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動漫文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全省規劃,亮點紛呈
2009年,保定中科帷幄公司主創的《麋鹿王》讓河北動漫在全國聲名鵲起。該片投資3000多萬元人民幣,傾注了保定動漫業和大批院校學生的心血,成為內地首部三維動畫電影,榮獲第13屆華表獎優秀動畫片獎及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提名獎。《麋鹿王》的三維動畫制作水準,達到了內地同期最高水平,它讓許多國內動畫粉絲和國外同行大吃一驚,甚至引發了好萊塢的代工外包意愿。
2010年5月11日,由河北軟件職業學院與河北瑪雅影視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原創并制作的52集三維動畫片《豆丁的快樂日記》第一部在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開播。該片的播出,創造了石家莊市動畫片的“三個第一”:石家莊市第一部在央視少兒頻道黃金時間播出的動畫長片;石家莊市第一部獲得動漫政策扶持的作品;石家莊市第一部動畫作品與衍生產品同步開發銷售的作品。該作品連續榮獲河北省第九屆“五個一”工程獎等諸多獎項。目前,相關的衍生產品如折紙玩具、衣服、文具等已研發完成,正在與合作企業商洽生產。
我省動漫產業雖然剛剛起步,但已有幾部作品在央視播出并獲獎,這無疑為我省動漫產業的發展注入了一支興奮劑。動漫作為文化產業的嶄新增長點,其位置和作用已經越來越重要。河北省對動漫這一新興產業在全省范圍內做出了規劃,石家莊、保定、邯鄲和秦皇島作為四個布點,依托高校和科研機構推動,都有獨特的發展優勢。
幾年來,石家莊的國際動漫節辦得風生水起,一屆比一屆規模更大、想法更多,政府的投入和民間的熱情,也伴隨著理解的加深逐漸加大,“動漫”隱隱已成為石家莊嶄新的城市標識之一。
基于產學研一體的動漫產業發展格局,保定國家動漫產業基地由高校和企業聯合對項目進行研發,可以說填補了國內的空白,對企業競爭優勢的形成和高校動漫專業的發展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和巨大的作用。2006年韓國福樂影像株式會社介入后,這里已經在概念上擴展為一個集動漫、游戲、影像、IT慶典、演出、觀光、專業人才培養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基地。
伴隨著石家莊國家動漫產業基地和保定國家動漫產業基地的規劃和建設,河北動漫產業全面發展的腳步正在日益迫近,而各地動漫產業園區的建設,無疑便是整合動漫資源,加速產業發展的一個強烈信號。
校企合作,以產業基地整合資源優勢
探索動漫產業發展的途徑,校企合作,稱得上是一種新的模式。
石家莊東方美術職業學院自2002年就開辦了動漫畫專業,2007年又探索籌建動漫產業園。目前動漫產業園項目已經列入河北省重點項目,進入模擬運行階段。擁有3000名學生的動漫畫系是這所院校最大的專業,產學研一體的格局使學生有機會參與原創和外包動漫項目的制作。學院還引進了領先全省的制作設備,極大提高了動漫制作水平。
東方美院近兩年的原創動漫作品連續獲得了讓人振奮的榮譽,動漫產業園副主任許峰很是自豪:“2009年我們有一部原創三維動畫短片《風的杰作》入圍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第九屆學院獎,并獲優秀學生作業獎。這是河北省第一次入圍這一獎項,當時河北省共有兩部作品入圍,我們作為民辦院校入圍這一獎項是河北省的獨一份兒。”也許是受了《風的杰作》的鼓勵,2010年同時有兩部二維手繪動畫短片入圍“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第十屆學院獎”,分別是《鴉圖騰》和《樹的海洋》。這些獲獎的原創作品都是由學生提出劇本創意,然后師生討論確定劇本,最后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分工合作完成。制作一個三分鐘的短片,需要一個工作室的二三十名學生共同奮斗兩三個月,是一次實實在在的全程操練。
在東方美院,學生除在學校的工作室里參與一些外包項目制作外,還有到公司實訓的機會。許峰說,學校與不少動漫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定期為他們輸送學生,學生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制作實踐相結合。不僅鍛煉了實踐能力,還創造了經濟效益,一些學生甚至能夠負擔自己的學費。
在河北美院動漫制作中心的一樓大廳,有一座沙盤非常引人注目。沙盤上排列著十幾座歐式風格的建筑。正對大門的迪士尼卡通風格城堡已經竣工,正在外部裝修,那就是東方美院投資3000萬元建設的動漫制作中心,是東方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動漫產業園項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動漫產業園項目隸屬于石家莊動漫產業園項目,是東方文化創意產業基地項目的一期工程,包括動漫制作中心、動漫主題樂園、國際會展中心。建成后的動漫制作中心,可以容納動漫專業制作人員3000名,實習學生1.6萬人次,年產動畫片1萬分鐘,保守估計綜合產值3000萬,相關動漫衍生產品總產值將達到1.4億元。
動漫死神手機壁紙欣賞
動漫死神手機壁紙1
動漫死神手機壁紙2
動漫死神手機壁紙3
動漫死神手機壁紙4
動漫死神手機壁紙5
動漫死神手機壁紙6
動漫死神手機壁紙相關文章:
1.壁紙卡通動漫死神
2.超清死神動漫壁紙
3.動漫死神高清圖片
2、《創世神的綜漫世界》,作者是亦笑為柒熙。
3、《我的動漫旅》,作者是風是傳奇。
4、《穿越者縱橫動漫世界》,作者是龍之宮。
5、《穿越于動漫世界》,作者是夜間襲擊的大叔。
6、《穿越在動漫》,作者是虛無之刃。
7、《無限之動漫召喚》,作者是 一葉翩舟子。
8、《綜漫之無盡的穿越》,作者是獨身一人的裁決者。
9、《三千動漫大世界》,作者是慕好好。
2、《圣斗士星矢:圣域傳說》,動漫類型:冒險、格斗、熱血,出版社:東映動畫株式會社;
3、《北斗神拳》,動漫類型:動作、冒險,出版社:東映動畫和富士電視臺出品;
4、《全職獵人》,動漫類型:冒險、熱血,出版社:集英社;
5、《史上最強弟子兼一》,動漫類型:動作、冒險,出版社:小學館;
6、《妖精的尾巴》,動漫類型:冒險、熱血,出版社:講談社;
根據三文娛統計的動漫公司2017上半年業績表,中國十大動漫公司排名廣東奧飛動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一。
廣東奧飛動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目前最具實力和發展潛力的動漫文化產業集團公司之一,以發展民族動漫文化產業,為世界創造快樂、智慧和夢想為使命,立志做中國動漫文化產業的領導者。奧飛股份的前身為廣東奧迪玩具實業有限公司。廣東奧迪玩具實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1993年,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奧迪玩具已經成長為中國玩具行業的領導品牌。2011年5月13日,入選第三屆文化企業30強。
(來源:文章屋網 )
2、空境動漫(師大店),地址:南昌市北京西路194號;
3、快樂玩家動漫,地址:南昌市南昌市中山路282號;
4、小丸子星動漫,地址:南昌市疊山路59號;
成都動漫學院,是專業動漫人才的職業培訓機構,開設有動漫設計與制作、游戲美術設計和游戲程序開發專業,可以學習動漫原畫、插畫、動漫設計、動畫片制作、游戲角色制作、游戲場景制作、游戲美術設計等。成都動漫學院已與多所211大學合作,可以申請這些學校的大專和本科學歷。畢業頒發國家信息產業部和勞動部的國家緊缺人才資格證書、3D動畫設計師資格證。
學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區順城大街252號。若前往可于天府廣場東站乘坐64路公交車,約13分鐘即可到達。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民族文化;動漫品牌;動漫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5-0187-02
隨著公眾文化消費意識的日漸深入,消費者越來越注重文化品牌消費的心理感受,動漫消費逐漸成為一種符號化消費,消費者購買動漫產品的同時彰顯著自身的文化品位與格調。迪士尼的創始人沃爾特·迪士尼經常說道:“迪士尼的一切都是從a一只老鼠開始”,這句話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品牌對于動漫產業的重要性。可以說,品牌對動漫產業的意義之大甚至超過任何一種產業,而優秀的品牌使得動漫產業化發展成為可能。
一、塑造民族化動漫品牌的必要性
在我國動漫產業整體低迷的大背景下,塑造民族化動漫品牌,增強國際競爭力勢在必行。動漫界愈演愈烈的商業化競爭早已不再是單純的動漫作品及制作技術的競爭,而是動漫品牌的競爭。與日美等運作相對成熟的動漫市場相比,國產動漫還缺乏一定的品牌培養意識,國產動畫片具有品牌價值的作品也屈指可數。與“大投入、大場面、大炒作、大回報”商業電影操作模式相比,國內大多數動漫企業難以塑造具有競爭力的動漫品牌。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我國動漫作品市場定位較狹隘,內容低幼化,失去大量成人市場,以致市場推動力不足。另一方面,動漫制作是資金投入高、制作周期長、資金回收慢的高風險行業,動漫企業往往沒有足夠的資金及時間去進行扎實的原創及品牌運營。由于長期以來動漫品牌的缺失,衍生品開發不具規模,導致動漫行業收益低微,直接影響到資金的投入。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動漫作品質量不高,品牌塑造難上加難。在這種惡性的循環中,中國動漫行業持續低迷,90%的市場份額被國外動漫品牌占領。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塑造民族化動漫品牌是增加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伴隨著中國動漫市場的競爭加劇及國外強勢品牌和產業巨頭的進入,如果想在質的層面提升動漫品牌內涵,需要針對中國消費者塑造具有精神影響力的動漫品牌。當大家都削尖腦袋往動漫行業擠的時候,想要成功的動漫企業要在品牌差異化上做文章,只有依靠源源不斷的、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特性的動漫作品,才能不被跟隨而來的模仿者所沖擊,始終享有價格定位與利潤率空間的決定權。與眾不同的品牌文化價值可以滿足消費者心理上的需求與審美情趣,提升品牌的價值優勢,產生相應的文化附加值,并在市場上發揮強大的競爭優勢。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動漫品牌的塑造可以從傳統文化那里尋找資源,汲取靈感,創作出貼近民眾集體文化心理、具有民族精神的動漫作品和人物形象,從而提升品牌內涵,提升本民族動漫品牌的影響力,推動動漫產業的產業化進程。
塑造民族化的動漫品牌將有利于填補成人動漫市場空白,引導動漫全民消費與終身消費方向。動漫作為一種極具創造力和表現空間的媒介形態,其所能承載的文化內涵與精神意蘊絕不亞于真人實拍電影,動漫市場的全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動漫的服務對象早已由兒童擴展至成人。好萊塢的《怪物史萊克》、《鯊魚黑幫》、《超人特工隊》就是定位于成人市場的動畫,《辛普森一家》、《南方公園》等成人動畫也是美國電視網黃金檔的主打節目。中國動漫曾一度與世界動漫同步發展,但由于對動漫認知的不足導致制作的幼稚化與市場受眾的低齡化,對本民族文化的開發始終局限于平鋪直敘式的說教,初中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很難觀看到符合他們年齡層次需求的國產動漫。目前我國成人動漫市場趨于空白,并直接影響到動漫全民消費與終身消費方式的形成。據調查,成人動漫市場需要具有文化內涵、本土特色、精神力量的動漫產品,塑造民族化動漫品牌將滿足成人動漫市場這一需求。
二、塑造民族化動漫品牌的基礎
立足民族文化,提升作品內涵是樹立動漫品牌的基礎。對消費者來說,動漫作品提供的是視覺享受和心靈撫慰,動漫品牌塑造要更為關注消費者的精神需求,要能夠與消費者進行心理對話,進而引發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成功的動漫品牌總能通過優秀的動漫形象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架起產品與消費者心靈世界的橋梁,成為消費者心理需求與滿足該需求之間的中介。動漫產品作為一種精神消費品,其品牌力取決于動漫作品和動漫形象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與文化影響力。消費者對原創作品的文化認同感和精神歸屬感直接影響到對該品牌的認可。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動漫產品創作,是對民族文化精神的解讀與發揚,消費者在消費動漫產品的同時,更多的是對民族文化精神的體驗與重溫。
回顧中國動畫史,我們的輝煌時刻似乎停留在20世紀90年代動畫商業化之前。自萬氏三兄弟于1941年創作出中國第一部長片動畫《鐵扇公主》之后,一大批動畫藝術家以中國傳統文化故事為藍本,創作出大量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優秀動畫片,像《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精衛填海》、《小蝌蚪找媽媽》、《猴子撈月》、《九色鹿》、《鷸蚌相爭》、《牧笛》等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震驚了世界舞臺,獲得多項國際大獎,成為世界動畫藝壇上的一株株奇葩。當時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廠長特偉提出了“走中國民族之路,敲戲劇風格之門”的動漫創作理念,可謂是當時中國動漫創作風格的總結。老一輩的動漫藝術家們在動漫題材、人物刻畫、背景設計、音樂、表現手法等諸多方面吸取傳統文化特色,創作民族化的動漫作品,展現了傳統東方文化的審美趣味與美學特征。
隨著影視行業的商業化和人們審美趣味的變化,席卷而來的外國動漫作品迅速占據了中國市場。中國動漫行業陷入低谷,一時失去方向,走上了外加工、模仿的道路。中國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異彩紛呈,卻沒有像希臘神話、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那樣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傳播,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事中國人耳熟能詳,被迪士尼借用創作了《花木蘭》動漫作品。珍視民族文化,發揚民族文化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國新一代的動漫人應從民族傳統文化中尋找動漫題材,充分挖掘和研究本土的文化資源,精選其中人物形象鮮明、能夠真實再現民族文化風貌的優秀作品,為動漫創作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支持,對民族經典故事傳說等進行改編與再創造,注入時代精神,融入動漫的夸張、變形、幽默、明快等娛樂元素,讓古老的故事傳說叩響公眾潛意識中的集體記憶,走入觀眾的內心世界。動漫的民族化創作將彌補當今中國動漫市場中民族文化元素的缺失,將發揮動漫的文化傳播功能。
民族化的動漫品牌要以民族文化為依托,讓消費者感受到獨特的文化內涵,從而觸摸到動漫品牌的靈魂。動漫發達國家的動漫作品多與本國文化相融合,被認為是一種富有創意的時尚文化藝術、隸屬于電影業的一種獨特的表現方式。他們普遍認為動漫作品中的文化傳承可以給人潛移默化的啟迪與教育,引發人們對世界與生命的思考,提升人們的生活品位,激勵人們去追求夢想。風靡世界的日本原創動漫作品就是融合了時尚元素與傳統文化,為動漫作品注入了強大的文化因子。櫻花精神、武士道精神、堅忍的小人物精神、“物哀”情結等在動漫作品中處處可感,從不同角度展現出日本社會、日本民族的風貌與特質。文藝作品中所說的“民族化”是指在藝術創作中運用本民族藝術的獨特形式和藝術手法反映現實生活,使文藝作品具有民族風格、民族氣派。要塑造民族化的動漫品牌,不能單純理解為在動漫作品中滲入民族化的表現手法與藝術特征,而是指作品要能夠反映出民族的精神氣質,從而使其品牌能夠傳達出民族文化的價值觀,能夠代表中國人的價值取向。
三、塑造民族化動漫品牌的方法
首先,培育本土動漫明星,樹立動漫產品品牌,并延展出動漫明星品牌套系。迪士尼對白雪公主、萵苣公主的改編與創新,將系列女性動漫形象整合為“迪士尼公主”套系的做法值得借鑒。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公眾影響力的代表人物舉不勝舉,人物故事題材豐富。將傳統文化中經典人物進行重塑,創作出屬于本土的動漫明星,以動漫人物的文化影響力促進品牌宣傳,同時也將擴大傳統民族文化的影響力。并有選擇地將這些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中的動漫明星集結成系列產品,從而進行套系衍生產品設計。如三國故事中眾多的人物及人物道具、兵車戰馬、城樓屋舍等都可以作成玩具。需要注意的是,動漫明星的塑造要兼具藝術性和商業開發性,人物形象首先要鮮活簡單,情感豐滿,其次才是傳統文化中寓教于樂的思想性。動漫制作者要充分挖掘人物自身的娛樂性,使“傳統”文化與“現代”動漫表現形式相結合,真正打造地域化特色鮮明,又為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動漫明星。只有獲得了消費者的認知度,以動漫人物為核心開發的衍生產品才能具有市場。
在我國,動畫、漫畫在過去曾被認為是兒童的專利。在文化資源遠不如今天豐富的年代里,動畫片和小人書陪伴了無數人的成長。然而,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中國的國產動漫跌入了低谷。動畫、漫畫產品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無法再達到新的高度,進而被國外的動畫作品乘虛而入。
在經歷了比較――模仿――摸索的過程之后。振興民族動漫產業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開始在這一領域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市場的蛋糕也越做越大。根據IResearch最新的《2007年中國新媒體動漫研究報告》顯示,2006年中國網絡動漫市場規模突破1000萬元,較前一年增長25%。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7900萬元。另具權威部門統計顯示。中國至少有5億的動漫消費者帶動著每年1000億元的巨大市場空間。
據了解。我國動漫產業除具備市場發展空間大、衍生產品需求大、產品營銷周期長等特點外,還具有強大的消費群體這一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2006年4月,國務院轉發了財政部、文化部等十部委《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32號文件),從體制管理、市場經營和創作研究三個方面切入,勾勒出了中國動漫產業的全新版圖,中國的動漫產業從此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然而,面對“內容為王”的文化產業,大部分的動漫企業仍然面臨著原創能力弱、優秀動漫人才嚴重匱乏等無法回避的問題,因而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放在“來料加工”上。企業自主開發產品所占比例不大,依賴代工生存;整合力度不夠,產業鏈有待完善;處于產業鏈上游的民間原創力量(如劇本、漫畫)沒有被動畫企業關注并利用。這三個問題被認為是目前本土動漫企業走出困境的最大障礙。優秀的創作及運營人才將成為推動本土動漫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