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色彩在環境設計中的應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色彩是一種具有多元性的構成元素,可以從多個方面對其進行理解,色彩本身并不是獨立的,通過色彩的不同搭配,可以展現出不同的魅力。通過色彩進行的藝術創作,可以在視覺上形成巨大的沖擊力,從而影響到內心,完美的色彩運用,可以對一個人的靈魂造成震撼,在心理認知方面提升一個精神層次,這才是色彩運用的成功之處。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通過色彩的有效運用,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提高藝術創造的靈動性,從而構成和諧的環境藝術空間。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色彩
色彩是有分解光譜而得來,可以說“沒有光就沒有色”。色彩本身并沒有美丑之分,它通過襯托、對比、映襯等手段對進行調和,來產生人們對它的審美愉悅。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色彩并不是孤立于環境而存在的,色彩的視覺效果通常取決于一定環境中綜合的色彩、材料和形態,取決于色彩與色彩之間、色彩與光之間所形成的相互關系,通過相互作用的效果使處于相應環境中的人能感受到它存在的魅力。這種以自身的協調和和諧去調節人的心理、關還懷人的需要的方式正式色彩的魅力所在。
色彩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作用
社會性。中國素有用色彩來傳達人社會地位的傳統,到現今社會色彩也常常被人們用來表現個性、身份、地位、特征等,這是由色彩本身的本質特征決定的。因此,在環境藝術設計中,一個成功的色彩設計,可以很好地體現建筑的功能,凸顯設計的個性和特色,并能成功地被人們識別和記住。例如,世界著名的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獨特而優美的建筑造型運用了潔白的色彩,在藍天和碧水的映襯下,酷似乘風破浪的帆影矗立著,以一種強大的視覺沖擊力讓所有見過的人都過目不忘,充分體現了環境設計中的色彩之美。
象征性。色彩本身具有一定的象征作用,特別是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色彩。人們通常通過色彩來象征一個民族的社會制度、以及風俗習慣。例如,北京故宮中建筑外部的環境色彩設計的處理,堪稱世界建筑環境設計色彩上的經典之作。漢白玉色石臺基、紅色宮墻、多彩的紋樣、精致富麗的裝飾圖案,特別是黃色的琉璃屋頂,體現了皇室在中國古代社會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力。
裝飾性。在現代環境設計中,色彩通常用來裝飾,通過色彩的變換和應用對空間起到調節的作用、表達審美感受,甚至達到改善建筑物功能的目的。如將一個建筑通過不同色彩的組合可以使平面的建筑產生立體的效果,改善其視覺形象、豐富其視覺感受,增加其審美性和人們對它的識別性。例如美國的繽河購物中心,建筑外部的立面采用綠色的窗欄、白色的柱廊和桔紅色的屋頂,在濱河藍綠色的映襯下,形成一個明快、溫馨、清新的商業購物場所,充分體現色彩對環境設計中的裝飾性作用。通過色彩的裝飾作用,能給建筑的空間環境提供良好的環境裝飾美感和令人難忘的色彩意象。
情感性。色彩能夠表達一定的情感,人們在看到色彩的時候,除了能夠直接受到色彩的視覺沖擊外,也可能在思維方面產生對環境事物和生活經驗的聯想,這就是色彩的心理感覺,而這種感覺就是色彩的情感性。在進行環境設計的時候,可以巧妙地運用色彩的情感性來改變環境空間的氣氛。
環境藝術設計中色彩運用的設計要點
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要想最大程度的發揮出色彩的作用,就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則,對于色彩的屬性以及空間環境進行詳細的了解,以便于色彩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呈現出更加完美的藝術效果,與整體空間形成完美的結合,并且達到預期的效果。
注意色彩運用的和諧性。色彩具有很強的功能性,因為色彩本身的特性,人從對色彩的視覺感受就會影響到整個心理變化,所以在環境藝術設計時,需要充分的考慮到人的主觀感受,注意色彩運用的和諧性。色彩的單一存在與互相搭配會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所以應該根據空間環境的功能性來對色彩的運用進行構思,為環境空間創造出適宜的氛圍。色彩的搭配要注重人的主觀感受,通過色彩元素的運用,不僅能夠襯托出空間環境的氛圍,并且要與所在空間環境達到和諧的效果,在視覺上不會感到突兀,而是帶給人一種渾然一體的感覺,并且能夠更加凸顯空間的藝術效果。
符合空間構圖需要。色彩是很神奇的一種元素,通過色彩的合理搭配,會改變整個空間的結構,在視覺上產生層次感。所以在運用色彩時,應該符合空間的整體布局,在構圖上要和諧而統一。根據空間的功能性,需要確定一個主色調,然后通過色彩的搭配,展示出更加深層次的內涵,在顏色的對比下,使整體空間顯得更加協調,從而形成完整的構圖。
注重與自然的融合。環境藝術設計的最高層次就是自然性,尤其是在城市化生活過于緊張的情況下,人們都渴望生活在輕松的環境中,希望通過身邊的事物來獲取愉悅的心情。所以在色彩運用的過程中,需要對所在空間進行合理的構思,在不影響主要旋律的基礎上,將具有自然色彩的元素運用到空間設計中,起到點綴和裝飾的作用。當色彩的運用能夠達到自然和諧的效果時,就會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氛圍,從而達到一種環境藝術設計的境界追求。
關鍵詞:藏族色彩;環境藝術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24-0145-01
由于現代色彩學的發展,人們對色彩的認識不斷深入,對色彩功能的了解日益加深,使色彩在人們生活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色彩作為環境藝術設計的要素之一,成為了當今創作中的一種新的表達語言。環境的色彩對環境藝術設計的空間感、舒適度、環境氣氛、使用效率,對人的生理和心理均有很大的影響?!吧首鳛槿祟惖囊环N共同語言而存在著……色彩在具備物質的一種屬性的同時,又具有作為共通語言的象征性和邏輯性?!鄙适歉挥懈星榍页錆M變化的,在設計中能把色彩因素精彩絕妙的利用,往往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生存于雪山間的藏族人民崇尚白色,同時更渴望用濃艷的色彩點染生命。在色彩創造中,這一積淀于他們審美意識的民族特色也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來。
一、藏族色彩論述
藏族色彩具有深刻文化內涵,形成特有的奔放而鮮活的原生態藝術魅力,是其它藝術類別難以企及的優點。將藏族色彩應用與環境藝術設計中,充分發揮和利用色彩的功能特點,創造出充滿藏族特色、和諧舒適的藝術空間。最常使用和備受尊崇的顏色主要有白、藍、紅、黃、綠。這五種顏色是藏族原始宗教中代表五種本源的象征色。按佛經的說法:藍色代表天,白色代表云,紅色代表太陽,黃色代表大地,綠色代表水。
二、藏族色彩應用于環境藝術設計
環境藝術是一個城市物化的歷史和文化,體現出城市的個性風貌與氣質。同時人們從主觀上也積極研究色彩的特性,并把研究的成果與人類的社會生活緊密聯系,形成了豐富的色彩歷史和色彩文化。藏族由于身處白雪皚皚的自然環境和受到宗教活動的影響,多以濃重的顏色和對比色裝點建筑和室內陳設。
(一)藏族裝飾應用
藏族的宗教對其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和生活習俗的滲透是極為強烈的,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常見的藏族裝飾有:建筑裝飾、壁畫藝術、宗教器皿、藏戲面具藝術、服飾藝術、唐卡以及日常生活用具等等,具有鮮明藏民特色的藏式門簾,圖案基本上是藏藍色的布粘貼或者縫制而成,以表吉祥富足。藏藍色主要在表現宗教題材為主的唐卡、壁畫中的各種憤怒神和護法神,能最大限度的表現出憤怒神和護法神的法力、威嚴和氣質,并具有某中立體效果的色相感覺。常應用于環境藝術設計中還有紅白相間的寺院外墻裝飾、五彩的經幡、充滿神秘氣氛的藏戲面具色彩、還有紅色的珊瑚、綠色的松石、奪目的金色唐卡等等。白色是是吉祥、純潔、慈悲和安詳的化身,紅色是權力的象征,黃色表示智慧和福澤廣大,適宜于表現溫和而嚴肅的形象,同時,黃色也是宗教用品、高僧、活佛的專用色,所以在全藏區的民居住宅中,同樣是不使用黃色的,黃色也是黃教的色彩象征。
(二)藏族裝飾圖案的應用
在室內裝飾中,藏族色彩要重點應用于四壁、門、窗、檐、柱子、梁等部位,常常配以鮮艷的顏色和彩繪的方式為主。從用色到裝飾素材的選擇都應充分體現強烈的高原氣息與藏族特色,體現出其與高原遼闊的地理環境、和民族習俗。藏族裝飾圖案同樣不可小覷,它是藏族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高原人民長期的生產勞動、社會生活的基礎上進行的藝術創造,充分體現了藏族人民智慧和藝術創造力。藏族裝飾圖案構圖飽滿、畫面勻稱、色彩對比強烈、鮮明、具有符號化、程式化的特點,這些象征符號多寓意吉祥、長壽、平和、安詳,如吉祥八寶圖、七珍寶、七政寶等代表圖案。
三、小結
藏族色彩代表藏族悠久的歷史及豐富的藏族文化,設計師在設計時要考慮整體設計的工整、華麗、色彩對比的強烈,采用雕刻、同時,加以彩繪、雕刻等藝術手段,配以藏族傳統裝飾圖案,如此,可充分詮釋藏族色彩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肖銳,符宗榮.建筑色彩設計的地域性、民族性、時代性分析.重慶建筑,2004年05期.
[2]丁昶.藏族建筑色彩體系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9年.
關鍵詞:室環境藝術;色彩;應用
1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審美觀也在不斷的提高,對于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整體效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室內環境設計是一個講究整體美的藝術,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把空間、色彩、意境創造以及形體等多個因素完美地協調起來,在這些設計因素中,色彩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有效地應用色彩這一要素,可以使室內設計更好地表現出其要傳達的情感和文化內涵。
2色彩的性格
色彩作為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它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必須依賴于形體、肌理等元素,所以在進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色彩研究時,一定要結合光學原理、建立在視覺基礎上的生理學以及基于人們不同的思想認識的心理學和美學理論,因此說對色彩的研究是涉及到多種學科的綜合性研究。
2.1色彩的物理性
具有顏色的物體都是和某種環境聯系在一起的,這些物體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物體反射出來的顏色和四周環境中的其它顏色相結合,可能會產生或協調、或排斥等不同的效果,從而使物體的外形以及大小在顏色結合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效果作用下,反映到人們的視覺中可能會有所變化,這種變化可以用物理單位來表示,所以稱之為色彩的物理性,它主要有人們對于色彩表現出來的溫度感、重量感、體積感以及距離感,在環境藝術的設計過程中,科學地應用色彩的物理性,可以達到不同的設計效果和環境氛圍,可以通過這一特性來降低一些家具等裝飾用品的不足之處,在設計過程中有效地應用色彩的溫度作用,可以用來彌補不良朝向所產生的缺陷,科學地運用色彩給人們帶來的重量感,可以用來不同裝飾物之間的平衡和穩定,比如,在進行室內環境設計時采用上輕下重的色彩構造方法,就會給人以平衡、穩定的感覺,在設計時應該靈活應用色彩,比如室內墻體面積較大時,可以恰當地運用收縮色從而使這種空曠的感覺有所降低,同理如果室內墻體面積過小時,應該恰當地運用膨脹色而使這間的緊湊感得到弱化,此外優秀的室內環境設計師們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是,通過色彩所表現出來的距離感來調整空間環境的形態和比例等,效果都非常好。
2.2色彩的標識性
色彩還具有標識性,這在很多場合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其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主要有:①安全標識;②管道標識;③空間向導標識;④空間識別。在進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應用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預防災害并建立完善的應急措施時可以利用安全標識,安全標識主要分為九大類:防火標志、禁止標志、危險標志、注意標志、救護標志、小心標志、放射標志方向標志和指導標志,同時,將色彩應用到管道和不同設備的識別中,對于管理和這些設備在使用以及維修管理過程中都提供了便利,色彩的應用還可以起到導向的作用,在一些室內大廳、走廊以及樓梯間等場所通過色彩鮮艷的地毯或者某種標識設計,可以使交通線路更加的清晰明了,從而可以比較直觀地體現出不同空間的關系,同時,色彩還可以應用于空間識別方面,在一些室內環境設計過程中,通過采用不同的色彩裝飾不同的空間,可以使其更具空間性,在一些高層建筑中通常運用不同的色彩設計使人們對于建筑層數使于識別。
2.3色彩的吸熱性
人們在穿衣服的時候有一種習慣,冬天通常黑色的衣服,夏天通常穿白色的衣服,這正是應用了色彩的吸熱性原理,室內環境設計過程中也可以應用這種原理,根據不同的色彩吸收和反射能力的不同,設計室內不同位置、不同角度應用不同的顏色,在達到美觀效果的同時還可以實現節約能源的目的。
2.4色彩的生理特性
色彩的生理特性就是指色彩對于人們視覺器觀產生的影響,是通過不同的顏色刺激而產生的不同的視覺效果,很多學者研究色彩對健康影響的研究結果表明,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科學、合理地運用色彩對人的身心健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同一色彩應用到不同的空間就會產生完全不一樣的效果,比如一種色彩應用到室內棚頂設計時表現出非常好的效果,但這種色彩可能完全不適合應用于地面。
3色彩的美學特征
色彩的美是一種形式的美感,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科學、恰當地運用色彩,可以使整個環境設計更具藝術性,為人們提供一個更舒適的環境空間,針對不同的居住空間、不同的居住群體、不同的氣候條件,通過應用不同的色系和色調搭配可以設計出完全不同的效果,比如對于寒冷的北方,在環境設計過程中多采用暖色系的顏色為主色,而如果是在南方由于氣候條件本身比較炎熱,人們更多地希望有一個清爽的感覺,所以多采用綠色和藍色等冷色系為主。
4結束語
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色彩的完美運用能夠充分體現出該設計所要表達出來的個性,好的環境色彩運用不僅能夠美化環境,還能使人們心情愉悅,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和效率,在設計應用過程中,應該做到完整而不單一、體現出強烈的對性但是又和諧統一,所以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要完美地應用色彩這一設計元素,從而展現出環境的時代性和文化性,使其更具時代的創新理念,使室內色彩設計更具有科學性。
參考文獻
[1]張綺曼.室內設計的7個新趨勢[J].建筑裝飾材料世界,2012(140):69.
[2]楊小軍,蔡小霞.環境設施設計與運用[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32.
〔關鍵詞〕 水彩 教學改革 應用型 環境設計
目前,國內高校設計類專業的色彩課程主要以水粉繪畫為主,但水粉顏料存在透明性差、易粉和易臟等缺點,不易畫薄、畫透,限制了設計類專業所需的繪畫表達效果。另外,國內外學者關于色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色彩藝術家及其繪畫技法方面,常采用個案比較研究方法,研究內容主要側重在繪畫作品中技法材料和意境營造方面,而關于色彩在國內高校設計類專業教學方面的探討相對較少。由于水彩顏料具有透明性、色薄和輕快的特性,更利于設計類專業表達設計效果圖,因此,本文以設計類專業中的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在色彩課程中采用水彩替代水粉的可能性,從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實踐環節方面展開說明,為藝術類專業色彩教學改革提供借鑒,同時也為更好地詮釋設計效果圖的內容提供參考。
一、課程體系的調整
閩南理工學院環境設計專業原有色彩課程依據藝術類培養方案,與素描課程融合,體現為繪畫造型基礎課程中部分內容,依據專業課程體系結構被安排在大一上學期完成。在執行教學計劃過程中,繪畫造型基礎課程中的色彩部分被安排為36學時,課時較少,2014年的繪畫造型基礎課程中的色彩部分僅能講授水粉的基礎技法,不能較好地掌握水粉的用筆技法、形式感及畫面氛圍;2015年繪畫造型基礎課程中的色彩部分對水彩傳統技法中的干濕畫法掌握不熟練,對撒鹽法、涂蠟法及對印法等特殊技法課堂內無法嘗試,直接影響到學生后續手繪表現技法課程的學習。
在2016年的環境設計培養方案中,通過將繪畫造型基礎課程拆分為素描和色彩課程,各48學時,同時,在大一下學期的建筑速寫課程中安排24學時的色彩課程,可以充分講授色彩知識,并提高學生的手繪能力。
二、教學內容的更新
色彩課程要求學生掌握繪畫造型的基礎知識、造型設計的要素、構思方法、表現技法,并且能夠結合理論知識,進行造型設計的構思、美感和表現技術的實踐訓練。
在2014和2015學年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時安排較少,對色彩的表現技法講授不全面,同時,對造型設計的構思、美感及技術表現訓練也較少,學生作品點評次數較少,不能及時掌握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熟練程度。通過與講授建筑速寫和手繪表現技法課程的教師溝通發現學生在畫面美感、技法表現及顏料特性掌握方面存在不足之處。
在2016年的教學大綱中,色彩課程重點講授色彩基礎知識、水彩的表現方法與步驟和水彩課題訓練,同時在建筑速寫課程中通過大量的訓練,使得學生在水彩繪畫過程中對水的控制更加熟練,色彩技法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三、教學方法的改進
在中國當代教育中,無論水粉還是水彩課程的教學方法都存在些許弊端,仍需進一步改進。在當代各高校的課程安排上,水粉課程的教學方法大多數采用臨摹與寫生的形式進行授課,缺少創作和應用于相關專業的環節,從而導致學生仿佛回到了高考培訓班的學習場景:照著畫,不用動腦,甚至有學生戴著耳機,邊抖邊畫,每天只是“混日子”罷了,這種狀況的出現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俗話說:“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教師應挖掘學生的無限潛力,而非埋沒好的人才。因此,教師應改進教學方法,在課堂上采用啟發式教學,要多拋出問題,使學生發散思維、多動腦,同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總結,在總結中進步,在進步中成長。
以閩南理工學院為例,環境設計專業的色彩課程將水粉改成水彩,由于水粉與水彩顏料的性質不同,呈現出來的畫面效果也截然不同。水粉的畫面比較粉氣,覆蓋力強,可以畫很厚,水彩畫面透氣,覆蓋力弱。然而在環境設計專業中,不管是室內方向還是景觀方向,設計稿圖均不需要厚重感,薄薄一層透氣的色彩表達最佳。由于二者的材質不同,教學方法也不能按照之前色彩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首先,對大多數學生從未接觸的課程進行導入,引導學生對此好奇、感興趣;其次,在課程安排上需層層遞進,依舊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再次,教學不要過于強調水彩的技法,應使學生更加注重繪畫內涵的表達,作品要有自己的個性和情感。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可以使課堂氛圍更佳,師生交流與生生交流更順暢。
四、實踐環節的加強
現今各高校設計專業的色彩課程更加重視表現技法的教學探討,在課上,學生需要不斷探索水彩顏料的特性,并且根據自己所知的理論知識發現水彩繪畫的“新大陸”。事實上,色彩探究的最直接方法莫過于室外寫生,不管是色彩的傾向還是色彩的變化都是隨著光源的變化而變化的。印象派畫家就十分喜愛光色的變化,因此,他們經常背起畫箱,走到大自然中去尋找變幻莫測的色彩。比如,印象派畫家莫奈在不用時刻、不同季節將同一個教堂、同一個草垛表現出不同的色彩。因此,現在各高校不僅組織美術學專業的學生外出寫生,設計專業的學生也要外出寫生。閩南理工學院每年組織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在大二上學期外出寫生。就環境設計專業而言,無論是室內方向還是景觀方向的學生,都需要走到自然中尋找美的、創新的設計稿圖,因此,環境設計方向的學生外出寫生均以水彩為表現形式,將自己的所感所想表現在畫面中。寫生結束后帶隊教師評選出優秀作品進行展覽,這也是對學生外出實踐成果的肯定,從而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熱忱,也可以激勵下一屆外出寫生的學生努力畫出更好的作品。
課程改革需從學生所學專業的角度進行分析,注重培養學生在設計中的實際應用能力。但許多設計類專業教材滯后于實踐,理論性較強,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與現實情況脫節,從而導致學生的理論能力與實踐運用能力失衡,對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調整教學方法與內容,側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例如,閩南理工學院環境設計專業的色彩課,該課程在2015年之前均以水粉課的形式講授,只是一味地傳授學生色彩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繪畫技巧,并未與他們的專業運用有機地聯系在一起,這就造就了學生認為的“又回到了培訓班的學習”。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對色彩課程教學內容不斷進行改革,補充新知識、新技法,同時要使學生知道該課程對他們設計專業課程有所幫助。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將他們帶出課堂,走進大自然,使學生親身感受自己所畫的場景,親身感受自己畫面中的每個描繪對象,這樣能更直觀、有效地輔助教學。
總結
目前,水彩在設計類專業中的使用程度不斷提高,并以其優異的表現效果形成逐漸取代水粉的趨勢。在色彩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理論知識與學生專業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本文通過探討環境設計專業色彩課程教學改革,提出從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實踐環節四個方面展開探析,通過合理安排色彩課程,提高教學學時,更新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法及增加實踐訓練等形式提高色彩課程在環境設計專業中的作用,為探究色彩課程在藝術類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鐘尚聯.水彩畫技法新探[J].藝海,2007,(2):71.
[2]劉媛媛. 設計專業中水彩表現技法教學探討[J].大眾文藝,2011,(24):284-285.
[3]曾毅,吳中師.水彩技法的審美[J]. 藝海,2012,(8):79-80.
摘 要:室內設計做為建筑設計的繼續,充實和加深建筑設計的內涵,以人為本,與人的生活更加貼近,更加密切。簡單的說,室內設計是對單個建筑的內部環境,按各種功能需要進行空間重分配,裝修重設計,裝潢更新換代,家具壁掛以及燈具設備重布置等。當代的室內設計含土建、裝修、家具陳設以及現代的聲、光、電、色、氣、水設備等等眾多內容。國外把內容擴大后的室內設計稱之“室內環境設計”,由此可以看到“室內環境設計”在營造生活環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獲得優美生活環境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室內環境設計 內容 優化 環境
一、空間調整
在建筑設計的基礎上,按需要調整空間形狀、尺度、比例,在大空間中進行空間再分隔,大小空間按相互關系進行組合。注意空間層次和虛實對比,解決空間之間的銜接、過度、對比,統一等問題。
人們賴以生存和活動的空間環境,無論是斗室、小筑,或是通道、廣場,人的置身于其間,必然受到環境氣氛的感染而產生種種審美的反應??臻g的尺度與人體關系以及空間的分隔與心理的反應是空間調整的重要依據。室內空間的劃分,抑或大小,抑或高低,都取決于環境的功能要求。它既要滿足人們生活的物質需要,也要滿足精神文化的需要。
二、六面裝潢及色彩的應用
由四個墻面,吊平頂,地面等圍成的六個界面以及室內的立面,界面的形勢和造型的設計,材料質地和色彩的運用,結構構造的做法等等,是室內環境設計裝潢的主體。
對室內空間分隔組成的元素而言,最基本的是墻面、地面和天棚。因此,在室內設計中,墻面、地面和天棚(簡稱”三面”)的處理,包括材料的選用,結構形式,裝修和裝飾處理,對于室內環境氣氛的創造影響很大?!叭妗碧幚聿粌H僅是一般的室內裝修所指的表面處理,更主要的是將這“三面”處理,如何同整體環境氣氛設計有機地結合起來,因為室內環境氣氛設計是一個整體,“三面”造成空間效果與環境氣氛是相互影響的,即有技術的因素,又有美學的因素。
“三面”的裝修與裝飾,主要是表面處理,包括材料的運用,技術的處理和裝飾美化。裝修和裝飾應該是個整體,不分不離,所以材料的運用應根據不同環境的需要,運用材料質感,肌理效果,裝修手法和技術處理,來創造一個預期的環境氣氛完成裝飾裝修任務。在美化室內環境時,應用壁畫、掛畫、壁掛、書法、工藝品,雕塑等來裝點壁面,是增加室內環境的藝術氛圍、藝術品味和表達藝術風格的有效手段。
室內色彩的運用要按設計意圖,從整體上綜合考慮。但是從其基本原則來說都是上淺下深,根據色彩重量感,使環境色彩造成一種安定、穩重的感覺。另外,室內色彩的運用與材料的肌理,質感和照明的方式產生的氣氛及其效果有密切關系。而質感的粗,細,滑,澀,激勵的作用組織特有的效果,都影響色彩的變化和色彩心理感覺的變化。例如深和淺、豐富和平淡等,即使顏色相同,但材質、肌理不同。特別在光照下,其產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進行室內設計選用材料和照明方式時,應從整體設計效果考慮。例如室內大面積使用表面光潔材料,會產生強烈的反射光,引起視覺干擾和疲勞;又如室內環境過多選用粗糙材料,因其吸引光線多而造成室內感覺郁悶不暢;甚至材料性質的軟硬,反光強弱等所產生的冷暖效果,有時會壓倒色彩的冷暖效果等,這是從有色彩的物體上反射出來的有的光線,使其他物體的色彩發生各種變化所致。
三、家具陳設及綠化布置
室內環境設計除了六面裝飾之外,家具的組合和布置,家具形式造型和設計,或是選用市場精品以及帷幔,地毯等的選擇或設計,也是室內環境設計的重要內容。
室內環境設計的空間確定以后,在其整個環境的設計和布置中,家具與陳設是室內環境功能的主要構成因素和體現者,同時,家具與陳設的布置排列,對整體空間的分隔,對人的活動及生理,心理上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因此,家具可分為兩大功能,一類是實用功能。有為人類日?;顒拥倪^程服務,對空間的分隔與充實和按功能組織劃分,組織區域等作用;一類是精神功能。有審美情趣的物化,時尚與傳統信息傳遞,氣氛,意境和景觀的構成要素等作用。
除了家具以外,室內陳設還有日常生活用品,工藝品,室內織物,家用電器,燈具,綠化盆景等的配置和選用。室內設計的氣氛和情調,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室內陳設的設計,從中可以看到主人的修養和情操。室內設計有很大部分與室內裝修有直接關系。如掛毯,壁畫,地毯,書畫等。而室內織物如沙發套,床罩,窗簾,臺布等。其主要作用是與家具和”三面”的色彩協調,并發揮其材質,肌理美、色彩美的作用。在滿足實用功能的同時,為創造室內的氣氛而顯示其表現力。例如窗簾,百葉窗,帷幔等有遮蔽、調溫、隔音,調光等功能,同時還有很強的裝飾作用。
在室內環境設計時為了創造自然情趣氛圍,常常根據空間大小和不同場合采用不同的自然景物,山石,水體,樹木,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等。而盆景,盆栽,插花等,常為辦公室、起居室和書房增添生命的活力。室內配置綠化作為裝飾性陳設,比其他任何陳設更具生機和魅力?,F代的室內設計常常喜愛用綠化內部空間環境,特別是用綠化裝飾室內的剩余空間,通常在沙發的端頭、轉角,書桌,書架側面,以植物、花卉、盆栽陳設,以連接成充填邊角,構成富有生機和諧的氣氛。但室內環境氣氛的創造是與人們的愛好密切相關的,可以布置得高雅,富有書香氣,也可以設計得自然,富于粗狂的野趣。室內綠化不在于多而貴在精。同時根據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巧妙地與陽光,照明結合,有機地利用墻面,轉角,茶幾,窗臺等空間區域,做到與整個室內設計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四、燈飾照明
室內環境設計中常常運用燈光和燈飾,來創造豐富多彩的環境氛圍和主題。這里照明方式的確定,氛圍效果的設計,燈具的選擇和布置,加上光控音樂的幻變,使室內環境設計更富于情調。
照明在室內設計中,具有調節、營造環境的氛圍,渲染環境的冷暖色調,增加與豐富、空間變化的重要作用。由于使用燈具的用途和場所不同,燈光源的不同,燈具的形態是非常豐富的。燈具本身不僅具有照明的物質功能,還由于其用途的各異,千姿百態的燈飾造型,還起著裝飾空間環境給以欣賞的精神功能。
因此,室內環境設計中設計什么樣的燈具或選用什么樣的燈飾,什么樣的風格,除了與設計師的構思有關,因人因事而異外,更重要的是與使用場合有關,就是要與所放置的環境相協調,因地制宜。例如,古典歐式風的室內,適宜選用寫實,裝飾性強的巴洛克、洛可可燈飾;日本式的和風室內,就適宜用東洋味強的紙質框形燈具;現代的高雅的室內,應用那些造型新穎簡潔的燈飾。
總之,使用什么樣的燈具,沒有固定的模式,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隨機創造種種新的風格、新的組合。
參考文獻:
關鍵詞:金屬雕塑;表現形式;色彩
金屬雕塑在環境設計領域有著豐富內容,涉及造型,色彩等諸多因素并隨著時展而不斷充實其內涵。金屬雕塑在環境藝術設計的目的并不是雕塑本身,而是通過設汁,運用空間規劃布置控制造型,色彩等手段,營造一個富有藝術感染力和個性的環境,并通過這一環境有計劃合邏輯的將環境的意義展現給觀眾,并使觀眾感受到設計者傳達出的思想內涵。由于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金屬雕塑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而作為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的金屬雕塑對于環境的風貌、氣息以及個性形象的識別與張揚起著重要作用。它已成為一個城市、一個區域的時代精神的體現和文化發展的里程碑,從而備受注目。金屬雕塑本身承載著審美、實用、文化傳承的作用。金屬雕塑對環境的營造方面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金屬雕塑在環境的應用中要有整體意識。各種形式風格的應用,尺度、色彩都要與環境相協調統一。因此對金屬雕塑在環境設計中應用的研究和探討有著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 金屬雕塑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使用的基本特征
1.1 金屬雕塑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物性的解放
(1)隨著新材料的開發,環境藝術設計的表現形式受材料的限制逐漸減少,視覺的美感金屬材料與其他材料之間的質感對比也同樣會產生視覺的美感。設計師采用了不同的金屬材料試網讓材料本身的特質來詮釋審美的新概念,在表現金屬的自然狀態和加工的質感變化以及形成的強烈的視覺沖擊的同時,讓人們感受到材質美的同時更讓人感到人類的智慧與偉大。
(2)金屬雕塑在環境藝術中的人性化表現在對于造型單純的審美意向上,它拋棄了以前附加在金屬雕翅上的功利和觀念,追求純粹美感以滿足人的主觀審美需求。
1.2 金屬雕塑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個性化
設計師在進行金屬雕塑設計時往往追求個性,金屬雕塑是人的主觀審美的現實體現。和當前工業制造的機械化文明相比,金屬雕塑更有其鮮明的情感指向。金屬雕塑個性化的實現也是設計師自身個人屬性的表現,同時也實現了環境藝術的個性化設計。
隨著金屬雕塑設計師逐漸年輕化,他們的理念也從過去傳統的保守的設計里面轉變為當前充滿個性化的、前衛的、創新的設計理念。并不斷嘗試新的雕塑手法來表達自己的靈感。目前所能看到的金屬雕塑作品大都能夠體現出濃重的個人風格。
1.3 金屬雕塑藝術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現代性
在國外藝術思潮的影響下,現代設計理念開始影響著年輕的藝術設計師們。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獲得設計信息的來源更加廣泛,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綜合性的設計趨勢,例如現實主義、抽象主義、超現實主義之間的融合,在金屬雕塑作品中表現出現代感??v觀整個環境藝術設計發展歷程,沒有哪個時代像今天這樣繁榮。設計師能夠把自己的理解和經歷融入到金屬雕塑作品中,使人們感受到設計師想要傳達的意境的同時,還能夠感受到作品所表現出來的現代氣息。當前的金屬雕塑在環境設計中所表現的出風格多種多樣。
2 金屬雕塑藝術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風格
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社會文化的不斷進步,金屬雕塑藝術呈現出多元化的表現形式。藝術往往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當前金屬雕塑對現實物像的反映狀況得到了大家的普遍關注,相關學者也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下面我們就具體分析一下。
2.1 具象風格
所謂具象指的就是具體的形象,在藝術中具象則是指通過直觀就可辨認的和外部世界有直接關系的內容。所謂具象風格指的就是通過寫實性的藝術手法來對藝術形象進行再現。相比抽象雕塑而言,具象雕塑則更突出敘事性、紀念性的特點,具象雕塑能夠讓人們的思想在所處的環境中沉淀下來。
2.2 抽象風格
隨著人們審美要求的逐漸提高,當前寫實性的金屬雕塑已經不能滿足人們不斷變化的審美要求,而且設計師個性化的設計風格是寫實性金屬雕塑不能表達的,只有通過抽象風格的金屬雕塑才能表現出設計師內心的感受。受到東西方設計思潮的影響,傳統的金屬雕塑造型不能容納設計師多層次的思維感受和多維度的時空觀。抽象風格的金屬雕塑以其自身非常規的形象,把設計師自身的感受和經歷融合到雕塑中,通過一種變幻莫測的形態展現出來。不過抽象風格并不是隨意想象,而是對設計師主觀概念的一種提煉,把點、線、面等各種元素綜合在一起的一種雕塑樣式。抽象風格的金屬雕塑相比具象風格的雕塑更能夠體現出美的形態,更能夠和周圍的環境融合在一起。抽象風格的金屬雕塑能讓人們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這也是具象風格所不具備的特點。設計師把金屬作為表達情感的載體,通過沖壓、焊接、扭曲等方式升華了傳統意義上的美感。
3 金屬雕塑色彩與質感在環境設計中的應用
時間在環境設計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元素,而金屬雕塑能夠通過色彩和質感體現出時間,例如,銹跡斑斑的鐵塊能夠體現出時間上的沉淀。色彩是人們的主觀感受,能夠使人們體會到不同的情感。在環境設計中所使用的金屬雕塑應該能夠在色彩和質感上與周圍的環境協調統一。色彩可以被稱為是環境的“語言”。色彩能夠表現出地域、風俗、宗教文化等特點。金屬雕塑的色彩和造型應該保持一致,通過不同的金屬雕塑反映出不同的地域。過去的金屬雕塑在色彩上還相對保守,現代金屬雕塑的色彩更加鮮活、更加個性化,同時也能夠避免過于單調、雜亂的現象。色彩是金屬雕塑設計師表現自我的一種重要方式。能夠提高雕塑的表現力。色彩鮮明的金屬雕塑能夠和環境融為一體,加強了環境和人之間的溝通,為人們提供更加具有活力的生活環境。
在環境設計中使用金屬雕塑,不僅要考慮到雕塑本身和環境是否和諧統一,還需要考慮雕塑是否能帶給人們以思考。選擇合適的金屬雕塑能夠進一步提高環境的審美質量,給人們以美得享受。
金屬雕塑相比其他類型的雕塑更具有個性化,所以在使用金屬雕塑的時候還應該把握其所表現出來的個性特征。尋找環境藝術和金屬雕塑內涵相結合的點,在美化環境的同時還能夠凸顯出金屬雕塑的藝術魅力。
環境的選擇直接關系到金屬雕塑能否體現出自身的藝術特征,而所選擇的金屬雕塑是否合理也影響到環境整體的表現力。不同的環境需要選擇不同的金屬雕塑。從風格、色彩、質感等方面都需要能夠融入到周圍的環境中,成為環境的一部分,為人們創造出和諧的生活環境,這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方式。
4 結束語
金屬雕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文章通過對金屬雕塑在環境設計中的應用,進一步詮釋了金屬雕塑對于整體環境的建設所具有的重要性。希望在未來的發展中,人們能夠加強對金屬雕塑的關注程度,促進我國金屬雕塑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殷小烽.視覺環境與材料――美國加拿大城市雕塑[M].吉林美術出版社.
[2]王漢卿.金屬裝飾藝術教程[M].中國紡織出版社.
關鍵詞:寧夏民間藝術;符號;對策研究
符號是一種復雜的概念,對于符號最簡單的理解就是,人們在認知的過程中,象征一定意義的文字或者圖形及圖像、聲音的組合,還可以是一種思想及文化。簡言之,符號就是能夠表達或者預示某一事物的標志。
1寧夏民間藝術符號概念
民間藝術能夠體現一個地方的文化精髓,利用客觀存在的事物對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者精神一直進行傳達,能夠調動人們的聯想,可以說是特定事物蘊含的抽象意義。而民間藝術能夠成為符號,是因為它是所有符號系統的主樣式,比如色彩、造型、圖案等均是在物理領域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此外還有與其緊密聯系的抽象內容,比如民間藝術內涵。因此,民間藝術符號與符號的“所指”、“能指”屬性是一項的。寧夏自古以來是我國東西交通的要道,孕育出古老悠久的藝術文明。寧夏主要民間藝術符號主要有剪紙、雕刻、泥塑等。這些特殊的藝術符號代表了寧夏地區獨特的民俗風情及文化遺存,在環境設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寧夏民間剪紙造型在環境設計中的應用
寧夏民間剪紙具有自由透視的造型特點,在環境設計中應用其這一特點可以呈現出一種清新的視覺語言,促進環境設計回歸自然,這種應用打破了傳統環境設計中“近大遠小”的規律,會讓人們在視覺上產生不一樣的感受。在環境設計中引進剪紙自由透視造型設計理念的手段主要有兩種:①在空間內外關系的表現上,寧夏民間剪紙能夠透過一種物體看到另一種物體;②在前后關系的表現上,寧夏民間剪紙利用視點圍繞手法,能夠描繪出物象的所有側面。寧夏民間剪紙具有虛實結合的特點,在環境設計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設計,虛實互動,促進信息能量傳遞的效率。在環境設計中不僅要看到“實形”,還要看到“虛形”,促進陰陽的相互依存,實現陰陽互補。在環境設計中合理應用民間剪紙的陰陽觀可以為其環境設計師帶來新的設計思路,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設計效果。
3寧夏雕刻藝術在環境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在現代的環境設計中,城市的廣場的綠地及居住等地區環境設計中都運用石雕藝術進行,隨著現在技術的不斷進步與藝術的不斷發展,雕刻藝術也隨著人們審美的不斷提高而發生變化,因此,在運用寧夏雕刻藝術這一民間藝術元素的時候要注意與相關聯的因素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審美要求,另外也能發揮出雕刻藝術獨特的魅力。
3.1雕刻藝術在寧夏清真寺應用
寧夏的清真寺中很多地方設計采用了傳統的石雕工藝,這種石雕工藝能夠賦予建筑的紋樣與色彩生氣和活力,讓建筑更加具備質感與美感。其中,在清真寺的石雕中磚雕工藝、木雕工藝、石膏雕花的工藝以及琉璃工藝最具特色。①寧夏磚雕工藝是清真寺裝飾的重要元素,因為具有戶外的耐久性而被大量的使用。磚雕一般在寧夏的伊斯蘭的建筑中多用于脊飾和影壁墻的裝飾,主要的構成材料就是青磚及異型磚,一般通過燒制人后打磨再落樣最后雕刻等復雜的工序完成。②寧夏清真寺的木雕的裝飾一般用于寺內的廊柱及頂棚等部位。木雕具有工藝圖案強的特點,因此可以做高浮雕也可以做透雕等各種不同的效果,可以以平面的形狀凸顯也可以以低浮雕的形式表現。③石膏雕花也是寧夏清真寺的特有元素。石膏雕花主要有石膏組花和鏤空石膏花及石膏花帶等三種類型。根據大小不同及形態的不同可以用在不同的環境中。④琉璃花雕本來是漢族的傳統的手工藝術,后來被伊斯蘭教建筑進行借鑒并進行發揚光大,廣泛地應用于清真寺的頂部及墻面和檐部。琉璃花雕具有耐久性和釉面光滑的優點,因此能夠表達出色彩自然的光感。寧夏的四旗梁子的拱北,建筑的封頂等全部都是采用的琉璃的藝術,主要的色彩一綠、青及藍為主要,給人一種莊嚴神圣的環境氛圍,在地域環境設計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3.2寧夏雕刻藝術在園林、人行步道、廣場等設計中的應用
石雕藝術在園林設計中的運用主要是采用山石與水景及花卉等相組合的方式,石雕發揮著重要的指導及連接的作用。園林石雕藝術能夠將優美的自然環境更好的表達出來,一般石雕在園林環境設計中側重于裝飾性,有些石雕藝術品會結合植物進行裝飾。因此,在進行環境設計時,要注意選用石雕的體積要合適,石雕產品的色澤及紋理是園林環境設計中要首先注意的,只有恰當的運用石雕產品,在園林環境設計中才能增加層次感,起到更好的襯托作用。街道花園及人行步道的石雕作品,要求不僅僅具有美化城市環境的功能,還要具有完善城市功能的作用,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夠將城市的品味進行提升,形成新的具有現代氣息的環境設計概念。石雕藝術在廣場設計中一般是表達紀念的主體,紀念一些與城市有關的人物等等。一般而言,石雕的設計規模比較大,所以在環境設計中石雕要根據廣場的不同性質及規模來進行藝術處理,以便表達出廣場的實用性和特色。
4結語
運用民間藝術在造物處理上對于現代環境藝術重要的啟發意義,通過寧夏民間瑰寶剪紙、雕刻造型符號在環境藝術中的對策研究,能夠讓人們利用相應的媒介語言去感悟它所蘊含的意境與情感及其重要性。
作者:潘 琨 單位:北方民族大學
參考文獻
關鍵詞:室內居住環境;色彩設計;色彩規劃
一、居住環境內的色彩設計的現狀
在室內設計中,很重要很容易出效果的要素就是色彩,它是方便施工、造價較低廉的室內要素,它也可以輕易地改變一個環境的空間氣氛,甚至可以改變空間功能,從而使室內設計的效果事半功倍。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建設飛速發展,城市景觀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同時,由于因對色彩問題的不夠重視,城市正被許多新材料、新涂料爭奇斗艷的色彩涂成大花臉,致使環境色彩失去鮮明的個性,造成了視覺污染,影響人的身心健康。所以,色彩設計成為了必須關注的問題,色彩規劃理念需要逐步引入到城市規劃體系中,開始引起許多城市決策者的注意,并進入操作程序中。
二、居住環境中的色彩設計的原則
當人進入一個空間,最初的印象百分之七十五來自于色彩感受,有了色彩之后再接著去理解形體。色彩創造了或是改變著家居的風格和格調。所以,色彩設計是室內裝飾設計不能忽視的重要因素,只有當色彩設計服務于整體的空間設計時,才能達到更好的境界。
(1)有用原則
居住環境中的色彩設計是否有用,取決于是否給人帶來積極的色彩感受。梵高說:“沒有不好的顏色,只有不好的搭配。”色彩直接訴諸人的情感體驗,不同的色彩會給人心理帶來不同的感覺。空間的使用者是人,所以設計者應始終把對人的需求的滿足放在首位,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如老年人適合具有穩定感的色系,沉穩的色彩也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青年人適合對比度較大的色系,讓人感覺到時代的氣息與生活節奏的快捷;兒童適合純度較高的淺藍、淺粉色系;運動員適合淺藍、淺綠等顏色以解除興奮與疲勞;體弱者可用桔黃、暖綠色,使其心情輕松愉快等。
(2)實用原則
居室內不同的空間有著不同的實用功能,這要求色彩設計也應當隨著功能的差異而做相應變化。在功能要求方面,首先應認真分析每一空間的使用性質。如兒童居室、老年人的居室與新婚夫婦的居室,由于使用對象不同或使用功能有明顯區別,空間色彩的設計就必須有所區別。純度較高鮮艷的色彩則可獲得一種歡快、活潑與愉快的空間氣氛,使用純度較低的各種灰色可以獲得一種安靜、柔和、舒適的空間氣氛。
(3)審美原則
室內色彩設計最重要的就是講求色彩的和諧性,就如同音樂的節奏與和聲,室內色彩的配置必須與空間環境相互諧調,實現“多樣的統一”,這是色彩美的最高境界。恰如其分地處理色彩間對比與和諧的相互關系則是創造良好的室內空間氛圍的關鍵。色彩和諧需要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純度相互協調并產生統一感,同時還要避免整體色彩過于平淡、沉悶或單調,因此,住宅室內環境設計中的色彩和諧應表現為對比中的和諧與多樣的統一。常見的搭配方式如下。
①和諧搭配。將相同色系中不同明度的色彩搭配在一起可以實現空間的整體感與協調感,例如通過同色系、不同深淺、不同質感的物體搭配,在居室空間營造出和諧統一而又優雅柔美的感覺。②沖突搭配。表現為:冷暖對比、明暗對比、純度對比,色相對比等。如紫色與黃色、藍色與橙色等可增強居室明快、活躍的空間氛圍。沖突搭配的用色方式形成的視覺沖擊力較強。③主次搭配。挑選某一種顏色作為主色調,以其它輔助色作局部改善與調整,通過色彩數量上多與少、面積上大與小的差異和對比,營造空間環境整體和諧、局部變化的豐富效果。
(4)個性原則
人對色彩本能的敏感及其賦予色彩的有差別的聯想意義使住宅室內環境色彩設計必須遵循個性化表達的原則,比如藝術家習慣于夸張浪漫、隨心所欲的生活,偏愛鮮明、活潑的色調,科學家則嚴謹理性,喜歡素雅深沉的家居色彩。
三、居住環境內色彩設計的作用
(1)裝飾美化室內環境
色彩賦予人類為整個世界“上妝”的權利,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和利用色彩的功能特點,創造出充滿情調、和諧舒適的室內空間。有經驗的室內設計師十分注重色彩在室內設計的作用,重視色彩對人的物理、心理和生理的作用。
(2)調整室內空間
色彩設計可以調整室內空間,例如對于相同的空間,運用明亮的顏色、暖色和彩度高的顏色,空間有前進感,看起來比實際距離會近些。而面積則會有膨脹感,看起來比實際面積會大些。當運用暗色、冷色和彩度低的顏色時,則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即后退和縮小等等。
(3)調節室內光線
室內環境中的色彩對于調節光線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般來講,明度高的顏色反射光線強,明度低的顏色發射光線弱。所以當室內明度較高時,室內較亮,反之較暗。并且在實際應用中當室內進光太多太強時,可采用反射率較低的色彩如藍灰色,反之,則應采用反射率較高的色彩如白色。
綜上所述,如何充分利用色彩的調節功能為人們服務,充分發揮色彩調節的作用,是“生活美術”的重要內容,是“以人為本”設計理念的體現。
四、結語
色彩是室內環境設計的靈魂,室內的色彩對室內設計的空間感、舒適度、環境氣氛、使用效率,對人的生理和心理均有很大的影響。色彩是富有感情且充滿變化的,在設計中能把色彩因素精彩絕妙的利用,往往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宋建明.色彩設計在法國.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
焦燕.建筑外觀色彩的表現與設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張東雨等.建筑色彩構成與應用.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1
關鍵詞:室內景觀;商業空間設計;應用
現代商業體的建設規模在不斷的變大,建筑功能也呈現出復雜多樣性,人們的生活方式朝著更高效、更便捷、更為多元化的局面發展,所以現代商業室內環境的設計不僅要考慮科技經濟和功能方面的作用,還應該滿足人們情感、精神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需求。本文就從現代商業空間設計中光環境、聲環境以及色彩環境方面在室內景觀的應用進行探討分析。
1現代商業空間設計中色彩室內景觀的應用
現代商業室內空間環境中,人在空間活動中占據主體地位,空間中所有的結構因素都是圍繞著人進行設計的,比如空間中的地面、頂棚或者各種擺設等都是因為人的需求而出現的。在商業室內環境設計中,人們對色彩的延伸性進行巧妙的設計應用,并對色彩明度高低、色相冷暖等進行合理的處理,使整個空間環境更為豐富有深意。比如,經典的同類色設計咖啡館德國莫尼黑維也納森林咖啡吧。這是一家定位為自然小清新的綠色暢想主體咖啡吧,走進這家咖啡廳,你會感受到大自然的親切感,整個空間都是采用的綠色元素進行設計,使人仿佛置身于大森林中。這家咖啡廳的綠彩設計,體現的是不同明度和純度的明亮感,有別于傳統咖啡廳的暖色調設計。設計師別出心裁,將天花和墻面進行大面積的暖色綠與冷色綠設計,但是其冷暖色調卻運用有方,墻面設計為暖色調綠色系,顧客坐在墻邊的時候,有一種身臨其境大自然的感受;而天花則設計為冷色調綠色系,給人以清新感,忍不住想要去撫摸。顧客置身于這樣的咖啡廳能打到全身心的放松。大自然的景色在深淺不一的綠色中呈現出絕對的自然感,白色咖啡桌是整個空間中的點綴色;木本色的主題墻面宛如撐起整片綠色的樹干,充滿活力的空間讓人久久不忍離開。同類色設計一般不會選擇想用材質和相同觀感的材料,這樣的搭配設計才不顯得單調泛味。
2現代商業空間設計中室內景觀光環境的應用
在現代商業室內環境中,光環境的室內景觀設計,主要是通過將光的照明和設計與光的色調、顯色性以及飽和度等進行有效結合,以此營造與商業室內空間環境相關的生理環境和心理環境。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的融合使用,是商業室內環境設計中打造人性化光環境的關鍵。雖然人工照明是商業室內空間光環境的主要來源,但是自然光生動的表達形式是自然光所欠缺的特點。強烈的自然光影給人們的感覺是愉悅具有活力的,而柔和的自然光會使人產生恬靜淡雅的視覺感受,所以自然光的應用也是商業室內環境氣氛的主要“材料”。比如日本東京六本木的購物中心,其內部中庭上空通過對天棚進行透明光環境處理,適當的對陽光的直射進行遮擋,營造出明快舒適的室內空間環境。
3現代商業空間設計中室內景觀聲環境的應用
在現代商業室內環境設計中,聲環境的合理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的情緒會因為受到外界環境聲音的刺激而有所波動,但是很多商業室內環境中聲環境的設計還有所欠缺。在進行商業室內環境中聲環境的處理和設計時,主要需要考慮對室外交通噪音的隔絕,以及合理設計室內音樂環境聲源。只有將這些聲環境進行合理的設計,才能保證人們的情緒不被影響,不會出現聽覺壓力。比如,在商業室內空間聲環境設計中,可以采用現代化高科技家具,或者音樂櫥窗等,營造出讓人舒適的環境。另外,室內播放的音樂應該選擇較為喜悅和輕松的,因為人們對聲音的感覺是由音量、音質以及音樂的內容等決定的,多播放一些音質恬靜、音量適中能表達豐富情趣的音樂是保證室內活動的人們心情愉悅的關鍵??偠灾虡I室內環境的設計,設計師在對功能設計的同時,也要重視其在經濟技術層面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商業空間的人文關懷越來越重視,這就要求商業室內環境設計需要滿足人們在情感層面上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韓思儀,張建華.商業空間中室內植物景觀應用的探討———以上海南京路、淮海路、徐家匯三大商業圈為例[J].山東林業科技,2014(4):101~107.
[2]陳東晶,張建華.現代商業景觀的未來———地景式景觀與想象空間[J].上海商業,2015(11):52~55.
[3]周瑞麒,張建華.購物中心內不同空間類型植物景觀的配置———以上海港匯廣場為例[J].上海商業,2014(1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