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物質與物質范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本體論;能量;廣義物質;波粒場;五構素
方向是指總星系、物體、人、粒子、云氣等在運動場中發生相互作用時產生的波走向,即“波(方向)、粒(物)、場”說中的波為方向元。其中總星系、物體、人、粒子、云氣定義為常規物質概念即實物質;物體粒子表現自身特征、地位的波動環境范圍即場是物理學上的時空結構(傳遞介質);波反映了物體能量、意志、特征和運動趨勢,定義為與實物質概念對稱的虛物質(范疇)。但它們都是能量在冷脹宇宙中的表現形式,即在一定條件下,事物都可從能量中轉化而來。由代物理理論可推知原始宇宙是純能量的;據陰陽學說和宇稱均勻特性,可擬設世界為虛物質、實物質(軟硬)二元;為應用數理生化研究手段對人文社科作數量化技術化處理,應建冷脹宇宙構造模型于力量與熱量(力熱)、實物質、方向、空間、時間五維坐標系中。至此,我們同時得到能量一元論、內容對稱的廣義物質虛實二元論、波粒場三元論和力熱、實物質、方向、時間、空間五構素的設定。
“波、粒、場”是關于物質間地位聯系通過場發生波的干涉作用的三元論,其中波正是五構素說中的方向,并對應于廣義物質中的虛物質范疇。可見,虛物質決定了物體在實現消費體系的運動場中體現自身特征與價值的大方向不變,從而規定和影響了一切事物發展的大體趨勢,而不是事先計劃或安排好了事物的一切。故虛物質論關于方向不變屬大尺度范疇的概念正是相對論所研究的范疇。因為每秒30萬公里速度的光子行進空間正常情況下是大尺度的,而相對論是在光速不變的支持下推導出來的,主要涉及到大尺度時空中宇宙根本律和運動總方向不變問題。虛物質論強調自由至高無上,因為自由在消費體系內容中位于最高層次,因為量子測不準原理表明粒子運動中存在無限自由;無限自由標志著沒有運動相同的粒子,是任何高超的檢測手段都測不出來的;虛物質論關于自由至上是低層物體(層次高尺度大),特別是量子世界的普遍要求。這些是虛物質論同量子力學相關的局部方向變化原理。
由于廣義物質范疇是指物體的虛、實二個層面,則可界定弦理論所描述的“弦”上的一個波動或振動模式為構成物體的一個最基本微觀粒子(量子),即“波粒場”中定義波屬虛物質范疇已觸及到弦理論,說明物體的本質是實物質中潛在虛物質振動。虛物質振動體現物體意志,在實現消費體系的過程中表現出復雜的社會現象和矛盾事件。對社會現象和矛盾進行分析,人們得出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生產力,人與人的關系是生產關系,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決定社會形態與制度。這證明實物質是廣義物質的宏觀顯性表現,虛物質是廣義物質的微觀顯性表現,二者是物體的二個層面,不可分離但可相互轉化,以致人們日常從看到物體認知到實物質,雖看到事件矛盾卻看不見虛物質。
能量轉化為廣義物質,廣義物質包括虛、實二個側面,二個面在一定場相位條件滿足下構成物體。如果忽略虛物質其它范疇不計,則虛物質可展開為方向、時間、空間等。當將虛物質、實物質構成物體后的熱量和力量抽離出來考慮時,物體構成要素則成了力熱、實物質、方向、時間、空間五元。對虛物質中方向加以研究,發現的社會矛盾和運動規律可歸結到方向不變原理和層次結構論上;結合數學推出五構素坐標系來觀察宇宙得到遵循五大律使用三大模件去達成責權利一致原則的531理論,進而使管理經濟學等人文社科理論數量化技術化。在這二個基礎上,社會全員之能力信譽、需求欲望在網上按程序進行交換的意控式TMS網系作為解決社會問題與矛盾的先進平臺就能形成。
世界觀即微觀、宏觀、宇觀,概稱宇宙觀。宇宙產生前先是空無后是能量湯,自宇宙大爆炸后的世界是能量的也是廣義物質的,即能量、實物質與虛物質三者同時存在并共同構成事物而不能單獨存在。如時空(虛物質范疇)決定(實)物質運動軌跡而(實)物質迫使時空發生變形,它們誰也不比誰優越,平權共處卻不能單獨存在。五構素只是描述宇宙觀一個比較方便的坐標系,從廣義物質范疇來看,也可以說世界是五構素的。一句話,能量、廣義物質應是哲學上的主要概念,波粒場是物理學上的新學說,而五構素則可通過數理論而成科技中概念。世界統一于能量,宇宙是唯能量的。
參考文獻
[1]趙崢著.黑洞與彎曲的時空[M].山西: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2] 金致空.五構素物體論[P].廣州:廣東省版權局,著作權登字:19-2003-A-0013,2002.
[3] [英]史蒂芬·霍金著,許賢明吳忠超譯.時間簡史[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4] [英]保羅·戴維斯著,徐培譯.上帝與新物理學[M].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版本不詳.
[5]金小明.物體存在法則暨管理規律理論新解[J].大眾科技,2005年第2期.
[6][法]布魯諾·雅羅森著,張瑩譯.科學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7]鄭慶璋 崔世治著.相對論與時空[M].山西: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8][英]B·K·里德雷著,李泳譯.時間、空間和萬物[M].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9][美]史蒂文·溫伯格著,張承泉等譯.宇宙最初三分鐘[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
[10][美]普洛格D·G貝次 著,吳愛明 鄧勇譯.文化演進與人類行為{M}.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
[11]李政道著,朱允倫 柳懷祖編.對稱與不對稱[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2000.
[12]金小明.531系統理論[A].中國社科院.管理學發展及其方法論[C].廈門大學出版,2005:103~111.
[13]金致空.論陰流子經濟學[J].遠東中文經貿評論(新加坡),2006(1).
爭論雙方實質上都是簡單地把“客觀存在”與“物質”完全等同了起來,從而認為觀念的東西不能用“客觀存在”去規定。如果教師也這樣理解,那么,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同樣不能擺脫二難推理。
其實,在不同的領域,“客觀存在”這一命題有著不同的規定性。在本體論和認識論的不同范圍,“客觀存在”的含義和內容就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只有辯證地理解“客觀存在”這一命題,才能真正科學地把握它的全部含義,合理地解釋和說明與此相關的各種問題。
(一)
在本體論領域,按照哲學的觀點,“客觀存在”是指在人的意識之外、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著的客觀事物。對本體論范圍內的“客觀存在”,哲學是用物質范疇加以概括的。列寧指出:“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列寧選集》,第2卷,128頁)與之相對立的意識范疇則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馬克思指出:“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217頁)可見,在本體論領域,作為客觀存在的只能是物質現象。高二《思想政治》教材中“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社會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人們周圍的世界是客觀存在的”這樣一些觀點,就是在本體論意義上使用“客觀存在”這一命題的。作為對客觀存在的反映的主觀意識現象,無論是人類意識的整體,還是單個人的思想、觀念,都不是“客觀存在”本身。
意識和物質、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人腦對物質的反映,是第二性的,物質決定意識。就是說,只有物質才是客觀存在的,才是世界的本原。如果把意識也當做“客觀存在”,就會背離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導致唯心主義。我國古代思想家朱熹認為,“理在事先”,在宇宙形成之前有一個絕對的、獨立存在的“理”,這個“理”演化出形形的事物和現象。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絕對精神”,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絕對精神”自我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和表現。唯心主義顛倒了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在理論上是根本錯誤的,在實踐上是極其有害的。
在實際工作中,物質與意識的關系表現為客觀與主觀的關系。要在實踐中有效地改造客觀世界,使實踐獲得成功,就必須處理好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思想符合實際。所謂實際,就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要根據客觀存在的事實,決定我們的方針、政策、計劃、工作方法等主觀的東西。與此相反,如果在工作中不是力求主觀與客觀相符合,而是從主觀出發,用主觀去剪裁客觀,必然會違背客觀規律,導致實踐的失敗。
顯然,在本體論領域,在涉及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問題上,客觀存在的物質現象同主觀的意識現象之間存在著明確的界限,是不能混淆的。在這個范圍內,別人的思想當然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客觀存在的反映,是主觀的東西。
(二)
在認識論領域,“客觀存在”除了泛指作為總體認識對象的物質世界外,還具有特殊的規定性。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首先認為,認識是對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這是唯物論的反映論的一般原則,它回答了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路線和出發點問題。同時,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特別強調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把認識奠定在實踐的基礎上。這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同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根本區別所在。
同實踐活動相聯系的認識過程是主體和客體的對立統一。主體和客體作為一對范疇,它們在本質上是互相規定的,在實踐的基礎上是統一的。
首先,認識的主體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純主觀的思維和意識,而是活生生的、現實的、社會的、實踐著的人,是作為自然界的產物和一部分、作為社會基質的物質性的人同具有感知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的精神性的人的統一體。
其次,同主體既相對立又相統一的客體,不再完全等同于與思維、意識相對立的客觀物質現象,而是指同人的感知能力、思維能力、心理因素、實踐能力相關并在實際上進入實踐過程的認識的對象。對認識的客體可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第一,由于物質世界的無限廣大性、多樣性、復雜性,由于一定階段人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局限性,物質世界不可能全部進入現實的實踐過程而成為認識的客體。客觀事物能夠成為認識的客體總是有限的。第二,同認識的主體既相對立又相統一的認識的客體,除了各種自然現象、社會物質現象外,還包括既定的社會事實,已經形成的人類認識成果、社會意識形態、社會心理和傳統習俗等精神現象。既定的社會事實、已經形成的精神現象是人們面臨的客觀環境的組成部分,是人們面對的認識對象,是客觀存在的認識客體。在現實生活中,他人的思想相對于具體的認識主體而言,是一種客觀的認識對象,馬克思稱之為“思想客體”(《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16頁)。
把精神現象看成客觀存在的認識客體的觀點能夠成立嗎?當然能,因為實際情況本來就是這樣嘛!比如,思想史一類的科學,諸如哲學史、文學史、經濟學說史等,就是把已經形成的人類認識成果作為研究、認識的對象。雖然已經形成的人類認識成果本身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但是,它們一旦形成,便又成為一種認識客體。我國古典名著《紅樓夢》成為遍及全球的紅學家研究的對象,你能否認它是認識的客體嗎?心理學是以人的心理現象、心理活動的本質和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思維科學是以人的思維的本質和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心理學、思維科學認識的客體當然是精神現象,而不是物質現象。我們常說思想政治工作要從人們的思想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如果否認人們的思想對思想政治工作者來說是一種“客觀存在”,是不依賴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意識而存在的認識客體,那么,這是從何而來的“實際”?總之,“思想客體”也是認識的客體,盡管它本身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現象,只要它在實踐中同認識的主體相聯系,就成為認識的對象,即認識的客體。就“思想客體”來說,人們接收它所儲存的信息,在實踐中形成新的思想、觀念、認識,其目的在于指導現實的實踐活動。
所以,在認識論領域,在分析具體的認識過程時,我們可以把別人的思想看成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依賴于我們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認識客體。
關鍵詞:唯物主義;唯心主義;混合主義
中圖分類號:B0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117(2012)02-0242-01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兩種相對立的哲學基本派別。它對思維與存在,精神與物質的關系問題做出的回答。唯物主義是哲學上的兩大基本派別之一,與唯心主義對立的理論體系。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統一于物質,精神是物質的產物和反映的哲學派別。它承認外部世界,承認物質存在于人們的意識之外,并且不依賴于人們的意識。 唯物主義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并在與唯心主義的斗爭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唯物主義在反對唯心主義和宗教迷信的斗爭中,總是與自然科學緊密聯系著的,總是與無神論相結合的。一般地說,在哲學史上,唯物主義反映代表生產力發展方向的進步階級、階層的利益,是進步階級、階層的思想體系和理論武器。唯物主義發展的水平是與社會實踐的發展水平、科學技術的進步程度相聯系的。唯物主義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并在與唯心主義的斗爭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唯物主義在反對唯心主義和宗教迷信的斗爭中,總是與自然科學緊密聯系著的,總是與無神論相結合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必須劃分為兩大陣營,也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劃分為唯物主義陣營和唯心主義陣營。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兩大基本的哲學派別,但卻不是唯一的兩種。也就是說并不是所有的問題不是唯物主義就是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并不是一種非此即彼的關系。
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成為道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老子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老子看來,道是天地萬物的根源,是天地萬物的母親,天地之始。老子提出道是玄牝,是萬物之門,是萬物最初的根源。那么道究竟是什么的時候,老子認為道是可以說出來的東西,但卻不是一般那樣說出來的。道是可以命名的,但卻不是一般的命名。老子又說“道生一,一生二,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在這里,道生一是道立于一,二指的是陰陽二氣,三指的是陰陽兩氣活動而形成的和諧狀態。老子提出道是天地萬物所走過的路,道是天地萬物所展開的過程。那么老子的道是屬于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呢?老子的道是指一種方向,過程,規律,是指實實在在的萬物的根源,道存在的這個事實在老子的意識之前,從這個角度來說是唯物的。但是“道”這個概念是老子提出來的,老子的意識在道這個概念之前,也就是說意識決定物質,那么老子的道是屬于唯心主義范疇。那么老子的道是屬于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呢?我們無法肯定老子的道是屬于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因為它的界限是不明確的。
在傳統認為伊奧尼亞的米利都學派屬于樸素的唯物主義。米利都學派有三位代表人物:泰勒斯,阿納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泰勒斯主張世界的本源是水,阿那克西米尼認為世界的本源是氣,因此,他們都肯定物質在先,物質決定意識,所以他們可以劃分為唯物主義。阿納克西曼德認為世界本源是不定者或者無限者。首先他和泰勒斯一樣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物質的,因此可以把它看成是唯物主義的派別,是樸素唯物主義的代表。但是,他同時認為萬物的本源是一種沒有固定形態的原始物,也就是“無限者”。他認為這個無限者是不生不滅,無窮無盡,無邊無際的。所以這種不定者又是他主觀提出的,實際卻不存在。因此我們也可以把它劃分為唯心主義范疇。那么,我們究竟可以把他劃分為哪個范疇是無法確定的。
像老子的道和阿納克西曼德的無限者的概念,我們既可以把它劃分為唯物主義范疇,也可以把它劃分為唯心主義范疇。這就造成了哲學上的悖論或者走入二元論的困境。那么這種毫不明確的劃分等于說他們既不是唯物主義唯心主義。那么這樣劃分為唯心主義和唯心主義究竟有沒有意義呢?我認為簡單的劃分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是不夠全面的。很多問題是無法明確劃分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中間是有一種“混合主義”存在。“混合主義”可以看成一種無法被明確界定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范疇或者說是既可以歸于唯物主義又可以歸于唯心主義的范疇。傳統的哲學體系中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往往被認為是包含所有的問題范疇,但是事實是許多問題的無法界定對于傳統的哲學派別的劃分引起了質疑。我認為,無論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還是混合主義,實踐需要才是符合哲學派別劃分的基本準則。
作者單位:浙江師范大學
作者簡介:任義(1990-),男,安徽蕪湖人,浙江師范大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趙博(1992-),河南新鄉人,浙江師范大學。研究方向:社會工作。
論文摘要:恩格斯將哲學基本問題確定為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這一方面將物質與存在混為一談,同時沿著這一思路,無法確立完整的哲學體系。事實上,只有把客體與主體的關系問題確立為哲學基本問題,才能將整個哲學體系完整地建立起來。
我們的哲學教科書一直認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這一觀點是由恩格斯提出的。恩格斯說:“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我認為,恩格斯在這里將物質與存在的概念混為一談了。這是因為:首先,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只能解決思維或意識是不是存在的問題,而不能解決物質與存在的關系問題。然而,哲學既要研究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也要研究物質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可見,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并不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其次,哲學的基本問題也不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因為,哲學是唯物辯證法哲學。唯物論首先說的是物質與精神或思維的關系問題。所以說哲學的基本問題,也不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再次,恩格斯在哲學基本問題上發生錯誤的主要原因是將物質與存在混為一談。其實,物質與存在并不是同一概念,也沒有等同重合性。存在要比物質的概念寬泛的多,包括思維也是存在。物質是實存在,意識是虛存在。只有把意識和物質都看做是存在的,才能進一步研究它們之間的絕對相對問題和決定性作用與被決定性作用的關系問題。如果根本就不承認思維或意識的存在性,那就既不會存在絕對相對問題,也不會存在決定性作用與被決定性作用的關系問題。所以說,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并不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即使是我們“修正”一下,將存在換為物質,那么,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是不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呢?我看也有問題。因為,從宇宙自然的角度來看,質量和能量、空間和時間以及靜止和運動,這些范疇還既不涉及意識,也不涉及和意識相對應的“物質”概念,完全是從宇宙自然本身的角度來考察的。如果在考察宇宙自然時就以人劃線,以人定位,勢必陷入“唯我論”、“唯心論”的泥潭。再從辯證法的角度來看,對立統一律、否定肯定律以及量變質變律,這些規律之中對立統一律是基礎、前提、核心,說明對立與統一是辯證法哲學的基本問題。
因為,對立與統一規定著否定與肯定及量變與質變,由此,也說明了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并不是辯證法哲學的基本問題。再從主體的角度來看,經濟主體的基本問題是勞資關系問題,政治主體的基本問題是公民和國家的關系問題,或曰官民關系問題。再從歷史主體的角度來看,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是歷史主體的基本問題。很長時間以來,甚至直到現在,我們的哲學教科書仍將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看作是一對矛盾統一體,這是發生混亂最根本的原因。社會存在是與自然存在相對而言的,自然存在反映的是自然客體,而社會存在反映的則是社會主體。然而,社會意識則一方面是與自然意識相對而言的,另一方面又是與社會物質相對而言的。因為,社會意識包括經濟意識和政治意識,而社會物質包括經濟物質和政治物質。這樣,我們就可以發現,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并不是對應概念。二者只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以及被包含與包含的關系。把握這一點,是認識社會意識能動性的關鍵。因為,如果否認社會意識的存在性,否認社會意識屬于社會存在的范疇,就等于說意識是不存在的,那么,不存在的東西又哪里能有能動性呢?有人對與社會意識相對應的社會物質的概念提出質疑。其實,社會物質包括經濟物質和政治物質。經濟物質是容易理解的,一切資本,如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及其產品都是經濟物質。而政治物質則是指國家機關、軍事力量、法庭、監獄等等,這些難道不是政治物質嗎?
雖然在社會存在中也包括社會意識與社會物質的關系問題,甚至在社會經濟中,包括經濟意識和經濟物質的關系問題,而在社會政治中包括政治意識和政治物質的關系問題,但都不是基本問題。經濟意識和經濟物質的關系問題,不是社會經濟的基本問題,政治意識和政治物質的關系,不是社會政治的基本問題,同樣,社會意識和社會物質的關系問題,也不是社會歷史的基本問題。況且,將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作為哲學的基本問題,也無法說明哲學體系的科學性。哲學是自然觀和歷史觀的互補。自然觀反映的是客體存在,歷史觀反映的是主體存在。客體并不等于物質,因為,自然人意義上的意識,也是客體。同樣,主體,亦即社會也不等同于意識。社會物質,包括經濟物質如資本和政治物質,如監獄、法庭、軍隊等,也屬于主體范疇、社會范疇。由此,也說明了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并不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意識與物質的關系不是哲學的基本問題,那么,它在哲學中處于一種什么樣的地位呢?我認為,意識與物質的關系是哲學本體論的基本問題。哲學與本體論并不存在等同重合的關系,二者也不是同一概念。哲學與本體論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本體論當然是哲學,然而即不能反過來說哲學就是本體論。哲學包含本體論,本體論只是哲學的一部分內容。哲學不僅包括本體論,而且包括自然觀、辯證法、以及經濟觀、政治觀、歷史觀等內容。其中,自然觀是本體論的前提,它們與辯證法共同組成哲學客體的范疇。自然觀的基本問題是質量和能量的關系問題,這一點是由愛因斯坦的質能關系原理確立起來的。因為,空間和時間以及靜止和運動的關系,都是建立在質能關系的基礎上。這無論是在哲學上,還是在物理學上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情。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主要是解決了自然辯證法的基本問題,人們可以由質量和能量的關系入手,進一步認識空間和時間的關系以及靜止和運動的關系。遺憾的是,我們的哲學教科書還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原因在于馬克思在前,愛因斯坦在后,抱著“凡是論”態度的哲學家們,并未能將愛因斯坦的這一哲學與自然科學上的突破性發展成果接納入哲學的體系,還在一百多年前的哲學水平上徘徊和原地踏步,更談不上對愛因斯坦相對論思想的批判性發展。
建立在自然辯證法基礎上的是本體辯證法。本體論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因為,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直接制約著實踐和認識的關系問題。實踐是物質的,認識是意識的,客觀是物質的,主觀是意識的等等。
建立在自然辯證法和本體辯證法基礎上的是客體辯證法。辯證法的基本問題是對立和統一的關系問題,這一點理論界是明確的。現在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是對立和統一的關系、否定和肯定的關系以及量變和質變的關系。自然辯證法和本體辯證法以及以它們為前提的客體辯證法,共同構成哲學的客體,而和客體相對應的是主體。主體包括經濟主體、政治主體以及以它們為前提的歷史主體。主體經濟的基本問題是資本和勞動的關系問題,即勞資關系問題;而主體政治的基本問題是公民和國家的關系問題,即民主和法治的關系問題。建立在經濟主體和政治主體基礎上的歷史主體的基本問題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問題,由此,我們可以發現整個哲學實際上是如下一個體系:
通過上述哲學體系圖,我們就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哲學與本體論既不是等同重合關系,也不是同一概念。
二者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本體論只是哲學的一部分。既然如此,本體論的基本問題與哲學的基本問題,就不是一回事。本體論的基本問題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而哲學的基本問題則是客體和主體的關系問題。當然,哲學是一個多層次體系,然而每一個層次和每一對范疇的基本問題都必然反映客體和主體的關系問題。如自然辯證法的基本問題是質能關系問題,而在質能關系中,質量是客體,能量是主體。因為,質量具有可動性,而能量具有能動性。由此決定了空間具有客體性,時間具有主體性;靜止具有客體性,運動具有主體性。因為,空間是質量的存在形式,而時間是能量的存在形式;靜止是質量的本質特征,而運動是能量的本質特征。再從本體論來看,它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精神的關系問題,而物質具有客體性,精神具有主體性。由此決定了實踐具有客體性,認識具有主體性;客觀具有客體性而主觀具有主體性。因為實踐是物質的,而認識是精神的;客觀是物質的,主觀是精神的。再從辯證法來看,它的基本問題是對立和統一的關系問題,對立性是反映客體與客體的對立性以及主體與主體的對立性,而統一性則是反映客體和主體的統一性。由此說明了否定性反映的是客體與客體的否定性以及主體與主體的否定性,而肯定性則是反映客體和主體的肯定性。同樣,量變反映的是客體與客體的量變以及主體與主體的量變,而質變則是反映客體和主體的質變性。因為,否定和量變都是反映事物的對立性特征,而肯定與質變都是反映事物的統一性特征。再從社會經濟主體來看,它的基本問題是資本和勞動的關系問題,資本是客體,勞動是主體,因為資本具有可動性,而勞動具有能動性。由此決定了剩余資本具有客體性,而剩余勞動具有主體性;資本股份具有客體性,而勞動股份具有主體性。因為,剩余資本與資本股份都是資本的特征,而剩余勞動與勞動股份都是勞動的特征。再從政治主體來看,它的基本問題是官民關系問題,亦即公民和國家的關系問題,具體表現為民主和法治的關系問題。其中,公民是客體,國家是主體;民是客體,官是主體;民主是客體,法治是主體。“民可以載舟”,就說明了民的客體性,而官具有能動性,說明了官、國家、法治的主體性特征。由此決定了民權的客體性,政權的主體性。再從社會歷史主體來看,它的基本問題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問題,經濟是客體,政治是主體。由此決定了階層的客體性,政黨的主體性;人民的客體性,人才的主體性。
通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十分清楚地說明:其一,無論哲學有多少層次,每一個層次中的基本問題都是反映客體和主體的關系問題。其二,只有客體和主體的關系問題,才能將哲學的所有范疇從始至終貫徹到底。其三,這就更清楚地說明,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并不是哲學基本問題。一方面是由于存在既包括意識存在,也包括物質存在。思維與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二者既不存在對立關系,也不存在統一關系。再從物質和意識的關系來看,雖然物質是客體,意識是主體,但客體并不等同于物質,主體也不等同于意識。客體和主體的關系,要比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寬泛的多,深刻的多。只有客體和主體的關系問題,才能將哲學各個層次的所有范疇從始至終作為主線貫穿到底,而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則只能說明本體論的基本問題。超出本體論的范疇,如自然哲學、辯證法哲學和經濟哲學、政治哲學以及歷史哲學的基本問題,就都不是由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所能說明得了的。過去,正是由于哲學教科書沒有認識到哲學是客體哲學和主體哲學的互補。所以,一些哲學家便一再否定歷史觀的哲學屬性。其錯誤在于:首先,哲學既包括對認識對象,即自然的認識,也包括對認識者,即社會人自身的認識。如果只完成對宇宙自然的認識,而不完成對社會人自身的認識,就不是完整的哲學。其次,人類認識世界的目的在于為人類自身的存在而服務。如果連人類自身是怎樣存在的都弄不清楚,那么,對自然的認識就毫無意義,從而也就否定了哲學的價值。最后,從哲學本身來看,歷史觀正是哲學區別于一切西方舊哲學的具有決定意義的一部分,歷史觀的創立是整個哲學實現變革的樞紐和焦點。馬克思如果不創立社會歷史觀,就不可能完成哲學上的根本變革。
由上可見,無論從哪方面看,都說明歷史觀不可能不屬于哲學的范疇。還有一種觀點,雖然承認歷史觀屬于哲學的范疇,但認為只有客體哲學是哲學的基本內容,而歷史觀則屬于哲學在社會科學中的“推廣和應用”。這是斯大林的觀點。他說:“歷史唯物主義就是把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推廣去研究社會生活,把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應用于社會生活現象,應用于研究社會,應用于研究社會歷史。”這種觀點的要害在于把客體哲學和主體哲學看做是兩門學科,而不是看作哲學的不同組成部分,這就割裂了哲學本身的完整性。其實,列寧關于客體哲學和主體哲學是一塊整鋼的思想才是正確的。列寧說:“在這個由一整塊鋼鐵鑄成的哲學中,決不可去掉任何一個基本前提任何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常說既要堅持,又要發展。在哲學基本問題上,我們所要堅持的,正是由哲學為我們開辟出來的客體和主體相互補的這種完整領域。在這個問題上的任何倒退,都只能導致哲學本身的倒退。
在客體和主體的關系中,二者都是非決定性的。從主體的非決定性來看:首先,自然可以決定社會的存在。當自然還沒有進化到人類的時候,社會就是不存在的。同時,如果自然發生大的災變時,就有可能將人類大部或全部毀滅,瑪雅文化、希臘文化等的突然性毀滅,就很有可能是大自然的災變造成的。其次,自然可以決定社會的富裕程度。一切自然資源,都是大自然本身的分布所形成的,礦藏、物產、地勢等都可以造福一方,這都不是人的力量所能達到的。
關于主體的非決定性,是的基本原理。馬克思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所創造。”馬克思的論述,很明顯地說明了主體具有非決定性。這是因為大自然本身具有規律性,人類的社會活動如果不符合客觀規律,其目的就不能實現,甚至反過來對人類違反客觀規律的錯誤行為實施懲罰性報復。
當然,主體具有非決定性,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從問題的另一方面來看,客體也具有非決定性。馬克思就曾高度贊揚了作為社會存在的人在改造自然過程中的能動性作用。他說:“這個領域內的自由只是社會化了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進行這種物質變換。”所以說主體對于自然存在,也具有能動性作用。這是因為:
首先,量子力學的微觀物理實驗結果就證明了主體對客體的選擇、干擾也都起著能動作用。其次,主體是有目的的。所以,主體的一切社會活動,都相對于自然存在而言表現出了最大限度的自主性。人們極力擺脫自然對人類的威脅,能動地去實現自己的目的,這是客體具有非決定性的主要根源。再次,人對自然具有自覺的改造能力,當然,人類首先是對自然的適應性,這是與人之外的其他生物所共通的。然而,人類不僅可以適應自然,而且可以對自然條件進行選擇,并進而達到改造自然的程度。如果沒有這一點,那么,也許至今地球上仍只有類人猿,而沒有人類。當今的地球,已經很難找到沒有人化的痕跡,這都說明了客體具有非決定性。
既然主體和客體都具有非決定性,那么,二者的決定性又表現在哪里呢?我認為,主體的非決定性和客體的非決定性的互補,才能成為二者的決定性。對于這一點人類的認識是有一個歷史過程的。在古代,由于人類的生產力水平低下,一切都屈服于大自然,所以,主體實際上是客體的奴隸。人們相信神的力量,實際上就是在客體面前無能為力的表現。只看到主體的非決定性,而看不到客體的非決定性,這是唯心論存在的根源之所在。到了近代,隨著機械工業的發展,人們又認為主體是客體的主人,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改造自然。只看到客體的非決定性,而看不到主體的非決定性。這是唯物論存在的根源之所在。結果,造成了環境污染,生態危機。直到今天,人們才逐步認識到主體和客體的關系是一種互補關系。沒有客體,主體也無法存在。所以,人們的一切行為既要考慮到主觀目的,也要考慮到客觀規律,只有使二者相協調、相互補,才能使主體和客體共同存在。所以說,主客體非決定性的互補才是決定性的。
物質文化有工具、器皿、服飾、建筑物、水壩、公園等。物質文化與社會經濟活動的組織方式直接相關,借助經濟、社會、金融和市場的基礎設施顯示出來。經濟的基礎設施包括交通、能源和通信系統。社會基礎設施是指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等。
物質文化,不是所有物質形態的單純存在或組合,自然狀態下存在的物質,不屬于物質文化的范疇。物質文化,是人類發明創造的技術和物質產品的顯示存在和組合,不同物質文化狀況反映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以及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水平。物質文化不單指“物質”,更重要的是強調一種文化或文明狀態。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泥石流災害 溯源分析 治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 P642.23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5)-7-386-2
災害路段之中的泥石流,通常由原初的偏急水流,變成稀釋特性的泥石流。泥石流特有的溯源成因,包含復雜態勢下的地質構造、地貌特有的偏深溝谷、強烈地震等。除此以外,高強度特性的降雨、區域之中的融雪等,也會發育出這樣的泥石流。泥石流治理,可采納護岸框架、抗沖擊特性的結構、建構攔渣壩,以便縮減原有的沖擊強度。建構大規模范疇內的泥石流治理,凸顯最佳的治理成效。
1泥石流的根本誘因
泥石流特有的災害,帶有隱蔽特性及突發的特性。然而,這種突發態勢下的自然災害,也潛藏著深層級的本源成因。泥石流形成依循的必備要件,包含區段固有的陡峭地形、構造發育狀態、季節時段的匯水面積、固態特性的松散物體。地震能促動它的發育,此外人為的、不適宜的活動,也會誘發災害。突發特性的極端降雨,能誘發規模偏大的泥石流。
1.1區域地形特性
山地固有的陡峭地形,為泥石流匯聚、泥石流的拓展,提供了勢能。密集態勢下的支渠、陡峭狀態之下的坡地山體,都能在偏短時段內,快速匯集水分。坡面攜帶著的水流、支溝以內的泥石流,匯集足夠能量,就會累積在固有的主溝道之中。泥石流夾帶著偏多的、松散特性的沖刷物質。這種情形之下,主溝道銜接的岸坡,在快速沖蝕之下,就會迅速下切。
例如:某山區特有的區段,包含42°這樣的偏陡坡體。夏季雨季時,泥石流匯聚過來的規模遞增,快速提升原有的峰值。溝口地段之內,開闊態勢的扇形地勢,能為累積著的泥石流,提供宣泄條件。這種狀態下,就累積了規模偏大的泥石流并沖出溝外。
1.2地質構架特性
區段固有的地質構造,若潛藏著強烈活動,則區域以內的斷層發育,就會很頻繁。新添加的構造,在區域以內發育,促動了地質災害。泥石流特有的進展規模,密切關聯區域架構之中的構造控制。
例如:某區域斷層兩側特有的寬度布設著碎裂的巖層。區域裂痕發育,巖層表征的產狀很亂,顯示出偏重態勢下的風化剝蝕。此外,松散物質累積、斷層周邊方位的滑坡嚴重、雨季時段的滑坡崩塌,也會帶來這一地段的泥石流。這種情形下,布設了格柵壩體,以便阻擋滑落下來的碎石等,減緩沖擊速率。
1.3偏強地震誘發
地震特有的形式,是新構造運動,顯示出強烈傾向。地震損毀了巖體固有的框架屬性、縮減了坡體穩定。這種狀態下,區域固有的山體松動,巖層通常碎裂,增添很多裂隙。崩塌及滑坡,危害巖體穩定。巖體增添了原有的活動傾向,累積著的巨石、其他特性的松散物體,就會不斷沖擊。地震誘發出來的泥石流,帶來大規模態勢下的傷亡損失,加劇地質災難。
1.4固態物質補給
固態特性的松散物體,是泥石流必備來源。松散物體特有的補給條件、儲備著的總量多少,關涉泥石流屬性、測定的災害規模。例如:某溝壑之中,物源條件足夠;流域范疇之中的松散物質,逐漸向著大規模特性的泥石流予以轉變。固態特性的松散物質,包含岸坡殘存著的累積物體、溝道堆積著的物體、危險態勢下的巖體、崩塌滑坡。常見補給方式,包含主體溝渠、支路溝渠這樣的補給。若遇到偏強態勢的降水,則泥石流攜帶出來的松散物質,就累積成災害。
2治理必備思路
2.1強化區域排導
有序整合攔截及排導,穩定區域地形,縮減區域勢能。易發泥石流特有的區段,降水比值偏大,累積著偏多的松散物體。某些這類區段,甚至遍布巨石。單獨建構攔擋庫,則庫存固有的容量有限;單獨采納排導,也很難管控總體流量,并縮減輸沙量。這種狀態下,可以建構格柵壩體,以便攔截碎石,阻止住接續的泥石流。采納重力壩,穩固溝渠岸坡,縮減區域范疇之中的勢能。設定排導特性的堤壩,以便阻止淤泥,并防控堵塞。有序整合三者,強化平日的排導,縮減泥水流速,攔截了泥石流。
2.2考量獨特環境
某區域以內的地域環境,顯示出獨特性:經過多次整治,但設定好的標準偏低,沒能抵擋住規模偏大的這類災害。漿砌石擋特有的墻體,與區域范疇的地形沒能契合,不適宜阻擋住泥石流。因此,布設攔截壩之前,應周密考量這一區域獨有的地貌狀態,按照最大范疇的災害記載,來擬定精準特性的設防指標。采納鋼混結構,保障壩體穩固,有序抵擋沖擊。
例如:某山區為防控泥石流,建構了漿砌石擋特有的壩體。夏季時段中,山洪常會爆發。為此把原有的這類壩體,變為復式斷面。平日里,排導堤帶有景觀效應,可被設定成休閑場所;泥石流發生時,它可被當成階梯層級的防控體系,顯示減災性能。斷面固有的兩側,可修造道路。排導堤壩可添加緩沖特性的區段,培植草木植被。
2.3有序規劃排導
山區區域之中,可用的地塊緊缺。但這樣的區段,又是泥石流特有的易發地段。依循因地制宜這一總體指引,妥善規劃并建構排導。擬定的排導堤壩,可被設定成復式斷面。擬定好的預防途徑,包含細分特有的危害層級、在城區之內審慎規劃。隨時監測天氣,及時采納預警。在最大范疇內,消減泥石流附帶著的威脅。在這之中,監控預警特有的途徑,應被側重選取。
3細化的防治途徑
3.1建構格柵壩體
格柵壩特有的性能,是攔截蓄積著的泥石流。溝道之中的顆粒物體、累積著的巨石、漂浮狀態之下的其他礫石,在遇到壩體以后,就會減緩流速。這樣做,縮減了下游范疇的重力沖擊,防止大壩損毀,也縮減了崩塌滑坡。格柵壩特有的布設范圍,包含主壩體這樣的上游、易發滑坡地段、易發崩塌地段、漂浮巨石累積的區段。
3.2布置攔擋壩體
某特大泥石流,沖蝕了溝道固有的下側,帶來大規模范疇的沖出物體,以致造成災害。攔擋壩特有的價值,是通過建構大壩,來穩固這樣的岸坡,提升區域溝床。這樣做,能防止溝床下切,保護坡腳不致被沖蝕,縮減泥沙特有的沖出總量。與此同時,壩體也縮減了排導堤壩固有的承載壓力。攔擋壩特有的布置規則,是建構在庫容偏大、松散物體累積著的區域,或者支溝出口。
3.3采納監控預警
氣候監控預警,是針對觸發特性的降雨因素,予以隨時查驗。辨識泥石流固有的特性,包含某一時點的泥石流方位。依托綜合手段,搭配著設定好的防治工程,有序縮減風險。采納視頻監測、常用的次聲監測。查驗變形檢測、壩體特有的應變檢測、土體壓力辨識及測控。
例如:采納高科技特性的檢測手段,在易發災害范疇之內,架設不間斷特性的監控設備。
4結語
泥石流發育關涉的地貌成因,包含碎裂特性的巖體、冰凍特性的風化物體、重力累積態勢下的沉積物、差異偏大的固有地貌。除此以外,強度偏高的區段降水、冰雪消融附帶的水,都是誘發動因。地震劣化了固有的物源穩定,助推了泥石流形成。辨識了溯源要素,才能采納實效特性的治理手段,獲取顯著成效。
參考文獻
[1]陳洪凱,唐紅梅,鮮學福等. 川藏公路四川段泥石流災害研究與治理[J]. 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09(02):126-132.
[2]張軍,陳寧生,詹文安. 云南省尋甸縣金源老干溝泥石流災害與治理[J]. 山地學報,2010(03):207-211.
[3]趙健. 長江上游滑坡泥石流災害及其預警與治理[J].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14(S1):411-413.
[4]鮑文. 山區旅游業發展與泥石流災害治理[J]. 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08(03):13-15.
關鍵詞: 隱喻 原型范疇 認知
一、引言
轉喻,作為語言修辭的一種方式,指的是某一事物基于時間、空間、邏輯等方面的相關、相鄰性而從另一事物中獲得意義的行為,其特征是密切相關的事物在推理過程中從本來事物轉換到另一種事物。在語言學研究中,相對于隱喻研究,轉喻研究一直處于相對次要的位置。實際上,作為人類的一種思維方式,轉喻更具本源性,在很多情況下,轉喻是隱喻映射的基礎。在原型范疇理論框架下探討轉喻的生成機制及其分類,有利于加深語言認知語義研究。
二、原型范疇理論
原型范疇理論是在批判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經典范疇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經典范疇理論的主要觀點為:一個范疇首先要建立在一系列所謂的充要條件的基礎之上;一個范疇有明確的邊界;范疇特征是一分為二的;范疇里所有的成員都具備相同的范疇特征。這種抽象的二分法方式很難解釋詞語的多義性。
認知語言學家對一些基本的概念進行了實證研究,發現“原型”在范疇化中的關鍵作用,從而建立了現代范疇理論——原型理論。“原型”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Rosch和她的同事們提出的,其后經過一些語言學家和哲學家的補充,其理論日趨成熟。其主要觀點為:一個范疇中有一些中心的或典型的成員,也有是不那么典型的、邊緣性的成員,“原型”指的就是范疇內的最佳成員或典型代表。一個范疇的邊界是可變的、模糊的、不明確的。其特點表現為:1)同一范疇的成員不是由共同特性決定的;2)同一范疇內的成員呈現出家族相似性,不同成員的家族相似性程度大小是不同的;3)具有更多的家族相似性的成員是典型成員,其他成員為非典型成員,并非所有成員都具有同樣的代表性[6]。
原型理論有兩個基本要素:原型和范疇。人類一般從兩個基本層面去認識世界,第一個是基本范疇,人從中間層面開始,向更高或更低層面認識世界;第二個是從具體事物的原型向外擴展到范疇邊緣成員甚至是更抽象的事物和概念[9]。基本范疇和原型緊密結合,基本范疇是典型的原型范疇,原型在基本范疇層次得到最好的體現。
三、轉喻的本質及認知原則
轉喻的定義最早出現在《修辭和解釋》一書中:“轉喻是一種修辭格,它從鄰近和聯系緊密的事物中獲得語言形式,通過這一語言形式我們能理解不被該詞語命名的事物。”從這一定義可以看出,對轉喻的傳統解釋是基于“鄰近”(contiguity)的概念。但大部分的轉喻研究都集中關于Jakoboson的橫向軸和縱向軸的雙軸理論。隨著認知科學和實驗心理學研究的深入,人們對轉喻本質的認識更加傾向于概念聯系的觀點,這一觀點對以后的轉喻研究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認知語言學認為轉喻不僅是一種修辭,也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人們認知客觀世界的重要手段。
在認知語言學中,Lakoff(1987)指出轉喻是“理想認識模型”(ICM)的一種形式,構建了轉喻認知模型[2]。ICM是一個有組織的概念結構認識域。轉喻是在一個認知域中的概念映現(conceptual mapping),這一映現包括的“替代”(stand-for)關系主要是指稱。
Langacker(1993)認為,轉喻是一個參照點現象(reference point phenomenon),即人們通過一個實體建立起與另一個實體的聯系。Alac和Coulson(2004)指出,不同的轉喻由相對凸顯的認知原則提供理據,中心的和高度凸顯的事物作為認知參照點喚起其他不那么凸顯的事物。參照點是語篇中凸顯的成分,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個語境。在這一語境中,一個正在進行概念化的人與語篇中其他不那么凸顯的成分建立了聯系[8]。
Lakoff和Langacker分別強調了轉喻的兩個不同側面,但是都闡釋了轉喻的本質,即用凸顯、重要、易感知、易辨認的部分代替整體或整體的其他部分。轉喻之所以被理解是因為凸顯的轉體能激活轉喻目標,或提供了了解該目標的心理通道。
綜合分析各種關于轉喻本質的論述和觀點,可知轉喻的認知原則為鄰近性原則、相對凸顯原則、可及性原則。鄰近性是大多數轉喻定義中最核心的概念。在認知上,距離相近的事物容易被視為一個單位,因此,在同一認知域的兩個事物常屬于同一或相似范疇,兩者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系;轉喻的凸顯性是指人的認知常常更加容易注意到事物中最突出的、最容易理解的屬性,即相對凸顯的屬性;可及性是指說話者會在所說的話語中使用表示不同屬性的可及性的指為詞語,而聽眾解讀該指為關系的重要過程就是要構建起間接語境。
四、原型結構范疇角度的轉喻分析
Peirsman和Geeraerts認為轉喻是一個具有原型結構的范疇(a prototypically structured category),概念鄰近關系是對其進行分類的重要變量。在這個范疇中,部分-整體鄰近性是范疇的核心或原型。轉喻依據接觸力度(strength of contact)、有界性(boundendness)和認知域(domain)三個層面向外拓展,形成轉喻范疇。接觸力度由部分—整體的包容關系到物理接觸再到沒有接觸的靠近,有界性由部分-整體拓展到無界的整體和部分,認知域從空間到時間再到時間認知域拓展。Peirsman和Geeraerts詳細梳理了各種轉喻類型之間的關系,從原型結構范疇角度對轉喻進行了分析研究。
1.空間和物質域中的轉喻
Peirsman和Geeraerts假設原型的空間鄰近性關系由部分和整體性構成。接觸力度和有界性建構了空間和物質轉喻的分類。接觸力度使我們在包容、接觸和鄰近的方向上拓展原型的核心,有界性可以使我們把有界的客體概念化為無界客體的一部分[5]。Peirsman和Geeraerts(2006)將接觸力度與有界性結合起來,得出空間與物質轉喻以原型為基礎的分類:部分—整體、包容、接觸、鄰近。
鄰近性是轉喻定義的核心,概念鄰近性中的空間和物質鄰近性是原型的核心。許多轉喻模式都以空間和物質鄰近性為基礎。
(1)Tony Blair is the Prime Minister of England.
(2)George Bush is the president of America.
(3)There is cat all over the road.
(4)glass代表“眼鏡”,iron代表“熨斗”。
例(1)中,英格蘭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句中被用以指整個聯合王國,屬于部分—整體的轉喻類型。而在例(2)中,美洲的國家不僅有美國,還有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在此它用來指稱美國,是屬于整體-部分轉喻類型。例(3)是客體代替物質,例(4)是物質代客體。
2.時間域中的轉喻
時間的概念化和空間的概念化是密不可分的。Lakoff和Johnson(1980)指出,時間是通過空間隱喻來概念化的。Perisman和Geeraerts指出,空間認知域中發現的鄰近性在時間認知域中則以隱喻的形式體現出來,鄰近性的空間類型與時間類型是相互對應的。
(5)9-11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例(5)中,時間9-11表示發生在當時的時間,具體指發生在美國的恐怖襲擊事件。
3.行為、事件和過程域中的轉喻
行為、事件和過程中的鄰近性與時間域和空間域的參與成分結合起來:一方面鄰近性包括了行為/事件/過程的時間實體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又包括了其中大部分的空間參與者。
行為/事件/過程與參與者(action/event/process & participant)轉喻是部分與整體關系沿著“接觸力度”向包容方向的拓展。這一轉喻中,容器不是時空實體,而是行為/事件/過程,參與者是內容。這一轉喻模式最典型的參與者是施事,積極的參與者可以轉喻地指稱其實施的行為;反之亦然。例如在行為/事件/過程代施事中,“教授”原只是指教授的行為、事件、過程,后來轉為指稱這一行為/事件/過程的施事,即具有“教授”這一指稱的人。由于行為可以有一組參與者,因此行為/事件/過程與參與者轉喻具有較強的能產性:施動者代行為,如“編輯”、“看守”、“調度”、“警衛”等;受事者代行為,如“擺設”、“穿戴”和“負擔”等;與事代行為,如“同學”、“同謀”和“相好”等;工具代行為,如“補貼”、“救濟”、“開頭”“綁腿”等[8]。
五、結語
轉喻是一種修辭方式,也是一種認知方式。作為人類思維的一種重要方式,轉喻化過程是人類語言活動中的重要環節。語言中所體現的轉喻模式有著內在和自然的聯系,是一個內部連貫的范疇。在原型范疇理論框架下對轉喻進行探索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轉喻的本質、生成機制及其功能,以進一步剖析語言中的轉喻現象。
參考文獻:
[1]Alac,M.& Coulson,S.The man,the key,or the car:Who or what is parked out back?Cognitive Online,2004.
[2]Langacker,R.W.Concept,Image 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Mouton de Gruyte,1991.
[3]Lakoff,G.The Invariance Hypothesis:Is abstract reason based on image-schemas?Cognitive Linguisitcs,1990.
[4]Panther,K.-U.&Thornburg L.,L.&Barcelona,A.Metonymy and Metaphor in Grammar.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9.
[5]Peirsman&Geeraerts Metonymy as a Prototypical Category[J].Cognitive Linguistics,2006.
[6]Taylor John.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s Theor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7]Ungerer,F&Schmid,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8]張輝,盧衛中.認知轉喻.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
關鍵詞:界限性;內部構成;可數性;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認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5-0137-02
奧拓?葉斯帕森(Otto Jesperson)(1909)率先在他的語法著作中提出物質名詞和可數名詞的區別概念。隨著認知語言學的發展,認知語言學開始研究語言與認知方式、概念結構、語義系統、人類知識、文化規約方之間的密切關系,解釋語言事實背后的認知規律。
在分析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時,首先要清楚名詞的分類問題。傳統語法中,Quirk將名詞分為普通名詞和專有名詞,普通名詞又可再分為個體名詞、集體名詞、物質名詞和抽象名詞。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可數名詞可以用數字來計算,包括個體名詞和集體名詞,而不可數名詞不可以用數字來計算,包括物質名詞和抽象名詞。
將名詞根據可數性分為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是英語中基本的分類方法。然而名詞的可數性和不可數性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變的。在某一意義情況下名詞是可數名詞,而在另一意義情況名詞就是不可數名詞。所以,在英語中沒有純粹的可數名詞和純粹的不可數名詞,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因此,在實際的語言教學中,對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的劃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試圖在認知語法視角下從三個方面對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進行了區分,分別為:1.界限性;2.內部構成;3.可數性。
一、界限性
Langacker (1987:18- 19,25- 31)從認知語法的角度出發,在論述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時用到了界性(bounding)一詞,認為事物占據一定的空間,在空間上有“有界”和“無界”之分。可數名詞凸現的區域是有界的,要得到更多有界實體的標本,只能靠復制同一范疇,所以,可數名詞有復數形式。事物如自行車等有清楚的、可被感知的外在輪廓,所以事物就以離散的、單獨個體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事物充當的是物體而非物質,通常我們需要通過最大視覺框架理論把事物看成是一個整體。在觀察一場景時,可以選擇從較遠距離或較近距離的位置來觀察。從較遠距離觀察就是最大視覺框架,從較近距離觀察就是受限的視覺框架。例如,我們在飛機上觀察從哈爾濱駛向北京的火車,我們可以看到兩座城市的起點終點和周圍的風景,這就是最大視覺框架。相反,如果坐在火車上就只能看到一部分火車行駛路徑,這就是受限的視覺框架。通過最大視覺框架,我們就可以辨別物體的界限,可被感知的外在輪廓。界限性這一標準是物體的主要特點,并且以可數名詞的形式表示,如汽車、自行車。
物質和物體正相反,如水、牛奶。物質沒有固定的界限,物質是連續的而不是離散的個體。當我們下班回到家中發現浴室中漏水時,水就是物質名詞。因為水是無界的、無形狀的物質。通過受限的視覺框架,我們看到的是無界的物質。如果在下雨天,路面有時會有水坑,水坑是有界限的,這時水就是物體,但是以水坑的形式出現。所以,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某些情況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二、內部構成
事物根據其內部構成可以區分為物體和物質。如果事物的內部組成部分是異質的,這時事物就被看成是物體,并以可數名詞的形式呈現。自行車由不同的部分組成,這些不同的部分構成了自行車這個整體。如果在騎自行車的過程中所有有用的部分都被拿走了,那么自行車的結構就被破壞了,車也就不能騎了,剩下的部分也就不是自行車了,而是自行車的殘骸而只能被稱為是輪胎、車座等,卻再也不是自行車了,也就失去了自行車原有的功能。由于物體的內部構成是異質的,所以各個組成部分是不同的,取出物體的一組成部分,那么物體的內部構成就被破壞了,也就不再是物體,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
如果事物的內部組成部分是同質的,也就是內部一致性,因為它幾乎沒有內部組成結構,這時事物就被看成是物質,并以物質名詞的形式呈現。這同樣適用于水、灰塵和碎片等。從物理或化學的角度來看,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肉眼是看不到離散的,分離的分子的,即使我們能看到,也和我們不相關。物質的一部分是由相同的物質組成的。例如水或者是灰塵可以被擴大、縮小或者是相分離。與物體不同的是,物質在被擴大、縮小或者是相分離的情況下,其內部構成并沒有被破壞。例如水或者是灰塵被擴大、縮小或者是相分離,無論是被擴大、縮小和相分離的部分還是剩下的部分,都還是水或灰塵。所以物質而不是物體,是可以被分成不同的部分的,如一滴水。由于物質的內部構成是同質的,所以各個部分是相同的,取出物質的一部分,物質的內部構成 沒有被破壞,無論是取出的那一部分還是剩下的部分都是物質。
三、可數性
物體,如果其外觀相似或是其功能相同就可以被歸為同一類并且可數。例如,圣經、英漢詞典和莎士比亞故事集有相同的功能:它們都可以供讀者閱讀。這樣,它們就可以被歸為書這一范疇,而書是可以被計數的,如5本書。然而,我們不能把完全不同的物體歸為同一類,也就是不能把電腦、汽車和云朵歸為同一個范疇。可數性就是可以把外觀相似或其功能相同的不同物體歸為同一范疇,所以這些物體可以被復制或是被計數也就是具有可數性,是可數名詞。如果只有1個物體,例如1棵樹,因為數量單位是1,所以被描述成是單體的。如果是6棵樹或是森林及由許多棵樹組成,它們就被描述成是多體的。
正如上面我們討論的,大多數物質都不是以個體的形式出現,如果被分離,也是分成同一種類的,物質的內部構成也沒有被破壞,因為物質是同質的,而物體是異質的,雖然可以被分為不同的部分,但是物體的內部構成已經被破壞,也不再是原來的物體。例如,水即使被分為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的內部組成還是相同的,都是由同一物質組成的。
通過以上的三個標準:界限性、內部構成和可數性,我們可以把物質和物體相區別開來。
界限性、內部構成和可數性這三個標準可以為我們對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進行區分,但同時也應注意,在不同的語境中,名詞的可數性是變化的。在語言學習中,具體語境具體分析來判斷名詞的可數性,這樣才會對語言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參考文獻:
[1] Alan,K.Nouns and Countability [J].Language,1980.
[2] Gunter Radden&Rene Driven.Cognitive English Grammar.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
[3] Langacker,R.W.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Vol.1.Stanford,California: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4] 李冀宏,楊玉娟.認知域與名詞的可數性[J].外語教學,2008,(4).
[5] 曲英梅,楊忠.英語名詞數范疇的認知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2009,(5).
[關鍵詞] 本原;原因;亞里士多德
[基金項目] 安康學院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項目:哲學思維方式研究(AYQDRW201132)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 G20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12-307-2
“本原”范疇是古希臘哲學第一個重要的哲學范疇,由米利都學派的阿那克西曼德首先提出,可惜的是這些早期哲學家的著作已經失傳。我們只能從后人著作中記載的一些片段來了解早期哲學家的思想,但是后人在記錄這些哲學家的思想時往往會添加自己的理解。“本原”范疇的涵義就是這樣,系統說明這個范疇涵義的是亞里士多德,但是他的理解已經超出了這個范疇在早期哲學家那里的原初涵義。那么,“本原”范疇的原初涵義是什么?本文對亞里士多德的說明進行辨析,再結合米利都學派三位哲學家的思想來說明“本原”范疇的原初涵義,最后討論“本原”范疇向“原因”范疇的發展。
一、亞里士多德對“本原”涵義的解釋
亞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學》第五卷第一章解釋了“本原”的涵義。他說:“‘原’的命意:(一)事物之從所發始,如一條線或一條路,無論從那端看,都得有一起點。(二)是事物之從所開頭,如我們學習,并不必須從第一章學起,有時就從最好入手的一節學起。(三)是事物內在的基本部分,如船先有船梁,屋先有基礎,而有些動物有心,有些有腦,另有些則另有性質相似于心或腦的部分。(四)不是內在的部分,而是事物最初的生成以及所從動變的來源,如小孩出于父母;打架由于吵嘴。(五)是事物動變的緣由,動變的事物由他的意旨從而發生動變,如城市政府,寡頭政體,王制以及暴君都叫做‘原’。技藝依然,尤其明顯的是大匠師的精于設計者。(六)是事物所由明示其初義的,如假設是實證的起點。這樣,所謂‘原’就是事物的所由成,或所從來,或所由以說明的第一點;這些,有的是內含于事物之中,亦有的在于事物之外;所以‘原’是一事物的本性,如此也是一事物之元素,以及思想與意旨,與怎是和極因――因為善與美正是許多事物所由以認識并由以動變的本原”。
亞里士多德認為“本原”有六個方面的涵義,現在我們來具體分析這六個方面。1.指的是事物的起點,開端。2.有兩方面的涵義:一方面指開頭、起點,另一方面指目的,即從最好入手的一節學起。3.指的是構成事物的質料,即船梁、房屋的基礎、動物的心和腦。4.指的是事物產生和動變的來源,即動力。5.也指動變的緣由,即動力,與第(四)方面的區別在于是第(四)方面是就客觀物質來講的,而這部分是從社會政治方面來說的。5.指的是事物的本質,事物的本性是認識的起點,只有認識了事物的本質才能認識事物。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這六個方面的共同點都包含有開始、起源這樣的意思。無論是事物的存在和產生,以及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說明都有一個起點和出發點。這就是“本原”的原初涵義。但是亞里士多德在分析“本原”的涵義時超出了其原初的涵義,按照自己的“四因”說來理解的。用“原因”范疇代替了“本原”范疇,“原因”范疇的涵義已經超過了“本原”的涵義。接下來我們來探討古希臘第一個哲學派別米利都學派關于“本原”的原初涵義。
二、米利都學派三位哲學家思想中“本原”的原初涵義
泰勒斯關于“本原”的思想包含兩方面的內容:1.“水本原”說,“初期哲學家大都認為萬物唯一的原理就在物質本性。萬物始所從來,與其終所從入者……這類學說的創始者泰勒斯說‘水為萬物之源’”。即萬物來自于水,最后又復歸于水,世界的開端是水,終點也是水,世界由水支撐著。2.靈魂學說,水轉化為萬物,萬物最后又復歸于水,這是由什么力量來推動的,泰勒斯認為是由靈魂推動的,艾修斯在《名言錄》中說:“神是宇宙的心靈或理智,萬物都是有生命的并且充滿了各種精靈,這種神圣的力量貫穿宇宙并使它運動”。泰勒斯需要解釋水運動的動力,但是由于時代的局限,它只能用精神性的靈魂來說明運動的原因。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泰勒斯“本原”涵義主要是指構成萬物的起點和終點都是水這種質料,而且猜測到了本原運動的原因。
阿那克西曼德提出了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無定形”。如何理解“無定形”呢?其與泰勒斯的“水本原”說是什么關系呢?阿那克西曼德的“無定形”不是一種實體,而是一種屬性,是用來說明水的特性的。說明水是沒有邊緣的、無定形的,是活動變化的。在這里阿那克西曼德看到了萬物是變化的,那么作為世界的本原就不能是固定不變的物體。水是流動的、“無定形”的,這樣才能成為構成萬物的本原。同時他也看到了作為萬物本原的水是能夠自己運動的。阿那克西曼德認為構成本原的水是“無定形”的,內部包含著對立的力量,是自己運動的。
阿那克西曼尼提出了“氣本原”說,首先氣是一種和水一樣的確定的物質實體,但是他對本原的性質的理解上更進一步,認為本原在大小上是無定的,在性質上又是確定的。由于氣與當時流行的“靈魂”觀念聯系更緊密,所以比用水作為本原更合理更易于為人們所接受;其次他看到了氣有冷熱兩種性質,以及與之對應的有濃聚和稀疏兩種運動,氣稀疏為火,濃聚則依次為云、水、土和石。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原”的原初涵義主要是指:“它是萬物的開始和起點,萬物都由它產生出來”,相當于亞里士多德所說的“質料”。另外這三位哲學家也猜測到了本原的運動,但是對物質運動的動力問題沒有做出明確的表達,還受當時傳統的神話世界觀的靈魂理論的影響。顯然上文亞里士多德對“本原”涵義的說明遠遠超出了其原初的涵義。在他這里“本原”范疇已經發展為“原因”范疇,后者包含著前者,但是其涵義已經超過了前者,變得更為復雜,接下來探討“本原”范疇向“原因”的發展。
三、“本原”范疇向“原因”范疇的發展
從上文可以看出米利都學派是從唯物主義立場上來理解本原范疇的,其原初涵義是指萬物由以開始的始基、起點,當然他們也猜測到了本原的動力問題,但是沒有明確表達出這個思想,還受當時的神話世界觀的影響,認為是靈魂推動物質運動的。在米利都學派之后,“本原”范疇的涵義有了很大的發展,直到亞里士多德形成了完整的“原因”范疇。
米利都學派用某種具體的物質形態來解釋整個世界,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首先,“一”如何能轉化成“多”?特別是“水”、“氣”如何轉化成自己的對立物?其次,本原本身是運動的,其動力的是什么?這兩個問題困擾著米利都學派的哲學家,給其理論提出了挑戰。而畢達哥拉斯用“數”作為世界的本原,“數是萬物的本質,宇宙的組織在其規定中通常是數及其關系的和諧的體系”。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由數造成的。畢達哥拉斯學派首次提出數的觀念,以數作為本原,在抽象思維程度上較米利多學派前進了一大步。“數”的概念已經抽掉了千差萬別事物的具體的質,注重事物的量。這就比“水”、“氣”之類更能說明萬物的本質。而且“數”具有事物的“形式”因素,這后來啟發了柏拉圖的理念論。但是用“數”作為世界依然沒有解決本原的動力問題。
赫拉克利特提出了“火本原”說和“邏各斯”思想,綜合了米利都學派和畢達哥拉斯的優點。整個世界“過去、現在、未來永遠是一團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燒,在一定的分寸上熄滅”。“火本原”說保留了米利都學派的唯物主義,可貴的是他找到了“火”運動的動力,運動是火的燃燒和熄滅,火與萬物之間的循環轉化就是火的運動,火轉化成萬物是火的消耗和熄滅,萬物轉化成火是火的充裕和燃燒。而且赫拉克利特看到了火的運動史符合自身本性的運動,是受一定原則的支配。這種原則就是“邏各斯”,是不可感的抽象原則,需要思維去把握,也是不變的。找到了變化世界中不變的“形式”。赫拉克利特把運動思想發揮到了極致,但是運動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還是沒有搞清楚。明確提出世界運動的動力問題的是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薩哥拉,前者提出了“愛”和“憎”是運動的原因,后者提出了“奴斯”說。恩培多克勒認為“愛”使幾種元素結合,形成萬物,“憎”使各種元素分離開來,萬物分解,“這經常的變遷從不停息:在一個時候一切在‘愛’中結合為一體,在另一個時候,每件事物又在沖突著的‘憎’中分崩離析”。阿那克薩哥拉認為宇宙本是原始的混合體,由于“奴斯”的作用,才使原始的混合體發生旋轉,從而就是一切事物被分開,“對于一切具有靈魂的東西,不管大的或小的,它都有支配力。而且心也有力量支配整個渦旋運動,所以它是旋轉的推動者” 。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薩哥拉明確提出了事物運動的動力問題,被亞里士多德所完善。
接著,愛利亞學派提出了“存在”論,并對存在范疇作了各種邏輯規定:首先,存在是永恒的,即過去、現在、未來都永遠存在;其次,這種永恒的存在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終結;再次,這種無限的存在也就是惟一的存在;最后,這種永恒、無限、惟一的存在是不變的。雖然愛利亞派的“存在”論是唯心主義的,但是卻是更高的抽象思維形式,促使人們一與多,運動與靜止等哲學問題。同時愛利亞派的思辨達到了早期自然哲學的最高水平。使后來的哲學家開始探索哲學發展新的途徑,這就是蘇格拉底的哲學轉向。
蘇格拉底把哲學從天上拉回人間,他認為哲學不能單純研究自然,更應該知道有用處的人事問題。他認為人的心靈內部已經包含著一些與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則,通過審視人自身的心靈途徑來研究自然和發現事物的真理。那么這個內在于心靈的原則是什么呢?就是人的理性靈魂,理性是人的靈魂的本質。這種理性靈魂也就是人心中的神,神是按理性行事,是有目的的。他從人的有目的的理性活動中推引出世界萬物都是由神按宇宙理性為了某種目的設計和創造出來的。神創造了人,神為了某種有用的目的又創造了人體的各個部分,創造眼睛使人能看,創造耳朵使人能聽,創造鼻子使人能聞。神賦予人的理性靈魂使人能了解安排了安排萬物秩序的神的存在。宇宙萬物都合乎一定的目的,因此尋求事物的原因實際上應是尋求事物的目的。蘇格拉底的目的論思想為柏拉圖所發揮,被亞里士多德所完善。
“本原”范疇的原初涵義僅僅指萬物的起點和開端,是質樸和簡單的。經過希臘哲學漫長的發展,其涵義逐漸豐富,到了亞里士多德那里形成了完整的“原因”范疇,由當初所指的“質料”發展為除“質料”外的“形式”、“動力”和“目的”四種原因。范疇的復雜標志著哲學思維的更深入和更具體。
參考文獻:
[1]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2]苗力田主編.古希臘哲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23.
[3]汪子嵩 .希臘哲學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59.
[4]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