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電子金融與網絡金融范文

        電子金融與網絡金融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子金融與網絡金融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電子金融與網絡金融

        第1篇:電子金融與網絡金融范文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出現了多種新興行業,其中就包括電子金融。電子金融實際上就是網絡上的金融行為,其特點是虛擬化。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國都在發展電子金融,也在不斷加強和完善監管系統,從而將電子金融帶來的風險降到最低。

        1 現代社會中電子金融發展的意義

        1.1 全面、直接的電子金融服務可提高工作效率

        隨著社會的發展,電子金融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對傳統金融的沖擊也越來越大,網上支付消費逐漸成為主流。網上交易把人對人的方式轉變為人對軟件的方式,而配套的軟件需要滿足功能全面、安全快捷和高保密性的特性。網上交易對于客戶來說比傳統交易更便捷,不是只有到柜臺才能得到服務,而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滿足需求。這樣一來,便捷的電子金融就可以使金融服務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1.2 電子金融可以使交易成本降低

        傳統的金融機構需要固定的營業網點及大量的工作人員,不同的地點都要設有網點,這往往需要很高的成本,而電子金融則節約了網店建設和維護成本及人力成本。據調查報告顯示,開辦網絡銀行需要的費用與傳統銀行的比例為1:20。

        1.3 電子金融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享受跨國金融服務

        當今社會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快,軟件可以不受語言的束縛,為不同國家之間的金融業務提供便利,這使得網絡銀行的服務人群更加廣泛。不需要在不同的地區設立網點就可以實現服務范圍的擴大,實現規模經濟。

        1.4 電子金融將使不同金融機構之間、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之間的界限趨于模糊

        以往的金融服務都是由專業的金融機構提供,電子金融的誕生打破了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的界限,非金融機構也可以提供好的金融服務。電子金融包含的業務有很多,涉及銀行、保險、期貨、證券、結算、支付等領域。隨著經濟的發展,電子金融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同時也會遇到區別于傳統金融的風險和問題,為了經濟和社會的穩步發展,必須認識到電子金融的風險和問題,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將風險降到最低。

        2 電子金融的特點和問題

        電子金融顛覆了傳統的金融模式,主要體現在業務辦理和金融管理上,可彌補傳統金融的不足,讓金融服務更便捷、更全面、更人性化,不僅使經營成本大大降低,還實現了業務辦理的高效化。

        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有利就有弊,電子金融同樣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不同的國家因為經濟水平的差異導致電子金融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經濟發達的國家往往很早就開始發展電子金融,而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就相對晚一些,二者之間的差距很大。電子金融的發展極為不協調。其次,電子金融是一種網絡經濟活動,需要的硬件是計算機,軟件是網絡,而國家對于網絡的管理辦法還不是很完善,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鐕灰椎男畔⑽C問題就是一個特別大的風險潛在因素。再次,關于電子金融的相關法律比較陳舊,電子金融的管理制度沒有形成系統,存在很多缺陷,對于主管部門的責任模糊不清,很有可能導致交易不合法、不合規。除了上面的幾點問題,電子金融還存在服務質量良莠不齊、專業技術不熟練、客戶權益不安全等問題。

        3 關于加強電子金融監管的方法與建議

        上文中對電子金融的特點和現狀進行了闡述,電子金融確實變革了全球的金融經濟,但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和風險。而電子金融監管需要一些方法,下面就對這些方法進行闡述。

        3.1 共同發展電子金融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個國家之間的經濟密不可分。經濟發達國家在電子金融的發展上會占優勢,可以幫助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發展電子金融,在資金、技術等方面加以援助,探索出一套全面的電子金融體系,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各國聯合發展電子金融,使發展水平整體提高,在全球范圍內搭建更好的平臺進行交易,建立嚴格的監管制度,有利于促進各國的經濟發展。

        3.2 建立一套全面的電子金融監管制度

        一套全面的電子金融監管制度,是針對實施者和被實施者兩者的。各國設立的電子金融監管制度要有創新,拋棄陳舊思想和硬性規則,做到基礎設施建設更完備、信息溝通更徹底、服務更優質。而被實施者要多了解相關的政策,把風險降到最低,同時發揮能動性和創造力,推動經濟發展。除此之外,監管還要從機構的內部和外部兩方面入手,打造牢固的金融風險預防圍墻。舉個例子,作為電子金融發展較快的國家,英國電子銀行的監管分為內部和外部兩方面來進行。內部監管主要負責對銀行自身的系統進行監管,外部監管則是在整體上進行監管。內部和外部的相互配合,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控制風險。

        3.3 完善電子金融的法律法規

        為了使電子金融實現更規范地發展,防范電子金融產生的危險,保障客戶的切身利益,促進電子金融的良性發展,必須健全和完善電子金融的法律法規。以中國為例,電子金融的發展越來越快,現有的法律要推陳出新,追趕發展的步伐,制定出一套全新的法律,讓電子金融的交易活動有法可依。對于以往法律中存在的立法空白,要及時填補。我國有專門的機構對不同行業進行監管,比如銀監會、保監會和證監會等。電子金融業也應該效仿這種形式,把電子支付、電子保險和電子銀行分別交于相關部門進行監管。

        最后,如果電子金融想更好地發展,還需要采取一些措施:第一,加強服務質量的管理;第二,創新和改進信息技術;第三,樹立始終把保護消費權益放在第一位的理念。通過各種措施的實施,使電子金融的發展更健康。

        4 結語

        第2篇:電子金融與網絡金融范文

        關鍵詞:電子金融;風險;控制

        中圖分類號:X820.4 文獻標識碼:A

        一、電子金融概述

        電子金融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在銀行及其它金融機構的業務處理和管理領域的應用。具體電子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電子銀行。指在銀行與客戶間,通過網絡連線或Internet傳輸金融資訊與交易。主要包括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等等,借助個人電腦、自動提款機等器具,提供服務,縮短銀行與客戶間的距離,并同時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電子資金轉賬。指經由終端機,語音工具,電腦等資訊設備或工具,通知或授權金融機構處理資金往來賬戶的轉移行為。主要有線上電子交易給付系統、信用卡式給付系統等方式。本質是電子現金和電子支票。

        (三)電子交易。包括各種金融產品的交易越來越借助電子手段。股票、期貨、外匯交易,都需要一個強大、嚴密的電子交易平臺。

        (四)其他電子金融服務。包括各種金融機構為客戶提供的電子手段服務,例如線上市場銷售、線上或電話客戶服務(如透過網上、電話申請信用卡)、客戶遙距操作及結算(如電子信用證)、線上產品資訊服務(如線上查詢存款利率)等等?;陔娮泳W絡系統的電子承兌匯票、電子信用證、電子抵押擔保等業務。

        二、我國電子金融面臨的主要風險

        由于電子金融依賴于電腦、網絡、密碼機制、交易操作人員等諸多環節,故而使客戶面臨著多種多樣的風險,主要風險有以下幾種:

        (一)硬件、軟件的安全問題。電子金融離不開計算機、網絡配置器等硬件和金融機構所使用的軟件。我國電子金融發展中面臨硬件自身安全性能低、選型缺乏安全性能、機房安全隱患多等問題。而軟件系統在設計、開發階段,普遍存在系統需求中安全需求少、設計重功能輕安全,以至于投入運行后暴露出諸多安全隱患。如果在網絡化的電子金融活動中遇到了硬件設施或者軟件的漏洞就會導致交易的失敗或客戶信息的外泄,導致不可估量的損失。

        (二)計算機病毒。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被稱為計算機病毒。其具有非常強的破壞性,復制性和傳染性,非法人員可以通過不斷計算機病毒竊取電子金融客戶資料和資金的竊取。在2007年江民反病毒中心截獲的“網銀大盜”變種病毒,可以盜取多家網上文件,包括網絡銀行的數字證書。這表明了當前犯罪行為趨于高科技化、網絡化的趨勢更為電子金融帶來了嚴峻的風險環境。

        (三)金融體系內部的風險。操作和管理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或出現道德危機時會帶來金融體系內部的隱患。在操作人員方面,會出現密碼口令使用周期過長、密碼泄密、操作用戶離崗不簽退應用系統、竊密等問題,在管理人員方面,會出現安全管理制度檢查落實不到位,違背安全規定設置和配備操作崗位,違規操作、違規兼崗現象。還有,有的系統管理員職責履行不到位,存在重視自身操作安全而忽視對用戶操作安全的檢查。另外,一旦出現內部人員工作失職、非法竊取、轉賣客戶機密以獲取利益的事件,會極大的打擊電子金融化的發展。內部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水準是電子金融體系中面臨的隱形風險,不可忽視。

        (四)制度和法規建設滯后?!吨袊嗣胥y行在網上銀行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中對網絡銀行業務進行了一些規定,起到了一定規范作用,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其仍然具有規定模糊化和概念化、隨意性較大、缺乏實際可操作性、不便監管等缺點。電子金融是一個新興體系,在我國發展的速度非常之快,但是我們應該意識到當前相應法律法規的滯后。這就為電子金融的良性發展帶來了諸多障礙,會出現很多法律上的空子,導致為整個體系帶來顯性、隱性風險。

        三、電子金融體系的風險防范

        針對電子金融發展目前所面臨的諸多風險,我們應該對于這些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為電子金融的發展掃清障礙,為大眾提供一個更完善、安全的電子金融服務。這樣可以確保金融服務工作在電子化條件下安全、高效地開展,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一)將安全理念全面、細節貫穿于電子金融體系的建立中。電子金融的建立必須以安全、系統穩定為前提,各級部門必須從始至終認真對待這一問題。金融行業的各機構、部門和人員都應該具有風險防范意識,并積極地學習先進管理經驗來防范風險,保持體系內部的穩定。在謀劃系統業務需求時,要充分考慮到諸多安全因素,對系統安全提出明確、具體的業務需求,一改過去重功能輕安全的做法。

        (二)推進金融保護技術的不斷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安全的電子金融體系需要密碼、網頁、金融系統技術的進步和協調。在這一過程中也許會出現風險防范成本較高的問題,不同類型的客戶會有不同選擇,但是金融機構最好予以全方位的技術保護,并不斷為降低該類成本而努力。只有大力發展電子金融系統技術,創造更實惠更安全的保密措施,電子金融系統才會發展得更好。建立健全的金融電子化系統的安全保密機構是維護系統安全的重要條件。

        (三)完善電子金融的法律法規建設。在完善和建立電子金融法律法規的工作中,我們需要認真分析當下系統的問題、借鑒國外金融電子化發展經驗,實施有針對性的工作,盡快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金融電子化安全規范和相關法律、法規。并且要善于根據我國金融電子化發展的不同階段狀況,及時完善和修改已有的金融電子化法規。并且應該成立專門部門,對電子金融中出現的各項問題予以監督和管理,逐步形成帶有我國特色的、安全的電子金融法律體系。

        (四)加大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和職業道德的培養。盡管電子金融具有其機器化、高效化等一系列優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整個體系仍然是由人管理、運行的。當前我國電子金融方面的人才極為匱乏,不論是技術建立、還是風險控制等各個方面都急需高級人才的引入。在這一方面,我們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培養方法,結合本國實際情況,加大對專業人才的技術、職業道德方面的培養力度,為電子金融在我國的健康長久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盛軍.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事件的實證研究與國際比較[J].南方金融,2008,3

        [2]張勁松.中國金融電子化建設問題研究[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10

        第3篇:電子金融與網絡金融范文

        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領域的應用,為當今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的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本文通過分析電子商務在國貿與國際金融領域應用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的解決措施,為其實現更好的發展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

        國際貿易;國際金融;電子商務

        一、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領域電子商務應用現狀

        (一)技術發展成熟形式多樣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成功應用,使得世界范圍內的消費者不再受到地域、貨幣形式等傳統因素的限制,可以通過網絡在全球范圍內挑選自己喜歡的商品。通過網絡實現商品銷售與購買是電子商務對貿易的最大突破,使得傳統生產經營及營銷模式發生了深刻變革。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國際金融全球化聯系越來越緊密,主要表現為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的創新。其中金融與電子商務的融合表現最為明顯。從狹義范圍來看,主要表現為電子金融活動的形式突破傳統限制,越來越多樣化。比如電子貨幣、支付寶、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移動支付等形式多樣的電子支付手段。從廣義角度看,以電子信息技術為載體與技術支撐,來實現全球范圍資金流動的金融活動。

        (二)網絡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電子商務依托全球互聯網的發展,實現電子化在線交易。因此,網絡信息傳輸能力及實體經濟中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完善。隨著科技帶動生產力提高的效果日益顯現,世界各國都加大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主要表現為傳送信息光纜的鋪設、電腦設備的推廣普及、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日益完善、手機上網及隨時隨地移動互聯等功能的實現。只有網絡設備的完備才能從根本上為跨境的貿易與金融奠定良好的物質設備支持。

        (三)創新發展方式隨著互聯網的大力發展與使用,國際貿易領域依托互聯網進行跨境、跨區域的信息商品及資源的咨詢、交換、采購、付費、通關等,在結算時無需動用現實貨幣,只需通過虛擬形式及網絡賬戶實現資金的劃轉。在這一過程中,所有的交易參與者包括進口方、出口方、海關、商檢、保險、運輸方、金融機構或銀行均實現了利用互聯網進行實時實際操作,創新了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的發展方式。

        二、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領域電子商務存在問題

        (一)政策及法律法規匱乏作為國際貿易中新興且方興未艾的交易方式,與電子商務相關的貿易法律及規則明顯落后于現實業務的發展速度。同時,電子商務中涉及的合同及法律效力問題,如電子合同、電子簽名、電子商務認證及留痕、網上知識產權、電子商務業務維權等一系列問題的法律法規尚未全面出臺。電子金融法律制度對國際金融的發展十分重要。電子金融法律制度既是電子金融活動的行為準則與規范,又是國金金融電子化發展進行監管的制度依據。目前,電子金融法律法規不健全,使得電子金融交易不規范,經常會在存貸款、同業拆借、電子資金劃撥、證券交易、金融信托的交易活動中各方主體的違約或因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經濟糾紛,無法通過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解決。

        (二)人才匱乏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應用于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領域,其與傳統行業相比,對人才能力的要求更加嚴苛。從事國際貿易及國際金融電子商務應用的人才,至少需要精通計算機知識、經濟知識、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專業知識、法律知識,要至少精通一門外語,了解相關行業術語。因此,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中電子商務應用人才缺口比較大,據相關部門統計,未來四年經濟周期內,我國對從事國際貿易及國際金融電子商務方面的人才缺口為400萬左右。

        (三)風險隱患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國際貿易業務與國際金融結算,關鍵依托互聯網及網絡技術。網絡信息技術雖然實現了海量信息的存儲,但不可否認的是,網絡安全問題一直困擾著各國網絡技術的發展。黑客及病毒程序經常入侵互聯網絡,網絡安全問題一直是各國防范風險的重點。依托網絡進行國際貿易及國際金融結算的業務時刻面臨著風險,一旦遭遇黑客或病毒襲擊,數據信息會泄露,商業機密及大額資金均存在安全隱患。

        三、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領域電子商務未來應用與解決對策

        (一)加快法律創建,提供良好法律支持根據電子商務技術在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領域的發展實際,適時制定完備的具有普適性的商務運行操作法則。同時,為解決電子商務合同、電子簽名及電子留痕管理、國際結算等環節存在爭端的問題,要制定細化的問題解決對策,及時制定出臺新的貿易及金融電子商務法規。

        (二)加強人才培養,擴充人力資源高等院校要積極承擔起培養電子商務應用于國際貿易及國際金融領域的復合型人才,通過開設相關專業,加強理論知識的培養。同時,從事和具體開展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電子商務的企業或公司要積極培養人才,做好人才培養的梯隊建設,為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人力人才基礎。

        (三)建立安全控制中心,保證交易網絡安全充分保重網絡安全,要積極建立國家級安全控制中心系統,保證網絡信息、網絡交易的安全。積極研發安全保護系統,包括安全鏟平的測試與認證、病毒檢測與防治、系統防攻擊、密鑰管理等。

        (四)其他方面加強電子商務參與主體間的交流合作。通過共同參與主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關鍵技術的快速研發。包括業務主體與金融機構、稅務、海關、外匯等部門和產品行業供應者之間建立外貿專用信息網、國際結算專用通道等。積極建立電子商務征信等級平臺。對參與電子商務的貿易主體、結算主體,建立類似于人民銀行的征信體系,積極建立電子商務征信等級平臺,通過信用等級來實現對各方參與主體的考察與制約。綜上,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使得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活動突破了傳統商務活動在時空上的限制。電子商務在國貿與國際金融領域的應用,使得業務發展更加靈活。同時,我們也要面對這一主流發展趨勢下存在的問題,只有積極解決好問題才能更加健康、穩定、持久的發展電子商務技術。

        參考文獻

        [1]李楊.球化及金融全球化[J].宏觀經濟研究,2010(13).

        第4篇:電子金融與網絡金融范文

        金融電子化,就是通過互聯網開展的各項金融活動。金融創新是金融業不斷快速發展的直接原因,而其背后則是金融科技創新所帶來的巨大推動力,韓農和麥道威的“技術推進”論認為,新技術特別是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和電子通訊技術的出現及其在金融業的廣泛應用是促成金融創新的重大因素。在當代,金融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科技的競爭,誰擁有最先進的技術,誰能向客戶提供優質快捷的服務,誰就能掌握發展的主動權,金融電子化已成為金融企業追求發展的根本手段。他們利用電子化進步的便利,在金融理論的最新成果指導下,積極推出新的金融業務,在競爭中謀取利益最大化。與此同時,電子化技術的廣泛應用對金融機構的傳統經營模式、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造成了巨大沖擊,其中蘊含著極大的、新的潛在金融風險。隨著世界范圍內金融業的競爭更加激烈,網上金融業務的整體化發展水平將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我國金融電子化建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盡管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與迅速發展的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相比,與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對金融事業的要求相比,與對金融風險防范與控制的要求相比,我國金融電子化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還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我國金融電子化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總體規劃和標準的約束

        我國金融電子化是在一無規劃、二無標準的情況下起步的。由于缺乏對大規模事務處理系統開發的經驗,在系統建設中標準化意識不強,開發的各類業務系統缺乏統一的業務規范和信息格式標準,即便是同一銀行系統內的各業務系統也無法實現數據的共享,造成社會勞動的浪費,已有的系統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而發達國家金融電子化建設在一開始就按照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根據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原理,在總體規劃指導下,按照一定的標準和規范,分階段、分系統逐步開發和實現。

        2.金融電子化系統的整體效能差

        我國金融電子化當前主要用于對客戶柜臺業務的分散處理。因此,系統規模小,且主要停留在事務處理階段,而缺乏對金融活動中所產生的大量對銀行經營管理和決策有用的信息的采集、加工、分析和利用,無法支持銀行管理和決策職能,銀行的管理和決策仍然以傳統的經驗為依據,使系統的整體效能差。

        3.金融信息通信網絡的規模小、水平低、安全性差

        我國各金融機構雖然都建立了規模不同、采用各種通信方式的城市和全國通信網絡,但除了人民銀行的衛星通信網絡初具規模、通信支持服務較具綜合性以外,其他各銀行的網絡規模都較小,基本上都是采用專線,沒有網管中心的專用事務處理信息傳輸網,不能適應我國金融業務發展的要求。同時,對網絡的安全保護措施不力,許多系統是在十分脆弱的環境下工作,阻礙了我國金融信息系統向深層次發展。

        4.缺乏復合型高級金融管理人才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金融數學、金融工程的迅速發展和銀行業務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滲透,金融電子化又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利用金融數學和金融工程設計、開發金融產品、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務,開拓金融市場,防范金融風險已成為世界范圍內金融電子化發展的新方向。我國現有的金融科技人才從數量上看嚴重不足,從知識結構上看都無法勝任新的應用。我國金融電子化的建設和發展,迫切需要一批既具有計算機應用專業技術知識,又熟悉銀行業務的復合型高級科技人才,在銀行信息系統規劃、設計、開發和運營維護中,發揮著重要的主導作用,成為我國銀行電子化事業的中堅力量。

        二、我國電子金融發展的對策分析

        邁入21世紀,金融電子化已經成為中央銀行制定貨幣政策、強化金融管理、防范金融風險、商業銀行開拓金融業務、提供金融服務和提高自身競爭力的迫切要求。為建立先進、高效的、全天候的金融業務、金融管理和金融決策的金融電子化系統,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加強金融電子化的規劃和管理,完善金融電子化系統的總體框架

        按照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原理,借鑒發達國家支付系統建設的經驗,根據幾年來我國國家現代化支付系統實施的經驗,對現行金融電子化系統進行更新、改造和完善,以建立我國新的金融電子化體系。具體實施步驟為:首先由中央銀行提出基本的網絡互連要求,在借鑒國際標準的前提下,結合我國銀行經營、管理和決策及風險防范等的實際需要,盡快制定我國金融系統的網絡互連接口標準、銀行業務信息傳輸格式標準、與銀行卡工程相關的業務和卡片技術標準、與中央銀行執行貨政策相關的信息采集標準、中央銀行進行監管的業務需要標準、商業銀行開展網上業務和電子商務的相關標準和計算機審計標準;然后,由各家銀行自行決定自己系統的建設方案、建設原則、網絡拓撲結構和設備選型等;最后,由中央銀行負責協調好各銀行之間的關系,建立一個由支付事務處理系統、銀行管理信息系統和銀行決策支持系統三個層次的互相聯系的全國金融電子化管理信息系統。

        2.改變現行軟件開發方式

        目前,我國銀行現行軟件多數是由銀行內部的電子化部門(計算中心)自行開發的,這對于大型的金融電子化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有一定的局限性。金融電子化管理部門的工作重點則應由主要以進行系統開發為主,變為主要從事金融產品的設計、金融電子化的管理和系統維護工作,定期向社會公布我國金融電子化建設的進展和發展規劃,使電子化部門成為信息時代銀行的重要戰略部門。而金融電子化系統的建設策略則采取由銀行的業務部門和科技部門共同合作,由銀行提出具體的業務需求,而系統的建設則外包給專業的軟件公司來承擔,鼓勵更多的專業軟件開發公司參加到我國金融電子化建設中來。這樣,才能開發出更符合國際標準的、更現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統。

        3.加強金融監管,盡快制定電子金融法制

        電子商務時代,電子金融是在全球范圍內運作的,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國際社會系統工程,它涉及面廣,內容復雜,關系到國內和國際。因此,金融行業在不斷進行業務模式的創新、不斷對業務實施電子化和網絡化改造的同時,更要加強對金融監管方面的研究、更要全面了解金融監管所面臨的新挑戰、制定相應的規范和標準,以促進這些新型業務的健康發展,為各行參與電子商務、開拓業務、公平競爭建立一個良好的環境。提供一個透明的、和諧的金融法律是使電子金融活動得以正常進行的保障。

        4.積極促進金融企業的重組、兼并,加強與外資銀行的交流與合作

        由于裝備計算機系統耗資巨大,只有大銀行才有能力裝備,小銀行只有聯合起來或依附于大銀行,金融企業的兼并重組,集銀行、投資、保險于一身,成為金融界的超級服務商,一方面能削減分支機構,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能增加高技術投資的規模效益,能得到優越互補的效果,增強整個企業的競爭力,從而獲得市場競爭優勢。另外,我們和外資銀行在很多方面各有所長,通過加強溝通與合作,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同時,外資銀行之間也存在著更激烈的競爭,為了在中國全面開放零售銀行業務的過程中搶得先機,許多外資銀行也渴望在現階段就與國內銀行開展有關方面的合作。我們應積極利用這一條件,采取多樣化的合作方式,如成立合資經營機構,建立相互關系等,在合作中學習其先進的管理和營銷手段,健全機制,以達到快速發展壯大的目的。

        5.加快培養與引進優秀的金融科技與管理人才

        金融電子化的實現依賴于優秀的金融科技及管理人才。我國金融電子化的建設和發展,迫切需要一批既具有計算機應用專業技術知識,又熟悉銀行業務的復合型高級科技人才。我國應該多途徑、多渠道地培養或引進優秀的金融科技及管理人才,在銀行信息系統規劃、設計、開發和運營維護中,發揮著重要的主導作用,成為我國銀行電子化事業的中堅力量。

        參考文獻

        [1]蘇惠香:試論我國電子金融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財經問題研究, 2001年第10期

        [2]陳靜劉永春:網上銀行技術風險及其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第5篇:電子金融與網絡金融范文

        [關鍵詞]:國際金融電子化問題建議

        二戰以來,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的推動下,加上一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金融電子化已經成為當代國際金融發展的基本趨勢。電子化下的國際金融區別于傳統的金融業,因而針對傳統金融業所設計的法律會不能完全適用。國際金融電子化在其發展中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本文將從歷史和比較法的角度簡單的對此問題予以分析。

        一、國際金融電子化的發展簡史

        各國的金融電子化發展之路是不同的。大體而論,國際金融電子化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1]

        第一階段,金融機構間的電子聯網,其標志為1973年美國將以電話、電報手段建立起來的“聯儲電劃系統”改建為電子化的“聯儲電劃系統”。即建立起聯邦儲備銀行間清算服務的電子計算機系統。隨著計算機在銀行間的應用,銀行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將現鈔、票據流動而轉化為計算機網絡中的信息流動。這種以電磁信息形式存儲在計算機中并能通過計算機網絡而使用的資金被稱為電子貨幣。電子貨幣的出現使傳統的以有形貨幣為調整對象所建立起來的金融法律規范受到挑戰。

        第二階段,金融機構進入國際互聯網(Internet)。1992年國際互聯網協會建立,網上商業活動增多,銀行開始進入國際互聯網增多,在國際互聯網設置網點,進行咨詢服務、促銷宣傳、提供金融市場信息(股票、債券以及其他投資衍生工具市場價格),為用戶進行網上金融證券投資提供便利。

        第三階段,網絡虛擬銀行的建立。1995年11月在美國亞特蘭大設立第一家網絡銀行,該銀行在24小時之內提供銀行業服務,包括儲蓄、轉帳、信用卡、證券交易、保險和公司財務管理等業務。目前,電子化已是西方發達國家金融業務運作的主要方式。

        就中國以言,其發展也呈現出類似的過程。[2]所以我們可以從國際金融電子化的三個發展階段中得出以下結論:金融電子化的發展一方面取決于金融業對信息技術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受制于信息技術本身的發展水平。進而,著者認為要加快國際金融電子化進程就必須大力發展以電子計算機為主導的信息技術。

        二、電子化的國際金融與傳統國際金融的比較

        要認清電子化下的國際金融的性質,有必要對電子化的國際金融與傳統國際金融作一比較分析。

        國際金融電子化的實現與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銀行的業務處理和管理的舊體制,建立了以信息為基礎的自動化業務處理和科學管理的新模式:[3]

        首先,它用電子貨幣的支付方式逐步代替傳統的現金交易和手工憑證的傳遞與交換,大大加快了資金的周轉速度。

        其次,它使金融業從單一的信用中介發展成為一個全開放的、全天候的和多功能的現代化金融體系,可以說,現代的國際金融業,是集金融業務服務和金融信息服務為一身的金融"超級市場"。

        再次,金融業的營業網點已從磚墻式建筑向ATM、POS、網絡等系統轉移,提高了金融業的效率,降低了經營成本。

        最后,它使銀行業務的重點從存、貸款轉向了提供金融服務和信息服務,從而讓銀行的收入結構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銀行以傳統的存、貸款利息作為主要收益來源的局面,將被以提供各種金融服務和金融信息作為主要收益來源所代替。

        三、國際金融電子化所面臨的幾個重要問題

        (一)安全問題

        國際金融電子化意味著金融企業的內部網絡間接或直接接入因特網。任何開立網上交易帳號的人,都有機會利用技術手段獲取內部信息,或者供給金融網絡,從而造成重大的損失乃至產生交易網絡癱瘓的嚴重后果。隨著系統處理能力和網絡速度的不斷提高,網上交易系統的系統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據統計,美國每年因網絡安全而造成的損失高達75億美元。中國的因特網服務提供上、證券公司及銀行業也多次被黑客攻擊。

        就目前來看,國際金融電子化的安全問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網上委托的技術系統被攻擊、入侵、破壞,導致網上交易無法進行;二是委托指令、客戶資料以及資金數據等被盜或被篡改,甚至造成資金的損失。[4]為有效地防范以上問題的出現,首先需要加強技術控制,另外也要加強立法和司法。

        (二)管轄權問題

        因特網是面向世界,無處不在的網絡,全球各地的人都可以按一定的規則加入進來。電子化下的國際金融業的客戶可以根據既定的協議,訪問世界各地的金融機構的站點,而金融機構也因此可以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服務。國際金融的這種跨國界的運作方式,也跨越的各國的法律和金融法規。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管轄權的確定問題。比如,中國客戶登陸美國的一家銀行,成為美國該家銀行的網上客戶,那該銀行是否要受中國金融法的管制?

        目前,各國還未有專門針對網絡銀行的法律法規,對跨國電子金融交易的司法管轄問題也未見一致。[5]

        (三)信用問題

        國際金融業中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欺詐。欺詐人以銀行客戶的名義,向客戶的銀行發出一箱支付命令,指示從客戶的賬戶中劃撥一筆款項到受益人的賬戶。這個受益人就是欺詐人或其同伙。

        如何防范金融欺詐,在票據資金劃撥中,核證問題可以簡化為核對簽字蓋章。但在電子資金劃撥中卻無法使用此方法。另外,在沒有找到欺詐人或欺詐人無力賠償時,那應給有誰來承擔這個損失?[6]這也需加以研究。

        (四)主體問題

        國際金融電子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實現貨幣電子化。從而使銀行從堆積如山的金融紙票(現金、支票和各種憑證)中解放出來。而這種解放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關于電子貨幣的發行主體的范圍界定便是一個。

        當下,對此的看法未盡一致。在美國,對于結算服務提供者的范圍是以聯邦EFT法和各州的法律為基礎的。即是在實施一定的條件下,允許廣泛地參與者加入電子貨幣發行主體的行列。在歐洲大陸各國,以加強金融監管為目的,電子貨幣的發行主體原則上限制于金融機構,并將此作為金融監管的對象。在中國,信用卡的發行限定在商業銀行,并要受制于央行的監管。因而一個迫切的問題是如何協調各國的規定。[7]

        (五)其它問題

        國際金融電子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上述問題外,國際金融電子化的發展還面臨以下問題;信息技術本身的改進問題,技術人才的培養問題,各國的立法協調問題以及各國的司法協助等問題。[8]

        四、有關的建議

        由于筆力所限,著者僅從宏觀角度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信用法制建設

        信用是一個多視角、多范疇的概念,既然它是一個法學概念,就應該在理論和立法上不斷完善它,因此完全有必要加強信用法制的建設。

        加強信用法制建設,為國際金融的電子化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十分重要。要繼續完善立法,強化執法,對關乎市場經濟建設的法律法規要制定好、執行好?!逗贤ā?、《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商標法》、《專利法》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市場法。

        這里還要提一下的是,要強化電子合同的立法和執法建設。對電子合同的規范是電子商務法最為重要的部分,也是電子商務信用機制建設不可或缺的內容。狹義的電子合同法主要包括電子合同的訂立、履行、等總則性規定及各類合同的特殊規定,亦涉及少量管轄問題;廣義電子合同法除包括狹義電子合同法的內容外,還應包括電子合同涉外管轄(連結點的確立等)問題、電子簽名與電子認證等。此處所說的電子合同法從狹義。由于虛擬化的操作,電子合同關系的主體通過電子手段來設立、變更、終止合同,因此必須在保證電子手段技術本身安全、準確的基礎上進一步確定終端用戶的收、發、轉行為的標準。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應當明文規定電子合同要約與承諾的構成要件,對電子錯誤、電子監控等亦應以法律明文規定為宜。電子合同法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實體法中包含了少量程序法條款,主要是合同的管轄問題,建議以法律形式明文規定電子合同交易中的“場所”等問題。通過電子合同,在源頭上保證電子交易行為的信用度是當前的主流思潮。

        (二)建立完善電子銀行業務法。

        各國都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電子銀行業務法。

        首先要制定《電子銀行法》?!峨娮鱼y行法》作為電子銀行市場發展的核心法律規范,應對電子銀行的性質、監管、市場準入、業務范疇與標準、金融創新、法律責任、市場退出機制等做出明確規定。

        其次是《電子簽名法》。電子簽名的問題是目前電子銀行業務發展最大的盲點,因為關于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問題,一些國家現有法律尚未對其做出明確的規范。對此,應借鑒發達國家電子簽名立法的成功經驗,制定符合各國國情的《電子簽名法》。

        再次是《電子資金劃撥法》。雖然電子資金劃撥與票據交換都屬資金收付,但是如上所述,由于二者的當事人不盡相同,法律關系也不盡相同,并且票據是一種無因的可流通的有價證券,而電子資金劃撥中電子化的票據既非無因證券,也不具有流通性,從而根本喪失了票據的特性,所以應當制定獨立的電子資金劃撥法。在該法中主要規定有關客戶與銀行、銀行之間的法律關系、明確電子資金劃撥的法律責任承擔形式、損失賠償的范圍、禁止欺詐等。[9]

        (三)完善監督系統

        完善監管體系的意義在于能夠及時發現并懲戒不誠實的行為。國家可以對數據交換、電子化交易等進行有效的監管,在國際金融電子化下,由于很多電子商務企業在Internet上進行交易,國家基于對電信通信信道的監管權而同時可以對Internet上的電子交易進行監管。

        國家對電子金融信用的監管主要的方式和途徑是規范信用制度、搭建信用公共信息平臺。按照“部門協調、聯合征信、統一管理、分類使用”和“政府發起、部門聯合、相對獨立、逐步社會化”的原則,建立企業信用公共信息平臺,其目的在于將信用信息公布于眾,以此懲戒具有不良信用記錄者。

        除國家監管外,還應建立交易相對人監管制度和企業內部監管制度。交易相對人的監管不像國家監管那樣具有完整性和系統性,一般為個案監管。由于相對人之間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債權關系,相對人一般都不會怠于監管,而恰恰相反,相對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債權而積極進行監督、催促。企業內部建立信用監管體系一般也較為完整、系統,但是一些企業往往不愿意自揭其短,從而影響了內部監管的效果。未來應當強調在企業內部建立相對獨立的會計信息監管結構,強化責任意識,實現自我監管。

        (四)完善電子金融配套法

        電子金融法的發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和一系列相關的法律規范相聯系的,主要有稅收征管法、合同法、國際稅收法、電子商務立法、刑法、訴訟法、票據法、證券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

        現行法律規范對于傳統金融發展起到了較好的規范作用,但面對電子金融新興業務的發展,則相形見絀,難以起到良好的規范作用,如稅收征管法中對于電子商務的規定幾近于零,特別是這種網上支付方式對稅收問題沒有做出較好的規范,因而必須做好法律的修改和完善工作;再如洗錢犯罪在電子銀行業務中發生頻率較高,對此必須在法律上予以有效的規制,這樣才能保證電子銀行業務的健康發展;此外,訴訟法中有關證據的標準等現行規定對于電子銀行糾紛取證極為困難,不利于其發展,對此我們也必須對相關法律進行修改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李輝.金融電子化:法律的困境與出路[J].復旦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5.

        [2]黎孝先.國際貿易實務[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0.486,498

        [3]戴建兵.網絡金融[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7,19

        [4]林丹明熊輝.證券電子商務――網絡經濟時代的證券市場透視[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89

        [5]同[3].102.

        [6]姚立新.電子商務下的金融創新與運作[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143,147.

        [7]同[3]154.

        第6篇:電子金融與網絡金融范文

        湖北推進城鎮化建設迫切需要金融支持

        推進城鎮化建設需要全力做好能源、土地、運輸、資金等要素保障工作,其中資金保障尤為迫切。有觀點認為,金融是推動經濟增長的“第四駕馬車”。因為,金融是資金保障的重頭戲,對城鎮化建設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反過來,推進城鎮化建設也會產生強烈的金融需求。當前,我國農村地區普遍存在金融供給不足的問題,迫切需要推進農村基礎金融全覆蓋工程。

        農村金融網點覆蓋率不高。在前些年的市場化改革過程中,“四大行”普遍從縣域撤并網點,加劇了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空白。據銀監會統計,全國銀行業機構網點平均每萬人擁有1.34個,而農村銀行網點平均每萬人只有0.36個。2009年,中部地區有287個鄉鎮沒有金融機構營業網點,廣大農村則更是空白。即使在相當數量有銀行網點的鄉鎮,受金融產品和服務能力制約,金融服務的充分性和滿足度也參差不齊,整體水平不高,農民享受的金融服務與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

        農村居民金融需求滿足率較低。一是貸款需求滿足率低。到2010年末,全國農村人均農戶貸款為0.38萬元,僅為城市居民貸款的31%。60%以上的農戶無法獲得發展農業生產所需的貸款。二是存取款不暢。根據對黃岡鄉鎮的抽樣調查,68%的被調查人認為居住地5公里以內沒有銀行網點,也沒有其他存取款渠道,辦理存取款業務不方便。三是基礎性金融產品缺乏。農村居民在使用信用卡、網上銀行、代收代付等方面的比率都遠遠低于城市,代客理財、證券基金、貴金屬買賣等城市早已普及的金融產品,在農村地區更是罕見。因此,與貸款需求相比,由于農村基礎金融設施建設落后,解決結算、理財等基礎性金融服務的問題也非常迫切。

        涉農貸款投放力度有待加大。受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矛盾的影響,金融機構投放農業貸款的積極性不高。如根據2010年央行《農村金融服務報告》統計,縣域基礎設施貸款和其他貸款分別為1.56萬億元和5.44萬億元,兩者占到涉農貸款總額的59.5%。農村存貸比為69%,比全國水平低10個百分點,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農村資金外流的現象。當前,湖北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無論是促進產業發展,還是加強城鄉建設,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除財政和民間資金外,金融資本參與也是一個重要方面。

        縣域金融競爭活力不足。目前,湖北農村金融主要是農信社、農發行、農行三足鼎立,其他金融機構參與較少。如2010年末,中小股份制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中小金融機構的涉農貸款在農村總貸款中占比僅為16.2%,不到全省中小金融機構貸款在全省總貸款占比水平的一半,這說明農村金融供給高度集中,農村對中小金融機構的吸引力不強。同時,農信社和農發行并非完全意義的商業銀行,受政策影響大,結算網絡也以農村為主。農業銀行作為跨越城鄉的大型商業銀行,歷史上與“三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特別是股改上市后,被賦予“面向三農”的市場定位,更需要發揮好網點、網絡和產品優勢,強化農村商業金融主渠道地位。

        加大城鎮化建設中主導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湖北推進城鎮化建設,關鍵是產業發展,帶動縣域城鎮和農村小城鎮建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離不開有力的信貸支持。為此,湖北農行計劃在未來5年內,提供1000億元信貸額度,其中2013年提供200億元,加大對縣域主導產業的支持力度,增強產業對城鎮化建設的支撐能力。到2013年底,率先在“強化一個導向,推進三個金融全覆蓋”上取得突破。即以支持農業現代化為導向,促進農業生產增產提效,鞏固城鎮化建設的基礎。強化對縣域優勢經濟的金融服務,率先形成對國家級及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縣域重點旅游景區、縣域20強企業的金融服務全覆蓋,實現金融服務“有存款賬戶,有金融服務方案,有明確的工作目標,有跟進的行動和效果”。

        支持現代農業發展,鞏固糧食生產基礎。根據農業生產現代化、集約化、商品化趨勢,大力支持農民種養大戶和家庭農場;新型村級經濟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轉移就業的加工大戶、流通大戶和個體工商戶等三類客戶群體,培育以農業科技能人、種糧帶頭人、農民企業家為代表的職業農民。農行圍繞湖北省農業戰略格局建設,大力支持“三個農業”(即設施農業、機械農業、信息農業)建設,“四種農業發展模式”(即土地入股模式、訂單農業模式、“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和龍頭企業帶動鎮域“四化同步”發展模式),以及“四類農戶群體”(即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的農戶,專業合作社帶動的農戶,農村市場、流通企業帶動的農戶,網點周邊特色產業村、信用村的農戶)。

        支持優勢農產品加工,助推農業強省建設。對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行名單管理。到2013年末,對符合條件的龍頭企業信貸服務面達到70%以上。圍繞農產品加工“四個一批”工程,以及省域十條重點農業科技產業鏈建設,積極支持核心企業規模化和集團化,為企業上市、兼并、重組、收購等市場化資本運作提供投行服務,幫助企業組建跨區域的大型企業集團。完善“龍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的組織體系,支持農戶以資金、土地、勞力、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股入股,發展訂單農業。支持省級及以上的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培育區域化的農產品產業集群。

        支持縣域特色經濟發展,促進縣域小城鎮建設。以支持優勢鎮域經濟發展為重點,積極培育一批具有樣板作用的工業重鎮、商貿重鎮和產業園區。根據湖北的磷礦資源和水利優勢,著力支持宜昌、襄陽、荊門地區的優勢磷化工企業,以及十堰、恩施境內的優勢小水電項目。在省政府確定的60家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中,大力支持一批講信用、有潛力的優質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升縣域產業集聚能力。以縣域105個開發區和省級工業園區為重點,大力支持園區骨干企業,納稅大戶和優質個人客戶,積極為國家級和省級科技創新重大項目等新興產業提供信貸服務。

        支持農村民生經濟發展,提高城鎮化質量。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改善民生,圍繞農民工進城和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積極支持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商業金融需求。有重點地介入主體清晰、投資明確、商業運作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選擇性支持通過農民集中連片居住、以指定地塊出讓收入作為還款來源的集體土地整治和新農村建設項目。探索與農村醫療改革相適應的信貸介入方式,支持縣域文教衛體產業的龍頭企業。積極支持全國性大型房地產公司在縣域設立的子公司,以及優質房地產的續開發項目。

        大力提升城鎮化建設的基礎金融服務能力

        實施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也是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方面。以農行湖北省分行為例,當前,湖北農行對縣域經濟初步形成了三個全覆蓋,即營業網點對縣城全覆蓋,新農保業務對試點縣全覆蓋,轉賬電話對行政村全覆蓋。但相對城市而言,農村基礎金融供給依然不足,給城鎮化建設帶來了系列難點。解決這些問題,除政府引導、加大投入外,農業銀行也要承擔起大行的責任,提升農村基礎金融服務能力,推進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

        發揮好金穗“惠農通”工程對城鎮化建設的積極作用。金穗“惠農通”工程,是農行面向廣大農村地區,以現代結算網絡和電子金融產品為依托,建立的以轉賬電話為重點,POS機、農商通、自助終端為補充,網上銀行、短信通等產品為延伸的農村電子金融服務網絡平臺。下一步推進金穗“惠農通”工程,要著力發揮好其對農村城鎮化建設的三個積極作用。一是為農村“資金流”和“業務流”提供渠道。通過向農村地區提供電子金融產品和網絡,彌補農村銀行物理網點不足,促進農村生產要素向城鎮集中,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創造條件。二是帶動“政策流”和“信息流”。以轉賬電話、惠農卡、網上銀行等現代電子金融產品為載體,加快信貸資金、新農保資金的歸集和發放,在傳導惠農政策的同時,支持農民增收,鞏固新型城鎮化的基礎。三是促進農民思想觀念轉化。在同步推進過程中,加強宣傳引導,在讓農民感受到黨和政府溫暖的同時,積極支持農民接觸網絡,了解外部信息和現代金融知識,促進思想觀念由“鄉”向“城”轉變。

        明確提高農村基礎金融服務能力的重點領域。在加大對農村網點投入,擴大輻射范圍的同時,推進金穗“惠農通”工程建設,提高對四個地區的電子金融服務能力。一是以供銷社“新網工程”覆蓋的農資店,商務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覆蓋的超市、村級綜合服務社及個體商戶為重點,解決農民生產和生活資料購置、小額現金存取流轉等金融需求。二是以位于縣、鄉、村電信、移動、聯通服務站為重點,解決農民通訊繳費、小額現金存取流轉及賬戶查詢等金融需求。三是以鄉鎮財政所為重點,解決農民“新農?!?、“新農合”個人費用繳存、財政各項惠農資金領取等金融需求。四是以村組干部、致富“能人”為重點,解決農民小額現金支付、轉賬結算、賬戶查詢等金融需求。

        改進推進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的工作方法。緊緊圍繞“強農惠農富農”這個核心任務,持續推進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一是結合全省“四化同步”發展趨勢,將信貸資金強農、結算渠道惠農、高端產品富農相統一,促進城鄉金融服務均等化。二是結合金穗“惠農通”工程下鄉進村,加強與縣鄉級政府的業務合作,通過聯合培訓、布放宣傳冊、建立短信提示平臺等方式,大力宣傳金融法律法規和現代金融產品,促進傳統農民向現代農民、信息農民和科技農民轉變。三是結合農村基礎金融全覆蓋工作推進,深化與政府部門和其他涉農機構的業務合作,將農行金融服務網絡與供銷合作社、通信運營商、中國煙草、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小額貸款機構等農村經濟組織的服務網絡相融合,延伸金融服務,形成支農合力。

        加快推進與城鎮化建設相適應的金融創新

        金融創新是提升金融服務與經濟發展契合度的不竭動力。當前,湖北縣域經濟進入以城鎮化建設為重點的發展機遇期,經濟主體、產業結構、發展方式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必須持續推進金融創新,適應新時期縣域經濟發展轉型的要求。

        創新金融服務理念。堅持支持“四化同步”發展的服務理念,處理好金融支持城鎮化建設的三個關系。一是處理好鞏固農村基礎與促進城市帶動的關系。以支持農業現代化為基礎,在穩定和發展農業生產的前提下,提升“四化同步”,帶動農村富余人口向城市轉移。二是處理好政府主導和金融支持的關系。按照“黨政主導、農民主體、規劃先行、產業支撐、體制創新”的原則,在政府規劃和政策支持的范圍內,堅持商業化原則,確保“三農”業務發展“成本可控、風險可控、發展可持續”。三是處理好集中與分散的關系。堅持“城鄉并舉、雙輪驅動”發展戰略,既要支持城市增強吸納就業功能,也要促進村級、鎮域和小城鎮經濟發展,為“四化同步”創造條件,實現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

        第7篇:電子金融與網絡金融范文

        [關鍵詞] 計算機技術網絡經濟電子商務

        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特別是在計算機信息技術發展的推動下,人類正在步入信息社會時代。在過去將近兩個世紀里,由于鐵路、無線電、電話、內燃機、電視、電影、噴氣飛機及微電子技術的發明及相輔相成的作用下,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并改變了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在未來的100年中,人類的經濟與社會將會發生更大變化。這里有很多影響著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課題值得研究。像經濟學家們所關注的21世紀的世界區域經濟發展的格局、經濟全球化會否逆轉、世界貿易體系、政府對經濟的集中管理與分散管理、人力資源開發及數字經濟的管理等問題。

        美國的經濟發展多數是依靠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有這個未來經濟的命脈做為依靠,美國才會成為最發達的、經濟最具實力的大國。中國中央黨校副教授曹新認為,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不斷興起,國力競爭日益激烈,人類正在經歷一場全球性科學技術革命。

        一、計算機網絡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1.計算機網絡飛速發展促使網絡經濟的出現與發展

        最近一二十年來,計算機技術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速度驚人。美國大型計算機經過40年的發展才生產10多萬臺,小型機用了20年時間就生產了100多萬臺,而微型機僅僅在10年時間竟生產了1000多萬臺。而隨著計算機網絡的出現與發展,互聯網一出世就呈幾何級數迅速膨脹。

        當今時尚而流行的網絡經濟或網絡經濟學,就其內容而言,實際是互聯網經濟(Internet Economy)或互聯網經濟學(Internet Economics ) ,它是一種特定的信息網絡經濟或信息網絡經濟學,是指通過網絡進行的經濟活動。這種網絡經濟是經濟網絡化的必然結果,它是與電子商務密切相連的網絡產業,既包括網絡貿易、網絡銀行、網絡企業以及其他商務性網絡活動,又包括網絡基礎設施、網絡設備和產品以及各種網絡服務的建議、生產和提供等經濟活動。

        2.經濟的發展又對計算機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計算機網絡促使網絡經濟的發展,但同時,隨著電子商務、電子貨幣、電子政務等的發展,又對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需要加強網絡建設,通過TCP/IP來構建一個全方位的公共通信服務的網絡互連,增強web功能;還要加強相關軟件技術的開發,以切實滿足構筑新形態商務活動應用環境的需求,如Java技術、xml技術及組件技術等等。同時,網絡安全問題對電子商務等活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這就需要加大網絡安全建設的步伐,盡快建立全方位的網絡安全體系(如OSI安全體系),對數據進行加密,建立各種認證系統,以使得網上交易等一系列活動能夠安全準確的進行,這也是網絡經濟能夠生存發展的最基本的條件之一。

        二、以計算機為中心的信息技術革命仍將繼續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浪潮的興起將成為“世紀工程”,它將成為全球的神經中樞,使人類居住的地球就如同一個具有高度智慧的“大腦”。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趨勢,這是因為:其一,預計未來20年,半導體芯片集成度每18個月翻一番,被稱之為“摩爾定律”的發展趨勢還會繼續。而與之并行的處理技術使計算能力每兩年提高一個數量級,截止到2006年計算能力已達到每秒千萬億次級。其二,信急產業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據統計,2000年全球電子產品市場規模已達到1.3萬億美元。其三,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高速增長。全球互聯網用戶從1996年不足4000萬戶增長到日前的2.6億戶,據統計到2005年底已經超過10億戶。未來10年,全世界國際貿易可能將會有三分之一通過電子商務實現。

        三、計算機網絡發展對經濟的影響

        全球信息網所引發的漣漪效應已經遠達網絡的瀚海之外,并且已經沖擊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引發了一波又一波新的浪潮。這不是媒體業界所受的巨大沖擊,也不是人際通訊的新奇工具,而是經濟結構的全新變化,以及整個社會結構的變化。

        在國際貿易方面,貿易大國都很重視知識產權保護,“電子數據交換”又推動全球廠商實現了信息服務一體化,而電子商務的發展更是引起了國際貿易的機制深刻而廣泛的變革;在國際金融方面,電子金融服務等“虛擬銀行”正在取代很多傳統的銀行,銀行與客戶之間的交易將通過電話、電腦和自動柜員機(ATM)等電子技術手段進行,同時,電子金融期貨交易也全面啟動;在國際投資方面,網絡金融正在吸引更多的全球投資者,他們正在努力爭奪新一輪的國際投資的有利地位,并將國際投資的重點目標指向新興市場特別是東南亞地區,這些發展使得傳統的投資模式發生變化。

        四、充分利用、發展計算機網絡,促進經濟更大繁榮

        1.推動計算機技術發展,適應經濟發展需求

        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已經遍及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可以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技創新,它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幾乎滲透到每一個經濟部門,同時經濟的發展也呼喚計算機技術的更快進步與創新。因為隨著網絡經濟的繁榮,電子商務、電子銀行、電子金融等的深化發展,一系列網絡及計算機問題隨之出現,如網絡安全問題、多媒體傳輸及網絡速度問題等等都急需解決。這些都需要我們不斷地推動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

        2.企業要重視自身網絡的建立,開拓新的營銷渠道

        隨著網絡用戶群的增加,互聯網成了商機無限的重要市場,各企業應該重視網絡營銷的新渠道,建立自身的網絡體系。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入互聯網,就連原來不看好互聯網市場的微軟公司在1995年底也猛然覺醒,總裁比爾蓋茨發出了“我們要全力擁抱并拓展英特網”的誓言。

        近年來,有實力的大公司都在開發內部網絡系統。企業內部網絡系統實際上是網中之網,既可獨立成網,又可連接國際互聯網絡,可內可外,一魚雙吃,優越性極大。內部網絡系統對企業技術數據庫、研究開發、產品設計、工藝流程、管理方式、市場營銷、售后服務、技術反饋等,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美國的通用公司、波音一麥道公司、德國的寶馬公司、意大利疲累里橡膠公司、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東芝電氣公司和花王公司等數億功績的大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內部網。其中有些公司還擁有自己的衛星通訊系統。

        3.重視人才培養和教育

        網絡經濟實施的基礎是人與電子工具的緊密結合。作為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網絡經濟所涉及的人才包括各個層面,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數據標準化建設和處理、以及貿易、海關、工商、稅收、交通運輸等多個行業。網絡經濟目標的確定、擴展、組織規劃的實施都是在相應的技術環境、經濟環境以及人文背景下由各方面的人共同確定的。離開電子設備目標、組織、規劃的制定者或缺乏這方面的人才,網絡經濟是難以運行的。網絡經濟是現代信息技術利用的結果,沒有相當的技術人才也是根本辦不到的。網絡經濟的具體運作過程是商務理論、商務實踐與電子工具的有機結合,也需一大批實施網絡經濟的復合型人才。

        然而,網絡經濟人才的培養目前還是個薄弱環節。發達國家已經開始關注這個問題,并采取措施著手解決這個問題,我國目前對這一問題也引起了充分注意,并積極加強重視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和教育。

        4.完善法律法規保障

        網絡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社會變革,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而且也引發了一系列新的社會關系,帶來了很多以往社會發展中從未出現的問題。法律是社會關系的調節器,法律的發展總要受到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國家現在已經明顯地感覺到傳統的法律條文在解決新型的信息技術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時的滯后性。因此建立良好的法律環境,是網絡經濟良性發展的又一重要保障。

        目前,網絡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法律問題主要有:電子交易的安全性問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個人隱私保護問題、電子合同的法律保障以及電子數據交換的法律支持等等,這些都迫切需要制定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以保障網絡經濟的健康發展。

        在未來的幾十甚至幾百年中,計算機將是我們生活、社會、經濟以及一切發展的靈魂。而對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競爭、國力競爭,我們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做一名經濟大潮與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推動者。

        參考文獻:

        [1]蕭現:《全球網絡經濟》,[M].華夏出版社,1999

        [2]紀玉山:《網絡經濟》,[M].長春出版社,2000

        [3]烏家培:《信息經濟與知認經濟》[M].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4]黃亞鈞:《知認班濟論》,[M].山西經濟出版社,1998

        第8篇:電子金融與網絡金融范文

        劉建忠

        中國建設銀行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

        1987年進入中國建設銀行, 先后從事建行多條業務線的工作。 1999年參與籌建中國建設銀行電子銀行部, 并歷任電子銀行部處長、 總經理助理、 副總經理。 全程參與建行個人網銀、 企業網銀、 手機銀行、 短信金融服務、 善融商務等各項產品的設計、 研發及運營推廣。先后獲得 “中國客戶服務突出貢獻獎” 、 “首屆中國電子金融金爵獎” 等多項榮譽。

        2012年, 建行的重頭戲之一是推出了 “善融商務” 。 這是以專業化金融服務為依托的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臺, 為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和個人客戶提品信息、 在線交易、 支付結算、 分期付款、 融資貸款、 資金托管、 房屋交易等全方位、 全流程的專業服務。

        與傳統電商相比, “善融商務” 最大的特點是 “亦商亦融” , 為參與 “善融商務” 的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提供更便捷、 實惠、 全面的金融服務, 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問題, 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 自 “善融商務” 推出以來, 社會各界反響熱烈, 市場反映良好。 截至目前建行入駐商戶過萬, 注冊會員數十萬, 融資規模近10億元, 交易額突破35億元。

        “善融商務” 實現了電子商務和金融服務的深度融合, 消費者通過該平臺進行的交易行為、 物流信息等, 都能成為用戶信用指數的參考, 從而和貸款額度相關聯, 有助于交易雙方在建行建立良好的商業信用。 “善融商務” 的信用記錄將成為客戶寶貴的資源, 信用良好的客戶在平臺上發出貸款申請, 即可優先獲得相應的貸款支持, 大大節約交易成本、 提高交易效率。

        另外, 我們還借助在客戶資源、 品牌價值、 服務網絡等方面的優勢, 幫助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拓寬銷售渠道, 在現階段暫不收取交易傭金和店鋪租金, 并對交易支付結算手續費實行優惠, 對優質商戶免保證金, 幫助經營業績良好的商戶免費做宣傳, 讓客戶和商城一起成長、 壯大。

        2013年, 建行將加大在 “善融商務” 上的營銷投入, 開展豐富多彩的營銷活動, 通過體驗 “善融商務” 、 限時搶購、 秒殺、 降價競購等活動, 以有吸引力的商品優惠, 吸引客戶, 提高 “善融商務” 知名度, 促進應用, 實現 “善融商務” 商戶、 客戶雙線增長的目標。

        此外, 建行在國際互聯網網站推出的 “悅生活” 服務, 是2013年又一項重點工作, 旨在為客戶提供更加方便、 快捷的繳費支付體驗。 圍繞于此, 建行也將開展系列營銷活動。

        我推薦

        “中國好聲音” 節目的營銷推廣讓我印象深刻。 因其回歸純音樂的節目定位和強大的群眾基礎, 懸念、 熱點話題接連出現。 而電視、 網絡、 微博多方聯動, 更是將 “中國好聲音” 打造為一個出色的 “事件營銷” 案例。 其中 , 微博矩陣的力量非常強大。 每個評委和參賽選手都開通了 個人微博,通過互動提高知名度, 增加人氣。 線上線下的共同配合, 將該節目打造成為2012年最受追捧的熱點話題之一。

        我觀點

        2013年, 就電子銀行來說, 我們關注的關鍵詞是精準營銷、 網絡營銷。 我們會對這兩方面的內容進行深入研究, 對客戶群體進行更準確地定位, 對客戶需求進行更深入地分析, 以便開展有針對性的營銷。

        第9篇:電子金融與網絡金融范文

        (一)金融電子化的概念

        金融電子化是指采用各種電子化設備、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化技術手段以實現各類金融業務處理自動化,從而為客戶提供多種快捷方便的服務,并為各級管理者的經營決策,提供及時、完整、科學、準確信息的過程。

        (二)金融電子化的發展背景

        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與全球金融活動的高度緊密結合,使全球金融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電子金融時代。早期的金融電子化主要是把計算機應用于銀行傳統的存、貸、匯等各項金融業務的處理中,實現會計賬務和各項金融業務的電子數據處理。7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金融計算機日趨成熟和擴大,以銀行為主的金融界也不能滿足于對傳統的存、貸、匯業務實現了電子數據處理,推出了許多新的金融業務服務品種。如自動取款機(ATM)、商業網點電子資金自動轉賬(EFT-POS)、電話銀行、家庭銀行以及剛剛起步的網上銀行。

        金融電子化是世界范圍內的一場金融革命。目前,全手工操作的銀行體系已經走向消亡,更加講求速度和安全的現代化電子清算體系已建立,促進了資金在全球范圍內快速流動。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資金在跟著電子信息這個太陽走。”

        二、我國金融電子化現狀

        我國金融電子化相對西方國家起步較晚,但在金融電子化建設進展神速,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70—1980年,銀行的儲蓄、對公等業務以計算機處理代替手工操作;第二階段大約是80年代到90年代中,逐步完成了銀行業務的聯網處理;第三階段,大約從90年代中到90年代末,實現了全國范圍的銀行計算機處理聯網,互聯互通;第四階段,從2000年開始,隔行開始進行業務的集中處理,利用互聯網技術與環境,加快金融創新,逐步開拓網上金融服務,包括網上銀行、網上支付、手機銀行等。

        三、金融電子化對金融業的影響

        (一)金融電子化給金融業帶來的積極影響

        1、金融電子化提高了金融服務效率。金融電子化使支付、轉賬、匯兌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24小時服務于大眾,所帶來的是大量的資金金融體系內部流動,減少了紙制貨幣的使用,從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銀行等的資金來源。此外,20年前如果要想在中國炒股,就必須天天到證券交易所,口頭傳達指令,進行所謂的黑板交易,而如今,大家可以足不出戶,坐在電腦桌前,互聯網幫我們搞定一切,交易也不必采用電話操作,動一下手指就可以。效率的提高帶來了便捷的操作方式,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2、拓寬了金融服務領域,降低了成本。隨著金融電子化的實現與進一步發展,使得金融業與企業、事業單位之間的合作更加密切,金融機構從原先的單一業務經營,變為了混合業務經營,也加大了金融行業內部的協作與配合。

        3、金融電子化使得監管更加到位。央行可以利用計算機設備實時監測到各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狀況、各種比率指標,如果發現任何不合理的業務可以馬上采取制約措施。此外,當金融機構間出現了流動性問題,通過計算機系統可以立刻實現同業拆借,降低了風險。

        (二)金融電子化帶來的問題

        1、系統安全風險。由于金融電子化系統直接與資金的遷移相聯系,必將成為金融系統內外不法分子攻擊目標,而且此系統是由內外部眾多用戶參與,范圍廣、實時要求高、復雜的網絡系統,稍有疏忽或任何一個小的漏洞就可能會導致毀滅性的結局。

        2、缺乏戰略性規劃。由于我國計算機硬件平臺和軟件依賴于國外,目前各銀行金融化建設方面各立門派,不相往來,使得很難完成各類信息共享,引起計算機信息資源浪費。體系不統一,造成人力、物力的高投入,維護高成本。而且正在運行的很多系統相互獨立,難以完成系統之間的動態交互和信息共享,系統整合比較困難,標準化難以實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青青草原男人的天堂 | 亚洲日韩中文字综合Av | 精品国产偷窥丝袜在线拍国语 |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 日本色色的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