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德育基本途徑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朗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途徑。朗讀是把躺著的書面文字,用聲音立起來,出口的聲音載著思想感情,增強了語言文字的可感性。學生通過反復多遍的朗讀,與課文的語言文字反復接觸,能深刻領會作者在字里行間的語音節律,受到直接、強烈的感染。學習語言,單憑講解思想內容、寫作技巧,是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而抓住讀這一主線,反復實踐,精于指導,學生才能從讀中由感而悟,由悟入境,最終與作者的心靈相通。這種借助讀而達成的悟性理解,是富有創造力的,也正是語文教學追求的上乘境界。
重視誦讀,是傳統語文教育的寶貴經驗,有道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葉圣陶先生更是諄諄告誡: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老師若引導學生善于讀,則功莫大焉。這些真知灼見,揭示了語文學習的內在規律:學習語言,就得多讀。讀,包含著對語言文字“感知理解──吸收積累──轉換創造”的潛移默化的過程。
要落實以讀為本,首先要以讀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即以讀的訓練為主線,并對朗讀流程的各個層面有明確的指向:初讀要求該準讀通讀順;細讀要求理解內容;精讀則要抓住重點句段,細加品味,感悟人情;熟讀則要積累語言,以至背誦。其次要保證讀書時間,加大讀書的實踐。一般來講,一節課中學生讀書的時間最好不少于1/2,以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要給全體學生有足夠的試讀、練讀和評議的時間,體現朗讀對語言學習的診斷和激勵功能,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再次,讀書形式要多樣,指導要得法。朗讀有多種形式,如范讀、分角色讀、齊讀等等。教師要根據年級、學情和教材特點,區別各種朗讀形式的各自功能和適用范圍,合理運用,并要加強指導。如果只有學生的讀書實踐,沒有教師的組織、引導和指點,就沒有體現語文教學的要義,稱不上是真正的課堂教學。教師在指導學生讀書時,要做到讀前有要求,讀中有指導,讀后有反饋,并體現個體差異。尤其要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善于在讀書過程中發現疑難,并在深入閱讀中解決疑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意識和習慣,激發其創新思維的火花,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強調背誦
背誦,是學習語言的好辦法。發展學生的記憶力,提高理解文字的能力,促進寫作,規范學生的書面語言,積累語言,培養學習習慣,培養學習興趣,都有賴于背誦。背誦還具有發展學生思維等多種功能。尤其重要的是,小學階段是人生中記憶力最旺盛時期,小語教材中的課文又大多文質兼美,通過背誦,讓學生積累大量的佳辭妙句,精美篇章,不斷充實語言庫存;并從背誦中領悟體味作者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達方法的真諦,這將使他們終生受益。語文教師應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多方引導學生多讀,多讀至熟讀,熟讀至背誦。
正如南宋杰出的教育家朱熹說的:“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又說:“讀得熟,則不解說自曉其義也。”主席也說:“不論學什么語言,都得背,背誦使人受益不淺。”當然,在理解基礎上背誦最佳,但有些讓學生“死記硬背”也未嘗不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學生在自悟、反芻中將自然理解消化當初背誦的語言材料。修訂后的“大綱”第一次明確規定課內外閱讀量和背誦篇數,注重語言的積累:小學階段背誦優秀詩文不少于150篇(含課文),并在“大綱”后面附有古詩詞背誦推薦篇目80首,以此把積累語言落到實處。這反映了對語文教學本質認識的深化,必將有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三、廣泛閱讀
多讀多寫,是獲得語文能力的唯一途徑。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擴大閱讀量,其實也是在積累語言,充實語言倉庫。清代康彪總結讀書經驗時說:“閱讀必宜博,經史與古文時文,不多閱則學習膚淺,胸中不富。”清代王筠主張讀書要“取其多”,即是說閱讀面要廣。呂淑湘先生說:問語文學得好的人,無一不得力于課外閱讀。葉圣陶先生也強調指出:為養成閱讀習慣,為充實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讀不可。可見大量閱讀的重要。修訂后的“大綱”在規定背誦篇數的同時,第一次明確規定課外閱讀總量:五年制不少于100萬字,六年制不少于150萬字。
此舉旨在用適當增加課文篇數的辦法,引導教師拋棄繁瑣的課文內容分析的教學方法,改革并優化閱讀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旨在用規定課外閱讀總量的辦法,引起對課外閱讀的重視,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以較大的閱讀量來獲得較強的閱讀能力。可以預見,學生在小學階段有一二百萬字的閱讀量,腦子里裝著上百篇文章,八十幾首古詩,有了比較豐富的語言積累,讀寫能力定會增強。因此,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瀏覽、泛讀、速讀、精讀四種不同的讀書方法,讓學生學會根據不同文體、不同讀書目的以及自我需要,采用不同的讀書方法。在當今時代,尤其要注意速讀能力的培養,快速高效獲取有用信息。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在閱讀基礎上寫讀書筆記,既積累語言;又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應結合教學內容,適時引入富有時代氣息的新鮮閱讀內容,補充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以彌補現行教材的某種不足,讓學生在博覽群書中提高語文能力。
四、重視復述
復述是運用口頭語言或書面語言把聽到的、讀到的材料表達出來的技能訓練。復述旨在訓練學生系統連貫地表述的能力。復述時要對材料進行思考、加工,熟悉其中的詞語、句式和章法,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經過篩選,抓住重點。因而,復述不但能幫助學生掌握和積累語言,同時通過內化,規范了口頭語言,又訓練提高了學生理解、記憶、概括等多種能力。如果說背誦是小學生掌握和積累語言的有效途徑,那么,隨著年級的升高,復述同樣是掌握和積累語言材料的重要手段,并且是更高形態的一種學習語言方法。
復述根據要求和難易不同,可分為簡要復述、詳細復述和創造性復述。要求抓住語言材料中的重點詞句進行復述,是三者的共同要求。在提倡創新教育的今天,尤其要注重創造性復述,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善于質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如教學《田忌賽馬》一課時,可讓學生扣住“掃興”、“垂頭喪氣”、“轉敗為勝”、“目瞪口呆”等詞語,詳細復述課文,后作默寫詞語的練習,并引導學生對田忌何以取勝發表不同看法。如此復述為學生提供了充分內化語言的機會,使學生理解、積累課文語言材料時,又充分調動起其頭腦中已有的語言材料,自動激活、調出、選擇、重組,并在復述中得到檢驗,有效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五、充實生活
關鍵詞:循環經濟必要性問題對策
一、發展循環經濟的必要性
1.循環經濟是對傳統線性經濟的超越。經濟增長存在著兩種發展模式:一種是傳統增長模式,即“資源--產品--廢棄物”的單向式直線過程;另一種是循環經濟模式,即“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反饋式循環過程。傳統經濟增長模式在為人類創造大量財富的同時,其副產品――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卻導致了地球的生態環境失去平衡。因而,以閉環流動為特征的循環經濟模式正在受到世界各國的推崇。
2.構建循環經濟主體的參與行為機制,有助于人們對一些現實問題的深入理解。理論上,如果人們能夠意識到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性,或者傳統線性經濟增長模式的危害,則應該主動改變各自的行為,從而不需要任何外界力量的干預,整個經濟發展軌跡自然而然就會轉向新的均衡路徑――循環經濟模式。但現實絕非如此,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從傳統增長模式向循環經濟模式的轉變沒有一帆風順的,都需要政府的廣泛宣傳和強烈干預,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
3.從實際情況出發探討循環經濟的發展途徑,對未來的經濟發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循環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優模式,已經為我國認可并積極推廣。當前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熱點之一,就是區域(尤其是行政區域)的循環經濟建設。因而,加快對循環經濟發展的研究,構建契合實際情況的發展途徑,對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實現其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發展循環經濟遇到的問題
循環經濟發展剛進入起步階段,面臨的問題很多,借助對循環經濟發展狀況的分析及評價,對循環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簡述如下:
1.對循環經濟的認識還存在一些偏差。雖然全國上下都在積極推動循環經濟發展,但對循環經濟在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還缺乏足夠的認識,重外延,輕內涵,重治標,輕治本,思想上還沒有轉到從源頭抓起、生產全過程控制、減少污染產生的清潔生產上來。目前,雖然總體上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工作已啟動,但在貫徹實施省委、省政府全面推進循環經濟發展政策方面,各市(州)在重視程度上卻存在著較大差異。
2.發展循環經濟缺乏優惠政策的支持。目前,發展循環經濟尚缺乏必要的配套政策,尤其是缺少鼓勵企業開展循環經濟的優惠政策。同時,現有的激勵、優惠措施并沒有產生應有的效果。原因在于,相關部門與企業之間溝通不暢,一些政策的執行緩慢,認證過程復雜、繁瑣,落實尚未到位。
3.缺乏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持體系。從影響循環經濟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科學技術來看,循環經濟技術若得不到發展,許多循環經濟理念就只能停留在想法的階段。這都是未來有可能制約循環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此外,循環經濟蘊含一個內在的制約因素――循環經濟技術,循環經濟技術的發展,更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若沒有能力進行技術研究,則不可能去購買大企業開發出來的關鍵技術,只好維持現有的粗放生產模式。
三、發展循環經濟的對策
循環經濟強調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相互適應、相互促進和相互協調,是集經濟、技術和社會于一體的系統工程,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1.政府部門要加大推進循環經濟的力度,進一步提高對發展循環經濟的認識。政府和有關部門必須充分認識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戰略意義,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才能更快、更好地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將循環經濟相關考核指標納入各級部門政績考核體系。同時,在推動發展循環經濟中,要建立政府各部門的分工負責和協調機制,明確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環境保護部門以及資源管理部門、財政、稅收、科技、教育等有關部門的職責,形成職能分工明確、各司其責、協調合作的運作機制。
2.積極發展非政府組織。僅僅由政府推進陜西省循環經濟發展的進程是遠遠不夠的,政府還需要非政府組織的協助。一方面需要來自外界力量如政府和公眾的大力支持。因而非政府組織的發展首先要爭取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在政府支持下,加快自身的自治化進程,并與政府協商爭取必要的資金援助。另一方面需要非政府組織自身的不懈努力。非政府組織應該注重自身的發展,積極探索體制創新,增強其活動能力、組織和管理能力、資金籌措和運作能力等,充分發揮組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擴大在社會中的影響力。
3.加快循環經濟發展的立法進程,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法律保障。有關部門應結合具體情況,加快研究建立和健全循環經濟的法規體系,獲政府、行業和市各層次開展循環經濟立法工作。從政府層次上,循環經濟法規應更多地體現在鼓勵和倡導方面,而不是強制性的法規;在行業層次上,應抓緊制定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促進資源有效利用以及電子產品、包裝廢物等資源化利用和處理的專項法規和規章;在市層次上,各地應結合本地區實際,裁定適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規章。
關鍵詞: 基本活動經驗 積累 操作 探究 拓展
“基本活動經驗”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新增的“兩基”之一,“基本活動經驗”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見“基本活動經驗”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然而,面對如何幫助學生積累活動經驗這個問題,每個教師都面露難色。大家認為“經驗”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如何引導?如何積累?筆者認為,不論是經驗的引導,還是經驗的積累,都需要通過多角度的數學操作活動實現,在操作和思考過程中不斷感悟、內化、遷移,逐漸積淀下來形成經驗。
一、經歷實際操作,在體驗中產生
史寧中教授曾說:“我們必須清楚,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不可傳遞的,只能靠自身經歷。”圖形與幾何領域的基本活動經驗即是如此,應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通過實際操作不斷感知與體驗。只有充分經歷,才能積淀起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并深刻理解新知。因此,教師應遵循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征,在“經歷”上下工夫,讓學生經歷“說一說”、“摸一摸”、“描一描”等數學活動,獲得初步理解;而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現有理解水平梳理和分析;最后,實踐運用,充分體驗,“基本活動經驗”的形成就水到渠成,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很透徹。
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周長》的一個教學片斷:
師:想一想,這些圖形的周長可能與“周”字的哪一種意思相關?
生(推測):周圍、一圈兒、一周。
師:哦,根據你們的理解,誰來指一指這片樹葉的周長。(貼出樹葉,請學生在實物上指出)。
師:除了樹葉,在我們身邊還有各種各樣的物體和圖形。這是一張桌子(課件出示),什么是它的周長呢?誰來指給大家看?其他同學仔細觀察,他是怎么指的?
師:好的,請同學們用手指一指數學課本封面的周長給你的同桌看一看,指錯的地方同桌要幫助他改正。
師:都指完了嗎?指對了沒?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起點要做個記號)
師:我們身邊還有哪些物體表面有周長,找出來,并指一指、說一說。(學生演示)
師:(如圖)下面哪些圖形能找出它們的周長?哪些不能找出它們的周長?為什么?
小結:看來,封閉圖形才有周長。
師:那么,“周長”究竟是指這些平面圖形的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話總結出來?試一試!
此環節筆者始終以“什么是周長”為核心,通過“猜一猜”、“摸一摸”、“找一找”等具體操作活動積累經驗,引發學生自行操作、自我思考,讓學生獲得對周長的直接感受,明白“邊線”的意義,明白“從起點開始繞一圈又回到起點”才是一周的長度,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而“圖形與幾何”中就有大量便于學生操作的內容,如果用摸一摸、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等方式理解幾何概念、空間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系等,放手讓學生操作、交流,就能豐富學生認知的表象,積累體驗性經驗就能水到渠成。
二、深入研究探討,在思考中感悟
新課標指出:“教學中注重結合具體學習內容,設計有效數學探究活動,是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重要途徑。”那些沒有經歷過程的幾何圖形教學,在學生頭腦中只能留下一串抽象的數學符號和數學結論,更沒有圖形與幾何活動經驗可言。為此,教學中教師應設計適合學生探究的問題,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親身經歷知識獲得過程,在不斷的“做”與“思考”中積累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經驗。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教材特點;組織教學;途徑
由于體育課自身的特點―大都在室外進行,組織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種干擾,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組織教學,才可能使學生從心理和物質上作好充分準備,從而保證體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組織好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當前,大多教師都普遍認為體育課基本是“一堂課,兩個球,教師學生都自由”。有些學校則干脆停開體育課。由此導致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發病率上升。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諸如應試教育的影響,師資、經費缺乏等,但最根本的思想上對體育課不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復雜的相互作用使教學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采取一定的組織教學形式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從而實現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目的。然而,教無定法,任何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都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而變化的。怎樣抓好小學體育課的組織教學。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呢?筆者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同仁商討。
一、根據體育課的特點進行組織教學
抓好體育課的常規組織教學。體育課課堂常規是規范體育課的必要條件。教師必須嚴格認真,堅持不懈地抓好體育課堂常規教育。如:整體集合、服裝、精神狀態、禮貌行為、課堂紀律等常規訓練。教師要嚴格要求,反復訓練,使學生養成自覺行動,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進行。
抓好體育課各種階段的組織教學。體育教學過程是由開始、準備、基本、結束四個部分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學內容和學生情緒各不相同,因此,教學中教師要靈活地組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記出現先緊后松、龍頭蛇尾的不良現象。上課前,教師要組織學生布置好場地器材等,為上課做好充分地準備。上課開始的組織教學非常重要,教師要抓住學生大都還處在課間休息活動的興奮狀態中的特點,利用趣味游戲等方法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興奮地情緒穩定下來;基本部分是體育課的重要部分,教師應力求做到精講多練,語言生動,并不斷改變練習方法,在練習中引入競爭性游戲,不同形式的分組練習等,提高學習興趣;結束部分使學生的情緒放松。此時教師的組織教學更不能忽視,應采用一些調節情緒和恢復體力的放松性練習,保持學生的興趣。
二、根據教材特點組織教學
體育課中,同一教材的組織教學。同一教材在不同課時中重復練習的難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一年級投擲教材第一課時的要求是教會學生投擲方法;第二課時則要求學生初步掌握投擲方法。通過多次的重復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投擲方法等;每一次練習的難度都有所提高。對此,教師在教學中對同一教材的重復練習,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樣的組織教學方法,學生自然會感到枯燥無味而分散注意。因此,對于同一教材的重復練習,教師要根據“動型”規律逐步提高動作難度,適當改變組織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根據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組織教學
根據兒童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主要表現為:有意注意時間短、興奮過程和無意注意占優勢,好奇、好動、好模仿、好競爭等。同時,一節課中,學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緒等心理活動的變化也是不同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組織教學。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由于學生注意力在課的前半部達到高峰,意志力在課的中后部達到高峰,情緒則在課的后半部達到高峰。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應把新教材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學生對新教材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在課的后半部分則應安排一些游戲性較強的內容,激發學生興趣,同時要做主教材和輔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內在聯系進行組織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教師的組織教學要盡量體現在“新奇、活”的原則,采用多種多樣的,生動活潑的,使學生能夠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四、加強課外活動的組織指導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組成部分,是完成學校體育教學任務的重要形式,起到鞏固和虧大體育課的效果,使學生得到全面鍛煉。因此,作為體育教師,要與學生打成一片,課外活動要積極投身到學生活動中去,給學生多方面的指導,同時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讓學生尊重你,支持、配合你。堅持“兩操兩課”活動。課間操、眼保健操,不光要強調學生快速到場做操,而且要不間斷地提醒他們,做操不光是為鍛煉身體,更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鞏固學習成績。這樣學生就慢慢養成了良好的鍛煉意識和鍛煉習慣。課間十分鐘和課外活動也離不開老師的參與指導。為他們提供多種形式的比賽活動,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增添了學生的體質,提高了學生的自身素養,也有效地鞏固率體育教學效果,促使他們樹立“生命在于運動”的信念。
五、組織教學與管理如何貫穿于課堂
關鍵詞:高效課堂 教材 教師 學生
新課程背景下,構建高效課堂是每一位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高效課堂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全體學生主動而積極的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的課堂教學藝術。
高效課堂不能異化為“全面放手”的高效自學,教師的內功應體現在合理情境的選擇、問題創設的韻味、認知沖突的設計、運用點撥的精妙、精彩生成的把握、課堂進程的掌控。高效基于有效,有效源于教學設計的優化,優化的設計必須與有效的教學行為相匹配。下面我從五個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研究教材是課堂高效的基本點
教師對課程標準的領悟程度,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生學習的效果。三維教學目標中,過程和方法是關鍵性的目標,因為,知識和技能目標要在過程和方法中達成,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要在過程和方法中滲透。
提高教材處理功底的途徑主要有三條:閱讀教材、分析教材、整合教材。
理解教材和熟悉教材有較大的區別,熟悉教材是淺層次的、表面化的;而理解教材是深層次的,即要理解教材設計這些內容其預期的功能是什么。教材上所給的情景素材蘊含著編者的意圖,要領悟教材的編寫思路,整體把握教材的知識結構,處理好章節之間的相互聯系;還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再開發、創造和延伸,更好地發揮教材設計的“原始”功能,擴大教學效果。
二.學情分析是課堂高效的突破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真實狀態是決定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一)預測分析。
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要潛心研究學情,了解學生的已知和未知,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和設計。研究學生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充分考慮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準備情況和思維特點,掌握學生的認知水平;其次要充分考慮學生在情感態度方面的適應性,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再次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差異、個性特點和達標差距,以便為不同狀態和水平的學生提供適合他們最佳發展的教學條件。
(二)實時分析。
真正的學情源自于課堂,最有效的學情分析應是對課堂教學的高度關注,教師必須重視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隨時進行學情分析。一方面,要通過認真的觀察和傾聽,及時了解學生的所思、所為,并以此為依據合理地調整教學問題并適時地調控教學進程;另一方面,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準確了解學生的體會和感受,有效開發和利用課堂教學中的生成性資源,修訂、充實和完善教學方案,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三)反思分析。
經歷過課堂教學,通過與學生的對話和互動,教師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了解會更加準確;從課后學生完成練習的質量,既可以看出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課堂學習的效果,也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將這些了解、認識、感受與思考及時進行總結,不僅能為今后的教學提供有益的借鑒,也有利于及時補救教學中的不足。
三.問題設計是課堂高效的生長點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同樣的教學內容,如果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呈現方式如角度、時間、次序等不同,引起的教學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樣。在設計問題時首先要找準在哪里設計問題,然后再考慮如何設計問題,哪些問題是讓學生個體思考的,哪些問題是需要學生分組討論的。問題設計時必須緊扣教材重點與難點知識,呈現清晰的教學思路,從縱向與橫向的知識點綜合考慮,彰顯課堂的線索和結構。要大體有一個問題設計的走向,體現出問題之間的內在聯系,最好能有承上啟下、拓展延伸、前后呼應、環環相扣等特點。問題要有一定的思維容量,有思考價值,不能過于簡單,流于形式。
四.教學機智是高效課堂的支撐點
課堂是師生互動的場所,再完美的教學設計與課堂實施之間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師在落實教學設計時要充分發揮教學機智,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寓有形的預設于無形的、動態的教學實施中,根據學生的反應隨時調節教學的節奏與步調,隨時把握課堂教學中閃爍的亮點,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涌現的信息資源,利用教學機智生成新的教學方案。教師對生成性資源的處理效果,往往彰顯教師的智慧,也能反映出教師的專業素養。
五.適時點評是課堂高效的關鍵點
“點評”就是“點撥”與“評價”,這是高效課堂教師必備的兩種教學行為。一是把握“點”機。課堂是動態的,變化莫測,教師要善于觀察、準確判斷,該出“口”時就出“口”,不該出“口”時要封“口”。二是精選“點”招。如“點”而不“撥”、“撥”而不“透”、點破點透。三是錘煉“點”語。課堂實踐中,不少教師的點撥不到位,不能一語中的,關鍵是語言組織上出了問題,平時琢磨得比較少。作為點撥性語言必須準確、精練、富有啟發性和牽引性,力求起到一語開茅塞的作用。
高中課程改革以來,選修課、校本課程、校本課程開發等詞語頻頻出現,要落實選修課的課程開發,首先要厘清三者之間的關系。
這里已無須對選修課做界說,但應當強調,高中語文新課程中的選修課相對必修而言,是在其基礎上的延伸、拓展與提高。
校本課程是我國三級課程體系(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中的最基層,一般意義上,這三級課程是從課程的管理及開發者角度來說的。國家課程是國家規定的課程,由國家委托課程開發機構,根據不同教育階段的性質與培養目標,制定各學科的課程標準,規定課程內容,編寫教科書,并負責監督評估課程的實施,強調課程的統一性與基礎性。地方課程是在國家規定的各個教育階段的課程計劃內,由省一級的教育行政部門或由它授權的教育部門依據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發展需要而開發的課程,強調課程的區域性與差異性。校本課程則是由學校依據教育目標,根據當地的課程資源、學生實際等情況,自行開發研制的課程,強調課程的特色性與自主性。在我國三級課程體系中,國家課程是主體,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是補充。
對校本課程開發有兩種不同的理解:校本課程52的開發、校本的課程開發。本文論及的校本課程開發指校本的課程開發,即在學校現場發生并展開,以國家或地方制訂的課程綱要和課程標準為指導,依據學校自身的性質、特點及可利用的資源等條件,由學校成員志愿、自主、獨立或與校外團體或個人研究者合作開展的,旨在滿足本校所有學生學習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課程開發活動,是一個持續和動態的課程改進過程;廣義的校本課程開發是指在國家課程的總體框架內對學校所有課程進行整體的規劃、設計、實施和評價;狹義的校本課程開發包括校本化課程實施過程中的課程選擇、修訂、改編,也包括對國家預留課程空間的全新的開發。
厘清了這三個基本概念后,可以發現,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選修課開發是校本的課程開發,包括校本課程、地方課程的開發,也包括國家課程的開發。
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將各科目分為三個板塊:必修、選修I、選修n。其中選修I要求根據社會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適應學生不同潛能和發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礎上,分類別、分層次設置若干選修模塊,供學生選擇;選修d要求學校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的興趣,開設若干選修模塊,供學生選擇。可以看出,選修I系列的課程與必修課是基于社會共同需求基礎的,兼顧了學生個人潛能和發展需求,因而選修I課程受課程標準制約較大,強調課程的統一性與基礎性,當屬國家課程。選修n課程則帶有更強的地方、學校特色,其開發在不違背教育方針的前提下,由地方、學校根據當地實際及學生實際自主進行,強調課程的區域性與特色性,當屬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
一般而言,課程開發應包括課程綱要、課程目標、課程資源(含教材)、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要素。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教師對上述課程要素,開發程度各有不同,因 而課程開發也呈現不同的程度或方式,一般概括為課程選擇、課程改編、課程新編。
基于這樣的理解,高中語文選修課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開發途徑。選修I為國家課程,各模塊課程的開發基本是對國家課程的選擇、改編,是對已經編制好課程的實施過程的開發,開發程度較低,嚴格意義上講是國家課程的“校本化課程實施”;選修n為地方和校本課程,各模塊課程的開發應當是完全意義上的課程開發,即課程新編,包括課程規劃(如綱要、目標等)、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課程開發的全部要素。但在學校現場發生的課程開發行為,無論哪一種途徑,都屬校本課程開發范疇。
二、高中語文選修課的課程開發途徑
(一)選修I的課程開發:課程選擇、課程改編
該系列選修模塊的開發主要途徑是對國家課程的選擇、改編。從目前來看,絕大多數學校采用的是前一種開發途徑。
途徑一:課程選擇。
這一途徑對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要求最低,也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一種方式,其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模塊的選擇。
如前所述,作為國家課程的選修課I,課程標準規劃為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文化論著研讀、語言文字應用5個系列,并對每個系列的課程目標、教學實施、教學評價提出了具體要求,但每一系列有哪些模塊,課程標準僅做了部分示范性舉例,供課程開發者思考。詩歌與散文系列有唐詩選讀,小說與戲劇系列有中外戲劇選讀、中外小說戲劇名著精讀,新聞與傳記系列有新聞通訊的閱讀與寫作、傳記選讀,語言文字應用系列有語言文字專題、演講與辯論,文化論著研讀系列有先秦諸子論著選讀、《人間詞話》選讀、《歌德談話錄》選讀、中華文化尋根、社區文化專題。
一些國家出版機構或地方出版機構,依據課程標準中的選修課課程目標以及教科書編寫建議、選修課舉例等相關內容,組織力量開發了供學校選擇使用的選修課教材。這些出版機構開發的選修課教材,均按照課程標準規劃的5大系列編寫,在各系列下設若干模塊,一個模塊一本教材。隨著這些教材的出版,高中語文選修I除了課程目標外,有了具體的課程內容,模塊雛形形成,盡管還不成熟,但已經給教師開設選修課提供了較為豐富的選擇資源,教師可按照課程標準選修系列目標要求,在各出版社提供的選修課模塊(教材)中選擇。
途徑二:課程改編。
這一開發途徑的重點在“改編”對教師課程開發能力要求較高,除了課程選擇外,要求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對選擇好的選修模塊進行因地制宜的改造,以更好地滿足學生需求。
課程改編涉及的因素很多,這些因素大致可以歸納為5大類:(1)目的;(2)內容選擇;(3)內容組織;(4)學習經驗;(5)學習資料。這種改編必須以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為依據。高中語文選修系列各模塊的開發,課程改編應當是最重要的一種方式,但目前由于師資力量及其他原因的影響,這種方式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目前高中語文新課程選修中的課程改編主要發生在內容組織和學習資料兩個環節。一方面體現為對教材內容的重新組織,另一方面體現為以教材提供的某一內容為中心,進行課程拓展即學習資料的拓展。教師往往把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進行課程改編活動。比如人教版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詩歌之部》立足于古詩詞的鑒賞,分別從探究詩歌的旨意、把握詩歌的意境、體會詩歌的聲韻三方面組元,在教學時我們可以打破這一課程框架,重新組織內容,如該套教材第一單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即探究詩歌的旨意)選擇了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即體會詩歌的聲韻]選擇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我們知道這兩首詞的作者雖然一個是南唐后主,一個是南宋才女,但兩人均有國破家亡的經歷,并且詞作均以生活中的重大轉折為界,內容及風格有很大變化。教材中的兩首詞均以抒發“愁”情為主題,但一個是國破家亡之后懷念故國之愁,一個是新婚不久與丈夫小別的“閑愁”主題及手法也不盡相同。改編時可根據教材提供的基本內容,進行課程內容的重新組元,以“怎一個‘愁’字了得”為專題做研究性學習,在比較中學習作品,把握兩位詞人的創作特色。同時,宋詞中以“愁”情為題的作品還有很多,可適當拓展、補充,豐富學習資源,拓寬學生學習視野。再如以“光與影的旋律”為主題,整合古典詩詞中有關光影內容的作品,進行拓展學習,等等。課程改編的具體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是主題統整,也可以是其他方式,不必拘泥。
(二)選修H的課程開發:課程新編
高中語文選修n中各模塊課程屬地方課程或學 校課程,由各地方或學校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自主開發,這部分課程開發是完全意義上的課程開發,即課程新編,課程目標、課程資源、課程內容、課程計劃、課程實施等各要素,均由當地有關部門組織力量或由學校教師自主完成開發任務。
選修各模塊課程最能體現地方特色、學校特色,學校、教師有最大的創造空間,但對教師課程開發能力的要求也最高。目前只有很少量的學校能開設出較高質量的選修n系列課程。例如中國古典詩詞中有大量以西湖美景為題材的作品,地處西湖湖畔的學校可以開設關于西湖詩詞的鑒賞課;杜甫在蜀期間寫下大量詩作,地處天府之國的學校可以充分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開設“杜甫蜀中詩作賞析”成都的杜甫草堂、武侯祠有大量經典對聯,也可以利用這些課程資源開設對聯賞析課程,等等。
再如張愛玲作品大多以十里洋場一舊上海為背景,上海學校的語文選修課可以開設“張愛玲小說欣賞”等,上海建平中學即在高一年級開設有“解讀張愛玲”一周一學時,開設一學期。事實上,上海建平中學已經構建了一個較為完備的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全面提高的選修課課程體系。該方案一共設有39門選修課,其中有屬于國家課程,采用課程選擇、課程改編方式開發的課程,如《論語》解析、《孟子》選讀、中國古代史傳文學選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選講、中國古代詩歌選讀、現代詩歌鑒賞、先秦諸子散文選讀、歷代古文佳作欣賞、唐宋家散文欣賞與研究、《人間詞話》選讀、語用與修辭等;但更多的是學校自主開發的諸多新編課程,如“紅學”研讀、解讀張愛玲、武俠小說研究、港臺文學欣賞、生活美學等。
總之,不論是哪一種課程開發途徑,都應注意學科課程發展與學科素質的基本結構、學生個性的發展、社會與科技的發展等影響課程的三大因素。選修n尤其要注意:第一,補充性,將國家指導的必修課程不能完全滿足語文素養培養的那一部分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重點,以彌補必修課程的不足;第二,多樣性,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開發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選修課程,以保證學生個性化學習活動的需求。
三、目前語文選修課開發存在的問題
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選修課本應成為一個最有價值的板塊,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已實施四個54年頭的高中語文新課程還存在諸多問題,課程開發方面存在的問題尤為突出。
其一,教材開發取代課程開發。課程開發與教材開發應當是兩個概念,但由于學校不同以及教師專業化程度不足,能完全實現課程開發的學校很少,這使得選修課的課程開發基本上被教材出版機構的教材開發取代,學校選修課教學出現照本宣科的傾向。
其二,教師不具有課程選擇權。選修I系列各模塊為國家課程,其課程開發的基本途徑是課程選擇。課程選擇應當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教師要有選擇的權力,二是要有可供選擇的空間。由于一綱多本格局的形成,各出版機構開發的多種選修教材為教師提供了課程選擇的較大空間,但教師并不具備選擇的權力,絕大多數學校選修I系列各模塊課程的開設“選擇權”在高考,課程有無開設的價值與必要由高考說了算,因而各學校開出的選修I如出一轍,并且成為人人“必修”的選修課,如中國古典詩詞賞析,因為高考每年都有一道古詩詞鑒賞題。這樣一來,可供選擇的空間也就失去了實際意義。
其三,教師缺乏課程開發能力。教師課程選擇權的丟失,一方面是高考制約的原因,另一方面教師不具備高質量課程開發的能力也是重要因素。校本課程開發中教師應當是主角,但事實上有能力承擔主角責任與義務的教師數量有限。語文選修課的課程開發,要求教師具備課程論層面的有關課程開發的知識與能力,同時還必須具備該門選修課程的學科知識,并且對這一學科知識的把握應當是深入、系統的,這就對語文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其四,選修n銷聲匿跡。選修本是語文課程中最具特色、最能彌補必修課不足的課程,但由于教師課程開發能力不足,由于學校課時緊張,由于選修屬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很多學校并未開設,這使得選修n在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中實際上已經銷聲匿跡。
關鍵詞:民營經濟;民營企業;發展;培育
中圖分類號:F2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2-00-02
一、昆山民營經濟的特點
(一)數量大,發展速度快,門類集中
在2005年至2010年期間, 無論是昆山私營企業的數量, 還是其的生產規模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飆升。據統計2005年底,昆山民企總數為5280戶,2010年昆山民企總數為已經突破4萬戶。2006年,昆山新增個體工商戶為3500戶, 2008年猛增至21596戶, 之后經過短暫的調整期, 2010年止跌為升,達到10174戶。昆山市的民營企業數量已經名列江蘇省第一、資本總額名列江蘇省第二。走過輝煌的“十一五”,2008、2009、2010三年,全年新增注冊民資分別為110億元、137億元、200億元。昆山民營企業總量達到3.52萬家,累計注冊資本達到846億元,企業數量和注冊資本總量均在全省確立了“領跑”地位。
(二)規模小,中小企業居多,抗風險能力低
昆山規模型的民營企業還不多,個頭還不大,與先進地區還要較大差距。從工業產值來看,到2010年底,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僅923家,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983.6億元。與自身比,這個數字是“十五”期末的3.7倍,但與民營經濟發達的同類城市比,昆山民營經濟工業總產值尚有廣闊的爬升空間。統計數字顯示,到2010年底,昆山全市民營工業產值超億元企業93家、超5億元7家、超10億元7家,龍騰光電、三一集團實現產值分別達79.6億元 和78.4億元……。金融海嘯襲來,外向型經濟為主導的昆山感覺到寒意。小企業特別是對外依存度過高的小企業,紛紛倒閉,開始出現大量企業停工、半停工局面。
(三)外向配套企業居多,外向型經濟特征明顯
開放型經濟始終是昆山的“第一性”經濟。昆山不斷進行產業整合,本著“缺什么、補什么”原則,強化產業鏈發展,形成了招商引資的“葡萄串”效應。昆山外企多,這讓民營企業找到了發展的捷徑,就是外向推動、內外協作。在昆山,有的民營企業固定的和一家外企合作,有的則是將自己的產品供給多家外企。昆山的配套銷售額已占工業產值的相當份額,如輕工業高達30%,機械類占22%,電子企業占17%,紡織行業占16%,模具、電路板、兒童用品等行業也形成了配套企業群。
二、昆山民營經濟和本土企業培育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昆山民營企業在改革開放的大潮洗禮之下取得了快速發展,但由于自身的弱點和不足,外部激烈的市場環境和不足的政府服務環境,昆山的民營企業發展還面臨很多困難。
(一)民營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
1.國際化的龍頭企業少,引領帶動能力不足
昆山民營企業屬于小型微類企業, 是典型的“百姓經濟”和“ 草根經濟”,常常遭受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在國內,跨入全省乃至全國千強企業、百強企業行列的大企業寥寥無幾,屈指可數。在從國際層次來看,缺乏走出去眼光、能力和氣魄,國際化水平低,能夠叫得出名的跨國企業還沒有出現。從企業規模看,由于受經濟體制的制約和影響,地方政府對民營經濟的理解不深,也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民營企業的存在和發展。
2.制造業為主,處于產業鏈的低端
從總體上看,昆山民營企業出口形勢尤為喜人,并且連續幾年都保持上升的趨勢,但是這種增長并不能掩蓋其出口產品種類的性質上的缺陷。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及科技革命浪潮的不斷深入,脫胎于“農村工化化和市場專業化”的昆山民營企業面臨十分嚴峻的現實挑戰。民營企業不能適應全球化競爭的環境,其內生性弱點突出顯現。目前昆山民營企業具有“低端道路”的典型特征。從產業的分類來看,昆山民營企業出口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憑借成本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
3.家族式的經營,缺乏現代科學的經營管理體制
由于受傳統的文化思想根深蒂固的影響,家族制管理模式在昆山大部分中小民營企業存在。這種產權結構單一的管理模式,企業管理不規范,基礎管理制度不健全,所有權與經營權不分,在生產經營中,主要依靠同族、同鄉、同村的人,依靠血緣、親緣、地緣的關系進行生產經營和管理,專業技術、高級管理人才任人唯親,家族核心人員掌控企業的財務、生產、銷售。家族經營之下的企業決策實際上是家長個人決策,家長制作風,憑經驗管理,憑感情決策。家族經營的企業只可能再非常有限的范圍內挑選接班人,甚至接班人是注定的、不可更換的,企業發展后勁不足。
(二)市場環境
1.行業中介組織獨立性不強,薄弱的領導力
目前,昆山的民營企業重“單打獨斗”,輕橫向聯合,力量分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一個強有力的、獨立自主的行業中介組織的引導和帶動。在我國,行業中介組織等第三部門與政府的關系目前主要是一種依賴關系、“婆媳”關系,獨立性、自治性、民間性嚴重缺失,過度地受制于政府甚至直接被納入官方組織的網絡之中,處于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有些學者把它稱為“準政府組織”、“半自主的非政府組織”、“半官半民機構 ”,認為它們充當政府的“助手”、“傀儡”、“附庸”。
2.內需不足,經濟風險較高
改革開放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來,隨著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程度和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程度的加深,中國充分利用國際分工獲得的比較有優勢,走出了一條高投資的出口,低消費的生產型、出口型經濟發展道路,經濟獲得高速發展。現今,中國已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農產品生產大國、出口大國和貿易大國,中國的多項農產品產量排名靠前,制造業遍布世界各地,2009年超過德國奪得世界出口冠軍。但現階段內需戰略剛剛啟動,居民消費水平還比較低、消費能力比較弱、消費結構有待優化升級,中國尚未成為世界消費大國。
(三)政府服務
1.政府轉變職能緩慢,對民營經濟的服務不到位
托馬斯.杰弗遜曾宣稱“構成一個社會或國家的人民是那個國家中一切權力的源泉”,“首要的權力不管來自何處,只能歸于人民”。國家的權力來源于人民就要竭盡全力的為人民服務。當地政府在管理非公經濟的事務中,仍然慣性使然的實行上級對下級、“婆婆管媳婦”的計劃經濟時期管理國有企業的方式,只注重管理者的身份角色,不重視服務者的形象,沒有“親和力”,疏遠了彼此間的距離。一些領導干部不敢與民營經濟、老板經理大膽來往、“交朋友”,怕招來“傍大款”之嫌,缺乏直接了解情況事實;不少部門還習慣于開會作指示、提要求,領導臺上排排座,老板們在臺下“洗耳恭聽”,久而久之,會議開成了走形式,走過場,老板們“會趣”全無。
2.稅收政策不合理,賦稅居高不下,企業經營壓力較大
如果一個經濟體的稅負過重,將會遏制其經濟的活力,反而征收不到稅收;相反,如果把稅收減免到合理的范圍,稅率看起來降低了,但由于經濟活動擴展,稅基大幅增加,經濟發展和稅收都能得到良性發展。根據拉弗曲線,宏觀稅負超過某個臨界點,企業投資和經營就會縮減,個人收入也減少,政府稅收也隨之減少。當前稅制某些規定已經明顯不合時宜了,存在稅率過高,稅負過重、重復征稅等弊端如現行增值稅制中多把私營企業劃入小規模納稅人,使實際稅負高于一般納稅人。還有就是在昆山等外資企業較多地區十分明顯的企業所得稅和稅收減免方面,內外資實行兩套稅制,內資企業從投產之日起征收企業所得稅,外資企業則是從獲利年度起享受“兩免三減半”的政策有悖于公平競爭原則。
3.區別對待,民營企業準入困難,產業空心化問題突出
我國民營企業長期扮演著“二等公民”的角色,難以獲得與國有大企業同等的待遇。政府部門對民營企業存在片面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大量資金向國企傾斜,民營企業對資金的取得一籌莫展。理論上說要以人為本,公平公正,像對待外商那樣對待民營經濟,可在現實中,已出臺的一些相關扶持措施基本上沒有落實到位,依然在“望洋興嘆”,民營企業渴望何時能像外資企業一樣享受平等的待遇。雖然國務院早已在2005年出臺了《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企業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也就是“非公經濟36條”理論來說行業準入的大門應該是敞開了,然而,中間仍然隔著一層“玻璃門”想進入的企業仍然被“玻璃門”擋在門外。
三、昆山民營經濟和本土企業培育的路徑探尋
(一)市場創新
企業的生命在于市場,追求利潤是企業的天性和使命,而市場創新則是創造利潤的一個重要源泉。由此,昆山民營企業必須要善于研究市場需求,適應市場需求,滿足市場需求,創造市場需求,注重開發深度的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努力實現企業的區域性、屬地性市場角色向大市場理念轉變。昆山市東鄰上海,西依蘇州地緣優勢,立足昆山,培育本土型民企和引進外來型民企并舉方針,積極“融入上海,面向世界,服務江蘇”,充分發揮緊鄰上海的地緣優勢,抓住上海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及舉辦世博會的機遇,加快發展金融服務業、物流業等,與上海實現“錯位發展”。
(二)體制創新
民營企業產權具有“三緣”性, 即絕大多數昆山民營企業資本在產權上帶有強烈的血緣、親緣和地緣性。“三緣”產權是阻礙昆山民營企業確立科學有效的決策和管理機制;建立現代化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因素。產權改革的重點是以現代企業產權制度逐步替代以往的血緣、親緣、地緣關系下的宗法產權制度。民產權開放是民營企業產權改革的一種辦法。產權開放的目的是實現民營企業資本主體的多元化,這有利于消除“三緣”性宗法產權的現象。這種產權多元化改革,不但拓寬了民營企業的融資范圍,有利于技術進步,而且導致企業產權結構發生變化,從而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企業治理結構,使企業決策更加合理、有效。
(三)管理創新
管理創新是企業駕馭市場、獲得成功的重要途徑。昆山民營企業要善于根據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營的客觀規律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態勢,充分利用昆山外資企業多的優勢,努力學習外資企業先進的管理理念、科學的管理方法,結合自身實際,創新現有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層次以及管理流程,創建起新的管理模式、方式和方法,并以此從整體式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特別是發展戰略水平,以保障民營企業不斷實現新的超越。通過完善公司制度與治理結構來把“人治”轉變為“法治”,企業的規模直接決定了管理的難度, 如果沒有專門的組織和科學的分層管理制度,作為企業運行的機制,嚴格執行,其前景是非常渺茫的。
(四)人才創新
人是生產力要素中最活躍、最關鍵的因素,經濟發展的差距說到底是一個人素質的差異問題。創業意識、財富意識和風險意識。營造“想創業、敢創業、會創業”和“敢為人先、敢為天下先”的強烈氛圍,民營企業家要樹立辦大企業、干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人才是最大的財富,人才是最核心的競爭力,人才是鋪就“昆山之路”的基石。要加大民營企業的投入力度,關鍵是要建設一支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競爭能力和現代管理能力人才隊伍。要加大吸引、培養和建設各層次專門人才的力度,積極留住人才。創新人才選拔要注重德才兼備,品德和專業都要符合企業要求,還要要不拘一格降人才,選拔企業急需的有一技之長的人。昆山民營企業要加強和大學才訂單式培養的合作,著力打造“人才特區”,使昆山成為長三角人力資源流向的熱點地區,與此同時還要積極吸引具有國際經驗的海外留學人員。
參考文獻:
[1]陳乃醒,傅賢治.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
[2]馮莉.民營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決策探索,2009(2):58.
[3]王振宇,華樹村.淺析民營企業的發展戰略及革新――以昆山民營企業為例.科技信息,2007,34.
[4]錢秋霞.構筑民營經濟發展的新平臺――昆山民營經濟發展的實踐與思考.現代經濟探討,2003,7.
【關鍵詞】教育法治化;理念追求;制度建設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23-0031-02
【作者簡介】薛婷、魏峰,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江蘇南京,210097)。
縱觀歷史,從“人治”到“法治”的治理方式轉變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發展目標,體現出我國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從宏觀上把握住“法治”這一關鍵性路徑。教育作為關乎民生發展的重要領域,其中存在著影響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引發社會重要關切的突出矛盾。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教育領域的治理方式亟須轉變,依法治教無疑將成為我國當前教育治理體系和方式現代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我們需要在明晰教育法治化內涵的基礎上,結合當前教育管理實踐的現實和問題,用法治的思維和方式從理念和行動層面共同探索出深化當前教育綜合改革和推進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途徑。
一、教育法治化的內涵
從字面來看,教育法治化可以理解為將法律規范作為教育事業發展的依據,所有的教育活動都應當符合教育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所有的教育法律關系主體在從事各類教育活動時都應當遵守教育法律的規定和精神。
在理解教育法治化的內涵時,我們應該注意辨析幾對概念的關系:“依法治教”與“以法治教”、“依法治教”和“以罰治教”、“教育法治”與“以人為本”的關系。
首先,“依法治教”體現的是一種法治精神,并不排斥管理和發展教育中運用政治、經濟、文化等其他手段,而是強調綜合運用這些手段,但無論運用哪一種手段,都必須以法律為依據,其所強調的是以法律法規作為管理和發展教育的依據和最高權威,而“以法治教”則比較強調把法律法規作為工具和手段來管理和發展教育,這并非“依法治教”的初衷;另外,“依法治教”更多的是強調政府對教育管理權限的限制,強調相關權利的規范性與不可侵犯,是與行政法上的“控權論”思想相適應的一種模式,而“以法治教”則是與行政法上的“管理論”思想相適應的一種模式,它更加強調作為行政主體的政府與國家的管理權力,視法律為政府管理公民和行政事務的工具,政府的權力顯然高于公民的權利,公權力與個人私權的強弱對比顯著,這也并非現代化社會和教育現代化的追求。
其次,“依法治教”不能和“以罰治教”相混淆。鑒于中國傳統的重刑輕民的傳統,使得人們對法的認識產生誤區,實際上,法律的功能絕不僅僅是處罰, 它還有教育功能、評價功能、引導功能、保護功能等, 在教育領域法律的教育功能更是顯著。如果把“依法治教”定位為將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簡單地以處罰來解決,即“以罰治教(校)”,無疑將依法治教簡單化、片面化,顛覆其本質的價值追求和行為導向。
第三,“教育法治”與“以人為本”并非對立關系。“教育法治化”所依之法首先是以人為本的良法,其中依然包含著以人為本所追求的尊重人、關心人,而不是僅僅以模式化的條文限制人,只是其所蘊含的尊重、理解、關心、愛護是以“法治”的精神為支撐, 以法律法規的規定為尺度。因此,可以認為依法治教的治理之路中包含著“以人為本”的價值追求,同時也都是能夠實現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一終極目標的重要保障。
二、教育法治化的制度建設
從法治制度層面看,加快教育法制建設包括建立完備的教育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教育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教育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教育法治保障體系,即依法治教迫切需要形成教育實踐與管理的可依之法、具體法律實施的執行體系以及執行反饋的監管,建構一套完整的支持依法治教的制度框架。
經過改革開放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國家制定了8部教育法律、16部教育行政法規、70多部教育規章,各地制定了數以千計的地方教育法規和規章,我國的教育法律從無到有,教育法制體系不斷完善,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民眾法治意識日益提高,現行的教育法律法規一定程度上過于籠統、略顯滯后,基層教育實踐無法可依等問題依然較為突出,教育法律法規的需求與供給之間存在較大缺口,教育法制建設還不能完全適應國家整體法治推進和教育改革發展的步伐和需要。因此,探索教育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依法治教在法律制度層面的追求恰恰也是對這一問題的解決。
首先,教育立法是教育法治在制度層面的基礎。只有具備完備的教育法體系,才能使依法治教工作有章可循。當下,我們亟待出臺一些法律來彌補空白,例如規范學校組織機構及管理活動的《學校法》、保障考試公平的《考試法》等。同時對一些現行的教育法律進行必要的修訂以提高教育法律的科學性、適應性。
其次,盡管相關法律條文在不斷完善,但囿于教育法律施行渠道不暢通、教育行政執法不足,在法律實施的過程中沒有公正的教育執法制度,還是出現了校車事故、違規招生、經費截留挪用等一系列棘手的問題,這很大程度可以歸結為執法體制不順、教育執法機構不健全。在依法治教的制度體系建設中,亟待健全教育行政機關法制工作機構,在制度條文中明晰各自的職責、權限和程序,改革和調整教育執法權的職能配置,明確哪些教育部門作為教育執法的主體,為教育法律法規的執行理順道路。
三、教育法治化的具體行動
教育實踐與管理行為是教育法治化過程和效果的最直接體現。在法治理念和制度保障的支持下,教育法治化的本質目標是通過各級各類教育行為主體的合乎公平、公正、正義的法律指向的行為促進教育綜合改革的全面深化。不論是宏觀層面的國家教育行政機構,還是微觀層面的學校治理以及教師和學生群體關乎教育的行為,都應符合合法權限、合法程序以及合法行為這一本質要求。當前,由于政府、學校、社會與利益群體權利與義務的混亂而產生的行為是很多教育領域問題的根結所在。依法治教的一個重要目標正是試圖通過“法治”這一途徑厘清這幾者的權責劃分問題。
企業經營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經營活動,實現對利潤的獲取,以累積企業資本。但在實際的經營、生產過程中,因為一系列主觀或客觀的因素導致經營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在企業進行運營活動時產生阻礙或影響。所以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為了規避這類風險,降低經營成本,同時提升企業自身經濟效益,對風險的管理必須采取嚴格的措施。其中成本管理在風險管理中尤為重要,應該針對成本管理進行一系列有關規定,促進企業效益的提升。
一、風險管理的成本管理內涵
在企業進行經營時或多或少的會受到各類風險的影響,從而使經濟效益不能達到規定的目標。而對于企業成本管理來說,其中的風險是指企業對成本進行管理時,由于各種客觀因素或突發狀況導致企業在開展這類工作時受到影響,導致成本管理的目標不能達到預期,同時對企業造成了經濟效益的影響。
企業在進行各類經營活動時,大多數情況都會規定較為明確的利益目標和成本預算,成本預算對于企業制定利益目標、開展經營活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企業成本風險會對成本預算工作造成較大的影響,導致成本預算工作不能順利開展,以致不能順利完成利益目標。同時風險的不確定因素較大,其不可預測性導致對成本和運營活動的開展造成阻礙。但風險的存在可以通過一定的分析手段對風險進行預測和分析,并對風險進行及時預防或避免,可以保證將風險導致的損失情況降到最低,從而使企業利益最大化,順利完成經營活動。
二、成本風險分類
(一)職能分類
通過企業成本管理職能劃分可以分為成本信息風險和成本效益管理風險。成本信息風險是指成本在進行預算或核對時,由于各個環節中出現失誤或問題,導致成本計算信息錯誤,從而使成本預算錯誤,影響利益目標和商業運營活動的進行。成本效益管理風險是指影響企業在對最終目的追求時所產生的商業風險,包括實際生產中不可避免的客觀因素,都成為成本效益管理風險,對于這類風險需要引起重視。
(二)商業戰術、戰略分類
根據商業管理戰術和戰略可以將風險分為戰略性成本管理風險和戰術性成本管理風險。簡而言之,戰略性成本風險是指在企業管理內部中存在的問題,其中包括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員工的專業能力、企業管理制度、運營環境等一系列內部因素。戰術性風險是指在企業進行商業運營活動時可能會出現的與商業運營目的相反的不利因素,例如市場波動、環境因素等多方面外在因素,被稱作戰術性風險。
三、風險管理企業成本管理策略
(一)對成本管理進行嚴格規定
為了在企業中開展有效的運營活動,必須通過加強相關規定對企業中管理風險進行降低,形成風險意識,加強相關人員專業技能培訓,提高其對風險的判斷能力。對信息處理更加重視,將信息和成本結合實際情況對風險的具體情況作出判斷,對風險進行預測,盡可能確定風險的具體情況,從而進行規避和預防。企業內部中應當出臺一系列風險管理規定,加強企業內部的控制,并將各部門專業效能加以完善,通過內部審計的方式,對成本管理工作進行有效開展,并對成本使用實施監督,最大限度的避免成本風險的危害,從根本上解決企業成本風險管理問題。
(二)對商業活動中不確定因素加以控制
企業在商業經營活動中容易出現各類意外風險,使成本的預算工作不能很好的進行,所以需要對財務人員進行相關培訓,提高其專業素養,使財務人員在對成本進行預算時預見到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成本預算更加準確,同時也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確定因素的發生。同時管理人員需要對成本管理預算工作引起重視,加強對成本預算工作的支持,制定相應的規定和管理制度,使成本管理更加合理、科學,有針對性的對成本風險進行避免。在面對風險較大的商業運營活動時,要對投入成本進行更加嚴格的估算,防止發生意外情況導致企業資金大量流失,對企業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企業在進行一系列商業運營活動時要完全避免成本風險是不可能的。但成本管理風險可以通過采取一系列可取的措施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避免,使企業實現自己的商業目標。本文通過對風險管理進行分析和論述,提出了幾點較為有效、簡便的成本風險管理方案,但成本管理是企業經營活動中一項較為復雜的任務。對成本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可以較大程度提升企業成本管理效率,在商業活動中降低企業的成本。所以企業必須對成本風險管理有高度的重視,采用創新的方法對成本風險進行管理,才能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許亞湖.基于風險管理的企業成本管理創新研究[N].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0,(6):104-107
[2]孫.基于風險管理的企業成本管理創新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24):7312-7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