。在科研工作中應注重挖掘動物身上的信息特征,對證候模型進行恰當的辨證診斷,建立專門評判動物證候的、嚴格的科學判定標準,只有這樣宏觀與微觀相結合,才有利于提高科研工作的準確性。
葉建紅強調中醫證候動物模型評價標準的建立必須依照以下幾個準則:(1)動物證候模型的診斷依據必須與臨床診斷依據一致,模型的診斷依據只能在臨床診斷依據的基礎上做一些非原則性的變通;(2)癥狀在中醫證候的臨床診斷中起著最重要的作用,中醫證候動物模型的評價標準也必須以癥狀為主;(3)治療作用的反證也是衡量模型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標準;(4)動物證候模型的復制,還應考慮相關因素,如復制肝郁,模型應選用年輕大鼠,復制。腎虛模型選用老齡大鼠等。筆者認為值得借鑒。
4部分模型缺乏穩定性及重復應用性
中醫證候動物模型研制出來后能持續多長時間,即其穩定性如何直接影響到證候實驗的成功與否。毋庸置疑,理想的動物模型應是規范化的,能真正反映中醫“證”的特點,且能夠準確地重復再現。然而不少證候模型重復應用時穩定性較差,甚至有些在造模過程中就存在了自然緩解或恢復現象,給塑模的研發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如脾虛證模型目前突出缺點就是在造模因素撤去后自然恢復較快。大黃、利血平造模方法形成的脾虛狀態往往是一過性的,自愈性強,停止給藥后,癥狀就會很快消失,這與人體的脾虛并不相同。再者,過勞傷脾所致的脾虛模型,初期可產生虛證,但當動物適應后跑步機可能會成為動物的健身器。可見維持模型的穩定性也是證候模型研制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
【摘要】 中醫心理學是以經典的中醫理論為主導,在醫事保健活動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與疾病或健康之間的網絡關系,并用于指導實踐的一門系統的科學體系。中醫心理學事業經歷了曲折發展的歷程,本文綜述了中醫心理學的發展歷史,并重點論述了當代中醫心理學發展。最后我們對中醫心理學發展提出了展望。
【關鍵詞】 中醫心理學;發展;展望
[Abstract] The psychology of TCM takes the classics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as the leadership,in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health care activity,grinds looks into a matter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 and disease or the health network relations,and uses in instructing the practice for a system scientific system.The psychology of TCM experienced the winding development course,this article summarized history of psychology of TCM,and elaborated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of TCM with emphasis.Finally we proposed the forecast to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of TCM.
[Key words] psychology of TCM;development;forecast
在我國傳統的中醫學中有著豐富的心理學思想,醫學的發展是永無止境的,新學科的出現也是必然的,中醫心理學是近二十多年才興起的,它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中醫學的新興發展。我們從中醫心理學的歷史淵源、近展、未來展望三個方面進行了初步地討論。
1 中醫心理學的含義
中醫心理學(psychology of TCM)是以經典中醫理論為主導,在醫事保健活動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與疾病或健康之間的網絡關系,并用于指導實踐的一門系統的科學體系[1]。
2 中醫心理學的發展
2.1 中醫心理學的歷史淵源 遠古時代是中醫心理學思想系統形成時期,尤其是《黃帝內經》的出現,使中醫心理學的內容更加豐富,它也是世界上較早闡述中醫心理學臨床思想和治療方法的一部著作,對后世中醫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內經》對中醫心理學思想發展重要性主要表現在《內經》中人格體質的分型理論、心理與發病的問題、心理與診斷、心理治療理論等。中醫心理治療的方法在《內經》中表現得很豐富,主要有祝由、情志療法、導引吐納等。后世的華佗也曾運用心理療法治療疾病。《后漢書·方書列傳》中記載華佗曾治一太守久病,使之盛怒,“吐黑汁數升而愈”。這便是運用“怒勝思”的心理療法。同一時期的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對心神疾病也作了詳細的研究,論及的心神癥狀多達四五十種。金元四大家對于情志疾病的理論和治療都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特別是“攻邪派”的張從正在《儒門事親》中記載了大量的情志疾病治療的醫案。明清時中醫心理學思想有了進一步發展,其中重要的就是對腦的認識較前人有了很大的進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出了“腦為元神之府”的說法;清代王清任于《醫林改錯》中提出“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的觀點,并指出腦與各臟器之間的聯系及腦髓生長與智能發展的關系,其對人腦作用的研究與論述,堪稱是中醫心理學思想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同時中醫心理治療方法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明代張景岳明確提出了七情致病說以及治療方法,清代陳士鐸在《石室秘錄》中提出了許多頗具匠心的心理治療方法,如“意治法”、“神治法”、“勞治法”、“逸治法”等[2]。眾多的醫家如:傅青主、葉天士、王綸、徐迪、秦昌遇等都對中醫心理學思想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2.2 現代中醫心理學的發展 自20世紀80年代中醫心理學概念被提出后,有關研究逐漸活躍起來。經過這些年的發掘、整理、研究,中醫心理學已逐漸建立起較為系統的學術體系,并出版了一批中醫心理學專著和發表了數百篇中醫心理學論文。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專家學者們關于中醫心理學思想研究的成果越來越豐富。從整理出的相關內容來看,可以說在以《內經》為代表并經歷代逐步完善的中醫理論框架中,心身統一的觀念是一以貫之,交融于中醫基本理論中,并有效地指導著臨床實踐的[3,4]。我們總結了二十多年的中醫心理學發展中的重大事件,見表1。表1 二十年中醫心理學發展的重大事件
1985年在成都召開了首屆中醫心理學學術會議,中醫心理學從中醫學中“分娩”出來,成為一門新興學科。二十多年來,中醫心理學事業在坎坷曲折中不斷發展[5]。中醫心理學經過董建華、王升龍、蘇復等老教授們地開拓,現在形成了初步的體系,也得到了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重視。中醫心理學的論文、專著大量增加,我們根據中國國家圖書館和中國學術期刊檢索、CSCD期刊源對中醫心理學二十年的出版物進行了初步地統計,見表2。以上表明,中醫心理學這門學科從理論研究、著作論文、教學教材、文獻整理等多個方面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體系。1986年,全國14家院校和單位共同編寫的《中醫心理學》教材正式出版,之后很快被譯成日文在日本出版發行。東南亞、日本、香港等地的醫學界都很關注中醫心理學的發展。隨之出版了《實用中醫心理學》、《中國古代醫學心理學》、《中醫心理治療》、《中醫心理學原旨》等,完善了中醫心理學的理論體系。我們將對中醫心理學的理論體系建構具有重要意義的著作列于表3。表2 中醫心理學出版物統計(截至2008年)表3 中醫心理學代表著作(以年份序)
3 展望
中醫心理學的未來中醫心理學是祖國醫學寶貴遺產的一部分,其最顯著的特點是強調整體性,以中醫學整體觀為指導,整體地看待人的心理現象、心理與生理的關系,以及心理現象與環境的關系。正體現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基本內容[6]。我們不僅要繼續完善中醫心理學的理論體系、研究范圍;同時也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地從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等方面去研究中醫心理學,并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積極吸收西方心理學、精神治療學中有利于中醫心理學發展的部分。構建適合于中國社會文化的心理學理論,在臨床實踐中探索適合華人的中醫心理療法,為心理學的研究與應用實現本土化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王米渠.中醫心理.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19.
2 劉維超,彭江云.淺談中醫心理學的發展.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7,28(1):49-51.
3 周蓮菊.《黃帝內經》中的中醫心理學理論探源.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2,8(7):3.
4 張小虎,古繼紅,區永欣.《黃帝內經》對中醫心理學產生和發展的影響.湖南中醫雜志,2003,19(4):4.
關鍵詞:中醫生理學;內容;特點;淵源
醫學屬于實踐科學,以生命為其研究目的,中醫學也不例外。中醫學通過解剖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之后,并沒有沿著“解剖”的路線發展出與其相對應的生理學,而是受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尤其是在戰國時期“方士”的影響下,與古代“天人哲學”相結合,形成了以《黃帝內經》為代表,以“氣化學說”為學術特點的理論體系。中醫學界曾對中醫生理學的學科構建作出努力,但最終因無法對解剖形體作出合理解釋而失敗,以至民國時期,中醫界人士也開始懷疑和批判中醫“生理學”的合理性。通過了解中醫“生理學”的學術沿革,有助于準確把握中醫學解剖形體與氣化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建設和完善中醫生理學的理論體系。
1中醫學術特點的衍變
目前,有關中醫學理論起源的問題,大多認為可遠溯夏、商、周三代,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初步建立。戰國至秦漢,國家完成了統一,“諸子思想”“百家文化”逐漸融并,促進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成熟與完善。《黃帝內經》便是在這樣的歷史文化背景下成書的,后世醫家的學術思想,都是在該書基礎上發展建立的。因此,《黃帝內經》一直被看做中醫基礎理論建立的標志。
1.1中醫生理學的內容生理學是研究生物體的功能及其活動規律的科學[1]。《黃帝內經》中有關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內容,多散見于各個篇章,不成系統,但涉及面非常廣泛,內容大體包括:①人體生、長、壯、老、已的變化機制,如以“天癸”為中心的男女七八節律;②人體在不同生長時期的生理特點及其機制,如根據氣血的盛衰和形體的變化總結出以“十歲”為基數的“好走”“好趨”“好步”“好臥”等生理特點(《靈樞?天年》);③飲食的消化吸收、物質代謝及呼吸機制;④人體氣血運行的日節律(營衛的循行)、月節律(氣血與月之陰晴圓缺的關系)、季節律(五臟主時規律)及精神活動與形氣盛衰的關系、形體與氣化的關系等有關人體生理的多方面內容。因此,有人把《黃帝內經》看作中醫生理學的古典巨著[2]。雖然中醫生理學的學科建設在民國至建國前后作出了嘗試,但由于中醫界自唐宋以來對解剖形體的忽視,始終沒能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醫生理學理論體系;而中醫藏象學和中醫基礎理論都沒有對臟腑實質等形體問題作出合理解釋,因此均不能取代中醫生理學的意義。
1.2中醫生理學的理論特點《黃帝內經》有關人體生理學內容的特點為注重“氣化”,即人體生命活動是在“氣化”作用下完成的。“氣化”的結果,通過顏色、氣味、功能、形體變化等形式在“形體”上表現出來,重視“形神并重”或“形氣并重”。魏晉隋唐時期的文化,保留了漢代遺風,在醫學上仍有《黃帝內經》的學術特點,只不過對生理基礎的態度,已不能與漢代同日而語。首先,人們對形體解剖的認識逐漸淡化;其次,方劑學的發展也導致對醫學理論的探討從生理轉向了病理和臨床。受各種歷史文化因素的影響及《傷寒雜病論》的廣泛流傳,宋代以后醫家出現了“重病理”和“重氣化,輕形跡”的醫學觀念。《傷寒論》是歷代醫家推崇的中醫臨床著作,其重要內容正如惲鐵樵所說:“《傷寒論》第一重要之處為六經,第一難解之處亦為六經。”可以說“六經”是打開《傷寒論》理、法、方、藥一體性的鑰匙。晉唐以來,研究《傷寒論》的醫家,多從運氣、病理、方法論等角度立論,從人體生理學角度解讀六經的少之又少。試看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一書所參考的書籍———《素問》《九卷》《陰陽大論》《胎臚藥錄》并平脈辨證,所研討的內容———五運臟腑、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等,可以推知張仲景掌握的醫學內容涉及了人體的生理、病理及診療等多方面;而其所講的六經,不會限于多數醫家所認為的諸如經絡、六氣甚或辨證方法等。如果站在人體生理的角度看六經,可以說三陰三陽理論是在“形體”與“氣化”基礎上,對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高度總結和概括,即“藏象系統是由五臟結構性器官按六經臟腑經絡三級陰陽規律組成,內合臟腑,外應五行陰陽,六氣標本是其屬性”[3]。宋代以后中醫學的變革,除了唐代方書盛行引發“不重辨證”的時代影響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宋儒的發展和理學的興起。宋明理學對中醫生理學最為明顯的影響就是“命門學說”。以儒家為中心,旁采佛、道兩家融會而成的宋明理學,針對宇宙的本原問題,產生了“理”與“氣”的爭論;而“命門學說”即是明代醫家對生命“本原”或“原始主宰”思考的結果。但是與理學家一樣,主張“命門為人身之大主”的醫家都是在“有形世界”糾纏,一直沒有進入“無形之道”的境界。因此,由《黃帝內經》建立起的中醫生理系統,并沒有因為“命門學說”有所動搖。此外,北宋張元素的《醫學啟源》,把人體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以五臟為單位劃為五大系統,開啟了后世部分醫家著書立說的基本模式。近現代“中醫藏象學”“中醫基礎理論”及部分醫家的“中醫生理學”等教科書,大都為此模式。但張元素并非首創,楊上善的《黃帝內經太素》可以看作該模式的雛形。嚴格說來,這種模式是以“氣化”為中心的中醫“解剖學”,仍然沒有建立起完整的中醫生理學系統,并且忽略了臟腑實質和解剖形體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所處的地位等問題。其他如李杲的“脾胃論”、朱震亨的“相火論”及其他醫家對脾腎關系的論說等,基本都屬于對中醫學理論體系中某個部分或個別單位的功能的發揮。綜上所述,中醫學與中國傳統文化關系密切,其學術特點也因不同歷史時期文化的差異而有所衍變。中醫生理學作為中醫學的基礎理論,包含了“形體”與“氣化”兩部分內容,對生命的全過程及生命活動的具體機制都有詳細的描述,但在中醫學的發展過程中始終沒有形成獨立的學科。唐宋以后,眾醫家分別從不同的理論角度充實了中醫生理學的內容,但對“形體”認識的不足,影響了后世對中醫理論的準確理解。直到今天,中醫的“形體”仍是阻礙中醫學發展的首要問題。
2中醫“生理學”的淵源
清代考據之學的興起,影響了醫學界對經典的回顧[4]。部分醫家并不滿足于僅對理論進行解讀,更在日常生活中認真體察陰陽的變化,感悟醫學的真諦,對人體的生理基礎進行深入思考。明代肖京在《軒岐救正論》中總結了中醫學“氣化”特點。清代以張志聰為代表的“錢塘醫派”,不僅發展了中醫學的“氣化論”,同時對陰陽的變化、氣血的生成與運行之道、經絡對“形體”與“氣化”的溝通等生理基礎性問題均進行了深入思考和實踐;此后陳修園、唐宗海等多尊崇該學派的“氣化”思想。另外,乾隆年間黃元御所著《四圣心源》的前半部分,也可視為以“氣化為中心”的生理學內容。此后,西醫學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影響了中醫界對中醫基礎理論的反思。尤其是以后,西醫“生理學”書籍由日本傳入中國,更加促進了中醫生理學的學科建設。
2.1生理學的概念“生理”一詞,中國古已有之,但并不具備醫學意義。醫學上的“生理”在光緒年間已經出現,如康有為的《日本書目志》(1896年)載有“生理門”,嚴復在1898年題為“西學門徑功用”的演講中提到“生理之學”,1907年出現了中國人自己編著的人體生理學著作《生理學課本》。該時期“生理學”實由日本傳入,“齋田氏、高橋氏之《生理學》流傳坊肆”。在此之前,“歐美新說東漸,通行之生理學為全體新論、全體闡微、全體通考等”[5]。此后,“生理學”作為學科名稱逐漸在中國醫學界確立,中醫界相關著作也相繼問世。西醫入華之前,中醫學界多用“醫理”“理”“道”“醫道”等概念來概括包括養生、生理、病理、診療、處方、用藥等有關人體生命活動的全部內容,與現代醫學生理學意義相近的名詞是“內景”,但其內容主要介紹各臟器的位置、不同部位的名稱及飲食的代謝過程,是人體生理的小部分內容。實際上,中醫學對中醫生理學的認識,受中國傳統文化直接影響。
2.2傳統文化影響下的中醫生理學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完善,與中國文化有密切關系。秦漢是諸子思想相互融合與各家學說逐漸統一的時期,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在此背景下日漸完善,《黃帝內經》是其代表作。中國文化向來被認為源于“伏羲畫卦”,至黃帝時期進入“初期集成”,中國原始科學文化也在此時建立。堯舜時期,不僅繼承了早期的“科學”,同時發展了“人文”,大家所熟知的“天人合一”觀念,便是“科學”與“人文”相結合的產物,并在春秋戰國時期逐漸成熟[6]。因此,屬于實踐科學范疇的中醫學,具備人文哲學屬性也就不足為奇了。中醫學屬于生命科學,從考古發現和現有資料記載來看,在其理論建立之初,已經對形體解剖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7];而中醫學之所以沒有發展出現代醫學意義上的“解剖學”,除了中醫學對“形體”的認識與現代醫學不同之外,與其帶有人文特點的“氣化”思想有關,這并不代表中醫學輕視“解剖”。后世醫家對“形體”的冷漠是受儒家文化影響的結果。也就是說,中醫學的理論包含形體與氣化兩部分內容,而氣化理論則與形體解剖并列存在,而非形體的附庸。因此,“形氣并重”成為秦漢之前中醫學最大的理論特點,這也是中醫生理學的重要內容。該時期中醫生理學最主要的任務是為養生修煉和臨床診療作理論指導,與后世醫界只重臨床有很大差別。清末匯通醫家,都“主張以中醫理論為本位參合中西醫學,達到形理或形氣兼備的理想目標”[8]。這與中醫生理學“形氣并重”的特點不無關系。建國以后,伴隨中西醫結合的發展,中西醫基礎理論,即中西醫生理學的結合成為中西醫結合的基礎目標[9]。
參考文獻:
[1]袁媛.近代生理學在中國:1851~1926[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136.
[2]閃增郁,張智,陳燕萍,等.《內經》奠定了中醫脈學的生理學基礎[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6,12(12):888.
[3]許濟澤.六經藏象系統揭秘[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4:2-3.
[4]李經緯,張志斌.中醫學思想史[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574.
[5]張如青,黃瑛.近代國醫名家珍藏傳薪講稿:生理學講義[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2.
[6]南懷瑾.南懷瑾選集?第四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145-154.
[7]廖育群.重構秦漢醫學圖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244.
[8]張如青,黃瑛.近代國醫名家珍藏傳薪講稿:生理補正[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18.
[關鍵詞] 中藥化學;教學改革;中醫理論;創新精神;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 R2-0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10(b)-0145-02
中藥是中華民族的國寶,在人類與疾病斗爭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世界醫藥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中藥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其真正作用的物質基礎尚不夠清楚,嚴重阻礙了中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1]。隨著人類疾病譜的變化,我國中藥事業的飛速發展,中藥成分的研究成為了中藥現代化的關鍵和保障。在這樣的趨勢下,《中藥化學》課程顯得愈加重要。中藥化學是一門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充分利用化學、物理、色譜、光譜等現代科學技術,尋找中藥中的化學成分,研究其結構、性質、組成,揭示中藥作用物質基礎的重要學科。故而,在中藥化學的教學中也就應圍繞中藥現代化的目標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進。近年來,針對《中藥化學》的理論和實驗教學,進行了初步的改革嘗試。
1 理論教學中強調中醫理論,突出重點、難點
1.1 強調中醫理論
中藥化學研究的是遵循中醫理論使用的中藥的化學成分,其結構、理化性質、提取、分離、鑒定、活性,與天然藥物化學研究的內容有相近之處,但是后者沒有中醫理論的限制,因此在思路和方法等方面側重也有不同。故在教學過程中應突出中醫理論的特色,通過實例,結合中醫和中藥學內容,涉及藥物臨床用藥基礎,講述常用中藥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以此啟發學生通過中藥化學成分的研究闡明中藥藥理作用、藥性、方劑配伍規律等。
1.2 主線明確,重點分明
中藥化學課程分為總論和各論兩部分。前者主要介紹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術;后者分章講述中藥中的主要類成分,涉及其結構特征、理化性質、提取分離、理化檢識及結構鑒定。面對如此繁雜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做到主線明確,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采用“總—分—總”的教學思路:先總述提取分離鑒別的一般方法,使學生對該門課程研究內容有粗略的了解;在各論中,緊扣各類成分的化學結構,從結構出發分析理化性質,根據性質確定提取分離方法及結構的鑒定,同時將總論中的一般方法應用到各成分的提取分離鑒定中,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強化記憶;最后進行歸納總結,以代表性的中藥為實例,通過其主要化學成分的具體研究過程,進一步加深理解。同時引導學生經常進行歸納總結,如在講述強心苷類化合物的顏色反應時,14個反應很難一下記住,要求學生根據結構對顏色反應進行總結,則可較容易地將甲型和乙型強心苷、強心苷與非強心苷區別開。
1.3 化繁為簡,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多用形象的比喻闡明疑難問題,幫助學生對抽象理論的認識[2]。如講到總論中正相吸附洗脫順序時,可以比喻成粘在同一面墻上不同黏性的粘鉤,當在用同一力度往下拉時,質量較差的粘鉤較易被拉下,而強力吸附的“502粘鉤”則很難被拉下。以這樣的比喻,提高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另外,適當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對于繁多的化學結構僅要求對每一類成分結構骨架進行記憶,對于常用常見的中藥化學成分熟記其分類即可;對于同一基團的多個顯色反應,要求記憶其中2種即可;對于波譜分析僅只要求記憶特殊結構的信號等。化繁為簡,以促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并轉化為一種學習的動力。
2 分層次開展實驗課,實現多學科融入
中藥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其實驗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研思維,使學生在掌握基本實驗技能和方法的前提下,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在此本文分層次展開實驗課程,逐步對學生進行訓練[3-6]。
2.1 基礎實驗
實驗一,基本技能實驗(4學時)。內容包括提取、分離所涉及的基本操作的演示及操作[3]。通過基礎實驗課,強調實驗習慣、實驗記錄,使學生正確掌握實驗過程中的基本操作技術。
2.2 驗證性綜合實驗
在基礎實驗的基礎上,安排2~3次驗證性綜合實驗(22學時)[4-5],其內容主要是對1~2味中藥已知有效成分完整的實驗研究,包括提取、分離、理化檢識以及簡單的紫外光譜或氫譜的分析。同時要求學生分析所得成分與該中藥藥效的關系,將本專業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通過這樣系統地練習,使學生將理論知識付之于實踐,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動手能力。
2.3 結合多學科知識,開展設計性綜合實驗
在畢業課題階段,安排綜合設計性實驗(1學期),主要培養學生獨立的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3,5]。實驗前學生認真查閱文獻,并運用中醫理論從藥的味、色去簡單推斷;實驗中結合生藥學,對未知藥材進行生藥鑒定,以推斷出可能的科屬;然后通過化學成分預試,推斷可能存在的化學成分,并設計出分離流程圖,最后分離得1~2個主要成分,并進行結構鑒定。實驗過程中,涉及生藥學、中藥學、波譜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讓學生充分感受學科之間的聯系;同時通過文獻查閱,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擺脫實驗講義自主設計實驗,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 多元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3.1 互動式教學,活躍課堂教學
中藥化學理論體系融合了化學、藥學的多門學科,要求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融匯各相關學科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通過啟發式提問、分組討論、實例教學等多種方式[6],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枯燥的理論課堂,變成自主學習的天地。如在介紹黃酮結構時,誘導式地提問:“結合所學的中藥學,在選擇藏紅花的時候,到底是紅色的好還是深黃色的好?”然后引導學生分析紅花在生長過程中主要黃酮成分的變化,其有效成分紅花苷為黃色的二氫查耳酮,并非開花后期的紅色醌類成分。如此將理論和實踐,中藥化學與中藥學結合起來,既有利于學生理解,又增強了學生聽課的興趣。
3.2 融入科研經驗和體會,以科研促教學
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是高校的必由之路。在理論課的教學中,每一章節最后都涉及發展前沿的簡介,使學生能了解最新的方法、技術和科研動態。同時鼓勵感興趣的學生參與到老師的課題研究中[7],利用課余時間或畢業課題階段鍛煉學生的科研能力。
3.3 持續雙語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開展雙語教學是國內大學教育的必然趨勢[8]。教學過程中結合國內教材和國際著名原版教材或參考文獻,一方面在課堂上攝入專業詞匯;另一方面還可利用外國學者來校交流和訪問的機會,安排與學生進行專業外語的交流。雙管齊下,逐步增強學生的專業外語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
4 完善考核制度,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考核是衡量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形式。傳統的考核模式存在著一系列弊端,如教師一味“應試教育”,學生抱著“臨時抱佛腳”的僥幸心理等,無法考察學生的真實水平。為此以考核學生的能力為出發點,重視過程考核,將考核分為期末考試(60%)和平時成績(40%)。期末考試包括理論考試(40%)和實驗操作考試(20%)[9]。理論考試包括客觀題和主觀題,前者主要考察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后者為應用題,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同時對實驗課還安排單獨考試,主要考察學生的基本操作情況。平時成績包括上課出勤率(10%)、實驗態度(10%)、實驗報告(20%)。
5 小結
中藥化學是一門結合中醫藥基本理論和臨床用藥經驗,采用現代化學分離分析方法研究中藥化學成分、闡明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的學科[10]。在其教學過程中應強調中醫理論,化繁為簡突出重點,結合科研前沿,實現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強化實踐教學,分層次開展實驗課程,力求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敢于創新的意識;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采用雙語教學,力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完善考核制度,采用多元化考試方式,強調學習的過程,避免應試教育下的被動學習。多方面共同努力,將會提高中藥化學教學效果,并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 洪凈,王躍生,巢志茂,等.加強中藥化學研究是實現中藥現代化的關鍵和保障——中藥化學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中藥雜志,2004, 29(2):98-100.
[2] 曲陽,王麗娜,竇德強.先行組織者教學理論在中藥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3(7):148-150.
[3] 鄭云楓.《中藥制藥》專業中藥化學課程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高等教育學院學報,2012,27(1):74-75.
[4] 劉梅.中藥化學實驗教學體系改革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3):531-533.
[5] 潘正,高運玲,劉毅,等.中藥化學創新實驗課改革初探[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268.
[6] 余曉輝,趙磊,郭玫,等.中藥化學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2,29(1):71-73.
[7] 楊曦亮,劉嵩,胡霞敏.天然藥物化學知識體系構建及教學創新性初探[J].時珍國醫國藥,2008,19(7):1792-1793.
[8] 賴依峰,周施杰.藥物化學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9):128.
[9] 林於.中藥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中國中醫藥,2010,8(6):60.
關鍵詞:中醫思維方式中醫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69
1前言
中醫學是我國經過幾千年歷史沉淀的一種屬于中華民族的醫學形式。中醫學中蘊含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文化,是一種具有典型特點的中國傳統醫學。近年來,在我國大力開展醫學教育的背景下,很多西醫大學都開設了中醫教學,但由于受到西醫教學方式方法的沖擊,中醫教學存在著諸如學習目的不明確、教學課時比較少、理論聯系實際效果不好等現象。其實這種現象的本質就是中西醫的基本理論體系是不同的,適合西醫的教學方式方法并不一定能夠適合中醫教學。
2中醫學概述
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疾病診斷與防治以及攝生康復的一門傳統醫學科學。按照中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名詞,中醫學是“以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醫學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保健的綜合性科學”。中醫學基礎理論:古典基礎理論、精氣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學說、氣血津液、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等。
3中醫教學存在的問題
3.1缺乏中醫教學氛圍
中醫學雖然是我國傳承保護比較好的醫學之一,但是在西醫院校教學過程中,往往呈現一種西醫壓倒中醫課程的現象,并且在學生們日常可見的一些醫學相關現象多為西醫。另外,中醫培養人才往往是需要比較系統長久的培養才能夠達到成才的目的,另外很多高等教育學校的圖書館內館藏的中醫圖書量比較少、種類比較單一,所以在大多西醫學校的中醫學習氛圍比較淡薄。
目前,我國的醫學類高等院校普遍中醫課程開設都放在本科教學的第三年,這樣學生們在接受了兩年的西醫教學之后,對西醫的物質理論、醫藥理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甚至是“根深蒂固”,所以在學生們的思維定式之中已經存在了西醫思維,這種先入為主的思想在中醫課程開設教學過程中是一種比較大的抑制作用。中醫教學在開設過程中缺乏相關的中醫文化介紹、中醫優勢介紹,而是直接開始中醫授課,這樣在學生們的學習過程中,就會比較難于接受中醫理論,導致學生們對中醫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不高。在對中醫理論產生“排斥”之后,學生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就難以達到牢固的標準,就更無法深入到中醫理論的精髓之處去認識,所以很難對中醫理論進行實踐。
3.2教學內容和教學課時不匹配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制度一直在實行改革,在中醫教學過程中也進行相應的課時縮短工作。但是中醫作為一個比較系統的醫學形式,所需要的課時比較多。據相關統計資料表明,中醫專業學生需要1000多學時來完成中醫學習,而我國的西醫專業學生教學過程中中醫學時被縮短為100學時左右(80學時理論授課,20學時的實踐授課),兩者相差十倍,這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課時是嚴重不符合對學生進行中醫理論培養和了解中醫知識的。所以,一般大學都會存在“學生沒學懂、老師沒講完”的現象,這種現象也是導致我國西醫大學中醫教學出現問題的一個原因。
3.3重理論輕實踐
醫學教育是一個比較依賴實踐過程的學科。在我國大部分高等學校,因為本來中醫學的課時安排就不足,更談不上所謂的實踐課程了,使得教師在正常的教學過程中無法完成既定的基礎知識傳授,學生們在實踐過程中無法得到足夠的理論支持。這樣就會讓教師侵占實踐教學時間,大多數的課時都安排給理論教學了,但是往往中醫學中的理論知識都存在很大的難理解性,需要實際進行操作才能讓學生們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記憶。
4培養中醫思維方式
4.1根據中醫特點制定教學目標
學校的教育目標就是培養出合格的復合型人才。在我國當前中醫教學存在很多問題的現狀下,中醫教學最大的目標就是對教學目標和教學課時安排進行改革,合理地進行教學目標制定,從根本上來緩解教學內容和教學課時之間的沖突。雖然我們在盡量地增加中醫教學課時,但是總課時是固定的,為了避免顧此失彼,所以要在教學目標上進行改革。新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利用中醫觀點中的系統、發展的形式來看待病理的形成。通過復雜系統的簡化,就能夠很好地形成新型中醫教學目標。
4.2分析中西醫思維差異,合理引進中醫學校的教學方式
中西醫的思維方式雖然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但是其根本都是“治病救人”,所以在進行思維方式的整合過程中,我們應該抓住基本點,既讓學生們熟悉西醫的微觀分析,同時也要對中醫的整體分析、綜合分析上有足夠的了解。可以通過對同一病例進行中西醫不同角度分析,讓學生們自由討論中西醫在分析診斷和治療過程中的相同點,找到有機結合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們的思維方式。另外,我們也可以對中醫院校的教學方式進行合理引進,例如對中醫穴位認識上的大模型、局部模型、人體模型教學等等。通過多種手段的結合來打造新型的西醫學校中醫教學,才是正確解放學生們思想的合理方法。
2詮釋學在中醫內科學中的應用
中醫內科學是中醫臨床學科的基礎和主干,在中醫學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各個學科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日趨頻繁,對中醫內科學中許多的概念和名詞術語,乃至臨床理論進行闡釋,顯得愈來愈重要。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隨著國內中醫詮釋學研究的興起,目前有關專家已經意識到從自然哲學視角來思考中醫內科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因晚近“西學東漸”的沖擊,一些中醫藥研究領域在引入詮釋學的同時,“西化”傾向明顯,多以西方哲學的思維模式方法、概念、范疇及學科模式對中醫學進行西化的推定,脫離了中華文化的氛圍[6]。鑒于此,我們應在秉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將詮釋學應用于中醫內科學的系統性研究中,用與中醫學的產生和發展過程相一致的中國詮釋學研究中醫內科學,移植復雜性系統科學中的釋義和理論,深入闡明其基本理論的概念內涵和辨證論治的哲學思維模式,用現代哲學方法論闡釋中醫內科學所蘊含的科學理念、原理、規律為中醫內科醫療、教學、科研注入新的元素。
2.1對中醫內科病證的詮釋
2.1.1病證的內涵與外延
所謂病,是指有特定病因、發病形式、核心病機、演變規律和轉歸的一種完整的過程。中醫內科學多以病的主癥來命名,如咳嗽、心悸、頭痛、眩暈、胃痛、水腫等,也有部分病名與該病的主要病機有關,如郁病、虛勞、癃閉等。證候指醫生觀察與收集的患者四診的信息,主要指癥狀、體征等臨床表現,還包括中醫診病所重視的體質、性別、年齡、職業、自然環境(天時、氣候、物候、地理等因素)、生活水準、人文生態、此前的診療經過等狀況,以及各種現代檢測的結果,它反映了疾病發展過程中,該階段病理變化的全面情況,是四診信息表達的人體生理病理反應狀態環節過程的概括,具有“內實外虛”、“動態時空”和“多維界面”3個基本特征[7]。病與證:病是指疾病完整的過程系統,而證是反映疾病在某一特定階段的病理變化環節過程。臨床診療中,常將病、證二字放在一起講,這樣既能包括某病的臨床特征,也概括了病因和核心病機。證與癥:癥是指疾病的具體臨床表現,即醫生診病時收集到的患者的異常現象,由癥狀和體征兩部分組成,除了包括患者自我感覺或發現身體不適、異常的表現,還包括由醫生觀察到和體檢出的患者的病理征象,如舌象、脈象及通過色診、觸診收集到的臨床信息,也可參考西醫體檢所得的信息;而證是指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病證研究的重點需要重視對證候動態觀察的理解和闡述,通過“以象為素,以素為候,以候為證”[8]、“病證結合,方證相應”[9]的研究思路辨識疾病的證候特征,并在此基礎上對以證候為診療對象的辨證論治模式進行深入探究,提出“意象診療模式”概念并加以闡釋[10],從而對證候進行深層次、多角度的探究和動態監測,為病證的詮釋提供有意義的科學依據,使中醫內科病證更加貼近科學,更加易于被現代醫學和現代人所接受和認識。
2.1.2對內科疾病病名的詮釋
為了便于掌握,我們將疾病首先分為外感與內傷雜病兩大類,內傷雜病再根據五臟、氣血津液、肢體經絡進行分類,當然,疾病所歸屬的分類系統具有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引入詮釋學方法對內科疾病病名的概念進行現代詮釋,即通過查閱古代文獻,反復研讀,系統的科學實驗和臨床實踐,結合現代科研成果,定義其內涵與外延。《中醫內科學》教材所列的疾病絕大部分是常見病、疑難病。首先應該對國家規劃教材收集的50種內科疾病進行詮釋。詮釋過程大體有3個層次,第一是疾病的起源。一般來說,許多疾病病名的提及或癥狀的描述都是在《黃帝內經》中,這個時期的特點主要以癥狀或體征描述為主。第二是疾病的充實完善。經過不同時期的發展,特別是集中在宋元明清時期,眾多醫家通過診療實踐,結合鮮活的臨證經驗,從不同方面補充完善了疾病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預后轉歸和流行病學特點,為現代疾病概念的規范奠定了基礎。第三是系統發展。這個時期主要是指近現代,首先是語言的轉化,將古文演變成現代文進行闡述;其次是增加當代中醫學者的新見解、新技術;最后是納入現代科學技術對中醫的研究成果,其中含醫案知識庫的發掘與循證醫學的研究等,用現代自然科學的語言、術語、概念進行闡述和解釋。當然納入的過程應重視體現中醫原創優勢與傳統中醫理論的有機結合。以“肺脹”為例,“肺脹”屬現代難治病,由多種慢性肺系疾患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導致肺氣脹滿,不能斂降所致。中醫古籍對肺脹的記述頗多,有明顯的階段性,后世醫籍對本病也不斷有充實和發展。自20世紀80年代后,逐漸將其作為專門病證,列專篇論述。《靈樞•經脈》篇提出:“肺脹者,虛滿而喘咳。”明確了病名,其病位在肺,主要癥狀有喘、咳及胸部膨滿3種。這應該是第一個層次。晉隋唐時期醫家開始認識到肺脹屬本虛標實之病,詳細論述肺脹多由久病體虛,肺脾腎虛損,水停痰凝,氣虛氣滿,痰瘀互結,外寒之邪乘虛侵襲,以致氣機升降失調而發。隋代巢元方更是強調肺氣本虛,復感外寒之邪是導致肺脹的發病機理,元代《丹溪心法•咳嗽》云:“肺脹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提出本病痰挾瘀血證候,并開創活血化瘀法。明清時期進一步整理規范認為,肺脹是一組癥候群,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此屬于第二個層次。近現代除進一步完善描述其臨床癥狀外,并研究分析肺脹客觀上存在著氣道高反應性、肺動脈高壓、肺纖維化、肺瘀血等病理狀況。若能將其“系統”地納入,形成肺脹項下的相應條目,則進一步完善和明確了肺脹的內涵和外延。經過發展,肺脹病的概念為:以胸部膨滿、憋悶如塞、喘息上氣、咳嗽痰多、煩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紺、脘腹脹滿、肢體浮腫等為主要臨床表現一種慢性虛弱性肺系疾患。其病程纏綿,時輕時重,經久難愈,嚴重者可出現神昏、驚厥、出血、喘脫等變證與壞病。繼之制訂肺脹的分期和分級標準,引入現代科學技術研究內容等。從肺脹的病名演變過程看,符合詮釋學的基本原則,實際上也是按照復習文獻資料,臨證細心體悟;結合眾家之長,歸納整理;通過診療實踐充實修正;納入現代研究成果,完善肺脹病的現代詮釋[11],應屬于第三個層次。
2.2對中醫內科專有名詞術語的詮釋
中醫內科專有名詞術語是指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確定的具有中醫內科學學術特點,并構成本學科概念體系的特有的關于人體生理病理名詞、名稱、用語,如命門、髓海、陰結、肺脹、消渴、偏頭痛、萎黃、臟躁、髓海、蓄血、肝積、淋證、腎風、癃閉、關格、筋痹等。專有名詞術語有其自身的含義、使用特點和范疇,而且它在中醫內科理論體系的構建與闡釋中也極為重要,若不能對之進行明晰的厘定,必然會影響學習者對它的準確把握。歷代醫家從各自所處的歷史背景、認知角度提出專屬內科學的概念術語,他們對這些術語的解釋是我們理解的基礎,借助詮釋學對中醫內科特有名詞進行辨識的驗證,對其演變進行哲學審視,揭示術語產生發展的本質及術語原構造者在當時文化環境下對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理解和表述,采用現代文獻學、考據學等方法,對這些術語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理解和認識,進而作出科學準確的評判,并用科學語言轉換為具體的說明,使說明的內容能進入實驗過程,從而矯正部分古代醫學術語概念多義性、歧義性、模糊性、隱喻性的不足,進而不斷發掘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內在聯系。例如,我們在對中醫內科名詞術語進行詮釋時可以參照朱文鋒[12]對規范中醫診斷名詞術語提出的幾項基本原則,進行分步驟詮釋學研究,一是科學的醫學名詞術語必須在實質內容上統領其所屬內涵,這就要求我們系統全面收集查閱古代、近代醫學文獻,并結合臨床廣泛調研,注重名詞術語內涵與外延的研究;二是在初定正名的基礎上做出注釋,進而按其內涵、外延做出定義性注釋,定義有困難的先做說明性注釋,力求用詞科學性、系統性、準確性、簡明性、單一性、派生詞能力強;還應組織本學科及相關學科,如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及其他中醫臨床學科及術語學、漢語言學等學科的專家進行咨詢論證、整體討論,完善其現代屬性。
2.3對中醫內科臨床理論的詮釋
中醫內科理論方法論的構建與完善是關系中醫內科學現代化發展的重要環節,如何遵循形象—具象—抽象思維方法對其進行深層次的審視,用現代化語言對其進行理論總結、升華而后賦以清晰、明確的科學性表述,使其真正融入到現代醫學體系中,是中醫內科學界一直都在思索的問題,現代詮釋學的引入為這個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思路。對中醫內科理論進行詮釋學研究,必須堅持中醫學系統整體與形象思維的特點,重視癥狀學觀察,證候病機的歸納,重理法方藥的一致性,通過理解重構、思辯創新來發掘傳統內科理論中潛在的知識結構和科學內涵,通過翻譯的手段實現理念更新,用邏輯、數學語言加以表述,進行科學語言的轉化過程,進而采用模式生物實驗加以佐證。同時根據對詮釋學的三要素之一——應用的理解,我們明確了實踐也是一種詮釋,因此,中醫內科理論的詮釋應以實踐觀點為基礎來重建現代中醫詮釋學,將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采用臨床流行病學調查,基于循證醫學臨床數據支撐的詮釋,采用適宜的數據統計方法等[13],建立中醫內科的臨床應用模型,通過應用模型證明中醫內科詮釋學體系的科學性和在實踐中的可操作性。以“通因通用”內科臨床治療理論的詮釋為例。“通因通用”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屬反治法的內容。原文:“熱因熱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這告訴我們在診療疾病過程中要審證求因,辨明真偽,遣方用藥時采取順從疾病外在表象而治的治法,這便是詮釋該理論的第一個層面。醫家張子和謂:“君子貴流不貴滯。”著重強調了氣機通暢的重要性;高士宗謂:“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調氣以和血,調血以和氣,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結者使之旁達,亦通也;虛者助之使通,寒者溫之使通,無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為通,則妄矣”。此說法不但在前人基礎上對“通”的理解做了概念的提升,而且為通法的應用打開了新的思路。在具體臨床實踐中,醫圣張仲景對通因通用治法的應用可謂心思周全,巧妙靈活,其著《傷寒論》、《金匱要略》中多處提到“通因通用”治法,如“汗法治汗”的桂枝湯,“下法治利”的大承氣湯、小承氣湯,“吐法治吐”的瓜蒂散,“活血祛瘀法治胎動不安之漏下”的桂枝茯苓丸,等等,這些用法充分擴展了“通因通用”的臨床應用范圍,同時也表明該理論的應用已達到了較為成熟的階段,醫者在診病時,不再將通法拘泥于下法,凡人體表現出異常通的假象,均可用通法治之,此為第二層面上的詮釋。“通”字,《說文解字》謂:“達”也。《辭海》謂:“通,貫通,由此端至彼端,中無阻隔。”就機體而言,在生命活動中,陰陽平衡,氣血調和,氣機暢達是新陳代謝活動的基本保障,臟腑經絡,氣血陰陽各方面的功能失調均可導致異常“通”的癥狀,因此,凡機體各孔竅表現出非生理性“通”的癥狀,如自汗、盜汗、嘔吐、吐血、衄血、泄瀉、下痢、脫肛、遺尿、淋證、崩漏、帶下、遺精等均可視之為通證,在四診合參,審證求因的基礎上,辨明真偽,將符合形通而實不通的病例納入到“通因通用”理論的適用范圍之內,以通為用,以通治之,從而完善對該理論的升級,即詮釋的第三層面。此外,又如“肺熱葉焦”、“宿痰伏飲”、“心腎相交”、“乙癸同源”這些中醫內科學生理病理概念中的文化哲學意蘊,也有必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和闡釋;另如,“揚湯止沸”、“增水行舟”、“釜底抽薪”、“逆流挽舟”、“提壺揭蓋”、“引火歸原”、“利濕退黃”等治療方法中包含的自然哲學思維以及它們的實質性內涵,更有待作出全方位的現代詮釋。
3中醫內科學詮釋的原則與方法
3.1崇尚國故,熟讀經典
詮釋的第一要素是理解,只有明確理解了所詮釋的對象,搭造出詮釋框架,才能發現框架的瓶頸所在,從而為之輸入新的科學元素。就中醫內科學而言,要想準確詮釋內科學的概念、理論,首先就必須對其進行深入的理解,那么就需要熟讀經典,追思前賢學說,只有讀懂吃透,才能全面、深刻理解其主旨和精髓。3.2研習原著,勤于臨證中醫內科學理論學術體系的發展,本身也是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對經典著作的不斷闡釋來實現的,因此,臨床實踐也是一種詮釋,它既是詮釋的基本手段,也是詮釋的目的所在。通過獲取臨床療效,一方面可以使中醫內科學理論得到充分的實踐證明,另一方面又可不斷豐富和完善中醫內科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