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經濟責任審計的內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油品銷售企業 經濟責任審計
對油品銷售企業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有其必要性和緊迫性,油品銷售企業的經營和競爭戰略已經隨著企業布局的發展而轉向銷售終端,而針對油品銷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卻缺乏客觀的評價標準,從而阻礙了審計職能的作用發揮。作為整個石油化工系統鏈條的下游企業,油品銷售企業直接面向社會和市場,其經濟責任審計是伴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逐步發展起來的。筆者結合從事油品銷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實踐經驗,對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闡述自己的看法。
一、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必要性分析
油品銷售是一項需要多方協調的系統性工作,涉及行業的整個鏈條。對其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具有的必要性體現在:
首先,對油品銷售企業開展經濟責任審計,能夠保障企業健康發展,為國家經濟秩序的穩定做出自己的貢獻。油品銷售企業的經濟責任審計以財務收支情況為基礎,通過查證,找到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可以進一步激勵企業遵章守紀、規范經營,從而實現保持企業穩定發展的目標。
其次,對油品銷售企業開展經濟責任審計,能夠加強企業管理者勤政廉潔。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企業管理者在企業中處于“說一不二”的地位,與權力相匹配的便是其巨大的經濟責任。油品銷售企業的經濟責任審計能夠對企業管理者在任期內的重大決策是否有所失誤、主要經濟指標是否圓滿完成、個人是否遵守廉政紀律和執行國家法規等進行審計,通過審計,能夠客觀地評價企業管理者決策水平與遵章守紀情況,促進其加強自律、加強廉政。
此外,對油品銷售企業開展經濟責任審計,能夠核實企業經營管理狀況,客觀地評價其經營業績與經濟責任。國內成品油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必須制定實施正確的營銷策略。而經濟責任審計以財務收支、業務活動、效益情況進行評價,從量化的角度核實企業經營管理狀況;有利于企業在市場中贏得主動,保持工作的連續性。
二、油品銷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特點
如何通過經濟責任審計來打造油品銷售企業核心競爭優勢,是企業的市場戰略中面臨的重要問題。油品銷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特點包括:
(一)油品銷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涉及多個部門
經濟責任審計涉及到的部門包括,審計部門、被審計部門、組織人事部門等。眾多的部門為客觀進行審計帶來一定的難度。
(二)油品銷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復雜度較高
經濟責任審計是一項時間跨度大,審計期限長的工作,涉及到很大的工作量,難度和復雜度較高;由于我國目前尚缺乏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標準和法律法規體系,如何確保審計結果的準確性,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油品銷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具備多種功能
油品銷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針對的是企業管理者,不但涵蓋了財務報表與收支狀況,還包括企業管理者的各種決策與績效,是一種涉及多個方面的多功能審計。
(四)油品銷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雙重性
油品銷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針對“事”與“人”兩方面。企業的法人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實際的審計行為一方面要顧及企業負責人的各項決策,另一方面還要以審計結果為依據,對負責人的經營水平做出定性的評價,具有雙重性的特點。
三、經濟責任審計具體內容
結合以上的分析,下面闡述油品銷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內容。
(一)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性
首先是企業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油品銷售企業的法定資本金是嚴禁隨意抽調的,應當具有相對穩定的款額。一旦企業出現虧損,因為盈余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的缺失,會容易導致資本金被虧損數額沖抵,難以實現有效保值,甚至面臨破產風險。所以,作為油品銷售企業經營者與管理者,必須將防止虧損作為最重要的核心目標,在這個前提下,努力進行盈利和資本的積累。所以,經濟責任審計具體操作過程中可對主要財務指標進行分析評價,以判定國有資產是否保值增值。其次是資產質量是否得到了良好管理。油品銷售企業的資產質量管理應有健全的措施,防止資產損失和浪費;還要具備良好的變現和償債能力,抵御財務風險。經濟責任審計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對油品銷售企業資產質量進行測評。
(二)確保經營活動的評價合法性
企業的經營活動是否遵守法規制度是經濟責任審計具體操作過程中的另一項主要內容。盈利是企業的第一要務,但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和客戶利益為代價。經濟責任審計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對企業的決議、合同進行認真審核,確保其沒有與有關法規相背離。
(三)確保財務信息完整可靠
油品銷售企業提供的經濟信息應真實、正確。這些信息是管理部門執行監控的依據。新會計法已明確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所以,經濟責任審計具體操作過程中,應保證信息真實、合法和正確。
(四)評價經營業績客觀性
獲得利潤是油品銷售企業最重要的經營目標之一。企業的經濟效益是一個綜合性的衡量指標,一方面包括企業的實際盈利情況,另一方面也包括企業經營方針的正確性,所以,經濟責任審計具體操作過程中,需針對經營管理指標進行評價。
(五)評價內控制度有效性
油品銷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具體操作過程中,審計部門應針對健全性、符合性和功能性三方面進行客觀評價,目的是衡量企業內控的健全性和實際水平,從而評價企業管理成效是否達標。
此外,經濟責任審計具體操作過程中,在確定審計內容時還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經濟責任審計內容與財務收支審計的銜接,經濟責任審計要體現特殊時期特殊的審計內涵,經濟責任審計不是經濟問題審計,經濟責任審計要服務企業經濟的發展。
四、結束語
油品銷售企業屬于國有企業,對其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是履行國家對國企監管的責任,從而激勵企業負責人依法經營,促進資產保值增值的手段。油品銷售是實現整個行業價值鏈條的關鍵所在,因此,還期待著推進經濟責任審計內容的完善與創新。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旅游 黨政領導 經濟責任審計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有些地方甚至將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因此,許多地方都大力開發旅游資源,積極發展旅游業,掀起了旅游資源開發的熱潮。但在以往的旅游開發中透露出了急功近利的思想,人們對旅游資源重開發,輕保護,使生態環境和遺產遭到了破壞,影響了旅游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對此,黨政領導難辭其咎。因此,我們必須選擇合適的監督和約束機制來掌控經濟發展的方向,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有效地緩解經濟增長造成的生態問題。在我國,經濟責任審計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權力制約監督制度。以往的觀點認為,對黨政領導的經濟責任審計應集中于財務收支與財經法紀等微觀經濟責任上,但隨著現代審計功能的拓展與創新,越來越多的學者提出經濟責任審計還應該關注黨政領導的宏觀經濟責任乃至社會責任。
1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的內涵及特色
1.1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的內涵
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是指對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的經營管理責任進行監督與評價的一種審計類型。本文強調在旅游區縣任職的黨政領導針對旅游開發項目決策、實施、成果進行監督與評價。
1.2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的特色
由于在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基礎上加以旅游區縣的限定,所以與一般經濟責任審計相較而言有其專門的特色。
(1)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屬于交叉邊緣學科,其融有審計與旅游專業知識,相較一般的經濟責任審計專業性更強。
(2)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評價標準的地區差異性要求更高。
(3)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剛剛提出不久,正處于試點探索階段。
2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2.1缺少有針對性的審計操作指南
審計署對黨政領導的經濟責任審計出臺的審計操作指南,其內容僅僅是在宏觀上進行概括性的規定,并未針對旅游業的特點做出有區分化地詳細說明。
(1)在我國,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的提出時間不長,國內審計工作開展范圍小、次數少,缺乏可以借鑒的工作經驗。
(2)就國外而言,一方面在國外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尚未提出,因此沒有類似的操作指南可以借鑒;另一方面,國內外的國家政策不同,地理性質不同,因此也無法直接引用。
想要更好的開展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的工作,就要結合旅游區縣當地實際情況,但我國各區縣旅游資源差異較大,無法適用統一的執行標準,這就更加強調具有針對性的審計操作指南提出的必要性。
2.2旅游區縣黨政領導評價標準不夠完善
我國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差異較大,地區的經濟發展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對于不同地區的黨政領導的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標準不能一概而論。同時,區縣旅游帶動的其他行業發展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應該納入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的范圍中。
(1)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的目標在于對區縣領導工作進行監督與評價,審計成果應上報給區縣領導的管理部門,但審計署對于評價標準的制定并未考慮到相應部門的管理要求。
(2)各個地方的自然資源情況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一,無法用統一的評價標準來衡量。但目前我國尚未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評價標準。
(3)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融入了旅游新概念,而傳統的經濟責任審計人員多擅長于財務審計,因此對新領域的審計評價標準的制定能夠做出的貢獻不大。
2.3旅游專業性審計人員缺乏
目前,我國的審計人員絕大多數是會計、審計等經濟類專業,缺乏對于旅游方面專業性的知識;其次,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是近些年來才提出來的,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缺乏可以借鑒的經驗,當下針對這一審計工作的開展正處于“摸著石頭過河”階段。同時,專業性審計人才也處于開發階段,難以形成一支較為成熟的審計隊伍。
(1)我國的高等教育對于審計學專業和旅游管理專業的開設是十分獨立的,這就導致目前具有旅游專業知識的審計人員的短缺。
(2)旅游業能夠以行業的形式存在并且成為當下國家關注的重點,說明其影響力的重大,影響面的廣泛。這就要求這一領域的審計人員要有足夠豐富的知識面。但目前這一領域的審計人員大多是財務審計人員出身,很難勝任這項工作。
(3)隨著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的提出,相關部門對于審計人員針對旅游管理專業知識技能開展了培訓,但是旅游審計專業性要求高,對于審計人員相關培訓的周期較長,導致目前該領域的專業性審計人員處于“真空期”。
2.4審計成果運用有待進一步提升
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一方面是上級領導對下級的監督和評價以及本級領導對自身的工作的總結;另一方面其成果可作為資源與經驗進行各機構共享。但目前該領域的審計人員缺乏對審計報告使用情況的跟蹤了解,同時相關部門之間不注重溝通交流,因此很難保證審計成果的有效運用。
(1)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是對區縣領導任期的評價,評價結果作為干部任免的依據。然而,目前卻在審計報告出具前,就發生了人動,使得評價工作與干部任免工作脫節。
(2)傳統的觀點認為審計是基于受托責任產生的,審計人員將出具審計報告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標,對于委托方如何利用審計報告,一般不進行跟蹤了解。而干部管理部門對審計工作的不專業,導致審計成果難以得到有效運用。
(3)目前的旅游區縣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在干部任免的方面往往屬于事后審計,審計工作與干部任免工作嚴重脫節,審計結果的滯后導致審計成果的作用沒有發揮到極致。
3對策與建議
3.1如何解決缺少針對性的審計操作指南的問題
(1)結合旅游業的行業特點。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的特色在于融入了旅游概念,因此,就要求審計機關在制定操作指南時要考慮到旅游行業特點,如考慮到生態保護,旅游商業開發等因素,提出具有可實施價值的操作指南。
(2)適應旅游區縣具體情況。我國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差異較大,各個地方受自然環境、地理特點等的影響,同時也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因此在對不同旅游區縣進行審計前就要綜合考慮當地的具體情況,采取適用的審計操作指南。
(3)加強審計人員專業性培訓。目前缺少針對性指南,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專業型人才的缺乏。旅游區縣責任經濟審計正處于試點階段,當下進行這一領域工作的審計人員大多對旅游業涉足較淺,無法結合旅游業特色提出有針對性的操作指南。而目前解決這一困境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強人員專業性培訓。
3.2如何解決旅游區縣黨政領導干部評價標準不完善的問題
(1)因地制宜。我國各個地區自然資源情況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一,為了能夠公平公正地對各個旅游區縣的黨政領導進行工作評價,就要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干部評價標準。
(2)評價標準制定權限下放。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的成果是供人事管理部門對黨政干部進行工作考核以及人事調動所用。為了能夠更好地結合各地區的實際情況,更有效地利用審計的評價結果,審計評價標準的制定由各個旅游區縣的黨政干部管理部門進行可能更為恰當。
(3)豐富評價指標。旅游區縣的開發不可避免地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如商鋪入駐、房地產開發等等。這些經濟指標的提高勢必會影響地區的經濟發展,因此在對當地黨政領導評價時就要考慮到這些因素,做到綜合全面地評價黨政領導干部工作業績。
(4)注重專業型人才開發。一套完善的評價標準體系的提出重點在于具有專業性的人員。因此,為了能夠盡早完善我國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標準,就需要審計機關在專業型人才開發機制上“下苦功”。
3.3如何解決旅游專業型審計人員缺乏的問題
(1)在職審計人員再教育。目前從事旅游區縣黨政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的人員,對于旅游業方面的知識涉獵較少。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這一領域的審計工作,審計機關可以針對在職的審計人員進行集中的專業性教育,豐富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提高綜合能力。
(2)建立行業之間的交流平臺。除了通過人員再培訓外,還可以加強行業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建立行業之間學習交流平臺,使得審計人員熟悉旅游業人員日常的工作流程,增審計人員實踐經驗。
(3)注重綜合型人才的選用。在今后的審計人員選用機制中,不僅僅局限于審計專業能力的考察,更要注重綜合型人才的發現和選拔,為審計工作全面性開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礎,夯實我國審計人員隊伍的核心力。
3.4如何將審計成果的運用進一步提升
(1)加大審計成果在干部任免評價指標中的權重。為了避免審計評價工作與干部任免工作脫節,審計機關要求干部管理部門在干部任免工作中加大審計成果指標的權重,增強審計成果的效力,進一步加強審計成果的運用。
(2)明確審計人員的職責范圍,推進跟蹤審計工作。審計人員的責任不僅僅在于出具審計報告,還要跟蹤了解相關部門對審計建議的落實情況。做到全過程的跟蹤審計,確保審計結果的有效利用。
關鍵詞:經濟責任 審計風險 防范措施
一、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及其特征
(一)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含義
郵政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風險,是指內部審計人員在對本單位下屬單位的負責人進行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對相關責任人應當負有的主管責任和直接責任判斷失誤而發表了與事實不相符的審計評價或結論,引起審計主體承擔某種損失的可能性。因此,如何正確認識和有效防范郵政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已經成為內部審計人員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研究其成因及防范對策,對于提高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質量和權威性,保護內部審計人員的自身利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特征
1.風險比較復雜。經濟責任審計是一項不確定性因素多、社會環境影響大、牽涉面廣的工作,對人的監督與對事的監督有機結合,因此風險更高,難度更大;同時,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多種多樣,貫穿于整個經濟責任審計全過程,每一項審計活動都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審計風險,其成因和表現形式方面均具有較高的復雜性。
2.風險成因的獨特性。首先經濟責任審計對象層次高,責任人一般為掌握一定權力的領導者,同時審計的內容錯綜復雜,加之經濟責任審計覆蓋期限長,評價事項多而敏感,審計的評價依據仍處在不斷變化完善之中,所有這些不穩定因素都會反向促生審計風險。
3. 風險控制艱巨。一是風險成因的特殊性使得風險控制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特別是審計對象一般都是手中握有重權的“高智商”者,違規行為更具有復雜性和隱蔽性;二是審計事項的委托授權屬性常使得審計機構面臨被動的局面。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對象是由組織人事部門決定,只有授權委托后方可實施審計,而人動一般具有批量性,在短期內很容易形成審計力量相對不足,面對“風險成本——效率”的關系,審計人員常常無可奈何,必然加大審計風險。
二、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形成原因
(一)審計技術方法的局限性
隨著經濟責任審計在郵政企業各系統及更高層次(由縣科級向地處級、省廳級推進)的全面推行,審計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 對審計技術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審計方法主要側重于制度基礎審計,它過分依賴被審單位內部的控制制度, 而內控制度本身在執行過程中就難以避免領導者個體主觀性、隨意性和偶發性干擾的風險,已不能適應當今復雜的審計環境。從實踐層面來看,經濟責任審計一般任務急、時間緊、工作量大。要在短時間內把領導干部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經濟責任搞清楚,單靠人工方法是不可能的。現在,抽樣審計方法和計算機技術已得到廣泛應用, 問題也隨之而來。例如, 審計抽樣是否科學、適用,樣本信息能否準確反映真實情況, 以及計算機技術是否成熟可靠等等, 必將直接影響到審計工作的質量,形成新的風險。
(二)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不強
獨立性是審計的靈魂,由于內部審計是郵政企業內部設置的機構,在進行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單位的利益約束,當審計事項涉及大單位與小單位、全局與局部利益糾紛時,就不得不考慮本級行政的意見,審計工作難以避免行政領導的影響和干擾,審計人員很難依法獨立行使監督和查處的職責,特別是當涉及領導層違紀或參與違紀時,內部審計人員更是無能為力無法對其做出真實,客觀的評價,另外,由于內部審計地位的限制,在審計實際工作中,往往得不到被審計單位的支持和配合,在取證的關鍵時刻,有時會遭到被審單位的拒絕,導致審計工作無法正常進行,從而容易產生審計風險。
(三)經濟責任制不夠健全
大多數部門、單位內部沒有建立規范科學的經濟責任制,領導干部沒有明確的任期經濟責任,任期內應負的責任、任期目標、考核標準都沒有給出科學、明確的界定,同時被審計單位在某些環節上違反財經法紀是由離任者和領導班子的混和行為所引起,但決策失誤、管理不當造成的重大經濟損失應追究何種行政責任卻無明確金額標準,這使得審計評價喪失了具體的參照,目前國內主要采用兩類標準進行經濟責任審計評價,主要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以及國家的相關審計評價細則和標準仍很欠缺。
(四)審計手段及審計人員自身素質問題
經濟責任審計的對象往往時間跨度長、范圍廣、內容多,審計任務的綜合性和問題的復雜性,客觀上也就要求審計人員應具有較為全面的綜合素質,既要具備查賬技能,還應具備宏觀和微觀經濟管理知識及口頭及書面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等綜合性知識與能力。但在現實的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作為個體總是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知識、經驗和能力不足,以及審計工作的復雜程度大、涉及面較廣等因素的制約,從而有可能引發諸如審計問題處理不當等方面的審計工作失誤,以及審計程序錯誤,由此產生審計風險。
(五)審計評價失真
審計評價是經濟責任審計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作為審計過程的最終結果,審計評價既是對領導者任期內經濟行為及其后果的科學、客觀、準確的理性認識,也是復雜審計活動所取得的成果。但是,就目前情況而言,由于缺乏一套操作性較強的評價標準指標體系,在審計實務過程中,審計評價就難免會導致失真。例如:對審計事項不應評價而評價;對審計過程中涉及的具體事項不應評價而評價;雖是審計范圍,但審計人員未獲取相關證據而隨意評價;對證據不足的審計事項不應評價而評價;雖然獲取了審計證據,但證據可靠性不強,證明力不足,而草率做評價;用詞欠妥的審計評價。凡此種種都會帶來審計評價風險。
三、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嚴格審計取證和分析工作
審計人員要從性質和金額兩個方面確定審計事項的重要性程度,突出重點,加大審計調查的力度,不僅要求被審計單位提供真實完整的審計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而且不能忽視對未在賬內記錄但客觀存在的事實的審計查證,尤其是對重大經濟決策的審計要跳出傳統審計的思路,拓寬審計視野,圍繞重大經濟決策的程序、資金流向和投資效果采取有效的審計方法,對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存在的主要問題不隱瞞,不夸大,不回避,做到事實清楚,準確無誤。分析判斷問題的性質時不能一概而論,要綜合考慮國家法律法規,又要考慮地方政策的實際,既要維護國家利益,又要兼顧單位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報告審計結果。
(二)建立相關性強的審計評價指標體系
建立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目的在于把較為抽象的責任目標和考核標準進一步具體化,通過數量特征和質量關系的分析,對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進行實是求事地評價:首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置應當體現相關性原則,應當與審計評價對象不同類型相適應;其次,指標體系的設置應當體現經濟責任為主的原則,因為審計機關對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者實施監督而進行的經濟責任審計,檢查和評價的是經濟行為和經濟責任,那種盲目擴大審計評價范圍,濫用審計職權的行為勢必人為加大經濟責任的審計風險;最后,指標體系的設置應當系統化規范化,指標選取應盡量與財政部頒布的相關經濟指標相吻合,并且能夠全面準確反映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
(三)在經濟責任審計中引入經濟效益審計
各級領導干部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負有特殊的責任和權利,其能否有效履行職責,正確使用經濟決策權力,對社會政治經濟生活影響較大,因而,在經濟責任審計中引入經濟效益審計不僅有助于提高經濟管理方面的透明度,提高其投資決策水平,還可以有效地推進經濟管理的現代化在經濟責任審計中推行經濟效益審計。要搞好三個方面的結合:一是把經濟效益審計的基本理念與經濟責任審計目標的確定相結合。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經濟效益審計的三個基本要素,也是對被審計對象本質特征的抽象反映和高度概括,提出了國家(企業)資金如何用得少,用得好,用得值的問題,我們抓住這幾個關鍵,可以明確地去查找,把握經濟責任審計對象在這幾方面表現的明顯特征,使審計結果更加真實、可靠,審計評價更加客觀公正;二是把經濟效益審計的基本思維模式與經濟責任審計程序的確定相結合。經濟效益審計要明確回答被審計對象是否以正確的方式行事,是否做了正確的事情,我們借助這種思維模式,可以在經濟責任審計中確定審計對象有哪些經濟責任,怎樣履行的經濟責任,結果如何這樣的思路,并圍繞這三個方面,確定審計程序,收集資料、證據,進行評價分析,從而提高審計行為的科學性和效率性;三是把經濟效益審計的方法與經濟責任審計的實施操作相結合,如審計標準的確定、調查、訪問、座談、統計分析等非財務性資料查證方法的應用、審計報告質量的控制等,這些經濟效益審計的方法都有助于豐富經濟責任審計的內涵,提高審計的質量,降低經濟責任審計的風險。
(四)創建寬松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環境
環境對風險控制有一定的影響,工作環境越差,風險系數就越大,有良好的工作環境,風險相對要小些。經濟責任審計,既是依法對被審計領導干部所在單位實施審計監督,又是接受干部管理部門的委托,對被審計領導干部依法行政、科學決策、廉潔自律等情況實施審計檢查。審計的權限和手段是有限的,僅靠審計部門做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難度較大,風險也大。因此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既要主動爭取組織、紀檢等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協作,又要特別注重工作方法,爭取被審計單位和被審計領導干部的理解和配合,創建一個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減少審計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五)提高審計人員風險防范意識及素質
審計人員素質高低是防范審計風險的關鍵,而經濟責任審計的高風險屬性,則要求審計人員具備更高的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有了過硬的思想作風和業務能力,掌握審計方法,審計質量才會有保障。
1、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通過素質教育使審計人員認識到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性,與此同時還需要審計人員樹立依法審計,客觀公正,各盡職守的職業道德。
2、加強風險的教育。提高審計人員風險防范意識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存在于每一個審計過程中,如果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審計人員就要承擔責任風險,加強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教育,使審計人員充分認識到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存在,在以后的審計工作中做到依法審計,提高審計質量,就能夠規避審計風險。
3、加強專業教育,提高審計人員的工作能力。審計人員應當具備計算機知識、法律知識等,并且要熟悉經濟責任有關的法規制度,只有通過不斷的培訓和學習,才能使每個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都能以扎實的業務知識做后盾,以法律制度、規定為依據,圓滿地完成審計任務。
4、加強責任追究教育,增強審計人員的責任感。建立審計質量分級負責制度,要求審計人員對所審計的范圍和內容負責;審計組長對審計報告、審計工作底稿及審計證據的復核責任等,同時還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審計人員的錯誤,依據責任追究并進行處罰,通過實施責任追究制度,可以增加審計人員的責任感,降低審計風險。
四、結語
總之,在郵政企業中,經濟責任的審計是否符合客觀實際,不僅影響對領導干部的管理和監督,還會對其任期經濟責任的評價、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產生影響。因此,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對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控制與防范應予以高度重視,在執業中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審計風險,實現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目標。
參考文獻:
[1]孫紅霞.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及其防范[J].現代審計與會計,2006(02)
[2]趙潤杰. 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形成及防范[J]. 管理觀察, 2009,(05)
[3]趙曉鈴. 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方法體系探究[J]. 當代財經, 2009,(06)
近幾年來,在實施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工作過程中,由于出現的審計難點較多,主要表現在經濟責任的內涵很大,審計的內容難以確定;領導干部崗位職責不盡相同,審計的方法難以確定;經濟責任的明晰度低,審計的評價難以確定。致使一部分審計人員對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產生了畏難思想和厭戰情緒。現針對上述問題和現象,結合近幾年的實際工作經驗,淺析在審計工作過程中如何深化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有效途徑。
一、更新思想,抓住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
目前,進行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過程尚未真正實施"先審計后離任"的制度,往往是領導干部已經調離,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又擔任新的職務后,才提請審計部門去審計。客觀上審計成了"馬后炮"。鑒于這種現象,給審計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審計人員極易產生畏難情緒。因此,為了做好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必須更新思想觀念,統一思想認識,充分認識開展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性和意義。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是審計機關的一項政治任務,也是一項重要職責。同時,繼續深入開展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是今后審計機關從事的主要工作之一。教育審計人員更新思想,堅定工作信心,增強為領導干部監督管理服務觀念。抓住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
對于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應從被審計者的任職期間經濟活動的合法性、真實性和效益性入手,抓住四個方面的重點進行審計,客觀公正地反映領導干部在任職期間的經濟情況及應承擔的經濟責任,具體的審計重點包括:
一是抓住被審計者任職期間經濟活動的合法性進行重點審計。主要審查與財政財務收支有關的行政管理、經營業績和財務活動等經濟活動情況,全面反映被審計者在任職期間各項指標的完成情況以及應承擔的經濟責任。
二是抓住被審計者任職期末資產的真實性進行重點審計。主要審查其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職責的履行情況,著重審查資產存量的真實性、資產增減變動的合規性和資產結構的合理性,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與完整。
三是抓住被審計者任職期間作出的重大經濟決策進行重點審計。主要審查投資項目決策的科學性和投資的收益水平。從而進一步審查被審計者在任職期間作出的重大投資決策項目是否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
四是抓住被審計者任職期間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情況進行重點審計。主要審查單位內部的財務核算、成本管理、財產流轉等方面的控制制度情況,以及在實際工作中能否認真執行并達到預期效果,從而對領導干部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作出評價。
二、改進方法,確定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內容
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范圍廣、內容多、責任大,既關系到組織部門如何正確使用干部和被審計者的前途及聲譽,又關系到審計機關在社會上的影響。因此,對于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除了要突出審計重點外,還須改進審計方法,進一步區別黨政部門和企業法人不同的審計對象,確定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
(一)對黨政部門領導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應主要審計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任期內部門和單位的財務收支情況。主要審查預算內外資金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有無隱瞞收入、設置帳外帳及"小金庫"等問題。有無截留規費收入,專項經費,違反專款專用原則,濫發獎金實物等問題。
2.任期內資產、負債情況。主要核實任職初和離任時所在部門單位會計核算各項資產的真實、完整情況,確定資產的真實實底,有無帳外資產和負債問題。
3.任期內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管理情況。主要核實任職初和離職時國有資產的增減變化情況。有無損失浪費、流失等問題。
4.任期內財產物資的登記、管理和使用情況。主要核實有無轉移、隱匿、丟失、損失等問題,是否辦理登記移交手續。
5.代政府管理的各項基(資)金的收支、劃轉、管理及繳納情況。主要核實有無隱瞞、少繳、漏繳、托欠、截留、挪用等問題。
6.任期內主要經濟責任。主要核實任期內單位和個人存在的違紀方面的問題。有無為有關單位和個人提供經濟擔保等問題。
(二)對企業法人代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應主要審計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任期內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核實產值、銷售、利潤、技改投入等指標的完成情況及平均增長幅度,評價其工作實績。
2.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情況。主要審計國有資產投入及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化情況,審查有無浪費、損失、流失等問題。
3.財務收支的真實性情況。主要審計各項收入和支出是否真實合規,有無弄虛作假,搞假報表,搞兩本帳,應上繳的財政收入是否按規定計提和交納。
4.債權債務情況。主要核實其真實性,分析帳齡期限,判斷其呆帳、壞帳和死帳情況,摸清債權債務的真實底子。
5.遵守財經紀律的情況。對照財經法規檢查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情況和執行情況,審查有無管理混亂和私設小金庫,偷漏稅金,亂發私分等違紀問題。
6.財產物資的登記、管理和使用情況。主要審計企業法人代表使用的通信器材、電腦設備、空調電器等財產物資的管理使用情況;有無脫離財務管理,形成帳外資產,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
7.職工養老保險金和醫療保險金解繳情況。主要審查企業是否按法定的項目、標準,及時、足額上繳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金和醫療保險金,有無隱瞞、托欠、少繳、漏繳、截留、挪用等問題,明確企業領導應承擔的經濟責任,維護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
8.任期內主要經濟責任。主要針對審計中發現的單位和個人的違紀問題,確定企業法人代表應負的經濟責任。
9.上級領導或企業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審計事項。
三、客觀公正,把握好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評價
審計評價是審計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審計評價,由于具有其特殊性就顯得更為重要。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恰當準確、客觀與否,關系到審計結果報告的質量,也關系到審計的風險,更關系到黨和政府對干部使用的導向。審計人員必須從審計角度,以數字和事實為以據,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評價領導干部經濟責任,把握好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尺度。總結近幾年來我局在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經驗,我局在正確處理好界定經濟責任,統一評價標準,核實企業家底,劃分遺留的潛虧掛帳等問題的基礎上,深化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始終堅持以下幾項原則:
一是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在審計評價中應客觀公正,始終做到不脫離當時當地的歷史條件和環境去客觀地評價業績和責任。堅持全面地看待問題,公正地分析客觀環境、基礎條件等各種因素對領導干部的影響。
二是堅持依法從審的原則。在審計評價中,必須始終以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為基礎,對所查的事項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方法,依據法律、法規等標準來進行定性分析,圍繞財務收支進行評價。
三是堅持準確性原則。在審計評價中應以數字為基礎,對未予審計、證據不足、評價依據不明的事項不作評價。不能超越審計職能,對領導干部的政治思想表現、領導作風,群眾關系等進行評價。
四、實事求是,處理好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關系
為了更好地實施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我們積極探索深化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有效途徑。正確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協調關系,促進了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開展。
首先,正確處理好與組織、紀檢、監察等部門的協調關系。經過近幾年的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我們審計機關與紀檢部門、組織部門、人事部門、監察部門建立了五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五部門聯席會議,正確處理好與紀檢、組織、人事、監察等部門之間的協調關系。確定了每年末將下年度計劃審計的單位名單提供給審計局,列入審計局年度工作計劃;凡屬于交辦的經濟責任審計任務,均由區組織部統一下達書面審計通知書。再由審計局派出審計組對領導干部離任時后三年的經濟責任實施審計,在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重大違紀問題移交給紀檢、檢察部門處理。從而規范了審計程序。
其次,正確處理好與被審計單位主管部門的相互配合關系。在實施經濟責任審計前,與其上級主管部門取得聯系,了解基本情況,做到有的放矢;并與其有關負責同志座談,了解被審計單位得經濟性質、經營規模、經濟狀況及效益情況;摸清被審計者任職期間有關經濟責任及經營管理概況,為有的放矢地制定審計方案、實施經濟責任審計打下良好的基礎。
再次,正確處理好與被審計單位的合作關系。為了使被審計者和被審計單位認識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性,我們每進駐一個審計點都要召開座談會,與被審計單位現任領導和離任人談話,與有關的中層干部談話,與和審計事項的各類人員談話,廣泛聽取意見,搜集資料,為客觀公正地實施審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提高質量,防范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風險
為了有效地防范和化解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必須增強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規范審計工作程序,努力提高審計質量。幾年來,我們在審計實踐中總結出防范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幾點工作經驗:
(一)增強風險意識,提高審計人員素質是有效防范審計風險的重要保證。在對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工作過程中,一但忽視審計風險的控制,將給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造成不良影響和損失。因此,審計人員必須增加審計風險意識,刻苦學習鉆研審計專業知識,盡快掌握現代審計手段,提高審計專業水平。
(二)搞好審計風險預測是有效防范審計風險的基矗在開展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之前,必須做好審前調查,預測潛在的審計風險。通過調查了解事先掌握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內部控制制度的設置情況,及時調整審計方案突出審計重點、明確審計內容、確定審計方法、劃分審計范圍。
(三)規范審計工作程序,強化審計質量控制是有效防范審計風險的必要條件。審計人員要嚴格執行審計工作規范,從確定審計項目計劃,送達審計通知書,審計取證,審計報告,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到依法作出審計處理決定等每個環節,都要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進行,避免審計執法的隨意性。同時審計部門要建立健全審計工作監控制度,管理制度和崗位責任制。實行審計質量抽查、復核、考核制度,嚴格審計質量標準,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力爭每個審計項目都做到事實清楚,定性準確,處理適當,努力減少和降低風險因素。
【正文】
蘇州供電公司的多經企業在向系統以外的領域伸展,并取得很大的市場。它擔負著為主業分流人員,提高電力系統職工的收入的重擔,因為這些企業都是全體職工通過投資入股成為股東,依法享有多經企業經營成果的收益權、剩余財產索取權和重大經營活動知情權。可以講,多經企業在系統內占著半壁江山,多經企業如此重要的地位也就決定了股東-全體職工所在企業的各級領導和我們內審機構應對多經企業重視的程度。
一、經濟責任審計是對法人及其代表實施監督、咨詢、服務的途徑
公司的全體職工通過投資入股成為多經企業的股東,但他們中間的絕大多數人不直接參與經營,他們將通過什么途徑依法享有多經企業經營成果的收益權、剩余財產索取權和重大經營活動知情權?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是主要的信息渠道。
1、實施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進行檢查評價和驗證
多經公司的經營活動由職業經理班子來組織進行。職工股東希望的是:通過經營班子的工作,所投資公司可以長期存續經營,并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所以一般來說企業價值的最大化與職工股東平時所講的利潤最大化是一致的。但是部分企業價值最大化并不一定是經理們想要的,經理們需要的可能是他們利用在職所能支配的資源以滿足個人需要。在利益的驅動下,他們或直接、或間接地要為自己服務。社會中介事務所對經理們的每一項活動是沒有辦法監督的,因為會計核算資料常常很難說得清他們是為自己的利益服務,還是為職工股東的利益工作。所以在國企的文化氛圍內,職工作為股東也希望實施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希望上級主管部門對多經企業派出審計小組對該企業的財務情況、經營情況、經營成果進行檢查評價和驗證,對投資的企業起到防護性和建設性的作用。
2、內審機構的職責和目的決定了內審對企業的保護作用和建設作用
我們系統內有一支較強的內部審計隊伍,據以控制和保障所管理的多經企業的健康發展。例如蘇州供電公司均已設立市縣公司的內審機構,說明國家電網企業各級的高級管理人員對內部審計工作是很重視的,希望通過強化審計隊伍,強化審計隊伍的素質,去提高內部審計的工作水平。
由于內審人員和被審計企業同屬一個系統,審計人員和其他職能部門又朝夕相處,較多地了解企業情況,檢查和建議較能切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內審機構的職責和目的決定了內審對企業的保護作用和建設作用。聰明的企業投資者理應主動請內審機構幫助檢查企業的內控制度和經營情況,對經營者的責任做出評價,對內部控制的缺陷提出改進的咨詢意見和建議。所以對于多經企業進行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期望在職工投資者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者來說目的是吻合的。
3、蘇州供電公司多經企業審計業務委托公司內部審計部門實施管理
為規范蘇州供電公司多經企業審計業務委托公司審計部實施的審計行為,加強對委托審計業務的管理,根據《國家電網公司經濟責任審計辦法》、《江蘇省電力公司內部審計工作準則》等制度,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根據董事會的決議將多經公司各單位內部審計業務委托公司審計部實施,由蘇州公司審計部統一歸口管理。內部審計業務委托公司審計部實施是指委托審計部所進行的審計鑒證、審計咨詢與審計評價等活動。委托審計業務的范圍包括:經濟效益審計;任期經營責任審計;內部控制的專項審計及調查;其它可委托的審計事項。這時內部審計就具備了外部審計的權威和獨立性。
4、內部審計業務委托公司審計部實施的內容
蘇州供電公司審計部接受委托后,根據《中國內審協會具體準則》及其他相關審計法規,代表委托方進行審計,向委托方提交審計報告及有關查證資料,并對審計結果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負責。審計部在業務實施過程中應定期與委托方溝通信息,對審計中發現的重大事項應及時向委托方匯報。
審計部應根據《協議書》的要求對委托單位及時出具審計報告,在審計報告形成后,由審計部直接遞交給委托方審計部門,并對審計報告承擔責任。審計部在出具審計報告時,可以向被審計單位下達審計意見(決定);可以根據委托方的要求同時出具管理
建議書。管理建議書應詳細披露審計中發現的所有問題、問題形成的原因和管理建議,對被審計單位內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應有具體的分析。審計部可根據需要進行后續審計,監督檢查被審計單位落實審計意見(決定)的情況,同時征求被審計單位對項目審計的意見。二、實施經濟責任審計的做法和要點
我們對多經企業經濟責任審計應包含而且實際上正在實施如下做法和要點:
1、檢查管理層對股東的誠信度和績效
公司管理層必須對股東負責,制定有長期的公司戰略觀念,以確保股東長期價值的增加成為公司的首要考慮。審計小組依據此項要求,對其以及公司班子的績效進行持續的評估。
2、檢查經理的薪酬
建立可信賴性的一種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經理人員的利益與股東的利益保持一致。管理層的薪酬應與公司的長期業績表現掛鉤。電網多經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將管理層的薪酬和經營業績列表對增長幅度進行分析并提出報告。
3、檢查管理層在同股同酬是否公平
在所有的市場對所有的股東均應以公平相待的方式一視同仁,無論是個人股還是集體股。多經公司應特別注意尊重少數股東的利益,并且不采取對各個投資者具有實質性損害的行為。
4、檢查上級機構是否建立“最佳行為準則”
各個企業均應建立適當的“最佳行為準則”,使公司的董事和經理人員能據此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規范,并使其明確其與股東的關系及其對股東負有的責任。在企業的同業對標中國家電網公司就建立了《國家電網公司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管理暫行辦法》,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對所任命的企業負責人進行管理并強化其責任意識、約束其經營行為的管理方式,電網多經企業經濟責任審計關注被檢查的公司是否遵守這一準則并向股東報告其對這一規則的任何違反行為。
5、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應注重內部控制評價的作用
企業經營管理工作控制環境是整個內控系統的基石,支撐和決定著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傳遞和監督,是建立所有事項的基礎;監督位于頂端的重要位置,是內控系統的特殊構成要素,它獨立于各項生產經營活動之外,是對其他內部控制的一種再控制。企業有必要組織評估以直接監視控制系統的有效性,可以通過內審部門在經濟責任審計中對持續性的監控程序進行審計評價,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加以健全。
我們公司近年來開展了國際比較和同業對標,在此過程中內審部門也在尋找先進的審計質量理念和提高審計工作質量的做法。不斷提高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是必然的過程,它有利于內部審計的行業規范,增強內部審計的自我健康機制。我們把“執行《內部審計具體準則》,開展內部控制審計評價”定為內部審計同業對標的“最佳實踐”項目。期望通過內部控制審計評價項目的理論和實踐,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實施中認真執行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和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建立完善的公司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發揮內審在規范企業經濟行為方面的作用的觀點,為提高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和經濟效益作出努力。
6、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向投資效益審計延伸
多經企業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向效益審計延伸,是多經企業內部審計由“經濟監督”向“價值增值”職能轉變的重要標志之一。內部審計的監督著眼點要放在促進企業加強企業治理,加強內部控制和提高資源效益上。目前內部審計一般尚未與公司治理緊密結合,成為公司治理的有機部分,對風險管理也不夠關注。為此,要逐步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明確企業外部和內部的委托關系,培養管理者的競爭意識和風險意識,形成內部治理審計的需求市場,為內部審計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要順應內部審計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在實踐中有意識地推動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發展。從強調確認和測試控制的完整性,逐步轉向強調確認和測試風險是否得到有效管理;從傳統的強調關注風險因素,逐步轉向關注前景規劃。內部審計的建議應不再僅是強化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效果,而應該包括規避風險、轉移風險和控制風險,通過風險管理的有效化,評價并改進組織的治理程序,提高公司整體的管理效率和效果。
7、注重對公司治理和風險的檢查和評價
在新的內部審計定義下,內部審計參與到公司治理與風險管理中,幫助組織發現并評價重要的風險因素,促進組織改進風險管理體系;評價并改進組織的治理程序,為組織的治理做貢獻;同時繼續原有的對控制效率和效果的評價作用,幫助組織保持有效的控制。此時的內部審計人員是風險專家,通過對風險的把握來評價公司治理及內部控制,并促進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的改善,從而實現對風險的掌握與駕馭。在風險管理這一統一的核心下,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整合,為組織增加了價值;同樣,在風險管理這一統一的核心下,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實現了整合。我們從強調確認和測試控制完整性,逐步轉向強調確認和測試風險是否得到有效管理,從傳統的強調關注風險因素,逐步轉向關注情景規劃。內向型管理審計的建議應不再僅是強化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效果,而應該是規避風險、轉移風險和控制風險,通過風險管理的有效化,提高整體管理效率和效果。
三、內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在增加公司價值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公司的內部審計通過評價多經公司治理的好壞、評估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效率性等方面,為多經企業提供增值服務,它符合電網企業內審實踐和發展的要求。我們認為應順應內部審計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在實踐中有意識地推動企業管理審計,甚至治理審計的更多發展。
1、委托內審對法人代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會增加企業價值
我們要鼓勵國有企業職工投資的多經企業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中引入以價值為基礎的制度和標準,宣傳資本運作高效率的重要性和效應,并把經營管理者的任期經濟責任、相應的報酬與經濟增加值的效果掛鉤。
首先,內部審計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組織預防和減少損失,當內部審計成本小于損失的減少時,公司價值就增加了,我認為,這是內部審計創造的直接價值,也是顯性價值。除此之外,內部審計還會產生“威懾價值”,即無論內部審計是否發現了問題,但因為在公司管理結構設計中有內部審計的存在,因而,客觀上會對組織內的經營管理者和其他職能部門產生威懾作用,使他們知道因為要不斷地接受內部審計的監督與檢查,不得不維持良好的控制系統和工作秩序,并努力改善他們的工作績效。這種被動的“自律”行為客觀上導致了組織價值的增加,它也是因為內部審計職能的存在才會得以實現的,這種威懾價值的實質也是潛在價值,間接價值。如何看待公司的價值,是根據每個人的價值觀而定。但內部審計工作在增加公司價值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則是不容質疑的。
2、管理審計仍是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方面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革命和經濟國際化的蓬勃發展,國企職工投資的多經企業不僅內部分權管理關系更加復雜,而且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為了增強國內外市場的競爭能力,企業迫切需要對影響管理水平和經營業績的一切因素都進行深入分析、客觀評價和嚴密控制。這就要求內審部門順應潮流,突破傳統的財務審計范疇,進一步深入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廣闊領域開展審計工作,以協助管理當局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因而內審部門將工作重點致力于改進管理效率、增加企業利潤的管理審計上,實際已經是內部審計對企業治理的邊緣化。
3、經濟責任審計可以鍥入公司治理,優化公司企業文化
關鍵詞:基本建設項目;決策審計;常設團隊;經濟責任審計
一、基本建設項目決策的內涵及其審計現狀
基本建設項目決策是基本項目建設過程的起點和關鍵,其核心要素在于決策,其行為模式是圍繞決策而產生的幾個環節,具體而言有項目動議、基礎調研、編制建議書及可行報告、項目評估及決策審批等。在這些環節中,關鍵行為主體是有決策權限的特殊崗位人員,另外還涉及到相關配合人員。
為了確保基本建設項目的適當性和合理性,項目建設決策應該致力于向規范、可行和績效三個方面發展,具體而言:一要在程序方面強化規范性,即要按照建設項目的一般規律在遵循相關制度要求的基礎上步步推進,并且要盡量確保每一步都落在實處,避免因形式化而被虛置,避免出現相關領導拍腦袋一言堂的現象;二要在項目能否成立環節強化可行性,可行性是決策的基礎條件,是決策甚至建設項目成敗得失的關鍵因素,在這方面應該嚴謹對待,避免出現相關領導基于某些特殊隱秘考慮而蓄意作出錯誤決策的現象;三要在具體項目規劃方面強化績效,建設項目的績效考慮一方面是推進可行性的要素,另一方面也是對建設項目實施階段的要求,關系著建設項目的終極成效,在項目決策環節應該充分考慮這一點。
為了確保如上三方面內容的實現,有必要開展基本建設項目決策審計,應該說目前這方面的工作已經有了初步推進和成果。不過,在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中,決策審計往往是比較薄弱的環節,存在盲區,是最亟待改進的領域。
二、推進基本建設項目決策審計的難點分析
在基本建設決策審計相對薄弱現實的背后,蘊含著該類審計推進的系列障礙和問題,具體而言主要推進難點有如下四個方面:
首先,從具體程序方面來說,存在切入時間問題。如第一部分所言,審計決策本身也是含有多種行為模式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一開始的項目動議及基礎調研環節往往比較模糊,很多動議往往并沒有轉化為現實中的決策而是夭折了。在這種情況下,決策審計就存在著一個從什么環節切入的問題。目前,基于這方面的爭議,很多決策審計實際上已經成為事后審計了,這違背了全過程跟蹤審計的本旨,影響了決策審計的推進效果。
其次,從審計基礎方面來說,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如第一部分所以,決策審計的行為主體是有決策權限的特殊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這些涉及人員在職位層級、素質視野、掌控資源方面均遠超過一般審計人員,甚至超過審計部門的管理人員。這種職級嚴重不對稱的情況,容易產生幾乎難以克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審計團隊很難搜集到充分、切實、相關、可信的基礎信息,會從根本上影響決策審計的推進效果。
再次,從審計評價方面來說,存在缺乏明確標準問題。基本建設項目決策涉及層面比較高,部分建設項目缺乏參照物的新事物,在確保第一部分所言的三維度事宜方面甚至沒有起碼的標準,審計人員面對特定情況實際上很難做出審計判斷,容易導致決策審計失敗。
最后,從項目決策宏觀事宜方面來說,存在決策審計本身的定位問題。為了確保基礎建設項目科學性、合理性及高效性,其各環節的內控機制、相關部門的審批把關及專家團隊的集體論證均在不同維度發揮作用,決策審計無形中被弱化,畢竟審計人員在素質等方面很難和專家及相關審批方的高管相比。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審計人員提出中肯的審計建議,也往往被涉及層級較高的決策層忽視或,難以實現審計結果的有效運用。
三、推進基本建設項目決策審計的主要路徑分析
面對如上所言的幾點障礙及困難,決策審計團隊應該在各相關方的支持下,從多方面的思考破解及推進方法,具體而言可以從如下四個方面思考出路。
首先,在制度和程序方面,明確決策審計的涉入時間和方式。相對于決策主體――相關領導、審批部門負責人及專家團隊而言,審計團隊處于明顯劣勢。對此,應該從制度方面確保審計工作的地位,根據基本建設項目的大體情況將審計團隊涉入時間和方式予以明確化,讓項目決策被動等待審計人員的審計工作轉化為主動接受決策審計的推進,以打造良好的審計環境。
再次,在審計程序方面,形成有效暢通的溝通機制。在決策審計工作推進過程中,最大的障礙莫過于審計信息不對稱及來自高層級審計對象的干擾和阻礙。有鑒于此,在特定行業或地域內,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形成基建決策審計聯席會議,以決策審計工作為中心,明確各涉及方的責任及彼此之間的溝通模式和方式,并配合以問責機制,以較高的違規成本倒逼提升各相關方對決策審計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力度。
再次,在勝任能力方面,強化決策審計人員的專業化建設。基建項目決策涉及的層面高、考慮的事項方面多、決策本身的技術含量高、決策效果預期難度大,這需要審計人員具備充分的勝任能力。對此,一應該根據各種基建項目有針對性地培養目標決策審計人員,以應對各種基建項目決策審計的需要;二應該強化決策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及職業審慎水平,以增強審計人員的抗干擾能力及其具體審計實務的獨立性;三應該在基建決策審計推進過程中,借助信息科技技術,以特定地域或行業為單位,打造在特定范圍內適當共享的基建項目決策審計數據庫,為審計人員在特定情況下靈活處理相關事宜提供參考;四應該靈活邀請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借助他們的專業學識彌補審計人員素質的不足,以解決審計人員勝任能力暫時缺乏的問題。
另外,應該與經濟責任審計密切配合。從審計對象方面來說,建設項目決策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是一致的;從審計內容方面來說,基建項目決策審計實際上是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發展態勢方面來看,經濟責任審計業已相對成熟。基于如上情況,基建項目決策審計應該注意汲取經濟責任審計的精華成果,并且在程序等方面與經濟責任審計相配合,在借鑒和配合中提升決策審計的成熟度。
關鍵詞:風險導向;審計;實務;探索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煤炭作為我國的第一大能源,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時,我國進入了新一輪煤礦開發建設期,一大批煤礦、煤化工、電力、鐵路、煤炭深加工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并投產。煤炭產量迅速增長,煤礦、煤化工板塊投資愈來愈大,煤炭企業所涉及的風險領域也愈來愈廣泛,包括安全風險、經營風險、法律風險、人力資源風險、建設項目投資風險及財務風險等。在煤炭企業內部探索開展風險導向審計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做好這項工作,要在對煤炭企業外部環境和經營活動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運用審計風險模型,積極而有效地采用分析性審計程序,以規避風險。在企業內部開展風險導向審計,相對于傳統內部審計而言,不但擴大并提升內部審計的關注點,而且內部審計人員通過全面、深入地梳理企業面臨風險及其管理流程,更有效地監督并幫助企業相關部門不斷改善管理制度。下面通過筆者對開展風險導向審計的研究,探討風險導向審計在煤炭企業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
一、風險導向審計的內涵及作用
風險導向審計作為一種重要的審計理念和方法,是在賬項基礎審計和制度基礎審計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審計模式,是指審計人員在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評價的基礎上,判斷、分析被審計單位的風險所在及其風險程度,制定審計策略和采用積極而有效的分析性審計程序,以規避風險、提高工作效率的審計模式。其彌補了傳統審計方法的諸多缺陷。可以說,風險導向審計方法是審計技術在系統理論和戰略管理理論上的重大創新,代表了審計方法發展的趨勢。
過去,審計人員經常運用良好的職業判斷、常識、來關注高風險領域,而不需要太多的審計分析,現在的審計人員要運用前后一致的方法來理解和評估審計風險,包括與單個被審計 機構有關聯的風險以及整個組織所面臨的整體風險。煤炭企業可運用風險管理的方法和程序,通過審計長期規劃與年度計劃的實施,定期識別、評估剩余風險、高風險,使全面風險管理步入持續監督和改進的常態化工作軌道,在全面風險管理戰略中發揮作用。
1.風險導向審計為煤炭企業提供了一種既能降低審計風險又能提高審計效率的新思路。它要求在評價煤炭企業的控制環境、考慮財務報告發生重大錯報風險的基礎上建立審計目標,然后根據審計目標確定實施審計的范圍,可避免低風險審計項目的審計過量和高風險審計領域的審計不足的問題。在風險審計模式中,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研究與評價、分析性復核等均屬于效率較高的審計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審計風險,減少效率較低的細節測試工作。
2.開展風險導向審計有力地促進了煤炭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內部控制是管理現代化的產物,內部控制的產生與發展促使審計技術和方法體系從查錯糾弊審計發展成為以內部控制評審為基礎的抽樣審計。當代主流的制度導向審計模式及其最新發展——風險導向審計模式,都與內部控制緊密聯系。內部控制活動始于風險評估,通過評估識別企業各業務單元、重要業務流程及各項重大經營活動風險,并針對評估結果采取適當的控制活動。隨著煤炭企業規模的不斷壯大、業務的不斷更新,煤炭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不完整性和失效性日益顯現,風險評估有助于完善煤炭企業內部控制體系。
3.開展風險導向審計有助于煤炭企業有效控制風險。通過對企業風險的識別、評估、預報、應對和控制風險,在對相關信息采集、整理、加工、提煉后,及時揭示傾向性問題,特別是揭示反映體制、機制、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問題,為從根本上解決提供資料數據。及時揭示苗頭性問題,切實做到見微知著,為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提供整改建議。及時揭示潛伏性問題,關注其發展、影響,使企業做到心中有數,儲備應對預案,增強工作主動性。
二、風險導向審計在工程項目、經濟責任等審計業務中的應用
為了抵御來自內部、外部的各種風險,提升審計效能,提高審計工作效率,我們在工程項目、經濟責任審計等方面開展風險導向審計工作,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實踐和探索,已逐步收到一些效果。
1.在工程項目建設領域開展風險導向審計,以規避基建投資失敗風險。建設項目具有投資大、風險大、不可逆轉等特點,特別是煤炭企業投資煤化工項目,還面臨著技術、人才風險。對此,我們選擇一些重大工程項目,實施全過程跟蹤審計,從設計、立項、施工到初驗、終驗全過程參與。重點關注以下風險:一是設計審計關注設計方案比選失誤的風險、設計變更控制風險、設計錯誤的質量風險;二是招標審計關注分解工程項目、規避招投標等違規操作的法律風險;三是合同管理審計關注合同簽訂及執行中違反法律、施工方資質及違約的信用風險和重大設計變更風險;四是工程造價審計關注工程造價信息不對稱、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背離市場導致投資失控、超計劃風險;五是竣工決算審計關注付款流程不完善、未及時轉資、財務信息失真等風險。
2.為降低任用領導干部風險,在經濟責任領域開展風險導向審計,可有效提高審計效率。由于多數企業長期存在經濟責任審計業務量大,審計人員不足的矛盾,我們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中,開展風險導向審計,在審計過程中,我們關注高風險領域和環節,確定審計重點和范圍,進一步完善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體系,推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從事后監督向事中監督轉變,促使審計關口前移,加大對企業負責人履職情況的監督力度,促進負責人加強和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審計效率。
三、現階段風險導向審計實踐的難點或遇到的主要問題、解決對策
近年來,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風險導向審計,著力推動內部審計由事后監督向事前防范轉變,充分發揮了企業內部審計的咨詢、服務、監督職能,有效降低了運營管理中的風險。但也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企業內部全面風險管理才開始起步,大家對風險管理的一些概念、風險的識別、評估等等還比較陌生,離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還有相當距離,培育企業風險文化尚需時日。這對開展風險導向審計工作的外部環境而言,具有不小的難度。
2.雖然我們在審計理念上較早地引入了風險的意識,也參加了相應的培訓,在開展風險導向審計工作中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我們內部審計的現狀是:內部審計方法比較落后,內審人員理念未能及時轉變 ,內部審計方法模式仍以賬目基礎審計方法為主,風險觀念比較淡漠,較少考慮審計風險控制因素;抽樣技術的運用更多地憑借內審人員的主觀判斷和經驗,統計抽樣技術的運用十分欠缺;缺乏對審計方法和經驗的總結和提煉。 離全面實施風險導向審計工作,形成一套科學、規范、行之有效的審計程序和方法,還要做大量艱苦細致的學習和探索。
3.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理論尚不完善。在具體運用過程,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尚存在問題:一是自身尚未形成嚴密、科學的體系,缺乏必要的理論支撐。風險基礎審計模式仍存在一些過于主觀而非客觀的工作標準;二是在審計實踐中還缺乏有力印證。
4.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還無法適應風險導向審計的要求。風險導向審計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不僅要求審計人員擁有管理、財務、營銷和會計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較高的風險分析能力、專業判斷能力和豐富的執業經驗。而事實上,內部審計人員大多仍習慣按傳統查賬方式進行審計,缺乏風險導向審計方面的專業培訓和實踐經驗,往往無法對被審單位的經營風險和舞弊風險做出正確評估,如果在風險判斷上出現方向性錯誤,就不能搜集到充分有力的證據證明其審計結論,極有可能導致審計無效率或審計失敗。這種高素質人才的相對缺乏,已成為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廣泛開展的瓶頸。
針對上述難點和主要問題,提出如下解決對策。
1.不斷推進企業風險預控體系的建設,廣泛宣傳風險管理的理念、方法,組建風險管理的機構,搭建風險管理的框架,借助建立風險管理體系的東風,改善風險導向審計的外部環境。
黨的十六大提出,要以提高素質、優化結構、增進團結、改進作風為重點,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堅持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堅強領導集體。落實這樣的要求,在縣一級,就是要切實加強鄉局級領導班子整體功能的建設。目前,要注重提高領導班子整體和領導干部個體的素質,不斷提高鄉局級領導班子帶頭實踐“三個代表”、帶領群眾建設小康社會的能力。
一是要創新干部工作理念。堅持用發展的理念評價干部,按人崗相適的原則配置干部資源,嚴把選拔任用關,推進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制度化。堅決破除論資排輩、求全責備、以偏概全、遷就照顧等陳舊的選人用人觀念,用人看本質、看主流、看發展,著眼于干部是否具有帶領群眾發展經濟的能力,是否能真正做到執政為民,認真考慮干部的年齡、知識、學歷、工作實績等各方面,把那些年紀輕、文憑高,能夠把黨的方針、政策同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相結合,具備較強實際工作能力的優秀干部選拔進鄉局級領導班子,提升班子的整體素質。
二是要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從提高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依法執政的能力、總攬全局的能力的目標入手,堅持“兩手抓”:一手抓黨性觀念的強化,提高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政治理論素質。要切實抓好思想政治教育、黨性教育、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教育,特別是要突出抓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的學習。要按照要求,在認真抓好中心組學習的同時,組織鄉局級班子成員分批集中學習,通過學習,使鄉局級領導班子及其成員深刻領會黨的十六大精神實質和內涵,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六大精神上來,統一到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上來,明確肩負的任務,真正具備執政能力所要求的思想素質。一手抓知識更新和實踐鍛煉,幫助廣大干部掌握更多的新知識、新技能和新本領,提高鄉局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帶領群眾建設小康社會的能力。按照建設學習型社會、學習型政黨的要求,從鄉局級領導班子建設的實際出發,結合縣情和本地、本單位的特定情況,認真組織開展市場經濟知識、WTO知識、各種政策法律及農村實用技術的學習,使鄉局級領導干部能夠具備做好本職工作的較高業務素質,在崗位上說內行話,做內行事,帶領群眾發展經濟、開展工作能夠做到方向清,路子明。教育培訓上要加大力度,每年要下決心抽調部分班子成員參加集中的各類專門培訓。要用改革的辦法抓培訓,加強與外界聯系,請專家、學者、企業家來縣內講課,每年堅持選送一批干部到廣東、江浙等發達地區學習考察和跟班鍛煉,組織批量干部走出去參觀學習,真正使鄉局級領導班子能更新觀念,提高能力。
三是要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重點抓好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在重大決策、思想作風、執法守紀、用人等方面的監督,規范監督的重點對象和重點內容;落實好各鄉鎮和縣直各單位黨政正職向縣委報告年度工作總結制度和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堅持執行領導干部述職述廉制度、質詢制度、民主評議制度,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切實發揮經濟責任審計的監督職能,完善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制度,擴大審計范圍,加強對重要部門、掌握人財物等重要崗位的干部以及鄉鎮和縣直單位黨政正職的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執行制度情況的監督,保證鄉局級領導班子及其成員有一個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權力受到有效制約。
四是要加強領導班子制度建設。要加強民主集中制教育,把它作為黨的基本知識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領導干部特別是新進領導班子成員學習培訓的必修課。要加強執行民主集中制的配套制度建設,建立健全領導班子運行機制,完善集體領導、分工合作制度以及黨委(黨組)工作運行機制;加強領導班子決策制度建設,健全黨委(黨組)決策表決制度,完善決策程序與規則;加強決策監督,逐步建立社情民意反饋制度、重大事項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決策考核制度和決策追究制度,認真考核領導干部的決策能力和水平。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出現了許多對世界經濟造成重創的會計造假案件。會計造假案件的不斷涌現說明了加強內部控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治理虛假的會計信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事情,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治理虛假會計信息的系統工程中,各國紛紛出臺了諸多措施,在我國,經濟責任審計是一項重要的手段,而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是其關鍵的措施。
一、內部控制制度與會計信息質量的互動關系
由于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經營者有義務按照特定的要求管理和經營受托經濟資源并向所有者(委托人)報告其經營狀況。受托經濟責任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要求而不斷發展,作為驗證受托經濟責任完成情況的經濟責任審計也相應地產生并不斷發展著。
現代會計也是由于兩權分離的需要而產生的。由于內部控制制度和會計信息都是解決問題的手段,具有共同的基礎,因此,它們彼此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
(一)會計信息對內部控制的作用
會計信息對于內部控制的作用可以從內部控制的構成要素和信息系統與控制系統的關系兩方面來分析。內部控制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經歷了內部牽制、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結構和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四個階段。
從內部控制各個發展階段的內涵看,不論是在哪一個階段,會計信息都是內部控制的一個基本、重要的組成部分。會計信息是企業管理信息的一種,連接了委托人和人,并作用于內部控制之中。財務信息作為會計信息的一種,可以用來編制外部委托人和企業管理者之間進行溝通的財務報告,以監督管理者托管責任的履行情況,同時也可用于企業的經營決策。
1.會計信息在控制環境中的作用
在控制環境中,董事會通過獲取會計信息了解管理者的經營情況和責任履行情況,監督有關政策的執行情況,以實現監督,并通過舉手或投票的方式來決定和影響企業及管理者未來的發展,實現預期的目標。激勵制度的設計也依賴會計信息的投入,會計信息既是評價手段,也是調節手段,從而起到監督的作用。
2.會計信息在風險評估中的作用
在風險評估、控制活動和監督中,會計信息都是一種重要的投入并在委托人和人之間傳遞。通過信息的傳遞與溝通,決策權力機構了解其決策的執行情況,進而對風險進行評估,并采取措施降低風險或是對目標進行調整,對員工進行獎懲,促進員工更好地履行其職責。在控制環境中,企業需要大量會計信息去衡量風險,比如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經營風險等等,這些風險的評估都需要會計信息作為支撐。
3.會計信息在控制活動和監督中的作用
從企業控制活動的過程看,其主要內容一般是針對所評估的風險采取相應的措施或者政策,而這些措施和政策的制訂都必須建立在管理者充分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即會計信息的基礎之上。
信息與溝通的過程主要就是會計信息的傳遞和交流。在一個企業的監督和評審過程中,諸多財務指標作為衡量企業及其管理者績效的重要指標,實際上就是會計信息進行了進一步加工的結果。
可見,在內部控制的每一個要素中,會計信息都是一種重要的投入。信息是控制的基礎,如果離開了會計信息的加工和轉換過程,就無法反饋信息,更無法將其轉換成抵消或糾正偏差的控制指令,排除干擾,控制系統就無法發揮作用,實現系統的目標。例如決策者可以通過業績報告信息的加工、整理來了解目標的實現情況、產生偏差的原因,并進而通過獎懲手段調整偏差,實現目標。
從這個意義上說,會計信息是實現控制的主要工具。控制制度能否生效,關鍵在于是否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方取得了適當的信息。會計系統本身成為內部控制制度的一個組成要素,會計信息的存在與有效傳遞,影響到控制制度有效性的發揮。
(二)內部控制對會計信息的影響
會計信息影響控制制度有效性的發揮,而良好的控制制度又是會計信息質量良好的重要保證和前提條件。
1.控制系統對會計信息的影響
控制系統的控制作用表現在信息反饋的過程之中,即將輸出的信息反作用于信息的輸入,并對信息的再輸出產生影響。而反饋職能是信息聯系和傳遞的重要形式。通過反饋職能的控制作用,校正信息,完善信息的聯系和傳遞,并實現系統的自我調節和完善,縮小與經營目標的差異。
會計信息作為會計系統的輸出,同時又是內部控制的輸入,通過控制系統信息反饋的作用,使會計信息得到完善,再通過控制制度的反饋機制對會計信息進行過濾和整合,并在控制制度的監督下成為再輸出的信息,從而保證了財務報告目標的實現。從這個意義上說,控制是會計的中心觀念和目的。離開了控制系統,信息的加工處理就失去了意義。
2.內部控制制度各要素對會計信息的影響
從內部控制要素與財務報告目標關系看,內部控制各要素對會計信息的加工整理過程都起到了保證的作用。內部控制的輸入需要充分和適當的會計信息。而無法滿足需要的會計信息源于兩種原因:會計人員的過失和舞弊。前者與會計人員的素質、業務能力等相關;后者則與管理者施加的壓力,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等有關。
監督要素通過預算、內部審計、內部控制的自我評估手段,持續地對內部控制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從而為財務報告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合理保證。
可見,內部控制制度和會計信息由于同為解決問題的監督機制而具有了共同的聯系,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會計信息是問題產生的根源之一,而解決問題的手段之一是對內部控制實施監督,使會計信息真實、可靠,更好的為企業的所有者、管理者服務。
二、從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角度分析中國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方向及發展趨勢
在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良好的會計信息質量可以有效保障審計的效果。因此,從提高審計質量的角度考慮,解決內部控制建設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使會計信息質量明顯地提高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的事情。按照國際先進的內控模式COSO報告關于內控系統的整體框架要求,結合我國現行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構建中國現代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建立完善的企業控制環境
任何企業的控制活動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環境之中,控制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內部控制的貫徹和執行以及企業經營目標及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控制環境中的要素有價值觀、組織結構、控制目標、員工能力、激勵與誘導機構、管理哲學與經營風格、規章制度和人事政策等等。主要問題是管理層要充分說明內控的完整性;公司要有積極的控制環境,使整個組織中的員工具有控制覺悟和自覺的控制態度,特別是高級管理層要積極地進行控制;員工的能力與其責任要相匹配。
因為控制環境要素多,企業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改變的,所以要改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加快現代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真正實現產權明晰、權責清楚、管理科學、政企分開的現代企業制度,從產權制度上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建立。
第二,要有明確的內部控制主體和控制目標。控制主體解決了由誰進行內部控制的問題,而控制目標則解決了為什么要進行控制的問題。
第三,要有先進的管理控制方法和高素質的管理人才。控制方法作為管理當局對其他人的授權使用情況直接控制和對整個公司活動實行監督的一種方法,包括很多內容,如制定企業各項管理制度、編制各項計劃、實施業績與計劃考評、調查與糾正偏離期望值的差異等,這些方法對于不同規模和不同復雜程度的企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四,要具有先進的管理控制方法,培養和引進一批高素質、掌握先進管理方法的人才隊伍,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觀念、方式和風格,培養全體員工良好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全員控制意識,從而形成一個特定的企業文化氛圍。
(二)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
控制環境中包括的要素很多,但考慮成本效益原則,并不是所有的要素都有具備實施內部控制的價值,只需針對那些具有風險并且會影響有關控制目標實現的可控要素進行控制。
在風險評估中可以采用以下的風險管理模型:工作目標――風險評估――控制風險。工作目標是風險評估的起點,只有明確企業的工作目標,才能識別控制環境中哪些要素存在影響工作目標實現的風險,并通過對風險程度的評估,采取積極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證其工作目標的實現。
1.明確工作目標
企業的工作目標通常是由企業的理念及其所追求的價值決定的。為了達到企業的工作目標,在分析控制環境的各個要素時,很可能發現以下情況:一是人員素質不高,不能按照會計法規做事;二是越權管理,應該做事的人卻不能在正確的時間里去做本應該做的事;三是信息系統出現錯誤,提供了不正確的數據。因此,有必要針對這些問題制定相應的工作目標。
2.識別風險
風險一般是由企業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相互作用產生的。外部因素包括:科技的發展、顧客的需求或預期的改變、競爭、新的法律和行政命令、自然災害、經濟環境的改變等。內部因素包括:信息系統處理的中斷、聘用員工的基本素質、培訓方法及激勵制度、經理人員責任的改變、企業活動的性質以及員工可接近資產的程度、董事會或監事會不夠堅定等。
3.注重環境變化后的管理
由于企業的經營狀況、產品結構及管理環境都是會改變的,因此,風險評估中最基本的部分就是如何辨認已發生的改變,并采取必要、有效的應對措施。
在控制環境中,人員和信息系統可能成為引起財務報告不及時、不準確、不完整的風險因素,因此,企業應該對這兩個關鍵控制點的風險程度進行評估,以便在下一環節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三)加強內部控制的監督與評審
監督與評審是經營管理部門對內控的管理與監督和審計監察部門對內控的再監督與再評價活動的總稱。要使內部控制制度被切實地執行,內部控制過程就必須被施以恰當的監督。
在監督評審活動和糾正缺陷方面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第一,應當在日常工作中檢驗監督評審對內控的總體效果。對主要風險的監督評審應當是企業日常活動的一部分。
第二,對內控系統應當進行有效且全面的內部審計。內部審計要獨立進行,配備稱職得力的人員。內部審計作為內控系統監督評審的一部分,應當向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直接報告工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