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隱喻哲學家、語言學家認為,隱喻性是語言的根本特性,是人類語言和思維不可或缺的基礎[1]。語言的進化、演變和發展離不開隱喻,社會文化、科學技術的進步需要借助語言來反映。而我們知道,簡潔乃語言的生存立身之本。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新的學科領域在不斷拓展,語言作為反映社會現實的載體,不可能隨之無限膨脹和擴大,它往往通過利用現有詞匯和結構及熟知的概念去認識、去思維、去經歷新拓展的領域和新生成的概念。這一過程往往要實現認知方式上的跨越,這種跨越正是隱喻的理據。什么是隱喻?隱喻在英語中的對等語是metaphor,其希臘文詞源包括兩部分,meta-意為“超越”,pherain意為“傳送”,因而該詞的意思是將甲對象之特征“傳送”到乙對象,使之得到“超越”其自身的某種意義。Lakoff and Johnson認為,隱喻是一種迅猛的語義變化過程,是在兩個語義域之間通過某種抽象圖式類比方式,將一個詞從一個語義域應用到另一個語義域[2]。長期以來,人們將隱喻現象看作只是語言本身的問題,而沒有將它看作是構建我們的概念系統、構建我們每天所從事的各種日常活動[3(]Brato)的一種有效工具。實際上,在認知這個世界時,我們正是不斷地通過抽象圖式類比方式建構各種關系[4]。我們所建構的這些關系不斷形成網絡,組成我們的認知系統構架,使得這個世界“可以想象”。Lakoff和Johnson還認為,人類概念系統的構建本身具有隱喻性[5]。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隱喻性詞語就是佐證,它證明我們在理解事件和經歷時就已具隱喻性,如,有關建筑物的用語常用于談論理論建構:語言學理論和經濟學理論都需要有模型? 26(models)、構架(constructs),這些模型和構架又需有結構(structure),結構的各組成部分需緊密結合(bonded)或粘合(cemented)在一起,這樣它們就會根基扎實而不至于倒塌(shaky/crumbling)。另外還需要有證據來支持(buttressing)它們。由此可見,隱喻時時處處都扮演著重要角色[6]。隱喻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被使用,不斷被創造。語言學家I.A.Richards曾說,人們時刻都在運用隱喻,不使用隱喻,就不可能流暢連貫地說上三句話[7]。不使用隱喻,要描寫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難以想象的。而在語言使用過程中,人們往往又在不斷創造新隱喻,從而推動語言不斷向前發展。如,我們常說The ship sailed the seas,但由于sail一詞已失去生動性,于是有人創造性地使用The ship coursed theseas和The ship ploughed the waves。這里,course和plough均用作隱喻義,它們更生動地再現了船只向前航行的方式。作為具有頑強生命力的語言變體——商務用途英語,其中的經濟類文本里也含有大量隱喻現象。本文主要就其中經濟類文本里的隱喻機制和隱喻功能進行探討。二、經濟類文本中的隱喻機制要對商務用途英語中經濟類文本里的隱喻有深入理解,首先必須對商務用途英語的定義有一清晰概念。商務用途英語是指以服務于商務活動內容為目標、集實用性、專業性和明確的目的性于一身、為廣大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人們所認同和接受、并具備較強社會功能的一種英語變體。在當今經濟不斷發展、國際商務活動日益頻繁的世界里,包括技術引進、對外貿易、招商引資、對外勞務承包與合同、國際金融、涉外保險、國際旅游、海外投資、國際運輸、商業廣告等在內的商務活動,無不涉及到英語的使用,在所有這些活動中所使用的英語都統稱為商務用途英語[8]。眾所周知,商務用途英語基于普通用途英語。作為其中重要組成部分的經濟類文本,亦基于普通用途英語。換言之,所有經濟類文本都是普通用途英語應用于新的領域的一種語言變體。這種將語言的使用從一個領域應用到另一個領域本身就具隱喻意義。更何況,經濟類文本中借用大量日常用語來討論、描寫、闡述與經濟活動有關的概念或事件。Henderson也認為,是隱喻所具有的生成力使得日常詞匯可用于討論、描寫、闡述與經濟活動有關的概念[9]。經濟類文本中所含大量簡單和復雜的隱喻,無不說明這一點,如:marketsare bullishandbear-ish(各種市場行情看漲/行情下跌),profitssoar,peak,pe and plummet(利潤飆升/達到巔峰/急劇下降/驟然下跌),banksemployascorched-earthpolicyinthefaceofhostiletake-overbids(各家銀行在盤進出價的各個對手面前采取了焦土政策)。上例中,英語斜體部分為日常用詞,但在此它們均用于描寫或闡述與經濟活動有關的概念,因此它們通常的意義已延伸,因而屬于隱喻用法。另外,在經濟類文本中,有相當數量的詞語原本屬于隱喻,但因長期使用而變成約定俗成的表達法,人們現在只將它們看作專門術語而非“鮮活的隱喻”,如equilibrium,float,inflation,leakage,boom,liquidity,slump等,它們已成為從事商務活動或經濟活動的人們經常使用的行話,原先的隱喻意義已不再明顯。Indurkhya將隱喻分為三種:約定俗成的隱喻,基于近似性的隱喻和創造近似性的隱喻[10]。約定俗成的隱喻是指因長期使用而成為日常用語中的一部分、因而看上去幾乎不再具有顯喻的那些隱喻。在經濟類文本中,人們常將它們看作專門術語而非隱喻。如在We’re running out of time.這句話中,“時間”被看作有限的資源或寶貴的商品,它曾是隱喻,但現在,人們不再想到或認為它具有隱喻性。再如,…the Fed has allowed the stockmarketbubbletodevelop…,toraiseinterestratestodeflateabubbleinitsearlystages…mostcentralbankersarehostiletotheideatotrytopuncturebubbles…,centralbankersofferthreereasonswhytheyshouldnotattemptto prick bubbles…。英語中,人們講bubbl(e泡沫);漢語中,人們講“泡沫經濟”,這些都已習以為常,它們已變成約定俗成的隱喻。基于近似性的隱喻會讓讀者對于本體和喻體進行比較,因為對它們意義的轉換是基于兩者之間所存在的某些相似點[11]。如:Ifprivatefundingreallydriesup,wewillbeoutofthemarket.讀此英文句子,讀者自然就會將資金的停止供給比做水源已經枯竭的河流或湖泊。創造近似性的隱喻是指,讀者在剛剛見到該隱喻時,很難找到本體和喻體之間有什么近似點,但經過仔細斟酌和推敲才發現或找到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確存在相似點。這類隱喻在術語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人們利用storm和enemy之間的關系來描述“通貨膨脹”這一概念。以上三種類型的隱喻在經濟類文本中大量存在,這些隱喻往往基于以下隱喻機制或起源于以下根隱喻:1.將經濟視為有機體,如:economic growth,intoday’sinfant electroniccommercemarket,healthyeconomy,economicdisease,economiccure,economicdecay,ailingindustrialcompanies,anover-richdietofcheapcapital等。就像有機體,經濟也有生老病死,也有情緒波動,并會呈現出有機體所呈現的各種活動方式,如recovery,healthy,qualms,flu,limpingalong/hobble,sweat,depressed等。另外,很多時候經濟被看作被動的實體,其狀態往往受制于決策的正確與否所影響。這一觀念使經濟學家們把自己看成醫生,影響著經濟活動的動向。2.將經濟視為船只,如:…Mr Grasso needed fur-therwarningthatheissteeringapotentialTitanic,butthefattestratshavebeenpreparingtojumpship…,thechancesofnavigational errors arehigh,andnewhazardsarelooming which thenavigators等。此時,銀行的行長就是船長,助手就是船員,大海就是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大海中的暗礁和風暴就是經濟中的危急關頭,航海的用具如錨、指南針和地圖就是指導方針或指令。3.將各類經濟組織類比為家庭成員之關系、類比為各種類型的人員或傳說中人們根深蒂固的形象,如:theparent/mother company,thesister company,thedaughtercompany,theholdingcompany,thecompanydoctor,giant或the WhiteKnight(指“援助某個公司使之不被其他公司接管的公司”)等。這類表達能隱喻各種組織之間所呈現出的關系及所實施的人的行為。4.將市場視為流體或球體,如:thecurrencyfloat,ahugefloat ofchange,buoyantdemand,buoyantcon-sumerspending,themarketbouncesaroundandrebounds等。這樣表達可隱喻經濟市場上的瞬息萬變。5.將下滑的市場運動視為自然災害,如:Rita’scommissionsbegantodry up asherclientsquitherforabetterdeal,theriverofgoldwillsoonrundry,theoutlookforthestockmarketwillremaincloudy/isbleak,thebanks’worst days werebehindthem等。同自然災害一樣,市場下滑給受災人們帶來災難。6.將市場視為游樂園,如:tohaltaslide insales,to continue theirslide againstthedollar,tohavearollercoasterride,toprofitfromswings等。這類說法通過游樂園中娛樂設施的方向運動來隱喻經濟的運行狀況。7.將股票市場視為劇院,如:thatthe stock mar-ketplayersoperateaccordingtoapredictableandprede-termined scenario等。這里,股票市場被隱喻為戲劇,具有極大的可變性和不可預測性。8.將各種類型的商人視為各種類型的動物或動物的行為,如:bear,bearrun,bearish,beartrap,beartotal,bull,bullish,bulltotal,runaway,gallop,horsetotal,lameduck,catandmouse,stag,prey,predator,huntertotal,head-hunter,head-hunting等。通過各種動物的狀態、性情、運動方式等來描述經濟活動的運行狀態、性質、運動方式等。9.將經濟競爭視為戰爭,如:trade wars,the warbetweenCoca-ColaandPepsi-Colahasbeenragingforyears,Carrefourcouldstillbevulnerabletoahostilebid,localbanksarefightingback,localcigarettemakersareupin arms,tofend off hedgefunds等,這一切隱喻經濟活動中你死我活的斗爭。10.用有靈的實體來描述無生命的實體,如Hungary’sRábaandIcaruscourt foreigninvestors…,noforeignsuitorshavesteppedforwardasyet…,theoddcouple(twoPoland’sleadingbanks)damaged bride(Poland’s)…,thePolishpartnersreceivedthewinkfromthenewlotandstartedsellingtheirstakes等。此外,經濟類文本中還使用許多有靈動詞,如grow,recover,need,pickup,continue,slow,move,suffer,think,reckon等以及無生命的動詞,如boom,collapse,expand,overheat,open,fall,rise,remain,become,crash,close,slump,increase等,它們均具有隱喻意義。三、經濟類文本中隱喻的功能在隱喻學研究中,隱喻被視為一種認知現象。它幫助人們通過其他事物來認識所談論的事物的特征,同時又使所使用的語言簡潔、形象、生動。不同的隱喻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多數隱喻同時具有多重功能。束定芳先生將隱喻分為四種功能:修辭功能、語言學功能、認知功能和社會功能。此外,隱喻還有美學功能[12]。隱喻最初是作為修辭來研究的,它具有很強的修辭功能。其修辭功能主要體現在隱喻可以使語言簡練生動,形象新奇,讓人耳目一新。盡管經濟類文本屬于非文學性語言,但作為同社會發展、科技進步息息相關的領域,它同文學語言一樣需要簡練生動的表達,同文學語言一樣需要形象新奇的效果,同文學語言一樣需要有很強的可讀性。而要具備這些特點,往往需要借助隱喻。說the infant car indus-try比說thecarindustryatitsinitialstage要簡練生動、形象新奇得多。從語言學的功能來看,隱喻為語言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語言是反映社會變化和社會發展的一面鏡子。每當一個言語社團的社會生活、文學藝術、文化科技等有了新發展,社會政治發生變革,新思想、新觀念、新知識層出不窮時,就需要有詞匯來再現這一切。然而,如果使用全新的詞匯來再現這一切就會使語言無限膨脹,這會違背言以簡潔為貴的法則。因此,大多時候,人們往往從其他領域里借用詞語[13]來填補詞匯空缺。而一旦從其他領域借用詞語,就會出現隱喻用法。經濟類文本基于普通用途英語,這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日常用詞語義的變化,這種變化即是隱喻用法[14]。隱喻是人類的基本認知方式。人類對事物的認識總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人類對新生事物的認識往往是從作為人類概念系統中深層次的核心概念——即根隱喻——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和拓展的,因此可以說,人類概念系統中的許多基本概念往往具有隱喻性。換言之,隱喻構成了人類組織概念系統的重要基礎。作為與日常生活既有一定聯系,但卻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經濟領域,其中的概念必然要借助根隱喻得以說明。經濟活動充滿了復雜性,對經濟活動的認識可以從不同角度,因而借助不同的根隱喻來對經濟領域的概念和現象進行闡釋。本文第二部分將與經濟有關的各種活動和現象視為不同的根隱喻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也充分體現了隱喻是“用一種概念去理解和經歷另一種概念”[15]這一本質。隱喻具有美學功能,表現在隱喻在語言使用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美學角色。在經濟類文本中,隱喻的美學功能主要體現在通過對隱喻的使用,讓人們有了更為豐富的聯想。這種豐富的聯想是由于隱喻的“用一種概念去理解和經歷另一種概念”這一本質和人類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對現存事物的模仿而促成的。經濟領域中的語言使用要依賴描寫日常生活的普通用途英語,反過來,正是描寫日常生活的普通用途英語在用于闡述經濟活動或現象時,經過語言的隱喻而使得語言具有了美學特質,從而取得美學功能。束定芳先生認為,隱喻的社會功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社會交往中加強“親密程度”,二是出于委婉和禮貌的考慮[16]。經濟類文本中的隱喻主要體現第一個方面。前文講到,在經濟類文本中,有相當數量的詞語原本屬于隱喻,但因長期使用而變成了約定俗成的表達法,因而現在人們往往將它們看作專門術語而非“鮮活的隱喻”了。這些約定俗成的表達法,正是商務用途英語中經濟類文本里具有獨特行業特點的詞匯部分,它們承載了經濟方面的理論與知識。也正是這些經過隱喻化而約定俗成的詞匯使得從事商務活動或經濟活動的人們緊密地進行相互交流和溝通,從而體現出隱喻本身強烈的社會功能。四、結語隱喻對人類的現實生活至關重要,對人類探求和認知未知領域也同樣重要。在商務用途英語中的經濟類文本里,隱喻的使用范圍非常廣泛。該類文本中的隱喻機制豐富多彩,這是由于經濟這個領域的復雜性所決定的。經濟類文本中的隱喻同用于其他領域里的隱喻一樣,具有多重功能。對經濟類文本中的隱喻進行探討,有助于人們對隱喻這一認知現象作更加深入的理解。
劇作語言中的交際行為發生在劇本編者和劇本讀者或使用者之間,所涉及的交際角色是“給予”,交換物是“信息”,體現在語氣上是“陳述”。因而,在該片的劇作語言毫無例外地采用陳述句,即主語在限定成分之前的形式。例如,It is grey and there is a heavy mist.這樣的環境描寫為讀者營造了一個恰當的氛圍也為劇情發展做出了暗示。
同時,劇本編者在語氣部分還加入了情態狀語,引導讀者或使用者把握劇情發展,加深對劇情的理解。
對人物動作的陳述中,用詞準確,動作性強。如,Scarlett nods.She runs to him.同時也加入了情景狀語來描述動作發生時人物的表情和狀態,呈現給讀者或使用者栩栩如生的畫面。
(2)Rhett:Scarlett, please dont go on with this.Leave us some dignity…Spare us this last.(命令)
Scarlett:“This last?” … Rhett, do listen to me! I must have loved you for years … Please believe me! (問題/命令/提供)
其次,從語氣的角度看,雙方在交際的角色和地位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句式的使用上。例如,在涉及雙方關系的問題上,斯佳麗共用了5個疑問句,即 This last?/What do you mean?/What shall I do?/Where are you going?/where shall I go?而瑞德僅使用了一個,Do you know what Im talking about?
與此同時,瑞德還使用了3次附加疑問句,加強語氣,強調“是不是”“對不對”,有咄咄逼人的效果。例如,That makes it nice for you, doesnt it?
最后,從情態的角度看,語篇中的“情態”主要是由情態操作詞來實現的。在瑞德離開之前,雙方使用的次數相當。斯佳麗使用的是程度較高的情態操作詞,如You must care./I must have … / where shall I go?等句中的 “must”和 “shall”,以試圖挽回兩人的關系。而瑞德則使用了程度較低的 “could”, 同時卻使用了概率程度高的 “certainly”,如You certainly gave a good imitation of it.這表明他對所經歷的事的確定無疑的態度和對他們關系不抱有希望。
情態操作詞的集中使用出現在瑞德離開之后斯佳麗的獨白中。高程度的情態操作詞(must /can)被頻繁使用。例如,I cant let him go! I cant! I wont think about losing him now! 等句中。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經歷了突如其來的打擊后,斯佳麗本能快速地做了自我調整,顯示了她的堅強。然而,“即使高值的情態詞也不如極性形式肯定”,(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占子,2005:145)因而,斯佳麗的最后一句獨白“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并沒有使用情態詞,卻顯示她的堅定和對未來的希望。
Based on the Ability - oriented Teaching Concept in the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Exploration
LI Xiaoying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Polytechnic, Wenzhou, Zhejiang 325003)
Abstract As a result of technician college students structure and student diversity, us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s difficult to guarantee the electric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urse teaching effe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mpetency-based teaching concept, combining a variety of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electrician technology proces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can greatly arous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Key words competency-based; electrical technology;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