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當代音樂教育范文

        當代音樂教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當代音樂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當代音樂教育

        第1篇:當代音樂教育范文

        一柏拉圖的音樂教育觀念

        柏拉圖的音樂觀念深受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影響,后者認為音樂就是一個微觀的宇宙,其音響和節奏體系是受數學法則支配的。在畢達哥拉斯的時代,只有純音程才被認為是完美的協和音程,因為它們正好符合當時所認為的最簡單的數量比例關系。宇宙和諧的基礎是完美的數的比例,音樂因而成為四藝之一。柏拉圖繼承了前人關于宇宙和諧的觀點,但他的觀念并不局限于音樂藝術,而是擴展到社會人文領域,關注到人的和諧發展。在他看來,人需要構筑一個自我的精神世界,以達到內部的整體和諧。一個人只有達到內部和諧,才會滿足和寧靜,才會幸福。而實現這個目標的途徑,就是音樂。

        出于凈化靈魂的理想,柏拉圖主張對詩歌的調式進行挑選。他認為不同的調式與不同的情感相聯系,不同調式的使用可以影響人的道德情感。音樂的重要功能是為社會服務,而不僅僅是娛樂和享受。他對能夠進入理想城邦的樂器做了限制,抵制多弦樂器和多調樂器,不允許代表的長笛進到城邦里來。還覺得只有質樸的音樂文藝教育才能產生心靈方面的節制。

        柏拉圖認為,教育是對心智和倫理道德各方面進行快速的發展,是對未成年人向正確方向的指引。教育的使命在于使受教育者富有幸福必需的那種善的和智慧的生活,應當使靈魂看見善的理念。一個人只有精神上達到善的境界,才可能求真、求美。音樂是凈化心靈、教化品性的重要手段,因而可以培養接近善的理念的自覺性。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繼承了這一思想:一切技術、一切研究以及一切實踐和選擇都以某種善為目標。而這也正是今天音樂教育實踐哲學的源頭。古希臘的音樂觀體現在對音樂的社會功能的理解上,音樂的各種屬性調式、節奏、曲調、風格、音色以及表演方式等,都要服從于他所賦予音樂的社會功能,從而體現出其實踐品格。柏拉圖認為,被迫進行的學習是不能在心靈上生根的,教學要用做游戲的方法,你可以在游戲中充分地了解到每個兒童的天性。 每個公民都應該接受音樂教育,不應該提倡將技術上的卓越( technical excellence) 作為學習音樂的目標。音樂教育應當使每個人都受到音樂的熏陶,而不應成為競技的工具。在后來夸美紐斯、盧梭、裴斯泰洛齊、福祿貝爾等教育先驅的教育思想中,以及達爾克羅茲、奧爾夫、鈴木鎮一等音樂教育家所倡導的音樂教育體系中,都可以看到柏拉圖這些思想的光輝。柏拉圖認為,音樂教育的目的在于向靈魂灌輸節律與諧和,以發展良好的道德品格。通過音樂教育促進人的和諧發展,并最終達到鞏固國家統治和維護社會穩定的目的,美和善是不可分離的。通過音樂教育,情操得到陶冶,品質得以優化,最終促進個性的和諧發展。音樂并非感官刺激的藝術,而是理性享受,音樂教育應當是理性的教育,應該從培養人的理性精神出發,達到對美的愛。現代教育同樣強調通過審美教育培養學生體驗美、創造美、鑒賞美的能力。不同的是由于功利因素的影響,音樂教育往往異化為技術教育,這種對美的愛只在技術成熟以后才被提起。在古希臘,音樂、詩歌、舞蹈作為一個整體存在,因此音樂的教育實際上是綜合的文藝教育,是人的教育,音樂是這一文化載體的一部分。教育的主要功能是造就人的性格、文雅和毅力,音樂教育是為著教化人、滋養人而存在的,在人的和諧發展中具有奠基作用,是通往真、善、美的必由之路,在整個教育鏈條中至關重要。

        二音樂教育的當代語境

        語境,即語言環境,狹義上指書面語上下文所形成的言語環境,廣義是指言語表達時的具體環境,即言語所處的具體場合或者社會環境。本文所述當代語境即指后者。語境是事物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各種主客觀因素的集合。認清語境,方可認清自身在社會發展中應扮演的角色。音樂教育的語境既包括它所處的社會文化生態,也包括自身在發展過程中所呈現的各種現象。以下是筆者對當代音樂教育所處語境所做的剖析。

        ( 一) 人之失調

        早在19 世紀,席勒就認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經將人的感性沖動和理性沖動分裂開來,現代人在人性上是分裂的。我們處在一個崇尚物質和科技的時代。而這個時代對人性所造成的傷害也正在越來越清晰地顯現出來: 高速的工業化建設使當代人性和諧的力量趨向分裂。

        在當代,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社會經濟結構的深刻變革,社會物質生產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深刻的非物質危機。環顧我們周圍,人與自然關系的惡化、生存競爭加劇、主體身份喪失、道德失范等現象已經變得司空見慣,人與人的關系似乎與物質生產的進步背道而馳。國際化、信息化的步伐,顯然沒有與普通人的生活節奏協調一致。或許正是由于我們今天高度發達的文明成果掩蓋了人的本性,人們的靈魂已經被形形的價值觀裹挾,產生迷茫,已經無法轉身看到柏拉圖所說的那個身后的實在了。人們忙于追求時尚,以便跟上社會的快節奏。那種合乎自然人性的教育理想,仿佛是空中樓閣,一旦付諸實際中就失去了本來面目。

        ( 二) 娛樂化生態

        與柏拉圖強調通過音樂教育培育和諧、理性、節制的觀念相反的是,現代人在電視、互聯網等現代傳媒的帶領下,已經走得越來越遠了。伴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電子音像、數碼設備的層出不窮,人們更多的是以娛樂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就音樂所處的社會環境來講,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成為音樂的消費者而不是音樂的積極參與者。尼爾波茲曼在其所著《娛樂至死》一書中指出: 現實社會( 書中指美國) 的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的成為娛樂的附庸。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音樂作為上層建筑,受到經濟基礎的左右。今天的學校音樂教育生態得益于科技的力量。IT 產業的蓬勃發展,使任何想聽的音樂都變得唾手可得。學生所擁有的音樂比學校音樂課程所提供的多得多。社會音樂產品( 主要是流行音樂) 強化了年輕人的感性體驗和情感宣泄的需要,并且,這一現象已經延伸到學校音樂教育當中。音樂在道德情感方面的游移性,使今天的學校音樂教育面對更為復雜的外部生態。

        19 世紀,英國教育家斯賓塞制訂了以科學知識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在斯賓塞看來,藝術( 包括繪畫、雕刻、音樂、詩歌等) 只是為了閑暇時間休息和娛樂,音樂在教育中只充當敲敲邊鼓的角色。斯賓塞的科學教育思想代表了當時社會生產力和科學發展的方向,也為后來文理偏科埋下了伏筆。同時代的英國自然科學家和教育家赫胥黎敏銳地看到了這一偏向的弊端,他針鋒相對地指出: 單純的科學教育確實與單純的人文教育一樣,將會造成理智的扭曲。而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則警告說文化生活的娛樂化將會導致文化精神枯萎。事實卻是,斯賓塞的科學教育思想在教育實踐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波茲曼的告誡也開始隨著電視等傳媒的普及而顯現出來。當音樂的娛樂功能得到過度發揮的時候,他對于人的理性精神的喚起就顯得異常脆弱了。

        ( 三) 技術化、工具化

        縱觀古今教育的發展歷程,從柏拉圖的教育思想到斯賓塞的課程體系,是一條由綜合人文素養培養向學科不斷細分的道路。所謂科學,實際上是分科而學,反映在教育領域,就是今天分科而教的局面。隨著歷史演進,文化教育逐漸被科學教育所取代,這一趨勢促進了專業知識的系統深入發展,但學科本位的傾向也帶來對人文精神的日益忽視。在音樂教學上,則表現為技術上的卓越成為音樂學科所追求的首要目標,而將健康人格的培養拋在了腦后。中國音樂學院謝嘉幸教授不無痛心地說: 作為人格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音樂教育,在經歷了一個世紀以來西方現代分科教育的肢解之后,在21 世紀的網絡時代,還有著進一步被撕碎的可能。與音樂教育外部生態的娛樂化相對的另一個眾所周知的現象,是學校音樂教育的專業化確切地說,是技術化工具化。這一問題的最初表現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興起的考級熱,大批的兒童出于這樣那樣的原因走上音樂學習之路。他們當中不乏有佼佼者,例如近幾年在國際大賽獲獎的青年演奏家和歌唱家,但更多的兒童在拿到期望中的考級證書之后就將音樂束之高閣了。技能培訓式的音樂學習沒有帶來人生的完美,而是給了他們一個痛苦的童年。在家長望子成龍的強烈功利目標的驅使下,胡蘿卜加大棒式的音樂教學早已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社會現象。

        美 國音樂教育家貝內特雷默善于尊重不同文化身份和聽取不同意見。盡管如此,他還是覺得中國學校音樂教育幾乎完全重在培養一套狹隘的表演、聽力和記譜技能。依靠死記硬背、練習、模仿、重復和按部就班的習慣養成來獲得某項與音樂有關的技能。對此,筆者在觀摩某器樂教學大師班時,就感受頗深: 許多學員擁有很好的演奏技術,但是普遍缺乏音樂感,他們是按照音符來演奏,而不是按音樂來演奏的。雖然手指跑動很快,但感受不到音樂的活力與魅力。在一些現代作品音樂會上,這一點似乎更為明顯。音樂畢竟是由人來聽的,如果音樂創作僅僅滿足于各種新潮技法,音樂又何以為音樂?

        音樂變成了技術,音樂的教育變成了技術培訓,這固然有一些歷史原因,在培養學生廣泛、深刻、音樂性的理解方面,我們的教學的確做得不夠好。加上音樂學習者的一些非音樂目的,在很表層、很強烈的方面,這是對演奏、演唱技術的宣示而不是通過音樂對人文精神的張揚。除此之外,強調音樂教育的技術性,可能與音樂教育者試圖證實自身在學校教育鏈條中的學科合理性也有一定關系,而這又與社會音樂考級不謀而合,因為這樣能以某種可見的、可量化的數據體現自身的價值進而提升音樂學科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其結果是音樂與其他高考科目一樣,也在為分數而努力。以分數為目的,很難造就健全的人。以技術為目標的音樂教育更是如此,因為這使音樂與心靈分離,更甚者,感性與理性不相容,從而偏離了它的本來目的。綜上所述,社會生產關系的變革、文化生態的娛樂化以及功利性目標的干擾等因素,都在影響著學校音樂教學,它會使人們對音樂教育的本質認識發生偏差,教學目標變得模糊不清,教學行為走向混亂。

        三音樂教育的人文回歸

        人類社會的發展,終歸不能使人脫離自然的屬性,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發展都應以人的發展為本,教育也同樣如此。工業社會產能的高度分化,導致人的道德與智慧、感性與理性的分離。工具化的音樂技能教育亦會將音樂教育拖入本末倒置的泥潭。今天的人們包裹在高度發達的現代文明之中,科技的力量正在削弱我們作為人的意識。無論是娛樂至死的物種還是淪為知識和理性的奴隸,都不能使我們達到幸福的彼岸。正因為如此,音樂教育要撥開現代文明的迷霧,讓音樂帶我們返璞歸真。音樂教育要回到人文教育的軌道,在促進人的人性回歸與和諧發展方面發揮獨特作用。

        人文,即人文學科和人文素養,前者包括文學、藝術、歷史、法學、政治、經濟等領域,后者則是人文科學所應體現和塑造的人的精神及內在品質。音樂教育的人文回歸,是指音樂教育要回歸到以涵養人性、促進內在和諧和整體發展為目的的人學軌道。這一觀點是以柏拉圖的身心即善且美的教育思想為基礎的,但又在此基礎上略作闡發,使之既能汲取古人思想的有益養分,又可以契合當代語境下音樂教育發展的現實需要。

        ( 一) 美善合一

        柏拉圖的和諧理想,其實就是要整體發展。一個人只有各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整個身心才會協調起來。柏拉圖重視人格培養的重要性: 一個聰明人如果品格不好,會變成無用而有害的畸形人。可見,他是希望教育要促進靈魂與視力整體發展的。

        人格是人的社會自我。人格養成、身體健康應是教育始終不變的基本訴求。柏拉圖將人的心智和體質的訓練看作是整個教育的基礎。他相信通過音樂的教育,可以使人性得到改造。孔子所謂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說明在音樂的環境中,人格才能得以完善。柏拉圖通過音樂教育促進身心和諧的理論與孔子時代的樂教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反映出東西方在人性塑造方面的一些共通性。在柏拉圖之后,亞里士多德的實踐哲學、席勒的美育理論以及達爾克羅茲、奧爾夫等人的音樂教育體系都在致力于通過音樂教育實現人的物質與精神、感性與理性的和諧統一。在中國近現代,教育家也認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具有完全人格的個人,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諧發展的教育方針。他的以美育代宗教說,是希望藝術能夠替代宗教的世俗救贖功能,從而使人內心平靜與安寧,這種精神的自足也體現在柏拉圖的和諧音樂教育思想當中。在當代,美國音樂教育家貝內特雷默和戴維埃利奧特( David J. Elliott) 都提出音樂教育要致力于人的完整性。而加拿大音樂哲學家韋恩鮑曼則呼吁音樂教育不能失去其固有的倫理道德意義。藝術及藝術教育的問題,終歸還是做人的問題這是所有人文學科的最終歸宿。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要通過音樂對人的情感、人格、趣味施加潛移默化的影響,體現人格培養的學科本質。音樂教育的輔德功能按照這種將音樂的形式本體和精神內涵割裂開來的說法,自古就有,未來也不會例外。今天提倡以審美為核心的課程基本理念,其實已經包括了音樂藝術在形式、韻律、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價值和功用。音樂本身就是人的自然性情的載體,是人類情感的自然流露。好的音樂必然是引人向善的,本身不存在要不要道德說教的問題。音樂教育者或許可以出于特定的教學目標決定孰輕孰重。但在關注音樂本體的同時,不要簡單否定音樂對人的情感、品質的影響力和倫理教化作用,不把音樂簡單地當作審美的對象。應該將音樂的形式本體與道德倫理意義看作是辯證的統一體,否則就會陷入審美與實踐二元對立的歧途。

        美、善本為一家。培養完整的人,首先要做到人格的和諧發展,這就要求音樂的審美功能和教化功能的辯證統一,即: 美善合一。通過音樂的教育,不僅形成對藝術美的體驗、鑒賞、創造能力,還可以激發愛的情懷、培養集體協作的能力,使人身心愉悅,積極向上,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 二) 技藝相和

        不可否認,音樂教育,技術訓練是重要的一方面。音樂發展到今天,積累了豐碩的成果。音樂表演技能的進步為音樂藝術表現力帶來更多可能性。從藝術接受的角度講,參與式學習可使學習者獲得局內與局外的不同體驗。音樂表演實踐是體驗、創造音樂藝術美的最佳途徑,演奏演唱技能的學習必不可少。需要注意的是要處理好技能與藝術表現的關系。在現實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音樂學習往往導致學習者認知與情感的分裂,從而忽略了音樂的內涵,忽略了整體的藝術表現能力。音樂的學習,技能只是其中一部分,最終要回歸人的生活世界,以弘揚人文精神為目的。音樂表演中,除了展示精湛的技藝,更重要的是表達藝術本身所蘊含的人文精神與氣質。不論歌唱還是演奏,技術只是一方面,技術到達一定階段、達到一定高度后,最終體現的還是人文修養。我們提倡音樂教育的生命性,就是要它自始至終都體現音樂的人性本質。讓音樂閃耀人性的光彩,而不是訓練一個技術工匠。

        第2篇:當代音樂教育范文

        前言:21世紀已經不再允許我們使用過時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了,為了適應世界的變化,為了適應當代學生的發展變化,我們的音樂教學是否也應該發生某些變化呢?當代中小學音樂教育存在哪些弊病?我們針對弊病作如何改進?音樂需要天地,天地需要音樂。課堂是傳授音樂的最佳的地方,我們戰斗在第一線上的老師們讓孩子們乘著歌聲的翅膀飛翔、飛翔……

        關鍵詞:當代 中小學 音樂教育 思考

        今年亮相春晚的一首網絡歌曲《老鼠愛大米》讓處在音樂干涸期的流行樂壇為之一震,成為此次春晚的一個亮點。《老鼠愛大米》以其詼諧、風趣的歌詞和簡單明朗的旋律走進了萬戶千家。而我們的音樂課本呢?有多少歌曲是現在的學生所喜歡的呢?這也并不是說我們的課本過時了,也不是說讓我們的課本完全的改版成通俗歌曲曲譜。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流行歌曲因其大眾化正正被更多的非音樂專業的聽眾所接受。因此,選取近年優秀的流行歌曲到中小學音樂課本是完全有必要的。而對于現存音樂課本中的優秀的歌曲應予以保留,雖然這些歌曲離我們的生活漸漸變得遙遠。但是,其對中國乃至世界的音樂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是人類精神的寶貴財富之一,我們有必要并且很有必要將傳成下去,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下面再來談談關于音樂創作的問題。眾所周知,兒童歌曲的創作后的利潤是非常的低,而創作一首流行音樂,再經過包裝,它的利潤將成倍增長。因此,當今樂壇總趨勢是創作兒童歌曲的作家越來越少,而創作流行音樂的作家卻是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可悲的局面,不知道那些整天高喊著“一切為了孩子們”的專家作何感想,連讓孩子們唱的音樂都沒有,還談什么素質教育?現在的中小學音樂教材中所選歌曲竟然還是那些70-90年代的兒童歌曲,而近年的雖為數不多卻也不乏優秀的兒童歌曲卻沒有或幾乎沒有選入現在的教材,更別提音樂界的一些最新成果的展示。一方面是優秀歌曲的數量無法保證,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們的教材更新時間根本無法保證,造成了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外部設施的缺乏,使我國的廣大地區的音樂教育形同虛設。這是我國的各級官員們特別是打著“孩子至高”應旗號的人們應該認真檢討反思的。我們中小學的音樂教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當今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材總體數量較多,而幾乎每本教材都會談到音樂基本理論、視唱、練耳等音樂專業課程,不是中小學音樂課就不該介紹這些內容,是在是因為其難度以靠近音樂專業本科教學難度。這一點似乎是受大浪潮(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們被填塞滿了諸如音符、休止符、音階、音程、和弦、調、調式、曲式以及數十種音樂記號,并視唱帶有一個、二個、甚至三個升降號的曲調,聽辨音程、和弦、調式,聽寫旋律,分析曲式等等。這種狀況,使得我們的基礎音樂教育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由于無法逾越“雙基”高墻而面對音樂產生自卑與冷漠心態的失敗者。我們進行中小學的音樂教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這是一個很難回答卻也很好回答的問題。為了孩子,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藝術素養。但是,通過這種填鴨式的方式真能提高孩子的藝術素養?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們愛音樂卻不愛音樂課,這恐怕是世界上最滑稽卻又最傷悲的事了。那種先練打節奏,接著唱音符,然后讀歌詞,最后填歌詞的老套教學法以不能再適應如今的音樂教學,老師一本正經的嚴肅認真的教學恐怕也是收效甚微,機械、呆板的訓練方式使如今的漸漸適應快餐文化的孩子們感到厭倦。因此,音樂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我國的音樂教育是從學堂樂歌發展起來的,而當時的學歌的唯一形式就是口傳心授,這是由當時的教學環境所決定的,而如今,處于21世紀前沿的新一代的人民音樂教師還用這種老式的教學法那才是貽笑大方。首先,我們的了解音樂是一種怎樣的藝術?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是把音按一定的規律組織起來,使人聽之產生美感的藝術。既然它是聽覺藝術,聽也就是欣賞才是真正的“主角”。因此,我們的課程教學方向應該逐漸轉向以欣賞為主的教學模式,我們開設音樂課的目的也就是培養廣大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正如周大風同志在其《音樂教育改革芻議》中提到的那樣“當務之急首先要改變幼兒園、小學、中學、師范學校的音樂教育的結構。改革‘以歌唱為中心,識譜為輔’,而代以欣賞、器樂、歌唱三者并重的音樂教育結構。尊重音樂教育藝術是以感受為特征的規律,讓學生在課內課外多聽民族的樂曲,……從小培養他們對民族音樂的感情和愛好。特別要注意‘聽比唱更重要的規律’。”。

        認識到了現在所存在的問題后,我們的老師們應如何改良我們的音樂教學法呢?當代世界著名的德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1895—1982)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這種用音樂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新的形式,是一種人們必需自己參與的音樂,即:人們不是作為聽眾,而是作為演奏者參與其間;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結構;它帶來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樂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機體的、能為每個人學會和體驗的、適合于兒童的。

        奧爾夫原本性音樂教育的原理具有以下幾點:

        1、綜合性;

        2、即興性;

        3、親自參與、訴諸感性、回歸人本;

        4、從本土文化出發;

        5、適于開端;

        6、為所有人。

        其中即興是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構成部分。

        第3篇:當代音樂教育范文

        關鍵詞:音樂藝術;身體認知理論;認識論哲學;音樂教育;后現代哲學;藝術教育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Music Education Back to Body

        DONG Yu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身體”日益成為后現代哲學關注的重要視角,并進入了人文社科研究的話語領域。哲學的身心問題也是音樂及音樂教育的基礎性問題。對身心的不同態度,也影響著音樂及音樂教育的操作方式。我國現行的音樂教育教學范式是建立在西方認識論哲學身心二分基礎上的,音樂教育邁向系統化、規范化發展的同時也難以擺脫現代性固有的缺陷,凸顯出一系列問題。而后現代身體理論某種程度上是西方思想界對自身學術傳統和日益膨脹的“現代性”深刻反思的成果。從而,也為我們對當前音樂教育教學范式的改進與超越,提供了新的思想參照。

        一、后現代語境下的“身體”

        后現代語境下的身體是一個有機整體。身體不僅是最原初意義上的物質性“肉體”存在,還包括豐富的心智結構、心靈活動和意義世界,是蘊含著豐富社會文化歷史內容的軀體。“對個人而言,它是身與心、感性與理性、意識與無意識的統一;對外界而言,它是與他者之身體相溝通、交流的支點,是主體間凝視與被凝視的相互接觸關系中的存在。”①因而,身體既是人進行自我認識的源頭,也是溝通人與社會、自然的支點和媒介。而思維作為一種生命功能,一開始便根植于身體場中,滲透于身體實踐的始終。我們正是通過整體性的身體走向世界、感知世界、體驗世界和創造世界。

        后現代身體理論認為“身體在認知中的作用是不可還原或簡約的”。我們對周圍世界的感知和認識都是以自己的身體為中心的。無論是日常生活中的吃飯穿衣、讀書寫字、琴棋書畫等等都是身體思維的結果,并不存在非具身的知覺。感知就是與我們所處的世界以及所過的生活的一種生命聯系,而世界則把感知當做我們生活的熟悉場景呈現給我們。在此,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理解還是通過身體完成的。為此福柯說,一個人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才可能獲得全新的理論和認識。只有“用他的肉體、他的行為、他的感覺和熱情以及他的整個存在,才能制成一件藝術品。”②在這里,知覺的存在、身體的存在、以及經由身體所知覺到的對象和現象的存在幾乎是完全融為一體。因此,“認知實質上就是人的身體化的結果。大腦思維完全是一種整體性的身體活動,它就像能工巧匠的鬼斧神工一樣,完全是腦、眼、手、足及整個軀體的綜合性實踐。”③

        由上可見,身體認知是一種與認識論哲學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認識論思維方式把“我思”確立為認識主體,外物被對象化成認識的客體。從而形成自我意識與外物間的主客二分,并在意識自身的封閉系統內,按照認知的邏輯實現二者的統一。這種認識論立場決定了人們對事物所采取的對象性的把握方式,由此決定人們對待外物的實用化和工具性態度。而身體認知思維的“知”是“體知”,即身體主體對其介入的世界所形成的具體處境的實際體驗,它既先于認知而存在,也是認知得以進行的前提,為認知活動提供了原始的情境。在此情境中,身體思維以體知為內容和活動為依據,超越了主客二分,實現了身體與外物同一,從而達到了物我交融、身心一元的思維狀態。哲學的身心問題也是音樂及音樂教育的基礎性問題。身心關系的不同態度也影響著音樂及音樂教育的方式。后現代的身體理論突破了西方認識論哲學身心二分的思維模式,這也為審視當前我國以認識論哲學為基礎的現代音樂教育范式提供了理論依據,為音樂教育研究的話語轉向提供了新的支撐點。

        二、我國現代音樂教育范式中“身體”的缺席

        自20世紀以來,我國音樂教育采用西方的音樂教育體系和模式,其發展是建立在西方認識論哲學基礎上的。西方傳統認識論哲學是以近代自然科學和理性主義哲學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以此理論體系為基礎的音樂教育理論和實踐,有兩個基本的價值維度:技術和審美。與此相對應,作為西方工業文明音樂教育體系的移入,技術理性的音樂教育觀和審美音樂教育的哲學理念成為我國音樂教育現代范式的主要表征。在“揚心抑身”的哲學觀念統領下,現代音樂教育話語中是關于精神、靈魂、技術、知識的體系,而身體是缺席的。工具理性宰制下的現代音樂教育范式,邁向系統化、規范化發展的同時,也無法擺脫被異化的命運。

        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理念,將音樂等同于音樂作品,認為靜態的音樂作品比真實的音樂過程更為重要。強調音樂的審美感知,對存在的音樂作品只能以審美的方式聆聽與欣賞,專注在像旋律、和聲、節奏等等這些為審美提供形式的音樂作品的元素和結構特征上。審美體驗的獲得源自聽者對音樂作品審美特征的完全關注,由此可以獲得超驗的、純粹的審美體驗,卻對音樂賴以產生的任何道德的、社會的、情感的、個人的等文化意義避而不談。此處隱含的假設是:“音樂作品即被認識的對象,是審美的客體,學習者則是擁有審美能力的認識主體。音樂作品與學習者的關系就是審美客體與審美主體的關系。”④由此可見,我國審美音樂教育的觀念沒有脫離西方認識論哲學二元分離的窠臼。并且受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影響,審美觀念下的音樂教學采用“刺激-反應”模式,這種模式把人的心里活動視為人腦對客體音樂的反射活動,音樂體驗只發生在個體頭腦的心理表征中。

        音樂學習就是通過音樂的刺激引導學生對音樂諸要素做出反應,并培養以此為基礎的音樂表演、音樂審美等音樂行為能力。此種音樂教學模式讓人與音樂之間只是一種單純的聽賞關系,體現為人對音樂“物”的消費。當我們從主體反應或者從對蘊含意義的客體覺察的角度來理解和學習音樂時,也就是從沉默的聽眾而不是參與者的角度來理解學習過程的。作為音樂旁觀者的學習方式,獲得的音樂體驗只能是一種靜態化、平面化的意識體驗。于是,當“思”無“身”時,音樂就被界定為“聽覺藝術”,培養欣賞音樂的“優秀”的耳朵成為音樂教學的目標,主觀思考和想象構成了音樂體驗和理解的關鍵,而不是對現實世界中各種音樂過程的真實描述。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當前音樂教學過程中身體參與和體驗的缺乏,音樂學習與真實生活的隔離,也必然造成了在這種關系的學習中重結果輕過程、重現成輕生成的傾向,音樂教育忽略了音樂制作的本質及其重要性,無法向真正的音樂意義敞開。

        技術理性的音樂教育觀念也與認知論哲學息息相關。我國的近現代音樂教育基本上是以西方音樂教育體系為模板的,而西方的音樂教育體系又是建立在“自然科學”(物理聲學概念)和“理性主義”基礎上的技術理性的教學體系,這也成為我國音樂教育的基礎。尤其是近代工業社會以來,隨著理性和知識在社會發展中價值的突顯,知識教育日益成為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知識論的教育起點觀其實是理性主義的教育起點觀。理性主義的教育觀把理性視為人性的本質,求知則是人的理性能力表現。所以這種教育追求的是培養人的理性,知識的傳遞與獲得成為教育的唯一目標,教學就是一種認知活動。由此音樂教育也成為一種技術知識的教育。

        音樂教學的認知模式也將音樂看做實體性存在,追求的僅僅是學習者音樂認知能力的提高。音樂教育的內容淪為單純對音樂本體知識的追求、工具性的識譜、讀譜、技能訓練注重的是音樂的邏輯結構的認知,強調“我思”而忽略“我能”,對身體的訓練不包括在內。音樂教學的認知模式呈現出目的-結果傾向,是一種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單向的、機械的知識灌輸和規訓過程,音樂工藝層面的學習成為教學追求的最終目的而不是手段。片面強調“知”的精神的音樂教學導致了語言和邏輯成為音樂教學的唯一方式,而忽略了身體體悟對于音樂經驗的重要意義。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存在“棄我”、“忘我”的現象,本來能體驗并能制作的音樂,以人的生命及其文化為邏輯前提的音樂被分解為純粹知性探索的各種符號與知識,并與音樂理解相提并論。

        音樂教育無視學生自身對音樂的行為、態度、意圖和感受的體驗,導致了知識與體驗的脫節,認知與情感的失調,忽略了對音樂知識背后生活經驗和意義的體認。然而,音樂教育的過程不同于獲知的過程,獲知的過程靠認識,是把握物性的過程,而音樂是有生命意味的形式,是一種參與其中才能生成的存在。

        因此,音樂教育的過程靠理解,只有個體親歷其中才能真正的實現。而建立在認識論身心二元基礎上的理性認知模式,雖能讓學生一些掌握固化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卻切斷了音樂活生生的體驗之流。用哈貝馬斯的話來講,這樣的教育只關注人的技術的認知,而不關注人的旨趣。音樂淪為一門知識和技藝,喪失了把握人之整體生存狀態的功能和價值,音樂教育失去“育人”的真正意義。

        三、回歸“身體”的音樂教育

        “當‘思’無‘身’時,知識也就被從生活中剝離出來,失去了其鮮活性。”⑤這也是當前我國現代音樂教育范式異化的病灶所在。音樂教育“即心言心”的言說路徑導致了音樂教育靈魂與肉體的分裂,切斷了音樂與生命和生活的血肉關聯。而后現代語境下的身體認知讓“我思”沉浸到身體里,成為一種整體性和生成性的身體行為,也是一種主客未分狀態下人以其整體性把握世界的生命活動。真正能進入靈魂深處的知識,只有經過自身的身體體悟才能獲得,身體認知所要表達的正是實在與意義的統一體本身。因此,對于追求人文意義,促進生命發展的音樂教育來說,身體理應成為音樂教育的基本存在狀態。

        音樂教育回歸身體,就是要回歸到以身體為核心的生命體驗和生活經驗之中,在身體的參與中將音樂和人鮮活的生命融為一體,體驗物我交融的整體性音樂經驗,獲得真正的音樂理解。回歸身體的音樂教育讓身體成為音樂學習的出發點,甚至是音樂學習的發生地點,并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的各個階段。“身體親歷學習不是傳統認知層面上的脫離實體的‘心理’的轉換與進步,而是生理與情感的雙重結合,是感覺意識與深入思考的雙重升華。”⑥身體在音樂教育中的回歸是從傳統認知方式的身心分離走向身心合一的狀態,強調在音樂語境中行動而不是思考。這種以學生對自己身體的直接操作為特征的認知方式在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和認識世界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就像邁特赫斯說的,“身體親歷學習是認知‘是什么’和‘做什么’之經驗或體驗的具體體現”。

        對于這一點,東方音樂及音樂教育方式可以給我們重要的啟示。實際上,就心身一元的觀念而言,東方古老的身體觀念與西方后現代哲學的身體論在對待人與世界的認識態度上是相一致的。像中國、印度、非洲等東方傳統的身體觀中,身體是指一個心身融構的活絡整體,而不僅限于形軀之身。東方哲學的身心合一觀念形成了東方音樂觀念以及創作、傳承、教學方法的整體性。西方音樂觀念認為客體樂音與主體人心是分離,而“東方音樂始終是被看做人心之動而發出的聲音,音樂與生物體的感覺是一個整體,靈與肉是不可分割的。”⑦這種哲學思想反應在音樂的學習上,不同于西方音樂的技藝訓練。用約翰斯?蘇爾茲的話說,“是一種整體性及自生性音樂訓練的方式,即協調所有的心智和體力,以便使身體達到最佳狀態。”⑧

        這種方式是以生命存在直接去感受客觀世界,強調了直覺的非理性主義傾向。由此決定了東方音樂表演與創作融為一體,音樂與語境不相分離的音樂“品味”體驗模式,與西方確定性的照譜演奏演唱傳統和強調音樂“分析”的體驗模式不同。東方音樂與詩性認知相聯,只有借助身體所有感官的參與,融入音樂的過程之中,才能獲得一種整體的音樂經驗,獲得真正的音樂理解。至今,像我國少數民族、印度、非洲等地方的音樂傳承中,融入身體感覺的音樂體驗和音樂傳承是必不可少的。

        音樂學習是在群體的音樂活動中不斷對別人身體律動的看、聽、觀察、模仿和嘗試中完成的,而不是通過解釋和分解復雜的音樂概念和技巧的方式進行。想象力、直覺和意識在音樂活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這種基于身體認知的感性、生活化的音樂活動和學習方式對當前音樂教育的啟示在于:音樂是學會的,而不是教會的。學習音樂的思維方式意味著學習如何去體驗感性思維。這需要依靠身體來反復體會在音樂關系中那種細微的“恰到好處”的感覺,而不是僅僅依靠書面知識的灌輸和理論化的思考。這種生態學的、生物學的方式更符合人的本性的音樂教學。今天,我們也看到在西方音樂教育中也在重新界定和操作“音樂”,如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和奧爾夫教學法,都是通過身體的律動將音樂概念內化,促進身體本質的自發性表達。因而,將音樂回歸整個身體,也可以說是在回歸音樂的東方性以及轉向音樂的后現代性。

        將音樂教育回歸身體,具體在音樂教學的操作中,應將學生的感官與身體意識充分調動起來,將教材從靜態呈現轉為動態表現,讓學生在親歷的身體體驗中獲得整體性的音樂理解。在身體參與的音樂學習中,“音樂作為可聽、可感可回味的藝術,它與精神和身體結合成一個永恒不可分割的整體。”⑨音樂不再是外在于個體自身的被認知的對象,而是在自己探索、體驗與感悟的過程中與身心完全融為一體。個體與音樂間形成了一種創造性的共生關系,音樂教材就變成了與學生交流和對話的“文本”,可以由學生解釋和發展,從而形構了一個部分對象與主體,但又完全屬于個人的活生生的音樂世界。在音樂教學中強調身體參與,實現了一種教學觀念的轉變:從過去強調對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轉向了注重人對自身的認識,對生活意義的探討。

        因而,音樂教育回歸身體實際上是回歸對人的關懷,回歸音樂教育的文化承載。音樂學習的方式從認知轉變到了生存的方式,回歸了音樂教育的本真狀態。總之,對于身體價值的彰顯,會為改變我國音樂教育技術理性化的現狀提供一些新的思路,讓音樂教育回歸到一種生態化和人本化的狀態。

        四、結語

        正如梅洛?龐蒂所言,真正的哲學就是重新學會看世界。后現代哲學的身體轉向不僅改變了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還為我們重新認識音樂及音樂教育開啟了新的視界。當前,我國音樂教育仍處于刺激-反應這樣的現代主義教育范式中,并且在這一“中心范式”的占領下,遮蔽了本土以及其他民族的音樂教育模式。

        而從身體理論的角度審視當前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將會重新發現包括本土在內的東方傳統音樂教育體系的價值與意義。因而,在當今世界多元文化音樂并存與交流的時代,我們應該汲取東方以及后現代音樂及音樂教育的智慧,為重構本土音樂教育體系提供新的參照。(責任編輯:帥慧芳)

        ① 邱昆樹、閻亞軍《教育中的身體與身體教育》,《教育學術月刊》,2010年第11期。

        ② 張之滄《身體認知的結構與功能分析》,《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

        ③ 同上。

        ④ 覃江梅《音樂教育哲學的審美范式與實踐范式》,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第122頁。

        ⑤ 閆旭蕾《教育中的肉與靈――身體社會學視角》,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第38頁。

        ⑥ 劉瀟陽《身體親歷學習初探》,《高等函授學報》,2010年第9期。

        ⑦ 管建華《后現代音樂教育學》,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390頁。

        第4篇:當代音樂教育范文

        一、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的意義

        1.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近些年來,我國人民對文化藝術的追求越來越高,這種追求以當前我國經濟文化水平的發展為基礎,已經形成了一種社會需求。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我國高校的音樂教育受到了很大的重視,地位不斷提高,迎來了一個美好的迅速發展時期。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高校音樂教育仍然有著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限制了音樂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影響了高校音樂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只有堅決實施教育改革,才能讓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學校的音樂教育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專業能力水平,影響著學生的未來,所以,為了解決當前我國各個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各種問題,也為了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音樂教學改革是十分必要的①。

        2. 音樂教學改革與當代音樂學科發展

        音樂教學改革與當代的音樂學科發展是共存的關系。高校音樂教學的改革要根據音樂學科的發展情況,針對當前音樂教學中產生的各種問題來實施,隨著我國的音樂不斷的發展,音樂學科自然機會隨之不斷變化,這就是音樂教育的發展和進步。但是另一方面,音樂教育的不斷改革也是不同的音樂學科形成的直接原因,新的音樂學科的產生,豐富了音樂學科的內容,也為音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音樂教學改革與當代音樂學科發展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關系,這就決定了在音樂教學改革的道路上,兩者必然要互相聯系,共同發展。

        二、高校音樂教學的現狀

        1. 管理機制滯后

        高校音樂教學的發展歷程并不長,這樣一個短暫的發展時間自然就決定了高校音樂教學的管理機制難以成熟。我國高校在音樂教學并沒有一個相對完善的管理機制,管理人才的缺乏、管理結構的不合理這樣的問題非常常見。高校對音樂教學雖然有了足夠的重視,但是并沒有認真看待音樂教學的管理機制問題,讓一些沒有專業能力的教師勉強進入音樂教學的管理機制,還有一些高校甚至沒有獨立的音樂教學管理機構,和其他的學科一起接受同一個管理機構的管理②。

        2.學科課程設置不科學

        我國有一些高校至今還沒有改變舊有的課程設置的模式和思想,課程設置理念的落后影響了音樂教學水平的進一步發展。還有一些高校在課程的設置上沒有自己的原則和思想,盲目參照其他學校的模式,忽略本校的實際教學情況,課程甚至非常不科學,影響了發展潛力的提升。音樂學科的發展應當和社會的發展水平同步,學科設置的模式和理念應當與時俱進,跳出傳統思想的牢籠,這樣才能夠滿足高校音樂教學、學生的未來和社會發展三個方面的要求。

        3.音樂教學忽略了與實際的聯系

        藝術來源于生活,音樂來源于現實。音樂教學當然也離不開和實際生活的聯系。目前我國高校音樂教學普遍忽略了這一點,音樂教學已經習慣了生搬硬套,并不注重與實際的聯系。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早已經不再適合當前的社會,現代化的音樂教學方法更加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加強音樂教學和實際的聯系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國許多高校在音樂教學上都忽視了音樂教學和現實的結合③。

        4.加強音樂教材建設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依據,是教學內容的集合。教學直接體現著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和目標,對教學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高校音樂教學的改革中必須要有教材建設方面的要求和內容,這樣才能夠真正的解決我國目前各個高校的音樂教學中面臨的各種問題。我國有很多高校,音樂學科的教材好多年都沒有變化,內容早就跟不上社會的發展,這嚴重地阻礙了音樂教育的發展和進步。對教材進行改革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問題,想要建立符合時展需求、符合學生學習需求而又完全滿足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的教材并不容易,這就需要學校的重視,撥出足夠的經費更新教材和教學器材,促進音樂教學的蓬勃發展。

        三、高校音樂教學改革促進當代音樂學科發展的有效措施

        1.加強對音樂學科的重視,完善教育管理

        相對于其他的學科,音樂學科雖然有著很多的發展音樂教育的文件作為政策基礎,但是各個高校對音樂學科的重視程度還是不夠,這種不夠重視集中表現在音樂教學的教學管理工作方面,不夠完善的教育管理機制影響了音樂教學的管理效率。在實施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加強對音樂教學的重視,摒棄不合時宜的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用更加合適的教育方法和完善的管理機制促進音樂教學的發展。音樂教學學科的設置必須立足于學科的實際教學情況,聯系學生的實際,抓住改革的重點,讓開設的學科真正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對社會也能夠產生深遠的影響。另一方面,音樂教學的發展離不開完善而科學的教學管理機制,合理的教學管理機制是保證教學質量、促進音樂教學改革持續發展的保障。所以必須要對教學管理隊伍的建立重視起來,優先使用具有專業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健全管理機構設置,讓教學管理真正落到實處,保證教學管理制度的嚴格實施④。

        第5篇:當代音樂教育范文

        關鍵詞:音樂學科;音樂教學;教學改革

        隨著我國實行素質教育,音樂教學的重要性也日益顯現出來,但當前高校的音樂教學和發展狀況卻不盡人意,應當對我國的音樂教學進行改革,促進音樂學科的發展,提升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

        一、音樂學科在高校中的發展狀況

        (一)課程設計并不合理

        多數高校仍然沿用著傳統的音樂課程設計方式,傳統的音樂教學課堂大多為一對一的針對性輔導,由于音樂課程的誕生及發展都會受到外界社會的影響和制約,因此傳統的一對一輔導模式也具備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然而,隨著音樂專業類的院校逐年增多并且進行擴招,傳統的針對專業課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音樂課程的發展需要,因此要對高校的音樂課程教學的設計及時進行改變,適當的做出調整和規范。

        (二)課程教材不夠新穎

        現階段,我國的高校音樂課程仍然使用者舊版的音樂教材進行教學,此版本的教材始終沒有進行修訂和再版。科目教材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科學依據和內容來源,是進行課程教學的基礎和根本,教材的質量優劣和內容性質對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能夠產生直接的影響,并且對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教材的改進也應當被列入到教育改革的任務中,以往高校選用的音樂教材都是音樂學院的教材,尤其是西洋樂器的教材會直接選用國外的教材,但是由于這些教材并不是針對本校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制定的,因此很難滿足學生的需求,也無法使教學內容完善和健全。由此可見,教材改革已經成為了高校對音樂教學進行改革的當務之急,制定出能夠滿足學生需求和符合社會發展的音樂教材,將創新的思維融入到教材中,并付諸于課堂教學當中。

        (三)師資力量不足

        教師是課堂教學中的主導者,在課堂中起到總體的引導作用,然而目前我國的部分音樂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素質都難以達到要求,也有一部分教師受自身的能力限制并不能肩負起教學的責任。除此之外,我國當前的高校音樂師資隊伍的平均年齡都普遍較低,甚至有些教師的年齡與所教學生相差無幾,導致在進行教學時無法建立師嚴,學生對于教師并不具備應有的尊敬和敬畏。并且,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仍舊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學生無法表現出積極的學習熱情。

        (四)教學方法并不科學

        我國高校的音樂教育始終沿用著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傳統的教學方式是靜態的,將教師作為課堂主體,教師采用主動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而學生則是被動的進行接收知識,然而這樣的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并不盡人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講的口干舌燥,然而學生卻不一定能夠將知識完全的聽取和吸收。

        二、在高校中開展音樂教學改革的途徑

        (一)改變傳統單調的教學模式

        欲要對高校的音樂教學進行改革,首先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束縛,摒棄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樹立自由、創造、發展的教學觀,音樂教學的理論課程應當將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教學導向,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進行提升和培養。譬如,音樂教師在進行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的教學和講解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輔助教學,將具體的相關視頻和音樂音頻通過多媒體播放給學生,也可以將一些理論性的音樂專業知識與動畫形式相結合,直觀、趣味地將知識展現給學生,提高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積極性,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建立高質量、高效率的音樂教學課堂。

        (二)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除此之外,高校方面要加強對音樂學科師資隊伍的建設,在進行音樂教師的招聘時,可以適當地提高聘請的標準,招收高學歷、高專業素質的教師,并且定期組織教師進行進修和培訓,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手段,及時了解當前音樂學科的發展趨勢,并對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優化。學校應當聘請社會上的音樂行業的專家或行業精英,到校內開設音樂專業的講座,為學生講解最專業、最具體的音樂知識,也可以是在學校舉辦小型的音樂會,讓學生能夠直接感受到音樂的震撼和影響,激發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激情和熱情。

        (三)對教學課程進行科學的設計

        當前我國高校的音樂教學課程設計并不符合當前的音樂教育狀況,課程設計不切實際、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是當我國高校的音樂學科所面臨的最大問題。科學合理的課程設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這種現狀,創造出一種更加符合我國國情和教育制度的特色音樂教程和教學模式。若要設計科學合理的課程安排,就應當從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訴求,以此為基礎,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培養,并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力。科學合理的課程設計能夠有效改善當前我國高校音樂教學的現狀,促進音樂教學的發展,同時也是對高校音樂教學進行改革的重要途徑。

        三、結語

        音樂教學是我國開展全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其在課程設計、教材和教學的方式等方面都不夠合理,并且師資隊伍無法滿足教學需求,因此學校應當加強音樂教師的隊伍建設,對課程的設計和教學模式的選用進行改進,促進音樂教學的發展,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顏音子.高校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大眾文藝,2014(15).

        第6篇:當代音樂教育范文

        20世紀開始,美國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世界音樂教育中心。20世紀下半葉開始,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影響了美國的教育改革,學校音樂教育也因此發生了相應的變化。50年代后期,專業音樂界和關注社會音樂生活運轉的基金會開始參與音樂教育改革,并促成了具有美國特色的一些音樂教育改革項目。其中,引人矚目的便是當代音樂計劃(contemporary music project)。當代音樂計劃由美國福特基金會發起和資助,分“青年作曲家計劃”“當代音樂計劃”和“綜合音樂素質教育”三個階段進行,歷時十余年。在計劃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個比較引人關注的現象:美國音樂家不斷深入學校。在“當代音樂計劃”中,年輕的音樂家們受聘入美國部分學校任教并創作音樂,促進了學校音樂教育的創作教學,豐富了學校音樂教學的內容,使教師和學生對當代音樂有所了解和認可,為學校音樂教育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鑒于美國音樂家不斷深入學校并取得顯著效果,本文將試圖闡述美國音樂家深入學校的現象,并分析其特點。從而得出對我國音樂教育的啟示。

        一、美國音樂家深入學校的現象及特點分析

        (一)音樂家受聘深入學校

        1、現象描述

        1959至1962年間,31名35歲以下的作曲家受聘深入美國部分學校。

        1963至1968年,又有46名作曲家深入中小學。

        1968至1973年,21名專家為中小學和大學研制新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i

        2、特點分析

        (1)創造式教學,激發學生興趣。音樂家總是善于透過平凡的現象,超越習俗展開思維;善于用直覺創造出嶄新的形式、音響和表現方式;總是關注當代音樂思維,熟悉并參與20世紀后半葉的音樂舞臺。不同于普通音樂教師,他們深入學校后,可使學生直接了解音樂家及其工作方式,熟悉當代音樂的風格,激發了學生對音樂創作的極大興本文由收集整理趣,改變專業音樂創作與音樂教育兩個領域的割裂局面,使雙方在合作中相互受益。

        (2)創作學校音樂,積累音樂教材。音樂家的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聽覺敏感性,通過聆聽學校音樂發現其內涵,而不是依靠語言和印刷符號對學校音樂進行反應和判斷。他們深入學校后,可以直接體驗學校音樂的特點和問題,并通過對這一特定群體的創作,為學校音樂教育積累教材。

        (二)社會對該現象的廣泛支持

        1、現象描述

        1959至1962年間,全國音樂理事會(national music council)組織了一套班子,在戴樂·喬伊奧(norman dello joio)的主持和福斯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的資助下,“青年作曲家計劃”(young composers project)開始實施。

        1963至1968年,福斯特基金會給音樂教育者全國大會提供138萬美元的資助,開始了當代音樂計劃(contemporary music project)。ii

        1968至1973年,福斯特基金會又出了134萬美元,加上音樂教育者全國大會所出的25萬美元的經費,當代音樂計劃進入了為期五年的第二階段。iii

        2、特點分析

        (1)音樂教育者全國大會的大力支持。音樂教育者全國大會——全國音樂教育協會,是以美國非專業音樂教育為主要對象的組織,成員眾多,囊括從小學到大學以及教師教育機構的各級門類。音樂教育者全國大會作為美國學校音樂教育的總代言人,該組織發揮召集、研究、決策、交流和督導功能,對美國音樂家最終走進學校起了重要作用。

        (2)基金會的大力資助。美國音樂教育能在短時間內得到迅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政府和社會基金會在財務上的鼎力支持。從美國福斯特基金會對當代音樂計劃的投資數額,可以看出,對音樂教育的投入,就是對繁榮社會音樂藝術生活的投入。

        (三)加強對音樂教師專業素養的培訓

        1、現象描述

        1959至1962年間,作曲家們提出師資培訓的迫切需要。

        1963至1968年,當代音樂計劃在一些大學開設了16個講習班,用于培訓教師。在一些小學實施6個教學實驗。

        1966至1968年間,為傳播綜合音樂素質教育思想,培訓相應的師資隊伍,36所教育機構相繼舉辦各類短訓班、講習班。iv

        2、特點分析

        (1)培養音樂教師對當代音樂創作技法的了解。當時的音樂教師對當代音樂創作技法了解甚少,難以協助新作品的教學。在一些大學開設了以當代音樂的創作、分析和表演為內容的講習班,用于培訓教師。

        (2)傳播綜合音樂素質教育思想。為了傳播綜合音樂素質教育的思想,培訓相應的師資隊伍,36所教育機構舉辦了各類培訓班,使音樂教師成為充滿熱情的專家,并且創設有意義的學習環境,充分展現教學技能、學科知識、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學生的關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社會交往方面的自信心,幫助他們在與同學合作中分享集體的成功。

        二、美國音樂家深入學校給我國基礎音樂教育的啟示

        (一)提倡音樂家進中小學課堂。音樂家是具有表演、指揮、創造性、音樂理論等專業知識方面的專家,能夠在課堂上盡量展示這些才能,向學生提供高質量的、連續性的教學。他們具備高度專業化的合唱、器樂和普通音樂知識,向學生提供高質量的音樂指導。

        (二)引導和鼓勵社會各界對音樂家深入學校的支持。1、廣泛吸納資金,支持學校音樂教育。我國政府、地方、社會公共機構應該致力于促進學校的音樂教育。提供足夠資金幫助發長期穩定的學校音樂教學,所有學生,不管經濟狀況如何,都能平等地接受器樂教學。使公眾認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音樂是兒童完整教育的一部分。為促進中小學生音樂教育做貢獻,通過與學校發展戰略伙伴關系,向中小學提供嶄新的教學設備。2、成立各類藝術團體,增加學生課外音樂體驗途徑。我國政府、地方、社會公共機構應提供資金,成立非贏利性藝術社團組織,其目的是向青少年,特別是中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提供課外免費的藝術課程教學(包括音樂)。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并重,強調學生親自參與音樂活動來增強對音樂的感受,任何學生,不管水平和資質如何,只要喜歡,都可以隨意挑選社團加入,如:樂隊、合唱隊等。

        第7篇:當代音樂教育范文

        中國音樂學院謝嘉幸教授做了題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全球多樣化音樂社區》的發言,他在發言中指出:為什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當代中國音樂教育的哲學意蘊?并從民族音樂傳承三個標志性階段說起,深入剖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當代中國音樂教育的哲學意義。并提到:“朝向全球多樣化的音樂社區,在哲學意義上多樣性的概念突破唯一性或兩極論的宏觀表述。社區則澄清這一概念在具體時間層面上的存在。哲學觀念并不完全是形而上的,它是和具體時間行為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動態的、多樣化的、在具體時間中體現的哲學觀念在這個時代是有生命力的。”馬達教授從近10年三次音樂教育哲學學術研討會看我國音樂教育哲學研究10年,通過對“審美音樂教育哲學”、“實踐音樂教育哲學”、“其他多元的音樂教育哲學觀”、“圍繞基礎音樂教育改革的音樂教育哲學觀討論”、“有關如何建立中國特色音樂教育哲學體系的討論”五大部分代表性文獻的分析與述評,梳理出這期間音樂教育哲學研究的發展脈絡和特點。此外,管建華教授《新軸心文明時代音樂教育實踐哲學的文明復歸》也極為精彩。

        在大會史學板塊部分,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馬東風分析了中國音樂教育史學的發展態勢與趨向。曲阜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院長褚灝從社會轉型與文化思想轉型,教育轉型與音樂教育重新,近代音樂教育思想主體及特征與意義等角度對中國近代音樂教育思想進行述評。中國音樂學院余峰教授作了題為《中國音樂教師教育的苦命與使命》的發言也極為精彩,現場掌聲不斷。在專題報告會議上,哲學組張業茂、黃劍敏、吳躍躍、周世斌四人了報告。張業茂《音樂教育哲學的“身體”轉向:身體哲學的思考》從當今音樂教育哲學“身體”的轉向,探尋音樂教育中自在之身體與自為之身體的哲學意蘊,對身體哲學進行思考。黃劍敏《孔子與老子音樂教育思想比較研究》從樂教的對象、方法、準則、核心、目的和社會功能輪六個方面對孔子和老子音樂教育思想進行比較研究。吳躍躍《音樂材料、存在方式、音樂釋義、主客關系———對音樂欣賞教學的哲學思辨》站在音樂哲學、音樂美學的高度,從音樂材料的特殊性、音樂作品存在方式的特殊性、音樂釋義的特殊性以及審美主客體關系的特殊性四個方面對音樂欣賞中的諸多要素進行分析、論證,以哲學思辨的方式幫助人們處理好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探討審美主體重要性的理論根源。

        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周世斌作了題為《21世紀中國基礎音樂教育改革的回顧、反思、創新探索與實踐》的發言,回顧了中小學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的研制與實施,反思了中國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版和修訂版存在的問題,對中小學音樂課程改革理念與高師音樂人才培養改革理念與實踐進行探索,并應用于北川中學支教和北京農民工子弟校援助。史學組崔學榮、馬驍、楊健、陳永四人做了發言。魯東大學藝術學院崔學榮作了題為《中美音樂教育方向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比較》發言,以中美音樂教育方向碩士研究生作為研究對象,從培養類型與目標、招生考試與培養方式、課程設置與教育資源、教學方式與管理制度等方面對其音樂教育方向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進行比較研究,分析其培養模式各自特點,為我國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改進與提高提供借鑒。馬驍《中國近代女子音樂教育發展述評》通過對近代女子音樂教育進行梳理,探尋歷史根源,從中汲取歷史經驗和教訓,為我國當代女子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

        陳永《中國音樂教育制度史研究構想》對“中國音樂教育制度史”這一學術對象的理論基礎、學術現狀和研究設計等問題進行比較全面的梳理,構建有關音樂教育制度史的學科體系,探究音樂制度在各種外生性志愿影響下的動態形成機制與功能機制。此外楊健對當前高師音樂教育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對策。音樂教育哲學分會場由吳躍躍、柳良、李嘉棟、呂屹主持,全國音樂教育史學分會場由劉詠蓮、徐旭標、黃劍敏、馮巍巍主持。期間每個會場的討論都十分熱烈,眾多同學老師云集對話,碰撞出多重智慧火花。研討會期間,曲阜師大音樂學院師生還為與會人員精心準備了專場音樂會,音樂會上集中展示了富有日照地方特色的嵐山號子、夾倉鑼鼓、魯南五大調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音樂學院近幾年的教學成果。“第三屆全國音樂教育哲學學術研討會、第二屆全國音樂教育史學研討會”會議的召開對于音樂教育史學和音樂教育哲學未來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音樂教育史是音樂教育發生、發展的歷史,是教育史與音樂史相互交叉、融合的一門新興學科,是音樂教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從史學的視角探索音樂教育思想、音樂教育與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規律,為當代音樂教育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理論依據。而音樂教育哲學是一門研究音樂教育的本質和價值的學科,是音樂教育學的基礎理論。音樂教育哲學對一切音樂教育教學現象進行高度的概括和總結,揭示音樂教育的基本規律,對各種音樂教育實踐活動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作者:顏妍 單位:中國音樂學院

        第8篇:當代音樂教育范文

            【關鍵詞】民族音樂教育 整合意識母語文化主體 不同而并立① 主體價值重建

            學校音樂教育是目前音樂教育學首要關注的問題,而推動中國音樂教育學發展的根本,實際是中國民族音樂教育體系如何建設的過程。關于中國民族音樂教育體系的建設,自古至今積累了相當豐厚的資源和理論建樹②。面對21世紀,該體系的建設是否可進入整合性的研究和實踐,以使體系的建設逐步呈現完整清晰的中華主體風格,使其與其他異文化共同體的教育體系有母語文化實質的區別?在長期的教學、研究中,根據觀察、參與和思考得出的經驗教訓,越來越感覺到,孤立地關注民族音樂教育的某一方面,對建設一個主體性完善的體系、提高民族的綜合素質的目的總有較大距離甚至偏離其目的。如果換一種思維角度,立足于打通各個領域的相對封閉,使各方面成果和思想精華互動互補,完整體系的主體建設是否會有更深入的推進?

            這種建設和推進需要強化整合意識。

            源起于自然科學的實證主義哲學和工具理性主義思維方式,在大工業流程分工細致的現代文明啟示下,將學術——人的精神創造物也象物質生產流程一樣細致分工,在各專業、各學科越劃越細、看上去越來越精深、越來越尖端的學科專業研究,實際把整個人類文化分割成許多越來越互不相干的“領域”。為什么在當代興起對東方哲學的關注?③就是人們在發現世界已成互不相干的各種“領域”之后,人的精神家園反而出現深刻的恐慌和危機,人們呼喚整合、呼喚平等交融、呼喚“全球一體化”。而東方哲學圓融中和的整體觀,在某種意義上為人們的心靈提供著內在的深沉依托,于是,整合不僅成為學術歷史的當代命題,也成為人類精神價值需求的回歸。

            這個現實,促使當代跨文化、跨學科研究蓬勃興起,綜合性的,交叉互滲的邊緣學科層不出窮……這是世界從分離重新走向整合的歷史趨勢。這種趨勢逼使人們不斷擴展理論思維空間,呼喚所有學科進入空間共享,在共享的空間之中互動互融,彼此打通。因為大家都意識到任何一種文化,任何一個學派和學科都不可能占有所有正確的空間,只有在打通的基礎上尋求深沉意義的整合……一種“不同而并立”的多元融通關系,才可能盡量地靠近人類較理想的存在狀態。在此歷史背景下提出建設中國民族音樂教育體系的“整合意識”,其學術取向也就有不同以往的特殊意義。在關于中國民族音樂教育體系建設中,目前有三個層面尤其要強化整合意識——

            1、民族音樂教育模式與民族音樂理論研究——基礎層面的整合;

            2、民族音樂教育體系中“學校規范教育”與“民間自我傳承教育”——結構層面的整合;

        第9篇:當代音樂教育范文

        關鍵詞:大學音樂教育;人文關懷;人性思考;審美感悟;創造能力培養

        “音樂是這樣一種偉大而又非常優美的藝術,它有力地影響了人的內在本性,就像一種宇宙寓言那樣完整而深刻地被人的內心所理解,它的獨特甚至超越了感知世界本身。”音樂作為人類生存與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元素,給人以獨特的審美感悟,讓人動情、感奮。音樂對人心靈深處產生獨特的作用,讓人感悟到生命的價值,并激勵人追求生命價值。

        一、音樂教學中滲透對人性的思考與心靈的關注

        (1)音樂教學中滲透關于人性的思考。筆者認為,人性的思考是對人生最高價值的追求,也是人對生命的終極關懷,對人性的思考體現著人對人生價值的感悟與理解。人的自由是以人的獨立為基礎和前提,這種精神獨立表現為對人內心的自由意志、人內心的生活等,人只有具備了自己的內心世界和自我意識之后,才能了解外界的一切。音樂作為人生活中的一種不可或缺的元素,對個體來說,音樂教育對個體完美人格的培養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并以實現個體審美心理結構為依托。

        (2)音樂教學中滲透對心靈的關注。筆者認為,通過音樂教育,有助于完善人的審美心理結構,也有助于豐富人對音樂的體驗,并有效提高人的想象能力和敏感性,進而形成人的審美價值標準,自覺地按照個體的審美理想去審視自身的行為與心靈。

        對于音樂本身而言,不僅體現了以音箱為載體的感性形式,還蘊藏著深刻的精神內涵和精神特征。音樂作品可以表現為人的全部精神生活,創作者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和精神個性,在作品中表現對生命的多種層次的感受。因此,要在音樂教育中潛移默化提升自己的價值,進而完成對音樂教育的使命。

        二、音樂教學中滲透對審美的感悟

        (1)擴大大學生藝術欣賞審美領域。一方面要引導大學生從特定的藝術形象中,領悟音樂的內涵,引導其樹立個人理想,提高其思想境界;另一方面,除了學校規定的音樂教學課程以外,應該組織特定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開闊學生的眼界,陶冶學生的情操,并且疏導大學生在平日的生活、學習中出現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樂觀向上的品格。

        (2)引導大學生深刻體會音樂的藝術魅力。通過音樂審美教育,有助于學生深刻領悟音樂的藝術魅力,并通過音樂教育啟迪其人生、凈化其心靈。引導大學生欣賞高雅音樂,并教育他們如何欣賞高雅音樂。比如,平時可以組織一些關于欣賞世界名曲的音樂公開課程,啟迪大學生的心靈世界,凈化他們的人格,充實他們的大學生活。

        三、音樂教學中滲透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1)引導學生掌握創新思維方式。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該積極幫助、引導學生形成并掌握創新的基本方法和創新的思維方式。一方面,教師應該分析每個學生的特點,以便有針對性地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另一方面,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能力是音樂教育培養中需要掌握的一種重要能力,教師應引導學生從超越常規思維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問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其創造能力。

        (2)豐富和完善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借助和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和已有的教學資源,并積極采用多渠道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提高。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音樂創作環境,以便進一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動力。

        人文素質的培養,人文關懷的滲透,是當前大學生人才培養的目標之一,也是當代社會對大學生要求的體現。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層面,也是推進素質教育、貫徹當代大學生教育方針、弘揚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途徑。因此,應該不斷探索新的方法、新的途徑,充分發揮音樂教育在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好看的AV片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精品 | 亚洲另类欧美日本一区 |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