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叛逆學生教育方法范文

        叛逆學生教育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叛逆學生教育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叛逆學生教育方法

        第1篇:叛逆學生教育方法范文

        〔關鍵詞〕中學生;叛逆心理;訪談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3)24-0016-03

        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一特殊發(fā)育階段,這一時期,由于生理、心理變化較快,自我意識覺醒,獨立性增強,中學生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教師過多的干涉,不愿意聽從父母、教師的意見,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叛逆心理給他們的健康成長帶來隱患,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對策來克服和防治,就會逐漸演變?yōu)椴B(tài)心理或犯罪。因此,對中學生叛逆心理加以正確引導,成為一個重大議題。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對桂林市八所中學的學生進行了調查,以期為中學生叛逆心理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從桂林市各中學中抽取桂林市大河初中、桂林市柘木中學、桂林十八中、靈川縣潭下中學、臨桂縣宛田中學、桂林七中、桂林十四中和桂林職教中心校八所學校的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分層抽樣的方式對這八所學校各年級學生分別進行訪談調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獻法

        本研究查閱了中學生叛逆心理的國內外相關文獻,了解關于中學生叛逆心理的研究現狀以及已有研究中學生叛逆心理的表現、成因和已采取的對策。

        2.訪談法

        對八所學校共179名學生、131位家長、63位教師進行了訪談。訪談以座談形式進行,在每所學校分別舉行學生座談、家長座談和教師座談。在進行學生和家長座談時,要求所在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回避,以保證座談內容的開放性和真實性。

        (三)研究工具

        根據已有文獻資料,從叛逆心理存在與否、叛逆心理在各方面的表現、形成的原因、對學習生活的影響以及所采取的策略等角度分別編制了針對學生、教師、家長的三份訪談提綱。其中,學生訪談提綱包括5個問題;教師訪談提綱和家長訪談提綱各包括8個問題。

        二、結果與分析

        (一)學生訪談結果

        179名學生中,有136人認為自己存在叛逆心理,29人認為自己不存在叛逆心理,14人不確定自己是否存在叛逆心理。

        認為自己存在叛逆心理的學生談道,自己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叛逆心理主要通過以下形式表現出來:在言語上頂撞長輩;打架斗毆;談戀愛;辱罵他人;厭學;逃課;離家出走;不聽從任何意見和建議;明知道是錯的還要堅持做;不想與人溝通,將所有的不滿都悶在心里等。

        學生們認為,自己之所以會產生叛逆心理,主要原因有:進入青春期,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但是只能思想趨于獨立,生活無法獨立;學習壓力大,受到父母和教師的“壓迫”;與父母、教師存在代溝,得不到他們的理解;與身邊的人缺乏溝通;長輩過多地指責和批評自己,很少得到鼓勵;感覺自己被忽視,想要引起他人的注意;自身貪玩,沉迷于網絡游戲;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等等。

        談到叛逆心理對青少年自身的影響時,學生們提到消極的影響主要有:引起情緒的波動,失眠、多夢等生理現象;產生厭學心理,曠課、逃學;學習成績下降;沉迷于網絡世界;早戀;影響人際關系;可能會使自己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等。積極的影響包括:叛逆心理使青少年開始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fā)自己將壓力變?yōu)閯恿?,從而更加努力地學習。

        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如果產生叛逆心理,學生們主要有以下調節(jié)方法:向朋友傾訴;寫日記;運動發(fā)泄;到學校的心理宣泄室宣泄;找個空曠的地方大喊;玩游戲;看電影;聽音樂;唱歌;逛街;吃東西;做數學難題;多想想父母的好;不說話,發(fā)呆,把自己關起來;喝酒;打人;通過早戀來調節(jié)等。

        (二)家長訪談結果

        在對131位家長進行訪談時了解到,感覺自己與孩子關系親密的家長共52人,感覺自己與孩子關系緊張的家長共11人,認為自己跟孩子關系正常的共68人。認為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孩子有叛逆現象的60人,沒有的38人,不知道是否有叛逆現象的13人。

        家長們自己觀察到孩子平時的叛逆行為有如下表現:特別叛逆,經常上網、玩手機且控制不?。唤洺m斪?,不尊重父母;經常發(fā)脾氣,生氣;上課不聽課,發(fā)呆,不交作業(yè);注重形象,喜歡打扮;羨慕成年人的生活,想去打工;不穿父母幫買的衣服;不愿意給父母看自己的作業(yè)等。

        家長們認為,孩子產生叛逆心理的原因為:進入青春期,覺得不需要家長關心;溝通少;父母過分施壓;父母要求過分嚴格,讓孩子反感;孩子埋怨作業(yè)過多;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覺得父母都過時了;因為早戀產生叛逆等。但也有部分家長表示,自己只是感受到孩子的這種叛逆心理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但是并不知道為什么孩子會產生叛逆心理,也不知道該怎么辦,為此感到很困惑。

        對于孩子的叛逆心理,大部分家長表示擔心,一怕影響孩子的學習,二怕孩子由此談戀愛,三怕孩子受社會風氣的影響,耽誤一輩子;少數家長表示不擔心孩子產生叛逆心理,認為這是孩子走向成熟的表現,意味著孩子開始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得到尊重。

        針對孩子的叛逆行為,家長們談到自己曾嘗試過如下方法進行化解:給孩子一個擁抱、微笑,跟孩子談心;找教師或者孩子信任的人與其聊天;陪孩子一起看電視(如中央電視臺法制頻道、心理訪談,湖南衛(wèi)視《變形計》等);嚴厲地批評后再表揚;以書信的形式進行溝通;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孩子把精力放到積極的興趣愛好之

        上等。

        家長們提出對學校的期待和建議有:凈化周邊的網絡環(huán)境;開設心理輔導室及心理課程,加強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疏導;加強家校聯系,多開家長會,有條件的進行家訪;開展感恩教育;正確引導孩子學習;不頻繁更換班主任或者任課教師,各學科教師都關注學生;改善學校食堂的伙食。

        (三)教師訪談結果

        教師們認為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孩子必有的性格特征。在教學工作中,中學生的叛逆心理主要表現在:自以為是,故意跟教師對著干;對教師一再叮囑的事感到厭煩,越強調越煩;對教師表揚的學生不屑,對與教師對著干的學生佩服;故意惡作劇;不聽課;對教師施暴;鉆牛角尖,在學習上固執(zhí)己見;標新立異等。

        在教學工作中,比較容易引起中學生叛逆心理的行為有:指出其不良習慣,如果方式不對則更加叛逆;受青春偶像劇的影響;誤解學生的行為時;對學生的關注、理解不到位,處理事件時無意出現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對個性較強的孩子教育方式簡單化;不尊重學生;將一些理念強制灌輸給學生。

        教師在座談中談到,如果叛逆心理太嚴重,容易導致中學生遇事走極端,易早戀;影響知識的接受和青少年的上進心;缺少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影響其判斷是非的能力。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叛逆心理的產生標志著青少年人格開始獨立,產生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良好世界觀的形成。

        教師們認為,應該采取如下措施防止叛逆心理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尊重學生;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對不同的學生要區(qū)別對待;不把學生的叛逆心理和叛逆行為擴大化,為學生保守秘密;學校定期開設心理講座及心理課;對于已經出現嚴重叛逆行為的學生進行專業(yè)心理輔導;讓更多教師加入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學生相互學習;開設家長培訓學校;加強對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技巧的培訓,疏導教師心理;課間時做心靈放松操;每位學生每個月給教師寫一封信;就事論事;教師樹立起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教師也談到了自己在學生叛逆心理的教育中所遇到的困惑:家長對于學校和教師工作的不配合;在與學生溝通時不知如何把握語言的度;教師的形象、地位低,職業(yè)在社會上得不到認可;教師的待遇有待提高;社會環(huán)境中的很多因素與學校中的正面教育相悖,對學生心理產生負面影響;成立教師心理輔導中心,重視對教師的心理疏導;各級精神衛(wèi)生中心與學校定點聯系;增加心理教師編制,心理教師在學校里專職專用等。

        三、討論

        (一)中學生叛逆心理的表現

        由于青少年自身獨立意識的增強,不喜歡父母過多的照顧、管理或干預,凡事都要自己獨立去實踐,特別討厭大人的再三囑咐。希望父母把自己當大人看待,要求以大人的身份出現,對于父母的話不再一味言聽計從,而是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張,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

        意見。

        中學生的叛逆心理通過相應的行為展現出來:一些學生把打架斗毆看作是有“膽量”;明知道是錯的卻還要去做、厭學、逃課、離家出走是為自己尋找“自由解放”的途徑;不聽父母、教師的話是家常便飯;談情說愛是對父母反對早戀最好的回擊;頂撞父母,辱罵他人,與教師公開對抗被視為有本事等。而樂于助人、愛護集體、愛護公物、遵守校規(guī)校紀的中學生則被一些人認為是傻子,并通過肆意諷刺、挖苦,造成在集體里好人好事無人夸、正不壓邪的局面。

        (二)中學生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

        1.身心發(fā)展因素

        中學生隨著身心的發(fā)展,思維深度與廣度比以前提高了很多,自認為已經能夠獨立評判一些事物,看問題往往不夠全面,容易把復雜問題簡單化。自我意識的獨立和自身感覺的成熟使得他們喜歡自作主張,采取回避、反感甚至背離的態(tài)度。一夜之間,一些中學生由乖巧聽話變成了處處跟教師、家長對著干,進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對立面上。

        2.家庭環(huán)境因素

        一些父母在較多場合中忽視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有時候可能會難以接受。父母一些苦口婆心的教育方法使中學生反感,有的甚至認為自己的父母無能,進而有意無意回避。有些家長習慣以教育者的高姿態(tài)出現在孩子面前,家庭缺少民主商討的氣氛,限制了孩子自由的思考空間,否定的態(tài)度容易導致叛逆心理。有的父母將自己的愿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幫助他們完成“未完成的理想”,這樣也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

        3.校園環(huán)境因素

        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可能會使學生產生叛逆心理。除了來自教師的影響,還有周圍同輩朋友的影響。在同輩群體中,一些人不良的價值觀念和行為傾向很容易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在生活中加以模仿,習得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加重叛逆心理的形成。

        4.社會文化因素

        當前的電視、廣播、報紙、雜志和網絡等,其內容都充斥著“個性”與“自我”的元素。叛逆這個原本帶有貶義的詞匯,已經成為中學生眼中的褒義詞,成為他們最渴望具有的特性。而青少年學生社會閱歷淺,辨別能力差,很容易被社會中的金錢崇拜、封建迷信、腐敗現象等影響,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三)正確疏導中學生叛逆心理的對策

        1.承認和尊重叛逆心理的出現

        中學生的叛逆心理是一種正?,F象,我們應該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對待。我們應利用叛逆心理的正效應,努力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我們要認識到叛逆心理的積極作用和價值,使其成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強大動力。

        2.重視家庭教育

        家庭是溫暖的港灣,孩子的健康成長與家庭息息相關。因此,作為新時期的家長要特別關注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心理。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應該努力營造民主、融洽、健康、和諧的家庭氛圍,這樣才能有效地疏導孩子的叛逆心理。

        3.教師講究教育藝術

        教師應針對學生的不同個性和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講究教育的藝術魅力。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嘗試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教育方法,如溫文爾雅、和風細雨式的開導,幫助中學生消除厭學情緒,這樣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調適叛逆心理。

        4.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要正常開展心理素質教育課程,講授心理健康的相關常識或開展心理輔導活動課;二是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及早發(fā)現學生的心理隱患,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三是成立心理咨詢室,配備專門的心理咨詢教師,或定期開設“心靈熱線”,開展個別心理輔導。

        第2篇:叛逆學生教育方法范文

        【關鍵詞】初中生;叛逆心理;成因;策略

        初中生隨著知識面和社會接觸面的擴大,以及各種需要的不斷豐富,對學習的興趣,深度,廣度大為增加,對探求事物的認識傾向也表現出更大的堅持力。由于參與感和表現欲的產生,致使出現了趕時髦的特點。所以在教學和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教師和家長抱怨現在的孩子不聽話,往往對教師和家長采用一種強烈的對抗態(tài)度。這種現象初中生表現得尤為明顯,其強烈的叛逆性、對抗性對學生的心理發(fā)育、日常學習和生活都是有害的,如果任其發(fā)展,將有可能造成學生的心理缺陷,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將來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應對,對孩子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存在嚴重叛逆心理的學生,最容易導致情緒躁動和叛逆行為,甚至釀成不良后果。我認為對與初中學生的叛逆心理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年齡和生理條件

        叛逆心理在人生的各個時期都可能產生,但中學時期叛逆心理是最重的。這主要是中學生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與家長、老師對他們不合實際的角色期待發(fā)生激烈沖突所致。同時,也和中學生知識經驗不足以及思維的片面性有關。當人進入青春期后,生理上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出現了第二特征,各種生理機能基本發(fā)育成熟。在心理上正處于斷乳期,隨著成人感的產生,獨立意識不斷增強,他們意識到自己長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們當大人看待,理解他們、尊重他們。而他們不久之前畢竟還是小孩,許多家長、教師的觀念還來不及或不愿轉變,仍把他們當成孩子看待,對于中學生的煩惱、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給予積極引導。于是,中學生因需要不能得到滿足自然產生了很強的叛逆心理。

        二、好奇心的驅使

        中學生多數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驅使,他們喜歡新事物和新知識。心理學研究表明,好奇心過強能形成一種特殊的心理需要,這種心理上的認知需要可以轉化為學習活動的動機,誘發(fā)學習興趣,促使和推動學習者去探索有關的事物和認知信息。中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不迷信、不盲從,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正是他們好奇心的具體表現。一般說來,人們對于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這就是所謂“禁果叛逆”。我們有些老師、家長禁止中學生做某事,卻又不說明為什么不能做的理由,結果適得其反,使“不要吸煙”、“不要早戀”之類禁令達不到應有的預期效果;對于被禁止、批判的電影、文學作品、理論文章卻懷著極大興趣去觀看、查閱……?!氨唤墓邮翘鸬摹?,好奇心驅使中學生有時甘冒受懲罰的風險去嘗也許并不甜的“禁果”。

        三、思維不夠成熟

        在認知發(fā)展的過程中,中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質雖有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但還很不成熟。加之社會經驗不足,不懂得用歷史的和辯證的眼光看問題,認識上容易產生片面性,看問題易偏激,喜歡鉆牛角尖,在論證不足的情況下,固執(zhí)已見,走向極端。這些中學生往往自尊心、虛榮心很強,但卻不能正確地維護自己的尊嚴,而把教育者的勸說、批評、告誡看成是“管、卡、壓”,看成是對自己自尊心的損傷。因而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對立面上,出現了在口頭上加以回駁,在行動上反其道而行之的叛逆心理。

        四、自身發(fā)展和客觀環(huán)境的矛盾

        中學生的需要,已由低層次的生理、安全需要,開始躍進式地大幅度向高層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成就需要、審美需要發(fā)展。這個發(fā)展過程,常常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受到客觀環(huán)境的限制與阻礙,從而產生難以自解的挫折感。挫折和心理沖突是人的心理發(fā)展過程的必然,由于各人的承受能力不同,反映出來的強度大小也不盡相同。心理承受能力較強的人,能夠正確對待一切事物,比較容易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有能力把自己心理沖突的頻率減弱,保持正常平靜的心理狀態(tài)。然而,中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弱,有時難于正確對待一切事物,調節(jié)不了自己的情緒,沒有能力把心理沖突平息下來。結果,挫折所帶來的消極心理影響不斷擴大,反控制情緒膨脹,“叛逆心理”就會隨之而來。

        (一)家庭因素

        首先,家庭的破裂或缺陷,特別父母生理有缺陷的,孩子以為很沒面子,就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尤其不愿意在同學面前見到自己的父母,隨著年齡的增大,生活群體的改變,從心理上形成了對父母的叛逆。

        其次,現在的學生以獨生子女者居多。由于父母及長輩們的過分溺愛或放縱,養(yǎng)成了孩子的任性、孤傲、依賴的性格,一旦在家中他(她)的需要長期無法得到滿足,他(她)便會耍脾氣,久而久之,形成對人對事的叛逆心理。

        再次,父母的教育方法?,F在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對子女寄予相當的厚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但在教育方法上卻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祖訓,對子女管教過于嚴厲,使子女長期生活在恐懼的陰影當中,一旦他們的心理再也無法承受時,他們的所有積怨都會隨之暴發(fā)而來,由恐懼演變成為叛逆,輕者不聽父母的話,對著干;嚴重者則會走向另一個極端。

        (二)學校因素

        第3篇:叛逆學生教育方法范文

        一、中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

        (一)在校內。有的學生認為校規(guī)或班規(guī)定的太嚴,例如校園內走一定的路線,體育課活動課統一行動,自習課不準隨便說話等,因此對學校和老師的教育不接受,表現出一種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學校越明令禁止的事,越想嘗試。有的學生老師批評的越多,他越出問題。有的學生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而對該學科產生抵觸情緒,甚至選擇放棄該學科的學習。有的學生因為作業(yè)較多而選擇了不做作業(yè),哪怕受到老師的批評。有的同學對老師的反復說教不予理解,甚至惡言惡語頂撞老師。有的同學對身邊的榜樣無端否定,給予排斥和嘲笑。

        (二)在家里。大部分家長都認為孩子在上小學的時候非常聽家長的話,是家長眼里的乖孩子,可到了中學,特別是進入青春期以后,簡直象變了一個人,不象自己的孩子似的。甚至有的家長經常和孩子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有個學生還給自己的母親寫了這樣一封挑戰(zhàn)書,足以代表部分學生對家長的逆反程度,內容如下:媽媽:我感謝你養(yǎng)育了我,但我不是你的財產,更不是你的奴隸,我是一個自由的人。從今天開始,如果你還想要我這個女兒,必須做到如下規(guī)定:進我的房間必須敲門;不許動我的書包、抽屜;不許看我的聊天記錄、日記;不許強迫我穿你買的超級難看的衣服;不許攔截我的電話;不許當著親戚朋友的面說我比別的孩子差;允許我每天晚上有1小時的自由支配時間;允許我每周日休息時9點起床;允許我的朋友到家里做客;允許我聽孫燕姿、周杰倫的歌;允許我反駁你的意見。如果你做不到其中任何一項,我寧可露宿街頭,去做小偷,也要毫不猶豫地離開這個家。

        (三)在社會上,他們有些表現出與在校截然不同的一面,膽小怕事,不愿與外界接觸,不想承擔責任。有個學生在學校飛揚跋扈,惹事生非,老師頭痛學生害怕,但被社會上的人暴力毆打后,他竟然一聲不吭,連反抗的想法都沒有。事后問他,他說,害怕和老師家長說了,他們再打他,忍一忍就行了。

        二、叛逆心理產生的原因

        (一)叛逆心理是中學生成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是該年齡階段青少年的一個突出的心理特點。因為中學生正處于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jiān)護。他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持批判態(tài)度。正是由于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才產生了叛逆心理,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

        (二)父母不恰當的教育方法是導致學生產生叛逆心理的主要原因。在和睦家庭中成長的孩子通常心理健康,待人禮貌、誠懇。而在嚴厲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往往膽小怕事、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棄??梢姡彝サ乃枷雰A向、文化素養(yǎng)、人際關系等都對學生心理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學生的教育上,家長的觀點、態(tài)度、方法如果不當,都有可能造成學生的心理畸形,導致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障礙。如:離異家庭子女的心理偏執(zhí),粗暴專橫家庭子女的逃學甚至出走,縱容包辦家庭子女的驕橫脆弱、自私自利等都屬于家庭原因所帶來的心理障礙。

        1.傳統思想影響著家長。中國長期的家長專制思想仍然存在,家長對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識,總認為孩子要絕對服從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則就是“忤逆”、“對著干”,因此,孩子不會或很少會把父母當成自己的傾訴對象,怕自己做錯事后,受到家長責備。

        2.家長認識的錯誤,造成教育方式不當。很多家長缺乏普通的心理常識,對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簡單粗暴,經常無視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別是孩子們有了過失時,不是與孩子們一起分析錯誤,商量補救辦法,而是責罵甚至毆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錯誤時感到孤立無援,產生叛逆心理。

        3.父母與子女缺乏雙向交流,產生思想矛盾。隨著中學生的成長,獨立意識漸強,要求有自己的處事方式,不希望受到過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長出于對子女的保護,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辦,這樣子女的渴望獨立與家長的好意關心,就會產生思想上的沖突、矛盾。因此,作為子女的中學生沒有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與父母缺乏交流,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為。

        (三)學校老師的教育方式也是導致學生產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

        學校教育及教育環(huán)境決定著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通過正確地引導和科學地教育,逐步把學生領入一個充滿陽光雨露、健康向上的新天地,這是學校教育的責任、義務和方向。然而,在實際教育中,有些教師缺乏心理學教育的知識和經驗,往往采用粗暴簡單的教育方式,結果學生原有的心理障礙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火上澆油,又產生了新的心理障礙。更有個別教師無視師德、法紀,對學生體罰或變相體罰,這都容易導致學生心理障礙的產生,使學生產生叛逆心理。還有些老師不了解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居高臨下,過于經驗主義而不考慮現實社會各種因素對學生的影響,簡單地要求學生必須怎樣想,必須怎樣做,根本不與學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脫離教育實際,這容易激起學生叛逆心理。 還有的學校只顧抓“升學率”,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的心理障礙難以根除。

        (四)大眾媒體不恰當的渲染是導致學生產生叛逆心理的一個重要因素。比如一些韓國電影電視片,極力美化叛逆者的個人行為,夸大叛逆者的能耐,鼓吹個人主義。

        三、如何克服叛逆心理

        (一)作為中學生,應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調節(jié)自己。

        1.要重視復雜的社會因素帶來的影響。中學生的心理活動,必然會受到社會經濟制度變革,文化、道德、法律等意識形態(tài)發(fā)展,善惡、美丑、是非、榮辱等觀念更新等方面的影響。所以,要克服叛逆心理,不能僅局限在學校這個小天地里,要置身社會,把對自己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修養(yǎng)同社會政治生活、經濟文化活動以及社會道德風尚聯系起來,以提高心理上的適應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不致迷失方向。

        第4篇:叛逆學生教育方法范文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工作

        【中圖分類號】G6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10)01-0172-01

        從事職業(yè)教育幾年來,本人的感觸頗深?,F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由于社會、家庭、自身等諸多方面的原因,不少學生在成長過程往往都伴隨著一定的心理發(fā)展不平衡。如:性格孤僻、怪異;情感脆弱易變,意志不夠堅強;缺乏合作精神,以自我為中心;愛與老師頂撞、鉆牛角尖;不能接受老師、家長的批評與指導;對他人缺乏同情心、愛心;甚至叛逆等等。

        何為叛逆心理?叛逆心理是指一種反常的情感體驗和行為傾向,通常表現為情感的對立、抗衡和情緒上的嫌惡、不滿,故意做出與該事件發(fā)展的常理背道而馳的舉動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它和中職生執(zhí)拗性緊緊的聯系在一起,是中職生的一個鮮明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也是發(fā)生在中職生身上的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如在家不聽父母話,習染不良社會習慣。在校不聽老師話;擾亂課堂紀律、不完成作業(yè)、早戀、時有逃課和夜不歸宿現象;對學校倡導的事項往往對著干,甚至不時搞點惡作劇或破壞公物。他們對老師或父母的教育常會表現為很不服從,告訴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開頂撞。

        一、探究產生的原因

        形成這一心理障礙的成因較復雜。主觀上學習目的不明確,尚未形成科學的人生觀;性格上活潑愛動,甚至不失聰穎和機靈;主觀能動性較強,自我表現欲望強烈??陀^上有社會陰暗面的影響,有應試教育各種弊端對其精神的壓抑或極強的自尊心遭到傷害等等。而中職生叛逆心理的產生不是固有的態(tài)度對抗,而主要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引導是某些特征誘發(fā)的結果。例如在教育學生的活動進行過程中,學生一旦了解到教師的行為動機不是有利于他而是另有所圖,就會產生對抗心理。又如,教育時不顧及學生當時所處環(huán)境就會誘發(fā)學生的感情障礙,使學生緊閉心扉,導致學生對教師的教育采取排斥態(tài)度,拒絕接受本來能夠接受的建議。由于對學生的教育無限制的重復、嗦,致使學生感到厭煩,從而形成消極的態(tài)度對待教師的教育活動。

        二、矯正的對策

        中職生產生逆反心理的因素與社會影響、學校教育、家庭條件、個人認識和個人經歷有關,而其直接作用的一般是三種心理因素:首先由于認識上的片面性,對教育采取不信任的態(tài)度。其次,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和虛榮心,不能正確的評估自己,過于自信、自負。第三,受好奇心的支配。因此,在實施矯正策略時,要對癥下藥,因情而變,且應主要采取理解和疏導的方法。

        三、在教育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確立適合實際的教育目標和要求。減輕學生在應試教育中的學習負擔與過高的教學目標,制定適合中職學生感興趣的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育策略。從重理論轉變?yōu)橹丶寄?激發(fā)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探索的興趣。認真分析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心理要求,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漸進,切忌急躁冒進,盡可能避免師生對抗情緒的產生。做到與學生真誠相待,并主動與他們溝通思想,統一認識,主動排解學生心理上的扭曲,尊重其人格,發(fā)現閃光點,給予信任和激勵,用其所長,啟迪其自愛自強自信。如我班的王同學,該生天性活潑好動,自我控制力較差,上課坐沒坐像,回答問題扭扭捏捏,還經常亂發(fā)表意見,學習成績也不理想。而家長管教甚嚴,最終導致矛盾尖銳,常與老師對著干。針對其特點,我先與其家長交談,使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特點;再與王同學交談,使其理解家長和老師的苦心,從這以后任課老師和同學反映王同學比以前有了明顯的改變。

        2.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情境。首先是創(chuàng)造良好的班集體,充分發(fā)揮集體規(guī)范和正確輿論的教育作用,培養(yǎng)健康向上的班風學風。改革置學生于被動地位的課堂教學,大力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轉向到技能方面的訓練,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yè),增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多開辟適合其表現的舞臺。積極推進班級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管理的積極性。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展示才華,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在全班同學的認可下提出了“嚴、愛、勤、博、實”五個字的班訓。

        3.提高教師自身素養(yǎng)和教育藝術水平。學生叛逆心理的形成,很多都與教師的教育方法不當有關。為此,教育者首先要著力于提高自身素養(yǎng),包括心理素質、教育教學業(yè)務能力和職業(yè)道德水平等。教師要具備良好的教育心態(tài),要把關心、尊重、愛護學生放在首位,把學生置于與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學生出現過激行為時,教師要學會制怒,善于運用教育機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師生沖突。大膽利用學生叛逆心理的積極因素,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講道理既要講有利或好的一面,也要講有害或壞的一面,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思維。在學科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逆向思維的特點,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見解和解決問題的方案。

        第5篇:叛逆學生教育方法范文

        關鍵詞:逆反心理;行為表現;診斷方法;導學策略前言:入讀初中以后,不少學生的成長過程往往都伴隨著一定的心理發(fā)展不平衡,在我們教師和家長看來不合常規(guī)的行為。這些以消極、冷漠、甚至敵對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和生活的心理現象就是逆反心理的具體表現。

        一、逆反型學困生的心理特征和行為表現

        1.叛逆怨恨,頂撞父母逆反型學困生總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渴望著從父母呵護中解放出來,獨立而自由,于是從內心深處逐漸否定父母自小以來的管教。母親的循循關懷看成了嘮嘮叨叨,父親的永恒的愛,成了自尊心的傷害。于是,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的心,怨恨父母傷害了自己的尊嚴,常常以獨處、絕食、離家甚至逃學來頂撞父母。

        2.反感沖動,對抗教育逆反型學困生總覺得老師尤其是班主任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句,思想不夠前衛(wèi)落伍,沒新意,有代溝。這些學生開始懷疑老師對自己教育,在他們心目中老師成了技窮之驢。于是,冷眼看待老師課堂上的指導,應付式對待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隨便找個理由拒絕參加各種活動,不交作業(yè),在課堂上搗亂,甚至逃學等。

        3.敵意報復,行為偏激當在家不再是避風港、學校不再是樂園的時候,逆反型學困生的腦子總是空蕩蕩的,沒有一點歸屬感,也沒有一點成功感。于是,言語偏激,公開頂撞老師,背后破壞公物,給老師起綽號,常常以老師難堪為快。

        二、逆反型學困生的成因分析

        1.學生的思想與現實碰撞入讀初中后,學生的交際圈大了,知識面廣了,思維能力也強了,而要求自立的意識也不斷在增強,因而不再想父母“包辦”他們生活的一切,同時對老師的教育引導也產生了懷疑,自然不再如小學生那樣聽話,乖巧了。這樣,心理、思想便與現實產生矛盾,言行舉止變得盲目而任性。

        2.家長老師不懂學生的心家長們望子成龍心切,害怕子女學壞了;過分緊張,總不相信自己的子女,衣食住行事事包辦,卻不懂子女的心理變化。逆反型學生希望在同學面前有自己的尊嚴,希望自立,并張揚個性。而家長老師思想滯后,對當今初中生的這些心理特征缺乏一定的研究,教育方法顯得過于傳統,適應不了學生的心理變化的需要。

        3.電視報刊與網絡的影響信息時代,誠然有給學生耳目一新的好處,但也有令學生良莠難辨的弊端。電影“逃學威龍”、“出走少女”成了學生模仿的偶像;三室一場、網吧,成了學生逃學避風的“港灣”;網絡游戲、QQ交友成了學生的情感宣泄的對象;損友的慫恿加劇了學生的逆反心理的發(fā)展。

        三、逆反型學困生心理的診斷方法

        1.側面了解逆反型學困生與父母的關心猶如水與油一樣,常常難以溝通,而與老師的關系常常也如一組平行線,往往不易接近,因而無法從正面去了解他們的心理,揣測他們的行為。側面去了解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比如通過與這類學生關系好老師學生去了解,走訪這類學生的鄰居,多參與這類學生的活動。

        2.心理測試逆反型學困生的心理具有對抗性和封閉性,避忌教師過多正面接觸。而心理測試的方法是比較好的方法,不顯山也不露水,常常于無聲中進行。問卷調查、自由繪畫和游戲活動等心理測試進行了解學生因什么逆反。

        3.變法試探逆反型學困生常常懷疑周圍的一切,敏感性極強,不宜用單一的方法去了解他們的心理,必須從實際出發(fā),經常地變換方法,從而使診斷更加準確而全面。

        四、逆反型學困生的導學策略

        1.導學原則

        (1)硬來軟接,出“智”制勝。逆反型學困生最突出的行為特點是“頂撞”。教師在導學的過程中適宜采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方法,不能“針尖對麥芒”。當他們潛意識地抗拒老師的教育引導時,教師要有意識地避開頂撞的鋒芒,機智地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進行引導,做到出“智”制勝,收獲事半功倍之果。

        (2)先教做人,后教學習。逆反型學困生的心理具有對抗性和封閉性。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宜過多正面接觸,宜采取迂回包抄的“戰(zhàn)術”――先教做人,后教學習。教育學生學會做人,深入理解“態(tài)度決定了命運”的道理,幫助學生啟動他們內心深處的學習內驅力――自覺。這樣,導學的問題就迎刃而解。

        (3)家校一致,立體疏導。各方面教育要求和影響協調一致,是構成教育逆反型學困生的良好環(huán)境,形成統一強大的教育力量,是促進他們心理轉化的重要條件。如果各方面力量方向不一致,步調不統一,就會造成力量的相互抵消。因此,各科教師要經常交換意見,商討教育的有效途徑。

        2.導學策略

        (1)和諧關系,順迎逆反。“親其師,信其道?!睅熒P系融洽,學生就聽從、信賴老師的教育,逆反情緒就會減弱,從而思想學習教育就容易達到目的。師生關系緊張,學生的逆反對抗情緒就會強烈,思想學習教育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因此,不論是班主任還是科任老師必須想方設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一個學生,考試考了五十九分害怕爸爸責備而不敢回家,在校園里轉來轉去等他的班主任,然后向班主任道明原因并想借分數,很有智慧的老師大筆一揮給了六十五分。自此,這學生見了老師跟見了鐵哥們似的,上課認真聽講,不懂就問,成績提高了很多,真是“好的關系勝過許多教育”。

        (2)借助輿論,軟化逆反。人的天性,希望得到別人贊美、理解和支持,何況是涉世未深的初中生呢!一旦學生的長處和進步得不到教師的肯定和表揚時,他們就會失去信心和力量,在失落和被遺棄的感覺中產生對教師的不滿情緒。教師應在引導學生理解“逆反必須遵循自然和歷史的選擇”的道理后,多點從正面表揚鼓勵學生,特別是面對逆反心理特別強的學生,鼓勵其積極參加各項有益的文體活動,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增強進取的信心和勇氣,并捕捉他的閃光點及時給予公正的表揚,盡可能避免指責、呵斥、諷刺,最大限度地減弱乃至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

        (3)矯正錯覺,消除反感。初中學生張揚個性的欲望逐漸變得強烈了,卻難以獨立,但對父母的規(guī)勸、引導卻以抵觸甚至全盤否定,對教師的教育產生懷疑直至反抗,常常覺得家長和老師的教育是針對自己,傷害了自尊心。因此教師(家長)要多點參加親生(親子)活動,不斷地增進師生間的了解和情誼,逐步消除他們對老師的誤會和隔閡,感受老師(家長)的關懷,努力地走出學習的困局。

        五、結束語

        任何一種消除學生叛逆心理的方式都少不了教育者對學生生的一份執(zhí)著的愛。我相信只要我們教育者運用自己的智慧和真情,深入逆反型學困生的實際,全面了解他們學困的原因,并因材施教,這些學生定能淌過“逆反”這條河流,走上正常學習的道路。參考文獻:

        [1]張君達、劉以林,《新時期教學基本功》,華語教學出版社,2001年8月。

        第6篇:叛逆學生教育方法范文

        叛逆心理是不健康的一種心理,如果家長、教師方面不能及時給予矯正,將會對他們的發(fā)展造成很不利的影響。目前我國教育專家、學者們針對青少年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一般都是從家長、老師們轉變思想,耐心與青少年溝通以及加強社會文化現象方面著手的。而社會文化現象方面到底怎么去引導,并沒有提出實質性的方法,而社會引導這一方面在我看來,恰恰與家長和教師對青少年所做的引導起著一樣重要的作用。所以說,矯正青少年叛逆心理的這條道路,依然很漫長。 

        二、正文 

        (一)叛逆心理的概念 

        至今為止,關于叛逆心理這個定義還沒有一個唯一的概念。不過學者們普遍認同朱智賢在《心理學大辭典》中對叛逆心理的界定:客觀環(huán)境與主題需要不相符合時所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 

        (二)叛逆心理的表現 

        通常學者們認為青春期的孩子有2個主要方面在變化。一個是從生理方面;另一個是在心理方面。對于生理方面學者們一致都認為孩子在身體結構上在發(fā)育;心理上,青少年在得不到渴望的承認和理解時,常常表現為任性和耍小脾氣,常常采用懷疑的眼光和敵視的態(tài)度來對待周圍事物。更嚴重者常常無視家長和老師的教育甚至用傳播負能量來擾亂周圍人的思維和態(tài)度,給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不好的影響。 

        (三)叛逆心理的危害 

        幾乎所有青少年都會經歷叛逆心理,它有什么危害呢?絕大部分學者對這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卻沒有給予確切的說明。處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他們的某些不恰當的行為和心理如果不加以糾正和引導,會導致其產生對抗社會、不合群等病態(tài)性格,甚至會進一步走向犯罪的道路。也有無數案例也證明了嚴重逆反心理的危害。如社會上多發(fā)的離家出走現象、自殺事件等都有力的說明了這一點,如果不在叛逆初期給予正確的引導,會引起多么嚴重的后果。 

        (四)青少年叛逆心理產生的原因 

        對于青少年產生叛逆心理的原因眾說紛紜,但是無一例外都提到了以下幾種。 

        1.自身原因。青少年在青春期的發(fā)育時期腦功能越來越發(fā)達,思維發(fā)展也也越來越迅速。青少年由于到了一定的年齡,他們在生理上性意識以及性別意識都開始覺醒,性意識又進一步在心理上產生斷乳,進而形成越來越強烈的獨立意識。但是此時他們的社會閱歷不足以支持他們的正確判斷,而他們又盲目的想自己做決定,這就使得他們叛逆心理的產生。 

        2.家庭原因。家長們對子女管教的思想并沒有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有多大的改變。年代不同了,管教孩子的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而他們對孩子缺乏民主的管理方式,遇到事情總想要替他們做決定。而且硬是把自己的思想和理念灌輸給孩子。這讓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十分抵觸,所以就會加劇孩子們的反抗,和家長的對抗也更加強烈。 

        3.學校環(huán)境。與家長想法和教育方式相似的是學校的老師教育方式,他們也認為“嚴師出高徒”,“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理念是對的。所以,對待青春期們孩子的反抗更加毫不留情。遇到沖突不會換位思考,毫不留情的批評學生。 

        4.社會文化和傳媒因素。青少年的價值觀在還沒有成型,所以不具備分辨是非的能力。這個時候家長和老師如果不能好好的引導,那么青少年就會和網絡上學習他們認為好的。比如“古惑仔”、“嬉皮士”“朋克”對青少年就有十分不好的影響力。 

        5.青少年自身的社會性。我認為青少年自身的社會性也是影響著他們叛逆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人是一種社會學生物,青少年的成長過程屬于社會化的一部分,青少年的叛逆行為更多的是一種成長現象,我認為這是一個健康的青少年的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青少年不叛逆他就不完整。正因為經歷了叛逆時期,他才回長大,才回促進自己思維的發(fā)展。所以,這是一個必然現象。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青少年叛逆是受同伴影響。青少年這個時期是格外注重友誼的時期,為了融入這個群里,有時候他們甚至不得不公然對抗老師或者家長來贏取同伴的好感。 

        (五)解決策略 

        不要過分擔心他們的叛逆心理,在他們產生叛逆的時候,我們可以先關注一下是不是自己的管教方式有問題。如果是,那最好的就要平等的看待他們;發(fā)自內心的尊重他們;不要把他們僅僅當成一個孩子,而要認真的傾聽他們的聲音。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在社會方面,青少年最喜歡模仿偶像,可以借助于網絡媒介創(chuàng)造正向的偶像榜樣作用,讓青少年在模仿中,可以正確學會疏導叛逆情緒,平穩(wěn)的度過這一叛逆時期。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2]桑標.中國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的發(fā)展特點[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5(1):(37-41). 

        第7篇:叛逆學生教育方法范文

        [關鍵詞]:高中生 心理特點 管理策略高中生身體發(fā)育成熟,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在思想與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性。但是學校相對封閉的狀態(tài),使得高中生呈現出較強的心理特點,如果不管不問,勢必影響其健康成長。在分析當前高中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教育管理策略,為高中生心理教育提供參考與借鑒。

        一、當前高中學生心理特點分析

        (一)不平衡性特點。在生物與社會發(fā)展中,青春期是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而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青春期。在這一階段,學生的生理快速走向成熟,但是心理發(fā)育卻相對落后,在情感、道德、社交和理智方面,均與成年人又較大差距,即處于人格形成時期,生理與心理呈現明顯的不平衡性。

        (二)叛逆性特點。當前高中生多為獨生子女,對父母與家庭有著過度依賴問題;父母也過度擔憂孩子成長,隔斷與周圍環(huán)境的聯系。從小到達,他們都是在父母呵護下活動,對父母和家庭的依賴性較強,在很大程度上為喪失自我埋下了禍根。

        (三)叛逆性特點。叛逆性是高中學生最顯著的心理特點之一。研究認為,高中生由于對外部世界有了一些認知,渴望擺脫父母、教師、學校和體制的束縛,在這種情況下就滋長了叛逆心理,對周圍的一切均持反抗態(tài)度。這種叛逆心理表現在高中學生生活與學習的方方面面,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四)自主性特點。隨著生理發(fā)育的成熟,特別是自我意識的增強,獨立思考與處理能力的提高,高中學生的心理上表現出明顯的自主性,迫切希望從周圍的一切條條框框中解脫出來。這一時期,他們自尊心、自信心均較強,對家長、教師的批評或建議充耳不聞,甚至不相信任何人,并為了自己的觀點和他人爭論不休。這些都是高中生自主性增強的表現。

        (五)封閉性特點。高中生給人的一個很大的印象是他們都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世界,而且是一個相對封閉世界。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但是從不在大人或同學面前表露出來,心理明顯呈現出封閉性特點。在這方面的訴求,表現在他們希望有屬于自己獨立的空間、喜歡寫日記,喜歡有個抽屜私藏自秘密。這種封閉性特點,使得他們既渴望與人交流,也羞于向他人說出自己的秘密。

        二、高中學生心理教育策略

        (一)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在高中教學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基本的生理與心理知識,使其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調節(jié)方法。在心理教育中,應注重情感教育,將人格培養(yǎng)、人際關系處理等心理教育內容與思想教育密切結合,并注重挫折教育,通過挫折教育改善學生心理承受能力。

        同時,應注意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營造平等、輕松與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加強對學生的審美教育,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二)加強校園班級文化建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班級文化建設,用異彩紛呈的文化教育來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為學生成長營造一個健康的文化環(huán)境。通過文化建設,凈化校園環(huán)境,抵制網絡上不良思想影響,倡導文明。對于損害學生身心健康、校園正常生活秩序的行為應及時給與制止。

        (三)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搞好師生關系。心靈創(chuàng)傷只能通過心靈的慰藉來撫平,為了搞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理應加強自身修養(yǎng)。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原則:一是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學生,尊重、愛護和信任每一位學生,不歧視學生;二是分類指導,分層教學,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進步的快樂;三是以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帶著感情去教學,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希望;四是寬嚴相濟,不能因為學生犯小錯而重罰。

        (四)注重與家長的聯系與溝通。開辦家長學校,向學生介紹心理教育的科學理論和方法,提醒每位家長均要重視學生的心理衛(wèi)生與心理健康,用心理學知識指導學生生活與學習。同時,學校特別是教師,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爭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改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一是引導家長重視兒童早期人格培養(yǎng),注重子女獨立能力培養(yǎng);二是引導家長適時調整對子女期望值,不能對子女抱有過高期望,避免給子女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三是引導家長注重改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使其認識到家庭教育環(huán)境對子女教育和成長的重要性,從而為子女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一個溫馨、充滿愛與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對于子女健康成長具有促進意義。

        三、結語

        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甚至在其一生中,高中階段都是關鍵階段之一。這一階段,高中生生理與心理逐步走向成熟,心理開始變得復雜,明顯的特點之一是叛逆性,對周遭環(huán)境均持懷疑態(tài)度。本文分析了高中學生心理所有的幾個顯著特點,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應對策略,以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促進其快樂學習與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郭文峰,張翠.高中生心理訴求特點及應對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心理教育),2013,(12):145-146.

        [2]劉顯臣,楊姐,劉啟蓮.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編制與信度效度檢驗[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24):124-125.

        第8篇:叛逆學生教育方法范文

        論文摘要:青少年時期生理與心理發(fā)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受自我意識覺醒等因素的影響,青少年常常處于一種困惑和矛盾的膠著狀態(tài)。家庭不和諧,家庭以及學校教育方式不當等因素,則進一步導致了青少年個性發(fā)展的極端性,集中體現為逆反心理。學校、社會、家庭應正確認識青少年成長階段的這一心理特征,進行恰當的引導,使其在獲得成人感的同時向正確的方向過渡。

        1逆反心理綜述

        “逆反心理”又可稱為叛逆心理,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時常出現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它對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各個年齡階段的群體部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然而青少年階段表現得更加普遍、更加強烈、更具代表性。因此,逆反心理幾乎成了青少年階段心理特征的代名詞從而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根據《心理學大詞典》的解釋,-.逆反心’理是客觀環(huán)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睋Q言之,。逆反心l理是人們對待事物的一種特殊態(tài)度,當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維模式以及傳統的觀念定式與特定的教育情景下產生的認知信息相對立、與一般常態(tài)教育要求相背離時這種對立情緒和行為意向就應運而生。

        青少年時期是孩子們認知和情感、理想和信念、人生觀和世界觀開始_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呈現出錯綜復雜、矛盾重重的特點,逆反心理表現十分突出。一方面,青少年傾向于對任何事物都持批判的態(tài)度。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為了獲得理上獨立感,他們對任何_種外在威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甚至批判的傾向另一方面:青少年易于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處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對人對事容易偏執(zhí)、過激。他們認為自己總是正確的.認為別人總是用尖刻挑剔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于是打架斗毆被看作是有膽量;與老師、領導公開對抗被視為有本事;禿原則的哥們義氣等不良的行為傾向卻贏得了圩多青少年的同。

        青少年的這種逆反心理有時表現得十分強烈。他們會突發(fā)奇想地使出許多招。以此來應付家長和老師的管教。他們態(tài)度強硬,舉止粗暴,以龍卷風般的強大勢頭對抗外在的威力,以至于將逆性格發(fā)展到了極致。另一種則是以內隱的方式相對抗。這類青少年由里都透著一種逆反與叛逆|l’他們不與外部力量產生直接對抗,而是表現出漠不關心,冷淡。這種抵抗情緒更加強烈,對青少年心理的影響更加深刻。

        2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2.1逆反心理產生的個體因素

        首先,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產生與青少年時期生理與心理,認知、情感與意志的不平衡發(fā)展狀態(tài)緊密相關。一方面,表現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成熟。當人進入青春期后,各種生理機能基本發(fā)育成熟,這使他們迫切地要求享有獨立的成人式的權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產生是由于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于是采取各種手段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另一方面,青少年階段認知的發(fā)展晚于情感、意志的發(fā)展他們追求獨立和自尊,對外界的各種刺激表現得過于敏感,反應過于強烈。然而,他們認知事物和看問題時往往存在片面化傾向,看問題易偏激,喜歡鉆牛角尖,從而出現非理性的認識,進而造成其意志的不堅定性和易動搖性。

        其次,青少年內心世界的自我封閉也是逆反心理產生的重要因素。青少年需要與同齡人交往,他們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樣敞開心扉真誠相待.但是由于每個人的成長環(huán)境不同、認知水平各異,在交往中不可避免的產生隔閡與分歧,使得他們的這種渴求找不到釋放的對象。他們渴望與家長溝通,得到家長的理解、認同與尊重。然而,許多家長的觀念還來不及或不愿意轉變,仍把他們當孩子看待。對于他們的煩惱、要求不能充分理解和給與積極引導,這就缺少了平等交流的平臺。于是,青少年在思想上產生沖突和矛盾,但為了維護自尊,他們不肯將自己的內心世界以積極交流的方式傳達給他人,而是更傾向于以隱性對抗的形式甚至過激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意愿。

        再次,青少年易于受好奇心的驅使,產生逆反心理。大多數青少年對新事物和新知識具有強烈的好奇感,這種特殊的心理上的認知需求可以轉化為學習活動的動機。誘發(fā)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但是,強烈的好奇心也不可避免的成為促使他們形成逆反心理的動因。人們對于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這就是所謂的“禁果逆反”。好奇心驅使青少年甘冒受懲罰的風險去嘗試也許并不甜的“禁果”。

        2.2逆反心理產生的環(huán)境因素

        青少年的成長過程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會受到種種客觀環(huán)境因素的限制與阻礙。概括來講,造成青少年形成逆反心理的環(huán)境因素主要有家庭和學校兩個方面:

        首先,不健全的家庭環(huán)境是影響青少年形成逆反心理的重要因素。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最初和最有影響的環(huán)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社會化的地方。然而,隨著家庭不和諧因素的俱增,家庭暴力,離異家庭,單親家庭等所引發(fā)的青少年問題日益凸顯。在這種不健全的家庭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得不到悉心的關愛,很容易感到孤獨、無助,他們封閉自我,進而對父母、對家庭、對社會產生不滿甚至抵觸情緒,當這些消極情緒不斷積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合適的發(fā)泄渠道時,便會出現心理上的扭曲,進而產生強烈的叛逆心理。此外,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響著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一方面,一些家長缺乏普通的心理學常識,對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期望值過高,經常無視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父母與子女缺乏平等的雙向交流,觀念上產生代溝。從而導致青少年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與社會、家長、老師對他們不合實際的角色期待發(fā)生激烈沖突。

        其次,學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促使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不可忽視的因素。主要表現為教師缺乏對學生的尊重,缺乏與學生的思想交流.以致忽視了他們的心理感受與體驗;部分教師不具備教育學的基本知識,缺乏認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徑和方法的意識,灌輸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心理上的抵觸情緒:過于強調學業(yè)成績而忽視了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使學生產生難以自解的挫折感,從而在情感上老師產生對立、背離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3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教育

        青少年的個性發(fā)展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教師對于學生的行為要進行正確、慎重的歸因,把握其特點與規(guī)律,善于增進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努力保持師生間的積極的相互作用。青少年個性特點的不平衡性和極端性也是與其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性相對應的。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既使是對所謂的“調皮鬼”、“搗蛋生”,教師也要重新進行審視。在這個過程中往往可以發(fā)現,這一人群的獨立意識較強,不服從學?;蚪處熕ǖ囊恍┮?guī)章制度和紀律約束,但同時他們在班級中卻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教師在全面地重新審視.觀察學生后.應在教育活動中多提供一些豐富多彩的、非正式的、能擴展學生個性的機會,讓這些學生能夠表現自己.而教師則從一旁進行恰當的引導,使學生在能夠得到一種成人感的同時向正確的方向過渡。

        第9篇:叛逆學生教育方法范文

        周末,目光隨意遇上此書,取下,脫去外包裝,翻開,只讀序言――叛逆是一種高貴的姿態(tài),就被作者獨到的見解深深吸引,于是放下一切事務,一鼓作氣將此書讀完。

        此書按達賴喇嘛為轉世活佛的習俗,依次講述了倉央嘉措的前世、今生、后世。前世中,作者娓娓道來,講述了藏地前五世達賴和班禪的具體情況,對不懂藏佛歷史、文化的人來說,此部分可謂是最好的掃盲讀物。倉央嘉措的一生是矛盾的,他既是萬人敬仰的活佛,又是黃金囚籠里最高貴的囚徒?!白∵M布達拉宮,他是雪域之王;流浪在拉薩街頭,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敝T神把世界托付給了他,他卻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個最真的自己!他不在乎名與利,他改變不了命運,于是做出種種驚世駭俗的叛逆行為――以活佛之尊跪求還俗,以俗人的裝束浪游在拉薩的大街小巷、當壚酒肆,用真性情流淌出來的神圣之歌表達對生命真諦的感悟,用詞語之光去照亮生命輪回的世界。合上書,素白的封面一塵不染,恰如雪域高原,而倉央嘉措身著紅衣義無反顧、特立獨行的背影及狹長落寞的影子,更加顯得決絕而蒼涼,讓人為之動容。

        現在流傳的很多詩歌是不是倉央嘉措原創(chuàng)已無從考證。作者認為,不少是因愛生信而以訛傳訛的結果。抑或這些詩歌中有倉央嘉措的詩魂附著其中,讓人不得不愛。如這一首: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間。

        那一年,磕長頭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我轉山轉水轉佛塔呀,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

        讀了這本書,再讀倉央嘉措的詩歌,不認為倉央嘉措是離經叛道的情佛,而是他參透了生命的真諦,對佛理有了超凡脫俗的認識?!爸粸橥局信c你相見”,其中的“你”,并不是簡單的指某一個人,而是受苦受難的眾生,或是指信仰,本真,乃至至高無上的佛法。

        人的一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者,改變、加持也;行者,實踐、親為也。修的是正道、正智、正見;行的是善心、善言、善為。作為教師,更應如是,在修行的過程中,只為途中與學生相見,用正道、正智、正見幫助學生,用善心、善言、善為影響學生。如此,才不枉為人師。

        不過,念經容易,修行難。新課程改革雖然多年,不少中小學校,念的是“素質教育”的經,行的是“應試教育”的實,面子上的素質教育轟轟烈烈,里子里的應試教育扎扎實實。教育者的嘴上喊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口號,實際上做的是“一切為了考試”、“為了一切的考試”、“為了考試的一切”這樣的事實。事實面前,口號再響也顯得蒼白無力。考試分數成為“教育”質量的唯一標尺。分數成為學校地位的象征,分數成為教師水平的標志,甚至分數成為地方政府政績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切“教育”手段的唯一目標只是追求分數。大家的潛意識中已經形成了這樣的習慣,把“優(yōu)秀的學生”與“考試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之間畫上等號。只要考試成績好,則一好百好。 大家都知道“應試教育”是教育問題的罪魁禍首,但大家又都自覺地成了“應試教育”的幫兇,做著“反教育”的事情。

        叛逆是一種高貴的姿態(tài)!如今應試教育的大“魔咒”下,真需要教師如倉央嘉措一樣,有足夠叛逆的勇氣和行為,拒絕教育的功利,沖破教育的“魔咒”。這樣的教師嚴謹篤學,志存高遠,生活在低處,靈魂在高處;這樣的教師淡漠名利、拒絕功利,能頂住各方面的壓力,拒絕為應試而教;這樣的教師“只為途中與生相見”,用正道、正智、正見助學生成長,用善心、善言、善為影響學生;這樣的教師不是把“以生為本”、“尊重學生”掛在嘴上或寫在文章里,而是落實在日常的教學行為細節(jié)中;這樣的教師不拖課、不占課、不搞題海戰(zhàn),不以剝奪學生鍛煉、休息的時間來提高考試成績;這樣的教師如學生心中的“活佛”,誨人不倦,廣利眾生,對得起社會,對得起學生,正如倉央嘉措一樣,“不負如來不負卿”!

        叛逆是一種高貴的姿態(tài)!教師改變不了體制,那就改變自己吧,不隨波逐流,如倉央嘉措一樣,走生命本源之路,“只為途中與你相見”,且“不負如來不負卿”!有足夠的勇氣與日常的反教育現象作斗爭,有足夠的底氣拒絕教育功利的誘惑,有足夠的信心擺脫高考“魔咒”的束縛,有足夠的恒心去追求教育的本真。即以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為首要目標,尊重學生的生命成長,呵護學生的生命成長,敬畏學生的生命成長,促進個體生命的自我完善與發(fā)展,讓學生保持好奇心、求知欲,讓每一個生命活得快樂,有“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讓每一個生命有尊嚴、有自由、有自我認同感和價值感。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宁化县| 屏东县| 宣武区| 额敏县| 仪征市| 崇明县| 子洲县| 盐城市| 宁乡县| 肇源县| 广南县| 苍溪县| 林州市| 扎囊县| 卓资县| 宣武区| 延川县| 巴中市| 合山市| 宜章县| 琼结县| 鄢陵县| 乾安县| 贡觉县| 长汀县| 寿阳县| 乌苏市| 瓦房店市| 廉江市| 台湾省| 化隆| 应用必备| 鄂托克前旗| 公主岭市| 韶山市| 措勤县| 类乌齐县| 屯留县| 三门峡市| 仁化县| 洛宁县| http://444 http://444 http://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