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級技術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裂縫
中圖分類號:TU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關于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
1.1 高層建筑混凝土的強度控制
高層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 施工周期長, 氣候及工作條件的影響因素多, 有時會發生混凝土強度離散性大,甚至不合格, 控制好混凝土強度, 應做好以下工作。
1.1.1 配合比的選定
工程開工前, 一般均要按設計要求配制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 并到法定試驗機構做級配試驗, 待級配報告出來后, 根據級配做配合比試驗(實驗室配比), 在實際施工時照此執行。但問題就在于級配與現場施工過程中是否相符, 故尚需進行試驗試配調整和現場砂石實際含水率調整方能確定砼的配合比。有資料統計顯示, 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 砂率下降2%~3%, 混凝土強度將下降15%~20%, 而水泥數量的影響為5%~20% , 石子及砂土的級配影響為5%~20%; 水灰比影響為多增l % , 強度降低5%~10%, 故應該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控制, 嚴格執行初步配合比計算和基準配合比的試配調整與確定。
1.1.2 嚴格養護制度
高層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僅能縮短施工周期, 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 在配比、原材料、振搗控制嚴格的情況下,仍出現混凝土強度不足。分析其原因, 多為搶工期、養護時間嚴重不足。對澆筑量大的大體積混凝土應有養護方案,從養護開始至養護結束應有人負責, 從主觀意識上要對養護有足夠的認識。養護方案中應從人員、水源、晝夜、養護時間要求, 覆蓋等多方面進行考慮采取措施, 同時注意根據規定不同水泥品種和砼的要求確定養護時間, 對于大體積砼的養護應根據氣候條件按施工技術方案采取控溫措施, 不漏主要關鍵細節。另外也要加強養護期的督查。
1.1.3 加強混凝土強度評定
剔除試塊制作的不規范現象。《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 J107)規定, 混凝土強度應分批進行檢驗評定。一個驗收批的混凝土應由強度等級相同、齡期相同以及生產工藝條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組成。試塊的制作應在澆筑地點隨機抽取, 不能弄虛作假, 保證試塊的真實性。
1.2 高層建筑裂縫的控制
1.2.1 設汁措施
(1) “放”的措施。設置永久性伸縮縫; 外墻面適當位置留分隔縫等。
(2) “抗”的措施。避免結構斷面突變帶來的應力集中, 重視對構造鋼筋的配置; 對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等輕質墻體, 增設間距不大于3 m 的構造柱, 每層墻高的中部增設厚度120 mm 與墻等寬的混凝土腰梁; 砌體無約束端增設構造柱; 預留的門窗洞口采用鋼筋混凝土框加強;兩種不同基體交接處, 用鋼絲網(每邊搭接不小于150mm ) 進行處理; 特別注意梁底的砌筑要求; 屋面保溫層與隔氣層的合理設置等。
(3) “放”、“抗” 相結合的措施。合理設置后澆帶,采取相應補償收縮混凝土技術, 混凝土中多摻纖維素類等。
1.2.2 施工措施
“放”、“抗”相結合的措施。在混凝土裂縫預防中,對新澆混凝土的早期養護尤為重要。為使早期盡可能減少收縮, 要控制好構件的濕潤養護, 避免表面水分蒸發過快,產生較大收縮的同時, 受到內部約束而易開裂。大體積混凝土, 應著重在控制砼的溫升, 延緩砼的降溫速率, 減少砼的收縮, 提高砼的極限拉伸值, 改善約束和完善構造設計等方面采取措施。如選用中低水化熱的水泥, 充分利用砼的后期強度, 摻加減水劑粉煤灰等, 選擇良好級配的粗細骨料, 控制砼的出機溫度和澆筑溫度, 埋設散熱孔、通水排熱, 避免水化熱高峰的集中出現; 同時在養護過程中對表面、中間、底部溫度進行跟蹤監測(尤其在前3天)。對混凝土澆筑后的內部最高溫度與氣溫溫差宜控制在25 e以內, 否則因溫差過大產生混凝土裂縫。
1.3 高層建筑的施工測量控制
由于高層建筑的層數多, 高度高, 對施工測量精度要求較高, 故在工程開工前應制定好施測方案, 確定好測量儀器, 根據施工方案建立好施工控制網; 將高層建筑控制軸線及時投影到建筑面層上, 然后根據控制軸線作柱列線等細部放樣, 以備綁扎鋼筋, 立模板和澆筑砼之用; 高層建筑施工測量一般采用外控法和內控法相結合, 當采用外控法投測軸線時, 應每隔數層用內控法測一次, 以提高精度, 減少豎向偏差的積累; 當用內控法時, 一般用激光鉛垂儀法, 必須在首層面層上作好平面控制, 并選擇四個較合適的位置作控制點或用中心“十” 字控制, 在澆筑上升的各層樓面時, 必須在相應的位置預留200 mm × 200 mm與首層層面控制點相對應的小方孔, 保證能使激光束垂直向上穿過預留孔。高層建筑施工測量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切實可行的方法進行, 但必須經過校對和復核, 以確保準確無誤。
2 國內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
近十年來, 高層建筑在國內有了迅速的發展, 全國已經建成10層以上的高層建筑1 000 多萬m2, 僅1985 年建成386萬m2, 較1984年建成263萬m2 增長了47%。據不完全統計, 全國已有40多個大中城市正在興建高層建筑。建筑層數不斷增加, 建筑平立面日趨多樣化。在建筑體系、施工機具、深基礎和裝修設備施工以及組織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2.1 高層建筑的建筑體系
高層建筑的建筑體系涉及結構材料、結構類型和施工工藝的選擇問題, 既取決于不同建筑產品的功能要求和建筑層數的高低, 也決定于物質技術基礎和施工條件。
2.2 高層建筑深基礎施工
我國地區遼闊, 地質差異很大, 高層建筑的基礎更要因地制宜, 采取多種途徑。如果地基土質較復雜, 持力層較深, 而地下室埋置深度并不大。則采用樁基礎是必要的。從我國少鋼的國情出發, 鋼樁不宜多搞, 宜側重發展現澆和預制的鋼筋混凝土樁。預制樁已有較長的發展歷史, 質量較有保證, 鑒別承載力方法明確, 近年使用的預應力空心管樁有較大的承載力, 預制樁對高地下水位地區更為適用; 但這種樁存在著耗鋼量大、造價貴、施工噪聲大和截樁困難等問題。現澆樁近年有了較大的發展, 機械鉆孔、沖毯已經發展到直經1 m 左右, 人工挖孔直經大, 荷載大,但應十分重視安全施工。現澆樁適應性強, 噪聲小、造價低, 可以作為發展重點, 并努力實現機械化。當基礎埋置特別深時, 在施工技術上困難大, 并且不易保證施工的安全, 宜采用沉井或沉箱法施工。
3 國外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
3.1 基礎施工
意、法兩國的高層建筑一般都有三至六層地下室, 基礎埋深均在10 m 以下。地下深層施工多采用先做基坑護壁, 再明開的方法, 基坑護壁有用鋼板樁的, 但更多的是做地下混凝土連續墻。
3.2 主體施工
對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高層建筑, 意、法目前基本上傾向于以現場為主的、現制與預制相結合的機械化施工方法: 大塊模板法、滑升模板法、隧道模法, 其中更傾向于發展大塊模板法。意、法高層建筑的梁、板多為預制, 而柱子則采用預制模板現澆。電梯井則采用滑升模板法施工。在1973年10月意大利波倫亞展覽會上展出的高層住宅主體施工方法, 是采用模板提升機拆裝縱橫墻模板組合在一起的大塊模板法。
3.3 內、外檐裝修
意、法兩國在外檐裝修方面使用的材料品種較多, 有金屬、反光玻璃、花崗石、大理石等, 預制混凝土掛墻板的應用也很廣泛。這種掛墻板造型美觀、色彩豐富、靈活多樣、加工簡單。飾面是在澆灌混凝土的過程中一次成活的, 一種方法是在平模上先鋪面磚、馬賽克、毛石子、小卵石或等粒徑石子等面層。然后鋪一層沙漿, 放鋼筋, 澆灌混凝土。另一種方法是不另做飾面材料, 在平模上擺好各種線條圖案的胎模, 然后澆灌混凝土, 并可在現場再涂刷各種顏色的合成樹脂涂料。這種一次成活法, 效率高,成本低, 不需要高級抹灰工就可取得好的效果。
關鍵詞:數控;高速加工技術;分析
1 數控高速加工技術應用
1.1 高速切削加工技術
高速切削加工技術是一項先進的切削加工技術,由于其切削速度、進給速度相對于傳統的切削加工大幅度提高,切削機理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所以常規切削加工中倍受困擾的一系列問題,通過高速切削可得以解決。與常規切削加工相比,高速切削具有它的特點:(1)加工效率高,隨著切削速度的大幅度提高,進給速度也相應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材料切除率可達到常規切削的3-6倍,甚至更高。此外,高速切削機床快速空行程速度的提高縮短了零件加工輔助時間,也極大地提高了切削加工效率。(2)切削力降低,切削熱對工件的影響小:高速切削中在切削速度達到一定值后,切削力可降低30%以上,尤其是徑向切削力降低更明顯。同時,95%-98%以上的切削熱被切屑飛速帶走,僅有少量切削熱傳給了工件,工件基本上保持冷態。因此特別適合加工薄壁類、細長等剛性差的零件和易于變形的零件。(3)加工精度高,高速加工刀具激振頻率遠離工藝系統固有頻率,不易產生振動;自由切削力小,熱變形小,殘余應力小易于保證加工精度和表面加工質量,因此采用高速切削常可省去車、銑削后的精加工工序。(4)可切削鈦合金、高溫合金等各種難加工的材料:航空航天等尖端部門的零件制造大量采用難加工的材料。例如鈦合金,這種材料化學活性大,導熱系數小,彈性模量小,因此剛性差,加工時易變性,而且切削溫度高,單位面積的切削力大,零件表面的冷硬現象嚴重,刀具后刀面磨損劇烈。若采用涂層整體硬質合金刀具高速切削鈦合金,切削速度可達200m/min以上(比傳統切削加工速度高10倍左右),加工效率和零件表面加工質量都能獲得大幅度的提高。
1.2 數控車床加工技術
數控加工是指在數控機床上對零件進行加工的工藝方法。一般來說,數控車床加工技術主要涉及數控機床加工工藝和數控編程技術兩大方面,數控加工中地刀具、夾具等工裝也在其涉及的范圍內。數控機床運動的可控性為數控加工提供了硬件基礎,但是數控機床也是按照提供給它的指令(加工程序)來執行運動的,因此數控加工工藝的制定和零件加工程序的編制是實現數控加工的重要環節,是獲得合格零件的保證。特別是對于復雜零件加工,其重要性甚至超過數控機床本身。由此可見,數控車床加工技術一種能高效、優質的實現產品零件加工的有關理論、方法與實踐技術,是自動化、柔性化、敏捷化和數字化制造加工的基礎與關鍵。
1.3 數控快速點磨削技術
快速點磨削技術是由德國Junker公司在1994年開發的一種集CNC、CBN超硬磨料、超高速磨削三大先進技術于一體的高效率、高柔性先進加工工藝,主要是用于軸套類零件地加工。它采用超薄層CBN或人造金剛石超硬磨料砂輪,是新一代數控車削和超高速磨削的極佳結合,是目前高速磨削最先進的技術形式之一。快速點磨削主要有以下特點:(1)在磨削工件外圓時,工件的軸線與砂輪的軸線并不是始終處于水平狀態,而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旋轉一個角度,以實現砂輪與工件理論上的點接觸。通過數控系統控制這兩個方向的點磨變量角和X、Y方向的聯動速度來實現對不同形狀表面的加工。(2)快速點磨削砂輪采用超硬磨料CBN,這種材料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等特點,使砂輪的速度可以達到90-160m/s,從而保證快速點磨削具有較高加工效率。(3)通常快速點磨削砂輪采用CBN材料或者人造金剛石超薄砂輪,厚度只有4-6mm,這樣的薄砂輪可以大大減少砂輪質量,這不僅能降低砂輪的造價還能減少砂輪運轉時的不平衡度,從而降低運轉時施加在軸上的離心力。(4)Junker公司數控快速點磨削機床采用了多項專利技術,例如砂輪三點定位安裝系統,砂輪主軸電平衡自動控制系統,機密導軌系統以及砂輪在線修整技術,從而保證機床的加工性能。
2 數控高速加工技術分析
2.1 提高生產率
生產率與切削用量有著密切的關系。合理的切削用量是保證生產率的重要因素。相當于傳統加工方式用大直徑的刀具、大切深、大切寬的切削用量,而在高速加工方式下,都采用小直徑的刀具、小切深、小切寬、快速多次走刀來提高加工效率。高速加工的進給速度一般是傳統加工方式的5-10倍,材料去除率可提高3-6倍,從而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2.2 改善加工產品的質量
由于高速加工的切削力大幅度減小,刀具和被加工零件之間的系統振動很小,容易得到很好的表面加工質量,可作為機械加工的最終精加工工序和鏡面加工。另外一方面,由于主軸轉速高,刀具和工件的接觸頻率大為增加,在加工表面產生高頻壓應力,從而大幅度減小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提高加工表面的接觸剛性和零件的耐磨性能。尤其是在模具行業,采用高速加工工藝,模具的平均使用壽命提高3倍。
3 結束語
機械制造業是一個國家最基本的行業,它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我國經濟水平,為了我國經濟的飛躍和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國家對重大科技產業項目也越來越重視,綜合科學技術水平將日益提高,高速加工技術已經站在世界制造技術的頂端,因此高速加工技術在國內機械制造業將日趨實用和普及。數控高速加工技術以其高精度的高數加工特點受到了各個行業的青睞。就目前而言已經在航空航天、汽車行業和高精度的模具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朱曉春.數控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2]周正干,王美清,李和平.高速加工的核心技術和方法[J].航空制造技術,2000(3).
[3]徐灝.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1.
關鍵詞:差異 分層教學 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教學評價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的學科,由于高中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原有初中的教學條件、學科重視程度、教學水平、學生家庭環境的不同以及學生個體特征(包括情感、意志、興趣、習慣、道德品德、智力等品質)的差異使得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中表現出較大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學習態度、興趣愛好、學習方法、學習速度、能力傾向(包括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動手能力)等幾個方面,這些差異最終會在課堂上體現出來:如一些知識點和操作技能,教師在課堂上統一講解、集中演示,一部分基礎好的學生,領悟能力較強,對已經掌握的知識不太感興趣,學習積極性調動不起來,課堂學習效率明顯降低,但是教師不講解、不演示,一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就可能在這一知識上留下盲區;在實踐課上,布置的操作任務,一些學生早早地就完成了,之后,感覺無事可做,而一些學生可能還來不及完成,久而久之,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面對學生的差異,我們不能“一刀切”,采用“齊步走”的教學模式,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個體差異視為教學的組成元素,在差異中尋找教學的平衡點,使每位學生都有選擇適合自己學習和發展的機會,實現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發展的目標。在教學中,筆者嘗試了采用分層教學策略。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學生分層分組
對學生進行摸底,認真分析學情,是對學生進行分層的基礎,同時也是分層教學的主要依據。學情調查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如:問卷調查、交談、測試等。調查、交談的內容可以包括:你對信息技術有興趣嗎?有沒有參加過興趣小組的活動?在信息技術的各類比賽中獲過哪些相關的獎項?你熟悉哪些軟件的操作?你認為自己在哪個部分有優勢?在信息技術學習中你有困難嗎?困難的主要表現是什么?等。問卷調查和測試的時間可以在學期初,也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安排適當的時間和內容,如專項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將學生認知能力分為三個層次即基礎層、中間層、高級層。基礎層的學生是學習積極性不高、有困難,基礎相對薄弱;中間層的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應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已基本掌握,有較好的信息素養,通常情況下,有半數同學處在中間層;高級層的學生是學習興趣濃厚,學習能力強,信息素養高。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多數在機房進行,因此,學生在進行知識探究、操作練習的過程中與座位相鄰的同學交流、合作較多。所以,在學生座位的安排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分層的結果,將學生分組。如四個鄰座(前一排兩座,后一排兩座)為一組,四個人為一個基礎層,一個高級層,兩個基礎層。信息技術模塊較多,知識點繁雜,學生個體在這些知識的掌握程度上也存在差異,所以分層也是動態的。分層及座位的安排上要注重科學性,使學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同時應注意避免給學生
“貼標簽”的感覺,不能傷及學生的自尊心。
二、教學目標的分層
分層教學的主導思想是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最近發展區內得到最大化的發展,教師不能設定固定、統一的教學目標。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要分層次。在新課標的基礎上,結合實際設定基礎層學生的目標是完成課堂教學的基本任務,掌握最基礎的知識和技能;中間層學生的目標較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初步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高級層學生的目標是能將所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再進一步提升,拓寬思維空間、提高遷移能力并能創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
三、課堂設計的分層
教學目標的實現,主要通過課堂上師生的教學活動實現的。教學目標設定了層次,決定了教師課堂設計上也要進行分層,我想主要就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分層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教學內容不能純粹地理解為在課堂上教師要講的內容以及學生練習內容。新課程理念下,教師的作用是“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信息技術課通常在結合教學目標和教材的基礎上,將“內容”設計在一定的“項目”或“任務”中,教師通過設定相關的情境,引導學生,使師生在“項目”或“任務”驅動下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所以信息技術課堂實施分層教學,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項目”和“任務”設計的分層。一般將任務分為三層,即基礎部分、挑戰部分和選做部分。這三個部分對應著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所以在要求學生完成任務時,按照基礎部分、挑戰部分、選做部分的順序去做。在一節課有限的時間里,由于學生認知能力的不同,自然形成階梯式地完成任務的格局。基礎層的學生確保能完成基礎部分、中間層的學生確保能完成到挑戰部分,高級層的學生能夠做完選做部分。當然,主導思想是盡可能讓學生發揮潛能最大化地完成任務。以Excel軟件中數據處理這一節為例。本節課的主題是“誰是真的英雄?”即用學校運動會的數據,讓學生分析、處理,挖掘有用的信息。基礎部分的任務:在班級數據表中,求班級得分總和(求和)、求班級人均得分(公式或函數)、班級個人得分排名(排序)、男、女生各得的總分(分類匯總)和為班級爭得5分以上的人是哪些?(篩選),該部分用什么數據處理方法提示給學生;挑戰部分的任務:在高一年級的數據表中,如何迅速求得各班的總得分?總分前5名的班級是哪5個班?這部分讓學生思考用什么數據處理方法,并要求操作實現,有困難的可以采用學習幫助系統(下文中提及)或求助于同學和老師。選做部分的任務:探索自定義排序、高級篩選的作用和意義,能列舉應用的事例并作實際操作。這個部分不給學生太具體的任務,目的為學生留更多的探索空間。
信息技術課上常用的教學方法有:演示法、講授法、任務驅動法、小組合作等。結合學生、教學目標和探索任務等情況在進行教學方法設計時要進行分層。如: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共性問題,教師采用集中講授、演示(主要還是根據課堂上的情況,教師要隨機應變);學生通過探究、討論、研究自己能夠獲得、解決的問題則讓學生自主進行,這一點關鍵在于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設計出相應的可行的助學方式。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提供給學生的助學方式有:教師小范圍或個別的輔導、合作小組成員的幫助、學習幫助系統。學習幫助系統通常是老師為這節課制作的課件或教師建立的輔助學習網站,內容包括基礎理論知識、知識的延伸與鏈接、操作步驟提示(圖文式)、甚至操作演示視頻等。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這些助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能認為只有基礎層的學生才需要更多的幫助,各個層次的學生在學習和發展的過程中都要關注。
四、教學評價的分層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導向和激勵作用。我們對學生提出的是不同的學習目標,所以不能用統一的尺子去量他們,應該實施分層評價。以教學目標為主要依據。課堂設計中要有師生共同評價的這一活動環節,形式可以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教師對學生要進行適當的評價指導,評價的過程也是學生自我反思和互相學習的過程,同時讓每個同學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如學生提交的作業要求上傳至教師的服務器上,服務器上分別建立基礎部分、挑戰部分、選做部分三個文件夾。讓學生將各個部分的作業分別提交到相應的文件夾中,方便分層評價。設置學生有寫和讀的權限,學生能相互看到提交的作業,便于交流和互評。教師的評價在學生心目中具有“權威”性。所以,教師的評價在語言、方式和時間上要能恰到好處,對基礎層的學生的評價以表揚為主,使之保持學習的興趣;對中間層的學生以激勵為主,使之勇于挑戰;高級層的學生,以抑驕為主,使之保持進取心。
經過不斷地探索與實踐,證明分層教學大大提高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為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最近發展區內得到最大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孫春榮.《分層教學策略在信息技術課上的應用》.《信息教研周刊》.2009年4月27日第6期
關鍵詞:武術 高職院校 普及推廣 理論分析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6(a)-0000-00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Martial Arts Popularize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U Zong-Hai
(Hen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Nan yang Henan 473009)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determines the popularized feasibility of martial arts in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or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open martial arts, martial arts public compulsory courses, public elective martial arts practice, practice martial arts 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martial arts culture and art festival, martial arts culture education shows the way to popularize martial arts culture education, such as through the martial arts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rain qualified applied technology talents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Key words: martial ar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pularize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1
隨著社會發展、工業改革,“中國制造”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我國已經成為典型的制造業大國,帶動了我國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帶動了應用型高職院校的蓬勃發展。當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已經占居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職教育基本上已經發展到了與高中教育的完全對接,注冊入學,高職生的數量迅速擴充,而高職生個人自身的文化素質、身體素質、自身修養、文化品德等良莠不齊,在進行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需要給學生補充其它層面短板知識,而民族傳統體育武術文化,恰好能在對學生強身健體、人文精神教育、品德修養形成等方面進行有益的補充,所以,武術教育在高職院校普及推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形勢價值。
1 高職院校教育現狀分析
1.1 學校現狀分析
1.1.1 學校數量龐大
隨著高級職業應用技術的發展和國家推行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實施,帶動了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迅速發展。當前全國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的60%以上。尤其是各地方普通高等教育,都在重點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為地方區域發展提供技術型人才。
1.1.2 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
高等職業院校的迅速發展,導致了學校基礎設施條件配套跟不上。一部分高職院校是以中等職業學校為基礎升格上來的,原有的教學設施條件、教室、實驗室、運動場、師資力量等,不能跟上高職教育的發展,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高職院校由于職業技術學習的需要,更多的是需要建設實訓場地、實驗室,原有的教學設施條件大都不能滿足迅速擴招帶來的學生壓力,影響著教學質量和學生培養。
1.2 學生現狀分析
1.2.1 學生生源廣
高職院校招生廣泛,學生來源大致四個方面:普通高級中學畢業生、普通高級職業中學畢業生、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和部分社會青年;學生可以通過普通高招考試和高職院校自主招生的單招考試兩種途徑進入高職院校學習。
1.2.2 文化層次低
隨著專科高職錄取制度的改革,錄取批次合并不分檔,高職生基本上形成了目前的注冊入學的地步。學生在文化層次上基本上是高中的中下等層次的學生,文化層次上相對較低,尤其是數學、英語基礎普遍較差,這對部分專業課程的學習形成影響比較大。
1.2.3 動手能力強
學生文化知識低的同時,該部分學生的動手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強,恰好適合發展專業技術能力學習。而高職院校本身對學生的理論知識要求的不是很高,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技術水平要求的比較高,這也符合了青年學生走向職業院校學習應用技術的客觀規律。
1.2.4 內涵修養欠缺
目前我國的高中教育大部分還是填鴨式的應試教育,有著高考指揮棒的,學生缺乏人文素質教育,都在主要考試科目上下功夫。考入高職的學生,由于文化基礎差,學生自學能力,自制力差,這些學生更加缺乏人文素質文化修養,所以,在高職教育階段,要加強對學生人文素質教育課程,擴展學生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1.2.5 身體素質較差
高中階段,學生缺乏體育鍛煉,學生整體身體素質水平比較差,學習壓力大,休息不夠、營養跟不上,高中階段又是青年學生長身體的黃金階段,各方面的綜合影響,造成了學生整體上的身體素質較差。“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是從事學習、生活、工作的基礎,所以在高職教育階段要加強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教育,訓練適合職業崗位需求的身體素質發展,更好地投入到將來的工作崗位上,好好工作。
2 武術的教育功能
2.1 武術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核心
武術文化是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核心,尤其作為河南省,武術的少林和太極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作為每一個公民,青少年學生,都有義務和責任去繼承和傳播武術文化,促進武術文化精神的發揚光大。
2.2 武術促進人文素質教育
武術在培養青年學生的武德、肝膽相照、行俠仗義、拔刀相助等一直品質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傳播著滿滿的正能量,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文化、人文關懷。用武術來培養德才兼備的合格大學生,用武德精神提高廣大學生的思想境界,引導廣大學生健康發展、全面成長。
2.3 武術加強學生體育鍛煉
武術運動是體育課程教育的一部分,強身健體是體育運動項目的主要功能之一,武術更是尤為重要,它需要通過身體的運動或者借助于器械進行展示,通過肢體運動、呼吸調整、心神配合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通過武術運動提高自身的力量素質、靈敏素質、柔韌素質、耐力素質,全面提升自身的運動能力,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2.4 武術文化給學生形成終身教育
武術運動過程中,人體自身的參與度比較大,但是在練習過程中,形成動作自動化后不容易忘掉,無論何時何地需要時隨時可以信手掂來,容易形成終身教育。武術運動因不受場地器材的限制,學習對象廣泛,深受學生們的喜愛。這也為學生形成武術運動的終身教育奠定了基礎。
3 武術在高職院校普及開展方式
3.1 開展理論知識教育
開設武術理論教育課程,可以在大一公共普修課程中,也可以在是大二學生選修課程,對學生進行武術文化的歷史、產生背景、演變過程、當展等知識的學習,以及主要武術項目像少林和太極知識介紹等。通過理論的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武術文化素質,培養學生武德的品質,樹立做人耿直、友善、團結、誠心的標準。
3.2 武術實踐教學普修課程
在大學一年級開設武術實踐教學學習,以太極拳或者一整套武術動作為主線,傳播武術基本功教學,通過武術技術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拓展相關體育運動項目的練習,全面增強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3.3 武術實踐教學專修課程
在大二開設武術專修課程學習,讓廣大武術愛好者能夠繼續進行武術學習,提高功夫,達到精益求精、身心合一。使有深入鉆研武術的學生有繼續進行學習的機會,這部分學生很有可能是以后傳播武術文化的中堅力量,在基層工作崗位上進行繼續學習、演練、傳播武術文化。
3.4 武術協會社團文化建設
對學生進行課余武術文化教育熏陶,課堂上的教育畢竟是有限時間內的教育,在高職教育階段,學生有大量的業余時間,利用學生的業余時間,組建各種“武術協會”(像太極拳協會、散打協會、雙截棍協會、跆拳道協會、少林拳協會等等)或者各種“武術俱樂部”,豐富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定期開展社團文化生活、指導社團武術學習、武術技術切磋、探討學習進步。針對武術學習成果,選擇適當的形式進行展示與匯報表演,提高武術文化的影響力,號召學生們能夠主動參與武術文化的學習中去。同時可以考慮和學生第二課程素質拓展訓練文化教育的學分相結合,既能促進學生自發地參與到武術文化的學習中,也能得到一定的課程學習學分,以順利完成大學整體學業。
3.5 武術文化教育展示
通過定期舉辦形式各異的武術文化活動比賽,促進武術文化在校園文化傳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校園文化的拳頭影響力,提高武術文化育人作用。開展文化活動教育節,集中展示武術文化教育,進行武術功夫展示匯報與表演。迎新生晚會、元旦晚會、武術節晚會、大學生文化藝術節晚會等,通過表演展示、傳播武術文化的魅力,號召廣大青年學生積極加入到武術文化人的隊伍中來,學習、傳播、發展傳統民族文化。
4 結語
當前高職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中國制造”為高職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助燃劑,而高職院校自設的基礎設施、師資力量、學生的綜合素質、文化層次、身體素質等水平參差不齊,要全面提高高職生的素質水平的全面發展,推動高職體育教育的發展,促進高職教育的全面發展,在高職院校普及推廣武術教育是唯一的捷徑。武術文化不但可以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傳承優良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院校推廣普及武術文化教學具有切實可行的現實意義,可以通過開展武術文化理論教育、武術實踐教學普修課程、武術實踐教學專修課程、武術社團文化業余學習、開展武術文化藝術節等途徑進行武術文化的教育傳播發展,促進學生教育的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 朱宗海.高職院校開展職業性體育的理論分析[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100-102.
[2] 王春明.武術教學中加強武術文化教育的研究[J].鄂州大學學報.2013(7):114-116.
[3] 梁麗杰.淺談高職武術教學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J].當代體育科技.2015(3):207;209.
關鍵詞:軟基處理技術方案 經濟分析
1 概述
高速公路跨越不同的地質區段、穿山越嶺,地質條件是高速公路建設方案及投資規模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當天然地基不能滿足結構工程性能要求時,必須進行地基處理。
目前,軟基處理方案較多,各方案造價區別也較大。如何選擇經濟合理的處理方案?筆者認為,應結合地質勘探資料進行比選確定,要充分考慮工程經濟性和施工易操作性,擯棄一味保守而忽視經濟的軟基處理理念。
2 安徽省軟土類型及分布
安徽省地處華東片區,軟土類型屬內陸平原河床相、河漫灘相、牛軛湖相和山地沉積的山谷相。分布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淮河平原及山區、丘陵地區的一些山地。
內陸平原河床相、河漫灘相區域軟基處理的典型高速公路項目有合巢蕪、蕪宣、馬蕪、蒙蚌、蕪雁、沿江高速、望東大橋接線等;山地沉積的山谷相高速公路項目主要有六武、安景、合銅黃等。
3 已建高速公路軟土地基處理方案
3.1 蚌埠至南京高速公路(來安曹莊至明光段) 項目地處安徽省東北部。軟土分布近5Km。主要采用四種處理方案:淺層處理、豎向排水體處理、復合地基處理、換填處理等。
3.2 合肥至徐州高速公路(涂山淮河大橋至朱圍子段) 項目地處安徽省北部。軟土段分布在淮河北岸支流北淝河和淮河之間,為河流沖積成因,最大厚度達10m。
主要采用三種處理方案:淺層碎石墊層預壓處理、深層攪拌樁復合地基處理、碎石墊層換填處理等。
3.3 蕪湖至宣州高速公路 項目地處安徽省東南部。為長江下游沿河漫灘平原,由長江和青弋江近代沖積而成,最大厚度達30m。
根據當地工程實踐、環境條件、材料供應及施工技術狀況,對于不同的填土高度、構造物形式及對工后沉降的要求,軟基處理主要采用六種處理方案:預壓、鋪砂墊層、袋裝砂井、換填碎石、復合地基(水泥粉噴樁,深層攪拌樁)及路改橋等。
4 各處理方案分析及經濟指標
4.1 排水固結法 排水固結法由排水系統和加壓系統兩部分共同組合而成,適用處理各類淤泥、淤泥質土及沖填土等飽和粘性土地基,一般用于深度4~12米的軟土處治。常用排水固結法有砂石料墊層預壓固結法、砂井預壓固結法、排水板預壓固結法、真空預壓排水固結法等。安徽省已建高速公路中主要使用了其中的砂墊層預壓固結法、砂井預壓固結法、排水板預壓固結法三種方案。
4.1.1 砂墊層+預壓方案 適用范圍:路堤填土高度較小,軟土埋藏不深且厚度小的地段。分析計算主要工程量為40cm砂墊層;土工格柵(一層);預壓土方(H=5m),其單位面積加固費用約111.4元/m2。費用組成如下:
4.1.2 塑料排水板+預壓方案 適用范圍:軟土厚度較大的地段,處理深度小于12米。分析計算主要工程量為40cm砂墊層;土工格柵(一層);塑料排水板(正三角分布,間距@1.3m,板長10米);預壓土方(H=5m)其單位面積加固費用約148元/m2。費用組成如下:
4.1.3 袋裝砂井+預壓方案 適用范圍:軟土厚度較大的地段,處理深度小于12米。分析計算主要工程量為60cm砂墊層;土工布(一層);袋裝砂井(正三角分布,樁徑7cm,間距1.3m,樁長10m);預壓土方(H=5m)其單位面積加固費用約156.4元/m2。費用組成如下:
4.2 置換法 置換法適用于淤泥、淤泥質土、雜填土等淺層處理,呈局部分布,處理深度通常控制在3m以內。常用置換法有開挖置換法、拋石擠淤法、輕型材料置換法等。安徽省主要使用了開挖置換法方案。開挖換填方案分析計算主要工程量為開挖預壓土方,土工格柵(三層),換填1.5-2.0m厚碎石。其單位面積加固費用約為351.6元/m2。費用組成如下:
4.3 復合地基法 水泥攪拌樁是利用水泥等材料作為固化劑,通過專用的粉體攪拌機械,用壓縮空氣將水泥粉均勻地噴入所需加固的軟土地基中,形成具有整體性、水穩性和強度較高的復合地基。安徽省已建高速公路目前主要采用水泥土類樁方案。常用的施工方法:利用灰漿泵進行噴漿型(濕法)攪拌和利用空壓機進行噴粉型(干法)攪拌。適用范圍:最適宜于加固軟土厚度較大的各種成因的飽和軟粘土。粉噴樁處理深度不宜大于15m,漿噴樁處理深度不宜大于20m。
分析計算的主要工程量為:30cm碎石墊層;粉噴樁(樁徑50cm,正三角分布,間距1.25m,樁長15m)。其單位面積加固費用約484.3元/m2。費用組成如下:
5 新處理方案的技術和經濟分析
近年來,隨著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不斷發展,安徽省高速公路軟基處理不僅處理深度在增加,處理方案也日臻完善。其中,復合地基法具有施工期短,處理深度大,效果較好等優點,一般用于橋頭和深層軟土(10~20m)的處治。除了已實施的水泥攪拌樁處理方案外,碎石樁、CFG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和大直徑管樁等處理方案正在逐步采用。以安徽院北沿江高速公路巢湖至馬鞍山段工程初步設計為例,進行計算分析,進一步探討軟基處理新方案的合理應用。
5.1 碎石樁 利用夯錘的垂直夯擊填入孔中的碎石,能量通過碎石向孔底及四周傳遞,利用樁體對樁周圍土層的擠密作用,使土與樁組成復合地基。
碎石樁樁徑一般為300-1100mm,樁間距一般為1.8-4倍樁直徑。常用的施工方法是振動成樁法和錘擊成樁法,主要是通過振動或錘擊把帶有特制樁尖的鋼管打入土層至設計深度,在鋼管內灌入碎石,然后邊振動邊緩慢拔出樁管,從而形成碎石樁,并在樁頂設置水平排水層,必要時可進行堆載預壓。具有置換、排水固結和復合地基的特點。
適用范圍:用于擠密松散砂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但對粉土或粉粒含量較多的粉質砂基土一般不宜使用。在石料豐富地區,軟土厚度較大的地段得到廣泛應用。
分析計算的主要工程量為30cm碎石墊層;預壓土方(H=4m);土工格柵(一層);碎石樁(樁徑60cm,正三角分布,間距1.4m,樁長15m)。其單位面積加固費用約541.8元/m2。費用組成如下:
5.2 CFG樁 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簡稱CFG樁,是在碎石樁基礎上加進一些石屑、粉煤灰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粘結強度的樁,與樁間土、褥墊層一起形成復合地基。CFG樁樁徑一般為350-500mm,樁間距一般為3-5倍樁直徑。當樁徑較小(350-400mm)時,常采用振動沉管打樁機或螺旋機施工,樁徑較大時一般用鉆孔灌注樁的成樁設備。適用范圍:可用于雜填土、飽和及非飽和粘性土、粉土、砂性土和濕陷性黃土地基中,對于軟土厚度大、承載力要求高的橋涵構造物及高路堤地段,處理的厚度可大于15m。
分析計算的主要工程量為30cm碎石土墊層;預壓土方(H=4m);土工格柵(一層);CFG樁(樁徑40cm,正三角分布,間距1.5m,樁長15m)。其單位面積加固費用約612.8元/m2。費用組成如下:
5.3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簡稱PHC樁),是在近代高性能混凝土(HPC)和預應力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混凝土預制構件,在專業工廠里采用先張法預應力和離心成型工藝,經過蒸壓養護而制成的一種空心圓筒體等截面構件。運到施工現場后,通過錘擊或靜壓的方法沉入地下作為構筑物的基礎,與樁間土一起形成復合地基。
沉樁工藝有兩種:靜壓和錘擊,目前長三角地區以靜壓樁為主。
適用范圍:軟土厚度大、承載力要求高、工期要求緊的橋涵構造物及高路堤地段,處理的深度可超過20m。
分析計算的主要工程量為30cm碎石土褥墊層;預壓土方(H=4m);預應力管樁(樁徑50cm,壁厚10cm,正三角分布,間距3m,樁長15m);土工格柵(一層)。其單位面積加固費用約474.4元/m2。費用組成如下:
5.4 大直徑管樁 大直徑管樁又稱振動沉模大直徑現澆混凝土薄壁管樁(PCC樁),是采取振動沉模自動排土,現場灌注混凝土而成樁。振動沉模大直徑現澆管樁與褥墊層、同作用形成剛性樁復合地基。
目前國內做法有兩種,一是樁頭采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樁尖(浙江省做法),二是采用活瓣樁靴(江蘇省做法)。其工作原理基本一致,即依靠沉腔上部錘尖的振動將內外雙層套管所形成的環形腔體在預制樁頭(或活瓣樁靴)保護下打入預定的設計深度,在腔內現澆混凝土,之后振動撥管,在環形域中土體與外部的土體之間便形成混凝土管樁。
振動沉模大直徑現澆管樁動力設備是振動錘,是近年新發展的一種新型樁技術,類似沉管灌柱樁。涉及震動、沉管、撥管、澆筑混凝土等工藝。
適用范圍:下臥層有良好持力層的淤泥質粘土、素填土、砂土、粉砂土、高液限及低液限粘土,處理的深度可達25m以上。
分析計算的主要工程量為30cm碎石土褥墊層;預壓土方(H=4m);砼管樁(樁徑100cm,壁厚10cm,正三角分布,間距3.5m,樁長15ms);土工格柵(一層)。其單位面積加固費用約元455.6/m2。費用組成如下:
6 結語
在設計軟基處治方案時,應本著“技術先進、經濟合理、施工易行”的原則,綜合考慮建設項目的工程地質條件、處理范圍、填土高度、工期要求、材料、機具設備來源和工程費用等因素,進行經濟及技術比選,使處治方案達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安全實用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程慶彬.高速公路路基軟基處理[J].價值工程,2012(18).
[2]萬治安,徐秀敏.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軟基處理技術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1(09).
[3]劉宏杰.填海區軟基處理施工中易出現的問題與對策[J].價值工程,2011(24).
當今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不論是在工作方式、管理方式還是審計管理方面都對高校的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審計工作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隨著“金審工程”的開展,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果。但是,工程審計周期長、投資額大,涉及的相關人員較為復雜,因此,信息化建設難以得到較為有效的開展。對此,本文結合高校工程審計的實踐經驗,探究計算機技術在工程審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
高校;工程審計;計算機技術
在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下,內部審計信息化成為高校審計工作中的必然趨勢,本文從高校基建工程內部審計工作中的現狀入手分析,提出高校內工程審計中計算機應用的必要性和意義。本文以高校工程審計的具體需求,分析工程審計中計算機技術應用的設計思路和框架,應用信息化技術和手段,加強對項目的控制和管理。
1計算機技術應用面臨的主要問題
1.1高校工程審計不健全
高校中工程審計設置都是審計機構與紀檢共同辦公,沒有達到內部審計結構的獨立性要求,因而需要配備專職審計人員。此外,該做法缺乏專業性,部分規模小的學校缺乏審計機構,缺乏從事審計工作的專職內部審計人員。
1.2高校工程審計人員技術能力不足
高校基建工程建設中,因工程及修繕項目的管理,牽涉的資金額度較大,并且程序較為復雜。所以說,工程內部審計是一項涉及多個領域且專業性較強的系統工程,正是在這一基礎上,高校工程審計需要高素質、綜合素養能力較高的人才。但是當今高校工程審計人員大多缺乏專業的計算機技術,多是半路出家,從會計專業教師選拔而來,缺乏一定的業務實踐能力,對審計的效果造成了直接影響。
2高校工程審計中計算機系統應用的價值
2.1有助于工程審計流程順暢,提高效率
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中,高校工程審計系統地采用了網絡信息技術,它具有便捷性和靈活性的特點,能促使工程審計的工作更加流暢。此外,有助于加強高校內部審計和建設參與的有效溝通。要想提高高校工程審計效率和整體監控水平、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應充分利用先進可靠的網絡服務平臺、數據庫、移動辦公等技術手段,保證高校內部審計人員能及時掌握工程的管理信息,減少信息溝通量,有效促進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此外,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便于及時了解高校工程管理現狀,及時匯總各種信息,便于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反應,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審計的有效性和及時性,提高問題發現和處理的效率。
2.2拓寬審計信息渠道,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高校建設工程總投入大、周期長、利益相關者較多,并且工程管理極其復雜,高校內部審計需要與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各方面溝通。倘若信息不對稱,在一定程度上會對高校基建工程造成一定的影響。工程審計中計算機的應用使高校工程項目管理的內部信息流擴展到審計層的交互溝通中,它能夠消除工程審計信息孤島現象。高校工程審計信息管理系統通過信息溝通平臺的建設,整合各項遠程服務及信息功能,為建設參與各方遠程協作辦公提供一體化的信息平臺,它能與建設各方有效地進行信息傳遞,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由于審計信息提供了一體化的應用平臺,及時拓寬了信息來源渠道,使工程審計數據的信息更加準確、統一。此外,建立信息管理系統工程審計制度,內容包括工程審計信息系統的平臺維護、系統操作規范、信息使用權限的控制、資料存儲及網絡安全的運行等方面的內容,有效促進高校內部審計人員在信息審計過程中各司其職,避免高校工程審計信息管理系統風險。
2.3能夠實現管理系統創新
高校工程審計中,信息化建設還有較長的路要走,高校內部審計機構需要有效結合工程自身審計信息化的發展狀況,進行系統的完善和總結。可以說,信息化環境下,業務思路和信息數據能使內部創新技術更加完善、視野更加寬廣,為積極持續開拓工程內部審計創新了發展思路。此外,高校工程審計中管理系統中的信息構建,需要做到與時俱進,與社會、經濟及高校自身的發展相互適應,從而實現工程審計的科學發展。
3加快計算機技術在工程審計中應用的建議
工程審計中利用計算機技術優勢明顯,但對于高校而言,管理水平的起點不同,因此,建設過程任道而重遠。當今,為加快工程計算機信息化建設步伐,各個高校應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創造工程審計條件。具體而言,高校工程審計應轉變陳舊觀念、提升信息化意識、轉變思維。此外,還應采取積極心態參與到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最大限度發揮信息化優勢,提高高校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益,有效促進高校科學健康發展。工程審計信息化離不開既懂管理,又精通信息技術的復合型審計人才。對此,高校可開展培訓,與企業進行合作,用來提高人才的知識水平,改善其知識結構。大數據時代下,傳統的審計方法顯然已不能適應當今的發展,所以,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是未來工程審計發展的必經之路。
作者:趙郁茹 單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主要參考文獻
[1]石峰.高校工程審計質量控制存在問題及成因分析[J].管理觀察,2015(16).
關鍵詞:玉米;施肥;基肥;穗肥;粒肥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5.01.051
1玉米的需肥特點
玉米的整個生長過程都需要充足的養分供應,主要是補充氮、磷、鉀三種元素,但在不同的生長階段,主要吸收的營養元素是不同的。據實驗結果分析,在整個生長期每生產100公斤的玉米籽粒,需要純氮2.5公斤,五氧化二磷0.8公斤,氧化鉀1.9公斤,所以在肥料施加過程中一定要根據玉米的不同階段的需肥量及種類的不同,科學合理施用。玉米在三葉期到拔節期,對養分的消耗量呈逐漸增加的趨勢,但吸收的營養物質屬于最少階段,但也要保證養分充足才能壯苗提高長勢。拔節期到抽雄期,果穗形成,需養分最多,對于氮和磷的需求量都占整個生育期的1/3,而對于鉀的需求量達到整個生育期的2/3。此時期保證養分的充足供應,玉米植株發育良好,莖稈粗壯,穗大粒多。而抽穗到開花,植株的生長基本結束,對于氮和磷的需求相對較少,而到灌漿期,玉米的需肥量又明顯增多,因為此時籽粒形成,需要養分來滿足蛋白質、淀粉和脂肪等物質的積累,一直到成熟為止,此階段對于氮的需要占整個生育期的1/2,而磷則能占到1/3。
2玉米的施肥原則
根據玉米的需肥特點可以看出,玉米的施肥一定要根據不同生長階段對于養分的側重需要來科學合理地施用肥料,這樣才能做到有針對性,避免不足,也避免浪費。基本原則是以有機肥為基礎,重施氮肥、適施磷肥、增施鉀肥、配施微肥。采用農家肥與磷、鉀、微肥混合作底肥,氮肥以追肥為主。春玉米追肥應前輕后重,夏玉米則應前重后輕。
3 玉米的施肥方法
3.1重施底肥
底肥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基肥,一般在播種前或播種時施入,多數以有機肥為主,兼施各種肥料。因為播期、土壤、肥料種類等的不同,底肥的用量及各種肥料的比例也不盡相同,農家肥可以在播前整地階段,隨翻耕一同施入,可以溝施條施,也可以均勻撒在田塊中,翻耕后能與土壤很好結合。有機肥主要是以畜禽糞便及植物秸稈經過腐熟漚制而成,富含有機質和微生物,除了為玉米生長提供養分外,對于土壤理化性狀的改善也有很大的作用,是一種十分理想的肥料。無論是玉米種植還是其他作物的種植,有機肥都是首選。近些年隨著大型收割機的普及,很多地方都在收獲玉米時把玉米秸稈直接粉碎還田,對于土壤中的有機物的補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是解決土壤有機肥不足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在肥力較低的土壤,粉粹秸稈時應配合少量氮素化肥,以調節碳氮比,加速秸稈腐解。有機肥料作基肥,一般翻埋深度應在10厘米以下,這樣才有利于保肥和作物吸收。氮肥作底肥要深施,以減少氮素揮發損失,利于作物吸收利用。磷鉀肥作基肥時宜與有機肥混合施用,或集中施于10~30厘米的根系密集層。磷肥當季利用率低,有明顯后效,應每年或隔年分配施用,不宜一次性大量施用。
3.2輕施苗肥
玉米苗期,植株尚小,對于養分的需求量不是很大,這時苗肥可以輕施,但不要不施,要避免養分不足,因為此時植株的需肥是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如果養分缺乏,苗勢弱,葉色淺,根系發育不良,會影響中后期植株的生長發育。此階段宜施提苗肥,促進苗壯,以施用腐熟的人畜糞尿和速效氮肥為好,但注意不要過多,防止幼苗徒長。施肥量應占總肥的1/10左右為宜。
3.3巧施壯稈肥
拔節期,玉米的植株生長到一定高度,這時要巧施壯稈肥,一方面促進莖稈的精壯,一方面促進雌雄穗分化,達到增產的效果,同時防止倒伏。壯稈肥的施用也要適量,過多節間過長,莖稈脆嫩,不耐風吹,不足又會導致拔節較慢,肥量一般為總肥量的10%~15%。
3.4猛攻穗肥
玉米抽穗時要施攻穗肥,也叫攻苞肥,以速效氮肥為主,肥量要大,占總肥量的一半左右,因為這時期,玉米雌雄穗開始分化,對于養分的需求十分旺盛,肥料充足才能實現粒多、穗大、高產的生產目標。施用時間一般在雌穗小穗小花分化期,一般在小喇叭到大喇叭口期間為宜,在施用時,要根據植株的生長狀況、土壤肥力水平,還要結合前期施肥的種類及數量等情況來決定時機及施肥量,一般土壤瘠薄、底肥少、植株生長較差的,應適當早施、多施。反之,可適當遲施、少施。
3.5酌施粒肥
施用階段在玉米開花授粉之后,此時要施用攻粒肥,主要以速效氮肥和鉀肥為主,可以追施一些含氮量較高的氮肥進行氮的補充,鉀肥可以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這時籽粒開始發育,需要大量的養分進行干物質的積累,此時的養分供給充足,能促進籽粒飽滿,減少禿尖長度,對于玉米的品質和產量都有明顯的提高。
4結語
關鍵詞:氨系統改造;氨泄漏;停產;維修閥門;反抽閥門
1 概述
今年以來發生了多起重大的氨泄漏、爆炸事故,不免使人談“氨”色變。但由于氨自身的環保性及經濟性,在國內大中型冷庫中仍占有不可撼動的市場,尤其是近十年以來采用氨制冷系統的冷庫在全國如雨后春筍般林立。其中不乏一些年久失修、長期缺乏保養的氨制冷系統,在日益嚴格的安全質量監督檢查制度下,面臨改造重任。而高壓系統改造通常是重中之重,一是因為高壓設備及管道處于露天環境較多,風吹日曬雨淋,造成設備及管道銹蝕現象嚴重;二是高壓端壓力較高,一旦發生泄漏,瞬間擴散,容易失控,波及范圍也很廣泛。
但對業內人士而言,進行高壓系統改造通常也是令人頭痛的事情,總結起來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高壓系統改造通常意味著整個制冷系統的階段性停產,這會嚴重干擾企業生產計劃;二是高壓系統改造過程,具有氨泄漏的高風險性。因此,高壓系統改造也是普遍性的專業難題。
2 解決方案
本人在從事氨制冷工藝設計及安裝過程中,從實際工作出發總結出一個經驗,即在冷庫設計方案之初就考慮將來高壓系統的改造環節,即可防患于未然。簡單地說,就是設計中改變傳統的高壓系統完全貫通、共用的工藝,通過靈活配備閥門、進行簡單的閥門轉換,將高壓系統分割成既可獨立工作又可合并運行的兩部分;當獨立運行時,即可進行高壓系統局部維修改造目標。
首先,按正常設計程序選配機組及高壓系統;其次,選擇其中一臺機組增配一套高壓備用管道,將該機組作為固定維修保障機組(通常選擇冷庫系統主打機組);第三,該機組可通過雙向選擇機制實現不同的運轉目標――正常運行期間進行生產加工,改造期間實現維修保障任務。
現將工藝流程簡單示意并解釋說明如下:
如圖所示,制冷系統共有4臺液氨冷卻型螺桿機組,首先按4臺機組總排熱量選配輔助貯氨器①及冷凝器①②③(冷凝器臺數要求至少2臺);再按第4#機組排熱量單獨選配1臺輔助貯氨器②。
當系統正常運轉時,將4#機組上所有備用管道的閥門及維修閥門3關閥,其余閥門保持常開,4臺機組高壓系統完全貫通、共用。
當進行高壓系統改造維修時,可分兩步進行(局部改造時原理同此)。第一步:進行4#機組機頭閥門轉換,將原來常開的高壓排氣閥門、油冷回氣閥門、油冷供液閥門關閉,同時將對應的備用管道上的常閉閥門打開,以及維修閥門①②關閉,維修閥門③打開,反抽閥門①打開,4#機組進入維修保障狀態。第二步:根據改造部位需要,利用4#機組可對冷凝器①②、輔助貯氨器①及相關管道進行抽空(建議如有大量氨液積存先行處理至低壓端,少量氨液或以氣態氨為主則比較容易抽空)。抽空完畢,關閉反抽閥門①,即可進行改造工作。
如進行冷凝器③、輔助貯氨器②及相關管道的改造,操作更為簡單:4#機組保持系統正常運轉狀態,無需進行機頭閥門轉換,僅需關閉維修閥門①②,打開維修閥門③及反抽閥門②,即可抽空冷凝器③、輔助貯氨器②及相關管道,抽空完畢,關閥反抽閥門②,即可進行相關部位改造工作。
附注:①為簡化示意圖,與本篇技術主題關聯不甚緊密的一些設備及管道圖中從略;②對于活塞機系統流程更為簡化,此處不單獨描述。
3 結束語
這種設計思路屬于防范措施,雖增加小小成本,卻可以解決很多投產后的難題,在實際運用中也獲得良好效果。
3.1可以實現局部停產、分步改造,不影響企業整體生產計劃,尤其對于那些冷藏庫常年爆滿的系統,此舉可避免很多停產帶來的麻煩。
3.2 改造過程可以實現“零” 氨排放,全程安全無污染。
2、做練習題模擬題時學會取舍,比方說文科數學里面特別難的部分不要花太多時間往死里鉆,要做到熟悉高考的考試節奏。
3、早上起早背書,英語單詞放在第一位。早讀可以一個星期內語文政治歷史地理輪流背誦。
4、老師布置的首先要有質量地完成,弱勢科目數學要多做。做題貴在堅持,嚴格要求自己每天完成一定的題目量,在高考前每一天都不松懈。
5、政治歷史地理可以在節假日上午或晚上進行系統地背誦,下午不要背書,效率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