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建筑工程風險評估范文

        建筑工程風險評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建筑工程風險評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建筑工程風險評估

        第1篇:建筑工程風險評估范文

        一、工程監理中風險的特征

        1.風險的客觀性。風險的客觀性表明風險的發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體。任何與工程相關的活動都是置身于特定的環境中,受到環境的影響,但環境變化是難以控制的,任何不利于建筑工程的因素發生都會導致風險的發生。因此,工程在環境的作用下存在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風險。

        2.風險的不確定性。風險的不確定性表現為風險來源的不確定性和風險發生概率的不確定性。從風險來源看,既有來自建筑工程企業和監理工程企業內部的風險,同時也有來自建筑行業、房地產行業的風險和外部環境的風險。企業內部的風險可能表現為企業疏于管理,或者對潛在風險認識不透,導致風險出現。從行業看,由于工程監理質量標準的修訂,或經濟環境的變化等外在的壓力等都會導致風險的發生。監理環境的改變也使得工程監理面臨著新的挑戰,從而產生風險。這些即將發生的風險不僅來源不確定,而且發生概率的大小也是難以預測和確定的。

        3.風險的可控性。盡管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是風險是可以控制和化解的,這意味著建筑工程中的風險是可以采用一些辦法加以解決的。這些解決的辦法要么是我們提前布局,尋求解決的對策;要么是在風險發生后,我們及時尋求有針對性的措施控制和化解風險。

        二、工程監理風險管理與控制的流程

        和其他風險管理與控制一樣,建筑工程的風險管理與控制流程包括風險識別、風險的評估、風險的應對策略與風險的監督和控制。

        1.識別風險的來源。在建筑工程中,風險的主要來源可能包括發包方的風險、承包方的風險和監理自身的風險。來自承包方的風險表現為承包方給予施工方的壓力,如工期提前、不配合承包方等都有可能導致風險的發生。從承包方看,風險主要有承包方的資質、建筑技術水平,以及不按照合同的要求施工等。工程監理方的風險主要表現為監理人員的素質、監理的態度是否客觀公正、監理的管理體制等。只要有針對性地從這三個方面加以準備,細化來自每一個環節的可能風險,就有可能做到風險來源掌控的萬無一失。

        2.嚴格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在識別可能的風險來源基礎上,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大小和風險造成的損失大小加以評價。風險評估是風險應對的前提條件,嚴格風險評估,要從管理的高度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加以評估,并對每一類風險根據其可能造成損失的大小加以評判。通過風險評估,有利于有針對性地準備風險發生后的解決辦法,并盡可能地降低風險管理和控制的成本。

        3.多樣化應對風險。風險對策是風險管理的關鍵環節。風險對策是建筑工程監理管理和控制的核心,只有客觀地面對風險,采取措施,才能降低、回避、分散或防范風險,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樣化的風險應對,既表現為不同風險來源,風險的應對策略不一樣,又表現為每一類風險準備多種風險防范和應對措施。

        4.實施風險監控。風險監控的目的是對各項風險應對措施的執行情況不斷地進行檢查,并評價各項風險對策的執行效果,在環境和條件發生變化時,要確定是否需要提出不同的風險處理方案。

        三、工程監理風險管理與控制措施

        1.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建立風險預警機制的主要目標是識別風險源,風險的大小和風險對工程的危害。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可以根據風險的來源加以建立,包括發包方、承包方和監理風險預警。發包方的風險預警可以設定為契約風險預警、工程干預預警、工程資金預警;承包方風險預警包括承包資格預警、承包工作行為預警和承包道德預警;監理方預警包括監理行為預警、管理能力預警和監理隊伍預警。針對每一預警,設定相應的機制予以防范。

        2.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評估流程。風險評估流程是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作出的管理風險的重要手段。一套完善的風險評估流程包括風險評估主體、風險評估規則和風險評估辦法。風險評估主體的參與人員應該包括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共同構成,邀請各類專家、學者參與風險的評估。風險評估規則是根據建筑工程監理工作的狀況加以制定,風險評估辦法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的兩種。

        3.制定完善的風險管理和控制措施。建筑工程監理中完善的風險管理和控制措施應該包括建筑工程系統性風險管理和控制措施,以及非系統的風險管理和控制措施。系統性風險管理重點是對整個建筑工程都產生影響的風險,這種風險管理應該是采取規避的辦法以減少風險發生之后的損失。非系統性的風險管理可以根據相應風險發生的來源,制定一系列風險管理和控制措施。

        參考文獻:

        [1]劉紹鵬,周榮委,李洪平.淺談建筑施工監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2,(3).

        [2]饒彬.建設工程監理風險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1,(3).

        [3]秦佳鑫.風險管理在工程監理項目中應用的探討[J].民營科技,2012,(3).

        [4]董文龍.工程建設監理企業風險管理的目標與基本原則研究[J].科技信息,2011,(11).

        第2篇:建筑工程風險評估范文

        關鍵詞:建筑工程監理;風險管理與控制;新技術

        近年來,建筑工程監理地位不斷提高,監理機制日益完善,監理范圍不斷擴大,壓力不斷增加。面對快速發展的建筑工程,如何跟隨發展變化,優化監理工作模式和方法,成為研究的重點。建筑工程監理實踐,若能夠強化風險管控,對保障工程的效益和質量等目標實現,起到積極作用,能夠促使監理價值實現。

        1建筑工程監理新形勢

        從實際情況分析,建筑工程監理工作的開展,面臨新形勢,體現在以下方面:1)監理環境日益復雜。受到土地資源限制與建筑需求等的影響,使得工程建設環境更加復雜,同理監理環境也如此,工程建造期間面臨的風險更加復雜,增加風險管控難度。2)監理對象新型化。近年來,各類新技術和新工藝等的運用,帶動著質量與安全等形式變化,監理對象呈現新特點,采取以往的監理手段“有些吃力”,難以實現監理的全面覆蓋,要進行監理優化和創新。3)監理工作要求提高。最初建筑工程監理工作的開展,主要圍繞質量與安全,如今逐步擴大到多個方面,包括進度和造價等,更加注重監理風險的控制。

        2建筑工程監理中風險的特征

        2.1不確定性

        根據建筑工程實踐總結,發生的質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等,很多是因為不確定風險因素引發,此類風險的防范與控制,有著較大的挑戰。首先,風險發生概率具有變化特點,難以確定幾率。其次,工程風險來源比較廣泛,比如天氣、人員以及疫情等,都會引發相應的問題。最后,不確定風險難以快速識別,管控工作比較被動,若缺少對風險的全面認知與了解,極易造成風險產生概率增加,造成更大的影響。

        2.2客觀性

        建筑工程風險具有客觀性,不會受到內在因素的影響,并且不會因為人的意志轉移,為客觀真實存在。很多建造任務都是相應的環境下開展,受到環境中的因素影響,難以實現對環境變化的高效控制,極易產生風險,給監理任務的執行提出諸多難題。

        2.3可控性

        實際上多數風險通過采取合理的方法都能夠有效解決,進而減少工程損失。從建筑工程監理的角度分析,當產生風險后,采取相應的手段,實施風險控制,探索適宜的解決方法,防范與控制低風險。例如,吊裝施工風險,對其進行風險識別和分析,圍繞場地和起吊設備、人員以及操作等,采取風險控制,營造安全的作業環境,采取吊裝安全防護措施以及加大安全管理,可實現對風險的有效控制。

        3建筑工程監理中的風險管理策略

        3.1增強風險意識

        建筑工程監理實踐中,實施風險管控措施,要樹立風險意識,從思想上高度重視,進而驅動行為,落實風險管控工作。從當前的情況來說,要增強監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使其能夠認識到自身的風險管理職責,進而認真落實各項監理工作。這需要制定完善的建筑工程監理制度,明晰風險管控責任,由相關部門和人員負責。做好內部宣傳,增強監理人員的風險防范與控制意識,嚴格把控各項工作的落實[1]。

        3.2引入BIM技術

        從建筑工程監理前沿分析,BIM技術逐漸引入和應用,正在掀起監理改革浪潮,很多地區已經開展在監理領域推廣BIM技術。基于BIM技術實施建筑工程監理,能夠強化風險管控,體現在以下方面:1)現場環境。搭建建筑施工現場的可視化模型,依據建筑施工方案和進度計劃等,為材料和機械設備等的布置,進行動態模擬分析,提出相對較優的方案,減少現場無序組織和其他問題的發生,實現對進度和安全等的風險防范,保障工程的效益目標實現。2)質量風險。最初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領域應用,就是集中于設計優化,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逐漸拓展到工程管理,為建筑工程質量全過程管控,提供有力支持與保障。設計環節通過協同設計、碰撞檢測分析等,實現質量風險的事前控制。施工期間發揮技術交底和質量動態化控制等優勢,助力生產質量風險的控制,提高風險管理水平。3)安全風險控制與其他管控。基于BIM技術,開展安全文明施工風險,能夠為安全管理和綠色施工管理等的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對于監理人員而言,利用BIM技術和平臺,高效參與建筑設計和施工等全過程的管理,通過和相關部門的高效共享信息,保障風險管控工作高質量落實,進而發揮監理的作用。

        3.3加大監理隊伍的建設

        建筑工程快速發展,不斷涌現新事物,使得建筑工程監理工作發生變化。若想要更好的適應發展,強化風險管控能力,要注重監理隊伍的建設[2]。結合工程項目的整體情況,圍繞環境和技術以及材料等內容,進行風險識別與分析,針對形成的風險管控方案,對監理人員所需的知識和技術,組織專業人員對監理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使其能夠高質量落實風險管控工作。對監理行為和風險管控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與評估,分析存在的問題。針對建筑工程風險,實施預警制度,強化預防管控能力,保障監理工作落實到位。

        3.4優化風險評估流程

        實施風險管理,保障風險管控工作落實到位,要搭建完善的風險評估流程。采用風險識別技術,結合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細化風險因素,明確誘發風險的主要原因,提出防范和應對措施。根據風險管控的情況,動態調險評估系統,不斷提高工程質量與安全以及進度等的風險控制水平,切實保障工程監理價值的發揮。需要注意的是,進行風險評估,綜合運用定性評估和定量評估方法,最大程度上保障風險得到有效控制[3]。

        第3篇:建筑工程風險評估范文

        關鍵詞:城市區域 火災風險 評估

        一、火災風險評估的概念

        過去,人們往往依靠經驗和直觀推斷來做出決策。隨著計算機容量不斷擴大和模塊技術的發展,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和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技術作為復雜或重大事項決策的必要輔助手段,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在決策分析、管理科學、運營研究和系統安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認知和應用[1]。

        通常認為風險(risk)的定義為:能夠對研究對象產生影響的事件發生的機會,它通過后果和可能性這兩個方面來具體體現。風險概念中包括三個因素:對可能發生的事件的認知;該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發生的后果[2]。因而,火災風險(fire risk)包含火災危險性(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和火災危害性(一旦發生火災可能造成的后果)雙重含義[3]。

        現在,在文獻中可以看到的與“火災風險評估”相關的術語有fire risk analysis, fire risk estimation, fire risk evaluation, fire risk assessment等,但基本上火災風險評估都是指:在火災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對火災風險進行估算,通過對所選擇的風險抵御措施進行評估,把所收集和估算的數據轉化為準確的結論的過程。火災風險評估與火災模擬、火災風險管理和消防工程之間有密切關系,為其提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簡單地如消防安全設施檢查表,復雜的就會涉及到概率分析,在應用方面針對的風險目標的性質和分析人員的經驗有各種變化[4]。

        較多的人傾向于從工程角度來定義火災危害性(fire hazard)和火災風險(fire risk)。火災危害性指:凡是根據已有的資料認為能引起火災或爆炸,或是能為火災的強度增大或蔓延持續提供燃料,即對人員或財產安全造成威脅的任何情況、工藝過程、材料或形勢。火災危害性分析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針對性,目的是確定在一定的條件下有可能發生的可預見性后果。這種設定的條件稱為火災場景,包括建筑物中房間的布局、建材、裝修材料及家具、居住者的特征等與相關后果有關的各種具體信息。目前在確定后果方面的趨勢是盡可能地利用各種火災模式,輔以專家判斷。此時,危害性分析可以看作是風險評估的一個構成元素,即風險評估是對危害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權衡的一系列危害性分析。

        從系統分析的角度來看,風險具有系統特性和動態特性。風險實際上并非某一單一實體或事物的固有特性,而是屬于一個系統的特性。若系統發生變化,很容易就會使事先對風險所做的估算隨之發生變化。火災風險評估模式包括:系統認定,即明確所要評估的具體系統并定義出風險抵御措施的過程;風險估算,即設定關于火災的發生幾率和嚴重后果及其伴隨的不確定性的衡量標準或尺度,計算和量化系統中的指標的過程;風險評估,對該標準或尺度進行分析和估算,確定某一特定風險值的重要性或某一特定風險發生變化的權重[5]。

        二、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的意義及發展概況

        在消防方面,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和建筑設計性能化的發展,對建筑工程的安全評估日益受到重視,比如美國消防協會制定的“NFPA101生命安全法規”是一部關注火災中的人員安全的消防法規,與之同源的“NFPA101A確保生命安全的選擇性方法指南”,分別針對醫護場所、監禁場所、辦公場所等,給出了一系列安全評估方法,多應用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評估方面[6]。

        目前,我國在火災風險評價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某一企業,或某一特定建筑物為對象的小系統。例如,由武警學院承擔的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石化企業消防安全評價方法及軟件開發研究”,以“石油化工企業防火設計規范”等消防規范和德爾菲專家調查法為基礎,設計了石化企業消防安全評價的指標體系,利用層次分析法和道化指數法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采用線性加權模型得出煉油廠的消防安全評價結果[7]。以某一特定建筑物為對象的火災風險評價也比較多,如中國礦業大學周心權教授,在分析建筑火災發生原因的基礎上,建立了建筑火災風險評估因素集,并運用模糊評價法對我國的高層民用建筑進行了消防安全評價[8]。

        與上述的安全評估不同,城市區域的火災風險評估的目的是根據不同的火災風險級別,配置消防救援力量,指導城市消防系統改造,指導城市消防規劃。對已建成的城市區域的火災風險評估必須考慮許多因素,即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區域內所存在的對生命安全造成危險的情況、火災頻率、氣候條件、人口統計等因素,進而評價社區的消防部署和消防能力等抵御風險的因素。除此之外,在評估過程中另一個重要的情況是要關注社區從財政及其他方面為消防規劃中所要求的總體消防水平提供支持的能力和意愿。隨著城市規模擴大、綜合功能增強,在居住區商貿中心、醫院、學校、和護理場所增多,評估方法還會相應的改變。現有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主要出于以下兩個目的:

        (一)用于保險目的

        在火災保險方面的應用的典型事例為美國保險管理處ISO(Insurance Services Office, ISO)的城市火災分級法,在美國已經被視為指導社區政府部門對其火災抵御能力和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和自我評估的良好方法。ISO方法把社區消防狀況分為10個等級,10級最差,1級最好。

        ISO是按照一套統一的指標來對每個社區的客觀存在的滅火能力進行評估,確定該社區的公共消防級別,這套指標來自于由美國消防協會和美國自來水公司協會所制定的各種國家規范。ISO對城市消防的分級方法主要體現在它的“市政消防分級表(Commercial Fire Rating Schedule, CFRS)”上。CFRS把建筑結構、用途、防火間距與公共消防情況(用公共消防分級數目表達)相關聯,再以統計數據加以調節后,來確定相應的火險費用。ISO級別僅被保險公司用作確定火險費用的一個成分。ISO分級系統雖然無法反映出消防組織的其他應急救援能力,但實際上也常用于各個區域的公共滅火力量的確定。

        市政消防分級表從1974年開始使用,主要考察某城市區域的7個指標情況:供水、消防隊、火災報警、建筑法規、電氣法規、消防法規、氣候條件。隨著技術進步,該表也不斷改進。1980年版抽取了CFRS中對公共消防分級的方法,給出了修訂后的滅火力量等級表,指標只包括前3項。被刪除的指標或者確少區分度,或者在全市范圍內進行評估時太過于主觀,而且74表格中包含許多評估標準是具體的規定,如果某一社區的情況沒有滿足這些規定,則歸屬為差額分,規定降低了表格可使用的彈性范圍,無法正確評估情況和技術的變化。故而ISO分級表被視為越來越“性能化”[9]。

        (二)用于消防力量的部署

        當今的消防組織和地方政府要擔負日益加重的安全責任,面對來自公眾的對抵御各種風險的更多的期望,以及調整消防機構人員、設備及其他預算方面的壓力,迫切需要確認某一給定轄區內的具體風險和危險的等級。

        第4篇:建筑工程風險評估范文

        關鍵詞: 建筑工程 項目管理 項目風險

        Abstract: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to belong to a high-level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work, it is to analyze and deal with the uncertainty to produce a variety of problems set of methods. So, f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discussed in depth, and try to explore and avoid the risk of the enterprise, reduce dissolve the effective way of the risk loss very hav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risk

        中圖分類號:TU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建筑工程由于其規模大、 周期長、 生產的單件性和復雜性等特點,所以隨著建筑項目的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因素的復雜化,以及技術難度增大、分工細化和綜合集成化且市場競爭激烈等不確定因素地客觀存在,建筑企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種種風險,風險管理就尤為重要。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是指建筑施工單位對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識別、 分析、 評估, 并在此基礎上有效的防范風險, 以最低成本實現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方法,本文重點闡述風險管理的特點、評估方法以及處理方法。

        一 我國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的特點

        1.風險存在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作為損失發生的不確定性,風險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并超越人們主觀意識的客觀存在,而且在項目的整個壽命周期內,風險是無處不在 ,無時不有的。 這說明了為什么雖然人類一直希望認識和控制風險,但直到現在也只是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內改變風險存在和發生的條件,降低其發生的頻率,減少損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風險。

        2.某一具體風險發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風險發生的必然性

        任何一種具體風險的發生都是諸多風險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一種隨機現象 個別風險事故的發生是偶然的雜亂無章的,但對大量風險事故資料的觀察和統計分析,發現其呈現出明顯的運動規律,這就使人們有可能用概率統計方法及其它現代風險分析方法去計算風險發生的概率和損失程度,同時也導致風險管理理論的迅猛發展。

        3.風險的可變性

        風險的可變性在項目實施的整個過程中,各種風險在質和量上的變化 隨著項目的進行,有些風險將得到控制,有些風險會發生并得到處理,同時在項目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可能產生新的風險。

        4.風險的多樣性和多層次性

        建設工程項目周期長 、規模大、涉及范圍廣、風險因素數量多且種類繁雜,致使其在整個壽命周期內面臨的風險多種多樣 ,而且大量風險因素之間的內在關系錯綜復雜,各風險因素之間并與外界交叉影響又使風險顯示出多層次性,這是建設工程項目中風險的主要特點之一。

        二、風險識別方法和風險評估方法

        風險識別是指通過某種方法識別出工程項目質量、 安全、進度、投資等目標順利實現的主要風險,是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第一步。這一階段主要側重于對風險的定性分析。風險識別主要有幾種方法:專家調查法(包括專家會議法和德爾菲法等數10種方法) ,幕景分析法,故障樹分析法等。風險識別的過程分4個步驟:

        ① 對工程進行詳細地概況分析和限制條件分析,建立WBS和RBS (包括風源分解RSBS和風險事件分解REBS)結構圖

        ② 確認各項風險事件不確定性的客觀存在

        ③ 建立風險清單

        ④ 進行風險分析

        風險評估是指采取科學方法將識別出的風險據其風險水平大小予以排隊,按照一定的風險等級評定準則,對各個風險進行風險等級的劃分,以便于風險管理方按照規定的風險決策,有針對性、有重點地管理好風險。根據風險評估的目的和對象的不同,有多種的風險評估方法。常用的風險評估方法有基于檢測的風險評估法、 圖表法、 層次分析法 (AHP) 、蒙塔卡羅數值模擬法、敏感性分析法等。例如目前最廣泛使用的層次分析法[4,5],其計算流程圖見圖1。通過建立的工程項目層次分析風險評價模型,將復雜的風險問題分解為幾個層次和若干要素,并在同一層次的各要素之間簡單地進行比較、判斷和計算,從而對諸多風險源進行歸納、評價和風險相對重要性程度的排序,并做一致性檢驗。根據所識別的風險,建立層次分析法風險評估模型,主要包括風險總目標層、風險子目標層、分部風險目標層以及風險因素四個層次。

        三、建筑工程項目進行項目風險轉移的方法

        風險轉移是指項目組將風險有意識地轉給與其有相互經濟利益關系的另一方承擔的風險應對方式。轉移風險, 包括向對方轉移風險和向第三方轉移風險。

        向對方轉移風險, 主要指推行索賠制度

        工程索賠是一種權利要求, 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條件的變化和外界的干擾, 這正是影響項目實施的眾多變化因素的動態反映。沒有索賠, 合同就不能體現其公正性, 因為索賠是合同主體對工程風險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賠貫穿項目實施的全過程, 重點在施工階段, 涉及范圍相當廣泛。比如工程量變化、設計有誤、加速施工、施工圖變化、不利自然條件或非乙方原因引起的施工條件的變化和工期延誤等,這些都屬于可計量風險的范疇。 FIDIC 紅皮書關于工程索賠的條款已由第三版的 1 個分條款增加為 5 個分條款, 形成獨立的主題。我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關于工程索賠也作了相應的明確規定。這些索賠條款可以作為處理工程索賠的原則利法律依據。盡管工程索賠的解不是唯一的, 但卻是可以計量的。利用合同條款或推斷條款成功地進行索賠不僅是減少工程風險的基本手段, 也反映項目合同管理的水平。對承包商而言, 不善于工期索賠必然導致工期延誤的風險; 不善于費用索賠必然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 甚至虧本。實踐證明, 如果善于進行施工索賠, 其索賠金額往往大于投標報價中的利潤部分。因此, 樹立合同意識、風險意識和索賠意識, 重視風險管理對降低工程風險是非常重要的。

        向第三方轉移風險

        包括推行擔保制度和進行工程保險。在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 風險轉移是工程風險管理對策中采用最多的措施, 工程保險和工程擔保是風險轉移的兩種常用方法。( 1) 推行保險制度。工程保險是指業主和承包商為了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 向保險人( 公司) 支付保險費, 保險人根據合同約定對在工程建設中可能產生的財產和人身傷害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工程保險一般分為強制性保險和自愿保險兩類。保險是最重要的風險轉嫁方式。在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 強制性的工程保險主要有以幾種: 建筑工程一切險 ( 附加第三者責任險) 、安裝工程一切險 ( 附加第三者責任險) 、社會保險 ( 如人身意外險、雇主責任險和其他國家法令規定的強制保險) 、機動車輛險、10 年責任險和 5 年責任險、專業責任險等等。其中, 建筑工程一切險和安裝工程一切險是對工程項目在實施期間的所有風險提供全面的保險, 即對施工期間工程本身、工程設備和施工機具以及其他物質所遭受的損失予以賠償,也對因施工而給第三者造成的人身傷亡和物質損失承擔賠償責任。過去, 一切險的投保人多數為承包商; 現在, 國際上普遍推行由業主投保工程一切險。在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 建筑師、結構; 工程師等設計、咨詢專業人均要購買專業責任險, 對由于他們的設計失誤或工作疏忽給業主或承包商造成的損失, 將由保險公司賠償。國際上工程涉及的自愿保險有以下幾種: 國際貨物運輸險、境內貨物運輸險、財產險、責任險、政治風險保險、匯率保險等等。國際上工程保險的通行做法和特點是; 保險經紀人在保險業務中充當重要角色、健全的法律體系為工程保險發展提供了保障, 投保人與保險商通力合作是控制意外損失的有效途徑, 保險公司返賠率高且利潤率低。目前, 我國工程建設市場主要開展了建筑(安裝)工程一切險, 職工意外傷害保險, 一些保險公司在江浙一帶開展了個人建房工程險,開始籌備開展設計責任險。一些利用外資工程普遍地購買了不同品種的建筑工程保險。國內重大工程購買相應保險的已經比較普遍。( 2) 推行擔保制度。工程擔保是指擔保人( 一般為銀行、擔保公司、保險公司、其他金融機構、商業團體或個人) 應工程合同一方(申請人)的要求向另一方(債權人)做出的書面承諾。工程擔保是工程風險轉移措施的又一重要手段, 它能有效地保障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許多國家政府都在法規中規定要求進行工程擔保, 在標準合同中也含有關于工程擔保的條款。在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 常見的工程擔保種類如下: 第一, 投標擔保: 指投標人在投標報價之前或同時, 向業主提交投標保證金(俗稱抵押金)或投標保函, 保證一旦中標, 則履行受標簽約承包工程。一般投標保證金額為標價的0.5- 5% ; 第二, 履約擔保: 是為保障承包商履行承包合同所作的一種承諾。一旦承包商沒能履行合同義務, 擔保人給予賠付, 或者接收工程實施義務, 而另覓經業主同意的其他承包商負責繼續履行承包合同義務。這是工程擔保中最重要的, 也是擔保金額最大的一種工程擔保; 第三, 預付款擔保: 要求承包商提供, 為保證工程預付款用于該工程項目, 不準承包商挪作他用及卷款潛逃; 第四, 維修擔保: 是為保障維修期內出現質量缺陷時, 承包商負責維修而提供的擔保, 維修擔保可以單列, 也可以包含在履約擔保內, 有些工程采取扣留合同價款的5%作為維修保證金。以上四種擔保是在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常見的工程擔保種類, 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種: 反擔保、付款擔保、業主無能為力擔保、分包擔保、臨時進口物資稅收擔保、完工擔保、差額擔保、施工執照擔保等。

        3.通過分包合同向分包商轉移風險。

        非保險型轉嫁方式是指項目組將風險可能導致的損失通過合同的形式轉嫁給另一方, 其主要形式有租賃合同、保證合同、委托合同、分包合同等。通過轉嫁方式處置風險, 風險本身并沒有減少, 只是風險承擔者發生了變化。

        四、結語

        在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方面,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應用,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國的水平仍然處于引進、吸收和消化階段。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特點下,競爭的需要和信息技術的支撐,促使了工程項目管理的全球化發展:國際間的工程項目合作日益增多以及國際化的專業活動日益頻繁。因此,我國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國際化水平還有待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核成,陶力一,張遠福.項目風險分析與管理[J].中國管理科學,1998,(4).

        [2] 姜青舫, 陳方正.風險度量原理[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0.

        [3] 周慧玲.風險管理學[M].武漢: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

        第5篇:建筑工程風險評估范文

        關鍵詞:建筑施工項目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TU71文獻標識碼: A

        建筑工程的項目的實施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由于投資大、工期長,需要大量的不同專業的人員參與,內部和外部的影響條件和因素眾多,因而面臨的風險也比其他行業為多。建筑物在施工中處于最薄弱狀態,在施工中具有更大的風險。施工風險將對業主和承包商造成直接和間接損失。因此要加強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的風險管理工作,提高風險管理意識,掌握風險識別技術,及時防范和化解工程風險。

        一、關于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風險處理的方法

        1.風險控制是通過對工程項目中存在風險的一定的了解,根據不同的風險類型制定出不同的風險管理規劃,以便制定出項目目標、項目工期以及項目資金,以此來減少風險帶來的嚴重后果。一般情況下,施工工地會存在由于施工技術帶來的風險以及自然環境帶來的風險,同時也會因為社會的影響帶來一定的風險,總之,在建筑工地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把關各種項目關口,從而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同時也要在施工過程中就要對施工中存在的風險進行一定的評估,根據各種風險制定出相應的方案,盡可能地降低項目損失。

        2.風險保留是指風險存在時,如果不能找到解決風險的方案,為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應用積極的方式承擔風險帶來的后果的一種方式。風險保留原則是明知道自己承擔的后果,盡量使利益最大化,從而減少風險損失的一種方式,通常這種損失一般由企業承擔。目前工程項目中,如果企業項目的總風險大于工程的不可預見費,整個工程的預備資金不足以滿足整個風險,采用風險保留轉移是最佳選擇。一般情況可以購買保險,但如果當項目的最大風險比工程的可預費用還小,則可以采用風險保留的方式。

        3.風險轉移。一般情況下,風險轉移是工程項目管理中常見的原則。風險轉移是一般是由一方將不可預測的風險通過和另一方協商簽訂合同轉移給對方,比如,業主方發包合同時將原材料價格上漲、施工設備價格上漲,人力資源價格上漲等風險因素一并轉移給對方,因為這種轉移是為避免自己的損失,所以這種方式必須建立在雙方公平的基礎上。另外一種是目前最常用的風險管理方式,就是通過向保險機構繳定一定的資金,將風險轉移到保險機構上去。這也是一種較成熟、市場化的風險轉移方式。

        二、關于提高建筑施工項目的風險管理的措施分析

        1.健全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相關法規,構建完整的風險管理機制。因為我國的市場經濟制度還沒有完善,所以許多方面的體制還不成熟,尤其是現階段我國的有關法律制度不能夠適應建設項目工程的風險管理,沒有工程保險方面的具體法律。現階段,工程建設的關鍵就是要建立一種符合中國實際的工程擔保和工程保險的制度。

        2.在企業內部建立風險管理機制。建立一個企業內部的風險管理體系,是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的關鍵,通過企業內部管理機制的建立,明確了各方面的職責,并且加深了各方面的風險防范意識以及強化了對風險信息的收集,從而更好地掌握風險的規律性。與此同時承包商還要列出建設工程項目所潛伏的各種風險的清單,通過衡量和對比,然后對風險進行評估和預測,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最大程度上減少風險所帶來的損失。

        3.加強安全風險管理。建筑施工單位的安全風險防范對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有重要影響,并進而影響到施工單位的發展前途和生存環境,所以施工單位安全風險的防范在建筑施工項目風險管理中非常重要。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業要全方位,多層面的從引發安全風險的眾多層面和眾多環節中去控制施工管理風險,安全生產在施工項目的管理上必須要高度重視,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降低施工事故風險,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4.加強合同的風險管理。工程合同既是項目管理的法律文件, 也是項目全面風險管理的主要依據。簽訂合同要始終堅持“利益原則”。承包人有權簽訂一個平等互惠的合同條款, 這是承包商減少或轉移風險所需堅持的最基本原則。項目的管理者必須具有強烈的風險意識, 學會從風險分析與風險控制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個條款, 對項目可能遇到的風險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則, 風險將給項目帶來巨大的損失。合同是合同主體各方應承擔風險的一種界定, 風險分配通常在合同與招標文件中定義。例如在FIDIC合同條件中, 明確規定了業主與承包人之間的風險分配, 如果業主的合同條件與FIDIC合同條件不同, 應進行逐條的對比研究, 分析業主為什么要修改這一條, 是否隱含著風險。

        5.風險分析與管理的應用。風險管理的最后一個過程是風險監控。為了保證項目風險監督工作的順利進行,實現風險管理預期目標,必須建立相應的風險管理組織。該綜合樓項目采用企業內部自有的風險管理部門來實行風險管理和監督項目部自有風險管理部門,選用工作責任心較強、吃苦耐勞、品德良好、有一定工程經驗的管理人員擔任,人員均經過培訓。在施工現場施工前,現場風險管理人員需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包括: 檢查施工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操作條件是否滿足旌工工藝要求,特殊工種操作人員是否持證上崗;檢查材料、半成品和構配件、設備和商品砼是否報驗合格,施工設備機械是否運行正常;檢查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是否已經過審批,是否己進行技術交底;檢查施工環境是否對工程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6.加強風險評估及規避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項目風險管理中還應當加強風險評估工作,可成立風險評估小組對施工項目可面臨的各種可能風險進行正確的評估、分析、控制和監督,并根據相關結果制定風險規避對策方案,從而為風險有效管理提供可參考的依據。

        7.提高整體施工隊伍的風險管理意識。應該果斷加強建筑施工企業和施工人員的風險意識和法律觀念。在實踐中,我們的建筑施工企業要加強對風險管理知識的了解。在對施工技術和財務管理等進行了解的同時,要重視對公司的領導或者中層干部的培訓,積極引進風險管理方面的人才,在公司重大的工程項目和經濟活動中要主動向相關的專業人士和權威機構咨詢,邀請專業的施工人才介入,而不是被動的的等待出現問題了才請風險管理來彌補。那樣對降低企業的風險很不利,也有損于增加公司的經營效益。鑒于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這些情況,我希望業界人士積極呼吁,不要再走那些浪費金錢的來路了,要聘請風險管理的顧問在公司內部展開培訓。同時,如今的經濟高速發展,我們要與時俱進切不可再倒在了法律這條坎上,在信息化社會中,要積極構筑合同和法律管理的組織制度網絡,提高大家的風險意識。

        總而言之,風險管理是整個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的關鍵,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對建筑工程項目進行良好的風險管理,不但可以使建筑施工項目收獲最大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提高建筑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閆輝.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的風險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1).

        [2]蘭凌.試析施工項目工程管理中的風險[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5).

        第6篇:建筑工程風險評估范文

        [關鍵詞]建筑 風險管理 識別 措施

        中圖分類號:F4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10-0117-01

        建筑工程具有建設工期長、投資規模大、施工技術復雜等特點,在工程建設的實施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不可預見的因素,所以說建筑項目一種高回報,高風險的投資,如不對風險加以防范,很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盡管在國際上建筑工程的風險管理已經被認定為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但是我國的建筑工程風險管理并未形成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依舊存在較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1.建筑工程風險管理的重要作用

        建筑工程的風險管理是對潛在的意外損失進行識別、分析、評價和控制的過程,通過采取合理的風險應對措施、管理方法、技術手段進行有效地控制,盡量減少風險帶來的負面影響,通過最低的成本來制定具有安全保障的決策行為并謀取最大利潤。

        有效的實施和推廣建筑工程風險管理不僅能夠助力建筑企業獲得巨大的經濟效果,同時有助于企業競爭力、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具體有以下作用:

        (1)建筑工程風險管理的決策是依據于大量準確而可靠的材料,能夠增加建筑企業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2)建筑工程風險管理減少了工程項目的不確定性,能為建筑企業提供一個安全的生產經營環境,有助于提高各個環節的生產效率。

        (3)建筑工程風險管理是一種主動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縮短工期、提高質量、增加工程的安全性,有利于建筑企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保障經營目標的順利實現。

        (4)建筑工程風險管理可以提高工程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總結積累以往的經驗教訓,能夠提高建筑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適應力。

        2.建筑工程風險管理系統

        建筑工程風險管理系統的主要職能是辨識和確定工程的風險,并促使建筑企業制定和選擇風險處理的方案。通常該系統包含三個階段,即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三個階段不斷重復進行,使得項目的風險管理達到最優化。本文將項目風險管理規劃加入該系統,列于風險識別之前,使之成為整套系統的行動指南。

        2.1 風險管理規劃

        建筑工程風險管理規劃是對整個風險管理的計劃,目的在于通過有計劃有目標的風險管理思路和方式,預防、遏制或消除不利事件的發生概率和后續影響。該規劃統領整個風險管理的全程,如果規劃合理并加以嚴格實施,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建筑工程風險管理規劃的制定過程中,應該選擇最佳的管理技術,充分的體現成本效益,所以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通常而言,制定規劃的依據包括四個方面:該規劃所涉及的項目內容,歷史累積的風險管理經驗,決策者和責任方的授權情況以及項目利益相關者對風險的敏感程度和承受能力。而該規劃的內容應該包括建筑工程全周期所涉及的所有人員配置、時間工期、規則標準、資金財務、總結匯報等,并在最終整理為全套文檔資料,用于風險管理、項目檢查及經驗總結等。

        2.2 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指工程參與主體在通過資料收集和研究分析后,對工程項目中不同的風險源或不確定因素按照產生的背景原因、表征特點及預想后果進行辨別分類的過程。風險識別首先要分析項目的組成、各分項的性質與相互關系以及該項目與環境的關系等。然而多數情況下,風險并不能被準確預測,如何區分潛伏風險和假象風險也是一個難題。因此在此基礎上可以利用系統的、明確的方法來針對性的進行研究。常用的識別方法有頭腦風暴法、SWOT技術分析、德爾菲法、流程圖分析法、訪談法、檢查表法、因果分析法、項目工作分解結構、財務報表分析法等,報告中應明確個風險因素發生的概率及損失,并將最終成果通過風險目錄摘要體現出來。

        2.3 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一般包括風險估計和風險評價,風險估計是以單個風險為對象,而風險評價則全面分析了所有階段的整體風險、風險間的相互影響以及主體對風險的承受力等。通過估計和分析建筑工程風險的性質和大小,可以加深工程參與方對建筑工程及建設環境的理解,有助于合理安排工程風險的處理方式。

        風險估計通常運用概率統計的方式,對工程項目風險予以量化,并將已經識別出來并且經過分類的風險按照權重重新排列。風險估計的內容一般包括四個方面,即“對風險事件發生可能性的估計、風險事件發生時間的估計、風險事件發生后嚴重程度的估計以及風險事件影響范圍的估計”。

        風險評價則是在之前的基礎上,建立相應的系統評價模型來進行分析。風險評價過程可以依照四個步驟進行:確定風險評價基準、確定工程項目的風險水平、比較工程的風險水平和評價標準以及確定工程的風險等級。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分為兩類,即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需要事先主觀判斷出起主導作用的風險因素,再結合歷史經驗和相關研究結論做出判斷。定量評價的方法在國際工程中更為常見,通過科學、理性及客觀的系統數據分析找到風險因素,并將風險造成的損失概率、損失程度及其他因素結合考量,相較于定性分析而言更具為客觀穩定,是我國建筑工程風險管理發展的方向。

        2.4 風險控制

        建筑工程項目的風險控制措施很多,而不同的工程項目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具體可以有以下幾種策略。

        (1)風險回避。風險回避主要是通過中斷風險源,杜絕風險的發生或者抑制其繼續發展。該策略通常應用在項目的計劃階段,通過放棄具有高風險低收益的項目內容而從根本上避免損失。在這個過程中,一般采取兩種方法進行風險回避:拒絕承擔風險或者終止已承擔的風險項目來避免更嚴重的損失。從工程風險的處理方式來看,這是一種消極的防范手段,但同時也是最徹底的方式。

        (2)損失控制。控制損失應采取主動積極的立場,以預防為主控制為輔,通過研究分析風險根源來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損失控制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損失預防和損失遏制。通過前期的損失預測防范以及相關危害程度分析及時制定有效合理的控制措施,有助于建筑企業以較小的經濟成本獲得較大的安全保障。

        (3)風險轉移。風險轉移是指通過合同或者協議,設法將風險結果連通風險應對的權利和責任都轉移到其他具有較強抗風險能力的組織,增加風險承擔的主體,降低建筑企業的風險損失。風險轉移常用于高風險高收益的工程項目,主要采取工程保險、工程擔保及工程分包轉包等方式,增加風險承擔單位減輕總體風險壓力,最終實現共同分攤計提風險。

        (4)風險自留。風險自留是指在損失發生后,由項目組自行準備基金,通過資金融通來承擔風險損失提供財務保障的風險處理方式。風險自留常用于其他風險處理方式無法有效應對此風險的情況中,雖然可以節約保險成本來帶部分效益,但建筑企業也容易因風險過大而造成資金周轉困難。

        (5)風險儲備。風險儲備是指在有效地掌握項目發生風險的規律時,對于風險發生有比較準確的測試,事先制定好科學有效的應對風險的計劃。風險儲備并不直接解決風險,而是當工程項目風險發生時,該儲備計劃規定相關的組織人員所要采取的行動措施[7]。

        3.結語

        在我國建筑工程中大力推行風險管理制度,是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經營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與國際接軌參與競爭的有利條件。總之,在認識到風險無法避免的前提下,要想將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使企業獲得最大的利潤,必須對建設項目的特點及企業自身狀況的具體分析,采取針對性的控制方式并靈活運用各種策略技巧加強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l] 陳惠增.淺析建筑工程項目安全風險管理[J].城鄉建設,20l2(19).

        第7篇:建筑工程風險評估范文

        關鍵詞:建筑工程;合同;風險管理

        一、引言

        對合同管理風險進行防范和控制,能夠有效得提高企業競爭優勢、確保其經濟效益,降低項目工程的風險。因此,建筑企業若想能夠穩定而快速的發展,就必須了解影響合同管理的因素,找到相關措施,才能有效提高自身對抗風險的能力,順利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

        二、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意義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是為了順意建筑企業的發展而誕生的一種管理模式。它對建筑業以及工程項目而言有四點意義。第一,合同管理時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實現項目工程的目標,對整個項目工程進行有效的統籌管理。第二,合同管理可通過法律、經濟等方式對建筑市場進行引導和規范,順利了經濟市場發展的趨勢。第三,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能夠為工程中所出現的糾紛提供解決的依據,從而規范建筑企業主體,有利于我國建筑市場的發展。第四,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能夠讓建筑企業提高其自身水平,對其加強管理才能讓企業擁有更大的競爭優勢。

        三、建筑項目工程合同管理風險的形式

        建筑項目工程合同自制定到終止的整個過程中都隱含著管理風險,其中合同履行階段的風險最大。根據合同的性質,可將合同管理風險分幾種形式,即不可控風險、可控風險、外環境風險、內環境風險、直接管理風險和間接管理風險等。

        (1)外環境風險和內環境風險。外環境風險和內環境風險劃分的依據是風險預防的范圍。一般而言,導致外環境風險存在的因素包括企業非法競爭、蓄意奇葩、信用等級低、財務存在問題等。而內環境風險是由于企業內部管理中的因素對合同簽訂的整個過程所造成的風險,例如管理制度不完善、監督力度不強、管理缺乏規范性、人員素質不高等。

        (2)不可控風險和可控風險。不可控風險和可控風險的劃分依據為風險防范的等級。不可控風險是指無法控制的因素而引發合同風險,且這些風險無法預測或者提前規避。例如,自然災害、經濟環境、法律、政治等因素。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企業無法正常履行合同。可控風險是指在合同管理中因某些變故而引發的風險,且這些風險可通過履約風險評估、合同解除管理、風險評價等方式進行規避。

        (3)直接管理風險與間接管理風險。合同管理中的直接風險和間接風險是根據責任劃分的。其中,合同直接管理風險是指企業在對合同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因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缺乏規范性、監督不全面等原因造成的風險。而間接管理風險是指企業間接對合同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尤其合同的其他簽訂方違約而造成的風險。

        四、合同管理風險預防和控制措施

        (1)構建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所包含的內容多,其管理較為煩瑣。因此,建筑單位需構建一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包括責任分解制度、進度審查批準制度、合同交底制度以及工作報送制度。再在此,責任分解制度能夠明確各崗位人員和小組的責任和工作范疇;合同交底制度通過讓員工闡述合同的內容,使其對合同內容的理解更為深刻;工作報送制度可讓員工及時向各部門提交工作情況和計劃,保證合同管理者可及時了解相關信息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的方法;進度審查批準制度是指對合同進行審查找出其中不合理的條款,從而控制合同的風險。

        (2)將擬定、分析工程合同文本作為重要內容。鑒于合同的格式也能造成糾結,所以建筑施工單位在擬定合同時盡量使用合同示范文本。其次,合同管理人員在擬定合同前需詳細調查施工情況,避免合同存在爭議性。合同初稿擬定后,合同管理人員還必須對其進行分析,查看是否存在非法性和不合理性。

        (3)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制度。對合同風險進行防范能夠有效降低合同存在的風險。因此,建筑企業必須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制度,能夠對合同的整個有效期進行風險評估,找出其中引發合同管理風險的因素,特別是對那些效益不理想或者存在虧損的項目認真評價,尋找引發風險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而且,建筑企業還必須在合同管理中對風險隱患進行跟蹤、反饋,從而最大限度地對風險進行規避。

        (4)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若想有效降低合同的風險,就必須將優秀的人才作為基礎。所以,建筑工程應該設立完善的人才選拔機制和培養機制。建筑企業在任用人才時需要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則,并根據合同管理的特征和人才的能力對其進行合理安排,使其能夠發揮自身作用。同時,企業還必須重視對人才的培養,不但定期培訓人才各類專業知識,拓展其知識領域;還需不時開辦法律規章制度培訓,并讓人才定期參與相關的交流會,豐富其經驗。再者,企業還需構建人才考核制度,能夠考核合同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專業知識、風險控制和防范能力等,并構建一個和諧且尊重人才的一個文化氛圍,從而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

        (5)構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能夠有效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降低其風險。因此,建筑企業需構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包括總包合同管理、項目施工預算管理、業主信息管理,項目成本風險管理、項目成本核算管理以及項目結算管理等。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能夠通過企業內部信息網絡確保各單位能及時溝通,更新數據,從而反映出合同管理的是實際情況,讓企業能夠及時解決其中問題,從而實現對合同風險管理的既定目標。

        五、結束語

        若想有效地提高企業防范和控制合同管理風險的能力,提高企業的效益,就必須懂管理制度、信息、影響因素、企業員工等方面入手,構建完善的合同管理風險防范和控制體系。現階段,我國建筑企業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其管理水平和綜合競爭能力都落后于西方國家管理形式。因此,我國建筑企業等相關單位、機構需進一步提高合同管理風險防控和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合同管理風險,在保證企業發展的同時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麗麗.淺談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分包風險的應對與防范措施[J].科技

        信息(科學教研),2008(15).

        [2] 趙慶暉.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監理風險防范措施探究[J].科技視界,

        2012(29).

        第8篇:建筑工程風險評估范文

        關鍵詞: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

        一、火災風險評估的概念

        過去,人們往往依靠經驗和直觀推斷來做出決策。隨著計算機容量不斷擴大和模塊技術的發展,風險評估(riskassessment)和風險管理(riskmanagement)技術作為復雜或重大事項決策的必要輔助手段,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在決策分析、管理科學、運營研究和系統安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認知和應用[1]。

        通常認為風險(risk)的定義為:能夠對研究對象產生影響的事件發生的機會,它通過后果和可能性這兩個方面來具體體現。風險概念中包括三個因素:對可能發生的事件的認知;該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發生的后果[2]。因而,火災風險(firerisk)包含火災危險性(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和火災危害性(一旦發生火災可能造成的后果)雙重含義[3]。

        現在,在文獻中可以看到的與“火災風險評估”相關的術語有fireriskanalysis,fireriskestimation,fireriskevaluation,fireriskassessment等,但基本上火災風險評估都是指:在火災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對火災風險進行估算,通過對所選擇的風險抵御措施進行評估,把所收集和估算的數據轉化為準確的結論的過程。火災風險評估與火災模擬、火災風險管理和消防工程之間有密切關系,為其提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簡單地如消防安全設施檢查表,復雜的就會涉及到概率分析,在應用方面針對的風險目標的性質和分析人員的經驗有各種變化[4]。

        較多的人傾向于從工程角度來定義火災危害性(firehazard)和火災風險(firerisk)。火災危害性指:凡是根據已有的資料認為能引起火災或爆炸,或是能為火災的強度增大或蔓延持續提供燃料,即對人員或財產安全造成威脅的任何情況、工藝過程、材料或形勢。火災危害性分析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針對性,目的是確定在一定的條件下有可能發生的可預見性后果。這種設定的條件稱為火災場景,包括建筑物中房間的布局、建材、裝修材料及家具、居住者的特征等與相關后果有關的各種具體信息。目前在確定后果方面的趨勢是盡可能地利用各種火災模式,輔以專家判斷。此時,危害性分析可以看作是風險評估的一個構成元素,即風險評估是對危害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權衡的一系列危害性分析。

        從系統分析的角度來看,風險具有系統特性和動態特性。風險實際上并非某一單一實體或事物的固有特性,而是屬于一個系統的特性。若系統發生變化,很容易就會使事先對風險所做的估算隨之發生變化。火災風險評估模式包括:系統認定,即明確所要評估的具體系統并定義出風險抵御措施的過程;風險估算,即設定關于火災的發生幾率和嚴重后果及其伴隨的不確定性的衡量標準或尺度,計算和量化系統中的指標的過程;風險評估,對該標準或尺度進行分析和估算,確定某一特定風險值的重要性或某一特定風險發生變化的權重[5]。

        二、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的意義及發展概況

        在消防方面,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和建筑設計性能化的發展,對建筑工程的安全評估日益受到重視,比如美國消防協會制定的“NFPA101生命安全法規”是一部關注火災中的人員安全的消防法規,與之同源的“NFPA101A確保生命安全的選擇性方法指南”,分別針對醫護場所、監禁場所、辦公場所等,給出了一系列安全評估方法,多應用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評估方面[6]。

        目前,我國在火災風險評價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某一企業,或某一特定建筑物為對象的小系統。例如,由武警學院承擔的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石化企業消防安全評價方法及軟件開發研究”,以“石油化工企業防火設計規范”等消防規范和德爾菲專家調查法為基礎,設計了石化企業消防安全評價的指標體系,利用層次分析法和道化指數法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采用線性加權模型得出煉油廠的消防安全評價結果[7]。以某一特定建筑物為對象的火災風險評價也比較多,如中國礦業大學周心權教授,在分析建筑火災發生原因的基礎上,建立了建筑火災風險評估因素集,并運用模糊評價法對我國的高層民用建筑進行了消防安全評價[8]。

        與上述的安全評估不同,城市區域的火災風險評估的目的是根據不同的火災風險級別,配置消防救援力量,指導城市消防系統改造,指導城市消防規劃。對已建成的城市區域的火災風險評估必須考慮許多因素,即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區域內所存在的對生命安全造成危險的情況、火災頻率、氣候條件、人口統計等因素,進而評價社區的消防部署和消防能力等抵御風險的因素。除此之外,在評估過程中另一個重要的情況是要關注社區從財政及其他方面為消防規劃中所要求的總體消防水平提供支持的能力和意愿。隨著城市規模擴大、綜合功能增強,在居住區商貿中心、醫院、學校、和護理場所增多,評估方法還會相應的改變。現有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主要出于以下兩個目的:

        (一)用于保險目的

        在火災保險方面的應用的典型事例為美國保險管理處ISO(InsuranceServicesOffice,ISO)的城市火災分級法,在美國已經被視為指導社區政府部門對其火災抵御能力和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和自我評估的良好方法。ISO方法把社區消防狀況分為10個等級,10級最差,1級最好。

        ISO是按照一套統一的指標來對每個社區的客觀存在的滅火能力進行評估,確定該社區的公共消防級別,這套指標來自于由美國消防協會和美國自來水公司協會所制定的各種國家規范。ISO對城市消防的分級方法主要體現在它的“市政消防分級表(CommercialFireRatingSchedule,CFRS)”上。CFRS把建筑結構、用途、防火間距與公共消防情況(用公共消防分級數目表達)相關聯,再以統計數據加以調節后,來確定相應的火險費用。ISO級別僅被保險公司用作確定火險費用的一個成分。ISO分級系統雖然無法反映出消防組織的其他應急救援能力,但實際上也常用于各個區域的公共滅火力量的確定。

        市政消防分級表從1974年開始使用,主要考察某城市區域的7個指標情況:供水、消防隊、火災報警、建筑法規、電氣法規、消防法規、氣候條件。隨著技術進步,該表也不斷改進。1980年版抽取了CFRS中對公共消防分級的方法,給出了修訂后的滅火力量等級表,指標只包括前3項。被刪除的指標或者確少區分度,或者在全市范圍內進行評估時太過于主觀,而且74表格中包含許多評估標準是具體的規定,如果某一社區的情況沒有滿足這些規定,則歸屬為差額分,規定降低了表格可使用的彈性范圍,無法正確評估情況和技術的變化。故而ISO分級表被視為越來越“性能化”[9]。

        (二)用于消防力量的部署

        當今的消防組織和地方政府要擔負日益加重的安全責任,面對來自公眾的對抵御各種風險的更多的期望,以及調整消防機構人員、設備及其他預算方面的壓力,迫切需要確認某一給定轄區內的具體風險和危險的等級。

        具體地說,城市區域風險評估在消防方面的目的就是:使公眾和消防員的生命、財產的預期風險水平與消防安全設施以及火災和其他應急救援力量的種類和部署達到最佳平衡。

        關于火災風險對于滅火救援力量的影響,美國消防界對此的關注可以說幾經反復,其間美國消防學院、NFPA等都做了許多工作。直至20世紀90年代,國際消防局長協會成立了由150名專業人士組成的國際消防組織資質認定委員會(theCommissionofFireAccreditationInternational,CFAI),經過9年的廣泛工作,制定了“消防應急救援自我評估方法”,和制定標準的社區消防安全系統。另外,NFPA最終還制定了NFPA1710和1720兩個指導消防力量部署的標準,分別幫助職業消防隊和志愿消防隊和改進為社區提供的消防救援的水平。根據NFPA最近的調查,NFPA1710將在全美30500個消防機構中的3300~3600個得到正式的應用,也推廣到加拿大有些地區[10]。

        英國對消防救援力量的部署標準是依據內政部批準的“風險指標”,把消防隊的轄區劃分為“A”、“B”、“C”、“D”四類區域,名為“風險分級”系統。其目的是對消防隊的轄區進行風險評估,確定轄區內的各種風險區域,進而確定該風險區域發生火災后應出動的消防車數量和消防響應時間。1995年,英國的審計委員會了一份題為“消防方針”的考察報告,認為這種方法沒有充分考慮建筑設施的占用情況、社區的人口統計情況和社會經濟因素,也沒有把建筑物內的消防安全設施納入考核范圍。故而由審計委員會報告聯合工作組與內政部的消防研究發展辦公室一起,設立了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開發一套供消防機構劃分區域的風險等級,對包括滅火在內的所有應急救援力量進行部署,用于消防安全設施的規劃并能解決上述問題的風險評估方法,再對開發出的方法進行測試。最后Entec公司開發出了計算軟件,并于1999年4月以內政部的名義出臺了“風險評估工具箱”測試版[11]三、國內外近期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一)國內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張一先等采用指數法對蘇州古城區的火災危險性進行分級[15],該方法的指標體系考慮了數量危險性,著火危險性,人員財產損失嚴重度,消防能力這四個因素。1995年李杰等在建立火災平均發生率與城市人口密度﹑城區面積﹑建筑面積間的統計關系基礎上,選取建筑面積為主導參量,建立了以建筑面積為單一因子的城市火災危險評價公式[12]。李華軍[16]等在1995年提出了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中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由危害度﹑危險度和安全度三個指標組成,用以評價現實的風險,不能用來指導城市消防規劃。

        (二)美國的“風險、危害和經濟價值評估”方法[13]

        美國國家消防局與CFAI于1999年一起,在“消防局自我評估”及“消防安全標準”的工作的基礎上,更突出強調了“火災科學”的“科學性”,開發出名為“風險、危害和經濟價值評估(Risk,HazardandValueEvaluation)”的方法。美國消防局于2001年11月19日了該方案,這是一個計算機軟件系統,包含了多種表格、公式、數據庫、數據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采集相關的信息和數據,以確定和評估轄區內火災及相關風險情況,供地方公共安全政策決策者使用,有助于消防機構和轄區決策者針對其消防及應急救援部門的需求做出客觀的、可量化的決策,更加充分地體現了把消防力量布署與社區火災風險相結合的原則。

        該方法的要點集中于兩個方面:1、各種建筑場所火災隱患評估。其目的是收集各種數據元素,這些數據能夠通過高度認可的量度方法,以便提供客觀的、定量的決策指導。其中的分值分配系統共包括6類數據元素:建筑設施、建筑物、生命安全、供水需求、經濟價值。2、社區人口統計信息。用于收集轄區年度收集的相關數據元素。包括居住人口、年均火災損失總值、每1000人口中的消防員數目等數據元素。

        該方法已在一些消防局的救援響應規劃中得到應用。以蘇福爾斯消防局為例,它利用該方法把其社區風險定義為高中低三類區域,進而再考察這些區域的火災風險可能性和后果:高風險區域包括風險可能性和后果都很大的以及可能性低、后果大的區域,主要指人員密集的場所和經濟利益較大的場所;中等風險區域是風險可能性大,后果小的區域,如居住區;低風險區域是風險可能性和后果都較低的區域,如綠地、水域等,然后再把這些在消防救援響應規劃中體現出來。

        (三)英國的“風險評估”方法[14]

        英國Entec公司研發“消防風險評估工具箱”,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評估方法的現實性,是否在一定的時限內能達到最初設定的目標。經過對環境、管理、海事安全等部門所使用的各種風險評估方法的進行廣泛考察之后,研究人員認為如果對這些方法加以適當轉換,就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對消防隊應該接警響應的不同緊急情況進行評估。二是建立了表達社會對生命安全風險可接受程度的指標。

        Entec的方法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應該在全國范圍內,對消防隊應該接警響應的各類事故和各類建筑設施進行風險評估,這樣得到一組關于滅火力量部署和消防安全設施規劃的國家指南。對于各類事故和建筑設施而言,由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數據各不相同,所以對于國家水平上的風險評估設定了一個包括四個階段的通用的程序:對生命和/或財產的風險水平進行估算;把風險水平與可接受指標進行對比;確定降低風險的方法,包括相應的預防和滅火力量的部署;對不同層次的滅火和預防工作的作用進行估算,確定能合理、可行地降低風險的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國家指南確定后,才能提供一套評估工具,各地消防主管部門可以利用這些工具在國家規劃要求范圍內,對當地的火災風險進行評估,并對滅火力量進行相應的部署。該項目要求針對以下四類事故制定風險評估工具:住宅火災;商場、工廠、多用途建筑和民用塔樓這樣人員比較密集的建筑的火災;道路交通事故一類危及生命安全、需要特種救援的事故;船舶失事、飛機墜落這樣的重特大事故。

        第三個階段是對使用上述評估工具的區域進行考查,估算其風險水平,與國家風險規劃指南對比,并推薦應具備的消防力量和消防安全設施水平。

        參考文獻:

        1、ThomasF.Barry,P.E.Risk-informed,Performance-basedIndustrialFirerotection.

        TennesseeValleyPublishing,2002.

        &n2、HB142-1999Abasicintroductiontomanagingrisk:AS/NZS4360:1999

        3、ISO8421-1:1987(E/F)

        4、RichardW.Vukowski,FireHazardAnalysis,FireProtectionHandbook,18thedition,1995.

        5、Brannigan,V.,andMeeks,C.,“ComputerizedFireRiskAssessmentModels”,JournalofFireSciences,No.31995.

        6、NFPA101AGuideonAlternativeApproachestoLifeSafety.2000edition.

        7、趙敏學,吳立志,商靠定,劉義祥,韓冬.石化企業的消防安全評價,安全與環境學報,第3期,2003年

        8、李志憲,楊漫紅,周心權.建筑火災風險評價技術初探[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2年第12卷第2期:30~34.

        9、FireSuppressionRatingSchedule,ISOCommercialRiskServices,1998edition.

        10、NFPA1710:ADecisionGuid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FireChiefs,Fairfax,Virginia.2001.

        11、Entec,ReviewofHighOccupancyRiskAssessmentToolkit.23August2000.

        12、李杰等.城市火災危險性分析[J].自然災害學報95年第二期:99~103.

        13、InformationontheRisk,HazardandValueEvaluation,USFA,1999.

        14、MichaelSWright,DwellingRiskAssessmentToolkit:1999.

        第9篇:建筑工程風險評估范文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風險;質量管理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s also in constant maturity and perfection, all kinds of new technology, new material, new ideas are constantly emerging, promot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but also to the industry to add a lot of quality risk.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isk contro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so as to guarante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risk; Qualit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O21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建筑業的進步,風險控制相關的內容、方法在不斷更新和完善,現行的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制度要求對整個工程項目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貫穿工程設計、施工、竣工驗收、保修期等一系列環節,強調預控,重視縱向與橫向的拓展,對于保障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風險控制的分析

        風險控制的內容和方法在工程設計、施工、施工動態、運營保修階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具體分析如下:

        (一)設計階段

        在設計階段,風險控制主要體現在嚴格設計審圖和變更過程控制上,目的在于控制項目技術風險,具體體現在加強設計風險控制、強化設計產品性能、發揮專家優勢三個方面。加強設計風險控制主要指的是對設計方案進行風險識別,依靠專家調查等方法識別、評估設計方案的風險,根據評估結果指導初步設計等階段的風險控制,有針對性、目的性的進行分析預控。強化設計產品性能主要指的是嚴格按照規范條文的要求審查設計產品,綜合考慮設計工作、當地氣候等因素,全面提高產品的安全性等性能。發揮專家優勢主要指的是借助風險控制單位的技術優勢,嚴格把關新技術、材料、工藝、設備,以保障工程質量。

        (二)施工階段

        在施工階段,風險控制主要體現在事前預控、過程監控上,通過治理通病來降低質量風險。第一,通過構建風險源清單來科學應對風險,確定有效的應對措施來預先控制風險的產生,實現未雨綢繆;第二,通過構建風險控制平臺來動態控制風險,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和影像控制來采取合理的監控方法,設置風險監控的等級參數,全面監控施工現場和有關因素。

        (三)施工動態階段

        在施工動態階段,風險控制主要體現在施工過程的動態控制上,需要強化施工現場人員、設備、材料、工藝、環境等要素的控制,做好資質審查、通病治理、準入控制等工作;對施工全過程實施動態的過程控制,完善重要環節的跟蹤控制,嚴把質量關;保障檢測的科學化,工程檢測要用數據說話,通過強化檢測的公正性來保障工程質量;強化安全教育,依靠觀摩、宣傳等教育方式對一線工人進行系統的安全教育,完善監管體系,做好安全措施審核工作;完善應急機制,強化應急預演,以盡量降低質量風險的影響。

        (四)運營保修階段

        在建筑工程質量風險控制的過程中,針對運營保修階段的風險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制定缺陷責任期和10 年責任期的風險控制工作計劃,督促有關單位提供建筑物和機械設備使用與維護手冊,做好設施控制工作,避免因使用不當而引起的質量問題。其次,組織專家對建筑物竣工及保修期結束后的狀態進行檢查,以后每隔一年對使用狀態進行檢查,出具檢查與評估報告(以理賠范圍為基礎),必要時可以采取向使用者問卷征求意見的形式。最后,督促尾項工程和質量問題的整改落實,合理規避缺陷責任風險。

        二.建筑工程質量風險管理

        在整個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工程質量作為工程管理的核心部分,不僅關系著施工單位今后的發展,同時還關系著業主今后的日常生活。在整個工程質量風險管理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進行風險識別

        在整個建筑工程施工建設的過程中,每時每刻都存在著風險,而管理人員在對風險進行控制的過程中,首先應具備識別風險的能力,即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能夠準確找出影響工程項目的風險。在整個風險識別的過程中,多數管理人員通過自身的歷史經驗進行識別,結合著市場發展趨勢以及工程的實際建設狀況,通過“逆向思維”進行風險識別。在當前建筑工程質量風險識別的過程中,其常用方法主要包括風險分解法、流程圖法、頭腦風暴法、檢查表法以及情景分析法等等。然而在具體的操作中,則需要通過專家進行調查、分析。

        (二)風險評估

        在進行風險識別并分類之后,必須就各項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概率)和對項目的影響程度做一些分析和評價。風險估計的方法包括風險概率估計方法和風險影響估計方法兩類,前者分為主觀估計和客觀估計,后者有概率樹分析、蒙特卡洛模擬等方法。風險估計應采取定性描述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而對項目面臨的風險做出全面的估計。定性評估是將風險發生概率和影響力分成低、中、高、極高等幾個等級,通過相互比較確定每個事件的等級。例如在工程建設項目中,某些風險發生的概率比較高,但影響可能只是局部、有限、輕微的,則該種質量通病風險的等級是低級或中級。反之,如果發生的概率非常低,但風險產生的影響極其嚴重,則最終的后果可能是中高等級。

        (三)風險評價

        與風險評估不同的是,風險評價在進行的過程中,需要建立在風險估計的基礎上,由專業的評價人員依據相應的評價體系及標準,對風險帶來的損失進行劃分,在反映出影響工程施工質量主要因素的同時,還能方便管理人員及時的采取措施進行應對。

        三.風險對策

        風險對策研究的基本要求包括:應貫穿于全過程;應具有針對性;應有可行性;必須具有經濟性;是參建各方共同任務。風險應對策略主要有四種:首先,風險規避。即工程項目負責人在面對風險的過程中,在條件允許的狀況下,通過更改項目計劃或消除風險的觸發條件來保護工程項目,在規避對策使用的過程中,基本前提在于工程的管理人員能夠提前知道風險的發生趨勢。其次,風險轉移,在風險即將發生時,不改變工程項目,而是將風險造成的結果直接轉移到另一方,以此來降低風險造成的損失。再次,風險弱化,即在規定的范圍內,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的發生率或影響力,以便降低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后,不改變項目計劃,而考慮發生后如何應對。例如當工程建設出現問題時按事先制定好的應急計劃處置或執行撤退計劃。

        四.風險監控

        在整個建筑工程質量風險控制的過程中,其根本目的在于對風險的實際發生狀況進行確定,即風險是否發生或者風險應對策略是否有效等。在整個建筑項目進行的過程中,基于建筑工程規模大、工期長,因而在施工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這些風險在影響整個工程順利施工的同時,還直接影響著工程今后的投入使用。由此就需要工程管理人員能夠時刻保持警惕,將風險管理的計劃以及行動結果進行及時的總結、分析,為風險管理的措施制定提供有效的信息依據。

        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工程管理人員能否對工程質量風險進行科學、有效的控制,不僅關系著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同時還關系著建筑企業今后的發展及市場競爭力的提高。由此就需要施工管理人員在施工的過程中,能夠對工程質量風險進行的控制,在風險沒有發生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以便在風險發生時能夠將損失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宋浩明,張建華. 建筑工程質量風險控制幾點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1,(11)

        [2]劉偉俊,陳駿. 淺析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方法及應用[J].價值工程,2011,(25)

        [3]錢科.芻議建筑工程質量控制與管理[J].經營管理者,2010,(11)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青青青青久久综合色 | 日韩精品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 午夜性刺激在线看免费y | 日本有码三级欧美国产 |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影院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