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除夕的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除夕守歲的由來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漢族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除夕相關詩句元日玉樓春(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辛巳除夕(當代)錢鐘書
不容燈火盡情明,禁絕千家爆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癸已除夕偶成(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錢。
描寫除夕之夜的古詩詞《賣癡呆詞》【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唐】 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除夜》【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火銷燈盡天明后,便是平頭六十人。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錢。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辛巳除夕與彭同年同宿道觀中》【作者】:龔自珍
亦是三生影,同聽一杵鐘。
挑燈人海外,拔劍夢魂中。
雪色憚恩怨,詩聲破苦空。
明朝客盈座,誰言去年蹤。
描寫除夕之夜的古詩詞精選《除夜作》——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除夜》——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除夜》——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拜年》——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共內人夜坐守歲》——徐君倩
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覓楊梅。
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
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摧。
描寫除夕之夜的古詩詞推薦春節看花市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踏莎行》 【作者】:姜夔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后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除夕感懷》【作者】:譚嗣同
年華世事兩迷離,敢道中原鹿死誰。
自向冰天煉奇骨,暫教佳句屬通眉。
無端歌哭因長夜,婪尾陰陽勝此時。
有約聞雞同起舞,燈前轉恨漏聲遲。
《除夕感懷》【作者】:譚嗣同
內顧何曾足肝膽,論交晚乃得髯翁。
不觀器識才終隱,即較文詞勢已雄。
逃酒人隨霜陣北,談兵心逐海潮東。
飛光自撫將三十,山簡生來憂患中。
《除夕感懷》【作者】:譚嗣同
我輩蟲吟真碌碌,高歌《商頌》彼何人。
十年醉夢天難醒,一寸芳心鏡不塵。
揮灑琴尊辭舊歲,安排險阻著孤身。
乾坤劍氣雙龍嘯,喚起幽潛共好春。
《癸巳除夕偶成》【作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
憂患潛從物外知。
關鍵詞:鍋爐;換熱;事故
中圖分類號:U664.5+8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廢熱鍋爐是廢熱回收的主要設備,在整個生產流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以前的玻璃制品生產過程中,由窯爐排出的大量余熱隨廢氣經煙囪直接排入到大氣中,不僅對大氣產生污染,而且也浪費能源。廢熱鍋爐的應用,有效的將余熱回收,并加以利用,不僅有效地解決了大氣污染問題,而且能降低單位能耗成本,提高公司經濟效益。
廢熱鍋爐管板與換熱管開裂原因分析及處理
(一)設備安裝原因。按照換熱器等溫差變化大的設備安裝要求,該類設備安裝時一側底座應該是可以隨溫差變化自由移動,而某公司在安裝第二臺廢熱鍋爐時由于經驗不足,首先在設備底座與基礎之間加裝的墊鐵不規范,大小不一,不平整,不能保證設備在運行后由溫差變化自由膨脹,其次是人為將設備底座與基礎和墊鐵焊死,徹底使得設備在受熱后殼體無法自由伸縮,這也是該設備出現故障的原因之一。
(二)設計制造原因。某公司使用的第二臺至第四臺廢熱鍋爐在設計上做了如下的改動:
①換熱面積由 79 m2增加至 107 m2;
②T204 調節閥結構從原來的與中心管呈 45°改為與中心管同一中心;
③氣體出口管由水平改為豎直,這樣氣體走向發生變化;
④管板材質由第二臺的 20 g 改為 16MnR。
在制造方面,第二、三臺廢鍋出口管板與換熱管焊縫大面積開裂,個別焊口管與焊口完全脫開,因此我們覺得該設備存在制造缺陷。按中壓容器制造標準要求,換熱管與管板之間應先進行脹接工藝,然后再進行焊接工藝,從損壞的幾臺廢鍋出口換熱管實測內徑看,內徑尺寸竟然為負偏差,這足以證明第二、三臺廢熱鍋爐存在一定的制造問題。
(三)焊接質量與操作原因。從廢熱鍋爐出口管板泄漏位置來看,所有裂紋均發生在管板與換熱管焊口上或焊口附近,并且在第二臺廢鍋發生故障后,第三臺廢鍋發生的問題與第二臺基本一致,因此我們懷疑廢鍋在制造過程中可能存在焊接質量問題。另外,在操作上自 2002 年以來硝銨裝置生產負荷逐漸加大,勢必造成廢鍋超負荷運行,因此在超負荷生產情況下難免發生工藝調節不及時,廢鍋出口時有超溫現象,在第二臺廢鍋拆開檢查時也發現調節氣體溫度的 T204 調節閥保護套筒被燒鼓包。套筒的材質為 Cr25Ni20 不銹鋼,內置耐熱混凝土,這足以說明氣體溫度已遠遠超過了設計值 390℃,這也可能是引起管板焊縫開裂的原因之一。
廢熱鍋爐管板與換熱管焊口開裂的處理首先采取手工砂輪機對漏點逐一打磨清除裂紋,打出焊接坡口,然后采用 T422 焊條(烘干)對漏點進行焊接,共補焊 156 處,焊接完畢后打壓發現焊完的焊縫又有多處開焊,補焊失敗。接著制定了新的修補方案,即重新著色探傷,打磨裂紋,打磨出新的坡口,采用奧 302 焊條(烘干)對裂紋進行補焊,共焊接裂紋 112 處,經反復多次補焊后,廢鍋水壓 2.5 Mpa實驗裂口處無泄漏,最后用氣焊烤把對整個廢鍋出口管板作 150℃熱處理,最后完成對廢鍋的修復工作。
廢熱鍋爐換熱事故的原因分析
(一)熱管外壁結垢原因分析
對廢熱鍋爐用DW2進行了水質分析,其結果為基本合格。重慶藍星公司對垢樣進行了分析,主要是硫酸鹽、鐵銹、碳酸鹽及硅酸鹽綜合垢。造成換熱管大面積結垢,是在修復轉化氣對流段翅片管時,檢修單位在翅片管內塞了陶纖(氬弧焊
用),未徹底清除干凈。轉化爐對流段翅片管廢鍋與轉化氣廢鍋共用一個汽包F105,對流段翅片管廢鍋的鍋爐水是通過P101APB泵強制循環供水,陶纖料不可能沉積在翅片管內。而轉化氣廢熱鍋爐E101是通過熱力作用自身循環,致使對流段翅片管內陶纖大量沉積在E101底部,盡管在E101底部有排污口,但廢熱鍋爐端部的雜質很難排盡,由于溫度高,使其在高溫端結垢更嚴重,并且堆積大量的白色粉狀沉積物。
(二)換熱管裂紋分析
從廢熱鍋爐的換熱管、耐火澆注料、保護板及保護管的損壞情況可以得到下述結論:進氣端保護板與管板間耐火澆注料脫落處,就是進口保護管退出、彎曲變形、開裂處,也是保護板變形、材料變化處,管子發生裂紋也在此區間內,這幾者完全統一。換熱管裂紋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管子端面的徑向裂紋,另一種是在距進口管端10~12mm處的環向裂紋。從圖2可看出,管子環向裂紋幾乎是在換熱管與管板焊縫根部,就在焊接最薄弱的區間。
廢熱鍋爐自投運就表現出耐火澆注料效果極差,進口管箱頂部溫度超過設計允許值,結合進口管箱內澆注料的損壞情況,澆注料是引發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耐火澆注料的選材及施工存在問題,管板處耐火層局部脫落,高溫轉化氣沖擊管板及換熱管,使其溫度升高,換熱管允用應力[R]下降。換熱管在運行時是受拉應力,使換熱管產生裂紋或裂縫,高壓鍋爐水從裂紋或裂縫處進入管程產生高壓蒸汽,作用在換熱管、澆注料、保護管及保護板上,耐火澆注料脫落加劇;保護管退出并在冷熱作用下彎曲、變形;保護板脫落、變形、變質,高溫轉化氣體進一步沖擊管板,使換熱管溫度升高,最終導致更多換熱管局部環向裂紋或斷裂,換熱管進氣端面產生徑向裂紋。
廢熱鍋爐換熱事故的搶修處理方案
(一)耐火澆注料的處理
(1)耐火澆注料的澆注
耐火澆注料的澆注是這次修復的重要控制環節之一。對澆注層的制模、保護管的安裝、澆注料的拌制以及澆注料的養護等制定了嚴格的施工管理規定,并全過程實行質量監控,確保了施工質量。并根據耐火澆注料特性,制定了烘爐方案及烘爐曲線。
(2)耐火澆注料的選取
從上述事故原因分析可知,廢熱鍋爐搶修修復的關鍵就是耐火澆注料的選取。原用的澆注料是ZJQ-1000型氧化鋁空心球輕質隔熱澆注料, 耐火度及抗壓強度都較低,不能滿足轉化氣廢熱鍋爐的工況要求。
(二)廢熱鍋爐殼程的化學清洗
廢熱鍋爐換熱管結垢較嚴重,采取化學清洗的方法除去水垢,否則會影響廢熱鍋爐的運行周期。
(三)換熱管裂紋的處理
(1)換熱管環向全部斷裂的處理
管子環向全部斷裂的裂紋,采用風動銑銑出焊接坡口,然后補焊,坡口如圖3所示。焊接采用氬弧焊,第1層采用Cr25-Ni20焊絲打底焊,第2層采用WELTIG82焊絲蓋面工藝。消氫處理,打磨焊縫與原管子內表面平整,24h后著色檢查,最后進行水壓試驗,以無漏為合格。工藝流程:檢漏--確定漏點--銑削坡口--著色--預熱--補焊--第1層著色--補焊--第2層消氫--打磨平滑--著色檢查--水壓試驗。
(2)換熱管端面徑向裂紋及焊縫表面氣孔的處理換熱管端面徑向裂紋采用手工打磨的方法,將有裂紋、氣孔部分徹底打磨干凈,著色檢查無裂紋后,再進行表面補焊,焊前預熱到200e,采用WELTIG82焊絲進行氬弧焊修補。補焊后,保證原焊縫高度和焊肉寬度,并進行250~300e消氫處理,焊縫打磨光滑,冷卻24h后進行著色檢查,以無缺陷為合格。最后進行水壓試驗,以無滲漏為合格。工藝流程:著色--裂紋標注--打磨--著色--預熱--補焊--消氫--打磨--著色--水壓試驗。
結束語
廢熱鍋爐修復投運后,進口管箱外壁溫度下降到120e左右,取消了噴淋水,減少了廢熱鍋爐的熱損失,保證了廢熱鍋爐的安全運行。實踐證明,筆者對廢熱鍋爐事故原因的分析是準確的,對換熱管的修復、澆注料的選取及施工、殼程的化學清洗都是完全可行的。
參考文獻:
[1]鄧宏毅.廢熱鍋爐事故分析及處理[J].科技創新導報,2008(21).
[2]梁一凡. 廢熱鍋爐換熱不良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08(10).
關鍵詞:鍋爐 鼓包 檢驗 修理 原因
0 引言
近年來,DZL型(單鍋筒縱置式鏈條爐)臥式快裝蒸汽鍋爐具有結構緊湊、易于操作、運輸方便、安裝快捷等優點,在我市中小型民營企業中得到廣泛使用,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市此類蒸汽鍋爐數目增加較多,但是各種事故常有發生。尤其是DZL型快裝蒸汽鍋爐鍋筒底部鼓包事故發生頻繁,危害較大。如何正確檢查分析鼓包情況,對查明事故發生原因、防止事故擴大、采取正確的處理方法、制訂合理的修理工藝以及制定預防措施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1 事故概況
1.1 設備事故概況: 2008年6月我市某服裝水洗公司一臺DZL4-1.25- WⅡ蒸汽鍋爐,在運行時,司爐工從后爐門清理爐灰發現該鍋爐鍋筒底部發生鼓包,隨即停爐,并請我院人員進行檢驗。
1.2 現場管理情況調查 該鍋爐生產于2006年3月份,于2006年6月監檢驗收合格并投入運行,鍋筒材質為20g。咨詢該公司管理人員得知:該鍋爐未裝設鍋外水處理設備,且公司未按照鍋爐運行管理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維護,沒有配備專職水處理化驗員,該公司選用的是水井水源,為地表淺水,水硬度大,水中泥沙多,經過水泵抽取到沉淀池,簡單沉淀后直接給鍋爐供水;取樣化驗,其給水硬度是1.21mmoI/L,高于GB/T1576-2001《工業鍋爐水質》標準40多倍。
2 鼓包的檢驗
我院人員在待鍋爐完全冷卻后,進行內部檢驗,重點檢查了鼓包位置,以分析鼓包的程度。
2.1 我院人員對鼓包進行了一下的檢驗項目:
2.1.1 首先確定鼓包位置,測量它的幾何尺寸,從內外側進行測量;確認鼓包中心距前管板560mm,鼓包呈橢圓型,面積(長度×寬度):360×900mm,鼓包高度為45mm。
2.1.2 確定水垢厚度;打開人孔發現:鍋爐主要受熱面水側普遍結有水垢厚3—5mm不等,且鍋筒底部水側積存大量白色膏狀水垢。
2.1.3 測量鼓包中心金屬殘余厚度及筒壁正常厚度,未發現異常。
2.1.4 宏觀檢查后使用MT進行檢測是否有裂紋,檢測結果未發現裂紋。
2.1.5 測定鼓包變形部位邊緣的硬度,通過和未變形的部位進行對比,未發生變化,再測量宏觀變形范圍,確定挖補范圍。
2.2 檢驗結果 綜合以上檢驗項目、檢出的結果匯總,根據國家《鍋爐定期檢驗規則》第19條:承壓部件的變形不超過下述規定時可予以保留監控,變形超過規定時一般應進行修理(復位、挖補、更換):筒體變形高度不超過原直徑的1.5%,且不大于20mm;該鍋爐變形高度為45mm,故該鍋爐應進行挖補維修。
3 鼓包修理
鼓包的修理方法有:冷頂修理、熱頂修理、挖補修理,這里只介紹該鍋爐使用修理方法—挖補修理。鍋爐挖補修理應請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在鍋筒挖補前,修理單位應進行焊接工藝評定。焊接試件必須由修理單位焊接。
3.1 技術要求:
3.1.1 補板要求材質、厚度一般和原板一致,并應符合GB713—1997鍋爐用鋼板,焊接材料與補材一致。
3.1.2 補焊的縱向焊縫和原筒體相鄰節的縱向焊縫的距離必須錯開至少100mm,嚴禁與環縫形成十字焊縫。筒體挖補時,兩條縱向焊縫的間距至少為300mm。
3.1.3 根據劃定范圍做好樣板,用樣板覆于挖補處正式劃線。
3.1.4 挖割方法一般采用氣割,應注意割線平直光滑,并做好30度單面V型坡口。坡口面應用砂輪打磨光滑,注意與補板留有l-3mm間隙。
3.2 修理及驗收:A 先將補板對邊、照平,用點焊固牢。焊接過程中應注意焊縫焊接的先后次序、收縮變形。補板與筒身錯邊嚴格控制,使之符合規范。B 進行外觀與RT檢測合格。C 最后進行水壓試驗,試壓合格,由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機構出具檢驗報告,結論為允許投入運行,報當地質監部門鍋爐壓力容器監察機構備案后,使用單位方能恢復運行。
4 鼓包產生的原因分析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鍋爐鼓包的原因。鍋爐鼓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快裝鍋爐鍋筒鼓包位置直接受火焰輻射,煙氣沖刷,當鍋筒的金屬壁溫超過其強度允許的溫度時,金屬強度就會下降,這時工作壓力超過金屬的屈服極限時,就有可能發生塑性變形,在宏觀檢查表現為鼓包現象。
那是什么原因導致金屬壁溫超高呢,由于鍋爐底部水側長時間結垢、泥沙堆積物,而水垢、泥沙堆積物的導熱性極差,熱阻是鍋爐用鋼的40-100左右,這樣鍋筒金屬壁不能及時有效的得到冷卻,壁溫超過允許溫度。該鍋爐的材質為20g,這種材質工作溫度在450℃以下是安全的,當超過該溫度時,金屬的強度會下降,隨著溫度的上升,當溫度高達700℃~900℃時,強度急劇下降,金屬已不具有原來的強度,此時即使工作壓力不超過額定工作壓力,金屬晶體會發生塑性流動直至變形。
鍋筒底部產生水垢和泥沙堆積物的原因有很多,比如:①鍋爐制造、安裝不合理;比如排污管制造時伸出端太長,安裝時本體未做到前高后低,造成鍋爐排污排不出,致使鍋筒底部積聚大量水垢和泥沙堆積物;②鍋爐給水軟化設備損壞或者采用錯誤的水處理方法,甚至根本沒有水處理;③鍋爐工未進行定期排污,造成鍋筒底部嚴重結垢。④鍋筒內部遺留雜物,而排污時無法排出,特別是鍋爐干法保養時,開爐運行,未把干燥劑取出,產生堆積物。
5 事故后的管理預防措施
以上分析總結,該鍋爐發生鼓包事故,導致該臺鍋爐鼓包根本原因,一是鍋爐給水不合格,二是未裝設鍋外水處理設備,三是司爐工責任心不強,沒有定期排污。鍋爐維修好后,我院對使用單位進行了相關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的講解,業主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接受了我院的預防措施的建議:
5.1 安裝鍋外鈉離子水處理設備,對鍋爐給水進行處理,以達到鍋爐給水符合《工業鍋爐水質》GB1576-2001的要求。
5.2 對鍋爐水側進行化學清洗,清除水垢。
5.3 對鍋爐司爐人員進行教育,提升其技術水平和工作責任心。
5.4 要求使用單位配備專職的水質化驗員,以加強水質管理,做好水質化驗工作。
參考文獻
[1]朱小文.鍋爐鍋筒鼓包原因及修理.山西.山西機械.2001.12.
傳統金融學假定,人們理性地采取行動。但是,實際并非如此,而且人們對理性的偏離是系統性的。行為金融理論放松金融經濟學的傳統假設,在金融理論標準模型中結合了這些可觀測的、系統的、實際的、對理性的偏差。本文重點研究一種偏差:處置效應。
國外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已經很多,但在國內尚很少見到。本文對這兩種行為金融現象進行了實證分析。其意義在于,國外的研究都基于發達的成熟的股票市場,這些現象對處于中的股市是否存在?回答這個對于把握投資者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一、前景理論(Prospect ory)和處置效應
什么是“前景理論”?什么是“處置效應”?兩者的關系是什么?Kahneman and Tversky(1979)批評了被廣泛接受的von Neumann-Mongnstern期望效用理論,提出了前景理論。這一理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特別是行為金融理論的倡導者接受,用來解釋風險情況下人們的選擇行為,特別是金融市場上涌現出的“異常現象”。同時,這一理論與其他行為經濟學的研究成果一起正在動搖傳統金融理論的基礎:理性人假說、期望效用理論、有效市場假說。為了理解前景理論,我們從這篇文章中(p273)的幾個問題出發。
問題11:假設你比今天更加富裕1000美元,現在面臨如下選擇:
A、得到500美元;(84%)N=0
B、以50%的概率得到1000美元,以50%的概率得到零美元。(6%)
其中:N為受試者人數,括號中數為做此選擇的受試者比例(下同)。
問題12:假設作比今天更加富裕2000美元,現在被迫在下面二者之間作出選擇:
A、損失500美元;(31%)N=68
B、以50%的概率損失1000美元,以50%的概率損失零美元。(69%)
如果你象大多數人那樣,那么,當面臨這兩個問題時,1.你很少注意初始狀況:你比今天更加富裕一些;2.你認為這兩個問題很不一樣;3.如果你對其中一個問題選擇冒險賭博,而對另一個問題選擇確定性的結果的話,那么你更可能對問題11選擇確定性結果,對問題12選擇冒險賭博。上述試驗的統計結果都在 1%的水平上顯著。
盡管這種想法非常,但是,它違反了理性決策制度的一個重要原則。一個完全理性的決策制定者會把兩個問題視為等同。因為如果按照財富狀態的標準來衡量,這兩個問題是完全一樣的。
道理非常簡單:對于完全理性的決策制定者,最重要的是它最終的結果,而不是在過程的得失。對于問題11或問題12,這樣的決策制定者要么都選擇確定性結果,要么都選擇冒險賭博。而不是象大多數人那樣改變偏好。對于上述兩個問題做出不同回答的決策制定者一定受到了與得失相關的不合理情緒的,而不是在頭腦中始終保持最大化財富效用的重要目標。下面是另外一個問題。
問題**:有人與你采用拋硬幣的方式賭博。如果是正面,你損失100元。如果是反面,你至少得到多少才愿意參與該個賭博。
大多數人的回答是200一250元。這個數值反應了人們對盈利和損失的重視程度是不對稱的。這種不對稱性被稱為損失回避(loss aversion)。
我們從大多數人對上面這三個問題的回答中至少可以得到如下結論,在實際決策中:
1.人們更加看重財富的變化量而不是絕對量。
2.人們對面臨條件相當的損失前景時(如問題12)傾向于冒險賭博,而面臨條件相當的盈利前景時(如問題11)傾向于接受確定性盈利。
3.盈利帶來的快樂與等量的損失帶來的痛苦不相等,后者大于前者。
根據這三條,Kalmelnan and Tversky(1979)提出了如下圖所示的“S”型的價值函數和前景理論。依據這個理論,當面臨風險或不確定時,人們的行為似乎在最大化這個“S”型的價值函數。這個價值函數類似于(但不完全等同于)標準的效用函數。這個函數具有三個特點,首先,它的定義基于盈利和損失,而不是財富;其次,它在盈利定義域中是凸函數,在損失定義域中是凹函數。最后,它對損失比對盈利更加陡峭,這意味著人們通常是風險厭惡的。把前景理論推廣到投資領域,可以得到處置效應(Shefrin and Staman,1985)。即投資者傾向于出售贏者而留下輸者。因為贏者呈現給投資者的是盈利前景,投資者此時傾向于接受確定性結果,而輸者呈現給投資者的是損失前景,投資者此時傾向于冒險賭博。于是,投資者持有輸者更長時間,持有贏者更短時間。
這個價值函數的關鍵在于點,它被用來判斷盈利和損失。通常將現狀作為參考點。但是,在有些情況下,盈利和損失的確定是按照有別于現狀的期望水平來確定的,因為其他人得到了這個水平的盈利。……當一個人不能容忍他的損失時,他可能接受(在其他情況下他不會接受的)賭博(Kahneman and Tversky 1979,p286)。
例如,假設投資者購買了一支股票,他認為這支股票的期望收益足以補償它的風險。如果股票升值了,他將采用購買價格作為點,于是,股票價格就處于投資者價值函數的凸的、風險厭惡(risk-averse)的部分。這支股票的期望收益可能仍然足以補償它的風險,但是,如果投資者降低了對這支股票的收益預期,他可能賣出這支股票。如果這支股票沒有升值,而是貶值了,它的價格將處于投資者價值函數的凹的、風險尋求(risk-seeking)的部分。這時,即便它的期望收益降低到本來不應該購買它的程度,投資者也將繼續持有這支股票。這樣,與已經上漲了的股票相比,投資者關于這支下跌了的股票的期望收益的信念必須進一步下降才能促使他出售這支已經下跌了的股票。類似地,如果投資者擁有兩支股票。一支上漲了,一支下跌了。如果他面臨流動性需要,并且沒有任何關于這兩支股票的新信息,他更可能賣出上漲的股票。
在本中,我們假設投資者的參考點就是他們的購買價格。盡管這個假設具有相當的合理性,但是,應該注意到對于某些投資者,特別是持有股票相當長時間,經歷了大幅度的價格變化后,購買價格僅僅是他們參考點的決定因素之一。例如,一個投資者以每股10元的價格買入一支股票,價格上漲到30元時他沒有賣出,現在價格是15元,那么他在下一步決策中的參考點顯然會受到這支股票價格波動的。
二、數據
本文所用數據來自于某著名證券公司的大型營業部,包括了最近三年(1998/1/19一2000(12/25) 該營業部內所有投資者的全部交易記錄,活動的投資者賬戶數目為9748個,交易記錄總數為1216886條,買賣股票(我們的研究所采用的樣本不包括基金等其他證券)交易記錄總數為用8326條。每條記錄包括日期、資金帳號(出于保密起見,該字段經過處理,其他能夠暴露投資者的字段一律刪除)、交易類別、買賣標志、股票代碼、業務標志、成交數量、成交價格、成交金額、本次股票余額、申報時間、成交時間、股票類別、清算金額、資金余額、傭金、印花稅、過戶費。
復權價格數據來自于嘉實基金管理公司,包括了最近三年所有股票的復權數據。
三、
為了判斷相對于賣出輸者,投資者是否更加傾向于賣出贏者。一種辦法是簡單地查看一下賣出的贏者的數量和賣出的輸者的數量。然而,假設賣出贏者和賣出輸者對于投資者沒有差異的話,那么,在股票市場上漲時,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將有較多的贏者和較少的輸者,從而會賣出更多的贏者。在股票市場下跌時,他們會賣出更多的輸者。為了“濾掉”股票市場漲跌的影響,我們應該查看投資者賣出贏者的頻率和賣出輸者的頻率。
通過依據時間順序掃描每個帳戶的交易記錄,我們構造了買入日期和價格已知的股票組合。由于我們得到的交易數據是“流水”數據,所以,這個組合僅僅包含投資者的部分股票。許多帳戶包含了在1998年初之前買入的股票,這些股票的買入價格本知,被剔除出樣本集。另外,投資者可能擁有其他帳戶,這些帳戶的數據沒有包含在本研究中。最后,本研究的取樣可能受到另一種質疑的地方是交易數據所涉及的投資者多集中在北京地區,可能對全國不具有代表性。盡管本研究的數據具有上述缺憾,但作者并不認為這些缺憾會使本文的主要結論出現偏差。
如果某日某個帳戶賣出股票,我們將比較這個股票的賣出價格與其平均成本來確定這個股票是實現盈利還是實現虧損。該回該帳戶其他沒有賣出的股票要么處于票面盈利,要么處于票面虧損。我們通過比較這些股票的平均成本與該回它們的復權最高價和復權最低價來確定它們是否處于票面盈利。如果該回復權最高價和復權最低價均大于平均成本,則這個股票處于票面盈利;如果該回復權最高價和復權最低價均小于平均成本,則這個股票處于票面虧損;如果該日平均成本介于復權最高價和復權最低價之間,則這個股票既不是票面盈利,也不是票面虧損。
加總該日所有帳戶的實現盈利數目、票面盈利數目、實現虧損數目、票面虧損數目。然后:
“盈利實現比例(PGR)”=實現盈利/(實現盈利+票面盈利)
“虧損實現比例(PLR)”=實現虧損/(實現虧損+票面虧損)
如果盈利實現比例大于虧損實現比例的話,那么說明投資者更加愿意賣出贏者。
四、統計結果
處置效應檢驗是關于投資者處置傾向和參考點設定的聯合檢驗。上述我們采用平均成本作為參考點。參考點設定的其他選擇包括:最近成本、首次買人成本、最高買人成本、最低買入成本、以及經利率調整的平均成本(因為投資股票的機會成本是損失利率)等等。我們采用“最近成本”或“首次買入成本”作為參考點的實證結果與采用“平均成本”作為參考點的實證結果類似。下面僅報告采用“平均成本”作為參考點的實證結果。對于上述提到的第一種樣本數據缺憾:我怕的樣本數據沒有包括1998年初以前買入的股票,考慮到股市具有非常高的換手率(根據中國證監會網站統計數據,1998年為395%,1999年為388%, 2000年為477%),我們認為這種缺憾造成的影響至多維持半年。所以,報告期定為1998年7月1日到2000年12月25日。
表1顯示了報告期內每日盈利實現比例(PGR)和虧損實現比例(PLR)的統計量。這些統計量顯示,投資者的確傾向于賣出贏者。
如果投資者頻繁地實現小額盈利,不太頻繁地實現大額盈利的話,那么盡管他們按照交易次數來判斷,更加傾向于實現盈利,但是按照交易金額來看也許未必如此。為此,我們計算了基于交易金額的PGR和PLR.發現基于交易金額的PGR同樣顯著大于基于交易金額的PLR.
在表1中,PGR/PLR的均值接近2.這表明投資者賣出贏者的概率是其賣出輸者概率的兩倍。在Odean(1998)的研究中,投資者賣出贏者的概率是其賣出輸者概率的1.5倍。圖2顯示了報告期內月度PGR和月度PLR.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PGR大于PLR.圖3顯示了報告期內月度PGR與月度 PLR的比率。這一比率接近于2.odean(1997)的實證結果顯示,從1月到12月,這一比率逐步下降,其原因在于投資者的年末避稅行為(年末實現損失,抵減稅收)。但是,本文實證結果沒有發現同樣的季節性變化趨勢,這并不奇怪,因為中國股市不征收證券交易所得稅。這從反面證實了Odean (1997)關于這一趨勢的解釋。
中國蒸汽鍋爐制造業突飛猛進,目前已可以生產多種不同壓力等級和容量的蒸汽鍋爐,已成為當今世界蒸汽鍋爐生產和使用最多的國家。本文通過對蒸汽鍋爐系統保護和事故處理方法的探究,使人們對蒸汽鍋爐系統保護更加了解,對蒸汽鍋爐事故的處理更加得心應手,以減少經濟的嚴重損失和人員的重大傷亡。
關鍵詞:
鍋爐 保護事故 探究
20世紀80年代以后,中國的經濟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蒸汽鍋爐行業更加突出,全國蒸汽鍋爐制造企業增加近二分之一,并形成了獨立開發研制一代又一代新產品的能力,產品的技術性能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蒸汽鍋爐是經濟發展時代不可缺少的商品,未來將如何發展,是非常值得研究。
一、蒸汽鍋爐系統保護
1、水位保護
蒸汽鍋爐配有二臺水泵,運行和備用。
鍋爐配套一至二只板式水位計,應經常相互比較,發現指示不一致的,須立即校正。水位計應每班進行沖洗,以確定其真實水位。同時還配有電極點水位平衡筒,可以準確的采集水位信號以發出報警或進行給水泵控制。
2、蒸汽壓力保護
鍋爐壓力超過額定值時,需進行連鎖保護:方法是停爐,燃燒系統停止工作;也可改變火嘴,單段或雙段燃燒,亦可調節油量,從而降壓,確保鍋爐安全運行。
燃油(氣)蒸汽鍋爐壓力保護與水位一樣,采用多重保護:
① 壓力控制器
一般用二個壓力控制器,將壓力信號轉化為電氣信號的機電轉換裝置,它的功能將壓力高、低不同的信號輸給電氣開關,對外線路進行自動控制或連鎖保護。
常用壓力控制器及電接點壓力表,能使蒸汽壓力超壓報警,達到極限時切斷燃燒器;壓力控制器根據實際運行壓力調節單火或雙火燃燒;對于大型燃燒器,可根據壓力大小調節燃油量的大小,始終保持壓力穩定運行。
② 安全閥
安全閥是鍋爐保護中的最后一道防線,在鍋爐壓力超過極限時,根據安全閥設計所配的整定壓力,排汽泄壓,確保鍋爐正常運行。
3、溫度保護
溫度保護是鍋爐安全運行過程中的重要程序,對于蒸汽鍋爐溫度的調節及保護尤為重要;同時在熱水鍋爐超溫時達到調節保護作用。鍋爐常用的溫度保護裝置為雙金屬溫度控制器
4、熄火保護
防止爐膛爆炸事件的發生,燃油(氣)鍋爐必須設置熄火保護裝置,功能是監測爐膛內燃燒情況(包括點火,當點火失敗或燃燒中途熄滅時,一般在5秒內重新點火,1秒鐘內運行,關閉進油(氣)電磁閥,并接通和發出聲光報警信號,這時鼓風機繼續運轉,吹掃爐膛內殘余的可燃氣體,經過20~30秒鐘的吹掃后,自動切斷鼓風機及各種輔機電源,鍋爐停止運行。)由火焰監測器和控制裝置組成。火焰監測器的作用是將控制裝置發出火焰存在或中斷的信號。
主要使用的是光電倍增管、光敏電阻和光電池,它們都有紫外型或紅外型,一種光電轉換元件,工作原理將光照輻射的強弱轉變成相應的強弱電流。并呈線性狀態輸出,有時感應電流弱,要通過放大,才能對控制器產生作用。
5、停電自鎖保護
在突發電源中斷情況下,鍋爐運行立即停爐自鎖,若電流恢復通電,隨時啟動,必須復位解除自鎖,才能重新點火啟動。
采用進口彩色和單色觸摸屏控制系統,運行過程實現全自動化,具有自動補水、缺水、超溫、超壓、自動斷電并報警、漏電保護等安全保護系統
二、蒸汽鍋爐事故處理方法
1、 鍋爐超壓的處理
(1)迅速減弱燃燒,手動開啟安全閥或放氣閥。 (2)加大給水,同時在下汽包加強排污(此時應注意保持鍋爐正常水位),以降低鍋水溫度,從而降低鍋爐汽包壓力。 (3)如安全閥失靈或全部壓力表損壞,應緊急停爐,待安全閥和壓力表都修好后再升壓運行。 (4)鍋爐發生超壓而危及安全運行時,應采取降壓措施,但嚴禁降壓速度過快。 (5)鍋爐嚴重超壓消除后,要停爐對鍋爐進行內、外部檢驗,要消除因超壓造成的變形、滲漏等,并檢修不合格的安全附件。
2、 鍋爐缺水的處理
(1)通過“叫水”,判為嚴重缺水時,必須緊急停爐,嚴禁盲目向鍋爐給水。 (2)通過“叫水”判為輕微缺水時,應減少燃料,鼓風,引風,并緩慢給水。
3、 鍋爐滿水的處理
沖洗水位表,確定是輕微滿水還是嚴重滿水。方法:先關閉水位表,水連管旋塞,再開啟放水旋塞,如能看到水位線從上下降,表明是輕微滿水,停止給水,開啟排污閥,放至正常水位。 如嚴重滿水時,因采取緊急停爐措施。
4 、鍋爐汽水共騰的處理
(1)減弱燃燒,關小主汽閥,減少鍋爐蒸發量,降低負荷并保持穩定。 (2)完全開啟上鍋筒的表面排污閥(連續排污閥),并適當進行鍋筒下部的排污。同時加大給水量,以降低鍋水堿度和含鹽量,此時應注意保護水位的控制。 (3)采用鍋內加藥處理的鍋爐,應停止加藥。 (4)開啟過熱器、蒸汽管道和分汽缸上的疏水閥。 (5)維持鍋爐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 (6)通知水處理人員采取措施保證供給合格的軟化水。 增加鍋水取樣化驗次數,直至鍋水合格后才可轉入正常運行。 (7)在鍋爐水質未改善前,嚴禁增大鍋爐負荷。事故消除后,應及時沖洗水位表。
5 、鍋爐爆管的處理
(1)爐管破裂泄漏不嚴重且能保持水位,事故不至擴大時,可以短時間降低負荷維持運行,待備用爐啟動后再停爐。 (2)爐管破裂不能保持水位時,應緊急停爐,但引風機不應停止,還應繼續給鍋爐上水,降低管壁溫度,使事故不致再擴大。 (3)如因鍋爐缺水,管壁過熱而爆管時,應緊急停爐,且嚴禁向鍋爐給水,這時應盡快撤出爐內余火,降低爐膛溫度,降低鍋爐過熱的程度。 (4)如有幾臺鍋爐并列供汽,應將事故鍋爐的主蒸汽管與蒸汽母管隔斷。
6、 過熱器管爆破的處理
(1)過熱器管輕微破裂,可適當降低負荷,在短時間內維持運行,此時應嚴密監視泄漏情況,與此同時,迅速啟動備用鍋爐。若監視過程中故障情況惡化,則應盡快停爐。 (2)過熱器管破裂嚴重時,必須緊急停爐。
7、 省煤器管爆破的處理
(1)對于不可分式省煤器,如能維持鍋爐正常水位時,可加大給水量,并且關閉所有的放水閥門和再循環管閥門,以維持短時間運行,待備用鍋爐投入運行后再停爐檢修。如果事故擴大,不能維持水位時,應緊急停爐。 (2)對于可分式省煤器,應開啟旁通煙道擋板,關閉煙道擋板,暫停使用省煤器。同時開啟省煤器旁通水管閥門,繼續向鍋爐進水。煙、水可靠隔絕后,將省煤器內存水立刻放掉,開啟空氣閥或抬起安全閥。如煙道擋板嚴密,在能確保人身安全的條件下可以進行檢修,恢復運行,否則應停爐后再檢修。
8、 【1】、 蒸汽管道水錘的處理
(1)減少供汽,必要時關閉主汽閥。 (2)開啟過熱器集箱和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閥進行疏水。 (3)鍋筒水位過高,應適當排污,保持正常水位。 (4)加強水處理工作,保證給水和鍋水質量,避免發生汽水共騰。 (5)水錘消除后,檢查管道和管架、法蘭等處的狀況,如無損壞再暖管一次進行供汽。
【2】、給水管道水錘的處理
(1)開啟給水管道上的空氣閥排除空氣或蒸汽。 (2)啟用備用給水管道繼續向鍋爐給水。如無備用管路時,應對故障管道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 (3)檢查給水泵和給水止回閥,如有問題及時檢修。 (4)保持給水溫度均衡。
旦發生事故,不但會造成經濟損失,甚至會危及電網、設備和人身的安全,給社會帶來不安
定因素。文章就變電運行常見的一些故障及解決技術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變電運行 常見事故 處理技術
一、事故處理技術原則
1、當出現變電云縣故障時,首先要對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密切的檢查,并做好運行異常的設備的記錄。
2、迅速限制事故發展,消除事故的根源,解除對人身和設備安全的威脅。
3、在對變電事故處理的同時,應確保正常供電以及用電的安全運行。
4、電網解列后要盡快恢復并列運行。
5、盡快恢復對已停電的地區或用戶供電。
6、調整并恢復正常電網運行方式。
二、事故處理中的基本注意事項
1、一旦出現變電運行事故,首先要核實跳閘開關當前的實際狀態后,才能夠再次將跳閘開關的把手恢復到“分閘后”的位置。
2、要對故障點做好安全措施,同時也要最好監護措施。
3、事故處理完畢后,應向相關調度及工區領導簡要的說明現在的運行方式,認真記錄、執行調度及工區領導的指示。
三、常見事故及解決技術分析
1、線路故障事故
電力系統發生線路故障后,要立即將動作情況匯報調度,然后認真檢查保護及自動裝置動作情況,檢查故障錄波器動作情況,檢查一次設備狀況:①對站內線路設備重點檢查;②檢查斷路器的機械位置、油位、油色及有無噴油等異常現象。檢查故障線路共分以下幾種情況:如果沒有異常則重點檢查跳閘開關,檢查消弧線圈狀況,如開關為電磁結構,要檢查開關合閘保險接觸是否良好,如為彈簧結構,要檢查彈簧儲能是否正常,液壓結構,要檢查壓力是否正常。在檢查完所有項目均無異常后,才能強送。強送時要注意正確選取強送端,一般采用大電源側進行強送,強送的開關及其速動保護完好,系統保護的配合應協調,為防止超高壓長線路末端電壓升高及降低強送電端電壓,如果線路上有電抗器時應帶電抗器強送。變電站可根據故障錄波器判明故障地點和故障性質。線路故障時,如伴又明顯的故障現象,如火光、爆炸及系統振蕩等,不應馬上強送,需檢查設備并消除振蕩后再考慮強送。此外均需與調度員聯系后強送,凡是有帶電作業的線路跳閘,調度必須與作業負責人聯系,取得許可后方能強送。
2、母線故障事故
當發生母線故障時,母差保護將該母線上的所有連接開關跳開,將母線隔離。在未配備母差保護的母線故障時,可同過主變后備保護,或者電源側線路保護二段動作切除故障口發生母線后,應立即匯報調度,檢查母線保護范圍內的一次、二次設備。若一次設備正常,二次設備有明顯的故障時,可將母差保護退出運行后將一次設備送電。若一次設備故障,營將母線轉檢修,通知檢修人員修試。
3、電壓互感器高壓熔絲熔斷事故
對于這一故障而言,在運行過程中的異常現象主要表現在:與熔斷相相電壓相比而言,往往呈現出降低或者接近于零的現象,而對于完好的相的相電壓而言,則呈現出降低的幅度很少,甚至是基本不變的現象。當處于似斷非斷的狀態時,斷路相切換至好相時線可能會出現電壓下降,而就其中電壓互感器也會呈現出降低,電能表走慢的現象。針對上述現象,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來作為處理的對策。
(1)先要判斷是哪一相出現了問題,這其中可以采取電壓切換開關來檢查是相電壓還是線電壓出現了問題。
(2)停用該母線上可能導致誤動的跳閘出口連接片。
(3)通過斷開故障電壓互感器來第二次空開或者熔斷器,拉開電壓互感器隔離開關,同時作好相應的安全措施后,更換相同規格的高壓熔絲。再采取試運,檢查是否成功,如果出現連續發生熔斷時,則表明變電運行事故可能為互感器內部故障,這時應匯報調度,同時查明其原因。
(4)檢查是否為電壓互感器內部故障時,可在停運后手摸高壓熔絲外殼絕緣子部分以查明是否為內部過熱,也可通過采取搖表搖測絕緣電阻來加以判斷,當確認為互感器內部故障時,應匯報工區并及時采取調度。
4、電壓互感器熔斷器熔斷及二次回路斷線事故
這種情況所表現出來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中央信號屏在發出“PT電壓回路斷線”的信號的同時,還能夠發出警鈴以及光字牌亮。在這個時候這時通過檢查電壓表可明顯發現,未熔斷相電壓指示不變,而對于熔斷相電壓則指示為0,這時與該項有關的線電壓表指示為相電壓,而與此無關的電壓表則指示正常。
筆者根據自身在日常工作中的經驗與總結,認為造成電壓互感器高壓側熔斷器熔斷現象出現的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一個方面是在變電運行中,電力系統內出現單相間接性電弧接地或者鐵磁諧振現象;其次則是在電壓互感器內部出現單相接地或者相間短路的現象;最后一個方面還是出現在電壓互感器中,那就是電壓互感器二次發生短路,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二次側熔斷器還未出現熔斷。針對上述三種現象,筆者認為主要應該以下四個角度來作為其處理的根本出發點。
(1)退出由電壓互感器所能引起誤動的保護以及一些自動裝置,這樣能夠更加有效的保護誤動。
(2)及時檢查電壓互感器二次保險是不是已經出現熔斷現象,如果出現了熔斷現象的話,要立刻更換新的,如果是再此熔斷的話,那么就要認真查明造成熔斷現象出現的原因。此外,還要進一步將容量變大。如果熔斷器沒有出現故障的話,應該再檢查下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接頭處是不是存在接觸不良或者斷頭現象,如果存在上述現象的話,也要及時對其進行處理。
(3)如果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一切正常的話,那么就要對熔斷器是否熔斷進行再次的檢查,或者直接重新更換熔斷器,并且采用隔離開關把電壓互感器退出運行,然后采取安全措施后進行合閘,如果合閘后熔斷器再次熔斷,則應再次將電壓互感器退出運行,向主管部門和調度匯報,聽候處理。
(4)如果是電壓互感器高壓熔斷器熔斷,則這時應當迅速斷開一次側隔離開關(刀閘)、斷開二次側空開取下二次側熔斷器,把需停運的電壓互感器二次側負荷轉移到另一組電壓互感器運行,并向主管部門和調度匯報,聽候處理。
5、主變故障事故
根據斷路器的跳閘情況、保護的動作掉牌或信號、事件記錄器監控系統,判斷是否為變壓器故障跳閘,并向調度員匯報;檢查變壓器跳閘前的負荷、油位、油溫、油色,變壓器有無噴油、冒煙,壓力釋放閥是否動作或其它明顯的故障跡象;檢查站用電的切換是否正常,直流系統是否正常,分析故障錄波的波形和危機保護打印報告。變壓器的主保護同時動作跳閘,未查明原因和消除故障之前不得強送,變壓器的瓦斯或差動保護動作跳閘經檢查判明不是變壓器內部故障或屬于保護誤動,在系統急需時并得到總工或者生產領導同意后,可以強送一次。變壓器后備過流保護動作跳閘,在找到故障并有效隔離后。
四、結束語
變電運行中出現的安全問題應及時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從而更好地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對于事故的處理,除了必要的技術投入外,運行人員的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部門應強化設備管理,落實規章制度和安全生產責任,同時還應提高變電操作人員的專業素質,
盡最大能力減少事故發生的概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變電系統安全和正常地運轉,為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考文獻:
[1]馮偉,趙.變電運行中的隱患及解決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29:6.
【關鍵詞】除險加固;工程進度;主要措施
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項目內容多,施工交叉及相互干擾多,施工關系復雜,工期短,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要完成工程建設任務的目標,工程進度經不起半點折騰,來不得絲毫放松。因此,我們采取超常規和特事特辦的辦法,狠抓進度控制不放松,并狠下功夫,主要通過采取以下幾項主要措施進行保證進度。
1.施工中組織與管理措施
1.1設立專門的機構和人員,負責進度控制工作
水庫施工中,需要設立專門的機構和人員,負責進度控制工作,編制工作流程,落實進度計劃的執行。經過咨詢了解后,需要組織人員精心編制了一份科學、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設計突出做好主體工程施工安排,重點確定主要建筑物,例如壩體、心墻或防滲墻、隧洞工程和鋼筋砼工程等幾項影響全局的關鍵項目的施工關系,解決它們的施工交叉干擾和相互影響問題,提出它們具體的開工、完工時間和控制性進度目標,并嚴格按此執行。
1.2加強進度管理,及時采取措施糾偏
工程施工時,應及時發現各主要工作環節進度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分析比較,提出進度糾偏措施。例如在施工中檢查發現,打壓機夯實機械不能滿足大壩防滲斜墻控制性進度目標要求,需要馬上再增加一臺打壓機夯實機械,直到滿足施工進度要求。
根據此項及時措施糾偏,可以使原來認為很難按時完成的大壩防滲斜墻工程最后按期完工。隧洞工程施工進度往往較為遲緩,需要及時檢查,及時分析,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更科學、更有效的施工方案,也可以多個施工方案進行比選,選擇最優進行施工,并提前規劃出特殊情況預案。這樣就可以及時為后續項目施工提供了工作面和工作便利。通過采取糾偏等管理措施,進度落后的情況可以得到及時糾正。
1.3加強施工保障工作
及早落實完成了現場辦公、供電、通路、占地、倉儲和后勤等施工保障工作。工程一開工,即應解決了施工變壓器安裝和專線供電方案,保證工地施工無特殊情況不停電,及時修通了主要臨時施工道路,確保施工交通需要。
2.施工技術保障
2.1優化設計,確定適用的加固設計方案
在設計過程中,根據水庫大壩安全技術認定綜合評價報告,同時需聘請水利資深專家到現場召開 工程設計優化與施工技術研討咨詢會,重點對主要建筑物,例如防滲墻、壩基防滲、壩下涵管和輸水隧洞等提出工程設計優化咨詢意見。通過設計優化,采納專家意見,優化設計方案。
通過優化設計,確定了較為適用的加固設計方案,一般來說,可以較好地解決原設計方案中存在的阻礙施工進度保證的重要技術難題,施工進度也更有了保證。
2.2精心施工,采用實用合理的施工技術方案
精心安排施工作業,狠抓重點關鍵項目施工進度。需要根據工程特點和料場情況,認真分析,確定并采用實用合理的主要施工技術方案,以筆者曾施工的某水庫為例,主要的施工技術方案如下:
堆石壩體施工:堆石壩體堆石要求相對密度≥0.7,壓實孔隙率≤30%,設計容重23KN/m3。堆石料采用質地堅硬,大中小塊徑級配比大致為6:3:1。碎石采用質地堅硬、級配良好,碎石墊層粒徑為2~4cm,自然的厚度,含泥量小于5%,碎石墊層以隨鋪隨砌為原則,墊層材料不得從壩頂向下傾倒,以避免精細顆粒分離。
壩體粘土斜墻施工:壩體粘土斜墻填凹、置換部位采用粘土回填,回填前應拆除原上游塊石護面,同時須將原壩坡表層松軟、潰爛或龜裂土料清除,置換為新鮮、夯實粘土料,回填采用薄層輪加法,每層加20cm,打夯機夯實。壓實度≥0.95,滲透系數≤1×10-5cm/s。
隧洞工程施工:進水口開挖應自上而下進行,采用薄層劈坡法。土方用人工開挖,石方用風鉆造孔,炸藥爆破,人工裝雙膠輪車運。因進水口高程較低,因而在汛期密切注意天氣預報,及時做好防汛措施。
洞身石方均采用全斷面開挖,采用手風鉆造孔,炸藥爆破,人工裝碴,雙膠輪車出碴。
鋼筋砼工程:
(1)水泥:所用水泥選用32.5級(425#)綜合水泥,水泥每批須有出廠合格證及抽量試驗合格證,嚴禁采用不合格或未經有資質測試單位測試的水泥,同一工程結構必須采用同一品牌水泥。
(2)砂礫石:砂礫石用二級配,砂礫石要求石質堅硬、清潔、含泥量小于1%,針片狀含量不大于10%,超徑小于5%,遜徑小于10%。
(3)砂:砂采用中砂,含泥量小于3%(細度模數1.6~3.0)。
(4)鋼材:所用的鋼筋種類、鋼號、直徑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鋼筋的機械能符合GB1499《鋼筋砼用熱軋帶肋鋼筋》的要求。鋼筋有出廠質量保證書,使用前按規定作拉力、延伸、冷彎試驗。焊接的鋼筋,作焊接工藝試驗。
(5)砼:砼澆筑隨澆、隨平、隨振,砼施工時配合比滿足設計強度要求。隧洞砼襯由內向外分段實施,底拱、邊拱與頂拱采用木模,由拖式壓砼泵入倉澆筑。
此外,其它各項工程施工,也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一些措施對工藝進行改進、調整,也有力促進了進度加快。通過采用實用合理而成熟的施工技術方案,精心組織施工,重點確保了幾項主要關鍵項目的施工進度,為順利施工和按期完工起到了關鍵作用。
3.經濟及其它措施
(1)資金優先保障。為了加快施工進度,必然加大施工資源投入及資金投入。在資金供應方面,優先予以保障,做到特事特辦,急事急辦。
(2)通過簽署“施工進度控制責任書”和制定“主要建設項目施工質量、進度目標實行獎罰的辦法”,對質量、進度目標實行責任制和考核獎懲激勵機制,也有效促進了施工進度的加快。
(3)妥善處理好進度與質量的關系。盡管進度問題是本工程成敗的關鍵,但我們始終堅持工程質量第一、確保質量優良和進度服從質量的原則不變。對于因保質量而影響進度的,堅決要求采取趕工或其它措施解決,把耽誤的進度趕上來,決不因為搶進度而放松質量或影響質量。妥善處理好進度與質量的關系,做到進度較快、質量優良。
4.結束語
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往往受到省、市、縣各級領導的關注,因此,工程的進度保證尤為重要,全體參加者需不懈努力拼搏,攻堅克難,采取各種控制措施,使工程按時順利完成,且工程建設質量保證優良。做到了讓群眾滿意,讓領導放心。 [科]
【參考文獻】
[1]GB50201-94,防洪標準.
摘 要:按照“以煤為主,適度相關多元”的指導思想,永煤公司形成了“煤炭、化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加“礦建、物流、實業”的“4+3”產業結構,產品涵蓋精品無煙煤、甲醇、聚甲醛、大型空分設備等多個品種。永煤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對“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制甲醇磨煤階段、玉米淀粉生產、包裝階段都是粉塵爆炸事故高發環節,為提高員工對粉塵爆炸事故的認識,保障公司的安全生產。本文從幾起粉塵爆炸事故案例出發,分析粉塵爆炸的成因及事故處置注意事項,做好永煤公司粉塵爆炸事故的預防和救援工作。
關鍵詞:粉塵爆炸預防處置
引 言
2010年2月24日,河北省秦皇島驪驊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車間發生粉塵燃爆事故,19人死亡,49人受傷。2011年5月20日,成都富士康拋光車間收塵風管可燃粉塵爆炸,3死,15人受傷。隨著公司生產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粉塵爆炸也成為永煤公司必須面對的嚴峻課題。什么是粉塵爆炸?粉塵爆炸的形成?怎么預防,怎么處置?
一、粉塵爆炸
粉塵爆炸的定義:粉塵爆炸是指懸浮于空氣中的可燃粉塵觸及明火或電火花等火源時發生的爆炸現象。粉塵爆炸是由粉塵粒子表面與氧發生反應所引起的,不像氣體爆炸那樣,是可燃氣體與氧化劑均勻混合后的反應。
二、 粉塵爆炸形成條件
(一) 粉塵具有可燃性
粉塵具有可燃性是粉塵爆炸形成的基礎,這從粉塵爆炸的反應歷程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粉塵爆炸要經歷以下四個階段:(1)懸浮在空氣中的可燃粉塵表面接受點火源的能量,迅速提高了表面溫度;(2)粉塵粒子表面的分子發生熱分解或干餾作用,產生可燃氣體從粉塵離子表面釋放到氣相中;(3)釋放出的可燃氣體與空氣(或氧氣等助燃氣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隨后被點火源點燃產生了火焰;(4)依靠這種火焰產生的熱量,又促使周圍的粉塵發生分解,持續不斷地在氣相中釋放出可燃氣體,又與空氣混合,使火焰不斷傳播,從而導致粉塵爆炸。但應注意的是,某些發生表面燃燒的物質如鐵粉、鈦粉、鋁粉等粉塵發生爆炸過程中,不發生分解或干餾過程,這些粉塵接受點火源的作用,直接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劇烈的氧化放熱反應,熾熱的粉塵或粉塵的氧化物加熱周圍的粉塵和空氣,使高溫的空氣迅速膨脹,從而導致粉塵爆炸的形成。
(二)粉塵必須懸浮在助燃氣體中
從粉塵爆炸的反應歷程看,若可燃粉塵沒有懸浮在空氣中,則形成沉聚粉塵,即使與助燃物混合均勻,有點火源的作用,但由于可燃粉塵和助燃物充分混合的數量有限,其受熱分解或干餾分解的可燃氣體量(或直接與助燃氣體發生劇烈氧化還原反應的粉塵量)有限,反應產生的能量會被快速釋放到空氣中,能量難以聚集,則持續反應的能量不足,不會發生爆炸。
(三)可燃粉塵在助燃氣體中的濃度處在爆炸濃度極限范圍內
可燃粉塵在助燃氣體中的濃度處在爆炸濃度極限范圍內,這是粉塵爆炸形成的另一重要條件。當粉塵懸浮在助燃物中濃度過高時,可燃物的數量過大,助燃物的數量過小,兩者反應的劇烈程度小,反應產生的能量會被很快釋放到空氣中,難以聚集,不會發生爆炸,反之也一樣。只有當可燃物和助燃物的數量混合較為均勻,反應比例恰當時,兩者反應最為劇烈,放出的能量最大,大量的能量聚集在一起瞬間釋放,形成化學爆炸。
(四)有足以引起粉塵爆炸的點火源
粉塵具有較小的自燃點和最小點火能量,只要外界的能量超過最小點火能量(多在10毫焦-100毫焦)或溫度超過其自燃點(多在400℃-500℃)就會爆炸。此外,易產生靜電的設備未能妥善接地或電氣及其配電線連接處產生火花,粉碎機的進料未經篩選,致使鐵物混入,產生碰撞性火星,皆可引發粉塵爆炸。
三、粉塵爆炸預防的措施
(一)防止可燃粉塵的泄露
對于處理粉料的設備或場所,要防止泄漏,保證粉塵不到處飛揚,尤其應將易于產生粉塵的設備隔離設置在單獨房間內,并設專門的保護罩和局部排風罩或考慮吸塵裝置。
(二)加強管理,消除粉塵爆炸的點火源
做好設備維護保養,防止設備內的摩擦撞擊火花;重點部位禁止接打手機,消除設備靜電,防止產生電火花和靜電火花;做好區域內粉塵清掃,防止粉塵的陰燃和自燃。當然粉塵爆炸的點火源有多種,必須根據操作環境可能出現的點火源種類進行針對性預防。例如,淀粉的加工車間電器全部使用防爆電器,線路統一進行穿管保護,防止因電器或配電線路連接處產生火花,引起粉塵爆炸.
(三)避免設備中粉塵爆炸
對于設備內極易形成粉塵、氣體爆炸混合物的操作,在設備中充入惰性氣體,降低系統中的氧含量是目前防止設備爆炸的唯一可靠方法。例如,磨煤機磨煤階段,由于煤粉是易燃易爆物品,因而在煤粉生產過程中,通過全程監測、控制煤粉的溫度和粉塵中的氧含量,在開、停機時進行充氮保護,從而保障設備的安全運轉。
(四)采取可靠有效的防護措施
對容易發生粉塵爆炸的部位安裝先進除塵的系統,并對除塵通風系統中的空氣進行檢測。為把爆炸危害降到最低,廠區設備可設置泄壓裝置,車間設計建造時采用輕質屋頂、墻體或增開門窗等。但應注意,泄壓裝置不要面向人員集中的場所和主要疏散要道。
四、發生粉塵爆炸火災的撲救措施
(一)積極組織員工的疏散
可燃粉塵在空氣中常常分布不均勻,因此連續的局部空間可能會部分達到爆炸濃度極限,而部分沒有達到,導致部分空間發生爆炸后也未形成穩定燃燒,而其他達到爆炸濃度極限的空間又會再次發生爆炸,形成二次爆炸,因此要做好員工的疏散。
(二)滅火時選用正確滅火劑
可燃粉塵的種類繁多,理化性質各異,發生火災時應針對不同性質的粉塵選擇不同的滅火劑,以提高滅火效率。活潑金屬粉塵如鎂粉高溫時易與水發生反應放出可燃性、爆炸性氣體氫氣,因此一般不用水、泡沫滅火劑進行滅火;此外活潑金屬如鎂粉易與二氧化碳(CO2)、氮氣(N2)等滅火劑發生化學反應,因此也不宜用這些滅火劑滅火,而宜選用干砂進行覆蓋滅火。當然,絕大部分粉塵像面粉、硫磺粉、亞麻粉等發生火災,可以選擇用水作為滅火劑進行滅火。
(三)撲救火災時避免形成懸浮粉塵
進行粉塵火災撲救時,要盡量避免使沉聚粉塵形成懸浮粉塵,沉聚粉塵沒有爆炸危險性,而懸浮粉塵則有爆炸危險性,因此撲救粉塵火災時要引起重視。常見的處理措施是在粉塵火災事故現場避免用強壓力驅動器的滅火器或滅火措施,用水進行滅火時,不宜采用直流水槍,而多采用噴霧水槍或開花水槍進行滅火。
(四)做好救援人員裝備保障工作
粉塵爆炸過程中,因燃燒不完全,易產生有毒氣體一氧化碳;有的粉塵爆炸、燃燒產物中含大量有毒氣體,如硫的燃燒產物是二氧化硫,這些有毒氣體容易導致救援人員中毒,對此救援人員要高度重視,占據有利的地勢、采取相應的個人防護措施,如配帶空氣呼吸器,避免救援中發生中毒事故。
一切事故的都是可防可控的,粉塵爆炸事故也如此。只要單位切實提高對粉塵爆炸危險性、危害性的認識,切實組織好平常的疏散演練,建立符合規范的安全生產制度,員工在生產作業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相信粉塵的爆炸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參考文獻:
[1]邢林.《干式除塵系統的防火、防爆》.
[2]伍作鵬編著.消防燃燒學.中國建筑工業業出版社.
[3]公安部消防局編.特勤業務訓練[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