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信用風險的典型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集團企業;信用風險;傳染路徑;管控策略
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是指借款人、證券發行人或交易對方因種種原因,不愿或無力履行合同條件而構成違約,致使銀行、投資者或交易對方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債券違約是信用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2018年以來,受金融去杠桿、宏觀經濟增速下行、債券集中兌付等多方面影響,我國債券市場累計違約債券金額達1176.51億元,這使得企業信用風險持續上升。集團企業是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聯合體,其存在規模大、產業鏈長、多元化經營、金字塔結構等特征(納鵬杰等,2017)。集團內部股權關系復雜,通過資產轉讓、關聯擔保、關聯交易等形成了內部資本市場,其信用風險表現出明顯的“傳染性”(李麗、周宗放,2015),產生了信用風險傳染現象(周利國等,2019)。因此,本文基于傳染病模型,結合我國肺炎疫情防控經驗,運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了集團企業信用風險傳染的路徑及管控策略。
一、文獻綜述
已有研究集中考察信用風險傳染的原因、路徑及其效應。國外文獻中,Davis&Lo(2001)率先研究信用風險傳染,發現某一債務人違約將導致其他債務人違約的概率增加;Jarrow&Yu(2001)在企業違約強度模型中引入信用風險傳染;Khanna&Yafeh(2005)指出集團內風險傳染由管理控制產生;Brune&Liu(2011)認為違約事件不僅會影響投資者的信用風險感知,而且會增強信用風險的傳染性;Hatchett&Kuehn(2009)發現信用風險傳染效應與宏觀環境負相關,外部宏觀經濟環境越不景氣,信用傳染效應越強;Jorion&Zhang(2009)實證研究表明信息不對稱會導致經濟主體間信用風險傳染;Li&Sui(2016)研究發現集團成員企業間互相擔保是信用風險傳染的主要渠道;Chakrabarty&Zhang(2012)利用交易數量、交易規模和流動性條件等微觀市場結構變量,考察風險傳染效應的負面后果;Thumer&Poledna(2013)發現某一債務人發生實際債務違約后,與之存在關聯的債務人發生債務違約的概率也會提高。國內文獻中,陳林和周宗放(2010)發現關聯企業違約相關性與母公司持有股權比例正相關;肖珉等(2011)發現不恰當的關聯交易會直接或間接提高集團內部信用風險;黃賢環和吳秋生(2017)認為集團內關聯企業發生風險傳染最主要原因是存在各種內部交易;錢茜等(2019)發現風險信息傳播對信用風險傳染有重要影響;徐凱等(2020)發現存在關聯的風險信息對信用風險傳染影響較大;李麗和周宗放(2015)研究表明信用風險傳染強度與母公司債務優先償還次序無關,而與子公司債務優先償還次序有關;李光榮等(2020)分析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特征,提出信用風險管控對策;納鵬杰等(2017)發現當集團內某一上市公司風險增加時,次年集團成員上市公司風險會上升,關聯交易、擔保、債務是集團內風險傳染的重要路徑;張春強等(2019)研究表明信用風險經行業傳染后在一級市場具有定價效應,勞動密集與產能過剩行業的風險傳染效應更強;寧博等(2020)則發現市場出現信用債違約后,同城市非違約民營企業會進行更多向上真實盈余管理;周利國等(2019)指出信用風險在企業集團成員企業間存在傳染效應,這種效應呈現出動態特征;張金林和李健(2020)發現異質性個體信用風險具有較強傳染性,高密度、低中心型企業集團網絡結構放大風險傳染效應。與已有文獻一樣,本文聚焦集團企業信用風險傳染路徑,探討風險傳染管控策略。然而,已有文獻集中于管理科學領域,大多運用結構模型、數值仿真、演化博弈等方法。納鵬杰等(2017)率先運用集團控股上市公司數據,實證檢驗了風險傳染效應,使研究范圍拓展到會計領域。此后,關于信用風險傳染的實證研究逐步增加,但仍然鮮有案例研究。因此,本文首要貢獻在于豐富了研究方法。其次,已有文獻雖然認識到信用風險具有傳染性,但鮮有研究將信用風險傳染和疾病傳染聯系起來。進一步的,我國成功的肺炎疫情防控經驗對企業經營管理是否具有啟示價值,仍未得到足夠關注。因此,本文的貢獻還在于運用傳染病模型并結合肺炎疫情防控經驗拓展信用風險傳染的研究視角。
二、理論分析
(一)信用風險傳染路徑
傳染病模型的基本原理是: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并侵入新的易感宿主,突破其免疫機能并在一定部位生長繁殖,從而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具體包括病原體產生、傳播、蔓延三個階段。其中,傳播途徑又可分為直接接觸傳播、非直接接觸傳播及垂直傳播。直接接觸傳播指傳染源與易感者直接接觸,未經任何外界因素造成的傳播;非直接接觸傳播指易感者并未與感染源直接接觸,病原體通過其它媒介侵入易感者,如飛沫傳播;垂直接觸傳播指孕婦與胎兒之間傳播。集團企業內部信用風險傳染路徑(見圖1)與傳染病模型高度吻合。致險因素類似病原體,其不斷積累導致施險企業產生信用風險,通過直接接觸、非直接接觸、垂直接觸傳播,最終將信用風險蔓延至受險企業。“疫情”加劇施險企業信用風險,導致其傳染性增強,擴大集團內部企業信用風險暴露范圍。
(二)信用風險傳染管控策略
我國的疫情防控經驗有“三項原則”: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控制傳染源,就是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切斷傳播途徑,就是要實施聯防聯控,做好消毒通風、體溫檢測,倡導“戴口罩、勤洗手、少聚焦”;保護易感人群,就是要鼓勵加強體育鍛煉,針對重點人群與重點場所升級防控措施。集團企業信用風險傳染的管控策略(見圖2)與疫情防控機制邏輯相似,具體包括控制施險企業、切斷傳染路徑、保護受險企業,結合信用風險傳染特點,確定具體的風險管控措施。
三、案例背景
(一)海航集團簡介
海航集團于1989年成立,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海航集團已從單一的航空運輸企業發展為跨國集團企業。2017年6月,國家推動海外投資限制政策實施,海航集團海外投資陷入中斷,其開始依靠變賣資產、債務重組等手段填補債務。2020年2月29日,海南省政府牽頭的聯合工作組進駐海航集團,全面協助、全力推進集團整體風險處置。2021年1月29日,海航集團破產公告,正式宣布進行破產重整。至此,歷時1年的風險處置工作宣告結束,海航集團踏上拯救與重生的道路。海航集團自創立至今,通過大規模并購擴張并購,成為了一家以航空旅游、現代物流和現代金融服務為三大支柱的服務產業綜合運營商,覆蓋航空、物流、金融、旅游、置業、商業、機場管理和其他相關產業。“肺炎疫情”對海航集團造成了巨大沖擊,特別是航空產業損失慘重。2020年上半年,海航集團旗下海航控股公司營業收入117.12億元,同比下降66.57%,實現凈利潤-125.41億元,同比下降2214.81%,預計全年凈利潤預虧580億至650億元,海南航空面臨巨大的信用風險。同時,海航集團內部龐大的資本市場,如資產轉讓、關聯交易、關聯擔保等,為信用風險的蔓延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集團整體的信用風險處于上升趨勢。
(二)信用風險的產生與蔓延
巨額的短期債務是海航集團信用風險產生的“導火索”。2017年,海航集團的短期債務高達1852億元,長期債務高達3828億元。僅2017年上半年,海航集團支付的利息就高達15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0%。盡管大規模剝離其他板塊業務,處置相關非主業資產,海航集團的流動性危機仍未得到有效緩解。2019年7月,高達164億元的“16海航02”債券構成實質性違約,這表明短期債務造成的流動性風險是海航集團信用風險主要來源。航空產業是海航集團重要的“造血”板塊,然而海南航空背負巨額債務,資金鏈岌岌可危,“肺炎疫情”的沖擊進一步加劇了其信用風險。2020年,海南航空若干借款、融資租賃款和資產證券化項目均未按照協議約定按時償還,累計未償本息共計約268.4億元。各類借款逾期行為觸發違約條款,銀行、債權人等有權要求公司償還的借款、融資租賃款、債券本息等共計971.89億元。事實表明,信用風險在海航集團內部不斷蔓延。2017-2018年,海航集團到了“千億債務集中到期,流動性困難利劍高懸”的地步,董事長陳峰直言“償債壓力巨大”。為了衡量信用風險程度,本文借鑒陳庭強和何建敏(2014)的研究,選取平均利息保障倍數指標進行計算。計算結果顯示,海航集團平均利息保障倍數呈顯著下降趨勢,從2017年6月的2.95下降至2019年12月的1.22,海航集團信用風險不斷惡化。2020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加劇了海航集團信用風險的蔓延,使其利息保障倍數平均值甚至降為負值,為-0.16。收入下滑、資金短缺、債務到期,種種因素使得海航集團信用風險不斷加劇,集團內穩健發展的公司也難免陷入困境,從而凸顯出信用風險蔓延的嚴重性。
四、案例分析
(一)海航集團信用風險傳染路徑
1.直接接觸傳播資產轉讓。如表1所示,海航集團內部的資產轉讓主要涉及海航控股、供銷大集、海航基礎、渤海租賃四家上市公司。其中,海航控股、渤海租賃與其關聯方之間資產轉讓交易較為頻繁。海航控股主要向關聯方轉讓飛機、發動機等資產,渤海租賃主要是向關聯方轉讓租賃資產收益權。由于內部資產轉讓交易金額較大,關聯方承擔著較大的現金支付壓力,可能誘發其流動性危機。由此可見,內部資產轉讓是信用風險直接接觸傳播的重要途徑。關聯交易。如表2所示,海航集團內部關聯交易主要是租賃業務,涉及海航控股、供銷大集、凱撒旅業、海航科技、渤海租賃五家公司。其中,海航控股、渤海租賃與其關聯方之間的交易較為頻繁,租賃業務交易金額也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海航控股2019年關聯租賃交易較2016年增長79.91%;渤海租賃2019年關聯租賃較2016年增長160%。渤海租賃的關聯出租交易金額非常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為了緩解海航集團整體流動性壓力。渤海租賃通過向集團內部關聯方提供較寬松的信用政策,減輕其資金周轉困難。然而,關聯方往往在接受租賃服務后推遲付款,導致渤海租賃現金流陷入困境,資產萎縮,壞賬風險不斷上升。由此可見,關聯租賃交易是信用風險直接接觸傳播的重要途徑。關聯擔保。如表3所示,海航集團的內部關聯擔保主要涉及海航控股、供銷大集、海航基礎、海航科技、渤海租賃五家公司,各公司為關聯交易方提供的擔保金額普遍低于其接受擔保金額。例如,海航控股2018年接受擔保金額544.86億元,是提供擔保金額164.31億元3倍多,可見差距之大。盡管接受擔保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強被擔保單位的授信額度,幫助其獲得更多外部借款,增強資本市場融資能力,但是一旦被擔保公司無法按時償還債務,擔保公司必須承擔代償義務,這會導致擔保公司陷入流動性危機,從而誘發信用風險傳染。海航控股作為集團內部核心公司,其接受擔保的金額也較大。由于航空業務遭受“肺炎疫情”重創,海航控股的償債能力不斷下降,勢必影響為其擔保的關聯方,導致信用風險傳播。由此可見,關聯擔保也是信用風險直接接觸傳播的重要途徑。2.非直接接觸傳播相較直接接觸傳播較為明確的傳染路徑,非直接接觸傳播則存在較多不確定。由于集團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享有共同的聲譽,因此負面聲譽和恐慌情緒可能是信用風險非直接接觸傳播的重要途徑。當集團內某一公司陷入信用危機,一方面會直接影響集團內其他公司的聲譽,另一方面也會使其利益相關者產生恐慌情緒。這種負面聲譽和恐慌情緒積累傳播,可能使集團內部公司信用風險不斷上升。海航集團面臨著聲譽危機,特別是受肺炎疫情的沖擊,變得更加嚴峻。2020年1月,海南航空緩發M5級別及以上干部所有工資,一線員工輪休期間不發放薪酬,并解雇了一批外籍飛行員;渤海租賃出售21架飛機,總價51億元。緊接著2月,海南省人民政府成立“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入駐海航集團,目的是徹底摸清海航債務狀況,推進更有效的救助和重整方案。海航集團被“接管”“分拆”的傳言充斥各類媒體。海航集團債務問題由來已久,2015年其資產負債率便接近80%,此后雖然有所下降,但仍處于較高水平。一方面,海航集團不斷加劇的信用風險降低了其整體聲譽,不利于內部成員公司市場交易;另一方面,負面聲譽不斷積累,導致銀行降低信用評級、收緊信貸政策,使得部分公司陷入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進而導致流動性危機。此外,隨著各類負面輿論在電視、報紙、自媒體、社交網絡等的不斷擴散,使集團的員工、客戶、供應商等利益相關者產生了巨大恐慌,他們不僅失去信心而且試圖撤離,這進一步加速了信用危機的蔓延。3.垂直接觸傳播垂直接觸傳播類似于“母嬰傳播”,其傳染路徑相對明確,即通過股權控制關系,信用風險由母公司傳染給子公司,或者由子公司傳染給母公司。其主要原因在于母子公司之間具有相似的發展戰略和經營模式,兩者聯系緊密,一方遭遇信用風險,勢必傳染給另一方。在海航集團中,渤海租賃的控股股東為海航資本,海航集團又是100%控股海航資本。渤海租賃采取與海航集團相似的發展戰略,不斷實施大規模并購。2012年,渤海租賃收購香港航空租賃68.78%的股權,隨后又并購全球第六大集裝箱租賃公司SeacoSRL和第集裝箱租賃公司Cronos。2016年開始,渤海租賃進入保險和證券領域,向多元金融控股平臺方向發展。在持續融資、并購、再融資的模式下,渤海租賃債務不斷增加,流動性風險不斷上升。2020年,受肺炎疫情的沖擊,“19渤海租賃SCP002”債券本息兌付存在不確定。此外,渤海租賃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由-18.9%下降至-69.97%。由此可見,渤海租賃與海航集團類似的發展戰略與經營模式,不僅是信用風險傳染的基礎,也是集團內部信用風險擴散蔓延的重要途徑。
(二)海航集團信用風險傳染管控
1.控制施險企業第一,優化融資結構。海南航空本身債務比例較高,加上“肺炎疫情”沖擊,利潤縮減、資金短缺,信用風險急劇上升。針對施險企業海南航空,應該合理安排融資結構,探索不同資金來源組合,拓寬公司融資渠道,最大程度降低債務融資風險。第二,創新運營模式,主要致力于拓展混合運營模式,采取高密度布局、低營銷成本、低管理成本、低票價,減少座位空間、降低座位成本等方式,有效控制運營成本費用,緩解運營壓力。同時,通過對現有航空價格、服務流程優化改造,持續匹配旅客消費需求。第三,調整租賃安排。為避免租賃政策改變導致營業成本上升,應當探索新租賃方式,加強對租賃準則的解讀,尋找降低公司風險的最優解決方案,如混合租賃、杠桿租賃等方式。此外,在不違背租賃準則的要求下,也可以簽署期限短于一年的租賃方式,可以根據現有合同測算新舊租賃政策對財務報表的影響程度,選擇最有利于公司發展的租賃手段。2.切斷傳播途徑第一,合理控制關聯程度。集團最終控制方應當全面梳理內部關聯關系,合理把控關聯程度,采用合適組織架構,避免集團內部企業由于過度緊密關聯交易,導致信用風險加速蔓延。此外,集團還應加強非上市企業融資能力,減少依靠內部關聯交易輸血來支撐資金運轉。第二,加速回歸核心產業。集團企業過高的多元化程度,為信用風險傳染創造更多途徑。應當適時調整發展戰略,從過度多元化到適度“歸核化”,聚焦主業,建立集團企業核心競爭力,避免盲目投資行為。此外,適當出售部分難以管理且與航空業不相關的資產回籠現金。第三,有效減輕外界恐慌。外部利益相關者產生的恐慌情緒可能會使集團企業內部信用風險傳播速度加快。要有效控制集團風險產生與蔓延,從根源上減少外部各種負面輿論,改善集團整體外部形象與聲譽。3.保護受險企業第一,建立集團信用風險預警機制。第一步是審視內部環境,重點關注其風險閾值,即信用風險防御能力;第二步是識別信用風險,重點關注其可能的來源;第三步是衡量和評估致險因素的傳染性,重點關注各類關聯交易、負面聲譽與恐慌情緒以及相似戰略與經營模式造成的不利影響;第四步是制定應對措施,綜合考慮成本和效益,采取包括風險回避、風險分擔、風險降低以及風險承受等緩解信用風險傳染;第五步是監控信用風險傳染效應,建立有效的風險傳染監控體系,確保各項流程得到落實。第二,發揮產業協同效應。海航集團應當發揮航空、旅游、物流等板塊的協同效應。建議將航空機場基礎設施整合并入航空板塊,將傳統旅游與IT及互聯網等深入融合,將傳統物流與電商等產業有機結合。要注重IT產業發展,將IT產業與航空、物流、旅游等板塊有效對接,提供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提升核心競爭力。要形成航空板塊為核心的產業布局,除實業板塊中非機建產業和資本板塊外,其余均可與航空板塊整合。通過發揮集團不同產業的協同效應,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增強公司風險抵御能力。
五、結論與建議
關鍵詞:信用風險 財務困境 logistic模型 因子分析
信用風險是金融交易活動中的一種傳統風險,也是商業銀行面對的基本風險之一,對于信用風險識別和管理的研究貫穿于商業銀行的整個發展歷程之中。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目前以及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內,銀行融資都將是企業籌措資金的最主要方式,銀行體系面臨的風險構成了我國金融風險的主要部分。因而深入研究我國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識別及管理問題,不僅是商業銀行作為微觀金融主體進行內部管理的自主行為,也是防范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導致銀行信用體系和支付體系崩潰,引發進一步金融危機的需要。
■一、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及其研究綜述
現代意義上的信用風險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場交易對手違約而導致的損失的可能性,更為一般地,信用風險還包括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評級的變動和履約能力的變化導致其債務的市場價值變動而引起的損失的可能性。
由于信用風險仍是我國商業銀行界目前面臨的最重要的風險,而且由于我國經濟正處于起飛階段,一定程度上掩蓋了信用風險的嚴重程度。對于穩健經營的商業銀行業而言,對信用風險的度量和管理顯得更加迫切。盡管近些年來我國商業銀行對信用風險的度量和管理己開始由經驗主義向科學化過渡,然而還只處于起步階段,在實際應用中與西方優秀的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技術方法體系相比,還存在很明顯的差距。
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對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我國銀行業未來發展和改革的方向。長遠來看,我國商業銀行應該參照新資本協議的精神,積極按照內部評級法的實施要求不斷完善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不過就目前而言,我國的銀行尚不具備廣泛推行內部評級法的條件,因而這是一個逐步推行的過程。目前,參考巴塞爾新資本協議關于內部評級法的規定,對企業信用風險進行評價需要商業銀行對違約概率(PD)、違約損失率(LGD)、有效期限(M)和違約風險暴露(EAD)等指標進行測度。而對這些指標進行測定時,我認為目前基于財務困境理論的現代分析法是比較實際的一種度量方法,國內外的很多專家和學者對此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據悉,目前中國建設銀行總行也正在對財務困境理論進行實證研究,以檢驗其準確性和適用性。在本文,我將選取其中應用最廣泛的Logistic模型結合最新的數據資料進行實證分析,以檢驗模型的適用程度,并在此基礎上對模型提出相應的優化建議。
■二、基于logistic模型的信用風險實證檢驗
(一)模型的構建
在商業銀行評價企業的違約風險時,首要考慮的因素就是企業的財務現狀、未來發展前景等因素。而基于企業財務指標的度量模型又以多元線性模型和Logistic模型最為典型。多年來國內外學者的實證研究來看, Logistic模型具有非常可信的識別、預測和推廣能力,是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識別的有效工具。
從本質上看,logistic模型是一種對于定性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的模型,在諸多的可以進行定性回歸分析的模型中,應用最多的是logistic回歸,而logistic回歸分析根據因變量的取值差異,又可以分為二元logistic回歸和多元logistic回歸兩種類型。在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中,因變量只能取0和1兩個值(虛擬因變量),而多元logistic回歸模型中,因變量可以取多個值。本文的分析只涉及到二元logistic。
二元logistic模型的函數形式為:
上述的函數形式可以看出,logistic曲線是一個機率模型的因變量變化范圍都在0和1之間。Logistic函數的幾率值被限制在(0,1)之間一個合理的范圍內。上限p=1和下限p=0都是水平漸近線,無論實際上參數和自變量如何變化,p都不會達到上限點或者下限點。上式中x為自變量,p為因變量,并且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參數。第一個是p,第二個是-a/b。如果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呈S型關系時,就可以利用logistic模型來分析其特征。
由于銀行信貸資料的保密性,本文擬利用中國2009年A股市場公開上市的公司的財務指標作為樣本,利用正常上市公司來模擬正常的銀行信貸客戶,用ST公司來模擬信用風險較高的銀行信貸客戶。模型擬選取滬深兩市上市的A股100家,其中正常公司46家, ST公司54家。在對ST公司進行選取時,盡量避免選擇由于偶然性事件而導致公司出現財務困境的情況。將模型的總樣本分為經營正常組和經營高風險組兩種類型,模型樣本總數為100家。在對具體財務指標進行選取時,本文結合已有的研究文獻和本研究需要,進行了歸類和選擇。具體的指標體現了以下兩個特點:首先, 樣本全面反映了樣本企業的資產規模、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產流動性、成長性、資本結構狀況等財務特征。其次, 指標中既有反映企業當前狀況的靜態指標, 也有反映未來發展能力的動態指標。
具體的指標分為穩定性、流動性、贏利性、清償能力性、增長性等五類財務指標,并且加入了地區(分為東部、中部、西部,三類,分別賦值1,2,3)、行業類別、公司管理者素質(主要是教育背景和從業年限等資料),等其他的指標,其中企業的財務報表數據和其他數據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數據均來源于北京大學色諾芬數據庫,具有很高的準確度。
(二)實證檢驗
由于計劃引入模型的具體指標包含六大類25組,這其中大多數是財務數據,他們之間有很多都存在著嚴重的多重共線性。所以我們在進行模型分析時應該采用合理的方法來對指標進行篩選和檢驗,通過spss軟件我們可以很容易的達到這一目的。
第一步:樣本檢驗
根據spss軟件的運行結果,我們可以得出在對數據進行回歸分析之前的案例處理匯總,模型將進行回歸分析的所有個案(100個)都選入作為回歸分析的個案。并且軟件系統已經將初始的因變量-公司類型(0,1)轉換為logistic回歸分析中常用的0、1數值。
第二步:回歸檢驗
在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時,比較常用的方法有進入、向前條件、向前LR、向前ward、向后條件、向后LR、向后ward幾種方法。在本文的分析中,采用了向前-LR方法,變量一律根據比分檢驗的概率大小依次進入方程,并且依據偏似然比檢驗的結果剔除變量。
迭代歷史記錄顯示,初始的-2LL為137.989,經過兩個步驟共13次的迭代過程,-2LL降為65.433,參數估計值分別為1.143和2.071,此時參數估計的更改范圍小于0.001,所以估計在迭代次數13處終止,得出的估計方程的常數項為-2.335,自變量為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攤薄凈利潤,其系數分別為1.143和2.071。
模型匯總中顯示的經過兩個步驟的迭代,Cox & Snell 為0.516,Nagel kerke為0.689,模型的擬合效果可以接受。軟件輸出的分類表反映了模型模擬的準確度:
分類表顯示經過迭代回歸分析之后,在切割值為0.5的情況下,公司類型為0時,有92.6%的預測準確性,在公司類型為1時,有82.6%的預測準確性,對于整體的個案有88%的預測準確性。這一數值比初始模塊的54.5%有了很大提高,因而迭代回歸的效果十分明顯。
軟件最后輸出了方程中變量,根據這一表格我們可以得出模型篩選出的變量以及PD值得計算公式為:
第三步:待判樣本檢驗
根據上面的回歸方程,對檢驗樣本中的35家公司進行檢驗,將35家待檢驗公司的每股凈資產數據代入回歸方程,在切割值為0.5的情況下,P大于0.5的公司有16家,P小于0.5的公司有19家,總體準確度為82.9%。
判斷的結果說明前面通過邏輯回歸得出的判別模型對于公司狀況的預測有著比較好的準確性,總體準確度達到82.9%。另外,我們將“信用差”的企業誤判為“信用好”的企業為第一類錯誤,反之將 “信用好”的企業誤判為“信用差”的企業為第二類錯誤。通過對樣本的檢驗,我們發現犯第一類錯誤的比率要高于犯第二類錯誤的比例,在這種情況下事實上增大了銀行產生不良貸款的風險,這一點需要注意,要在具體實踐中盡量避免第一類錯誤的發生。
■三、模型的優化分析及政策建議
根據本文的實證研究,發現在諸多的信用風險識別模型中,logistic模型的出現和應用雖然比較早,但是我國商業銀行利用logistic模型來評估貸款的信用風險仍然有著較高的準確率,而且操作簡便。所以logistic模型可以作為一種介于我國商業銀行以前常用的信用風險定性分析法與目前國際先進的銀行應用的內部信用風險度量模型之間的過渡形式。然而logistic模型本質上是一種財務計量模型,在模型本身和使用范圍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就模型本身而言,logistic模型在對相對風險進行估計時,假設整體相對風險為每個變量相對風險的乘積,這與一般的可加模型有很大不同,并且模型要求樣本的數量不少于200,這種對于樣本數據的嚴格要求就束縛了模型的推廣。商業銀行在使用logistic模型時,需要有較為充分的歷史數據來支撐模型的回歸分析。并且模型在對風險進行判別時,判斷是否存在違約風險的切割值是可以自己規定的,前文實證分析部分選定的切割值為0.5,而這一切割值的選擇是沒有經過嚴格檢驗的。銀行在使用這一模型時,對于切割值選擇的不同會明顯影響到判斷的結果,這就為模型的使用增加了很大的主觀性。
其次,由于logistic模型在本質上只是一種基于財務困境的分析模型,因而考慮的主要是企業的財務狀況,并且經過模型的甄選,只剩下少數的財務指標被留在了判別模型之中。然而企業出現財務困境以至于增大違約風險不僅與企業的資產負債現狀以及盈利水平有關,還與企業所處的地區,所屬的行業,企業領導的素質,國家的經濟政策以及企業的歷史信用狀況等有關系。因而我們需要將其他因素也加入模型,使其更為完善。雖然在本文中,我嘗試將其他一些因素加入模型之中,但是經過模型的自動篩選,這些因素被剔除出去,沒有起到預期的目的。針對于此,我認為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來解決上述問題:
針對于模型甄選的變量太少的狀況,在進行分析時,我們可以將logistic回歸分析法和多元分析法結合起來,構建度量企業信用風險的因子logistic模型,這樣可以將更多的指標加入模型之中。
銀銀合作業務,顧名思義,指銀行之間的各項業務合作,業務范圍覆蓋資產、負債、中間業務。以往人們對銀銀合作業務的認識和理解,大多限于資金拆借,對該類業務涉及的風險,則往往因交易雙方都是“銀行”,而將相關業務認定為零風險或風險極低。隨著今年6月份我國銀行業“錢荒”問題的出現,市場對銀銀合作、尤其是銀行間資金往來業務風險水平的判斷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銀行間資金鏈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誘發了社會公眾對整個銀行業的信任危機。我們認為,風險作為收益的不確定性,始終存在于銀行的所有經營活動和操作環節中。對于大多數商業銀行來說,銀銀合作業務既是一類發展迅速的新興業務,也是近年來同業市場聚焦的熱點。如何對銀銀合作業務涉及的風險進行正確識別、科學計量和有效管理,將是決定該類業務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銀銀合作業務的主要品種,試對銀銀合作業務風險進行分類和簡要分析,并對如何防范業務風險提出政策建議。
一、銀銀合作主要業務品種
銀銀合作業務的參與者,包括政策性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信用社、以及村鎮銀行等銀行業金融機構。近年來,銀銀合作業務日益受到各家銀行的關注和重視,業務創新不斷出現,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業務發展呈現良好勢頭。目前我國銀銀合作業務主要品種包括以下幾類:
(一)資產業務
銀銀合作資產業務是指銀行之間相互提供資金或信用支持的業務,主要包括場內外資金拆借,債券投資、債券承銷、債券交易,衍生品業務,擔保與承諾,資產買賣、買入返售,票據融通業務,風險參與,以及銀團貸款業務等。
(二)負債業務
銀銀合作負債業務是指銀行之間吸收對方存款、拆入資金或賣出回購金融資產等業務。
(三)中間業務
銀銀合作中間業務是指銀行之間相互提供,如代簽銀行承兌匯票,代開信用證,代開保函,現金領繳、現金寄庫、現金押運,資金結算,理財產品托管,銷售理財產品,推介客戶,咨詢顧問業務,投資銀行業務,以及政策性銀行發放貸款及結算業務等。
二、銀銀合作業務主要風險類型
銀銀合作業務的風險敞口主要集中于資產業務和中間業務這兩個領域。根據業務特征及誘發風險的原因,可以將銀銀合作業務風險劃分為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以及聲譽風險等五大類。
(一)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指由于債務人或交易對手違約、或其信用評級、履約能力降低而造成損失的風險。對于銀銀合作業務而言,資產業務是最大、最明顯的信用風險來源,信用風險不僅廣泛存在于資金往來和債券投資等表內業務中,還存在于擔保、承諾及衍生品交易等表外業務中。同時,授信項下的類中間業務也是信用風險的高發地。信用風險具有明顯的非系統性風險特征,一般而言,誘發信用風險的原因主要有:銀行經營管理不善,內部控制存在缺陷,內部管理蘊含風險隱患,股東或出資人人為干預銀行政策經營活動以轉嫁其自身風險,等等。
(二)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指商業銀行雖然有清償能力,但無法及時獲得充足資金、或無法以合理成本及時獲得充足資金,以應對資產增長或支付到期債務的風險。對于銀銀合作業務而言,資金往來業務是流動性風險最易發生的業務領域,目前,我國不少銀行將同業業務作為管理流動性的重要工具,通過主動負債調整短期流動性,這在銀行間市場波動時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今年上半年市場上出現的“錢荒”現象,就是流動性風險的典型體現。
(三)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因市場價格(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和商品價格)的不利變動而使銀行表內和表外業務發生損失的風險。市場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票風險和商品風險等四種,具有明顯的系統性風險特征。對于銀銀合作業務而言,由于商業銀行經營的資產主要是金融資產,利率波動會直接導致資產價值的變化,從而影響到銀行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益性。
(四)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是指由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序、人員和信息科技系統,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損失的風險。操作風險可具體分為人員因素、內部流程、系統缺陷和外部事件等四類。操作風險廣泛存在于銀銀合作的各類業務、各項操作和管理的環節。
(五)聲譽風險
聲譽風險是指由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及其他行為或外部事件導致利益相關方對商業銀行負面評價的風險。聲譽風險屬于衍生性風險,但它卻最具破壞性,是對商業銀行經濟價值最大的威脅,因為商業銀行的業務性質要求其能夠維持存款人、貸款人、合作伙伴和整個市場的信心,尤其對于銀銀合作業務而言,合作伙伴之間的信任是最重要的,商業銀行一旦出現聲譽風險,則很難在同業市場上取得良好發展。今年上半年市場上爆料光大銀行對興業銀行的違約事件,曾一度導致光大銀行陷入十分被動的境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市場的恐慌情緒,正是聲譽風險的典型案例。
三、相關建議
(一)客觀看待和評價銀銀合作業務的風險水平,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銀銀合作業務是商業銀行金融同業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近年來廣受商業銀行關注的新興業務。與一般法人相比,銀行的資產規模大,擴張速度快,成立門檻高,受到的監管嚴格,資質水平普遍優于一般法人企業,因此,從總體上看,銀銀合作業務的風險水平低于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然而,硬幣的另一面則是,因銀行在社會經濟中的特殊地位及其發揮的作用,銀銀合作業務一旦出現風險,其社會影響和危害程度將遠遠超過傳統業務。因此,商業銀行必須對于銀銀合作業務的風險進行客觀評價,既不能盲目樂觀,視其為零風險或風險極低,也不能矯枉過正,視其為洪水猛獸、甚至限制相關業務開展。
為有效管理銀銀合作業務可能面臨的風險,商業銀行應結合自身戰略定位和業務發展實際,針對銀行類客戶在風險管理方面的特點,建立銀銀合作業務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細化銀銀合作各個環節的要求,打造全天候、全流程、全品種的銀銀合作風險管理體系,促進銀銀合作業務風險控制能力不斷加強。該體系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建立并完善風險管理政策制度,明確各類業務的風險緩釋工具及其應用,明確各類業務的主要風險點及風險管控要求,明確在交易對手經營失敗時的風險補償和成本分攤機制,從而強化市場約束,促進形成市場化的風險防范和處置機制,維護銀銀合作業務的健康發展和穩定運作。
二是建立銀行類客戶準入和評價體系,本著“嚴格準入、規范操作、分類管理、動態調整”的原則,根據銀行類客戶的資產資本規模、股東背景、公司治理、經營情況、財務狀況、信用記錄、內外部評級結果等因素,制定可量化的客戶準入標準,對于重點業務,還應實行名單制管理,從而實現對銀行類客戶及其業務品種的準入、與不同客戶的合作策略等進行差異化管理,并視客戶和合作情況對評價結果進行動態調整。
三是規范開展對銀行類客戶的評級授信相關工作,嚴格授用信管理,加強用信后管理,在授用信實施過程中,應嚴格執行信貸制度的規定,合理確定授信方案,嚴格按照授信方案的內容開展授信項下相關業務,及時跟蹤信用發生的全過程,包括制定用信后管理方案、資金賬戶監管、用信后檢查與日常跟蹤、擔保物(人)監管、風險預警與處理、檔案管理、收息與信用收回等。此外,還要建立授信盡職調查制度,建立健全資產質量監測、預警機制。
四是構建外部風險防控等級,確定專門的部門,牽頭外部風險信息的收集、分析、匯總和報告,并對潛在的外部風險因素及其影響進行提前研判和分析,建立規范化的外部風險監測、預警、處置流程、并制定充分的應對預案,同時,加強對各級分支機構風險處置工作的指導。
(二)嚴格把關資產業務風險,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實現收益提升
銀銀合作資產業務主要面臨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聲譽風險和市場風險。具體建議如下:
在信用風險方面,一是嚴格交易對手準入管理,必要時應實施名單制管理,二是納入授信管理,確保在交易對手授信額度充足、可用的前提下開展業務,三是對于票據業務而言,應審查票據對應的貿易背景的真實性,嚴防“光票”交易導致的信貸空轉,嚴防通過“假票”進行交易;對于擔保承諾和風險參與類業務,也應審查相關交易和業務背景的真實性。
在流動性風險方面,一是加強流動性管理,合理擺布資產負債,確保流動性安全,二是有效選取和使用風險緩釋工具,合理實現風險補償,尤其是對于票據買入返售業務而言,還需考查第二還款來源的還款能力,三是加強流動性管理,合理確定風險承受能力并據此設置安全墊。
在聲譽風險方面,一是審慎選擇交易對手,二是高度關注交易對手外部風險信息,及時通報風險隱患,并采取有效應對措施,三是在合作協議中明確交易雙方的責任義務和糾紛處理辦法,切實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在市場風險方面,一是加強市場化詢價和報價,根據客戶交易意向,按照價格優先的原則,擇優選擇利率較高的業務需求配置資金,二是做好資金預報和利率、期限匹配,統籌調劑資金,提高資金運用效益。
(三)高度重視中間業務風險,努力降低業務風險,規范業務管理
銀銀合作中間業務可分為授信項下業務和非授信項下業務兩大類。其中,前者主要面臨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聲譽風險、操作風險;后者主要面臨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
對于授信項下中間業務,如代簽銀行承兌匯票、代開信用證、代開保函等,由于業務極易誘發聲譽風險,應視同商業銀行自營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和保函業務等進行風險管理,且其相關管理要求甚至要比自營業務更加嚴格。2012年11月銀監會下發的《關于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間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通知》要求,代簽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受托方和委托方采取有效措施審核票據項下真實交易背景和債權債務關系、統一納入授信管理、計算風險加權資產時信用轉換系數為100%等,都體現了上述風險管理思路。
對于非授信項下中間業務,如現金、咨詢顧問業務等,在信用風險方面,要加強客戶準入管理,并在合作協議中明確規定雙方責任義務和糾紛處理辦法;在操作風險方面,要實現業務操作的準確合規,業務流程的科學高效,內部控制的嚴謹有效,并加強人員培訓,不斷提高人員素質。
(四)建立健全相關保障機制,實現業務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
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聲譽風險總是伴隨著銀銀合作業務發展的始終,因此,要時刻繃緊防范風險這根弦。為有效防范并管理相關風險,商業銀行應建立健全風險保障機制。
一是樹立銀銀合作業務全面風險管理理念和合規操作意識,建立銀銀合作風險管控合規文化。把風險管控建設作為開展銀銀合作業務的根基,不斷完善銀銀合作制度體系,著力提升銀銀合作風險建設的精細化水平,推動銀銀合作經營決策行為日趨規范。需要指出的是,風險管理不僅僅是風險管理部門和法律部門的職責,也是同業業務部門的職責,事實上,同業業務部門恰是銀銀合作業務信用風險管理的第一道關口,因此,同業業務部門應負責本部門、本條線的風險管理和合規操作,相關從業人員也應加強風險管理意識,轉變只重營銷而忽視風險、只重眼前效益而忽視潛在風險的觀念,從客戶選擇、調查評估、業務操作、用信后管理等各個業務環節嚴格把關,防范風險的發生。
次貸危機的爆發引起了各國監管當局對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的普遍關注。2009年9月,G20匹茲堡峰會提出,在2012年底之前實現標準化衍生產品都通過交易所或電子交易平臺進行交易,并通過中央交易對手方來進行清算。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已經被視為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基礎設施。
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到底能改變什么,不能改變什么,能否達到G20提出的降低系統性風險的要求?本文試圖回答這些最基本的理論問題,以理清對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的全面認識。
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的核心要義
在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產生之前,較為流行的是傳統的雙邊清算機制。即買賣雙方成交后,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清算、逐筆全額交割。其中,第三方機構不承擔交收擔保義務,雙方各自都需承擔對手方風險。單項交易的信用風險很容易產生傳染風險,引致系統性風險。由此,便出現了有可能規避傳染風險的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
中央對手方的本質是以中央對手方為核心的多邊清算機制。核心內容包括多邊凈額清算(multilateral netting)、合約更替(novation)和擔保交收(guarantee)。核心功能是降低雙邊結算的對手方風險和傳染風險,提供市場流動性,保證證券結算的順利進行。
實施中央對手方機制實現雙贏、多贏的前提條件是,清算的金融合約必須標準化、中央對手方機構具有充足的市場流動性。首先,標準化能增加交易規模,實現規模經濟效應。任何私人定制的個性化金融產品,都因交易規模不高而不宜實行中央對手方清算。其次,中央對手方充裕的流動性從何而來?當前,大部分中央對手方的資金來源渠道主要是內部資金,包括清算會員的保證金和資本金、中央對手方自身備付的擔保金和資本金。在某一個對手方出現違約時,首先動用的是該交易對手的保證金和追加保證金,其次是全體清算會員的保證金,再次是中央對手方的擔保資金,最后是會員的資本金和中央對手方自身的資本金。在外部資金方面,有部分國家和地區的中央對手方機構直接注冊為銀行,如歐盟地區的German-based Eurex Clearing AG和France-based LCH.Clearnet SA。它們可以直接向中央銀行拆借流動性,獲得緊急流動性支持。也有部分歐盟國家的中央銀行直接為中央對手方清算機構提供隔夜流動性支持,如瑞典中央銀行和瑞士國家銀行。由于中央對手方清算的國際性,大部分國家的中央銀行并不愿意為在本國注冊的全球性中央對手方提供緊急流動性支持,可執行的跨境合作和國際協調是中央對手方機制完善的方向。
在風險分擔方面,中央對手方承擔信用風險,即合約順利結算的風險,但不承擔市場風險,即合約價格波動的風險。中央對手方是所有交易對手的擔保方,除了要求對手方保持合理的經濟資本以緩沖風險,其自身則通過保證金制度應對違約風險。保證金一般要求是最安全和最具流動性的抵押證券,不同的中央對手方機構對此要求不一,如北美的中央對手方對抵押品的要求普遍高于歐洲,只接受特定條件的抵押品。通過不斷調整保證金要求,中央對手方得以囤積高質量的抵押品。一方面,抵押品可用來應對市場沖擊;另一方面,中央對手方機構也可以再次盤活利用抵押品,并從中獲利。
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產生的根本原因
從市場自身發展角度來看,OTC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催生了對中央對手方機制的需求。全球OTC衍生品市場呈現繼續擴張趨勢,且系統重要性不斷增加。在規模方面,國際清算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全球OTC衍生品名義總額達到639萬億美元,比2011年底下降1%。其中,利率合約和信用衍生品名義規模都持續下降,而外匯合約規模增加了5%。在結構方面,OTC衍生品市場的主要交易工具仍是利率衍生品。全球各國基本都已經實現利率市場化,規避利率風險是市場交易主體的長期需求。因此,OTC衍生品與實體經濟的關系緊密,系統重要性有增無減。
OTC衍生品市場具有典型的定制交易、個性化交易特征,標準化程度低,尤其是規模和范圍較小的衍生品。據IMF統計,2009年之前,僅有45%的OTC利率衍生品由全球中央對手方機構——英國的LCH進行清算,其余大部分OTC衍生品仍是雙邊結算。OTC衍生品市場的雙邊交易結算容易產生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傳染風險,而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能降低金融市場交易的負外部性、將其內部化,改變雙邊交易結算的弊端。從而能保持OTC市場的穩定,這也是G20極力推崇中央對手方機制的根本原因。
具體原因包括:第一,匿名交易,信息不對稱,增加交易機會。第二,直接和實力強大的固定中央對手方交易,直接降低交易成本和風險。第三,將分散的信用風險集中于實力強大的中央對手方,降低了所有的對手方風險和傳染風險。第四,凈額結算,提高金融交易效率,提高資金分配效率。多邊凈額清算機制包含多個雙邊清算,并將雙邊清算的凈額信息進行匯總,從而減少無效的交易次數和規模,以達到用較少的資金支撐最大規模的支付活動。這從整體上可以提高金融市場的交易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率。第五,完善交易信息,增加市場交易透明度。
從金融監管實踐來看,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是一種介于市場和政府之間的監管工具,在發達經濟體倍受政府監管部門的青睞。OTC衍生品市場原本不在各國監管范疇之內,不涉及監管問題。但是,OTC衍生品市場相關產品如CDS,與受監管的證券交易以及實體經濟緊密相關,其風險溢出效應終會波及場內市場。因此,次貸危機之后,各國當局更加關注如何降低OTC市場的傳染性風險和系統性風險。中央對手方機構主要受中央銀行、證券監管和衍生品監管當局的監管。通過中央對手方保存的OTC衍生品清算價格和合約交易信息,監管者可以掌握第一手的市場信息,監測OTC市場的發展動向。由此,中央對手方機構也間接成為金融市場監管的工具。
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的局限性
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能直接減小雙邊交易的對手方風險,卻未必能真正消除系統性風險。從經濟學角度來看,該機制存在典型的“贏家詛咒(winner’s curse)”。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將分散的信用風險集中于自身,雖降低了對手方風險和傳染風險,但又滋生了新的風險。中央對手方管理信用風險的主要方式是吸收高質量的證券作為抵押品。問題是,任何所謂的高質量證券就是準貨幣,即能及時、以較高價格變現,其質量具有時效性。金融危機史證明,具有逆向選擇傾向的金融市場容易突然面臨流動性枯竭。匿名交易的中央對手方機制存在逆向選擇問題。因此,當金融市場流動性驟然枯竭時,高質量的證券也會遭到非理性拋售,交易信心的喪失進一步降低證券交易價格。此時,中央對手方手中持有的大量優質證券并非高質量。
第二,標準化會削弱市場力量。標準化與個性化對立。一方面,中央對手方交易機制提高交易效率的前提是,與所有對手方進行的交易盡可能的標準化,從而降低個性化交易的成本。另一方面,標準化可以保證可控性和安全性,但會扼殺個性化市場需求與供給的活力,削弱市場內生的創新力量。
第三,信息不對稱的負面效果。信息不對稱在提高中央對手方交易效率的同時,也存在負面效果。一方面,保證金制度的引入,使得其交易對手只要有很小比例的抵押品就可以進行交易。中央對手方無法掌握其全部的資產負債狀況,大部分沒有能力交易的機構都被放入中央對手方交易體系。另一方面,國際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這直接導致其進入門檻不斷被降低。原本不可能成交的雙邊交易,由于匿名交易和低門檻而進入中央對手方交易。原本想通過標準化和其他機制設計提高交易對手質量,中央對手方機制最后的交易對手中卻存在低質量機構。
第四,中央對手方也面臨風險。中央對手方會面臨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外部風險是,其對手方機構如果破產違約,中央對手方就面臨違約風險。內部風險包括法律風險、管理風險、操作風險及機制設計所致的系統性風險。以管理風險為例,中央對手方機構一般都是某一大型金融集團或清算機構的分支機構。依托有實力的集團,中央對手方才能保持充裕的流動性和高效的清算。目前,據IMF統計,中央對手方機構一般都沒有獨立的董事會等決策機構,內部治理水平不高,存在隱患。以系統性風險為例,如果沒有嚴格的保證金制度、抵押品管理制度和再抵押融資機制,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會導致無擔保的信用創造,導致無追溯權的違約風險,最終成為系統性風險。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各國也出現過典型的中央對手方破產案例,包括1973年的法國Caisse de Liquidation清算所,1983年的馬來西亞Kuala Lumpur商品清算所,1987年的香港期貨交易所。另外,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也曾數次遭受重創,接近破產。2008年次貸危機中,LCH,CME和Eurex等國際中央對手方,也因其主要交易對手(如雷曼兄弟、貝爾斯登等)的破產而面臨措手不及的違約風險。
綜上,即便是中央對手方,也面臨多種風險,其內部風險管理機制亟待加強。必須有完整的風險緩釋機制和措施,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才能在提供有深度的流動性和便利的交易機制時,同時降低自身風險。才有可能優越于雙邊清算機制,使全球清算資金分配達到帕累托最優,增加社會福利。國際社會不僅提倡在OTC衍生品市場推廣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也試圖強化對該類機構本身的跨境協調和監管。
結論
次貸危機后,國際社會采取了多項監管措施緩解系統性風險,方式之一是增強金融基礎設施吸收風險的能力。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已經被列入金融基礎設施范疇,成為一種介于市場和政府之間的監管平臺和監測工具。當前,國際社會大力提倡在貨幣市場交易(如回購等)和場外衍生品交易(如期權、互換等)采用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以減少OTC市場上雙邊交易失敗產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降低風險傳染所致的系統性風險。
從應對金融危機的短期視角來看,中央對手方能改變雙邊清算的不利影響,如降低交易成本,實現規模經濟;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增加市場流動性;保存OTC市場合約信息,增加交易透明度,輔助實現監測功能;消除雙邊清算的對手方風險等等。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符合市場效率需求,有利于盡快擺脫金融危機,使OTC衍生品市場變得更加穩健。
渠道帶給廠商的風險并不僅指信用風險,隨著各類渠道的快速成長,各種直接、間接的渠道風險開始出現。縱觀目前的營銷領域,一個專業化的、高集中度的分銷渠道體系會帶給廠商以下幾個方面的風險:
(一)終端渠道或區域市場丟失的風險。在一個完整的營銷體系中,一級營銷渠道最基本的職能是作為物流和資金運作的平臺,為廠商提供順暢的銷售通路。為了保證渠道間維持一個有序的競爭環境,廠商會以地域鎖定或終端渠道鎖定的方式,為所有的一級營銷渠道劃分領地。但這種劃分同時也會帶來風險,一旦某些一級渠道出現資金鏈斷裂等風險,則其所覆蓋的區域或終端渠道將會面臨全面丟失的風險,競爭對手將會乘虛而入。曾經叱咤一時的PC廠商AST被當時其在中國最大的渠道——聯想所顛覆的事實,正是對這種風險最好的詮釋。
(二)廠商應得利益被侵饋的風險。這種風險是隨著渠道的規模擴張、專業化能力提升和集中度提高而產生的,隨著渠道實力的不斷增強,廠商對少數核心渠道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渠道與廠商之間進行博弈的籌碼也越來越重。格力電器總經理董明珠有一句話在業界很出名:“如果跟國美等大賣場大面積合作,可能很多企業死得更快。”顯然,渠道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通過各種手段來壓榨廠商的利益,例如家電連鎖賣場的進場費、選位費、終端促銷費、節慶費等等,常常讓廠家顆粒無收。這就使廠商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大打折扣,如不得不因為利潤率的下降而減少研發費用。類似格力、聯想等擁有自建渠道體系的企業,在核心渠道地位逐漸提高之后,也同樣會面臨來自渠道的威脅。
(三)價格秩序混亂的風險。由于INTEL、AMD兩大CPU廠商的激烈競爭,2006年的PC市場也同樣出現了白熱化的價格戰。但業內人士非常清楚,除了廠商的自主降價之外,由渠道引發的價格跳水更加的波瀾壯闊。部分渠道為了實現套利,惡意以超低價格拋貨,從而導致整個市場價格秩序的失控,部分主導渠道從中尋機套利,而大量渠道為了緩解庫存壓力不得不跟隨低價拋貨,從而形成大部分渠道虧損的局面。盛極一時的康柏由巔峰走向被并購的結局,與對渠道價格秩序的控制失效有著直接的聯系。
(四)信用風險。對渠道進行賒銷或提供信用支持是廠商慣例性的做法,由此而產生的信用風險也是目前渠道風險中最突出和研究最多的領域。2004年中關村佳企天創詐騙案僅僅是諸多類似案例中的一個。在一個多層次的渠道體系中,賒銷給企業的銷售量帶來了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放大效應,但同樣,一旦出現渠道的信用風險,這個風險也會以相應的比例被放大,成為廠商難以承受之重。信用風險與銷量增長成為廠商面對的一個主要矛盾。
二、渠道風險管理體系設計
渠道風險不只是信用風險,引發風險的因素也同樣會有不同的類型,因此,渠道風險的管理與控制必須有一個完整的體系,否則,只能導致風險轉移,而不能有效地化解風險。針對以上所論述的市場丟失、利益侵蝕、價格秩序、信用風險等四個方面的風險,廠商必須從渠道的實力和忠誠度為根本的出發點建立渠道風險管理體系,同時,建立專業的風險監控、規避、處置機制,保證將渠道風險控制在最低程度。
(一)渠道競爭力提升。保證渠道與廠商的共同利益是雙方合作的根本基礎,而渠道的競爭力是保證雙方利益的共同基礎。渠道的物流運作水平、資金運作能力、營銷人員素質、店面盈利能力、企業管理水平、二級渠道管理能力等共同構成其核心競爭力。因此,廠商有必要對渠道競爭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指導與支持,如渠道業務人員的技能培訓、管理人員的知識培訓等都是必要的。給予渠道以合理的讓利,以雙方協議約定的方式,保證渠道將特定的支持資源用于競爭力的持續提升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如渠道競爭力建設基金等。
(二)渠道忠誠度培育。提高渠道忠誠度對控制各類渠道風險都是有效的手段。提升與維護渠道忠誠度要求廠商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利益共享,保證渠道正常盈利;(2)風險共擔,特殊時期給予渠道特殊補償與支持,如遇有價格調整時,給予渠道一定的價格保護期限和補償;(3)共同發展,以廠商長期穩定的發展帶動渠道的發展,保證渠道足夠的成長空間;(4)策略關懷,通過成立渠道顧問委員會、評選并獎勵優秀渠道等方式,給予渠道精神層面的激勵。
(三)渠道風險的監控。在風險管理體系中,風險的日常監控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效的監控可以把風險化解在萌芽階段。筆者認為有效的監控體系需要有以下幾個要素作為支撐:(1)設立獨立于營銷部門與財務部門的信用風險管理部門;(2)信息化的管理系統保證信息傳遞的準確性與及時性,建立完善的渠道檔案管理系統;(3)設計符合企業實際的渠道風險評價模型(或指標體系),通過關鍵KPI的監控準確預測風險,如庫存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自有資金投入率、客戶滿意度、終端渠道滿意度等指標均可作為考核的KPI。
(四)渠道風險規避。風險監控是一個風險發現的過程,要做到有效控制風險,必須有相應的風險規避機制。渠道風險規避機制由以下幾個要素構成:(1)建立基于渠道實力與歷史信用數據的信用分級制度,科學確定渠道的信用金額度及賒銷賬期,合理使用現金點獎勵等縮小信用風險的手段;(2)建立基于渠道綜合競爭力評價的渠道動態分級制度,提升廠商對渠道的管理能力,促進渠道之間良性競爭,便于及時發現重點關注級渠道;(3)建立問題渠道助長機制,保證渠道短板逐漸彌補;(4)建立渠道儲備機制作為最后的防線,有效分散風險,注重發現與培養候選渠道,避免因個別渠道退出后造成的市場真空。
(五)渠道風險處置。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只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渠道風險出現的概率,并不代表著風險可以完全規避。因此,渠道風險處置也是風險管理體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1)建立儲備渠道遞補機制,以最快的速度彌補空白市場;(2)設立專業法務部門,在風險、糾紛出現時以法律手段追索賠償;(3)公布黑名單,對于給廠商造成重大損失的渠道,給予永久性不合作的警示性處罰。
“渠道為王”已經成為諸多行業響亮的口號,渠道在營銷中的重要性日漸提高,但與高收益相伴而生的總是高風險。渠道風險管理的“中國之旅”剛剛起步,認識風險、防范風險、化解風險是目前大量中國企業需要重點關注的工作,建立完善的渠道風險管理體系是銷售型企業的當務之急。
次貸危機(Sub-primeMortgageCrisis)禍起于一種叫CDO(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擔保債務憑證)的新興的資產證券化產品。CDO最早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的美國,隨后在歐洲和亞洲一些國家迅速發展。2001年DavidX.Li引入了GaussianCopula模型,能夠為CDO迅速定價。這一契機讓CDO成為全球固定收益產品市場中成長最快的衍生產品。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全球CDO發行規模分別為1570億美元、2730億美元和5500億美元,2005年和2006年各自增長74%和101%。截至2006年底,全球CDO市場的存量接近2萬億美元。此次次貸危機中,美國遭受的損失是3萬億美元,其境外的損失不低于1.5萬億美元。
CDO市場的迅速發展被視為導致危機的罪魁禍首之一,從目前對于次級債危機的反思來看,各方面原因歸結如下:
1.金融風險被扭曲為政府信用。傳統的房貸是由銀行承擔相應的損失,因此銀行會對房貸對房貸的風險進行嚴格控制。但是從美國次貸危機中發現,證券化在分散貸款機構的次級房貸的風險的同時,淡化了貸款銀行對借款人信用風險的防范意識。在CDO的操作中,由于其構造和定價十分復雜,在債務人以房貸抵押證券的形式出售給投資銀行后,后者又將其包裝成不同的投資品賣給投資者。在整個購房貸款“證券化”的過程中,由于參與者中有政府背景的貸款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出現,讓本應屬于高風險的金融產品被扭曲視為有政府信用擔保的債券,從而在風險與收益上出現嚴重的不對等關系,也為今日的危機埋下伏筆。
2.由于資產證券化自身的復雜性,很容易造成監管不力,成為尋求高收益的投資者的工具。美國絕大多數次級房貸的發放者是地區性的儲蓄銀行和儲蓄貸款協會,由于有大量資金投在次級房貸上,這些機構的資金周轉存在嚴重的壓力。于是投資銀行用金融創新的手段幫助貸款機構“渡過難關”:通過真實出售、破產隔離、信用增強等技術,貸款機構將流動性很差的次級房貸包裝成抵押擔保證券(MBS)。這樣,貸款成為了證券,在增加流動性的同時還蒙上了投資產品的光環。考慮到次級房貸為抵押品債券評級不高,達不到最低投資等級BBB,因此難以轉手。于是金融創新再度利用分檔技術(tranching)將MBS債券按照可能出現違約幾率分割成不同等級的“塊”(tranche),一舉化身成為擔保債務憑證。最后,對以上不同等級的“塊”進行信用評級后,投資銀行將它們出售給對沖基金、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以及一些國家的央行等機構。整個過程由于交易復雜,使得證券化的參與方以及監管機構對房貸信用風險的影響界面和影響深度的估計和監控變得十分困難,同時也使借款人對自身的風險估計不足。
這種缺乏連續交易的透明市場來為其定價的交易機制其實非常脆弱。由于背離了收益與風險對稱和相容的基本原則,單依靠理論模型和人為的參數設定來確定其合理價值的量身定制的金融衍生工具,在發生違約風險和流動性缺失的條件下,一旦其中一個環節的現金流不能得到滿足,則牽一發而動全身,甚至整個交易由此崩潰。此次次貸危機爆發的起始點就是由于美聯儲連續加息致使貸款人不能償還到期債務引發的。
二、我國目前情況
據銀監會統計,截止到2007年第四季度末主要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為12009.9億元,不良貸款率為6.72%,比年初下降了3.7個百分點,呈逐年下降趨勢。目前階段,主要通過國有商業銀行以及組建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通過在銀行間發行債券來進行這部分不良貸款的處理。例如2005年12月,通過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分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了41.77億元信貸資產支持證券(ABS)和30.19億元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為我國探索推進不良資產證券化奠定了政策框架和發行交易制度基礎。2006年12月,在人民銀行、銀監會、財政部等有關部門的積極推動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和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作為發起人分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30億元和7億元重整資產支持證券。總結來看,我國對于不良資產處理的特點是:
1.由國家各部委組建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集中處理長期以來形成的不良貸款,具有國家公信力。我國的金融服務主體是國有商業銀行,針對其生成的不良資產,國家于1999年組建了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其初衷就是為了專業化處理我國金融體系的不良資產。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以來,人民銀行和銀監會聯合制定了《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相關部委同時制定了配套措施,如財政部的《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會計處理規定》、稅務總局的《關于信貸資產證券化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和人民銀行的《關于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涉及的抵押權變更登記有關問題的試行通知》等多個文件。這些政策的出臺為我國開展不良資產證券化提供了法律支持和可借鑒的政策框架。
2.采取多種增級和流動性安排,防范信用和支付風險。不良資產由于回收額、回收時間不確定,現金流在金額、時間、速度分布上不均勻,可能出現相對于預期回收值的階段性虧損或盈余。針對不良資產證券化流動性存在的問題,建立了現金儲備賬戶進行流動性支持,防范因未來現金流波動而導致的資產支持證券支付風險。同時采取超額抵押、分層信用增級、審慎定價等多種增級方式提升資產支持證券信用等級,以防范資產支持證券的信用風險。以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為例:一是采用了優先級和次級的分層設計;二是在產品結構設計中安排了流動性儲備賬戶以覆蓋未來6個月的優先級證券利息,既可起到流動性支持的作用,又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投資者的利益;三是對優先級證券本息償付提供流動性支持。當資金出現不足支付情況時,由服務商提供流動性支持,補足相應差額資金。這樣可以增強投資人的投資信心,同時降低了投資人的投資風險,從而有利于降低發行價格,提高了證券化的最終回收率。
3.建立對不良資產回收服務商的約束和激勵機制。不良資產現金流以逾期回收額、變現收人為主,收回難度大,未來現金流的多少主要取決于資產回收服務商的能力。建立對資產回收服務商的約束和激勵機制,充分發揮資產回收服務商的最大潛能,是不良資產證券化成功的保障。以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為例,制定了嚴格的《服務商手冊》,明確了對服務商的獎懲機制和更換辦法,保證不因服務商的工作質量而影響投資者的權利。另外,服務商合同中還規定了如果資產支持證券持有人大會認為服務商不能盡職盡責的服務,那么大會有權更換服務商。這些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服務商風險。
三、幾點思考
我國的住房抵押貸款市場正處于起步階段,在美國的次貸危機已經波及全球金融市場、國內流動性過剩的大背景下,我們更需要從次貸危機中探索出一些可以借鑒的經驗,從而給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帶來一些啟示。
1.認識和防范住房抵押貸款的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住房抵押貸款的安全性是以房價的不斷上漲為基礎的,當不斷上漲的房價發生逆轉時,以房屋作為抵押品的資產就會不斷縮水。如果貸款申請人出現還款危機又無法通過出售房屋來解決,就會造成貸款違約率的不斷上升,使銀行形成大量的不良資產,由此造成一定的市場風險。因此,銀行等金融機構應認真研究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適當的為可能存在的風險積累一定的資金作為緩沖。
2.建立不良資產評估數據庫,以達到對不良資產的評估能夠及時、精確。各家資產管理公司在多年的金融不良資產處置實踐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金融不良資產處置案例,這些案例能夠體現不良資產價值的一般規律,是金融行業和資產評估行業進行下一步金融不良資產評估處置工作的寶貴資源。因此,建議建立金融不良資產評估數據庫,對金融不良資產處置案件進行收集和整理,利用數理統計分析方法,分析各種處置因素對資產價值的影響,建立合理規范的評估參數體系,為交易案例比較法等評估方法提供切實可行的操作基礎,向評估師提供“市場上類似資產在強制變現情況下的數據資料”,為評估師的職業判斷提供切實的依據。就目前實際情況而言,即使提供全國范圍內的數據資料做不到,至少也要形成區域性的典型案例數據庫。
3.加快資產證券化等金融創新的步伐。在美國次貸債危機中可以看出,資產證券化雖然在次貸危機的傳遞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資產證券化有效的剝離了商業銀行的部分風險,轉嫁給了次貸債券的購買者。目前我國金融體系的風險主要集中在商業銀行,而銀行體系在我國金融體系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如果住房貸款出現一定程度的違約,將可能觸發銀行體系內的風險,從而導致金融體系的震蕩,所以我們應加快資產證券化的步伐,充分分散銀行體系的風險,同時建立完善的監管措施,尤其是隨著資產證券化發展不斷改進措施。
參考文獻:
[1]沈炳熙,馬賤陽.關于我國開展不良資產證券化的幾點認識[J].金融研究,2007,(12).
[2]李佳.次貸危機的生成、演化及對中國的啟示[J].當代經濟管理,2008,(7).
[3]趙江波.解析“次貸危機”中的CDO[J].決策與信息,2008,(4).
關鍵詞:金融市場;人民幣利率管理;產品交易
中圖分類號:F8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07)09-0054-03
一、國際利率互換市場的現狀與趨勢
(一)利率互換的概念及國際利率互換市場的形成
從本質上講,利率互換是由相關基礎金融資產――利率衍生而來。利率互換(interest rate swap)是雙方訂立的、在一定時期后進行的支付協定,所支付的金額依據一定的利率和不一定量的本金來計算。在典型的利率互換安排中,一方依據浮動利率指數計算支付的金額,而另一方則依據固定利率或是另一種浮動利率指數確定支付的金額。雙方支付的是同一種貨幣,僅向對方支付按不同利率水平確定的利息,本金不發生交換。[1]
利率互換市場發展的初始推動因素是籌資者對信用套利機會的利用,但這往往需要作為對手的兩家公司的需求正好對應才能達成交易。隨著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介入,他們作為做市商與客戶達成交易,并通過做市商間的市場平補凈頭寸。隨著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各國利率波動幅度明顯增大,這給銀行帶來了巨大的利率風險,從而促使銀行不斷地走金融創新之路,有效地防范利率風險,利率互換由此產生。當今的國際債券發行市場已成為互換驅動型市場。
(二)國際利率互換市場的運行情況
1.市場規模。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統計,近年來,場外交易市場上利率互換在利率衍生工具的占比始終保持在75%以上,并保持持續增長。
2.利率互換的二級市場。二級市場的交易內容包括互換轉讓、再互換、反向互換和主動終止等業務。據統計,互換二級市場的交易量占互換總市場的20%-30%。互換交易在資產和債券管理上的廣泛運用和互換市場流動性的提高是互換二級市場得以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3.互換利率在充當市場基準利率方面的作用。利率互換交易量大,互換利率市場化程度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市場的基準利率。如在歐洲,歐元隔夜平均利率被認為是歐元收益率曲線的近端標準,同時互換利度曲線也是歐元債券的定價基準。
(三)發展中國家利率互換市場的發展特征
1.趨向標準化、制度化。成立于1985年的國際互換與衍生產品協會(ISDA)是一個代表衍生產品參與者利益的全球易協會。成立該協會的主要目的在于識別和減少衍生產品交易中的風險,規范衍生產品市場。該機構的成立標志著互換交易逐漸走向標準化、制度化。
2.參與者角色的專業化。早期的互換交易主要是一些跨國公司,它們并不是專門從事金融衍生產品交易的機構。隨著互換交易的發展,從事金融衍生產品交易的專業性機構――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開始參與到互換交易中來,它們憑借資金與信息方面的優勢迅速成為了互換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3.互換形式多樣化。早期的互換品種單一,僅限于商品互換,隨著互換交易的進一步發展,貨幣互換、利率互換、外匯互換等各種形式的互換應運而生。基于不同標的資產的互換滿足了不同市場的需求。[2]
二、我國發展人民幣利率互換市場面臨的問題
(一)利率互換的合理定價問題
利率互換交易涉及到互換合約周期內的數次現金流的交換,如何確定互換交易中的固定利率,是利率互換交易的關鍵環節。近年來,雖然國內債券市場債券存量和市場成交額都有了飛速的發展,但無風險即期利率曲線的繪制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確定即期利率曲線最佳的方法是根據關鍵點零息債券的市場收益率進行繪制,但是國內債券市場幾乎沒有中長期零息債券或者貼現債券。如何確定關鍵時間點附息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成為難點,以此為基礎繪制無風險收益率曲線誤差自然也就更大。目前有數家機構各自計算的國債到期收益率曲線和即期利率曲線,但是至今尚沒有一條市場公認的基準。沒有一條市場公允的即期利率曲線,互換交易的定價就會出現問題,也就自然難以達成交易。[3]
(二)浮動利率基準的選擇問題
目前,國內的浮動利率基準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可供選擇的范圍很小。能夠作為浮動利率基準的選擇只有7天回購利率和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二是兩個選擇均不能完全滿足互換交易對浮動利率的要求。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或基準貸款利率都不是市場利率,不能代表金融機構市場融資或投資的成本和收益,以它為參考利率進行利率掉期交易,不能達到完全規避利率風險的目的。而7天期回購利率與債券市場的平均收益率沒有呈現出強烈正相關,反倒有微弱的負相關性。同時對影響債券市場行情走勢的基本面和預期變化的反應也遠不如央行票據的發行利率靈敏。
(三)信用風險的控制問題
利率互換交易合約的期限一般較長,從3年到10年不等。在這漫長的合約過程中,交易雙方要一年一次甚至一年數次,根據市場利率的變化按照合約規定進行現金流的軋差清算。目前,國內金融市場的資信用風險評級體系,各類金融機構的信息和報表披露機制也不盡透明,金融機構自身發展面臨的各類風險更是難以度量。特別是對于較長期限的交易對手信用風險控制管理還較為缺乏,更缺少針對國內金融機構信用風險度量的工具和模型,具有相關的知識背景和管理經驗的人員更是屈指可數。
(四)稅收和會計問題
目前很多機構反映之所以尚未開展互換交易,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沒有相關的稅收和會計規定可以遵循。特別是稅收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到機構之間互換交易的定價和策略。衍生產品的會計處理制度的不完善則是各類機構開展諸如利率互換等衍生產品交易的另一個障礙。利率互換合約為交易雙方帶來的未來現金流在合約簽定時是不確定的,互換合約僅僅帶來未來將要發生的權利和義務,并不存在當前的成本,無法滿足會計要素的定義和確認標準,只能被認為是“表外項目”在傳統的會計制度披露方式下,對利率互換交易的披露缺乏約束性,無法對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
三、我國推進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市場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大力發展國債現貨市場,促進即期利率曲線和浮動利率基準的完善
以增強流動性和提高交易效率為目的,大力發展國債現貨市場,不僅能夠為利率互換交易提供現貨交易的支持,同時也能夠為其定價提供合理準確的浮動基準利率和無風險收益率曲線。提高國債市場流動性,一是要改變市場交易主體類型不夠多元化的不足,積極拓展債券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范圍。二是要增加債券市場的供給,擴大債券發行規模并拓寬債券發行主體,豐富債券的期限品種,解決當前存在的債券市場供給不足的矛盾。三是要加強做市商制度,增加雙邊報價的券種和報價的期限,為收益率曲線關鍵點提供合理的依據。四是對于浮動利率基準少且不理想的問題,可以通過大力發展短期貨幣市場工具,如滾動發行短期國債、商業票據或大額存單等,逐步形成3個月至1月的短期利率指標體系,使之成為利率互換或是其經金融衍生產品的浮動利率基準,從根本上解決利率互換浮動端參考利率的問題。[4]
(二)建立健全市場資信評級和信息披露制度
一是要在銀行間市場建立健全公正規范的金融機構資信評級制度,利用國際經驗發展合格的評級機構。二是健全和完善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機制,加強信用風險事件的披露監管。三是大力培養投資者的信用風險控制意識。四是各家機構在內控機制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交易對手的信用等級,確定相應的風險利差。在整個利率互換的合約執行期限內,風險控制部門根據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變化情況進行實時的控制,例如將信用風險過高的互換交易進行轉讓等。五是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自身也應該加強對信用風險控制相關人員的培訓。
(三)盡快明確和規范利率互換交易的稅收和會計準則
利率互換交易作為金融衍生產品,其產生的收益均來自于傳統產品的行情變化和現金流支持。一是盡快明確利率互換交易市場的稅收問題。隨著金融市場收益率的變化,利率互換合約的每一期軋差清算都是變化不定的。在不同的稅收制度下,金融機構對金融產品的交易策略和定價標準都會有所不同。建議有關部門應該盡快明確規范。二是建議主管部門參照國際會計準則,盡快推出與國際接軌的衍生產品會計準則。會計準則問題直接影響到對金融機構和企業衍生產品交易的風險監控和社會監督,影響到市場效率。主管部門應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盡快推出與國際接軌的衍生產品會計準則,適應人民幣衍生產品交易發展的需要,推動利率互換交易有序健康發展。
(四)著力完善人民幣互換業務外部環境
一是完善法律環境,加快相關法規體系的建設。目前利率互換業務處于試點階段,與利率互換業務相關的管理辦法、會計核算規定、業務操作細則以及互換雙方簽訂的法律文本都需要在市場發展過程中逐步建立。監管部門應逐步放開對利率互換業務開展模式的限制,適時推出利率期貨、利率期權等其他衍生工具。二是加強培育中介機構,逐步推行市場做市商制度。只有投資機構積極參與,逐步建立健全利率互換業務的做市商制度,利率互換業務才能得到健康持續發展。三是加大產品的宣傳和認識。利率互換真正的生命線在于融入到整個金融體系和市場中去,而目前存在的對衍生產品的負面輿論影響了利率互換業務在財務風險管理方面的推廣。應加大利率互換業務宣傳力度,為提高金融機構及企業對該產品的認知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參考文獻:
[1] 李朝民.利率互換案例分析[J].經濟經緯,2003,(6).
[2]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課題組.利率互換交易的國際經驗與啟示[J].中國貨幣市場,2006,(2).
論文摘要:介紹了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和一般的防范措施,并根據實踐中的工作經驗,以表格的形式列舉了基層商業銀行網點所面臨的風險點和防范建議。
國際銀行業的發展實踐證明,正視日益增長的風險,改善和加強內部風險管理與控制,已經成為銀行生存發展的首要的基礎條件。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金融體制改革的日益深人,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和競爭日益多樣化和復雜化。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不同程度存在著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管理風險等多種經營風險,這些風險的產生,無不與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密切相關。如何進一步加強內控管理,提高抗御各種經營風險的能力,是建立現代商業銀行制度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1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
1.1商業銀行風險的定義
從單個銀行來看,商業銀行風險是指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由于各種不確定性的影響,使實際收益和預期收益發生一定的偏差,從而蒙受損失和獲得額外收益的機率或可能性。而從整個銀行業看,銀行間業務活動聯系千絲萬縷。關系緊密,單個銀行的信譽和形象往往影響到社會公眾對整個銀行業的信心,所以銀行風險還有另一重含義,就是整個銀行系統發生混亂的可能性。
商業銀行風險是風險的一種,具備風險的各種屬性,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風險。商業銀行是綜合性多功能金融企業,它具有支付中介、信用中介、創造信用和金融服務等四大職能,所以商業銀行風險,不僅影響到它本身的經營,而且影響到其他當事人,甚至影響到物價、經濟增長、就業等宏觀經濟的方方面面,商業銀行風險會直接動搖經濟基礎,甚至引發社會動蕩、政權更迭等。從內涵來說,金融風險的內容要比一般風險的內容豐富得多;從外延來看,銀行業風險要比一般風險的范圍小得多,銀行業的風險主要是伴隨著資金運動過程而產生的。同一般風險一樣,銀行業風險具有雙重性,它既有可能給從事金融活動的主體帶來收益的機會,也有可能給經濟主體帶來損失的機會。
1.2商業銀行風險的分類
巴塞爾委員會1997年9月頒布的《有效銀行監管的核心原則》中有關銀行風險的分類方法和標準已為各國監管當局所接受,中國人民銀行也直接參與了該原則的起草和修改,我國也接受這個分類方法。按照該原則的劃分,銀行風險包括:
(1)信用風險。貸款是銀行的主要活動,貸款活動要求銀行對借款人的信用水平做出判斷,這些判斷并非總是正確的,借款人的信用水平也可能因各種原因而下降,于是銀行總是面臨交易對象無法履約而損失貸款的風險,即信用風險。
(2)國家風險和轉移風險。銀行在進行國際信貸業務時,除一般貸款業務中固有的交易對象的信用風險外,還面臨著國家風險。所謂國家風險就是指與借款人所在國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環境方面有關的風險。當向外國政府或政府機構貸款時,由于這種貸款一般沒有擔保,國家風險便最明顯。國家風險的一種表現形式是“轉移風險”,即當借款人的債務不是以本幣計值時,不管借款人的財務狀況如何,有時借款人都可能無法得到外幣。
(3)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指由于市場價格(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和商品價格)的不利變動,而使銀行表內和表外業務發生損失的風險。按照既定會計準則,這類風險在銀行的交易活動中最明顯。
(4)利率風險。利率風險是指銀行的財務狀況在利率出現不利的波動局面時面對的風險。這種風險不僅影響銀行的盈利水平,也影響其資產、負債和表外金融工具的經濟價值,其主要形式有:重新定價風險、基準風險、期權性風險等。重新定價風險——由于銀行資產、負債和表外頭寸到期日(對固定利率而言)的不同及重新定價的時間不同(對浮動利率而言)引起;基準風險——當其他重新定價特點相同時,因所依據的基準利率不同而產生的風險;期權性風險(即期權風險)——由銀行資產、負債和表外項目中的或暗含的各種期權風險。盡管這些風險是銀行業的一個正常組成部分,但嚴重的利率風險會給銀行的盈利水平和資本帶來巨大的威脅。在復雜的金融市場中,銀行的交易對象采取各項措施積極地管理利率風險,防范這一風險顯得十分重要。
(5)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是指銀行無力為負債的減少或資產的增加提供融資,即當銀行流動性不足時,它無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負債或變現資產獲得足夠的資金,從而影響其盈利水平。在極端情形下,流動性不足會使銀行資不抵債,走向破產。
(6)操作風險。最重大的操作風險在于內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機制的失靈。這種失靈狀態可能因為失誤、舞弊、欺詐,未能及時做出反應而導致銀行財務損失,或使銀行的利益在其他方面受損失,如銀行交易員、信貸員、其他工作人員越權或從事職業道德不允許的或風險過高的業務。操作風險的其他方面包括信息技術系統的重大失效或諸如火災和其他災難等事件。
(7)法律風險。銀行要隨不同形式的法律產生風險,這包括因不完善、不正確的法律意見和文件而造成同預計情況相比資產價值下降或負債加大的風險。同時,現有法律可能無法解決與銀行有關的法律問題:有關某一銀行的法庭案例可能對整個銀行業務產生更廣泛的影響,從而增加該行本身乃至所有銀行的成本;影響銀行和其他商業機構的法律有可能產生變化。在開拓新業務時,或交易對象的法律權力未能界定時,銀行尤其容易受法律風險的影響。
(8)聲譽風險。聲譽風險產生于操作上的失誤,違反有關法規和其他問題。聲譽風險對銀行損害極大,因為銀行的業務性質要求它能夠維持存款人、貸款人和整個市場的信心。
(9)匯率風險。指因匯率變動而出現的風險,包括買賣風險、交易結算風險、評價風險和庫存風險4個方面。
2商業銀行風險防范對策
2.1落實全員工作責任制
商業銀行要在完善內控制度措施基礎上落實全員工作責任制。根據會計‘工作可能出現的風險,結合工作實際,把操作程序、業務管理、崗位職責與操作規范、工作質量、安全考核、文明建設等方面的管理規定匯集成務制度匯編》,用制度指導日常工作。同時制定崗位職責與操作規范,成立工作質量考核、案件防范、計算機安全管理等領導小組,逐級簽訂崗位責任書,建立一個層層負責、相互制約、獎懲分明的全員工作責任制度。
2.2抓好重點環節的監控工作
商業銀行要抓業務重點環節監控,促進規章制度的落實。從已發生的金融案件來看,內部控制上存在的漏洞往往是對一個或幾個關鍵環節、關鍵人員缺乏制約或制約失靈而造成的。因此,業務操作中必須做到:嚴格執行操作程序;堅持內外賬務按時核對制度,建立賬務核對登記簿;堅持會計賬務處理的授權分責原則,明確規定一般柜員不得越權處理業務;加強密碼管理,確保制約不失控;在保管密押、壓數機、編押機重要空白憑證和業務印章上分工要細、要規范;重點加強聯行業務管理及時做好查詢查復工作,確保聯行資金安全。
2.3加強事后監督
事后監督是有效控制各項業務處理過程中出現差錯和違規行為的關鍵環節,具有杜絕漏洞、消除隱患的作用。因此,商業銀行應安排業務精通、責任心強的人員擔任業務監管,以更好地發揮監督制約作用,為會計核算的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2.4強化人本管理
內部控制系統是由人和制度構成的,在完善制度的同時,一要對員工加強以思想政治工作為核心的職業道德教育,使執行制度、遵守制度成為員工的一種自覺行為。二要加強法律法規學習,增強員工遵紀守法意識,提高內部控制意識。
3基層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點及其防范措施
1.現代風險管理奠基人段開齡博士
2.成長企業的風險管理——鄭文平博士采訪實錄
3.草船借箭有風險──哈佛大學博士陳琳談金融風險管理
4.公司治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的關系框架——基于戰略管理視角
5.企業風險管理發展歷程及其研究趨勢的新認識
6.論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
7.集團管理控制與財務公司風險管理——基于10家企業集團的多案例分析
8.村鎮銀行風險管理現狀、問題與對策——以浙江長興聯合村鎮銀行為例
9.董事會治理與財務公司風險管理——基于10家集團公司結構式調查的多案例分析
10.面向調度運行的電網安全風險管理控制系統 (一)概念及架構與功能設計
11.內部控制、公司治理與風險管理——一個職能論的視角
12.風險管理在住院患者跌倒/墜床預防中的應用
13.國外風險管理理論研究綜述
14.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15.社區災害風險管理現狀與展望
16.新形勢下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問題的研究
17.全面風險管理模型設計與評價:基于RAROC的分析
18.供應鏈風險識別與風險管理杠桿選擇
19.計及電力安全事故責任的穩定控制系統風險管理
20.公司治理與風險管理:基于治理風險視角的分析
21.互聯網信貸、信用風險管理與征信
22.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框架探討
23.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問題解析
24.風險管理發展歷程和趨勢綜述
25.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現狀與前景展望
26.投資集團公司財務風險管理探究
27.企業風險管理理論的演進與展望
28.資本配置: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核心
29.大斷面城市隧道施工全過程風險管理模式研究
30.集團資金集中控制下的風險管理——基于大中型集團公司的案例分析
31.對急診護理操作實施風險管理的探討
32.基于貝葉斯網絡的地鐵施工風險管理研究
33.基于第三方B2B平臺的線上供應鏈金融模式演進與風險管理研究
34.中國地下工程安全風險管理的現狀、問題及相關建議
35.基于制度設計與措施選擇論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
36.后危機時代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
37.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風險管理研究
38.企業信息系統與服務外包風險管理研究
39.特種設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及關鍵問題探究
40.論我國風險管理的現狀及對策
41.風險管理理論沿襲和最新研究趨勢綜述
42.論政府風險管理——基于國內外政府風險管理實踐的評述
43.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體系再造研究
44.珠三角土壤鎘含量時空分布及風險管理
45.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本質與風險管理
46.災害風險理論與風險管理方法研究
47.電網運行風險管理的基礎研究
48.大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問題研究
49.滑坡風險管理綜述
50.ICU護理風險管理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
51.對我國農業保險風險管理創新問題的幾點看法
52.論現代金融機構風險管理十項原則
53.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機制有效性研究——對風險管理長效機制問題的思考
54.論風險管理體系概念在法律層面的引入——以監事會的完善為目標
55.試論風險投資的階段性特征及風險管理策略
56.國外體育風險管理體系的理論研究
57.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研究述評
58.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綜述
59.我國建筑工程項目風險類型及風險管理對策研究
60.股權激勵經理人道德風險的化解——全面風險管理視角
61.風險管理在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的應用研討
62.我國工程項目風險管理進展研究
63.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風險管理研究
64.銀行風險管理、資本約束與貸款買賣行為分析
65.全面風險管理框架下商業銀行風險預警機制的構建
66.藥品安全與風險管理
67.不確定性、聯盟風險管理與合作績效滿意度
68.企業風險管理中的風險溝通機制研究
69.廉政風險管理的分析框架:理論、過程和機制
70.風險管理標準化述評
71.企業全面風險管理(ERM)理論梳理和框架構建
72.風險管理:從被動反應到主動保障
73.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研究
74.國外電力企業風險管理典型案例及其啟示
75.糖尿病護理團隊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76.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的護理風險管理
77.公司治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與績效評價關系研究
78.英美加澳和中國臺灣地區醫療風險管理方法與評估工具的比較研究
79.山地自然災害、風險管理與避災扶貧移民搬遷
80.企業集成風險管理——企業風險管理發展新方向
81.金融衍生品及其風險管理——基于美國次貸危機視角
82.企業風險管理發展的新趨勢
83.銀行風險管理、貸款信息披露與并購宣告市場反應
84.內部控制、公司治理、風險管理:關系與整合
85.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信用與風險管理問題探討
86.國家審計在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管理中的功能認知分析
87.區域生態風險管理研究進展
88.論城市公共安全的風險管理
89.從金融監管改革新形勢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轉型升級的著力點
90.門診輸液患兒應用靜脈留置針的風險管理
91.國際巨災風險管理文獻計量分析
92.基于模糊認知圖的生態風險管理探究
93.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對氣候變化風險及風險管理的新認知
94.彈性企業風險管理體系建構的探討——基于供應鏈彈性等領域的文獻回顧與拓展
95.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關系辨析——基于概念演進的視角
96.基于風險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研究
97.藥品風險管理:概念、原則、研究方法與實踐
98.基于公司價值視角的企業風險管理有效性檢驗
99.淺析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現狀
100.企業的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
101.不同主體在現代企業風險管理中的作用與責任
102.學校體育風險管理研究追溯與風險應對反思
103.軟土地下工程的風險管理
104.從COSO框架報告看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異同
105.論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信用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
106.推行護理風險管理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107.金融風險管理悖論的經濟學釋析
108.農業巨災風險管理的比較制度分析:一個文獻研究
109.論企業風險管理組織架構的設計
110.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
111.淺析金融創新條件下的金融風險管理
112.從銀行監管改革變遷看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路徑選擇
113.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機制研究
114.基于施工總承包模式下的地鐵風險管理研究
115.構建我國商業銀行碳金融內部風險管理長效機制
116.金融租賃公司風險管理體系構建初探
117.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探索
118.對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思考
119.倫敦城市風險管理的主要做法與經驗
120.論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
121.新環境下的企業風險管理與風險導向內部審計
122.稅收風險管理的范疇與控制流程
123.高校風險管理的現狀分析及對策
124.進出口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機制研究
125.中觀信息系統審計風險管理的理論探索與體系構架
126.商業銀行的信貸戰略風險管理
127.風險矩陣在民航機務維修質量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128.金融風險管理理論論述
129.國際化大都市風險管理:挑戰與經驗
130.社會風險管理:框架、風險評估與工具運用
131.金融監管制度演變與金融機構風險管理
132.“營改增”后交通運輸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能力——以滬市上市公司為例
133.社會保障風險管理國際比較分析
134.現代技術項目風險管理研究的理論熱點與展望
135.論我國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
136.我國化學品的風險評價及風險管理
137.眾包社區創新的風險管理機制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