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職業規劃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除國家和企業方面的客觀原因之外,大學生就業難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還在于自身的主觀方面。
(一)整體素質下降
多年來公辦高校擴大招生,民辦高校數量激增,不斷擴大招生規模,招生分數卻不斷降低,并且不少的大學生就讀期間自我放松,應付學習,知識內涵與實踐經驗缺乏,一部分學生通過投機取巧或造假來騙取企業初步信任,給企業造成一種“大學生整體素質下降的趨勢”感覺,這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大學畢業生的整體形象。
(二)自身定位偏頗
大學畢業生們經過幾年的高等教育,自然都希望自己進入一個收入高、待遇好的單位工作,對一些起步晚,規模不太可觀的新興公司企業嗤之以鼻,面對理想的工作單位卻又進不去,只得待業在家“啃老”。沒能針對自身的情況進行一個正確定位,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現象的出現。
(三)把握求職途徑不到位
不少的大學生希望通過各式各樣人才交流會“廣撒網”,或“托關系”“找門路”的方法,以捧上“金飯碗”。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指出,前來應聘的大學生畢業生不善于“推銷”自己,沒有切實的針對性優勢,也不重點弄清用人單位實際需求情況以改造自己,提高就業率。
二、大學生就業難的應對策略
未來大學生就業隨著中國高等教育和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將會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高校畢業生這支寶貴的人才隊伍,只有在用人單位、大學生、高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才能進入到祖國最需要的、最適合的崗位上工作,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在采訪了大學生就業服務中心的老師后,老師們給大學畢業生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增強自身競爭優勢的建議。
(一)提高綜合素質綜合素質
包括個人素質、能力與實踐經驗。老師認為,大學生們在努力學好本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計算機與外語等能力。畢業生要考慮到自己向用人單位提出各種要求的同時,自己又能為用人單位提供些什么呢?
1.良好的身體素質若要達到理想目標,除專業知識技能過硬外,還得有一定的體力與耐力,健康欠佳會減弱人的決策能力,有可能因體力不支而自動放棄或被迫放棄就業機會。
2.出色的工作能力能力是一個人素質的外在表現。畢業生要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因為企業內職責分工明確精細,各崗位都有一定的專業技能要求。只有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培養出色的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工作效率,贏得職場優勢。
3.豐富的實踐經驗進入到社會工作中來,所參與的工作并非還是學校里的“模擬營銷”“模擬課堂”等,小小的錯誤都有可能關乎整個公司的前途與命運。因而,不能只懂紙上談兵,而到真需要時卻不知所措。所以,大學們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學習好專業知識的同時,多參加實踐活動與增加實戰經驗,在實踐中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
(二)鍛煉交際能力
1.良好的溝通能力企事業單位非常看重員工溝通與協調能力。員工們擁有良好的溝通與協調能力,能夠使工作完美的呈現出來:客戶業務間交流時,好的交際可以取得客戶的信任,產生良好的客戶效應,能給公司帶來更好、更寬、更廣的客戶源;與其他公司交流合作時,好的溝通能拉近彼此間的距離,使合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公司中,員工們都能注重彼此間的溝通與團隊協調,滿懷工作激情,使公司處在一個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中,這對于提升企業文化素質和提高公司效益有著很大的作用。
2.良好的人脈關系采訪過程中,某招聘人員說:“有關系到哪里都行,應聘什么單位都不怕”。“關系”這個詞,可能許多人覺得是負面的,其實不然。想想若是畢業前你已與校外有關工作單位搞好友好關系,那么你的就業問題還會是問題嗎?所以,要端正思想,努力拓寬自己的交際圈,特別是見習、實習、工作實踐時與工作相關的范圍圈,針對性地提升自我,利用“關系”增加自己就業的機會。
(三)理智確定目標
1.明確目標一個明確的目標是成功的開始。學院院負責招生就業工作的老師提到“明確職場奮斗方向,同時根據市場的人才需求不斷調整自我,增強專業技能有助于增加就業競爭力”。而目標設定應從小到大,從基層做起。“大學生畢業時不一定要到大企業或政府機關、學校部門就業,可選擇從村官、選調生等基層做起,積累經驗,為以后的大事業奠定發展的基礎”。切忌眼高手低,夸大自己的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
2.先就業后擇業大學生們易眼高手低。不一定要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后才就業,應先從事能較全面鍛煉自己綜合能力的工作。工作誠可貴,經驗價更高,就業形勢嚴峻,先就業后擇業理應成為大學生要理智轉變的就業觀。求職不必追求一步到位,若過于計較眼前職業崗位是否理想,就有可能失去更多起步機會。
(四)認真對待面試
在采訪招聘者中獲取到了一個有用的信息:面試定乾坤,面試時給招聘者的印象對應聘的成敗起關鍵作用。怎樣才能在萬千面試者中脫穎而出,吸引到招聘者的注意力呢?
1.做好簡歷,并根據自身特點具有一定針對性針對不同的求職單位,制作個性化的簡歷。不同單位對應聘者簡歷的態度有所不同,所以做簡歷時就得有針對性。“了解求職企業的企業文化和應聘人才需求是應聘者的必備工作”。針對不同的崗位,要有相關技能、經驗、亮點介紹,讓招聘者對你的能力有初步的了解。
2.面試是跨入就業單位的重要門檻采訪有關人員時了解到,現在的面試中應聘者的表現不容樂觀,很多應聘者不注意禮貌用語、行為隨便、不夠自信、理論介紹多于實踐經驗展示。一般有經驗的HR在初次面試的時候就能大概了解你是個什么樣的人,有些什么能力。
(五)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才能更好地明確自己的職場奮斗目標”。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明確職場奮斗目標,根據所做的職業生涯規劃不斷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此來增加自身的就業競爭力。
三、針對各專業情況,展望未來與規劃
大學學習生涯學院院共開設有學前教育、應用心理學、公共事業管理、教育學四大本科專業。為進一步了解學院近幾年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以市場為導向,更好地規劃大學生的大學學習生涯,小組對學院負責招生就業處工作的老師進行了訪問。
(一)往屆的就業情況據悉
學院四大專業近年來的就業情況還是比較樂觀的。在老師的指導與學生的努力下,每年的9月份左右,畢業生們基本都能獲得就業機會,工作崗位也基本確定。畢業生能順利找到工作,與在老師指導下不斷調整期望值有著重要的關系,“建議從基層做起,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做村官、選調生、輔導員等”。
(二)對于選修第二專業與考研的建議
現在社會中就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企事業單位對人才的需求也從“量”的需求轉向了“質”的需求,而擁有多種能力與高技能的人才無疑是企事業爭奪的重點。選修二專和考研能有效的解決大學生知識面狹窄和專業技能研究不深的問題,增加就業優勢。
(三)針對師范生的特點,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
1.具備較高的學科探究與鉆研能力;
2.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表達能力與教師用語使用的能力,學習教師禮儀;
3.注重對粉筆字、普通話等輔助能力的培養。
(四)進一步增強就業競爭力
1.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能為學生提供很好的借鑒資料、明確職場奮斗目標,讓他們在未來的求職中少受挫折,多點勝算。但在調查問卷中問及:“您是否對自己的學業、職業進行過規劃”時,有25%的大學生有近期規劃,66%的大學生沒有詳細的規劃,甚至有9%的大學生從未有過規劃。
2.過硬的技能支撐過硬的技術支撐是獲得就業機會的關鍵。所以,應針對各專業的特點,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根據興趣,多增長些專業能力,如考取:學士學位證、二專證書、心理咨詢師證、人力資源證書等。
一、大學生活的重新定位
長期以來,鄙薄職院教育的觀念一直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觀,這固然與中國歷史發展中“重知輕技”的文化淵源有關,但如今隨著職院的全面發展,過硬的專業知識技能的改善,都為重新認識職業技術學院的地位提供了可能。
1、認清就業形式
當前社會競爭的范圍空前擴張,其廣度、深度和激烈程度前所未有。面向基層就業,主要是對競爭者的學歷,對資源的獲取、利用、以及增值的考核。現如今大學生學歷的來源選拔采用單一的紙筆測驗,這種測試只關注那些以紙筆測驗能測得的部分能力。學歷是就業的必備條件-固然重要,但學歷并不等于能力。職院學校重點培養的是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我們可以在紙筆無法測出的其它能力方面尋求發展,如動手操作能力、學習生活規則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我們必須要認清就業形勢,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質,以適應社會的需求。
2、拓展職業空間
大學教育是多元教育中的一種,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特點和定位,不能盲目與人相爭源,應各取所需;不能盲目從于普通教育的做法,應揚長避短。要發揮自身優勢,可致力于開發那些在普通教育中被漠視處置或尚未發現的智力,了解和把握自身的智力發展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開發出適合大學生的教學策略,使每個有才能的人都能夠各得其所,在各自的領域里能夠取得進步。
拓展職業空間對大學生的就業是很有必要的。關鍵是我們要重新定位,積極的尋求符合自己的發展機會,成為社會生活倡導的全面人才。
二、人才資源的建設
人既是競爭的主體,又是利用物質、資源、信息、市場等其他資源并使其增值的關鍵性資源。人生的目的決定了人生的價值,成才的道路只是人生價值的一部分。職業規劃的每一步都為將來的競爭打下基礎。
1、人才資源的重要性
大學生活對人力資源的建設其重要意義在于審視人才資源的多元化,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如何具有比競爭對手更強的發現,獲取和利用人才資源能力。人才對提高生產力和發展社會經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通過對人才資源成因的研究,使我們能比對手得到數量更多,質量更好的信息。這些都為將來人才的培養作了一定的準備,以便提高我們的競爭能力,加快社會的發展。
2、未來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才
據社會統計:一般具有本科學歷的人,其學校教育獲得的知識只有10%可以應用在工作中,其余的都來自社會實踐或其它教育學習。由此可見,單憑一張學歷證書是不足以稱謂人才的。那么我們的社會到底需要怎樣的人才呢?首先,過硬的專業知識技能不可缺少,它是抵抗外來困難的最主要力量;其次,要加強職業培訓對自身的增值,逐漸提高期望值;此外,良好的心理道德和身體素質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大學生的未來發展
對未來的設計就是對未來的憧憬或者還未實現的美好事物的設想。理想的實現分為近期和遠期理想,要想尋求發展的機會,把理想變成現實,唯有腳塌實地的走下去。
1、構想美麗藍圖
美麗的藍圖是實現理想的一個指導思想。對于我們大學生而言,首當考慮的是有一個正確的發展方向,還需要切合發展的全面的細微工作部署。這取決于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符合科學的觀念才能夠適用于社會主義的發展,滿足于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
英語是目前最流行的語言,很多進出口商品的文字解說也漸漸被英文更換;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中也是顯而易見的、、、、、、做好全面的準備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
2、職業理想設計
職業理想規劃的實現不單是一張空頭支票,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實際行動。就我個人來說,我的職業理想是在企事業單位中有一份中英文互繹工作,職業規劃目標如下:
大一時期:了解大學生活,學好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素質。
大二時期:英語四級證書,計算機二級證書,普通話證書。
大三時期:注重實踐操作能力,生活獨立。
大學學業結束以后,希望所學的專業知識能夠很好的服務于我的實際工作;在未來的工作中,把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想結合起來。
論文關鍵詞:高校,生涯規劃教育,體系
生涯規劃實際上是落實全人教育的一個關鍵性的主題,它可使人了解本身的問題。從了解自己、關心自己到了解別人、關心別人,建立一種相互依存、雙勝雙贏、利人利我的人我關系。是一個人盡其所能地規劃未來生涯發展的歷程,在考慮個人的智能、性向、價值以及阻力、助力的前提下,做好妥善的安排,并借此調整、擺正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以期自己能各得其所[①]。涵蓋人生生涯的生命、生活、職業生涯三個部分,涉及人生必須面對的一些問題,如自我了解、對生命及死亡的認識、個人理財、信仰、人際關系的處理、時間管理、職業規劃等等。高校生涯規劃教育的目的是加深大學生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領悟,培養一種快樂、自信的生活心態,并找到自己的職業興趣,使大學生能快快樂樂學習、快快樂樂生活、快快樂樂工作[②]。
生涯規劃起源于20世紀初的美國,并于上世紀80年代形成了一門包羅萬象、內容廣泛的學科。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生涯規劃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在美國等教育先進國家和地區逐趨成熟。然而,生涯規劃教育在國內才剛剛開始,目前基本上仍處于理論探討階段職業生涯規劃論文,即便諸如筆者所在學校在內的少數高校已經開始實施,應當說也只是實驗性的有益嘗試。直至目前,全國只有極少數高校試點性的開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我國生涯規劃教育尚處于萌芽階段,還有一些關鍵問題沒有解決,要開展完善的生涯規劃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我國高校開展生涯規劃教育嘗試中出現的問題
近幾年來經過在部分高校中開展生涯規劃教育的嘗試,我們在使學生明確就業目標、促進人與職的匹配、幫助大學生就業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國高校生涯規劃教育工作現狀也不容樂觀。當前我們所實驗性開展的所謂的“生涯規劃教育”尚不能滿足大學生成才、就業的需要。在嘗試中也已經顯現出一系列問題,如在教育內容的選取上的功利化脫離使人教育思想、與該教育相適應的教育體系尚未形成、教育方式仍顯單調、專業化的師資力量稀缺、本土化有待加強等,這些都需要學者們更多的去研究和探索。然而,我們認為在這上系列問題中,最重要的問題就在于與之相適應的教育體系尚未形成,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全人教育思想尚未深入人心
從作為大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發展指揮棒的大學生評價體系可以看出,功課學習之外的德、體、美等其它因素仍處于次要地位,且在實施過程中也往往因為各種原因而流于形式。由于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大發展,高校教師需求量猛增,總體來說當前我們的高校師資隊伍中全面均衡發展的教師也不多論文怎么寫。不少大學生對上大學的真實目的還停留在學習一門專業,畢業找個飯碗層面上,“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而大部分學生家長則把教育的重任幾乎全部推給了學校,甚少過問。這就導致了我國高等教育一直提倡的全面教育不全面。全人教育不深入人心,生涯規劃教育自然就缺乏根植的土壤。
2.生涯規劃教育管理歸口的糾結
借鑒教育發達國家的經驗,高校生涯規劃教育應該包括理論教學、體驗與實踐、團體輔導、個體咨詢、就業指導與服務等環節。但在我國高等教育體制下,理論教學歸口于教務部門,體驗與實踐歸口于團委,團體輔導與個體咨詢歸口于心理健康教育部門、就業指導與服務又歸口于就業部門,這樣就導致了生涯規劃教育的管理歸口問題糾結混亂。有歸口教務部門,開展理論教學、開設講座的;有歸口于就業部門,建立生涯規劃教育師資庫,開展理論教學、組織講座的;有干脆另外設立生涯規劃體驗中心(部門),承擔課程教學任務,組織體驗活動的;也有僅設一名或幾名行政人員專門負責管理兼職教師開展課程教學,協調與團委、就業等部門合作的。不是深感“獨木難支大廈”職業生涯規劃論文,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總之,工作很難開展得有條不紊。
3. 生涯體驗項目零散,流于形式
生涯體驗是當前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生涯規劃教育的主要教育方式,體驗項目包括政府機構體驗、親情體驗、非營利組織體驗、學生社團體驗、跨文化體驗、營利組織體驗、拓展訓練體驗等。以使大學生通過親自參與,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外在環境的挑戰中去,在現實的環境中,親自處理和解決問題,在身臨其境的體驗中,認識自我,感悟生命的價值和尊嚴,培養良好的生活心態,同時找到自己的職業興趣。可喜的是試點的幾所高校在開展生涯規劃教育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的注意到了生涯體驗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社會、政府、家庭的廣泛支持,一些項目往往無法實施,即使是親情體驗和學生社團體驗等比較容易實現的項目也由于缺乏專業、專職的指導教師而流于形式。
由于我國高校生涯規劃教育起步晚、起點低,在嘗試過程中并不僅只是這些問題,但卻是幾所高校嘗試開展生涯規劃教育過程中集中體現出來的幾個問題,也說明了我國高校生涯規劃教育正處于開始階段,與之相適應的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尚未形成,這也正是真正落實全人教育,使我國高校生涯規劃教育工作走上正軌的最大障礙所在。要改變現狀,歸根到底還是要建立科學的生涯規劃教育體系。
二、構建科學完整的生涯規劃教育體系
既然構建科學完整的生涯規劃教育體系是解決當前我國高校生涯規劃教育試點過程中出現的幾個關鍵問題的必然途徑,那么,我們應該構建什么樣的高校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呢?很明顯,照搬西方無異“緣木求魚”,我們的高等教育體制、教育環境、教育對象都存在著較大差異,只能根據我國高等教育實際情況而定。具體來說,科學完整的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必須是建立在全面貫徹落實全人教育思想的基礎上,構建好高校內部的教育體系與外圍的政府、社會、企業和家庭等支持體系。科學、健全的高校生涯規劃教育體系,是科學、有效地實施生涯規劃教育的必備條件。而高校內部的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和外圍的政府、社會、企業和家庭等支持體系這兩大體系又是缺一不可。
1.全面貫徹落實全人教育思想
全人教育是指充分發展個人潛能以培養完整個體的教育理念與模式,通過全人教育,學習者身、心、靈將得到全面且均衡的發展。如果說全人教育是我們的愿景職業生涯規劃論文,那么生涯規劃就是我們的使命。生涯規劃是落實全人教育的工具,可使人了解本身問題,了解自己周圍的環境,從而清楚并準確地判斷,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生涯規劃先從“了解生命”開始,做到了解自己的身體與生理,其次“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興趣、價值觀、心理等”,做到正確地評估自己,關心自已;再次“了解別人、關心別人”,建立一種“相互依存,雙勝雙贏”的人我關系;而對工作各方面各領域的了解,對時間、壓力、個人理財等周圍環境的了解與掌握,都有利于幫助學習者忙找適合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從而有所成就,更可以成為一個“完全的人”、“完整的人”,而這正是全人教育的目的所在。如果“全人教育”仍只是停留在口號的層面上,那么高校的生涯規劃教育也無疑是無法真正到位。
2.構建高校內部生涯規劃教育體系
高校內部的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可以按照如圖表1所示來進行構建。首先,因大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是提高我國高等教育辦學水平的有力措施,因此高校應該把大學生生涯規劃教育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由校長親自牽頭、主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和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和就業工作的副書記共同負責來構建高校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無疑是切實抓好該項工作的重要前提。其次,大學生生涯規劃教育工作主要由教務處(部)、團委和就業工作處(服務中心)三個職能部門共同承擔。教務處下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中心和生涯規劃咨詢室,分別承擔生涯規劃課程教學和個體生涯咨詢工作。團委下設生涯體驗中心,在生涯規劃教育研究中心的協助和指導下開展工作;成立大學生生涯發展協會,除了作為共同學習探討生涯規劃的一種學生團體外,還可參與生涯規劃教學輔助工作、生涯體驗的組織管理工作和就業處的相關事務性工作。就業工作處(服務中心)下設日常事務部、市場服務部和信息技術部,分別為學生提供各類相關就業服務工作論文怎么寫。這樣,就構成了一個相對科學的高校生涯規劃教育的內部體系,共同為大學生提供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和服務。
圖表1 生涯規劃教育與就業服務體系
3.構建和諧的高校生涯規劃教育支持體系
顯然,大學生生涯規劃教育僅靠高校也是難以擔此大任的,還必須要有外圍強大的支持體系,全人教育理念下的高校生涯規劃教育才能得以科學有效的實施。如圖表2所示職業生涯規劃論文,高校生涯規劃教育支持體系,必須要以國家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為主導,由全社會包括高校、企業和學生家庭共同支持,并以學生為中心。
圖表2 政府、企業、家庭與高校共同組成生涯規劃教育支持體系
在政府層面上,應高度重視全人教育,以法制來強制有關學校(可以高校為先導,繼而在中小學,甚至學前教育中全面鋪開)把生涯規劃教育作為實施全人教育的重要工具,并以全人教育理念為指導積極開展生涯規劃教育。另外,可以出臺相關政策,以鼓勵企業積極支持各級學校開展生涯規劃教育,改革國家用人選拔制度,制造正面積極的輿論引導家長關心孩子的全面發展,與學校配合共同培養身、心、靈全面均衡發展的“完人”。家庭層面。“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自孩子出世至成人階段一直陪伴其成長,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更加了解孩子的成長經歷,對孩子的教育成長有較大影響力,原本應該是實施全人教育的主要責任人。但是,由于不少中國家長文化程度較低,缺乏與孩子溝通的技巧,以及“教育學校為主”的思維定勢等原因,不少的中國家長往往只起到“養育”之“養”的責任,而把教育的重任推給了學校,造成了許多家庭“養育”之“育”的缺失。尤其是當孩子處于大學階段時,家庭對孩子的教育缺失更加明顯。所以,近年來不少學校都發出“家校合作,共建育人平臺”的呼聲越來越高,這也是我國“優生優育”基本國策下的必然趨勢。企業層面。當代西方正興起的企業哲學倫理學認為,企業要承擔一定的企業社會責任,近年來《財富》、《福布斯》等商業雜志在企業排名時也增加了社會責任標準,更多的企業社會責任,可使企業增強可持續競爭力、吸引優質的投資者、建立可持續和更加公平的增長機制[③]。從實施生涯規劃教育落實全人教育的角度來講職業生涯規劃論文,企業可承擔的社會責任可以包括為高校提供更多的職業體驗崗位和相關培訓,以及適量的生涯規劃教育基金等。高校層面,主要是在政府、家庭、企業三個層面的支持下,按照上述圖表1所示的結構構建高校生涯規劃教育體系,深入貫徹全人教育十大原則,落實全人教育,具體實施大學生生涯規劃教育。
總之,科學完整的高校生涯規劃教育必須是在全面貫徹落實全人教育思想理念下,以學生為中心,在政府、家庭、企業和高校共同配合支持下,構建科學健全的高校生涯規劃教育結構體系,科學開展生涯規劃教育。
[I]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首屆教師科研項目,JSKY09015
[①]洪鳳儀著,《生涯規劃自己來》,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48.
[②]黃天中著,《生涯規劃――體驗式學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9.
[③] baike.baidu.com/view/16288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