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跨度結構建筑工程實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 TU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大跨度鋼結構建筑在奧運會以后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鋼結構的形式和種類也在不斷的增加,相關的技術應用也逐漸的成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建筑業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新技術、新材料的不斷應用進一步推進了大跨度鋼結構的發展,大跨度鋼結構在我國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空間結構的應用進展
三十年來,我國空間結構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應用范圍有了很大的擴展,以下按十年一個發展周期,回顧一下我國空間結構的發展歷程。
1、成長發展期
1982 -1992 年是我國空間結構的成長發展期。當時空間結構的應用還主要局限于體育場館,以各省會城市的中型體育場館建設為主。為迎接 1990 年在北京召開的第十一屆亞運會,北京新建了13個體育館。這一時期,體育事業得到了高度重視,但限于經濟實力,體育館的跨度一般為 70 ~ 80 m,體育場開始采用挑蓬覆蓋看臺,懸挑跨度約為25 ~30 m。在這些中型體育場館的建設中,焊接空心球節點的空間網格結構是主要的結構形式。結構雖大部分以平板網架為主,但也開始了結構形式的多樣化,如北京體育學院體育館、石景山體育館采用了雙層網殼,北京亞運會奧林匹克體育館采用斜拉網殼,這些都開啟了以后雙層網殼結構和斜拉結構的研發及應用。
2、壯大發展期
從1992-2002 年,空間結構的應用范圍有了更大的發展,在體育場館的建設方面仍保持高速增長,其一顯著特點是各類結構體系得到廣泛應用。隨著體育館跨度的增加,雙層網殼結構展示了很好的結構性和跨越能力,如 1995 年建成的天津新體育館、1996 年建成的哈爾濱速滑館、1997 年建成的長春體育館。膜結構的研發及工程應用取得了重大進展,如1996 年建成的上海八萬人體育場、2000 年建成的青島頤中體育館、秦皇島體育場等,膜結構開始了在體育場館的大面積應用。斜拉結構得到了業內的重視,開始有一定的應用。在繼北京亞運會奧林匹克體育館以后又一個成功的實例為 2000 年建成的浙江黃龍體育中心體育場,挑蓬懸挑為 50 m,斜拉索在調整結構內力和控制位移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3、成熟發展期
2002-2012 年是我國空間結構全面成熟期,其結構體系更趨多樣化,應用范圍更廣。為迎接 2008 年北京奧運會、2009 年濟南全運會、2010 年廣州亞運會和深圳 2011 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大型體育賽事,各地建成了一批大型體育建筑,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采用多面體組合的空間剛接網格結構,用氣枕式乙烯和四氟乙烯共聚物、國家體育館、濟南奧體中心體育館、深圳寶安體育場、深圳灣大運中心體育場等。
三、展 望
從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空間結構委員會成立至今的三十年來,我國的空間結構領域從技術研發、工程設計到制作安裝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展望下一個十年,我們應對空間結構的發展有一個戰略規劃,為了滿足我國大跨空間結構發展的迫切需要,快速使我國空間結構的技術和水平列于國際前列,以使我們盡快趕上世界上發達國家技術水平,這
要求我們加強研發和創新,提高基礎理論水平,加速培養創新型工程技術人才,開展新型結構材料和新型結構體系的研究,創造性地開展新型大跨度結構工程的實踐。
1、加強創新理念
為使我國大跨度空間結構在下一個十年的技術水平有一個飛躍性突破,我們應進一步重視創新理念的培養,尤其是原創型創新。從我國空間結構的這三十年發展來看,技術創新是永無止境的,我們應按使用功能要求追求更大的跨度,探索更輕、更新穎的結構體系,確保結構的安全和耐久性要求,實現施工的簡捷和更經濟的造價。為了達到空間結構研發的原創型目的,要求我們加強基礎性、公益性研發工作,注重創新型研究人才、創新型工程人才的培養,要求我們在新型材料研究方面有很好的突破,要求我們就新型結構體系方面開展更多的工程實踐。
2、注重建筑與結構的高度融合
對于大跨度空間結構的創新,要求高素質的建筑師與創新型結構工程師在工作中的密切配合。對于結構工程師來說,不能要求建筑師局限于既有的結構體系,同時也不能以簡單滿足建筑師的“新、奇、特”要求而不考慮結構的合理性。對于建筑師來說,追求美和新穎的造型是建筑創作的動力源泉,但需要結構工程師的積極配合,要在建筑方案的創作中更多地融合結構理念,大跨度空間結構發展中必須要這么做,這是高素質建筑師與創新型結構工程師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
3、成為綠色建筑的典范
大跨度空間結構理應成為綠色建筑的典范,應首先在確保結構安全的前提下,將結構設計得結構效率更高、自重更輕,并積極采用高強材料,以節約材料和資源,即將單位面積屋面結構自重作為大跨度結構合理性的一項重要技術指標; 其次在結構設計中,結構與建筑應密切配合,考慮屋面的保溫隔熱、自然采光與通風等要求,提高大跨度公共建筑的舒適性并減少
建筑能耗; 另外是要做好大跨度空間結構的結構性能監測和結構維護,以確保設計使用年限內的安全性并延長使用壽命; 最后是達到使用壽命而進行拆除時應對材料做好分類回收工作。
4、拓展空間結構的應用范圍
大跨度空間結構已從以往的以體育場館為主,擴大到應用于會展中心展覽館、航站樓和機庫、火車站及單層工業廠房或構筑物頂蓋等,帶來了空間結構發展的空前繁榮。但我們也應看到,大中城市的大型體育場館、會展中心建設已過去,鐵路及火車站建設開始更多關注經濟成本。因此,在今后一段時期,空間結構工程的應用總量將有所減小,對我們來說一個迫切任務是拓展空間結構新的應用范圍。目前,城鎮化進程是今后一段時期推進我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而對中小城鎮的建設完善配套、對大中型城市的城市功能提升是城鎮化工作中二個主要方面。從城鎮完善配套來看,將有一大批中小型的城鎮文化體育設施需要建設; 從提升城市使用功能考慮,結合軌道等公共交通投入將加大大中城市的城市綜合體建設。這二個與城鎮化進程相關的方面我們應密切關注,尤其是要探索與研究空間結構在城市綜合體的應用。
5、研發和應用高強、高性能結構材料
對于大跨度結構技術發展的突破之一,是新型高強結構材料的研發,每一次高強結構材料的研發成功都會帶來一次大跨度空間結構的飛躍發展。要實質性地推動結構膜材的國產化研究,盡快實現膜結構工程用材的國產化,以顯著降低成本,擴大膜結構的工程應用面。加強高強度、高性能、高抗腐性索產品的研發工作,如涂鋁鋅高強度鋼絞線、高密度聚乙烯護套高強鋼絞線、Z 型自密封索等高性能產品,探索高強碳纖維的應用。
鋼結構用材應普遍提高一個強度等級,即積極推廣應用 Q345、Q390 鋼材,逐步淘汰 Q235 鋼材應用,通過提高鋼材強度等級,以減少材料消耗,實現節能減排要求。JGJ 7—2010《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程》已對結構的撓度驗算有所放松,即可以用結構起拱方式放松對撓度的限制,以便高強度等級鋼材的應用。
四、結束語
在當前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大跨度鋼結構顯然已經成為建筑的主流,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應用,大型鋼結構是我國發展的需要,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為大跨度鋼結構施工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的對新工藝和新技術進行總結,推進鋼結構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建筑工程;預應力施工;經濟效益
一、前言
因施工的方便,工藝的先進,技術的可靠使得預應力施工在高層建筑領域里一枝獨秀,在我國應用廣泛,在建筑工程效果顯著。本文主要探討在房屋建筑上預應力的應用情況。
二、工程實例概況及特點
在某個建筑公司承接的建筑工程中,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的梁結構是房屋面的主要大跨度梁構成,而22m是預應力的最大跨度,截面最小也是600mm×1300mm。此工程共有15榀的預應力的跨度梁,其中有3榀預應力梁分布在三層上。應力鋼筋統統采用Ⅱ級的松弛鋼絞線,Ⅰ類的錨具,夾錨具用在張拉的兩端,而固定的端口用的是擠壓的錨具。
這個工程采用預應力技術在其中的一段,面積大,施工時間長,不僅如此,在施工時還要注意局部壓力大造成張拉過度,使混凝土的張拉端口出現破損。這在局部應用預應力施工工程里常出現的問題。
三、預應力施工工藝的流程和要點
1.預應力筋下料
預應力筋應該按照工程所需切割,若有剩余,應將剩余的下料送回工地的施工現場,在這個工程完成之前,下料的長度要等于鋼絞線的長度,還要控制規定范圍內的張拉端與下料存在的誤差。完成下料后,要檢查成品鋼絞線是否存在死彎、磨損,檢查完畢后,要將鋼絞線分類。
2.預應力曲線的布置
預應力筋要按照設計的曲線設計布置,通常幾個重要的位點控制線要注意最高、最低、反彎點。放線圖要詳盡的標在非預應力筋的表面,控制點要間隔在1.0m-1.5m之間,并要安排專業人員對曲線定期、定點準時的進行復檢,防止出現大的誤差。
3.支架的固定及焊接及波紋管的設放
不同的支架固定著建筑與盈利筋曲線的不同控制點,在完成普通筋捆綁和定型后,要根據要求的設計波動紋管,捆筋在正確的曲線各個控制點上,支架的固定及焊接的間隔要在1000毫米以下,只有直徑不小于10毫米的支架才能保證準確的變位。同時放線的人員和焊工的工作人員要同時施工,一起焊接來準確固定支架在要求的位置。
普通筋捆綁完,支架也準確固定以后,就要進行鋪管前安裝固定端的錨墊了,波紋管被一點一點的嵌入到張拉端,長400m,旋入150mm后要用膠帶密封,封堵就要用棉絲了,這樣的施工就能最大限度降低彎折現象的出現,可偏差的范圍在水平的層面上也能保證在10mm以內。
4.固定和預應力鋼筋的安放及穿束
準備工作完成了,完成了普通預應力梁的捆綁,結束了固定架的焊接,鋪放好了波紋管,預應力筋也被安放進波紋管里。接下來就是穿束預應力鋼筋了,通常的方法采用單根穿束,并且要靠人工來完成,將穿束的端口包裹上膠布等軟的東西,避免損壞波紋管的內部結構,如果發現波紋管被磨損壞,要及時包扎上防水膠布來防止水流進。
由于固定架限制著預應力的放置方式,因此建筑材料的預應力應在水平位置保持水平,在固定架固定以后,要保證波紋管及端口位置的高處放置著泌水管道,并且圓孔要開鑿在波紋管的上表面,海綿或塑料壓板要覆蓋在開口的地方,放置雜物進入,有時還要用鐵絲固定。
5.錨墊板的組裝和固定
錨墊板要從波紋管的端口套進去,焊接在柱筋上,保證其牢固性。構件的一半要伸進錨具的固定端里面,在構建的里面,還要將張拉端墊板固定,還應保證預應力的筋須垂直于墊板的固定端和張拉端,最后填裝進塑料和泡沫。
6.混凝土的澆筑
預應力穿束結束后,要及時檢查輔助材料,并對檢查出來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檢查主要包含數量、規格以及位置的正確與否。只有在結束所有的檢查和修補才能進行下一步屏蔽驗收的工作,在驗收合格以后就能澆筑混凝土了。在澆筑過程中,要避免波紋管和澆筑的振動棒直接接觸,還要注意用直徑小的振動棒嚴密振搗工程的張拉端和重點梁柱點的關鍵部位,使其避免發生因為產生蜂窩的張拉事故。
7.預應力鋼筋的張拉處理
在預應力鋼筋的張拉前還要做一些準備工作。首先要清除普墊板管里的混凝土,清除干凈后,接著將鋼絞線上的泥漿和銹蝕清除,然后就是把工作錨板里用薄薄的一層黃油涂滿并裝上工作時的夾片,接下來就要安裝千斤頂了,限位板裝好,拉上張拉千斤頂,這項工程統一運用張拉一端的設計要求,為保證施工安全準確迅速地操作,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適當的變動。但在張拉預應力鋼筋時還有一些要格外注意的事項:(1)設備張拉時注意的問題。在張拉設備前啟用前要統一進行一次準確的標定,然后依照公式計算張拉力需要的油表讀數。(2)控制張拉力。(3)在張拉的程序上,要按照順序順次張拉,即從三層張拉到屋里,從一邊結構張拉到另一邊。(4)預應力筋伸長的程度。張拉過程中主要依靠應力控制,其次依靠伸長值控制,即雙控管理。為了測準摩擦損失的系數,要在張拉前試驗幾次,在試驗過程中,還應觀察是否存在異常現象,若無異常,即可進行下個步驟。若出現諸如油壓表的指針抖動強烈、滑絲出現滑動,就要停止張拉試驗,只有排除問題后才能繼續試驗。(5)張拉現場的記錄。要記錄的數據除了伸長值、混凝土局部破損度及預應力筋斷絲等情況外,還應記錄斷束等一系列數據,若發生嚴重問題要及時向上級反映。
8.預應力模板的拆除
要拆除預應力梁的模板,只有等到預應力筋張拉結束以后。
9.預應力孔道的灌漿及封錨
在預應力筋張拉試驗結束后的24小時中及時灌漿,如果不能保證在這個時間段及時灌漿,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保護鋼絞線保持光滑,防止發生滑絲。由于灌漿在預應力施工作用很關鍵,因此要著重保證灌漿的質量,在灌漿之前要認真檢查灌漿機,只有在確定灌漿機管道濕潤、干凈時,才可以壓漿到預應力孔道里。在灌漿的時候要一次完成,不能中途停頓,因為停頓后會將空氣帶入到孔道中,使灌漿的結構不能達到預定的強度,會在某些自然災害下發生重大事故,使人民的財產損失嚴重,要堅決避免。
灌漿完成后,等孔道里的注漿冷卻并形成一定的強度后,就可以切除多余的預應力筋。注意,預應力筋在切割完成后其外露的長度要等于或大于30mm,最后用混凝土封閉其頂端,混凝土也要使用相同等級、相同強度。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阻止雜質的侵入和水分的喪失。
四、總結
預應力在施工中解決了好多之前一直困擾建筑行業的難題,因其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減少了混凝土鋼筋的數量和截面尺寸,有效的將結構的空間使用率提升起來,而且在大跨度混凝土梁承受抗裂和抗壓方面表現的尤為突出,這項技術也是建筑部大力推廣的一門新技術,估計在不久的將來,預應力施工的影響在建筑工程領域會越來越大,方法也會越來越多,成績也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趙云杰.建筑工程預應力施工技術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4(25):11-12.
[2]唐金育.建筑工程預應力施工技術的探討[J].科技風,2010,3(5):15-16.
關鍵詞:建筑工程;結構加固;應用
中圖分類號:TU761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建筑結構的科學加固是建筑工程質量安全保障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建筑結構加固工程因綜合性強、涉及面廣,具有不確定因素多、工作復雜繁瑣、組織協調復雜等特點,導致房屋建筑結構加固具有一定的難度。為了提升建筑物的結構穩固性,減少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必須對房屋的建筑結構進行加固設計。
一、建筑工程加固技術應用的重要性
在建筑結構工程的發展進行分析,當工程建筑施工達到一定階段之后,作為主要的建設方式,工程結構的維修得到有效運用。在我國的建筑工程結構中,由于歷史及發展方式的特殊性,在多數方面要求對既有建筑物實施加固及維修改造。而鑒定作為建筑物加固及維修改造的前提得到使用,隨后結合鑒定結果對有效的加固處理措施進行確定。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的逐漸加快,造成設計、施工及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同時,受到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我國基本建設中建筑結構鑒定及加固改造作為急需解決的問題得到應用。現階段,我國發展生產中,生產力重心的提升已逐漸從新建工業企業向已有企業的技術改造轉移,促使更大的投資效益得到獲取。另外,我國也急需對民用建筑的改造進行加大。
二、建筑工程需要進行加固改造的原因
1、勘察造成的缺陷
結構中存在的缺陷主要在地質勘察過程中無法對地基土及地下水的真實狀況進行反映的表現。例如: 較稀的勘察布點、鉆孔深度不足等因素,導致建筑施工過程中以及竣工之后出現地基沉降的現象產生。
2、設計過程中產生的缺陷
設計人員在對建筑物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雖然對建筑結構安全及使用的各種各樣的因素進行考慮,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實際上每個結構都有自身獨特的特性存在,無法完全通過設計過程中運用的數學模型進行描述。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通常會和原有的設計構思出現不符。盡管建筑工程也有了較大程度的發展及進步,但結構仍有自身不足導致各類缺陷出現。另外,我國建筑物結構設計中存在較低的冗余度,導致使用的安全性造成影響。
3、施工過程中存在的缺陷
導致該類隱患產生的原因都許多,施工隊伍存在較低素質是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關鍵,導致建筑物出現質量降低的現象出現。隨著建筑隊伍發展速度的逐漸加快,特別是對于農村建筑隊伍,存在建筑隊伍管理和技術都相對降低。在管理方面,出現違紀及混亂的現象,都會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造成影響。
4、不當的使用及惡劣的環境
建筑物存在的自身缺陷還表現在諸如高溫、粉塵、重載、潮濕、腐蝕及疲勞等使用環境方面。另外,隨著建筑物缺乏正確的檢查、維修、管理、鑒定、加固及保護的意識,都會導致建筑物出現不當的管理及使用,造成建筑物的早衰得以產生。比如,在建筑物使用過程中,沒有經過鑒定,而對荷載增加、設備增設及裝修時荷載增加等現象出現。在對承重構件進行鑒定或加固時,未通過相關單位鑒定或加固即可進行操作,導致周圍或上構件產生不足的承載力等。
三、建筑物結構加固技術的應用案例
1、碳纖維加固技術
碳纖維加固技術就是通過對結構膠和碳素纖維的利用,對房屋建筑的結構予以一定程度的加固,是一種非常經濟實惠、獨特性質且實用性非常強的房屋建筑加固技術。這種技術的原材料強度非常高、能夠經受強大的腐蝕性、應用的時間非常長,并且非常的輕巧便捷。碳纖維加固技術中富含的特殊材料還具有很多明顯的優點,如使用起來非常的方便快捷、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占地面積較小,材料的管理也非常簡單,不需要采用獨特的監控技術進行監管[1]。
2、直接加固技術
2.1 加大截面加固法。與置換混凝土加固方法相類似,通過加大截面積來進行加固應用已經十分的成熟,適應范圍廣且施工容易。但是與置換混凝土加固方法一樣,需要較長時間的濕作業,從而對于建筑的使用造成影響。除此之外,經過這種加固方法之后,建筑物內部凈空相對會縮小。該方法比較適合一般的混凝土構件的加固。
2.2 有粘結外包型鋼加固法。這種方法具有加固效果好,承載力大,施工環節相對較少的優點,但是這種加固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鋼材,從而導致較高的造價和成本。因此不適合用在一般的加固場所,大多用于結構強度要求高且需要被加固的構件的面積不能擴大等場所。由于采用鋼板,因此這種加固方法不適用在高溫的場所的建筑結構的加固。
2.3 粘貼鋼板加固法。采用粘貼鋼板來對建筑的結構進行加固的過程當中,不需要進行濕作業,且施工的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對于建筑中用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且這種加固方法對于建筑外觀不會造成破壞同樣也不會造成空間減少。
2.4 粘貼纖維增強塑料加固法。這種建筑結構的加固方法顧名思義和粘貼鋼板加固法類似,只不過材料上有差異。此外由于所使用的加固材料是塑料,因此相對于鋼板來說不怕潮濕和腐蝕,材料自身的重量較輕,且成本也要比鋼板低很多。但是塑料材料也有明顯的缺點,那就是不耐高溫,且容易發生火災。因此在使用這種加固方法的過程當中應該做好相應結構的耐火處理[2]。
3、預應力加固法
預應力加固法主要是通過在不穩固的建筑物外面增設預應力拉桿和撐桿,利用增加的預應力來提高建筑物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預應力加固法可以減少大跨度梁的負荷力度,使梁的受力程度均勻,這種方法適合于大跨度結構建筑物或者是需要較大承重力的大型結構建筑物。這種方法幾乎不占用空間,通過外借物改變建筑物內部受力情況,使構件受力均勻。
五、工程實例
某中學原有三層框架結構教學樓,總建筑面積約3lOOm2,各層混凝土強度等級分別為:梁柱均采用C30,板采用C25,基礎采用柱下獨立基礎,基礎埋深2.2m,該教學樓于2002年建成后投入使用,由于使用功能的需要,擬對原結構進行加固。
1、底層柱加固。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底層柱,將柱從原截面400mm×400mm,增大到500mmx500mm,其中縱向受力鋼筋仍采用植筋技術,植入底層柱的基礎上。其植筋下部錨入基礎長度≥20d,外露長度≥40d和1000mm,并分兩批焊接縱筋。同時,為了保證增加截面部分與原柱子間的共同工作,沿柱高度方向四面布置錨拉筋(直徑10,間距600),在柱側面的植入深度為15d。
2、對梁的加固采用了碳纖維加固技術。選用XEC系列碳纖維片材,其技術參數為:彈性模量E=2.35×105MPa,允許拉應變[ε]≤0.01。碳纖維達到其允許拉應變與混凝土壓壞同時發生時的界限相對受壓區高度ξb=0.198,極限拉應變ε≥0.015。XEC-300單層厚度t=O.167mm;抗拉強度2500Mpa-3550Mpa,彈性模量2.35×105-5.0×105MPa。
經加層和加固處理后,現已投入使用,經檢測與觀察,框架柱和無明顯的變形和破壞的跡象,加固處理效果良好,能滿足結構安全要求。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充分應用結構加固技術,能夠保證房屋建筑的施工質量,發揮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適應不斷增長的房屋建筑使用功能和施工質量要求,促進房屋建筑施工的發展,提高房屋建筑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謝晶.現代建筑結構加固施工技術探析[J].江西建材,2012(06):96-97.
關鍵詞:鋼筋工程; 工程; 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F0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2)04-20 -02
一、鋼筋的性能和規格等級
(一)鋼筋在結構中的重要性
建筑結構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的好壞,而建筑結構的質量好壞又決定于重要分部工程的質量好壞,在工程質量控制中重要的分部工程應當成為控制質量的重中之重。
(二)構建的含筋量及性能種類
鋼筋作為建筑結構受力的主要部分之一,通常對于鋼筋砼結構受力的一項指標中就有一條含筋量。某一構件含筋量少,自然其所承受的力也小;其含筋量大,那么就說明其為主要受力構件,也就是要控制的重點。鋼筋是鋼材的一種形式,鋼錠經過壓力加工及相應的工藝處理后,得到的鋼材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大的鋼材品種之一,其材質包括碳素鋼和普通低合金鋼兩大類。
熱軋鋼筋有Ⅰ、Ⅱ、Ⅲ、Ⅳ四個等級,Ⅰ級鋼筋強度低,但塑性及焊接性好,便于冷加工,所以采用較多,預應力鋼筋應優先選用Ⅳ及鋼筋, 也可選用Ⅲ級或Ⅱ級鋼筋。
冷加工鋼筋是經過冷拉、冷拔、冷軋后提高鋼筋強度,一般用于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鋼絞線是在將碳素鋼絲若干根經捻及熱處理后制成,適用于曲線配筋的預應力砼結構和大跨度結構。
鋼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可焊性,焊接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工藝手段之一,在對鋼筋進行焊接時應視不同品種選擇不同的焊條,在一些部位也選擇用鐵絲綁扎的方法接長鋼筋。
二、工程質量控制流程
鋼筋工程作為建筑結構中重要部分,質量控制應從全盤來考慮。鋼筋工程質量控制流程為準備工作技術交底鋼筋下料成型現場綁扎安裝質量評定資料整理。
(一)鋼筋施工的準備工作
1、學習圖紙和技術資料。在這個過程中既是熟悉圖紙的過程也是對技術文件范熟悉的過程,大可以看出鋼筋配置的繁簡標準和標志的方法,小可以看到鋼筋的種類、長短和粗細,以便在加工時知道加工順序和難易程度,這一步工作是以熟悉圖紙為主。
2、學習操作規程的質量標準。嚴格的按操作規程施工,嚴格質量標準,把握好誤差的范圍,對于一個優秀的鋼筋工來說這些都應該是記在心里的。
3、鋼材合格證、檢驗報告。每次進貨后,都認真地看清楚鋼筋的合格證和相應的檢驗報告,在覺得不對時有必要對部分鋼筋進行抽檢;對于不合格的鋼材退貨處理。
4、檢查腳手架和制定與審核鋼筋配料表。檢查好腳手架是前期準備的一項重要內容,防范于未然,按施工圖紙詳細作出鋼筋配料表。這部分工作既繁瑣又重要,往往結構出問題要從這里發生。配料一定要準。
(二)技術交底
1、書面交底。在圖紙上指出鋼筋的部位,標出鋼筋的編號和種類。
2、操作人員參加。在書面交底后,具體就落實到每一根鋼筋如何加工,加工的次序如何,如何堆放和整理好,規定和工期要求,交待復檢的事宜。
(三)鋼筋下料成型
具體的來講, 就是每種加工好的鋼筋都應掛牌管理,可以具體落實到結構的部位,如果這步工作沒做好,那么整個后續工作無法開展,也可能造成鋼筋就位混亂的現象,對工程質量影響極大,例如3m的鋼筋用下料2.8m的綁上去,結果保護層少了,而原下好了3m的鋼筋在2.8m的結構上又放不下去。 所以這一步工作在技術交底的時候應該有個統籌的計劃安排。
(四)現場綁扎安裝工作
1、筋、模板工序交接檢查。
2、組織三工序管理。
3、質管員專業檢查。
4、鋼筋、混凝土工序交接檢查。
5、澆灌混凝土、留人看鋼筋。
6、辦理隱蔽工程驗收簽證手續。
(五)質量評定
1、執行驗評標準。按照國家有關的評審規范對鋼筋工程進行質量驗評,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對工程作出一個真實的驗評,既不能以差充優也不能故意挑毛病,最終應以實際為準, 按照驗評標準進行驗評。
2、梁、板、柱、獨立基礎抽查。梁、板、柱、獨立基礎抽查10%,但不少于3件;帶形基礎、圈梁每30m(m2)~50m(m2)抽查1處,不少于3處。在抽查過程中,對于不合格的,要求返工、返修處理。對于很難確定結果的部位, 應該用儀器進行鑒定后再行處理。
3、清理現場,文明施工。清理現場,文明施工這也是必不可少的, 現在不少施工企業提出的創造花園式工地環境, 他們在施工現場的空地上植花、植草皮,人們眼中臟亂差的工地在他們的管理下變成了美麗的花園,這也是提高建筑企業水平的表現。
(六)資料整理
1、鋼筋合格證。應該置于專門的資料盒或資料袋中,作為工程材料質量的證明資料,一定要保管好,不能遺失,以便于復查。
2、鋼筋代用單。如果發生鋼筋代用的情況,鋼筋代用單就應該作為工程技術和經濟資料分類保管,如果鋼筋結構一旦出現問題,可以有資料可查,就能夠看出是不是代用鋼筋才出現的問題。
3、自檢記錄。施工人員應該保存好自檢記錄,記錄應該載明記錄的日期、記錄時的情況描繪,讓自己有據可依。
4、隱蔽驗收記錄。對已經辦理好隱蔽驗收記錄的材料進行歸類整理, 建立目錄系統, 更便于查找。
5、質量評定記錄。同樣也應該進行歸類整理。
6、施工記錄。施工員和施工班長應該有施工記錄, 并在施工后對施工記錄進行必要的整理。
7、事故處理記錄。對于有關鋼筋的一些事故的發生和處理意見及處理結果都應一一記錄, 特別是重要部位的鋼筋更要詳細地記錄在案。
三、結合工程實例比較流程圖的作用
(一)仁恒G53工程
1、特點:工程項目較大,具有獨立的鋼筋班組,分工明確,鋼筋工程質量嚴格按控制流程圖執行。
2、人員安排:兼職內業人員(制定與審核鋼筋配料表)1人、鋼筋班班長(負責鋼筋班技術、管理、技術交底和復查工作)1人、鋼筋工(鋼筋加工、下料、綁扎、掛牌等工作)4人、兼職技術人員(鋼筋隱蔽驗收資料及資料整理工作)1人。
(二)工程竣工后結論
仁恒G53工程鋼筋班組分工明細,責任到位,工作流程清晰,能夠完成復雜的鋼筋計算、施工、管理、驗收的工作。
四、結語
嚴格地執行質量控制流程圖中的每一項具體工作,細致的做好每一步工作,嚴格地派專人核查每一道工序,嚴格把好每道關,而且做到每道工序資料可查的話,這樣不僅鋼筋質量能有穩步提高, 整個工程質量也會有提高。
參考文獻:
[1] 叢培經.建筑工程技術與計量[M].天津:中國計劃出版社,2000.
[2] 江景波.建筑施工[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0.
[關鍵詞]建筑材料課程 不足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TU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12-0215-01《建筑材料》課程是土建類房屋建筑工程專業一門實踐性極強的技術基礎課。建筑材料從廣義上來說,是指建造建筑物和構筑物的所有材料,包括使用的各種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總稱。從狹義來說,是指直接構成建筑物和構筑物實體的材料。一切建筑工程都是由各種各樣的建筑材料組成。
《建筑材料》課程是通往專業課程的橋梁,也是決定學生專業面寬窄和工作適應性的關鍵因素。學習本課程的目的是為學習建筑設計、建筑施工和結構設計所涉及的專業課程提供建筑材料的知識,并為今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能夠合理選擇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礎。現筆者根據對《建筑材料》課程的了解及教學經驗,分析本課程內容的特點與不足,從學生、教師和教學過程三方面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本課程教學的探討。《建筑材料》課程內容的特點與不足:1.《建筑材料》課程理論內容的特點:(1)內容多。概念多、涉及的材料多、敘述性內容及經驗性內容多,其綜合性強,涉及知識面很廣。其中包括幾十類上百種的材料,如無機非金屬材料里就包含了磚石材料、膠凝材料、混凝土、砂漿,等等。除此還有金屬材料、有機材料以及復合材料等,內容極為繁雜。(2)內容散。本課程主要內容是各類材料和工程密切相關的一些實驗資料和實踐經驗的總結,理論分析、計算部分較少,涉及的材料和內容多樣,各類材料自成體系,幾乎沒有什么聯系,知識點極為分散,缺乏系統性、連續性,看似簡單易懂,內容卻散而無味。2.《建筑材料》課程內容的不足之處正是由于其課程內容的特點決定的。內容多、內容散的特點學生學起來會很吃力,容易讓學生感覺到這門課程“枯燥乏味”。所以想教好這門課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就學生而言,學生剛剛接觸這門課程,應該讓學生知道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學好這門學科是學好本專業的前提,讓學生一開始就樹立起重視這門學科的信念。例如:可以舉出一些實際的事實案例讓學生明白《建筑材料》課程在實踐中的地位,讓學生心理上做到學好這門課程的困難準備。
其次,從教師的角度來說,要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要分析每節課所講的內容,怎樣講課才能做到:1.既讓學生掌握了解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又能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的動力和興趣,例如:課前可以翻閱大量的相關資料,如果僅僅是講授書本的知識和理論框架,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也可以擴展一下教學思路,在不超出教學大綱的前題下。擴大一下教學范圍,教授一些與建筑實踐有關的實例。因此,課前的準備工作尤為重要,只有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才能將這門課程“有血有肉”的,生動地在課上展現出來。2.課堂上講授的方法也是講好《建筑材料》課程的關鍵,有了課前的精心準備,再加上課堂上生動、激情的講解,會讓學生對這門理論較強的學科不斷產生興趣,例如:課堂上不要一味地老師講授,可以采取師生互動的方式,某些教學內容也可以采用試著讓學生講授,老師指出不足的方式。總之,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方式,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提高課堂上的聽課效率。在課堂上盡量讓學生掌握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做到教師當堂傳授,學生當堂理解消化。3.課后布置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課后布置作業不應該僅僅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那些概念和純理論性的東西,應該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學生一個更大更廣闊的思維空間,例如:課后可以布置類似的問題,什么樣的建筑需要什么樣的建筑材料,現代高層建筑和大跨度結構需要高強輕質材料;化學工業廠房、港口工程、海洋工程等需要耐化學腐蝕材料;建筑物下部結構、地鐵和隧道工程等需要高抗滲防水材料;建筑節能需要高效保溫隔熱材料;嚴寒地區的工程需要高抗凍性材料;核工業發展需要防核輻射材料;為將建筑物裝修得更美觀,則需要各種絢麗多彩的裝飾材料,等等。這類的課后布置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也能讓學生理論聯系實踐,充分掌握《建筑材料》課程的內容。
第三,從教學的過程來講,也是學生學習好這門學科的重中之重,在這個過程中應該緊緊抓住所學的建筑材料方面的基礎知識,在建筑實踐的過程中具體應用,只有抓住了這個主題,才能讓學生把在學校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
總之,要想把這門課教好,同時讓學生學好,必須從學生、教師和教學過程三方面進行改革。其中調動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是學好這門課程的關鍵,教師的講授是學好這門課程的原動力,而教學過程的豐富多彩,是學好這門課程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畢萬利主編.建筑材料學習指導與練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1.
(一)學生選做大跨空間結構畢業設計的積極性不夠由于大跨空間結構畢業設計課題開設時間較短,學生對此課題難易程度的認識有偏差,在畢業設計選題階段,學生更易于選擇常規的混凝土框架結構和框剪結構畢業設計課題。為提高學生選做大跨空間結構畢業設計的積極性,對多屆畢業生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分析,現總結出學生不愿選做大跨空間結構畢業設計的主要原因如下:(1)與傳統的混凝土框架結構和框剪結構相比,學生直觀地認為大跨空間結構的建筑造型新穎、奇特,但其結構形式復雜、多樣,簡化力學分析模型困難,結構受力分析難度大,難以應用所學知識順利完成此類型的畢業設計。(2)由于大跨空間結構的鋼屋蓋需應用有限元設計軟件進行受力分析,此部分工作量難以在計算書和圖紙中反映出來,學生擔心最終計算書沒有完全反映出自己的工作量,影響最終答辯成績。(3)部分學生認為大跨空間結構畢業設計的主要工作是應用有限元軟件進行鋼屋蓋設計,而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的基礎理論知識沒有得到有效訓練。(4)學生認為大跨空間結構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較少,對以后工程實踐幫助不大。
(二)題目設置不當,難度及工作量過大或過小為使畢業設計選題與目前建筑業的發展趨勢結合,學院鼓勵畢業設計題目直接來源于設計院的工程實際,拿來“真題真做”。但是大跨空間結構類型的工程實踐一般為奧運場館、大型會展中心、劇院、機場航站樓等大型復雜建筑工程,若直接“真題真做”,作為本科生的畢業設計題目其難度及工作量過大。因此,實際的大跨空間結構畢業設計沒有從設計院拿來就“真題真做”,而是選擇性地刪掉一些設計內容,在此過程中若控制不當,將導致此類畢業設計題目的難度及工作量過大或過小。目前,大跨空間結構畢業設計內容多為大跨度鋼屋蓋的設計,結構形式為網架或網殼,主要設計內容包括建筑選型、結構選型、屋蓋(網架或網殼)構件設計、焊接空心球節點或螺栓球節點設計、支座節點設計。這類大跨空間結構畢業設計題目內容新、實踐應用廣、實用價值高,但是局限于結構設計、知識結構考察不夠全面、系統綜合性不強,且主要計算工作應用工程設計軟件完成,工作量難以在計算書和圖紙中反映出來。實際中,另一類大跨空間結構畢業設計刪掉的設計內容較少,接近于“真題真做”,但學生普遍反映此類畢業設計的難度和工作量過大。通過調查分析,得知:(1)由于大跨空間結構的建筑造型新穎、奇特,學生在建筑選型時耗費大量時間,且后期結構設計方案很難滿足前期選擇的建筑造型,因此,學生返工現象較為普遍,增大了畢業設計的工作量。(2)為滿足大跨空間結構建筑要求,學生偏向選用玻璃幕墻體系作為維護結構,但是學生對玻璃幕墻及其支撐鋼結構體系的設計較為陌生,此部分設計難度較大。(3)由于大跨空間結構的受力體系較為復雜,學生很難簡化出合理的力學分析模型。(4)學生普遍認為鋼柱腳的設計難度較大,尤其是對底板上加勁肋的計算方法理解困難。
(三)參考資料缺乏,學生自主查閱資料能力有限由于大跨空間結構畢業設計題目是近幾年新增的畢業設計題目,往屆學生的畢業設計成果相對較少。目前,學校圖書館及網絡資源中關于框架結構和框剪結構畢業設計的相關資料較多,而大跨空間結構畢業設計的參考資料匱乏。學院圖書館的規范及標準圖更新速度太慢,盡管學院加大了對圖書和資料的投入力度,但學生在畢業設計時總覺得可利用的設計規范及設計手冊較少,尤其是最近兩三年剛頒布的規范和規程。大跨空間結構設計不能局限于有限的教科書內容,需要學生自主查閱各種現行的建筑結構設計規范、設計手冊、標準圖集及其他工具書等。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遇到問題,學生首先想到詢問指導教師某個系數的取值,而不是系統地查閱相關規范條例的具體內容,也不深究其使用條件、使用范圍是否滿足設計題目的要求。在標準構件的選型上更是不問出處,拿來就用。大跨空間鋼結構的構造節點較多,其節點形式要和結構體系的計算模型相一致,學生在這方面的結合能力也較差。
(四)學生軟件應用能力欠缺為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計算機操作能力,學院提倡學生在手算基礎上利用計算軟件進行電算,鼓勵學生利用C語言或FORTRAN語言對部分計算進行編程,在計算中采用表格Excel進行重復計算以簡化計算過程。但從了解的情況看,學生平時雖有接觸常用的辦公軟件MicrosoftOffice、繪圖軟件AutoCAD、工程設計軟件3D3S等,但是沒有經過實際鍛煉,學生掌握得并不理想。很多學生把Office簡單認為就是打字,而Word中的排版、長文檔處理、公式符號輸入等都不熟悉,對Office中其他幾個軟件的了解更少。工程設計軟件采用的基本假定和計算方法與手算的基本假定和計算方法有所不同,但學生對此理解并不深刻。
(五)指導教師缺乏實際工程經驗大跨空間結構畢業設計的指導工作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以指導學生結構選型、屋蓋(網架或網殼)構件設計、焊接空心球節點或螺栓球節點設計、支座節點設計等工作。由于大跨空間構的屋蓋結構形態呈三維狀態,在荷載作用下具有三維受力特性,且構件呈空間工作狀態,在屋蓋結構計算部分需應用工程設計軟件(如3D3S軟件)。因此,大跨空間結構畢業設計還要求指導教師具有熟練應用工程設計軟件的能力。但是近年來高校不斷擴招并擴大教師隊伍,許多碩士、博士從學校畢業就直接進入了一線教學崗位,沒有經過工程實踐鍛煉和系統的崗前培訓,許多青年教師因缺少畢業設計的指導經驗和工程實踐經驗,在大跨空間結構畢業設計的題目設置、難度及工作量的控制方面都存在較大不足,直接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六)研究生復試、找工作等占用畢業設計時間畢業設計是大學生的最后一個教學環節,受到研究生復試或找工作的影響較為嚴重。部分優秀學生雖然重視,但精力有限,尤其是達到研究生復試分數線的學生,整日忙于面試、調劑等事情。部分學習認真成績良好的學生,到5月份才開始應付畢業設計,導致畢業設計毫無思路,且不熟悉辦公軟件、繪圖軟件、工程設計軟件,嚴重影響畢業設計質量。畢業設計期間,有些學生為了參加求職面試、公務員考試等,頻繁往返與學校、家和各用人單位。因此,學生的畢業設計成果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就不得不羅列的大量數據,繪制不算規范的設計圖紙,計算書表達也不夠完全和規范,畢業設計的質量無法保證。
二、大跨空間結構畢業設計的改進措施
(一)大跨空間結構理論教學方面為提高大跨空間結構畢業設計質量,學院現已開設《空間結構》等相關課程,但課時有限,因此要求指導教師應深入研究教學大綱,熟悉培養目標,精選教學內容,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在理論教學過程中,一邊進行理論知識學習,同時還要安排學生參觀典型的大跨空間結構,實地講解鋼屋架(網架或網殼)、鋼柱、鋼梁、鋼支撐以及節點、柱腳、預埋件的連接構造形式,使學生對大跨空間結構的結構體系、構件類型、受力特征、截面形式、尺寸、材料等有進一步理解,對鋼結構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大跨空間結構的教學質量。
(二)合理設置題目的難度及工作量為了保證大跨空間結構畢業設計的質量,要求設置的題目應該是內容新穎、知識結構全面、工作任務圓滿、系統綜合性強、實踐應用廣、實用價值高。實踐證明,所有學生從接觸此類題目的任務書開始便目的明確、興趣濃厚、主動積極,為高質量完成畢業設計打下良好基礎。經過不懈探索,實踐出適合土木工程專業大跨空間結構畢業設計題目,此類畢業設計的結構體系如圖1所示,結構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大跨度鋼屋蓋的設計,結構形式為網架或網殼,主要設計內容包括網架或網殼結構選型、構件設計、焊接空心球節點或螺栓球節點設計、支座節點設計。此部分設計工作主要應用工程設計軟件完成,并輔以相應的手算校核,包括鋼構件強度及穩定驗算、螺栓球節點和支座節點設計復核。(2)鋼剛架的設計,此部分設計以手算為主,包括鋼柱、鋼梁、柱腳、梁柱節點設計。(3)混凝土框架設計。實際大跨空間結構下部多設置兩、三層的框架結構作為辦公區域,框架頂部設置鋼柱支撐上部網架、網殼結構,既能滿足建筑功能,又能節省建筑成本。此部分設計以手算為主,包括框架梁、框架柱、樓板、樓梯、基礎、雨篷、預埋件設計。
(三)加強畢業設計資料庫的建設高校普遍存在設計資料陳舊和數量不足的現象,尤其是大跨空間結構方面的設計資料更少。學校應增加投入力度,盡快更新規范和規程及標準圖集。隨著科技進步和網絡普及,資料庫的建設也應跟上時代的發展,可以嘗試在校園內建立一個畢業設計網站,收錄各種類型的畢業設計實例,建筑設計、施工及驗收規范,結構計算手冊和構造圖集等。此畢業設計網站可實現網絡資源共享,信息更新速度快,查閱方式比傳統方式便捷。
(四)完善指導教師分組制度根據專業方向、新老教師搭配、自愿組合等原則,建立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小組,每組推薦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作為小組負責人。小組負責人組織本組成員對年輕教師進行崗位培訓,拓寬年輕教師的思路,提高其指導水平,適時地邀請一些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專家舉行講座。定期考核年輕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建立長期有效的監督處理機制。
(五)強化過程管理,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設計的效果、質量與指導教師采取的管理、指導密切相關。指導教師應定期檢查學生畢業設計的進度和質量,特別要做好開題報告、中期進度檢查和答辯前的檢查工作。在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指導教師要啟發學生的思路,采取討論式、探討式的教學方法。當學生面對問題時,提倡學生自己查閱資料,自己解決問題,并鼓勵學生在畢業設計中運用新技術、新材料,進行多種結構方案的比較,建立優化設計的概念,培養學生自我發展能力,為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關鍵詞:建筑結構施工混凝土結構建議
前言
建筑結構一般是指在建筑物中,由建筑材料做成用來承受各種荷載,起骨架支撐作用的空間受力體系。根據使用建筑材料的不同,建筑結構可以分為可分為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輕型鋼結構、木結構和組合結構等。本文分析了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易出現的質量問題,并對其施工質量控制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混凝土結構的施工
混凝土一般是指以砂、石作骨料,水泥作膠凝材料,與水(加或不加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成型、養護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具有抗壓強度高和耐久性好的特點,廣泛應用于建筑行業中。但是在建筑物的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混凝土出現裂縫等質量問題。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主要是由于水泥的質量、骨料的選擇和施工會的護理養護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在混凝土結構的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對其施工質量的控制。
(1)要控制水泥和骨料的質量。應根據不同的建筑和建筑的不同部位,選擇合適的水泥品種和水泥標號。在水泥進場時要檢查水泥的包裝標志是否齊全,是否有受潮結塊等質量問題,對符合要求的水泥,還要進行抽樣檢查,待檢驗項目全部合格后才能進行施工。施工用的骨料必須滿足混凝土對骨料的各種質量要求,建筑用砂應控制其中泥和有機物的含量,在儲存時選擇高程合適、儲量大、場地開闊、具有防洪功能的儲料場。
(2)要設計合理的混凝土配比。如果混凝土中的水量小,則水泥漿的數量不能完全包裹骨料的表面,會使混凝土的保水性和粘聚性不夠,影響混凝土的質量;當用水量過多時,混凝土會出現流漿、離析和分層的現象,同樣會降低混凝度的質量。還要控制水泥和骨料的配合比,控制骨料的含水率和含泥率。一般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其強度,有時會在混凝土中添加各種外加劑。混凝土的配合比一般是在實驗室中完成的。
(3)運輸和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控制好混凝土從攪拌卸料到澆筑完畢的時間,如果需要運輸,應采用罐裝車運輸,在運輸的過程中應緩慢攪拌,防止混凝土凝固,保持混凝土的均勻性。在進行混凝土的施工時,當傾倒高度超過2米時,應使用溜槽或串筒。進行大體積的混凝土澆筑時,應分層進行澆筑和振蕩。混凝土的振蕩應按照施工技術采用振動棒進行。在進行墻、樁等豎向結構的澆筑時,底部應先預墊50-100mm的水泥泥漿,澆筑墻體洞口時,振動棒應距洞邊300mm以上,并從兩側同時振搗,防止洞口變形。混凝土不能連續澆筑施工完畢時,應留置合適的施工縫。
二、砌體結構的施工
砌體結構是用磚砌體、石砌體和砌塊砌體等建造而成的基礎、墻身或其他的建筑結構。砌體結構的施工是一個復雜的施工過程,包括砂漿制備,材料運輸,搭設腳手架,及砌體砌筑等施工過程,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如果質量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砌體的質量問題,進而影響整個房屋的質量和使用功能。砌體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主要有游丁走縫,墻面灰縫不平直,外墻磚砌體滲漏,砌體留搓接搓錯誤,砌體裂縫等,這主要是由于材料選配不當、未按操作規程施工、構件受壓破壞和霜凍等環境因素造成的。因此要注意控制砌體的施工質量。
(1)施工前的質量控制。要審查設計單位的資格,核查承包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審查分包單位的資格等,確定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具有合格的設計和施工資格。檢查進場的主要施工設備是否合格。對進場的磚、石和砌塊、砂漿等材料進行質量檢查,使其各項性能符合國標的相關規定。
(2)砌筑施工時的質量控制。砌筑前應將墻的軸線、邊線、門窗洞口位置線彈好,校正標高,并且在墻身轉角和某些交接處立好皮數桿,以便控制墻體的尺寸。實心磚墻砌體宜采用一順一丁,梅花丁或三順一丁法,并遵守上下錯縫、內外搭接、砂漿飽滿的原則,操作時宜采用“一鏟灰、一塊磚、一揉擠”的“三一法”砌筑。磚柱、磚墻均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砌筑時嚴格按構造要求進行。墻體轉角處嚴禁留直槎,墻體轉角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不能同時砌筑時應砌成斜槎,斜槎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三分之二。
三、鋼結構的施工
鋼結構是以鋼材制作為主的結構,由于具有強度高、重量輕、結構抗震性能好、材料塑性和韌性好、施工快、造型美觀等優點,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總起來說,鋼結構工程的施工技術還是比較復雜,質量標準要求嚴格,因此在施工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出現質量問題。
施工過程中常出現的質量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鋼結構尤其是輕型鋼結構的焊接過程中容易引起焊接變形。原因主要由輕型鋼焊接拼接時,焊縫漏裝引熄弧板,造成焊縫不飽滿,邊緣與母材不平;柱腳、牛腿的焊腳尺寸不符合圖紙規定;焊接施工質量差,焊縫不直,出現咬邊現象。
(2)切割的鋼材邊緣不齊,粗糙度超標。因此在切割時要在鋼材上彈線,采用合適的切割速度,切割后對邊緣就行打磨。
(3)螺栓的安裝過程中經常出現螺栓未擰緊,露牙不足,出現漏擰,螺栓摩擦面的防護紙未撕掉,沒有涂防腐漆等質量。這些主要是施工技術人員未按施工規范進行施工,疏忽大意造成的,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加以注意。
(4)鋼結構的除銹和涂漆處理沒有達到要求,出現油漆脫落,漆膜厚度不均勻,出現流掛現象。
(5)鋼結構構件的搬運和堆放過程中無序放置,隨意卸車,甚至讓構件埋入泥堆水溝中,造成構件變形、碰傷和污染。
鋼結構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主要是由于施工技術人員缺乏質量控制的觀念,未完全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施工,監理部門監督不到位等因素造成的,因此應針對上述相關因素進行質量控制:
(1)施工前的質量控制。要建立健全各項施工質量管理的規章制度,完善管理體系,要嚴格按照國家和地方施工質量驗收標準所規定的質量驗收責任、程序和驗收方法進行驗收;通過典型案例宣傳、實例剖析等方式加強從業人員的崗位培訓和宣傳力度,增強其責任心;監理單位的項目監理機構應針對工程特點將易發生質量問題的環節為質量控制的重點,納入監理規劃或監理實施細則,并在施工中進行重點控制。
(2)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首先要加強原材料、構件的檢查驗收,嚴把材料、構件的質量關。進場的構件、材料,施工單位要及時報驗,檢查構件、材料合格證及各種復驗報告。鋼結構基礎工程一般都采用混凝士獨立柱基礎,施工過程中因符合《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的要求。制作安裝橫板時,單個螺栓間間距及高低控制在允許的偏差范圍內。柱、梁安裝時,要檢查柱底板下的墊鐵是否墊實、墊平,柱是否垂直和有無位移,主次梁的垂直度和側向彎曲矢高,還要檢查鋼結構主體結構的垂直度和整體平面彎曲等。普通螺栓連接時,每個螺栓一端不得墊2個以上墊片,螺栓擰緊后外露螺紋不得少于2個螺距,螺栓孔不得用氣割擴孔;高強螺栓的摩擦面需進行噴砂處理,高強螺栓應自由穿入,不得敲打和擴孔。鋼結構焊接時,要對焊條進行檢查,焊縫表面不得有裂紋和焊瘤,焊縫不得出現咬邊、氣孔和夾渣等質量問題。涂刷之前應對鋼結構進行處理,構件表面不得有焊渣、油污、水和毛刺等異物,涂刷遍數和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四、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結構設計的目的便是花盡可能少的錢,做最安全、適用的建筑,這就要求結構設計時對材料的選用要合理,利用要充分。要根據結構構件的不同受力特點、工作環境和材料的力學性能特點,選用合適的建筑材料。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以受壓為主的柱子,就要充分發揮鋼筋混凝土材料中混凝土抗壓性能好的特點,盡可能采用高標號混凝土,不但可以減小構件截面,增加使用空間,還能減輕結構自重。梁板以受彎為主,可采用高強度鋼筋,以減少鋼筋用量,同時要注意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與混凝土強度的匹配,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材料的性能。
對于高層建筑的結構轉換層和受力復雜的結點部位以及大跨度結構,可采用型鋼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或鋼結構等,以達到適用、安全、經濟的目的。實際工程中,因材料選擇不當造成浪費的情況很多。比如,經常出現的鋼筋混凝土現澆板中混凝土標號過高的現象,不僅高標號的混凝土不能充分發揮其強度作用,而且為抵抗高強混凝土較大的收縮變形和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板中鋼筋的配筋量也隨之增加,從而導致工程造價的提高。
關鍵詞;建筑施工、技術發展方向現狀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建筑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建成了一大批設計新穎,技術難度高的建筑物,取得了一些列顯著的成績,充分顯示的我國建筑技術的進步與實力。超高層建筑結構與新型鋼結構建筑的發展就是很好的例子。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將有利于我國工程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一、基礎工程施工技術
1 樁基技術的現狀及發展
混凝土灌注樁技術發展比較快,適用于任何土層、承載力大、對周圍環境影響小等是其主要的特點,目前已施工的混凝土灌注樁樁徑達3 米、孔深可以到104 米。在灌注樁施工中,國內還對后壓漿技術進行了研究應用,采用后壓漿技術后,可減少樁體積40%,有效的降低了生產成本。
(1)沉管灌注樁技術
在對沉管灌注樁進行振動、錘擊基礎上,對一些新工藝的沉管樁、沉管擴底樁、直徑500 毫米以上的大直徑沉管樁等等新樁型進行了研究。逐步擴大了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應用范圍,對由于起吊不當、偏打、打樁應力過高、擠土、超靜水壓力等原因而產生的施工裂縫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決措施。
(2)挖孔樁技術
挖孔樁施工技術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可以挖的直徑達到3.4 米,超大直徑挖孔樁擴大頭直徑能夠達到6 米。在一些復雜的地質條件下,還出現了施工深度能夠達到60 米的超深人工挖孔樁。
(3)大直徑鋼管樁技術
在建筑物密集地區高層建筑中應用此技術比較多,有利于防止擠土樁沉樁時對周圍環境
產生重要的影響,目前這一技術也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4)CFG 樁復合地基技術
CFG 樁復合地基是一種采用長螺旋鉆成孔管內泵壓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樁間土和褥墊層組成的一種新型的復合地基形式,適用于飽和及非飽和的粉土、粘性土、砂土以及淤泥質土等多種地質條件。在相同的條件下,CFG 樁復合地基的綜合造價,僅為灌注樁的一半以上。
(5)樁檢測施工技術
成孔后檢測和成樁后檢測是樁檢測施工技術的兩項主要的內容。后者主要是進行動力方面的檢測,目前,我國樁基動力檢測的軟硬件系統逐漸的與國際水平相靠攏。已編制了相關的樁基低應變動力檢測規程以及高應變動力試樁規程等,對樁的檢測和驗收將會產生重要的指導作用。
2 深基坑支護技術的現狀及發展
為了適應不同的坑深以及滿足環境保護要求,深基坑支護技術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土釘墻
費用低、施工方便是其主要的特點,比較適合深度不超過15m 的、對周圍環境保護沒有十分嚴格要求的工程。因此,土釘墻和復合土釘墻近年來發展比較迅速,在軟土地區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運用。
(2)地下連續墻
比較適合基坑較深、環境保護要求嚴格的深基坑施工工程。近年來在一些大城市的建筑施工中,對此技術的使用比較的普遍。在施工過程中,要采取實施可拆式錨桿等特殊措施,與錨桿,降水,土方同步進行,以解決地下連續墻的錨固等問題。
預應力地下連續墻是一個新的發展趨勢,也得到了相關的研究與和應用。預應力地下連續墻
可以提高支護墻剛度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墻厚度可以減薄,同時內支撐的數量可以進行相應
的減少。由于曲線布筋在張拉后會產生相應的反拱作用,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支護墻
地的變形,支護墻裂縫少,從而提高了抗滲的性能。因此,在解決了設計以及施工工藝之后,
預應力地下連續墻會有不錯的發展趨勢。
(3)內支撐技術
目前,H 型鋼、鋼管、混凝土支撐等技術在我國都得到了一定的應用,按照基坑形狀,有對撐、角撐、桁(框)架式、圓環式等布置方式,在施工中可以將多種方式混合使用。圓環式支撐具有受力合理的特點,能為挖土提高較大的發展空間。對于一些深、大基坑土方的開挖,目前多采用反鏟挖土機下坑,以分層、分塊、對稱、限時的方式來進行,以減少時空效應對其的影響,防止支護墻發生變形。
(4)逆作法施工工藝
逆作法或者半逆作法具有有效地降低施工費用、加快整個工程地施工進度,還能較好地控制周圍環境地變形的優勢與特點,有多層地下室地深基坑工程中應用比較的廣泛。也可以應用于施工地鐵車站、高層建筑的多層地下室以及車站廣場人防工程等等。將此施工工藝在軟土地區應用,將可以有效解決中柱樁承載不足,防止中柱樁過多等問題。
二、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
我國建筑結構工程中應用最多的技術混凝土材料,對其生產、施工以及性能改進等各個方面的研究也比較充分。
1 預拌混凝土和混凝土泵送技術
(1)預拌混凝土技術
商品混凝土的應用數量和比例反映著一個國家的混凝土工業生產發展的水平。隨著預拌混凝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混凝土泵送技術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例如上海金茂大廈,泵送高度可以達到382.5 米,已經達到了世界的先進水平。
(2)混凝土外加劑技術
隨著商品混凝土產量的增大,極大地推動了混凝土外加劑(特別是各種減水劑)的發展。自流平混凝土、水下混凝土施工技術、噴射混凝土、商品混凝土以及泵送混凝土等都是這種技術廣泛應用的一種反映。
2 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技術
目前我國一些大城市已經能夠運用多種材料,像無機超細粉、粉煤灰等材料,超塑化劑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應用,都目前為止,已經掌握了配置1 00 米多高強混凝土的施工技術,并在國家大劇院工程中得到了應用。除此之外,一些特種的混凝土,例如纖維混凝土、水下
不分散混凝土也有著不錯的發展前景。
3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
我國在高層建筑的樁基承臺或者箱基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方面達到較高的水平。根據相關的了解,擬建的中央電視臺主樓工程就是一個很好的應用實例,也充分說明了我國施工技術水平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通常情況下,可以采取以下來措施保證大體積。
混凝土施工的質量:
(1)對進行混凝土進行試配。
(2)按照混凝土用量,對商品混凝土供應站、現場泵車、備用電源、混凝土罐車等進行合理的組織安排,以保證現場混凝土供應的連續性。
(3)混凝土適宜采用斜面推進、大斜面分層下料,分層振筑的方法。
(4)現場測溫設備應該采用“大體積混凝土溫度微機自動測試儀”,不斷適時的對混凝土
內外溫差進行監控。
4 預應力混凝土技術
隨著新Ⅲ級鋼筋和低松弛高強度鋼絞線的逐步推廣,以及開發研究的新型預應力錨夾具的廣泛應用,都為推廣預應力混凝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目前應用比較普遍的是大跨度預應力框架和高層建筑大開間的無粘結預應力樓板等,后者具有明顯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在能減少板厚、減低高度、減輕建筑物自重等。
5 模板工程施工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模板腳手架體系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豎向模板經歷了從小鋼模一鋼框竹膠合板到全鋼組合大模板的發展過程,組合鋼模板是目前市場的主流體系,木膠合板模板使用量也比較大。木膠合板模板和竹膠合板模板體系(歐美多采用鋁木結合)在國內的使用比較的普遍。全鋼大模板優點很多,具有拼縫少,施工過程中混凝土不容易漏漿;剛度比較大,構件不易變形、鼓肚;周轉的次數也比較多;模板表面平整光潔,成型質量好等等都是其優點的主要表現。
除此之外,模板腳手架技術、清水飾面混凝土施工技術、鋼結構安裝技術、建筑防水技術、建筑裝飾施工技術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這里不再一一討論。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的建筑技術逐步邁向新的臺階,并逐漸與國際接軌,建筑施工技術的發展前景是美好的,盡管如此,建筑行業還是要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努力開拓技術新領域,積極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技術經驗,不斷實現我國建筑技術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閔旺榮.論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J].科技風,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