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師考核意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義務教育;績效考核;設計原則;360度;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16-0224-02
為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改善教師待遇,更為了兼顧校際間的公平,縮小教師與公務員以及其他城鄉教師人群工資收入的差距,國務院常務會于2009年1月1日通過了《關于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這個指導意見的實施,教師的工資因此分為了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兩大塊,而績效工資又分為基礎性和獎勵性兩大部分。其中,基礎性績效工資處于主導地位,高達70%,而對于只占30%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就得看老師們的工作業績[1]了,多勞多得,做得越多越好,工資就會越高。
簡單地說,績效工資就是按工作的多少以及成效來給予不同報酬的,勤勞奮斗的教師們,工資自然較其他教師的工資高,比如一線教師、骨干教師以及其他有突出貢獻的工作人員[2],他們的努力讓他們都比別人獲得更好的待遇。但是,我們不能胡亂地給予績效工資,我們必須對教師們進行績效考核,對教師的工作進行綜合性的評定。這不單單是看教師的教學成果,對于她們的工作過程,她們做的所有事情,乃至他們的思想道德覺悟都要進行綜合的評價,所以我們說這是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的統一。
一、如何進行績效考核
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教師的工作也因此變得更加富有創造性,因此,教師考核體系也應多元化,向全方位發展,而我們發現,360度考核方法恰恰適應了現代教育背景對中學教師績效考核的要求。
(一)360度考核法的內涵
360度考核法是目前比較科學合理的一套績效評估系統,又稱為全視角反饋評價或者多來源反饋評價系統。它是一種發展性績效評價方法,其核心在于“反饋”,即通過對多方面收集的不同信息進行分析和公開討論,為被評價者提供建設性建議,從而有效地促進被評價者行為的改善,促進個人與組織的共同發展。
(二)崗位分析
崗位分析是教師績效考核的重要前提條件,它對規范教師行為、明確教師職責具有重要意義。教師的績效考核應該以教師的崗位分析為依據,必須根據各類各級教師崗位要求和技能規范,制定崗位說明書,明確任職條件、崗位職責、考核標準等,使教師責任明確,目標清晰,從而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評價主體
用360度考核的基本原則,并結合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考核的實際情況,評價模型可包括四個主體。
1.教師自評。自評是360度考核的重心,在考核過程中,每個教師都應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全面、系統的自我總結和分析,并據此設定未來的目標。自評的目的就是可以讓我們發現一些隱性的評價內容,從而使得教師更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更好地促進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2.相關領導的評價。相關領導主要是指主管教學的學校領導、年級主任、教研組長等。他們可以作為教師績效考核的主要組織者。他們與被評價者在教學活動中交往密切,對教師的具體情況很了解,這有利于綜合平衡、統一標準和把握尺度,能夠客觀地評價事實所在。
3.同事的評價。與自己一起共事的人,必定是最熟悉自己的人。不過,同事的評價意見在有些情況下會存在主觀性,人云亦云,所以應該單獨收集才能更加客觀。在進行評價的時候,學校應引導全體教師做到尊重和公平,用公正的眼光看待每位教師的工作,防止出現言過其實或借機打擊報復的現象。
4.學生及家長的考評。學生是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他們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有著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斷,所以,對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水平、教學效果的評價,學生是最適合的人選了;而學生家長作為學生的父母和教育的投資者之一,有權利對教師進行評價,同時這樣也可使家長更加了解學校和教師,形成家校合力。
(四)考核指標的設計
評價教師工作績效的關鍵是制定全面合理的績效考核標準??己说闹笜思纫w現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水平,又要將學生發展的好壞與教師的績效評價聯系起來,在制定各指標權重時,可傾向于教師的育人效果,具體權重可根據各校實際情況而定。通過對教師勞動特點的歸納總結,我們初步構建了教師的考核指標,如表1所示。
在指標體系中,對于科研成果、教學工作量等可直接測量的指標,我們可以直接取其測量值;但是對于師德、育人效果、工作過程等難以量化的指標,我們就必須采用其他方法,360度績效評價方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評價主體對其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模糊轉換,將其轉化為得分。
表1 義務教育教師考核指標
(五)績效考核的步驟
步驟1:組建360度績效考核評價隊伍。這一方面要慎重考慮,一定要選那些與被評價者在工作上接觸多、沒有偏見的人充當評價者。
步驟2:設定考核項目。確定實施考核方法后,應結合本學校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被考核者,要基于崗位特點、工作職責、職務等來精心設計,并且對關鍵指標要賦予更高的權重;其次,對于同一被考核者,不同的評價主體,也應編制不同的評價問卷。
步驟3:對評價者進行訓練和指導。選出的評價者對各方面的了解肯定是有限的,所以必須進行培訓,提供如何對他人進行考核和向他人提供反饋的訓練和指導。
關鍵詞: 過程考核; 教學實踐; 創造性思維;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 G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3)01-0091-02
考核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既是檢查學生把握課程綜合知識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檢驗教師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具體體現。國外眾多高校已經建立了一套適合自身教學理念和特色的、科學的課程考核方式[1],而國內高校目前所普遍采用的課程考核方式仍比較單一,多以試卷考試加模糊的平時成績構成學生該門課程最終的考核成績。《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2]。因此,改革高校課程考核評價方式,以多樣化的考核內容和考核方式來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必然選擇。過程考核逐漸受到重視[3]。在分析了目前國內教學方法和課程考核方式存在的不足的前提下,筆者對以過程考核促進課程教學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進行了實踐探索。
一、目前我國高校課程考核方式存在的不足[1]
隨著我國人才評價標準的不斷完善,我國高校也在不斷進行著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但受教學內容、師生比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在課程考核方式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考核方式普遍單一化
目前課程考核方式仍以較易操作的閉卷式試卷考核為主,無法真正反映學生的實際能力,也使學生將大部分精力花在強制性的記憶方面,缺少創造性的學習體驗,與培養創新型和應用型人才的目標不符。
2.考核注重終結性考試,而忽視過程性考核
目前在很多課程考核中,雖然也采取了終結性考試和過程性考核相結合的結構評分方式,但平時成績比例較低。這種考核比例使學生不重視平時的考核,而將主要的精力放在最后的終結性考試上,使學習無法體現連貫性,學習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3.對考核方式還缺乏細化標準
有一些選修課程和小課程采用了論文或者小組討論等考核方式,但還沒有形成細化的評價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些考核方式的應用及公平性。
二、目前國內教學方法存在的不足[2]
1.填鴨式教學方法仍然是現今大學課堂上的主流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學方式下,老師一味講解和講述,學生抄筆記,知識只是單純地從書本借教師之口傳遞給學生。
2.多媒體教學由于其生動直觀、可控性強而受到重視,已走進了越來越多的大學課堂,但同時也產生了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一種情況是教師在課堂上照讀課件,缺乏深入講解的狀況時有發生,與學生互動極少。另一種情況是課件中圖片、視頻、公式繁多,上課時令人目不暇接,卻缺少深入生動的言語講解、提問、討論和推理演算,學生被動地跟隨課件快速翻頁,課堂教學效果差。
3.啟發式教學弊端。是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的認知水平,采用啟發、誘導的方法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相比較而言,啟發式教學方法較前二者先進了許多。但是在定位上,教師的任務仍然側重于“教”,而學生的任務仍然側重于“學”,學生更多的是沿著教師所啟發的思路去考慮問題,他們的創造性仍然無法很好地被培養和激發。
三、以過程考核促進教學的教學實踐
在課程教學過程中,以過程考核來促進教學,首先要讓學生清楚了解過程考核的目的、重要性和嚴格的評價標準。過程考核的直接目的是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及開拓創新的能力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新能力,將已有知識和信息儲備與新學知識相關聯,并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相關書籍內容進行擴展,進行分析、綜合、判斷和應用,提出自己的創造性問題和想法。使學生了解過程考核的根本目的,并引導、敦促學生認真對待、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與、高質量的完成,將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自主學習和創新設計能力。在課程考核中,將過程考核規定比較重的比例(例如50%以上),并制定嚴格的評價標準且嚴格執行,可以避免單一的閉卷考試的負面效應――一部分同學只為拿學分而在課程結束前臨時抱佛腳復習參加考試。教學相長,教師應備課更加認真更加充分,準備更為充足的材料,課堂上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與學的氣氛濃郁,那么課程教學的質量就得到保證。
在課程開始時,按慣例要告知學生本課程的背景、課程的主要內容和教學計劃、教學目的、參考書目、課程的組織、課程要求、課程考核方式和考核標準、課堂要求,使學生對該課程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了解過程考核的嚴肅性和重要性。
除了課程的期末閉卷考試,在課程進行中間主要采取兩種考核方式,即課堂參與和小組討論。其中課堂參與占課程考核總評成績的10%,期末考試占50%,小組討論占40%。
1.將學生的課堂參與納入課程考核
參與式教學法,是讓學生“參與”教與學的整個過程,使學生感到自己不僅是教學過程中被動接受知識的“受體”,而且是參與教學過程的“主體”的一部分。采用參與式教學方法,師生互動必將加強,教師和學生都需要做更多、更充分的知識和材料準備,教與學、以及討論的氣氛將非常活躍。已經有很多教育研究者對參與式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索和實踐[3-5]。
將學生的課堂參與納入課程考核,以促進教與學,提高教學效果,主要采用課堂提問的方式,包括教師提問和學生提問兩個方面。
(1)教師提問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積極回答有理有據者得2分,回答內容與所提問題不相關者不得分。
在課程教學中,老師無疑處于主導地位。要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教師必須在課堂講課過程中進行啟發和引導,教師提問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對學生來講,一門新課程意味著新的知識領域,對新的課程內容會感到非常陌生。但新的課程內容必然與已修課程有所關聯,并且一定是建立在最基本的基礎理論課程內容之上的。所以,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要善于將新知識與背景知識相關聯,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體系,對新知識、新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刺激學生由單一接收信息轉而進行知識關聯和思考,提高了課堂上學生思維的緊張度,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和上課的樂趣,從而也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2)學生提問
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進行思考,問題不論大小深淺皆可提問。學生提出一個與講課內容相關的問題可獲得2分的課堂參與考核分數。
開始時,學生可能不適應或者不知道該如何提問,這就必須改變講臺上教師照本宣科、講臺下學生全盤接收的局面。一方面,老師進行積極、充分的材料準備,在課程中引入與該章節內容相關的科學前沿研究和問題,由于其前沿性和未知性,可在很大程度上調動起學生的思索興趣和提問、討論的積極性,這樣堅持下來,學生的提問意識逐漸增強,敢于提問;另一方面,鼓勵、引導學生課余時檢索、閱讀一些與課程相關的文獻資料并進行分析,從而擴展視野、拓寬思維,提高提問的能力。隨著課程內容的推進,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慢慢增加,課堂自由度提高,學生積極思索,加強了與已有知識儲備的關聯,并能提出問題,課堂討論氣氛濃郁,師生互動加強,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得到加強,提高了教學效果,并且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
2.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包括書面報告(20分)和口頭報告(20分)兩部分。具體操作內容如下。
以每一章的主題為題,以同寢室成員為小組,各成員獨立查閱文獻資料,按照內容要求進行小論文創作(書面報告),不得抄襲,出現雷同報告,否則不得分并反扣該次作業分;然后小組內討論、分析、綜合、提出問題,做成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做10分鐘的報告(口頭報告),與全班同學進行互動提問和討論。此時,學生成為完全的主體,從內容到形式、以及課堂的活躍程度都由做報告的小組同學來操控,教師起引導作用。小組報告中,要求全班同學認真聽報告;討論過程中,其他同學積極提問、小組成員全體參與討論;積極參與討論的其他小組同學,其提出問題、回答問題也被記錄入該同學的課堂參與考核部分;不能充分參與討論的該小組成員將得到扣分。
首先小組選定題目,每個小組成員獨立地就選定題目進行文獻檢索、閱讀和分析、綜合,寫小論文,其查閱文獻、自主學習和創作的能力得到了鍛煉。然后進行小組內討論,這時候必然出現一位組織者,小組內每個成員就自己所做工作進行口頭報告然后集體討論、分析、歸納、總結,在思想的沖撞中產生火花,創造性地提出問題,每個成員積極參與,充分體現團隊的合作,培養和鍛煉了團隊合作能力。小組內選出代表,小組成員共同努力下制作出內容結構安排合理、外觀優美的多媒體報告文件,在課堂上完成10分鐘的口頭報告,與全班同學和老師進行互動討論。創作多媒體文件的過程中,進一步鍛煉了團隊合作和創作的能力;口頭報告則鍛煉了報告人面對多位聽眾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全班進行討論的過程中,可充分表現小組成員的參與度和團隊合作,一方面鍛煉了小組成員的現場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另一方面鍛煉了全班同學尊重他人、聽取信息、即時分析和現場提問的能力。在小組討論的整個過程中,全體同學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自主學習積極性得到增強,個體的表達能力、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以及現場組織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四、結語
過程考核促進了學生平時對課程相關內容的思考和自主性學習,自覺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充實已有的知識積累并擴展自己的知識框架,積極參與到日常的教學中來。由于平時對課程內容的積極學習和掌握,也使最后的復習、閉卷考試變得輕松和順利。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互相促進,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獲得了學習的樂趣和知識,提高了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學生的熱情進一步促進了教師備課、上課的熱情,教師的教學責任心加強,教師也更好地備課、上課,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師生共同努力中,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必將提高,而且課程外的教師的素質和學生的素質也各得到增益。
參考文獻:
[1] 曹冬巖.美國大學課程考核的特點及啟示[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192):177-178,195
[2] 吳晶.與美國大學相比中國大學究竟缺什么[J].科技信息,2011,(7):92-94.
[3] 董仕華.基于過程考核的《創業指導》課程考核模式改革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10,(14):136-137.
一、倡導奉獻精神,樹立熱愛學生、為人師表的職業風范
1.加強思想政治學習,以端正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最重要的是對黨、對社會主義祖國的信仰問題。因為青年人經歷短,缺少切身的體驗,容易認識片面。因此,學校思想政治學習應始終保持經常化、制度化,每周定時間,采用學習、討論、發言、聽報告、參觀等形式,還可經常組織先進青年參加學習、黨課培訓。學習抓緊了,正氣就抬頭,歪風邪氣就會失去市場。
2.學習先進人物,以榜樣的力量激發政治熱情。青年人更注重實際,對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容易模仿與受感染。我們注重“教師要有教師樣子”的形象塑造工程,以“身邊的好形象激勵我”等專題演講來陶冶教師的情操。
3.強化管理制度,以養成良好的師德和日常行為規范。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教師管理條例,并制定了適合本校情況且便于操作的具體管理制度,對青年教師從進校起就嚴格要求,強化訓練。良好的師德、師行需經長期的熏陶、耳濡目染才能養成,但對為人師表的一些基本要求必須堅持執行。對青年人來說,更需要有一定的約束力與壓力,否則必然導致紀律松散,危及校風、教風與學風。
4.以個別思想政治教育與寓教于樂相結合來調動積極性。調動青年教師工作積極性的目的是把工作做好。因此,首先要重視個別的思想教育工作,對青年教師的缺點,學校領導要及時提醒,個別交換意見,公開批評有失面子的事要慎行。增進了感情交流,青年教師就樂意接受并盡力去干好工作。
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提高業務能力
教學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中心,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雙邊的主要活動。教師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功,工作態度再好也難以成為一位好老師。青年教師學歷大部分很高,但缺少教育規律和方法的把握,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為了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盡快適應崗位工作,我們采取了一些辦法:
1.開展教研活動。學校的教師培訓工作主要是結合平日的教研活動來進行,有時也組織教師利用每學期學生開課前和學生放假后的時間進行專門培訓。上演練課,人人在組內交流,參與面廣,大面積提高;上示范課,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帶頭上課,運用教育理論進行綜合性評課;上競賽課,評出優質課;開展優秀課匯報活動,把教研活動引向深入。這些活動促進了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顒又薪處焸內¢L補短,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促進了教學研究活動的開展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2.自我反思,形成自我發展機制。我校要求教師的反思要包括教學觀念、教學行為、教學內容、教學效果四個方面,不光要進行自我反思,還要在同伴中進行反思,通過家長對學生的發展評價意見來進行反思。要求教師要通過反思,學會判斷和尋找實際教學效果與教學目標、教學期望值之間的差距;通過反思,使教師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通過反思,促進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進一步加強學習,不斷進步。
3.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教師的工作重復性強,容易產生惰性。通過組織教師參加教育科學研究活動,可以提高理論修養,推動教育教學工作。應當舉辦學習講座,更新觀念,樹立科研意識。我們處于信息時代,新思想、新理論、新經驗層出不窮,新世紀的教師必須善于學習,不然就會被淘汰。
三、建立激勵機制,增強自我提高、主動提高的動力
(一)考試
1、考試對象
凡當年符合現行評審條件,申請參加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含轉評)的在職人員,均須參加全市統一組織的學科知識考試,考試合格后,方可按照現行評審辦法參加業績和答辯考核。
2、考試內容和范圍
考試內容為學科知識考試,包括現行課程標準及教材內容,命題范圍分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通高中四個學段(申報者的考試及參評學段、學科以實際任教學段、學科為準)。
各學段具體考試內容為:
幼兒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全學科教材內容;
小學:學科《課程標準》及1—6年級教材內容;
初中:學科《課程標準》及7—9年級教材內容;
高中:學科《課程標準》及1—3年級教材內容;
其它教育事業單位人員的考試內容為通識性的教育法規及教育管理知識(不分學段、學科)。
3、考試形式
考試采取筆試、閉卷形式進行,試題分主、客觀題兩部分,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
4、考試時間
2009年9月下旬(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5、考試成績的使用
學科知識考試成績合格者將發給成績合格證書,持有者三年內憑此證書可申請參加中、高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
(二)評審
參加中、高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人員的評審總成績為100分,其中工作業績占40分(主要考核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方面取得的業績)、答辯占60分(主要考核教師教育教學理論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實行考評結合的辦法后,原有的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政策和辦法仍繼續執行。
二、考評工作的組織領導
1、市教育局成立*市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評的領導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學科知識考試及評審的各項具體工作,辦公室設在市教育局人事處。
2、各區市縣教育局和先導區教育行政部門主要負責本地區參加中、高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學科知識考試人員的報名、考試組織、資格初審及中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的評審工作。
三、有關要求
關鍵詞:教育網絡平臺 意識形態 思考
信息化時代,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已經不能再局限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利用網絡平臺推行意識形態教育已成為高校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我院在推行意識形態教育網絡平臺建設方面,近年來先后建設了“形勢與政策”網絡平臺和“中國夢”精品視頻課程網絡平臺。兩個平臺的運行為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我們再運行的過程中也汲取了一些寶貴的經驗教訓,同時在平臺建設和運行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可以進一步改進優化的地方:
1.突出主題和多樣化結合。我院意識形態教育網絡平臺網站依附于校園網站之下,優點是方便學生快捷登錄瀏覽,缺點是網頁設計呆板,缺乏個性化色彩,不易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內容上以文字為主,視頻等其他內容不足且文字內容更新較慢,如我院“形勢與政策”網絡平臺內容基本是一學期一更新,一學期一考核。半年的長周期難以應對突發性、敏感性問題的及時報道解析。半年的更新周期也使平時登錄的學生人數寥寥,學生登錄學習多集中在考試時段,形成了為了考試才會登錄學習的景象。建議意識形態網絡平臺在突出主題的前提下考慮多主題的結合,將學生學習、生活、娛樂等主題也納入其中,進行多板塊嵌套,豐富內容亮麗網頁界面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生活、娛樂等主題表面與政治主題無關,其實家事國事天下事都可因勢利導,將政治教育的目的潛移默化其中。切實處理好思想一元性和傳播多樣性,網站主題內容的嚴肅性和網站形式的活潑性之間的矛盾。取使網站內容“實”起來,形式“活”起來。
2.完善網站運行評估機制。我院意識形態網絡平臺有專職教師進行網絡建設,同時有教務、學工人員在網絡技術層面提供支持。但評估人員目前空缺。如我院“形勢與政策”網絡平臺在內容上基本上就是一位專職老師獨立決定內容的主題和考核的內容,我院其他老師未能有效參與、審核。一人負責制雖然有利于提高平臺運行的效率,但內容上缺乏審核把關,易出現內容不精等缺陷。只有加強評估、管理工作才能以評促建、以評促改,才能優化高等教育的過程,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意識形態網絡平臺的功能。
3.建設意識形態網絡輔助平臺,助力思政教育。信息化時代,高校應該積極更新教學手段,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探索建立電子刊物、電子版校報、手機報等形式擴大宣傳的實效性。探索在QQ空間、微信公眾號建立新的意識形態教育平臺,豐富內容,唱響主旋律。利用新的輔助網絡平臺,把單向的宣傳教育轉化為互動交流,以增強教學效果的實效。
4.發動學生團體,充實運營隊伍。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樣網絡平臺教育運行過程中,也要使有熱情,有責任的同學積極參與到網站建設中,這樣不僅有效解決網站運行人手不足的情況,也可以群策群力更好的辦好平臺建設。學生本身是網站平臺服務的對象,選取優秀的學生參與也有利于在實踐中增強他們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獲得實踐鍛煉的平臺。在這個過程中要把握好“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師要切實把好“審核關”、“引導關”。
5.加強教師培訓、提供政策支持。我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平時承擔了較為沉重的一線教學任務,交流學習的時間和機會與公辦院校相比相對較少。學校應定期組織培訓給教師以成長的機會。對教師的培訓首先是幫助教師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建構主義認為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角色,從知識體系的傳授者變成思想的傳播者。其次,應該在技術上加大培訓,使老師熟練掌握平臺的各項功能,盡量減少中間環節,以利于時效性很強的事件的分析報道。最后應增強網絡平臺信念的培訓,學校應組織教師參觀、交流、學習意識形態平臺建設突出的學校,在培訓中增強教師運用平臺的整體素質,激發他們使用平臺的積極性。
在政策上學校要加大對教學的重視。從高??己藖砜?,高?;旧鲜窃絹碓街匾暱蒲校虒W則相對不受重視??蒲杏芯唧w的評價標準和激勵措施,關系到職稱評定和收入的提高。而教研的評價和激勵則相對滯后。學院意識形態教育網絡平臺的建設和維護、評估需要全體教師的積極參與,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教師為了生存在完成沉重的教學任務的同時,不得不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之中。要把平臺建設好、維護好也需要學院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鼓勵。
我院意識形態網絡平臺在弘揚主旋律,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起過巨大作用。但實踐上也暴露了一些不足。要克服這些不足需要學校的管理者在政策、資金上給予相應支持,學院德育中心也需要把相關教師組織起來,改變過去單打獨斗的狀態,群策群力,使意識形態網絡平臺更好的服務于學生,最大限度的發揮出功效。
關鍵詞:中職學校 會計專業 實踐教學 教學改革
當前,許多中職學校開設了會計專業,在為社會培養中職會計專業人才方面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實踐教學是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水平的高低則跟中職會計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密切相關。要讓中職生全面掌握中職會計專業理論知識,提高會計專業實踐能力,則必須加強實踐教學。本文在剖析當前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探討了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困惑,并提出了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建議。
一、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
據筆者了解,許多中職學校雖然開設了會計專業,但是這個專業的中職生畢業以后大部分沒有從事會計工作。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學生對會計工作興趣不高;二是有些學生沒有掌握系統的會計專業知識,導致難以勝任會計工作。為此,中職學校要對會計專業的學生強化會計工作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對會計工作的興趣。那么,為何中職學生會缺乏動手實踐的會計能力?這主要是因為:第一,有些學校沒有高度重視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工作,更是沒有注重會計信息技術的應用方面的實踐教學,大部分是停留于手工會計操作方面的鍛煉??墒窃谑止げ僮鬟^程中,雖然可以促進中職學生對會計核算的方法理解,但是難以適應現代企業運用信息技術實施會計工作的迫切需要;第二,嚴重缺乏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實習基地, 一些中職學校沒有高度重視實習基地的建設,僅僅帶領學生去企業參觀一下,這樣實習效果欠佳,學生難以真正了解現代企業的相關會計工作,也難以提升自己的會計實踐技能。
二、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困惑
雖然一些任課教師已經意識到了,加強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應用價值比較大,但是這些教師也比較清楚地意識到開展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存在許多障礙及困惑。這樣困惑之處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學校內部指導學生進行實習比較簡單, 而去校外企業進行實習的難度卻比較大。比如,某所財會專業學校,由于投入不大,會計專業相關的模擬實驗室沒有完善起來,設備較少,軟件及硬件不多。此外,大多數中職學校還存在這樣的一個現象,就是建立了若干模擬實驗室,但是里面僅僅存在數張工作臺, 以及數本賬本, 若干張憑證,設施非常簡單。我們可以想象的到,中職會計專業的實驗室比較簡陋, 學生進行的實習內容比較簡單,肯定是學生的實習效果不夠理想,難以達到較好地培養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
三、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建議
近年來,筆者對中職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進行了思考,認為應該注重會計專業動手能力的培養,會計工作興趣的培養,走會計專業課程實踐教學跟學生畢業實習有機結合之路,既然注重校內實習教學,又要注重校外實習,以切實提升學生的會計工作判斷能力與解決企業現實的會計問題之能力。筆者對中職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建議如下。
(一)高度重視,強化以素質、能力為本的辦學理念
中職學校的領導層應該從思想上、行動上高度重視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要更新觀念,拓寬中職會計教育的工作思路,加大經費投入應用于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切實加強中職生會計專業的職業技能的培養與訓練,提高中職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以滿足新時期現代企業對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的中職會計人才的真實需要。
(二)建立穩定的實習基地
筆者認為,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積極建立穩定的實習實踐教學基地:第一,積極開辟校內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實習基地,要充分利用好校內的一切實習資源。比如,可以安排學生在自己學校的財務處進行實習,讓學生了解真實的會計核算工作與財務管理工作,讓學生在真實的會計崗位上鍛煉自己的實踐技能。第二,中職學校要跟會計行業中的各個大中型的企業及事業單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定期委派一些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比較高、敬業精神強的的會計專業骨干教師到現代企業為其進行財務把脈及診斷, 并開出操作性強的“藥方”,進而幫助企業有效提升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同時,中職學??梢詫⑦@些合作單位建立良好的實踐與實習關系,將其當做本校的實踐基地,定每年可定期安排學生去這些合作單位進行實習,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單位上進行實戰鍛煉。最好能夠讓這些接受學生實習的單位成為中職學校今后會計專業的就業單位, 進而讓會計專業實習跟就業有機地結合起來, 既然解決了實習問題,又順利解決了學生的就業難題。
(三)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之路
當前,許多中職學校所開設的會計專業還是沿用傳統的學科課程模式。這種模式一方面可以考慮到會計專業知識自身的邏輯性, 另一方面可把其跟學生的認識發展過程有效地結合起來, 便于課堂組織教學, 不過它比較注重過分地追求會計專業學科知識之完整性, 非常容易使得理論教學脫離了實際, 導致會計專業教學的實踐性不強,脫離了實際。為此,筆者建議,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之路,在加強理論教學的同時,注重加強實踐部分教學,既讓學生能夠掌握理論知識,又要讓學生能夠掌握會計實踐技能,并引導學生運用理論指導實踐, 在實踐中完善理論,進而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與理論水平。
綜上所述, 中職學校應該高度重視中職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工作,在實踐中培養學生對會計工作的興趣,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實踐技能,進而為學生今后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燕.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 ,2010(3)
[2]陳桂菊.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4(13)
詩歌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對詩歌教學既有知識積累、鑒賞能力的要求,又有感性體悟、審美素質的要求,還有嘗試創作的高標。但從近些年我市高考語文學生對詩歌鑒賞題的作答情況分析來看,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甚至十二年的熏陶,并沒有形成《課程標準》所要求的理解思想內涵、探索豐富意蘊、領悟藝術魅力、審視古代詩文的思想內容、并給予恰當的評價的鑒賞能力,相當一部分學生連“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的表現手法”都沒有掌握。我曾做過一次“高中三個年級語文素質差異調查報告”,從調查分析的數據來看,三個年級詩歌鑒賞得分率差別也不大,這也說明經過三年的學習,學生詩歌鑒賞能力并沒有得到應有的提高。
詩歌教學效果如此難盡人意,原因應是多方面的,但筆者認為主要原因可歸結為兩點:一是學者無趣,二是教者失法。
一、學者無趣
依據周圍大多數一線教師多年來教學的體會和其他研究者對詩歌教學現狀調查分析的數據來看,絕大部分的學生對詩歌學習沒有興趣。大部分學生聽讀不會有感,自讀不會有情;聽師講無精打采,自探究消極應付。少部分能跟著老師較積極地互動的學生,也多數是為了高考而學,由衷地喜歡詩歌的學生只是鳳毛麟角。造成學生學習的這種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詩歌本質特征的客觀原因,也有社會大環境積久而成的宿因。
(一)古詩新歌,深淺皆無味
詩是人性靈的最本能、最直接的抒寫,相對于其他文學體裁具有篇幅短小、語言凝練、情感含蓄、節奏鮮明、韻律和諧的特點,暗示性、跳躍性、不確定性更是詩的特質。中國古典詩歌是世界詩的典范,詩的特質最為凸顯。此外,中國古典詩歌相對于其他國家的詩歌還有兩個特點:意象豐富,內涵穩定又富于變化;時有用典,“據事”“援古”皆無所限定。正因如此,現代中學生對中國古典詩歌理解起來非常困難,時常感到艱澀難懂,所以望而生畏,避而遠之。
相對于古典詩歌,中國現代詩歌大都通俗易懂,明白曉暢,情感表達坦白直率;“朦朧詩”融古今中外詩歌藝術于一體,帶著時代的病痛和個人的創傷,最大限度地凸顯了詩歌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后現代詩歌(也稱“第三代詩歌”)回歸語言本體,排斥所有藝術表達技巧,只剩最“干凈”最簡單的語言,平靜地表達最強烈的主觀意緒。但是在對詩歌藝術特點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的中學生看來,現當代詩歌不是“通俗易懂”就是“不知所云”。“通俗易懂”的因為太“通俗”而覺得索然寡味,提不起神;“不知所云”的又覺得“霧里看花”“剝繭抽絲”,太勞心費神。
(二)少小無基,平地難起樓
現代社會大環境是,孩子的學前教育重英語早教,輕國語基礎;重理科思維開發,輕文學積累熏陶。大部分學生除了在學校課堂上學到的詩詞以外,課外接觸了解的很少,所以缺少必要的積累和熏陶。此外,由于沒有涉獵叢書的習慣,大部分學生也缺少理解鑒賞古典詩詞應有的綜合文化知識。學習的樂趣源于看到自己不斷獲得新知或攻克難題的成就感,由于缺少詩歌鑒賞應有的基礎,在詩歌學習中學生很難有成就感,因而不能獲得樂趣。沒有樂趣又怎能有興趣?
二、教者失法
學生學習詩歌沒有興趣,詩歌閱讀教學效率低,不僅有詩歌特點的客觀原因和社會環境的宿因,教師教學方式不得當也是重要的因素。迫于升學率的壓力,在高考棒的指揮下,大部分一線教師教學都是急功近利的。高考考什么,教師就教什么;高考怎么考,教師就怎么教。教師對考試研究多,對教學研究少;抓學生落實基礎耗力多,自我充實與時俱進用時少;設計教學只考慮教的問題,不考慮學生學的問題;只考慮自己要教授多少,不考慮學生能接受多少。因此高中語文古典詩詞閱讀教學重內容講解,輕誦讀品味;重理性分析,輕感性體悟;教師灌輸成說多,學生個性解讀少。這樣的詩歌課堂不見思維的碰撞,鮮有情感的共鳴,缺少美的韻味和意境,怎么可能給人帶來審美愉悅,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沒有熱情也就沒有動力和效果。
另外學生對詩歌學習的冷漠態度,也一次次打擊著少數追求課堂教學藝術、力求創新、踐行教育教學新理念的優秀教師的滿腔熱情,使這些教師也逐漸寒心無奈地退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者無趣”與“教者失法”相互作用,惡性循環,必然使《課程標準》中的各項教學目標成為空中之月,不知“何時可掇”。
高中詩歌教學的效果如此堪憂,處境如此尷尬,所以如何改變詩歌教學的現狀,實現詩歌閱讀教學課堂高效性,從而達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迫切需要作為重點課題來深入研究。
目前有關詩歌教學的研究對學生詩歌閱讀學習現狀和教師教學誤區調查研究的總結都比較真實全面,對詩歌特有的體裁特征也有非常深刻的認識與闡述,但也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一、多是零散的、不系統的研究,雖然也有以課題形式有組織有計劃地展開研究的,但也是剛剛開始還沒有成果呈現。
二、課堂教學方法僅從教師如何教的單一角度考慮,缺少對學生如何學和喜歡如何學的研究。
三、孤立地研究詩歌閱讀教學,沒有把它放在由其它學科共同構成的高中生任務繁重的大的學習環境中去。高效的課堂教學往往是以課下花費大量時間的預習準備和材料搜集為基礎的。
在我們的美術教學中經常會有這樣的現象:教師課前精心設計教案,上課程序嚴謹。很多教師是很“認真”地備課了,可是他們僅僅是備“課”,而沒有備“人”。教材是他們唯一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他們考慮的是如何把教材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他們做的是儀隈穹二知識傳授技巧這層意義上的備課,嚴重地忽略了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老師講得頭頭是道,可是學生聽得是枯燥乏味、時時瞌睡;作業時,有很多學生的作業“不入正軌”,你教他畫這,而他卻畫那。這是學生的“不務正業”,還是“故意搗鬼”?不是,這恰恰反映了我們的美術教育的現狀:美術教育不合“人心”,不符“學情”。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我們的教學要以“人”為本。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必須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里,想學生之所想,教學生之所需;讓學生的心靈得到自由,讓個性得到解放,畫心中之畫,表心中之情。
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以門類、畫種作為教學脈絡.比較注重以教師為中心,老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畫。而在新形勢下,我們進行美術課教學,必須堅持美育的方向,以“育人”為中心,改變傳統美術課教學重講解輕感受、重知識輕體驗、重技巧輕審美、重理智輕情感、重社會性輕個性、重模仿輕創造的弊病,把促進兒童青少年審美發展作為美術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和任務。新修訂的課程標準也對此做出明確規定,如《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教學總目標為“運用各種工具材料進行藝術表現和藝術創造,獲得藝術感知、藝術欣賞和藝術評價能力,體驗視覺、聽覺、動覺等活動帶來的愉悅,豐富審美經驗,通過藝術活動發展個人潛能,提高生活情趣,健全人格,使藝術能力與人文素養得到綜合發展?!?/p>
美術教學還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傾向性,尊重學生的選擇。個性化教育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承認學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個性的培養和發揮,突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同學生由于個人性格、氣質、生活環境的不同,往往有著不同的藝術傾向和趣味,有的喜愛工筆,有的偏向寫意,有的追求厚實,有的欣賞飄逸,教師要尊重學生藝術趣味的多樣化,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對學生表現妄加評判。比如說畫花,教師在黑板上示范,然后讓學生臨摹,那么學生所畫的都是老師所畫的復制品。如果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認識,去觀察,那么他們所創造出來的畫面將是多彩多姿的。在邏輯思維中。1+1=2,是不存在任何解釋的余地。然而,在美術創作中,繪畫內容或繪畫方式等都沒有任何限制。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眼光是不同的,小孩和小孩的眼光也是不一樣的。簡單地說,有的孩子看到的是森林,而有的孩子看到的則是樹。作品中表現出的這種觀點上的差異是寶貴的,這些差異豐富了孩子們的心智并使我們洞見其他人的思維方式和內心世界。教師表達對這種差異的欣賞會對學生的自我形象的樹立產生積極的影響。因為在美術教學中,往往要考慮學生表現出的差異,并對這種差異進行高度評價。試想當一個孩子發現他畫的樹的形狀與另一個孩子畫的樹的形狀被老師認為是同樣正確時,他會有何感受呢?美術學科還是一門操作性、實踐性、創造性很強的學科,要創造,有成功就有失敗,美術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怕失敗,讓學生在多次嘗試中自我進步。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大膽地嘗試更新穎、更獨特的繪畫方式,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
要讓學生喜歡美術,就必須要讓學生從心里對美術產生需要和興趣。所謂需要,就是一種機體自身或外部生活條件的要求在大腦中的反映,是人的心理活動的重要動力。心理學、教育學認為:一切人的生存和發展都不能離開環境,人自出生后就會在社會生活、周圍環境及家庭中生活成長。由此可知,要了解學生的需要,要讓學生產生美術學習的需要,就必須深入地了解學生的生長環境及生活。對于學生來講,他們的知識與技能是由經驗中來的,而繪畫活動更離不開學生的直接經驗,他們的繪畫內容來源于自然,貼近于他們的真實生活。
而興趣則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能滿足學生的興趣心理,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他們常常會在各種場合突發地旁若無人地作畫,并會長時間陶醉于這種樂趣之中。興趣又是學生發展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人全神貫注,積極思考,而且會達到廢寢忘食、欲罷不能的地步。游戲是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中,適當運用游戲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習興趣。學生喜歡多種形式的游戲,教師可在游戲中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興趣愛好。
我們還可以利用童話傳說,激趣樂畫:我們知道中小學生特愛看小人書,既然他們對童話這么感興趣,我們何不就利用這一點,讓他們畫出一些想像畫來呢!
開展繪畫競賽,激趣樂畫:根據學生的好勝心,比賽最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面向大多數學生油學生創設一個競爭和成功的機會,恰當地開展一些有益的比賽活動,用競爭來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我還將畫得好的作品貼在櫥窗給全校師生欣賞,并給予表揚。這樣,有些學生在暗地里較上了勁,良性循環,學生越畫越起勁,越畫越感興趣。
【關鍵詞】設計素描;創新思維;教學模式
目前社會上普遍著存在設計人員設計能力低下,抄襲成熟設計的問題,而究其根本是因為他們缺乏較強的自主創新思維能力。設計素描作為一門基礎可能能夠有效地提高設計人員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設計素描中創新思維的培養,對于培育設計創新人才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設計素描課程在高職高專院校授課中存在的問題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主要是中職以及普通中學學生,他們過去學習成績較差,為了上大學而去學習美術。由于其美術學習時間短,且授課教學方法單一,因此這些學生的基本功普遍較差。除此之外,高職學生的學習習慣普遍不好,知識接受能力薄弱,這使得高職教師的授課難度變大??紤]到學生薄弱的基礎,有些授課教師就因此減少創意類素描課時,增加寫實訓練的比重。其結果是短期的寫實訓練難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造型寫生能力,而創意類素描授課時數的減少又使他們無法理解以及掌握創意設計素描的核心知識,難以通過課程學習來提高其思維方式,最后使得開設這門課程意義大打折扣。設計素描授課老師有必要改革教學方法,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采用先進的理念來增強授課效果,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拓寬并激發他們的創意興趣。
二、以創意為導向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立體式的教學體系
設計創意素描課程在設計素描基礎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要上好設計素描,相關教師就必須優化課程結構,采取靈活的授課模式。教師可對專業基礎課進行課程整合,將設計素描作為專業創意形態的基礎課程,以此將前導課程和后續課程的內容相貫通,使學生能夠在后學課程學習中強化某些創意概念。教師在立體式的教學體系課程結構上可以采用基礎加模塊的方式,將與創意素描有關的模塊課程內容引入課程教學中來,其具體的結合方式如下:
(一)把課程活動和課程要素相結合
在設計素描幾何體和靜物結構寫生的實踐訓練課程的基礎上,讓學生從各自不同的觀察角度去發現各自寫生對象不同的特點。教師要求學生從單個或整體的寫生物象內外結構和輪廓上重組、異變、派生新的具象物體或抽象物體進行創意設計,由于寫生角度的不同,創意素描物體組合的構圖必然不同。在不同構圖的基礎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引進各種方法進行多樣性變異創新設計,以培養學生的創意創新的表現能力。傳統教學方法將專業教學脫離于基礎教學,教師盲目地培養學生的準確造型能力,卻忽略創意能力的培育,阻礙了學生的創新創意思維的開發。采取此種多樣化的教學培養方法,能夠實現基礎教學和專業教學有機結合,體現高職實踐性能力培養的教學目的性。
(二)與構成設計中課程中的點線面要素相結合
要求學生對身邊的物體進行仔細觀察,尋找和發現其獨有質感、肌理、結構、特點,并運用構成設計的原理進行畫面的點線面、黑白灰關系的歸納與處理。之后學生要根據韻律、節奏、對稱、均衡、重復、特異等形式美法則,讓作品具有設計形態感。為了能在創意表現素描中形成富有創新創意的思維模式,學生可以參照客觀物象,將其形態和情節進行歸納,簡化成構成設計中豐富的點線面關系,重新解構、整合,創造出新的理想組合方式。在處理過程中學生應該注意形態的主次和疏密感,整體風格的一致性,教師要求學生的繪畫位置不再是單一的某個角度,而是要全方位地觀察物體。不同位置的學生要根據所在位置自主地構圖,主觀地移動所描繪物體的位置,根據自己的畫面的需要而設計畫面的構成。這種自主性思維對于未來的設計組織,視覺形象和空間形態布局將有很好的幫助。學生可以采用的放射旋轉法有具象——抽象的變異法、重疊反復強調法等。
(三)與圖形創意課程中創意手法相結合
由于圖形創意能有效地開發學生的思維模式,教師在設計素描的教學過程中可引導他們運用圖形創意的某些設計方法,使學生從傳統的思維模式中豁朗開朗,從而激發他們對創意素描的興趣:學生以畫創意稿的形式進行立體式、多角度多方位的嘗試,結合圖形創意等設計創意原理,升華出多種創意形態。這種教學方式能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的眼、腦、心、手實現協調統一。經過幾年教學,總結出了以下幾種最基礎的設計素描創意方法:填充形態法、形態仿生法、發散性思維聯想、交像形態的變異法、材質的替換法、形態同構的變異法、換置或置換變異法、共生圖形法、迭視形態法等等
第一,與裝飾圖案相結合。中國傳統設計中圖案設計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學生通過對圖案的設計可以使原來物體的質感產生變化,賦予它不同的含義,使之具有設計性與裝飾性。
第二,與手繪表現技法的結合。學生可以通過導入文字,用不同的線的排列形式來表現人的情緒情感。線條的扭曲、夸張等多種排列與組合可使畫面形成不同的氣氛與表情,讓整個畫面產生不同的氛圍:如直線表達使人覺得寧靜的感覺,斜線表達有一種不安的感覺,曲線表達則有一種動感。
第三,與不同表現工具的結合。教師讓學生多角度、多視點、多方位的立體觀察與表現,通過運用不同的技法手段來打破常規的物體組合模式。通常我們都是主要使用鉛筆進行素描繪畫,而這卻使得學生感覺過于枯燥與單調。因此我們可鼓勵學生利用各種工具,大膽地去嘗試各種不同的形式與表現風格:例如比如采用樹葉、鞋底等一切可以用來拓印的工具進行轉印。拓印能使轉印物在畫紙上產生深淺不一的肌理,可以讓畫面變得豐富生動。
其它的創意素描方法還有:多維空間想象法;點、線、面,黑、白、灰的綜合處理手法;無序線條勾勒法;光影聚散法等等。盡管每個學生層次都各不相同不同,但通過使用這些變異方法,他們只要用心都可以做出不同創意的作品。
三、以設計素描教學中創意素描教學為范例,提倡“個性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意能力
藝術應該是張揚個性,把自己所見所聞通過視覺語言巧妙的表達出來,把有限的造型通過無限的想象,準確快速的表達出來并富有內涵。在了解傳統素描基礎性原理的基礎上學生可以進行變異訓練、個性化訓練,他們可以從一個小切入點的變換到大物形的變化,從寫實逐漸過渡到抽象甚至打破常規從寓意中、偶象上得到深層次的理念訓練。學生可以從觀察方法上尋找切入點,也可以從構圖上尋找切入點,他們可以從自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生活經歷與磨練、個人好惡喜好中尋找到自己設計靈感,從而設計出具有創意的素描作品。
(一)創新素質的培養。
創新素質的培養分兩步走:一是從高考美術向設計素描教學的轉換。從明暗寫實素描轉換到構造素描的方法,在教學中緊緊圍繞設計專業的特點,要求學生對物體的內在結構的形態、比例、透視、空間的嚴謹性的把握。二是“從生活中的各種觀察做起”,讓學生把生活中的各種積累運用到創意素描中去。學生通過從結構素描的寫生到變異,運用發散性思維,利用結構素描的外部輪廓與內外結構線,根據畫面形象在頭腦中的具體反映,捕捉到頭腦中或生活中的各種物象、形態結合起來,特別是細節,以及跨時空的可動觀察,都會勾引、觸發許多意想不到的基本靈感和形態變化。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必須通過不斷的積累轉化。設計創意素描,不再拘泥于一個局部,而是要從已有的習慣性思維模式中解放出來,從更多方面進行突破與創新。教師應當讓學生多閱讀設計類書籍,自主分析設計者的設計思路,培養學生具有善于觀察與分析設計手法的眼光,將其思路轉化為自己的思路所用;鼓勵學生多參觀各種類型的設計展覽,空余時間多觀摸一些設計作品,尋找設計靈感,養成主動的、個性的、富有創新的思維組織模式。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養成多動腦勤動手的習慣,一有想法多去嘗試與記錄,多畫草圖,一稿多圖,選擇最具創意的圖形。增強表現能力與圖片的處理能力。在培養造型能力的同時,通過創意設計素描的訓練,在素描與創意設計之間建立起更緊密和直接的聯系?!皣@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最基本的原則,“一個中心”就是要圍繞“創意”這個主題。“兩個基本點”,一是表現性方面:形態創意與畫面的構圖、明暗的黑白灰的處理關系,培養靈敏、靈活的意識,對畫面的處理拋開傳統的畫法避免死板無思想地“死畫”。二是表意方面:就是畫面必須要具備含義,能用“設計說明”去支撐整個畫面。使畫面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四、總結
本課題以設計素描教學中的創意素描教學的改革為切入點,針對設計素描中的“創意”這一主題,加強基礎教學課程間的協調能力,意在探索出多樣性的教學模式。教師引導學生從創意素描的小單元、小切口中尋找到創意設計的途徑,通過各種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有研究、有樂趣地學習,使學生學有所用。設計素描課程的改革有助于培養學生參與實踐項目的動手能力也有助于他們對后續課程的學習做鋪墊,為將來創業就業能力的培養有所幫助。打好學生基礎,在專業領域拓展思路,能夠更好地為學生的就業服務,也是我們高職高專的教師在當前就業難的大環境下所肩負的不可推卸的職責。
參考文獻
[1]熊風.淺談以崗位主導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型的《設計素描》教學[J].大眾文藝.2011(18)
[2]位郁斌.設計素描的教與學——解讀形體訓練[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
[3]張春盛.主動與被動—關于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思考[J].藝術探索.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