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醫藥學基礎范文

        中醫藥學基礎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醫藥學基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醫藥學基礎

        第1篇:中醫藥學基礎范文

        【關鍵詞】實驗整合 實驗教學體系 模塊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156-01

        實驗教學是大學本科專業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環節,實驗教學相對于理論教學更具有直觀性、實踐性、綜合性和創新性[1]。基礎化學實驗課程包括無機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和物理化學實驗,即我們常說的“四大化學”實驗,它是中醫藥院校各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實驗技術,也是今后學習專業實驗的基礎,所以學好基礎化學實驗課程至關重要。

        一、打破按單一學科設置實驗,整合基礎化學實驗課程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些實驗內容都是基本的操作,有的實驗項目放在大一開設,而有的放在大二開設,如“分析化學實驗”中的“滴定分析操作”,實驗內容是:(1)掌握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的基本操作;(2)練習滴定操作、初步掌握準確確定終點的方法。而“無機化學實驗”中的“醋酸電離常數和電離度的測定”實驗內容是:(1)掌握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的基本操作;(2)測定醋酸的電離度和電離平衡常數。兩者都是以滴定分析操作為主,分析化學實驗練習滴定分析操作,安排在大二開設,而無機化學實驗是練習滴定分析操作后,再測定醋酸的電離度和電離平衡常數,卻安排在大一第一學期開設;我們認為這一設置不合理,導致了大量問題的出現,如:(1)造成了實驗場地安排的重復、實驗教學設備的分散和實驗試劑的重復配制、浪費現象; (2)學生做分析化學實驗時認為實驗重復,以前做過,導致做實驗不專心; (3)增加了實驗教輔人員的工作量等。

        以上例為代表,尚有多個實驗有此現象,綜上原因,我們認為是一種傳統的實驗依附理論課程而帶來的不適應當前人才培養模式的現象,應打破原來按單一學科設置實驗,改變教學內容過度重復交叉,對基礎化學實驗課程進行整合,形成模塊化、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思維和素質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二、構建和完善新的實驗教學體系[2]

        本院各專業基礎實驗教學體系建立的目標是:為培養具有較強基本操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藥學人才打好扎實根基。基礎實驗是專業實驗課程的基石,只有基礎實驗技能扎實,才能更好的做好專業實驗,才能對專業課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運用。應緊扣人才培養目標,建立并完善符合藥學院各專業特點的一體化、多模塊的實驗教學體系。整合實驗教學內容,注重基本技能培養,建立“一級教育實驗、二級教育實驗、三級教育實驗”的“漸進式”一體化基礎實驗教學體系。從培養學生的實驗實踐能力入手,“一級教育實驗”全部為“四大化學”中的基本操作訓練,安排在大一開設,著重訓練學生基本實驗操作的規范化、標準化;“二級教育實驗”為原學科實驗除去基礎操作訓練的實驗;可安排在大一第二學期和大二開設,要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夠運用熟練的基本操作技能完成每一門實驗;“三級教育實驗”為綜合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把前兩級實驗技能牢固掌握,嘗試獨立思考和完成融合“四大化學”技能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開放性思維。

        1.為啟迪學生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實驗中心重視實驗技術研究,實驗項目選擇、實驗方案設計。

        2.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根據課程性質、實驗內容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模式,中心不斷改進教學實驗方法,在保證實驗教學要求的前提下,給學生選擇實驗內容和進行實驗時間的靈活性,增強學生的興趣和成就感。

        3.改變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式,改變以往的實驗都由教師準備好實驗儀器并做詳細講解,學生只按教材步驟“照方抓藥”的消極被動完成實驗的狀況;重視實驗技術研究,實驗項目選擇,實驗方案設計有利于啟迪學生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模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為主的學習方式。

        4.建立全面開放的基礎性實驗室

        開放性實驗的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獨立操作為核心,教師指導為輔助,將教學重點放在化學實驗的設計思想和方法上[3]。建立專門的基礎性實驗室,重在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儀器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規范法操作習慣。采取網上及課堂教學的方法,借助多媒體等手段,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4]。學生隨時可進入實驗室,利于節約大量的實驗學時,用于鍛煉基本操作能力及獨立創新能力。

        三、實施效果

        1.精選實驗內容、串聯實驗等整合方式,有利于基礎化學實驗的綠色化[5]。

        2.良好的實驗體系和教學方法能夯實學生的基礎技能,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3.有利于促進各專業學生(包括醫藥學類專業以及食品、工程等非醫類專業)綜合實驗操作能力、相互協作能力、思維能力及畢業論文質量等等方面的提高。

        4.有利于培養醫學本科創新性人才[6]。

        5.通過教師教學、學生反饋相輔相成,有利于提高整個本科實驗教學水平。

        四、結語

        2008年以前,國內高等院校各專業實驗教學及其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處于相對單一和傳統的狀態,實驗教學從屬于理論教學,按各專業課程及其理論教學進度,開設各自相對獨立的實驗教學,從08年開始,打破“實驗按學科設置”的實驗教學改革在全國綜合性院校逐漸推行,省教育廳明確,所有“省示范性實驗中心”必須全力推行新的實驗教學模式,以“國家級示范實驗中心”為標準,在全省范圍全面鋪開新的實驗教學體系改革。

        相對而言,中醫藥院校的實驗教學體系改革緩慢,目前,北京、上海、廣州、南京中醫藥大學等兄弟院校都走在了改革最前端,我們應該借鑒兄弟院校的成功經驗,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基礎實驗的整合,逐步推進實施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

        參考文獻:

        [1]林慶宇,張 志,毛獻萍等.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校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探索,賀州學院學報[J],2013,29(2):144-146

        [2]江星明,劉文龍,李榮東. 通過示范中心建設推進實驗教學體系改革,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J],2010,30(10):54-56

        [3]倪春林,周家容,羅志剛等.農科基礎化學教學中研究性實驗的探索,理工高教研究[J],2010,29(1):108

        [4]江星明,劉文龍,李榮東.藥學專業實驗教學改革探究,中國科教創新導刊[J],2010(28):66

        [5]卜曉莉.基礎化學實驗的綠色化改革初探,廣東化工[J],2013,40(7):149,145

        [6]王虹,曹曉群.深化基礎化學實驗改革,培養醫學本科創新人才,中國教育技術裝備[J],2013,(9):130-131

        作者簡介:

        第2篇:中醫藥學基礎范文

        2017年初,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印發了《中成藥通用名稱命名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提出中藥新藥的命名需要遵循命名原則,原有的藥名,不符合原則的要重新命名。《意見稿》的意味著數千種家喻戶曉的中成藥可能面臨改名,引起了社會和業界的關注。

        本期中醫藥學術語專欄中,約文對此問題進行了探討。作者朱建平認為,僅就中成藥改名而言,加強藥名管理,保護患者權益的出發點是好的。不過,大面積改名可能傷及無辜,改名涉及老字號品牌的要謹慎,對新藥命名要嚴格掌握。不宜簡單地采用“老藥老辦法,新藥新辦法”。當務之急是制定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中成藥命名原則及其審定流程,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藥名管理制度,確保中醫藥界有足夠的話語權。

        本期專欄中另外兩篇文章對中醫藥學術語的外譯進行了探討。中醫藥學術語外譯能夠促進中醫藥文化的交流和發展,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但是,由于存在著語言和文化障礙,以及中醫、西醫之間概念體系上的差異,中醫藥學術語外譯工作面臨著很多困難。作者潘大為以中醫基本術語“神”的英譯為例,期望能從中醫哲學和思想史角度,為跨文化知識交流中的術語翻譯提供借鑒。作者張浩對中醫藏象學中“五臟”相關術語的翻譯進行比較和探討,提出基于各自語言的始源本義而進行互譯。

        第3篇:中醫藥學基礎范文

        1.1突出重點,創建特色,做優專科醫院堅持以專病專科特色建設為主線的中醫藥發展戰略,始終以周圍血管病的臨床研究為重點,以中醫科專科建設為主導,促進中醫藥學科全面發展。通過堅持中西醫結合、內外科結合、治療和保健相結合,不斷拓寬診療思路;通過加大專科投入,完善設備配置,提高專科現代化輔助診斷水平;通過自主創新,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專科治療、護理體系,提升了專科醫療水平。例如,創新推廣了治療糖尿病壞疽的“三期分法”,攻克了深靜脈血栓形成后遺癥易復發的難題,建立了相關病種、合并癥和并發癥的系統治療規范,研制了系列專科中藥制劑等,在學術界產生廣泛影響,吸引了全國各地患者慕名就醫。醫院通過建設特色專科,創出了品牌,確立了中醫藥學科在綜合醫院中的優勢地位。

        1.2系統建設,深化功能,全面發展醫院在堅持發展專科優勢的同時,注重中醫藥學科的系統建設,鼓勵非中醫臨床科室、康復理療科和藥劑科的中醫藥研究與應用。目前,非中醫臨床科室主要通過中醫科醫師會診、科室間中西醫醫師協作、臨床科室內及特色中醫門診中醫師診療的形式,廣泛開展中醫藥臨床醫療工作。中醫藥在腫瘤、腎臟病、感染性疾病、不孕不育、白癜風、骨病及諸多疑難雜癥的治療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康復理療科則通過針灸、推拿、小針刀、熏洗等中醫療法,在疼痛、關節和椎間盤疾病的治療,以及傷病、瘥后康復上取得很好的療效。藥劑科通過中醫藥支撐功能建設,不僅設置了有400余種中藥飲片和免煎顆粒的中藥房、配套的中藥煎藥室、30萬凈化級別的中藥制劑室,還通過自主研發和科間合作,研制了涉及多專業數十種中藥制劑,為中醫臨床治療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并在多次感染性疾病預防中為武警部隊做出了貢獻。系統建設使中醫藥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科學研究不斷深入,10年中獲軍地醫療成果獎7項,進一步提升了醫院中醫藥學科綜合水平。

        2加強醫院中醫藥學科建設體會

        2.1高度重視和政策支持,是加快醫院中醫藥學科建設的前提武警部隊綜合醫院的中醫藥建設已經迎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原因一是中醫藥在保障人類健康,特別是在多次公共衛生事件中的防控治療作用凸顯,已被國內外越來越多的各界人士重視;二是面對沉重的醫療成本支出、面對濫用抗生素帶來的弊端與警示,人們開始反思并已經重新重視中醫藥的作用;三是黨和國家、軍隊多次強調加強中醫藥建設在政治、軍事、經濟和社會上的重大意義,提出了發揮中醫藥“治未病”和效、便、廉、驗的優勢,在醫藥創新、深化醫改中發揮作用,為全民及部隊的預防保健和醫療做貢獻的要求。面對新形勢,我們應該提高認識,這樣給中醫藥學科建設有力的支持,才能以學科建設的標準要求(甚至更高的標準)去投入,并認真組織,堅決落實,也才能使中醫藥學科建設抓住機遇,加速發展。

        2.2優秀的學科帶頭人,和專業團隊,是中醫藥學科做大做強的基礎一個學科的建設,特別是在以西醫為主的綜合醫院的中醫藥學科,選拔好帶頭人至關重要。其一,不僅應具備一般學科帶頭人的素質,還要有很強的科間協作能力,這樣才能促進科間協作和中西醫結合,在更廣泛的專業范圍應用和研究中醫藥;其二,不僅具有扎實的中醫藥理論基礎和高超的中醫技能,還要有較好的現代醫學功底,這樣才能帶出一支擁有現代醫學理論和技能的中醫藥專業技術隊伍,滿足現代醫療市場和衛勤保障任務的需求。有了優秀的學科帶頭人和專業團隊,中醫藥學科做大做強就有了基礎。

        2.3正確的發展方向及不懈的開拓創新,是提升競爭實力的關鍵綜合醫院的中醫藥工作,應繼承和發揚中醫藥理論和實踐優勢,全面提高人類健康素質,有效防治常見病、多發病與現代難治疾病[2],其重點是預防醫學和臨床醫療,研究方向不僅要寬泛,更要有專長,要有特色并形成優勢。專科主攻方向的選擇,要基于客觀分析醫院現有中醫人才的專業特長,取醫療市場所需、現代醫學所短、中醫藥學所長的專業。有了科學的選擇,就有了學科發展的良好開端和正確方向,而在此道路上,堅持不懈的研究,不斷開拓創新,建成特色,走出優勢,創出品牌,才能具備強大的競爭力,才能生存和發展。

        2.4系統化全面建設,是充分發揮中醫藥學科優勢的支撐中醫藥學包含著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學、中藥學,三者相輔相成,在臨床醫療、預防保健和康復理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特別是在血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消化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優生優育等學科,從預防到治療,從急性期到恢復期,從一般治療到危重癥搶救,作用凸顯。然而中醫藥學科要實現在綜合醫院的相應功能,只有得到系統化規范建設,并高標準全面發展,才能為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綜合醫院的優勢提供有力支撐,才能使中醫藥學在保障部隊戰斗力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3下一步中醫藥學科建設的思考

        3.1研究方向應更加適應武警部隊的任務需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強軍夢,對軍隊衛生事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應該從提高國家特色醫療優勢和武警后勤遂行多樣化保障能力著眼,充分發揮藥“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治未病”,以及簡、便、廉、驗的優勢,針對武警部隊的任務需要,積極推進中醫中藥、針灸推拿等技術在部隊預防保健、訓練傷防治及常見病診療中的廣泛應用和科學研究,打造我軍有別于外軍的醫療保障優勢,切實提高我們在各種復雜艱苦條件下的衛勤保障能力。

        3.2建設內涵應注重中醫藥學科的標準化要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生部和總后勤部衛生部聯合印發《關于切實加強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的意見》(國中醫藥發[2008]14號),體現了國家和部隊對中醫藥學科建設的高度重視,其對人員編制、機構設置、硬件配備、人才培養、規章制度、服務質量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標準,對加強部隊中醫藥工作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我們應該認真學習并堅決貫徹執行,按綱施建,以標準化建設促進武警綜合醫院中醫藥專業化建設水平的提高。

        第4篇:中醫藥學基礎范文

        關鍵詞:中醫藥;基本詞匯;標準化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3-0134-02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自然、人文資源重新配置以求得其為人類共享效益的時代,中醫藥事業作為中國的傳統醫學事業,在中國這塊神州大地上已經歷經了幾千年之久,讓中醫藥事業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并跟隨時代的步伐,走向規范化、標準化,甚至是國際化的視野,需要對中醫藥事業進行有效的整理、規范和標準,才能更好地順應時代的發展,作為中醫藥專業的基本詞匯也是一樣的,只有達到標準化、規范化的中醫藥基本詞匯才能為中醫藥更長遠的發展奠定基礎。近年,有關中醫藥事業規范化、標準化的討論愈演愈烈,也涉及到中醫藥基本詞匯的相關論著,但中醫理論的現代語言闡述的文章則不多,然而,中醫藥基本詞匯作為中醫藥學基本組成部分能夠得到廣泛關注也是近幾年才興起的。

        一、中醫藥基本詞匯歷史的簡單論述

        近些年興起的新興學科――術語學,使我國傳統詞匯統一工作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推動了中國傳統詞匯全面發展進程。在古代,漢語詞匯的統一工作進行了相當長時間的發展,有著古老而光榮的歷史,并為我國詞匯的規范化工作奠定了豐厚的基礎,也為現代各類傳統詞匯分支學科的規范化工作樹立標桿。從《爾雅》、《說文解字》到《辭海》、《辭源》等都為現代辭書的編纂奠定良好的基礎,再到現代,《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等一系列漢語字典、詞典的編纂都為我國漢語詞匯的規范化做出重大貢獻。在我國,初級狀態的詞匯標準化工作是“古已有之”的。同樣,伴隨著傳統漢語的規范化、標準化的展開,為中醫藥現代的各項規范化、標準化工作奠定基礎,中醫藥基本詞匯也伴隨著傳統詞匯的規范化和中醫藥的發展,并不斷走向規范化的道路。

        (一)中醫藥基本詞匯形成雛形

        中醫藥基本詞匯體系初步形成至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建立之初已獨具特色,形成了一整套較為嚴密的命名原則與方法。如《黃帝內經》的問世標志著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這部著作中詳細提出了中醫藥學中的基本概念,如生理、病理、病因、病機等,并提出了中醫藥的相關基本概念的中醫藥專業術語,如陰陽、五行、臟腑、經絡、氣血、津液、六、四診、治則、治法、制方、配伍等,基本奠定了中醫藥專業詞匯的基本框架體系。在東漢時期,醫圣張仲景收集大量資料,寫出了中醫藥經典巨作――《傷寒雜病論》,該書包括《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提出397法,113方;《金匱要略》部分專論內科雜病40余種,載262方,書中記載了大量中醫的病名、證名、藥名等,這些一直沿用至今;再到中藥學的經典巨著――《神農本草經》,書中系統講述了中藥學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相關的中藥的用法、用則,提出了中藥學的相關專業名詞術語,如七情合和、藥性配伍、四氣五味等,并將記載的365味藥物創新提出三品分類法的收藥方法,另外,書中的大量相關藥物的記載一直沿用至今,一直在中醫藥事業中發光發熱,這些中醫著作的傳承推動了推動著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雖然古代中國并未明確提出某種“標準”,卻從專業角度對中醫術語進行了隱形規范。

        (二)中醫藥基本詞匯發展成熟

        兩漢以后,隨著新藥物不斷發現、外來醫藥傳入等醫療活動的不斷發展,中醫藥不斷走向成熟,中醫藥基本詞匯的規范化也出現了新變化:一是出現新的名詞術語;二是隨著傳統中醫藥學發展和改進,對傳統中醫藥有了更新的認識,對原來的中醫藥名詞術語開展訂正工作,將其中的正確的不斷發揚光大,將其中的謬誤加以改正。如南北朝時期,對《神農本草經》進行補充、整理,撰成《本草經集注》一書[1]。該書在原書的基礎上新增了多味藥材,如前胡、百部等。在唐朝時,國家新修藥典《新修本草》在《本草經集注》七百多味藥的種基礎上,新增加藥物一百多種,豐富了傳統的中醫藥理論,該書為了藥物的鑒別,還配繪了藥圖。北宋時期,是我國中醫藥著作高度發展時期,先后編寫了《開寶本草》、《本草圖經》、《大觀本草》、《政和本草》等一系列的中醫藥學相關的著作;南宋時期則編有《紹興本草》[2],這些中醫藥相關理論書籍的編著均為中醫藥理論的完善提供保障。“儒之門戶分于宋,醫之門戶分于金元。”中醫藥發展到金元,形成了醫學流派“四大家”,即劉完素(寒涼派)、張從正(攻下派)、李杲(補土派)、朱震亨(滋陰派)爭鳴的局面。金元四大家在醫學臨床辯證取得成果頗豐,出現了許多臨床辯證新術語。明朝,是我國傳統中醫藥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期,著名的醫藥學家李時珍花費畢生心血編纂的中醫藥教材――《本草綱目》,該書將書中的一千多味藥材按“從微至巨、從賤至貴、物以類從、目隨綱舉”等一系列的分類方法,將全部藥材歸為十六部六十大類,并依次排列,建構成明朝以前最完備的中醫藥詞匯的基本體系。早在清朝我國最早的中醫雜志《吳醫匯講》就要求醫生處方所寫藥名必須使用通用名,開始注重中醫藥基本詞匯書寫和使用的規范統一。

        近年來,衛生醫學領域的基本詞匯規范研究有了諸多進展,尤其在中醫藥學基本詞匯標準規范方面有了很大發展,主要表現在:出臺了相關的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出版了一系列工具書、行業教材,建立了中醫藥學語言系統;編纂中醫藥學名詞大辭典等。這些均推動了中醫藥基本詞匯的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5篇:中醫藥學基礎范文

        近年來,交際教學法問世并得到業界的認可。該教學法旨在于培養受教者交際能力,只注重受教者的“需要”,徹底拋開以語法等為講解線索組織教學內容,而是以功能項目和意念為導向,教學中著重強調以受教者為主體,他們主宰整個課堂;教師則充當引導功能,引導其如何將語言應用自如。這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的教育理念,也反映出了社會對新型人才的需求類型期望。

        一、交際教學法與文化

        語言不只是傳遞信息的工具,更重要的它還充當著文化傳承的載體,而語言教學法瞬時出現百家爭鳴,大概有三種主流方法:其一是強調語言使用方式,其二是強調語言使用的意念,其三是強調交際活動多樣性與交際技巧的靈變性,強調強化訓練交際策略。交際教學法來源于海姆斯提出的“交際能力”概念;他將喬姆斯基的語言能力理論進行了拓展。交際教學法的特殊作用,在于提高語言學習者的交際能力;它通過“交際”的形式將學習者明示的語言知識隱含化;同時使語言學習者通過面對面接觸該國的語言以達到了解和掌握該國的國家價值體系、道德標準等文化內容,這種教學方法是把學習語言變成一種培養能力,體驗一種新文化的手段和方式。

        海姆斯(D.H.Hyms)在“交際能力”理論中指出: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強弱、好壞、高低,不僅在于他是否能夠造出合乎語法規范的句子,更關鍵在于他有沒有或怎樣使用語言的能力。交際能力有四個主要內容:一是語法的準確性;二是語言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三是語言的得體性;四是辨認慣用語和個人手語的能力。從這四項內容不難看出,在交際教學中一個人的語言能力所學習的語言所依附的文化是緊密相連的。這就可以理解為,若不了解所學語言的文化背景,交際是不可能正常進行的,就算采用這種教學法進行語言教學也無法將其優點充分發揮至極。

        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載體,也是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外語教學就是語言教學中的一種形式,更離不開文化教育。交際教學法最大的特點一是本身的文化傾向性,二是互動性。何為互動?互動的基礎是什么?首先:要做到互動就必須相互理解,然后彼此反應,而理解又依賴于雙方各自的語言系統知識、背景知識和共語篇知識、這統稱為“圖式知識”。其中語言系統知識在語言教學中一直都處于重點和核心地位;背景知識強調交際時的場景,參與者及其身份等;共語篇知識是指知道交際的整個過程,即剛說什么,正說什么,要說什么。有了這些知識的交流,語言就有了承載文化的內容。如果教者的背景知識和共語篇知識充足,那么他對語言系統知識就依賴得少,反之他就會更多地依賴于本族的系統知識;背景知識和共語篇知識是不能脫離文化內涵而獨立生存的。因此教授一門語言既是一個單獨的學習事件,又是一種社會經歷。

        二、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

        長期以來,英語教學總是以結構主義理論為基礎而進行教學,結構主義理論認為:語言是一個純粹封閉的“閉電路”,在教學法上主要強調教學結構認知,而交際教學法的不同在于強調語言是社會交際能力和使用功能;這對于從事英語等語言教學的教師來說無疑是個極大的挑戰。

        在教學活動中,“交際”的重要性被凸顯出來。國家語言教學大綱中早已明確提出:教者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和語法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交際能力;但就現實而言,教師在語言課堂教學中的確注意了調整教育方法,可是交際教學法遠遠沒有達到預定的效果。原因在于:我們廣大的語言教學工作者雖然已經開始注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但是文化教學方面仍然不夠重視,以至于無法達到有效交際的目的。當前,英語教學大部分都是在仿真語言環境下進行,缺乏對所授語言文化的真實了解,同時教者一般都將絕大部分教學時間花在語言知識的傳授上,語言知識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內涵完全地分開,凡屬涉及文化層次的教學內容通通一筆帶過,從而造成對所授語言文化學習的漠視。這樣難免造成語用失誤。為什么會造成語用失誤?其主要原因是在教學中不重視文化因素教學;也就是說一旦身處交際實踐中,書本知識現實實踐反差相關甚遠,因而難免產生語言休克(languageshock)和文化休克(cultureshock),越是慌張越沒有信心;越沒信心,交際越困難。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如果忽視文化因素,交際教學法本身所具有的潛能將難以充分發揮。甚至說,文化因素是制約我們順利開展有效交際的攔路虎,它使語言教學形成惡性循環。其后果是我們雖然在課堂內采用了這種教學方法,但學生們仍然還是只能夠說一些流行的句子,卻說不出得體適宜的句子。但是隨著我國對外交往的不斷擴大,交際角色越發重要,如果交際中我們能恰當地、得體地運用語言,創造一種平等、愉快的交流氛圍,那么無論是在政治、商業潮流,還是私人友誼,它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反之,輕則造成對方不愉快,交際中斷,重則會導致一些重要談判的失敗或關系的決裂。所以,雖然交際教學法是一門獨具特色的適合于當前形勢的,并能造就滿足當前市場需要復合型人才的教學方法,但是它這種獨特功能的發揮離不開文化的底蘊。

        三、文化因素在交際教學法中的重要性

        隨著教育政策提倡英語教學要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現實需要,英語交際教學法為我國英語教學者所采用。我國教育部門已經意識到學生交際能力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已勢在必行,尤其是聽、說方面;這種交際能力以便于口頭交際,更能夠適應生活和實踐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盡管教者和授者雙方都認可交際法是使英語教學產生成果的特效藥,但是這種特效藥往往很多時候無用武之地。原因之一是,學生的外語水平基礎差,沒有語感,另外師資培訓缺乏以及課堂人數較多等。學生們自身的條件差異性大,原來的英語教學條件落后,這類學生的外語從一開始就沒有經過扎實的訓練,卻又只注重升學率。此外,在這些地區外語師資培訓缺乏,受硬性條件的限制,這個問題是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的。另外,從我國的教育實際來看,不論是中學還是大學,在外語教學上普遍采取大班上課,交際教學法在這種場合是很難實施的,班級人數超過四十人,課堂時間有限,教師要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不可能有時間引導學生開展英語口頭交際。這些都是受權力文化因素以及地方經濟條件制約的地方文化因素影響造成的。

        中國人深受儒家傳統文化理念的影響,儒家文化認為:教育在于培養為統治階級服務的人才,這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因此,為什么人要讀書?因為讀書后有望改變自己人生和社會處境,這種觀念成了中國人讀書的主要目的和強大推動力。儒家文化的這些特點牽制著中國學生學習外語:如在外語課堂上,始終是由老師主導,學生配合,只要維護良好的秩序就是教學成功;老師和學生都不能當眾出丑,把面子看成最重要的東西;只學習與考試有關的內容;填鴨式的應試教學為主,凡屬能激發興趣的活動就會被老師視為浪費時間等等。傳統文化影響和拘謹的行為習慣控制著學生的交流思想。另一方面,交際教學法強調學生自愿發言,更強調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他們應該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與老師和其他學生進行互動。但是傳統文化理念認為自愿發言是出風頭,就是要被扼殺的苗頭,就是打斷老師講課對師者不尊。因此,想自愿發言的學生往往受這一傳統思想的影響,變得不敢和不為,使師生之間的課堂教學交際難以開展,交際教學法得不到實施。

        第6篇:中醫藥學基礎范文

        數學思想是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根本,學生只有在掌握了數學思想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現行的初中數學教材中蘊涵了多種數學思想,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充分挖掘教學內容中涉及的相關數學思想,有效結合教學內容,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使其滲透給每一位學生。在掌握數學思想的基礎上,要使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思維,使學生針對教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能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并在思考中獲得收獲。有人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意思是說數學是培養學生思維的一種方式和方法,在數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生擁有思維能力的基礎上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兩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2.以生活實例為教學素材

        數學來源于生活,運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作為引入新課的素材,可以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的親切,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同時運用生活實例作為教學素材,可以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的意識,讓數學知識更好地為生活服務。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學校教學樓、學生的照片、長方形、漢字、數字、字母等學生可以直觀感受到對稱的一些例子,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也舉出一些軸對稱圖形,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此基礎上教師給出一個在方格紙上只畫出一半的卡通人物,讓學生補充完整,學生借助于已有的軸對稱知識可以很輕松地畫出來。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這樣補,就讓學生在快樂中總結出軸對稱的性質,感覺到學習是那么的輕松自然。

        3.利用引導發現教學法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初中生有較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對于新知識比較渴求,但這種對知識的渴求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才能幫助學生通過正確的方式參與到學習中,逐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提升自身綜合能力,提高學習主動性。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初中生的抽象思維尚未完善,在學習過程中肯定會有一定的困難,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只知道進行“填鴨式”的理論知識灌輸,勢必降低學生學習興趣,造成課堂毫無活力。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的引導作用顯得至關重要。教師可先提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使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講解“科學記數法”時,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學生出現了錯誤,教師應加以引導,幫助學生解決錯誤,而不是一味地批評教育,以此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備課時應考慮學生各方面的因素

        在以學生發展為主的教學并不意味著教師責任的減輕和作用的減少,相反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考慮到學生思考問題的多種可能性,討論問題后會出現的眾多結果,這樣備課的工作量無形中大大增加,所以我們應該更多地思考學生如何學,即以學生的求知要求為主線追求教師和學生面對知識共同探討、平等對話,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要從主講的角色過渡到主導的角色,從教材研究轉化為教材、學生雙重研究。

        5.給學生一方舞臺,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同樣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改的推進,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海闊天空、異想天開和求異思維。要敢于承認學生想法中的“亮點”,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快樂。要多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給學生充分探究、討論和表達的機會。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教具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如在學習“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播放日出日落的動畫。利用大屏幕展示立體圖形時,讓學生用硬紙粘正方體、長方體等,并討論其特點。通過制作討論,學生都會拿起自己的杰作給大家講述討論成果,個個信心百倍。這樣學生學得既愉快又輕松,教師趁此機會大力表揚學生的動手能力、講解思路,并鼓勵以后大膽想象,創造更多的奇跡,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6.新授課建立數學模型要順勢、全面

        數學模型是一節課的核心,它的獲得需要教師在情境中,引導學生探索、發現、理解和表達。在數學活動或生活中獲得的數學新知識,即數學模型,在提煉時,對于學生來講,是一大轉折。因為由特殊情形上升到一般知識,這是一次認識的質的飛躍,學生要對原有的知識網絡進行重新組合。否則,學生對于新的數學模型就沒有知覺,不領會,也不理解。“順勢和全面”,就是在建立數學模型時,要順著知識的形成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情境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分清情境與新知的關系,及時從背景中認識新知,由背景到新知,這是一個提升;在遞進新知教學中,要順勢及時理解和掌握要學的新知。

        7.數學課堂練習要具有趣味性

        將趣味性因素引入學科教學中,學生才會釋放自己的身心,毫無壓力,快樂地投入到學習中。尤其是對于數學來說,枯燥的定理、公式拒人于千里之外,學生親近感的喪失為數學學習雪上加霜。所以,教師要改變課堂練習形式,融入故事、游戲、藝術等元素,使枯燥、乏味的數學練習變得生動、有趣,以此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其樂在其中,釋放壓力,快樂學習。數學課堂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在這一環節中可充分對所學數學內容進行鞏固,并將實踐結果反饋給教師,教師則根據練習的效果判定教學任務完成與否。可以說,有什么樣的課堂習題,學生就會形成什么樣的數學能力。所以,教師要將這一環節重視起來,把握課堂練習的基礎性、典型性、實用性、開放性及趣味性。

        第7篇:中醫藥學基礎范文

        今天,伴隨信息網絡化發展,計算機技術、縮微技術、光盤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結合為人類創造了嶄新的數字環境。醫院圖書館不再僅僅是有限地收藏、被動地提供、機械地管理醫學文獻資源場所,應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依托網絡環境,加快醫院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中醫藥學是我國寶貴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各族人民數千年來在生產、生活以及同疾病斗爭實踐中的經驗總結,中醫藥獨特的理論體系直接指導著現代中醫臨床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的充實和發展。作為一家中醫醫院圖書館,應對祖國傳統的中醫藥學資源進行數字化整合與加工,為中醫藥學現代化及醫院臨床醫療、教學、科研與管理提供優質高效的數字化信息服務。

        1 網絡中醫藥資源重組與優化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中醫藥文獻信息資源開發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手段。充分借助網絡信息資源優勢和現代信息技術設備,對網上中醫藥信息資源進行優化與重組,這是網絡時代中醫醫院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重要內容。網絡資源具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更新快的優勢,也存在高度分散無序、優劣并存、檢索效率低、信息資源不穩定等問題,致使醫護人員查找所需信息耗時費力。因此,有必要對此篩選與加工,為讀者所用。

        1.1 構建網絡中醫藥學信息導航系統

        網上中醫藥信息數量龐大,內容包羅萬象,如何迅速獲取所需信息,已成為網絡用戶面臨的棘手問題。圖書館應以權威的、實用的中醫藥學資源為主,借助新浪、搜狐、百度等搜索引擎,搜集與本館服務對象有關的中醫藥學及綜合性醫學網站的信息,將獲得的信息按照中醫藥學主題或病種等進行標引,并整合編輯成二次文獻,核實后進行有效組織,構建便于讀者利用的網絡中醫藥資源導航系統,幫助用戶方便快捷地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中醫藥信息。

        1.2 建立中醫藥學相關站點指引庫

        Web技術促使Internet 迅速發展,使得網上數據庫資源日益豐富。目前,通過Internet可以訪問許多免費數據庫,這些免費數據庫是一個亟待開發的資源寶藏。在圖書館經費尚不充裕的今天,探討和研究如何充分開發和利用網絡上的免費中醫藥數據庫資源十分必要。迄今為止,搜索引擎所列網站綜合性多、專業性少及針對性差,可利用yahoo等優秀網站搜集一批免費的與中醫藥學相關的數據庫站點,建立中醫藥相關站點指引庫,為建立數據庫導航作準備。由于網上的數據庫資源內容廣泛、形式繁多,因而圖書館在開發利用時,對免費數據庫不僅要選用對醫院臨床醫療、教學、科研有用的,具有學術性、權威性并且是質量和可信度高的免費數據庫,而且要根據醫院學科特色、本館館藏特點、讀者需求情況等進行篩選、整合[1];要對納入指引庫的網站逐一分析其收入范圍及特點,同時對網站進行分類,采用目錄方式將網站揭示出來,為讀者提供一個簡便有序的網站檢索工具,加快讀者查詢速度,提高檢索效率。

        1.3 自建網絡中醫藥學信息收藏庫

        目前網絡上大量中醫藥學及相關專業期刊、圖書在學術交流與臨床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受到中醫藥專業人員及中西醫結合人員的關注。對符合讀者要求、有學術價值、動態性強的信息內容,將其下載到中醫藥學信息收藏庫,對其進行分類、主題分析及標引,以提供多個檢索入口,這樣既可以節省通訊費用,提高檢索速度,又能將稍縱即逝的有價值的動態性信息保存下來,方便讀者隨時查詢。

        2 紙質中醫藥文獻資源數字化

        2.1 建立館藏中醫藥古籍書目數據庫

        中醫藥古籍匯載著我國各個歷史時期中醫藥發展成就,不僅有基礎理論方面的著作,還有大量的臨床醫學文獻,如臨床各種理療方藥和歷代醫學家臨床驗案與經驗體會的實錄,此類文獻在我國的中醫藥教育、臨床、科學研究各個領域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建立館藏中醫藥古籍書目數據庫,編輯和建立館藏中醫中藥典目錄數據庫十分必要。可按醫經、基礎理論、傷寒、金匱、診法、針灸推拿、本草、方書、臨證各科、養生、醫案醫話醫論、醫史、綜合性著作、其他等類目進行分編整理,再按書名內容提要、作者及作者簡介、現存版本等整理分類內容。

        2.2 建立館藏中醫藥期刊信息庫

        中醫藥學期刊時效性強、信息量大、傳遞快速,是集中反映中醫藥醫療動態、中醫藥學術研究的重要窗口,是中醫醫院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圖書館期刊讀者服務工作大多停留在需求與供給的靜態服務層面上,缺乏對期刊深層次開發利用。在現有條件下要對中醫藥期刊開發利用,通過建立館藏中醫藥期刊信息庫,使讀者熟悉館藏刊種及各刊歷年缺刊情況,便于查閱。

        2.3 建立中醫藥類報紙主題庫

        在眾多傳媒中,報紙以其新穎性、真實性、時效性等優勢,顯示其獨特影響。目前,醫院圖書館對醫學類報紙的開發利用滯后。筆者認為,在對報紙實行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同時,還應在做好導讀、剪報等傳統業務基礎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開發手段上予以創新。①建立網絡中醫類報紙閱覽室。現在進入一個互聯網站,都能看到報紙網絡版蹤影。醫院圖書館應充分利用報紙網絡版,通過制作報紙信息網頁,鏈入各報紙尤其是中醫藥類報紙的網絡版網址,配備有關的報紙檢索光盤或在線指引數據庫等途徑,讓讀者便捷地查閱瀏覽到最新的中醫藥報紙信息。②建立報紙中醫藥主題信息庫。要對傳統的剪報服務在收集、處理、存儲、傳輸手段上進行揚棄,可將報紙重新加工、歸納、整合,使其成為數字化信息資源收藏,供讀者使用;也可從各類報紙中篩選出有實用價值且具有專題特色的中醫藥信息分類入庫,同時借助多媒體技術,使報紙庫圖文并茂,增強可讀性。

        2.4 建立中醫藥學術會議資料庫

        中醫藥學術會議資料有期刊、論文集及科研資料匯編等,是圖書館不可或缺的中醫藥情報資源,具有信息集中、內容新穎、傳遞快速等特點,能及時反映中醫藥學科研新技術、新動向和新水平,對借鑒、促進醫院中醫藥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醫院圖書館在有序管理基礎上,擬采用:①建立學術會議資料庫。按會議名稱、內容、召開時間、地點或學科等編制機讀目錄,供讀者查詢所需會議信息,以充分發揮其作用;②與醫學大專院校圖書館、各醫院圖書館協作,匯集會議文獻資料,攜手開發中醫藥學學術會議論文數據庫,既拓寬了信息源,進而又可實現中醫藥學信息資源共享。

        3 合理構建數字化資源

        3.1 注重收藏紙質中醫藥文獻

        中醫藥數字資源建設要與傳統紙質文獻資源收藏并重。因為數字資源是對傳統圖書館信息工作的補充和發展,一方面可極大地豐富圖書館館藏,補充圖書館漏訂或遺失書刊,彌補紙質中醫藥科技文獻難以快速收全的缺陷,節約時間和經費;另一方面可加快館藏舊文獻剔舊速度,節約書庫空間。但目前數字化資源還無法取代傳統紙質文獻資源,尤其是古籍善本類。因此需彼此互補共存,信息資源建設要兩者兼顧。

        3.2 充分利用醫院局域網

        要使用戶方便、快捷而有效地獲取圖書館的數字資源,須有優良的計算機硬軟件設備。多數醫院圖書館不可能使用有限資金來改善設備或建立高水準電子閱覽室。但多數醫院已建立了高效的醫院內部網絡,即MIS(管理信息系統)。醫院MIS有完善的硬件、軟件、網絡設施,可以聯接到各部門,其可靠性、安全性較高。圖書館可充分利用醫院MIS網絡,通過其設立分布式鏡像服務器,使醫護人員可在各自工作空間隨時使用圖書館的資源,既方便讀者,又提高了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

        數字時代醫院圖書館發展方向,是通過計算機技術、高密度存儲技術和數據通訊技術的廣泛應用,建立起整體化、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信息服務系統,逐步將傳統圖書館過渡為較完善信息服務中心[2]。中醫醫院圖書館人員須正視現實,加快中醫藥資源數字化建設,提高圖書館數字化信息服務效能,必將對提高醫院的醫療技術與科研水平、加快醫院中醫藥現代化建設產生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第8篇:中醫藥學基礎范文

        人類作為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與食物鏈中的其它生物一樣,充當著消費者的角色,一旦人類的環節出現問題,整個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甚至出現人類的滅絕。中醫藥學的實踐就是把人體視為一個生態系統,如果人體內部各種生理活動正常進行,健康狀況良好,就處于平衡狀態,當外界因素和內部因素共同起作用導致正常生理活動被破壞,開始的平衡被打破,疾病就隨之而來,各種治療藥物和方法都是為了彌補這種平衡。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發現了藏象、經絡等生命活動現象,六、七情等致病因素,以及病態過程中互相抗衡的“正”、“邪”兩種力量的存在,穴位是調整功能的樞紐;內因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是致病精神因素,即內在因素;外因:風、寒、暑、濕、燥、火六大類,包括細菌病毒是致病的外來因素。氣血是全身的動力,還有內外因等等,這些都是中醫學的理論基礎,是整體的功能因素。《黃帝內經》和《傷寒雜病論》兩部經典醫書正是在前人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向理性認識過渡的產物。在中醫思路與方法的指導下,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法收集到的有意義的癥、脈、舌象等信息確定患者的“證”,再通過對“證”的辨證施治,確立不同的個性化治療方法,這與當今許多西醫學家提出的個性化治療非常一致。作為中醫學理論的核心內容,“陰陽”、“五行”等概念,和臟腑經絡、病因病機、四診八綱、辨證論治、治法治則等一整套獨特的治療概念、理論體系都無一不體現出中醫學注重人體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醫用藥的方劑中講究君臣佐使,每一個方子都有不同的配伍原則,其內在也是體現出生態平衡的意義,每一種藥物都有其治療作用和副作用,針對疾病的主要藥物為君藥,為了輔助君藥達到更好的效果的藥物稱為臣藥,配合君臣藥治療兼證,或抑制君臣藥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藥物稱為佐藥,指引導諸藥直達病變部位,或調和諸藥的藥物稱為使藥。君臣佐使四類藥物的相互影響,給人使用后就能幫助人體盡快恢復生理平衡,疾病自然消失。

        2.西醫采用了很多化學藥物,生產工藝中有很多污染問題

        對自然環境產生了極大的破壞,與化學藥物不同,中醫藥的原料都是自然界可再生資源,并且以植物為主,這與人類的飲食習慣一致,也符合現在比較熱門的發展低碳經濟,綠色環保的理念。現在很多人在飲食中都注意食用適合自身保健作用的有藥性的食品,比如魚腥草、馬齒莧、山藥、枸杞等藥物經常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這對于我們提高全民素質,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很有益處。對于很多新出現的疾病,西醫很難在短時間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但中醫藥學在中國防治非典和現在肆虐全球的H1N1型流感的應用極大的作用,對于突發的疫情,中醫藥學工作者及時提供了相應的處方,避免了很多易感人群感染疾病的機會,給疫苗的研發機構爭取了時間。

        3.生態文明主要是以和諧、可持續發展為發展經濟的目標

        第9篇:中醫藥學基礎范文

        【關鍵詞】中藥;西藥;中醫;西醫;結合

        Try to Discuss the Combination of Western Medicine with the TCM Medicine

        JIN Shao-hua.Lanshan district No.1 People’s Hospital,Linyi city,Shandong 276002, China

        【Abstract】 Clinically the medicines have been divided into west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and it is used by the different theories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TCM.But as medicines they have many common characters,so they have something can be transferred.We want to study and transfer the TCM medicine into western medicine,but many difficult things have been faced.For the western medicine,the study has reached the high level of molecule.In clinical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western medicine also has some characters as the TCM medicine,and it can be used according the TCM theory,enhance the curative effects or avoid or release the side effects,maybe it is a shortcut of the combination for the western medicine with the TCM medicine.

        【Key words】Western medicine;TCM medicine;Western medical science;TCM medical science;Combination

        “中西醫結合”的明確提出,至今已逾五十周年,盡管中西醫結合早已被視為中國衛生界的三支重要力量之一,但從學術角度講,中西醫結合后的醫學,其學科范疇和內涵,卻尚處爭議中,而作為治療載體之一的藥物,在眾多的臨床醫務者心中,往往仍舊中是中,西是西,或一味追求中藥西藥化。中藥西藥化的難度在哪里;西藥是否具有中藥的某些性能,或西藥的應用是否也應參照患者的寒熱虛實而有所區別;當遇到某些患者應用某藥物無效時,以耐藥性等理由的簡單解釋是否合理。作為一名藥學工作者,筆者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悉心觀察與研究,總結報告如下。

        中藥西藥化,決不僅僅是現在所謂的“提純”,不是簡單的沖劑、口服液、或注射液能概括的。一方面,中藥屬動物或植物的組織或礦物質,其所含化合物的種類相當多;另一方面,每味中藥的中醫藥學的性能、功效表述又往往為多方面,故其現代科學化的難度很大。就物質基礎來講,盡管從現代化學研究的知識和方法看,若將一味中藥的全部組成的化合物種類和數量研究確定,是可能的,但工作量極大,尤其若涉及多糖類和蛋白質類化合物,難度更大。就生物活性來講,若將一味中藥的中醫藥學術語所表述的性能和功效,均給予現代科學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標和術語的表述,其難度之大、工作量之大都超乎想象。尤為重要的是,有些中醫藥學術語表達,如陰、 陽、氣、血、精、神等,如何從現代科學角度理解,尚屬探討的內容,故更增加中藥的性能、功效的現代科學表述難度。基于此,即使一些常用中藥如人參、丹參、黃芪等,盡管有多方面的現代科學研究,其結果仍與理想的現代科學化有很大差距。可見由現有中藥獲取現代科學化中藥之途徑,其艱難程度是不言而喻的。而即使中藥的各種成分研究已經詳盡,若離開了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離開了中醫的組方原則,中藥是否會失去其特性尚值得探討。

        中藥西藥化有相當大的難度,那么,西藥是否能夠中藥化;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進而提高療效或避免、減輕其毒副作用,達到西為中用。筆者在臨床工作中發現,西藥在臨床應用時,若按照中醫辨證論治的分型規律選擇應用,往往會對疾病有較好的療效,從側面說明某些西藥已經表現出中藥的特性和功效。例如氫化可的松,它對腎陽虛患者效果較好,對腎陰虛患者效果不理想,這說明它具有補腎陽的功效。再如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可治療某些感染性疾病,但易引起患者的惡心、嘔吐等反應,而反應的程度往往與患者的體質狀況有很大關系,體質差(多屬脾腎陽虛)者反應強,體質好(多屬實熱證)者反應輕,說明其具備中藥苦寒的特性,在清熱瀉火的同時,易于傷及脾胃陽氣,治療應用時應中病即止,不可久用;再如氨基甙類抗生素,用量過大或患者體質虛弱時,易致腎毒性和聽神經損傷,依據中醫經絡理論,腎開竅于耳,這和藥物的歸經理論相通,而在應用量相同的情況下,若加用健腦益腎的中藥,則能明顯降低其腎毒性或聽神經損傷的概率或風險。這說明西藥具有中藥的性能。而從另一角度看,不論西藥還是中藥,它們都是由化合物分子組成,決定著藥物的性能和功效。而從這些組成分子的情況來看,不論西藥和中藥,其共同的特點是都有單體化合物和混合物、天然產物和人工合成產物、成分結構清楚和不清楚的,這就是西藥和中藥的物質同一性。既然中藥具有中醫藥學理論體系術語所表示的特性和功效,那么,西藥也應具備。西藥和中藥的作用對象都是人,用來防治疾病,這是西藥中藥化的生物活性基礎,也是療效一致性的基礎。現代研究表明,盡管中藥現代化難度很大,但畢竟是可以用現代科學技術的術語來表示其性能和功效,也可以治療西醫藥學術語表達的疾病。所以,同樣能用來防治疾病的西藥,應完全可以用中醫藥學術語表示其中藥特性和功效,從而按中醫藥理論使用,這在理論上擁有了西藥中藥化的可行性。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аv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1级乱日 | 五月天激情在线麻豆 |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精品 | 综合久久久久久综合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