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校教學質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校的籃球教學受到我國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屢屢不被高校重視。在一些高校當中,教師對學生的教學僅僅局限于對籃球比賽規則的簡單講解以及簡單訓練學生投籃。如此不正規的講課方式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籃球的積極性,也阻礙了籃球在高校當中的發展。筆者通過分析籃球在高校教學當中受阻的原因,簡單給出應對措施,為提高高校籃球的教學質量提供合理化的建議。
二、高校籃球教學受阻的原因
(一)學校對籃球的忽視
在學校看來,花費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學習籃球,不如將浪費的時間用在學習上,多學習一些文化知識,可以為應試做好必要準備。如此條件和觀念下的高校忽視了籃球教育,加之受到傳統教學觀念“應試觀念”的影響,忽視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沒有意識到籃球為學生身體健康所帶來的好處。
(二)教學過程不規范
因為一些教師的不專業,很多高校在籃球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是簡單地講解籃球比賽的規則,或者轉而訓練學生簡單運球,更有甚者,直接讓學生自己組織打籃球。如此一來,學生不知道籃球教學的重點是什么,該學到的籃球技巧學不到,大大削弱了對籃球的興趣,一些學生養成了無組織、無紀律的亂打一氣的習慣[1]。
三、提高高校籃球教學質量的相關對策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學校應該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認真了解學生真正想要學習的籃球知識,并著重對該方面進行教學和講解,如此,學生更愿意主動接納籃球知識。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應該多多調查學生的興趣愛好,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多運用調查來的信息,多多開展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并通過個性化的籃球教學,吸引學生的目光,提高其自主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為學生營造一個溫暖的學習環境。教師將教學融入地方文化,經常接受學生的反饋,做到逐步改進教學技巧,如此對提升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二)加強教學管理和教學交流
學校要加強教學管理,建立健全教學制度和教師隊伍,隨時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態度進行檢查和監督。學校對教學的嚴格管理可以規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標準,并使之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學校要求的教學知識進行教學,避免教學散漫和教學課堂的混亂。學校要制定不同級別的教學目標,在達到一個目標之后,以更高的要求去要求教學隊伍。除此之外,學校應該獎罰分明,對于個別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在教學質量好的情況下給予特定的獎勵,這一舉措不僅可以對表現好的教師進行嘉獎,還可以鼓舞其他教師,對其進行激勵,使其在后期教學中更加積極主動[2]。
學校不僅要在自身教學中完善,還要不時引進其他學校的籃球技術,隨時與其他高校進行籃球交流,除了教師方面的交流,定時邀請專家進行講解,還要在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不定時地舉行友誼賽,可以激發學生的求勝欲望,還可以激發其他學生的籃球興趣。擴大教學范圍可以使高校籃球教學發展更加迅速,提高籃球教學質量自然也不再是難題。
(三)提高教師隊伍專業素質
高校要加強對教師的培養,培養其專業素質并對其進行定期培訓。高素質的教師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基本要求,教師自身修養高,對學生的教學也就越加負責任,可以教授給學生的籃球知識也就越多。高校通過招聘、培養等多種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以此來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另外,高校不僅僅要培養教師的專業技能,更要提升其道德修養。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高,其對學生的教學過程就更細心,對教學做的準備也就更加充分。教師通過細心的準備,學生在籃球教學中的安全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教師自身盡心盡力,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使學生更加直觀、全面地看待籃球運動,高校籃球的教學質量就在不知不覺當中得到提升。
(四)改進教學模式
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消除傳統教學模式的阻礙,改進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變革。高校通過與其他高校的不斷交流,探索出新的教學模式;教師不斷革新自身教學理念,跟上時代的步伐,不僅不再將籃球的教學內容局限于規則之上,還隨時彌補自身的教學空白;跟上網絡的大時代,探尋有趣的教學方式,不斷革新教學器材,對于籃球等教具進行定期更新,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學校以及教師對籃球的重視。如此情況下的學生自然對籃球教學產生尊重的心理,能夠隨時端正其學習態度,從而提高教學質量[3]。
(一)學生積極性不高
許多大學生的高考過后長時間荒廢英語的學習,導致英語基礎薄弱,難以跟上英語教學的步伐,而當前我國大多數的高校都將大學英語的課程設置為精讀、泛讀和聽力三部分,其中閱讀在所有英語課程中所占得比重比重較大,閱讀的訓練往往僅停留在翻譯和回答問題的較淺層次上。在英語的大班授課中學生很難得到教師的個性指導,加之教材選擇的內容枯燥、落后,而學生本身的自信心匱乏,所以難以在公共英語的學習中找到樂趣,所以積極性普遍不高。
(二)存在嚴重的應試教育傾向
由于高校的英語課程被安排為一門基礎課而不是專業課,就使得一些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觀念上的偏差。他們往往把所有的講授內容指向期末考試,只為了使學生在期末考試中考出好成績,同樣一些學生也有上英語課只為通過考試拿到學分的消極想法。更為明顯的是,多數學生會把一年舉行兩次的大學英語四、六級全考試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因為有很多學校把四、六級的成績作為學生評獎的標準,甚至有的會學位證書的獲得掛鉤,許多用人單位在招聘時也過于強調學生的四、六級成績,于是許多大學生為了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苦苦鉆研應試技巧,埋頭于英語模擬試題之中卻忽視了英語運用能力的鍛煉。這樣就使大學英語的教學和學習在不經意間偏離了教學的初衷,步入了應試教育的歧路。
(三)教、學、用脫節嚴重
高校英語的教學應該是教與學的互動結合過程,一方面要充分重視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同時又要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然而,在當前高校的英語教學中,大多的教師和學生都忽視了運用和交流這一環節,導致了英語教學工作中,教、學、用的嚴重脫節。導致英語的口語交流成為許多高校學生難以逾越的鴻溝。
二、高校英語教學問題的成因分析
以上種種問題的出現,不僅是由于學生或者教師某一方面的因素導致的,需要我們從社會環境、學校條件、教師教法等多個視角進行分析,綜合考慮個方面的因素肯能帶來的影響,才能發現問題的根源。筆者認為,當前高校英語教學中問題的成因可以歸納為如下五個方面:
(一)大班教學,難以因材施教
隨著高校擴招規模的不斷加大,不少學校出現了師資力量不足的現象。據有關部門統計,一些高校的師生比例已經嚴重失衡,有的甚至低至1:200的比例。這一點在高校英語教學中顯得更為明顯。出于節約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的考慮,高校的英語教學基本采用大班教學的方式進行。這種教學組織形式無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較為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合作,增強集體意識,有利于團體作用的發揮。但是伴隨而來的不足也非常明顯。對可能多達上百人的學生進行集體授課,教師很難做到因材施教,進行個性化的指導。
(二)教學模式落后、形式單一
在一些大學的公共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還沿襲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迫于教學條件或教師水平的限制,許多高校的英語教師沒有充分重視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而是強調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的掌控。教師仍然只是在課上講授教材上的單詞,語法、語言點和練習,整體課堂氣氛枯燥沉悶。學生在被動接受的過程中沒有機會參與互動過程,在沉默和忍受中度過了每一節英語課堂。長此以往,就更沒有信心嘗試運用英語進行交流。
(三)缺乏語言環境
對于高校英語的學習而言,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當前我國大學生在校園里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非常匱乏,成為影響高校英語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瓶頸問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一些高校的英語教師隊伍中沒有來自于母語為英語國家的外教,即使有人數也比較少;另一方面是由于英語教師在課堂上為了顧及多數學生的英語水平,確保公共英語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無法使用全英教學的方式進行授課,而學生在課下更沒有機會用英語進行交流。
(四)評價機制不科學
作為一門外來語言,英語在教學方法上與高校的其他學科存在著本質性的差異,因此在進行教學評價時理進行區別對待。在高校英語的教學評價中,我們應該強調多種評價手段的有機結合,采用既合情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科學評價方法。然而目前大多數高校都沒有制定科學完善的英語教學評價機制。一般而言,高校廣泛采用的評價方法是看綜合成績的高低,包括日常考情成績和作業成績,以及最終的結課考試成績,顯然這樣的評價方法存在著許多不合理之處,不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綜合學習情況和成果。
三、高校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對策
分析問題產生的根源,目的在于根據存在的問題及其背后的影響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策略促進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提升整體教學水平。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四個方面積極改進高校英語的教學工作,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一)實施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是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性發展理念下的一種教學策略。高校英語實施分層教學能夠有效解決因為大班教學帶來的難以因材施教的問題。進行分層教學時,應該以學生的實際英語基礎和認知能力作為基礎,結合認知發展規律進行有個性化的指導。實踐中應該針對各個層次學生的特點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進而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學習和指導,并依據劃分的層次分別使用不同的考核標。這樣就會讓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不同的大學生都能對學習充滿熱情,在嘗試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促進學生的英語綜合學習能力得到長遠發展。分層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擺脫教師主宰課堂教學,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式,還會推動高校英語教學的重點從知識點傳遞轉移到培養英語應用能力上來,在因材施教的同時,為學生打造了一個進行自主學習的平臺。
(二)豐富教學方式,注重實踐教學
要突破當前高校英語教學的瓶頸問題,就必須改變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方式,在高校英語的課堂實踐中總結和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并加大英語實踐教學的比重,把原來以培養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為出發點的教學模式轉變為關注提升大學生的英語綜合實用能力之上來,將聽力能力與交流能力放在高校公共英語教學的關鍵位置上,并積極探索提升學生們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徑。課堂上除了保證知識點的講解外,多組織一些交流活動。在教學方式方法的安排上,應當強調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引導他們在課堂中使用英語進行對話交流,并通過開展英語演講、英語短劇及專題討論等形式,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機會展示其英語才華,鍛煉英語表達能力。
(三)充分利用校園網,營造語言環境
由于高校英語的課堂教學要受到教學時間、場地以及不同基礎教學對象等因素的限制,教師不可能完全顧及所有學生,所以教師在絕大多數的英語課堂教學中都不能使用全英教學。因此也就無法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而通過引進外教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顯得不太現實。要在較短時間內營造一個適應時代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立體化的英語語言環境,充分發揮校園網技術的優勢是最有效的方式。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高校英語的教學環境由單向的課堂教學轉向課堂教學與課外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開辟了廣闊的空間。數字化校園網為高校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有助于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的學習,還能為他們在網上的學術討論和學習心得交流提供便利。總之,利用校園網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活潑、資源豐富的英語語言環境。
(四)完善英語教學考核體系
高校的英語教學在進行綜合考核時應當放棄重知識輕能力的傳統考核觀,創新并完善更加科學、更加多元的考核體系。在英語教學考核中,需要注重對學生英語綜合實踐能力的合理考核,并且避免僅僅依靠知識考核的單一形式。綜合考核的內容必須全面反映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將以往的考試和平時的、考場外的英語考核相互結合,在保證學生單詞、語法、語義等基本素養的基礎上,不斷推行和深化聽、說、讀、寫、譯等多種英語技能的分項考核。并使之與綜合考核密切結合形成體系。從而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靈活應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實現以考促學的目的。
四、結束語
關鍵詞 民辦高校 教學質量 改進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AN Weihua, LIU Ying
(Shenyang Urban Construction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68)
Abstract Affected by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education, limiting conditions in all respects,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la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duca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intense competi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How to mak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have continued to improve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Universities must be from their own perspective on teaching management strictly controlled to ensure that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How the paper will be strictly controlled private colleges teaching management, study on how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
民辦高校指的是企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高等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它作為一種特殊的形式,與其他高等教育形式一起構成了我國高等教育體系。我國民辦高校的改革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近年來的高校擴招政策給了民辦高校許多機會,民辦高校在此背景下如雨后春筍般發展壯大。但是,民辦高校由于發展過快,積淀不夠,導致教學質量并沒有跟上快速發展的步伐,整體教育水平還有待提升。教學質量的提升已成為民辦高校管理者自身和社會外部力量共同關注的問題。
1 民辦高校教育質量存在的問題
教學質量是一個學校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如何提高民辦高校教育質量對于民辦高校的管理者來講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課題。教學質量的提升受到很多客觀及主觀因素影響,其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目前,民辦高校教育質量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1)隨著教學計劃的不斷更新,學生們需要學習的知識面在不斷拓寬,但民辦高校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差,自我約束能力不強,深入進去有一定困難。(2)民辦高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外語、計算機的基礎能力以及考研率,所以學生在計算機及外語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但就業的用人單位所需要的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和與人打交道的社會實踐能力等還有待提高。(3)民辦高校學生基本素質水平差異大,應對學生的道德及心態教育投入一定精力。(4)從師資方面來看,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年輕化,大部分教學經驗不夠豐富,教學水平與學術視野都和老教師有一定差距。(5)從教學資金的投入來看,民辦高校的圖書館建設、教學設備及教學活動經費等的投入均不能滿足教學要求,有些活動無法開展。
近年來,民辦高校面臨的外部環境及內部環境不斷發生變化,教學質量問題也隨之發生變化,這就需要我們弄清各個影響因素之間的直接或間接聯系,找到解決措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2 促進民辦高校教學質量提升的建議
2.1 加強教學管理制度建設
民辦高校管理層面應充分發揮教學督導作用,促進良好教風和學風的形成。教學管理制度的建設有利于維護正常教學秩序。作為民辦高校,應充分考慮自身的優勢、劣勢,以及社會外部環境的機會和威脅,知己知彼,確立自身總體發展戰略。管理者應在日常教學中逐步體現民辦高校自身的辦學理念、培養目標等。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深入貫徹教學質量整體觀念,確立質量文化在整個民辦高校校園文化中的主體地位。
2.2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民辦高校教學質量要想得到長足發展,必須加強校園文化及師德師風建設,校園文化是在長期辦學中積淀而成的,它以大學精神為核心,其外在表現為學生的學風、教師的教風以及一個學校的校風。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過程,不僅僅包括言傳,更要身教,而且身教更重于言傳。要教好學生,教師自身必須具有奉獻精神和高尚的情操。教學過程中,應儀態端莊,謙虛謹慎,格守職業道德,為人師表,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給學生做好榜樣。輔導員也應該做好學生相關工作,關心學生,深入了解學生,替學生切實解決問題。在平時的工作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和學生黨員的作用,使他們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
2.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是民辦高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必須建立充分的團隊合作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與教師教學能力,團隊機制更有利于形成和諧的育人氛圍。在現今的社會中,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網絡越來越發達,學生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渠道快速獲取信息。民辦高校教師資歷尚淺,積累不夠,如果不去繼續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就不能勝任現今的教學工作。在此背景下,民辦高校教師必須主動學習先進的教學觀念,切實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教學管理部門應該定期開展活動,加強教師教學業務能力的培養,幫助青年教師通過教學關。
2.4 完善對整個教學過程的監控
(1)備課階段。首先,教師應該對所備課程有一定深入的理解,盡量吃透教材,并擴充教材上沒有的知識,能夠舉一反三。其次,作為民辦高校的教師,必須結合本學院學生的現實情況,按學生的層次確定教學內容,認知準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分程度進行備課。可以教研室為單位,按時組織教師集體備課聽課,互相學習互相借鑒。(2)課堂教學階段。課堂質量與教學質量息息相關,民辦高校的教學管理部門應對教師課堂講授做出適當規定。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精心組織課堂,理論聯系實際。教學管理部門可以規定每個教研室每學期組織教師上特定數量的公開課,規定其他教研室教師聽課過程中做好記錄,打出成績,提出優點和缺點,并進行討論。(3)學生評教階段。組織學生進行綜合評教,使任課教師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掌握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歸納總結,最終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及質量。
2.5 加強實踐環節
目前在我國,民辦高校畢業生廣泛存在著與人交往的能力差、創新意識不強和情商較低等問題。在大學教育中,教學既應該包括理論教學又應該包含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在本科生的培養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實踐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其途徑主要是通過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各種課程設計、社會實踐環節等進行。在培養方案的制定中就應該考慮到盡量通過實踐教學手段使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應用知識,鞏固知識。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進而形成企業需要的職業素養。因此,教學管理部門及各個院系應從學生將來的發展方面考慮,充分重視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
3 總結
提高教學質量對于民辦高校來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繁雜的系統工程。教學質量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工作,需要每一位在校領導及教職員工的持續努力和艱苦工作。我們應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續探索如何提高民辦教育教學質量,培養適合社會的全方位人才,為民辦高校的發展和評建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軒.淺談如何加強高校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J].新校園理論(上旬刊),2011(7).
[2] 劉堯.大學教學應實施發展性評價[N].中國教育報,2007-1-25(4).
[3] 劉德仿.高校質量文化及意義[J].鹽城工學院學報,2000(3).
隨著互聯網和計算機使用的普及,以及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多媒體教學已成為高校最常用的教學手段。高校多媒體教學方式的主要表現手段有:計算機機房的設立、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投影儀的出現等[1]。我國高校多媒體教學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多媒體教學的初步嘗試和探索階段,從20世紀八十年代到21世紀初[1]。多媒體教學這一新生事物的引進,受到師生的普遍好評,但是由于我國當時經濟條件比較落后,計算機價格昂貴,技術更新緩慢,使得多媒體教學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普及,卻為多媒體教學的普及奠定了基礎。第二階段是多媒體的興起階段,從2000年至2007年[1]。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計算機軟硬件進一步完善,使得多媒體教學成為普遍現象。但是由于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過分推崇和依賴,自身技術水平落后,照搬照抄網上多媒體課件,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從而影響多媒體教學在高校的發展和使用。第三階段是多媒體教學和網絡結合使用階段,從2008年至今[1]。由于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網絡覆蓋面的擴大、教師自身技能的提高,多媒體教學不僅僅局限于多媒體課件和投影儀的使用,網絡教學已成為多媒體教學中一種新的表現形式。這一階段,高校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趨于成熟。
二、高校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多媒體教學借助于計算機,綜合文字、動畫、聲音、圖片、影像等,給教學方式帶來了變革[2]。具體來說,多媒體教學具有以下優點。第一、提高了教學效率。傳統的黑板板書教學,耗時耗力,對于高校緊張的教學節奏已不能適應。使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課前準備課件,將課堂講授內容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不用占用課堂時間書寫板書,提高效率。第二、豐富了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教學,將與課程有關的知識通過多媒體圖文并茂的展現給學生,提高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同時,由于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可以在課堂深入的闡述授課內容,增大課堂容量,豐富教學內容,開拓了學生視野。第三、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可以圖文并茂,兼有聲音和動畫,手段多樣,形式新穎,只要使用得當,可以使課堂教學效果生動活潑,改變傳統填鴨式教學的枯燥乏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
三、高校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
任何一項新技術都有其兩面性。高校引入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也不例外,存在著以下問題。第一、注重形式和技巧,易忽視教學內容[2]。多媒體教學可以采用聲音、動畫、影像資料等手段,如果教師只是為了追求形式的多樣,忽視了教學內容,將使課堂教學被嘈雜的聲音和花哨的圖片所淹沒,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本末倒置,不能突出教學重點,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第二、影響了師生情感交流,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堂教學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主體地位。一切教學手段的運用,都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一邊書寫板書一邊觀察學生接受情況,通過語言、語調、眼神、重復書寫等方式,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3]。但是多媒體教學中教師過多的將精力放在多媒體的講說和闡述中,使得多媒體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第三、多媒體課件制作不佳,不注重內容更新[1]。很多高校教學工作者,為了減少工作量,使用網上下載的課件或者是自己將書本上的知識簡單的堆砌在PPT中,同一多媒體課件簡單重復的使用很多年,不注意教學內容的更新,完全違背了多媒體教學的初衷和意義。
四、提高高校多媒體教學質量的應對策略
為了使多媒體更好的為教學服務,規避多媒體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高高校多媒體教學質量,筆者通過多年的高校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對策。第一、加大投入,提升高校多媒體教學中硬件和軟件水平。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高校多媒體教學硬件水平有很大的提升,各個高校基本實現了擁有多媒體教室和校園網絡全覆蓋的局面,但是仍然存在軟件水平跟不上硬件發展的現象,大大降低了多媒體教學的優勢[4]。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應鼓勵開發與硬件相配套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如多媒體課件、網絡課件和學科網站等,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第二、加強培訓,提高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力[5]。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是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的重要內容。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發展更新比較快,學校只有通過對教師不間斷、分層次、有針對性的培訓,使教師熟練掌握和多媒體教學相關的軟件和計算機操作技能,通過與專業知識的結合,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第三、加強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的結合。任何一種教學手段都不是完美無缺的,多媒體教學具有高效、快速、生動等特點,傳統的教學手段具有利于師生情感交流的作用[3]。因此,通過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板書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使兩者互為補充,相得益彰。第四、制定獎勵制度,提高教師課件制作水平。優質的多媒體課件是多媒體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但是高校一般過多關注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不太鼓勵教師自行編制多媒體課件[1]。但是從長遠的角度考慮,高校應安排一部分經費用于獎勵教師自主開發優質多媒體課件,提高教學質量。
五、結語
摘要:近年,隨著高校招生擴招,高校引進青年教師數黃也隨之增加很多,這給保證教學質蚤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當前高校青年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學校與教師自身的角度,提出了提高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質1的方法和途徑。
近年,隨著高校擴招及其自身發展的需要,全國高校引進的青年教師數量也相繼增加很多。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地方,如何培養新增青年教師,提高他們的教學質量,已成為當前一個急迫而艱巨的任務。他們整體水平的高低,也就決定了目前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因而,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質量是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1青年教師教學存在的問題
新進青年教師大都是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高學位人才,但是具有高學位未必就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教師是一種特殊的職業,從業者不僅需要具有一定的專業背景和學術水準,還需要一定的教育知識和教學實踐。盡管青年教師擁有較高的學術水平,但是一般在成為教師之前,基本都沒有教學經歷和教學實踐,欠缺教學經驗。筆者認為,目前,高校青年教師在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課堂教學的準備工作不完善,尤其是備課不充分。備課是教師教學環節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備課不充分,直接影響到教師對整節課內容的掌控能力,導致教師不能按照進度完成課堂教學,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2)駕馭課堂能力差,組織能力較薄弱,節奏快慢把握不好;缺乏教學技巧,致使教學內容空洞無趣甚至出現漏洞,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有些青年教師在課堂上,沒有能力控制授課的節奏,語言不分輕重緩急,沒有應付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而且講課過程中,沒有起伏,使得學生聽起來感覺索然無味,導致他們注意力不集中、開小差、說話等等,不能很好的吸收教師傳授的知識,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局。
(3)教學基本功較差。主要表現為板書較亂、書寫質量較差;語言表達不夠嚴謹,重復較多,口頭語多而亂;語速過快或過慢;課堂前后知識的銜接不夠好,前面知識的傳授不能很好的為后面知識的講解做好鋪墊。作為教師,欠缺這些基本能力,其結果必然導致學生無法很好的掌握書本知識,影響教學質量。
(4)教學手段過分強調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每門課程、每節課都使用多媒體課件。忽略了傳統課堂教學中以黑板作為載體的教學方式,不再注重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導致課堂應變能力差;過分依賴課件授課,完全放棄了直觀的形態教學模具、板書,使得課堂教學太過機械而缺少新意,甚至少數教師把老教師以前做好的課件拿來使用,課前不再認真備課,導致課堂上出現教學錯誤;課堂口頭表達能力下降,教師多是對多煤體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充當解說員的角色,課堂氣氛死板,語言表達缺乏藝術性,師生之間的溝通減少,、學生被動,教學效果非常差。
2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質量的措施
為了保證高校教學質量,針對當前高校青年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筆者自身在教學中的感受和體會,提出了以下措施:
(1)青年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
青年教師首先要自覺地、高標準地去塑造自身人格,以身作則,在為人處事、儀容、舉止、語言、禮儀等各個方面,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另外,要具有奉獻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學生,教書育人,自覺的為教育事業奉獻終身。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在職業勞動過程必須遵循的,對青年教師而言,更是要提高其政治素質,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2)青年教師要清醒的認識自身不足,不斷反思,勤于總結,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
青年教師平時要針對自身在授課過程存在的欠缺和不足,積極聽取學生反饋的意見,不斷反思,勤于總結。同時,還可以主動去聽有經驗的老教師的授課,虛心向他們請教教學方法、教學技巧以及教學中的注意事項,通過自身的勤奮努力,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3)開展崗前培訓,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如果青年教師進人高校后直接去授課,很難保證較高的教學質量。學校可以在新進教師在上崗之前,通過開展一系列崗位培訓活動,對新進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的指導和訓練,使青年教師熟悉高等學校教師職責、教育法律法規、學校教學管理規章制度,掌握高等教育理論以及相關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教學基本技能,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使青年教師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同時組織青年教師學習教學管理文件,并為每位新進教師配備指導教師,發揮他們的優勢,加強對他們的指導與扶持,使這部分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帶動青年教師積極成才,充分發揮老教師傳幫帶的作用。同時,學校還要積極組織新進青年教師試講和教學觀摩等活動。在培訓過程中,通過試講考察青年教師是否具備授課能力,只有合格者才能正式參與教學,成為一名真正的教師。
(4)抓好教師基本功的訓練,科學利用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學技能。
學校要經常有計劃的組織青年教師開展普通話、板書、教具制作與使用、組織教學及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培訓和提高,統籌規劃,分期分批安排好青年教師參加各級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檢測,并力爭在檢測中人人合格。對于基本功較差的教師,應重點督促,加強輔導與訓練,切實提高教學技能。要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就會使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方式變得豐富多彩,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的調動,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取得較好教學效果的目的。
(5)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學的動力系統,制約著教育的進程,影響著教育的成果。和諧師生關系是一種和諧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更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實現教育教學目的;和諧師生關系是教師獻身事業的激勵因素,也是學生奮發向上的重要因素,還是教書育人的重要因素,建立和諧師生關系能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實現教學相長,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而青年教師剛走出校門,與學生溝通相對容易,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創建。
3結語
(一)有利于為國家和社會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
我國教育部明確強調,高等學校是學生教育的關鍵基地,必須堅持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為根本任務,提高教學水平,保證教育教學質量,概括來講,教學質量就是高等學校的生命。二十一世紀以來,全國高等學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全國在校大學生人數于2010年達到3000萬人,各地區高等院校的生源質量整體呈下降態勢,這時候各高校教學質量的管理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不加強教學質量管理,培養出來的高校畢業生就不能完成社會賦予他的責任和義務,就不能更好的為國家服務,甚至是導致多數高校畢業生面臨“畢業就是失業”的風險。所以,在各大高校學生人數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加強教學質量管理與監控,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二)有利于高等學校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隨著十的圓滿完成,十二五計劃的完美展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歷經改革,正逐漸完善,因此,為適應新的市場經濟體制,高校教學工作必須做出改變。由于高校擁有更多的辦學自,發展空間更大,所以高校肯定要接受“市場”的考驗,市場會毫不留情的淘汰掉不能夠緊跟新時代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高校畢業生,例如,2011年我國大學畢業生量將突破650萬人,但是其中多少人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工作呢。然而,通過建立健全高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就能夠增強高校教學質量,培養出優秀的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的人才,同時也能夠跟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腳步。
(三)有利于高等學校深化教學改革
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管理與質量監控體系,能夠很好的診斷、監督、激勵、導向高校教學。它通過反饋原理,對教學質量進行價值判斷,系統全面及時地獲取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的信息,使正確的做法、經驗得到及時強化,不合適的計劃、方案、做法得到及時調整,錯誤的方案、做法得到及時糾正。
(四)有利于改變忽視教學管理研究,教學精力投入不足的現狀
高校管理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科學的管理,并不一定符合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然而,在幾乎所有的高校內部,都集中了大量的高水平專業知識分子,這些教師中的一部分人為了提高自身收入,在教學過程中,從事著非教學工作,比如:一部分教師在進修考博等等;一部分教師在從事自己的科研項目,甚至要求學生幫助其完成其中與教學不相關的內容。各大高校的學生不在稱呼教師為導師,而是叫“老板”就是最大的證據,加強教學質量管理以后各學校教師不得不把主要精力重新投入到教學當中來,有助于學生的各項素質的改善和提高。
二、新時期加強高校教學質量管理的方法
(一)建立高校教學質量管理與監控體系
1.根據國家教育部最新要求明確高校教學質量標準
教學質量是新時期高等學校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核心要求,只有確定好教學質量標準,嚴格按照國家教育部要求,狠抓教學質量管理,每一位高校教師使用充足的精力去培養高校學生,讓所有畢業生成為能夠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做出卓越貢獻的棟梁之才,才能辦出規模大,聲譽好的名校,才能更好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適應新世紀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加強高校自主管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逐步完成,各行各業之間競爭日趨激烈,高校培養的人才必須適應市場的變化。因此,高等學校必須加強學校的自主管理,自主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創新型人才,滿足市場經濟發展以及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在具體教學管理中,注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素質教育,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高校教學質量管理以學生為主體。
高校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和看法,決定了高校教學質量管理的好壞,所以,高校教學質量管理應定期展開學生評價各專業課教師的教學效果活動,制定一套完整的學生評價教師體系。例如,每個學期末,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針對教師課堂教學風格、教學過程、普通話標準程度、課后批改作業質量等等進行詳實的研究分析,通過問卷分析結果,幫助教師及時發現不足,并做出適當調整,改進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二)合理高效的使用教學質量與監控體系
1.明確各教學部門關系,強化管理職能。
高校教學方針的制定、實施、教學環節的相互配合、各教學部門的分工協作,都離不開教學管理部門,即教務處。要有效地實施教學質量監控,必須明確教務處與各院(系)之間的教學行政關系,改進教務處的管理模式,強化校內教學宏觀協調職能,并且各教學單位要在發揮自限的基礎上,根據實際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規范各教研室的教學管理。
2.重視理論與實踐研究,發揮決策指導功能。
在高校內,無論是一些重大教改舉措的出臺,抑或教學制度的修訂,還是教學評價指標的界定,乃至一門課程的內容改革和方法更新,都建立在周密的調查和研究基礎之上。因此,一方面要充分重視教育教學研究的地位和作用,發揮研究機構在教改決策中的咨詢和參謀功能;另一方面,研究部門的工作要有前瞻性,善于捕捉信息,有計劃地將研究成果及時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去,為教學改革提供理論決策指導。
3.充實軟硬條件,保障教學順利運行。
教學軟硬條件是為教學活動及時提供人、財、物等各類教學資源保障的基本前提,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如果說“硬件”是學校黨政領導決策和增加經費投入必須認真考慮和解決的問題,那么“軟件”建設則是各院(系)、部門包括每一師生必須嚴格管理的具體要求。因此,只有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在全面建設教學軟硬條件中做到經費落實,人員到位,專家督導,正常供應,才能使高校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盡心盡力地投入,保證教學在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中運行。
關鍵詞:提高;高校;美術;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08-0217-01
一、高校美術教育的現狀
美術教學可以讓人的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得到很好的提高,能夠挖掘人的創新能力,能夠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但是當前高校的教學現狀當中有很多問題,面臨很多難題,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以及師資水平都制約了教學的發展。
(一)生源質量的水平有顯著的差異
高校的美術專業學生要對美術有濃厚的興趣,而且還要具備良好的藝術修養。美術專業的學生重視專業課程的學習,輕視文化課程的學習,由于美術專業的文化課成績的錄取分數線比較低,所以很多學生都通過考取美術專業來讀大學。這就導致了很多美術專業的學生對美術的學習沒有興趣,在這方面也沒有特長,生源的質量可想而知。
(二)美術專業的師資水平不高
近些年,我國的高校擴招,但是政府對教育的投資卻嚴重不足,很多高校的資金都是很緊張的狀況,這對培養美術專業人才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一些根本就沒有美術這個專業的學校,為了得到經濟效益,不考慮本學校的具體情況,也開設美術專業,這就導致了師資嚴重短缺,根本不能滿足培養美術專業人才的需要。就算是一些美術專業基礎很好的學校,隨著擴展,學生人數大量增加,也需要補充大量的師資,但是所招的教師并不是具有理論和實踐能力都很強的教師。學校不能夠很好地安排教學和管理學生,這也導致了美術教學的質量低下。
(三)教學目標不明確
我國師范美術教育所使用的教學方式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專業課程的設置也是傳統的方式,分為三類:基礎教育、純美術教育以及藝術設計美術教育,在這三種專業當中,藝術設計類的專業廣受青睞和重視,因為這個專業的畢業生不愁找不到工作。這導致了高校的美術教育只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二、提高高校美術教學質量的策略
高校美術教學當中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可能是社會方面的原因,但是在教學方式方面還是有很多問題的,在某些方面已經偏離了美術教學的規律,所以急需解決這些問題,提高教學質量。
(一)明確教學目標
高校管理者要加強對美術教學的認識,要把握辦學的方向和目標。在專業課程的設置方面要走出嚴重專業化的誤區,要培養綜合型的人才,要加強文化課程的教學,通過合理劃分專業課程的形式來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要重新劃分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比例,加強美術專業與其它專業的聯系,把美術教學的范圍擴大。還有改變教學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要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
(二)改革招生制度
美術專業的考生在高考的時候需要測試專業能力,這勢必會讓學生花費很多精力和時間去學習,對于那些文化成績好的學生并不是很想學習這個專業,所以在招生的時候就降低了文化課的錄取分數,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個是很合理的,但是這個卻不能成為不重視基礎課程的理由。雖然當前不會改變招生的制度,但是可以加大對文化課程的考核力度,還可以采取面試的方式來評估學生的興趣,對那些對美術根本沒有興趣的學生不予錄取,這樣來提高生源的質量,為高校美術教育培養人才提供條件。
(三)使用自主學習方式
“自主探究?體驗成功”式教學模式研究,從微觀領域著實于研究教學策略。旨在探究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突出體現對人的教育,通過審美教育,藝術實踐,藝術體驗,以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以及獨特的個性品質。在交流中架起連接師生情感、傳承美術文化和審美思想的橋梁,共同探索未知的領域。在愉悅的體會成功的情感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在實踐中形成的并依據一定的教育理論構建的教學模式。此模式適用于小學美術課堂,應用于:“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究”四個學習領域。這種教學模式特點是:以研究發揮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為出發點,把受教育主體能力的提高作為歸宿點,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基礎。以學生主體性發展的基本條件為前提,以教學活動為中介,以探究研討為關鍵,以體驗成功的樂趣從而主動發展為結果。
當代高校美術教育教學方式和教育面臨新的挑戰,我們要逐步完善各方面的體制,借鑒西方美術教育而不能照搬國外教學方式,并結合國內傳統美術教學的規律,走出一條我國美術教育的特色之路。
校友評價側重課程的應用性與實用性;領導評價應側重課堂的思想性、藝術性和課堂效果;同行評價應側重知識的結構性、系統性、創新性、豐富性和課堂效果;學生評價應側重課堂的方法性、知識信息量的輸入性、教師的楷模性和課堂效果;自我評價則應側重教師的教育理念的先進性和與學生的互動性等方面。然而,這種評價的多樣性難以形成統一,在評價標準、在評價制度、評價模式、評價重心、評價內容、評價方法等方面暴露出諸多的缺陷。使課堂教學評價客觀、公正、規范、有序,須按照不同性質理清指標體系結構。本研究就教師評價(或同行評價)為視角分析課堂教學質量的指標體系結構關系,指標體系即體現同行評價和學生評價的變量,又要體現自我評價的變量,從而規避結構上的復雜、混亂狀況,準確評價教學質量和變量相互間可比性。本文共設計4個潛變量和16個觀測變量,變量的命名和含義見表1。結構模型由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3個外生潛變量和教學效果內生潛變量組成。教學態度。教學態度是教師嚴格遵守教學紀律,課外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備課和教學方法的改進,主動縮短與學生間的距離,實現無縫對接,用心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6]。教學態度能夠體現教師對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教師對于授課的態度能夠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高低,是第一位的關鍵性指標。教學態度通過“備課認真負責,教學文件齊全”、“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授課認真投入,教學熱情飽滿”和“治學嚴謹,嚴格要求”等4個指標上來體現。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是學生知識體系建構的基礎環節,是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核心內容[7]。只有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評估才能保證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科學性。教學內容即教師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或形成的知識體系。對于大多數高校來說,課程教學內容沒有絕對統一的要求,各高校可以根據各自情況訂購教材進行教學,因此評價時應注重“教師熟悉教材、教案,講課熟練”,“概念準確,重點、難點突出,論證嚴謹表述準確”,“理論聯系實際,體現學科前沿知識”和“教學進度適中,課時分配合理”等組成。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師對所授知識的傳授方法,主要包括教學所采用的工具和授課所采用的方法,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提升有賴于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學方法主要通過“教師授課課堂上語言生動、簡明,條理清楚,舉例恰當”,“板書布局合理,字跡工整”,“適當利用各種現代教學輔助手段”和“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注重能力和素質的培養”等組成。教學效果。教學效果直接反映課堂教學質量,是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的活化石。主要從“教師授課是否富有吸引力,課堂氣氛活躍”,“指出參考資料,安排課后復習,課堂秩序良好”,“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和“學生基本知識、理論、技能的掌握”等來體現。
研究方法
本文對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目的是理清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及其關系,從而改進、提高教學質量。結構方程建模法是一種綜合運用多元回歸、路徑分析和確認型因子分析方法而形成的一種對復雜現象的理論模式進行處理的統計分析工具。可用來解釋一個或多個自變量與一個或多個因變量之間的關系[8],也能夠同時處理多個因變量的相互關系。結構方程模型包括測量模型、結構方程。測量模型描述潛變量ξ、η與觀測變量狓、狔的關系。測量模型:狓=Λ狓ξ+δ,狔=Λ狔η+ε式中,狓12×1是潛在外生變量ξ的觀測變量組成的向量,狔4×1是潛在內生變量η的觀測變量組成的向量,Λ狓12×3為外生觀測變量在外生潛變量上的因子負荷矩陣,它表示外生潛變量ξ和其觀測變量狓之間的關系;Λ狔4×1為內生觀測變量在內生潛變量上的因子負荷矩陣,它表示內生潛變量η和其觀測變量狔之間的關系;δ12×1和ε4×1為對應的測量誤差向量。結構方程:η=犅η+Γξ+ζ其中,η表示潛在內生變量構成的向量;ξ3×1表示潛在外生變量構成的向量;犅3×1是潛在內生變量的系數參數矩陣,揭示內生潛變量間的關系;Γ3×3是潛在外生變量矩陣,揭示外源潛變量對內生潛變量的影的系數參數響;ζ3×1是結構方程的殘差項構成的向量,反映了η在方程中沒能被解釋的部分。
高校課堂教學質量結構方程模型的實證分析
(一)樣本調查分析基于探索定量分析高校課堂教學質量的普適模型與方法的研究目的,選擇某本科院校作為實證案例進行研究。本次調查對象是某高等學校的部分專職教師,數據主要以教務處年度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調查數據為準,評價標準既體現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又體現自我評價。以課堂聽課形式16個測量變項歸并為4個緯度進行打分,是模型涉及的結構變量的觀察指標。還有就是樣本基本特征和相應的可能進一步解釋分析的問題,例如年齡、性別、職稱、學歷等。講課老師總共有245人,其中有效調查數據236份,樣本數據有效率為96.32%。表2是講課老師基本特征:從年齡分組看,30—39年齡段的老師比例遠高于其他年齡段;在文化程度方面研究生以上占到85%,講師、副教授、教授比例為57∶25∶18。此外,從性別構成看,講課老師中女性占到2/3.(二)統計數據分析1.數據檢驗。運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進行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對于異常數據進行必要的核對、校正和剔除,對缺少的數據采用樣本均值替代法進行處理,內部一致性信度通常用變量的CronbachsAlpha值來衡量。一般來說,系數值在0.8<犪<0.9為非常好,0.7<犪<0.8為相當好,0.65<犪<0.7為最小可接受值,小于0.65應重新校正。本文得到結果:4個緯度的Alpha分別為0.732、0.701、0.699、0.804,所有潛變量視為可信[9],全部予以保留;整體測量指標的標準化信度為0.856,說明此數據具有較高的內在一致性。然后運用LISREL8.7軟件編寫程序,其中狔變量采用固定負荷法,狓變量采用固定方差法。輸出結果中給了各因子負荷的估計以及統計值。一般來說絕對值大于2,表明參數顯著。因此,若有負荷不顯著,每次取消一個路徑重新運行程序,重復至參數顯著。本文中的最終模型便是經過多次修改后較為滿意的結果。結果中估計的方差,標準誤差都為正,相關系數在0.5和1之間,因此參數是合理的。運行程序得到結果,如圖1所示,為標準化的參數估計。2.模型的整體擬合評價。一般認為卡方值與自由度的比值介于1和3之間比較好,本文中為2.56(表3所示)。RMR(均方根殘差)值越小越好,RMSEA為近似誤差均方根,其值低于0.08,表示模型擬合得好,低于0.05表示擬合得非常好。GFI(擬合優度指數)、NNFI(非標準化擬合指數)、CFI(比較擬合指數)、IFIH和RFI值越接近1越好,本文中這些指數都大于0.9,簡約擬合指數都在0.5到1之間,表示模型擬合的很好。(三)模型結果分析1.如圖1所示,觀測變量U41、U42、U43、U44在教學效果上的標準化負荷系數分別為0.73、0.65、0.61、0.59。說明現階段課堂教學效果主要體現在“授課富有吸引力、課堂氣氛活躍”,其他“指出參考資料、安排課后復習、課堂秩序良好”,“學生基本知識、理論、技能的掌握”和“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等對教學效果的作用則相對依次減小。2.觀測變量U11、U12、U13、U14在教學態度的標準化負荷系數分別為0.55、0.64、0.74、0.62(圖1),說明現階段在高等學校教師在課堂教學態度上總體滿意。意外的是觀測變量U13與U11、U12、U14理應具有較大的一致相關性,但是他們在內生潛變量教學態度上的標準化負荷系數卻呈現較大的差別。分析其原因,調查的教師群體年齡大部分在39以下(占樣本的71%),青年教師所占比例較大,對自己工作熱情飽滿,然而缺乏課堂教學經驗,課堂上對學生的威懾力不及多年在教學崗位上的老師,或者因為現在的年輕老師因為評職稱更多心思放在科研上,而在課下的教學準備不充足,從而產生備課認真負責,教案文件齊全的負荷系數較低狀態,使得他們教學態度的穩定性方面的一致性較低。觀測變量U2l、U22、U23、U24在教學內容的標準化負荷系數分別為0.75、0.72、0.62、0.68。說明教學內容4個觀測指標同樣重要,“理論聯系實際,體現學科前沿知識”的重要程度則相對較小。觀測變量U31、U32、U33、U34在教學方法上的標準化負荷系數分別為0.63、0.75、0.61、0.58。說明“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注重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在教學方法上顯現尤為為重要,其次是U31和U33,U34對教學方法的重要程度則相對較小。3.結構方程的效應系數U1U4、U2U4、U3U4分別為0.51、0.31、0.36。說明對課堂教學質量的影響方面,高校教師課堂教學態度的效應超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但是差別不是很大,教學內容的效應接近于教學方法的效應。揭示了現階段該校課堂教學質量方面偏重于教學態度的效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重視度還未上升到應有的高度。在日益重視人才培養競爭的今天,學校在重視教師教學態度的同時也不能忽略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的改進,使課堂教學質量充分顯現出自身的優勢。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現代教育技術;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08-11ppp-0c
1 引言
自上世紀90年代,多媒體教學作為現代教育教學的重要手段在大學教學活動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指標體系中也把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比例作為二級指標下的主要觀測點之一。但是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情況良莠不齊,如何有效地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使之能更好的為教學服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1 大學多媒體教學利與弊分析
1.1 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1)借助于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和圖文聲像并茂的媒體特點,將抽象的概念和理論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現給學生,給學生提供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
(2)多媒體教學采用預先制作好的多媒體課件,大大減少了課堂教學上書寫板書的時間,便于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擴充講課內容,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3)教師一次制作多媒體課件后可重復使用,并且可以反復修改,既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備課時間,又提高了備課質量。
2.2 多媒體教學的弊端
(1)教師往往講課速度過快,內容過多,不好把握重點,不便于學生記筆記,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對課后復習和應試也有一定的影響;
(2)部分教師的多媒體教學過程猶如念經般死板、機械而平淡,只顧與屏幕“交流”,加上教室較暗,易使學生產生發悶、發困及乏味等感覺,從而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3)部分課件中圖像和動畫過少或文字內容與插圖說明銜接不恰當,不能體現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2 提高多媒體教學質量的對策
2.1 不能盲目選擇多媒體教學
通常我們認為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了多媒體計算機,才算得上是現代化的教學法,其實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是我們所不應該提倡的。如果生搬硬套多媒體教學,把本無必要的一些課程也非用不可(例如數學),結果一定是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在多媒體教學中存在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即教師把所要講的課堂內容的提綱展現在大屏幕上,然后坐在話筒前開始上課,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著這種“在會議上作報告”的形式,這種形式的多媒體教學的效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即使對于已經實施了多媒體教學的課程,我們也要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使之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出教學難點。這是多媒體教學的精華所在。
2.2 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內容要適量
運用多媒體容易造成信息量的傳播速度快,教師容易不自覺地加快課堂教學速度,忽視與學生思維節奏的合拍。如果學生在這種快速的教學中思維跟不上教師的講解,或信息呈現的速度無法讓同學們完整地做筆記,則會影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復習和鞏固。如果傳輸知識的時間短于學生對其感知的時間,即節奏過快會造成學生感知的不充分,理解就不深刻、不透徹,從而對教材內容產生的疑問不斷增加,最終失去學習的興趣。反之,如果節奏過慢會造成學生的情緒渙散,由于求知欲不能得到滿足,同樣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多媒體減輕了教師板書的時間,因此在快節奏下其呈現的知識容量很大,就使得多媒體成了代替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機器,變“人灌”為“機灌”,甚至“人機共灌”。把學生當作接受信息的容器,而這和我們一直反對的傳統教學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是何其相似。所以運用多媒體教學一定要做到內容適量,關鍵要使學生有理解和記憶所學知識的余地。
2.3 注意課堂交流
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更多的時候是人直接面對冷冰冰的機器,缺少感情溝通,這樣學生和教師交流的機會減少,這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句贊揚的話,一個贊賞的眼神,都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而這一切是計算機難以做到的。因此,計算機只能是輔助教學的工具,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師作為有感情的人在整個教學中的地位。
2.4 注意加強傳統教學模式與多媒體教學模式的互補性
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技術,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和不足,把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揚其長,避其短。多媒體教室中要有黑板,教師可以根據內容需要很自由地在兩種教學方法中間轉換。對于一些背景性的知識、抽象的概念等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中的圖片、聲音、動畫產生較強的記憶,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發動學生網上搜索,達到知識和資源共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對于一些關鍵的公式推導、必要的例題解析還要結合使用傳統的板書來講解,因為板書不像語言稍縱即逝,可以在黑板上較長時問的停留,可以筆錄,作為復習、再記憶的依據。完整的板書將零散的,不完整的,不系統的知識點連接起來,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個整體。那種把所有內容都展現在課件上,教師輕輕一點鼠標輕松教學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2.5 加強多媒體教學工具的培訓與使用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于采用信息化方式和手段的多媒體教學,更是少不了各種多媒體工具的使用。硬件工具有計算機、投影儀、控制臺等,軟件則較為豐富和靈活,例如最常用的課件制作和演示工具PowerPoint,其它較復雜的多媒體制作工具如Authorware、Flash、3DMAX、Maya等。要想實施多媒體教學,教師必須結合所授課程掌握以上若干種工具的使用方法。另外更有效的實現師生的互動,還有一些多媒體教學通信類的工具,目前國內比較知名的有凌波多媒體網絡教室,該軟件利用機房現有的電腦網絡設備,實現教師機對學生機的廣播、監控、語音教學等操作,輔助學生完成電腦軟件的學習和使用,因此特別適合于計算機類課程多媒體教學的使用。綜合使用以上這些有利于提高多媒體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教學輔助工具,將會對提高多媒體教學的質量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3 結束語
不論多媒體技術如何發展,它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的宗旨是不變的,要正確的認識技術和教師所起的不同作用,充分發揮現有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最終實現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本文沒有針對某一具體課程,而是從總體上提出了一些提高高校多媒體教學質量的對策,因此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參考文獻
[1] 黃濟,王策三.現代教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王淑英,曹廣秀. 傳統教學模式與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優化與整合[J].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7,23(9):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