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探究教學的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探究性閱讀;內涵;思維特征
探究,在《現代漢語規范辭典》中解釋為:“探討深究”,在《漢語大詞典》中解釋為“探索研究”。綜合這兩者的意思,表明探究應該是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探討的方式,對問題和現象進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一、探究性閱讀教學的內涵
(一)探究是人類的天性從心理學角度講,“探究”是人類的天性。布魯納曾說:“人的靈魂深處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從嬰幼兒呱呱落地那一刻起,就對其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床上的被子,屋頂上的吊燈,將之抱在懷里的母親和周圍的每一個人,對他(她)來說都是新奇的。稍微長大學會說話時,總是有問不完的“為什么?”,教育者(老師、父母和其他教育者)如果善于啟發,那么就會在滿足該孩子好奇心、教給該孩子基本常識的同時,激起該孩子對周圍事物濃厚的興趣和深究的欲望,這應該就是成功的教育者。但有些教育者對兒童、青少年的好奇心出于不理解。對于他們眾多的“為什么?”,總是出于不耐煩,或者干脆回答說:“等你長大就會知道了”。久而久之,兒童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逐漸失去了問“為什么?”的興趣,探究的天性被扼殺在搖籃之中,孩子對周圍的事物逐漸處于麻痹狀態,結果嚴重阻礙了孩子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二)探究性教學方式是個體發展對閱讀教學的內在要求
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重新看到了人類的這種天性,也意識到“探究”的重要性。它明確地提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發展想像力、思辨力和批判能力。”由此可見,“探究”也成為了本次閱讀教學改革的內在要求。探究性閱讀教學是對傳統閱讀教學的繼承和超越。后者本質上是一種被動接受式的教學方式,對閱讀活動進行生硬的肢解和技巧性的分析,對文本進行“純生理式”的解剖,將原本生動豐富,意境深遠的文本分割成一系列毫無生機和情趣的字詞、修辭手法、句型“灌”給學生,把學生當成“容器”?!敖Y論幾乎都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現在讀者面前,讀者體會不到探索和發現的喜悅,感覺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動過程。也很難達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況”(愛因斯坦語)。傳統閱讀教學方式是更多地單向的活動,以教師講授為中心。視學生求真、索理、探究的天性于不顧。其不良后果就是閱讀理解能力和思想情感得不到有效培養,不利于學生的想像力、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然而。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對舊事物批判繼承的過程,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遠,探究性閱讀教學也不例外。探究性閱讀教學不應是對傳統接受式閱讀教學方式的完全否定,而應繼承傳統閱讀教學中一些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傳統閱讀教學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接受能力,有效的接受能為學生提供豐厚的知識儲備,為探究打下堅實的基礎,探究性閱讀教學所應放棄的只是那些機械劃一、盲目跟從書本和權威的做法。探究性閱讀教學對傳統閱讀教學最根本的變革在于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上,強調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視學生為主動的建構者,還學生以自由發展的空間。
探究性閱讀教學以學生的探究思維發展為基本出發點和歸宿,不是僅以知識為本位。它的主要目的不在于使學生掌握多少具體的知識,而在于以學生個人的知識、生活閱歷為基礎。讓學生自主、快樂地去探索,遨游于知識的海洋,激起一朵朵思維靈感的浪花,使探究性閱讀教學得到深化,并使隱藏在探究性閱讀教學背后的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提升。這種優化的思維品質將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思維方法在探究性閱讀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維是探究性閱讀教學的靈魂。閱讀過程實際上就是思維過程,思維能力的培養應貫穿于閱讀的整個過程?!靶抡n標”的閱讀部分也無處不閃現出對思維的要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在閱讀的課程目標中指出:“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薄白⒅貍€性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學習探究性閱讀,發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痹趯λ季S培養的上,提出了明確的方法――“探究”;在探究的方法上,要求充分利用各種思維,以拓展探究的廣度和深度;同時,在探究氣氛上,提倡自主、融洽,并且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一個動態過程?!?/p>
閱讀實際上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這一交流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思維。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首先與文本展開對話,這一過程是學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識和思維能力以及世界觀對文本的解讀,通過與文本的對話,達到與作者交流的目的;然后,再通過學生與學生以及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達到對文本更高層次的理解,從而拓展自身的知識,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豐富自身的世界觀。在閱讀過程中,思維方法起到了關鍵的紐帶作用。
探究性閱讀的對象――文本,是思維的產物,閱讀方法歸根到底是思維的方法。科學的思維方法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利器。在探究性閱讀中,學生運用自己掌握的各種思維方法去閱讀,去理解作品的內容,去探究作者的內心世界,去領悟作品所蘊含的哲理。同時,又在閱讀中使自己的思維方法得到訓練,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因此,當今探究性閱讀教學的研究應更多的考慮探究性閱讀教學的思維方法,重新審視思維方法在探究性閱讀教學中的地位,力求探究性閱讀教學研究在思維方法上有新突破。
三、探究性閱讀教學的思維特征
(一)重視學生體驗基礎上思維的主動性
探究性閱讀教學讓學生根據其自身的知識背景和現實生活經驗為基礎展開自主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閱讀過程的體驗、感悟中去發現某些事物和問題。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貼近生活,加強學生的體驗,強調自主性與體驗性是探究性閱讀教學的情趣所在。
探究性閱讀教學應強調學生思維的主動性。此次基礎教育改革是對傳統教育思維方法的一次改革,強調將學生的需求、動機和興趣置于重要地位,注重學生思維的主動性。探究性閱讀教學正是這一教育理念的真實呈現。在探究性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的主動性
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發現探究問題的主動性;二是圍繞探究問題進行探究的主動性;三是總結探究結果及問題再發現的主動性。因此,就要求教師的角色由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轉換為探究教學的指導者和組織者,還學生以本位,讓學生成為探究的主體。也就是說,教師的作用應主要體現在幫助學生自主選擇的角度、啟發學生思維,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幫助學生進行價值判斷等方面,讓學生積極主動且自主完成探究性閱讀教學中的學習和探究任務。
(二)關注探究中思維的過程性和開放性
探究性閱讀教學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反對結果的唯一性。歌德指出:“我們都不應把畫家的筆墨或詩人的語言看得太死、太狹窄。一件藝術作品是由自由大膽的精神創造出來的,我們也應盡可能地用自由大膽的精神去關照和欣賞?!碧骄啃蚤喿x教學應如歌德所言,重視探究的過程和開放性。
探究性閱讀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要把思維的過程和空間留給學生。在探究性教學過程中,學生根據自身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與文本進行對話、交流,充分體驗文本所表達的情感和作者的喜怒哀樂,在自主構建中掌握知識、發現問題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發展,而這一發展所依賴的正是探究的“過程”。袁振國先生指出,“我們不僅希望學生掌握知識,更希望學生掌握分析知識、選擇知識、更新知識的能力。簡單地說,智慧比知識更重要,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知識是啟發智慧的手段,過程是結果的動態延伸。教學中能夠把結果變成過程,才能把知識變成智慧?!?/p>
同時,探究性閱讀教學具有開放性,其開放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探究內容的開放性。二是探究過程的開放性。三是探究結果的開放性。在探究性閱讀教學中,老師所應關注的是怎樣引導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怎樣查找資料進行論證,始終以學生為探究的主體,從而形成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見解,而不是想方設法引導學生走向預先設定好的答案。
(三)探索思維方法運用的綜合性
關鍵詞 生物教學;在線討論;WISE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22-0167-02
Characteristics and Enlightenment of Foreign Biology Inquiry Teaching Case//WU Tianhao
Abstract Ou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promotes inquiry learning
vigorously, but in the actual teaching is not so perfect. Inquiry teaching abroad has many features like inquiry-based learning process visualization, emphas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problem solving, scientific inquiry with technical support, 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inspiration for our biology teaching.
Key words biology teaching; online discussion; WISE
1 前言
目前我國中學生物教學中大力倡導探究性學習[1],但在實際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實施并不到位。究其原因多種多樣,如現行評價體系對于探究的重視程度不足,探究教學所需的教學資源要求過高等,這些原因造成生物探究教學開展受阻。而生物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探究教學又是必不可少的,這樣的矛盾嚴重阻礙生物教學的效果。此類問題也曾在國外生物教學中出現,為了應對這一問題,美國伯克利大學開發了WISE平臺,輔助開展生物探究教學,取得較好的教學功效。WISE中有許多經過教學實踐的成功案例,分析其特征及優勢,能為我國生物教學提供一些啟示與借鑒。
2 WISE及其案例特征分析
WISE全稱為基于網絡的探究式科學環境(Web-based Inquiry Science Environment,簡稱WISE)[2],其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贊助,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Bell和Linn教授開發,1998推廣使用。WISE平臺的使用者可以注冊教師賬號或學生賬號,教師賬號可以使用項目管理、學生管理、課程開發和編輯等功能,而學生賬號則提供在學項目列表、作業單等;學生賬號可組成課程探究小組,進行協作學習。WISE提供了一個基于網絡進行科學探究的學習環境,其中的課程囊括了中小學生物、物理、化學等學科,用戶登錄后即可開展相應課程的學習或管理[3]。
WISE平臺中有一個典型生物教學案例:“Ocean Bottom Trawling, What A Drag!”(海底拖網捕撈,這是個錯誤?。┢湟院Q笸暇W捕撈為背景,幫助學生了解被捕撈魚群的變化,從而理解生物進化的過程,并使學生對于進化理論產生較為深入的理解。這個探究教學案例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探究學習過程可視化
首先,WISE使學生探究過程可視化。平臺項目常將探究過程分為數個步驟,逐步開展。在“Ocean Bottom Trawling, What A Drag!”中,探究過程被分為問題介紹、進化理論闡述、魚群進化實驗、魚群變異與遺傳、魚群代際變化和匯總六個步驟,吻合美國國家課程標準中根據實驗證據來核查已有結論,運用各種手段來搜集、分析和解釋數據,得出答案、進行解釋并做出預測,把結果告知于人這幾個探究步驟[4]。
其次,WISE使學生探究思維做到可視化。WISE在每個教學步驟之后都提供了一個筆記(note)板塊,要求學生記錄思維過程,以及對于課程內容的思考,保留探究過程和思維的痕跡;在學習過程中的協作學習部分,WISE提供了在線討論(online discussion)功能,方便學生在線討論問題,在開展協作學習的同時將討論過程、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等內容提供給教師,呈現交流過程中的思維變化。此外,項目提供給學生一個思維集錦(idea basket),要求學生記錄自己的想法,并在后面的學習中及時補充、修正這些想法,最后整理這些觀點,幫助學生完整記錄思維過程。
強調知識整合學習與問題解決 在本案例中,教學活動的目的是要求學生學習拉馬克和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但是并沒有一開始就提出進行兩個理論比較,而是在問題介紹部分中提出屬于生態學范疇的海洋拖網捕撈活動,以拖網捕撈中小丑魚的生存問題引入進化理論,強調不同知識之間的整合學習。在項目的中間部分通過實驗等方式讓學生學習進化理論,進而得出小丑魚種群將如何變化的答案。在學習進化理論的過程中,目標始終指向預測小丑魚生存的問題,旨在解決實際問題。
技術支持下的科學探究 WISE通過提供一系列基于網絡技術支持的模擬實驗幫助教師開展探究教學。模擬實驗完全符合科學探究過程,這一系列的過程在幫助師生開展探究活動的同時也強化了學生對于科學探究的認知,對于探究流程更加熟悉?!癘cean Bottom Trawling, What A Drag!”中為了證明進化對于生物種群的影響,項目提供了一個模擬實驗,比較各種生存環境下池塘中魚的游泳速度,最終得出結論:在存在選擇壓力的情況下,游泳速度慢的魚會被淘汰,從而在多代之后留下速度越來越快的魚。
3 WISE及其案例對于我國生物教學的啟示
積極建立網絡平臺,促進探究學習過程可視化 探究學習在我國難以開展的一大原因就是探究過程的內隱性,學生探究活動完成后除去數據記錄之外,極少有表現學生探究過程、思維歷程的載體,由此使探究學習這一過程難以直觀觀察。而WISE則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使探究過程做到可視化,將探究過程按步驟分開,使學生對探究過程有直觀的認識和總體的把握。
不僅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內隱性這一問題,探究學習在課程評價階段同樣存在相當的難度,我國現行評價體系難以量化甚至無法展示學生的探究能力。這正是目前教學評價體系重視知識而輕視能力這一弊端產生的原因之一。評價的難以開展導致在需要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情境中,教師難以評價學生的探究能力,而只能對于知識進行評價,導致紙筆測驗成為唯一評價標準,應試教育無法根除,素質教育難以開展。比如在自主招生等要求對于學術型人才篩選的測試中,校方可以通過對于學生探究學習情況的調查,了解學生的探究能力,了解其是否適合于本?;虮緦I。由此,評價才能發揮其導向作用,引導教學偏重探究、偏重能力,而不是一味追求知識。
此外,在現行教育體系中,教師在學生學習后很難準確掌握每個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情況,因此很難針對性地對于學生的學習誤區進行糾正。尤其在國內大班教學的現實情況中,了解每個學生學習過程和思維過程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就造成學生學習產生誤區而無法及時糾正,錯誤屢屢發生卻不清楚發生原因,對于教學造成極大不良影響。而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思維的可視化來觀察每個學生的思維,由此來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糾正思維誤區,幫助學生保持思路正確。由此可見,探究學習過程可視化對于探究教學的開展、教學評價都有重要意義,如果積極推動網絡學習平臺的建設,學生的探究學習就有可能作為學習評價的重要一環而存在,促使學校、教師和學生重視科學探究。
強調知識整合學習,以解決問題為導向 在我國現行教學體系中,知識點常以專題形式呈現,雖然便于學生的知識體系構建,知識之間關聯較好,但是在知識掌握之后缺乏知識的整合,使知識仍然是獨立的知識,而難以產生相互之間的關聯,難以形成邏輯上完整、可以用于解決完整問題的完整知識體系。課程難以突破分科課程的壁壘,無法形成在教學中有重要意義的綜合課程。學科間的橫向聯系被割裂,由于不符合認知的邏輯,導致學生難以整體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這一點與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的高中生物課程理念是相左的,因此應當注重知識整合與解決問題。
我國生物教學在生物進化一部分的教學導入使用的例子為枯葉蝶的進化原因,這一例子在生物知識如此普及的今天似乎已落后于時代,很難引起學生的注意,難以使學生真正對問題產生好奇,進而進行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探究,而是僅僅注意書本材料。無法做到以問題為導向確實是我國生物教學的一大遺憾,而WISE則重視真正以問題為導向,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指向解決小丑魚生存的問題,由此使學習的目的針對解決問題而非獲得知識,這一點是完全符合探究學習本質的。通過網絡平臺的推廣,以解決問題為指向的綜合課程將更加易于開發。
加強技術支持,促進對生物概念、理論的深刻理解 WISE在“進化”部分設計的模擬進化實驗很好地模擬了進化過程,讓學生直觀看到進化如何發生,如何影響生物的性狀,使學生具象地了解進化。WISE提供的活動不僅有實驗,還有建模設計、辯論、討論、頭腦風暴、角色扮演等,可以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探究教學在我國教學中無法順利開展的一大關鍵問題在于資源不足。受限于時間、空間、客觀條件等因素,很多探究活動難以開展。如生物教學中“進化”這一部分,教師很難在現實中找到適合的例子來證明進化的發生,更難以向學生展示進化對于生物性狀的影響。在人教版課本中,“進化”這一部分沒有提供探究實驗,因為確實難以開展實驗。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或完全不進行實驗,或使用類比模擬實驗,如在某一顏色背景板上“抓”顏色不同的“獵物”,以此模擬自然選擇的過程。這樣的教學不但耗費教師的精力,而且在實際開展中會遇到學生故意搗亂等未知問題,教學效果如何尚不得而知。
通過對比發現,WISE所提供的模擬進化中自然選擇的實驗不但無需模擬,真實再現可能發生的情況,而且不需要教師做大量準備,更不存在學生搗亂的情況,教學效果必將十分良好?,F代教育技術支持下的探究教學不僅可以節約課堂時間,促進對生物概念、理論的深刻理解,增強教學效果,甚至能打破教學資源不足的窘境。這些優勢將促使教師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展探究教學。
我國由于探究教學起步較晚,與國外尚有一定差距,而WISE的成功帶來很多啟示。如果在我國能夠全面推廣類似的網絡平臺教學,相信對于我國生物課程及教學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WISE[EB/OL].[2015-05-30].http://wise.berkeley.edu.
關鍵詞:舞蹈;教學;心理特征
在國內各大高校中,女大學生的比例持續增加,年齡一般在十八至二十三歲之間。對于女大學生而言,自從進入青春期之后,其身體形態、心理狀態、行為特征、情緒個性等都不斷地在發生變化,特別是第二性征的發育促使女大學生可能容易出現好靜、害羞、好清潔、膽怯等生理與心理層面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對于高校舞蹈教學來說,就帶來了一定的麻煩,女大學生在舞蹈課程上容易產生了“站”、“混”、“溜”等不良現象,她們對于舞蹈課程也提不起學習熱情。而本文將從女大學生的心理特征的分析出發,探討如何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改進女大學生的心態,提升舞蹈教育的教學效率。
一、舞蹈教學中女大學生心理特點分析
近年來,舞蹈課已成為高校教學中的熱門課程。舞蹈課程相較于其他大學課程,內容更加豐富精彩,形式更加多樣化,在舞蹈表演中能夠展示優美的動作,以及文明高雅的精神風格,因此在高校課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年來,我們也發現女大學生在舞蹈課堂上容易出現膽怯的心理,缺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這些心理特點嚴重影響了高校舞蹈教學的質量,也使得學生無法充分感受舞蹈之美,享受舞蹈帶來的益處。本文認為,女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可以從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兩個方面出發進行探討。
首先是女大學生生理層面的原因。女生進入大學校園之后,身體形態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伴隨著皮下脂肪的增厚,女大學生如果平時沒有運動的習慣那么身體的肌肉力量就會被減弱,整體運動協調能力會下降。因此當女大學生在舞蹈學習中,遇到一些對身體肌肉力量、身體協調性要求較強的動作時,往往就會產生膽怯的心理,往往不敢自己主動去嘗試學習。
其次是心理層面的原因。女大學生總的來說仍舊處于青春期,而青春期的女生比較愛面子,自尊心又比較強,因此在舞蹈動作練習的時候容易敷衍了事,不夠認真。特別是當男生在舞蹈課堂上主要邀請女生跳舞的時候,女大學生容易退縮羞怯。
二、舞蹈教學中改進女大學生心態的措施
1.結合女生的心理變化,多途徑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及時地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念,能夠及時明白課程的重要性。在舞蹈教育中,教師應當及時使學生群體明白舞蹈課程的安排是我國在社會發展取得重大進步的大環境中所設立的重要教育項目,讓女大學生不僅能夠在舞蹈教育中享受舞蹈之美、音樂之美,同時也能夠鍛煉身體,在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層面都取得良好的進步發展。
(2)教師應當適時地與女學生們進行思想交流,及時知悉女大學生的內心想法,這樣才能更好地與她們交流,知道以何種方式向她們灌輸舞蹈教育內容。在教育內容安排上,可以聽取她們的建議,安排一些女大學生們更愿意接受的曲目和舞蹈,這樣才能夠提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夠使得舞蹈教育工作在更加和諧的氛圍中開展。
(3)運用音樂的感召力,提高學習興趣。好的音樂能影響人的情緒,陶冶人的情操,將人們引入美的藝術境界。音樂是舞蹈的靈魂,通過音樂特有的魅力激發學習情緒、活躍課堂氣氛是取得良好教學情境的關鍵。因此,根據學生的心理需要和教材特點,選擇舞蹈的音樂就顯得十分重要。如準備部分熱身操的音樂時,一般是選擇節奏感強的迪士高,但筆者改用我國民族音樂“梁?!弊鰺嵘砭毩?,同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學習勁頭十足,練習認真,把動作、音樂、感情融為一體。
2.根據女生心理特點,采用啟發鼓勵式的教學方法
針對女生的心理特點,在舞蹈教學中采用多鼓勵、少指責,多指導、少挑剔的教學方式,培養其自尊、自信、自強的良好心理素質,提高學習興趣。
(1)準備活動應多做些女生愿意做的動作,如形體訓練,手位、腳位的練習,柔韌性較多的練習。大部分女生對音樂特別熱愛,多放音樂,增加音樂方面的知識,慢慢引導她們對舞蹈的重視、喜歡。
(2)剛開始上課采用男、女生分開站排、分開練習的方式,讓她們敢于做動作,敢于參加活動,有了基本功、有了基礎,便增強了信心,做動作也敢做。大部分女生記憶力非常好,對整體動作比男生做的要熟練,多讓女生做示范,讓她們在男生面前有表演的欲望,增強信心,慢慢過渡到個人的表演。
(3)學會舞蹈動作之后,先由老師帶著女生練習,讓她們體會到男生伴舞的感覺,有了第一次感受,慢慢對男生的羞怯逐漸消失,這時再不失時機地配上男生。有了前面的滲透和基礎,女生們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邀請,很快便在舞池中跳了起來。
3.采用合理的考核方法,消除女大學生懼怕心理,達到教學目標
制定合理的考核方法,既能檢驗教學效果,又能達到考核目的,是一項很好的科研課題。
(1)分組進行考核。先考核形體方面素質。因在舞蹈教學中每堂課都出現形體方面的訓練,占整個課的20%左右,這是上好舞蹈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們都喜歡上,因此作為一項考核內容出現,讓學生都能接受,達到檢驗教學效果的目的。男、女生分為兩大組,再將女生分成若干組,使她們不是孤立地站出來接受考試,以消除心理壓力,減輕負擔。教師則根據學生們在集體小組中的個人表現打分,實踐證明效果很好。
(2)在表演中考核。在上述考核都完成的情況下,最后讓全體都參加,共同完成考核內容,像舞會形式一樣,大家在一起跳舞,完全不考]考核打分的事情,在一種寬松、和諧的氣氛中完成任務。教師在大家的表演中,根據每對選手在實踐中的表現給予打分。這種打分真實地反映了每對選手的情況.既掌握了學習內容.又鍛煉了實踐能力,考核效果最好。
參考文獻: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是由留守學生、單親學生、學困生和家境貧困學生組成的一個特殊的集體。由這樣的幾類學生構成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具有其特殊性,由此而引發對于他們的教育的特殊要求,我們不但要完成他們的文化課與專業課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正確的人生觀的教育,高尚的思想品德教育。以上種種都要求我們采取能夠走進學生內心世界的教育教學方法。
一、各類學生各自具有的心理特征
1.留守學生及其心理特征
所謂的留守學生就是父母雙方在外打工,孩子留在農村交給兄弟姐妹或者祖父輩監護,每年與父母相見的時間短、次數又少,這些在成長的道路上缺乏家庭溫暖,沒有父母照料,被留在農村的學生,我們稱為留守學生。
留守學生的心理特征:(1)由于他們長期缺乏父母的疼愛,所以性格孤僻、任性、冷漠。(2)不能很好與同伴相處,對老師和同學不信任,逆反心理特別嚴重。(3)對外界十分敏感,由于缺少父母的言傳身教,缺乏組織性、紀律性,經常違反校規、校紀,甚至個別學生有違法行為。(4)有的自閉,不愿與人交往。(5)虛榮攀比,在有充足經濟來源的前提下,留守學生會用物質的豐裕來掩蓋自己心理的自卑,在攀比中,獲得較多的自信心。(6)他們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沉默寡言,封閉自己,在人際關系上不和諧。
2.單親學生及其心理特征
單親中學生是指因家庭或事故造成的由父親或母親單方撫養的中學生。
單親學生的心理特征:(1)孤僻、自卑,期盼著親人的愛。(2)暴躁、偏激、情緒不穩定。(3)沉默寡言,對親人失去了信任,多疑。(4)成績普遍差,沒有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5)早戀、撒謊、花錢大手大腳的現象較普遍存在。
3.學困生及其心理特征
學困生是指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或其中某一方面落后于教育目標對他所規定的要求指標,表現比較差的學生或者是由于教師教育有失公平而造成的成績偏差的學生。
學困生的心理特征:(1)自卑感強。后進生由于各方面較差,受到批評較多。父母的訓斥、怒罵,同學的諷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師的“另眼相看”,使他們感覺低人一等,進而自暴自棄。(2)缺乏自信心。由于屢屢受挫,他們對自己失去了自信,有的孩子甚至破罐子破摔。(3)缺少恒心,自制較力差,遇到困難畏手畏腳。(4)逆反心理較強,盲目地認為老師家長處處和作對,對老師家長的批評當作耳旁風,甚至不失時機的和大人對著干。(5)厭倦學習,對學習不感興趣。
4.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及其心理特征
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是指父母因身體健康原因或其他不可抗因素造成的家庭正常生活經濟來源難以維續,需要親朋及政府幫扶的學生。
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的心理特征:(1)對待周圍的事物敏感,做事表現自卑,沒有自信。(2)由于生活上的落差,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靈封閉,性格孤僻。(3)對家庭及社會歉疚,對自己的生活焦慮不安。(4)生活的貧困使得他們看重金錢,愛慕虛榮,偽裝自己的貧困。(5)面對壓力他們選擇逃避,甚至生活頹廢,荒廢學業。
二、采取的方法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數就是由以上不同特征的學生構成的,而我們的學校也有責任、有義務肩負著將他們轉化為心理健康、技術過硬、業務水平突出的專業性人才,所以我們至少應采取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親情談心教育
每周要選擇一到二名學生談心,以心換心。用寬容之心、仁愛之心、真誠之心,喚醒學生的心靈。用“期待”的目光、鼓勵的話語、友善的接近、朋友的熱情、長輩的愛憐、睿智的嚴厲呵護學生脆弱的心靈。用教師心中的暖暖親情,萌發學生的親情,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潛移默化地化解孩子與祖輩之間的隔閡和矛盾。
2.角色替換教育
教師以父母和朋友的角色出現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給予他們父母般的關愛和照顧,朋友式的支持和鼓勵,讓這些學生感受到教師如父母如親朋,學校是家庭良好親情氛圍。
3.心理干預教育
學校配備專業兼職心理教師,建立心理咨詢室,有條件的學校還要求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鼓勵學生堅持寫日記、周記,抒發他們的心聲,為他們搭建傾訴的平臺,教師堅持認真批改、點評,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告訴他們該怎樣正確處理生活中的煩惱和問題,實現師生之間及時的溝通。
4.模范人物感召法
利用學科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對學生進行親情教育,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通過書信寄情、親情電話、網絡聊天傳遞親情;父母或親人利用工作之余寫親情日記,寫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對孩子的思念和牽掛,跟孩子談心等等。
5.主題班會突破法
通過主題班會、讓父母或親人走進課堂等方式,加強學生對父母或親人的理解,教育啟發他們認真學習,以良好的品德、健康的心理、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及監護人的辛苦養育之恩。
6.真心感動法
教師應多關心、體貼他們。要多鼓勵,不指責;要像保護眼睛那樣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告誡其他學生不要歧視和嘲笑同學,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減輕學生的焦慮、自卑以及惶恐等消極心理。
7.活動觸動教育法
【關鍵詞】 科學探究 特征 策略
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理智和情感體驗、積累科學知識和學習方法。與傳統的接受性學習和訓練性學習相比,探究性學習具有更強的問題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1 科學探究體現了科學的本質特征,是科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科學課主要研究自然現象和規律。科學的本質特征可以看作由兩方面組成,一方面是其過程性特征,即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探究,體現了自然科學的共性;另一方面是研究對象和追求目標上的特征,以無生命的世界為主要研究領域,力圖確認世界最基本的原理,追求內在的統一性。科學是在不斷追求認識統一性的探究過程中發展的,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尋求事物的本質特征及統一規律的思想方法是科學的本質特征,是科學教學首先要體現的。科學課不應當是聽課、記筆記、做實驗、做習題的結合,而應當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通過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動手操作、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性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方法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科學探究關注的目標是: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理智和情感體驗、積累科學知識和學習方法。與傳統的接受性學習和訓練性學習相比,探究性學習具有更強的問題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2 科學探究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內在動機
科學課程難教又難學,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存在差異,這是科學教育領域面臨的共同難題,表明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許多研究者關于探究式教學進行了大量研究,結果表明,探究式教學比較符合學生的認識和發展過程。在科學教學中,科學探究將科學科的探究本質與學生學習的探究過程有機地統一起來,體現了科學教學的本質特征。學生從原有的認識出發,積極參與尋找解釋和答案的過程,真正成為探索科學世界的主體。科學探究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內在動機,充分發揮學習的潛能。在探究過程中,學生要明確研究的問題,自己收集和分析信息,做出假設或預測;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在共同討論證據、比較結論以及把自己的結論和科學知識進行比較和建立聯系的過程中,獲得新的觀點和新的思維方式,主動地構建、修正或放棄自己原有的認識和解釋,從而擴展對科學的理解和認識。這個過程涉及到深層次思維過程結構的重組和元認知意義上的建構,可以提高學生的質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增強他們對自己學習的控制和責任感,從而更加有效地學習科學。
3 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征
探究的基本特征是讓學生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和假設,并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圍繞教學內容提出科學性的、并能激發學生思維的問題。問題要與學生必學的科學概念相聯系,并能引發他們進行實驗研究、收集數據和利用數據對科學現象做出解釋。根據確定的探究課題,設計科學的探究計劃和方案。探究計劃應包括探究的課題、實驗器材和資料的準備、探究的程序與過程(包括觀察、實驗、信息和數據的收集與處理)、通過怎樣的分析整理得出探究的結論、以及怎樣對探究過程進行評估和反思等。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探究方案,利用觀察、實驗和其他的方法與技術,收集數據、資料和信息。
學生相互交流信息對構建個體和群體的理解力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當學生公布自己的解釋時,別人就有機會就這些解釋提出疑問、審查證據、挑出邏輯錯誤、指出解釋中有悖于事實證據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觀察提出不同的解釋。在討論中往往引發新的問題,導致進一步的求證活動和最終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共識。科學科技論文的寫作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是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有效途徑。教師要指導學生撰寫科學探究報告、設計表格、圖像(包括應用計算機進行設計等),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盡可能使用已有的科學知識和較為準確的語言科學地表達自己的探究成果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科學探索和科學實踐的過程和方法。
4 科學探究的教學策略
4.1 創設激發好奇心的問題情境。探究性教學是一種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教師應盡可能地通過實物、模型、演示實驗或電教媒體等來創設問題情景,以喚起學生注意,引起他們強烈的好奇心。教師要圍繞探究的主題進行精心設計,使探究的問題步步深入,層層推進,直至獲得新知。
4.2 提供有結構的材料。培養學生自行探究和獲得知識的能力,就是要讓學生通過搜集事實、參加實踐、親自觀察實驗與操作,通過動手、動口、動腦去獲得知識。教師應根據學習內容的需要,為學生的實踐活動創造條件,提供有結構的、能揭示自然現象間的某種關系的材料。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認識水平、心理特點,根據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去尋找材料,選擇材料,適時適量提供那些與揭示科學概念有關的、有吸引力的、使用時有安全感并適合學生自行探索的材料。
[關鍵詞]高中政治 探究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是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現代化運動”中倡導提出的。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的過程與科學家的研究過程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因此,學生應像“科學家”一樣,以主人的身份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且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發展技能,培養能力特別是創造能力,同時受到科學方法、精神、價值觀的教育,并發展自己的個性。在我國的新一輪教育課程改革中,《普通高中政治課程標準(實驗)》將科學探究納入內容標準。在新課程背景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能否有效的實施探究式教學方法,對我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具有積極作用。在這里就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方法談幾點粗淺的看法和體會與大家交流。
一、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內涵和特征
(一)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內涵。具體說它是指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的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探究式課堂教學特別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自學能力,力圖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為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它是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較為普遍運用的一種方法。
(二)探究式教學方法的特征。探究式課堂教學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教師是居高臨下的傳授者,學生是被動接受者的師生關系,為相互平等的組織者、協作者、參與者的新型師生關系。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個特征:
1、問題情境特征。問題與疑問是探究式學習的起點,也是探究式學習的一個基本特征。高中政治探究式課堂教學,必須努力創設政治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政治問題情境中自主參與、主動探求,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2、思維開放特征。探究式學習是通過發現問題,研究探索,從而獲取知識和技能的一種學習形式。探究式學習關注的不僅僅是問題的結果,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結果的過程,關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的方法和途徑。
3、實踐探索特征。實踐是探究式學習的靈魂。實施高中政治探究式課堂教學,必須加強實踐探索活動,讓學生圍繞研究的問題,在讀書、查閱資料、搜集信息、訪問、調查、分析現象、判斷和決策、交往等大量實踐、探索活動中,豐富感性認識,訓練、提高實踐能力。
4、學生主體特征。探究式學習以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創造性人才為目的。因此,高中政治探究式課堂教學,必須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學生主體特征,使學生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獨立思考,自主實踐,主動學習。
5、能力培養特征。探究式學習,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目標。高中政治探究式課堂教學,應根據學科特點和具體教學內容,努力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這里的能力不僅是讀書能力,還包括社會實踐設計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搜集信息能力、判斷和決策能力、交往能力等等。
二、政治課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意義
(一)順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趨勢。當前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提倡綜合能力的提高,提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新能力的培養。探究式教學方法學生探究過程完全是由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思維來完成分析推理形成結論,并能應用提高,符合了新課程改革發展的趨勢。
(二)有助于學生科學精神與合作精神的培養。在學生探究交流的過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合作的精神。通過對問題的探討,對實際的體驗,培養學生求真實證的精神。通過對材料分析篩選,培養了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
(三)有助于學生實現終身學習。它的設計就是讓學生學會對信息進行分析篩選,學會透過復雜的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在探究學習過程中,通過對自己沒有預料到的問題,深入學習探究,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有利于實現終身學習。
三、探究式教學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實施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實施探究式教學方法,真正實現知識、能力、覺悟三者統一,必須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師要充分善于啟發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創設積極思考的教學氛圍,使整堂課充滿新意,以激起學生的創造精神。在自主探究中實現自我發展,主動內化。
(一)激活探究。探究式教學過程一般都是圍繞問題進行的,教師可利用一些教學素材,通過精心加工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以導入新課喚起學生探究的動機與欲望。在激活這一環節,否定了以傳授知識為目標的注入式教學,把教學的基點放在發展思維和能力培養上,教師創設的問題一定是源于學生生活的,這樣他們才會有興趣;必須與教學的難點重點內容有關聯性、指向性,難易要適中,調動學生思維的活躍性,不能給學生提供結論性的答案,而要給學生留下思維的空間,以便充分發揮學生探索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參與新課教學奠定基礎,通過教師設置疑景,能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主動性。
(二)引導探究。通過激活誘發了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教師應承接激活環節,決不能把現成的答案完整的告訴學生。學生是探究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應為學生創造獲得正確結論的條件,引導學生逐步接近知識內涵與結構,如講《哲學生活》中內、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時,結合課本知識提出如下問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說明了什么?孟母三遷說明了什么?如何看待馬加爵殺人事件?應用本課知識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通過誘導引出了內外因的辯證關系這一重點教學內容。在探究疑問的過程中,要采取師生互動的合作方式解疑點拔,歸納總結。在合作探究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培養學生人際間交流,互相啟迪、豐富知識,促使交際表達能力的提高,為此教師可以設置認知過程中的障礙。
四、探究式教學方法在政治課教學實施中注意的問題
(一)形式與內容的統一的問題。開展探究要選擇好探究內容,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采用探究形式,一些陳述性知識,如體現名稱、事實等方面的內容,采用接受閱讀等方式就能較好掌握。有些內容由于受學生學習準備情況或知識掌握深度限制,不宜進行探究教學。如:同是對“中國加入WTO”問題進行探究,選擇“中國加入WTO對金融的影響”,對于學生來說開展探究就十分困難,而選擇“中國加入WTO對生活的影響”,則相對來講學生容易進行探究。選擇適宜的探究內容是實施探究式教學形式的載體,切忌隨意選擇探究內容,造成內容與形式的脫離?;顒印白哌^場”、刻意地單純地追求活動的次數和學生參與的人數,為活動而活動,講“熱鬧”,都是不可取的。
(二)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的結合問題。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素養的培養和提高,是實施探究式教學方法的目標,傳授知識僅僅是手段,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學習結果,更要注重其學習過程,指導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學會收集并分析資料,學會解難釋疑方法,進而培養創新能力。
(三)教師的導向問題。教師要喚起學生開放的心態,提供合作討論互相交流的機會,在師生、生生互動中探究。教師提供探索的線索,提供充分探索的時空,應讓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探究氛圍中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保證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好政治課。在現實的操作中,由于學生在知識、經驗、心理等方面的限制,難免會出現一些與我們教學的目標方向相背離的現象,這就要求教師把握好方向,起好主導作用。如當學生為現實生活中某些現象所迷惑時,當學生不能把握好合作與競爭的“度”而出現不和諧時,教師的及時、有效引導成為必需。
(四)學生的興趣、愛好、積極性能否被充分調動的問題。探究教學強調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有均等的機會和權利,引導每個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并獲得一定成功,但是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認知方式、分析能力等等造成學生個體的差異,問題情景設置時,要貼近學生的現實,靠近學生認識的最近發展區,要對探究教學進行“粗線條設計”,留出“彈性區間”。新課程特別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同時也強調這些東西不再是灌輸,而是要求學生在自己的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獲得。
(五)活動的時間長短問題。這里講的活動時間的長短包括學生查找資料的時間,進行調查的時間,到具體活動的完成所需要的時間。因為在教學的過程中,課程還有其他的任務,同時,學生所學科目多達十科左右,許多的科目都有綜合探究活動,這就注定了每一個科目的活動時間不能占用學生太多的時間,否則會影響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從長遠看也不利于本學科的能力培養和知識掌握。這要求教師要有全局觀,要求從活動設計過程就預計好時間安排。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理念之一。自主、探究、合作三者的核心與關鍵是探究,探究統領著自主與合作。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加強探究式教學的研究,使探究式教學在課堂中的運用更有實效。
[參考文獻]:
[1]“科學探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驗研究”課題組探究式學習:含義、特征及核心要素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該模式的架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過程:
(1)個體自學教師根據該課堂的教學目標、內容設計好自學提綱,明確自學要求,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性自學。該環節中,教師要對課本上的教學內容進行再編制,使教材內容變薄,并將教材上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加以平易化,同時將精簡后的教材內容設置成問題情境,進行有目的的探究。
(2)小組討論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對相關內容、概念、規律進行辨析,對自學提綱中設置的問題情境進行初探。對小組內已解決和還不能解決的自學思考題分類標出,以備在全班交流。教師在這個環節里要引導學生討論、探究,并有意識地參與學習小組的活動,及時了解小組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傾聽和交流中發現學生新知識時“瓶頸”之處,以便在全班交流后的精講點撥時能一語中的。
(3)全班交流在小組討論之后,學生的求知欲達到之際,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交流探究的問題情境,對學生的交流發言進行恰到好處的點評。學生交流之后,應組織學生進行簡明扼要的歸納、提煉和畫龍點睛的小結,并達成一致意見,對于重點關鍵處,進行規范得體的板書。
(4)自主測評在全班交流、教師或學生歸納總結的基礎上,對本節內容的重點、難點、疑點或關鍵點進行自主性測評。教師將課前針對自學提綱、教材內容而精心編制的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度練習卷發給學生進行課堂檢測,教師對完成好的、目標達成高的學習小組給予表揚或肯定,對部分學習困難生進行必要的個別輔導,促其獲得成功。
二、“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與要領
“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實施要把握以下幾點策略:
1.質量標準要把握效度
對于教學質量的評價,人們往往習慣地用分數的高低來評判其質量的優劣,這顯然是片面的。由于初中物理新課教學時間一般不超過30分鐘,為了在這么短教學時間內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要把握好《課程標準》的基礎要求,創設好問題情景,借助先進的教學媒體,用情意的手段打通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通道,形成最優化的課堂教學結構。因此,教師必須遵守教育法規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從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角度出發,以最佳教學效益為標準,努力降低學生的學習負擔和體能的有效消耗。因此,低消耗是一種手段,高效益才是追求的目標。
2.知識拓寬要把握廣度
物理教學不只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更應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擴大其知識視野,拓展其思維空間,力求放得開,收得攏。
所謂“放得開”,是指結合教學內容,適當滲透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知識,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廣泛遷移,使學生學習的知識能夠再生?!笆盏脭n”是指適時地把拓展了的知識進行歸納和綜合,回落到具體的知識結構中去。
3.思維起點要把握深度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嚴格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進行深入淺出的教學,力求做到深得進去、淺得出來。
講深要以講淺為基礎,以淺顯的物理情景引起學生深思熟慮,對學生思維起點的“深度”要進行把握,積極有效實施以淺引深策略。
4.施教過程要把握速度
物理課堂教學過程的進行必須依據教與學同步的規律,對教學速度進行適當調控,必須注意入境宜緩、取快。這里,入境宜緩是手段,促使教學的迅速到來,取快是目的,以較慢的速度入境換取快速的思維。
5.難點設置要把握坡度
課堂教學的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難點化解做到有坡度無難度。通過坡度的設計,幫助學生化解學習中的難點,教學內容上要先易后難,進度上先慢后快,方法上要先死后活,這樣便于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接受新的知識內容。
6.課堂提問要把握時度
學習效率的高低與學習過程中大腦興奮持續時間的長短有關。對某一知識點的講授或對某一問題的思考需要對時間進行有效控制。教師在課堂提問時應把握兩個重要的等待時間,一是教師提出問題后,要等待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思考;二是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也要等待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判斷正誤,然后才能評價學生的回答或提出另一個問題,以提高中、下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的比率。但教師提問的時間要短,學生回答的時間也要短,對稍微復雜的問題可分步設問,以便縮短回答時間,確保學生正確作答。
7.習題訓練要把握精度
學習和鞏固知識,必須要解答習題,才能實現認識上的第二飛躍。因此,習題訓練應把握廣度和精度。各種題目的類型要多,解題方法要多,題型變化的方式要多,但同一類型的題目和重復性的練習應少做。這樣能使學生見多識廣。
三、“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實施要領
“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實施是新課程改革的重點,具體操作時,必須要掌握以下幾個要領:
1.以自主為核心,營造和睦氛圍。
“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是讓學生能自主學習。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容許學生形成他們自己的見解,容許他們尋找各種資料去闡明他們所觀察到的東西,甚至自學提綱也逐步由學生去構思。
教師還必須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營造一種和睦的氛圍,實現師生關系的民主化。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營造和睦氛圍是學生得以自主學習的前提,也是本模式得以順利實施的基礎。
2.以合作為形式,組建學習小組。
學習小組的建立應遵循“同組異質”和“異組同質”的分組原則。“同組異質”旨在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形成優勢互補。“異組同質”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各個學習小組的起點基本一樣,有利于合作競爭。這樣可以保證組內旺盛的合作和組際間積極的競爭。
小組劃分好后就向學生提出小組的合作任務,并對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考核評價,并將個體成績融入到集體成績中,使個人與小組榮辱與共。
3.以探究為過程,貫穿教學始終。
探究學習是相對于接受學習而言的。在課堂教學中,要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研究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并通過實驗、操作、調查、搜集與信息處理、表達與交流等研究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這種探究活動應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乃至課前的預習、課后的反思。
盡管探究發現是以學生為主體,但學生的探究不應該是隨心所欲、完全自由的。探究是否取得實效,關鍵的因素還是在于教師是否善于引導。
四、“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藝術特征體現
“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具有如下的藝術特征:
1.創造性特征
“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首先要向學生提供足夠的信息量、足夠的密集度和足夠的理解深度,通過教師的創造性處理,為學生創設使其富于想象的問題情景。這種情景的創設既不過難,又不過淺;既不過多,又不過少;既適合學生的多數,更兼顧其中的個別。這里的藝術性全在于恰如其分、恰到好處。不僅如此,這些內容還應當經過審美性的藝術加工,并以適當方式表現出來。所有這一切都需要創造性。因此創造性是“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的最本質的內部特征。
2.表現性特征
教師通過知識內容、語言動作、姿態情感去獲得學生的共鳴,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成為探究物理問題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能善于捕捉師生最佳共鳴的一瞬間來展示自己的教學機智,這種機智是通過教師的語言、表情、手勢、板書等形式展示出來,體現出教師的整體素質和綜合涵養。同時,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在師生共同探究的問題情景中,將教師的口才、風度、動作、氣質和機智一展無遺,充分表現出教師教學語言是否簡潔優美、板書板畫是否富有創意、手勢表情是否協調得體、教學組織是否合理有序、處理突發事件是否恰到好處、演示實驗是否確保成功,以及師生共同探究的物理問題是否和諧共振。從這一意義上說,表現性是探究課堂教學藝術的外顯特征。
3.審美性特征
教學活動的探究合作、教學過程的優化組合、教學內容的美化整形、教學媒體的和諧運用、教學環境的情感培養等,既有科學美,又有藝術美,更有教學美。
課堂教學中,難點的化解是課堂教學藝術發揮的最好機會。教材中的難點常常出現在物理思想極為豐富或較為深刻的地方,出現在物理概念較為抽象、更為綜合的地方。在物理教堂教學中,最富有挑戰性的、最有實際意義的并不是若干結論、規律,而是發現這些結論、規律的過程,這就是探究。勇敢地面對物理思維最為豐富、最為深刻的地方,進行深入的探究和充分的挖掘,正是“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中最迷人、最精彩的一幕。
4.征服性特征
【關鍵詞】 自主探究式學習;基本特征;基本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探究式學習,有助于學生的創新意識、自主探究精神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那么,怎樣才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活用教材,構建探究式學習方式呢?下面是我對探究式學習的一些膚淺認識.
一、探究式學習體現的基本特征
探究式學習是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宗旨,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參考性為前提,以類似或模擬科學研究的方式所進行的學習. 它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征:
一是問題性. 探究式學習是讓學生去探究問題,而非簡單地讓學生理解記憶現成的結論. 即使是一個不太確定的問題也需要學生經過自己的探究來加深理解. 因此,問題是探究式學習的起點.
二是生活性. 探究式學習要與生活緊密結合,教師要創造一切條件,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特點,需要學生在生活實際中進行數學抽象. 學生的學習應該從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出發,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使學生真正學會數學知識.
三是參與性. 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是自主探究式學習最主要的特征. 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沒有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 自主探究式教學主張教師必須尊重學生,重視學生的興趣愛好,盡可能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探究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基本策略
1. 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一是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鋪墊,培養知識遷移類推能力. 二是在教學中結合自身和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 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抓住學生的認知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 三是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提倡多樣性算法,滲透優化思想. 四是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2. 設計質疑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欲望,親身體驗探究過程
一是質疑問難,激活思維. 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許多情境插圖、語言提示、說明和拓展性問題,這些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充分的材料,同時啟發了學生的思維. 教師充分發揮創造性,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引導學生閱讀材料,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提出自己的見解,能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有利于培養學生敢問善思的自主學習意識,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是獨立探究,討論交流. 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提出: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去創造. 因此要強化學生的探究活動. 教學中要讓每名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獨立探究,去發現,重新創造有關的知識. 獨立探究后再討論交流,說出各自的心得或疑惑,互相啟發,互相補充,雙向、多向交流,產生效應,共同進步.
三是實踐應用,注重評價. 探究式學習應重視引導學生從生活實踐中學習數學,把數學的學習過程真正變成學生親身實踐、探究、應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讓學生既動手做又動口說,既用眼看又用腦想,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同時要注重評價. 探究性學習的教學評價不僅要注重評價學生探究學習的成果,更要注重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和表現,重視學生通過探究學習獲得的情感體驗、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發展趨勢及科學協作的精神. 不能以單純的分數或單一的模式對待每一名學生.
3. 遵循原則,創設有價值的問題情境
有價值的問題情境一定具有目的性、適應性和新穎性,這樣的問題會成為學生感知思維的對象,從而在學生心里造成一種懸而未決而又必須解決的求知狀態,因此,有價值的問題情境能有效地引發學生思考. 但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應該注意:一是問題情境要符合學生的邏輯思維方式,遵循創造學習的規律,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比較、綜合. 二是問題情境要有一定的開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還能使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后增強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4. 加強指導,不斷提高探究能力
學生是探究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指導者、幫助者. 教師要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能力、個性差異等來組織調控學生的探究活動,必要時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 而指導的關鍵在于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與策略,尤其在學生探究過程中教會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數感是必不可少的. 小學常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包括分類、符號化、集合對應、數形結合、數學模型、化歸、等價變換、統計等思想,解題常用順推、倒推、枚舉、歸納、類比、試探變更問題、從特殊到一般、從一般到特殊等思考方法. 凡是學生能發現的知識,教師決不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決不暗示. 在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中,及時鼓勵,讓學生樹立成功的信心.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有趣樂學的問題情境,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欲望. 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張萬龍.素質教育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00(4).
在自主探究式教學中,教師的任務包括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會采取各種有趣的方式比如結合現實生活中與知識點相關的事物或故事作為引導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這就是“趣味性”特征;只有融合教師和學生的自主性,才能保證高質量的教學,這就是“主動性”特征;尋找并提出問題是探究活動的開端,學生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應該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這就是“問題性”特征;探索結果能夠直觀反映教學質量,但是教學過程能夠及時反映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進度,及時糾正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因此探索性教學同樣重視教學結果和過程,這就是“過程性”特征。
商務英語自主探究式教學則是自主探究式教學的一個特例,它是將自主探究式教學與商務英語教學結合的方式。探索式教學要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進行開拓性的改革,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并根據學生的的特點開展創新性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思維結構體系,提高學生的課堂互動活躍度,重視知識的積累過程以及知識儲備的質量。如must的用法:Youmustgotobedbeforenine.在這句中,must是必須的意思,然而在這句“Hemustbeathief.”則表示一定的意思,學生可以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自主體會和探究。
二、情景教學模式
情景教學模式是一種教師在教學中常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是教師在進行課程的講解的時候,創設一定的情景,幫助學生對于某個知識進行有效的輔助理解,讓學生切身感受所學的內容,主動積極地探索交流,從而來強化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能力和實踐能力。情景教學法的優勢顯著,通常在情景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的課堂角色發生著明顯的轉變,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要參與者,就是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引導者,這就意味著這種情景創設中,學生可以更加主動、積極的參與學習中,不斷進行自我學習和知識的強化。
三、互動式教學模式
互動式教學作為現代化教學的策略,不斷滿足現代社會對高技術性人才的需求目標,是傳統教學的一種改革和創新。在商務英語互動式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塑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身邊的環境都在她們認知的過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學生之間與師生之間的互動也能不斷的促進學習和發展,通過互動,學生的語言能力能夠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時教師應可以通過互動來激發學生運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和積極性,提高英語的“說能力”。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或者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來作答,以此來形成一種互動的課堂關系。比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與商務相關的英語詞語,來讓學生進行翻譯。WBG=TheWorldBank世界銀行,IMF=TheWorldBank國際貨幣基金組織,ADB=TheAsianDevelopmentBank亞洲開發銀行,ASEAN=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東南亞聯盟,c.o.d=Cashondelivery貨到付款,D/Adepositaccount存款帳戶。
四、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