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業經濟環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構建農業循環經濟創新機制,逐漸形成成熟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和體系是目前的焦點。通過技術創新、政策創新、制度創新,形成多途徑、多層次、多產業聯動發展與融合發展的高效循環農業經濟格局,才能實現高效循環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高效循環農業的實施將引領整個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可提高農業生產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發展高效農業循環經濟有利于各產業的融合發展循環農業以產業鏈延伸為主線,注重農業資源循環利用與能量高效轉換,在科學安排系統內部及相關產業間的循環與再利用基礎上,實現單程式農業增長模式向“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循環的綜合模式轉變。高效農業循環經濟在具有現代農業運作高效性特征的基礎上,強化了農業資源的節約性,通過優化組合,實現優勢充分疊加而產生集成效應和相互疊加融合的放大效應。大力發展高效循環農業對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保障食品安全和日益增長的質量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實現農村經濟和生態環境效益的雙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循環不經濟是農業循環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難題目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資源和環境的雙重約束,需要從社會、經濟與環境等諸多方面全面考慮、整體推進。循環農業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是只注重循環、不注重經濟,缺乏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發展的動力,不少循環農業項目取得較高的生態環保效益,但是不經濟。二是內部結構不合理與農業集聚水平偏低,循環農業缺乏先進適用技術,難以構建完整的高效循環農業產業鏈。三是循環農業產業鏈上各獨立經濟主體間存在循環經濟目標不一致和行為不協調的矛盾,導致先進技術難以推廣,發展高效循環農業的積極性不高。四是農業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和考核監督機制缺乏,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經濟主體不多,經濟利益高于一切。五是高額投入已遠遠超出農民的承受能力,國家對循環農業支持力度不夠特別是資金投入不足成為重要的制約因素。循環農業建設可帶來優良空氣、干凈水源與優美環境,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業。作為對農業部門的補償,各地應在財政、金融上對發展循環農業予以大力支持。
(三)應尋求高效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循環農業是一個開放系統,只要關聯產業含有不可循環的元素,就能導致農業本身的不循環。大農業循環經濟理念基于生態學、系統論、共生論理念,用工業化手段和現代科學技術推動高效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實現循環農業產業鏈上各獨立經濟主體間的協同發展。大農業循環不僅是第一產業內部的循環,而且是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循環,實現各產業間的良性循環和聯動發展。各產業有各自的循環,又有相互間的大循環。在發展大農業循環過程中,將會不斷破解發展中的難題,不斷有所創新,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大農業循環強調運用現代科學新技術,在循環產業鏈各環節發揮作用,實現環境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物質能量循環利用最優化、環境社會經濟危害最小化。
二、應在發展模式上探索新思路、尋求新突破
高效循環農業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領域包括經濟、社會與自然環境,涉及的行業包括工、農、商等開放式系統。需要從社會、經濟與環境等方面綜合考量,明確高效循環農業發展目標,構建高效循環農業發展支撐體系和長效機制。
(一)努力探尋有特色的高效循環農業適用模式選擇正確、適宜的模式,將使農村在循環經濟發展道路上走得更遠、更順暢,為農業循環經濟創新發展提供科學依據。一是生態循環農業模式。應建立真正意義的種養加生態循環系統示范區,集成應用數字化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生態種植技術、生態養殖技術、立體種養技術、沼氣發電技術和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等,構建生態農業產業體系。二是區域大農業循環經濟生產模式,尋求區域內部最佳生態、環境、經濟效果。區域內多個子系統或多個單元產業群互相融合、協同發展,可形成緊密結合的有機循環整體,實現物質與能量的交換、轉化和循環,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三是工農業復合型模式。這是跨企業、跨行業、跨地區的循環經濟聯合體模式,是高效循環農業發展的趨勢。主要特點是在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基礎上,實現污染排放減量化、廢棄物利用資源化、生產過程清潔化,從而有效緩解經濟增長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四是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市場化、商品化和規?;J?。農業廢棄物利用面臨的主要矛盾表面上看是集中在收集儲藏和持續均衡需求的矛盾,實質是經濟社會效益的矛盾,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經濟價值難以實現,重要的是體制機制問題,農業持續發展、農業廢棄物利用并沒有引起高度重視?;诖筠r業循環經濟理念,應從一定區域農村經濟社會自然復合系統的大循環中,尋求農工商各產業系統集成和資源整合,實現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基于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和多產業融合的集聚作用,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進程。
(二)構建高效循環農業發展長效機制發展循環農業存在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矛盾。短期見效慢、成本高、風險大,僅依靠農民自身力量實現高效循環農業經濟發展面臨很多難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影響高效循環農業發展的因素越來越多。同時,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高額投入已遠遠超出農民的承受范圍,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支持。政策調控是化解長期效益與短期利益矛盾的重要方法。一是需要扶持及頂層設計,促進高效循環農業的推廣。在明確和突出政府對高效循環農業發展主導責任的基礎上,強化高效循環農業發展主要由市場化途徑解決,以市場化理念認識高效循環農業發展的資源價值,看待其發展前景,以工業化手段推進高效循環農業經濟發展,拓寬其開發利用的途徑。二是建立促進機制、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等,逐步形成良性循環的長效機制。在搞好地區農業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的基礎上,明確循環農業的發展方向。通過建立相關保障機制,扶持循環農業經營實體。通過建立循環農業開發專項基金,用經濟手段規范農業經營主體行為,激勵大力發展循環農業的農戶和企業。通過征收環境治理費、生態重建費等措施,促進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從事高效循環農業開發。
(三)產業集群與園區建設是高效農業循環經濟開發的有效載體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的重要意義在于能實現產業價值鏈集聚,形成集群效應。園區產業鏈是一個四維概念,指處于研究、生產、銷售、消費各相關生產環節中的不同功能企業或產業,在專業化分工基礎上,基于園區供需鏈、企業鏈、空間鏈、價值鏈四維有機融合構建立體網狀鏈條架構。價值鏈是引導園區產業鏈形成和發展的重要一環。價值的實現不斷引導園區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最終實現園區產業鏈價值的最大化。一是農業循環經濟園區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依托,對農業循環產業發展意義重大。園區中各產業集群形成一種新的空間經濟模式,在實現基礎設施共享、資源高效利用與優化布局的基礎上,深化產業合作,建立不同產業基于物質流的循環經濟聯合體,實現資源低成本、規?;透咝恃h利用,在保護農業資源基礎上,帶動其他產業及商業活動,為經濟交流提供重要平臺。二是現代循環農業園區與農業產業集群互相促進、協同發展。農業產業集群作為區域性新型生產組織形式,是由政府主導或依托市場形成的。農業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彼此間長期保持合作與競爭關系,基于巨大信息流的充分利用,滿足區域內市場需求,推進園區農產品品牌建設,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拓展園區農產品市場空間和農業發展領域,發揮園區產業集群的輻射與帶動功能。三是循環農業園區內企業可獲得規模經濟和外部經濟的雙重效益。各經營主體在競爭與合作中獲得競爭優勢,共同創造效益并促進產業發展,進而拓展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帶動產業的整體發展。
三、促進高效循環農業發展的基本思路
發展高效循環農業要以大農業循環經濟理論為指導,基于工業化手段和現代科學技術,在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基礎上,著力發展區域大農業循環模式,加速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模式創新。在整體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分階段推進。通過技術創新、政策創新、制度創新,形成多途徑、多層次、多產業聯動發展與融合發展的高效循環農業發展新格局,實現高效循環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構建大農業循環產業鏈,實現產業價值鏈的順暢連接發展高效循環農業的關鍵是構建循環農業產業鏈的網絡體系。針對農業生產規模水平偏低、結構不合理問題,構建完整的高效循環農業產業鏈。循環農業產業鏈有別于傳統的工業產業鏈,是一條通過物質循環與產業鏈延伸和反饋,基于農業生態系統以食物鏈為基礎的特殊產業鏈。農業循環產業鏈基于農業產業間融合發展與經濟主體空間布局,在高效循環中實現產業鏈的多次價值增值,促進網絡系統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產業結構日益合理。一是在明確和突出政府對高效循環農業發展主導責任的基礎上,強化市場作用,努力完善產業鏈網絡體系動力機制,實現循環農業產業價值鏈的連接。動力機制包括通過市場發揮作用的內源動力與基于宏觀調控的外源動力,兩者相互配合共同推動循環農業產業鏈運行及持續運轉。二是依靠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在物質流和能量流逐級逐層次流動中獲得最大限度利用的基礎上,使廢棄物再利用,實現循環農業價值鏈有效連接。循環農業產業鏈組成結構及網絡形式直接受價格變動影響。有效利用價格杠桿刺激各相關產業部門基于縱向主導與橫向耦合的方式,通過競爭機制優化產業鏈資源配置,有效協調循環農業產業鏈各獨立經濟主體間存在的循環經濟目標不一致和行為不協調的矛盾。
(二)加強區域性循環農業企業共生平臺建設,促進高效循環農業發展區域性企業共生平臺作為新型管理模式,成為支持高效循環農業發展的重要路徑。構建區域性企業共生平臺,可為經濟主體提供技術支持與信息化綜合服務。區域性企業共生平臺采用政產學研的組織模式,集成區域內優勢資源,構建區域性網絡化綜合服務平臺,為經濟主體發展循環農業提供系統、權威、高效的融資支持、技術支持、人才培訓、項目規劃及論證等。區域性企業共生平臺最大的優勢就是整合集聚多方資源,在區域范圍內經濟主體的相互配合基礎上,達到輔助區域內經濟主體發展的目的。一是政府在區域性企業共生平臺建設中應處于主導地位。政府主導是平臺建設發展的外驅動力。區域性企業共生平臺是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依據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的思路,處理好公益與經營的關系,強化和細化政府財力投入與規范化管理的同時,通過政府政策支持和組織引導,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平臺建設,加快區域性循環農業企業共生平臺建設進程。二是通過企業化與市場化運作,保持平臺發展活力和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通過完善平臺的制度框架,推動平臺規范運作的制度建設,提升平臺的服務能力和功能。
(三)建設高效循環農業示范區,推動高效循環農業發展高效循環農業示范區與經濟園區類似,是集約化程度較高的一種經濟形態,也是推進高效循環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示范區的主要特征是區域代表性強、產業特色突出,對其他區域起示范和引領作用。一是理順示范區發展思路,促進區域資源高效循環。發展高效循環農業示范區,要立足大農業循環,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發揮示范園區多種功能,在充分利用園區資源優勢和環境優勢的基礎上,共同組成大農業循環經濟產業鏈系統,探索并推廣新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二是創新工作做法,在突出特色基礎上積極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強化對示范區的政策扶持和指導,改變因資金不足和政策空缺阻礙運行的狀況,努力實現示范區有害污染物的內部循環,形成集聚效應。如,發展高效農作物種植示范區、現代奶牛養殖基地示范區、農村休閑觀光示范區、生態果園示范區與現代設施農業示范區等,為提高食品保障能力奠定基礎,帶動周邊農戶致富,對現代農業發展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
關鍵詞:農業循環經濟 農產品 科技力量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提供國家生產發展的基礎,為此,我們應始終將農業生產放在首位。由于我國耕地有限,人口眾多,如何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產業化進程,提高農業生產質量,促進農民收入的提高,是社會各界要思考的問題。實踐證明,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只有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建設生態文明體系,調整產業結構,實現農業經濟結構的優化,才能全面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
一、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必要性
1、循環經濟是我國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
“三農”問題是國家一直在探討、解決的重要問題。要促進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從根本上講,就是要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每一個經濟模式都會帶來不同的經濟效果,而傳統農業的“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生產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了,其單一的、粗放的生產模式導致了大量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生態問題日益嚴重。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循環經濟是實現我國農業生產穩步、持續進行的保障,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手段。
2、循環經濟是解決農業資源與環境問題的根本方法
在農業生產中,傳統農業生產帶來的危害與日俱增,破壞了自然環境,造成了生態污染和資源浪費,如稀缺資源的過度開采使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亂砍亂伐、過度放牧等;我們使用的化學肥料、動物糞便、農用塑料薄膜等都會對農產品造成污染,加上我國龐大的人口數量,農業生產所面臨的壓力和挑戰十分嚴峻。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同時保護環境,維持生態秩序,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發展循環經濟。
3、可以有效地提高農產品的質量
我國是農副產品出口貿易大國,這一環節對社會經濟建設來說十分重要,但長期以來的“綠色壁壘”在國際貿易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由于我國農產品質量不高,質量檢測體系不完善,導致我們在生產時,大量使用化學肥料帶來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很多農副產品農藥殘留超標,這也是不少國家拒絕進口我國農副產品的一大因素。
二、有效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的思路與方法
1、因地制宜地選擇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模式
現代農村要建立和推廣生態型家庭經濟,尊重自然界食物鏈規律,構建以“種、養、加”和沼氣為主的農業循環生產,村民們利用這些循環,廢物利用,解決廁所衛生、畜圈衛生、秸稈氣化、排除污染等問題。而我們所熟知的沼氣,是發展農業循環經濟過程中的巨大成功。沼氣的使用促進農業向畜牧業轉化,同時改變了農業生產能源結構,提高了廢物利用率,既清潔又增收。
2、加強循環經濟教育,構建新型的循環經濟文化氛圍
農業生產不能光依靠自然,還要求我們自覺。加強農業生產、管理者的環境保護意識,做好現代農業生產培訓、教育,鼓勵全民參與循環經濟建設,提高公眾意識,只有得到全社會的支持和幫助,農業循環經濟才能真正發展起來。在實踐中,我們應加強對公眾進行循環經濟教育,從人的內心出發,落實教育,構建完整的、和諧的循環經濟環境,幫助人們逐漸樹立農業循環經濟的生態文化理念。落實循環經濟教育,需要我們將之當成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維護生態環境健康的工作之一,并將其納入農業職業教育及經濟、管理、環境等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之中。教育要從小做起,緊跟素質教育的步伐,從小學開始培養學生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觀念,杜絕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學校教育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場所,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媒體公眾的力量,有針對性地組織社區活動,滿足大眾的需求,并開展豐富的推廣活動,吸引公眾廣泛參與。
3、建立健全現代農業的科技支撐體系
科技力量是支持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基礎,現代循環經濟與先進的科技水平是密不可分的,我們要重視科技的發展,提高農業生產科技含量。傳統的農業生產技術也有一些可取之處,我們應在實行循環經濟的條件下,選擇優秀的傳統生產技術,融入一定的科技力量,加大投資,讓傳統技術變得更容易操作,更有利于節能環保,從而為循環經濟的研發提供條件,構建完善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系統。以市場經濟為基礎,加大宏觀調控,注重生產研究,與時俱進?,F代研究的重點是如何減少污染,實現農業生產的無公害以及節地、節水、節肥、節能、節材、節人。農業科技能幫助農業生產實現產業化,但這還需要研究人員不斷探索,加強農業科技研究。農業技術服務部門應鼓勵群眾積極參加農業生產研究,形成農業循環經濟技術推廣網絡,為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
三、結語
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水平、質量,同時保護生態環境,為國家工業建設提供堅實的基礎,解決三農問題,幫助農業富裕起來。在實踐中,農業部門要根據農村自然條件,有針對性地開展循環經濟建設,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并總結經驗,發現不足,建立一套農業循環經濟發展體系,為全面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提供示范和借鑒,實現農業循環經濟與社會其它經濟行業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毛海峰.關于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思考[J].北京農業,2011,(21).
1.國內農業信息化發展
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晚但發展快,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先后開展了多種應用于農業、資源、環境和災害方面的技術性研究,其中包括數據庫與信息管理系統、專家系統、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等。隨后為推動農業信息化建設,開發了“金農工程”。該工程主要包括建立農業監測預警系統、農村市場與科技信息服務系統、農產品和生產資料市場監管信息系統、開發整合國內外農業信息資源以及建設延伸到縣、鄉的全國農業信息服務網絡,打開了全面開展農業信息化的新局面。政府各部門的政策、科技服務等農業信息也同時向農村延伸,電視、電話、計算機等基礎設施逐步推入農村,初步建立起農村信息化的氛圍。以電子政務為核心,科技、水利、氣象等合作部門或獨立地建立了面向“三農”的信息服務和培訓網站。如今,我國農業從生產管理,農村從文化教育到文化生活,信息化已逐步得到普及。并且在信息化過程中,可以明顯地看到農民獲利的痕跡。
1.1加強農業循環經濟的基礎理論研究
首先科研工作者要認清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現實意義,并從科學的角度清晰地闡述農業循環經濟的概念以及在我國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從而為具體開展循環經濟的操作方案提供理論支持。
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針對我國農村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宣傳標語、板報等多種傳播媒介,使廣大農民更深刻的認識在我國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必要性以及由此帶給農民的好處。從而使農民樹立綠色消費、創新生產的觀念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價值觀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增強政府及企業與廣大老百姓的聯系,政府及企業應積極鼓勵公眾參與,引導公眾樹立新發展觀(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新價值觀(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需要我們維系的生態系統)、新生產觀(盡可能利用可循環再生資源代替不可再生資源,利用高科技投入來代替物質投入)和新消費觀(綠色消費,限制一次性產品消費)。
1.2加強農業循環經濟的技術創新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因此技術創新是傳統農業、現代農業向農業循環經濟過渡的關鍵因素。這就需要各地政府有關部門如環保,科技部門牽頭,以支持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新技術為重點,進行科研項目的立項與招投標,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及企業研發機構的力量開展科技攻關,用科學技術推進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2.培育農業循環經濟的載體
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是產業集群,政府應通過財稅、金融等各種手段,加大對有技能的勞動力群體、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業信息服務等方面的投入,形成植根于本地的農業產業集群。這就需要企業間建立一種學習和交流的機制,即鼓勵各企業間建立一定的聯系以促進交流和學習,用以增強企業間的承諾和信任。
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的農業國家,農業的發展不僅關系到我國的經濟,也關乎我國的國際政治地位,十以來,中國的糧食生產依然保持上漲趨勢,與此同時,出口和進口食品也在增加。農業是民生的基礎,是我們生活的來源,黨和國家重視農業的發展。本文就?r業經濟的發展問題,站在經濟管理的理論高度,在新農村時代的背景下,對我國農村經濟進行探討,行文如下:
一、農業經濟管理弊端
(一)農村基礎建設水平懸殊巨大
盡管中國早期的農業在基礎設施等方面取得了些許成績,但不同地域之間仍然千差萬別、參差不齊,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難題。
(二)農業管理服務人才缺失
農業管理思路逐步轉向現代管理模式,農村治理人員綜合素質薄弱,可能直接導致農業生產和收入的減少。農村的老齡化速度過快,大多數年輕人已經在城市里面工作了,農村勞動力顯然是不夠的。
二、新農村建設環境
關于新農村建設,在黨的第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方針,這不僅為我們新農村的建設明確了目標和方向,也指明了方法,針對農業、農村、農民,從新產業、新村鎮、新設施、新農民多個角度給予了指導的意見。
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發展的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管理體系逐步完善,調整適應地方條件,不斷優化和升級產業結構,是中國新型農村農業健康和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局面。農業管理的改革與創新,不僅使許多農民重新審視自己的資源,而且也使農業管理體制的管理與經驗的結合。農村經濟的發展使許多貧困家庭富裕,也發揮了社會保障的穩定作用。
三、新農村建設農業經濟管理的建議
(一)資金保障
要確確實實的加大優化農村生態環境,改善農業基礎設施的使用,引入人才和科技等方面的投入,要有政府專項的和配套的政策性資金支持,并通過政策等各種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注入,并有相應的監督機制。
(二)人才保障
農業管理人員應具有奉獻精神和服務意識。要做好每一項工作,不能雜亂無序,要專業不能自由散漫,除了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外,還要了解相關的國家政策。農業管理者應該擁有,與人溝通的能力,特別是與職業經理人交流的能力,可以分享信息,交流資源,學習他人的工作,把精華帶進公司,通過改革不斷改進創新,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結交相應的社會資源,建立良好的管理體系,提高工作效率。
(三)思想宣傳
提高農民對發展的認識,號召其共同做好服務,進行資源整合,增強各部門合作意識,促進農村工業化建設。在公共事務中,創新越來越重要,重視農業管理的創新,促進農業的進步與繁榮。
(四)體制創新
在這里之所以強調體制上的突破,是因為農業尤其現代農業的發展已發生了諸多變化,傳統農業增長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新的發展計劃和目標的指導下,有新的想法和對策。這就需要我們突破自身局限思維,要有改革精神,對國家政策保持高度關注,在許可的前體下敢于突破壁壘、大膽嘗試,在充分的政策理論研究和實踐論證下,探索新路子。
(五)制度創新
加強對農業經濟發展、國家宏觀調控和控制體系的制度保障,才能更好促進農業經濟、提升抗風險能力,實現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和騰飛。在發展的道路上,要有效地消除障礙,就要加強農業各方面特別是支持經濟制度改革,只有如此,才能夠從制度上和根本上為我國農村社會經濟提供有力可靠的發展保障。
(六)產業化建設
采取實施農業產業化的戰略的相應措施,可以有效地促進農業發展,促進農產品基地建設。在中國農業相關政策條件下,各種類型的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和相關的中介服務組織取得了快速發展,受利益的驅使,各種各樣的組合和個人也進一步參與進農業生產過程中,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經濟的組織形式和發展水平。例如,土地流轉政策驅使下,企業進入農村,與村民簽訂流轉協議,實現農產品的規模效益,吸納農民就業,實現科學化、標準化的農業經濟管理。
(七)信息化建設
計算機網絡對社會的進步的有效實施和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礎,大數據在農業技術的應用加快了信息化的過程,農業生產效率大大提高,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確保農業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引進一批技術設備,帶進一股新思想潮流,學習一批新的管理手段,培養一批信息化管理服務隊伍,以技術為突破點,帶動農村經濟各影響要素全面提升,最終實現管理效果。
1.1循環農業經濟認識不夠由于循環農業經濟理念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新的經濟發展理念,關于這方面的宣傳力度不足,而農村地區缺乏網絡信息傳播,導致農村地區廣大農民對循環農業經濟缺乏深刻、全面的認識。農民的農業經濟“創富”心理仍然停留在傳統農業經濟增長模式上,盲目追求近期利益,一味的索取農業資源,造成資源浪費,也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
1.2尚未建立完善的循環農業經濟發展制度雖然我國近年來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環境保護、節約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規制度,但由于其中部分條款的概念以及方向較模糊,并不能實施有效的分段治理以及末端管理,與當前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的要求并不能達到協調、一致。
1.3市場反應“遲鈍”循環農業經濟建設與市場密切相連,消費者目前并不了解農業環境污染的嚴重程度,農產品中有害物質的含量等方面知識,導致消費者并沒有形成明確、正確的農產品選購判斷能力,結果導致循環農業經濟發展與市場缺乏聯動機制,并不利于循環農業經濟的發展。
2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內涵
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經循環經濟理論以及可持續發展理論與生態系統有機融合,通過不斷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農業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多級重復有效利用,實現低污染甚至零污染農業廢物產生和排放,將農業經濟活動與農業生活系統進行有效整合,共同構建科學、合理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循環農業經濟體系主要以實現農業經濟活動與生態系統的高度統一為基本原則,以可持續發展以及綠色GDP為主要導向,以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為根本動力,遵循“5R”法則,優化、整合農業生產到產品消費的整個過程,充分挖掘自然資源以及環境容量,提高產品的循環利用率,實現有毒、有害因子的零排放,保護生態自然環境,實現農業經濟的自然化和生態化。從經濟角度分析,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實際上可以將不同農業產業與生態系統保護相結合,實現多樣化的資源共享,使農業經濟具有低耗、優質、生態、高效的特點。實踐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有效組合資源利用、環境保護以及廢棄物排放等多個環節,最大限度的降低農業成本,使農民農業增收,推進農村經濟與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循環農業經濟體系將所有與農業相關產業的經濟活動都以“資源一成品一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模式形成一個閉環流程,在循環農業中,使能量、營養、水資源等一切投入的資源和能源在整個持續循環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實際價值,提供資源的優化配置,最大限度的降低農業經濟發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因此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內涵實際上將農業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實現了高度統一,不僅可以有效彌補自然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問題,同時還可以有效解決生態農業發展過于重視環境保護,而影響農業經濟效益的問題?,F階段,我國的社會現狀是人口極度“膨脹”,資源短缺,環境污染惡化,生態蛻變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做好農業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環境之間的協調,才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3構建我國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思路以及策略
3.1加強循環農業經濟的宣傳力度為了促進我國循環農業經濟的發展,首先應該加強對循環農業經濟的宣傳力度,讓廣大農民樹立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理念,可以充分利用宣傳車、電視、廣播以及現代各種網絡技術等途徑進行宣傳,讓循環型農業經濟理論能夠在農村地區廣泛普及,轉變農民的農業經濟增長觀念,認識并明確循環型農業對自身利益以及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和好處,從而為推進我國循環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以及堅實的理論基礎。其次應該積極引導社會公眾樹立全新的消費觀以及發展觀,大力倡導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倡導合理、健康、綠色消費,盡量減少一次性消費,重視人與環境、自然的和諧、和平相處,建立良性循環生態系統。
3.2加強循環農業經濟的技術創新科技是循環農業發展的動力,人才是實現創新與發展的根本,因此應重視加強對農業科技人員的循環知識教育以及技能培訓。首先應制定科學、合理的循環農業發展人才培養規劃,強調訓練的短時、高效,能夠在短期內即可快速提高農業科技人員的專業素養。政府部門應加大對循環農業經濟科技的推廣力度以及投入,進一步完善農業科技管理體制,構建多元化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創新、改革農業循環經濟技術。其次政府應做好帶頭作用,凝聚全社會人員的力量積極參與、投入農業循環經濟創新工作中,促進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的市場化發展。
3.3建立健全的循環農業經濟相關法律、法規制度雖然加強宣傳農民以及社會公眾的循環經濟發展觀念非常重要,但實施強制性的法律、法規制度是落實人們行為、思維的有效手段。比如可以建立《強制回收的產品和包裝物回收管理辦法》、《綠色農業生產管理辦法》以及《食品安全法》等,通過強制性的法律、法規制度讓遵守循環農業經濟行為成為一種社會準則,加強人們的法律意識,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同時應建立科學的獎懲制度,對于一些違反循環農業經濟制度的單位及個人應給予適當的懲處,建立農業循環經濟制度的嚴肅性與權威性。
統籌城鄉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一個全面系統工程。如何在實現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富裕的同時,使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和諧發展,使我們的社會不僅是物資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社會,同時還是生態文明的社會、生態安全的社會,是一個現實和長期的命題。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關系密切,對農業的多功能性及其在保護環境中的意義、作用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文明的發展進程。在人口增長巨大的壓力下,中國農業過去幾十年一直把產量作為發展的第一目標,社會效益尤其是生態效益被忽視。農業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農業面源污染已經成為中國水體污染嚴重流域的主要污染來源,其貢獻率大大超過來自城市生活污水的點源污染和工業的點源污染。盡管中國目前農業面源污染的程度已十分嚴重,但各主要驅動因素仍然有增無減,農業和農村發展引起的水污染將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最大挑戰之一(張維理等,2004)。有機農業具有經濟、社會、環境生態三大效益,正逐步得到社會的公認。有機農業有利于水土保持,保護生物多樣性,減少地下水污染,保護地表水水質以及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等(謝標等,2002;席運官等,2006)。有機農業是環境友好的替代農業模式,是生態農業的一種具體模式,同時兼顧了經濟、社會和環境生態效益,發展有機農業對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現有文獻大多是從技術角度研究有機農業的環境效益(盧東,2003;任杰,2004;王國成,曹嫻,2007),而從生產者(農戶)對環境效益的認知角度分析有機農業的環境效益的文獻不多見。本文通過調查問卷分析有機水稻生產者(農戶)對有機水稻生產環境改善情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從生產者層面探討有機生產環境效益。
二、數據來源說明
本文數據是作者在黑龍江五常市民樂鄉對100余戶有機水稻種植戶的入戶調查數據。黑龍江是中國大米的主要產區之一,五常市是黑龍江優質大米產區,也是有機大米面積較大的地區,其中,民樂鄉有機水稻種植面積近3萬畝。本次調查102戶,有效樣本100戶,有效樣本比重占98%。對因種植有機水稻改善環境狀況所希望的補償意愿與因環境改善而愿意的支付意愿針對不同農戶進行調查,主要為了避免給被調查者造成混亂。補償意愿調查70戶,支付意愿調查30戶。調查采取調查員入戶詢問的方式進行,由調查員根據問卷向被訪問者提出問題,被訪問者自己回答問題,調查員負責解釋其不明白的地方。
三、農戶對有機農業環境效益認知情況的統計分析
被調查樣本中認為對環境改善和自身健康有和非常有好處的達到92%,農戶對于有機農業生產對環境改善和自身健康影響的認知程度是比較高的。在實現有機生產的村莊里,看不到臟亂現象,聞不到畜禽糞便的氣味,農戶切身感受到有機農業生產給周圍環境帶來的變化。有機農業生產需要大量的有機肥料,原先造成環境污染的畜禽糞便以及農業廢棄物變廢為寶而加以利用。從事有機生產者最直接的感受是不用擔心農藥對自身身體的不良影響,稻田里的小動物種類和數量逐漸增多。在政府是否應該鼓勵有機農業生產來改善環境時,被調查的70個樣本中有69個認為政府應該鼓勵有機農業生產并給予一定補償,占到被調查樣本的98•57%,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農民意識到有機農業對環境的改善是一個公益性的事情。在由于有機農業生產對環境的改善帶來多大好處的問題上,被調查的30個樣本有29個認為有好處,26個樣本農戶認為每年帶來的好處大于300元,認為超過500元以上者有21人,達到70%,說明有機農業生產能給生產者帶來能夠感知到的變化,對生產者來說,環境效益切實存在。在假設公司不存在的情況下,由政府補貼來促使其從事有機水稻生產,其補貼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為由于有機農業生產對改善環境所付出成本的一種補償。從表3看,500元也不愿意從事有機水稻生產的樣本有8個,這些農戶就不是完全出于經濟效益來選擇有機生產了,雖然有機水稻生產成本高于常規水稻生產,產量低于常規生產,但500元/畝足以彌補有機水稻生產帶來的成本增加和產量降低的損失。其一可能是銷路和技術。如果沒有公司高于常規大米收購,農戶就不愿意種植有機水稻,而公司所提供的技術服務是農民規避風險的重要途徑;其二可能是,因當地土地流轉比較普遍,部分農戶可能有放棄農業生產的打算。從表4可以看出,土地逐步集中的趨勢比較明顯,并且該地區戶均耕作面積比山東要大得多。政府如果補貼300元/畝,有60%的樣本農戶愿意從事有機水稻,也就是說40%的農戶認為有機水稻生產由于成本增加和產量減低帶來的損失大于300元/畝,以樣本戶均33•23畝有機種植面積計算,如果不能溢價銷售的情況下,從常規水稻生產轉到有機水稻生產戶均損失9900元以上,這可以近似看成為環境效益所發生的成本。調查樣本中,認為環境的改善能給自己帶來800元/每年的只有36•67%,也就是說,63•33%的農戶認為環境改善給自己帶來的好處小于800元,這和改善環境所付出的成本之間存在巨大差異。綜上所述,生產者所享受的有機農業生產帶來的環境效益無法彌補有機農業生產所投入的成本,也就是說,有機農產品必須通過市場溢價或政府補貼才能維持其持續生產。因此,增加政府對有機農業的支持力度,提高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支付意愿,是推動有機農產品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四、有機水稻生產者環境效益的支付意愿和所希望得到的補償意愿的計量分析
(一)意愿調查評估法(CVM)的原理
意愿調查價值評估法(Contingentvaluationmethod,CVM)也被稱作條件價值評估法、虛擬市場評估法,它是典型的陳述偏好技術,利用效用最大化原理,通過構建虛擬的市場來獲知人們的支付意愿(Willingtopay,WTP)或接受補償意愿(WillingtoAcceptcompensation,WTA),從而以支付意愿和接受補償意愿反映人們的偏好。CVM經常用于估計環境效益改善或環境質量損失的經濟價值,與市場價值法和替代市場價值法不同,條件價值評估法(CVM)不是基于可觀察到的或預設的市場行為,而是基于被調查對象的回答。直接詢問調查對象的支付意愿既是條件價值評估法的特點,也是條件價值評估法的缺點所在(張志強等,2003)。CVM的經濟學原理是:消費者(有機水稻生產者)對某產品(或環境改善帶來的效用)具有消費偏好,其對該產品的消費量用x(受消費者支配)表示,產品用q表示(不受個人支配),消費者的效用函數可以表示為:u(x,q),消費者對該產品的消費受其可支配收入y和該產品價格p的限制。在一定的收入限制下,消費者力圖達到效用最大化的消費Maxu(x,q):,其中,∑pixi≤y。受限的最優化產生一組常規需求函數:x=h(p,q,y)(1)消費者的效用u=(p,q,y)可用間接效用函數表示v(p,q,y)。假定該產品價格p,消費者收入y不變,當該品q從q0(環境狀態)到q1,相應地,消費者的效用從u0=(p,q0,y)到u1=(p,q1,y)。假設這種變化對消費者效用是一種改進,即q1≥q0,則:u1=(p,q1,y)≥u0=(p,q0,y)(2)這種效用變化可以用間接效用函數來測量:v(p,q1,y-c)=v(p,q0,y)(3)式(3)中的補償變化c,即是當q從q0變化到q1而效用在變化后與變化前保持不變時所要推導的個人所愿支付的金額,即CVM調查試圖引導的回答者個人的WTP或WTA。
(二)兩階段二分式選擇法的計量模型
本文采用兩階段二分式選擇法(double-boundeddi-chotomouschoicemodel)計算支付意愿,即問卷中要對消費者進行兩次的二元選擇。在問卷調研中,第一階段對消費者提問“愿意對環境改善或政府補貼的支付意愿為T元嗎?”,如果回答為“愿意(yes)”,則在第二階段給出一個高的提示金額Th;如果回答為“不愿意(no)”,則在第二階段給出一個低的提示金額T1,T1<T<Th,具體示意圖見圖1。因此兩階段二分式選擇法最后得到的回答有四種,即“愿意(yes)/愿意(yes)”,“愿意(yes)/不愿意(no)”,“不愿意(no)/愿意(yes)”,“不愿意(no)/不愿意(no)”,得到的消費者更為細致、信息更準確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補償意愿。
1.1豬+沼+果(菜、稻)+燈模式
該模式以戶為基本單元,以沼氣為紐帶,把畜禽養殖和林果、糧食、蔬菜種植業結合起來,每戶建一座沼氣池,養殖2~10頭豬。豬糞尿排入沼氣池發酵,產生的沼氣作能源,用于日常生活照明、煮飯;沼渣、沼液用作農作物底肥、追肥;在果園、菜園或稻田懸掛誘蟲燈誘殺害蟲。據統計,使用此模式,每戶1a可節約能源開支1000元左右,節約農藥肥料開支300元,產出的產品品質好、價格高,667m2增加收入300~1000元。模式集養豬、沼氣生產、農作物種植、產肥為一體,農業資源在系統內循環利用,實現了農村養豬污染物零排放,解決了畜禽養殖環境污染和農民生活能源燃料問題,減少了化肥農藥使用量,提高了農產品品質。經濟效益顯著、社會效益良好、生態效益明顯,實現了經濟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1.2蔬菜地綜合利用模式
以淮山(套種瓜、豆)+燈+青蛙模式為例。該模式采用套種套養方式,種養結合,在不影響主栽作物基礎上,利用主栽作物生長空余地面與空間,套種一茬或多茬作物,套養一批或多批動物,凈增一次或多次收入,是傳統耕作與現代科技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形成的疊加農業、疊加產出模式,可解決農業資源利用率低的問題。模式內生物彼此協作,相輔相成,農業資源在小系統內循環利用,最大程度地實現了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模式操作:春季種植瓜類、豆類蔬菜,收獲中后期,套種主栽作物淮山。利用淮山畦溝貯水放養青蛙,每667m2放養青蛙1萬~2萬只。田間懸掛誘蟲燈誘殺昆蟲,青蛙在作物間吃昆蟲,配合適量飼料補給,3個月左右長成商品蛙。此模式在不影響主栽作物產量和收入的前提下,667m2套種一季瓜類、豆類作物,可增加產量700~800kg;套養青蛙1萬只,可收獲300~400kg。
1.3桑園綜合利用模式
以桑園+套養雞+冬季套種蔬菜模式為例。根據桑園的生產特點,合理安排放養雞的時間,使放養的雞不影響桑園生產。桑園放養雞時間以4~10月為宜,小雞孵化后在雞房飼養至半個月大后放入桑園放養,桑園用1m高的尼龍網圈起,桑園雜草和害蟲作為雞的主要飼料。每667m2桑園每批放養雞100只左右,每只獲利20元以上,667m2增收2000多元。需要注意,桑樹剪枝后至抽條前不宜飼養雞,以免雞啄食桑芽影響桑園產量。桑園冬季套種蔬菜品種以低稈類蔬菜為主,如白菜、芥菜、菜花、蘿卜、蔥蒜類、萵苣、馬鈴薯、豌豆等,一般在10月下旬秋蠶結束后翻耕土地,施足底肥,667m2施腐熟農家肥1000~1500kg或復合肥50kg。在桑園行間套種,追肥2~3次,注意澆水。翌年1月中旬可以收獲,每667m2桑園套種蔬菜可增收1500~2000元。對蔬菜采收后剩余的菜頭、枝梗、黃葉等廢棄物進行壓青,用作綠肥。桑園養雞,一是可以將雞糞作桑苗和蔬菜的肥料,二是雜草和害蟲可作為雞飼料,這樣既節省了鋤草勞力,減輕了病蟲雜草為害,還可減少化肥農藥用量。據統計,一般每年每667m2可節省農藥、肥料成本約150元,桑園內因套種套養每年每667m2增收3000~4000元。
1.4果園綜合利用模式
以果園+牧草+鵝模式為例。利用果樹間隙種植牧草飼養食草動物鵝,鵝為果園除草,且鵝糞含豐富的氮、磷、鉀肥,可為果園施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每1只鵝年排鮮糞150~200kg。一般每667m2果園養鵝100只左右,每只鵝獲效益15元左右,667m2增收1500多元,既保證了水果的生產,又有額外收入。也可采取果園+鵝+魚綜合生產模式,即利用水面養鵝,并在果園樹下草地放牧,以鵝糞喂魚,各取所需。通過種養有機結合,形成農業系統內物質的良性循環利用。
1.5水田作物套養模式
水田作物套養采用水稻+青蛙、蓮藕+青蛙、茭白+泥鰍、水稻+鴨、水稻+魚等模式。利用水生作物田間空隙地養蛙、魚、泥鰍、鴨等,使水田作物和套養動物形成互相利用、互相促進的生態循環系統,并用誘蟲燈誘蟲作為套養動物飼料,減少蟲害。水田作物是套養動物的天然棲息遮蔭場所,且水生物豐富,適宜套養動物生長,而套養動物則起到松土、肥田、除草、除蟲作用。以水稻+青蛙為例,選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四周設1m高防逃網,挖“田”、“日”字形溝,溝寬1~1.5m、深0.5~1m。水稻選抗倒伏、抗病力強的良種,秧苗栽插5~7d后、氣溫穩定在20℃時放養蛙苗。田面水層保持5~10cm,防青蛙逃逸。防敵害,一般667m2放蛙苗2萬只,可收獲青蛙750kg左右。2.6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模式以農作物秸稈(或林木加工剩余物)+食用菌+優質稻循環農業模式為例。該模式利用水稻秸稈、玉米秸稈、桑枝條、中藥渣和木材加工產生的木糠及邊角料等廢棄物,經加工后作為培養料生產食用菌,菌渣經特殊發酵后用作農作物肥料。模式應用效果:①生態效益好,資源循環利用,節約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②經濟效益好,產值高;③社會效益顯著。農業資源得到循環利用,是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好途徑。
2討論與結論
2.1發展循環農業模式勢在必行
發展循環農業經濟是農業在發展觀念、發展模式上的一場革命,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農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節約資源、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應用循環農業模式十分重要。農業生產中應用循環農業模式能實現人與自然的長久和諧,生態、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選擇模式應當從實際出發,可以選擇一種模式,也可以多種并用。
2.2社會服務體系必須完善
關鍵詞:環境友好型;技術創新;農業經濟發展;有效措施
一、環境友好型農業及技術創新概述
環境友好型農業是指基于生態環境保護理念下的農業經濟生產建設和發展,這是一種可持續性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環境友好型農業發展首先就要遵循自然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及避免環境污染的鐵律,通過加大農業技術研發和投入的方式進行創新發展,在對農業生態提供充足保護的同時,大幅提升現代農業的產能。農業技術創新是在環境友好型農業發展的指引下以實現環境資源和農業生產平衡發展為目的的農業生產技術研究,進而實現農業經濟、技術和受益的穩定、持久發展。我國農業技術創新發展起步較晚,對農業科研的投入以及農業技術人才的培養都低于發達國家,技術人才儲備不足以及研發基礎設備短缺是當前我國農業技術創新所面臨的主要難題。
二、環境友好型技術創新在推動農業經濟增長時的發展現狀
(一)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創新難度大我國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創新發展起步較晚,多為模仿國外的先進技術,由于我國對農業技術創新研發的重視程度不足,且投入的資源有限,使得我國農業技術發展并沒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對環境友好型的農業技術創新理解不深入,因此,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的創新難度較大。
(二)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創新性不足近年來,我國的農業技術發展從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快速向創新型農業技術方向邁進,但由于發展起步較晚,對國外技術的依賴性過強,導致我國自身農業技術的創新型發展不足。此外,我國農業發展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傳統的農耕思想制約了我國農業創新人才的培養,我國農業人才梯隊建設不夠完善,導致創新性發展不足。
(三)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經濟收益風險較大由于環境友好型的農業技術創新研發投入需求較大,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和應用加以佐證,研發的成果往往會出現不適應的現象,使得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的長信具有較大的經濟收益風險,影響著農業經濟的邊際效益。此外,土地是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農業創新技術的應用效果容易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增加了經濟收益的不確定性。
三、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創新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環境友好型農業創新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效率環境友好型農業經濟發展關乎到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以及民生領域的方方面面,加大資金和研發力度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方式。然而,科研人員也要注重提升環境友好型農業創新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效率,加大技術成果的應用率,切實解決當前環境友好型農業經濟建設所遇到的困難,對農業經濟的未來發展提供良性指導作用。
(二)完善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創新發展機制我國要想擺脫傳統農業思想的束縛,提升環境友好型農業經濟建設的發展效果就必須完善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創新的發展機制。依靠完善的政策法規以及行政體制來規避單純依靠人為自覺性的弊端,進而在制度上給予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創新方面的研發支持,為農業技術創新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健全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創新的資金投入制度關注和重視只能提升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資金的投入力度才是提升農業技術創新效果和轉化科研成果的有效途徑。通過構建健全的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創新資金投入制度可以將技術創新由理論落實到實踐,將理想轉化成現實,通過資金環境的優化來提升農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吸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到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創新的發展中來,進而對實現我國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創新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循環經濟 循環農業經濟 可持續發展 生態經濟
一、關于循環農業經濟的理解
1.循環農業經濟的形成、內涵與原則
“循環經濟”一詞是由美國經濟學家K?波爾丁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它是在全球人口劇增、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蛻變的嚴峻形勢下,人類開始深刻地認識自然、重新改造自然的產物,是人們遵循自然規律和探索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的產物,是對生產和消費活動的高度理性認識的結果。
循環農業經濟是以農業資源循環利用為途徑,以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能源為重點,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再思考為原則,把農業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農業資源――農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的生產模式。提倡從依賴資源消耗的線性增長的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實現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效益的“雙贏”是循環經濟型農業的總體目標。發展循環農業經濟是促進農業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轉變的重要方面,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選擇。
循環農業經濟的運行應遵循四個基本原則:以農業資源投入最小化為目標的減量化準則;以廢棄物利用最大化為目標的資源化準則;以污染排放最小化為目標的無害化準則;以生態農業經濟系統最優化為目標的重組化準則。即學者們普遍認為的,循環農業經濟“3R原則”,即資源利用的減量化(reduce)原則、產品再利用(reuse)原則、廢棄物再循環(recycle)原則和發展路徑再思考(reconsider)原則。
2.發展循環農業經濟的必要性
首先,人類文明進步史的內在要求。人類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三種模式:第一種是傳統模式,18世紀以來的傳統經濟是一種“資源―產品―污染排放”的單向線性過程;第二種是“過程末端治理”模式,以“先污染,后治理”為典型特征,比第一種模式有了很大的進步;第三種就是循環經濟模式,是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多重閉環反饋式循環過程。而目前我國的農業生產經營中存在明顯的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低質量、低效益和過度利用、生態退化、環境惡化為特征的粗放型發展特征?!爱a品高價,資源低價,環境無價”,事實已經證明這種價格格局是不合理的,是對自然資源自身價值的忽視。不可以只承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成本,不承認自然資源天然的自身經濟價值及生態價值,提倡生產資源的循環利用,推行農業生產過程的循環經濟模式再所難免。
其次,自然承載力對掠奪式經濟發展提出了警告。農業跟自然生態有著天然的聯系,是一種生態產業,傳統農業或者說現代農業掠奪式的開發已經使我們看到了資源枯竭和環境惡化的苦果,社會生態危機開始出現,環境質量開始下降,農業生產自身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開始下降,自然災害出現的頻率與程度開始加大。有關資料揭示,我國10%以上的耕地受化肥、農藥的污染,程度較重的已達133萬公頃,耕地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已使土壤有機質含量降到1.5%的水平。另據資料揭示,我國畜禽糞便每年已達24.85億噸,且相當一部分沒有起到返田之用;全國約有1億多人每天呼吸不到新鮮空氣;農村有3.6億人喝不上符合標準的飲用水;75%的湖泊出現富營養化,酸雨區約占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
目前,我國干旱耕地面積已達40萬km2,年減產糧食0.3億噸左右,干旱缺水已成為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形成了一方面農業缺水,另一方面水資源利用率低、用水浪費現象普遍存在的困境,而由用水浪費導致的污染也十分嚴重。由節水灌溉農業和旱作農業構成的節水農業其核心是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能適應氣候、地形、水文和土壤等相應的環境要求,成為21世紀實現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之一。
再次,是增強國家綜合實力,提高農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全面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諧社會的本質內涵與必然訴求。
3.政策啟示
通過對循環農業經濟的理解使我們感受到,在今后發展農業經濟過程中必須摒棄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高產出、低效率”為特征的傳統農業發展模式,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按照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利用科技手段構建新的生態經濟體系,使資源可持續、永續利用,使農業經濟發展步入循環經濟軌道。
二、發展循環農業經濟的路徑思考
1.擴大宣傳,提高循環意識
發展理念決定發展模式,要通過行政手段和各種輿論宣傳,改變現階段公眾對于循環經濟理念認識還不夠深入的現實,使各級政府、農村經濟主體、廣大農民認識到,現行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是:資源――生產――消費――廢物排放――生態環境破壞――資源短缺(至枯竭),對資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大量污染物、廢棄物排放到水、空氣和土壤中,對自然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直接危及生存空間,必然導致經濟停滯、下降。而且農民市場適應能力差,組織化程度低,缺乏市場理性,信息意識較弱,易受傳統觀念和現有條件束縛。因此,有必要借助各種宣傳手段,擴大宣傳的力度,進行農業循環經濟知識的普及宣傳與教育,改變公眾對于循環經濟知識較為缺乏的事實,提高公眾應用循環經濟理念的意識,增強他們接受新品種、新技術、新生產方式的能力。
2.轉變發展理念,樹立可持續發展觀
在發展思路上要徹底改變重開發、輕節約,重速度、輕效益,重外延發展、輕內涵發展,片面追求GDP增長、忽視資源和環境的傾向,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切實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努力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具體而言,要嚴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費資源的產業,以及開發區的盲目發展,限制和淘汰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落后工藝、技術和設備;另一方面,要加快低耗能、低排放產業的發展。真正做到將“誰污染,誰治理”的模式擴充為“誰污染,誰治理;誰治理,誰受益”的模式,激勵社會實體積極、主動參與環保生產、污染治理、資源高效利用與再利用,達到經濟循環、效益持久。
3.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健康
現在生態環境質量問題已經成為危及經濟發展和人類生活質量與健康的可視性問題,實現資源與能源的科學開發、高效利用,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工業、農業、服務業、技術產業等領域。如,農業廢棄物問題。農業廢棄物可分為有機廢棄物和無機廢棄物,其中數量較大的有機廢棄物,如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和谷殼、餅粕、蔬菜及瓜果的副產品、各種渣類、藤蔓等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營養成分,是優質有機肥料和飼料的主要來源,可以構建“腐屑”有機生態農業,開發“腐屑”食物鏈,變廢為寶,使資源和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城鄉工業及生活垃圾的處理和利用問題。城鄉垃圾的合理處理要靠多個環節的合作,進行系統地開發、利用和管理,推進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實現資源化、產業化利用,促進良性循環,實現城鄉垃圾零排放、零污染;在農業作業環節降低負效應問題。為保障農業資源生產力的持久性,在農業生產中要貫徹循環經濟理念,從點滴做起,大力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推行配方施肥、測土施肥、精準施肥等方法,逐步減少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減輕農業污染程度,節約資源和能源而取得經濟效益的新經濟模式。
4.建立土地的自然承載力可持續性發展機制
所謂土地承載力是指未來不同時間尺度上,以一定的技術、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及與之相適應的物質生活水準為根據,一個國家或地區利用其自身的(土地)資源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多地少,可利用耕地資源更少之更少,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嚴重國情,顯然,保證現有耕地資源的高效利用,尤其可持續性利用,緩解從子孫后代口中搶食行為的延展效應是對現在人的最基本的、最低層次的要求與規勸。目前,土地尤其可耕作利用的良田逐年銳減,存在的土地土壤流失、肥力下降的嚴重,土地沙化、堿化、荒漠化加快,土地復耕能力降低。因而,重視保護土地資源,培育耕地自然承載力應該受到國家的重視。嚴格土地它用的審批程序,加強荒漠治理力度,適度提倡土地休耕,取消有毒農藥、農膜低稅率的規定,倡導綠色生產、健康作業,做到“藏糧于土”、“育糧于地”,同時保障糧食生產穩定有增,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5.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傳統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主要使用國內生產總值(GDP)統計方法。GDP作為一項一國的經濟水平與經濟實力的綜合指標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傳統GDP不能準確反映一個國家財富的變化,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場經濟活動,不能全面反映人的福利狀況,特別是不能反映經濟發展給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因此,國內外學者對如何衡量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生態環境保護,開展了有關研究。研究的目的大多是扣除經濟發展中的生態損失、環境損失,以求得真實的增長率。綠色GDP受到特別的關注。綠色國內生產總值(EDP)等于國內生產總值減去產品資本折舊、自然資源損耗和環境資源損耗(環境污染損失)之值。建立循環經濟要求改革先行的經濟核算體系,從企業到國家探索一套綠色經濟核算制度,包括企業綠色會計制度、政府和企業綠色審計制度、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等,與傳統核算體系并行,或者以此為主,以達到結合環境因素和消耗量全面和客觀地評價經濟狀況。
6.政府部門加強組織與領導
如果說在工業領域發展循環經濟就困難不少的話,而在相對薄弱的農業領域搞循環經濟則困難要更多一些,它更是即要求符合生態循環的自然規律,同時又要求符合社會經濟再生產的客觀規律,更需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宏觀方面加強領導,提供多方面的綜合配套政策;具體工作中多予主動支持、少予盲目干預,達到官民一心、協同努力。尤其在當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運動中,應將實施循環農業經濟作為一項指導性方針進行貫徹,以保障農業現代化沿著正確軌道健康發展。
三、結論
發展循環農業經濟能夠體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本質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由之路,可以加快扭轉農業發展中生產模式與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不適之處。
參考文獻:
[1]陳淑萍 劉保庵: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循環經濟的思考.工業技術經濟,2007.07
[2]何 焱:發展循環農業經濟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光明日報,2006~08~18第011版
[3]李輝作 曹玉霞:試論黑龍江省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戰略模式問題――從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角度探討循環經濟模式.農業經濟問題,2007.05
[4]章力建 朱立志:我國“農業立體污染”防治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5.02
[5]李建林 嚴泰來: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熱點領域與技術.地球信息科學,2007.02
[6]呂冀平 馮 雪:黑龍江省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創新思考.東北農大學報(社科版),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