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安全生產風險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的融合引發了數據迅猛增長,數據逐漸成為與土地、物質和能源同等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日益對經濟運行、社會生產生活和國家治理產生重要影響。大數據(Big data),或稱巨量資料,是指由數量巨大、結構復雜、類型眾多的數據所構成的數據集合,必須通過特殊化處理分析,才能形成有規律、可預測的信息服務能力。具有容量大、類型多、存取速度快、應用價值高等特征。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政府安全監管部門、企業或者其他機構通過對生產經營活動中海量、無序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總結數據的規律,發現數據的價值,為安全生產風險評估、隱患排查、執法檢查、事故調查和決策分析等業務提供支持,安全生產逐漸步入大數據時代。
安全生產大數據特征
安全生產大數據是大數據的子集,是信息技術與安全生產業務融合過程中形成的海量數據。通過對這些海量數據的分析,發現潛在隱患、評估安全風險、尋找事故規律、追溯事故原因,實現安全生產風險管理和事故預防。
安全生產大數據除了具有大數據的一般特點之外,還具有以下3項特征。
數據分散
安全生產大數據主要存儲在生產經營單位、政府安全監管監察機構、技術服務機構(從事安全評價、文化宣傳、教育培訓、檢測檢驗、產品研發等工作的機構)、社會公眾(如網站、論壇、社交網絡、互聯網),這些數據融合困難,信息孤島現象普遍存在。
數據邊界模糊
安全生產涉及眾多行業領域,面廣復雜,如何界定安全生產數據較為困難。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經營管理、工藝技術和安全生產密切相關,安全生產數據定義模糊,尤其是涉及到企業商業秘密時,安全生產數據采集就更加困難。
數據效用時間短
企業安全生產監測、視頻圖像等數據效用時間短,比如煤與瓦斯突出、沖擊地壓等動力災害演化規律不清,瞬時突發,瓦斯突出、礦震、礦壓監測數據效用時間很短。相比于金融、社交、物流、零售等大數據,安全生產大數據價值密度更低,比如在低瓦斯礦井下,瓦斯監測數據長期不變。
安全生產大數據應用案例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積極推動安全生產大數據的應用,組織研發團隊開展安全生產大數據平臺研發與試用工作。采用了NoSQL(非關系型)數據庫、MapReduce計算框架、HDFS高性能分布式存儲系統、圖計算、語義分析、人工神經網絡、智能識別、毫秒級索引查詢分析和實時處理等技術,初步建設了安全生產大數據平臺。開發了集地圖導航與圖表相結合,靜態、動態監測預警與多維度關聯相結合的事故鉆取分析、事故發生規律與致因挖掘、事故預測預判和風險防控于一體的大數據應用系統,具有事故統計分析、隱患分析、遠程執法巡查、態勢分析、安全研判、輿情熱點分析和決策服務等功能。
下面,簡單介紹安全生產大數據的兩個應用案例。
安全生產互聯網輿情分析
安全生產輿情具有負向性、突發性、情緒化與非理性、主觀性和去中心化等特點,這些輿情信息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安全生產工作。大數據給輿情監測和分析方式帶來了變革。
使用網絡爬蟲技術定期從互聯網上采集安全生產輿情信息,進行預處理后分類管理,建立安全生產輿情大數據。可以使用智能語義分析、自然語言處理、數據挖掘等大數據分析技術對輿情趨勢、等級、影響程度上進行分析,實現對安全生產輿情的監測分析、判斷安全生產工作的潛在影響和風險、確定輿情的等級和影響程度。
安全生產事故規律分析
首先建立安全生產事故大數據,應用大數據技術分析事故原因,挖掘事故規律。例如,通過地域性分析,發現山西、湖南、重慶為煤礦事故多發地區,黑龍江發生重大事故起數較多,據此,應加強對這些地區的安全監管監察工作;通過事故統計分析,可知頂板、瓦斯、運輸為煤礦事故的主要類別,因此要求煤礦加強對這些事故類型的預防;對災害傷亡模型進行回歸分析得出傷亡模型,傷亡人數逐漸減少,表明安全生產形勢趨向好轉。
應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以進行安全生產態勢預測,根據結果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減少事故發生,提高事故風險防控能力。
安全生產大數據應用的問題
當前,安全生產信息化還很落后,成功的大數據應用案例還很少,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安全生產數據采集機制和手段不健全,有些安全生產數據難以采集或者采集的稻薟蛔既貳⒉煌暾。安全生產數據不規范,融合難,質量差。
二是企業由于信息安全、商業秘密保護等多種原因,不愿意開放共享自身的安全生產數據。
三是適用于安全生產大數據分析的算法、模型研究不深入、不成熟,安全生產大數據應用價值點還沒有全部發掘,業務需要進一步研究。安全生產大數據平臺建設是一個漸進的持續過程,需要不斷開發完善。
安全生產大數據應用方向
安全生產隱患排查
通過人工方式很難完全排查企業存在的隱患,特別是對于有隱蔽性的隱患,需要排查者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這種方式易受主觀因素影響,而且很難界定安全與危險狀態,隱患排查效果差。應用大數據能夠及時、準確地發現隱患,提高企業隱患排查能力。
美國安全工程師海因里希通過分析55萬起工傷事故發生的概率,提出了著名的“1∶29∶300安全法則”。這個法則告訴人們,每一起重傷或死亡事故,背后必定發生了300件無傷害事件,也就是潛在的隱患,這些無傷害事件往往被人們忽略了。
采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人、物、環境的監測信息和安全生產管理信息,建立企業安全生產大數據。利用圖像識別、神經網絡、遺傳算法、模糊數學等算法,建立隱患診斷大數據模型,通過對多個數據參數分析比對,發現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條件和管理缺陷,從而界定是否構成隱患。
安全生產風險管理
建立風險評估指標體系,通過專家獨立打分的方法可以評估企業安全生產風險。但是,這種方法主觀性強,而且多是使用靜態數據評估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應用大數據可以動態評估企業安全生產風險。
首先,構建企業安全生產動態風險評估模型和風險指數,采集企業各類安全生產數據作為模型輸入,根據算法計算出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指數。融合區域、行業或者全國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數據,建立區域性安全生產風險指數。安全生產風險指數可以用紅、橙、黃、綠、藍等不同的顏色表示,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在地圖上可視化展示。建立安全生產風險預警機制,促進安全生產監管監察的精細化和精準化。
突出預防為主,強化信息技術對安全生產風險識別與管理的支撐保障,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提升源頭治理能力,降低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事故調查
大數據用于安全生產事故調查也是一個主要方向。建立安全生產大數據,記錄企業安全生產基礎信息、管理臺賬、隱患排查信息、監測監控信息、執法檢查等信息。事故發生后,調查組可以φ廡┦據進行取證,從而分析事故發生原因,認定事故責任。2010年,美國西弗吉尼亞州發生死亡29人的礦難,由于該煤礦的監管記錄保存完整,每條記錄都包括檢查的時間、結果、違反的法律條款、處理的意見、罰款金額、已繳納的金額、煤礦是否申訴等數據項。逾千條的監管記錄為事故追責提供了重要證據,最終事故認定礦山安全與健康局無監管失職,煤礦所屬公司承擔主要責任。
安全生產監管監察
安全生產監管監察機構應用大數據可以更加有效地開展工作,是“智慧安監”的發展方向,應用點包括:
1.大數據應用于安全生產行政許可業務
政府安全監管監察機構收到某個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延期(或換發)業務,分析企業安全管理、風險、事故、信用、標準化、隱患排查等數據,依法判斷是否批準企業安全生產許可申請。
2.大數據應用于日常安全監管監察業務
安全監管監察機構在日常監管監察工作中,通過分析企業安全管理、風險、事故、執法、信用等數據,對企業實行分類監管監察,提高安全監管監察工作的效能。
3.大數據應用于安全生產執法
一、總體要求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強化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堅持問題導向,狠抓治理,扎實推進民爆行業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進一步提升我縣民爆行業安全生產水平,堅決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確保民爆行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為我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有力的安全生產保障。
二、工作目標
到2022年底,民爆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得到有效落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分級管控雙重預防體系建成率100%,力爭力爭全縣民爆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到二級,民用爆炸物品生產本質安全水平明顯提升,有效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三、主要任務
(一)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到2020年底前)
1.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民爆企業應依法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從主要負責人到一線崗位員工覆蓋所有管理部門、儲存庫房和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管理部門、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所有從業人員應與企業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安全責任書內容應與管理部門、崗位作業人員的工作職責、安全特點相一致。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獎懲機制,推動各個崗位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位。
2.落實企業主要負責人職責。民爆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企業安全生產負全面責任,要帶頭遵守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嚴格履行《安全生產法》規定的職責,要加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安全生產管理,按照《企業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五落實五到位規定》做到安全責任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應急救援到位。在安全生產關鍵時間節點應在崗在位、盯守現場,確保安全。
3.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結合民爆企業自身實際,明確從主要負責人到一線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責任范圍和考核標準。要嚴格落實以師帶徒制度,確保新招員工安全作業。企業安全管理人員、重點崗位和一線作業人員要嚴格履行自身安全生產職責,嚴格遵守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建立“層層負責、人人有責、各負其責”的安全生產工作體系,確保安全生產。
(二)健全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1.建立完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到2020年底前)。民爆企業應依法設置專門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公司應配備專職或兼職安全員。
2.健全安全生產投入管理制度(到2020年底前)。民爆企業要保證安全生產條件所必須的資金投入,建立生產安全投入管理制度,并嚴格按照安全費用提取比例要求提取,建立使用臺賬,規范記錄安全生產費用使用情況,確保足額提取、使用到位,對由于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的后果承擔相關法律責任。企業要為員工繳納足額的工傷保險費、購買安全生產責任險,配齊并督促作業人員正確佩戴和使用符合民爆行業標準的安全防護用品。
3.強化安全教育培訓(到2020年底前)。民爆企業要嚴格按照《民用爆炸物品生產和銷售企業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要求,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制定年度教育培訓計劃,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崗位技術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掌握崗位操作技能和應急處置措施,未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和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民爆企業關鍵崗位或重點崗位作業人員應具有中技(中專)以上學歷,危險作業崗位人員應通過政審,無身體不適應等人員。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不得從事民用爆炸物品銷售作業。
4.持續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到2020年底前)。民爆企業要按照《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GB/T33000-2016)和《民用爆炸物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實施細則》(WJ/T9092-2018)要求自主建設,從目標職責、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訓、現場管理、安全風險管控、隱患排查治理、應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續改進等八個方面,建立與企業日常安全管理相適應、以安全生產標準化為重點的企業自主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實現安全生產現場管理、操作行為、設備設施和作業環境規范化,持續改進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到2021年底前,力爭全縣民爆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到二級。
5.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到2022年底前)。民爆企業要依據《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導則》(AQ/T9004)和《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GB/T33000)要求,實施企業文化建設,基本形成全體員工所認同、共同遵守、帶有本單位特點的安全人生觀的企業安全文化體系,以積極上進的安全文化理念為指導,制定較具體的安全文化建設活動實施計劃,體現出良好的安全環境和文化氛圍。到2022年底前,民爆企業實施綠化工程,打造園林庫區。
(三)健全完善企業安全風險防控機制
1.建立企業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制度(到2020年底前)。民爆企業要建立定期開展安全生產風險評估管理制度,建立風險查找機制,全面排查風險點,采用合適的風險評價方法,對各類潛在的風險點危險因素進行辨識,對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嚴重性進行評估,提出針對性的對策措施;民爆企業應建立危險源檔案,列出清單,全面反映企業風險點的部位、狀態等,清楚描述每個風險點的產生條件、表現特征,初步判定風險類型和等級,以及在風險一旦失控的情況下可能導致的后果等。到2020年底前,全縣民爆行業持續推進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六項機制”制度化規范化,開展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點查找和辨識,修訂企業危險源臺賬,制定有針對性風險管控措施。
2.建立安全風險管控制度。民爆企業要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對安全風險分級、分類進行管理,逐一落實企業、庫區和崗位的管控責任,從組織、制度、技術、應急等方面對安全風險進行有效管控。綜合考慮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發生后果的嚴重性,對查找出的風險點按其風險大小由高到低分為紅色、橙色、黃色、藍色四個等級,對四個等級風險點要專門建檔管理,并依據風險點自身、環境、管理形式、行業標準規范等發生變化情況實施動態管理,實時調險等級。2020年底前,民爆企業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風險管控制度和風險點管控檔案,每3年要組織第三方對查找的風險點進行1次全面分析評估。
3.建立安全風險警示報告制度。民爆行業主管部門要嚴格依據《安全生產法》《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省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對民爆企業危險源實施重點監管,建立轄區民爆行業危險源空間分布圖,根據需要在各自信息化平臺上適時公告。民爆企業要在醒目位置和重點區域分別設置安全風險公告欄,制作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確保每名員工都能掌握安全風險的基本情況及防范、應急措施。對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工作場所和崗位,要設置明顯警示標志,并強化危險源監測和預警。企業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要求,明確風險管控和報告流程,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風險報告制度,接受監管和社會監督。企業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風險管控和報告工作全面負責,要按照安全風險管控制度的要求,對辨識出的安全風險,定期向縣民爆行業主管部門報送危險源和風險清單。
(四)完善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
1.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2020年底前)。民爆企業要建立健全以風險辨識管控為基礎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符合企業實際的隱患排查治理清單,完善隱患排查、治理、記錄、通報、報告等重點環節的程序、方法和標準,推動全員參與自主排查隱患,尤其要強化對存在重大風險的場所、環節、部位的隱患排查。
2.嚴密開展隱患排查(2020年底前)。民爆企業隱患排查分為基礎管理和現場管理兩類,基礎管理類內容每半年至少排查一次,現場管理類內容應按照崗位一班三查、安全員日排查、庫區主任周排查、分公司月排查、總公司季排查一次的頻率進行。
3.及時實施隱患治理(2020年底前)。民爆企業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應制定并實施隱患治理方案,落實責任、分類管理,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實現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管理。
4.嚴格執行“雙報告”制度(2021年底前)。民爆企業應建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民爆行業主管部門和職工大會雙報告制度。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治理整改資料,每季度應分別向市、縣級民爆行業主管部門報告,定期向職工大會報告,定期公示,接受工會組織和廣大員工監督。
(五)推動企業安全生產社會治理
1.建立完善企業安全承諾制度。民爆企業主要負責人要結合企業實際,在進行全面安全風險評估研判的基礎上,通過職工大會、企業宣傳媒介等方式途徑向全體員工,通過微信公眾號、報紙、主管部門門戶網站等方式途徑向社會公開企業許可資質、落實主體責任、健全管理體系、加大安全投入、嚴格風險管控、強化隱患治理以及企業標準化達標等級等情況。企業要建立內部投訴舉報方式,完善落實獎勵制度,加強企業內部監督,督促企業嚴守承諾、執行到位。
2.完善落實安全生產誠信制度。健全完善安全生產失信行為聯合懲戒制度,對存在以隱蔽、欺騙或阻礙等方式逃避、對抗安全生產監管,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產生重大安全隱患,破壞監測監控設施,以及發生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遲報事故等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主觀故意行為的單位及主要負責人,依法依規將其納入信用記錄,加強失信懲戒,從嚴監管。
3.充分發揮安責險參與風險評估和事故預防功能。民爆行業主管部門督促企業積極加強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投入,強化安全風險預防,提升安全風險評估水平。
(六)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2022年底前)
針對安全設備設施不完善、定量定員不符合規定、現場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開展拉網式排查治理,通過推進兩化融合和智能制造等措施,到2022年底,重大危險源監測監控率達到100%,全面提升民爆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2020年底前重點整治以下幾方面的具體問題:
1.綜合性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總倉庫區內外部距離不符合要求的;
(2)儲存設施現場與總平面布置圖、區域位置圖及安全評價報告不一致的;
(3)庫房建筑、結構形式不符合GB50089的;
(4)監控監視不符合GB50089等相關要求的;
(5)總庫區內有對外服務非民爆儲存設施,且不符合內外部距離要求的;
2.民用爆炸物品儲存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危險品生產區內庫房、儲罐、中轉站臺最大計算藥量不符合GB50089的;
(2)危險品總倉庫區內倉庫最大計算藥量不符合GB50089的;
(3)不同品種危險品同庫存放不符合GB50089要求的;
(4)庫房、倉庫內有廢品、過期產品、試驗品、收繳產品與合格產品混存的;
(5)在雷管庫內拆箱、分發作業的。
四、時間安排
從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2020年6月)。我局結合縣民爆企業實際,進行全面部署安排,廣泛宣傳發動,制定針對性專項工作方案,明確具體目標任務和時間進度,積極推動工作落實。
(二)組織實施(2020年6月至2022年底)。我局對企業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分析,研判企業存在的工作機制、管理制度等問題,督促企業緊盯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等重點工作任務,有序推進,確保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專項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三)排查整治(2020年7月至2022年底)。我局督促民爆企業按照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要求,認真開展自查自改。對自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企業應逐一登記、建檔,并上報備案,自行整改落實,實現閉環管理。
(四)督促整改(2022年底前)。實時開展督查檢查,對于違反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企業,要重點督辦,督促按時整改;對拒不整改、情節嚴重的,則以行政處罰上限給予罰款或吊銷許可資質。在企業自查自改基礎上,每年對轄區內民爆企業開展全覆蓋檢查,確保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到位。
(五)鞏固提升(2022年底)。深入分析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和共性問題,健全完善民爆行業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強工作要求,梳理總結一些好的經驗做法和典型的企業,推動工作落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有關單位高度重視民爆行業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加強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落實。要力戒形式主義、,緊密結合實際,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督促企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有效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斷提升企業自主管理安全生產能力水平。
[關鍵詞]安全風險 預控管理體系 作用
中圖分類號:U6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22-0092-01
一、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在港口工作生產中的重要意義
1、港口安全對樹立良好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一個城市對外交往來的一個平臺,第天往來國際、國內船舶較多,貨物、人員流量巨大,沿海港口尤是如此,并由于其外向性經濟特點,往往成為外國友人踏入國土城市的第一站,港口作為一個城市的窗口,窺一斑略知全貌,港口安全生產直接影響著一個地區形象的好壞,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標志。
2、港口安全生產是效益的保障。港口具有投資大、收效低、回收期長的特點,同時它還具有較強的公益性。而由于設備、設施及人的不安全,導致的損失往往是巨大的,沒有安全生產,效益就沒有保障,因此,港口安全生產是企業經營效益和國家經濟增長的保證。
3、港口安全生產是以人為本的體現。自古以來,人命關天,人是一切活動的主體,維護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及其合法權益,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沒有了人。港口安全生產就失去了原動力。
4、港口安全生產是構筑和諧港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港口安全生產是滿足企業、社會、員工需要的基礎,中人各方利益兼顧,不失偏頗,才能構筑和諧港口,實現綠色生間,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正是因為港口安全生產意義重大,而在國內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地研究港口安全生產的實踐不多,故全面而對安全生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風險預控管理體系
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結構包括保障管理、風險預控管理、員工不安全行為管理、生產系統安全要素管理以及綜合管理五部分。在該體系中,風險管理是核心,員工的不安全行為管理是重點,以生產系統要素和綜合管理作為基礎,以保障管理為支撐,最終以信息化系統作為運行平臺。
1、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的運行過程
基于風險預控理論的工作安全生產管理是一種過程式管理,其安全管理的過程可以根據不同的具體特點進行相應的變動,但其過程大致包括五個階段:
1.1 危險源辨識。危險源是生產企業系統中可能威脅職工生命財產安全或者帶來生產不穩定等危害的根源或者狀態。危險源是企業生產和管理過程中發生事故的起因,同時,危險源存在于企業建設、生產和改造的各個環節之中,對于危險源的辨識是企業風險預控管理的首要內容。
1.2 風險評估。危險源辨識完成后,進行風險評估,根據風險評估矩陣,通過確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損失確定風險等級,針對管理對象和風險等級編制管理標準和管理措施,完成單位風險管理表的初稿。
1.3 制定管理標準及管理措施。通過危險源辨識提煉出管理對象,針對管理對象制定出管理標準和管理措施,從而控制以及消除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源,防止事故的發生。制定的管理標準必須達到國家、行業以及企業標準,并且做到只要達到這條標準就能消除相應的危險源;管理措施的制定要針對不同的管理對象,有針對性的制定,不能一概而論,措施要具體,符合現場實際,能更好的指導現場安全生產。
1.4 危險源監測。危險源監測包括對危險源的狀態監測和風險控制過程監測,危險源狀態監測關注其是否處于安全狀態。危險源監測是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監測不斷提高體系運行效率,促進煤礦安全生產長治久安。
1.5 風險預警。企業應對生產過程中的各類危險源的風險進行預期性評估,按照其嚴重度和特征設定風險預警等級,并根據危險源動態檢測中暴露出的各種風險及時發出風險預警指示,使管理層級相關人員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消除或降低風險,達到可接受水平,從而避免不期望的結果出現。通過危險源辨識能夠有效的掌握危險源的數量以及分布情況,弄清楚安全管理的對象以及現狀;通過風險評估,掌握每個危險源發生實效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后果,找出不可承受風險的危險源以作為安全管理控制的重點。
三、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優勢特點
1、建立了科學的安全管理流程
主要是通過全面辨識各生產系統、各作業環節、各工作崗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明確安全管理的對象;對辨識出來的各種不安全因素進行風險評估,確定其危險程度,進一步明確各個環節安全管理的重點;依據國家法律法規等要求,結合生產實際,有針對性地制定管控標準和措施,明確安全管理的依據和手段;通過落實管控責任部門和責任人,保證管控標準和措施執行到位。這一流程通過體系內部的預控保障機制得以有效運行,保證了隱患排查治理的有效性。
2、把安全生產責任落到了實處
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強調要建立全方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對體系中的每個管控元素進行細化分解、責任到人,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責任體系。在縱向上,明確了集團公司、各子(分)公司、各礦安全管理的責任關系,什么問題,由哪一級負責,由誰負責,非常清晰。在橫向上,通過系統危險辨識,明確了各業務部門的安全管理責任,把安全管理責任由安全管理部門一家延伸到所有業務部門,實現了部門業務保安;通過崗位危險源辨識,明確了職工的崗位安全責任,實現了安全管理責任的全員化。
3、實現了超前預防管理
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要求全面開展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制定風險控制標準和嚴密的保障措施,使安全管理由傳統管理轉變為“辨識和評估風險―降低和控制風險―預防和消除事故”的現代科學管理,同時建立信息網絡系統,運用系統自動預警等功能,對各類危險源進行跟蹤管控,真正實現了關口前移和超前防范,開創了風險預控、主動式管理的全新模式。
4、突出了風險控制的重點和考核機制
主要控制兩類危險源:一類是以領導干部和業務部門為主體,開展系統重大危險源辨識與評估,并落實整改措施,杜絕重特大事故;第二類是以區隊、班組和一線員工為主體,開展崗位危險源的辨識與評估,并制定有針對性的管控措施,力爭杜絕事故的發生。
四、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在港口安全生產工作中的作用
在陳舊的安全管理理念中,港口機械化程度低,安全管理理念落后,安全管理基本是被動的、落后的,而在現代安全管理中,人的生命價值更為重要,安全與生產的位置倒換,安全管理理念不斷更新,安全管理模式由以往的被動管理轉變為超前預控,隨著管理模式的發展變化,港口風險預控管理體系應用而生,它是現代安全管理發展的產物,所以風險預控管理體系是現代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必然選擇。以PDCA 閉環管理為運行模式的風險預控管理體系不同于現行的港口安全檢查管理法和安全隱患排查管理法,它具有全方位管理、全過程管理、螺旋上升管理、以預控為核心、雙保險、閉環式管理的特點。
通過建立港口安全預控管理體系,建設本質安全型企業,變被動為主動,變事后處理為超前防范;建立安全長效控制機制;讓管理走在事故前面,切實消除事故的發生。事故風險的可控的管理過程是整個體系強調的重點,由于其管理形成了一套自動循環以及閉環管理的長效機制,從認識觀以及方法論來講,都是全面推行我國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的必然選擇。
結語
綜上所述,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在港口生產安全管理工作中有著巨大的作用,其不僅僅關系到施工人員的安全,還牽涉到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應該堅持與時俱進、實事求是,不斷學習他人先進的預控管理方式,結合自身缺陷,實現在風險預控管理上的創新。
參考文獻
1.1電氣化工程施工具有不穩定因素。
這種不穩定因素主要是根據施工環境,技術差異、施工線路的不同造成的。在施工過程中每條線路都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空間之內,而這些千差萬別的地理條件使得施工工程經常要面臨不同的施工環境和困難,因此施工沒有統一的標準,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
1.2施工力量分散。
施工力量分散是鐵路電氣化施工中又一特征。由于鐵路線直線分布的基本特征,因此施工人員必須沿鐵路線直線分布,這也就導致了施工人員必須分散開來,而且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所需的技術設備也具有很強的分散性特征。這對于人員和設備的安全管理帶來極大不便,也是導致施工安全風險產生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1.3施工項目受行車干擾因素較大。
鐵路電氣化改造的施工一般都是對既有線路的改造。而這些線路大都是正常運行的線路,施工中隨時會有過往車輛,因此電氣化改在項目中的電力改造、接觸網、通信改造項目時常需要注意行車過往,隨時停工讓行。這種施工模式不僅對鐵路運輸造成一定影響,而且也大大增加了施工項目開展中的人員安全風險。
2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特點
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施工存在諸多安全風險,這是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同時也是由于鐵路施工中的基本特征決定的。
2.1風險不可避免的特點。
鐵路電氣化改造過程中風險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具有很強的普遍性。任何時候施工人員都可能面臨這樣那樣的分享,這是開展該項工作無可避免的一個客觀現實。我們在工作中會通過各種先進的理念分析風險、預測風險,同時也會發明各種先進的技術規避風險。但是這些因素不能從根本上消除風險。尤其是在對既有鐵路線的電氣化改造中,工作人員對原有設備設施的了解程度不深,對于復雜的鐵路線環境在較短的時間內無法完全熟悉。而且施工過程中經常受到行車干擾,這些都會導致改造過程中工作人員面臨風險。
2.2安全風險因素眾多。
鐵路電氣化改造的對象范圍十分復雜、豐富。例如通信、電力、接觸網、變電設備等等。每一個項目的技術特征都不僅相同,因此每個項目產生的風險特征也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安全風險因素呈現出復雜性、不穩定性、眾多性的基本特征。而且在這些項目改造過程中大都是野外作業,施工人員要到完全不熟悉的野外環境中去,地理條件的復雜性,例如崇山峻嶺、大漠荒野等。這里的氣候條件、生態狀況等都會造成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風險。
2.3造成的損失非常嚴重。
電氣化改造中的風險往往會造成重大財產和人身安全損失。隨著我國鐵路事業的快速發展,對原有線路的改造任務越來越繁重,這不僅是由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對鐵路事業提出的新要求,同時也是各種先進電氣技術不斷出現,為鐵路運輸提升效率的內在要求。這些先進技術往往操作施工對人員素質要求較高,同時潛在的風險威脅也相應增大。因此,風險一旦產生不僅會造成更大的財產損失,也會帶來難以預測的人身安全風險。
3增強改造項目安全風險管理的措施
3.1樹立科學嚴謹的安全保障理念。
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施工中面臨的風險復雜多樣,而且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的特征。面對這些風險威脅首先需要施工單位和管理人員以及每一個參與人員都應當具備安全意識。應當以嚴謹的態度對待工作中每一個細節,時刻將安全問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具體而言增強人員的安全風險管理意識應當及時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通過引入典型案例,詳細剖析違規操作、疏忽大意等以上存在的問題導致的安全事故。通過深刻的教育培訓讓施工人員在思想中樹立牢固的“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風險管理理念。另外,還應當結合鐵路電氣化的新技術和施工特點向大家分析風險產生的根源,以便在工作中更加有針對性的規避。
3.2為安全風險管理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施工安全應當成立一個具體的組織部門進行統一管理和教育。為此施工單位應當建立一個健全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該組織部門應當以增強風險分析、安全教育、風險預警、風險規避等職能為主要工作原則,具體負責整個施工單位的安全管理。在內部機構和崗位設置上應當明確責任分工,每一項工作都應當由具體的人員承擔,工作中應當加強與施工部門和相關人員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工程進展狀況,及時分析預測各種風險的特征。當前在安全風險管理這方面,一些施工單位建立了自己的現場安全管理機構,將國家安全生產法作為指導,對本單位的安全施工進行統一整理。這一做法使得施工單位在應對和規避風險的效果大大增強。
3.3為安全生產提供必要的技術保障。
關鍵詞:危化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管理;管理水平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Q086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28-017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87
危化品企業通過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不僅是對危化品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還是建立規章制度與規范作業現場管理都起著主要的推動作用。但由于在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過程中,危化品企業規章制度不完善、基礎管理不規范、風險管理不到位、班組對安全生產標準化不夠重視等問題因素,都嚴重地制約著危化品企業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而通過實施標準化的安全管理、安全技術、安全裝備、安全作業、安全環境措施,使其可有效地提高危化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水平,進而推進危化品企業健康發展。
1 危化品企業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影響因素
由于不同行業與不同規模的危化品企業,在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有所不同。但一般規模較大與管理規范的危化品企業,其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運行還相對正常,且其中安全問題與隱患也相對較少。以下對危化品企業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的主要問題因素進行了探討:
1.1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完善
在危化品企業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過程中,由于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完善,欠缺符合企業本身特征的安全生產管理內容,所以還是需要相關危化品企業進一步的完善。部分危化品企業雖然具有充分的安全規章制度,但由于太多,使其造成相關內容矛盾的問題現象,這樣不僅會影響到基層單位的執行,并且也容易引發不必要的矛盾與沖突,繼而影響危化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開展。另外,由于危化品企業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完善,導致安全管理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實,且也不能引起安全管理部門的重視,這樣不僅無法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而且也會降低危化品企業安全生產水平。
1.2 危化品企業安全生產基礎管理欠缺規范
由于危化品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的建立無法與企業所有部門及員工進行有效連接,使其無法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模式,進而也就導致了企業安全生產基礎管理欠缺規范性。在危化品企業生產中,一般都會建立安全管理臺賬與檔案。但在實際操作中安全管理臺賬與檔案并不規范,所以很容易出現一系列基礎管理問題。另外,在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過程中,一些危化品企業存在走過場的現象,進而達到應付考評的目的,這樣也會導致危化品企業安全生產基礎管理企業欠缺規范性。
1.3 安全生產標準中風險管理問題因素
在危化品企業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過程中,風險管理不僅是安全生產標準的基礎,更是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核心。但由于大部分危化品企業對風險管理工作不知道如何實施,使其造成一系列安全事故的發生。由于危化品企業對風險管理培訓不足,導致相關工作人員并不能很好地掌握風險評估與辨識的方法,且也不清楚風險評估與辨識的工作流程,進而也會降低風險管理效率。與此同時,在進行風險因素分析的過程中,其中的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崗位作業人員并不能很好地協同合作,而是將風險分析任務落實到安全管理人員與部分人員身上,使其導致風險管理欠缺針對性與可操作性。另外,由于危化品企業對風險分析方法過于單一,且應對措施不準確、不具體,這樣不僅會降低風險管理的效率與水平,并且也容易引發不必要安全事故的發生。
1.4 班組對安全生產標準化認識不足
危化品企業的班組是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執行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的基礎單位。但根據實際調查發現,由于班組對安全生產標準化認識不足,導致在開展安全生產活動計劃、內容與檢查時,并不能達到滿意的要求與標準,進而對安全生產管理造成嚴重影響。
1.5 危化品企業欠缺安全法律法規的及時掌握
由于危化品企業在獲取國家相關安全法律、法規的渠道與方式上過于單一,再加上國家對相關安全法律法規的標準更新較快,所以很容易導致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與安全法律法規相互矛盾的現象。而這一問題現象不僅容易導致變更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變更程序不到位、變更風險辨識不到位的問題,而且也容易引發一系列違規的安全管理行為,這樣不僅會為危化品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也會影響危化品企業未來的發展。
1.6 危化企業規章制度得不到執行
有的企業沒有建立安全生產標準化制度,安全管理不健全,但還有很多企業的規章制度不僅不缺乏,而且十分繁雜,每個體系都有一套文件,這就導致了文件中的內容很多都是重復的,甚至內容之間相互矛盾,導致企業的基層人員無法實施。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第一,安全生產責任不能夠得到落實,安全管理的規章僅僅停留在管理部門,錯誤地把安全生產當作是管理部門的任務,沒有將責任落實到基層人員;第二,因為企業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不夠,僅僅在外部評審前突擊對標,在評審結束后就疏于管理,績效考核制度松散;第三,沒有對員工積極進行安全制度教育,企業員工對安全生產的制度不了解,對危化品企業作業安全規范的內容不熟悉;第四,企業沒有把安全生產的目標和責任制、工資等與績效考核掛鉤。這四個因素導致了企業雖然有安全生產的相關制度,但是制度卻得不到執行。
1.7 基礎管理不規范
危化企業在安全管理過程中常常出現企業安全管理自評不認真,存在走過場、應付考評的行為。另外,在安全標準化體系建設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體系內所涉及的部門、人員之間的銜接不暢,導致不能對企業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重點和難點就是基礎管理,只有將管理自上而下落實到基礎上,才能保證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安全。
2 危化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中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
在目前的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企業申請、考評機構評審、政府安監部門公示,然后頒發相應級別的安全標準化證書,這就標志這些企業的安全標準化達到要求。而針對危化品企業達到安全生產標準化的要求,企業必須將安全管理、安全技術、安全裝備、安全作業與環境安全五方面作為標準化依據,這樣才能推進危化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順利實施。以下對這“五化”進行了詳細分析,以便使危化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得到解決:
2.1 危化品企業安全管理標準化
危化品企業中的安全管理標準化是指在危化品企業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上得到健全與落實,比如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健全安全生產管理網絡、規范安全生產操作流程與行為等多方面,這些都是實現危化品企業安全管理標準化的重要依據。通過實現危化品企業安全管理標準化,才能有效地建立合理的應急救援方案,并使事故問題因素得到有效的調查與處理,進而控制安全事故的進一步延伸。
2.2 危化品企業安全技術標準化對策
在危化品企業生產過程中,企業員工的安全技術是保障安全生產的前提,更是控制安全事故發的重要依據。因此,危化品企業通過對各種技術進行安全標準化管理,使其可有效地保障相關技術人員的生命安全。而在實施安全技術標準化時,通過結合國家現行標準,對相關工藝、技術、設備、原材料等多方面進行管理,使其可有效地提高危化品企業技術人員的安全技術水平,實現安全技術標準化目標。
2.3 實現安全裝備標準化目標
危化品企業中的安全裝備主要是指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監測、監控、防護等裝備符合國家安全標準,進而滿足危化品企業安全生產要求。而為了實現安全裝備標準化,危化品企業除了投入大量的資金成本,進行及時有效的更新與改進外,并且需要注重相關裝備的日常保養,這樣才能實現安全準備標準化目標。
2.4 危化品生產環境的安全標準化
在危化品企業生產過程中,生產環境也是影響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了防止生產環境存在安全隱患,引發安全事故,危化品企業在布局的過程中就應將安全問題進行考慮,并做好一系列的安全標志、現場應急通道、文明生產標準等措施,使其可以有效地控制安全隱患的發生,實現生產環境的安全標準化。
2.5 做到安全作業標準化要求
危化品企業生產運行中的安全作業標準化,主要是指員工在生產作業的過程中,相關操作行為符合企業安全管理制度與操作規程要求。而針對于安全管理制度主要表現在作業人員崗證一致、崗位作業標準方面,操作規程主要表現在作業人員是否配備安全設備與個人防護用具方面。
3 結語
綜上所述,危化品企業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是控制安全事故的關鍵,更是提高安全生產標準與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危化品企業應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應用,并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使其可實現危化品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 程玉河.危化品企業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過程中常見問題及對策[J].安全、健康和環境,2011,(3).
[2] 孫青松,任佃忠.危化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實施現狀及對策[J].安全、健康和環境,2013,(11).
關鍵詞:化工企業;突發污染事件;預防;應急處置;對策
化學工業在中國發展迅猛,化工產品不僅廣泛用于工業、農業、軍事等各個領域,更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在國民經濟產業鏈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由于一些化工企業急功近利,在項目建設上違反法律規定,出現先建設后環評、不環評就建設等現象,有的即使經過了環評,但對環境風險的評估輕描淡寫、避重就輕,有的在項目建設和運營中缺乏環境風險防范措施,應對突發污染事件的能力不強,且疏于安全管理,一旦發生突發污染事件時,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極大危害。因此,預防和處置化工企業突發污染事故,科學的對策與措施必不可少。
1項目環評中注重環境風險評估環境風險評價
始于20世紀90年代,原國家環保總局下發的《關于對重大環境污染事故隱患進行風險評價的通知》以及《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環境風險的通知》對建設項目風險評估提出了具體要求。2004年12月11日國家環保總局頒布實施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技術導則》明確指出:為有利于項目建設全過程管理,將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納入環境影響評價范疇。在項目環境風險評價中,要科學預測評價突發性事件或事故可能引發的環境風險,提出環境風險防范和應急措施[3]。通過環境風險評價,可以預測不確定因素事件發生后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嚴重程度及波及范圍。從生產設施、輔助設施和物質(包括主要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中間產品、最終產品火災和爆炸、泄漏等次生/伴生的危險物質,以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質)等主要環境風險源的擴散途徑(如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以及可能受影響的環境保護目標的識別,發現事故隱患,找出項目存在哪些風險,哪些是重大風險,引起這些風險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同時,通過源項分析和后果預測,確定事故產生的后果和發生幾率,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應急與減緩措施,一旦事故發生,可以采取科學有效的環境風險防范手段,使污染降到最小,危害降到最低。
2項目施工中落實環境風險防范
設施項目建設實行“三同時”是防治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重要關口之一,項目建設中首先在設計階段嚴格按照國家《化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范》(GB50483-2009)的具體要求,對生產過程中廢氣、廢水以及固體廢物,尤其是危險廢物的污染防治等按一般規定,污染源控制到廢氣治理,廢水貯運,污水處理場(站)設計,事故應急措施,固體廢物貯運與處理等污染要素精心設計。切實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要求,落實污染治理和應對突發污染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標準[4]。環境監察部門加強對建設項目日常施工監管。對存在較大環境風險隱患的建設項目,施工中建設單位要委托環境監理單位實施環境現場施工監管,重點監管項目施工中的污染防治,以及環境風險防范設施建設情況,并將監理報告作為“三同時”驗收的重要依據之一[7]。環保部門開展項目竣工驗收時,嚴格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所提出的執行標準和具體要求,對環境風險防范設施和應急措施落實情況重點進行現場檢查和核查,如達不到標準要求的,不予驗收并限期整改;對污染物排放情況以及廠區周邊環境進行監測,如達不到環保、安全、消防驗收的,一律不得投入生產。
3加強環境突發污染事件保障體系建設
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首先,化工企業要結合自身的環境風險源特征等因素,分別制定相應的環境應急預案,明確本企業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建立企業應急救援隊伍、裝備和設施建設,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建設有效的環境風險管控和應急救援體系,設立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監控和指揮機構[5]。環保部門在督促、指導企業編制應急預案的同時,結合自身工作職責制定相應的環境應急預案,并著重考慮設立環保現場應急指揮體系和應急專家組,明確職責,為企業應急處置提供技術支撐。環保部門所屬監測機構在掌握各化工企業主要污染因子的基礎上,做好特征污染因子的監測應對準備,有針對性地配備相應的現場應急交通設施、儀器設備、化學試劑和防護設施,培訓相關人員,開展常態化演練,強化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監測手段,及時準確提供監測數據。地方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要明確職責、明確分工,確保一旦發生突發污染事件時,在人力、財力、物資、醫療衛生、交通運輸、治安維護、通信、技術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4嚴格企業內部管理并牢固樹立安全意識
環境污染突發事件很多都是因為安全事故而引發。由于化工行業原料或產品具有易燃、易爆、易揮發且有毒有害等特點,如果安全出問題,容易導致爆炸、燃燒、泄漏等安全生產事故,從而引發污染事件[6]。因此,化工企業首先要加強員工教育培訓工作,樹立安全生產理念,增強安全生產意識,培養安全生產技能。其次,化工企業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把安全生產作為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保障,制定安全發展規劃,配套保障措施,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問責制,做到自我約束,自我檢查,杜絕違規操作,對違反《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行為者,安監部門要嚴厲追責。第三,由于化工企業生產工藝復雜,因設備因素引發的污染事故也不在少數,因此要加強對主要設備檢修,監控檢查,制定合理檢修周期,定期對危險源進行檢測,評估,監控,有針對性采取措施實施危險源控制管理,建立巡查制度,保證設備安全可靠運行[2]。第四,要加大安全投入和科技創新,推廣新技術應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通過采取新技術、新設備、改變舊的工藝和模式,降低設備及操作帶來的不安全隱患,確保安全生產,做到萬無一失。
5加大執法和宣傳力度的同時強化環境現場監管
新《環保法》賦予環保部門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制生產、停產整頓等多項強制執行權。因此環保部門要敢于執法,嚴于執法,要鐵面無私,決不能不作為,亂作為。對轄區內的化工企業要做到“一廠一檔”,建立健全各化工企業污染源動態管理檔案,摸清各化工企業可能存在的污染隱患,有針對性地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加大監督檢查頻次,實行遠程監控管理。要加強對環境風險源的監管,尤其要按照環保部的有關危險化學品環境管理規定,重點對危險化學品生產使用企業開展巡查,要查看各項污染防治設施是否正常運行,應急防范設施是否存在隱患。對于擅自閑置污染治理設施、偷排暗排污染物的企業,要嚴管重罰,決不手軟。堅持管理與服務,教育與執法相結合的原則。既服務企業發展,又服務廣大群眾,同時要強化環保宣傳,提高環保意識,尤其是增強企業領導干部的環保意識,通過宣傳教育,讓廣大企業員工把保護環境,維護環境安全能夠轉變為自覺行動,從而有效減輕環境突發污染事件的發生。
6結語
當前,中國化工企業發展迅猛,污染事故頻發,只有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等有關法律法規,嚴格落實防范措施,政府部門和企業切實履行各自責任,一定能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
作者:游大龍 阮強 胡濤 馬哲河 羅李 單位: 1. 湖北省咸寧市環境監測站 2. 湖北省嘉魚縣環境監測站 3. 湖北省公信檢測服務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田野,趙文喜.環境風險評價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C].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2006.
[2]孔繁琦.當前化工園區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新疆化工,2013(2):7-8.
[3](HJ/T169-2004).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導則[S].2004.
[4]環發(2012)77號.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環境風險的通知[Z].2012.
[5]宋美華,張輝,韓璞.對環境應急預案編制的幾點思考[J].遼寧化工,2012,41(4):356.
控制危險源的具體工作為:(1)匯總已完工的建筑工程的危險風險項目,或整理已經發生建筑事故的工程資料,找出可能引起事故發生的危險源;(2)找出分析事故發生的直接或間接原因,將原因進行邏輯分析,將事故中相對應的邏輯關系找出來;(3)分析事故的結果,從結果分析原因與危害。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成立一個專家調查組,對建筑事故進行科學的調查,因為現在是一個科技的時代,利用科學技術與科學理論能夠改變很多,其中也包括安全事故,所以建筑行業在進行風險管理時一定要重視科學技術的應用。利用專家來評定建筑事故,找出建筑的風險源,要求評定專家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還要具有扎實的建筑理論與風險理論做支持。
2房屋建筑中的具體安全問題
目前在我國的房屋建設中,存在的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的安全問題還有很多,例如集中在學校、民房或者是農村自建房屋中的安全問題,嚴重威脅了人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房屋建筑本身的問題也是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在部分房屋建設中,由于施工不到位、管理不完善或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合格等問題也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發生;由于房屋建筑的露天作業較多,對勞動者的體力耗費較大,再加上施工人員的流動性較強,專業技能不高,所以這也是引起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房屋建筑的安全管理人員的素質不高,能力有限,但是管理工作能否做好,直接影響了安全管理水平,也影響了施工質量,所以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自然因素也是影響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因為地震、滑坡、泥石流、暴雨等自然災害具有強大的破壞力。由于現在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一些資質不夠的施工單位也混雜在建筑行業中,這就難以保證工程質量,也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難度,這些安全問題應當充分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3風險模式在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3.1確定房屋建筑中的風險范圍
在實際的建筑施工中,對施工的相關內容進行系統、全面的風險識別,確定風險的分布與范圍。例如:(1)根據建筑工程施工所處的地理位置,對該地的水文特征與自然災害進行分析,另外對工程外部的環境、交通與資源等都進行綜合的考慮;(2)對建筑工程的生產、施工、辦公等都進行合理的規劃,合理的布置易燃易爆或有害的建筑材料,做好建筑物的衛生防護與安全建筑工作;(3)建筑工程與工作人員的施工場所與生活場所要做好防雷、防雨、防火、防盜工作等。
3.2落實施工單位與建設單位的管理責任
在工程建筑中,建設單位占主導地位,對安全生產有決定作用,所以要落實下述的安全生產責任:(1)建設單位要確定并提供良好的作業環境與安全管理費用;(2)確保勘察、設計、建立與施工單位在工作時符合國家相關法律的規定,有效控制工程進度;(3)及時為施工單位提供資料,相關部門要對安全管理措施進行備案。施工單位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安全措施主要是由施工單位落實的,所以要求施工單位要配備專職的管理人員,建立完善的項目安全生產體系,并建立健全的生產制度。
3.3落實監理工作
工程監理單位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單位,也是工程安全生產的主要責任主體之一,要落實監理單位對工程中每一個施工環節的監督管理工作。首先要將安全監理歸到監理規劃中,對承包商、施工單位與施工個人的安全生產資格與安全管理措施都進行審查,使其達到標準條件;其次對危險性較大的施工階段,要編制詳細的、科學的監理細則,一旦發生安全隱患要及時排除。監理單位進行安全檢查主要就是監督建筑施工,發現安全隱患,并及時進行整改,規范施工人員的工作行為,減少事故發生。
4結語
關鍵詞:風險等級 化工工藝 等級評估 指標體系
石化企業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不斷的進步和壯大,所生產的化工產品種類越來越多,涉及的危險化工工藝也越來越多,所以對于石化企業危險化工工藝的危險等級進行評估與劃分是確保安全生產的關鍵環節,建立科學的風險等級評估指標體系對于石化企業危險化工工藝勢在必行。目前危險化工工藝風險等級評估指標體系并沒有固定的標準,所以本文結合實際通過采用學的定性、定量方式,將等級評估過程轉換為定量賦值計算過程,如遇到難以賦值和量化的指標可以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將其分類,將石化企業危險化工工藝風險等級評估指標體系建立完善,確保危險化工工藝生產安全。
一、危險化工工藝風險等級評估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
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是根據石化企業危險化工工藝的客觀狀況、系統性能、動態特征、穩定狀態、可控制程度等進行科學的導向,建立完善的指標體系結構。
對于評估指標體系等級的劃分要求能夠客觀的反映危險化工工藝的實際情況,等級劃分要科學合理、清晰明確,各個等級都能反映出等級指標中的模式特點,所以指標體系的設計要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標準進行設計。
1.評估指標體系等級的劃分要求能夠客觀的反映危險化工工藝的實際情況,等級劃分要科學合理、清晰明確,各個等級都能反映出等級指標中的模式特點,層次分明,突出等級特點。
2.在設計危險化工工藝風險等級指標體系結構中,要突出等級的代表性,避免各等級之間的影響和連帶。
3.指標體系等級劃分運用科學的定性、定量方式,將等級評估過程轉換為定量賦值計算過程,如遇到難以賦值和量化的指標可以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將其分類。
4.等級評估指標體系要建立在實際可行性與可操控的前提下,對于資料的分析與處理盡可能的選擇可定量獲取數據的方式。
二、危險化工工藝風險等級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
危險化工工藝風險等級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是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結合相關危險化工工藝標準規范進行從理論分析到體系建立再到體系完善的一個過程。首先,將危險化工工藝的風險程度劃分為兩大類別,固有危險程度和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管理危險程度,其次對固有的危險性中的原料危險性、生產設備危險性、工藝危險性、控制危險性做出評估,再對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危險物料的隔離、生產環境的安全性、防火安全、管理安全進行評估,最后綜合所有的危險性做出科學的等級評估標準。危險化工工藝指標體系流程圖如圖1所示。
將危險化工工藝的風險程度的固有危險程度和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管理危險程度分別建立表1與表2。
三、風險等級評估指標體系的合理性研究
1.通過建立危險性化工工藝風險等級評估指標體系可以根據化工工藝的工藝參數進行固有危險性劃分,再根據安全生產中容易發生危險事故的管理措施進行危險評定,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2.危險性化工工藝的固有危險性可以通過建立定量賦值計算方程,采用計算的方式進行評估,這樣得到的結果更加科學與準確。生產過程中容易產生突發事故的風險定性的方式進行分類,綜合化工工藝風險進行等級評估建立執行標準,將石化企業化工工藝的危險性降到最低。
四、結束語
依據石化危險化工工藝的特點所涉及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建立風險等級評估指標體系,將其過程所涉及的理論與實際評估中的經驗相結合,運用科學的方法做出正確的危險評估等級評價為實現企業安全生產和安全管理提供可靠依據。
參考文獻
[1]劉茂,吳宗之.應急救援概論—應急救援系統及計劃[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關鍵詞:水電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管理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afety " is the development of an enterprise, is also an eternal topic.” Safety first “is the primary criterion for each construction team, is also the enterprise benefit foundation. In this paper,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fety management and their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safety risk effectively deal with hydropower project measur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risk assessment of hydropower project started, and discusses the security management of hydro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 from several project risk level,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security, the safety awareness of workers.
Keywords: hydro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V212 獻標識碼:文章編號:2095-2104(2013)1-0020-02
水電工程項目的安全管理包括工程負責人和管理者對項目的風險評估、對建設工作的計劃、指揮、控制從而保證確保生產安全進行的一些列工作。安全管理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也不是施工現場的一個兩個人的責任。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的、全面的、綜合的工作。筆者長期工作在水電水利項目的前線,對項目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有著切身的體會。一個項目安全的結束并且投入使用就是項目利益的最大化。
一、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管理的環節
傳統的安全管理,將著眼點放在系統的運行中。往往是消極的事后處理,也就是在事故發生了以后才進行調查、分析和尋找事故原因。這種消極的行為往往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而現代社會餓安全事故大部分都是人為因素所致。完全可以避免。因此開始生產前的安全措施就顯得十分的重要。
1、安全風險的評估
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地點一般都比較特殊,一般分布的地區地形特點和氣候特點都比較復雜。這也就要求施工的建筑要適應不同的環境,因此施工的技術和工種一般比較復雜。因此進行安全風險的評估時首先要從自然環境著手,考慮當地的地形地貌特征,避免自然災害對施工和建筑的影響。第二,要考慮到工程項目本身的特點。例如工程是否預留了用于安全措施的資金、施工隊的素質如何、是否適用于不同的工種、部分施工作業是不是能夠同時開工等等。要應用法律、政策的手段進行評估,要進行定性的定量的評估,為以后的安全工作計劃奠定基礎。
2、安全生產計劃
安全生產要已計劃進行。首先,要規定施工的進度。這就要求在計劃是綜合考慮工程施工規模,各種工序的交替、工種的變換以及施工作業的難度都應該給予考慮。其次,要定期進行安全匯報。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要及時防微杜漸,保證生產的安全。
3、建立安全管理委員會
該委員會具有兩種功能:第一是核查施工質量和施工環境,提高安全性;其次,要建立應急機制,一旦發現安全漏洞,要能夠即時的采取應急措施,防止產生更大的損失。因此,在該委員會的成員必須具有豐富的經驗和較強的應變能力。有的工程項目,在施工機構設立三控制一協調的組織形式,即在三名監理之上又增加了安全監理負責安全管理,非常值得推薦。
4、施工過程的安全管理
在施工的準備階段,要全面考察是施工的地域特點。對于水管、地下電纜、高壓架空線以及施工道路等都要給予特別的關注。在基礎設施的施工階段,要特備注意圖志特征和當地的雨季情況。加強建筑的荷載能力。在隧道的施工間斷,要注意通風情況,防止塌方、涌水。在結構施工階段,要注重高空作業的外保護,警惕高空墜物。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施工計劃進行,嚴禁加快施工進度。只有一步一步,按照進度計劃,打好基礎,才能保障施工的安全進行和項目的安全投入及使用。事故就是浪費。
5、安全生產的評估
安全生產的評估可以是生產過程中的評估,生產結束后也要進行評估。安全生產的評估就是要及時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安全生產評估是一項意義深遠的工作環節。要建立評估制度和評估指標,隨著經驗的積累,評估的結果一定能夠產生巨大的積累。
二、影響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分析
1、內在和外在因素
影響安全管理的內在因素主要有: 企業或項目的組織框架及安全管理體系, 企業領導者的安全管理理念及思路, 安全規章制度的完善及執行, 職工及民工安全素質, 安全投入, 安全建設等等。這里面既有硬件也有軟件。作為項目經理或者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對這些安全管理的軟件和硬件設施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抓住主要矛盾, 找出薄弱環節; 然后有的放矢, 對癥下。 安全管理的外部因素也同樣重要不能忽視。比如, 法律法規的變化, 社會需求的變化, 市場競爭的變化, 施工環境的變化, 等等。從目前來講, 一方面,社會對安全問題空前關注, 作為水電行業也面臨著日益加重的安全壓力: 水電工程市場競爭的激烈導致中標單價的降低, 客觀上給安全投入造成了隱性影響; 業主對工期縮短的期望值不斷提高, 導致施工生產中的不可預見性安全風險加大。
2、主觀和客觀因素
人既是安全管理的施與者,又是接受者。人的行為是安全控制的關鍵所在, 項目的安全管理者, 必須以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來分析人的行為, 同時考慮到社會因素和環境條件對人的行為的影響。至于安全管理的客觀因素, 也可以稱之為物質或環境因素。物質、環境條件能夠滿足員工生理、心理需要時, 不安全行為發生的概率會大大降低; 反之, 則會顯著提高。假如我們所施工的倉面擺放凌亂, 施工現場狹窄, 施工道路擁擠, 工人工作時, 很容易造成人的不穩定情緒和不恰當行為, 安全風險也會隨之加大。
三、水利水電工程安全生產的對策
實踐證明,施工建設中的許多事故都是由于施工人員和管理者的疏忽大意所致。如果人們能夠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提高安全意識,這些事故完全可以避免。這對企業和國家來說,都能夠挽回不小的經濟利益損失。因此,安全生產是企業的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石。
1、從思想著手,提高安全意識。安全管理雖然是一項復雜的、綜合的工作,但是只要每個人都可以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安全意識,就能夠保證施工的安全。首先要加強安全教育:要完善施工的技術知識,特別是對于技術裝備的指導。減少使用設備時的盲目性。不斷得提高每一個人的安全意識,是全體施工人員認識到安全之事無大小,人人有責。要形成一“安全”為基礎的企業文化。在進行安全教育時,要采取靈活的形式。一方面可利用張貼宣傳畫、宣傳標語以及簡報等進行宣傳,另一方面要進行一些切合實際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的培訓,甚至可以將安全事故的現場圖片張貼出來,提高人們的意識。
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的制度是前提
安全生產、制度先行。制度是一種具有很強的約束力規定、法規、規范和標準。無論何種工作,必須擁有良好的執行制度,才能保證行動的有效性,這一點在水利水電項目工程的建設安全管理上更顯得尤為重要。在上文中提到的安全委員會、監理機制和安全評估等都需要納入良好的制度中去,層層簽訂安全,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責任要落實到人。
3、加大施工項目中的安全投入。要有足夠的安全生產的經費,購置安全生產的器械和相關的保障設施。其次,要留有安全生產的緊急開支。甚至可以說,無安全生產的物質保障不開工,寧可拖延工期,也要保障安全。
4、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獎懲制度
安全管理并不是說拖延工期,也不是沒有保障的進行施工。建立完善合理的激勵制度,明確獎懲是保證安全生產有效進行的杠桿。獎勵無安全事故的單位和個人,對于安全生產有著重要的意義。
5、加強安全生產的檢查力度
安全生產的檢查時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是傳統環節,也是需要改變的環節。首先,安全生產檢查要具有量化標準。一些大型的項目中,工序復雜,可以指定多樣化的檢查標準。其次,要做好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安全檢查。定期的檢查,是為了在不同的施工階段的設備、工種工序的安全性能的比較。而長期的定期檢查,有可能造成工作人員的懈怠,造成只有檢查時才提高安全意識。因此,要做好不定期的檢查,保證安全工作落實于實處。
安全生產工作是一項意義長遠的工作,也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的工作。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一起努力,保證安全生產計劃,人人都負起責任,才能保障國家、企業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 葉劍文.水利水電施工安全問題及對策探究[J]. 現代商業. 2010(24)
[2] 黃中原.水利水電工程現場安全施工管理[J]. 建筑安全.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