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民俗文化元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廣告在現代傳播領域有很大影響力。為了充分挖掘商品市場的潛力,吸引消費者眼球,它把目光放在對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表現上,力求通過表現我國傳統的民俗文化來塑造和體現商品的價值。“當廣告成為一種文化行為時,就不能不重視民俗文化。”廣告創意的競爭,就是廣告文本所蘊含的文化價值的競爭。①在廣告中運用民俗文化元素需要了解這些文化元素的特征,這樣才能使廣告在運用民俗文化元素之時更加嚴謹,不至于誤導消費者,也不會曲解民俗文化本來的意義,因此探索民俗文化在廣告中的應用具有現實意義。
一、民俗文化的界定
(一)民俗文化與民俗文化元素的定義
民俗就是的風俗,是“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②它起源于人類群體社會,在特殊的民族、時代、地域中不斷發展和演變。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民俗就是在這種文化氛圍下不斷衍生出來并世代傳承的。
所謂民俗文化,是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是一種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基礎的文化形態,深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與人類生活價值,它反映一定地區中廣大民眾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價值取向。③民俗之所以能形成文化,是隨著時間的發展一點一滴積累而成的,這些點滴的文化逐漸構成文化元素,在共性下又具有個性,因此可以給民俗文化元素下這樣一個定義。所謂民俗文化元素,是指群體生活下的民眾伴隨時間、地域和民族的變化形成的點滴生活文化的集合,并隨著年代傳承不斷發展變化,真實存在于社會中的實體性意象。
(二)民俗文化元素的構成
民俗史上,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確立“民俗”概念并實際應用的國家。早期民俗文化元素出現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日常所需。人們經歷這些民俗的創造、使用和傳承的過程,實現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實用價值。
民俗文化元素包括了很多層面,具體來說,包括了物質層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會層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以及精神層面的民俗文化元素,這些文化元素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它們構成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基本框架。
1、物質層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物質民俗指人們在為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實踐活動中,長期俘獲物質為自己服務形成的各種現實存在的生產工具、衣冠服飾、飲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雜物、民間工藝等物品。④它包含生產民俗文化元素、飲食民俗文化元素、服飾民俗文化元素、居住民俗文化元素、交通民俗文化元素等。
2、社會層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會層面的民俗文化是人們在特定條件下所繼承的社會關系的慣例,它涉及了從個人到社會在交往過程中形成并傳承的集體行為方式。它包括了人生禮儀文化、歲時節日文化、社會組織文化、民間娛樂文化等文化元素。
3、精神層面的民俗文化元素。有些民俗文化元素不單是為了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它恰恰是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含精神層面的文化意義。例如,形態、色彩、紋飾、文字形象、意象元素等。
例如中國結,它是我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裝飾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結繩記事。“結”給人都是一種團圓、親密、溫馨的美感。“結”與“吉”諧音,“吉”有著豐富多彩的內容,福、祿、壽、喜、財、安、康無一不屬于吉的范疇。它是由一根完整的絲線編制而成,意為連綿不絕、源遠流長。⑤“結”在中國象征力量、和諧,它有很多種編法,形態各異,顏色多種多樣。在古代中國結有實際的用途,可以作為腰帶扣或者身上的裝飾物使用,現代的中國結依然保留了千變萬化的編制方法,可是物質層面的功能性逐漸減弱,人們在家里懸掛中國結,通常是體現美觀以及寄托美好的愿望,精神層面的功能性加強。中國結把各種結飾結合在一起,它不僅反映了自然祥和的生活氣息,也有吉祥如意之意,體現了個性和中國式的審美觀念。
二、民俗文化元素在電視廣告中的運用
電視廣告具有獨占性特點,因此其廣告的效果相對于報紙和廣播來說,傳播的效果更好,但是對創意的要求也更高。由于對民俗文化了解膚淺,廣告中有運用不當甚至濫用民俗文化的現象存在,因此了解民俗文化的內涵,在廣告中正確運用民俗文化元素,會避免由于民俗文化的濫用所起到的截然相反的效果。不同類型的廣告有不同的特點,深入了解電視廣告的特點,有助于根據這些特點來分析民俗文化元素在廣告中的運用,既能吸取經典民俗類廣告的成功之處,為以后的民俗類廣告作品提供可借鑒的依據,也有助于民俗文化的發展。
(一)增強電視廣告的廣泛性與文化性
民俗文化元素的運用有利于增強電視廣告的廣泛性和文化性。電視廣告具有很強的重復性,要求電視廣告在最短的時間內重復傳播內容豐富且印象深刻的信息。在電視廣告中融入民俗文化元素,會使受眾產生親切感,增強電視廣告的文化底蘊。
我國的傳統節日較多,許多廣告商選擇在重要的節日前夕推出自己的廣告,一方面會增強節日的氣氛,另一方面也會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例如中國郵政曾推出一個“EMS中秋月餅別忘寄”的廣告:大家都在詢問“你寄了嗎?”后來才把問題明朗化,“中秋的月餅你寄了嗎?”并說明EMS給大家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服務,最后的廣告語是“月餅寄親情,千萬別忘寄了”。通過介紹郵政的優質服務,告訴消費者可以采用郵政方式在節日期間“寄”月餅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寄”又跟“記”同音,提醒大家不要忘記在節日期間給親人盡孝道。這則廣告主要表現了中國傳統的“孝”,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孝”是最能表現一個人思想品質的精神內容,通過這樣的廣告形式可以提醒人們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別忘記盡自己的一份孝心,諧音字的運用也使得消費者在感動之余了解郵政產品的服務內容,達到宣傳的目的。這里的月餅成了廣告表現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增強了節日期間廣告的廣泛傳播,同時也不乏文化的內涵。
(二)提高電視廣告的視聽效果
電視廣告在表現方式上強調視覺和聽覺的結合,采用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廣告的內容。不管是色彩、圖像、形態,都可以增強廣告的視覺沖擊力,共同的文化背景也給民俗文化類廣告的傳播提供了可能。
為了提高電視廣告的視覺效果,廣告中常出現民俗吉祥圖案來表現自己的廣告主題。在傳統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一些類似于圖騰的表現文化的民俗事象會因為生活習俗或是精神層面的崇拜而形成,產生意象元素,它屬于精神層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一個具體的事物由于社會的發展弱化了物質層面的功能,精神層面的意義日益凸顯。很多廣告中都會出現這些意象元素,使受眾了解其中所代表的文化涵義,而加深對廣告產品的印象,如年年有余、龍鳳呈祥等,它們代表了中國最傳統的文化,很多產品廣告適合通過這樣的圖案來表達。紅雙喜文化傳播公司的廣告中,帶有紅色喜字的紙飛機在空中飛行,寓意喜慶傳承,代表了中國傳統的婚俗文化,喜字就是一種帶有精神含義的意象元素,它的出現所代表的精神意義遠遠大于其作為漢字的意義。該廣告的表現簡單明了。
電視廣告不光運用視覺的沖擊加深受眾的印象,還增加了聽覺上的沖擊力,雙重的表現形式使受眾在欣賞包含厚重文化內涵的廣告之時逐步加深對產品的認同。當今媒體廣告的發展程度大大加深,受眾對廣告文化層面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在媒體廣告競爭的嚴峻形勢下,電視廣告需要在現有優勢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與民俗文化元素的結合勢必會使電視廣告的發展再上臺階。電視廣告中民俗文化元素運用的程度好壞,直接影響到受眾的文化情節,引起他們的共鳴,因此在電視廣告中,民俗文化元素的運用還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
結語
以上的廣告分析是給未來的廣告創作提供一個可借鑒的參考,各地區的人們都有其民族性,諸如此類的民俗文化元素就是在民族發展的特殊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廣告的目的是宣傳形象、推銷產品,它必須借助于民俗文化在作品中的表現力,來獲得消費者的民族認同感,而廣告與民俗的結合才會使得廣告在激烈的競爭中達到最終的傳播效果。民俗文化是廣告出奇制勝的法寶,而廣告業的壯大又給民俗文化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傳播交流的平臺,許多耳熟能詳的廣告語以及成功的廣告范例不光是在商品的盈利還是社會的影響力上都獲得了最大限度的發展。然而不管是民俗文化還是廣告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行之有效的規范才能讓它們在互相借鑒互相輔助的基礎上發展得更好。
參考文獻
①莊楊:《現代交際:廣告文本與民俗文化――以公益廣告為例》[J].2010(3):48
②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1
③蔡豐明:《民間文化論壇:上海城市傳統民俗文化》[J].2005(5):40―44
④陳勤建:《中國民俗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10―111
⑤李笑恩,《中國結的含義及來歷》,
摘要:“園本課程”不是外來的課程,而是在幼兒園內部逐漸生長起來的課程。民俗文化是民眾經驗的寶庫,是民眾思考的淵源,而且具有直接或間接的教育作用。民俗文化融入園本課程,不僅豐富了幼兒園課程內容,而且還創新了幼兒教育方式。將民俗文化賦予不同的形式融入民俗n程,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創新性。
關鍵詞:民俗文化;園本課程;開發;應用
民俗文化是民眾經驗的寶庫,是民眾思考的淵源,而且具有直接或間接的教育作用。教育總是在延續著一種文化,同時在不斷創造著文化,為文化的發展提供新血液,新生機和新前途。民俗文化在形態上來看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而學前階段的兒童信息吸收特點也是直觀性和形象性。因此民俗文化與學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這也為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的價值發揮創造了天然有利條件。
一、民俗文化融入園本課程的可行性分析
(一)因時因地制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了“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應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幼兒園應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等重要理念。《綱要》的頒布,標志著中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推進。幼兒園課程改革承認了開發“園本課程”的實際價值,強調在課程建設上充分給予幼兒園與教師自,體現課程決策民主性,支持并鼓勵幼兒園與教師結合當地民俗文化,開展適宜幼兒發展的課程。
浙江嘉興古屬吳越之地,水鄉澤國,民俗文化江南特色突出,具有濃郁地方文化色彩、特征和歷史淵源,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如船文化、水文化、潮文化、燈文化、瓜文化、菊文化、畫文化、服裝文化等源遠流長。不僅有硤石燈彩、海鹽滾燈、平湖琵琶、打蓮湘等民俗藝術,端午節賽龍舟、舞龍舞獅,元宵節賞燈、猜燈謎、滾燈籠等民俗節日習俗,桐鄉藍印花布、桐鄉蠶歌、南湖采菱歌等民間文藝元素,還有各類地域特色的民歌民謠以及民間體育游戲等,均為幼兒園園本課程的開發提供了相當豐富的教學資源。
(二)啟蒙益智功能
民俗中的蒙童詩、文等蒙學內容非常適合兒童記誦、學話,利于開發智力,特別對記憶力、想象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極有好處。鑒于杭嘉湖地區對童謠的重視和接納獨特而鮮明,因此這里的童謠豐富而璀璨,非常有代表性的展示了本地區燦爛多姿的民間文化特征。例如流傳甚廣,朗朗上口的《搖啊搖》《馬林糖》《三三三》 等等。如果將不同類型的童謠加以適當的改編,就可應用于我們的園本課程。例如游戲童謠《賽賽賽》,兒童即可一邊玩木頭人一邊念誦,不僅鍛煉了兒童的記誦能力,還為游戲增添了較高的樂趣。
調查表明,一些由歌謠,民間通俗曲調改編而成的通俗易懂,生動活潑,自然親切,合乎年齡的兒童教材,能使兒童“樂學”。而在我們的調查中,有72%的老師表示不會對民俗文化如歌謠等進行一定的改編,我們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還沒有得到相應的開發。據資料顯示,目前城鄉幼兒園里流行歌曲多,情歌多,而真正適合幼兒年齡、身心特點的自然、清新、天真活潑并帶有一定內涵的兒歌太少,這與忽視挖掘、整理民俗文化不無關系。
同時民間的一些傳統游戲如“猜手指、猜掌中物,捉迷藏”等,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分析力和敏捷反應能力等。游戲材料的創作如自制的風車、風箏、槍等是一種絕好的內在智力體操,有益于幼兒興趣的養成、智力水平的提高、潛能的發揮和各種能力的增強。在幼兒園實踐期間,我們發現民間游戲與低結構的民間游戲材料運用還是較為廣泛的,例如“丟手絹,系手絹”游戲,幼兒熱情很高,玩法多樣。
(三)道德潛化功能
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倫理、道德為本的,在民俗文化中表現得也很突出。當然面對民俗文化,我們也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幼兒具有吸收力的心智,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我們應當選擇優秀的,積極的民俗文化,讓幼兒潛移默化接受文化的熏陶,進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素質。
(四)審美創造功能
兒童所能看到,接觸到的周圍事物,都是部分的藝術教育。民歌、民間故事、民間舞蹈等習俗內容,都體現了廣大民眾的藝術創造力和審美趣味。以嘉興地區為例,嘉興市的粽子文化,灶畫農民畫,土布印染等等民間技藝性勞動都具審美創造性,若將其開發并合理應用,不僅有利于提升幼兒的審美情趣和創造能力,還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激發其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懷。
二、民俗文化融入園本課程的途徑
陳鶴琴先生曾說過:“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縮,互相聯系的,課程是整個的,連貫的。”因此,民俗文化在園本課程中的應用也應當是成系統的,利用民俗文化資源生成本土化教育主題活動內容,進行園本課程構建。
(一)民俗文化融入環境創設――物化教育
精心選擇地方特色的民俗趣事,有意識地融入幼兒活動的環境中,創設富有民俗特色的環境或區角。有助于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通過看、聽、說、玩等多感官作用,直觀地體驗與感受當地民俗文化的特色和趣味。
1.創意樓道環境凸顯民俗風情。浙江嘉興獨具江南水鄉特色,濃厚的水鄉文化便可融入幼兒園的環境。例如平湖市鐘埭幼兒園就非常注重將傳統文化融入環境的創設中。一入園就能感受到濃郁的本土文化氣息。在幼兒園走廊的環境布置中加入大量的傳統建筑元素,使用大量深淺不一的廢舊布料拼貼出傳統的水鄉建筑如房屋、小橋、亭臺等。在此基礎上,張貼許多描繪江南風光的傳統詩詞和嘉興地方特色的民謠小調的圖畫。此外結合青花圖案的紙盤,花布進行裝飾,饒有韻味。幼兒在走廊上活動時便可自主觀賞觸摸和交流,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2.傳統民俗文化打造特色班級環境。例如吳越之地的食俗文化,也是極具特色的傳統文化資源。借助在班級區角設立糕點坊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利用彩泥制作出大量逼真的傳統糕點,擺放其中。同時附上糕點的圖片和詳細介紹如制作方式、歷史起源、風味和食用方式等,讓幼兒了解并喜愛嘉興當地的傳統食品。例如,在區角活動里設置一個“小小五芳齋”,使幼兒在游戲中增進對嘉興著名食品――粽子的了解。
3.戶外環境融入傳統民俗文化。在戶外幼兒活動的空間內設置傳統的菜園或盆栽,種植當地應季的蔬菜瓜果或其他植物,并做好介紹的標牌。讓孩子在認識植物的基礎上了解當地傳統的種植方式、節氣季節等知識。結合這種綠植或菜園環境,再加入一些傳統的地方裝飾物件,如耕地的器具、水等等。另外,在戶外游戲區域周圍,可以加設環境布置。如利用剪紙或兒童畫,將一幅幅表現民間游戲如舞龍舞獅、踢毽跳繩、抖空竹、耍蓮湘的作品裝飾在墻面上,這些可以有效地刺激幼兒的感官,讓他們在戶外游戲中玩著與背景相似的活動,讓孩子體驗著民間傳統游戲帶給他們的樂趣,從而喜愛上傳統民俗文化。
(二)民俗文化滲入教學主題――特色教育
著名實用主義哲學家,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對幼兒的教育應面向最真實貼切的生活和世界,而民俗文化無疑是生活寶貴的饋贈。將民俗文化融入幼兒園的主題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兒對生活習俗的觀察了解,進而激發其對家園的熱愛。
1.滲透五大領域:以“粽子文化”為例,幼兒園在端午節前后可推出相關的“粽子飄香”主題教育,結合健康領域,可開展“賽龍舟”比賽;結合語言領域,教師可以講講粽子的由來,端午節的習俗,讓幼兒初步了解歷史和民俗,也可讓幼兒闡述自己眼中的端午節;結合社會領域,可開展“我來賣粽子”等活動;結合“科學領域”,可開展“認識粽葉”“我來稱一稱”的活動;結合藝術領域,可組織畫粽子,包粽子等活動。
2.創建生活體驗館和民俗工坊:生活體驗館內設置眾多店鋪,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藥茶鋪、餐點鋪、水果鋪等,幼兒在生活體驗館內自主活動,扮演顧客或商人,自行購買和交易,在學習社會生活常識的過程中更好地熟悉和了解地方民俗文化。創客工坊,以大班幼兒為主的一個自由的創作空間,教師只需稍加引導,做好基礎保護,幼兒自主創造,學習刨木花、釘釘子、鋸木頭、打磨、鉆孔、雕花等木工操作,用他們的創造力和探索能力,完成自己的木工作品。
3.開設主題活動:例如:“蓮湘”主題活動。耍蓮湘是傳統的民間藝術,幼兒園以此為主題開設蓮湘舞的學習,早操學做蓮湘操。幼兒了不僅深入了解并掌握了蓮湘的使用藝術,更能發揮想象、自由創作出新的蓮湘游戲。既發展幼兒的能力,也使民俗文化藝術得以傳承。
(三)民俗文化加入家園合作――親子教育
1.利用家園互動平臺構建民俗教育交流平臺
幼兒園可采用家長講座的形式宣傳家園合作對幼兒進行傳統民俗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并通過“傳統民俗專欄”介紹和宣傳中國傳統節日及地方特色節日。各班教師還可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采用“家園直通車”、“家園聯系欄”、 “家長信箱”等形式,搭建家園之間相互交流傳統節日民俗的信息平臺。家園合作,帶領孩子們參觀當地的民俗風情館,體驗民俗。
2.開展節日民俗的親子活動,體驗節日民俗教育的魅力
結合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一方面讓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增加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活動,加深了解,增進感情,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節日活動的深入開展,將節日風俗習慣的種子埋進到幼兒的心中。
三、結語
在日益重視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的今天,我們有必要讓孩子從小就在濃厚的民俗文化氛圍中受到熏陶。嘉興民間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與廣泛的內容,把它作為幼兒園課程資源加以開發,要立足于幼兒園當地的民間文化課程資源,立足于兒童的經驗水平。民俗從民間而來,最終也要回到民間中去,民俗文化在園本課程中的開發應用,還應當結合時代因素給予必要的創新發展。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我們在繼承民俗文化的過程中也應當遵循這一規律,從學前兒童生活和學習的每一處細節著手,將民俗文化潛移默化的引入到學前教育當中。
參考文獻:
[1]梁小麗 張嬋香.滲透民俗文化于課程設置,提升幼兒園園本課程價值.(G).興義民族師范學院. 2013.
[2]石賢磊.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的價值與實施. (G).成都師范學院.2015.
[3]趙海燕.幼兒園鄉土教育的價值及內容選擇(J)學前教育研究2012.
[4]葛曉英.本土文化教育園本課程的建構與探索(J)學前教育研究,2014.
[5]吳艷輝.教師實施多元文化課程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2011.
[6]吳冬妹.杭嘉湖地區方言童謠輯注.2013
[7]刁培萼.教育文化學.1993
[8]王春燕.浙江民間文化與幼兒園課程.2011
注釋:
[1]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買個魚來燒。頭勿熟,尾巴焦,外孫吃仔豁虎跳,一跳跳到城隍廟,香爐蠟簽全翻倒。
[2]馬林糖,馬林糖,三分洋鈿馬林糖,蘋果香蕉馬林糖。
關鍵詞:少數民族;文化元素;油畫創作;應用
中國就是由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因此在漫長的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擁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歷史內涵,經過逐漸的發展融入至油畫等畫作創作的過程中,促使民族化特征在油畫中顯現出來。在油畫作品的創作中,國家特有的少數民族氣息深入其中,汲取了民族的精髓內涵,讓油畫作品富有民族韻味,逐漸形成了獨特的中國特色繪畫藝術表現形式。為了更好的將油畫作品和少數民族文化元素進行融合,應該注重油畫創作的細枝末節,在教學過程中,將源源不斷的民族內涵刻畫至油畫作品中,從而保證創作過程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做支撐。
1 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在油畫創作中的發展
目前,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在油畫創作過程中的應用趨勢尚不明顯,特別是近年來,在油畫展覽中很少發現具有強烈沖擊力且融入少數民族文化元素的油畫作品,分析具體的原因可知,當代社會生活的變遷,讓人們更加注重社會現實形態,同時關于油畫的創作技巧頗為關注,但是卻忽視了民族元素的融入。針對此類問題,油畫家們開始做出了深入分析,他們的觀點中認為:
(一)局限的創作空間
伴隨著藝術多元化趨勢的發展,讓油畫創作領域不斷向外拓展,因此局限了民族化油畫的創作空間。
(二)缺乏創新元素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代背景,民族風情的油畫雖然興盛一時,但是由于缺乏創新元素導致發展緩慢。
(三)缺乏認知與了解
國家本身就是多民族國家,但是很多的油畫畫家卻不是少數民族,缺乏對于少數民族文化和相關元素的認R與了解,在其進行創作的時候,常常忽略少數民族元素的融入。
(四)色彩主義興盛
現代油畫界中的作品繁多,各種色彩主義作品逐漸興盛起來,但是對于民族油畫作品常常進行猛烈攻擊,致使其處于舉步維艱的境地,從而嚴重制約了民族油畫的發展和進步。
2 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在油畫創作中的應用
現階段,少數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油畫創作中的趨勢并不明顯,但是由于它具備著較大的發展空間,應該適當的將其提升至更高層次,努力將具有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引進至現代油畫作品的創作中,由此拓展創作思路,激發創作思維,更好的推動帶有少數民族文化元素特色的油畫創作事業更快更好發展,與此同時,積極的促進國家油畫創作形成特有的藝術風格,提升本國在國際繪畫界中的地位。
(一)提升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發展的今天,西方文化開始利用多種途徑和手段西化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左右了國家人民的文化思想,甚至于出現了“文化殖民”的危險跡象。油畫作品能夠通過藝術的形式展現出國家的博大精深,如果無法在畫家創作的過程中,深刻傳播民族內涵,將嚴重背離國家藝術的發展趨勢。在油畫創作中,少數民族文化元素應該巧妙地植入之中,通過色彩與形式的完美結合,傳達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內涵,讓更多的人了解不同民族地區的民族文化與自然人文特征,這將有助于提升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油畫創作者需要對少數民族的文化元素有較深的了解與研究,同時還應該注意應用的技巧,將其巧妙的設計于油畫作品的創作中,經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傳達出完整的民族情節。
(二)傳播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景觀
少數民族文化元素通常都能代表民族特有的精神內涵與人文情懷,因此在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中,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圖形符號、色彩及圖案構成的思想內涵,在實際應用少數民族文化元素的過程中,可以豐富油畫作品的內容,同時也為創作提供了更為廣泛的題材,適當的對本民族地方特色和人文景觀起到宣傳作用,加深了觀賞者對于當地的認知和了解。比如,著名油畫家靳尚誼的代表作《塔吉克新娘》就主張展現出新疆女性的形象特點,并且以真實的原型為創作動力,在勾勒中顯示出新疆地區塔吉克民族婦女的著裝風格,經過詳細清晰的繪制,為欣賞者展現出新疆人民獨有的氣質。因此,在對此類油畫進行創作的時候,可以借鑒此類范本,倡導以展現不同民族地區的民族風格和自然特色為根本,經過細致鉆研和了解,體會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在油畫創作中的應用價值。
(三)彰顯油畫作品的獨特個性
少數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油畫作品的創作中,在現代繪畫藝術發展的進程中逐漸成為一種必然趨勢,由此彰顯出油畫作品的獨特個性,特別是眾多油畫創作者在學習、欣賞此類融入民族元素的油畫作品創作手法時,能夠全面了解油畫創作的獨特個性。我國本身就是多民族的國家,因此擁有豐富的藝術形式、民族文化符號和藝術傳統,并且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總是以一種原生態的形式保存至今,憑借著民族特色的文化內涵,為眾多油畫創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鑒。國家幅員遼闊,同時少數民族地區較為分散,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各個民族在樣式及象征符號上存在著顯著差異,比如服飾的紋樣構造、符號象征等。油畫藝術家們在創作相關的油畫作品時,往往可以將各種元素進行融合,從而進一步勾勒出自己所需要的畫面。另外,少數民族地區也有象征性的工藝品,其中可能包含了信仰、崇拜等,油畫家們在創作作品的時候,可以將多種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從而顯現出自身的創作個性。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在油畫作品中的應用,能夠彰顯出油畫作品的鮮明個性,同時在具體實踐的時候,經過少數民族文化元素的點綴作用,也可讓欣賞者、作者頓悟油畫中的獨特魅力,并且有助于提升欣賞者對于油畫作品的審美能力與解析能力,促使少數民族文化元素的互通互融,彰顯中國少數民族特有的藝術內涵。
3 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在油畫創作中的思考
油畫的民族化一直備受爭議,但是在經歷了數千年的文明沉淀后,油畫藝術的創作過程開始被眾多藝術家們關注,他們也希望利用新穎的創作手法,更好的反映出作品內涵。因此主張少數民族的文化元素融入至油畫創作的過程。通過此種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方式分析,中國油畫也體現出強烈的時代承襲下來的民俗性特征,更加真實的反饋出少數民族的濃郁風情,更宣揚了世代相襲的民俗文化是少數民族油畫藝術的具體特征。
4 結語
新時期的發展逐漸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少數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入改變了傳統的油畫創作風格,通過了解中國特有的少數民族特色,挖掘其具體的內涵,使之更好的融入到油畫創作的過程中。在現階段的發展形勢下,油畫創作的過程應該與時俱進,重視在原有油畫創作的基礎上,融入具有地方性特色、民族文化內涵的各個元素,促使國家的油畫創作更具世界性與民族性。
參考文獻
[1]魏蜻,李滌塵. 云南少數民族元素在油畫教學中的應用[J]. 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13,02:60-62.
[2]閆明. 淺談中國傳統元素在油畫創作中的運用[J]. 藝術科技,2013,02:83-84.
[3]倪峰. 中國當代油畫創作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J]. 大舞臺,2014,10:51-52.
[4]王都一樂. 試論油畫教學中少數民族元素的應用價值[J]. 大眾文藝,2015,17:239.
[5]牟@民. 論中國元素在當代油畫中的運用[J]. 文學界(理論版),2012,03:216+218.
南京素稱六朝勝地,十朝都會,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南京的民俗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著豐富的蘊藏,包孕著南京地區主要是漢族人群的共同心愿特征,代表著南京地區人群參與意識的選擇。南京地處長江下游,屬長江流域風俗文化圈,因地理位置、人口構成、社會形態、經濟條件等因素而形成獨具金陵古都特色的民俗文化。
一、南京市民俗博物館簡介
"甘熙故居"始建于清嘉慶年間,為甘熙之父甘福所造。后經甘熙等續建,占地達12000平方米,由三組五進穿堂式古建筑群組成,民間俗稱"九十九間半"。還建有后花園、藏書樓,惜于時期毀于戰火。現存古建筑面積約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約6000平方米,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
南京市民俗博物館位于南京市南捕廳15、17、19號和大板巷42號,這是一組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風格的古建筑群,"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置身此地,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濃厚的市井生活氣息和古代民居建筑藝術的精巧。
南京市民俗博物館于1986年開始籌建,1992年11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它是南京地區收藏陳列民俗物品、研究民風民俗、弘揚民間優秀傳統文化的專門機構。1982年被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4月被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我國南方大城市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巨宅。
二、南京市民俗博物館開發與利用現況
1.資源整合與關聯開發
2000年6月,根據國家建設部關于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傳統歷史街區保護項目的文件要求,在市文物局的統一部署下,把南捕廳歷史街區的保護作為一個整體項目上報國家建設部及省、市建委,并在次年初得了國家建設部的標準,將此項目列入國家財政部2000年度項目,由國家建設部、財政部、國家計委共同下達了項目批文及歷史街區專項補助經費。
《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所述,相關部門現已確定南捕廳街區為南京10個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從現狀來看,南捕廳巷13、15、17、19號和大板巷40、42、44、46號保存了完整的院落形態,其主要的門廳、轎廳、大廳、后廳、后堂等建筑基本保存完整,街巷布局合理,空間格局有特色,具有整體環境的歷史及藝術價值。
根據南京市民俗博物館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周邊環境,南京市相關部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希望把以"甘熙故居"為中心,向夫子廟、江南貢院一帶擴展,發展成為南京市的城市文化標志——金陵歷史文化風尚街區。并制定政策明確指出,對其發展的重點應基于兩個方面:在街區資源方面充分利用和挖掘南捕廳地區特有的歷史文化資源,協調好歷史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開發旅游與改善居民生活之間的關系;在城市發展方面,聯系新的背景條件和周邊環境,從城市發展戰略和旅游發展戰略的層次上進行精心規劃,處理好經濟發展與城市歷史文化的關系,地方旅游發展與城市旅游戰略之間的關系,展示出城市發展歷程中的地位。
2.原貌修復
經維修專家發現,甘熙故居并非徽派建筑,也不是完全的蘇式建筑,而是和南京本土的高淳、六合等地一樣,有著南京自己的建筑風格,如門樓裝飾較素,顯得簡樸大方,封火墻特別高大注重實用等,整個建筑反映了金陵大家仕紳階層的文化品位和倫理觀念。
一期工程范圍內的南捕廳歷史街區傳統民居保護的主體部分,均為清代中晚期民居建筑,格局完整,保存較好.2002年9月28日,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動遷和維修,"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南京市民俗博物館,終于重新向市民開放。2006年5月,甘熙宅第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在南京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甘熙宅第后期修繕及環境治理工程正式啟動。2007年6月18日,甘熙宅第主體部分修繕竣工,除原有的南捕廳15、17、19號建筑,又陸續復原了大板巷42、46號,和后花園、津逮樓等建筑,重新開放后的甘熙宅第完整重現了歷史原貌。
3.民俗技藝現場表演與舊時習俗重現
在2002年時,剛開放的民俗博物館內維修好的三組建筑群內,以清末民國初年為背景,以都市中產階級居住文化為主題,分別推出了《南京傳統民居復原陳設》、《南京傳統民居建筑藝術》、《兒童專題陳列》、《老茶館和票社》等展演展示活動和《明清紫砂精萃》等臨時性展覽,讓人們感受到"老南京"悠遠的文化韻味。
15號東偏院是老茶館和票社的展覽展示。"票友者,戲曲之友也。"---票友結成的業余演戲團體,素稱"票社"。目前還有定期的票友活動。287南捕廳17號,夢回童年,這里展出的是南京地區傳統的工藝、民樂和食俗。這里還擺放有一些從古代流傳下來的益智游戲,如:九連環、華容道、七巧板、孔明鎖及斗草等等。此外,還有伴隨了幾代中國人成長的讀物--小人書。這里所有的玩具和圖書都免費向觀眾開放。
在15、17、19三個號的大廳中,17號的大廳造價比較高、工藝較為豪華。在修復時,工作人員僅在上面刷了些清油,最大程度地保護了原貌。這里是皮影戲廳。四進和五進是傳統民藝和民樂的展示區。民藝廳是五彩斑斕的民間手工藝品的世界,分云錦、刺繡、絨花、民藝結、茶桶、食格、石雕、木雕、花燈、剪紙、民間版畫、繡品等十幾個專題陳列。目的在于頌揚廣大勞動人民的創造才能,以引起全社會對瀕臨失傳的民間技藝的重視。
4.與各大高校實現基地共建,促進文化交流
南京市民俗博物館作為南京市民俗展示的匯聚地,同時也作為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南京市多所高校進行基地共建,并舉辦了很多有推廣意義的,同時也是弘揚了南京歷史民俗文化的大型活動。
南京市民俗博物館于2003年4月與我校簽署了共建協議書,證實稱我我校得共建單位。自共建以來,我校與南京市民俗博物館舉辦了很多大型的民俗民藝推廣活動。例如我們所熟悉的很受學生歡迎的民俗民藝進校園活動,今年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在學生中也掀起了一股民俗熱潮。還有個各類型的講座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這些舉措以及舉辦的活動,不僅是對于南京市民俗博物館的一種廣泛選宣傳,這更是對于南京市民俗文化的一種大力推廣。
三、已取得成果、不足以及改進方案
1.民俗資源開發利用,碩果累累
如今的熙南里一帶街區,已經成為南京市除新街口、夫子廟之后的第三大街區。這是南京市民俗資源的一大匯集地。甘熙故居是南京地區現存規模最大、型制最完整的明清傳統民居建筑,現有旅客規模近萬人次,發展潛力巨大。
就民俗博物館自身而言,各建筑的修復以及場景的重現在不斷的增加著游覽的人數。而各種各樣的合作項目也讓民俗館曾加樂于外界的各種交流與聯系。而近兩年來,相關的開發部門也已經在甘熙故居周圍建立手工藝制作和交易市場。這將是一條類似于北京琉璃廠性質的商業步行街。在形成商業步行街后,牛角鋪、銀器鋪、銅器鋪、糕點鋪、茶鋪、刺繡鋪、古玩鋪、字畫鋪、文房四寶鋪、顏料鋪、樂器鋪、布鞋鋪、中藥鋪等中國傳統精致手工藝品將云集于此。在這些店鋪中,可以展示特色商品,展示制作材料和工藝,并出售制成品。同時,游客也可以親自參與到制作過程中。
如今老字號店鋪李順昌、綠柳居等數十家已經進駐,甘熙故居之南的熙南里正以嶄新的面貌舉著古風遺韻迎接著各方賓客的到來。
2.開發中的不足以及改進方案
南京市民俗博物館雖然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與重視,進行了修復與開發,但是還是有很多方面未能得到很好的保護。如民俗技藝的傳承問題。民俗館中很多優秀的老藝人都已年近古稀,但是誰能成為其接班人成了民俗博物館的新難題。現在已經有很少人對它感興趣并且能夠熱愛它學習它。所以,這些寶貴技藝的傳承成為一項議題。
第二就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館的內部資金來源有限,而且日常的活動很多,還有民俗館內眾多的老藝人,這也成為如何在開發利用至于進行創收,也成為民俗館的艱巨任務。
綜合上述分析,得出四項建議。
一是對于民俗老藝人技藝傳承問題,可以在博物館內組建類似于老年大學或少兒藝校之類的學習班。對于有一些簡單易學的手工技藝可以以授課形式教授給小孩或老人。
二是評事街民俗文化旅游一條街聯動甘熙故居旅游開發,重點展示南京民俗風情。為了彌補民俗街經營效益不確定性,在再在熙南里一帶開辟古舊家具經營與古玩市場,力爭成為華東地區古玩的集散地。
三是利用甘熙故居已有的小吃文化,結合清真寺,開發回民飲食、特色小吃等,推出品牌,建立民族文化旅游線路,以反映出這里曾經密集居住過的回民及其特有的文化。
四是為了盡快收回、維修、使用全部"甘熙故居"古建筑,為南京增添一處新的文化旅游景點,應對民俗博物館作大規模擴建。目的是全面開發"甘熙故居",以展示中華文化的內涵,把這進而建設成為一個融文物陳列、旅游商貿、娛樂休閑、民俗活動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游區。
民俗文物和民俗事象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結晶,通過對民俗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而達到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目的,使人們受到鄉土藝術的熏陶,激發愛祖國、愛家鄉的熱情,引導人們樹新風、棄陋俗,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秦勇.南京民俗、民間文化的開發與保護[J].雜談,2007,(5).
[2]袁少芬.論民族文化資源的開發[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
[3]陳剛.文化轉型時期的價值關懷-當代國人的精神危機及價值重建[J].南京社會科學,1995(2).
[4]胡兆亮.文化資源價值的三個特征[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3).
關鍵詞:《菽園雜記》民俗語匯民俗文化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薩丕爾說:“語言……不脫離文化而存在,就是說,不脫離社會流傳下來的、決定我們生活面貌風俗和信仰的總體”(薩丕爾,1985:197)。這段話闡釋了語言與民俗文化的密切關系。民俗語匯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俗文化的綜合性載體,它多層面、多角度地反映著文化,其承載的文化是厚重而有底蘊的。鐘敬文主編的《民俗學概論》中談到:“民俗語言是民俗的重要載體,語言承載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有四種:1.語言單位概括指稱民俗事象;2.語言單位具體陳述民俗事象;3.語言單位旁涉夾帶民俗事象;4.語言單位折光反射民俗風貌。”(鐘敬文,2002:305~306)據我們分析,《菽園雜記》民俗語匯承載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一)民俗語匯概括指稱民俗事象
這種方式是指“語言材料作為民俗事象的名稱,專語專用,語俗完全相印”(鐘敬文,2002:305~306)。如:
【拜年】京師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P52,卷五)
“拜年”指在新年時,拜家族中尊長及到親友處祝賀的風俗。清代允祿《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曰:“歲首,群相慶賀名曰拜年”。此風俗一直沿用至今。民俗語匯“拜年”直接指稱民間拜年的民俗活動,語言單位和民俗活動完全相印。
【劃龍船】朝廷每端午節賜朝官吃糕粽……上迎母后幸內沼,看劃龍船,炮聲不絕。(P1,卷一)
“劃龍船”又名“賽龍舟”“龍船賽會”,關于其起源,在民間被大多數人認可的說法是指端午以龍舟競渡的形式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此為一項傳統民俗活動。對于此民俗的記載,最早見于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土風錄?卷一?八》曰:“端午龍舟,端午節有龍舟之戲,相傳以三閭大夫。本荊楚歲時記之說,但于吳地無涉。按:邯鄲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吳越春秋以為起于勾踐,蓋憫子胥之忠而作(周櫟圓書影以為習水報吳托于嬉戲)。宗懔引《曹娥碑》,謂是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聞屈氏。”(長澤規矩也,1989:180)民俗語匯“劃龍船”專語專用,概括指稱相應的民俗活動。
【斗葉子】斗葉子之戲,吾昆城上自士夫,下至僮堅皆能之。(P173,卷十四)
“斗葉子”又名“斗葉”,是民間一種博戲,紙牌戲的一種。民俗語匯“斗葉子”直接概括指稱此種博戲。
《菽園雜記》中,承載民俗文化屬于此種方式的民俗語匯還有:祈年、勸酒、祈禱、祈雨、造蠱、嫁、葬、出喪、發孝、求婚、議婚、釋菜禮、春祭、殉葬等。
(二)民俗語匯具體陳述民俗事象
這種方式是指“一個詞、短語或一兩句話,直接道出民俗事象的具體內容”(鐘敬文,2002:305~306)。如:
【吃不落夾】然今朝中以四月八日為佛節,賜百官吃不落莢,莫有覺其非者。(P56,卷五)
“不落夾”是以葦葉包糯米或桐葉攤卷白面蒸煮而成的食品。四月初八日用以供佛,朝廷亦以賜百官。明代劉若愚《明宮史?飲食好尚》亦云:“四月初八日,進不落夾。用葦葉方包糯米,長可三四寸,闊一寸,味與粽同也。”此民俗語匯直接陳述了民間在四月初八佛節時的民俗事象。
【蘆青長一尺,莫與河豚作主客】梅圣俞《河豚詩》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此時,貴不數魚蝦。”而吾鄉俗語則云:“蘆青長一尺,莫與河豚作主客”。蘆青,即荻芽也。荻芽長,河豚已過時矣。(P111,卷九)
“蘆青長一尺,莫與河豚作主客”意指河豚的食用有鮮明的季節性,只要到了蘆青長一尺之時,河豚就過了最佳食用季節(一說是因為肉質沒有之前鮮美,另一說是毒性增加,食用風險隨之增加),便不用其招待主客或不用其作為招待客人的主要食物。“河豚”亦名“河”,魚名,肉味鮮美,但肝臟、生殖腺及血液有劇毒,經處理后方可食用,我國沿海和某些內河有出產。我國從古至今形成了時間久遠的食用河豚文化。因為河味、毒皆備,故古人有所謂“舍命吃河豚”一諺。如今,民間仍流傳“拼命吃河”這句俗語。民以食為天,飲食在人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民俗語匯“蘆青長一尺,莫與河豚作主客”直接陳述了民間的飲食習俗。
【種竹無時,雨過便移,多留舊土,記取南枝】/【十人移竹,一年得竹。一人種竹,十年得竹。】種竹無時,雨過便移,多留宿土,記取南枝。”此種竹訣也。……又云:“十人移竹,一年得竹。一人種竹,十年得竹。”蓋十人移者,言其根柢之大,即多留舊土之謂也。(P168,卷十四)
前一句農諺直接陳述種植竹子的秘訣:種竹不分時節,下雨后便可移植,盡量留下原來根上帶的土,切勿轉向,否則樹木易枯死。元《農桑輯要》亦云:“諺云‘栽竹無時,下雨便移,多留宿土,記取南枝’。”后句農諺陳述了移植竹子的經驗:移植竹子要大顆移植,盡量多留原來根上的宿土,不易傷及竹根,竹子便易于成活,反之則不行。其他文獻也有類似的記載。明代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十九:“諺曰:‘一人種竹,十年盛;十人種竹,一年盛。’”明代宋詡《竹嶼山房雜部》卷十:“諺曰:‘十人種竹,一年成林;一人種竹,十年成林。’”我國自古為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在社會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出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有的就以俗語、諺語的形式流傳下來,形成了穩定而悠遠的農業生產民俗。
《菽園雜記》中,承載民俗文化屬于此種方式的民俗語匯還有:作揖、纏足、雕青、刺花秀、文身、釘官石等。
(三)民俗語匯折光反射民俗
鐘敬文(2002:305~306)認為,“民間語言雖不直接陳述民俗事象,但其內容與民眾生活緊密相關,反映出民眾的生活狀況與價值觀念,凝聚著民眾的智慧與經驗。通過這些內容,可洞見彼時彼地的文化風尚、世俗人情,從而領悟若干民俗的慣制和風采。”如:
【借書一癡,還書一癡】世有“借書一癡,還書一癡”之說,此小人謬言也。癡,本作,貯酒器。言借時以一為贄,還時以一為謝耳。以書借人,是仁賢之德;借書不還,是盜賊之行。豈可但以癡目之哉!(P116,卷九)
《菽園雜記》作者陸容對諺語“借書一癡,還書一癡”的考證極是。“借書一癡,還書一癡”本作“借書一,還書一”,“”又通“鴟”,為貯酒之器。《漢書?陳遵傳》載楊雄《酒箴》曰:“鴟夷滑稽,腹如大壺。盡日盛酒,人復借酤”,顏師古注:“鴟夷韋囊以盛酒”(張一民,1997)。后人略稱為“鴟”,后造“”字以別。《集韻》“”字下注:“古以借書,借書饋酒一,還書亦饋酒一”。“借書一,還書一”反映一種禮俗:早在漢代,借書者和藏書者有著約定俗成之禮儀――借書以一酒相送,還書以一酒相饋,皆表謝意。但此句俗諺在流傳的過程中,被訛為“借書一癡,還書一癡”,正常的藏書借書行為卻被人恥笑,甚至還有過之而不及的意味,唐人李匡在《資暇集》中稱后人更生其辭為:“借一癡,與二癡,索三癡,還四癡”。(張一民,1997)“借書一癡,還書一癡”這句諺語本身雖沒有直接陳述民俗,但據訛傳考察其本句(“借書一,還書一”)及本義,卻可以窺見民間藏書家與借書者之間,因書籍流通而產生以鴟酒相酬謝的遵信守約。
【事要好,問三老】諺云:“事要好,問三老。”(P12,卷二)
“三老”泛指有聲望的老人。整句俗諺之意為:想要把事情辦好,須向有經驗之人請教。這句俗語體現了古代人民群眾重視實踐經驗的觀念。
《菽園雜記》屬于此種方式的民俗語匯有: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為官生一事不如省一事;媒、薨、避諱、快兒、抹布、興哥、謝歡喜、圓果、豎笠、昆山、手巾等。
參考文獻:
[1][美]薩丕爾.語言論(中譯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2]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
[3][日]長澤規矩也.明清俗語辭書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4]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
關鍵詞:民族文化 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佛教文化
一、民族文化的定義
民族文化,指的是在民族發展歷史過程中形成的思想、風俗、傳統、代表人物,及由這個民族進行的一切活動。民族文化可以體現在思想文化中,而思想文化對動畫藝術有著深遠的影響,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對于中國動畫的發展尤為重要。
二、中國動畫中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一種入世哲學,它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把藝術家的審美與社會功利結合起來,提倡“文以載道”,這既是中華民族傳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傳統美學觀的指導思想。這種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促成了中國動畫形成具有中國特點的獨特美學風格。儒家思想不僅滲透在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傳統之中,也深深地植根于中國動畫藝術的創作之中。
儒家文化以春秋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和人的自身修養,提倡“文以載道”,這些對于中國動畫的創作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儒家文化中的“中庸”
“中庸”是儒家的一種主張,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調和與折中、均衡,無論在人類社會,還是在自然界,都是事物發展的一種狀態。孔子“溫而厲,威而猛,恭而安”更是中庸準則的典范。體現在動畫藝術創作中,就是講究動畫內容與形式的和諧,講究“文以載道”,一切以“和”為美,這一點正是動畫創作中非常重要的,它代表著中國傳統的民族文化,又代表著中國風格。
2.儒家文化中的“忠恕”
儒家之道是人們必須遵循,并且須臾不可分離的社會準則與規范,其最高境界是“至誠”。“誠”指真實無妄。從道德意義而言,人的本性誠實就會與人、物、天三者之性相互通融、互相影響。“忠恕”作為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對我國動畫的發展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如《中華傳統美德故事》等優秀動畫作品,都是教人從善,通過人的“誠”感動天地而打動觀眾。
3.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義”
孔子以“仁義”作為理解分析美與藝術的根本。儒家美學的主導思想是:肯定個體需求的必要性、合理性;強調把這種需求的滿足導向倫理規范。美學的合理性在于能導向倫理,個體需求必須與社會的倫理規范達到統一,這樣,和諧發展才有真正的意義。中國動畫藝術家們不斷地將這一儒家精髓運用到動畫創作中,使作品中蘊含發人深省的內涵,它最終表現為動畫作品中生動的教化作用,讓各階層的觀眾從中獲得教益。
三、中國動畫中的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道家文化的最本質特點是“無為”,也是老子的主要思想;“無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無為而無不為”,美的奧妙就在其中。“無為”要求人與道合一,與天地自然合一,與宇宙萬物的發展規律合一。這種“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對中國動畫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水墨動畫片的代表作《山水情》中,通過對人與山水間的依戀關系的刻畫渲染師生之情,“天人合一”的高遠境界通過水墨淋漓的畫面和優雅的音樂體現出來。
1.道家文化“虛無”的宇宙觀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家文化中的虛無空靈、含蓄之美,是中國傳統美學的重要特點。它的形成來源于道家的“虛無”宇宙觀。老子的這種“虛無”宇宙觀對中國動畫崇尚空靈美影響極大。空靈美的特點一在空,二在靈,因空而靈,這恰恰是中國動畫藝術創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少中見多,小中見大,虛中見實,意味深遠,親和人性。
2.道家文化的基本思想:無為
無為而治的“無為”,不是一無所為,而是以有為而為之。但所為之為,都應是出自事物之自然,無為之為發自自然,順乎自然,是自然而為,而不是人為而為。“無為”并不是什么都沒有,這種無為實指一種趣味,我們可以用“恬淡”來解釋。恬淡既是“道”的重要特征,也是后世的文人藝術家崇尚淡泊的思想境界。中國動畫恰恰可以體現出這種代表中國民族文化的特征,例如中國早期的水墨動畫,正因為具有獨樹一幟的中國風格而被認可。
3.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道法自然
道家文化把人與自然的關系解釋為“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這對當今社會化解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維護生態平衡有獨特的價值。“道法自然”的思想觀點是從純粹哲學意義上來講,但對于美學也有重大的意義,它對后世提出了一種審美理想,即美是天人合一、自然天成、未經雕琢的。天人同源、道法自然的生態智慧不失為中國動畫發展的指路燈。
四、中國動畫中的佛教文化
黑格爾說,“最接近藝術而比藝術高一級的領域是宗教。”自古以來,宗教與藝術的發展都是相互滲透的。佛教自傳入中國后,對中國民族文化及中國藝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中國繪畫、陶瓷、建筑、文學無不受到佛教文化的浸潤。一向被視為動畫創作頸瓶的意境、神韻的表達,可以用禪宗精神影響下的詩風畫意來解決。佛教文化的“空靈、余韻”和動畫的虛擬性、假想性的特征不謀而合,中國動畫從中汲取精華,如《大鬧天宮》就是代表作。它取材于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在神話故事基礎上結合了動畫自身的特點,又保持了原著的浪漫主義風格;既來源于生活,又對生活進行了精煉和美化。中國動畫崇尚以形寫神,講究氣韻生動。《大鬧天宮》著重韻律和意境,無論是從影片畫面還是內容設計上,都追求意境和美的神韻,這是對中國佛教文化做過深入研究才有的深刻體會。
結語
綜上可見,中國民族文化應在中國動畫的創作中占有很大比重,尤其極具代表性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它們自成特點,將長期影響著中國動畫的創作方向和風格,這樣,中國動畫才能獨具自己的特點,在世界動畫藝術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蘇國榮.戲曲美學[M].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
[2]李澤厚,劉綱紀.中華美學史[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第1卷.
[3]李澤厚.美學三書[M].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4]陳望衡.龍騰鳳靄[M].浙江大學出版社,1994.
[5]封敏.中國電影藝術史綱[M].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
關鍵詞:語文教學;民俗文化;課程資源;利用
民俗文化是一個民族在千百年的發展過程中流傳積累下來的一筆寶貴財富,承載著這個民族獨特的傳統與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國的民俗文化資源是在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燦爛文化孕育下,由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創造出來的民間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沉淀和展現。民俗文化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科學素養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幫助。教師要充分關注語文教材中所蘊含的民俗文化資源。
一、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幫助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
語文教材中蘊含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作家在營造他所關注的藝術世界時,會自覺或是不自覺地以文學的方式將他所體驗過的民俗文化、感受過的民俗風情通過文本表達出來,描繪出作者心目中所期望的文本情境。教師應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民俗文化資源,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幫助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
1.借助民俗文化資源,多角度領悟課文內涵。
以魯迅、老舍、沈從文為代表的具有覺悟意識的現代作家,不約而同地以民俗文化作為探討國民性問題的切入口,以民俗文化作為支撐作品發展的骨架,將民俗文化穿插在整個作品中。如果學生不了解當時當地的民俗現象,就不能了解真實的社會生活,也不能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感情[1]。
無論是《祝福》中的浙北民俗,《茶館》中的北方文化,《邊城》中的湘西風情,都可以看出作者將多種多樣的民俗文化融入作品中,當這些作品被編選入中學語文教材后,教師在閱讀教學時就不能忽視課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不能割裂民俗文化與文本研讀之間的紐帶關系。要想讓學生更好地抓住課文內涵,就要用民俗文化視角來還原文本內容,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語文教材中的有些民俗文化資源是通過時間背景來表現。在對此類文章進行研讀時,就要注重文章中所出現的民俗文化中有關傳統時令節日的描寫,從這一側面來補充對作品主要思想與情感的理解。例如魯迅所寫的《祝福》中多處描寫了全家準備“年終大典”這一場面,祥林嫂的不幸遭遇與人們熱鬧準備祭祀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勾勒出封建制度下人們的迷信以及所造成的一系列悲劇。《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與小姑在離別時說了這么一段話:“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其中的初七是指牛郎相會的農歷七月初七,即七夕之日;下九是指古代農歷中每月十九,是漢代婦女歡聚的日子。這段話展示了劉蘭芝與小姑之間的難舍難分的情誼,與焦母拆散他們夫妻的所做作為形成鮮明的對比。
2.借助民俗文化資源,多層次分析人物形象。文學作品中人物的鮮明形象是離不開所在時代、社會環境影響的。作者要塑造出一個有血有肉、具有鮮明性格的人物形象,不光需要依靠情節的發展,同時也會借助對人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的描寫。而在這些細節中就會滲透進許多有關民俗文化的特征,這就是將人物形象進行民俗化。一方面是對人物出場的服飾的民俗化描寫,另一方面是對人物語言中所使用的詞匯進行民俗化描寫。如果重視文本中的這些民俗化的資源,則能對學生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產生很重要的指引作用,能夠擴展學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時候的思路,以一個新鮮的文本研讀視角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注重從細節上去理解人物,回歸文本的內涵來討論閱讀感受,這也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魯迅在對民俗描寫刻畫的同時,始終把人物置于賴以生存的民俗環境中,真實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靈魂。[3]例如《祝福》中對祥林嫂出場的兩次服飾的描寫: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以及紅頭繩,這些都是傳統民俗中的“寡婦”裝扮,祥林嫂的苦難命運也就從這一細節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也為之后她被禁止參與祭祀準備做了鋪墊。這身裝扮也成了祥林嫂在當時社會生存所背負的負擔。如果教師和學生留心其中包含的這些民俗文化信息,就能從側面更深入具體地來理解祥林嫂這個人物形象。
《茶館》中的對白有大量的北方方言和俗語,體現了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色彩,老舍在塑造這些人物形象時就充分利用語言來顯現人物的個性特征與地域文化心態、風俗習慣之間的密切關系,以使這些人物鮮活并真實。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這些不同人物的個性化語言,更好地解讀語言背后所隱含的人物性格特征。
二、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多渠道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民俗文化不但是一個民族幾千年來的生活縮影,而且也是深厚的文化知識的積沉。這些知識不僅僅局限在文學的范疇內,而是涵蓋天文、地理、生物、建筑等諸多方面。因此我們應從語文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高度來審視語文教學中對民俗文化資源的利用這一問題。對待民俗文化資源,不僅要利用它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更要利用它來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綜合能力。
1.借助民俗文化資源,積累寫作素材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強調學生要寫真事,說真話,抒真情,而對學生來說最頭疼的就是找不到寫作的素材,只能東拼西湊胡編亂造。事實上學生并不缺乏寫作的素材,而是不善于發現并抓住它。通過閱讀教學,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對民俗文化的發現意識與欣賞能力。教師要聯系生活實際,在閱讀教學的基礎上走出課堂,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帶領學生尋找和體驗身邊的民俗文化資源。要讓學生帶著興趣與好奇不斷在生活中發現與積累民俗文化素材,提高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寫作素材的積累能力。
2.借助民俗文化資源,開展語文課外活動。
新課標對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提出了具體的閱讀量要求,但從實施情況來看中學生的課外閱讀并沒有達到理想中的質量水平,究其原因不僅僅集中在家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不重視以及學生缺乏足夠的時間來進行閱讀上,深層次的原因是教師沒有能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提供精心的指導與幫助,學生不知道要讀什么,怎樣讀,在閱讀書目的選擇上更多地選擇一些作文范本,在急功近利思想指導下,照搬照抄一些范文,閱讀能力怎么能得到提高呢?所以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對學生課外閱讀活動的指導,在指導時不妨引進一些以民俗文化為主題的書目。
信息化時代,更強調個人對信息的搜集和處理能力。語文課程標準也注重這一目標的培養。語文作為一種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學科,更應該把課堂延伸到社會,在更廣闊的空間里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語文科學能力,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在這個知識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強烈沖擊,許多民俗文化內容正漸漸被人們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對西方文化盲目的模仿與推崇,年輕人熱衷于過西方節而冷漠我國傳統節日就是一例。語文教學作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主要方式與手段,對民俗文化的傳承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3]民俗文化資源不僅僅是一筆文化財富,也是一筆無法估量的巨大的精神財富,更是一筆重要的教育財富,要通過民俗文化來培養青少年對中華民族的熱愛之情,感悟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引導青少年在學習民俗文化時承擔起文化傳承的重要責任。
【參考文獻】
[1] 鄭偉榮.民俗──歷史文化深厚積淀[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3(8):118-119.
關鍵詞:民俗文化;資源開發;旅游;鳳翔木版年畫
文化旅游資源是相對于文化旅游來說的概念,而文化旅游則是旅游產業深層次開發以及因游客旅游時尚改變所誕生的最具發展潛力的旅游形式。文化旅游具體可以分為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飲食文化和宗教文化等。而對本地區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就是能夠讓旅游者感受到本地區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的存在。寶雞是周秦文化發祥地,其文化旅游資源誕生于本地悠久的歷史文明發展進程中,各個時期所表現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遺存特點鮮明,這類文化旅游資源具有民族性、歷史性、藝術性、多樣性等共同特征。
一、鳳翔木版年畫的沿革
年畫是我國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我國貼年畫的蓬勃興起可以追溯到宋代,該時期木版年畫的樣式基本定型并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鳳翔木版年畫主要產自鳳翔城東南的南肖里村,根據當地村志記載,明朝正德年間,南肖里村就有大量手藝人從事木版年畫的生產工作,到了清朝康熙年間,該村的木版年畫已經逐漸形成了規模化生產格局,除了個體生產外,還出現了集體合作生產的作坊。工藝主要是印刷和手繪相結合(線稿印刷手繪施彩)。到了嘉慶、道光年前,出現了外村人到南肖里村學習模板制作手藝的現象,當地手藝人也學習別的地區木版年畫的制作工藝不斷改進生產。鳳翔木版年畫憑借著其良好的聲譽很快就成為壟斷西北的影響力巨大的民間藝術品。到了清末民初,鳳翔木版年畫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據有關資料表明,該時期鳳翔木版年畫的生產量達到了每年四百多萬張,產品大多銷往甘肅、青海、寧夏、陜西、河南等地區,真正實現了區域知名品牌效應。如今,鳳翔木版年畫作為中國民間年畫的一大流派,被國外收藏家贊譽為“東方智慧的結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館皆有收藏。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鳳翔年畫瀕于滅絕。
改革開放之后,民間文化傳統得到復蘇,年畫作為春節民間最大的民俗消費品,幾乎家家必備。木版年畫由于在民間需求量巨大,因此要求大批量標準化生產,易于形成規模效應,品牌效應。八十年代初,南肖里村又出現了多個家庭開始從事現代木板年畫生產,并在此基礎上一些手藝人組成了鳳翔年畫研究會,為木版年畫的復興和發展奉獻一份力量。但是隨著機械水平的不斷發展,機械印刷的年畫產品進入市場,這些年畫由于印刷成本低,色彩鮮艷且不易掉色的特點,很快占領民間年畫市場。而手工生產的年畫由于價格相對較高、色彩較暗、不耐侵蝕等原因很難被現代老百姓所接受,當前民間藝人憑借一己之力很難恢復宋明時代木版年畫在民間的地位,木板年畫行業不得不尋求其他方向的發展。
二、鳳翔木版年畫綜合開發策略探討
(一)凸顯文化產品的地域特色
近年來,鳳翔木版年畫已經走出鳳翔,走出中國,并不斷地走向世界藝術殿堂。對于許多來鳳翔旅游的收藏家而言,具有地域性和民間性特點的鳳翔木版年畫的內容、色彩、圖案都是最好的收藏品之一。以往的鳳翔木版年畫的客戶群體主要是外地人或外國人,并且均是以套色的版畫形式來進行銷售的,而鳳翔乃至周邊的人早已不再將其作為節日裝飾品。其價格也相對較高,售價大都達到了兩三千元以上乃至更高,因而普通游客或者市民是很難購買進行收藏的。所以,在制造以鳳翔木版年畫為主題的產品時,不僅需要制作以往的套色版畫形式,同時應當注重木版年畫內涵和外延的擴大和拓展。
(二)豐富旅游商品的形式和種類
作為一種綜合型的大眾文化,旅游文化是一種以實踐為基礎,以滿足游客求美、求知、求新為愿望的文化之一,而旅游產品恰好契合了這一點。通常情況下,旅游商品的銷售量和其種類、形式等有著十分明顯的關系,種類越多,形式越豐富,其銷量也會越多,經濟效益也越顯著,旅游商品的開發為傳統民間藝術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鳳翔木版年畫已經誕生了五百多年,其內容十分豐富,畫面也非常優美,雖然目前開發的相關產品數量還較少,但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特別是隨著陜西旅游文化的發掘和發展,進入陜西旅游的游客也越來越多,這為鳳翔木版年畫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因此,鳳翔木版年畫不應再是只能貼在墻上的平面圖畫,應當逐漸走向立體化,如此,越來越多的人才會喜歡和擁有它。
(三)鳳翔木版年畫的經營策略
作為一種商品,其生產銷售必然需要一定的策略,例如綿竹木版年畫如何充分利用開發和旅游來構建自己的產業鏈,是值得鳳翔年畫借鑒的。許多民間畫舫,如古藝軒、鄉風、三彩畫舫等,將年畫藝術融入到許多現代產品中,這便衍生出許多具有綿竹特色文化內涵的土特產,使得綿竹年畫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藝術品。這僅僅是嫁接方法中的一種,對于鳳翔木版年畫,可以廣泛汲取旅游營銷學的一些方法策略,諸如:
1、靜物經營法。將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以某種物化產品作為載體體現出來。如采用建立鳳翔木版年畫博物館的方式將鳳翔木版年畫用靜態展覽方式體現出來。
2、提升經營法。使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地豐富和發展,為旅游活動的發展不斷地注入新的血液和動力。鳳翔木版年畫若只是常年固守其原有的文化內涵,而忽略了對其文化內涵的拓展和延伸,那么最終會失去生命活力,只有不斷地與時俱進,豐富和發展其文化內涵,才能使其衍生產品不斷地進行更新換代或者提升,從而使其一直處于繁榮時期。
3、參與經營法。將民俗文化中,適于參與的部分提煉出來,設計成老少皆宜的民俗旅游產品。傳統的資源導向式的開發模式往往忽視游客體驗,從而使產品供需錯位,產品趨同問題突出。在體驗經濟時代下,對各種旅游產品進行體驗式開發是大勢所趨,人們對不同區域的文化充滿興趣,認知、體驗文化成為一種普遍的愿望和追求。可以在鳳翔木版年畫博物館或者南肖里村當地建立游客體驗中心,讓游客參與到木版年畫的起稿、貼版甚至刻版、印刷、上色等制作過程中去。
[關鍵詞] 民族文化元素;民歌;民族器樂;歌舞音樂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這些特色都是經過日積月累的時光沉淀下來的。有很多影視作品的創作者們將目光對準了這些比較另類的東西。少數民族的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歌曲就在很多電影中都有所體現。而這樣帶有生活氣息的事物,不僅僅能為電影增添濃厚的民族氣息,同樣也能夠讓這些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光大。通過先進的電影技術,可以將少數民族中優秀獨有的民族文化很好地表現出來。這是非常好的傳承方式。少數民族的民族性以及比較難以理解的民族心理也可以通過電影這種光影藝術得以充分的展現。很多電影中難免會涉及歌舞,這不僅能夠為電影增添許多文藝色彩,這也是少數民族文化得以體現的方式之一。本文將通過對經典少數民族電影的分析,深入探討民族文化元素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
一、少數民族民歌參與主題敘事
我國的少數民族,雖然生活的地方大多都是遠離塵囂,生活的地方大多都是鐘靈毓秀的偏遠地區,但是,有靈氣的山水養育出來的少數民族同胞,對歌、對舞有著天然的理解力。他們看到心愛的姑娘,或者是中意的小伙子,有的時候不好意思表達自己的愛意,這個時候,歌曲和舞蹈就是最好的表達愛意的道具了。值得注意的,少數民族的民歌大部分都是表達愛意的歌曲,這些歌舞與我們熟悉的歌曲不太一樣,它們并不講究格律,用詞大膽,聽其歌就知其意,是非常好的交流工具。這些歌曲基本上都是出于普通民眾之口,反映歌頌的當然也是日常生活,這些歌曲是非常貼近少數民族同胞的生活的,同時也是非常接地氣的。常見的少數民族的歌曲,多見于山歌,山歌往往都是朗朗上口的,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歌曲。
山歌大多都是通俗的,取自我們經常能見到的事物或人,這些山歌也常常會用于反映少數民族生活的電影中,這些鮮活的,富有特色的歌曲,是電影中靚麗的風景。少數民族的音樂,在很多時候,是很多電影的首選,這些音樂不僅是應景之作,同時也是反映電影特色的法寶。很多導演在民族電影這一塊上的各種選擇都是非常慎重的,這不僅是對電影藝術的精益求精,更是對民族文化的一種虔誠和保護。有故事的音樂,本身就是非常吸引人的,這樣的音樂,很多時候,導演都會根據歌曲中涉及的故事,在電影中適當地對歌曲中的故事進行加工,加以展現。這不僅是對音樂的再次創造,也讓音樂與電影融為一體。少數民族的音樂,很多音符,很多歌詞,都是帶有某種特定意義的。對電影音樂的再次加工,讓音樂更為貼切地為電影服務,這是對電影藝術最好的體現。
二、民族器樂融入主題敘事
少數民族的音樂,應該要用特定民族的特定樂器,才能得到最為徹底的展現。很多少數民族的樂器都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這些民族樂器大部分都是勤勞的少數民族同胞親手制作的,選用的材質都是比較特別的,也是比較少見的。很多樂器的形狀都是比較特別的,我們平常難以想象的東西通過人們的巧手,會制作出非凡的樂器。這些非凡的樂器彈奏出來的樂曲,也是非常獨特的。這些獨特的樂器,都蘊涵著少數民族同胞的智慧。再動聽悅耳的音樂也需要樂器這個道具。不同的道具,演繹音樂的方式不一樣,創造出的音樂也是不一樣的。形式各樣的樂器,反映出不一樣的民族文化。我國的歷史悠久而漫長,文化底蘊十分深厚,通過長期的積累和實踐,民族文化已經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繼承。在長期的摸索和實踐中,通過不同藝術形式的不同展現,無論民族文化,還是民族音樂,已經都十分成熟。
不同的樂器所代表的含義都是不一樣的,不同民族的樂器所蘊涵的文化內涵也是不一樣的。紛繁復雜的少數民族樂器,極大豐富了中國樂器的種類。以苼為例,這是侗族這個民族的樂器,看到這個樂器,人們就知道這代表的是侗族文化。苼的聲音是比較渾厚低沉的,這也反映出侗族人民的性格也如苼發出的聲音一樣,沉穩大氣。音樂受環境的影響,不一樣的環境造就了不一樣的音樂風格。不同民族總會有一兩個標志性的事物作為這個民族的民族文化符號。樂器和音樂在很多時候,都是承擔著代表民族的民族文化符號的這一重任。用民族樂器創作出的音樂基本上都是原創音樂,這種音樂是比較少見的,也是比較少聽到的。不一樣的民族音樂的元素,催生出不一樣的民族文化,不一樣的民族文化,也讓電影采用不一樣的敘事手段。
三、歌舞音樂表意主題敘事
電影除了結合音樂之外,與舞蹈的結合同樣也是許多電影中國的重中之重。電影與音樂,音樂通過樂器這一道具來傳達,很好地與電影結合在一起。音樂與舞蹈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基本上可以這么說,有舞蹈的地方,就有音樂的存在,音樂是舞蹈最好的拍檔。舞蹈可以隨著音樂的節奏和韻律,肢體動作慢慢地伸展出來,動作隨著音樂,逐漸曼妙起來。少數民族的舞蹈都是比較歡樂喜慶的,同時也是比較難的。但是少數民族同胞,天生就是比較擅長舞蹈的,骨子里都流淌著舞蹈的因子,這些都是比較容易實現的。
(一)歌舞音樂的情節性
少數民族的電影本身就是比較特別,加入歌舞以及音樂的因素,本身就是非常特別。除此之外,歌舞音樂本省具有非常強的情節性,這是少數民族歌舞與生俱來的天分。在很多的電影中,導演會根據歌舞音樂比較強的故事性和情節性,從音樂和舞蹈中汲取對電影故事情節有幫助的部分,進行加工處理,讓這些部分變成電影故事里的一部分,讓音樂的故事性與舞蹈的情節性與電影渾然天成,達到和諧的統一。在處理上,很多導演都會運用字幕或者旁白的形式讓歌舞的情節性表現出來,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處理方式,這不僅不會影響電影本身的節奏,還會增添新的內容。在很多時候,很多故事,都不能僅僅透過電影主角的言行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果通過旁白或者畫外音的方式,會達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很多人會將歌曲和舞蹈音樂之外的情節性叫做故事情節之外的舞蹈和音樂。我們都知道,電影最吸引人的部分還是在于故事本身的可看性,好看的、感人的故事,并不需要太多電影技術的輔助,故事本身的感染力就是非常強大的。人都是有感情的高級動物,無論是悲天憫人的故事,還是充滿歡樂的故事,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出現或者不常出現的氛圍。我們的生活,被太多瑣碎的事情,被太多的煩惱和壓力磨去麻痹了本來十分敏感的神經。這些歡樂以及淚水本該是我們每天的表情,但是卻被冷漠和自私拒絕在門外。很多導演將音樂和舞蹈中的情感最大限度地表現出來,這不僅是對音樂和舞蹈的深度理解,更是對音樂和舞蹈的創作者的最大尊重。
我們常見的電影,基本上的套路都是一樣的,以男女主人公的命運為故事的主線,電影里的其他的沒有主角重要的角色也會隨著主角們的行為而發生相應的變化。這些變化都是必需的,而且都是為了電影故事的主題服務的。電影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行動和不同表情,都具有特別的意義,這需要觀眾細細的揣摩。觀眾更需要的是透過人物的表面的行為和言談,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最好是能夠與故事中的人物進行心靈上的情感交流。通常的電影,基本上通過演員實實在在的表演來感受,但是在少數民族的電影中,很多演員都會通過唱歌和跳舞這樣特別的方式來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這不僅能體現出少數民族同胞能歌善舞的特性,同樣也是表現民族文化的特別方式。
(二)歌舞音樂的表意性
而這樣的表意性,能夠很好地表現出影視作品中的文藝意味,很多觀眾都非常喜歡電影中若有若無的文藝范兒,這是很多商業電影中沒有的。很多商業電影中也會有文藝氣質,但是怎么看怎么都會感覺有突兀的味道。在很多以記錄為主的影像里,這種表意性的文藝氣質更為突出。這不僅有利于創作者們更好的抒發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通過影像中不斷出現的舞蹈和音樂感受出來。音樂總是能適時地撩撥人們的情感,而帶有特別意味的少數民族的音樂則是將音樂中的故事性和情感發揮到了極致。這是音樂特有的品質,這也是音樂的魅力。在電影《黑駿馬》中,涉及了很多的民族音樂和民族舞蹈,最主要的是蒙古族的音樂和舞蹈。在蒙古族中,有一種音樂形式是非常特別的,也是非常難的,這就是長調,在這筆電影中,有非常完美的體現。
有的電影純粹是為了給觀眾提供快樂,有的是希望觀眾在看完電影之后,能夠有所啟發,能夠在電影主人公的故事之外,根據自己的生活,能夠有一點點的改變。電影最主要的是人物的形象的塑造,這不僅考驗演員的演技,同樣考驗導演的功力。少數民族的很多音樂和舞蹈在具體的電影中,很多時候都具有非常特別和非常強的表意性。這是少數民族電影中非常特別的存在。在電影《季風中的馬》中,不僅能看到萬馬奔騰的恢弘場景,更是能夠感受到草原兒女的風姿。在電影中,運用蒙古族特有的馬頭琴作為電影的背景音樂的樂器,這是非常恰當的安排,不僅能表現出蒙古族同胞的生活習性,透過悠揚的琴聲,能深深體味出電影中的人物對草原的熱愛和難舍的眷戀之情,這是非常難得的。
歌舞不僅是少數民族的民族特色文化之一,同時也成為少數民族同胞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少數民族的歌曲,大多是即興的,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真實歌頌。少數民族的民族性以及比較難以理解的民族心理也可以通過電影這種光影藝術得以充分的展現。很多少數民族音樂,通過分析不難發現,這些歌曲,這些音樂,一首歌就是一個故事,這樣的故事很多都是真實的,十分感人,同樣也十分吸引人。這是因不同的樂器而定的。這也決定了不用的樂器的獨特性。很多電影中難免會涉及歌舞,這不僅能夠為電影增添許多文藝色彩,這也是少數民族文化得以體現的方式之一。形式豐富多彩的樂器,不僅能創作出同樣豐富多彩的音樂,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音樂的種類、不一樣的樂器有不一樣的表現力。
[參考文獻]
[1] 鄧家鮮.民歌在影視中的美學功能解讀[J].電影文學,2011(02).
[2] 于瑞華.民族文化符號在影視設計中的應用[J].電影文學,2008(06).
[3] 向異.影視音樂的民族風格與地方色彩[J].電影藝術,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