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風險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風險定量分析的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風險定量分析的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風險定量分析的方法

        第1篇:風險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 公眾場所;火災模型;風險評價;評價指標

        中圖分類號X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101-0043-02

        0 引言

        根據《大型公共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大型公共場所系指集團公司所屬企事業單位的賓館(飯店)、體育場(館)、會堂、展覽館、商場(市場)、公共娛樂場所(如影劇院、錄像廳、舞廳、卡拉OK廳、游藝游樂場、保齡球館、旱冰場、桑拿浴室等健身、休閑場所)等公共場所。在現代社會,各類大型公眾場所建筑不斷涌現,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建設的鳥巢、水立方,2010年上海世博會建設的各國展館,參觀總人數達到了7308.44萬人次,還包括其他大型賓館、商場、體育館、機場等人群聚集場所。加強大型公眾場所火災風險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大型公眾場所的火災進行分析和評價,試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火災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1 大型公眾場所火災事故統計及特點分析

        1.1 火災事故統計分析

        在各類災害中,火災是最經常、最普遍地威脅公眾安全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災害之一。據統計,2000年~2008年全國共發生特別重大火災12起,造成人員死亡703人,重傷292人,直接財產損失50550.91萬元。重大火災39起,造成人員死亡542人,重傷278人,直接財產損失17526萬元。2000-2008年重特大火災按火災發生的場所統計分布如圖1[1,2]:

        2 建立火災風險評估模型

        2.1 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火災風險評估大致可分為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方法,近年來定量分析方法得到廣泛關注和應用,成為發展較快的評估方法。其中定量分析方法是以系統發生火災的概率為基礎,進而求出火災風險,以風險大小衡量系統的火災安全程度。比較三種方法,顯然定量分析方法是火災風險評估的最佳選擇。但是由于我國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火災統計資料數據,而且對于消防設備的可靠性沒有準確數據,因此針對公共聚集場所宜優先采用半定量分析方法。本文采用模糊層次分析法進行分析、評價[4,5]。

        2.2 建立某大型公眾場所火災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以沈陽某四星級酒店為例建立火災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該酒店位于沈陽繁華地段,總建筑面積6000m2,共九層,擁有120間精致客房,同時配有文化氣息濃厚的特色餐廳和多功能大小會議室,是一個融合中國古典與現代時尚設計的地標性建筑[6]。

        即該酒店的企業風險介于Ⅲ級與Ⅳ級之間,風險相對評判標準較大,應采取相應措施降低火災風險水平。

        3 結論和建議

        大型公眾場所一直是威脅人類生命和財產安全的重要場所,其作為消防安全研究的重點,很多專家和學者對此展開了研究。本文通過模糊層次分析法和相關數學模型對某大型公眾場所火災風險進行評估,得出該場所火災風險水平,為消防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同時也可作為保險公司厘定費率的依據。

        參考文獻

        [1]李海江.2000-2008年全國重特大火災統計分析[J].北京:火災科學,2010,1:64-69.

        [2]李春晨,楊旭,陳月.公眾場所特大火災事故調研及對策研究[J].湖北:工業安全與環保,2009,35(5):48-50.

        [3]梁力達,吳嬌.公共場所特大火災事故分析[J].北京:安全,2008,7.

        第2篇:風險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跟蹤評價;層次分析;權值

        對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方法的研究多以定量分析為主,即以現有的財務指標數據為基礎,通過設計并觀察一些敏感性指標的變化,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來預測企業財務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如一元判別模式、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和多元邏輯回歸等。然而,財務危機的發生往往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僅以定量分析不能反映這個過程,企業在持續經營過程中需要對風險控制進行動態跟蹤研判,及時管控以防止風險積聚,這是風險管控的基本要求;因而探討可行的風險跟蹤評價方法對防范財務危機發生具有積極的意義。

        1 跟蹤評價方法的選取

        定量分析與定性判斷相結合是跟蹤評價分析方法應該具備的基本特征。定量分析是前提,定性判斷是結果,定量分析是為了更準確的定性,定性分析是在定量的基礎上做出屬性和變化趨勢的判斷,兩者的結合更適合對財務風險跟蹤評價。從這個角度出發,通過對各種半定量分析方法的比較分析,覺得層次分析法比較適合。

        層次分析法常用在目標決策分析上,其主要特色是把定性和定量有機結合起來,按照思維、心理的規律把決策層次化、數量化。借用層次分析法原理構建財務風險跟蹤評價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1 建立遞階層次結構模型

        最高層為目標層,即對財務風險做出合理評價;中間層為指標層,可按照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選取多個財務指標,在指標的選取上可繁可簡,具體原則是(1)考慮指標的敏感性;(2)從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三大能力角度;(3)采用比率指標,即本期與上期對比形成的指標。第三層為跟蹤時期,如前年、去年、今年等,根據各時期最終排序權值,可以做出財務風險是持續惡化還是持續向好的明確結論。

        1.2 構造出各層次中的所有判斷矩陣

        構造判斷矩陣的難點是不易定量化。此外,當影響某因素的因子較多時,直接考慮各因子對該因素有多大程度的影響時,常常會因考慮不周全、顧此失彼而產生與他實際認為的重要性程度不相一致的數據,甚至有可能提出一組隱含矛盾的數據。目前常用的是九分判斷尺度作為評價標準,從易用角度出發可采用七分或更簡單的五分判斷尺度。

        根據重要性兩兩比較后得出判斷矩陣(表1)。

        式中:n為判斷矩陣的階數,Cij為層要素i與要素j是對于目標層B即選擇最佳目標的重要性程度的標度值,。判斷矩陣C必須滿足公式:

        以此方法可以構造出各層的判斷矩陣。

        1.3 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判斷矩陣C對應于最大特征值?姿max的特征向量W,經歸一化后即為同一層次相應因素對于上一層次某因素相對重要性的排序權值,這一過程稱為層次單排序。上述構造成對比較判斷矩陣的辦法雖能減少其它因素的干擾,較客觀地反映出一對因子影響力的差別。但綜合全部比較結果時,其中難免包含一定程度的非一致性,因此需進行一致性檢驗。一致性檢驗指標有一致性指標CI和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

        1.4 層次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按層次結構模型由上向下逐層計算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則可計算出最低層因素對目標層的相對重要性,即層次總排序。層次總排序是針對最高層決策因素進行的。層次總排序也要通過一致性檢驗,才作為判斷依據,檢驗原理跟層次單排序一樣,但過程相對復雜。

        2 實證分析

        A公司是一家經營比較穩健的上市公司,多年來業績較為穩定,現金流量充沛,凈利潤波動不大,按常規這樣的企業是不會出現財務風險的,現用層次分析法跟蹤評價,看能否得出相同的結論。

        2.1 指標選取

        從指標的敏感性角度出發,分別選取(1)凈利潤增長率;(2)資產負債變動率,即本期資產負債率與上期之比;(3)現金總流量變動率,現金總流量為現金流入量加現金流出量,本期現金總流量與上期之比為現金總流量變動率;(4)資金周轉速度變動率,即本期周轉速度與上期對比;(5)凈資產利潤變動率,即本期凈資產利潤率與上期之比。

        2.2 分析過程

        以連續五個季度的財務數據為基礎計算出上述5個財務比率指標的四個季度數據,按構造判斷矩陣原理構造出判斷矩陣并進行一致性檢驗,層次單排序和層次總排序檢測時CR都小于0.1,通過了一致性檢驗。結果如表2:

        2.3 分析結論

        從總排序權值來看,各季度波動不大,除季度2較季度1有明顯的惡化外,季度3和季度4均顯示向好趨勢,表明財務風險在原基礎上變化不大并有持續好轉跡象。

        3 優點與不足

        第3篇:風險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定量分析;管理會計;運用定量 

         

        1 定量分析法的定義及重要性 

        定量分析法亦稱“數量分析法”。是運用運籌學、概率論和微積分等現代數學方法和計算機等各種現代化計算工具對與預測目標有關的歷史數據,進行科學的加工處理,并建立預測分析的數學模型,揭示影響預測目標各有關變量之間的規律性聯系,根據求解數學模型得到的結果,進一步分析考慮相關的非定量因素并作出預測結論的專門方法。屬于預測分析的一種基本方法。這類方法主要適用于預測具備較完整的歷史資料和數據的事項。管理會計為適應企業管理,更注重用高等數學和現代數學方法來“武裝”自己,朝著定量化的方向發展。用其精確性、科學性來決策消除某些直覺性和隨意性。 

        2 管理會計中定量分析法特點 

        2.1 定量分析法具有科學性和精確性 

        管理會計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理論體系逐步完善。尤其是依賴于現代數學技術發展起來的區別于傳統財務會計方法的定量分析工具,在短時間內成長為一門與財務會計并駕齊驅的學科,它的主要職能作用是籌劃未來,充分利用其所掌握的資料,定量分析法偏重于數量方面的分析,嚴密地進行定量分析,幫助管理部門客觀地掌握情況,正確進行最優管理決策和有效經營提供有用的資料,它的科學性及精確性受到了普遍的認可和贊賞。 

        2.2 管理會計中定量分析法具有局限性 

        (1)客觀的經濟情況千變萬化,影響定量分析法的運用。 

        雖然管理會計逐漸發展完善了一些定量分析工具,它們把所涉及的變量與變量以及變量與目標之間的關系,用數學模型將數量之間的關系表達出來,然后按照預測的前提條件,計算出結果。但對客觀經濟變化缺乏應變能力,如果其主要問題把握不好,會嚴重影響預測、決策的結果。 

        (2)為保證定量分析法質量,需花費大量成本。 

        定量分析法耗時費力,也更為嚴格,有時需要使用復雜的數學模型。只有保證數據和假設的質量,才能保證定量分析法的質量。這就要求企業為了保證定量分析法的運用,收集大量符合質量標準的數據。但現實中存在著企業現有信息搜集措施不能滿足這些工具的需要的情況,企業需花費高額成本來進行信息搜集。當信息搜集成本太高時企業就會拒絕采用,從而導致了這些工具的應用成了紙上談兵。

        3 運用定量分析法時應注意的問題 

        因定量分析法在管理會計中的重要性,也就對我們在運用管理會計中定量分析方法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更好的運用定量分析法,我們就需要對管理會計中定量分析法在運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網絡時代定量分析法的發展方向加以研究,從而提高運用定量分析法的能力。 

        (1)重視模型運用的前提。 

        通常管理會計中定量分析法把模型運用和結果計算放在首位,忽視模型運用的前提分析與結果計算的取數過程,以致誤入照搬照套的歧途。比之于結果計算,取數過程和明確模型前提條件更為重要,更能指導實務。作為模型運用的前提條件是否存在,決定了模型的可運用性。因為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前提條件,條件符合對模型是正確的,若條件不符合,模型可能不正確,或者誤差太大,沒有應用價值。所以,會計人員在應用模型時一定搞清楚模型的前提條件。 

        (2)應注重取數過程。在經濟行為分析中,與結果計算相比,取數分析過程更為重要。如果取得的數據不正確,即使應用非常完善的模型進行計算,結果也是不正確的;所以在定量分析時應注意:①進行模型的理論前提與現實前提是否吻合的比較分析,從而確定選用的模型或對計算結果的可能修正;②在遵從取數的一般過程和其分析要求的前提下,確定取數的方法以及取數的分析方法;③對取得的數據進行確定性、可靠性評價,進而確定所取數據中存在的風險因素;④對模型中運用的數據,凡存在不確定性的因素,應提出控制措施。確實找不到控制措施的,必須對取數進行風險值測定,并調整取數的大小。 

        4 網絡時代定量分析法的發展 

        網絡經濟迫使企業的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及價值實現都徹底地發生了變化。管理會計賴以生存的企業環境及其反映和控制經濟活動的信息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管理

        會計的環境改變引起的定量分析法模式改變。應更多注重于顧客價值分析、行業價值鏈分析、企業利潤在利潤分布中的位置,預測的定量分析技術方法也改變偏重內生變量的傳統模式,轉向以外界因素為主導的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預測模式,用公式可表示為p=f(e,q),其中p為相關的預測值,e為網絡環境的決定變量,q為企業內部的影響因素。 

        第4篇:風險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工程項目;風險識別

        中圖分類號:E271文獻標識碼: A

        一、風險識別的定性分析方法

        A 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是最常用的風險識別方法、該方法比較簡單,一般采用小組開會的形式,由5、6個人組成小組,給每個人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激發與會者的創造性,產生盡可能多的設想。該方法操作簡單,能夠避開成員心理相互作用以及權威人士的意見壓力。

        頭腦風暴法的一般程序是: (1)選擇人員,一般主要由風險分析專家、風險管理專家、相關專業領域的專家以及具有較強邏輯思維能力和總結分析能力的主持人組成頭腦風暴會議的與會成員; (2)明確會議要討論的中心議題,并醒目標注; (3)與會專家輪流發言,并記錄發言的內容; (4)終止發言,當與會人員都曾在發言中跳過時,即可停止發言; (5)評價提出的所有意見。

        B 德爾菲法

        德爾菲法是在20世紀40年代由O.赫爾姆和N.達爾克首創,經過T.J.戈爾登和蘭德公司進一步發展而成的。1946年,蘭德公司首次用這種方法用來進行預測,后來該方法被迅速廣泛采用。

        德爾菲法依據系統的程序,采用匿名發表意見的方式,即專家之間不得互相討論,不發生橫向聯系,只能與調查人員發生關系,通過多輪次調查專家對問卷所提問題的看法,經過反復征詢、歸納、修改,最后匯總成專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為預測的結果。這種方法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較為可靠。

        C 趨勢外推法

        趨勢外推法,亦稱“趨勢分析法”、“趨勢外插法”。這是一種運用邏輯思維進行推理達到預測目的的重要方法。這個方法以預測的連續原理作為基本依據。根據事物發展具有規律性的特點。認為人們只要能夠正確地把握事物的歷史和現在的發展情況,就可以循著這個線索推測它的未來發展趨勢。是一種探索型的預測法。該方法包括前推法,后推法和旁推法三種。

        D 幕景分析法

        幕景分析法的幕景是對一個工程項目未來狀態的描繪。該方法研究的重點是:當某種因素發生變化時,整個情況會怎么樣?會有什么危險發生?就像電影的一幕幕場景一樣,供人們進行研究比較分析。幕景分析的結果都是以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的。

        E 流程圖法

        將一項特定的生產或經營活動按步驟或階段順序以若干個模塊形式組成一個流程圖系列,在每個模塊中都標示出各種潛在的風險因素或風險事件,從而給決策者一個清晰的總體印象。

        F 財務報表法

        通過分析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等報表及有關補充資料,可以識別企業當前的所有資產、責任及人身損失風險。將這些報表與財務預測、預算相結合,可以發現企業或工程項目未來的風險。

        G 經驗數據法

        經驗數據法也稱為統計資料法,即根據已建各類工程項目與風險有關的統計資料來識別擬建工程項目的風險。其需要大量過去的統計資料。

        H 初始清單法

        初始風險清單的建立便于人們較全面地認識風險的存在,而不至于遺漏重要的工程風險,但其并不是風險識別的最后結論,還需要結合特定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進一步補充與修正。

        I 風險調查法

        風險調查從分析具體工程項目的特點入手,一方面對通過其他方法已識別的風險進行鑒別和確認;另一方面,通過風險調查有可能發現此前尚未識別的重要的工程風險。風險調查可從組織、技術、自然及環境、經濟、合同等方面分析擬建工程項目的特點及相應的潛在風險。

        J 系統分解法

        系統分解法是一種將復雜的項目風險分解成比較容易識別的風險子系統,從而識別各個子系統風險的方法。比如,在投資建設一個工業廠房項目時,可以根據項目風險的特征,將項目分解成市場風險、經營風險、環境污染風險、技術風險以及資源供應風險等,然后再將這些風險進一步分解,如市場風險可以分解成競爭風險、價格風險和替代風險等。作為定性分析方法,它們有共同的特點。首先,其一般是借助經驗操作,所以專家的個人經驗起了很大的作用,再者結果是對風險的一個模糊性描述,只能提供大致的方向。所以,定性方法在應用上偏向于對投資風險的識別,為以后的定量分析打下基礎,決定定量分析的方向。當然,在運用定性分析方法上也應有個選擇。頭腦風暴法和德爾菲法就需要比較多的專家,然后經過一定的程序,最后得出結論;而對于趨勢外推法和幕景分析法則只需要主管領導在搜集一定數據的基礎上,獨自分析定結論。

        二、風險的定量分析方法

        1 盈虧平衡分析

        盈虧平衡分析方法用來分析某一工程項目在何時總成本和總收益達到平衡狀態,它關注的是那個所謂的平衡臨界點,在該點的一邊,項目處于盈利狀態,另一邊則處于虧損狀態。臨界點的確定由下面公式確定:

        TR=TC

        其中:TR表示工程項目的總收益;TC表示工程項目的總成本。

        盈虧平衡點反映了項目對市場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項目的盈虧平衡點越低,其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就越大,抗風險能力也就越強。

        2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方法是通過分析、預測工程項目的主要影響因素發生變化時對該項目經濟評價指標(如NPV、IRR等)的影響,從中找出敏感性因素,確定其影響程度,進而定量分析項目可能遭受的風險。

        在進行敏感性分析時,一般采取對某敏感因素按一定比例變化,計算其對應的評價指標的變化結果。如果結果變化較大,或者發生質的變化,就說明該因素對該項目構成了較大的威脅。此方法可以確定對項目影響較大的因素以及影響程度,但不能確定該影響因素的發生概率。

        3 概率分析

        概率分析方法是利用概率來研究和預測不確定因素對房地產項目經濟評價指標影響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其目的是確定影響投資方案經濟效果的關鍵因素及其可能的變動范圍,并確定關鍵因素在此變動范圍內的概率,然后進行概率期望值計算,得出定量分析的結果。

        人們在對風險進行分析時,希望能對其有一個清楚的、準確的認識,包括某一情況在多大概率下會發生,發生后影響又有多大,這時便要運用到定量分析方法了。盈虧平衡分析只能確定一個項目的盈虧臨界點,了解其大致的盈利和抗風險能力。而具體的分析則要借助于后兩種定量分析方法,敏感性分析能確定對項目影響較大的因素,而概率分析作為其補充,可以確定該因素發生的概率,這樣就對項目受到的具體的風險情況有了具體的了解。

        結束語

        項目風險管理是項目管理團隊通過風險識別、風險量化和風險控制,采用多種方法、技術和工具,對項目所涉及的各種風險實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主動采取行動,盡量使風險事件的有利后果最大,而使風險事件所帶來的不利后果降到最低,以最少的成本保證項目安全、可靠地實施,從而實現項目的總體目標。

        參考文獻

        [1]�閆文周,袁清泉.工程項目管理學[M].西安:陜西科技出版社,2006:312-322.

        第5篇:風險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市政工程、基礎設施、工程施工

        1風險的識別

        風險識別指風險管理人員在收集資料和調查研究之后,運用各種方法對工程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全面判斷、系統歸類,科學鑒定風險性質的過程。

        例如,某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包括如下分部工程,其中道路拓寬改造長度為1995.74m,規劃紅線寬度為70m,三層式瀝青混凝土路面,基層設計為32cm二灰碎石,底基層為30cm石灰土新建雨水管路一條,分四段設置,共計1721.5m新建污水管路一條,設計管長1838m新建電纜溝兩條,沿道路兩側人行道下分別為1624m鋼筋混凝土防水地溝和1386m磚砌體防水地溝(1.2×1.5m)。

        某施工企業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該工程進行調研后,分析該工程風險因素并進行識別,建立工程風險表。

        2風險分析與評估

        風險分析是指應用各種風險分析技術,用定性、定量或兩者相結合的方式處理不確定性的過程。風險分析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兩種方法。

        本案例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定量分析評估。

        在項目管理過程中,項目風險(R)不僅是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P的函數,而且是風險事件所產生影響程度C的函數,可用函數表示為R=f(p,c)。

        根據前例風險分析,本項目進行風險評估。

        2.1評估并計算風險發生的概率Pf

        該工程分析因素集為X,對應上述工程分析因素集中風險編號,給出工程風險指標因素權重集W。X={X1,X2,X3,X4,X5,X6,X7,X8,X9}W={0.050.150.150.20.150.050.050.050.15}。

        根據風險影響高低確定評估集標準隸屬度μ={低,較低,中等,較高,高},并賦值為μ={0.1,0.3,0.5,0.7,0.9}。

        該企業組織專家及管理、技術人員共7人對該工程風險進行評估:

        在此基礎上形成模糊評估矩陣R

        則B=R·μT={0.50.50.58570.55710.38570.27140.18570.32860.6143}。

        則U=W·B=0.4886

        即風險發生概率(測評總分)Pf為0.4886。

        2.2計算事件發生影響程度大小Cf對風險引起的后果大小一般從進度、質量、成本、安全四個方面著手,均用金額損失進行度量。則損失因素集S={進度質量成本安全}={S1S2S3S4}

        本項目分部分項工程費用為6944.60萬元,其中包括利潤及管理費156.08萬元。由于報價中已考慮材料市場風險因素,因此,按正常施工情況下,按156.08萬元為最大風險損失值。則風險損失評估集標準隸屬度μ={低,較低,中等,較高,高},對應損失金額(單位:萬元)近似確定為{≤15,16~45,46~75,76~110,≥140},并給出工程風險損失因素權重集W={0.250.350.200.20}

        在此基礎上形成模糊評估矩陣,并將各項估計值的平均值按最大風險損失值進行歸一后,得到評估矩陣B.

        計算U=W·B=0.1946。即風險損失(測評總分)Cf為0.1946。

        2.3計算本項目風險度Rf如果用Pf表示風險發生的概率,可由下式計算:

        Rf=Pf+Cf-Pf·Cf

        其中Pf和Cf分別是風險發生概率與影響程度的模糊綜合隸屬度集的總綜合隸屬度。

        本項目風險度Rf==0.59

        3結論

        第6篇:風險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財務指標

        務預警系統是針對企業財務風險提出的管理系統,其預警對象是企業的籌融資、投資、營運和關聯交易等活動,是企業的經營狀況、環境變化等因素在財務上的反映,它是站在財務管理的角度,對企業的資金安全性和盈利性分析。它的整個預警監測必須以風險預測為重心,以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為目的,揭示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潛在的風險,從源頭上阻止或減少企業危機發生及損失。所以建立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和控制體系,是亟為重要的。

        一、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簡述

        (一)財務風險預警的內涵。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就是通過對企業財務報表及相關經營資料的分析,利用及時的財務數據和相應的數據化管理方式,將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情況預先告知企業經營者和其他利益關系人,并分析企業財務狀況變化的原因和企業財務運營體系隱藏的問題,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的財務分析系統。

        (二)企業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企業面臨來自市場競爭的壓力,感到了風險的威脅,這要求企業不斷尋找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以謀取超出社會平均報酬水平的超常收益,這種利用機會的同時又時刻面臨著財務失敗的風險、面臨企業生存的危機。事實上,不論哪一種職能管理的失誤,最終都會表現在財務風險上。因此,揭示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及表現形式,計量財務風險的程度、構建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時刻把握企業財務狀況是避免財務危機、防止企業破產既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二、企業運用財務預警系統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預警模型的時效性較差,準確性不高。

        雖然企業已經逐步認識了構建和使用財務預警模型可以成為防控財務危機的有效手段,但是很多企業將財務預警系統作為獨立的財務子系統,將構建和使用財務預警系統的任務交由財務部門單獨完成,這導致財務預警模型不能及時與其他業務信息系統交換數據,無法在第一時間反映企業的現實狀況,導致預警信號時效性差、準確性也不高。

        (二)構建財務預警模型時沒有做到靈活選擇財務指標。

        企業除了要關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對現金流量表也應格外關注。良好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能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使企業保持良好的財務狀況。相反,如果企業現金流入小于現金流出,現金支付能力極差,則可視為嚴重的財務危機。在美國學者Altman的Z值模型和ZETA模型的多個重要指標中恰恰缺少了現金流量指標,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財務風險評價模型的預測效果。而大多企業在構建模型時大多采用Z值模型和ZETA模型,并且沒有做到結合自身的實際需要來設計和改進原有的財務指標。

        (三)非財務指標和定性分析方法使用不夠。

        當前,常用的財務預警模型在選擇自變量時均采用可量化的財務指標,在評價方法上均采用數學評價方法,這使得財務預警信號較為客觀和精確。但是,財務預警是一個動態的概念,企業管理者的風險意識高低、財務人員的認識深淺、企業目前的生存環境是否發生變化等非量化或主觀性的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的財務風險評價。因此,結合定量分析方法,管理者們也要考慮到重要的非財務指標和定性分析方法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從而更加全面地判斷企業面臨的風險。

        三、對企業構建和使用財務預警系統的建議

        (一)擴大數據來源,提高財務預警模型預測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我們現有的財務預警模型大都是套用國外理論,根據上市公司的資料確定合理的系數值而計算出來的。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經提到,我國證券市場仍處在發展初期,在利用上市公司財務資料進行財務預警研究時經常面臨市場容量小、數據來源少等問題。要不斷提高財務預警模型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就需進一步拓寬數據渠道,從更廣的范圍,如非上市企業等角度進行財務預警的研究。

        (二)根據行業特征選擇合適的財務指標。

        我們在構建財務預警模型時,不能僅僅依靠拿來主義,而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和發展環境,淘汰不適用的指標,增加更能反映本企業實際問題的新指標,合理調整相關權數,探索適合本企業的評價標準。例如,地勘單位由于計劃經濟的烙印較深,企業化經營的進程較短,加之行業的特殊性,在新的競爭環境下,與其他較早進入市場的市場競爭主體相比其財務風險管理的任務更重。這就要求地勘單位一方面將不能適應實際的原始財務指標進行創新性的重新組合,以更加綜合的指標來代替原始指標,選擇其中盡可能多地反映原來指標信息的綜合指標參與模型的計算,這樣做可以保證財務比率指標更加具有科學性和實際應用價值;另一方面通過加強財務管理,正確認識財務風險機理,做好財務風險管理工作,防范和化解各類財務風險,以建立各級管理人員能直觀識別風險的符合地勘單位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財務指標預警體系。

        (三)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

        使用定量分析方法構建財務預警模型是預防和化解企業財務風險的有效手段。同時,現代企業管理也應更加注重一些非量化因素,如企業管理者的風險意識、財務人員素質、人員流動狀況、顧客滿意度等。因為這些因素無需完整的數據資料,需要憑借人們的經驗對財務風險的趨勢進行定性分析,有時比定量分析更加可靠和有效。因此,如果能結合非財務指標,運用定性分析方法對企業進行風險評價,財務預警模型的效用就能得到更有效的提升。在運用財務指標對財務風險進行定量分析時,企業不能忽視定性分析和對非財務指標的分析,否則可能導致財務風險評價結果的不全面和不準確。

        四、結語

        對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研究,在現階段還處于探索和創新的階段,本文在學習研究的基礎上,對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進行了一些探索,期待能對具體實踐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第7篇:風險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一、財務分析的內容

        財務分析主體可分為外部和內部兩大類。外部分析主體一般包括債權人、股東、其他企業、會計師事務所、政府及其有關機構;內部分析主體一般為企業管理者、企業所有者、職工等。財務分析主體不同,其分析的內容有所不同,財務分析主體決定財務分析的內容。

        如投資者投資的目的都是為了取得盈利,但在盈利過程中伴隨著投資風險,所以它們的分析內容是企業經營趨勢、投資風險、收益的穩定性和盈利能力的大小。從企業的管理者看,企業使用這些資產的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潤,企業向所有者及債權人承擔著資產經營管理的責任,即資產必須保值和增值,對資產的運用要能夠使得企業自我生存和發展、并向所有者提供投資收益、按約定條件向債權人償付資產。

        財務分析的內容主要根據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而分為外部分析內容、內部分析內容。由于只有在企業提高了經濟效益時,企業才可能有較強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國家、投資者、債權人及社會各方面相關者的利益實現才保證,因此現代財務分析的重心由外部分析轉向內部分的。財務分析的內、外信息使用者進行財務分析時雖有不同的側重,但也有共同的要求,都要求財務分析研究能夠提示由企業的經營趨勢、資產與負債、及資產與所有者權益之間的關系、企業的盈利能力等。

        二、財務參與決策是全面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條件

        財務參與決策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將直接參與研究有關的經濟信息,制定經營目標的措施。

        1.綜合性強。財務管理是運用價值形式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管理的,企業經營活動中的一切物質條件、經營過程和價值形式進行綜合性地反映。財務管理的這一特征表明了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因為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內容,在整個企業管理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

        2.覆蓋面廣。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必須擁有一定數量的資金,這是企業進行各種經營活動的基礎。而在企業里,一切者是財務管理的內容。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工作都與資金有關。首先,各個部門如果沒有資金作為基礎,任何部門的活動都不能進行;各部門的活動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企業資金的收入,從而影響經濟效益。

        3.敏感性強。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都可迅速地反映到企業財務上,并影響企業的各項財務指標,經營活動是一個整體系統,每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會影響到其他環節,從而影響企業整個財務狀況。這就要求企事業財務管理人員必須能過自身的工作,密切注視外界的變化,及時提供財務信息,反映工作的進展情況。

        三、企業經濟活動財務狀況分析方法運用

        經濟活動分析中的一般分析方法實質上是經濟活動分析的程序或步驟 ,不是什么分析方法。本人認為財務分析方法體系應由兩大部分構成 ,即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

        1.定量分析法。所謂定量分析方法是借助于數學模型 ,從數量上測算、比較和確定企業各項財務指標變動的數額 ,以及各財務指標變動的影響原因和各因素影響大小的一種分析方法。20世紀30年代,經濟學中應用數學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此時開始充分應用數學的邏輯性和推理性,作為經濟分析推理的工具,如現代經濟分析中所采用的數理統計分析、線性規劃分析、投入產出分析等。但定量分析方法并不是將眾多的數學計算方法進行簡單的羅列,而是按照建立財務分析方法體系的要求,合理地選擇。既要有財務分析的事前預測分析方法,又要有財務分析的事中控制分析方法,還要有財務分析的事后總結分析方法。

        2.定性分析法。所謂定性分析方法是指對企業各項財務指標變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進行科學的論證和說明。定性分析的方法一般有:

        (1)經驗判斷法。經驗判斷法是分析人員在了解過去和現實資料以及定量分析結果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企業內外條件變化,運用個人的經驗和知識做出判斷。

        (2)會議分析法。會議分析法是由分析人員召集對分析對象熟悉情況,有經驗的有關人員開會,按照預先擬定的分析提綱進行分析、研究、討論。通常采用企業領導、技術人員、工人三結合的方式,或者開現場分析會議的方式,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征求意見,然后把各方面的意見整理、歸納、分析來判斷未來的情況并做出分析結論。

        (3)專家分析法。專家分析法是邀請一組專家開會座談,在互相交換情報資料,經過充分討論的條件下,把專家們的意見集中起來,做出綜合分析判斷,對定量分析結果進行修正。所謂專家是指對分析對象有較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的人員,如技術專家、管理專家、會計專家、審計專家等。這些專家可以是廠內的,也可以是廠外的。專家人數不宜過多,但分析的內容必須集中,或對某一關鍵問題進行重點分析。這種分析方法也是一種集思廣益的分析方法。它與會議分析法有相同的優點,但基礎同樣是個人的直觀判斷,具有一定的主觀性。

        第8篇:風險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AHP法;資產評估;執業風險;風險權重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活動逐漸邁向市場,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走向,作為一門高端的中介服務業,資產評估在我國經濟轉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日益發展,評估業務種類,評估范圍的逐漸擴展,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面臨的執業風險也在不斷加大。如何控制執業風險、量化風險、建立執業風險防范評價體系對評估行業的未來發展非常重要。本文利用層次分析法(AHP法)對評估執業中遇到的各風險因素進行了綜合定性與定量分析,和對如何確定評估執業中各風險因素的權重的方法進行了探討。

        一、層次分析法(AHP)簡述

        層次分析法起源于美國,是一種運籌學方法,簡稱AHP法。在實踐中,我們可以運用AHP法分析方案層中各因素相對于目標層的權重,進而確定方案層中各因素對目標層的影響。在運用層次分析法時,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將人的主觀判斷標準,通過對復雜決策問題的本質、影響因素及其內在關系的分析探討,使決策的思維過程數學化,轉變為定量分析,從而可以用來處理一些多因素、多目標、多層次的復雜問題。運用AHP法解決問題,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步驟:

        (1)第一步,建立層次結構模型。通過對復雜問題各因素進行分析、判斷,確定目標層,準則層、方案層。(2)第二部,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通過對各因素的比較、判斷,構造判斷矩陣,以確定準則層對目標層的重要性和各方案層對準則層的重要性。(3)第三部,層次單排序。通過對判斷矩陣計算,確定各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和進行相應的一致性檢驗。(4)第四部,層次總排序。建立方案層各因素相對于目標層的總排序,以確定方案層各因素對目標層的影響權重。在資產評估中,我們可以按照以上步驟,確定影響評估執業風險的各風險因素的權重。在接受評估項目時,我們通過對新項目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確定其風險大小,再與其所占權重相乘。這樣,就可以確定新項目的整體評估執業風險。

        二、利用AHP法合理劃分評估執業風險權重

        (一)建立評估執業風險評價層次結構模型

        資產評估執業風險是指在資產評估中,評估單位或個人因資產評估事項所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實施資產評估工作,我們面臨著許多風險,總體上,評估執業風險主要面臨四個方面:項目固有風險、職業道德風險、內部控制風險和外部環境風險。現根據評估執業風險,建立其層次結構模型如下:

        第9篇:風險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礦井氣體 紅外吸收光譜 支持向量機回歸 參數優化 粒子群算法

        中圖分類號:TP1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2(b)-0095-02

        礦井氣體組分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乙烷、丙烷等[1-2]。根據氧化氣體產物的構成、濃度及其變化速率等特性,可對煤炭自然發火做出準確的預測預報[3-4],用來指導煤礦的防滅火安全生產工作。紅外光譜法作為檢測有害氣體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較高的信噪比和較快的分析速度,在礦井氣體分析領域有廣泛的應用[5]。

        由于氣體特征譜帶較寬,而且烷烴類氣體的特征峰嚴重重疊,以致單獨預測每種氣體的屬性和濃度較為困難。目前主要使用的方法有主成分回歸、偏最小二乘法等風險經驗最小化方法,和以支持向量回歸機(SVR)為代表的非線性建模方法,其中SVR具有較高的回歸精度和預測性能。

        1 支持向量機回歸算法概述

        SVM是基于結構風險最小化原理的新型學習機。SVR是建立在SVM思想上,可用于解決回歸問題的新型算法。SVR不但具有SVM的優點,而且其通過將數據映射到高維空間進行線性擬合,較傳統非線性擬合方法具有更低的過擬合風險,但是SVR的理論優勢取決于其關鍵參數懲罰系數C和核參數g是否合適。

        C、和g這3種參數優選法的實現,都基于將SVR的模型結構及其預測算法嵌入對應的算法步驟中。網格搜索法(GRID)、遺傳算法(GA)以及粒子群算法(PSO)作為成熟的優化算法,在理論上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且耗時更短。文章比較這3種優化SVR,并選取均方差(MSE)作為評判精度的指標:

        (1)

        式中,為新樣本的估計值;n為樣本數。

        2 基于SVR的礦井氣體預測模型

        礦井氣體組分濃度的定量分析是指在待測氣體濃度或其他性質與測試儀器的測量結果之間構建定量關聯關系。對紅外光譜分析而言,則是用統計的方法在礦井氣體組分的種類和濃度值與紅外光譜數據之間建立一個關聯模型(校正模型),應用建立的校正模型即可對待測氣體組分濃度進行預測。定量模型建立之后,必須對其進行驗證,以確保模型對光譜信息和樣品濃度信息之間的回歸關系表征正確,模型的預測能力滿足定量分析的精度要求。

        文章采用選用RBF核函數,分別使用GRID、GA、PSO算法進行參數優化,對甲烷、乙烷、丙烷等5種典型礦井氣體的組分濃度進行回歸預測。

        3 不同算法下礦井氣體定量分析結果對比

        文章使用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的Nicolet-Nexus870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共測得186組模擬礦井氣體的光譜數據,將其中136組作為訓練樣本,剩余50組樣本數據作為測試集。用優化所得的C和g對校正集各維進行訓練建立SVR校正模型,利用原始數據對模型進行回歸驗證。

        通過計算得到,采用不同優化算法時的MSE值都小于0.06,且R值接近1,說明各模型的學習能力較好。為進一步評價各參數優選法對礦井氣體組分濃度的預測性能優劣,對不同參數設置下模型的預測結果進行了對比(如表1所示),其中T為各SVR完成訓練校正集以并獲得預測結果參數所需的總時長。

        由表1可以看出,3種SVR計算時長都在80 s以下,但PSO和GA的計算時長普遍短于GRID。甲烷、乙烷以及二氧化碳在混合氣體中的濃度均能被這3種SVR實現較為準確的預測,其中相關系數R均大于0.9,且最小MSE都在0.02以下,而乙烷、丙烷的濃度預測誤差則相對較大。由于烷類氣體的紅外吸收光譜在波段以及波峰吸收值上存在較大的重疊,丙烷和丁烷尤為嚴重,其預測結果如圖1所示。

        由圖1可以看出,對于丙烷和丁烷,基于PSO優化模型明顯優于其他兩種算法,且其對丙烷和丁烷預測后所得均方差均低于其他兩種算法,相關系數也高于其他算法優化的SVR,從而證明利用PSO優化SVR模型參數對(C,g)的適用性。

        4 結語

        礦井氣體的紅外吸收光譜能夠反映其組分種類及其濃度的信息,但是烷烴類氣體存在較為嚴重的波峰重疊,所以需要通過非線性建模的方法對其進行定量分析。SVR在對礦井氣體紅外光譜進行定量分析時,具有較高的精度;但是實現此優勢的前提則是選取到最佳參數對(C,g)。經過試驗分析,對現階段較為常用的參數選擇法如GRID、GA以及PSO的性能進行了對比,發現使用PSO優化的模型在對礦井氣體的定量回歸預測上的綜合性能更好。

        參考文獻

        [1]張國樞.通風安全學[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7.

        [2]王顯政.煤礦安全新技術[M].北京:煤炭科學出版社,2002.

        [3]梁運濤.煤炭自然發火預測預報的氣體指標法[J].煤炭科學技術,2008(6):5-8.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va午夜在线电影 |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素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首页 |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高清 | 亚洲诱惑人的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