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病理學學習心得范文

        病理學學習心得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病理學學習心得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病理學學習心得

        第1篇:病理學學習心得范文

        1網絡課程教學的特點及網絡教學設計的依據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學設計大部分都以教師為中心。由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學過程較單一,以講授為主。而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知識應該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建構的方式獲得的[1]。在當下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網絡設備逐漸普及的條件下,基于網絡課程的學習,可以提供一個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地點,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同時又能夠隨時完成教師、同學互動交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2]。通過網絡課程的教學,可以強調學習過程的主動意義的建構,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更加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習環境的設計[3]。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為網絡課程的實施提供了理論基礎,網絡課程的實施也正是實現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一種理想手段[2]。

        2《病案信息管理學》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

        作者通過對《病案信息管理學》網絡課程的實施以及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實踐,對網絡課程的教學設置進行探討,希望通過完善網絡課程教學,實現推進病案信息網絡教育的發展。對本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了系統分析,確定教學策略。結合課程不同章節特點,選擇多種教學效果評價方法。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更加靈活多樣。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包括了多方面,如學習的目標,學習內容的交互性,師生間的交流與協作,媒體形式的選擇,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課后的練習與反饋,綜合評價等方面[4]。現就幾個主要方面進行討論。

        2.1明確網絡課程的教學目標

        《病案信息管理學》的學習對象為醫學院校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學生,是衛生信息管理類課程中較有特色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探索更適合交叉專業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是本專業教學改革中的重點內容[5]。《病案信息管理學》的學習對象是已經具備了基礎醫學基礎、臨床醫學、管理學基礎、衛生統計學、計算機基礎等專業知識的學生。教學設計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結構來確定學習目標,充分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的特點。網絡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能夠正確掌握病案信息管理的技術與方法,國際疾病分類和手術操作分類標準,病案統計方法,病案信息的質量控制;熟悉病案信息管理組織部門結構,病案與隨診、病案與醫療保險,病案與相關法律法規等內容;了解病案信息管理過程中的現代化技術的應用和未來發展趨勢。《病案信息管理學》是衛生信息管理學科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學目標是依據人民衛生出版社十二五規劃教材《病案信息學》為藍本,參照病案信息技術專業技術考試大綱,采用整體性教學目標設計方法完成。圍繞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網絡課程,貫徹于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中。

        2.2分析教學內容和選擇教學媒體

        網絡課程的教學,離不開多媒體教學設計,通過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多種信息有機結合而成[6]。在選擇教學媒體、教學互動設計、教學進度安排等方面都需考慮到傳統教學不同之處[7]。為了加深學生理解,在《病案信息管理學》網絡課程中,采用了大量病案科實際工作的照片、錄像等多媒體素材。以加深印象,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病案管理過程。教學內容開展網絡課程的主體部分,是學生學習信息的主要來源。在網絡課程的設計與應用過程中,教學內容組織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在網絡課程中每個單元教學內容都配有教學目標、章節學習提示、相關難點重點、課后推薦閱讀內容。在教學環節設計中,要充分利用網絡課程的視覺優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6]。學習環節難易適度,與病案管理實際工作保持一致。

        2.3創建自主交互的學習環境

        與傳統課堂相比,網絡課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8]。而建構性的學習過程強調的正是自主學習和情景創建。利用網絡技術,網絡課程能夠給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學習提供一個快捷、方便、高效的平臺。在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配置了教學大綱、電子教案,電子課件、病案科見習照片及相關資源,列出了每一章節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及課后作業及相關教學資源。學生根據不同需求來選擇學習的方式和學習內容,進行自主安排學習計劃。交互性是網絡課程最大的特點之一。體現在教學平臺、教師、學生三方多向的交流。通過互相之間的交流,努力使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最大化,學習效果達到最優。在網絡課程中,提供了提問、作業、課后討論等模塊,體現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

        2.4學習效果評價的設計

        學習效果的評價是網絡教學活動中,十分重要的環節,也是評價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8]。學習評價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必要反饋,具有導向調節激勵和鑒定作用[7],對教師、學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根據課程的特點,評價方式采用了作業評價、測試評價、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通過這種考核方式便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分析;便于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參與情況。在網絡課程的開展過程中,對各種測試結果的統計分類比傳統教學有明顯優勢[9],同時根據測試分數可直接展示知識點掌握情況,可以考察學生的學習態度、知識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學反饋,不斷完善教學。

        2.5網絡課程的應用效果和情況

        第2篇:病理學學習心得范文

        關鍵詞:老年肺心病;急性心肌缺血;臨床特征

        近幾年,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快,老年人口持續增多,各種疾病的發病率也隨之增高[1]。老年肺心病患者大多患者嚴重的基礎疾病,機體不具備良好的代償能力,病情很容易迅速發展,一些合并急性心肌缺血的患者由于發作前沒有典型的臨床癥狀,診斷時具有一定的難度,經常出現漏診、誤診等情況,沒有得到及時救治的患者存在死亡的危險,必須引起臨床重視。

        1 老年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缺血概述

        呼吸內科的常見疾病之一就是肺源性心臟病,簡稱為肺心病,其發病機理是因肺動脈或肺部胸廓的病變增加了肺循環阻力,造成右心室肥大與肺動脈高壓的心臟病,一些患者伴有右心衰竭。在人群中其發病率大約為0.47%。有關資料顯示,西北、華北、東北等高原地區的居民、長期吸煙者以及環境潮濕且日照不足的西南地區居民具有更高的發病率,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年齡越高其發病幾率也越大[2]。由于老年人機體免疫力差,常合并多種基礎疾病,受到病變影響其肺組織功能及結構可能出現異常,導致患者由于缺氧而產生大量紅細胞,增加血液粘稠度,出現心肌缺血。老年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缺血缺乏典型的臨床癥狀,如果沒有及時被確診并采取治療措施,患者很可能存在生命危險,所以必須熟練掌握其發病因素、臨床特征,為患者贏得治療時間,提高其生存率,改善預后效果。

        2 老年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缺血的臨床分析

        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缺血患者中包括男性152例,女性48例,男女比例為3.17:1;年齡62~84歲,平均(74.5±4.9)歲;患者肺心病的病程為7~18年,平均(12.7±2.4)年,基礎病變為肺塵埃沉著癥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8例,支氣管擴張28例,支氣管哮喘31例,間質性肺炎7例;既往病史:糖尿病史97例,冠心病史152例,高血壓病史124例;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休克、心律失常、壓迫感、無胸腹痛和胸悶等。

        入院后均接受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沒有T波倒置、低平現象,動態觀察酶學演變與心電圖,并未發現任何證據支持心肌梗死。患者血氣分析結果:Na+濃度為(137.2±4.5)mmol/L,K+濃度為(3.1±0.3)mmol/L,HCO3-濃度為(33.6±5.8)mmol/L,PaCO2為(60.8±6.6)mmHg,PaO2為(51.8±3.8)mmHg,pH 7.39~7.43.心肌酶學:肌鈣蛋白(7.3±4.5)ρg/ml,肌紅蛋白(56.8±14.7)ng/ml,α-羥丁酸脫氫酶(94.1±62.5)U/L,乳酸脫氫酶(185.7±66.4)U/L,肌酸激酶同工酶(15.8±4.7)U/L,肌酸激酶(177.3±23.8)U/L。老年肺心病患者存在肺功能障礙,不具備良好的心肺代償能力,受到呼吸道感染等因素的影響后,其肺功能障礙加重,并且可能因二氧化碳潴留、缺氧引起心率加快、劇烈咳嗽、情緒激動、呼吸困難和呼吸衰竭,造成缺氧加重或心肌供氧失衡,原本狹窄、硬化的冠狀動脈也會受到影響,使心肌缺氧缺血加重。

        3 老年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缺血的治療與預后分析

        目前治療老年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缺血的方法主要是分析患者的病情,有針對性地給予綜合治療措施,包括活血化瘀、擴張冠狀動脈、補鉀、祛痰、平喘、抗感染、呼吸興奮劑、呼吸機輔助呼吸、吸氧等。經過治療患者的pH值降低, Na+、K+濃度和PaO2含量上升,HCO3-濃度和PaCO2含量下降,心肌酶學指標均恢復正常。治療過程中患者的心電圖均顯示T波倒置,其中廣泛前壁132例,下壁68例,經過處理后恢復正常,病情好轉出院者191例,由于病情加重而死亡者9例,死亡率為4.5%。老年患者大多合并腎、肝、心疾病,吸收不良、攝入不足、食欲減退或者沒有正確應用機械通氣、糖皮質激素和利尿劑等均會造成機體混合性酸堿平衡紊亂[3]。細胞缺氧會促進機體釋放細胞凋亡因子,損傷外膜,使線粒體水腫,另外,因為ATP合成停止,氧化磷酸與呼吸鏈化解偶聯,均會損傷心肌細胞,導致心肌細胞壞死,處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其心肌缺氧、缺血癥狀也會因此惡化[4-5]。臨床上必須及時采取相關、適宜的藥物進行有效治療,控制感染、改善呼吸衰竭,緩解缺血、缺氧癥狀,促進患者康復。

        4 小結

        綜上所述,老年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缺血患者由于身體素質較差,大多存在多器官功能異常,診斷與治療時難度較大,而且難以獲得良好的預后效果[6]。臨床醫師必須密切觀察其臨床癥狀與心電圖,一旦確診應當積極控制感染,改善呼吸衰竭,糾正酸堿平衡,緩解缺血癥狀,科學給予機械通氣、堿性藥物、糖皮質激素與利尿劑,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健康,以防由于醫源因素導致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以防由于醫源性因素使患者病情加重,促進其盡快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 胡白瑜,汪愛云,李金禮,等. 老年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缺血12例臨床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34(08):82-83.

        [2] 郭軼琛,賈延平. 慢性肺心病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43例急診病例分析[J]. 中國臨床研究,2011,25(11):989-990.

        [3] Dolovich L R,Ginsberg J S,Douketis J D,et al.A meta-analysis com-paring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with unfractionated heparin in the 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J].Arch Intern Med,2000,160(2):181-188.

        [4] Chao YF,Chen YY,Wang KW,et al.Removal of oral secretion prior to position chang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forICU patients:A clinical controlled trial study [J].J Clin Nurs 2009,18(1):2228.

        第3篇:病理學學習心得范文

        【關鍵詞】 心血管疾病;綜合護理;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3)12-0234-02

        為了能夠了解綜合護理的方法與效果,文章將選取本院在2012年1月~2012年8月間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并隨機將其分為50例觀察組與50例對照組,詳細報告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2年1月~2012年8月間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并隨機將其分為50例觀察組與50例對照組。其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7例,年齡在49~80歲。選取標準:⑴患者的病程>6個月;⑵所有患者都并未接受過綜合護理;⑶患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⑶患者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給予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方式,給予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在護理前,需要選擇工作年限在3年以上的護理人員,并建立一個專門的護理干預小組,由專門的護理干預小組對患者進行護理與評估。

        1.2.1綜合護理

        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健康指導、心理干預、康復鍛煉、飲食指導、藥物指導。

        健康指導:護理人員應當根據不同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以及接受能力,為患者進行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詳細的對患者講解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相關因素、臨床的主要癥狀以及預防知識。并告知患者影響發病的原因,例如高鹽高脂的飲食習慣、肥胖、酗酒等等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對心血管疾病知識的認知度。

        心理干預: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進行溝通的時候,要用通俗、易懂、禮貌以及和藹的語言。仔細的分析患者的意圖,并多給與患者心理上的幫助與鼓勵,增強患者的信心,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并在最大程度上解決患者心理上的實際問題,降低其心理負擔。

        康復鍛煉:護理人員要合理的為患者設計訓練內容。在運動前首先需要對患者進行運動評估、運動監護以及急救準備,例如可建議患者進行有氧運動,有氧運動主要包括散步、慢跑、打太極拳、每周進行3~5次,一旦患者出現了胸悶、氣急的情況,就需要適當的減少運動的次數。

        飲食指導:需要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建議患者盡量的以清淡的飲食為主,多食用優質蛋白、纖維素高的蔬菜或是水果、并適當的補充魚油或是魚肉,預防動脈硬化的發生,在飲酒量上不能夠超過30ml/d,如會吸煙的患者應當的徹底戒煙。

        藥物指導:護理人員應當要正確的指導患者按照醫囑服藥,將藥物的作用、用藥時間、劑量以及藥物出現的不良反應向患者進行介紹。如患者的年齡比較大,記憶力消退,就需要將藥物的各項提示做成提示卡,幫助患者的服藥,避免錯服或是漏服的現象出現[1]。

        1.2.2常規護理

        ⑴測量患者的脈率、心律以及心率,并做好記錄;⑵給予呼吸困難的患者進行氧氣吸入;⑶建議出現水腫的患者限制攝水量;⑷病房要安靜、整潔;⑸為了避免壓瘡,需要對患者進行皮膚護理,并針對長期臥床的患者,鋪平其床鋪,并定期的翻身;⑹熟練的掌握心肺復蘇與心電圖的知識與處理原則。

        1.3觀察指標

        1.3.1自我效能表

        在為患者護理結束后,需要對患者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共有6項,每一項均采用1~10級的評分法,1分為完全沒有信心,10分表示完全有信心,分數越高,證明自我效能越高。

        1.3.2健康測量量表

        健康測量量表主要包括了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兩大方面。共分為6個項目,分別是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精力以及精神健康,每個項目中有10個小項,每一個小項為1~5分,分數越高,證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2]。

        1.4統計學分析

        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的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組間比較采用(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當P

        2 結果

        2.1自我效能

        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觀察組的自我效能為7.55±1.31,對照組的自我效能為5.87±1.21,兩組對比具有差異性,P

        2.2生活質量

        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觀察組的心理功能為79.8±5.57,生理職能為58.6±21.7,軀體疼痛為73.52±18.3,總體健康為56.8±14.3,精力為68.7±15.3,精神健康為58.34±11.3,明顯優于對照組的59.2±6.11、38.1±17.4、44.31±17.6、41.2±13.5、36.5±5.8,兩組對比具有差異性,P

        3 結論

        心血管疾病是一種典型的身心疾病,因為病程比較漫長,其不單單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影響,對于心血管知識掌握程度的高低、飲食、心理、情緒也會影響到心血管疾病。在本次臨床護理中,觀察組的臨床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具有差異性。這主要是體現在患者的自我效能與生活質量上。

        綜合護理是一套系統的護理干預模式,其主要是通過健康指導、心理干預、康復鍛煉、飲食指導以及藥物指導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從而改善預后的效果。通過結果可以了解到,綜合護理能夠有效的降低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的危險因素,降低心血管疾病所帶來的復發率與病死率,是值得在臨床護理上進行推廣的。

        參考文獻

        [1]楊磊.內科老年患者的綜合護理初探[J].中外醫療,2010,29(16):151-152.

        [2]胡英.內科老年患者的綜合護理初探[J].吉林醫學,2010,31(15):2323.

        [3]郭曉紅.淺談對心血管病患者的護理[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9

        第4篇:病理學學習心得范文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呼吸內科;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7-0054-02

        呼吸系統疾病為內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每一位醫學生必修的醫學內容。傳統的呼吸系統疾病教學通常從某一特定疾病的發病機制著眼,重點圍繞臨床表現展開,并進行診斷及鑒別診斷、治療及預后等知識的講授,授課過程中需綜合醫學基礎與臨床的多方面知識,是臨床醫學生理論學習中的重要階段,直接關系到醫學生臨床實踐過程中是否具有細膩的愛傷觀念、濃厚的求知欲望、嚴謹的治學作風、開闊的辯證思維等,為培養醫學生向臨床醫生過渡的關鍵環節。然而,一言堂模式的傳統教學方法存在著一些弊端,如單向灌輸為主、學生主觀能動性不足、課堂氣氛較沉悶、理論與實踐聯系不緊密等。為改善上述局面,我們嘗試在呼吸系統疾病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Case-based Teaching)最初于1870年由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Christopher C.Langdel1引入法學教育,后在西方的眾多高校廣為流傳。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引入案例教學法,逐步在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如醫學、法學等專業應用。臨床案例教學法是精選具有代表性的病例進行教學,使學生系統地理解掌握臨床醫學的知識,并掌握臨床醫學的基本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1]。我們根據呼吸系統疾病的特點,結合實際情況,初步嘗試將案例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結合,以期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并實現教學相長的目標。現將案例教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呼吸系統具有與外界相通的特點,由于煙草依賴、環境污染等諸多因素影響,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尤其是肺癌、氣流阻塞性疾病(包括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目前已成為嚴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呼吸內科與其他許多專業學科相比,病種繁多,學習內容具有普遍的實用性。肺部體格檢查為全身體格檢查中的重點與難點,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表現不僅可有咳嗽、咯血、胸悶等典型的表現,也可表現為納差、暈厥等非特異性癥狀。呼吸系統疾病與呼吸生理、病理生理及解剖學等基礎學科聯系密切,涉及血氣分析、呼吸功能檢測等較多抽象的理論基礎,不少疾病需結合現代影像學技術進行診治,學生往往反映學習難度較大,無法將大量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患者的臨床表現有效地結合起來,易造成基礎與臨床脫節的情況出現。案例教學的突出優勢為通過典型案例的引導,將基礎及臨床相關的知識整合至病例中,高情境性的案例教學使醫學生提前體驗了臨床醫生診治的過程,避免了單一的知識灌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繁雜枯燥的理論能通過典型病例的引入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醫學生臨床辯證診治的能力[2]。其次,案例教學的另一特點是增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間的協作。在實施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僅僅擔任知識的傳授者,更強調師生間的互動和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授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相互辯論、協作,溝通協作能力的培養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外,現代醫學迅速發展,學術界定期公布修訂后的疾病診治指南或專家共識,一些新的診治技術不斷地發現并運用,上述因素導致醫學教科書中的部分內容可能滯后于真實醫療的現狀。案例教學可適當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緊跟學術前沿,使醫學教學更好地與國際接軌。

        案例教學沒有統一的教材,教材的選擇具有很強的靈活性,這對授課教師教案的準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呼吸系統疾病教學過程中,筆者通過醫院信息化系統進行“肺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進行檢索,并分門別類進行篩選,剔除臨床表現不典型的病例,建立案例教學病例庫,所選擇學的病例需具有以下的特點:(1)臨床表現具有代表性。對照教學目標,選擇能反映教學內容的典型病例,在病例準備階段做到去粗取精,剔除臨床表現不典型的病例,有的放矢地開展案例教學。(2)具有臨床啟發意義。案例教學的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病例的討論中。所選擇的病例可以是診斷明確、治療有效的正面案例,也可能為臨床中漏診、誤診或者治療失敗的案例。舉個例子來說,在進行肺膿腫的教學章節中,在結束肺膿腫的理論講授后,我們選擇了一個老年病例進行討論:患者,老年男性,既往史個人史無特殊,因發熱胸痛一周入院。入院后查CT提示肺內空洞性改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提出問題:①可能的診斷是什么?多數學生回答:肺膿腫。接下來可以逐步引導學生圍繞肺膿腫這一診斷進行討論以下內容:②原發性還是繼發性?③需與其他哪些疾病進行鑒別診斷?④選擇那些檢查協助診治?通過氣管鏡檢查,我們發現患者右上葉支氣管開口處異物阻塞,取出后證實為義齒。該病例診斷為繼發性肺膿腫(氣管異物吸入)。接下來引導學生討論在異物取出后進行的治療原則(正確答案為抗感染治療)。然而,在正規抗感染治療后患者的臨床表現并沒有意料中理想。接下來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下一步的診治措施。該病例最終通過經皮肺穿刺活檢確診患者肺鱗癌晚期,所以最終完整的診斷為①肺鱗癌;②氣管異物吸入;③繼發性肺膿腫。在該病例的診治過程中,討論隨著病例的逐漸展開有峰回路轉之勢,討論涉及到內科學、診斷學、影像學等多學科的知識,鍛煉了學生融會貫通的能力,并且避免了照本宣科的灌輸,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有利于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求真務實的治學作風。(3)體現真實性。好的案例應該具有真實性。若為使用PPT進行教學,部分病史資料、影像學資料、實驗室檢查結果可使用截屏等手段直接由導入至教案中,增加案例的可信度。(4)尊重患者的權利。充分尊重患者的隱私權,避免透露不必要的個人信息。

        沒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便無法有效地開展案例教學,在開展案例教學前授課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相關的知識講授,并提前與學生溝通,介紹案例教學的方法,取得學生的認可并預先以思考題的形式進行課業布置,使學生充分地準備與思考后再進行案例教學的嘗試。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必須有計劃地設置好病案的編排、討論、解疑、理解、掌握等知識點[3]。對于典型病案的設置要按教材要求,緊緊圍繞教學大綱,并結合臨床進行。與海外留學生相比較,我國學生較為靦腆,不愿意在課堂上踴躍發言,極少積極主動地參與病例討論。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將學生分組,以組為單位進行組內討論后,推選一位代表進行發言或者進行組間辯論,這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冷場的局面發生。同時授課教師也要善于發現學習積極主動的學生,以點及面地活躍課堂氣氛,在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應使用鼓勵性的語言為主,循循善誘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臨床思維能力,提高他們參與討論的熱情。值得重視的一點是,授課教師須關注那些相對沉默的學生,必要時可進行提問,以點及面地盡可能給每位學生提供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

        醫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科學,由于同一種疾病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臨床表現,而不同病因的疾病卻可能表現得十分相似,故即便是典型的臨床病例,也很難完全體現出疾病診治的全貌。因此,案例教學無法取代傳統理論教學的地位,傳統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有助于構建疾病診治的基本框架,仍舊是醫學教育的主要方法,而案例教學可作為傳統教學方法的有益補充,有助于將醫學理論知識的學習與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為醫學生見習、實習階段打下基礎,值得在臨床教學中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田金娜,李建保.中醫兒科學案例教學法改革探析[J].中醫兒科雜志,2013,9(2):61-62.

        [2]徐忠,艾清龍.運用案例教學法提高神經內科碩士研究生的臨床思維能力[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3):524-526.

        第5篇:病理學學習心得范文

        [關鍵詞] 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藥

        [中圖分類號] R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6(c)-0089-02

        心血管疾病對人體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美國每年因心血管疾病導致死亡的人數約占全國死亡人數的一半以上[1]。伴隨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面對人口老齡化、過快的生活節奏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致使心血管、高血脂、心絞痛、冠心病以及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提升,已經成為威脅全球人類生命安全的重要殺手[2]。故如何科學、合理和安全的用藥,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大家需要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為探討心血管疾病的臨床用藥情況,回顧性分析2012年該院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用藥情況,對數據進行整理和統計,總結經驗和教訓,提高用藥質量和水平,為藥品管理提供參考,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進入該院的計算機系統,選取2012年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用藥情況,調出藥品名稱、編碼、規格、數量以及價格等數據,對數據進行整理和統計。將限定日劑量(DDD)作為標準,計算DDDs(總限定日劑量)值。一部分中成藥品以說明書作為參考,DDD值以《新編藥物學》第15版[3]作為參考。選用降序排序法將藥品的日平均DDDs值以及前十位藥品的價格列出,將其作為該院治療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藥的分析資料。

        1.2 方法

        統計和分析患者的性別、年齡、診斷結果以及住院天數等情況。統計和分析患者的用藥情況,例如:藥品名稱、用藥目的、用藥方法、用藥途徑、用藥劑量、用藥天數以及不良反應等。統計和分析DDD值(限定日劑量),翻閱《新編藥物學》、《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及國外資料等文獻中介紹的用藥劑量,與臨床醫師一道討論,最終確定DDD值。

        1.3 評定標準

        合理用藥的判定標準為采用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DUI(藥物利用指數)與DDD值,若DUI

        DUI=DDDs/用藥天數;

        其中,DDDs=用藥劑量/DDD值。

        2 結果

        2.1 分析2012年度治療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藥的情況

        表1 2012年度治療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藥的情況

        由表1可以看出,該院在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用藥方面具有較強的合理性,有部分用藥DUI>1,存在不合理情況,這與患者患有其他有關病癥或者出現并發癥等情況有關。

        2.2 分析2012年度前10位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品價格情況

        表2 2012年度前10位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品價格情況

        由表2可以看出,單硝酸異山梨醇脂與普伐他丁的使用價格分別排名第一、第二,溶栓類的藥品,例如:肝素和纖溶酶原激活劑也進入前十位,這與該院收治的重癥型血栓類患者較多有關聯。根據我國《基本醫療保險藥物目錄》的范圍,前10位藥品中,有7個屬于《基本醫療保險藥物目錄》的范圍內,有排名第一的單硝酸異山梨醇脂,第二的普伐他丁,第三的肝素,第五的葛根素,第六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第八的抑肽酶以及排名第九的辛伐他丁,日平均費用基本靠后,既經濟實用,又安全可靠。

        3 討論

        3.1 如何加強臨床用藥的科學合理

        3.1.1 健全用藥的規章制度,加強管理 ①要制定科學可行的規章制度,將患者的病情需要作為行醫準則;第二,要改革醫務體制;第三,要加強對醫藥機構的監管,避免暗箱操作。

        3.1.2 確定正確的人生觀 作為一名醫生,要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到實處,堅持“以人為本”,繼承和發揚“白求恩精神”[4]。充分認識到本職工作的崇高,為人類進步、社會和諧以及公眾健康服務,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強公民道教育和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并處處為病患著想,增強責任心,時刻提醒自己避免發生誤診,用實際行動來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

        3.1.3 提高醫生的整體素質 作為一名醫生,要擴大視野,研究和了解國內外醫藥學動態,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術。工作中應注重學習和掌握臨床用藥的合理、藥物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藥物配伍產生的變化等規律,有助于正確診斷和預防常見病和多發病,規范、科學和合理的使用各類藥物[5]。

        3.1.4 規范操作的同時進行正確的引導 藥劑的調配,必須使用清潔衛生的用具。調劑人員應具有較強的責任心,規范操作,并向患者講解合理用藥的常識,提高公眾的保健意識,告知患者藥品的使用方法、劑量、服藥時間以及注意事項等方面,盡量做到人性化服務,建立健全藥品使用信息和不良反應等方面的檔案,避免由于人為因素造成不合理用藥。

        綜上所述,由于心血管疾病的病因比較復雜,用藥劑量也在逐年增加,加上層出不窮的新型藥品,若使用不當便會降低治療效果,甚至會加重病情,引發更為嚴重的并發癥或者不良反應[6]。基層醫院新型藥品的更新以及治療經驗面臨很大的局限,這就要求筆者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不斷分析和總結經驗和教訓,充分學習和借鑒他人治療成功的措施,提高自身的合理用藥知識,多與患者交流和溝通,定期隨訪,保障治療心血管疾病用藥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 王錫惠,李芳. 阿卡波糖對糖耐量降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干預治療的臨床研究[J]. 當代醫學,2011(34):121.

        [2] 楊良東. 老年心血管系統疾病臨床合理用藥調查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25):136.

        [3] 薛亞英. 心血管內科臨床用藥常見問題及合理用藥分析[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3018.

        [4] 覃凈,黃天國,紀春英.17種治療心血管疾病藥物使用的調查與分析[J].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0(6):967.

        [5] 吳雅琴,齊宏亮. 心血管疾病相關藥物說明書分析與合理用藥[J]. 現代醫藥衛生,2009(10):1585.

        第6篇:病理學學習心得范文

        [關鍵詞] 缺血性心肌病;核素顯像

        中圖分類號:R542.2

        文獻標識 碼:B

        文章編號:1009-816X(2007)05-0324-02

        1969年Reftery等提出缺血性心肌病(ICM)的新概念[1];此前認為ICM是冠狀動脈 硬化引起缺血導致心臟的進行性增大和心力衰竭,僅是冠心病的一種類型,并非是真正的心 肌病。ICM與擴張性心肌病(DCM)有相似的臨床癥征,均有心臟擴大,左室收縮功能障礙以及 充血性心力衰竭,但兩者有不同病因、病程、治療及預后也有差異。現將我院2004年10月至 2006年10月22例ICM臨床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2例患者中男18例,女4例,年齡65~87(76.2±10.1)歲,22例均經Jud kin法行冠狀動脈造影證實有冠狀動脈病變,并排除先天性心臟病、瓣膜疾病、高血壓、酒 精性疾病、圍產期心肌病以及阿霉素等引起的心臟病變,所有病例經體檢、X線、以及心動 超聲檢查均有左心增大,并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其中NYHA Ⅱ級14例,Ⅲ-Ⅳ級8例。2 2例均常規行12導聯EKG檢查。

        1.2 方法:(1)22例超聲心動檢查按照美國心動超聲學會提出的標準,將左心室分為16個 節段,活動正常者為一級,活動減弱者為二級,無活動者為三級,活動失常(dyskinesia)者 為四級;并測左心室舒張收縮內徑。(2)22例采用彩色超聲儀(飛利浦)探頭頻率為7-11MHz, 檢查雙側頸動脈、頸動分叉部和頸內動脈近段,測量從內膜面向管腔突出斑塊的長徑和寬度 ,并測定內膜~中層的厚度(IMT)。(3)6例經99mTcMIBI(甲氧基異丁基異腈)單光子 發射型計算機斷層檢查將左室壁分為16個節段,當某個節段出現較正常的下降2個或以上的 色階變化且得到其他軸的證實,即判斷為該節段的分布異常共分4型:1、完全缺損(色階與 心腔一致) 2、均勻減低 3、不均勻減低 4、花斑樣(某階段在色階降低的背景下,有大于或 等于3個與正常心肌色階相同的斑塊)。

        2 結果

        本文22例常規12導聯心電圖示:前壁心肌梗死9例、間隔心肌梗死4例、下壁心肌梗死6例、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2例、非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2例;22例采取冠狀動脈造影示單支病變 7例、多支病變15例;22例心超檢查表現為室壁活動二級者10例,三級者8例,四級者4例,4 例NYHA3-4級者呈彌漫性室壁活動障礙;20例經動脈超聲檢查均有程度不等的斑塊;6例核素 心肌顯像中5例有較大的完全缺損,1例均勻減低,無不均勻減低或花斑樣缺損;7例出現心 衰,有3例有心律失常,1例發生心臟事件。

        3 討論

        缺血性心肌病通常認為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長期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彌漫性纖維化所致 ;但ICM也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心臟擴大。AMI后的左心腔容量擴大,梗死區與非梗 死區心肌長度均增加;發病兩周后心室造影即可表現左室舒張和收縮終末容積增大[2 ]。啟動此心室重構的原因有:(1)心肌細胞破裂;(2)細胞之間的間隙縮小;(3)梗死區 壞死細胞的牽張;(4)存活細胞的轉位(transposition)和再定向(reorientation)引起的 所 謂“滑脫”(slipping);其結果是室壁變薄心腔擴大[3];多次心梗更易發生ICM。

        ICM較DCM患者的心肌損傷更顯著,纖維化程度更高;因此核素心肌顯像出現較大的缺損(超 過左室外周徑的40%)時,對ICM的診斷價值更高。本文6例中5例有較大的完全缺損,1例均勻 減低,無不均勻減低或花斑樣缺損,后者則是DCM的特征性表現,提示核素心肌斷層顯像對 鑒別ICM和DCM有一定的價值[4]。

        近10年來,運動或藥物(雙密達莫或多巴酚丁胺)負荷心超(stress echo)被認為能反映冠狀 動脈病變及其范圍的高度特異的指標[5],ICM時心超可出現局部室壁活動減弱但 無 活動失常,而DCM則呈現彌漫性室壁活動障礙。當ICM伴EF明顯降低時,也可出現彌漫室壁 活動障礙[6],本文作心超檢查的22例表現為室壁活動二級者10例,三級者8例, 四級者4例,4例NYHA3-4級者呈彌漫性室壁活動障礙,與Vigina所見略同。

        ICM一般見于冠狀動脈多支病變,同時伴發頸動脈硬化。Androulakis等在22例ICM中,21例( 91.3%)伴有頸動脈斑塊;頸動脈斑塊預測ICM的敏感性為84.6%,特異性為89%[7] 。汪氏認為通過頸動脈超聲檢查可為冠心病的診斷提供依據,敏感性為84.6%,特異性75 . 3%,陽性預測為88.4%[8]。本文頸動脈超聲檢查的20例ICM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 斑塊為Androulakis和汪氏之說提供佐證。

        作者認為經冠脈造影證實的有病變,臨床有心臟增大和心功能不全者,在排除先天性心臟病 、瓣膜疾病、酒精性疾病以及阿霉素等引起的心臟病變后,都應考慮有ICM的可能。但應與D CM相鑒別,核素斷層心肌顯像、心動超聲、頸動脈超聲對鑒別有一定幫助。

        診斷ICM的重要性在于進一步經雙核素或正分子發射斷層檢查(PET)發現確有存活心肌后,行 PCI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或可挽救冬眠心肌;就此可使ICM的預后與DCM的預后將有明顯差 別。有存活心肌、尤其術前LVEF低下的AMI患者行PCI能明確改善心功能[9],ICM 想必亦然。

        參考文獻

        [1]Eftery EB,Banks DC, Oram's. Occlusive disease of the coronayt arter ties presenting as primary congestive cardiomyopaty[J].Lancet ,1969,2:1147-115 0.

        [2]Ckay RG,Pfeffer MA,Pasternak RC, et al.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m yocardial infarction: acorollary to infarct expansion[J].Circulation,1986,74: 693-702.

        [3]Flith BG,Dunnmon PN.Left ventricular dilatation and failure 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Pathophysiology and possible pharmacologic interventions[J].Cardio vasc Drug Therapy,1990,4:1363-1374.

        [4]李福綏,李偉,張瑞生,等.99mTc-MIBI心肌灌注斷層顯像鑒別診斷擴張型和 缺血性心肌病[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3,31:932-934.

        [5]Picano E.Stress echocardiogiaphy.From pathophysiological toy to diagnostic

        tool[J].Circulation,1992,85:1604-1612.

        [6]Vigina C, Russo A, DeRito V, et al. Regional wall motion analysis:by dobuta mine stres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ischemic and non-ischenic dilated cardiomyopa thy[J]. Am Heart J, 1996,13:1537-1543.

        [7]Andioulakis AE, Andrikopoulos DJ, Richter DJ. The role of carotid atheroscl e rosis i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schaemic and non-ischaemic cardiomyopathy[J] .Europ Heart J, 2000,21:919-926.

        第7篇:病理學學習心得范文

        【關鍵詞】優質護理;心腦血管疾病;臨床護理

        腦出血合并心肌梗死病情嚴重,發病緊急,患者常出現較高的致殘、致死率,及時積極對患者采取有效的救治及護理措施將有利于患者預后[1]。為此本院將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對腦出血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規性用藥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患者臨床護理效果讓人滿意,現對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腦出血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齡為51-78歲,平均年齡為(65.8±6.3)歲。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各3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給患者注射果糖二磷酸鈉等營養素,維持患者水電解質的平衡,同時給予患者靜脈注射蝮蛇杭栓酶,以達到控制患者腦部出血的目的。對于由于心肌梗死者,可適量注射5-10mg的嗎啡進行鎮痛,對于胸悶嚴重的患者應給予注射硝酸甘油,并密切觀察患者血壓的變化。

        1.3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均采用SPSS17.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值表示,其中P

        2護理措施

        2.1對照組護理對照組患者在置管前后分別對進行常規性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①術前心理護理:在手術前向患者解析手術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情況,減輕患者心理顧慮,同時應將手術的利弊告訴患者,讓患者自行選擇是否進行手術,對于同意手術的患者應讓其簽署手術同意書。②術后護理:術后嚴密觀察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腦出血、心肌梗死等癥狀緩解情況,并留意患者是否出現并發癥,如患者出現頭暈、嘔吐等癥狀時,患者則可能顱內血塊清除不夠干凈,應及時將情況反饋給醫生。

        2.2觀察組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護理的基礎上應用優質護理理念,具體護理措施如下:①微笑護理:患者入院時應微笑接待患者,讓患者及其家屬感到親切,同時應安排好患者完成常規性檢查。②舒適護理:每天為患者整理好房間,對病房進行整理,保持病房光線充足、同時應囑咐患者注意保暖;對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應協助其更換衣物。③日間護理:每天清晨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身體狀況以及夜間睡眠質量。④晚間護理:晚間對患者實施護理必需保持動作輕,盡量在患者入睡前安排好相應的檢查,讓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質量。⑤飲食指導:在患者住院期間,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積極為患者打飯,同時應做好飯菜的衛生管理工作,確保衛生健康。

        3結果

        3.1兩組患者治愈率對比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76.67%,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有統計學意義(P

        4討論

        腦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腦血管疾病中較為常見的,相關研究顯示,患者發病年齡通常在50-60歲的中老年患者中,其發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動脈粥樣硬化以及生活節奏緊張、工作壓力較大等因素引起的。由腦出血引起的心肌梗死所致的死亡通常是在6小時內發生,因此有效及時的搶救以及術后全面、科學的護理將有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在對心內科手術患者應用優質護理理想的護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手術不良反應率,提高患者滿意度,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金紅.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優化護理工作模式[J].中國實用醫藥,2011,12(2):487-488.

        第8篇:病理學學習心得范文

        關鍵詞: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藥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2-0019-02

        心血管疾病對人體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美國每年因心血管疾病導致死亡的人數約占全國死亡人數的一半以上[1]。伴隨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面對人口老齡化、過快的生活節奏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致使心血管、高血脂、心絞痛、冠心病以及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提升,已經成為威脅全球人類生命安全的重要殺手[2]。故如何科學、合理和安全的用藥,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大家需要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回顧性分析2012年我院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用藥情況,對數據進行整理和統計,總結治療效果達到最佳

        1.3評價標準。對本文所有患者的臨床結局進行分析與總結,并對患者的預后情況進行隨訪,痊愈為患者的癥狀完全消失、生活基本未收到影響;好轉為患者的癥狀好轉,生活存在少許影響;無效或死亡則為患者的癥狀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或最終導致死亡。對于存活的患者發放護理質量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三個階段,以調查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看法[11]。

        1.4統計學方法。對于本文的所有數據使用SPSS12.0軟件進行分析與計算,并錄入數據庫以便于日后查閱與分析。

        2結果

        2.1患者結局與預后情況。本文26例患者共24例存活,2例患者因病情過重而死亡,死亡率為7.7%。對患者的預后情況進行分析可得,存活的患者治療效果良好,預后情況較為樂觀,具體數據詳見表1。

        討論

        急性心力衰竭在臨床上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在對急性心力衰竭進行搶救的過程中,要求護士具備快速與靈敏的應變能力以及熟練的職業技能[12]。在配合醫生進行救治時,護理人員應當爭分奪秒、有條不紊,對于患者的生命體征與病情變化進行動態監測,發現任何情況即應立即報告醫生,并采取相應的處理[13]。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預后情況與早發現、早治療、早心電監護、早用藥以及早通氣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護理人員應該遵循上述原則,對患者進行及時處理[14]。

        根據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本文26例患者通過本院護理人員細心、科學、人性化的護理后,共24例患者存活,且恢復良好,2例患者由于病情過重死亡,死亡率為7.7%。對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進行調查可得,絕大多數患者對于護理工作非常滿意,總滿意率達88.5%,由此說明恰當的護理方式對于患者的健康以及護患關系的和諧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對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進行臨床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冷靜應對、熟練操作,對于患者的病情具有敏銳的洞察力[15],在拯救患者生命的前提下,給予患者關懷與照顧,使患者能夠逐漸恢復,也使得護患關系能夠和諧共處。參考文獻

        [1]楊健,楊躍進.急性心力衰竭的診斷和處理原則[J],中華心血管雜志,2006,11(34):1053

        [2]王玲潔,張鳳如.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療現狀[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06,33(1):18-21

        [3]劉曉麗,陳燕,周麗娟.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22):114

        [4]王洪波.急性左心力衰竭的急診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1,9(28):162-163

        [5]周海英.急性左心衰32例的護理[J],中國煤炭醫學工業雜志,2010,13(25):805

        [6]李曉東,孟月敏.急性心力衰竭護理體會[J],中華中西醫學雜志,2005,12(10):93-94

        [7]劉英,任志強.急性心力衰竭的護理體會[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6,19(1):1821

        [8]辛春麗,楊文靜,吳霞,等.老年人心力衰竭的護理要點[J],實用醫技雜志,2006,13(8):1371

        [9]張克芹.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及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8):1001-1002

        [10]鄭麗麗.58例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2):185-186

        [11]王秋,王玉,王偉,等.急性心力衰竭的護理[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2):158-160

        [12]海霞.30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臨床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163

        [13]容琪.微泵靜脈滴注硝普鈉治療心功能不全的護理[J],現代醫藥衛生,2005,21(10):2826

        第9篇:病理學學習心得范文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為孕產婦的常見并發癥,而妊娠高血壓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是妊娠高血壓疾病中的嚴重并發癥,亦是導致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該病發病急劇,且病情兇險,可嚴重地威脅著孕產婦的生命安全,故及時地進行診斷與正確的處理是搶救成功的關鍵。2008年2月~2012年3月收治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8例,探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情況,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8年2月~2012年3月收治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8例,均符合妊高征性心臟病診斷標準和早期心衰診斷標準2,3。年齡22~40歲,平均33.7±5.1歲;其中初產婦13例,經產婦15例,均為單胎;產檢16例,未產檢12例;發病孕周30~41周23例,產后3例。全部患者既往均無心臟病、高血壓及腎病史,均因妊娠而并發高血壓與心力衰竭。

        治療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硫酸鎂進行解痙治療,其中17例患者采用10~20mg酚妥拉明加入250ml 5%葡萄糖中,以0.2~0.5mg/分滴速滴入;另11例患者采用10~20mg硝酸甘油加入250ml 5%葡萄糖中以微量泵推注,根據患者的血壓每15分鐘調節滴速,同時緩慢靜推西地蘭0.4mg,2~4小時后重復用半量西地蘭。全部患者均采用廣譜抗生素進行預防感染。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1.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結果

        產婦情況:本研究28例患者中,行剖宮產25例(89.29%);陰道分娩2例(7.14%),均采用會陰側切;其中1例(3.57%)采用陰道吸引產助產。25例行剖宮產患者在抗心衰同時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進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其中2例患者產后5~12小時內再次出現心衰,后經搶救成功;2例行陰道分娩患者術后6小時均再次出現心衰,后經搶救成功。全部患者均無死亡。

        新生兒情況:結果顯示,由于1例胎兒死亡,故新生兒27例。結果顯示,新生兒Apgar's評分1分鐘>7分9例(32.14%),5分鐘10分;1分鐘4~7分15例(53.57%),5分鐘9分,10分鐘10分;1分鐘2~3分3例(10.72%),經搶救后5分鐘4~6分。新生兒的Apgar's評分比較,見表1。

        討論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午夜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日本A∨天堂 | 日本亚洲高清中文不卡专区 | 午夜拍国产精品福利 |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日本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