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西方文化概論范文

        中西方文化概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西方文化概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西方文化概論

        第1篇:中西方文化概論范文

        關鍵詞:價值觀;絕對性;相對性

        《論語?子路》所記載的孔子的一句話“和而不同”“以和為貴”。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發展,跟隨而至的文化交流也越來越深入人心。文化和經濟出現了加快融合的趨勢。“我們每個人都同時生活在兩個世界之中,即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內心世界是用藝術、文化價值觀和宗教表達精神目標的世界。外部世界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那些裝置、技術、機械和手段綜合表達物質目標的世界。無論我們的文化、價值觀、信仰――內心世界有什么不同,我們都必須面對共同生活的物質世界。”因此,在這個世界人民共同生活的地球村里,不同文化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而這其中最受關注的、交融過程受到沖擊最強的莫過于中西方價值觀了。

        所謂文化交融是“指不同種族或民族相互了解、理解并吸納彼此的文化傳統的趨勢”。中西方傳統的文化價值觀之間存在的差別是由于中西方各民族的獨特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社會結構、生產活動方式和發展水平決定的。首先,“從文化的基本形態而論,中國文化是一元的,而西方文化則是多元的。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大一統’或‘大同’的觀念。而西方歐美人士注意變化、多樣性或多元論。其次,中國文化重視倫理,而西方文化則偏重法律。“在傳統上,中國人所重視的是禮或倫理。禮是敬的表現,敬是禮的內在精神。而在西方,個人主義盛行,人人都想充分發揮自己獨特的個性,充分享受個人的權利與自由,所以就必須制定較為嚴密的法律來匡正個人的行為,使人不至于因為個人自由的過分膨脹而妨礙到別人的自由。”中國文化所關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強調集體主義,和諧相處。而西方文化所關注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并由此而產生的技術和科技手段。另外中西方的家族本位和個人本位也是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另一大特點,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別的核心所在。其主要表現是在家庭問題上。中國文化中,所有的社會活動皆以家族為中心,人與人的關系也由家族關系擴大而成。而西方文化則以個人為本位,強調個人自由和個人權利。一切活動必須服從個人的利益,個人的尊嚴、他人的權力都不可侵犯。在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課堂上,老師們經常講的一個有趣的例子是一所國際公寓里住的有美國人、中國人、法國人和猶太人。當這所公寓起火的時候,美國人先抱出自己的妻子,中國人先背出他的老母親,法國人先救出的是他的情人,而猶太人最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險箱。這個有趣的例子反映的是中西方傳統文化中的不同的思維方式、道德規范和價值尺度。而當今世界,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電腦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以及交通運輸手段的迅猛發展,加上我國與世界各地經濟貿易的增多,必然會在不同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出現文化間的矛盾和碰撞,到最終融合的情況。從而導致這種不同文化間的彼此接納、相互交融、舍異趨同的趨勢愈演愈烈。

        在這種文化價值觀的融合過程中,外來文化的加入,必然會給我們原有的文化生態注入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向傳統的民族文化提出嚴峻的挑戰。這種以民族國家為基本板塊的文化價值觀的格局逐漸被打破,傳統的民族文化的堡壘被攻克。隨著文化價值觀的融合不斷深入,必然很多人會產生失落感,其認同歸屬感也會更加強烈。“那種狹隘的階級、民族、國家界限意識也會越來越強,要超越和克服長期以來的現代人頭腦中占統治地位的中心意識超越形形的‘中心論’,其別是‘西方中心主義’主張重新認識邊緣價值觀,倡導一種全球平等的普世倫理。”文化價值觀的融合過程曾經一度由西方的邏輯主導和控制。以美國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的獨立性予以攻擊。

        我們知道傳統的民族文化價值觀造成了一個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牢固地把一個民族國家標識出來。它具有穩定性、濃縮性和粘聯性。忽略一個民族文化價值觀的存在,而一味地提倡和宣傳自己的文化價值觀的優勢,遭來的必然是一片嘩然。中西方文化價值觀的融合過程不是淡化或消滅某種文化,恰恰相反的是它是沿著民族認同的積極方向發展,與中西方民族之間互補,沒有了各民族的本土文化,跨文化的交流也就失去了根基。在當今的世界文化交流中,我們不可否認,美國文化成為了主導文化,例如,美國的肯德基、麥當勞、漢堡包遍布世界各地,好萊塢電影占據世界文化市場的80%。它的受歡迎程度和它在全球熱播程度從這個數字來看一目了然。這也是我們不能回避也無法回避的事實和發展趨勢。它具有相對性和絕對性。也就是說文化融合作為一種動態的、不斷變化的未來發展趨勢是絕對的,是與全球經濟與科技一體化密不可分的。這是經濟乃至政治全球化的必然結果。” 正如薩莫瓦所說:“首先,不斷變化的世界已經使得跨文化交際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其次,這些變化今后還會加劇不會有任何削弱。”任何人不可能離開一個群體,完全獨立地生活在真空中。世界也是如此。任何一個國家,不論你來自東方還是西方,也不可能離開世界這個大家庭而獨立發展得很好。長期閉關自守,與世隔絕,只能使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停滯不前,處于落后挨打的境地。雖然說這種中西方文化價值觀的交融是絕對的,但是所謂的交融絕不是說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可以完全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文化。

        所謂趨同和交融只是相對的概念。統一和融合只是相對的。而且大千世界,變化莫測,想要整個世界在文化價值觀方面完全統一那也是不可能的。眾所周知,世界語(Esperanto)于1887年創立,其定位是國際輔助語言,而不是代替世界上已經存在的語言。但是這種語言在全世界的推廣程度比起稱霸全世界的英語的地位來說相去甚遠。這個例子說明要想用一種文化價值觀或一種語言來代替其他的文化價值觀或語言的話,只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講,英語雖然具有一種名副其實的文化霸權地位,但是,隨著信息化進一步發展,它也會遭遇挑戰,單位符號信息量更大的漢語更有可能代替英語的霸權地位。隨著不同文化之間的交往日益增多,不同文化間的了解、認可和接納會不斷深化和加強。

        先生曾經說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在處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過程中,我們應該以這十六個字作為我們的指導原則。以求“和而不同”為座右銘。樹立一種寬容平和的心態。文化價值觀的交融是變動不定的,它隨時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新奇事物,而且其涉及內容和范圍畢竟很廣,我們只要取我所用,利我所利。我們更要客觀地看到我們民族的弱點和不足,從而做到知己知彼,不以大國自居,但求切合實際。最終在全球一體化過程中處于上升趨勢。進一步促進中西方不同文化價值觀之間的彼此交流與共同學習。

        參考文獻:

        [1]胡元梓,薛曉源.編者的話.全球化與中國:理論與發展趨勢[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2] 閆文培.全球化語境下的中西文化及語言對比[M] .科學出版社,2007.

        [3] 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較概論[M].航空工業出版社,2003.

        第2篇:中西方文化概論范文

        【關鍵詞】文化;思維差異;跨文化交際;全球化;個人主義

        一、前言

        差異無出不在,它們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看待世界的眼光。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差異從民族誕生起就已經出現了。二十世紀,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將所有的民族變成了“全球村”。全球化是一個融合的過程,不但但是金錢和商品--而是世界人民的不斷融合。跨文化交際不可避免,也是必不可少的,當摩擦和障礙出現的時候,問題也就呈現了,等待我們去解決。文化會影響人們看對和理解世界的眼光,毋庸置疑,不同的民族在意識形態領域呈現出不同的中西方思維。西方文化的意識形態注重邏輯和分析,而東方文化的意識形態更加注重直覺感官——這同樣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思維特征。作為中國傳統發文化影響的結果,中國人常常看重直覺,倚重學習過程、經驗和感覺,以及在交流中通過直覺“以己度人”。為了減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礙,毋庸置疑,這需要我們深入的探討中西方思維的差異,從而研究跨文化交際中的技巧,減少跨文化交流中的摩擦。

        二、思維差異的根源及表現

        1.差異的根源。美國學者David Brown認為,“文化是特定地理區域的人們共同的信念、習慣、生活模式和行為的集合體”。文化差異是思維差異的原因,東西方文化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而文化系統是兩種獨立的系統。東方文化的根源主要來自兩個國家:中國和印度,文化均發源于河流。在中國,母親河是黃河,而在印度母親河是印度河。中國文化淵源流長,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在中國的唐朝,中國文化逐漸傳播到日本,融入到日本社會,甚至重塑了日本文化。雖然和中國文化屬于不同的國度,卻仍然屬于同一系統。兩條母親河誕生了東方的文化,而另外一種文化卻誕生于波希米亞平原,這一文化發展成古希臘文化和古羅馬文化,這兩種文化是歐洲文化的基礎。就像東方文化,歐洲文化穿越了河流。由于地域等原因,中西方文化在最近的幾個世紀很少交流,所以它們仍然屬于不同的體系,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2.思維差異的表現。西方文化基于個人主義而不是集體主義。例如,在美國,你同樣可以談論個人的權利,而非將社會凌駕于自己。在中國有明顯的不同,社會和家庭凌駕于自己之上。西方文化是以冒險和探索精神為基礎的。西方人喜歡發現新事物,發明和拓展。例如,蹦極在西方文化被認為是普遍的行為,但是在中國你將很可能發想沒有人做這樣一件事。西方文化以科學為基礎,這種文化嘗試著解決人民和自然的關系。西方世界使用法律來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在中國的近代卻很難發現中國適合的法律,兩千年來,中國是一個以人情為基礎的國度而非法律。西方用上帝和宗教來解決人類和思想領域的問題。一旦問題發生,首先做的可能是向上帝禱告。

        中國文化以集體主義為基礎。中國人將國家和家庭置于自己之上,中國文化以人文主義為基礎,為了解決人和自然的關系,中國人一直努力做到天人合一,為了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國人主張中庸之道,為了解決人和思想的問題,中國人強調修身養性。中國人擅長平衡和中庸,即人們通常不主張走極端,平和的心態總是被強調,中國人對天地有一種敬畏之情,即敬仰天地,思鄉懷土。

        價值是關于什么是對錯,什么是正常與非正常的,什么是正確與錯誤的。價值通常被一系列的因素所影響,例如家庭,媒體,學校,宗教,民族等。中西方文化之間世俗的差異導致了價值觀的差異。中國人注重集體主義而西方人則側重個人主義長達數世紀。西方人給出的個人主義的定義與中國人思想中的個人主義完全不同。換言之,中西方用截然相反的觀點來看待個人主義。

        三、跨文化交際中沖突解決方法

        交流是相互的,所以影響也是相互的。他們能理解我們所表達的思想和文化嗎?它們的回答能表達他們的思想嗎?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會給我們交流一些提示。挑戰在于全球化的浪潮下,誤解常常發生,尤其是當不同的文化差異出現在跨文化交際中,誤解導致沖突,而沖突嚴重影響跨文化交際的進行。中西方在是一個地理差異,同樣也是一個文化概念的差異,所謂的思維模式意味著人們自覺不自覺的運用特定的方式來思維,并解決問題。思維模式與民族文化密切相關,思維差異在某種程度來說起源于國家的思維差異。

        1.深刻了解中西方思維差異的方式。我們不能否認差異,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征,也只有先通過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及特征才能逐步了解這個國家。所以我們不能說這種文化是好的或者壞的。平等與互相尊重對于每種文化都至關重要。我們應該學會協調對于同一種事情的不同思維甚至是同一人,同一個世界。我們說世界變得越來越小,每天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來往往。當在同一個國家,同一個城市,同一片臨近地區,思維差異都越來越明顯,我們應該盡力避免沖突的發生我們需要掌握更多的關于其他文化的基礎知識,從而不至于誤解他人的行為和習慣,雖然在文化領域中不存在正確與錯誤之分,但卻有更先進或者更適合的區分。當然我們不能完全拋棄自己的文化接受另一種文化。甚至文化對于地球的歷史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所以我們應該去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來完善自己。也就是說當我們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我們能夠更了解雙方的文化,從而讓交流順利進行。

        2.跨文化交際意識。在溝通的過程中,由于在跨文化交際中文化背景的差異,通常我們為了減少交流的誤解首要做的事情提高跨文化交際意識。雖然文化和交流模式之間的差異,文化的共同點不應該被忽略,因為能用共同點來融化差異,消除摩擦。跨文化交際意識對于加入到跨文化交際異常重要,時刻提醒自己注意跨文化交際中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利用現行教材進行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例如通過中外文化交流史,西方文化概論,外國文學史等書籍,通讀這些教材可以掌握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和社會習俗,這為我們了解中外文化知識提供了豐富的文化信息資料。

        四、結語

        通過對比中西方思維的差異,可以看出中國文化是一種人性文化,注重人本身和正義,重感性輕理性,喜歡附和他人,強調處事做人中庸;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學,重物質輕精神,重分析輕感性,強調個人的重要性。學習一門外語并不單指學習語言本身,還包括文化、思想、習慣和價值觀等。在跨文化交際中我們應該具備跨文化交際意識,充分了解兩國的文化及思維差異,掃清障礙,讓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孫曉凌,汪北華.從思維方式差異看中西文化差異[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2).

        [2]袁春梅.論中英思維方式的差異對跨文化交流的影響[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03).

        [3]杜云輝.東西方思維差異與跨文化交流[J].中國科技翻譯,2000(04).

        第3篇:中西方文化概論范文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 送禮 差異 原因

        [中圖分類號]G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09-0024-02

        前言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交通工具以及通訊手段的不斷進步,各國政府間的交往不斷深入,各族人民之間的往來越來越頻繁。跨文化交際已經成為21世紀的一個突出特征。跨文化交際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際。(胡文仲,2012)然而,由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出現,人們在從事跨文化交際時面臨著新的挑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時會產生文化沖突。送禮行為從古至今都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文化現象。在跨文化交際日益頻繁的今天,不同國家、不同民族間的送禮已經成為跨文化交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禮物不僅能夠有效化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交際時所產生的誤解、摩擦,還可以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增進彼此的感情。但是,文化差異的存在使得不同國家禮品饋贈習俗不盡相同。基于這樣的一個背景,本文從跨文化交際著手,對比中西方送禮文化的四大差異,分析造成差異的根源,從而促進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

        一、差異對比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國家,送禮都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但是文化背景的差異造就了不同的送禮文化。本節從四個方面論述中西方送禮文化的差異,分別為送禮內容、目的、方式以及禁忌。

        (一)送禮內容

        在中國,送禮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古人云:“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大多數中國人不善于在公共場表達情感,所以禮物自然而然成為表達情感的載體。禮物是一種表達某種特殊愿望、傳遞某種特殊信息的方式。談到送禮,中國人非常講究禮物的價值,重視禮物的檔次。通常來說,禮物越貴重就說明越尊重以及喜愛對方。逢年過節,各式包裝精美的禮品成為人們送禮的首選。“拿不出手”這四個字對中國人來說并不陌生。然而在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禮品的價值遠遠不及禮品所包含的意義重要。中國有句俗話:“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這句話對英美人來說最合適不過了。(林大津,1996)送給對方太貴重的禮物,有賄賂之嫌,往往會給對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在西方國家,人們避免贈送貴重的禮品。在美國,旅游時購買的一面小國旗或者鮮花都是備受青睞的禮物。在法國,鮮花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因為它是友誼的象征。此外,對于中國人來說,婚禮、新生嬰兒滿月等活動,以金錢作為禮物是再平常不過了。但是,這樣的送禮方式在西方國家是很少見的。

        (二)送禮目的

        中西方國家在送禮目的上存在顯著的差異。一般來說,中國人送禮的目的性要比西方國家強。朋友間的互贈禮物是為了增進友誼;父母給孩子贈送禮物是為了深化家庭關系;丈夫給妻子送禮是為了升華愛情;職員給上司送禮是為了鞏固個人關系。旅游時,當我們的行李超重時,我們往往事先給工作人員贈送一份小禮物,以期順利通關。需要尋求幫助時,我們傾向于事先送禮來獲得幫助。對于西方人來說,他們注重的是送禮這一行為本身以及禮物的象征意義。他們往往會在獲得幫助之后贈送禮物,以此來表達誠摯的謝意。

        (三)送禮方式

        送禮方式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不同體現。在中國,在公眾場合送禮是不合適的,因為這會讓別人覺得你在行賄。凡是送禮,必須是親自送出,否則對方會生氣,認為你看不起他。送禮時,盡管禮物很貴重,中國人還是會說:“區區薄禮,不值一提。”收到禮物時,中國人往往先拒絕,在送禮者的堅持下才會最終收下禮物,并把禮物放在一邊。在西方,送禮通常是在公共場合進行。收到禮物時,西方人會當場打開,并對禮物大贊一番。

        (四)送禮禁忌

        在跨文化交際中,交際雙方應該注意不同國家的送禮禁忌,否則很容易導致誤解以及文化沖突。在中國送禮要避免以下忌諱。首先,注意禮品的含義。中國人送禮忌諱送“鐘”,因為“鐘”與“終”同音。除非你能確定對方不忌諱,要不最好就是避免送“鐘”作為禮物。其次,注意禮品的顏色。在西方國家,白色與黑色常常與葬禮聯系在一起,被認為晦氣,因此不要用這兩種顏色去包裝禮物。最后,注意禮品的數量。雙數在中國是吉利的象征,單數則蘊含著孤獨與分離,所以送禮要送雙數。在西方,送禮最大的忌諱是禮物過于貴重。在商業交往中,帶有公司商標的禮物給人一種不真誠的感覺。送花時,尤其需要注意花的數量,因為雙數在西方人看來是不吉利的。帶有數字13的禮物也是不受歡迎的,人們把它和厄運聯系在一起。在法國,黃色的花還意味著不誠實。

        二、原因分析

        上節已經對中西方送禮文化的差異進行了論述,本節將重點分析造成差異的原因。

        (一)文化起源

        幾千年來,儒家文化在中國占據著主導地位,備受推崇。在中國文化的深層觀念中,無不打著儒家思想的烙印。在中國傳統的“仁、義、禮、智、信”五常之中,“禮”是中國儒家思想最為推崇的一項美德。(杜晶鑫,2012)中國人重“禮”,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儒家思想的深厚影響在送禮內容和送禮方式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中國人看重面子,收到禮物時,總會先拒絕一番;由于顧及對方面子,受禮者不會當著對方把禮物打開,而是先放在一邊。在送禮內容上,中國人講究禮物價值,太便宜的禮品總感覺拿不出手。在西方,情況卻并非如此。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臘和羅馬文化。西方哲學和宗教里沒有“仁”和“禮”。西方人自立和外向。他們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自立自強,所以太貴重的禮物在西方并不受歡迎,反而會招致不必要的麻煩。

        (二)

        在中國,佛教是主流宗教,其次是道教。中國人之所以信佛,是因為他們習慣寄托美好愿望于佛身上,祈求借助神靈的力量去實現愿望。由于深受佛教的影響,中國人在送禮時也寄托了個人的期望。例如,嬰兒誕生時,親戚朋友們常常贈予新生嬰兒一副金或銀鐲子,希望嬰兒健康成長、長命百歲。對中國人而言,鐲子是快樂與長壽的象征,而偶數則意味著好事成雙。基督教在西方國家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圣誕節也因此成為了西方人最重要、最盛大的節日。對于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人,送禮時尤其需要注意,在包裝禮物時避免打十字架。

        (三)價值觀

        中西方文化的諸多差異都源自價值觀的差異。霍夫斯泰德認為,價值觀是“喜歡某種事態而不喜歡另一種事態的大致傾向”。(霍夫斯泰德,1980)根據他所提出的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文化維度理論,中國文化屬于集體主義文化,而西方文化則是個人主義文化的代表。在集體主義這一文化背景下,中國人注重集體利益,認為集體利益是一切活動的中心。“舍小家為大家”是中國人的典型寫照。因此,中國人具有較強的集體依賴性,把他人和集體的利益放在首位,力圖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在送禮時,中國人注重禮物的價值,通過送禮去建立和維護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與中國文化相反,西方推崇個人主義。在生活中,西方人追求自由與人權,提倡“人人生而平等”。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個人利益的實現高于一切。這就導致了西方人在送禮時不注重禮物的檔次,而更加關注送禮行為本身以及禮物所包含的價值。一張自制的卡片、一束鮮花、一張CD都能成為心儀的禮物。也正是由于個人主義的影響,西方人送禮的目的并不是要尋求幫助,而只是表達真摯的問候與祝福。與此同時,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在西方國家下屬給上司送禮的情況是少之又少的。

        (四)風俗習慣

        自然環境、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歷史的差異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風俗習慣。在跨文化交際中,因不了解當地風俗習慣而造成的文化誤解不勝枚舉,因此了解各國的風俗習慣對于順利交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送禮時,禮品數量的選擇值得一提。在中國送禮時要送雙數。在西方,送禮時要避諱13。在禮物顏色的選擇上也有所講究。給中國人送禮,紅色是備受喜歡的,因為在中國,紅色代表幸運,代表大吉大利。給西方人送禮,切忌用白色與黑色去包裝禮品。

        三、結語

        文化在跨文化交際中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賈玉新,2000)文化的差異,一方面構成了我們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另一方面也對跨文化交際提出了挑戰。在跨文化交際中,送禮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因為文化的差異,中西方的送禮文化存在著諸多不同。因此,在跨文化交往日益頻繁的今天,為了達到送禮目的,有效實現交際,深入了解中西方送禮文化差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Geert Hofstede.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SAGE Publications,1980.

        [2]杜晶鑫.從送禮看中西方禮儀的文化差異[J].文化縱橫,2012.

        [3]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4]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5]林大津.跨文化交際研究[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6]劉甜甜.從跨文化交際的視角看各國送禮習俗的差異[J].時代教育,2008.

        第4篇:中西方文化概論范文

        關鍵詞:飲食文化;跨文化交際;差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27-007-01

        一、中西飲食文化

        文化是復雜的,它包括信仰、知識、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作為社會的一份子習得的任何習慣與才能,人類有著共同的文化基礎,但是隨著人類群體的不同范圍,文化的體現也出現了差異。每個國家和地區的飲食文化都是各自文化的濃縮。中西國家文化底蘊的不同導致飲食風格也大不相同。

        中國有著歷史悠久的飲食文化,它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影響深遠,占據了世界飲食文化的重要地位。西方國家因為曾經作為殖民地,擁有大量的移民,因此融合了其他國家的飲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飲食文明。

        二、中西飲食文化差異原因分析

        1、中西方飲食觀念差異

        因為中西方有著不同的哲學思想,西方人堅持科學理性的飲食觀念,講究科學營養,所以西方飲食注重食物的營養成分之間的搭配。食物搭配是否營養均衡、攝入的卡路里是否合適、營養成分能否被徹底吸收等這些問題在西方飲食文化中成為了一門烹飪學問。西方人要求保持食物的營養,對食物的色香味沒有很大的要求,很少將飲食當做精神享受。在西方的宴席上,西方人講究餐具和用料,講究原料的搭配,在中國看來西方的飲食是很機械的。但是中國人較為注重飲食的藝術性,對飲食的口感要求較多,但對營養方面比較不注重。中國人覺得食物除了可以解決溫飽,更是一種精神享受,在中國的飲食觀念中,對食物味道的追求大于對營養的追求,這就導致中國的飲食過于注重食物的口感,具有片面性。

        2、中西方飲食內容差異

        西方人更為注重對動物蛋白質的攝取,在介紹飲食特點時,西方有發達的食品工業,例如快餐和罐頭,味道雖然都差不多,但是卻省時又營養,飲食的內容大部分以動物類為主,肉食占整個飲食的大部分。而中國是農業大國,中國的飲食以植物類為主,肉少糧多,在中國的北方,人們的主食是饅頭和面條,南方主食是米飯,中國人的飲食是以素菜為主,葷菜為輔。中西方飲食觀念的另一個不同之處就是西方人偏好冷食,例如生菜和沙拉等。但是中國人偏好熱食,中國人普遍認為菜要趁熱吃才好吃。

        3、中西方烹飪的差異

        中國認為烹飪是一門藝術,中國有非常多的烹飪技術,例如煎、炒、蒸、炸、溜、燜、燒、燉、煲等,讓人眼花繚亂。中國人的烹飪非常復雜,一道菜通常要花費很多時間來準備,中國的廚師行業對廚師本人對原料的選擇較為注重,所以原料的優劣和廚師的天賦都會直接對菜品造成影響。

        西方則強調飲食的營養,制作飲食較為規范,沒有樂趣可言。西方的烹飪手法不像中國一樣復雜,西餐更為注重發揮食物本來的味道,只進行簡單的加工,較為隨意。

        4、中西方飲食方式的差異

        中國的宴席是大家共享一席,樂于呈現和諧的氣氛,在餐桌上人們相互敬酒和勸菜,體現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從衛生層面來看雖然有明顯的不足,但是卻很符合中國人對團結的心態。而西方的宴會更為注重交誼,西方流行自助餐,人們不用固定在位子上用餐,大家各取所需,走動自由,注重個人情感交流,體現西方人對自我和個性的尊重。

        三、生產生活空間和方式的差異對飲食文化差異的影響

        筷子與刀叉、圓桌與條桌等都各不相同,在菜式與道數上雙方也是相互對立的,因此宴請禮儀、席間氣氛和飲酒的方式也都不盡相同。

        在中國,主要是群體文化主導價值觀,在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則是強調個體的尊嚴和價值,強調個人主義,強調差異與特征,鼓勵特立獨行的風格,所以中西方的價值觀截然不同,這在飲食上也有體現。

        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反映著人們生活方式的差異,飲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在中國,飲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是超越一切物質和精神形態的東西,這也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

        但是在西方國家,飲食只是一種生存手段與交際方式。美國的一位叫做馬斯洛的心理學家,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從低到高,最低的一層就是對飲食的需求,另外四種分別是對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西方人的飲食觀念與中國人存在很大差異,西方人認為吃只是可以保證人身體健康和正常生存的方式,只起到維系生命的作用。而就交際手段來說,宴請的目的是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向提供幫助和服務的人表示感激之情。二是期望贏得客戶的信任。三是對達成交易的慶祝。四是請人幫忙。五是引薦他人的時候。六是在建議和討論某些想法的時候。從這里不難發現,吃雖然重要,但是西方國家僅僅將吃停留在簡單的交際層面,并不像中國一樣對吃極為注重。

        通過本片論文的論述可以了解到,中西方的飲食文化各有各的長處,通過研究可以實現中西飲食文化的融合和互補。現如今,中餐開始注重食物的營養性和科學性,而西餐也開始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中西方飲食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將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第5篇:中西方文化概論范文

        在跨文化交際環境下,一些英文素養良好,英文水平較高的中國學者與博士雖然能就西方文化話題侃侃而談,可一旦涉及到中國文化,他們便無法流利用英語表達出中國文化,彰顯自己的中國文化底蘊與素養。南京大學的從叢教授稱這種中國文化英文表達障礙現象為“中國文化失語癥”。中國文化失語癥實際上等同于中國人母語文化身份的缺失(曾洪偉,2006)。在全球化進程加速的當今社會,我們不得不正視并嚴肅對待這嚴重的“中國文化失語癥”。[1]

        二、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教學現狀

        文化的教學早于80年代就已提上日程。此后,我國基礎教育階段以及高等教育階段的教材中就逐漸引入西方文化相關內容。隨對著英語教學的交際功能的強調,文化教學亦愈發受到重視。但西方文化的相關內容在教材中占有著壓倒性的篇幅。[2]

        三、“中國文化失語癥”成因分析

        “中國文化失語癥”不僅阻礙了跨文化交際的成功,同時也妨礙了中國文化的傳播。經大量研究,其成因有如下幾點。[3]

        1.西方文化沖擊與中國文化缺失

        隨著西方文化如洪流般注入中國,它對國人文化觀,思維方式以及生活習慣有著深遠影響,這加速了中國文化的陌生化(曾洪偉,2006)。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雖使國際交流更為緊密,但也為西方國家實行文化殖民提供了機會。在西方文化入侵的沖擊下,中國文化漸漸被忽視,并處于弱勢地位。[4]

        2.英語教學政策對文化引入無明確界定與對“跨文化交際”的片面理解

        2007年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教學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而 并未對“跨文化交際”的實質,標準作進一步闡釋。

        繼H.D.Brown提出母語負遷移作用后,學術界已經就此問題做了大量探討與研究,卻忽視了母語的正遷移作用。受此影響,許多老師過分強調營造純粹的英語學習環境來幫助學生徹底擺脫母語的干擾。而對母語負遷移作用如此狹隘的解讀極有可能會引發老師在課堂中只講英國文化而斬掉中國文化的教學內容。

        3.中國文化教學與評價體系的不完善

        目前,我們仍缺乏完善的中國文化教學與評價體系。中國文化缺失已深深滲透入英語的教,學與測試中。教師課堂中大力補充講解西方文化知識,會致使學生們忽視對中國文化的學習與探究。其次,大綱詞匯中并不包含與中國特色文化相關的詞匯及表達,并且許多中國文化相關的英文表達在翻譯界也尚無確切的界定。在教師無法判斷表達正確性情況下,也無法教給學生。

        四、對策

        在當今多元文化充溢并相互撞擊的時代,我們必須正視日趨嚴重的“中國文化失語癥”問題,并尋找出相應的對策來減輕它,根除它。

        1.中國文化身份意識的樹立與正確跨文化交際觀念的培養

        國與國之間頻繁的交流與日益加速的全球化進程使得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放在英語教育目的的首位。跨文化交際教學既包含西方文化的輸入,更包含中國文化的輸出。中國文化的教學應該被予以足夠重視并貫穿到英語教學的整個進程中。另一方面,正確的文化意識培養意義甚大。[5]

        2.課程改革和師資培訓

        關于博士生的課程改革這一課題,從叢博士已做了較為深入的剖析和建議,這里將不再過多贅述。目前,英語語言技能課在大學的英語教學中占據了主導地位,不僅耗時,并且限制了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發展(李莉文,2010)。其實,英語專業中的語言技能課應當逐步壓縮(孫中有,2011),而中國文化內容的加入也含有培養學生語言技能的功能(李莉文,2010)。英語專業要在更加重視原有的專業知識課程的前提下增設“中國文化概論”,“中西文化對比研究”等相關專業知識課程(張雅麗,2013)。與此同時,師資培訓也要緊跟其后,以培養出一批對中西方文化教學游刃有余的教師隊伍。[6]

        3.英語教材的編寫與英語出版物的豐富

        現有英語教材所涉及的中國文化僅僅占有微乎其微的比例。相應的,適量比例的精選中國文化內容應被納入未來的英語教材中。相關出版社可組織出版與各階段水平相對應的中國文化英文讀物。這樣一來,也就為從小學至博士階段的各種層次的學習者提供了另一條接觸中國文化的途徑,并能提高他們的外語閱讀水平。[7]

        第6篇:中西方文化概論范文

        (遼東學院 外語學院,遼寧 丹東 118000)

        摘 要:中西方比較和分析文化中兩種不同文化在稱呼語、問候語、贊譽與謙遜語、致謝與道歉語幾方面禮貌原則的語用差異,可引起跨文化交際雙方對于中西方禮貌原則差異的重視,盡可能避免交際中的語用失誤,從而達到最佳的交際效果。

        關鍵詞 :禮貌原則;文化差異;語用差異

        中圖分類號:H0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5)02-0163-02

        基金項目:遼東學院2013年度校級科研基金項目“語用視域下英語學習者文化意識提升研究”(2013q024)

        禮貌是不同社會、文化條件下的一種行為規范。因此,禮貌具有文化特征。同時,禮貌也是一種語用現象,通常意義上被闡釋為說話人為實現某種目的而采取的策略,以此來建立、維護或者提升交際雙方間和諧的人際關系。在中西方兩種文化中,禮貌原則都普遍存在且具有相似的社交功能。然而,禮貌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內涵和表達方式,禮貌原則也因受到所在的特定文化的制約而存在差異,而這些差異往往導致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為了避免這種語用失誤,本文對中西方的禮貌原則進行了對比分析,以找出差異。

        一、中西方禮貌的基本原則

        在西方,關于禮貌原則的概述要從1967年Grice提出的合作原則開始。他指出,為了保證言語交際的順利進行,會話交際雙方必須共同遵守一些原則,尤其是“合作原則”。合作原則包括4方面:量準則;質準則;關系準則;方式準則。后來Grice發現人們在交際過程中并不總是遵守甚至故意違反合作原則。針對這一現象,Leech認為人們在言語交際中違反合作原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在交際中要遵循另一原則——禮貌原則,并將其劃分為6個范疇:得體準則:盡量讓別人少吃虧,盡量讓別人多收益;慷慨準則:盡量讓自己少受益,盡量讓自己多吃虧;贊譽準則:盡量少貶低別人,盡量多贊譽別人;謙遜準則:盡量少贊譽自己,盡量多貶低自己;一致準則:盡量減少雙方的分歧,盡量增加雙方的一致;同情準則:盡量減少雙方的反感,盡量增加雙方的同情。

        在中國,顧曰國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5條禮貌準則:貶己尊人準則:指謂自己或與自己相關的事物時要貶和謙;指謂聽者或與聽者有關的事物時要抬和尊;稱呼準則:按照“上下、貴賤、長幼有別”的原則選取適切的稱呼稱謂對方;文雅準則:擇雅言,棄穢語,多委婉,少直言;求同準則:說者和聽者在各方面力求和諧一致;德言行準則:在言辭上盡量夸大別人對自己的好處,盡量說少自己付出的代價;在行為動機上盡量增大對他人的益處,盡量減少他人付出的代價。

        二、中西方禮貌原則的具體語用差異

        (一)稱呼語

        稱呼語體現了稱呼者對被稱呼者的身份角色、社會地位和相互關系的認定,因而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中國社會習慣于非對等式的稱呼語,而西方國家趨向于對等式的稱呼語。中國人一直以來嚴格遵守稱呼準則,在相互稱呼時仍強調體現“上下、尊卑、長幼”之分。例如:在親戚朋友中,輩分低的人不能直呼長輩的姓名;在學校里,學生不能直呼老師的姓名;在單位中,下屬不能直呼上司的姓名。所以我們在社交中經常聽到王阿姨、馬爺爺、李老師、劉主任、楊書記等類似的稱呼,一方面體現了對被稱呼者身份、地位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現了稱呼者的禮貌和涵養。與此不同的是,西方人認為人人生而平等,因此,家庭成員間的稱謂并不像中國那樣要復雜地使用表現輩分的親屬稱謂。在英語中,除了Doctor,Professor等個別的傳統的職業稱呼外,是沒有諸如Manager, Accountant, Engineer,Teacher等的職業稱謂的。此外,上下級之間,除非在極為嚴肅的場合或雙方地位極其懸殊,否則通常都可以直呼對方姓名。

        另外,中國人出于尊重,常會以“老”稱人,如“李老”“王老先生”是對德高望重的年長者的尊稱,而“老李”“老王大姐”是對同輩人親切的稱呼。但在西方文化中,人們卻很忌諱說“老”,認為“老”即“老而無用”,在表述此意時會格外委婉,更不會以“老”相稱。如果將中國人的尊老的稱呼習慣套用到西方人身上就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二)問候語

        問候語是雙方開始交際的最通常的方式之一,交際雙方在問候時大多使用高度規約化、儀式性、模式化的套語,而這些套語也存在不同語言社區的語用差異。西方常見的問候形式主要有祝愿式問候,如:Good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Hello等;關心式問候,如How are you?/How are things going ? /How are you getting on ?等;交談式問候,如:以談論天氣來打招呼Lovely day , isn’t it ? It’s a bit cooler today isn’t it ?中國人也會有一些類似的祝愿式問候,“早啊”“你好”,但“中午好”“晚上好”在日常問候語中很少見。在關心式問候方面,中國人常說“你吃了么?”“你去哪啊?”“你干什么去?”這些用語的目的是為了打招呼,而不是真的想了解被問候人對于此類問題的答案。但是如果用這種方式問候西方人,他們會覺得不理解甚至反感,認為這類問題涉及到他們的隱私,而不是友好的問候。中國人也不會以談論天氣來打招呼,如果以此方式對中國人進行問候,會被理解為沒話找話,令人尷尬。

        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致問候時,要充分了解對方的問候語用習俗,不然會導致語用失誤。例如,在大學校園,李明與一位英國外教相遇,李明想和外教攀談幾句,于是采用了這樣打招呼的方式:“It’s raining today, isn’t it?”李明顯然只是略微了解用談論天氣的方法來與英國人打招呼,但是他卻不知道西方人在談論天氣時總是包含自身對天氣的評論,所以他的話應表述為“It’s raining terribly hard today, isn’t it?”更為恰當。李明出于禮貌原則談論了當天的天氣,但他只是純粹性地描述了當時的客觀情況,并期待對方對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作出回應。然而他違背了合作原則中的量準則,在打招呼時沒有提供足夠的交際目的所需要的信息,從而失去了問候的意義。李明的話語只會使這位英國外教感到莫名其妙甚至生氣,“難道我不知道天在下雨嗎?”

        (三)贊譽與謙遜

        稱贊是一種使用頻率非常高的言語交際行為,指說話者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恭維或贊譽聽話者或與聽話者有關的事物。中國人由于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做事秉持中庸之道,因此在稱贊語使用中也體現了這種影響。中國人稱贊別人時更愿意遵循文雅準則,采取委婉的表達方式,如“這個新發型很適合你”“你這個想法不錯”,這樣既得體,也讓被稱贊者感到舒服。西方人在情感表達上更積極主動,勇敢大膽,對別人的贊揚也比較直接,比如“Nice haircut.” “I like your new hairstyle.” “It’s wonderful!”等等。此外,由于西方人比較注重事物的外表,所以他們喜歡直接贊美人的外貌、身材、服裝、配飾等等,而中國人卻注重事物的內涵,偏好贊揚人的內在品行和能力。

        在中西兩種文化中,謙遜都被認為是一種美德,但兩種文化表示謙遜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因此,中西方對于稱贊語所采取的表示謙遜的回應方略存在差異。西方文化傾向于尊人卻不貶己,遵循一致準則,迎合并肯定對方的贊譽,并在表示感謝后欣然接受。西方人還認為接受對方的贊揚可以避免損害對方的面子,是禮貌的表現,而并非自滿或自大。中國文化推崇貶己尊人準則,所以往往對于贊揚會先表示否認,然后再貶低自己一番。中國人認為這種做法是謙遜的表現,而并非自卑和虛偽,但這種做法卻違反了一致準則,會給西方人造成面子威脅。下面是一位美國客人對中國朋友家的女主人廚藝的贊美及女主人的回答:

        American guest:“Everything tastes great !”

        Chinese hostess:“No, no, not at all, you must be joking.”

        從對話中可以看出,美國客人在遵循了贊譽準則的同時也兼顧了合作原則中的質準則,對女主人的廚藝進行了誠懇的贊賞。但這位中國女主人卻本著謙遜準則,有意違反質準則(她不承認自己廚藝好是言不由衷的),對于對方的贊美持否定態度,用客套話貶損自己的廚藝,以此來表示禮貌。這種客套在美國客人看來是令人費解的,不明白為什么女主人要拒絕接受對她的贊揚,甚至會因此感到尷尬和不快。

        (四)致謝與道歉

        在致謝語的使用頻率和范圍方面,中西方存在明顯差異。西方人表達“thank you”的頻率比中國人使用“謝謝”的頻率高得多。在西方國家中,人們對他人給予自己的巨大幫助要表示感謝,對舉手之勞的小事也要表示感謝,西方人把“thank you”掛在嘴邊,可以用于任何人之間,對于他們來說,感謝本來的意義越來越少,而更多體現的是一種禮貌。在中國,“謝謝”的適用范圍小于西方人“thank you”的適用范圍。在關系親密的人之間,中國人一般不使用“謝謝”,如果過于客氣,反而會讓對方覺得彼此關系不夠密切,感覺尷尬和疏遠。對于理所應當的服務,中國人通常不予致謝。

        道歉是社會交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行為,是道德修養的基本體現。當我們的言語行為給對方造成冒犯與傷害時,道歉能夠用來維護對方的面子,彌補冒犯與傷害的后果,進而恢復雙方和諧關系。但在道歉的動機和道歉語使用頻率上,中西方仍存在差異。西方人道歉的動機更具功利性。西方人道歉主要是為了挽回行為對象的面子,從而保證雙方人際關系的正常運行。西方人將道歉作為行為手段,側重其外在形式,而并非看重自覺地內在感受。中國人道歉的動機更加偏向人文性,重視道德和人情,注重行為人自身的情感,因為覺得內疚而道歉,即歉意生發于內而表現于外。在道歉頻率上,西方人使用頻率遠超中國人。因為西方文化崇尚個人主義,凸顯個體自身利益。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極為分明,一言一行都有可能“越界”冒犯他人,連咳嗽、打噴嚏這樣微小的舉動也被認為可能驚擾他人或傳播細菌,也需要說聲“I’m sorry.”因此,西方人幾乎隨時隨地道歉。在中國人看來,道歉是一個相對鄭重的行為,與冒犯的程度相對等,微不足道的小事無需道歉,所以中國人不會像西方人那樣時不時就道歉。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對于禮貌有不同的規約和理解,在禮貌原則的使用上也存在語用差異。因此,中西方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必須意識到兩種語言背后不同的文化背景,選擇相應的言語行為和語用策略,盡量避免語用失誤,以此確保雙方交際的成功。

        參考文獻:

        〔1〕Leech, Geoffrey 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London: Longman, 1983.

        〔2〕何自然,冉永平.新編語用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3〕李炯英,方宗祥,袁周敏,等.跨文化語用學—基于NSM理論的反思[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第7篇:中西方文化概論范文

        [關鍵詞] 《刮痧》;跨文化;沖突;解讀;大同

        在中西跨文化交際中,文化沖突的事例屢見不鮮。而中美兩國作為東西方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其差異和沖突更為顯著。以下僅以影片《刮痧》(Gua Sha Treatment)為例,分析中西文化上的各種差異所導致的一系列的誤會和沖突,通過對中美文化由矛盾、沖突,最后走向融合的過程的描述,揭示了中西文化沖突的現實性和全球文化大融合的時展趨勢。

        一、電影《刮痧》情節簡介

        故事的主人公許大同是移民到美國發展的華人知識分子,就職于美國密蘇里州東部大城市圣路易斯一家電腦游戲軟件設計公司。與妻子簡寧經過八年的努力奮斗,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兒子丹尼斯聰明可愛,一口流利的英語暗示著其儼然已成長為了一個地道的“美國孩子”。在業內的年度頒獎大會上,大同興奮地向世人宣稱自己的美國夢終于得以實現,沉浸在幸福和勝利的喜悅當中!然而,隨后的一場意外卻令他如夢初醒:一天,他5歲的兒子丹尼斯肚痛難忍,從北京來探親的老父由于看不懂藥罐子上的英文說明而只好對丹尼斯采取了東方中醫療法——刮痧,而正是刮痧在丹尼斯背上留下的紫紅刮痕恰恰成為許大同虐待孩子的鐵證。在聽證會上,一個個意想不到的證人及證詞輪番轟炸,令大同有口難辯,東方傳統的中醫療法在美國不被承認,又無法通過以解剖學為基礎的西醫理論來證明其合理性,作為父親對孩子的愛甚至需要去靠尋找證據及法庭爭辯這樣的途徑去證明,更令人無法理解的是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兼老板約翰·昆蘭在法官面前竟然不為自己辯護(昆蘭也無法理解大同打兒子與保全自己的面子有何關系,又為何要代替父親頂罪謊稱是自己為兒子刮痧等)……而控方律師一再地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孫悟空的英雄形象進行誹謗和侮辱,導致許大同失去理智攻擊了控方律師,導致法官無情的剝奪了大同對兒子丹尼斯的監護權,并予以禁足。最后,為了要回兒子,他們不得不夫妻分居;為了父親回國前能再見一面孫子,無奈偷帶走丹尼斯被警察通緝直至被抓……一個原本美滿幸福的家庭被這接二連三的悲劇轉眼間敲打得支離破碎,一場近乎“荒謬”的官司也將大同的美國夢徹底的粉碎。直到大同的父親找到昆蘭,描述了是自己為孫子做的刮痧。終于,約翰來到中國城,在詳細地了解并親身體驗了一把中醫刮痧的治療過程及療效之后才恍然大悟,在圣誕之夜說動兒童福利局的官員一起找到大法官為其正名,最終撤銷了對大同的禁足令,一家人抱頭痛哭,終得團聚。主人公許大同從片頭在業界的佼佼者到后來淪落到被迫租住在貧民窟;從獲獎后宣稱自己已實現自己的美國夢并已完美的融入了這個國家,到后面的近乎妻離子散和被禁足;從榮譽的天堂墜入不幸的谷底……而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所致。

        二、電影《刮痧》中體現出的中美文化差異

        (一)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差異

        中國的家庭式教育主要體現在孩子品德的教育上,遵從“長幼尊卑”和“仁愛、服從”的教育理念,父母在孩子面前享有對的權威,而在西方卻恰恰相反。影片開始不久就有這樣一個場景,許大同的兒子丹尼斯與其老板的兒子保羅無意間發生了肢體沖突,而作為家長的大同卻不問緣由地要求丹尼斯像保羅道歉,這時候的大同完全體現出來的是一個中國式父親。而在沒有得到有效執行,甚至威嚴遭到挑釁的情況下便直截了當關閉了兒子的電玩,甚至當著眾人的面猛擊丹尼斯的后腦袋,這一系列的動作正是我們中國最常見的家庭教育方式,體現的是家長的至高權威。而這個場景卻令他的老板兼朋友昆蘭大為吃驚,疑惑不解。因為在美國的家庭教育上,重心趨向于個人本位的教育。注重個體的公正和自由,要將孩子視為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給孩子應有的尊重和理解,尤其要注重父母與孩子間平等自由地相處,孩子對家庭中的大小事務享有與父母親同等的發言權等。因此,昆蘭對于大同不問青紅皂白就對兒子進行嚴厲的“當眾打罵式教育”的不理解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了。

        (二)在思維模式上的差異

        思維模式是指人們在不同的情況下看待、觀察各種外部事物的思考方式。人們通過這種方式感知、認知世界,從而獲得推理出基本的經驗和文化知識,它也是形成一切文化特別是交際文化的最根本源泉。俗話說得好,有什么樣的文化就會有什么樣的思維模式。而不同的思維模式必將導致人們在態度、信仰及情感取向等方面的巨大差異,從而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倫理道德、行為規范乃至社會風俗。西方文化的思維模式注重推理實證,講究理性與論證。而代表東方文化的中國則強調直覺與感悟,多依賴傳統經驗及形象的思維方式。

        影片中對于刮痧究竟是“治病救人”還是“虐待兒童”的爭論,就是中西兩種不同思維模式沖突下的具體體現。刮痧屬于中醫傳統自然療法之一,具有鮮明的漢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征,是基于漢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世代積累流傳下來的經驗總結。傳統中醫的獨特之處便在于“天人合一”和“陰陽調和”,認為人體是“精、氣、神、脈”的統一體。刮痧以中醫皮膚理論為基礎,講究通過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表皮經絡穴位上進行刮拭,造成局部毛細血管擴張,達到疏通脈絡、調節精氣、活血化瘀,從而重建人體的自然生理循環之目的。由于刮痧需要刮到皮下組織出血并凝結成米粒般大小的紅點為止(通過發汗使汗腺擴張,從而將痧毒(即病毒)排出體外,治愈疾病),這在美國兒童福利局的眼里卻恰恰成為大同“虐待”兒童的鐵證,因為這在美國的傳統思維模式中是根本講不通的。在美國以解剖學為基礎的西醫理論中,醫生或代夫通常都是首先要借助先進的醫療儀器設備和實驗對患者準確地診斷,繼而對癥下藥的,卻從來沒有哪一種治療方式是要依賴傳統經驗將病人搞得“傷痕累累”的,更沒有所謂的“精、氣、神、脈”之說。因此,雖然大同在法庭上極力為刮痧做辯護,但是他所引用的“氣”“神”“丹田”和“七經八脈”等中醫傳統術語卻難以讓美國兒童福利局和大法官所接受。由于思維模式的不同導致了中西醫學理論及診療方法的極大差異,再加上長期以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不足,使得刮痧成為大同在法庭舉證中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

        (三)在法律人倫道德觀上的差異

        在法律面前,西方人講究不帶個人情感的陳述客觀事實;在道德方面,西方人秉持公私分明,事實不會影響朋友之間的友誼,哪怕是對朋友不利的證言。因此,在聽證會上,在控方律師的一再逼問下,大同的老板作為證人肯定了大同打了兒子的事實,促使法庭正式受理了這個案件。而在中國的傳統道德觀念上,法律也不外乎人情,朋友之間是有“義氣”存在的。因此,作為自己最信任的朋友昆蘭的“出賣”,這令大同非常失望和憤怒,并將其這種行為看作是朋友間“最可恥的背叛”,于是毅然決然地辭去工作,導致二人友情的最終破裂,用他的話說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而西方的朋友觀則是以共同的愛好興趣和自然發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友誼,與個人情感無關。因此,昆蘭對大同的辭職很是不解也是情理之中的。

        (四)在為人處世價值觀上的差異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注重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的談話氛圍,主張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共處,盡量避免人際間沖突的發生。而作為傳統的禮儀之邦,中國人彼此間交流說話的語言和方式都比較委婉,盡量做到得體,尊重別人。在為人處世方面,要顧及大局,無論什么時候都應該極力維護上司或領導的面子。在大同的理解當中,當自己的兒子同老板昆蘭的兒子發生爭執的時候,他的“當面教子”完全是為了給足老板的面子,是增進彼此間友誼的一種方式。而西方人則認為無謂的貶損自己是極其愚蠢的行為,與尊重他人毫不相關。在西方人的行為規范里,他們崇尚事實,不喜虛禮,在原則上很少顧及人情,甚至是有些不講情面。那么,對于中國文化中的“面子觀”必然是無法理解了,也就更加無法捕捉到大同潛意識下這種人情世故的微妙之處。因此,當大同辭職時交代當初打孩子是為了給老板昆蘭面子的時候,更是讓對方極其費解甚至惱怒不已:“什么亂七八糟的中國邏輯?簡直不可理喻。”

        三、結 語

        影片《刮痧》以中國傳統的民間中醫療法入手,通過一場官司向我們展示了華人許大同一家在美國由于法律制度和社會生活習慣等的種種不同而導致的一系列文化沖突,折射出了中美兩國在家庭教育、思維模式、法律人倫道德觀和為人處世價值觀的巨大差異和強烈的沖突,可謂是為每個身處東西文化沖突中的人刮了一回痧。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的逐步發展,世界各國間的跨文化交際日益頻繁,這種文化間的相互差異和碰撞沖突必將越來越激烈。因此,在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交際雙方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沖突,建立起互信就顯得尤為重要。差異雖然是無法“刮”去,但卻是可以互相包容的。影片中的轉機就在于許大同的老板對中國傳統文化“刮痧”的體驗——去中國城了解中國傳統醫學文化和親身體驗了一回中國的刮痧之后,極力為其正名,最終得到法官的認可。從而跨越了中、西方文化差異的鴻溝,促成了許大同一家人的最終團圓。另外,主人公之所以“大同”來命名,更是體現了世界各族人民對“世界大同”寄予的無限期待,同時也希望影片中因文化差異引起的官司所導致的家庭悲劇不再出現。

        [參考文獻]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 胡超.跨文化交際實用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3] 饒紀紅.跨文化交際中的中美文化差異[J].江西社會科學,2005(04).

        [4] 高永晨.文化全球化態勢下的跨文化交際研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5] 鄭曉龍導演,梁家輝,蔣雯麗主演.刮痧[Z].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責任公司,2001.

        [6] 李維偉.《刮痧》中的跨文化交際沖突[J].青春歲月,2012(04).

        [7] 許愛兵.淺談電影《刮痧》中的跨文化沖突[J].魅力中國,2009(31).

        [8] 蘇丁.中西文化文學比較研究論集[C].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01).

        [9] 邵雪松.從電影《刮痧》透視中西文化的差異與碰撞[J].美與時代(下),2011(04).

        [10] 黃鳴.從電影《刮痧》看中西文化沖突與融合[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04).

        [11] 葛嵐,洪長軍,等.由電影《刮痧》談中西方文化的差異[J].青年文學家,2011(16).

        第8篇:中西方文化概論范文

        1.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在我國小學英語教學中,許多教師把教學重點放在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的幾項技能上,使英語脫離了生活實際。語言文化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教師利用文化的豐富多彩,運用合理有趣的教學方法、新奇的教學內容、形式多樣的導入方法使學生感到新鮮甚至刺激,容易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動性。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故事、歌曲、游戲等導入中西文化,使學生了解英漢文化與語言上的異同,從而使整個英語教學顯得生動活潑,興趣盎然。

        2.深化學生對文化的理解

        由于語言中的文化差異,學生容易受原來的思維定勢的影響,在語言交際中容易出現忽視文化差異的現象,這樣就可能發生判斷上的失誤及語言運用中的文化誤解,從而導致產生這樣或那樣的誤會。學生具有一定的英語語感后,有一定的英語理解及交際能力后,學習英語的主要障礙就在于“文化感”———對英語國家社會文化知識的了解程度和對其文化與交流模式的適應性。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益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語,有益于培養學生的世界意識,有益于學生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

        二、導入西方文化知識的理論依據及原則

        1.導入的理論依據

        (1)語言與文化的關聯西方文化發源于古希臘和羅馬文化,又接受了基督教的重大影響,在長期演進和現代化進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淵源和軌跡。西方文化是一個極為寬泛的概念,幾乎包括了歐美等西方國家從古迄今全部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的內容。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從不同的研究領域來研究西方文化,其中社會語言學家在努力尋找語言和文化的對應關系,試圖從文化中尋找對某些語言現象甚至語言結構進行解釋的線索。從語言和文化的關聯入手,我國的專家學者的許多論述,都強調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底座或環境。理解語言必須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須了解語言,某種特定的語言總是和使用這種語言的民族或國家以及其歷史文化、社會背景等因素息息相關,任何一種語言交際的要旨或終極目標都是用以傳遞文化信息的。沒有文化要素的語言交際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學習語言時不可忽視語言所承載的文化。

        (2)文化教學中的文化導入研究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亦即文化個性,不同的文化之間自然會呈現不同的文化形態,這種文化形態在語言上表現為語言差異。目前,國內外語言學界對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問題已經有比較一致的認識。但語言教學中如何進行文化教學的問題上存在較大的分歧:1989年趙賢洲先生提出“文化導入”說,他從文化差異的角度,論證了語言教學進行文化導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后來又在《語言教學與研究》上對文化導入問題提出了文化導入的原則等重要思想。李潤新先生認為導入是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進行文化知識的同步導入。趙愛國、姜雅明在《應用語言文化學概論》中提出“文化移入”,認為提出文化移入有兩點理由:一是較之其他提法更加國際化,二是從約定俗成角度考慮新的提法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誤解。同時還指出結合我國外語教學的實際及中國學生學習外語的特點,在外語教學中進行所學語言國家文化知識的文化移入有四個要點:一是移入文化內容主要源于所學外語本身,二是移入的文化內容要與語言教學同步進行,三是移入的內容重點是交際文化知識與文化關聯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文化規約,四是文化移入的目的是培養和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以上的文化教學及文化導入理論,為筆者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西方文化導入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持。

        2.導入的原則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生理特點,要讓學生初步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就必須遵照“相關、實用”等幾項原則。

        (1)相關性原則即導入的文化內容應該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經驗水平。小學生的知識范圍和生活經驗有限,諸如政治、經濟、宗教等較高層次的抽象而復雜的文化項目超出其知識水平和理解范圍,因而不適合作為小學生進行文化導入教學的內容。導入的文化內容要與教材的內容有關聯,選擇一些簡單有趣的風土人情、人際交往、體育休閑娛樂等內容的文化知識,讓學生對西方文化有一個粗略的了解。文化內容要與小學生的生活相結合,最好是能尋找到一個將西方文化導入與日常生活相連的銜接點來滲透文化意識,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成功體驗,更深刻地感受融入到文化氛圍之中,增強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

        (2)實用性原則文化教育的內容包羅萬象,豐富多彩,但就小學生而言,導入的內容應該與小學生所學的教材內容、與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方面密切相關,讓學生有親切感并且樂于接受,如此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此同時,學生可以很快地在日常生活中認識和運用這些文化知識,學生在學以致用中有了成功感,便能激發進一步學習英語、學好英語的信心和動機。對小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傳授不宜采取文化專題課的形式,這種形式會使學生覺得乏味。只有結合語言教學講授文化知識,并且能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的教學,才能使學生切身體會到語言的社會文化功能之所在,切實培養起學生“根據場合說話”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從而真正學好英語。

        三、結論

        第9篇:中西方文化概論范文

        關鍵詞:中西方 時間觀 差異 分析

        1.中西方時間觀差異之比較

        1.1 圓式時間觀與線式時間觀

        東方人的時間觀念屬于圓式時間觀。叔本華曾說過,“時間就像一個旋轉的圓,下降的弧是過去,上升的弧是未來,相交處的切線相連點是現在”。圓式時間觀的支持者認為日夜交替,世紀輪回;按照鐘表的形式來看,時間就是周而復始的更新著、消逝著。他們往往表現得很悠閑,在時間使用上比較隨意,靈活性強。

        而西方人的時間觀念屬于線式時間觀。時間好比一條直線,是一種線性的單向持續運動,時間是“行進,流逝,飛行;是河流,大江,瀑布”。而且根據猶太——基督教的傳說,時間不是圓式的周而復始的運動,它是有始有終的。這種觀點的支持者認為時間是有限的,有去無回,一刻都不能浪費。因此人們每天都匆匆忙忙,從生到死。對時間的不同認知決定了人們支配時間的方式。

        1.2 多向時制與單向時制

        文化學者Hall 把不同文化的時間的使用分為兩種范疇,一種是多向計時制,一種是單向計時制。多向計時制把時間看成是分散的,一般可在同一時間內做不同的幾件事情,東方多采用多向時制。單向計時制把時間看成是可以分隔,但不可重復的,有始有終的一條線,西方多采用單向時制,他們在工作中事先將要處理的事務列成清單并制作出時間表,然后按照清單順序一件件去處理,通常一個時間點只處理一件單一的事情。

        1.3 過去取向與未來取向

        在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中,儒道兩家思想相反相成,二者都主張回歸自然,回歸過去。這意味著,在時間上,中國是一個以過去取向為主的社會。人們做什么,要考慮此事過去做過沒有,有什么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老祖宗是如何做的等;而且今天做的如何也往往以過去為標準,因此循規蹈矩已成為一種社會規范。與此相連的是人們崇拜祖宗,敬老尊師,重經驗,重年齡,因為這些方面都與“過去”相關。

        與中國文化的時間取向相反,西方人一切著眼于未來,因此他們重要的價值觀是未來取向,對他們來講回歸過去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后退是沒有出路的。受這種取向的影響,西方人很少循規蹈矩,很少崇拜祖宗,也不像中國人那樣尊老敬師:年齡和經驗也未必值得敬仰,他們更不相信命運,因此他們的精力和努力都放在實現近期規劃方面。

        2.影響中西方時間觀差異的文化原因

        2.1 “天人合一”的整體思維與“物我二分”的二元對立

        “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最基本的命題。中國哲學堅持有機聯系的整一宇宙觀,努力將人投入到自然中,以認識主體和客體的合一為認識的基本前提;而西方哲學則專注于對事物作本質區別,細心地分解萬事萬物,以獨立主體的確立作為認識的基本前提。

        “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使中國文化在感知事物時強調主客一體,導致中國人對時間的感知帶著濃厚的主觀色彩,受客觀時間的拘束程度很小。人們對客觀時間的感知界限比較模糊,最明顯的是漢語語法構詞系統中沒有表示過去、現在、將來這些時態變化的語法標志。

        西方文化采取的是“物我二分”的思維模式,將主體與客體明確分開。這種哲學觀念使西方人對時間的認識更加客觀。與漢語截然不同,西方語言大多需要通過動詞復雜變位表示動作時間的明確差別。如英語中各種時態的運用對于沒有相應時間概念的中國人來說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

        2.2 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

        中國傳統的人性論是性善為本,這種人性論淵源于孔子思想,他指出,“性相近,習相遠”。孟子發展了孔子性本善說,注重發揚人與生俱來的善性。“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國文化中基本的人性論。性本善使中國人容易往后看,孔子主張“克己復禮”就是最典型的例證。向后看意味著向善的本性復歸,這就是為什么中國人在時間取向上采取過去取向。

        與“性本善”相反,影響西方的基督教的人性論是“人之初性本惡”,人們認為自己在上帝面前是有罪的,即原罪說。對西方人來講,回歸是沒有出路的,只有向前,向前超越才有希望,因此,在時間取向上,西方人是未來取向——一去不復返的線式前進取向。

        3.結論

        受“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影響,中國人強調萬事萬物的整體性,在時間觀上持圓式時間觀,因此,在時間的分配和利用上遵守多向時制,在一定程度上,中國人是時間的主人,可以隨意支配時間。中國人赴約、看朋友的時間也很少確定,“不見不散”意味著時間可以拖延。西方人持線式時間觀,是典型的單向時制偏愛者,在西方社會里任何人都難逃時鐘的“鐵腕”控制。在跨文化交往中,遵守單向時制的人認為遵守多向時制的人對他們不尊重,同時安排好幾件事情;而遵守多向時制的人認為遵守單向時制的人只強調時間表,不問客觀情況,只要時間一到,立即結束活動,不合情理。中國是以過去時間取向為主導的文化,經驗、資歷在社會生活中顯得非常重要。西方是以將來時間取向為主導的文化,在西方人心中,“老”意味著青春消逝,是能力衰退的代名詞。

        所以,中西方人們進行跨文化交際時,要了解雙方文化中時間觀的差異,盡量避免由此引發的沖突和障礙,從而取得跨文化交際的成功。(作者單位:陜西中醫學院英語系)

        參考文獻:

        [1]韓銀燕,錢鑫.跨文化交際中的中西方時間觀念差異對比[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9卷第4期

        [2]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色婷婷丁香五月 | 色桃花亚洲天堂视频久久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 香蕉影视在线观看播放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码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