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科研立項的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教育科研項目資助中,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是一個敏感問題。教育理論與實踐之所以存在相互脫離的現象,教育科研項目資助者有不可推御的責任。近年來,我國教育科研項目資助被功利主義所籠罩,急功近利地要求教育科研直接解決教育實踐問題,輕視乃至排斥有實際效用的教育理論研究,導致立項的所謂“實踐研究”多而膚淺,理論研究由于缺乏政策和經費的支持而難以深入開展,出現了“教育科研成果豐碩,而能有力解釋或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的成果匱乏”的現象。其實,教育理論是一門建立在教育實踐基礎上的應用理論,在終極意義上,教育理論具有實踐依賴性。教育存在決定教育意識,教育實踐決定教育理論。教育理論來自于教育實踐,又作為一種獨立的革新力量作用于教育實踐,而且是教育實踐的合理內核。同時,教育實踐是智力性實踐,本身就涉及理論、包含理論,人們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時必然要依據一定的教育理論,也就是說,在教育實踐背后都存在著某種或某些教育理論的支持,教育理論與實踐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為一體的。
理論有兩種基本指向,一是解釋或預測,二是規定或建議。與這兩種指向相對應,可以將理論分成解釋理論和應用理論。解釋理論告訴人們世界是什么,應用理論則告訴人們應該做什么和怎么做,也就是說,應用理論是關于如何改進的建議或規定,其主要功能是指導實踐。教育科研項目資助者應該正確認識教育理論的作用及其與實踐的關系,從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考慮對能夠解釋或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的有效性項目給予資助,提高項目資助的有效性。2008年8月4日《光明日報》發表的《如何提高科研相關性》一文,介紹了英國蘇塞克斯大學兩位博士Paul Nightingale和Alister Scott對科研資助者提出的十大建議。這些建議對提高教育科研項目資助的有效性,促進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有很多啟發。筆者據此也對我國的教育科研資助提出十點建議。
一、對于難以解釋或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的科研項目不要資助
目前,部分教育理論工作者和教育實踐工作者的教育科研價值觀都存在誤區。比如,教育理論工作者過于強調學科中心主義的所謂學術研究,忽視教育實踐,走所謂“純學術路徑”;而教育實踐工作者則過于強調教育科研成果應該是具體的針對教育問題的解決方案或建議,忽視學術理性,走所謂“純實踐路徑”。事實上,正如英國教育哲學家迪爾登所指出的,“理論與實踐中任何一方都不能絕對地優先于另一方”,“理論與實踐是以一種相互促進的方式而共同存在的”。從根本上講,教育理論與實踐之間并非單向的關系,而是雙向互動的。教育理論不僅來源于實踐,汲取了實踐的營養,而且在其發展過程中需要由實踐來檢驗。因此,教育科研項目資助者關注的焦點與其停留在教育實踐對理論的批評上,不如落實在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雙重互動上。就是說,不要資助難以解釋或不能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的科研項目。
二、教育科研項目資助要摒棄所謂的“學術影響”偏向
教育科研資助者要明白,教育科研成果的有效性與“學術影響”不完全是一回事。這里的有效性主要指對教育實踐問題的解釋或解決的有效性,“學術影響”則是看論文的發表、轉載等要素,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評價語境。近年來,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府控制方式和資源分配方式更多地采用績效評價,都使用績效指標,而任何指標都有“一刀切”的傾向,于是就會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比如,評價教育科研成果時若更多地注重和引用指標,就會導致教育理論工作者只關注論文的發表、轉載和引用率,而對于科研成果是否有助于解釋或解決實踐問題就不那么重視了。我們應該強調,教育理論要在關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以追求教育真知的姿態超越實踐、引導實踐。因此,教育科研項目資助要摒棄所謂的“學術影響”偏向,把評價科研項目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到教育實踐上來。
三、要鼓勵和保護那些力圖解決綜合性教育問題的跨學科研究項目
教育是一項復雜的人類活動,涉及教育學內部許多分支學科和教育學以外的許多問題,需要進行跨學科研究。然而,教育科研項目申請者多是教育學內部分支學科的研究者,對項目的評審也一直采用同行評議的辦法進行。許多重大的綜合性教育問題都需要跨學科的解決方案,而同行評議者都是學科專家,遵循的標準都是“學科內部”標準,很難對綜合性跨學科教育科研項目、成果作出科學合理的判斷,導致跨學科教育科研項目的立項、成果的發表一直都困難重重。因此,教育科研項目資助者要深刻認識這一問題,提倡不同學科研究者共同合作申報并研究綜合性教育問題。如果傳統的項目資助評審機構無法完成跨學科評估的任務,則可以成立專門的評審機構來支持有效性明確的跨學科研究。
四、跨學科教育科研項目不能等同于有效性項目
正如前文所說,教育問題需要進行跨學科綜合性研究,教育科研項目資助者要對那些力圖解決綜合性教育問題的跨學科研究項目實施鼓勵和保護政策。但是,由于教育研究者多為學科專家,他們為了獲得教育科研項目立項,可能會設計出一個糊弄人的跨學科研究框架,其實質性內容還是分學科,甚至就是一個學科的研究。其實,跨學科研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跨學科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更為科學全面地揭示教育規律,解釋或解決教育實踐問題,從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上推動教育不斷發展。因此,教育科研項目資助者不能簡單地將跨學科性等同于有效性,而要關注項目本身的有效性。
五、教育科研項目資助者應該打破教育單位壟斷教育科研經費的局面
教育是社會大系統中的子系統,教育與社會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然而,我國各級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都只在教育系統內組織申報,只有教育單位才有資格獲得經費資助,這一限制性條款違反了平等競爭的精神,也不符合教育專業技能在社會中廣泛分布的現實格局。其實,在當今社會,教育專業技能分布廣泛,很多社會組織、企業、慈善機構也在從事教育科研工作。因此,教育科研申報要對社會開放,改變“由教育單位研究教育、就教育論教育”的現狀,使研究工作從教育中跳出來,站在社會系統的高度,著眼于教育與社會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教育問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打破教育單位壟斷教育科研項目的局面。
六、教育科研項目資助要強化對教育實踐的有效性
英國著名分析哲學家賴爾在《心的概念》中指出,從歷史的觀點看,實踐先于理論。即便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也有一些沒有理論體系指導的實踐。因此教育科研要轉變研究方式,改變時下“尚書齋式”的研究方式,實施“田野作業”,提倡以解釋或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為宗旨,“到現場”去感受、體驗、體會教育生活。教育理論的價值在于促進教育實踐工作者對教育問題自覺理性地進行反思,喚起他們內心的價值認同和精神再生,引起他們對教育生活意義的深層次思考。所以,教育科研項目資助者應該在項目評審指標中設置并強化項目有效性的標準,在同行評議的專家中除學科專家外增加教育實踐專家,在項目評審要求中除教育學術性標準外還應更多地考慮教育實踐價值標準。
七、教育科研項目申請書應有對教育實踐有效性的評估
教育實踐是活生生存在著的,它的生機活力和多樣形態的存在方式使它與抽象的教育理論形成鮮明的對比。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歌德說:“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常青。”教育理論的抽象和一般意義不應成為其遠離教育實踐的借口,而只有在分析多種多樣的教育實踐問題的過程中,教育理論才能“活化”,才能實現有效性。因此,為確保教育科研項目是針對教育實踐的,項目申請書就應要求申請人標明對于探究教育實踐涉及的各個方面及其特定的研究需求的清晰、準確的看法。在同行評議中也要強調有效性準則,要求評審專家明確解釋他們是如何作出項目有效性判斷的,凡不能提供項目有效性解釋的評審專家,其評審意見均不得采用。
八、要對綜合性跨學科教育科研項目進行長期資助
教育科研項目資助者應該清醒地看到,從教育實踐出發,切合教育實踐的跨學科研究既費錢又耗時,需要有一種制度構架對此類教育科研項目進行長期的支持和有力的投入,還需要穩定的配套政策,否則就可能出現“蜻蜓點水式”的、未得出對教育實踐有效的所謂“跨學科研究”成果。因此,要鼓勵教育理論和實踐工作者合作開展研究,鼓勵進行跨學科、跨部門、跨地區合作研究,鼓勵提出新問題、發現新材料、運用新方法、形成新認識、創造新成果。
九、教育科研項目資助要對成果轉化問題進行考量
毋庸諱言,教育理論與實踐之間需要有一定的張力,理論歸根結底來自于實踐,又要回到實踐中并指導實踐。教育理論工作者只有腳踩理論和實踐這兩只“船”,才能使研究成果在實踐中不再是“灰色”,不再是實踐的“應聲蟲”,從而有更旺盛的生命力。然而,這樣的研究成果實在是太少了。事實上,立項的很多項目從本質上就缺乏轉化為實踐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立項時,同行評議僅采用了“學科內部”標準,或者研究人員根本沒有注意教育實踐需求,或者缺乏與實踐方面打交道的積極性。因此,教育科研項目資助者在立項時就要考慮成果能否轉化的問題。
十、教育科研資助政策要體現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精神
教育科研需要教育理論和實踐工作者組成研究共同體,為研究者提供新的信息和生活方式。在這種生活方式中,教育實踐問題能得到解釋、解決,理論問題能得到生成、提升。因此,教育科研資助政策制定者要本著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原則制定并實施科研資助政策。對于既得利益者舉起“學術質量”或“實際效用”來妨礙研究共同體的生成與發展的想法和做法,不能退讓也不要害怕,因為教育科研成果的質量最終是要體現在解釋、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的有效性上的。在同行評議中,牽涉不同的價值觀念時也需要通過有效性來整合分歧意見并作出決策。
關鍵詞: 定向醫學生 心理學課程 心理素質
近年來,由于部分醫生的心理素質和溝通技巧不高,導致很多患者與主治醫生缺乏溝通與了解,從而使醫患之間缺乏信任,不僅影響病情療效,甚至引發醫患矛盾。作為未來臨床醫生的潛在資源,定向醫學生畢業后工作對象是患者,在專業技能上要求較高,學習壓力大,受醫患關系緊張等影響大及專業特殊性,使其具有區別于一般大學生群體的不同特征。尤其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醫務工作職能己從單純疾病治療轉變為身心整體診療,因此對定向醫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進一步提高[1]。定向醫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黃金時期,人生觀、價值觀正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因此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可以促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培養大學生健康的人格,促進家庭和社會和諧發展[2]。由于定向醫學生來源背景、入學目的、社會因素等各方面情況不同,因此少部分定向醫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心理疏導、咨詢技能、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較弱,在人際交往特別醫患溝通中缺乏技巧,導致他們在各種行為上怠慢消極,進而產生諸多問題,提高學校和醫院的管理難度。因此,提高定向醫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咨詢技能勢在必行。目前,關于定向醫學生心理素質的研究較少,而在心理學課程對定向醫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更是鮮有文獻報道。為此本文對心理學課程對定向醫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進行探討,為醫學院校采取針對性措施和方法提高定向醫學生的綜合心理品質提供理論依據。可為有關研究和教育管理部門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鑒和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筆者于2015年7~12月選取某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大三定向醫學生共100名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43名,女生57名;獨生子女20名,非獨生子女80名;平均年齡(21.13±1.96)歲。
1.2研究工具。(1)以《大學生心理素質》[3]為基礎自編大學生心理素質問卷。問卷包括39個題目,分為突發應對、關系形成、換位思考、情緒意志、生活適應、耐受挫折、喪親調整、考核應對、課堂應對及遺失應對共10個因子。采用5點法計分。有6題為反向計分。經測試后其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41。調查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普適度,適合作為定向醫學生心理素質的測量工具。(2)心理學課程收獲自評問卷。問卷包括1題目。采用5點法計分,最低1分,最高5分。
1.3研究方法。在心理學課程結束時,對選取的100名大三定向醫學生發放問卷,并讓他們當場作答。發出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90份。
1.4統計方法。數據使用SPSS19.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組間均數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均數之間的比較用方差分析,檢驗水準為α=0.05。
2.結果
2.1定向醫學生心理素質及課程收獲情況。定向醫學生心理素質得分為133.03±12.01。80%的調查對象高于中間值117分。突發應對、關系形成、換位思考、情緒意志、生活適應、耐受挫折、喪親調整、考核應對、課堂應對及遺失應對得分依次為24.02±2.89、15.04±1.85、15.11±1.23、19.01±1.04、14.13±1.21、19.98±4.18、6.87±1.14、10.01±1.23、5.12±1.87、5.88±1.11。除課堂應對和遺失應對之外,其他因子均分均高于相應的中間值。其中,課堂應對高于中間值6分的占17.72%,遺失應對高于中間值6分的占31.87%。心理學課程收獲得分為4.42±1.14,高于中間值3分的占84.25%。
2.2定向醫學生心理素質及課程收獲性別差異。通過t檢驗發現,定向醫學生心理素質和心理學課程收獲均沒有顯著的性別差異。在心理素質突發應對和課堂應對兩個因子上,男生得分均顯著高于女生得分(見表1)。
2.3定向醫學生心理素質及各因子和心理學課程收獲相關性。通過Pearson分析發現,心理素質和課程收獲呈顯著正相關。除喪親應對因子和遺失應對因子外,心理學課程收獲和心理素質其他因子均呈顯著正相關(見表2)。
2.4心理學課程收獲對心理素質的回歸。第一步,以性別、是否獨生子女為自變量,以心理素質為因變量,采用強迫法進行回歸分析。分析時,將人口學變量轉化為虛擬變量:男生以女生為參照組,獨生子女以非獨生子女為參照組。結果顯示,男生和獨生子女均未進入回歸方程。第二步,以課程收獲為自變量,以人口學變量為控制變量,以心理素質為因變量,采用強迫法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在控制人口學變量的影響后,心理學課程收獲進入回歸方程,能顯著預測定向醫學生的心理素質。其標準回歸方程為Y=0.309X(見表3)。
3.討論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心理素質是個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關于心理素質的定義很多。如樊富珉等[4]認為,心理素質是以先天稟賦為基礎,在后天社會環境的教育和影響下形成并發展起來的穩定的心理品質。向群英等[5]認為,心理素質指以人的自我意識發展為核心,由積極的、與社會發展相統一的價值觀導向的,包括認知能力、需要、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機結合的復雜整體。筆者認為,定向醫學生的心理素質,指臨床醫學專業定向醫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及校內外社會實踐活動尤其醫學實踐活動中,當自身或自身和周圍環境的關系發生變化時,大學生個體表現出的習慣化的、穩定的應對心理與行為的素質。
心理素質是多因素構成的綜合體。關于心理素質的結構,有二因素說[6]、三因素說[7]、四因素說[8]等。本文研究的心理素質由突發應對、關系形式、換位思考等10個因子構成。研究發現,八成以上的定向醫學生心理素質得分高于中間分。說明定向醫學生的心理素質總體是比較高的。但是,仍有近兩成的學生心理素質偏低,尤其在課堂應對、遺失應對及喪親應對等因子上,定向醫學生得分普遍較低。他們進入大學學習的第三年,回答問題的主動性較差,對待一些喪失問題仍有較大的情緒波動,難以在一段時間內調控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從性別差異來看,也許是受到兩年多醫學專業學習的影響,定向醫學生心理素質沒有顯著的性別差異。但是,在心理素質突發應對和課堂應對兩個因子上,性別差異顯著。這可能是因為和男生相比,女生較為感性,遇到一些事情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必須努力調整定向醫學生的應對方式,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
影響定向醫學生心理素質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發現,重視心理學課程,提升課程質量,有助于增強定向醫學生的心理素質。心理學課程是定向醫學生的必修課程。該課程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和心理發展、心理學基礎、心理評估和心理應激、病人心理和醫患關系等內容。醫學院校必須充分重視心理學課程的重要性,充分考慮定向醫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專業需要,整合教學資源,改革教學方法,完善課程結構。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何振,孟潤堂,任妮麗,等.基層醫務人員幸福感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海南醫學,2012,23(5):137-139.
[2]盧少楠.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J].經營管理者,2014(22):279.
[3]劉亞菲.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結構與測評[D].天津:天津大學,2009.
[4]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學生心理素質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1(4):26-32.
[5]向群英,唐雪梅.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與訓練[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6]孟莉,徐建平,孫發利.當代師范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模型[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0(6):114-117.
[7]張焰.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理論建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4):43-45.
關鍵詞:醫學圖像;多媒體;Photoshop;MatLab
《醫學圖像處理》是以《數字圖像處理》為基礎,結合醫學院校的特點和教學要求,以醫學圖像為處理方向,開展的一門課程。作為一門醫科院校的工科課程,《醫學圖像處理》課程的對象是醫學院校的工科學生,是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科學等專業的必修課程。該門課程教授的是指將醫學圖像信號轉換成的數字信號用計算機技術對其進行處理的算法和過程,要求學生既掌握基礎的醫學常識又有教深的計算機編程的經驗。由于專業與課程的特殊性,導致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些許問題和困難:如學生沒有較強的基礎理論知識,聽課過程中遇到困難,容易失去學習興趣,不能掌握專業知識,或者只懂理論而不知道如何在計算機上編程實現應用。經過多輪的教學和不斷的探索,將已有的一些經驗做一個小結,以期對提升教學效果有所幫助。
1 多媒體動畫教案的優勢和應用
《醫學數字圖像處理》課程需要重點講解的內容包括:圖像運算、圖像灰度變換、直方圖處理、圖像的空域增強及頻域增強、圖像分割、圖像配準、圖像復原、圖像壓縮編碼、形態學處理等內容。圖像處理課程涉及面廣、跨度大、內容多,且具有較強的工程性,在教學上存在一定難度。多媒體動畫教案的應用能將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及復雜的變化過程,通過動態模擬和局部放大的手段,動態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將抽象的算法轉換為淺顯生動的形象[1]。
例如進行圖像增強時常采用均值濾波和中值濾波算法,僅用數學公式教導的辦法,因其較抽象導致效率低且效果不好,將算法步驟先用動畫直觀展現出來,再結合數學公式解釋闡明,大大降低了學習難度,保證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例如頻域濾波法中的高通濾波算法可增強圖像的高頻分量而濾除圖像的低頻分量從而達到突出圖像邊緣的目的。這一算法是基于傅里葉變換及信號處理等抽象理論發展出來的,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課堂上,首先給學生展示一張腦部CT圖片及其對應的頻域圖,對應高通濾波算法逐漸改變濾波范圍使原來的圖像相應發生改變,讓學生對腦部CT圖片在計算機上進行逐步動態銳化,銳化后腦膜輪廓清晰可辨,達到了增強圖像邊緣的目的。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直觀地看到圖像在處理前后的明顯變化,便于學生接受,增強了學生對重要概念的理解,提高了教學質量和課教學效率。多媒體的動態教學需要貫穿這個課程始終,例如講解圖像灰度變換時可以開窗算法為例,輔以顯影效果不甚理想的醫學圖片如細胞顯微圖等講解利用代數運算對圖像進行處理的方法,并將處理后得到的增強圖片與原圖像加以比對,讓學生真切地看到圖像處理的作用,了解其價值和意義。此類例子還有很多,通過具體的醫學圖像實例進行直觀生動的課堂演示,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成為教學中的主體。
多媒體動畫教案在教學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制作合適的教案是能否成功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經過多輪的摸索總結,我們發現教學案例的選擇要結合實際,除了讓學生掌握理論外,還要讓他們知道學到的知識可以用到什么方面、怎么用。
2 實驗教學工具與內容的選擇
目前,醫學圖像處理教學選用比較多的軟件有PhotoShop、Matlab和VC等。在實際教學中需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不同的醫學圖像處理教學軟件,比如我們學院生物工程專業學生編程基礎較弱,在學習醫學圖像處理時選擇的是PhotoShop和Matlab,通過PhotoShop軟件向學生展示各種醫學圖像處理算法的實現效果[2],而使用Matlab編程工具實現各種圖像處理算法,另外調用Matlab圖像處理工具箱中的系統函數可以實現醫學圖像的增強、分割等基本圖像處理功能,可以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醫學圖像處理編程方法。而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由于他們系統地學過計算機課程,因此在醫學圖像處理實驗教學時就采用VC編程實現各種圖像算法。首先提供給學生一個用VC編寫好的圖像處理平臺代碼,然后交給學生如何在該平臺上增刪改他們所需要的圖像處理算法。盡管直接使用VC++編寫醫學圖像程序通常代碼都比較長,學生比較難掌握,但是采用VC編程相對MatLab編程而言更容易實現可視化界面,編寫出的程序可以模仿PhotoShop軟件的部分功能,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還可以使學生了解醫學圖像處理的每一個細節,徹底領悟醫學圖像處理各種實現算法的精髓,從而加深對抽象的醫學圖像處理理論的理解。
在實驗內容的選擇上多選用驗證性算法,以期讓學生通過實驗鞏固和加深對醫學圖像分析的各種常用算法的理解與掌握在我們的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對實驗的重視程度和實驗積極性,將實驗考核成績引入總成績,占到總成績的10%-20%。
3 小結
本文對醫學圖像處理課程的特點,課堂教學方法及實驗教學工具和內容的選擇進行了探討。由于醫學圖像處理課程難度大,理論性和實踐性均很強,教師在教學時需根據醫學院校學生理工基礎弱,編程能力差的特點選擇合適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關鍵詞]醫院科研經費;管理現狀;科研事業發展;科研經費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4)48-0053-02
隨著國家對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醫院對科技創新工作的日益重視,科研經費的規模也日益龐大起來。隨之,醫院不斷加強了對科研經費的管理,使科研經費的管理工作越來越顯得重要。只有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制定科學有效的科研經費管理辦法,才能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才能促進醫院科研工作的發展。
1 目前醫院科研項目經費的管理現狀
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相關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導致科研項目的管理、科研經費的使用,都出現了一些不規范的現象。
1.1 科研項目的資料不共享,管理混亂
(1)目前,北京地區醫院及研究所的科研課題項目名義上由其科研部門管理,但是實際上課題的申報工作卻由不同部門去做,如:“優秀人才”類課題由黨委辦公室申報,“首發基金”由人事部門申報,“科研類”課題由科研處申報。在課題項目申報成功后各部門也未能到科研管理部門留檔,只有資金到位后才通知科研部門,造成課題項目的預算書、任務書等資料不全面,科研課題項目管理無法展開。
(2)科研部門負責科研項目的立項、申報、結題驗收、向上級單位匯報等工作,忽視了對項目經費的使用范圍、使用情況、使用進度的管理。財務部門負責項目經費的會計核算,監督課題經費支出的合法性,掌握課題經費的使用進度。但因不能掌握課題經費的具體預算分配方案,而不能有效的控制課題經費的開支范圍、經費支出的合理性。缺乏對科研項目經費的使用管理指標、結題時間的綜合管理和有效監督。
1.2 科研經費的管理不規范,管理辦法不明確
(1)醫院科研項目負責人在課題項目進行中,只注重課題任務的完成程度,而忽視了課題經費的使用情況。對課題經費的開支范圍不是很清楚,導致在課題結題審計時才發現經費使用率低或經費使用不當。如:在項目任務書申報時并無測試費預算,卻發生了付基因芯片測試費的情況。又如:勞務費使用不合規,存在課題組人員領取勞務費的現象。這與《北京市科技項目經費使用辦法》中“第九條 項目(課題)經費支出范圍(九)勞務費的規定不相符。
(2)科研經費的開支范圍審核控制不嚴格,經費用途是否與科研課題有關,是否符合科研項目經費的預算,科研處與財務處均缺乏有效監督與控制,導致有的課題項目負責人負責多個課題,為了結題或者課題檢查,多個課題經費集中在某一個課題突擊支出,致使科研經費支出無序隨意。而在醫院醫療成本支出中又包含課題研究中使用的水、電、儀器設備等科研成本,無法按實際理清,從而增大醫院公用成本支出。
(3)醫院現階段課題結題后出現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課題負責人在課題結題后繼續使用剩余經費,報銷與該課題無關費用。第二種是該課題經費長年掛賬,我院在課題清查中發現有13個科研項目三年以上未有收支,余額累計幾十萬余元,未及時進行清理。造成課題結題,科研經費結題不結賬的現象。
2 加強科研經費管理是科研事業發展重中之重的工作 現在,科研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已經引起許多北京負有科研任務的醫院及相關研究所的關注。為了促進醫院的經濟發展,保證醫院科研事業的展開,提高醫院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就必須要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制定明確的科研經費管理辦法。
2.1 完善醫院科研經費管理體制,制定明確的科研經費管理辦法 醫院要把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好,就要按照國家有關科研管理規定,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建立一個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制定一個合理有效的科研經費管理辦法。課題經費根據經費來源分為國家級、省級、局級、所級、橫向合作課題,這些課題經費雖有各自的經費管理辦法,但我們應根據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來定制出適應于本單位課題經費管理辦法和內控制度,明確科研項目經費的分配方法、經費的開支范圍、經費的使用情況以及結題經費的使用情況。同時,還應明確醫院科研、財務、審計等相關部門及項目負責人在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中的職責和權限。
2.2 建立科研管理信息平臺,實現科研管理的有效共享
現在,我們進入了一個現代化信息管理的時代,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醫院應根據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信息溝通平臺,實現信息化、網絡化管理。平臺的建立有利于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各部門之間及時溝通與反饋信息,實現科研管理的有效共享。有利于科研管理部門對科研經費的使用情況和使用進度的掌握,有利于財務部門及時掌握課題經費的預算方案,使科研經費由事后控制轉化為事中控制。有利于課題負責人隨時查看課題經費的使用情況和結余情況,有效地實現了醫院科研管理信息的傳遞與溝通,提高工作效率。
2.3 強化科研經費預算管理,提高預算執行控制力
加強項目課題預算管理工作,使項目預算經費科學化,合理化。在科研項目立項時醫院領導負責指導、科研部門負責審核項目、財務部門負責課題預算編制,這樣可以使科研課題經費預算更具有可行性、操作性。在課題實施中財務科定時告知科研處與課題負責人課題經費預算支出進度,科研處與課題組及時與財務處進行經費問題溝通,實現科研經費的動態管理,在項目課題結束時按照項目課題經費管理規定進行結算。提高科研人員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預算意識,按預算批復支出科研經費,提高預算控制力。
2.4 加強科研經費財務管理工作,提高項目經費使用效率 2012年實施新的《醫院會計制度》和《醫院財務制度》的中強化科教經費管理,專門設置“科教項目收入”、“科教項目支出”以及“待沖科教基金”科目,明確規定科研項目經費納入收支管理,使科研經費管理更加規范化。財務部門嚴格按照科研經費管理制度規定,認真稽核實施過程中課題經費的支出,根據課題開支設置明細科目進行核算。劃分項目之間的費用,相互之間不得挪用,對超范圍、超預算支出及時與課題負責人、科研處及時溝通調整,做到專款專用,單獨核算,共同督促項目經費使用。
2.5 加強科研經費監督和控制,保障科研經費的資金安全 在課題管理中完善內控審計制度,審計處應對科研經費管理和使用進行不定期審計或專項審計。使科研課題經費使用和簽訂合同與協議全部在監控中,及時發現科研經費使用中的問題,及時糾正違紀違規問題。財務驗收是進行課題驗收的前提,財務審計是財務驗收的重要依據,增強審計制約性和控制力,從而保證課題經費健康運行。
2.6 制定課題結題管理方案,避免出現結題不結賬、長期掛賬現象 針對醫院科研項目在結題后,結余經費的使用不規范以及長期掛賬的問題,科研管理部門應該制定一個方案來進行處理。有結題審計報告的,要嚴格按照審計報告中規定的結余經費使用范圍和使用額度來使用結余經費。再有就是規定一個結余經費使用期限,如在規定期限內還未使用完,科研部門將按照科研經費管理辦法規定進行收回處理。
2.7 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科研經費管理工作
醫院的科研經費管理工作不是由財務部門來單獨完成的,它需要各部門的配合。財務部門負責科研經費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科研管理部門需要為財務部門提供課題名稱、課題編號、課題負責人、課題經費預算、課題經費來源及金額等相關資料,協助財務部門做好科研經費管理工作。物資部門、藥房根據科研管理部門提供的課題編號設立課題庫,以便財務部門在做出入庫時能清晰地與醫院大賬分別進行核算。課題負責人需要在按合同約定如期完成科研項目的同時,嚴格按照有關財經法規的要求,合理使用科研經費。設立專人負責課題經費的報賬工作,建立經費使用登記本,隨時與財務部門進行核對,確保課題經費不會超支。科研管理部門、財務部門、課題負責人以及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科研經費管理工作。
醫院科研項目經費的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只有建立科學、有效的科研經費管理機制,不斷加強科研經費管理,不斷摸索新的管理方法,才能使醫院科研經費的使用更合理化、才能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才能使醫院的科研事業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P鍵詞 審計學課程 研討式教學 案例庫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7.02.050
Abstract Auditing course is the core curriculum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practice teaching is a recognized course to teach, the teacher tries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are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desired teaching effe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of "audit” of accounting majors in tw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teaching case oriented teaching in practice, and how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form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auditing course; research teaching; case library
根據會計學專業培養目標,“審計學”是一門核心專業課程,也是審計學專業和注冊會計師(方向)最重要的專業課,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審計基本理論、方法和操作技能,在了解業務循環審計的基礎上,能夠應用各種基本的審計方法進行規范監督、鑒證和評價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1 審計學課程教學現狀
“審計學”課程與會計學專業課程的共同點是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所以很多高校在理論課程結束后都設置了實踐教學環節。例如本校作為二本院校,以會計實驗教學為主打特色,設置了審計、電算會計、財務管理等實驗室。而根據連續對學生成績跟蹤調查顯示,“審計實驗”課程的成績與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理論知識掌握不夠,只有在學生具有扎實理論知識的背景下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審計學”課程理論知識的鋪墊顯得非常重要;而這門課是公認的“難教、難學、難懂、難考”,學生普遍反映理論枯燥、晦澀等,因而陷入學生學習興趣不濃,老師上這門課的積極性不高的惡性循環。
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需要對“審計學”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一些學者對此都有很好的論述,在此筆者就不再潑墨多言。
近幾年本院大力提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推進研討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等教學方法與模式的運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根據筆者教學經驗結合審計這門課程的特點,歸納為以案例為導向的研討式教學,分享以下幾點。
2 以案例為導向的研討式教學優勢
以案例為導向的研討式教學方法,案例的數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如果還是由老師跟隨教學進度講解20多個甚至更多的案例,學生還是一個被動學習的過程,這么多的案例聽過就更沒什么印象了。而如果由老師選擇指定案例,由學生搜集資料做成PPT講解,以及和其他同學討論,所得到的效果要好得多。因為在龐雜的案例中學生無所適從,不知道什么樣的案例合適,而老師的經驗豐富,根據教學要求與課堂進度選取10個左右的經典案例,則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效果比較明顯,具有如下優勢:
(1)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活躍教學氣氛,調動學生主動學習與思考的興趣,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加以綜合應用,各抒己見,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揮,培養創新型的人才。
(2)可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知識、思想與才華的場所。在分析與討論中,學生可以自由發言,自由辯論。對學生來說,這不僅鍛煉了其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對如何有效地組織、歸納自己的觀點、論據和結論,做到言簡意駭,這確實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和鍛煉。
(3)促進了教學互動,強化了教師與學生溝通,達到了教學相長的效果。案例分析與討論將基本的理論與方法融會貫通到案例中去,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開闊了思路,提高了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常常也使教師在共同討論中獲益匪淺。
3 優化教學內容,形成自己的特色
雖然高校設置的會計學專業都有“審計學”課程,但是不同的學校,學生的水平不同,教學方法不能一概而論,要有自己的特色。例如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李曉慧提出了“行動學習”在審計教學中的應用,在實際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陳漢文教授借鑒哈佛的案例教學法,編寫自己的案例庫進行課堂教學,反響不錯。這些學生能跟隨老師的引導自主地學習案例、討論問題。而在二本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相對那些一本大學的學生有明顯的差距,所以要推行案例為導向的研討式教學,老師扮演的角色要更重要些。大致框架如下:
首先組建學習小組,教師提前布置具體的案例和分析重點,提供分析的理論和方法,課后由小組制作PPT(規定不超過20頁不少于5頁);
接著組織該小組的學生進行課堂案例講解、討論(時間不超過20分鐘、老師負責課堂的有序組織、調動學生激情、控制討論方向等);
最后教師點評總結,注意在學生講解案例過程中板書記錄要點。
3.1 組建學習小組
研討式教學一個基本的教學組織形式是“小組合作研討”。小組合作與簡單的分組具有本質的不同,每個人都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小組在構成上應力求使小組成員在學業成績、性別、性格、愛好等方面有差異性,由學習委員在自由組合的基礎上劃分小組,一般以寢室為單位4~6人一組,更方便大家一起制作案例PPT和討論。
本院的另一個教學特點是小班授課,避免專業課程合班,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所以每班人數不超過50人,分組不超過10組,根據教學進度安排,能保證每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生有上臺發言與討論的機會。
3.2 設計合適的案例
以案例為導向的研討式教學方法關鍵是案例設計是否合適,如果案例和討論的問題設計不當,則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設計案例要注意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以課堂教學任務為基礎,保證有一定的難度、深度,既能促進學生獲取知識,又能發展自主能力。由老師來設計案例并提前一周布置給學習小組比較合適。例如:
審計導論篇:指定案例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由學習小組選擇之一,重點介紹其業務內容、特點等,可適當搜集本土事務所排名;
審計職業道德與法律責任篇:通過比較“洪良國際”與“綠大地”2個審計失敗案例,比較其造假上市過程、處罰結果等,拋出啟示與評價,設計課堂搶答與辯論環節,對審計人員是否遵循職業道德與法律責任進行判斷、選擇等;
內部審計篇:指定“通用電氣”內部審計案例,具體了解世界500強的大企業的審計成功之道,討論對中國企業的借鑒作用;
內部控制篇:“蘋果”公司的內部控制案例已經成為教科書般的經典,而年輕的學生一代幾乎都是“果粉”,選擇這個案例再合適不過,最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課堂討論氣氛也異常熱烈;再拋出一個國內的案例比較“老巨人”與“新巨人”本土氣息更強些。為了讓內部控制理論更貼近生活實踐,還可以讓學生際調查學校中加盟的中西快餐業,如果汁飲品店、咖啡吧、快餐等具體企業的內部控制,運用課本知識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并將此內容交被調查單位,由其評判學生建議的可行性;
業務循環篇:銷售與收款循環章節,會計造假與審計失敗的案例太多,可由學習小組自行選擇1~2個標志性案例講解;在生產與存貨循環章節以農業養殖為代表的案例,通過比較“藍田股份”和“2014獐子島事件”了解此類上市公司存貨審計特點;在籌資與投資循環章節,可選取國外“雷曼兄弟破產案”與國內的“外高橋民事賠償案”共同凸顯出會計師的審計責任;
終結審計篇:可以從“科龍電器”首份保留意見、“渝鈦白”首份否定意見、“西安達爾曼”首只終止上市股票等案例中選擇討論;課后布置討論議題:2015年5月“珠海博元投資”出具的“A股首份奇葩年報”等。
簡而言之,審計老師不要一味地照搬案例教材,要搜集整理自己的案例庫,緊跟經濟時代的變化,形成自己的特色。
3.3 做好課堂點評與課后評價
案例講述完后,先請其他同學進行點評,指出其優點或缺點,便于后面的學習小組進行改進;老師也要及時肯定學生的閃光點和提出的新觀點,這會激勵他們在以后的案例講解中更加努力地準備和更加積極地參與。接著進入“研討”環節,由于教師已經在學習小組案例講解過程中板書了要點,可以進一步分析案例,拋出重點和難點,引起學生的重視,指出討論可以進一步挖掘的方向,促使他們考慮更深層次的問題,拓寬他們的思路,引導他們養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習慣。
關于“審計學”課程的考核,期末閉卷考試很有必要,促使學生重視這門課程,該識記的理論知識還是要掌握,只是不僅僅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適宜采用綜合性評價,學生在課堂上的案例講解與討論等作為主要的平時成績,加大比重占40%~60%,對其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團隊精神、創造能力等均給予評價,以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
3.4 結合習題的訓練
通過案例的學習與討論,對抽象的理論有了直觀的了解后,老師需要進一步講解知識點,但是未必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最后結合課堂內外的習題訓練顯得很有必要,所以,根據《審計學》教材,老師一定要編寫配套的習題,讓學生通過做題來加深印象,因為只有自己理解的知識才能掌握得更牢固。
總之,通過認真研究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依據人類認知規律,根據“審計學”課程特點,結合教學實踐經驗總結,在課堂推廣以案例為導向的研討式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極大地提高了會計學專業學生課堂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 孫偉龍.審計學課程研究性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2(5):89-93.
[2] 周福源.審計學學科教育模式探索[J].財會月刊,2011(36):101-102.
關鍵詞 醫工理交叉基金 醫工理結合 臨床需求 產業化 科研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Explor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for the Medical-engineering Cross Projects in University
ZHOU Jing, LV Fenglin, WU Xueping
(Office of scientific R&D,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macro strategy of creating world-class university, a strong impetus for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vestigate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model of medical-engineering cross fund. Based on the great requirement,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engineering, this paper states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supplies the proper proposes which can be wished to pus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for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engineering efficiently.
Key words medical-engineering cross fund; medical-engineering combination; clinical needs;industrializ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0 引言
科技的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與變革,學科間的相互交叉與滲透成為了科技發展的新方向和新生力量,如生物醫學工程的發展,將生物醫學與工程學的科學研究、應用需求緊密結合,促其二者相輔相成、相互推動。隨著現代醫學向著綜合化、社會化和技術化的研究趨勢發展,一方面,醫學與其它學科的相互滲透成為必然,出現了醫學與理學、工學、文學的結合;另一方面,臨床器械、醫療設備的發展顯示出了對理工學科的迫切需求。美國的生物醫學工程得到了快速成長和發展,擴展生物醫學研究的基礎,發展各學科間交叉的方法,建立與物理學家、數學家和生物醫學工程師的通力合作,從基礎研究到轉化研究;從臨床治療到衛生保健;從功能基因組學的研究到生物材料的研發;從生物信息學的進步到醫療器械的開發;從生物電磁學到器官水平上的成像;從基因圖譜到康復醫學等等,無不彰顯醫學與理工學科相互交叉、融合、滲透的必要性。與此同時,在醫學與理工學科交叉融合的進程中,也面臨著種種挑戰與創新,畢竟醫學與理工學科大相徑庭,其顯著的差別在于四個不同的層次上:學科內容的不同、方法論的不同、認識論的不同和科研價值觀的不同,致使醫學與理工學科的合作也需要克服重重障礙。因此,醫學與理工學科的交叉融合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目前國內的醫學發展中,自行生產的醫療器械遠不能滿足臨床需求的矛盾已日益凸顯,加強、加深醫學與理工學科的合作已成為當務之急。高校作為國家科技研究與發展的中堅力量,尤其是綜合型高校,同時具備醫學和理工學科的雙方面優勢,積極組織開展醫工、醫理的合作研究更是重要之舉。在學校大力推進醫工理結合的科研進程中,如何管理,如何充分調動起醫工理結合研究的積極性,如何有效推動醫工理的科研發展,如何將醫工理的交叉融合落到實處,成為了學校在管理醫工理科研項目過程中至關重要且需要不斷思考和完善的問題。既要認識到醫學與理工學科間的迥異差別,又要清楚醫學研究與理工科前沿技術的相互需求,在管理醫工理交叉科研項目中,既要借鑒其它類科研項目成功有序的管理經驗,又要形成適宜其發展的獨特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醫學與理工學科間的強強聯合,共同攻關;交叉融合,優勢互補;相互推動,共創佳績。
1 醫工理交叉基金的管理模式
1.1 研討科研需求 制定項目指南
針對促進學校醫工理學科的融合,提高學校醫工理交叉領域的技術創新能力,培養一批在醫工交叉學科的優秀科研人才,為進一步培育和孵化具有競爭國家重點科技項目和國際競爭力的前沿科研項目奠定基礎。學校以醫工理交叉基金的啟動為主線,通過科研項目帶動,有效組織和整合醫工理學科資源。例如,首先邀請各學科領域的專家和領軍人才探討科研需求和未來發展方向,制定項目指南,確定項目的主要資助方向;其次,專家與科研管理人員一起探討項目的申報要求和申請條件,針對主要資助方向,形成引導類的重大、重點項目和自由選題類的面上項目等,再依據項目要求,制定不同需要的申請條件,旨在涵蓋重點研究方向,涉及不同年齡層次的科研人員,體現醫工、醫理、醫管等學科的交叉,從人員合作、科研合作等各方面促進醫工理的交叉融合與發展,形成系統、規范的項目申報指南。
1.2 自找合作伙伴 專家評審遴選
在項目的申報過程中,鼓勵各附屬醫院、醫學院、各理工科院系的教師、醫生、科研人員,根據自己的科研專長、研究興趣、參照項目指南,自己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通過溝通交流,相互了解、學習,形成科研思路與臨床試驗相結合的合作團隊,共同撰寫項目申報書。例如醫療器械的開發,臨床醫生可以與機械動力方向的教授進行合作;超聲圖像的改進可以與電子、軟件方面的專家合作等等。然后,科研管理部門會根據申報書的研究方向進行匯總、分類后組織醫工理學科領域的專家進行項目的評審與遴選,由合作的雙方共同進行答辯。專家小組依據科研需求優先、雙方優勢聯合、具備科研潛力、結合臨床實際、具有產業化前景的原則遴選和審批。
1.3 實地考察調研 進行項目的全過程管理 探索質量管理體系
學校特設立醫工理交叉項目旨在促進強強學科的優勢聯合并順應科技發展的需要,因此對醫工理項目的管理需要效率與質量兼顧,需要對執行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規范、有效的監督、管理和引導。學校設立醫工推進辦,協同科研管理部門定期對各附屬醫院進行實地考察,聽取醫工結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需求和想法,既能走近科研人員,又能近距離了解到他們在彼此合作中以及在學科交叉間出現的各類問題。在項目執行過程中,設計表格,進行中期檢查,對完成進遲緩的項目進行督促;在項目完成后,統計進行結題驗收,組織專家對各項目的完成情況予以打分評價,采取對完成優秀的項目進行適當的鼓勵支持,對未達標的項目進行警告和督促。并在此基礎上發現具有研究潛力的種子項目,進行孵化、培育。
2 醫工理交叉項目管理中的問題探討
2.1 管理中遇到的問題
(1)醫工理的實質性融合不到位。由于醫學和理工學科存在著根本上的差別,學科方向迥然不同,雙方不熟悉更不了解對方的知識和技術。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不能很好的了解對方的知識背景和研究需求,會造成合作主動性的缺乏,存在溝通上的障礙,甚至容易出現雙方研究結果的相互脫節,導致醫學與理工學科難于實現真正的融合,仍然不能夠很好的解決臨床需求。
(2)需強化對成果的臨床應用性、產業化前景的關注。醫工理結合的最重要的目標之一是運用理工科的技術手段解決臨床需求,因為需要在結合的同時強化成果的產業化發展,否則,目標仍未能實現。在實際的合作中,由于缺乏合作基礎,學科之間的共識不足,理工科對醫學的臨床問題認識也不全面,研究的成果不能很好的對接臨床需求,因此,也會造成難以產業化的癥結。
(3)醫工理交叉過程中對交叉人才培養的推動力不夠。醫工理結合過程中,培養交叉型人才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使之具備多學科知識背景,能夠更好的利用理工科知識解決醫學問題,完善臨床需求。目前,理工科學院與醫學院及各附屬醫院,對此方面的關注程度有待提升,尚未制定相關的政策,使之成為培養交叉型人才的有力推手。
2.2 對策及推進辦法
(1)建立互動平臺,科研信息共享。加強學科間的溝通與交流,例如定期開展雙方的學術交流沙龍,設立專門的網頁進行信息共享,并且教務處和研究生院相互配合,推動在醫院開設理工類課程,在理工科院系適當開設臨床醫學課程等。既促進對雙方研究領域的認識,加深對各方研究中的空白和需求的理解,又有利于擴大開展合作研究。
(2)整合優勢資源,發掘科研潛力。充分發揮理工科院系的傳統優勢和醫科的臨床優勢,提倡“理工科的研究提品樣品,醫院提供臨場試驗”的研發合作,加大力度推進醫療設備、器械、材料、醫用軟件(如三維導航軟件)等方面的合作研究,研發具有臨床應用價值的產品。同時學校成立MED-X研究院,作為凝聚醫工結合力量的橋梁和紐帶,牽頭推動形成醫工理合作的大團隊,培育具有科研潛力、具備產業化前景的大項目。
(3)完善管理體制,強化人才培養。建立健全的管理體制、形成高效的管理模式,有的放矢、目標明確,以醫工理的實質性融合為目標,以科研項目的合作為切入點,聚焦相互的合作、發展與推動,從交叉型人才培養、加強互動為抓手,逐步擴大融合、整合優勢資源,鼓勵廣泛參與,形成大跨度、大團隊式的交叉研究,真正通過理工學科的知識體系和技術研發實現醫學臨床需求的解決。如醫學院實施“4+4”模式的研究生招生,即招收具有理工科背景的本科生進行醫學博士的培養,著力培養醫工知識相互融合的交叉型人才。
3 醫工理交叉科研管理的發展與展望
醫學與工程的結合推動了學科的進步與醫療器械事業的發展。由于醫療檢測設備、醫療器械的迅速革新及臨床醫學、再生醫學、轉化醫學的快速發展,醫學迫切需要相關的理學、工學學科的技術支撐,實現醫工理學科的融合是未來臨床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推動醫工結合的科研發展中,更要完善從科研項目的申報立項到過程監督的管理流程,形成規范的管理機制、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模式,為實現醫學與理工學科結合的觀念創新、醫工合作科研的體制創新和醫工科研管理的過程創新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萬振,劉錚強,吳太虎.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在臨床中的創新應用[J].學科與人才,2008.29(5):110-111.
[2] 龍云玲,劉艷,張文超.醫學院校生物醫學工程實驗平臺的建設模式[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7):37-38.
人力資源開發,特別是科技研發,一直以來,是我市轉型發展的弱項。實事上,我市在人才開發、引進、引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謀劃了很多很好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柔性引進人才制度機制,啟動實施了新一輪科技成果轉化三個行動,設立人才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專項資金,推進創新要素聚集。大豆科研中心、水稻研發中心等一批科研中心、創新聯盟相續建成。但仍然存在科技創新能力弱、人才流失、人才匱乏的短板。對此建議:
一是加大政策引導支持力度。擴大人才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專項資金財政投放額度,對重點科技研發項目進行傾斜扶持,加大獎勵與補貼力度。對柔性引進人才制度機制、程序等全流程、全維度進行路演,找差距、找短板、找問題、找梗阻;對工作流程再細化、再優化、再精簡;對一些確實需要的審批,進行再放責、再放權。
二是建立完善研發項目庫。以項目方式推進招商引資、產業項目工作,我市有成熟的工作經驗。建議借鑒招商引資、產業項目庫(冊)的方式,推進科技研發項目庫建設。瞄準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需求、立足我市資源現狀、依托全國省重點大學、科研院所、實驗室科技研發方向及儲備,發揮企業主體參與作用,分級分類建立研發項目庫,以我市自然資源優勢開發利用為戰略重點、以企業產業項目開發為方向,以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實驗室為柔性依靠,征集、篩選重點扶持科技研發項目。以研發項目為媒介,吸引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實驗室的科學技術等創新要素向我市聚集;以研發項目為階梯,吸引大企業、創投風投等金融資金資本要素向我市匯集;以研發項目為載體,吸引各方面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等人力資源要素向我市流動,為柔性引進人才制度機制落實,開發新的路徑和渠道。
三是全面支持建立研發中心及孵化器。區分研發項目類別,只要符合我市產業發展規劃、有市場需求、有企業需要的,都要建立完善各類研發中心及孵化器。打造產業技術研發創新聯盟等七個抓手上開創發展新路徑和搭建研發平臺,讓柔性引進人才制度機制有承接的平臺。對優秀人才、重點研發人員給平臺、給研發課題項目、給政策資金、環境服務支持,以研發項目、研發中心,打破企業研發投入不足、人才瓶頸等制約。
關鍵詞:事業單位 科研項目經費 內控管理
農業事業單位作為我國農業事業的先驅力量,對農業生產直接或者間接地提前、產中以及產后服務,對農業經濟的發展以及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下,科技的進步跨度大,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成為科學技術,而科研項目經費則是科研活動的重要支撐,對經費進行規范化的內控管理,不但能夠保證科研活動的有序開展,而且還可以杜絕經濟腐敗與犯罪的發生。所以,分析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所存在的問題,提高科研項目經費的應用效率,完善科研項目經費管理體系,以及探索加強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有效措施,已經成為農業科研事業單位管理者面臨的新挑戰與新課題。
一、農業事業單位的科研活動特征
農業科研和科技成果的研究及應用的過程,容易受到自然環境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因為農業生產上農作物生長周期相對較長,以及農作物氣候環境與條件依賴性比較強,因此,風險較多。而農業科研活動的風險性,會對科技創新的速度、發展方向以及創新結果造成嚴重影響,而這就會使其充滿不確定性。例如,前幾年我國大量引種的失誤,是由引種材料的適應性引發的。另外,農業環境條件和生產需求的變化,增加了對未來市場需求進行預測的難度,而農業科技自主創新成果,必須要市場接受,才能夠完成轉化以及成功應用。同樣,農業科研的這種不確定性,也會反過來增加了農業科技投資的風險性。
二、農業事業單位科研項目經費內控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科研項目經費使用規范性差
農業事業單位對科研經費的需求日益增大,而現行的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制度已經無法滿足監管要求,科研經費上的不規范行為的發生,說明我國在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方面,所實行的現有制度規范操作不細。這種情況下,使得違規成本比較低,監管制度落后。我國目前采用的經費項目管理模式多為課題制管理模式,科研項目經費的使用與管理,是由課題負責人或者單位負責人所決定的。這種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課題相對于科研單位的獨立性起了促進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使得課題負責人的權力因為集中而過大,無法對經費的使用與管理進行有效約束。另外,在對科研項目經費的使用中,實際操作要遠遠高于實際需要的費用,浪費以及挪用科研項目經費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我國現行的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中,所執行的文件,一般多為指導性意見,并沒有對違法亂紀行為進行明確的定義與衡量尺度等強制性的執行標準。
1.科研項目成本的列支不合理
科研項目經費的成本管理比較薄弱,對科研項目的各項成本要素的有效支出無法做出準確核算,對于一些直接費用上,含糊不清現象多有存在。另外,科研項目在實驗用房、科研設備等方面,存在諸如交叉使用以及界限模糊問題等現象。而在科研過程中,科研人員把與實際科研情況不符的票據列到科研項目的費用之中,缺乏合理性,明顯造成了科研經費的無端流失,使得經費運行成本增加。
2.項目經費的使用存在浪費現象
科研項目所需要的儀器設備是可以通過不同項目組共用來實現對資源的高效利用。但為完成項目預算指標,有些課題組重復購置儀器設備,使得儀器設備被閑置,而實驗材料也大量囤積,這都會造成科研資源和科研經費的浪費。
(二)科研人員缺乏成本效益意識,單位成本核算不完善
我國農業事業單位的科研從選題、定題、研究直到課題結束,多數單位沒有對項目成本進行核算,而多是將傳統的經濟技術指標的完成以及研究內容作為標準,而對經費使用的有效性缺乏分析計算。而科研人員的成本效益意識極為淡漠,進行設備的大量重復購置,增加了科研成本,使得其市場競爭力低下。
(三)經費使用未遵循預算規范,支出比較混亂
有些科研項目將國家大型科研項目的子題科研經費,列為橫向課題經費的管理與使用,沒有進行細化的預算,而因為經費的充沛,在支出上較隨意,造成了支出名目繁多,支出混亂。
(四)預算的約束力不夠
因為預算是由課題負責人與課題組成員共同完成編制的,而他們不熟悉對財務管理的規章制度、預算的編制以及專項經費管理辦法等,編制預算比較隨意,并且和實際執行有很多差異,造成實際支出和預算嚴重不符。其次,一些科研人員因為對預算法律意識的缺乏,以及不熟悉專項經費管理辦法和財務規章,使得他們在課題的實施過程中,進行隨意支出,不按照批復的預算進行執行,從而讓預算喪失嚴肅性和約束力。同時,財務部門的監督力度與內部控制上也缺乏完善。
(五)橫向課題經費使用缺乏規范
科技體制改革得到了不斷的深入,市場經濟也活躍,而橫向科研課題經費在農業科研事業單位科研經費中的比重不斷增大。目前,國家對橫向課題經費的管理上,沒有出臺具體有效的管理辦法。多數事業單位,在對橫向科研經費的使用與管理上比較滯后,只是將其作為科研創收管理。而科研單位對橫向科研經費的數量與金額比較重視,但在科研成果的成本核算上則不夠重視,對經費支出缺乏科學有效地管理控制,造成經費的開支范圍擴大。而大多農業事業單位,在對不同性質和來源的科研經費的使用標準上,沒有把握準確,對橫向科研項目經費的管理比較松散。
三、對存在問題的對策分析
(一)強化責任問責制,經費管理嚴格化
要對責任追究進行強化,使得違法成本增大,并加強科研人員的法制意識與責任意識,加大追責與處罰力度。再者,要對信息平臺的建設加強,使用計算機處理技術,將結題方式由原來由課題主持人提出申請向單位科研管理部門、項目管理部門、與財務管理部門進行共同管理轉變,進而對科研課題結題而不結賬的問題進行解決,讓橫向課題經費的管理得到再次加強,進行經費的合理使用,并減少漏洞的存在。另外,通過對橫向科研經費嚴格管理,對其收支行為進行規范,并制定出有效的科研經費財務管理制度,讓科研人員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及自覺遵守財經規章制度,最后將科研成本核算辦法進行積極探索。還有,應該將農業事業單位的特點加以考慮,將合理、有效的科研項目成本核算制度引入,對農業科研項目的成本進行核算,最終發揮科研資金使用效益的高效。
(二)發揮預算作用,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率
應該做到對預算科學性的提高以及預算嚴肅性的維護,使得部門間的協調得到加強,并完成科學高效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的建立。其次,應該進行健全農業科研項目經費的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建立對科研項目經費開支機制進行定期檢查與臨時抽查。同時,各個部門應該聯動監管,規范經費的流程;要對財務人員與科研人員的溝通進行強化,而財務人員更加應該注重學習,要與科研人員積極接觸,對業務進行熟悉,并參與到經費預算以及使用的全過程管理中,從而促進項目經費規章制度的履行,增強科研工作者的學術責任感,使經費使用效率進一步提高。
四、結束語
科研項目經費內控管理的嚴格性是保證農業科研事業單位科研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對于事業單位的財政管理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農業事業單位必須加強對科研項目經費的內控管理,以提高科研項目的效率與效益。
參考文獻:
[1]黃英.加強事業單位科研經費管理的思考[J].湖南農業科學,2006(5).
[2]陳銳.淺析農業科研事業單位科研經費管理[J].現代商業,2010(36).
[3]張曉彤.事業單位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管理學家,2014(11).
[4]馮旭.農業科研事業單位科研經費核算的若干問題淺析[J].福建稻麥科技,2007(4).
關鍵詞:廢舊橡膠 拌和工藝 正交試驗設計 穩定度 流值
中圖分類號: F76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眾所周知,被稱為“黑色污染”的廢舊輪胎, 其堆放或掩埋已造成巨大的環境污染和經濟浪費。隨著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 我國承受來自廢舊輪胎帶來的環保壓力和資源缺乏將越來越大。另外,廢舊橡膠在緩慢分解的過程中不斷釋放有害氣體污染空氣,破壞植物生長,影響人類健康。因此,對橡膠顆粒瀝青混合料的拌和工藝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廢舊橡膠顆粒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1.1 原材料與技術性能
試驗粗集料采用石灰巖,礦粉為優質石灰石磨制而成。石料的物理力學指標,其中各項指標均按《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 JTG E42-2005》規定的方法進行的檢測且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 )中的高等級道路集料質量技術要求。
橡膠顆粒由廢舊輪胎胎側在常溫下粉碎而成。試驗選用4目橡膠,表觀密度為1.29g/cm3。瀝青采用石油瀝青。
1.2 礦質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
混合料的空間組成(如石料、砂形成的骨架)和級配的類型是最重要的。集料填充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結合料含量和最終混合料的體積指標,這些因素反過來決定了混合料抵抗環境對其帶來的變形和破壞的能力。根據各種材料的篩分結果,通過規劃求解得到接近連續密級配AC-20級配中值的級配組成。
2 廢舊橡膠顆粒瀝青混合料的室內拌和試驗研究
2.1 試驗設計方法
由于橡膠具有與石料不同的特性,使得橡膠顆粒瀝青混合料的拌和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需要對其材料的投放順序、石料的加熱溫度、拌和時間(加入瀝青的拌和時間和加入橡膠的拌和時間)、拌和溫度的不同組合進行試驗。為了減少試驗次數,但能較好的找到最優的搭配以及影響混合料拌和的因素,本文應用正交試驗設計,即使用正交表L32(49)來安排試驗條件和分析試驗結果。
試驗中,凡是對試驗指標(衡量試驗效果的特征量)可能產生影響的原因都稱為因素。因素在試驗中所處的各種狀態或所取的不同值,稱為該因素的水平,簡稱為水平或位級。本次試驗的指標有穩定度和流值。本試驗選取對混合料的拌和成型起決定作用的九個因素,其分別為材料的投放順序、加入瀝青拌和時間、加入橡膠拌和時間、拌和溫度、石料加熱溫度、成型溫度、擊實次數、橡膠含量、油石比,考慮到試驗的時間和有效性,試驗各因素的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四個水平。
材料的投放順序:(1) 石料 — 瀝青 — 橡膠 — 礦粉
(2) 石料 — 橡膠(冷) — 瀝青 — 礦粉
(3) 石料 — 橡膠(熱) — 瀝青 — 礦粉
(4) 橡膠 — 石料 — 瀝青 — 礦粉
石料的加熱溫度:170℃;180℃;190℃;200℃
加入瀝青的拌和時間:45S;60S;75S;90S
加入橡膠的拌和時間:20S;30S;40S;50S
拌和溫度:150℃;160℃;170℃;180℃
由此確定出加入橡膠的瀝青混合料的材料投放最佳順序、瀝青拌和的最佳時間、橡膠拌和的最佳時間、拌和的適宜溫度、石料加熱的最佳溫度。然后按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組合,對橡膠顆粒瀝青混合料進行拌和,制成標準試件,對其高溫穩定性、低溫抗裂性、水穩定性等進行檢測,以分析加入橡膠的瀝青混合料拌和成型后,其路用性能與普通的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有何不同。
2.2 橡膠顆粒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驗
馬歇爾試驗方法是由美國密西西比州公路局布魯斯·馬歇爾(Brue Marshell)提出的,迄今已經歷了半個多世紀。馬歇爾試驗設備簡單,操作方便,被世界上許多國家所采用,也是目前我國評價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的主要試驗之一。馬歇爾試驗用于測定瀝青混合料試件的破壞荷載和抗變形能力。將瀝青混合料制備成規定尺寸的圓柱狀試件,實驗時將試件橫向置于兩個半圓形壓模中,使試件受到一定的側限。在規定溫度和加荷速度下,對試件施加壓力,記錄試件所受壓力與變形曲線。主要力學指標為馬歇爾穩定度和流值,穩定度是指試件受壓至破壞時承受的最大荷載,以kN計,流值是達到最大破壞荷載時試件的垂直變形,以0.1mm計。
正交試驗共包含32組試驗,按其各種因素進行拌和、制成標準馬歇爾試件。拌和采用干拌法中的外摻法,即橡膠顆粒作為一種單獨的集料加入。因為橡膠具有高彈性,在試件的成型分別做了一次成型和二次成型。一次成型中,試驗四、五、六、七、十、十二、十三、三十、三十二由于加入橡膠量較大和油石比較小,橡膠與瀝青沒達到較高的粘結作用,均不成型。因此,本文僅對二次成型進行分析。
2.3試驗結果分析
對于正交試驗結果的分析,有直觀分析法、方差分析法和極差分析法。直觀分析的基本思想是:計算各因素每個水平的指標(穩定度、流值)之和與其平均值。分析各因素對試驗指標影響程度的大小時,可從各個因素的極差來看。極差指的是一個因素的各水平均值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如果一個因素的極差越大,則這個因素對試驗指標的影響也越大。利用直觀分析法的優點是結論直觀明顯,在計算量較小的情況下就能區分因素的主次以及獲得最佳或滿意的水平組合。方差分析是將因素水平不同與試驗誤差兩者對指標的影響區分開來考慮問題的一種數學方法。如果因素水平的變化所引起的試驗結果的變動范圍,落在誤差所引起試驗結果的變動范圍之內,或相差不大,就可以判斷這個因素水平的變化并不引起試驗結果的顯著變化。本文主要使用直觀分析對廢舊橡膠顆粒瀝青混合料的拌和試驗結果進行分析。
3結論與結束語
3.1結論
通過改進的9因素4水平正交馬歇爾試驗,系統的研究了橡膠顆粒瀝青混合料拌和工藝,得到如下結論:
(1)通過正交試驗設計,對廢舊橡膠顆粒瀝青混合料的材料投放順序、拌和時間(加入瀝青拌和時間、加入橡膠拌和時間)、拌和溫度、石料加熱溫度等因素進行了組合試驗,以穩定度為控制指標進行了對比,得各因素對穩定度影響的主次為:石料加熱溫度>材料投放順序>加入瀝青拌和時間>拌和溫度>加橡膠拌和時間。
(2)對各試驗指標影響最主要的兩個因素是材料的投放順序和石料加熱溫度。
(3)各因素最佳水平組合為:材料投放順序為石料 — 橡膠(冷) — 瀝青 — 礦粉,加入瀝青拌時間為75S,加入橡膠拌和時間為30S,拌和溫度為170℃,石料加熱溫度為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