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民俗文化的作用范文

        民俗文化的作用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民俗文化的作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民俗文化的作用

        第1篇:民俗文化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朝鮮族;民俗文化;博物館;保護

        中圖分類號:G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5—0145—02

        朝鮮族是自19世紀中葉開始由朝鮮半島逐漸遷入我國境內并定居下來的跨境民族,一方面其語言、傳統、習俗等文化特征與朝鮮半島民族具有同源性,另一方面朝鮮族作為中華民族的成員之一,經過長期不斷的文化積淀與發展,又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中國朝鮮族文化既區別于朝鮮半島的生活文化及國外其他朝鮮族群體生活風俗,又與國內其他兄弟民族的生活文化有區別,是獨具特色的朝鮮族生活文化。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朝鮮族民俗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條件發生了變化,以口傳心授方式傳承的各種文化藝術、技藝、民間習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一些作為傳統文化載體的獨特民俗器物等正在消亡。朝鮮族民俗文化的保護工作日益迫切。本文認為,民俗博物館在對朝鮮族傳統民俗文化進行搶救性整理與保護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對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資源進行保護和宣傳的重要途徑。

        一、哈爾濱市朝鮮族民俗文化發展現狀

        哈爾濱市約有12萬朝鮮族人口,占黑龍江省朝鮮族總人口數的30.86%。哈爾濱市從地理和人口分布上看都位于黑龍江省朝鮮族社會的中心,這里不僅朝鮮族人口地理分布相對集中,全省朝鮮族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各領域也相對集中。哈爾濱市朝鮮族在長期的生存活動中,以口頭、風俗或行為等形式創造和傳播著風俗文化,形成了獨特的生活習俗、生產習俗,有自己的語言與文字,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均有自己的風俗習慣,餐飲、服飾、歌舞與節慶活動別具特色。

        然而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朝鮮族民俗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條件發生了變化,原有的文化生態發生了變遷,加之保護和傳承朝鮮族民俗文化的工作相對薄弱,導致朝鮮族民俗文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其一,現代化生產和生活方式對朝鮮族的影響巨大,許多民俗文化已從生存活動中脫離出來,失去了生活基礎。加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流動變得日益活躍,有大量的朝鮮族每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外出務工,使民俗文化的傳承缺少了生力軍。近年來,我市朝鮮族青年,尤其是市區內生活的朝鮮族青年,對朝鮮族傳統文化逐漸疏離,無論在思維方式還是生活方式上都已出現文化特征的淡化。其二,由于對朝鮮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一些民俗文化沒有及時進行保護和挖掘,同時又對部分傳統文化過度利用,導致很多朝鮮族傳統文化已經流失,一些傳統禮儀、舞蹈和風俗習慣已經很難看到。以上種種直接影響到了我市朝鮮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以口傳心授方式傳承的各種文化藝術、技藝、民間習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一些作為傳統文化載體的獨特民俗器物等正面臨消亡。

        二、民俗博物館對保護和發揚朝鮮族民俗文化的積極作用

        民俗博物館承擔著收藏、展示、研究、傳習民俗文化資源的重要職能,隨著哈爾濱城市化進程步伐的不斷加快和人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變,朝鮮族傳統的民俗物品正慢慢消失,傳統的民俗文化也將漸漸被人們所遺忘。因此,應該以民俗博物館為平臺,盡可能搜集朝鮮族民族文物,使之形成一個個系列,生動全面地以實物形式展示給觀眾;不斷地去挖掘、整理、恢復、弘揚朝鮮族傳統文化和民族風情,打出我市獨特的文化品牌。

        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館可以有多種形式,一種是規模比較大、功能比較齊全的綜合性博物館,如目前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建有“哈爾濱朝鮮族民俗博物館”;另一種是設想在阿城、尚志等朝鮮族人口較為密集的地區,充分利用舊有的村落、建筑等,因地制宜,將其改造建設成民俗文化陳列館和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平時可供人們休閑、學習、娛樂,年節時可供開展民俗活動,使其成為一處當地人傳承民俗文化的基地,同時也可為建設和諧社區服務。后者將成為綜合類博物館的有力補充,使朝鮮族民俗文化得到積極的調動和良好的傳承。

        哈爾濱朝鮮族民俗博物館位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當時展覽展出的民俗文物約有16大類共304件,涉及朝鮮民族生產、生活、教育、文化等各個領域。同時,館內的朝鮮民族村落微縮景觀將給市民展示朝鮮民族生活常態。2012年,在各級領導部門的支持下,哈爾濱朝鮮族民俗博物館展館擴建工程順利完成,重新開館。擴建后的展廳采用回廊式設計,將朝鮮族人民生產、生活、文化教育等生活情況分類展出,使參觀者仿佛游走于時光長廊,體會這個民族的發展之路。哈爾濱朝鮮族民俗博物館一直以來得到了我市朝鮮族群眾的大力支持,此次擴建,又得到群眾無償捐贈展品百余件,極大地豐富了館藏,也使重要的民俗文物得到了及時的收集和保護。4月末,黑龍江省博物館專家組對朝鮮族民俗博物館的展品作了詳細考察,對民俗文物進行評級確定,其中一架具有百年歷史的伽琴被評定為二級文物,另有其他四十余件民俗文物被評為三級文物。

        該館堅持每天開館7個小時以上,平均年接待國內外觀眾達5萬多人次,成為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挖掘和弘揚城市歷史文化財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城市特色旅游資源。除定期開放展出之外,哈爾濱朝鮮族民俗博物館還不定期地組織各種文化展覽,曾先后舉辦了朝鮮族傳統禮儀展、韓國工藝品展、朝鮮書畫手工藝品展、哈爾濱市少數民族書畫展、哈爾濱—清州中韓書法展等,為廣大群眾提供多元化的展覽展示服務。

        三、擴大民俗博物館文物保護功能的前景展望

        朝鮮族民俗博物館的建立和發展給哈爾濱市朝鮮族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宣傳提供了一方沃土,但要使朝鮮族民俗文化在這里繼續開放出燦爛之花,則需要文化工作者辛勤的耕耘,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創新工作。

        第一,要繼續積極主動地調查、征集朝鮮族民族文化的有形遺產,完善文物信息。前階段的文物保護工作,由于受經費的限制,民俗文物的征集主要集中在距離城區較近的一些地區,且主要收集室內的有形文物,未能深入偏遠地區,而往往在那里民俗文化受現代化生活節奏的影響相對較小,更有希望征集到價值更高的民俗文物。下階段的工作就是要積極籌措資金,深入基層繼續征集、保護珍貴的民俗文化資源,同時拓展保護范圍,注重對大型文物的整理和保護。在前階段的工作中我們發現,民俗文物是征集并得到保護了,可是對于某些展品的名稱和具體使用方法,卻未能確定下來。由于很多民俗文物早已被現代化的生產、生活工具所替代,不再被使用,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了解這些文物的老人越來越少,因此及時正確地總結其名稱和使用方法,成為關鍵問題。

        第二,拓展保護范圍,開展對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理和保護工作。下一階段,要注重保護那些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朝鮮族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加強對象帽舞、農樂舞、朝鮮族傳統民俗婚禮、洞簫、伽琴等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并深入民間挖掘整理原始的朝鮮族生活民居、民間傳說、無任何文字記載的口授民歌、民謠、民間手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三,積極利用現有館藏特色資料和優勢,同各地同類博物館開展文化交流與合作,加強民族文化資源交流。積極舉辦參與各種類型和級別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動,為各地之間、各民族之間提供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了解的平臺,活躍區域間、民族間的交流協作。樹立開拓創新的理念,廣開征集調查藏品的新渠道,探索保護藏品的新措施,尋找研究藏品價值的新途徑,創新藏品展示的手段。

        參考文獻:

        [1]王紀芒.全球化時代中國朝鮮族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4).

        第2篇:民俗文化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群眾文化;國民素質;作用;意義

        中圖分類號:G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5)35-0208-01

        一、促進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

        群眾文化是一種反映文化的活動形態,人們通過這種文化活動形式,使參與者在傳播文化的同時,又感受了文化的影響。例如:在群眾書法藝術展覽中,參與者不但展示自己的文化藝術成果,同時也在學習和感受其他參與者的文化藝術作品,從而達到相互交流與提高的目的。舉一反三,其它門類與內容的群眾文化活動也具有同樣的作用。眾所周知,科學是社會文化的產物,人們是通過文化知識來認識科學的,也就是說只有文化知識的不斷提高,才能帶來科學技術的發展。那么,群眾文化既然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它的繁榮與發展必然會帶動科學水平的提高。例如:某地農民欲發展養殖業,由于文化水平較低,無法學習和掌握科技養殖書籍介紹的科技知識,而通過當地文化站舉辦的文化實習班的培訓,文化水平有所提高,進而能夠讀懂弄通科技書中的養殖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結果取得了事業的發展。這樣的事例可謂舉不勝舉。所以,群眾文化活動的確促進了人們科學文化知識的提高。

        二、促進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

        思想道德素質是國民素質的重要內容之一,而群眾文化對于人們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有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人類的思想形態是世界觀的體現,而我們的社會主義國情要求國民應具有適應于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思想道德水準,我們的群眾文化也正是在這個前提下開展活動的。用積極健康的群眾文化去引導人們的思想道德觀點向正確方向發展,是群眾文化的重要任務之一,正如同志所說:“社會主義不去占領,資本主義就必然會去占領。”在思想道德建設方面,如果我們不是用積極正確的觀念去教育人民,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去引導人們的思想道德行為,那么一些有損社會進步的不良思想道德行為就會泛濫。應該說,思想文化領域是影響人們思想道德觀念最為突出的領域,群眾文化則是這個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群眾最容易接受的活動方式。因此,群眾文化對于促進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增強民族凝聚力

        愛國主義是體現一個民族綜合素質的根本內容之一,也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更具重要性。而群眾文化又是以群眾樂于參與的文化活動而潛移默化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為方便有效的手段。文化活動能夠影響人的思想與行為已是不爭的事實,一首《國際歌》能夠喚發起世界上無產階級的奮斗精神,一曲《義勇軍進行曲》能夠激勵起中國人民保衛祖國、浴血奮斗的愛國熱情,都有力地證明文化活動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及至整個世界發展與進步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群眾文化是參與對象最廣泛,影響力最大的文化活動方式。因此健康、向上的群眾文化對于激發人民的愛國主義熱情、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當前對于穩定政治、穩定社會、保持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也是有著現實作用的。

        四、有益身心健康增強人民體質

        一個國家與民族的健康狀況如何,也是體現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強盛與否的重要因素,試想一個病弱的民族怎么能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何談國勢興盛呢?早在日寇侵略中國時期,就曾以“東亞病夫”來形容中國人,這難道不是我們應該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嗎?既然一個民族的體育素質對于國家的興衰有著如此重要的意義,而群眾文化又是如何促進人們體育素質的提高,其作用是怎樣體現的呢?首先從群眾文化在性質上,是一種社會文化活動(無論是唱歌、跳舞、寫字、打球、參與者都是在運動之中),即是活動,就是有運動的本質,運動就具有健身的功能,這亦是被科學證明了的道理。同時,群眾文化又不僅僅是活動,而是一種文化活動,它又給參與者以精神與心靈的陶冶,所以,從群眾文化的整體功能上說則具有益于身心健康、增強人民體育素質的作用。

        第3篇:民俗文化的作用范文

        鄉村憑借其獨特的地方特色和別致的自然環境,吸引了諸多現代都市人的青睞,成為當前體驗真實的鄉村觀光游覽休閑度假創新形式。鄉村民俗文化是在歷史長河發展中,由特定的社會群體創造出的一種群眾性文化成果,是一種適應社會生活和生產實踐的程序化生活慣例和行為模式,是群眾所有的文化積淀。將鄉村民俗文化作為旅游載體,融入鄉村旅游內容,重視鄉村旅游中民俗文化的開發保護,將利于塑造鄉村旅游品質,打造鄉村旅游勝地,對鄉村旅游的長足發展具有重要價值意義。

        一、挖掘鄉村民俗文化,塑造鄉村旅游品質

        鄉村文化作為一種原生態文化,是現代民俗文化的根基,不僅包括村落規劃、歷史遺址、各類建筑等物質文化遺產,還包括舞蹈、武術、雜技、美術、戲劇、曲藝、音樂、醫藥、民族語言、民間文學、生活民居和傳統技藝等各類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在開發鄉村旅游時,不僅要恢復、保持鄉村原有建筑面貌,還應挖掘具有模式性、傳承性、集體性現象的民俗文化展示。

        鄉村民俗文化作為一種生生不息的深厚文化現象,表現在社會生產和生活實踐的各個方面,是群眾性的集體文化積淀,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都市人往往選擇在鄉村旅游,可以接觸到和自己所處地域不同的風土文化,通過真實的體驗讓游客感受到完全不同的一種鄉村民俗文化環境。鄉村旅游的魅力就在于可以給游客以全新的民俗文化體驗,讓游客可以接觸到現代民族的深處,回到原始生態的生活,實現大自然和人的和諧統一。挖掘鄉村民俗文化可以從精神民俗、制度民俗和物化民俗三層面入手,其中精神民俗是指鄉村民俗文化旅游作為鄉村旅游的一種,增加游客的民俗文化感知,即在鄉村旅游中增加民俗文化內容的展示,讓游客在鄉村美景中還可以體驗到具有原生態的民俗風情,真實感知鄉村民俗文化的魅力,如傳統節日、風情民俗、宗教儀式、民間歌舞、建筑風格、婚喪嫁娶等;制度民俗是指鄉村民俗文化旅游作為鄉村旅游的一種,將鄉村旅游和民俗文化結合,增強游客對鄉村旅游的參與度,讓游客在參與體驗中感知民俗文化,如地方娛樂、婚俗過程、節慶活動、競技參與等;物化民俗是指鄉村民俗文化旅游作為鄉村旅游的一種,讓游客直接參與體驗物化民俗文化內容,如購買土特產、飲食品嘗、田園活動、歌舞觀賞等。挖掘鄉村民俗文化,將民俗文化產品作為鄉村旅游的內容,塑造鄉村旅游高品質。

        在鄉村旅游建設中,加強民俗文化和鄉村旅游的互動,將鄉村民俗文化的內涵融入鄉村旅游,將鄉村民俗文化作為促進鄉村旅游長足發展的源動力,塑造鄉村旅游品質也離不開挖掘鄉村民俗文化的支撐,鄉村民俗文化也因鄉村旅游的發展而更加豐富、深化。挖掘鄉村民俗文化,塑造鄉村旅游品質,是鄉村旅游未來發展的主動力和創新的方向。

        二、傳承鄉村民俗文化,打造鄉村旅游勝地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很多都市人或者他們的祖輩都是從鄉村出來的,和鄉村有著割舍不斷的關系,多數的都市人都有著獨特的鄉村情節。當前,發展鄉村旅游,吸引都市人的不僅僅是鄉村的自然山水和田園風光,更多的是鄉村民俗文化,給都市人帶來悠閑自在的自然環境和濃郁和諧的人文氣息。鄉村旅游勝地的發展不僅需要有獨特的自然田園風光,還需要有傳承的鄉村民俗文化,吸引都市人享受鄉村休閑旅游。

        隨著現代經濟的迅猛發展,在經濟步伐加快建設的同時,大自然和人類活動之間不可避免的遭遇沖突。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往往存在違背自然、人文發展規律的行為,打破自然資源和人文環境,給生態環境和民俗文化帶來污染。而自然規律的認知和民俗文化的保護,對人類非理有著警示作用,避免遭受人類破壞。鄉村民俗文化蘊含的理念和精神,是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是對人文環境的改善,對鄉村旅游健康發展有積極作用。保護鄉村民俗文化,不僅是鄉村旅游發展的需求,也是現代農業背景下保護文化遺產的趨勢。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國家的發展進步離不開鄉村的支撐,鄉村悠久的發展歷史已經融入鄉村各領域,是自然發展規律下大自然和人的和諧,注重鄉村民俗文化的保護和開發,是鄉村旅游創新發展重要理念,在現代生活中具有重要實踐意義。從鄉村角度看,鄉村文化對多樣性生物維系、生態環境保護、食品安全保障、資源持續利用均有重要現實價值;從民俗角度看,民俗文化對生活環境保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傳統特色的傳承,和諧社會的建設均有重要基礎作用。以鄉村旅游為導向,挖掘鄉村民俗文化,以鄉村旅游在載體,以鄉村民俗文化為內涵,實現鄉村民俗文化傳承保護和鄉村旅游持續長足發展有積極作用。

        第4篇:民俗文化的作用范文

        一、民俗文化資源在旅游發展中的地位作用

        (一)民俗文化自身蘊含豐富的旅游資源,地位重要而且不可替代

        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尤其是各少數民族都具有各自的生活方式、餐飲文化、民族服飾、建筑風格、人文景觀、勞作方式、文藝形式、風俗人情、民族工藝等,這些獨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點成就了其基礎性的壟斷性地位,形成地區獨特的旅游吸引力。

        (二)民俗文化自身具有獨特的魅力吸引,能滿足旅游者多種需求

        有形的民俗服飾、建筑、工藝品等自然流露出的質樸之美能給游客純真的審美感受;傳統的民族節慶如達斡爾族的庫木勒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壯族的“三月歌圩”等民族活動能夠使游客參與互動,滿足娛樂需求;到民族聚居地參與體驗民俗生活、了解民族文化和民俗風情更能增加相互理解,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三)民俗文化資源能促進特色旅游發展,關系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依托民俗文化資源優勢開展特色旅游能使民俗文化資源的挖掘、研究、開發、宣傳等工作得到空前的重視,有利于民俗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擴大地區影響力。同時,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發展也能帶動其他產業鏈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促進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增加財政稅收,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二、借助民俗文化資源優勢發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策略

        (一)加強對地方民俗文化的挖掘與研究,凸顯民俗文化資源魅力

        地方政府和旅游經營者都要對弘揚民俗文化引起足夠重視,充分發揮歷史學家、文化學者、民俗傳人、文藝團體、文化研發機構的優勢和作用,鼓勵、引導、支持全社會參與對地方民俗文化資源的普查、挖掘和研究,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讓瀕臨毀滅、失傳的有型的民俗建筑景觀得到及時修繕翻建,讓無形的民俗文化重放異彩。要對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重點研究,深入挖掘,通過文字、聲音、影像、藝術表演、專題展覽等形式加大展示力度,讓更多的游客對民俗文化有更深入詳實的了解,凸顯民俗文化資源的魅力。

        (二)不斷豐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內涵,重視民俗文化旅游互動

        要研究游客心理,通過多種形式讓游客滿足求知、求新、獵奇、休閑、審美、娛樂等多重需求,讓游客眼有所看、耳有所聞、腦有所思、心所有得。民俗文化融入靜態的參觀游覽,更要融入愉悅的互動體驗,提高旅游的趣味性和參與性。要加強博物館、展示廳、陳列室、民俗風情園建設,讓特色民俗文化內涵得到完整展示。同時,更要加強旅游項目的娛樂性與互動性,讓游客能夠以愉悅的心情和放松的心態參與到活動中,讓他們通過身臨其境體驗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在活動中感受中華文化的輝煌燦爛與博大精深。

        (三)加強對地方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謹防民俗文化異化同化

        “原汁原味”才是民俗文化魅力所在,一旦失去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點,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必須加強保護,謹防受到其他思想和文化的沖擊和影響而產生異化或同化。旅游地要注重對民俗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傳承,加強對瀕臨消失、異化的民俗文化的再現,宣傳民俗文化的價值所在,增強旅游地居民的自豪感,能理性看待外來影響而不盲目效仿。政府相關部門要為民俗文化傳承和發展提供平臺和條件,讓民俗文化得到鞏固和加強。加大對外宣傳,提高游客的認知度和認同感,減少不必要的誤解和不良影響。

        (四)加強民俗文化與其他旅游項目融合,創造機會宣傳民俗文化

        作為文化資源,民俗文化的展示可以突破地域和場地,為民俗文化的宣傳、發展和傳承提供了條件。在民俗文化發源地或民族聚居地,通過民俗旅游專線或主題游將民俗文化與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文物古跡等有機整合一定能吸引更多游客。另外,還可以將民俗文化與其他旅游項目建設有機整合,在國內外大型旅游景區、重要旅游城市開辟民俗文化旅游專區,將民俗歌舞表演、建筑藝術,餐飲文化、服裝展示、特色娛樂項目、民俗工藝品加工等進行綜合開發和集中展示,讓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機會感受民俗文化魅力。

        (五)加強對地方民俗文化的發展與傳承,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精品

        第5篇:民俗文化的作用范文

        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首先是一種立足于兒童需求的課程資源,它將豐富的民族文化內容融入到兒童生活的環境當中,在遵循兒童認知規律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民俗文化作為一種課程資源本身就具有豐富的內涵,與學前教育的結合使其具備了更加積極的意義和內涵。首先,學前教育中的民俗文化應當是具有選擇性,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積累了豐厚的民俗文化,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民俗文化內容并不是完全都適合用在學前教育階段,需要教育工作者進行必要的篩選,選取一些適合兒童的民俗文化對其進行重點傳授和培養。學前教育的民俗文化還應當具有適應性。即這些民俗文化內容應當符合兒童發展的需求,對于他們身心健康成長、優化兒童生命質量應當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再次,學前教育民俗文化內容應當注重協調性,即各地區、各民族的地方文化應當在學前教育階段給予具體的體現。民俗文化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同時學前教育階段的兒童又是分布在全國各地,他們應當對自己所在地區的地方民俗有所認知和了解。因此,在學前教育的民俗文化培養中應當注重這一原則的體現。民俗文化課程的核心目的培育全面發展的兒童,民俗文化本身即有較強的育人功能,它能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具體的民俗活動中傳遞給下一代,兒童正處于啟蒙階段,心理成熟和情感培育亟須大量的文化養分滋養,這一階段的民俗文化教育對他們今后的個性成長和文化意識具有強大的影響力。民俗文化在形態上來看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而學前階段的兒童信息吸收特點也是直觀性和形象性。因此民俗文化與學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這也為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的價值發揮創造了天然有利條件。

        二、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的價值探析

        1.民俗文化的互動性有利于促進兒童心理的成熟。

        民俗活動作為一種源遠流長的社會娛樂活動是古人調節心理、宣泄情緒、緩解疲勞的一種重要方式。因此民俗活動具有鮮明的娛樂屬性,它滿足了人們的游戲本性。例如民間歌曲、舞蹈、游戲雜耍等民俗類目,它們的產生和發展充分體現了人們以這些民俗活動為載體,追求身心愉悅的一種重要嘗試和努力,同時這些民俗活動還具有一個更加鮮明的特征,就是群體性。群體活動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需要成員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既表現在肢體和活動形式上的默契感,同時又更加注重心靈溝通和互動中帶來的交往成就感。因此互動性是民俗活動和民俗文化的根本屬性,這對于兒童的心理成熟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我國民俗文化內涵豐富,積淀深厚,各個民族在發展過程中都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各民族異彩紛呈的節慶活動都是民族心理和互動特點的體現。例如侗族地區過新年的時候與漢族有所不同,通常族長或者有聲望的長輩會組織一支聲勢浩蕩的舞龍隊,隊員們要腰束紅布,舞著龍燈訪村串巷,而且每到一家門前,戶主都要出來給舞龍人員敬水。舞龍隊休息中或者舞龍完畢之后,老人則會帶著孩子向舞龍隊員要一截紅布,給孩子扎在腰間,因為龍代表吉祥和福氣,這些紅布能夠給孩子祛邪避兇,保佑孩子平安無事。

        2.民俗文化活動能夠促進兒童社會性的發展。

        維果茨基曾提出兒童文化發展過程中通常包含兩個層面,一是作為旁觀者對各種社會文化現象的觀察和學習,二是作為體驗著對文化活動的參與和踐行。這一過程的實現就是兒童社會性的成熟過程。其中作為旁觀者的初級階段是兒童社會性形成的基礎所在。民俗文化活動本質上是一種社會交往活動,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它包含著既有社會的種種文化意識形態,社會道德規范、時代精神等內容。兒童在觀察和了解這些民俗文化活動的過程中自然也接觸到這些規范,例如一些民歌民謠,諺語俗語等都包含了大量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孝道、包容、禮貌等等。兒童在接觸這些民俗文化的活動中首先會對這些社會道德規范形成感性認識。同時長期的感性認知過程必然也會隨著兒童的身心發展進行理性思考階段。民俗文化活動中包含的道德傳統是兒童社會性發展中珍貴的資源。是兒童在今后行為的借鑒和榜樣,例如尊老愛幼、與同伴和睦相處,團結互助、甘于奉獻等等。我國朝鮮族、哈尼族等民俗文化活動中都包含豐富的道德教化內容。朝鮮族兒童在路上遇到老人都要彎腰致意,而且需要等到老人通過之后才能離開。這種孝道文化目前在韓國朝鮮被很好地繼承和發揚下來。同時這種民俗文化內容在我國也正在與學前教育相結合,并且已經成為兒童日常行為規范的主要內容之一。作為一種社會美德,民俗文化中包含的這些孝道因素同時也是培養兒童作為社會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兒童社會性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3.民俗文化有助于學前兒童體驗生活樂趣,感受生命的意義。

        民俗文化的積淀是先民在改造自然的生產活動中積累的智慧成果,其中蘊含著人們對生命的感悟和對自然現象的理解。從發生學理論來看,民俗文化發生的最初根源是生存的壓力與生命的永存兩種矛盾不斷斗爭和協調產生的文化現象。民俗文化活動蘊含著濃厚的生命意識,對生命的慰藉是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依托的重要精神力量。同時這種力量對人們的生存環境的優化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在這一源動力的推動下民俗活動的豐富性和審美性才逐漸建立起來,并且這股神秘力量一直支撐著整個民俗文化延綿不絕的流傳至今。因此參與和了解民俗文化活動對于學前兒童更好感受生命的意義具有重要影響。它會逐漸內化為兒童的潛意識,對他們今后更好的理解生命,感悟生命的意義起到明顯的強化作用。古代家庭的添丁之喜,以及產生的各種慶祝活動,都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婚禮中對未來生命期盼,為老人祝壽時對生命延長的喜悅和羨慕等民俗文化活動都表現了人們強烈的生命意識。這些民俗文化活動內容在學前教育階段有所選擇的開展和實施有助于兒童體驗生活的樂趣,感受生命的意義.民俗文化當中蘊含著先民對生命的理解以及在改造自然過程中磨煉而成的強大生命力。這些飽含生命意識的民俗文化對學前兒童的生命意識影響將是無形的。同時我們所接觸到的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仍然流光溢彩,最根本的還是藝術的生命力,它們有自身能夠吸引觀眾和參與者的優秀成分,它能夠給參與者帶來歷久彌新的娛樂體驗、審美體驗等等,這些都對學前兒童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深入挖掘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價值的路徑

        1.在民俗文化的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性和藝術性。

        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應當與兒童的生活過程緊密結合。因為這一階段的兒童沒有形成獨立的認知,對于課程和生活沒有明確的概念區分,因此教育必須與兒童的生活相結合。但是課程與生活的結合不能僅僅是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的結合,同時還應當更加關注兒童的精神生活。這種結合應當是組織與非組織的結合,有一定的規范但不能強加給他們,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兒童的興奮點和感興趣的項目,對這些項目注入民俗文化內容,從而實現潛移默化的文化感染。藝術性也是民俗文化課程秉承的重要原則,這是就民俗文化本身的性質而言的,同時藝術性與生活性之間也具有天然的聯系,藝術源于生活,藝術對兒童來說也是一種知識,具有情感教化的功能。同時這也是民俗文化課程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在課程進行過程中應當注重保留民俗文化的藝術性。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語言組織、教具選擇、環境色彩等。

        2.營造和諧的民俗游戲氛圍。

        游戲氛圍是最能感染兒童情緒的一個重要方面。營造和諧的游戲氛圍是抱枕民俗文化課程價值開發和影響力增強的重要途徑。做到游戲氛圍的和諧性首先教師應積極支持兒童游戲,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游戲環境,提供游戲道具、尊重兒童意向,鼓勵他們大膽嘗試。這些游戲內容可以有意識的向民俗文化活動靠攏。我國民俗文化活動中不乏大量的兒童游戲,例如滾鐵環、捏泥塑、丟沙包等等,這些游戲已經在我國社會流傳上百年至今仍有強大的生命力。它們保留了一個基本功能,那就是滿足了兒童的游戲欲望,能夠給他們帶來極大的樂趣。因此教師應當根據自身對民俗文化活動的了解選取一些適合兒童操作和玩耍的游戲項目。并且注重在游戲過程中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在和諧的游戲氛圍中感悟這些經久不衰的民俗文化活動的魅力。游戲氛圍是決定整個游戲過程效率的重要影響因素,在營造游戲氛圍的過程當中教師尤其應當注重將民俗文化融入其中,例如在做游戲是讓學生扮演古代英雄人物的角色,并且將人物的生活環境和游戲當中人物的使命等具體細節規劃詳細。這樣兒童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才能有較強的代入感,也才能更加集中精力的投入到游戲當中來。

        3.在兒童生活活動中融入民俗文化課程。

        生活活動在兒童的在校生活中占有很大比例,例如用餐、午休、洗漱等等。同時這些生活活動也是兒童接受教育的一個重要切入點,他們能夠通過教師的指導和講解了解這些生活活動的基本規范,掌握基本的生活節技能,因此抓住這個重要環節,不失時機的引入民俗文化課程內容,是開發該課程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例如民俗文化中關于飲食文化的部分也可謂豐富多彩,因此這些飲食文化就可以在兒童生活活動中的用餐部分相結合,例如兒童在用餐前喜歡用筷子敲擊碗、盤等餐具發出聲音,取悅于耳。但是這些嘈雜的聲音破壞了安靜的用餐環境。而且在古代民俗文化中對于用筷子敲碗這種行為是非常忌諱的,因為只有乞丐在乞討的時候才這樣引起施主的注意,父母不希望孩子像乞丐一樣,因此也就非常忌諱孩子敲碗。用這種民俗文化來規范現代兒童的用餐習慣不僅有利于創造良好的用餐環境,而且還將民俗文化課程潛移默化的轉移過來,其思路非常可取。

        四、總結

        第6篇:民俗文化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民俗文化 廉政文化建設 企業

        近日筆者閱讀了陳勤建先生撰寫的《廉政文化與民俗》一書,書中通過對鄉規民約、行業規范、家風家訓、民間組織、習俗良知、人生交際等層面進行研究,探討了中國廉政文化的基本理論、歷史發展以及與相關學科的關系,多角度詮釋了廉政文化的內涵。筆者對民俗文化作為一種風習性的文化意識,卻對人的意識形態、行為規范具有著極大影響力的現象深受啟發。

        1 民俗文化在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中所起的作用

        1.1 民俗文化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書中談到在鄉規民約中可以看到很多推崇道德建設的條款,如彝族的著名經典《蘇巨黎咪》中關于對本族社會道德的依賴關系描述:“家庭和睦寨鄰親,寨鄰和睦是第一。寨鄰和睦地方安寧,地方安寧是第一。地方安寧風氣好,風氣好是第一。風氣好了講品德,品德好是第一。”在行業規范中倡導仁、義、禮、智、忠、信、誠、勇、勤、儉、節、廉的優良品格;在家風家訓中,列舉了包拯的家訓、的家書等例子,教導后人做人要講仁愛、要正直、有氣節、重誠信、要檢仆等。這類的民俗文化因其強大的歷史延續性和感染力,當中所倡導和尊崇的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社會風氣從苦自今對個人的道德修養具有著陶冶情操的作用,并開始于人們生活和交往中的細微之處。

        1.2 民俗文化具有規范作用。民俗文化從產生、傳承到發展,其規范作用主要表現在從道德上進行規范,但又勝過一般道德規范的作用力,因為民俗的知識、信仰和規定是與對道德和法律的認知協調基本相一致的,如民俗中體現出來對于正義的敬畏之心,以及通過心理和輿論的懲罰方式,對規范人的行為的具有一定的威懾性,被明太祖朱元璋稱為“江南第一家”鄭氏的《浦江鄭氏義門規范》中的內容就充分體現了民俗的這一特性。使得民俗文化可以既能從精神層面規范人們的心理和行為,還對人們的基本生活起到一種自律和他律的作用。

        1.3 民俗文化具有推動的作用。民俗文化由于其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有廣泛的受眾對象,有通俗易懂的獨特傳播功能,有豐富多樣的傳遞方式,因此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比如儒家文化傳統,正是由千百年來民眾代代傳承的道德標準經過體系化漸漸形成的,至今仍影響著國人的品行。在行業規范當中的一些關于義、誠、忠、信等行業自律行為,傳統社會交際中講求的禮與仁的交際禮儀等,都是經久傳承自今,滲透于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國民無意識的行為準則,對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氣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 民俗文化與廉政文化的內在聯系

        民俗文化是廉潔文化的重要思想來源,從古至今,民俗文化中不乏廉政文化的影子。在家族文化中關于廉潔自律內容的家訓,比比皆是,如“立身作家讀書,俱要有繩墨之規矩,循之則終生無悔無憂”、“事業文章,隨身消毀,而精神萬古不滅;功名富貴,逐世轉移,而氣節千載如斯”、“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莫甚”等。從儒家文化來看,千百年來儒家傳統起源于禮,集禮教之大成,既支配著政治秩序,又借助于祖先崇拜和民間禮儀,統治了社會秩序,其將個人與社會、天下聯結在一起的道義力量,對公平公正的追求,對私利的輕薄與舍棄,都可視為廉政文化內容的一部分。

        由此可見,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新時期廉政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民俗文化具有凝聚力、感染力,其歷史延續性、文化滲透性在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中對陶冶道德情操、凈化社會風氣等問題上有著其他文化不可比擬的作用。如果我們在企業的廉政文化建設中,耕耘好民俗文化這個“土壤”,充分利用民俗文化的大眾載體,抓住民俗文化大眾通俗、形象生動等的特色來開展廉政文化建設工作,那么廉政之風就能真正走入千家萬戶,走入員工的心里,廉政之花就會常開不敗。

        3 充分利用民俗文化通俗、生動的特點,豐富和加強企業廉政文化建設工作

        優秀的民俗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強大依托,但其中也存在一些糟粕和落后愚昧、封建迷信的東西,因此我們要去偽存真,引導提煉,深入挖掘優秀民俗文化的深刻內涵,并加以繼承和發揚,為豐富企業廉政文化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3.1 用民俗文化的樣式豐富企業廉政文化建設的載體。節日作為社會民俗文化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既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韻,又有豐富的民間傳統習俗,與此同時,節日也是人們在“禮尚往來”中滋生腐敗的溫床,企業若充分利用傳統佳節作為一個載體開展廉政文化建設工作,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例如在春節開展寫廉政春聯、創作“紅段子”征集活動;元宵節、中秋節開展以樹廉潔之風為主題的猜燈謎、創作花燈以及書畫展等活動;端午節傳說是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以示人們對屈原愛憎分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的緬懷,可以此為主題開展征文、朗誦等活動等,其中可充分利用現代網絡平臺,以微博、博客、手機短信等形式加強活動的互動性與娛樂性。將廉政文化建設工作融入節日民間傳統習俗,使廉政文化中那些刻板、嚴肅的內容容易被廣大干部和職工喜愛和接受,發揮出潛移默化的作用,達到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目的。

        3.2 用民俗文化的內涵豐富企業廉政文化建設的精神實質。民俗文化在幾千年的發展中,由于其豐富的內涵,逐漸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傳統,它貫穿于中國人的價值觀、思維方式、風俗習慣、道德禮儀等各個方面。古代士大夫和知識分子把改造社會、治國安民視為人生的最高歸宿,他們設計的人生道路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說明古人一直認為,有較高的自身修養,才能入世從政。有高遠的志向,有堅定的意志,有明確的生活目標,淡泊明志,潔身自好,并時常檢點作風,反思不足,才能抵抗腐朽思想的沖擊和誘惑,遠離腐敗與墮落的陷阱。這些都是我們應當從中吸收和發揚的民俗文化內涵,在企業廉政文化建設中應當引入和借鑒,以塑造每個企業的廉政文化精神實質,使廉政文化建設工作真正做到內化于心。

        3.3 用民俗文化的語言使企業廉政文化更加形象生動。民俗文化的語言是生動具體的,具有強大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如民間歌謠、民間曲藝為代表的民俗文化樣式就是以語言表現見長,有很深的群眾基礎。比如對快板、三句半等,以清脆明快的聲調,你唱我和,盡興而止,經久不衰,至今仍是許多群眾表演活動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如果把黨風廉政建設的相關內容以對快板、歌謠等形式予以表現,則更具有語言的感染力;還有民間故事,由于它們源于群眾,其形式為群眾所普遍認可和接受,只要我們稍加改進、整合和提煉,并融入企業的廉政文化宣教內容,一定會給廣大干部職工以很好的教育和啟迪,成為廉政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

        在民俗文化中融入廉政元素,在民俗文化中傳遞廉潔,就能使企業的廉政文化建設工作擁有強大的滲透力和生命力,廉政文化就能在企業生根發芽,廉潔意識就會深入人心,因此,在企業廉政文化建設工作中注重抓好與民俗文化的有機結合,將起到關鍵性的促進作用,民俗文化也定將成為企業廉政文化建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

        參考文獻:

        [1]柯玲.廉政文化建設的民俗思考[J].江西社會科學.2006(06).

        第7篇:民俗文化的作用范文

        論文關鍵詞:民俗文化 保護 旅游開發 辯證關系

        論文摘要:本文闡述了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存在矛盾統一的辯證關系,重點說明兩者之間辯證地存在著統一關系。

        旅游開發作為提升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實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與民俗文化保護之間本質上體現為一種辯證的矛盾統一關系。

        一、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矛盾關系

        我國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實踐與理論探討中,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矛盾關系一直是爭論的焦點。旅游開發帶來的濃厚商業文化侵蝕著民俗文化;旅游開發帶來的強勢現代流行文化沖擊著民俗文化。受到侵蝕、沖擊的民俗文化,改變著擁有這類民俗文化的地域群體的整個價值取向,改變著群體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與精神追求。這種改變體現在物質、精神及行為規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變遷歷史進程中呈現出較為明顯的突變特征。

        與主流的漢文化相比,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屬于稀缺的文化資源,彌足珍貴,突顯出巨大的文化價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適當的方式極易轉換為經濟價值。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各地普遍將旅游業作為主導產業以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以擺脫貧困為單一戰略目標或者為主導性目標,忽視了這樣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旅游開發必然會把強勢主流文化引到當地,使當地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完全暴露在外來文化環境中,當地以落后經濟為基礎的弱勢民俗文化必然會受到經濟實力較強的異文化的強烈沖擊、以及旅游開發所具有的濃厚商業文化對傳統的樸實的民俗文化的沖擊,在僅以追求經濟利益導向的旅游開發背景下,導致寶貴的民俗文化資源的流失、甚至喪失。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似乎不可調和的矛盾:少數民族地區旅游開發的優勢核心資源在于獨特的、稀缺的、原生態的民俗文化,通過旅游開發,將寶貴的民俗文化資源轉化為豐厚的經濟收益,改善貧困的生活條件,但旅游開發過程中原生態的民俗文化卻隨之削弱,被強勢文化逐漸同化,寶貴的民俗文化旅游開發資源逐漸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將隨之消失,旅游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設想終將成為泡影,依靠旅游產業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也成為不切實際的設想。旅游開發與民俗文化保護之間構成了似乎難以調和的矛盾對立關系。

        二、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統一關系

        實際上,旅游開發在科學合理的政策指導下,對于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會起到積極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喚醒民俗文化主體的文化自覺性、增加民俗文化價值、提高民俗文化主體的文化自豪感等。開發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被價值化的過程”。

        因此,旅游開發與民俗文化保護兩者之間并非單純的矛盾對立關系,應從民俗文化所處的客觀現狀來看待旅游開發對民俗地區文化的正面效應。旅游開發作為民俗文化經濟價值的轉換器,在轉化價值的同時,也承擔著宣揚民俗文化、挖掘文化價值的角色。在宣揚文化與挖掘文化價值的過程中出現的偽造現象,并非僅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開發過程中的個別現象,因此,對于惡意偽造行為,應以政策法規手段進行有效管治。在宣揚文化、利用文化獲取經濟價值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過度商業化現象,也并非是僅僅存在于我國民俗文化的旅游開發過程中的獨特現象。旅游開發過程中出現的與民俗文化保護相背離的一些現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開發本身,而是在于旅游開發目的導向設置出現偏頗。根據民俗文化旅游開發依托的文化資源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因果與依存關系,一個民俗地區的旅游開發首先應是保護民俗文化、其次才是發展旅游經濟。在沒有保護好民俗文化資源的前提下,實現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只能是“殺雞取卵”、難以實現長期發展。因此,旅游開發的首要任務應是保護、挖掘民俗文化資源,圍繞著首要任務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務才是轉化民俗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獲得經濟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項目保護、傳承、挖掘某一個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項,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現給游客,在保護、傳承、挖掘、呈現獨特文化的同時,可以自組織地實現文化價值向經濟收益的順勢轉化。現實中,在策劃旅游開發項目時,往往首先考慮這個項目能獲得多高的經濟收益、能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多大的帶動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護好一個或幾個文化民俗事項為首先考慮的問題。正因為這樣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開發理念,導致了與民俗文化保護不和諧的現象及文化破壞大量出現并難以扼制。

        民俗地區的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之間存在內在的統一性、關聯性。一旦某個民俗地區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經濟價值也會隨之消減。因此,民俗文化保護是根本,無論是政府的政策、旅游開發項目、還是來自各方的力量,都應以民俗文化資源保護為核心,這樣文化價值可持續轉化為經濟價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護為核心導向的地方政策指導方針的確立、旅游開發的角色定位與開發理念的重新審視,成為加強旅游開發與民俗文化保護之間統一關系的重要前提。通過有效的制度設計、政策引導將旅游開發統一到文化保護的大系統內,協調文化保護與經濟收益的矛盾性,通過制度創新、政策創新、經營理念的創新提高兩者的內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機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與變遷速度。

        參考文獻:

        [1]鐘敬文,董曉萍.民俗文化學:梗概與興起[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6.(11):11-17.

        [2]李援朝.中國民俗文化知識讀本[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1):3.

        第8篇:民俗文化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優秀;民俗文化;當代功用

        黨的十召開以來,伴隨文化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全社會興起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在山東考察時強調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①而中國的文化繁榮離不開優秀民俗文化的發展。中國幾千年的民俗文化傳統,無疑是一座琳瑯滿目的文化寶庫和一筆巨大的文化財富。因此,充分了解并掌握優秀民俗文化的當代功用,不僅有助于當前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更為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奠定了基礎,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它獨特的貢獻。本文就民俗文化的當代功用作如下探討,旨在為當代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民俗文化傳統,在新形勢下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益的思路與啟示。

        1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

        民俗文化是社會的、集體的創造,它扎根于民眾生活之中,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通過形式多樣的民俗活動,對本民族的人民實行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優秀的民俗文化涵養著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在培養健康倫理道德、提升民眾道德品質、增強民族自信心文化自覺方面充當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我國傳統社會中所謂夜不閉戶和路不拾遺的社會氛圍,都離不開優秀民俗文化教育環境的熏陶。人們保存和傳承傳統文化優秀成果也離不開優秀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的發揮。目前,國內許多重點高校都開設了民俗學主修或選修課程。龍夢晴認為,民俗文化教育是連接素質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必需的環節,可以通過學校教育的方式使后輩感受到前人的思想情感以及生活方式,有利于培養國人的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心。②優秀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不容忽視,充分發揮優秀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無論是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還是依靠口頭傳承抑或是行為教導不斷地積累、創造和繼承,將優良的民俗文化傳統精髓一代代地延承下去都是十分必要的。

        2民俗文化的道德規范功能

        民俗文化的道德規范功能,是指優良民俗影響著社會成員的價值觀念,并對人們的行為方式具有道德約束作用。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離不開社會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的規范,例如社會禁忌和法律法規等。民俗文化發軔于民間生活,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也是最早產生并對社會成員具有廣泛約束作用的一種行為規范。盡管民俗文化對社會成員的約束不具有強制性,但卻是一種最有力的道德控制。人們從吃穿住用行到人生的婚喪嫁娶、社會交往乃至精神信仰無不受到優秀民俗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民間信仰植根于中國鄉土社會數千年,雖然其中有一些迷信成分,但它已成為民眾的精神信仰和靈的寄托。在此過程中人們追求心靈的凈化,這符合民眾的信仰心理。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媽祖信俗、作為重振中華本土傳統文化之根的孔子崇拜、作為民族國家統一象征的炎黃二帝祭典,已經成為典型的中華文化統一象征符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好向善的信仰對民眾健康心理的引領具有積極影響,能夠不斷增強民眾的文化自覺意識。

        3民俗文化的穩定功能

        民俗文化的穩定功能是綜合發揮優秀民俗文化的功用,使社會成員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統一協調,從而保證社會生活的穩定并使形成強大群體向心力的作用。人類社會是不斷變化發展著的,而文化也要與時俱進,要根據內外部情況的變化而不斷地作出調整。在文化變遷中,民俗不斷地吸收和消化新生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揚長避短、去粗取精之后形成民俗習慣。民俗文化的傳承保持著社會的連續性,有效地防止了文化的斷裂,維系著社會生活的相對穩定。人是社會中的人,每個人都具有與生俱來的集體歸屬感。人們從精神到行為上對所屬團體的認同就體現在相同的民俗習慣上。我國有數以千萬計的華人華僑,分布在世界各地,盡管他們與祖國相隔萬里,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仍然堅持說中文、吃中餐、過中國傳統節日。當前,炎、黃二帝帝陵已經成為港澳臺以及海外華人同胞來內地尋根謁祖的文化圣地。人們一般會選擇在清明節舉行炎、黃祭典,就是要向普通民眾強調“緬懷先祖,慎終追遠”的傳統文化內涵,提升海峽兩岸及香港同胞對中華民族文化的高度認同感和自豪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好向善的信仰對民眾健康心理的引領具有積極影響,有利于社會生活的穩定,有助于增強民族的團結和凝聚。

        4民俗文化的調節功能

        民俗文化的調節功能是指通過一系列的民俗娛樂活動,使人們從繁忙的社會生活中解脫出來,身心都得到調劑和放松的功能。傳承于民間的大部分民俗活動都帶有濃厚的娛樂性質和宣泄的功能。在結束了一天繁忙的社會生活勞作之后,人們相聚在一起,或放松聊天,或載歌載舞,或品嘗美食,在這種情況下,民俗活動的娛樂功能就得到了充分的擴展。如流傳于中國民間的“牛郎織女”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等故事,盡管各民族流傳的版本大同小異,但都飽含著普通民眾的美好祝愿,人們從中獲得了精神上的滿足。恩格斯曾說:“民間故事使一個農民做完艱苦的田間勞動,在晚上拖著疲乏的身子回來的時候,得到快樂、振奮和慰藉,忘卻自己的勞累,把他的磽瘠的田地變為馥郁的花園。使一個手工業者的作坊和一個疲憊不堪的學徒寒促的樓頂小屋變成一個詩的世界和黃金的宮殿,而把他的矯健的情人形容成為美麗的公主。”③流傳于我國云南等地少數民族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四川梁山彝族的“火把節”等民族傳統節日盛會都是各個民族保存下來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們是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體現,是偉大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積極向上的文化傳承。

        5民俗文化的認同功能

        民俗文化的出現表示的是一種文化上的認同。人們都會對自己所屬的族群有一種特別的認同感,這不僅僅是一種血緣上聯系的緣故,更有對所屬族群文化上認同的依附性。因此,民俗文化的認同功能是一種具有文化歸屬與依附意義的民俗形式與價值認同,是一種心理的皈依,是一種對于共同文化的完全歸順。民俗文化的這種認同首先表現在對自身族群存在的認同功能。這是一種最基本的認同,其前提是生于斯長于斯,因而在血緣聯系和文化獲得上,都深深地烙下了本族群文化的印跡。優秀民俗文化凝結著個體的生命歸屬感,這也是民俗文化對所屬族群的認同形式之一。其次,優秀民俗文化對地域和空間有一種認同功能。生活在相近或相同地區的人們,其生活和生產方式是最為相近的,頻繁的文化交流使他們形成了穩定的特殊的地域情結。這種情結,不僅使民俗文化產生認同,而且能使其本身更趨相同或相近。第三,民俗文化的認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認同,它更注重重復進行的生活方式的相同性。這種相同性,使族群的概念有時甚至可以縮小到只有一個家族或自然村落。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而這些民俗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在社會和生產過程中,繼承并創造了屬于自己的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也就形成這一民族特有的文化。人們創造了自己的風俗,也就非常忠實地遵循這些民俗,并使得民俗成為家族和社會的行為規范。

        6民俗文化的記錄功能

        由于民俗文化本身的特性及其傳承方式,它與上層典籍文化在記錄保存形式上有本質區別,而優秀民俗文化本身的記錄功能便不被人重視,甚至被忽略。上層文化利用文字記載將其精華保存在典籍之中,而民俗文化則經常被忽視,因此,大部分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人們的行為模式或口頭語言之中,隨著個體的死亡和社會的變遷而消亡。當然,這并不等于民俗文化沒有被記錄和保存下來。只是民俗文化總是采取一種非文字的特殊的記錄方式,一種用口頭語言和人們行為語言再現的方式進行,人們只能用文化體驗的方式去感覺這種文化的被記錄和傳承。這個過程我們稱為傳承,而關于它的結果,我們則稱為記錄。家族長輩通過口耳相傳或行為教導,將這種記錄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考古發現證明,距今有兩萬年歷史的北京山頂洞人,就有掛項鏈類飾物的習慣,而今天我們的大部分女性,依然有佩戴項鏈類飾物的習慣,只是現代的飾物在材料和工藝制作方面更為先進,這就是傳承記錄的結果。優秀民俗文化的記錄顯然要比文字記錄的經歷更久,因此,更為客觀真實的內容也以各種形式流傳下來。我們有理由相信,民俗文化的記錄傳承相比文字的記錄不僅更悠久,而且更真實。生活或生存都是真實的,而民俗文化就是一種生活或生存方式。本文所總結的優秀民俗文化的功能只是民俗最主要的而非全部的功能。當前,中國正經歷著巨大的變化,我們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和好形勢。在當前提倡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不斷發掘優秀民俗文化的當代功能,從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提升本民族文化自覺與自信,促進民族自立自強,使偉大的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

        注釋

        ①資料來源于

        ②龍夢晴.民俗文化教育發展論[J].湖南師范大學教學科學學報,2012(6):79-81.

        ③恩格斯.德國的民間故事書[A]//馬克思恩格斯論藝術(第四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401.

        參考文獻

        [1]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2]張士閃.中國民俗發展報告2013[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6-7.

        [3]馬琳.試論民俗文化的特征與功能[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3):128-129.

        [4]鄧瓊飛.試論新時期的民俗功能[J].世紀橋,2006(11):72-74.

        第9篇:民俗文化的作用范文

        一、本體與傳播之間話語的轉變和構成

        民俗文化想要實現在大眾傳播語境下完成話語的構成,其要點之一就是在本體與傳播兩者間進行轉變與二次構成,而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話語主體的轉變。話語主體在傳統的民俗文化中既是主導方又是決策方,同時還兼具傳播者,在民俗文化的發展中主體帶有強烈的主觀意識。而大眾傳播的產生,使該主體既可以是實際的參與人員,也能作為單一的傳播人員,不需要直接參與文化活動。話語主體的改變使得民俗文化在記錄方式、傳播體系、整體意識形態與經濟價值等方面進行了較大的轉變與二次構成。民俗文化的話語從本體向傳播轉換,代表民俗文化本身傳播的手段、進行接受的主體與形式也開始發生變化。這種轉變與構成讓民俗文化得以在時間與空間中,拓展自身的內容與形式,以保證每一個階層和年齡的人群都能夠接受并傳承民俗文化。

        二、民間與主流之間話語的共存和交融

        民俗文化來自于民間,是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與勞作中積累下來的精神和藝術財富,因此,自然帶有強烈的民間本土的話語。然而,民間文化是需要社會的不同階層與領域的認可和接受才能對其進行傳承、發展、傳播。因此,民俗文化在社會生活中需要不斷地重新進行構建,以滿足每一個時代的主流話語特征。大眾傳播媒介在大眾傳播語境下的作用與意義,已無法單純用“工具”進行衡量,其在現代與傳統的文化信息傳播之間構建平臺,并推動民俗文化在大時代的要求下展現其主流話語特性。大眾傳播想要實現民俗文化的話語從民間向主流發展,首先要打破其社會組織形態,將民俗文化從單一的民間管理上升到國家的政治政策中,以大眾媒介作為平臺,使民間文化成為國家主流意識語境中的一部分,從而達到其主流話語的旨歸,構建話語在民間與主流兩者中靈活轉換的通道。

        三、歷史與現實之間話語的共通和交互

        既記錄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工作、發展和變革,又承載當下社會文化的特點與氣息,實現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這就是民俗文化的內涵,所以民俗文化在進行話語構成時,必須將歷史文化與現實價值進行融合研究。民俗文化的變遷總伴隨著歷史的更替,民俗文化中記載的農耕作業、歲時、生產以及婚喪習俗等都反應了不同的歷史文化特點。可見,我國民俗文化其話語特點在時間上具有連續性、繼承性以及統一性,這與歷史的發展維度相一致。民俗文化將不同民族的文化習俗以及表現形式客觀地進行記錄與展現,同時又與當下人們的生活、工作緊密切合,并經常隨著人們的主觀意識、行為發生變化,甚至使其話語發生重新構成。從另一方面而言,民族文化的內容、表達形式、作用與意義都隨著現實的語境變化而變化,其話語更帶有突出的現實特點。

        四、國內與世界之間話語予以統一

        “民族的即是世界的”這一口號最能完整詮釋民俗文化身上蘊含的世界意識,增強本民族文化的綜合軟實力,同世界文化與精神相統一成為民俗文化話語構成的關鍵要點之一。因此,作為承載著我國傳統藝術的民俗文化,其話語構成既要扎根于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突出中國特色,又要緊隨世界文化的發展與流行,在中國與世界各國文化間構建平臺,實現文化的交流、融合與發展。完成這一步需要我國民俗文化借用大眾傳播語境的力量,將其與世界話語相統一,使其既帶有本民族特色傳播符號,也納入相應的國際需求,從而推動我國民俗文化與世界各民族共同分享交流。

        五、結束語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第一 | 中国A级片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线高清精品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一区本道在线一区三区 | 综合国产精品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