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范文

        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

        第1篇: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范文

        關鍵詞:科研成果管理 管道科研項目 建議和對策

        管道科研項目申報立項是科研前的準備工作,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規,是否具有創新科研成果,是否符合社會需求,這些方面影響著項目申報成功的可能性。而科研成果管理是科學技術應用于社會發展和經濟開發的重要方式,加強科研成果管理對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方面具有積極促進作用。知識質量作為評價科研成果的重要技術指標,能從根本的科學層次上提高科研成果的管理,而隨著經濟不斷發展,雖然我國科研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但當前對科研成果的管理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一定漏洞和缺陷,未能按照知識質量的概念對科研管理進行評價,并使其在諸多領域未能有效與實際生產相結合,造成科研成果的浪費。因此,實現科研成果的科學管理已顯得迫在眉睫。

        一、科研成果管理的評價指標和目的

        1.科研成果的評價指標

        科研成果管理對于管道科研項目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要促進管道科研項目的質量必須要提高承擔單位的科研成果管理水平。對所取得的科研成果進行效果評價和水平分析,需要從知識質量方面著手,一個是科研成果對管道工程領域中,在同級別橫向比較中所提供的知識增長(對概念理論的創新改進、證偽或總結完善),和縱向比較中的知識增長(對不同領域或在不同層次,綜合運用相關學科或原理,提出理論創新或技術創新)這兩種;一個是科研成果對社會發展和科學領域所作的貢獻,例如拓寬科學領域的覆蓋范圍,影響科學領域的研究深度,提高經濟領域的發展效益,以及轉變意識形態的思想觀念等;另一個是對科研成果的研究難度進行評價,判斷研究者的付出程度,對科研水平進行解析,以此來肯定研究者的價值[1]。科研成果的知識質量評價從本質上來說,也就是創新程度、貢獻程度和研究難度三方面綜合評估。

        2.科研成果管理目標

        科研成果管理對管道科研項目起到導向作用,該工作主要任務就是通過行之有效的評估選擇制度,依據市場需求變化,在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準確把握科研成果的市場需求,推進科研人員對有實際價值的科研成果進行研制開發,減少缺乏實際意義而耗資過多的科研項目,保證科研成果與管道科研項目的有效結合,為項目各個環節的進行提供有力支持,從而更好的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幫助。科研成果管理也是提高效益的有力武器,通過收集整理科研成果相關論文的期刊收錄數據和被轉載引用的數量等相關信息,準確對科研成果的實際效益進行評價,是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學術價值的客觀指標和重要體現,從而有效加強科研成果與技術需求的結合,對促進科研成果的產業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科研成果管理工作現狀

        1.科研管理流程

        首先是進行科研項目的申報立項,在立項時應注意避免出現重復立項研究,在合同立項后簽訂合同,項目的主要內容和人員一經確定后不能進行變更,若確需調整應提前遞交申請,科研項目開始后應對項目執行情況向項目主管部門匯報,提交進展報告,在項目到期前一個月進行自驗收,并準備好驗收材料,對科研成果按照前面所述評價指標進行評估,確定其適用范圍和實際價值,經科委會開會驗收,在驗收合格后及時對科研成果進行統計、存檔工作,最后在網上做成果登記。通過規范控制好科研成果管理流程可有效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和推廣度,為科研經費的有效利用和宏觀科技的正確決策提供服務。

        2.科研成果管理工作的問題

        2.1科研成果推廣工作方向有偏差。管道科研成果推廣部門的主要職責是依照實用有效的原則,引導該科研項目的研究方向。但目前科研成果推廣部門無法完全使其轉化為實際生產效益,于是產生科研成果浪費現象。有關人員對科研成果只從自身利益出發,不是以實際效益和生產價值為導向,而是以職稱評定為導向,導致科研人員以獲得國家級或省部級獎項為目標開展研究,偏重于理論性,忽略實踐性[2]。除此之外,還缺少對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鼓勵措施,無法將相關有價值成果運用到實際當中。

        2.2科研成果獎勵利益分配不均。當前有些科研成果進行報獎時,不同的獲獎等級允許填報的人員數目不同,甚至僅限于項目負責人及前幾位研發人員,而其他科研人員未能同享殊榮。盡管負責人在科研中所貢獻的作用理應受到褒獎,但在科研過程中還有許多參與輔助工作的人員,他們同樣對科研成果的取得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評審時卻忽略他們的功勞,沒有進行相應的獎勵,影響他們的科研積極性。

        3.提高科研成果管理質量的措施

        3.1以市場導向為原則。針對當前科研成果管理存在的問題,首先應調整科研立項的目標導向,從沒有實際價值的理論研究轉變成以市場為導向,樹立以市場機制相適應的理念,以促進經濟發展和實際效益為出發點,在立項前充分了解項目研發動態,準確評估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在掌握核心技術前提下,挖掘該領域的熱點項目和空白部分,選擇正確的研發方向,避免出現重復研發現象[3]。并且加強對科研成果的專利保護,強化科研成果的效益轉化力度,建立與效益相關的科研成果評審制度,增強科研成果的實際價值。

        3.2完善激勵機制。根據目前存在的利益分配不均問題,科研成果管理部門首先應構建完善的激勵制度,令科研人員的主動性更強,積極研發能夠直接應用于實踐生產的科研項目,并使得科研人員能挖掘自身潛能,不斷研制出具有創新理念的科研成果,以將所投入的科研經費轉化成推動社會進步的技術基礎[4]。然后通過對科研成果的實踐性加以評審鑒定,設置團隊獎對全體研究人員進行獎勵,不但對主要研究人員實行獎勵,還要提高對相關輔助科研人員的獎勵水平,激發科研人員的研究熱情,提高科研成果管理水平。

        4.提高科研成果管理水平的措施

        建立科研成果效能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管理環境,秉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從目標管理、時間管理和人本管理的角度入手,引入有效的物質、精神動力機制,在保障科研人員的基本社會生活前提下,運用科學可行的目標管理創造出良好的競爭機制,培養出一支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并加強實踐管理措施對落后人員實行壓力淘汰制,保證科研人員的奮斗精神和科研水平的進步,以制度規范和人本關懷實現對科研人員的強制約束,并形成無形的自我約束。

        5.結語

        科研成果管理工作應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趨勢,把握科研最新動態,針對當前科研管理存在的問題和漏洞進行全方面改進,采用創新機制,以人為本,對所有科研人員一視同仁,建立起公平有效的激勵制度和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發揮科研管理工作對科研項目的導向作用,研發出更具實用性和市場價值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1]王小龍.從國外典型實踐看政府科研計劃項目立項評估[J].中國科技論壇,2009(05):27-32.

        [2]黃寶中,李蓮靖,吳向東,等.發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經驗及其啟示[J].中國科技論壇,2010(08):136-139.

        第2篇: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范文

        關鍵詞: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G3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3)03-0207-02

        近年來,我國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工作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一大批科研成果以不同的形式走人市場,強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但是,在實踐中,我國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工作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和障礙亟待解決。

        一、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存在的問題

        1 高校科研人員大多缺乏成果轉化與科研競爭意識

        要做好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工作,觀念更新則顯得更為重要。長期以來,我國科研體制和科研成果轉化運行機制可謂存在著諸多不完善的地方,加上本位主義思想和不健康的競爭意識,人們的科研成果轉化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競爭意識。在高校科研人員看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就是只要取得成果,通過技術上的鑒定,工作就算完成了,很少考慮科研成果轉化或產業化問題。因此,一旦開發成功某一項科研成果,便走向技術保守,成果擁有者不愿主動將成功經驗推向社會,有時即使進行有償推廣,也總是在關鍵步驟上實行技術保密,從而嚴重制約了我國高校科研成果的有效轉化。

        2 高校科研管理體制改革滯后于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

        由于長期缺乏科研、經濟與教育等一體化的發展規劃,國家宏觀政策又嚴重缺乏推動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導向力量和規范尺度,科研管理體制改革相對滯后。主要表現為:一方面,政府主導作用不明確,缺少統一的組織和政策協調,致使大量科研成果游離于企業外,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復問題長期得不到根本解決。國家創新體系在我國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高校和企業缺乏技術進步共同利益機制,目前的體制難以使科研成果更多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也不可能做到合理配置資源和提高整體實力。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研管理部門、科研信息咨詢機構的分析、加工和調節,導致高校科研機構與生產部門的科研成果供需信息交流不暢,使得生產部門急需的科研成果又無科研單位研制開發。

        3 高校科研成果的先天不足

        一方面是高校科研課題自身存在缺陷。如縱向課題是以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項目為主,主要側重方案的理論分析與評價,著重考察技術的可行性而不注重技術的論證,有的本身就只求出成果和論文、并不求出技術產品。而橫向課題雖與生產結合最為緊密,最具市場應用前景,但結果應用面過窄,針對性太強,除委托單位使用外,難以推廣和再次轉化。自選課題雖具有較高的實用性,但因大多研究方案不夠完善,或因缺乏資金,亦很難進行中試應用研究和轉化。

        另一方面是高校科研成果很多并不成熟,缺乏社會實用性。長期以來,高校的研究開發項目違背市場導向原則,致使大量科研成果在研究、開發、產生之前就沒有明確的應用對象和形成產業化的條件。

        4 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中介服務缺乏

        科研成果的轉化離不開有效的技術轉化中介服務,它們是完成科研成果有效轉化的重要環節。在發達國家的高校內部,除了有較強的研究機構外,一般還專門負責校企合作事宜以及科研成果的轉化服務的中介服務機構。一方面為高校教師和研究人員的科研成果尋找市場;另一方面將企業的課題和經營動態介紹給學校的教師和科研人員,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高校還缺乏完善的科研成果轉化服務體系,主要表現在:缺乏統一的技術市場網絡體系、技術市場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技術經營機構缺乏、缺乏懂技術、懂經營的技術貿易人才等等。由于高校科研成果的中介服務的缺乏,造成許多有價值的科研成果不能實現有效轉化,也影響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轉化率。

        5 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激勵機制不完善

        一項科研成果的產生及轉化應用是廣大科研人員的創造性勞動的結果,他們的付出應得到社會的承認和尊重,并應給予適當的待遇。然而,長期以來,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偏重于精神獎勵上,而獨立物質利益機制又缺乏使科研成果生產力功能實現的原動力,使科研成果的供給游離于市場需求之外,科研成果價格與價值嚴重不符,并直接導致高校科研人員待遇偏低,科研創新隊伍缺乏凝聚力。在收入分配上把科研人員劃到二線、三線范圍,在住房分配上不按貢獻大小而以工齡長短作為標準等,這些做法,不但使高校科研人員的工作崗位缺乏吸引力,而且也大大挫傷了其科研研究及其成果轉化的積極性。

        二、針對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對策

        1 建立公平公正的評價機制

        在目前高校教師的業績評價中,教學、科研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對于科研轉化,卻并未給予應有的重視。要改變目前科研人員圍著論文、成果轉,而將后期轉化置之腦后的狀況。對于高校科研成果的評價,不僅要看成果理論的先進性,而且要更重視它對社會的具體作用,即轉化的可能性和應用范圍,然后根據社會效益的好壞明確成果獎勵。不應以科研成果的完成作為評估的終值,而應順延到科研成果的轉化之后。將高校科研成果與經濟結合的廣度和深度作為考核高校教師業績的主要內容之一,讓從事科研成果轉化的工作跟科研成果的基礎研究占有同樣的份量,從而提高科研人員進行科研轉化的積極性。

        2 著重培養建立科研轉化的專職隊伍

        從事科研成果轉化的人才是關乎成果轉化成敗的重要因素,高校需要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專門從事科研轉化工作的隊伍。隊伍由那些既懂業務,又了解商業運作、具有社會活動能力的人員組成,他們不但要有長遠的科研觀念,還要有對市場的駕馭能力、開拓能力以及務實的精神。科研成果轉化專業化隊伍的建設,其職責和任務應該是為高校提供社會、企業的需求信息,為立項選題提供市場價值及前景參考,同時還要為高校已產生的或正在產生的科研成果開拓市場,使之產生其應有的經濟效益等。

        3 增強科研創新能力

        在我國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旺盛時期,高校應當成為企業追逐項目成果的主要對象,曾有一段時期是“不怕籌不到資金,只怕找不到好的項目”。但事實上,目前高校可供轉化的項目成果嚴重供不應求,特別是對產業結構調整有重大作用和對國民經濟有深遠影響的項目成果可謂是鳳毛麟角,而且科研到帳率嚴重不足,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我國高校可供轉化成果的增量遠遠低于企業的需求增長,成果的成熟度標準低,有重大轉化價值的可供成果減少,實際可用的高新技術成果短缺。高校可供轉化成果的匱乏即是高校經費到賬率低的瓶頸。因此,高校增強科研創新能力,提高科研研究成果轉化的有效度,只有出科研研究成果,才能有效保障高校的經費和持續發展。

        第3篇: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范文

        關鍵詞 產學研合作 科研成果 培育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05

        Abstract The main form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colleges to serve the region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s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rough research cooperatio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adhere to the road of 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gradually find out a distinctive local university cooperation model,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build research cooperation platform, to carry out technology transfer services, promo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ulti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Keywords Enterprise-College-Research Cooperation;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cultivation

        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主要形式是通過產學研合作進行科研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是實現教育、科技同產業相結合,增強全社會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客觀需要,是地方高校不斷提高科研水平、社會服務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要求。①我國實施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中明確提出,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從深化改革、完善政策等多方面激勵和支持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并把產學研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次提高到國家戰略層面。②2016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的通知》中也明確提出,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是加強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關鍵環節,對于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撐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義。③

        目前高校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正日益成為技術進步、經濟發展的動力,高校及企業對科研成果的需求與日俱增。雖然企業的有效需求比較旺盛,但我國地方高校存在科研成果的有效供給較少,轉化率較低,在成果培育、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機制不健全等諸多問題。因此,地方高校必須堅持以“立足地方產業,面向地方經濟,服務地方企業”為服務面,走產學研合作的道路,逐步摸索出一套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產學研合作模式,鼓勵培育符合企業實際需要科研成果,提升學校的創新能力及綜合服務能力,促進科學研究、學科建設與地方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加快科研成果的培育及轉化,更好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地方高校要采取多項措施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開展技術轉移服務,促進科研成果培育及轉化。

        1 提高思想認識,加快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

        地方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及轉化,無論對于區域經濟、企業及高校都是一個相互扶持、互惠互利的過程,其對整個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作用也越來越被社會所認可。④但是,目前還是有不少人認為高校產學研培育科研成果是高校及相關專家為謀求項目經費或是賺錢的一種方式,也有人認為這是高校為培養學生,將企業作為教學實習基地的一種方式。⑤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高校集聚了大量的人才資源,而這些人才沒有為區域經濟、地方企業的發展發揮他們在相關專業領域的中的作用,大量的科研項目、科研成果沒有帶來實際的應用價值,無論是對國家、高校還是企業,這都是一種損失。因此,只有提高對產學研合作認識,才能更好地培育和轉化科研成果,才能對區域經濟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首先,產學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是應用型地方高校科研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當今社會經濟發展對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這不僅是高校自身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高校的社會責任。高校在培育科研成果時應致力于將項目同企業的實際需求相結合,使得科研成果同市場需求相適應。當前,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及形式的多樣化,加快科研成果的培育及轉化,能夠更好地為高校的發展提供支持。同時科研成果的轉化也能夠帶來經濟效益,在一定程度對高校的辦學具有補充作用。

        其次,產學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是地方高校體現其社會服務功能的重要方式。地方高校的科研隊伍在產學研合作過程中,能夠深入地了解企業,了解考慮市場需求,深入地參與到產品的研發過程中,不僅能夠不斷提升科學研究和科技服務水平,而且也是校地互動發展、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這對于社會、高校及企業的發展都大有益處。

        因此只有認識到產學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對地方高校發展的重要性,才能發揮其巨大作用。產學研培育科研成果的模式并不僅是地方應用型高校科研發展的重要模式,同時也是地方高校科研能力與其社會服務角色相結合的一種體現。

        2 建立有效制度,促進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

        當前在高校的評價體系是與科研項目、科研成果掛鉤的,因此,地方高校的科技人員也無不例外地在項目的申報時根據個人的興趣所在、成果產出的難易程度等方面來考慮,其項目、成果的質量,成果的實際應用價值及產業化前景則不是項目負責人所考慮的主要問題。因此,要建立與產學研相結合的有效科研制度,才能促進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

        首先是要建立健全市場統籌協調機制,改善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及轉化。由于各單位的科研人員在人事上分屬于不同單位,相互之間沒有隸屬關系,而科研成果大多在各自的實驗室中完成,在成果的孵化、小試、中試等過程中,產學研各方大多沒有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機制,在科技情報、市場需求、技術及生產方面缺乏有效的溝通。從而導致各單位的科技人員缺乏協同,無法對相關科研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形成合力。有的甚至會出現重復研究的情況,從而對科技成果的培育及產業化造成遲滯等情況。因此,高校科技成果的培育要以項目為紐帶,建立健全市場統籌協調機制,將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相關單位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進行協作研究,才能成為產業核心技術服務,創造經濟和社會效益。

        其次是要建立利益保障機制,激勵高校科研人員培育成果。產學研合作的過程是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與高校、科研院所的人力、智力相結合的過程,其相互合作的基礎在于共同的經濟利益。⑥許多基于產學研合作的項目由于其資金投入、成果產業化后的利益分配等相關保障機制的不健全,從而導致產學研合作項目的擱淺或中止,直接影響了科技工作人員進行產學研合作的積極性,無法實現長期合作以培育科研成果。因此,無論在成果培育還是成果轉化,都需要建立合理的科研成果產權制度及其權益的分配制度,以保護各方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才能有效地激發科研人員進行科研成果培育及轉化的熱情。

        再次是要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科研成果培育的政策環境。我國雖然在在法律中較早的在相關的政策法規中涉及產學研合作科研等方面的內容,但現有的相關政策法規缺少具體的實施細則,缺乏系統性和可操作性。至今也尚未出臺專門的針對產學研合作科研、成果培育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雖然目前相關的科技計劃支持產學研聯合項目的申報,但是項目偏重于技術,對科技人員的學術需求缺乏必要的關照,直接影響了科研工作者及相關企業進行產學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的積極性。因此只有產學研合作擁有法律和制度的有力保障,對高校科研人員的成果培育、職稱晉升等方面進行政策性引導和鼓勵,在成果轉化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規予以保護。才能使一些研發真正能夠培育出成果,取得經濟效益。

        3 以市場為導向,加大高校科研成果的供給

        科研人員通過各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較多的科研成果,但是由于科研人員自身的市場意識不強,科研人員很少會主動同相關企業聯系,充分去了解相關企業的技術需求和碰到的技術難題,往往是關起門來一心搞理論學術研究,研發出來的科研成果往往在理論上技術比較先進,但同企業的實際生產及市場的需求是脫節的,科研成果難以應用于現實的生成過程中,從而造成高校的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給不足。

        因此地方高校科研人員要摒棄重理論研究輕應用價值的慣性思維、摒棄重個人研究偏好輕成果的適用性和生產的可行性的研究偏好,進行有針對性的項目研究,將科研成果與社會生產進行有機結合,將科研成果同現實的生產力進行對接,進而轉化后產生經濟效益。

        同時地方高校要摒棄原有的科研評價體系,對科研人員的科研成果的生產適用性和經濟效益進行切實的評價,建立長效、緊密的“立足地方產業,面向地方經濟,服務地方企業”產學研合作關系,以項目為紐帶,以人才為核心,與地方政府、企業建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合作的利益共同體, 充分發揮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提高科研成果的有效供給。

        實踐證明,地方高校在科研成果培育過程中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產學研合作,學校近年來在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方面所取得的成績與產學研合作是密不可分的。作為一所以堅持校地互動發展、校企合作的辦學思路,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著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不斷提升科學研究和科技服務水平的地方高校,堅持走產學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的道路,是地方高校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支撐。

        注釋

        ① 馬云澤.我國產學研合作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求知,2014(8):56-57.

        ②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Z].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6.2.

        ③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的通知[Z].國務院辦公廳,2016.4.

        第4篇: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范文

        Abstract At the present stage,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requently appear in the scope of educators, with constant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have gradually emerg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inefficient, negative effect, zero effect now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s should focus on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should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results, and put forward some relate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Keyword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pplication; misunderstanding

        教育科研工作作為教育的核心生產力,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的吸收教育科研成果,使其轉化為被學校、教師所應用的教育生產力,可見,教育科研成果的科學價值以及實用價值得到社會廣大群眾的認可和接受。根據相關調查數據的顯示,我國很多的教育科研基地都有注重成果輕視過程、注重科研輕視推廣的現象,甚至某些科研基地在教育科研這一課題結束后,就對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總結工作避而遠之,導致教育科研工作低效、負效以及無效現象的發生。

        1 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工作

        1.1 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工作的定義

        “推廣”的含義為:擴展事物使用范圍以及發展空間,“應用”的含義為:事物實際使用能力。關于教育科研成果具有廣義及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含義為:利用傳播、宣傳等手段擴展教育科研成果使用范圍及空間,其中包含教育科研成果的傳播交流、有組織的推廣及運用、自發運用等三種擴大教育科研成果使用范圍類型。狹義上的含義為:有規劃、有步驟、有目標的對教育科研成果的思想內容及教育方法等進行推廣應用,促進教育工作快速接受教育科研研究成果,并通過不斷的對教育科研成果的理解、分析、改進從而轉化為實際教學過程。下文重點對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狹義釋義進行分析,并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科研機構、學校基層管理人員以及教育工作思想為主體,闡述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工作的作用。

        1.2 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實質

        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工作主要是以“人文學”范疇開展研究工作,大致可分為教學思想、教育行為兩方面:

        第一,教學思想。為了擴大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范圍,就應該使教育工作者認識到先進的教學思想以及教育觀念的重要意義,同時,為了改善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熟練掌握教育科研成果的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隨著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和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對教育工作者思維模式進行優化,使其可以從新的視角對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進而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

        第二,教學行為。教學行為是指:從教學策略、方法以及手段三個角度為切入點,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難點進行整改,從而提高教學整體效果。因此,教育科研成果中先進的教學策略、方法以及手段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擴展了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范圍。

        2 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工作起步較晚,同時又具備急于求成的思想,導致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走入誤區,相關教育科研人員分析產生這種誤區的原因,進行“對癥下藥”的工作,改進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低效現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慮:

        首先,先進的教育科研成果出現供不應求現象。由于現階段教育部門經常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采取職稱評價以及業績獎勵的措施,導致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于教育課題的研究,實行“閉關鎖國”的研究模式,用以論文、專著的發表工作,對實際教學中出現的錯誤或不足置之不理,既不作出科學的解釋方法又不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引起教育科研成果與教學實踐嚴重脫節現象,使其無法在教學實踐中發揮自身的優勢。

        其次,過于注重形式化。如今,我國已存在大量教育科研成果研究案例,并取得顯著效果,對此,眾多學校紛紛開始效仿,建立教育科研基地;同時,無論是何種行業都有競爭力,同樣教育科研工作中也是如此,各個地區、學校、專業、教師以及學科之間都不愿意共享各自的教育科研成果,導致“技術水平封鎖”的現象,每位教育科研人員僅憑著自身的經驗及感覺用以研究工作,致使教育科研成果的點面結合、應用普及工作無法得到有效改善,進而引發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出現“門可羅雀”現象。

        再次,教育科研工作半途而廢。受到國家政策“科教興國”和“科研興校”的影響,某些教育行政部門對推廣應用某個教育科研成果實施強制政策,未能及時的考慮到教育對象、環境、成果的應用范圍等因素,導致教育工作者在推廣或應用某項教育科研成果中出現厭煩心理,甚至對艱難的教育科研工作望而卻步,如在研究過程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則會出現半途而廢、“打退堂鼓”現象。

        最后,教育科研研究目標不明確。教育科研工作主要是為了解決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但在實際的教育科研工作中,由于科研人員并沒有切身體會到這些教學問題,缺少對問題的分析和揣摩工作,所以,在進行教育科研工作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即不了解研究成果為何推廣應用以及無法理解到教學思想的內在含義,導致教育科研工作走入“研究目標不明、問題不清”的誤區。

        引發上述幾點問題的因素眾多,例如:外界因素、教育研究成果自身因素等,但實際出現誤區的原因還是因為物體自身的矛盾性特點。

        3 改進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策略

        3.1 改變“急于求成”的價值觀

        不正確的價值觀導致科研人員在對教育科研工作時缺乏科學性的認識,并對“教育科研工作是教育的核心生產力”含義理解不夠徹底,例如:將“核心生產力”理解為“主要生產力”,進而將教育科研成果直接轉化為教學實踐效益,此類問題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工作的發展,導致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出現“急于求成”的現象。

        對此,我們應該正確的認識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定義,并對其進行深度和廣度的探究,認識到教育科研成果自身存在的價值,利用科學、發展的眼光對待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工作。同時,論文和著作的發表是教育科研成果推廣和應用的主要手段,但是論文、著作的發表數量和出版情況等原因將會直接影響著教育科研成果的質量水平,所以,想要更好的擴大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使用范圍,就應對科研成果進行正確的評價以及對其實施定期的跟蹤調查工作。

        3.2 加強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工作

        因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難度隨著各大院校的條件不同而變化,因此,在實際進行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工作中,應時刻注意到學校的設施建設、師資水平、學生生源情況以及學校管理制度等因素。

        3.3 建立完善的科研人員激勵制度

        激勵制度的建立能夠對科研人員的個人行為進行約束,具體的約束方式可從以下幾點出發:

        第一,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個人行為約束,主要是指面向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為科研人員帶來了可觀的期望效益。第二,能夠為科研人員利用市場管理模式,尋找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提供良好的途徑。對此,相關科研單位應積極的采取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應對措施,鼓勵教育科研部門、學校以及其他企業事業單位培養優秀的教育科研工作人員,從而實現教育科研成果轉化的過程。

        綜上所述,通過對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現狀的分析,對教育科研工作提出“基礎型”、“開發型”以及“應用型”建議:“基礎型”的教育科研工作因缺少國家政策短期和中期經濟的支持,并具有社會效益低、風險高的特點,在學校教育科研研究工作中很少運用到這種“基礎型”教育科研工作,但是國家為了教育行業的不斷發展,必須進行此種教育科研項目研究。所以,在進行“基礎型”教育科研工作中,應采用省市資金投入、社會經濟為輔的研究方式;“開發型”及“應用型”的教育科研工作,主要用于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工作中,這兩種教育科研類型與學校的教育工作緊密相連,因其首要發展面向于學校,并為學校產生良好的教學效益。對于“開發型”和“應用型”兩種教育科研項目,國家或省市應積極投入到研究項目的建設工作中,并投入相關的研究資金用以帶動社會資金增加,為教育研究工作的責任進行明確擔保。國家在進行教育科研項目研究工作中,利用制度設計的規范引導研究人員選用合適的教育研究類型,從而提高教育研究工作的效率、質量,減少管理成本,同時擴大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適用范圍。

        第5篇: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范文

        關鍵詞 高職院校;科研成果;評價意義

        中圖分類號 G71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708(2009)08-0090-02

        高職院校應通過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科技成果轉化來服務于社會經濟,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高職學院科研工作由其辦學定位及層次所決定,其成果評價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做法。現在一些高職院校無論是在院級課題還是省級立項課題的研究中,應用型的課題大多是以論文的形式結題,有些雖說能做出“樣品”或“模型”,但社會是否需要?有無開發應用前景?能否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果評價體系,不然投入巨額資金的研究課題,最終只能發表幾篇檔次并不高的論文或只能做出僅能成為教學模具的“成果”,那“產學研”功能就無法實現。因此,迫切需要在高職院校構建教師科研成果評價體系。

        1 創新評價體系,形成導向機制

        美國教育家斯塔費爾比姆認為:“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開展科研成果評價是為了更好地引導廣大教師開展科學研究,并從中發現問題、找出不足,以不斷獲得完善和發展。科學合理的科研成果評價體系,對整合高職院校的科研資源、促進科研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力,從而使高職院校整體科研實力得到提升。

        建立教師科研成果評價指標體系是科研目標的具體化。從某種意義上說,構建以質量為核心的科研成果評價體系,對高職院校科學研究工作健康有序地開展起著積極地推動與導向作用。一方面使全體教師明白質量要求與標準,另一方面通過依據評價指標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和激勵政策,使教師知道應朝什么方向努力,從而引導教師的科研行為,形成目標導向作用。高職學院應根據自身的辦學定位及科研定位,來決定各專業、學科和應用技術的推廣應用項目的研究,各專業的教師應明確自己的研究方向,對非專業范疇內的非學術性論文不能計算科研業績,以防止不講質量的急功近利傾向, 避免制造過多的學術泡沫,節約有限的科研經費。

        2 凈化學術風氣,營造和諧環境

        國家科學技術部、教育部等聯合下發的《關于改進科學技術評價工作的決定》中指出:“科學技術評價應該有利于營造寬松的創新環境,激勵科技工作者勇于從事原始性創新研究。”在高職院校開展科研成果評價,應當看其在本研究領域的實際創新和貢獻,而不應簡單地看其發表的論文數量;應看其在“產學研”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不是只看他的文字材料;應看其所在系部科研團隊的整體協作能力,而不是看一兩個人的“單打獨斗”。

        客觀的科研評價指標是一堆量化了的規章,特別是在學術論文、科研成果、科研項目、科研獎勵、發明專利等等都能建立數學模型來量化,它在約束與規范個體或集體科研工作任務的同時,還能夠提供一種無人為因素或較少人為因素干擾的客觀標準,為教師的職稱評定、科研能手評定、專業帶頭人等榮譽的評定提供較為客觀的依據。量化了的評價指標體系,其考核的核心是質量與實績,關鍵是公平競爭,這種公平的考核能保證優秀的年輕教師有機會進入專業帶頭人、青年骨干教師隊伍,使廣大的青年教師感到有盼頭、有勁頭、有奔頭,有利于引進和留住人才,有利于教師隊伍特別是年輕骨干教師的穩定,更有利于那些熱愛研究的人員可專心搞科研。

        3 合理考核教師,構建激勵機制

        馬克思對動力源泉最精辟的概括:“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的利益有關,每一個具體的現實的人,都有其自身的需要,并且總是在為滿足需要而堅持不懈地努力。”華中師大張燮教授指出:“人的工作動力包括三個方面:內在動力、外界壓力和目標吸引力。”科研獎勵政策的實施主要是依靠科研評價指標體系的設立。目前,存在著急功近利、學術浮躁、甚至學術腐敗,這些歸根到底都是學術獎勵制度與科研評價體系存在嚴重缺陷或弊端所造成。事實上,客觀科學的科研評價指標體系,直接影響到教師的科研熱情和發明創造潛能的激發,不僅能夠吸引人才,更能夠穩定人才,能夠激發人才潛能高水平的發揮。反之,在科研成果數量大幅提升的同時,會出現科研水平滑坡、科研道德有所淪喪的情況。

        高職院校教師承擔著教學、科研雙重任務,進行科研業績評價,必須考慮學校定位和教師實際,科學、合理地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關系,使教學工作業績和科研工作業績可以相互比較和換算。避免采用同一標準評價所有科研工作的“一刀切”式的方法,達到質量和數量相統一、教學和科研相統一,真實地反映出教師的科研業績。科研量化考核的結果與教師的職稱評聘、崗位津貼、獎勵懲處等緊密掛鉤,通過量化考核,人人都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差距,明確今后努力奮斗的方向。通過科研業績評價,教師的階段性科研勞動業績得到認定,同時按照考評結果實施獎懲措施,能激勵科技人員更加努力工作。

        4 完善管理制度,實現規范管理

        教育部社科委委員、山東大學教授曾繁仁指出:“學術評價體系的建立是學術管理工作走向科學化與正規化的標志之一。事實證明,一種科學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必將對學者和學術工作產生極大的激勵作用,對于學術的發展與創新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高校科研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同時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具有較大的靈活性。經過相關調查,目前在高職院校對教師科研成果質量進行評價的管理制度很少見,通過研究探索以質量考核為主體的績效評價體系,能夠使科研管理部門明確學院科研業績的狀態,有利于科技資源的利用率和功能發揮,同時也為科研決策提供依據,使科研管理從粗放型的成果統計管理向規范的科研績效化管理轉變。同時,對從事自然科學與哲學社會科學的成果實行不同的考核辦法,使科研業績考評更符合科學研究的規律。

        5 提高社會形象,服務經濟建設

        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指出:“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技術轉移中心,把應用研究放到重要位置,主動參與創新項目,加強與企業合作。要創新產學研結合模式,提升產學研結合層次和水平,積極構建網絡化產學研結合體系,為企業提供更為有力的系統支持。”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是高職教育健康發展的成功經驗,是今后加強內涵建設的核心內容。高職院校應通過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改革實踐,積極參與企業技術服務活動,為企業解決生產第一線常出現的技術問題,這樣既鍛煉了教師隊伍,提高了教師和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能更新了教學內容,使教學與生產緊密結合,將課堂搬到了社會。科研課題研究要與行業企業緊密結合起來,將“產學研”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向公眾媒體展示,向社會展現高職院校的科研實力,突出應用型研究和技術開發型研究這個重點,面向生產實踐第一線,注重從社會中最熱門、最需要的技術、工藝中找項目,使科研來源于地方、服務于地方、受益于地方,成為地方科技創新的助推基地。通過提升高職院校的科研實力,來改變社會、家長、學生、用人單位對高職院校的看法,最終達到提高高職院校的社會聲譽與地位之目的。

        參考文獻

        第6篇: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范文

        關鍵詞 人文社會科學 評價體系 評價方法 成果應用

        一、高校人文社科科研評價的現狀

        (1)科研評價的含義。科學研究,指反復探索。高校科研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是指以發現新知識為目的的學術研究和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的教學研究,狹義僅指以發現新知識為目的的學術研究。評價是指根據明確的目標,按照一定的原則和價值標準,對人或事物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高校人文社科評價就是評價主體根據特定的評價體系,使用合理的評價方法,對人文社科工作者所從事的科研活動及科研活動產生的成果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

        (2)人文社科科研評價的發展歷程。人文社科科研評價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在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對各類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的評價都是通過行政手段進行的,評價內容和過程等都比較簡單。步入21世紀,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研事業的不斷發展,產生了以同行專家學者為主的“同行評議法”,評價內容的廣度、深度等方面都有了進一步發展。特別是西方社會科技進步的影響和我國科技的迅猛發展,指標量化評價、科研計量評價等方法隨之興起,科研評價內容也不斷具體化、全面化、科學化。

        (3)人文社科科研評價的現狀。目前,許多人文社會科學學者、科研管理人員不認同本單位的科研評價體系,矛盾或焦點多集中在評價理論薄弱、評價主體不明、評價目的不明確、評價體系及指標模糊、評價方法和手段單一、評價制度不全、成果應用程度不高的問題。雖然學界關于評價現狀的成果比較豐富,但在國家層面尚未形成能走向世界的、國內認同度高且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體系。

        二、當前高校人文社科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問題。一是評價主體錯位。我國目前的人文社科科研評價基本上是行政主導,科研評價的主體常常是各級科研行政管理部門,科研評價的官本位意識濃厚,擔任評審專家的往往是各部門的行政負責人。鑒于評審專家自身的工作特點,其評價體系、方法和程序基本上也是由這些行政領導拍板決定,從而導致在科研成果評價的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非學術同行。而主體錯位直接導致這種科研評價的準確性、客觀性和科學性備受質疑,影響到高校人文社科科研評價的質量。實際上,高校的人文社科科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決定了評價主體的特殊性。人文社科科研屬于一種學術科研,而對評價主體的專業性、發展性等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需要專業的學術人士擔當評價的主體。二是評價體系不夠健全。長期以來,國內高校的人文社科科研評價體系趨向于簡單化、絕對化,忽略學術精神、科學態度、學術品格的培養,促使部分科研人員產生急功近利、投機取巧的心理。科研考核體系注重短期效益,使科研人員樂于從事短平快的小項目研究與開發,致使有影響力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越來越少。同時,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活動類型多,學科門類多,科研評價指標的具體表現形式復雜,既有各種各樣的科研項目、論文、著作,也有鑒定、獎勵、專利和轉讓成果,還有學位論文的評價等,不同類型學科的科研活動特點不同,但各高校鮮有采用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和方法、不同的評價的目標、內容,而是用一種機制來評價所有的學術人員。三是評價方法單一。科研評價分為定量評價和定性兩種,目前高校人文社科評價主要采取的是定量評價。定量評價的實質在于盡量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較少漏洞對評價結果帶來的影響,但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即很多評價方法過于的簡單,進而導致高校人文社科科研評價的質量不高。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其主要的評價方法主要根據出版物的數量、出版物的質量以及學術文章的字數等進行評價,而這種方法無法充分對科研成果進行了解,進而導致科研成果質量較低。其次,評價主要是通過打分的方式進行,分數越高,說明科研成果質量越高,但有時由于分數評價設置不科學,進而導致以打分方式評價出來的科研成果也不科學。

        (2)原因分析。一是歷史原因,我國人文社科科研評價起步較晚,一直在借鑒國際上有影響的模式,跟先進的科研評價模式有差距是可以理解的。二是不良思想的沖擊,由于科研成果與高校教師的職稱、工資、獎金直接相聯系,進而導致一些教師出現了不正確的價值觀,如急功近利、貪圖物質等。三是中國的“人情文化”導致信任危機,在進行人文社科科研評價的過程中,評價主體在裁決自身利益和人情關系的時候,很難以超越的情懷和心態堅守正常的評價秩序,進而影響到人文社科科研評價的公正性。

        三、完善高校人文社科評價的建議

        (1)明確評價主體。科研評價機構的公正性來源于其獨立性或中立性,即不受任何非學術因素干擾,包括行政干預、評價對象或利益集團的把持等。科研服務機構工作人員應只是為科研評價專家提供后勤、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真正對科研成果的質量和影響進行評價的應該是來自國內外相應學科或專門研究領域的科研工作者,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專業評審的特點。在學術分工日益細化的今天,人文社科科研評價的主體應該掌握有關專業和領域的語言、方法、態度,并且熟悉相關的文獻資料,有能力對評價對象做出公允的判斷。

        (2)優化評價體系。人文社科科研評價體系并沒有預先設計好的科研評價標準,科研評價體系要在召集各個學科和專門研究領域的專家充分討論取得共識后確定,并正式頒布,同時,要根據不同時代特征,做出相應調整,做到與時俱進。科研評價體系一經制定,在本輪科研評價時,評價機構和評審專家必須嚴格遵守評價標準和程序規則,不得以任何借口更改或變通執行。各個學科和專門研究領域在制定評價體系時,應充分考慮各個學科的不同特點,堅持同類相比的原則,避免用同一個標準去評價不同學科的科研工作者。

        (3)評價方法多元化。人文社科科研評價主要有同行評價和文獻成果計量等方法。同行評價的專家最能了解科研的水平和價值,在理論上具有很強的真實性,但同行評價存在局限性,如評價主觀性太強、無法回避人情關系等。文獻成果計量在避免人為因素干擾和提高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過于強調科研成果數量而忽視成果質量,背離了科學發展的規律。因此,應始終堅持把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結合起來,積極探索不同形式的評價方法,不斷改進和完善。比如說,可以利用第三方機構進行評價、進行分類評價等,這樣能夠全面的了解高校學術研究者的科研情況,并且對其科研成果能夠進行科學的評價,有助于形成良性競爭,建立高校良好的科研環境。

        (作者單位為廣西師范大學社科處)

        [作者簡介:熊興華(1986―),女,碩士。]

        參考文獻

        [1] 林繼志,張向前.我國高校科研評價改進分析[J].科技和產業,2010(2):119-121.

        [2] 林安安,邵宏翊,楊德金,周一新,徐輝.我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再上新臺階[J].學術動態,2013,01(03):234.

        第7篇: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范文

        關鍵詞: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方法;關鍵科研績效評價指標(KRPI);科研績效日常管理工具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對高校科研管理效能特別是對科研績效重視不夠,導致在科研經費使用過程中,忽視成本與效益的關系,使得科研資金配置不盡合理甚至造成損失和巨大浪費。如何采取科學的方法構建科學的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體系,促進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政府與高校科研投資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成為科研管理過程中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就教育管理科學研究態勢而言,科研管理日益成為教育管理學術共同體關注的焦點。然而,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的范圍很廣,主要包括評價主體、評價客體、評價目的、評價程序、評價標準、評價方法、評價制度等諸多方面。高校教師科研成果評價的科學與否直接關系高等教育發展乃至整個社會繁榮、科技進步與理論創新,而高校教師科研成果的評價方法與手段的確立與選擇成為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的關鍵所在。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績效與績效評價

        “績效”內涵最早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官員選用制度,如《舊唐書?夏侯孜傳》中提到“其績效,擢處鈞衡”,指將官員的績效記錄進行存檔,并依據其優劣選擇合適的官位。[1]我國從古代就開始關注績效評價,在當今社會,績效的意義更要得到重視。有學者基于結果的觀點對績效進行了界定,指出“績效是在特定范圍內,在特定工作職能或活動上產出的結果記錄”[2]。也有學者提出績效就是行為,包括任務績效和關系績效兩個維度:任務績效是與特定工作中核心任務有關的所有行為,而關系績效是個體自愿作出的對組織的奉獻或與特定任務無關的績效行為,并提出要重視對員工工作行為的評估,幫助組織及時獲得員工活動的信息。[3]學者們研究視角具有差異性,從而對績效概念的理解也不同。筆者綜合相關學者對績效內涵進行的概述,將績效界定為產出與投入比率,用于反映資源的配置狀況。

        績效評價則指采用客觀的評價標準、有效的評價方法、合理的評價指標對特定時期產出的成果進行公正、有效的評判。績效評價除了作出基本的價值判斷之外,還在于進行選擇、預測,并發揮導向作用。高校教師績效評價是一種特殊的績效評價,主要指高校用來衡量教師特定時期的工作質量與工作表現,幫助教師發展的過程,就是對教師在高校工作中呈現出來的潛在或現實的價值作出客觀評價的活動。[4]

        (二)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

        高等學校的主要職能是培養人才、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高校績效評價是對高校三項主要職責的績效進行評價,從而為高校管理服務;作為高校績效評價組成部分的高校科研績效評價,從一般意義上來說,是對科研投入與產出的對比性評價,關涉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及學術成果的質量,其對高校科研工作具有規范功能、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高校科研績效評價范圍很廣,本文主要探討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是指依據特定的評價標準、采用科學的評價方法,對高校教師所進行的科研投入、科研產出以及科研效益指標進行客觀、公正的價值判斷。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的最終目的是提高科研質量,為此,通過評價區分出教師的科研績效,調動其科研積極性。[5]

        ?高校科研?高等學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方法研究(三)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方法

        高校教師承擔著教學、科研、為社會服務以及文化傳承的責任,科學研究是完成其它各項職責的重要保證,為此,對其科研水平及科研績效評價具有重要作用。國內外關于教育領域績效評價的研究多集中于教育財政支出的績效評價,關于高校績效評價研究除了對國外大學投資績效進行比較研究,就是對高校整體的投入與產出比的研究。我國政府和學術界關注、倡導并開始研究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尤其是對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方法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我們將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方法界定為,立足高校戰略目標和高校教師科研成果的差異性,選擇關鍵科研績效評價指標(KRPI)、細化KRPI、確定KRPI的權重、審核KRPI等流程構建高效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指標,在此基礎上進行高校教師科研績效分析,旨在確保科研績效評價結果公平合理,對教師起到激勵作用,促進教師全面發展。

        二、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方法的立足點與前提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是提高教師科研水平的有效手段,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評價方法迫切而且必要。科學合理的科研績效評價方法體系能夠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從而促進高校與教師共同發展。為此,在構建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方法及指標體系的過程中,需要從高校的戰略目標出發,結合不同專業教師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從而保證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結果的客觀、全面。

        (一)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方法的確立與選擇要以高校戰略目標為立足點

        依據戰略性、適應性和目的性的原則,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方法要與高校戰略目標相匹配。我國高校由于辦學層次、類型的不同,各高校的具體辦學目標及定位也不盡相同。有些高校以師范或是文科為主,教師科研項目相對較少,有的高校以工科為主,教師的科研項目則相對較多。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要符合高校的客觀情況,緊密結合教師的實際科研水平,評價的結果才會更合理與有效。例如,國家對于“985工程”院校投入的科研經費較多,一般都建有國家級的科研實驗室,承擔的項目多是科技攻關項目與國家重點項目;而我國一些普通本科高校,因資源和地理位置的局限,科研經費不足,所承擔的大項目較少,這兩類高校在對本學校教師進行科研績效評價方面則需要選擇不同的科研績效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為此,在構建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方法體系的過程中,要以高校戰略目標為前提,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師的科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增強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的適應性和目的性。

        (二)注重科研成果差異性是有效采用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方法的前提

        鑒于高校教師所從事學科專業的差異性,對其科研成果類型也應該進行合理劃分,實施分類評價,旨在實現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的客觀性及針對性。當前,高校教師績效評價方法中存在傳統僵化與“一刀切”的做法,不僅給高校教師帶來緊張感,也制約了高校對教師的管理效能。在高校中,教師隊伍分為不同的學科、專業與層次,不同學科專業的教師,由于受到學歷、經驗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其科研成果的類型應有不同的分類。科研績效評價需要體現專業特殊性,如對高校管理學專業的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應以其科研成果被政府采納的情況為依據,而對于藝術專業的教師科研評價應以其作品具有的社會影響力為評價根本。各專業學科的教師科學研究成果產生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不同,為此對高校教師科研成果劃分的類型也不應該是固定不變的,而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也就是說,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的主要目的不是比較教師科研能力高低,而是在評價中尊重教師專業學科差異性,在承認差異性的前提下,對高校教師科研成果進行分類評價,以達到提高教師科研熱情的評價目的。基于此對高校教師進行的科研績效評價指標才具有可比性,衡量值才具有客觀性,同時也要考慮到科研績效評價的實際操作性,避免加大科研績效評價難度。為此,合理劃分高校教師科研成果的類型,做好教師科研績效評價,使教師的科研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必然能夠促進高校的發展,從而更好地實現高校的戰略目標。對教師科研成果進行差異性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服務于高校的發展戰略。為此,在制定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方法體系時要針對高校的實際情況,對教師科研成果按照學科內容、研究方向進行分類,對同類科研成果運用相同的標準進行評價,才會保證評價的公平、準確。

        三、高校教師關鍵科研績效指標(KRPI)以及日常管理工具的設計(一)高校教師關鍵科研績效指標(KRPI)建立的原則與流程

        由于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方法的多樣化以及復雜性,使得評價指標的具體內容也會有所差異,不同類型劃分的教師科研成果評價方法及指標上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在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之前,首先需要明確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的指標。關鍵績效指標(KPI)則是在績效評價體系中一種科學且客觀的評價方法。KPI(Key performance index)全稱關鍵績效指標分析,是組織績效管理的基礎,是通過對組織內部某一流程的輸入端、輸出端的關鍵參數進行設量、取樣、計算、分析,衡量流程績效的一種目標式量化管理指標,繼而把組織的戰略目標分解為可運作的遠景目標。[6]

        高校教師是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的主體,具有很強的發展意愿。針對高校教師科研水平差異性特征,本研究設計了能夠有效評價高校教師科研成果的關鍵科研績效指標。關鍵科研績效指標KRPI(Key Research performance index)是對傳統的關鍵績效評價指標(KPI)的創新,側重對高校教師科研成果社會效益的評價,考察科研成果對社會經濟文化的貢獻。通過對關鍵科研績效評價指標的選擇、細化、權重確定、審核四個方面,把復雜的評價內容簡單化,抽象的評價內容具體化,從而將高校戰略目標逐層分解成能夠操作的績效目標,通過不斷提高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的信度,使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成為實現高校戰略目標的有效手段。以下主要從KRPI建立要遵循的原則以及確定KRPI的程序兩方面出發對構建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指標進行探討。

        一方面,高校教師關鍵科研績效指標建立應遵循SMART原則。在SMART原則中,S代表Specific,指“具體的”;M代表的是Measurable,指“可測量的”;A代表的是Attainable,指“可實現的”;R代表的是Realistic,指“現實的”;T代表的是Time bound,指“有時間限制的”[7]。所謂“具體的”,即高校教師關鍵科研績效指標要適當細化,而不應是模糊的。績效科研評價指標體系要符合高校教師特定的科研目標,對科研目標的實現發揮重要作用。“可測量的”,是指關鍵科研績效指標要體現數量化的特性且準確可靠,并且確保信息或是數據能夠觸手可及。“可實現的”,即高校教師關鍵科研績效目標的設立要切合實際,不要過低或過高,要使高校教師在經過努力的條件下可以達到。“現實的”,即高校教師關鍵科研績效目標是真實存在的,絕非假設的,能夠觀察和證明獲得。“有時間限制的”,意味著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的關鍵科研績效指標要有時間的限制,也就是說,要對完成這些科研績效指標設置時間結點。

        另一方面,高校教師關鍵科研績效指標建立的“四步驟”流程。

        第一,關鍵科研績效指標的選擇。關鍵科研績效指標選擇過程中,需要立足高校,密切結合高校的發展目標和高校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具體而言,本研究的高校教師關鍵科研績效指標主要從科研投入指標、科研產出指標、科研效益指標三個方面進行選擇。在高校教師的關鍵科研績效指標中,科研投入指標是科研產出與科研效益的基本保證,主要包括獲得資助科研項目的層級、資助的科研經費等,是高校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的支撐系統。科研產出指標是非常重要的關鍵科研績效指標,指高校教師從事科研活動獲得的創新性的成果,包括論文、出版著作、獎勵及專利等。科研效益指標是建立關鍵科研績效指標的基礎,側重評價高校教師科研結果取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二,關鍵科研績效指標類型的細化。高校教師關鍵科研績效指標的選擇能夠客觀、全面的反映教師的科研工作。在關鍵科研績效指標選擇后,還需要運用由粗到細的方式,將各項關鍵科研績效指標進一步細化,確定衡量各項關鍵科研績效指標的具體方面,操作要體現規范性。本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高校教師關鍵科研績效指標進行了細化:一級KRPI包括科研投入指標、科研產出指標和科研效益指標。二級KRPI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科研投入指標分為各級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的投入量;科研產出指標包括學術論文、出版著作、科技獲獎與專利;科研效益指標主要包括高校教師科研成果所產生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三級KRPI又可以將二級KRPI繼續細化,具體為科研項目包括國家級科研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校級科研項目與橫向科研項目等;科研經費包括國家級科研項目經費、部級科研項目經費、省級科研項目經費、廳級科研項目經費、校級科研項目經費以及橫向科研項目經費等;出版著作包括專著、編著、全國規劃教材以及普通教材等;社會效益包括科研成果被國家采納、科研成果被省和部采納、科研成果被地級市和廳局采納以及被其他部門采納等。由于每所高校的戰略目標不同,為此,各高校要密切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以KRPI為依據,逐層分解學校的戰略目標,確定高校教師關鍵科研績效指標。

        第三,關鍵科研績效指標權重的確立。KRPI權重是指關鍵科研績效指標在整體評價中的相對重要程度。確定權重的方法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AHP層次分析法、專家加權法、兩兩比較法、德爾斐咨詢法、主因素分析法等[8],運用科學的方法合理確定后,對各項指標加權賦予一定的數值。KRPI權重的確立過程是對各項關鍵科研績效指標重要程度的排序,直接決定著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的科學性,為此建立客觀、合理的KRPI權重具有重要意義。在確定KRPI權重后,綜合高校每位教師的評價信息,設定科研績效評價的標準。不僅要遵循促進高校科技創新和科研項目發展的原則,而且要顧全不同學科、專業教師的科研產出和社會效益,設定的標準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以高校多數教師都能達到的科研水平為準。在分析各項評價指標特點的基礎上,廣泛聽取相關學者、管理人員和教師的建議,以確定最佳評價標準。

        第四,關鍵科研績效指標的審核。為了考察KRPI是否科學、全面,是否能夠客觀、公正地評價高校教師的科研績效,要對關鍵科研績效指標進行審核。基于此,高校需要建立校級關鍵科研績效指標審核小組,審核小組的職責是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對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的結果進行分析,綜合考核關鍵科研績效指標觀察和證明的操作性,科研績效指標對于被評教師的大多數科研工作的代表性等問題,對于不合理的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指標,及時改進,從而避免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流于形式,不斷完善關鍵科研績效指標。

        以上四個步驟,構成了高校教師關鍵科研績效指標完整的流程。KRPI作為關鍵科研績效指標的建立對于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的客觀性具有重要意義,將有助于績效評價方法的具體操作與執行。

        (二)高校教師科研績效日常管理工具的設計

        在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過程中,制定科研績效評價計劃、確立關鍵科研績效指標體系是關鍵,其合理性與否直接決定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的成敗。然而,為了提高高校教師科研績效管理效能,需要開發和設計一整套日常管理工具。筆者認為,需要從如下五個方面去設計高校教師科研績效日常管理工具。

        《教師關鍵科研績效指標管理卡》的設計。全面的教師關鍵科研績效指標管理卡一般由四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高校教師的基本信息,如教師姓名、所在學院、職位名稱、制定日期等。第二部分是教師關鍵科研績效指標管理卡的主體部分,即教師關鍵科研績效指標。在這一部分可以分成三個方面,分別從科研投入指標、科研產出指標與科研效益指標三個層次評價教師科研績效,能夠使教師的科研績效得到綜合全面的衡量。第三部分是科研績效指標確認簽字欄,一般由教師和所在學院科研負責人簽字。第四部分是科研績效評價結果確認簽字欄。科研績效評價結束后,教師和所在學院相關負責人要在這部分簽字確認績效評價結果。

        《教師科研業績檔案記錄卡》的設計。所謂教師科研業績檔案記錄卡實際就是有關教師科研實際信息的收集,是對主要科研活動和成就的摘要,是對個人簡歷的有益補充。[9]通常,高校教師科研業績檔案記錄卡包括以下內容:教師的姓名、學歷、工作履歷、職務、職稱等基本信息情況;教師發表的學術論文及論文被轉引次數和收錄情況、科研項目、著作、編寫的教材、創造發明、專利、及科研獲獎等情況。教師科研業績檔案記錄卡的特點是突出教師的科研業績、科研貢獻和社會影響。教師科研業績檔案記錄卡的信息可以向所有教師公開,教師個人和高校對檔案記錄卡上的信息都有使用權,是對高校現有科研檔案的補充,能夠更便捷的查找準確、全面的信息。教師科研業績檔案記錄卡也可以借助數字化手段進行存儲,構建大規模的教師科研業績檔案記錄信息系統,為教師績效評價提供原始依據。

        《教師科研績效反饋卡》的設計。績效評價是我國高校對教師進行管理的重要環節,但多數高校卻沒有重視對教師績效評價結果的合理反饋。對教師進行科研績效評價不只是簡單地檢查教師科研工作情況,更重要的是在確定教師的科研績效評價結果后,客觀的分析評價結果。高校需要設計相應的《教師科研績效反饋卡》,將教師的科研績效結果反饋給每位教師。在反饋卡中,要尊重教師的科研成果,突出表現其科研成就,并針對不足之處,提出改進的原因和建議,讓每個教師既全面了解自己的科研績效,揚長避短,又保證教師具有自我完善的持續動力,進而起到自我激勵的作用。[10]高校同時要鼓勵教師針對反饋的科研績效評價結果,在反饋卡上提出問題和意見。這些意見又通過反饋卡反饋給評價者,為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指標和方法的改進提供依據。

        《教師科研績效改進計劃》的設計。在《教師科研績效反饋卡》反饋信息的基礎上,發現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計劃制定上存在的不足,從而在科研績效改進環節有針對性的對教師科研績效評價內容進行完善。具體來說,為確保教師科研績效改進計劃的實現,通過《教師科研績效改進計劃》改進的內容應是學校教師與管理者都認同的內容;另一方面,教師科研績效改進計劃要從重點方面進行改進,考慮成本收益;此外,《教師科研績效改進計劃》要有截止日期,設定期限,體現時間觀念。通過對教師科研績效的不斷改進,使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工作不斷規范化與科學化。

        《教師科研績效申訴表》的設計。教師科研績效評價過程中,教師按照學校科研績效評價計劃的規定,上交科研業績相關材料,然后,由評價小組存檔。年末,經所在工作部門依據教師的科研績效進行評價,學校科研績效評價小組綜合教師自評、互評和領導評價結果后作出綜合評價,評價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與不合格。評價小組將評價結果告知被評價教師,經本人確認。教師如對科研績效評價結果有不同意見,可通過填寫《教師科研績效申訴表》向學校評價小組及主管部門提出申訴。《教師科研績效申訴表》的設計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申訴人個人信息、申訴時間、申訴內容和申訴依據;第二部分是主管部門調查情況及其處理措施;第三部分是申訴人、學院負責人和主管部門簽字。《教師科研績效申訴表》的設計力求做到尊重每位教師的學術權利,應有助于營造和諧的科研環境,避免因不公正的評價結果帶來的負面影響。

        以上通過對高校教師科研績效日常管理工具的設計,能夠有效改進高校教師關鍵科研績效指標,減少因評價指標體系設計不合理或不符合實際情況而產生的評價偏差。高校教師科研績效日常管理工具的設計也要綜合衡量被評價教師的學術經歷和專業背景,不能一概而論,才能充分發揮高校教師科研績效日常管理工具的作用,從而不斷完善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辦法體系。

        四、為政府和高校改善科研管理提供政策建議及管理對策高校教師隊伍是我國科學研究的主力軍,對其做好培養、使用及評價等管理工作,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現國家賦予高等教育責任的重要方面。高校教師科研管理工作的重點是進行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師隊伍的科研水平。但目前我國政府和高校對教師科研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造成科研資源配置不合理。為此,筆者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為完善我國政府和高校科研管理提出建議。

        一方面,政府應不斷完善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的法律法規。教育部和科技部聯合制定了《關于充分發揮高等學校科技創新作用的若干意見》,指出要根據不同科研性質,不同研究領域來制定高校教師科學合理的科研評價指標體系,簡化科研評價環節,適當延長評價周期,使評價工作與高校教師科研工作的規律和特點相適應,但對如何完善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方法的相關規定還不全面。為深入落實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筆者認為我國政府必須完善當前的法律、法規以提高我國高等學校科研管理的有效性。要高度重視高校科研績效評價監督體系的政策完善,對于重大項目進行全程評估,鼓勵具有創新型的研究項目,國家有關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的規定中也要倡導科學道德和科研誠信,克服浮躁心態,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11]

        另一方面,高校應加強科研管理制度建設,完善科研管理辦法。當前,我國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工作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這不僅表現為國家對于高校科研績效評價的法律法規仍有待完善,而且表現為高校的科研管理制度和具體方法的不規范,尚未形成良好的科研管理氛圍,降低了高校教師科研積極性。為此,高校需要依據學校發展戰略,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加強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建設。做好高校科研管理,有助于高校戰略目標的實現,促進高校全方面發展,從而為教師隊伍從事科學研究提供更好的環境。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制度需要逐漸淡化制約和管理的觀念,而強化提供服務的職能。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要在遵守國家有關科研管理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幫助高校教師解決科學研究中出現的難題,為教師排憂解難。另一方面,高校在建立科研績效管理制度過程中,要確保制度在一定時間內的穩定性,調整或修改科研管理制度時,要銜接國家相關政策。同時由于個體差異性特點,不同高校教師對物質、聲譽等需求各不相同,為此,高校要結合科研績效評價,針對教師的具體情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導向作用,調動教師科研的積極性。

        其次,完善高校科研管理具體辦法。高校對教師進行科研績效評價是為了最大程度的體現教師的科研價值與貢獻,從而激勵教師努力工作,不斷發展。為此,高校在科研管理具體方法中可以把科研績效評價體系與績效薪酬和獎酬設計有機結合起來,將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結果與薪酬掛鉤,實現按勞分配和多勞多得,能夠更有效地激勵教師,增強教師的科研意識。同時,高校還要注意科研績效評價指標的局限性,及時糾正評價結果與實際績效存在的偏差。為此,高校要綜合運用定量與定性的科研績效評價方法對教師科研成果進行客觀的衡量,以期為教師營造公平良好的科研氛圍。

        綜上所述,高校教師作為科學研究與科技創新的主體,其科學研究質量不僅影響著整個高校的發展,而且決定了國家的綜合實力,因此,高校教師的科研質量尤其重要。合理的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方法體系不僅是提高高校教師科研績效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保證教師科學研究質量的前提條件。但是現有的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方法落后,指標體系單一,難以對高校教師起到激勵作用。為此,設計科學合理的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這不僅要求高校建立符合本校戰略目標的評價方法與指標并對不同學科高校教師科研成果進行分類評價,同時,也要與高等教育國際化、全球化背景相適應,鼓勵高校外籍教師投身于科學研究,加強國際科研合作,采取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對外籍教師進行科研績效評價,激發全校教師的科研熱情,從而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比較優勢,為經濟建設與文化繁榮貢獻更多力量。

        參考文獻:

        [1]吳建南,楊宇謙,閻波.政府績效評價:指標設計與模式構建[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9):79-85.

        [2]Bernardin H J.Beatty R W.Performance appraisal: Assessing human behavior at work[M].Kent Publishers.1984:15.

        [3]Borman W C,Motowidlo S J.Expanding 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elemen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M]// N.Schitt,W.Borman (Eds).Personnel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s.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3:71-98.

        [4]王光彥,李元元,邱雪青,李敏.高校教師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實證研究與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8(2):46-49.

        [5]R.John Casey.Patricia Gentile & Stephen W.Bigger.Teaching Appraisal in Higher Education: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J].Higher Education,1997: 459-482.

        [6]易開剛.KPI考核:內涵、流程及對策探究[J].技術經濟,2005(1):48-49.

        [7]毛文慧.KPI在高校教師績效考核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12.14.

        [8]李朝明,劉暉銘.企業知識管理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42-49.

        第8篇: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范文

        關鍵詞:協同創新;高校科研管理;作用分析

        高校是培養國家尖端科技人才的重要場所,是國家進行各項基礎性研究的基地,是先進的科研成果誕生的搖籃。國家先后頒布一系列政策鼓勵高校大膽地通過對各項體制制度改革促進科研創新,致力于將高校發展成高科研水平的研究所,比如“2011計劃”[1]。高校內部各科研管理部門主要是根據學校發展的概況制訂一系列發展規劃,他們的工作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學校的科研水平。

        一、協同創新機制下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的現狀

        創新就是要打破傳統管理模式的壁壘,完善協同管理體制,而科研管理則是以人為本,充分發揮人的主導作用,建成具有高校專業特色的科研機制。盡管現在很多高校都在搞創新,可是一些基礎性的問題仍然存在,比如資源獲取途徑、科研成果的轉化、評價體系的完善等方面,以下針對主要問題做詳細分析。

        二、現行的高校科研管理模式面臨的挑戰

        1.校內部的科研管理組織缺乏統一性,造成科研信息資源浪費。各層級組織都只是單一的上令下行的直線模式,缺乏對整體的全方位的管理與監督,上級的命令只是直接下達,沒有經過整理補充。在高校中,科研管理模式大多是垂直模式,這種管理模式任務分配明確,但容易使不同的學科部門之間形成壁壘[2],影響科研人員創新能力的發揮,甚至阻礙科學創新的發展。2.高校針對有關科研的管理人員綜合能力評估機制不健全。目前,各高校對科研成果及教師的績效考核評價大多以論文形式進行,嚴重阻礙科研人員創新能力的發展。將論文同教師的科研項目申請掛鉤,會使高校教師盲目地側重論文的撰寫而非科研成果能否運用于實際,這對于那些具有生產性的研究是致命的誤區。3.高校內部各層級管理部門職能不完善,影響科研成果的完善效率。各部門之間的學術壁壘會影響科研成員的信息交流,減慢科研成果的研發進度。各高校的研究需要和外界的企業、科研機構等合作[3],而各方面的工作大都是在校內開展,因此,校外組織并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對科研工作的了解滯后,科研管理部門處理不好校內與校外組織的關系,嚴重影響科研成果的完善效率。

        三、高校科研部實施協同創新機制下的管理模式的作用分析

        1.協同創新高校的科研信息資源管理體系,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建立健全科研信息資源管理體系,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信息利用率。高校內部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是各管理層級存在壁壘,部門間的溝通受阻,信息不能得到及時的利用。因此,對高校內部的信息資源要統一管理,減少浪費,確保每一個部門都獲取足夠的人、物、財等資源。2.健全科研評估機制,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獎罰制度。目前科研的評估機制大多以論文的數量為標準,不能真正評價出科研成果的含金量,因此必須改善科研評估體系。首先根據科研項目的類型對其科研成果進行差別評價,比如對于實用性較強的項目應以能否為社會帶來經濟效益及效益的大小作為考核依據,而對于長期、重要的項目,可根據研究的進度進行分期考核。3.變更創新交流平臺,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如今高校的科研項目是和校外企業聯合進行的,成果的轉化率低是科研工作的常見問題。科研部門作為學校與社會的連接紐帶,創新二者之間的交流平臺,定期溝通,形成安全、穩定的信息來源渠道,能極大地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4],同時能使社會了解高校內部的科研實力,實現高校的科研工程的健康發展。

        四、結語

        協同創新不僅在高校的科研管理方面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而且是促進國家科技文化創新及經濟技術創新的重大措施。高校作為科技創新的孵化器,在開展科研工作的過程中,應當更注重協同創新機制的運用,對科研管理模式進行全方位改革,健全管理機制,提高科技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增強學校本身的綜合競爭能力,爭創世界高科研水平的高校。

        參考文獻:

        [1]朱虹凌.協同創新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創新[J].中國成人教育,2015,19:29-31.

        [2]曹青林.協同創新與高水平大學建設[D].華中師范大學,2014.

        [3]楊登才,石照耀,韓宇,熊可慧.協同創新機制下高校科研管理模式探析[J].中國高校科技,2015,10:31-33.

        第9篇: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范文

        關鍵詞:科研管理;項目管理;科研評價;人才培養;信息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0(c)-0197-02

        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是規范科研管理、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營造良好的學術環境、提升科研水平的有力保證。所以,重視科研管理制度建設對規范高校科研工作次序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和現實意義[3]。

        1完善科研項目管理制度

        高校科研項目管理主要是指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證高校科研項目的立項、實施、完成質量以及經費的合理利用,以及盡量避免科研項目的失敗風險。目前科學技術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高校與科研機構在高端領域對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同時國家對科研經費的指導政策調整,都導致高校對科研項目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應建立健全科研項目管理與考核制度。“無以規矩,不成方圓”,科研項目管理工作關系著高校科研的質量。高校科研項目管理得重要環節是對項目的實施情況和完成質量進行考核和監控。考核過程不應該僅流于形式,而應該切實對比項目立項時的任務指標,根據項目的成果評估、經費審計、社會效益進行考核。但作為高端領域研究,失敗是在所難免的,項目管理與考核制度中應該考慮這一因素,考核過程中不能全盤否定科學工作者的努力,鼓勵其總結經驗教訓,避免以后的失敗。

        其次,應加強科研項目管理的創新。“創新”是科學研究探索有效開展的核心環節。科研工作者在高端領域努力創新,高校的項目管理制度也需要通過研究,不停地深化改革,服務于科研工作者。作為研究型高校,科研項目管理部門應該與時俱進,充分把握當下科研環境的變化,兼顧學校自身的情況,堅持開展科研項目管理的研究工作,積極向兄弟院校、研究所等單位學習,不斷完善科研項目管理制度,通過研究在理論上有所創新、在制度上有所完善、在監督中更具靈活性,在實踐上更有針對性[4]。

        2建立和完善科研評價、激勵制度

        目前,從表面上看,高校的科研成果數量在不斷的增多,而且層次也在不停地變高,但現實狀況是,科研成果的應用率和轉化率卻還處于比較低效的水平,絕大多數科研成果在通過鑒定會議后就被束之高閣,沒有推廣應用,為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所以,科技主管部門應采取措施,改革科研成果評價制度,允許科研成果采取市場競爭、生產實踐等自主的方式進行認定。同時,高校應該加強對科研成果質量的重視,以高水平、創新性科研成果為立足點,對現行科研評價制度進行改革和完善,建立有利于自主研究以及益于取得創新性科研成果的科研評價制度[5]。首先,高校應建立以質量為基礎導向的考評制度。目前的考核制度片面地追求課題數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部分科研工作者在項目立項階段比較積極,而忽視了項目的成果質量以及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效益[6]。

        現下當務之急是高校按照自身的學科特色,簡化科研評價環節,使科研評價工作適應科研規律,以提高科研績效為目標,完善科研績效考核制度。總之,高校科研考核制度應適應當下的科研發展環境,在多方吸取實踐經驗以及各方意見的基礎上,不斷改進指標體系,適時調整評價內容,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導向作用。其次,改革和完善科研獎勵制度。科研工作為社會服務是高校的一項重要職能。為了使有能力的科研工作者能安心做科學研究,積極開展高水平的縱向課題以及前瞻性和探索性的基礎研究工作,服務于社會經濟需求,高校應根據學校的財政狀況,進一步加強科研績效獎勵制度,加大對高水平科研成果和成果轉化的獎勵力度。很多研究表明,完善的激勵制度,能更大程度的激發他們的工作狀態,能使他們從內心努力去工作,挖掘他們的創造力[7]。

        3注重優秀人才培養制度

        高校的優秀人才作為高校學術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在高校辦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公認。高校中的科研人員的學歷一般都比較高,并且都期望實現自身的價值,熱衷于攻堅克難[7]。當今世界,高校能否在社會高速發展過程中穩固并具有競爭性,關鍵因素在于是否擁有一大批優秀人才,并且善于挖掘他們的科研潛力。總理說過“培養杰出人才,不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則,也是國家長遠發展的根本”。在高校的科研管理中,應盡可能減少科研人員的負面情緒,同時在薪酬、政策與制度、工作環境、人際關系等方面進行改善,在深入調研、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探索出符合我國國情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健全培養優秀人才的體制機制。制度在人才培養工作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在不少高校中“平均主義”“論資排輩”的現象非常嚴重,不少青年科研工作者即使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待遇仍遠不及基本沒有科研工程的“老字輩”。競爭機制明顯缺失,不少科研人員評完職稱后,即便許多年沒有科研成果,科研績效也基本不受影響。這樣的現象極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科研氛圍[7]。

        高校要打破評職稱、評科技獎、申報科研經費以及年終考核中的論資排輩,破除束縛人才成長的觀念、體制,制定適應社會科技發展的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運行機制,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激勵有才華的科研人員脫穎而出,健康成長[8]。科學研究是一項與時俱進的工作,科研人員需要不停地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所以,高校應該根據各學科的特點,為科研人員的進修提供保障。在制定政策時,鼓勵學校的科研人員出國到國外大學訪學、與國際專家進行項目合作、出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等,并將出國進修的經歷作為優秀人才選拔的必要條件之一[7]。在日常科研管理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在科研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引導并激發廣大教師的科研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學院科研工作的效率。比如:對于承擔重大科研任務的教師進行財務培訓以及相關科研管理培訓;聘請具有豐富經驗的教授評審青年科研人員的國家基金項目申報書,提出修改完善建議;資助青年教師、開展科研工作,鼓勵并資助發表高質量論文。

        4健全科技信息管理制度

        高校科技信息管理主要是管理學校教師的科研信息,包括縱向項目、橫向項目,以及教師的科技獎、專利申請、專利授權、論文、著作等。在快速發展的科研環境下,高校的科研隊伍不斷擴大,科研成果數量速度明顯加快,以前的科研統計、存儲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為了高效地進行科研信息管理,高校需要立足于該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科技信息管理制度。高校科技信息管理系統是科技信息管理的基本條件。高校應在廣泛征求該校教師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本校的管理組織結構,構建一套便于教師登記信息、交流科技信息資源,利于科技管理工作人員統計、分析科研信息的專業平臺。目前,科研管理工作人員是控制和操作科技信息管理系統的主要角色。所以,他們的素質和能力對于利用科研系統滿足科研人員的需求有著重要的影響。高校應該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定期對科研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并且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充分利用科研系統來服務于科研人員。

        5結語

        社會在不停的進步,經濟、科研水平日新月異,高校的科研管理制度理應與時俱進。系列規章制度的出臺,將進一步提高高校科研質量和科研創新能力,有利于將高校的科研管理服務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臺階。系列規章制度的實施,將更好的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營造科學研究氛圍,展示高校的科研特色,推進產學研結合,更好的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參考文獻

        [1]周榮麗.新形勢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創新[J].經濟研究導刊,2009(18):240-241.

        [2]張麗娟.淺談新形勢下高校青年科研管理者的素質培養[J].高教論壇,2011(2):98-100.

        [3]張喜愛.高校加強科研管理制度建設的若干建議[J].高教研究,2011,29(7):10-11.

        [4]陳偉.淺議高校科研項目管理[J].企業家天地,2015(6),111-112.

        [5]程璇.對管理科學研究方法的理解與思考[J].改革與開放,2009(6),82.

        [6]周鐵水.如何提高普通高校科研管理水平[J].商業時代,2007(5):63-64.

        [7]臧永.基于雙因素理論的高校科研人員激勵研究[D].湘潭大學,201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丝瓜 | 日本香港三级三级久久妇 | 永久免费视频片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 在线日本亚洲yy60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