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考化學有機化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新課程 高三復習 有機化學基礎 備考方法 備考策略
《有機化學基礎》是歷年高考選考內容之一,例如有機物的分類,結構與組成,有機反應類型,有機物的相互轉化,有機物的制取和合成,以及石油化工等,考生歷來把這一模塊的考題作為得分項目,不會輕易放棄或疏忽。然而這些知識大多與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能源、交通、醫療、環保、科研等密切相連,還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這就增加了這部分考題的廣度和難度。學生要熟練掌握,必須花一定的時間加強訓練并講究復習的技巧,方能事半功倍,達到復習的最佳效果。
一、備考復習方法
首先,要學會對有機知識進行歸納和整理。有機化學的零碎知識較多,如果只是無條理地堆積,那么堆積的知識越多,頭緒就越亂,也越不利于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對零碎的知識進行歸納,使之條理化、綱領化,不僅能幫助學生記憶,而且有利于學生建立牢固和完整的知識結構。
其次,聯系生產、生活實際,拓寬學生的視野。有機化學與生產、生活、科技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學生會接觸到很多與有機化學有關的生活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聯系實際,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拓寬思路,綜合運用化學及其他學科的知識分析解決有關問題。例如,在教學中聯系有機化學在健康環境、材料等方面的應用,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討論咨詢等多種方式獲取有機化學知識,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理解和處理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最后,優選習題,綜合處理。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課堂例題講解,課堂或課后練習,以及習題講評等教學活動,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鞏固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而且對于教師來說也是檢查學生學習知識和應用知識等具體情況的有效方法。練習是溝通教與學的橋梁,通過課堂練習能夠及時提供教學的反饋信息,幫助教師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度進行準確定位,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如何高質量地選擇和處理習題極為重要。
二、備考復習策略
復習時要結合《考試說明》中考點范例的分析,明確有機化學知識考什么,怎么考,從而在復習過程中做到心中有綱。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夯實基礎抓主干,注重基礎性。
高考復習備考一定要降低重心,淡化“熱點”,立足基礎,回歸教材,抓主干知識,對考綱規定的每個知識點都要認真落實,把握相關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主要讓學生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掌握知識網絡。①有機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②各類有機典型代表物的結構與性質;③有機反應基本類型;④重要有機物質的轉化關系;⑤有機化工、環保、用途等;⑥有機實驗;⑦有機計算。
(2)抓住物質結構主線。①從結構上認識各類有機物的性質及反應規律;②從結構上分清重要有機物的異同并理解一些概念;③分子里原子或原子團間的相互影響;④注意多官能團有機物的性質和反應。
(3)不能忽視物理性質。重點關注狀態、密度和溶解性。
①常溫下呈氣態:分子內碳原子數小于或等于4的烷烴、烯烴、炔烴;CHCl;HCHO等。
②與水分層比水輕:烴(己烷、苯、甲苯和汽油等)、酯(CHCOOCHCH和油脂等)。
③與水分層比水重:鹵代烴(CCl、溴乙烷和溴苯等)、液態苯酚等。
2.建立網絡系統,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在復習中通過分析對比,前后知識聯系綜合歸納,把分散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絡化,作“意義記憶”和“抽象邏輯記憶”。以“結構決定性質與制法”的邏輯關系為橋梁,理清有機物的相互轉化關系,建立知識網絡圖。只有具備將知識橫向和縱向統攝整理成網絡的能力,有了網絡圖和化學方程式的有序儲存,在解推斷題和合成題時,才能迅速將網絡中的知識調用、遷移,與題給信息重組,使問題得到解決。在知識再次加工和整理的過程中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3.將STS問題與化學知識緊密結合,體現學科的發展性和時代性。
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也應特別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生活中與科學技術、生產有關的熱點問題,在教學設計中重視使用STS路線,情景素材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如:醫藥、材料、能源、環保等),再結合圖像、圖表、數據、化學生產流程等,培養學生在對信息的閱讀、分析、整理、重組、再應用的能力,培養學生將已學的內容應用到廣泛的情景中去的能力,可以以書本上的生活常識為背景,也可以聯系一些現代科技,最新的發展動態,以促進學生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全面發展,使教學更具時代性。
4.養成自學習慣,培養自學能力。
圖1
例1 氯唑沙宗片是一種中樞性肌肉松弛劑,適用于各種急性、慢性軟組織扭傷、挫傷,運動后肌肉酸痛、肌肉勞損所引起的疼痛、由中樞神經病變引起的肌肉痙攣,以及慢性筋膜炎等.它的分子結構如圖1所示.下列有關氯唑沙宗片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化合物分子中有苯環,所以屬于芳香烴
(B) 該有機物分子在一定條件下能水解,最終生成的有機物有2種
(C) 1 mol該有機物在NaOH溶液中能發生水解(設
―C―NH―O在該條件下不水解),則消耗的NaOH為3 mol
(D) 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7H4ClNO2
解析:該化合物中的組成元素除C、H外還有O、N、Cl元素,所以不屬于烴,但含有苯環,所以是一種芳香族化合物,A不正確;該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使其中的氯原子、酯基、酰胺鍵水解,生成的產物有HCl、CO2和
HOOHNH2,即產物中只有一種有機物,B不正確;該有機物在NaOH溶解中水解時生成了HCl和 ,所以在與NaOH反應時消耗4 mol氫氧化鈉.
答案:D (D)
例2 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是一種解熱鎮痛藥物,也是第一個重要的人工合成藥物.它的結構簡式為:
OCOCH3COOH,以甲苯為原料合成阿司匹林的路線如圖2.
圖2
已知以下信息:
①A中有五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
②甲苯可以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成苯甲酸.
(1)寫出阿司匹林的分子式 ,它可能發生的下列反應中的 .
(A) 水解反應 (B) 中和反應
(C) 加成反應 (D) 聚合反應
(2)在①②兩步反應中順序 改變(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 .
(3)寫出D轉化為阿司匹林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的類型為 .
(4)D分子在核磁共振氫譜中有 個峰,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D的同分異構體 .
①能與三氯化鐵發生顯色反應②能發生銀鏡反應③核磁共振氫譜上有4個峰
解析:(1)由于阿司匹林中存在著酯基,可以發生水解反應,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以發生中和反應,而且含有一個苯環也使它能發生加成反應.
(2)由于酚是一類極易氧化的有機物,所以應先氧化甲基成羧基,然后再使鹵代烴水解而得到酚,如果反過來,則酚羥基會被氧化而使得合成很失敗.(3)酯化反應為取代反應;(4)D分子中苯環上有4種不同的氫,而它的側鏈上有一個羥基和一個羧基,因此合計應為6個峰.符合條件的D的同分異構體應為兩種,這是因為它的核磁共振氫譜只有4個峰,而它的苯環上至少會有兩個取代基,(一個是醛基,一個是酚羥基),由此可以得到,在苯環上一定存在對稱性,從而可以得到:
HOCHOOH或
HOCHOOH
答案:(1)C9H8O4 abc
(2)不能 酚是一種易氧化的物質,所以應先氧化甲基成羧基,然后再使鹵原子水解引入酚羥基.
(3)OHCOOH+CH3COOH
濃硫酸
OCOCH3COOH+H2O
取代反應
(4)6 HOCHOOH 或
HOCHOOH
一、高中有機化學的知識體系
高中有機化學知識建構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之上.從內容上看,九年級化學出現了煤和石油、天然氣、乙醇、蛋白質、糖類、油脂和有機合成材料的相關知識.讓學生知道一些基本的常識,了解有機化合物特點,為高中《化學2》中有機化學和《有機化學基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符合認知規律,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認知性學習目標”、“技能性學習目標”、“體驗性學習目標”的水平從低到高的要求.有機化合物的組成與結構有機物的結構、分類和命名是學習有機化學的基礎.確定有機物的組成和結構時,教材介紹了科學家及現代化學中常用的一些方法.有機物結構的介紹并沒有涉及具體的有機化合物,重點放在系統的、較抽象、具有規律性的有機化學基本知識上,如有機物中碳原子的成鍵方式、有機物結構的表示方法、同分異構體的識別等.有機化合物的性質與反應結構決定性質,有機化學中,官能團決定了有機化合物的類別和化學性質.教材中介紹有機物的性質和反應時,均是通過典型物質的性質來歸納、演繹具有相同官能團的同一類別的物質的性質和反應.也是在學習有機物性質的同時認識了基本的有機反應類型:取代、加成、氧化、加聚、縮聚等.有機化合物的合成與應用教材在介紹完有機物的性質之后,緊接著出現了有機物的合成.從簡單的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再到稍微復雜的有機物的合成.對學生而言,合成時要考慮到選料的選擇,經歷的過程,還要綜合考慮需要的條件.當然學生學習有機物的合成和應用還能更直接的體會到有機化學的價值,可以更好的服務和造福人類.
二、高中有機化學的知識體系的特點
組成與結構的復雜性和無機物相比,有機物數目眾多,其原因是:①有機物組成豐富.不同的有機物中,碳原子數量可以是1、2個,也可以是幾千、幾萬個.很多有機物不僅含有碳、氫元素,還含有S、O、N、P、Cl、Br等元素.②有機物結構多樣性.首先,碳原子的成鍵方式多樣;其次,有機物存在同分異構現象.分類與表征的困難性有機化合物的反應主要是官能團發生變化,官能團是對有機物分類的依據之一.然而,很多有機物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官能團,此時,對它們進行分類就顯得比較復雜.此外,描述有機物可以采用多種方法.有結構式、結構簡式、鍵線式等.有機物還可以直接用分子式、最簡式、電子式表示,也用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表示其空間構型.性質與反應的豐富性有機物在發生反應時,分子的各部分可能都受影響,使得有機反應就變得非常復雜.具體體現為:①副反應很多.由于有機物的分子中各部分相互影響,就使得反應并不限定在分子某一特定部位發生,往往并不是按照某一個反應定量進行,常常會多種反應同時進行.②反應條件影響大.反應條件的變更往往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產物,有機化學反應的條件控制就顯得更為重要.③不同官能團之間相互影響.很多有機物往往含有多個官能團,而官能團的不同決定了性質的不同,所以很多有機物在與另一種物質反應時往往會發生多重反應.合成與應用的多樣性不同的官能團性質不同,轉化的方式也不同,有機物的合成有時就會出現多種選擇.比如: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最終是乙醇和乙酸發生酯化反應得到,乙醇來自乙烯先與水的加成,乙酸則可以有多種路線合成:可以先由乙醇催化氧化到乙醛,乙醛再氧化到乙酸;也可以由乙烯氧化到乙醛,乙醛再氧化到乙酸;還可以乙烯直接氧化到乙酸.
三、高中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能力要求
關鍵詞 高職教育 教學優化 計算機教學
一、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優化的必要性
在信息社會里,人們的工作生活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和網絡,熟悉并掌握對信息的獲取、存儲、傳輸、處理和應用能力越來越成為人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正在逐步被社會作為衡量一個人文化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和勝任本職工作、適應社會發展的必備條件之一。但是一段時期以來,一些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中片面強調學科教學,認為基礎理論越扎實,學生的水平才越高。在計算機教學實踐中,盲目模仿普通高校的計算機課程設置,形成了以學科體系為中心,以傳授系統的理論知識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這種課程設置并不完全適合于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實踐表明,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不能簡單地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學模式,而應認真地開展市場調研,根據計算機課程本身的特點加上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狀況來確定教學目的和任務。
二、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的特點
(一)計算機課程大多數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
計算機課程的實踐性很強,所以過多的注重課堂教學會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有的同學課堂聽課很認真,上機時間也能完成各項實驗任務,但是遇到實際問題仍然解決不了;而有的同學卻僅僅因為要計算機完成某項任務,卻很快地掌握了相關的操作技巧。
(二)計算機課程的內容日新月異
信息技術領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處于一個非穩定的狀態,新的技術、新的應用系統、應用方式層出不窮。而計算機應用所涉及的已不僅僅是單一學科的理論,而是邊沿學科、交叉學科的集中體現,隨著各種新軟件的誕生各種計算機課程也應運而生。
(三)新生入學水平參差不齊
在近幾年的教學中,我們發現新生的入學水平差別很大。有的學生中學階段學過計算機課程,已經能夠熟練的使用Windows 操作系統和進行文字編輯、上網以及收發郵件;而有的學生,來自偏遠山村,他們對計算機十分陌生,更不要提是否會使用計算機了。
筆者結合自己在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一些感悟,對高職業教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新理念、新方法進行探討。
三、計算機課程教學思路和方法探討
(一)良好的教學環境是計算機教學優化的基礎
包括兩方面,:硬環境和軟環境。硬環境指的是多媒體和機房,在這方面,很多計算機基礎教育的人士提出,鑒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效果不佳,要改革計算機教學方法,注重引導學生的興趣,采用多媒體手段教學等等。這些都是必要的,但實際的情況是,絕大多數的學生對計算機都有濃厚的興趣,但是苦于上機的機會太少,或者上機后不知道干什么。在硬的方面的預算約束條件下,應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軟的方面,注重提高學校各項工作尤其是教學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創造一個良好的計算機學習環境。
(二)優良的考試制度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高職的教育是就業的教育,是培養操作型、應用型的人才。高職計算機教學中,應在立足應用的前提下兼顧基礎理論,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掌握本學科的認知規律,以素質培養、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三結合”,理論精講、實踐多做、注重能力、力求創新。摒棄原有的一張試卷定成績的考試方法,讓學生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參照教育部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要求或勞動部職業技能鑒定有關標準,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從而更加貼近社會需要和職業崗位需求標準。
(三)新教學方法的廣泛應用
(1)分組學習法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同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存在差距,有的學生接受得快些,有些接受得慢些,老師在上課的初期就應該首先了解一下學生的水平,在上機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分組,計算機水平較好的同學為組長,與之關系較好和學習較弱的同學分入同組,在課堂練習時,組長幫助老師輔導掌握較慢的同學,即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也增加了學生之間的凝聚力。
(2)任務驅動法
所謂“任務驅動法”是將教學內容設計成很多真實任務,讓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主動學習,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的工作主要是有目的地創設教學所需的任務情境,引導學生參與,誘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獨立探究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以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法來驅動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具體實施時,將教學內容設計成與崗位工作相關的一系列任務,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相關的知識、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操作技能。
(四)教師的繼續教育尤其重要
一、有機化學在新課標下的高考中如何體現
《黑龍江省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改革方案》依據課標明確的指出學生應選的模塊。
必考范圍:必修1、必修2和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
必考范圍:選修3《物質結構和性質》、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考生選考一個模塊的內容。
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為理科生必選模塊。在理科學生的高考中任選其一考查。選修二及選修六不做為我們黑龍江省的高考范圍。
但對于二選一的兩個模塊,學生如何選擇呢?就教材內容而言,選修五有機化學基礎探討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及應用,學習有機化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有機化學對現代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貢獻。與學生的生活相貼近,學生更有興趣。從復習備課的角度有機化學在知識呈現上比較系統,便于理解和學習。考試題型也比較模式化,學生較易得分。就教師而言,有機化學知識知識于舊教材變化不多,教學和訓練中教師也更容易把握。選修三從教材內容上而言,選三的知識理論性強、過于抽象,學生興趣不大,且非常難于理解接受,從復習備考的角度。新增知識過多教師不好掌握難度,配套的訓練題也很少。所以在新課標下的高考中,有機化學已經成為大多數學生必考的一部分了。
在高考中我們如果選了有機化學,又應該如何來應對呢?
二、在高考中如何應對有機化學題
雖然大部分的學生會在高考中選擇有機化學,但是在有機化學的考查中最后二到四分難度大,學生得分率非常低。我們學校曾經考過09年寧夏高考題,有機題最后一空只有兩人得分。在高考中如何能夠快速準確的做好有機題呢?
1.有機推斷題的特點。
根據近幾年高考有機題型可以看出來,有機題主要是以推斷題為主,主要根據給出的信息推出有機物的結構,同分異構體,化學反應方程式和反應類型等等。一般給出的信息為有機物的分子式、反應的條件、反應物之間的比例關系。還有一類信息就是試題提供一些新知識,讓學生現場這習再遷移應用,即所謂信息給予試題。有機物也主要是圍繞著烯烴、鹵代烴、醇、醛、酸、酯等常見的有機物來進行考查的。
2.尋找突破點合理推斷。
有機推斷題的解決思路就是:審題意──找突破點──順推(逆推或其他推斷方法)確定物質結構。在這三步中,尋找突破點是最關鍵的。突破點可以是一種特殊的現象、反應、性質、用途或反應條件,或在框圖推斷試題中,有幾條線同時經過一種物質。
(1)特殊的性質
①特殊的顏色:酚類物質遇Fe3+呈紫色;淀粉遇碘水呈藍色;蛋白質遇濃硝酸呈黃色;苯酚無色,但在空氣中因部分氧化而顯粉紅色。
②特殊的氣味:硝基苯有苦杏仁味;乙醇和低級酯有香味;甲醛、乙醛、甲酸、乙酸有刺激性味;乙二醇、丙三醇、蔗糖、葡萄糖有甜味;苯及其同系物、苯酚、有特
殊氣味;乙炔(常因混有H2S、PH3等而帶有臭味)、甲烷無味。
③特殊的水溶性:苯酚常溫時水溶性不大,但高于65OC以任意比互溶。
④特殊的熔沸點:碳原子小于4的烴類、甲醛、新戊烷、CH3Cl、CH3CH2Cl等。
⑤特殊的用途:甲苯、苯酚、甘油;乙二醇可用做防凍液;甲醛的水溶液可用來消毒、殺菌、浸制生物標本;葡萄糖或醛類物質可用于制鏡業。
(2)特殊的化學性質
①與銀氨溶液或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的物質有:醛、甲酸、甲酸某酯、葡萄糖、麥芽糖。
②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有:含碳雙鍵或碳三鍵的物質因加成而褪色;含醛基的物質因氧化而褪色;酚類物質因取代而褪色;液態飽和烴、液態飽和酯、苯及其同系物、氯仿、四氯化碳因萃取而褪色。
③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物質有:含碳雙鍵或碳三鍵的物質、醛類物質、酚類物質、苯的同系物、還原性糖,都是因氧化而褪色。
④成環的反應:多元醇(大于或等于二元,以下同)和多元羧酸酯化反應、羥基羧分子間或分子內酯化反應、多元醇分子內或分子間脫水。
⑤能與Na發生反應產生H2的有機物含有酚-OH、醇-OH或-COOH。
關鍵詞:醫學有機化學 教學 探索 知識結構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2(b)-0236-02
有機化學是一門集理論性、實踐性和系統性為一體的學科。醫學有機化學是醫學、藥學以及生命科學等相關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它銜接無機化學,并為后續的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免疫學、藥物化學、藥理學和醫學檢驗等課程提供了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醫學有機化學的內容雖與化學、化工、生物工程等專業的有機化學課程大致相同,但教學的側重點、教學的方法須有所差異,對任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從自身的教學實踐出發,從以下4個方面談醫學有機化學教學實踐中的
1 了解學生化學基礎
筆者所在學校的醫學專業面向全國招生,而現階段各省或地區的高考政策不盡相同,部分新生參加了化學學科的高考,因而具有較為系統的中學化學知識結構,同時對基本的元素、物質以及化學反應有一定的認識,這類學生具備較好的學習醫學有機化學的基礎;另有部分考生,未參加化學學科的高考,在高中階段學業水平測試之后便停止了化學的繼續學習,這部分新生的中學化學基礎薄弱,普遍存在概念模糊,對元素、官能團的認知不清以及對化學反應幾乎一無所知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這部分學生學習困難,課堂參與度低,進一步導致學習興趣和信心的喪失,最終難以順利完成該課程的學習任務。針對不同生源的中學化學基礎參差不齊的情況,我們不僅需要在合班上課時考慮班級合理編排,更需要在課堂教學中照顧到基礎薄弱的學生,同時滿足基礎較好的學生更高的學習需求。另外,我們嘗試適當安排時間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單獨進行中學化學的重要知識點的回顧和講解,將有利于這部分學生跟上該課程的課堂教學進度,也有助于他們對后續課程的學習。
2 引導學生系統建立有機化學知識結構
多數有機化學教材,包括該校使用的醫學有機化學教材均按照化合物類型(如烷烴、烯烴、炔烴、芳烴、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糖、氨基酸和蛋白質……)進行章節編排,雖利于學生依據化合物類型建立知識結構,但各章節內容仍稍顯分散,知識點較為繁雜,學生掌握不易。為了學生能夠從最基本的有機化學概念、原理出發建立完善的有機化學知識體系,我們有意識地加強了緒論部分尤其是關于有機結構和有機反應的基本理論的闡述。比如:緒論中我們介紹有機化學反應包含兩個基本的組成:反應物共價鍵的斷裂以及產物共價鍵的生成。共價鍵的斷裂方式只有兩種:異裂和均裂。前者產生自由基,后者產生離子對,兩者均為有機反應的活性中間體,大多數有機反應與這兩種活性中間體的生成及參與有關,從而派生出有機反應的三個基本類型:自由基反應、離子型反應(親核或親電反應)以及協同反應。在后續章節的講解中,我們將具體反應歸屬到上述基本反應類型進行講解。比如:講解烯烴的化學性質時,引導學生關注碳正離子如何形成、如何穩定以及如何參與化學反應;講解羥醛縮合時,引導學生關注碳負離子如何形成、如何穩定以及如何參與親核反應。這樣不僅讓學生能夠從根本上理解反應,并且能夠圍繞基本反應的類型及活性中間體,將內容龐雜的知識點進行歸類并逐步建立相應的知識體系。
3 注重有機化學與醫學的學科交叉
有機化學之所以成為醫學專業的基礎課程,不僅因為有機分子是構成動物、植物體的基本單位,體內的物質轉換及能量傳遞也均與有機化學反應息息相關。在醫學有機化學的教學中,我們有意識地引入相關的醫學知識,在強化對知識點理解的同時,闡釋相關的生物學或醫學現象,從而提升學生對有機化學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例如:在講解立體化學這一章節時,我們開篇即以“反應停”(沙利度胺)事件為例,讓學生認識到確定化合物立體構型的重要性。在20世紀50~60年代,“反應停”在臨床上被普遍用于抑制孕婦的妊娠反應,但隨之而來的大量“海豹畸形嬰兒”的出生使該藥物被禁止使用。后來的研究表明,當時使用的藥物“反應停”實際為一對對映體混合物,即安全的R構型及致畸的S構型的混合物。通過這一實例,學生自然意識到立體化學對于有機化合物結構的重要性,課堂專注度也顯著提高。
在具體章節的講解中,我們還嘗試以常見藥物分子為例來闡釋相關的官能團或者分子片段,做到醫學、藥學知識與有機化學知識點的融合。比如:在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講解中,我們以青霉素等為例向學生介紹了含特殊結構片段――“β-內酰胺”的一類抗生素,使學生對酰胺的理解得以強化。同時,我們還對青霉素的發現、發展和臨床應用背景進行了介紹,從而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對醫學研究的興趣。如圖1
4 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手段相結合
有機化學雖然是一門經典的理論學科,但是課程講授中也需要表達有如電子軌道、分子軌道、化合物空間結構以及反應機理、反應歷程等較為具象化的內容,因而多媒體的使用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相關內容、培養空間思維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多媒體課件中,內容的呈現方法還應做到多樣而豐富,比如:我們課堂上利用Flas等形式向學生展示反應歷程、反應現象以及部分實驗的操作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在教學中仍然需要板書課堂內容的提綱和要點,以便于學生課堂記錄并迅速把握重要的知識點。
參考文獻
[1]陸陽,劉俊義.有機化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關鍵詞高中化學;有機化學;教學實效性
高中階段的有機化學教學內容主要涉及一些常見的有機化合物的構造、性能、用途及相關研究方法。隨著高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有機化學的教材中也融入了大量的新內容,雖然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對于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但收獲的教學成果并不顯著。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有必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教學內容的設定,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優勢。
一、有機化學的相關概念及發展歷程
高中化學教師要想切實提高自身的教學實效性,首先應當讓學生對有機化學這門學科的基本概念和特點有充分地了解與把握。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有機化學分為提取、創立和后期發展三個重要階段。其中,在提取階段,人們對于有機化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應用和提取方面,更關注如何利用有機化學的知識進行藥物方面的研究,從中提取所需的目標化合物,例如,農業生產中經常使用到的化肥以及醫學領域的嗎啡等物質。創立階段是指一些關于有機化合物合成以及其他重要理論形成的時期。在這段時間內,專家們研究并合成了許多經典的有機化合物,至今在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仍有著廣泛應用,如乙酸、油脂等。同時還創立了一些重要理論,為有機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根基。后期發展階段是指近現代有機化學高速發展的時期,在此期間,科學家們以量子力學為研究基礎,成功建立了現代結構理論體系并成功合成了一些十分復雜的天然物,極大地推動了有機化學的發展。
二、提升高中有機化學教學實效性的具體策略
(一)明確新舊教材教學內容的變化
隨著新課改的推行,高中化學有機化學部分的內容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前應先仔細研讀教材,把握作者的編寫意圖和教學大綱提出的人才培養目標,對比同樣的教學內容在選修模塊和必修模塊內容編排的不同,進而準確控制好教學進度。同時,教師還應借助新課程標準進一步把握新版教材的內容廣度,在教學過程中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實現高效教學。
(二)突破教學重難點,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高考要求
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剛接觸到有機化學時會表現出較濃的學習興趣,但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深入和難度的不斷增加,不少學生反映需要理解記憶的內容太多且復雜,尤其是各種反應方程式的書寫,結構多變,關系復雜,學習起來非常吃力。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準確把握教學重難點,有目的、有計劃地教學。根據近幾年來的高考試題,我們可以了解到高考的考點仍在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題型以推斷題和框架為主,題目大多以醫藥、環境、新材料、生活等領域最新的科研成果為背景,既考查了學生對有機化學主干知識的掌握程度,也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有機化學知識對人類社會發展做出的貢獻。
(三)教會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方法
除了傳授課本上的知識外,教師還應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機化合物的性質由其結構決定,反之,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反映了其內部結構。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有機化學的一般規律,從其結構特點出發分析其性質、用途等。例如,在講解“乙烯”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示其結構模型,介紹乙烯分子的特點,進而延伸至化學鍵、分子極性等關聯知識點,強化學生對各個知識點關系的理解與記憶。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直觀、形象地展示各種有機分子的結構組成,幫助學生清晰地把握各個分子結構的異同點,培養他們舉一反三的能力,從而有效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成效。
(四)以實驗的方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在有機化學的教學中,通過實驗能有效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并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深入地掌握化學知識。為了保證教學的趣味性,可采用如下的步驟開展實驗:首先,根據教材的內容及教學目的安排實驗活動;其次,有效引導學生通過深入觀察獨立完成實驗;再次,引導學生根據實際的實驗過程及結果進行總結并填寫實驗報告;最后,根據實驗結果,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論證,讓他們對課題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五)聯系生活實際,滲透有機化學原理
有機化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適當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學生對課本上知識內容的理解,增強他們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學生主動關注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如:為什么肥皂可以去除污漬?福爾馬林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做菜時加入醋和酒的目的是什么?等等,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問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結語
在新時期,教師應不斷總結有機化學的教學方法,準確把握考試大綱的重難點要求,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適當調整教學方案,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與信息處理能力,切實提高有機化學的教學實效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裘南麗.淺談高中有機化學教學的點滴體會[J].才智,2016(29).
關鍵詞: 有機化學 求知欲 學習方法
浙江省實施新課程改革已經五年多,經過五年多的實踐與探索,課程改革的制度已經逐步完善。作為一名多年教高三的化學教師,我經歷了新課程改革的全部過程,對比舊版的高三化學,改革后的高三化學主要有這樣幾個特點:一、內容、知識點變化不大,但側重點有所不同,舊版重視理論,新版更注重生活生產實際。二、舊版注重知識點的教學,新版更注重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三、老師的角色由傳統的傳授者、領導者轉變為引導者、合作者。因為重視角度不一樣,所以在高考時的方式、重點便有所區別,我就新課改下的高三有機化學教學略表自己一孔之見。
一、學習有機化學的重要性
有機化學是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來源、制備、結構、性質、應用,以及有關理論的科學。有機化合物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在人們的衣、食、住、行、醫療保健、工農業生產及能源、材料和科學技術等領域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有機物不斷地充實著人們的物質、精神生活,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機化學是高考試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能力,一直以來是我們每個從事高中化學教學工作的教師不斷為之思考、探索、實踐的課題。學好有機化學對于每一位要參加化學高考的同學來說都非常重要。
二、新課改下有機化學高考的特點
在內容選擇上,積極關注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力求反映現代化學研究的成果,選材新穎而又貼近學生實際。依托教材,注重基礎,考題新而不偏,活而不難,突出化學意識的考查,能力與素質的檢驗。如近年高考中出現的工業染料“蘇丹紅1號”、治療禽流感藥物達菲的原料莽草酸等,要求考生關注社會熱點,注意用所學知識解釋與生活、生產科技等相關的問題,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三、激發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和求知欲
如今有機化合物制品已廣泛地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食品、化妝品、洗滌劑、衣料、醫藥、農藥等,無不和有機化學密切相關。在教學中列舉生活中的例子,如:人們用甘油保持皮膚水分,肥皂的制取與使用原理等。神秘的化學原理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也使學生真實地體會到化學是當今世界無可非議的核心科學,而有機化學則是這一核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化學故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發現學生對學習有機化學有相當濃厚的興趣,同時他們還從中學習到化學家們鍥而不舍、一絲不茍、實事求是的科研、學習精神。生動有趣的化學實驗是產生興趣的催化劑,變幻莫測的化學實驗現象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如在上銀鏡反應分組實驗時,我鼓勵學生做出最光亮的試管作為紀念品,學生實驗時興致極高。為了避免學生動手的盲目性,我因勢利導,使學生把單純的興趣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四、引導學生探索學習有機化學的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結束了繁雜的無機化學的學習,學生對有機化學興趣很濃。同時,所有的學生幾乎又回到了同一起點,這是再一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機會,更是指導學生學習方法的最佳時期。
1.順藤摸瓜學習法
針對有機化學的“面”,我讓大家順藤摸瓜:烴(烷烴、烯烴、炔烴、芳香烴)烴的衍生物(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糖類(單糖、二糖、多糖)油脂(硬脂酸甘油酯、軟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蛋白質。針對有機化學的“點”,我總結了一般方法:一個分子式(同分異構)結構(官能團)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制法(工業制法、實驗室制法)一類物質。我稱之為順藤摸瓜法。
2.模型教學法
在“乙炔”這一節的教學中,我先給同學們展示炔分子的比例模型,讓同學們結合烯烴的知識分析炔的組成,然后由組成講到化學鍵類型、分子的極性、空間構型;再展示炔分子的球棍模型得出乙炔的不飽和程度,得出乙炔是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鍵的不飽和烴。再由此結構推測其物理、化學性質。在苯等教學中,我也使用了模型教學法,同時結合常規教學法,效果較好。
3.組建知識網絡
有機化學知識點多,有機物性質各異,學生學習時感到難以掌握和記憶,但各類有機物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通過分析比較,尋找前后知識的聯系,把分散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絡化。如以結構—性質—制法的邏輯關系為橋梁,以官能團為主線,建立烴的知識網絡圖。在學完烴的衍生物以后,我讓學生對本章知識進行列表總結。要求以典型代表物的化學式、結構簡式、官能團、化學性質、實驗室制法為基本框架,尋找知識的聯系與區別,以提高學習效率。
五、提高學生學習、分析有機化學問題的能力
1.自學能力
根據有機化學的特點,在傳授知識和指導教學方法的同時,我還加強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在學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機化學的一般學習方法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自己總結。比如“苯”這一節的教學,通過約15分鐘的閱讀,同學們自己列提綱,然后復述,重點圍繞苯的結構特點、物理性質(展示樣品)、化學性質等進行了討論。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不但強化了閱讀搜索信息的能力,更提高了自學能力。
2.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具有的,需要經過長期不懈的積累和訓練才能逐步提高。我們在高三有機教學中可以有意識地進行訓練,以達到提高其分析能力的目的。首先學生應對所學內容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還要對具體的知識點非常熟悉。只有這樣,在遇到具體問題的時候,才會清楚地知道要考查的知識點,以及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敏感地捕捉到從什么地方入手。對高三學生進行分析能力訓練是必要的,在設計題目時應逐步進行,先就某個具體的知識點進行分析能力訓練,再逐漸綜合,提高難度,達到提高其綜合分析能力的目的。
總之,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結合高考要求,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訓練,學生學好有機化學就并非難事。
參考文獻:
[1]高鴻賓主編.有機化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周科衍,高占先主編.有機化學實驗.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有機化學(選修).江蘇教育出版社.
關鍵詞:有機化學;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3-0225-01
本校三校生在本期進入了有機化學的學習,有機化學是中專化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三校生高考必考的知識。由于有機物的結構比較復雜,同分異構的現象普遍存在,大多數的反應需要記住條件,而且還需要掌握反應的實質,因此,有機化學就成了中職院校化學的難點內容之一,很多同學望而生畏,常常在平時的模擬考試及高考中嚴重失分,甚至留白板,讓人非常遺憾。為此,我們有必要在這里向同學們聊聊有機化學的學習方法。
1.要對自己有信心、有決心
要對自己有信心,也要有決心。這些雖然與我們說的學習方法沒有什么必然的關系,但良好的學習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機化學與以前我們所學的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知識聯系非常少,也就是說任何同學都不可能有良好基礎,所以能否學好,關鍵是自己是否想學好,想學好又能不能吃苦的問題。既然人人都沒有基礎,因此,以前成績好的同學,不能驕傲,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在以前的成績上睡大覺,否則,就要栽跟頭;而以前成績不太好的同學,只要多付出,方法正確,是肯定能學好的。我想,只要愿意學好的同學,都要爭取把有機化學學好,為自己樹立信心,這樣才能在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績。
2.對構建有機分子的模型要有空間想像力
在有機化學中,有機物的結構是很重要的。如甲烷是空間正四面體結構,而不是平面的正方形結構,只有搞懂了這個一點后,才能真正理解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種而不是兩種,又如,了解了碳碳單鍵可以任意旋轉,而碳碳雙鍵和碳碳三鍵不能旋轉,才能真正理解烯烴的順反異構問題。在初學有機物的時候,若沒有弄清各類典型代表物的結構,可以到實驗室擺弄模型,培養良好的空間想像力。
3.要掌握典型代表物的化學性質
在無機化學的元素化合物的學習中,我們的學習方法是先重點學習一種元素的單質和它的化合物的性質,然后根據通過元素周期表學習同一主族元素的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性去學習同族的其它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質,達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有機化學也要注意使用這一方法,如在"不飽和烴"一節的學習中,我們先重點學習乙烯、乙炔的性質,然后根據烯烴、炔烴之間的性質相似,去類推其它烯烴、炔烴的性質,當然,還要注意乙烯、乙炔和其它烯烴、炔烴不同的地方,特別是不對稱烯烴與水、鹵化氫等的加成反應、聚合反應的區別。
此外,課后還要抽時間想一想所學的這幾類物質的典型反應有那些,反應方程式應如何書寫等。如在學習"鹵代烴"一節之后,就要回頭想一想鹵代烴的兩個典型反應"水取醇消"是否掌握好了,若記不住,則說明還應及時復習鞏固。
4.在講解過程中啟發學生積極思考
教師在講授中,可運用提問題的形式啟發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步驟進行質疑,以挖掘問題,引發思路,達到對實驗內容的透徹理解。如在《乙烯的制備與性質》中啟發學生思考如下問題:實驗室使用或蒸餾乙烯要注意哪些問題?在制備乙烯時的裝置及如何檢查氣密性?乙烯制備時加入濃硫酸的作用是什么?在制備時溫度控制在多少?為什么?以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和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5.加強基本操作技能訓練,培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動手能力
基本操作訓練是有機化學實驗的基礎,它對于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使學生掌握有機合成與分離的方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例如掌握實驗和安全知識注意事項,了解儀器設備的性能、使用、維護等;其次對有機化合物的分離提純方法進行規范化的訓練,讓學生熟練掌握該裝置的特點及注意事項,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能鑒別官能團的試劑與儀器,我組織學生一起配置、準備,讓學生掌握一些特殊試劑的配制方法及要領,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對各類官能團的性質、鑒別方法和現象進行總結,從而加深其實驗印象,提高其動手能力。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將實驗現象完整記錄下來,分析實驗現象,對合成的產物進行現場檢測,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最后還要進行實驗考試。通過有機化學實驗課的教學,學生不但鞏固了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且培養了動手能力。
6.要牢記反應的條件
在中專院校三校生考試里,有機化學的考試題型主要是有機推斷題。在這種題型中,很多時候是已知最初的反應物和最終的生成物,并且給出中間幾步反應條件,要求我們同學推斷出中間產物是什么。因此,記住重要的有機反應條件是必需的。如:有機物與鹵素單質反應時,若光的條件下反應,一般是烷烴發生取代反應,而在催化劑(如Fe)作用下,則一般是在苯環上發生取代反應。與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則一般是和烯烴或炔烴發生加成反應,NaOH的水溶液主要是發生鹵代烴的水解反應或酯的水解反應,NaOH的醇溶液則必是發生鹵代烴的消去反應,與Ag(NH3)2OH反應則必定是醛基被氧化為羧基等等。
7.要熟悉有機物之間的轉化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