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重點知識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要有目標
這個目標不是參考書中的條條框框,而是要做到心中有數。無論是新授課還是復習課,課前都要思考:這節課我到底要教給學生什么知識?學生對這一知識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有了這樣的思考,教學就有了真正的目標,站在講臺上,也就不覺得盲目了。
二、要有重點
在有限的時間里要想備課有效率,那就一定要抓住教學重點有針對性地備課。這一啟示來自于一位幾何老師。他所教的班級學生對幾何十分感興趣,知識掌握得特別扎實。因為,他的課堂中永遠都會有一支紅粉筆和一支藍粉筆。紅粉筆是用來畫本節課的重點,藍粉筆是用來畫本節課的難點,課課如此。他每節課教學后,學生都會對本節課的重點知識、難點知識準確地掌握,透徹地理解,這與他能抓住教學的重難點備課是分不開的。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找準本節課的重難點進行深入鉆研,讓自己的備課有的放矢,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三、要有方法
這一方法主要針對重難點的處理。恰當巧妙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課堂效率提高。記得多年前,我曾教學《魚游到了紙上》一課,這篇課文的一個難點就是理解魚游到紙上和魚游到心里的關系,是因為魚先游到心里所以才游到紙上。因為當時,我并沒有對這一難點進行深入的鉆研,所以課堂上,當我講到因為魚先游到心里所以才游到紙上,學生一片茫然,我反反復復花了很多時間,可還是有大部分學生無法理解。后來,當我再一次上這一課時,我把大量的時間精力用在思考這一難點的處理上,反復琢磨怎樣設計才能讓學生容易理解這一難點。結果,課堂上學生輕松地理解了這一問題。
可見,如果我們對每節課重難點的處理能讓學生感到難點知識并不難,重點知識好掌握,達到了深入淺出的效果,那么,這個方法就有效了,課堂效率也自然會提高。
有目標、有重點、有方法的備課讓我們對教材的鉆研更加透徹,為高效的課堂做了有力的保證。而要想所備的內容能在課堂上得到落實,課堂上的駕馭則更是關鍵。教師在課堂上應盡量做到“兩個避免,一個保留”。
1.避免講授知識滿堂灌,面面俱到
作為老師,我們總是想把盡可能多的知識教給學生,以避免因為自己沒講到而讓學生在考試的時候不會答。所以,課堂上總是想多講一些,把知識點挖得再多一點,講得再細一些。可是對學生來說,一節課過多的知識容量讓他們沒有時間去回味,去消化。因此,課堂上,把時間花在重點知識的講解上,對于無關緊要的知識該放手的就應舍得放手。避免了知識的滿堂灌,讓我的課堂變得簡單清晰了,學生學得也輕松容易了。雖然一節課的知識并不多,但知識掌握得更扎實了。
2.避免課堂填充過多的資料
語文的內容包羅萬象,有的課文講歷史,有的課文涉及地理,有的課文是小說,有的課文是詩歌。為了讓課堂更精彩,我們難免要補充一些課外的知識和資料,進行一些拓展和延伸。但是如果添加的內容過多或者不必要,就會喧賓奪主,降低課堂效率。所以,在填加課外資料方面要遵循一條規律,所加內容一定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能讓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更透徹。否則,再精彩的內容也只是畫蛇添足。
3.保留一定的時間給學生
課堂內容不必設計過滿,要學會提前幾分鐘上完教學內容。那么,余下的幾分鐘給學生總結交流本節課的收獲。主要留給學困生,雖然每節只是幾分鐘,但課課如此,這些時間累積起來對他們的作用卻很大。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行,這些學生會意識到,他們并沒有被老師遺忘,而且老師一定會在最后的時間里讓他們總結,要能總結好,從上課一開始就得認真聽講。久而久之,他們聽課走神的現象減少了,課堂上注意力集中,聽課效果好多了。
“三有”的備課方法讓教師對教材的把握更準確,“兩個避免,一個保留”的做法使課堂更加高效。
關鍵詞:教育新理論 拓展延伸 知識鏈
教材是教師實施教學活動最重要的文本依據,是整個教學活動的綱領和指南。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活學活用教材?如何在教材處理中滲透學生能力的訓練?如何貫穿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使教師的教學取得知識傳授與能力提高的雙贏。這是教師應該認真探索和研究的問題,也是新課改的核心內容。就中高年級的教材處理而言,教師在處理教材時,應處理好五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學情了解要全面。教師在授課前,應全面、準確的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簡稱學情),如果班級學生基礎好,整體水平高,那么教師處理教材就可刪繁就簡,多強調知識點,多把握教材的內涵和外延,提高課堂的知識容量;反之,教師就要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結合學生實際,對癥施“教”,教材處理趨于簡單,課堂講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有利于學生接受。切不可脫離學生實際,希望值過高,造成知識的浪費。
二是內容處理簡單化。中高年級語文教材,課文篇幅長,涉及的內容多,教師要教的知識面多,時代背景、作者簡介、寫作特點等等。在這些錯綜復雜的知識鏈當中,教師要冷靜分析,要充分考慮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小學生,如果面面俱到講的太多,就有可能造成重點知識和非重點知識的兼容混淆,淡化教學重點。對此,教師在處理教材時,要運籌帷幄、胸懷大局,區分重點與主次,不能覺得各個知識點都重要,學會科學處理教材。盡管處理掉的課文內容你可能會講的朗朗上口,是你教學精彩的瞬間,但是在教學中不該給學生講的,一個字也不提。唯有如此,才能反襯出重點。我在教學《孔子與學生》時,只講了孔子對待學生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治學態度,卻沒有講他的名言警句,原因是孔子的話很難理解,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三是主題引申重點化。處理教材必須把握好重難點,這是教師教學最基本的原則,對重點知識就要重點處理,其它知識都要為引申主題服務,以重點為圓心,建立一個知識結構的子系統,折射相關知識群。我在講《飛向月球》時,重點圍繞月球飛向太空時,航天員的工作、吃飯和休息,鼓勵學生聯系日常實際,尋找不同點,激發學生興趣。并以此為輻射,搜集“神七”登月的圖片、資料,溶入重點知識的教學當中,讓學生全方位的了解登月后的美妙和。對于其它的段落知識,一語帶過,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即可。既引申了重點知識,又強化了課文主題,教材處理的干凈利索,不拖泥帶水,避免了滿盤皆“兵”問題的出現。
四是知識拓展要多樣。教師如果墨守成規,就知識講知識,學生只能是接受知識的容器,無法實現由知識傳授向能力培養的轉變;而通過拓展延伸,學生的興趣被充分調動,參與學習,參與討論的主動性顯著增強,最終的教學效果必然明顯。而要做好知識的拓展延伸,教師在處理教材時,就要提前考慮,先知先覺,教材處理得面要寬泛,為知識的拓展留下回旋得余地。我在教《落花生》時,從一開始就強調落花生與蘋果、石榴、桃子的對比,知識傳授完畢,我適時以兩種水果的對比,轉向兩種不同性格人的對比,讓學生開展討論。結果出乎我的預料,許多學生提出,在當今社會,需要蘋果,石榴,桃子那樣的人,把優點,特長亮出來;而不像落花生,只知道奉獻,卻埋沒了自己。雖然學生辯論的結果出乎課文本意,但我卻分明感受到學生思想的超前性和可塑性。當然,在拓展時,應根據具體課型,靈活掌握、區分對待。
五是能力訓練要明確。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都考慮了學生能力訓練,但很多教師對學生的能力訓練的概念很含糊,缺乏操作性。具體而言,小學階段的能力訓練,包括語言表達、閱讀、寫作三個方面,這節課怎么訓練?訓練什么?讓學生達到什么程度才算達到能力訓練的目標。教師在進行能力訓練的教學設計時,應該具體明確。是訓練學生語言表達?還是訓練閱讀、寫作? 教師要做到心里有數,不能貪大求全。我在教學《拾穗》時,結合課文內容,旗幟鮮明的提出訓練學生有順序的描寫和細致謹慎密的觀察,并以《我們的校園 》為題,讓學生介紹自己的校園,給學生建立了規范有序的空間方位概念;在如學習《羅斯福集郵》時,讓學生認真閱讀每段的前一句話,使學生懂得了這是每段的中心句,并引導學生閱讀,使學生既明確了中心句的概念,又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材處理是個常談常新的話題,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只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揚長避短,使教材處理更加規范和科學。使學生真正聽的懂、學的好、進步早,促進并推動整個教學改革能有一個質的飛躍!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整合分析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越來越成為教學的手段,并且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多年的數學教學,有如下點滴體會。
一、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穩定性差的特點,在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興趣的驅使下,小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課程,才能在興趣的驅使下展開更多的創造性思維。數學教學本身具有理論性強的特點,理論的講解枯燥乏味,難以吸引小學生的興趣,也有很多小學生對數學課程有著厭學情緒,這時教師就要注意采用新鮮多樣的方式來吸引小學生的興趣。例如,利用多媒體、幻燈片等形式,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現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生在學習數學上的興趣。數學課上教師還要注重將數學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拉近數學與小學生之間的距離,激發他們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認識左右、上下、前后”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座位編號的方式,利用學生的座位編號并進行確認練習,學生在相互認識的互動中對左右、前后、上下形成認識,這樣能夠有效提高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優化數學的教學過程,攻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在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中,突破重點和難點知識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如何才可以擊破難點是每一個數學老師都關心的重點問題。現代教學技術的應用,能夠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以動畫、聲音等形式變得更加形象,讓學生能夠更加直接地感知和理解教學的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之間內在的規律,更好地構建數學知識的知識結構。如在小學一年級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有一處題目是讓學生計算按照一定規律疊放在一起的正方體總共有多少個,很多學生都沒有辦法計算出底層那些看不見的正方體的數量。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可以使用計算機技術將放在上面的正方體一個個挪開,擺放在下面的正方體就會呈現在學生的眼前。然后老師在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幾種不同擺放模式的演示,學生就能夠比較好地掌握計算正方體的方法,學生的想象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培養。
三、對知識產生的過程進行展示,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參與意識
數學知識的學習一定要展示形成的過程才能給學生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在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信息技術對知識形成過程進行演示,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形成的一般規律,將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形象地展示給學生,進而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比如在學習《長方形的知識》這一節課程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的課件閃動長方體的各個面、頂點和棱,讓學生明確長方體各個部分的名稱。在這個基礎之上,學生通過自主的探索,就能夠掌握一些長方體的初步知識,如長方體有幾個面、幾個棱幾個頂點等等;然后老師再通過多媒體技術和學生一起來驗證結果,學生對于這些知識的印象也就會更加的深刻。學生們發現自己的總結被驗證也會特別激動,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也就得到了提升。信息技術強大的功能夠將數學知識進行動態的演示,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識更加的具體化,這種清晰形象的展示過程對于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來講難度很大,但多媒體課件卻可以輕松地實現。
四、變化練習模式,提升數學課程教學的效果
練習是鞏固數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對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十分重要。通過信息技術所編寫的一系列的練習題目能夠變被動為主動,老師可以通過電腦預先準備多種類型的題目,全方位、全角度地對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進行練習。同時,信息技術的優勢還體現在能夠設置一些趣味性的動態題目,迎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比如“小蝌蚪找媽媽”“雞兔同籠”等形式,不僅僅可以讓學生很好地鞏固自身所學,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享受成功的喜悅。在開展課后練習的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課件能夠省去板書的時間,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大量有價值的習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如在對知識進行鞏固和練習的過程中,如果學生選擇了正確的答案,屏幕上就可以顯示出一個笑臉,然后伴隨著聲音“你真棒”,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如果學生回答錯誤也沒有關系,屏幕上可以為學生顯示“再接再厲”等一些鼓勵性的話語,這樣能夠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數學學習的趣味性也增強了。
關鍵詞:小學語文;方法創新;素質教育;全面分析
語文是我們的國語,語文教學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從牙牙學語開始到大學畢業,不管在哪個階段的學習,都離不開語文學習。語文又與我們各個學科之間有密切的聯系,所以學好語文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肩上的責任重大,不能讓我們的學生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轉變思想,改變傳統應試教育的模式,結合現代教育發展的步伐,努力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效率。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談談筆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創新模式。
一、在民勤縣小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發現,民勤縣小學語文的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主要問題。
1.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
雖然在教育體系改革新的歷史時期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也面臨許多問題。在調查中發現,民勤縣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中,大部分教師還是采用傳統應試的教學模式。老師上課主要還是采用傳授的教學模式為主,教師講,學生被動的聽,學生必須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學習。教師上課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灌輸知識,學生成了容納知識的“容器”,教師要求學生通過機械記憶的方法對所學的字、詞、句進行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失去了自由,也磨滅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熱情,抑制了小學生的性格,久而久之,使得學生對語文教學的課堂產生了“恐懼”,讓學生對語文教學有了一定的抵觸情緒,最終造成學生不愛學習語文,出現了嚴重的偏科現象。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學好語文知識,從小學開始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還不晚,所以小學語文高效率的課堂是至關重要的。同時語文的掌握對于我們理解其他科目的知識也有一定的幫助,在做題中才能抓住重點,全面分析。
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方法不得當,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擔心學生的思維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進度,所以老師一般上課都要講清楚知識的來龍去脈,分析課堂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突出思想方法。但是好多小學生不會學習語文,認為只要記好筆記就行,對于教師上課的內容不認真聽講,雖然筆記積累了一大本,但是存在的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后有不能及時的進行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系,只是趕做作業,機械模仿、死記硬背,并沒有在完全理解的基礎去做作業。也有的學生在晚上加班加點,白天卻無精打采,結果導致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對學習環境不能很快適應
眾所周知,幼兒園的教學模式和小學階段的教學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學生從幼兒園到小學需要一個過度的階段。孩子在幼兒園階段都是被動的學習,由于幼兒園的孩子比較少,好多孩子語文學習都是老師手把手的教,所以孩子對老師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科學學習的方法和學習的主動權。主要表現在上課之前不自己制訂計劃,不預習,對老師上課的內容比較陌生,在老師上課講解的時候忙于記筆記,對于老師講課的內容沒有聽出“門道”,所以沒有真正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
二、根據民勤縣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提出對策
1.教師轉變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生的良好習慣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源泉”,當然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場所。所以教師要轉變傳統教育模式,把課堂的自主權讓給學生,引導學生科學的獲取知識,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在平時的語文教學的課堂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當堂的問題,當堂解決,不要留到課后,更不要提倡無師自通的學習模式,因為小學的孩子年齡還小,把握不住自己前進航線的方向,需要教師的引航。當然我們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問題,不能過多的依賴老師,養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的良好習慣。學生一旦嘗到個人勞動得到的成果,就心情愉快,隨之產生學好語文的興趣和決心。
2.設置情景,導入新課
教師在導入新課的時候,可以借助預習中舉出的例子,也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投影儀進行展示,也可以通過提問的形式讓學生舉例說明生活中的例子。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使得學生能夠在短時間掌握本節課所學的知識。但是在此強調一點,教師在舉例的時候,必須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這樣才能使我們語文教學的課堂,不脫離學生的現實生活,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提倡讓學生獨立作業,教師分層布置作業
在實踐中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識,應用知識,在學習過程中,要善于把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并應用到時間中去,只有這樣才能發現學習中的不足,彌補學習中的缺陷,在掌握了基礎知識后,一定要在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素質教育教育的背景下,提倡我們的教學針對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積累情況,倡導分層布置作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為學優生、普通生和學困生,并且根據分層情況進行作業的布置。這樣可以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發展。作業學生可以力所能及的完成,久而久之,形成獨立作業的良好習慣。隨之而來的就是高效率的課堂教學。
三、結束語
小學階段語文教學首先的目標是幫助學生記憶詞匯、進行簡單的造句和寫作、會運用相應的修辭手法進行語言輸出、對句子的語序和結構有初步的了解等。這些都是小學教師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只有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才是符合教學目標的做法。為了適應小學生愛玩的天性,教師應通過新型教學方法,改變以往呆板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進行基礎階段的語文學習。
作者:張芬萍
參考文獻:
[1]賈艷玲.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的變化[J].快樂閱讀,2012,18(3):23-24.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小結;運用方法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課堂小結旨在培養學生對以往學習的知識溫故知新的同時根據知識點的分類與不同,將知識點分門別類、尋找共性、化繁為簡的能力。通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深化學生對于當前章節的掌握,在更牢固的基礎知識的儲備前提下開始新章節的學習。課堂小結既是對已學知識的回顧與再現,也是對既往課堂教學內容的提煉與總結,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這些章節的理解與記憶。除此之外,課堂小結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提煉中開發對知識點的歸納和總結的能力。如果說課堂小結幫助學生加深記憶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中的“魚”的話,那么幫助養成自主歸納總結則是其中的“漁”,其對學生長遠學習的幫助更大,意義更加深遠。本文結合本人的日常教學實際,淺談幾種課堂小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方式。
一、趣味口訣的運用
在小學數學的日常教學中,會涉及到各式各樣的公式、定律及法則,這些干澀的數學公式對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學生而言往往會比較枯燥無味,因此學生對這些公式提不起興趣,記憶起來的效率自然高不了。教師在教學這些公式、定律的時候可以在學生初步理解的基礎上將其中的重點內容改編成朗朗上口的口訣形式,這些有趣的口訣讀起來朗朗上口就如順口溜,言簡意賅、趣味生動、方便記憶。這樣一來,首先學生就會出于對這些有趣的口訣的興趣進而記住這些原本死板的公式定律;其次,學生在對這些有趣的口訣的研究與記憶中獲得了樂趣,從而激發出學生對于學習數學、記憶公式的興趣,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數學時的效率。
例如,在教學“質數的學習與記憶”時,教師可以編出如下口訣:“一位質數2、3、5和7,兩位1、3、7、9前加1,4后3,7前有9,7后1,3、4、6后加7、1,2、5、7、8后添9、3,二十五個質數要記全。”這樣的口訣對于學生而言簡單明了、朗朗上口、容易記憶,有了這些簡單的口訣幫助后,學生就可以更快的記住老師教授的公式定律,提升學習效率。
二、強化知識重點
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都會運用強化知識重點的方法。教師在課堂末端或者新課時即將開始之前,將學生上一章節所學的重點整理成提綱,讓學生溫故而知新。這一方法在日常教學中司空見慣,效果也差強人意。但是在教師采用這一方法的時候往往忽略了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只是被動的吸收教師已經歸納好的知識重點,沒用運用到學生大腦的主觀能動性,這與新課改過程中要求學生轉而成為課堂主角的目的是背道而馳的。因此,教師在運用“強化知識重點”這一方法時應該轉變視角,讓學生成為歸納重點的主體。一來可以達到對重點知識溫故知新的目的,二來可以讓學生自主完成歸納過程,養成善于總結的好習慣。例如,在教學“多邊形面積計算”這一章節時,當課堂教學內容完成、即將開始下一章節前,老師可以為學生提出“周長與面積的關系?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異同點?三角形計算面積為什么要*1/3?”等疑問,讓學生帶著疑問總結自己在學習這一章節的過程中的一些心得、并整理出學生認為的這一章節里的難點、重點。教師根據學生們總結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總結與歸納。這樣的總結是建立在學生自己先行思考的前提之下的,因此消化起來效率就會更高。
三、章節連貫總結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與連貫性相當強的學科,不同于語文這類文科學科每個章節之間都是相對獨立的,數學學科是一個體系,每個章節的知識點看似互不相干但是都是這個體系的一個個分支,從其內在意義的角度看,每個章節之間都是存在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的。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小結的時候一定不能忽略了數學的這一特點。一定要把各章節知識點之間的緊密聯系發掘出來,循著這條線進行知識點的歸納與總結,提高效率、事半功倍的同時更可以引導學生看到不同章節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的大局觀。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與梯形”這一章節時,不但要分別講解這兩種圖形各自的特點與面積計算的方法,更要聯系“平行與垂直”、“平行四邊形與梯形之間的幾何關系”等內容進行連貫歸納,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各個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關系,立體性的理解這些知識點之間的結構特點,對這部分重點做到了然于心。
結語
總而言之,課堂小結的開展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明確這一點之后,一小學教學工作者要做的就是要開發出更多科學有效的進行課堂小結的方法。文中提出的幾個是本人在日常教學中實踐下來確實行之有效的方法,算式拋磚引玉,以求廣大教學工作者立足于自己的教學實際,開發、分享更多的科學方法,從而將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小結的運用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為小學數學教育質量的提神添磚加瓦,獻上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盧春梅.淺談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課堂小結的滲透[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0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已提出全新的要求,更加注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注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多角度優化創新教學模式至關重要。因此,多角度客觀分析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構建,多層次探討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創新方法。
關鍵詞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構建;創新方法
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構建
在小學階段,信息技術一門重要的課程,讓學生對計算機有初步的認識,掌握必要的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逐漸激發他們對計算機的興趣,為日后學好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做好鋪墊。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傳統滿堂灌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時展的客觀要求,各方面存在的問題日漸顯現,必須多層次優化教學模式,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障。由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首要前提,教師先要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吸引其注意力,使其對新課題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意識到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的重要性,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比如,小組合作學習,借助師生、生生互動,讓學生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相互探討、交流,把課堂交給學生,充分展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扮演好協作者、組織者等角色,積極引導、適當點撥,逐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引導他們自主“探究、學習”,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知識。進而,教師要從不同角度入手,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年齡特征、認知水平等,引導學生有效整合該堂課中學到的知識,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借助實踐操作等,讓學生將所學的新知識點靈活應用到實踐中,幫助他們構建信息技術知識框架體系。教師可以巧設問題情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相關操作,并展示成果,進行客觀評價。此外,課堂結束的時候,教師要有效“整理、總結”該堂課的教學內容,對重點與難點知識進行必要的課外延伸,引導學生課后自主探索與研究,獲取更多知識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發散思維。
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創新方法
1.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準確把握其難易程度,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提高其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以“文字編輯”為例,這是小學生需要重要的重要內容之一,但他們大都對“文字編輯”并沒有正確的認識,誤認為就是打打字,也就是說,學會如何輸入文字便可,簡單的文字刪除、插入等并不會,對信息技術課程也沒有較濃的興趣,處于被動學習狀態。針對這種情況,在“文字編輯”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文字編輯”章節內容,巧設教學情境,將“文字編輯”作為現代科學作用下的隱形紙,展開相關的教學,向學生介紹“文字編輯”多樣化的特點,比如,容易更改、較大的存儲量,生活中隨處可見,如手機短信、商務通,使其對“文字編輯”有正確的認識,意識到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不是簡單的打打字而已,提高其學習該章節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夠主動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認真學習章節知識,為學好后續信息技術課程知識提供有利的保障。
2.注重“活學活用”,有效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意識到“活學活用”的重要性,使其在教學實踐中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對信息技術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到學習中,有效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以“畫筆”為例,在學生掌握必要理論知識后,教師可以多角度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讓學生“活學活用”,親自動手制作各種卡片,比如,新年賀卡、節日祝福卡,將其送給自己的同桌、好朋友、親人,還能幫助他們準確把握“畫筆”章節的重點與難點知識。在學習“word文字處理”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試著寫書信、請假條等,甚至可以讓他們制作課程表,在學習“PowerPoint”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編制班級通訊錄,把班級所有同學的聯系方式都編輯進去,還可以讓他們利用“媒體播放器”插入喜歡的背景音樂,使其及時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順利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樹立生本教育理念,將“以人為本”理念落到實處,充分展現學生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從不同角度入手科學構建教學模式,優化創新教學模式,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重“活學活用”,有效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借助多媒體,強化學生創新知識等。以此,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知識,促進其全面發展,為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做好鋪墊。
作者:蘇春輝 單位:長春高新第一實驗學校
參考文獻:
[1]趙大恒.淺談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模式與創新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5,(12):167.
一、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活動時,要從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走出來,結合新的教學理念設計教學內容,利用豐富的教學環節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激發,使他們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在探究中獲得提高和發展。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能力進行教學設計,使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積極主動地進行分析和思考,從多個角度對知識進行分析,利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教學環節,教師要充分運用教學能力和教學語言對學生進行啟發,讓他們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深入探究教材中的內容,把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作為挑戰,深入思考英語知識。在主動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引導他們對知識進行由淺入深的分析,促使學生的英語思維不斷深入,讓他們在自主、活躍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學習,取得學習上的不斷進步,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效率。
二、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說的欲望
在生活情境中進行英語學習,能夠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讓他們在情境中掌握教材中重點知識的運用。通過生活情境進行教學,能讓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了解教材中重要句型的運用情境,使他們輕松掌握句子的使用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設計生活情境時,教師要從教材內容出發,設計和教材內容相關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交流,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讓他們在聽說訓練中完成學習內容,實現高效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 I’m Hungry!”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生活情境,讓他們在熟悉的情境中進行學習,能夠正確的聽、說、讀、寫單詞food、table、eat。在生活情境中進行交流,讓學生快速掌握了教材中的主要內容,加深了他們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有效掌握教材中的句子 I’m hungry/thirsty.I want to(eat/drink).通過生活情境中的學習和探究活動,為學生提供了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大膽地說英語,并在情境中深入感受句子的運用方法,為提高他們的口語交流能力打好知識基礎,提高他們的口語交流能力,實現高效的教學效率。
三、結合多媒體教學,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
隨著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廣泛運用,為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把英語知識和多媒體中的豐富資源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內容豐富生動的教學情境,調動他們的求知欲,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促進英語思維的多元化發展。在多媒體教學中,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創新的教學方式使教師和學生擺脫了傳統教學的束縛,在趣味性的學習情境中感知英語知識,能夠促進學生英語思維的深入,使他們在觀看、思考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促進學習效率的有效提高。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發揮對教學活動的組織和對學生學習的引動,讓他們在探究多媒體展示的教學內容時,抓住重點知識進行分析和思考,在思維深入的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促進知識之間的聯系,讓他們能靈活運用掌握的英語知識,為進一步的學習提供豐富的知識,使課堂教學在多媒體創新模式下高效進行,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四、結合英語歌曲進行教學,激活課堂氛圍
英語歌曲能夠起到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注意力的作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精心選擇英語歌曲,讓學生傾聽歌曲的過程中得到放松,使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對英語知識有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教學“My Friend”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英語歌曲找朋友:
Looking looking for my firend,
Do you want to be my firend,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Now you are my good firend, bye.
在播放英Z歌曲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跟隨歌曲進行哼唱,在活躍的氛圍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他們主動閱讀教材中的內容,有效掌握教材中的內容。在運用歌曲進行教學時,教師還把教材中的內容改編成英語歌曲,讓學生在唱的過程中掌握教材中的重點知識。把歌曲和教學結合起來,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掌握英語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實現高效的學習效率。
五、完善教學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數學練習題是學生牢固掌握數學的法則和規律,并將其轉化為自己能力的必要途徑,也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提高的一個紐帶,情感溝通的一個渠道。按常規,教師上完新課,統一布置練習題,常造成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完”的感覺,為了避免這些弊端,又能體現現代教育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原則,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探索和體會。
一、注意練習安排的針對性
每一節新課,教師都要設置一些鞏固新知識的訓練題,讓學生通過練習,理解并消化新的知識。這時的練習就應本著當堂理解,消化新知識的目的,側重當時講授新知識的重點和教學關鍵進行設計,而不能主次不分,或面面懼到,反而沖淡學生對教學關鍵的領悟與把握。
二、注意練習安排的層次性
學生經歷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接受和鞏固知識的過程,這就是認知的階段性。課堂練習安排也要根據不同的學習階段分層次安排,使學生練起來如履臺階,由低到高,拾級而上。那么怎樣正確判斷和把握各層次的安排目的和要求呢?我把課堂練習分為四層:①基礎練習。以模仿性、再現性習題為主;②鞏固練習。在基礎習題上加以改變,讓學生獨立解答,并找出新就舊知識的聯系點,將新舊知識串連起來,達到熟練程度;③對比練習。通過對比題練習,提高學生識辨能力,排除負面干擾,達到深化知識,融會貫通的目的;④發展練習。讓學生理解新知的內涵和外延,使他們的思維盡可能地多維化,促進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形成。
三、注意練習安排的實效性
任何班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都不是同步的,教師在進行練習安排時,還應在吃透教材的同時,還要吃透學生。在練的過程中根據反饋信息及時調查自己的安排思路,尤其是練習的難度和要求,避免“一刀切”。一般情況下,我把練習分為必做、選做和思考題三層,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口味”,做到優生“吃得飽”、差生“吃得了”、中等生跟得上、下等生丟不了。真正讓全班學生都練有所得,練有所樂。
四、注意練習的數量
一些教師盲目給學生多做習題、多測驗,對習題的剖析、變式,尤其是解題后的歸類、小結等指導環節重視不夠。這樣一味機械盲目的多做題,打消了學生思維積極性,阻礙了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為了學生不再“練后還錯”我認為教學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概念、性質、公式、法則。重視知識的遷移過程;重視公式、法則的推導過程;重視概念的抽象過程;重視規律的總結過程。
一、具體做法如下:
1.分門別類繪制投影片
要使用投影,除了需要投影器等硬件外,還必須有投影片軟件。然而現成的可供高中會考復習用的投影片卻一張也沒有,這就得靠自己動手制作。我根據教學大綱、教科書和《會考標準》中的要求,把近10年來我省高中會考化學卷中出現的試題,按會考卷的題型(一、選擇題,二、填空題,三、簡答題,四、計算題)四大類整理,在選擇題、填空題中再按知識點、線或面把它們分成20小類,把有關試題精選在投影片上,共編制了35張投影片,供會考復習用。
2.由淺入深,因材施教
同一張投影片,對基礎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離子共存這一張投影片,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先讓他們看題、做題。由于會考題大多較基礎,使這些學生在做題時產生一種成功的喜悅和情緒體驗,激發他們的求知欲,然后再經分析、歸納,得出離子不能共存的原因及常見的幾種形式。通過這種復習方法,提高了這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可采用先提問后總結的形式,如離子不能共存的原因是什么?離子不能共存通常有幾種形式?試舉例說明,以此來激發他們的思維。通過思考、分析,歸納得出結論,接著再做投影片上的會考題,做到學懂會用。同時投影還既便于為基礎差的學生補課,以防“吃不了”;又便于學得快的學生多學些,學深些,以防“吃不飽”,使他們在原有基礎上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3.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在分析已學知識中的重點、難點知識時,除了可從《會考標準》中了解到以外,我們還可從近幾年會考卷中有關該知識點的試題出現幾率來判斷,即可從投影片中一目了然。如離子共存、離子方程式、“四同”(即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同系物、同分異構體)等,這些內容幾乎年年出現,對這些重點知識,要求學生通過比較、分析、綜合,熟練掌握并爭取人人過關。對于難點知識,如在選擇題、填空題中的部分計算內容,在近幾年會考中經常出現,但每次出現的形式就有所不同。如1996年天平平衡計算、過量及離子濃度守恒計算;1995年元素質量百分含量巧算等,對這些難點的突破,首先要理解,并在平時練習中要加以分析、歸納,舉一反三,培養自己一題多解或多題一解的能力。在每節課上力求解決一個重點或難點,使重點得以突出,難點得以突破,掃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攔路虎”,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得以順利進行。
二、利用投影進行復習的益處
1.增加教學密度,減輕師生負擔
教師把要講的內容投影在銀幕上,可節約在黑板上抄、擦題的時間,增大教學密度。同時利用投影還能減輕教師刻印講義,學生做講義的負擔。有資料表明:我國中小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原因之一就是做習題負擔太重。因此,通過投影把部分課外的作業放到課內解決,既增加了教學密度,提高了45分鐘效率,同時還減輕了師生的負擔。
2.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記憶效果
由于投影形象、生動,感染力強,能激發學生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從而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情境下去接受知識。實驗資料表明:學生是通過多種感覺器官來接受信息的。視覺記憶的效果為70%,聽覺記憶的效果為60%,而聽視覺結合記憶的效果可達83%。要提高記憶效果,必須充分發揮學生視聽感覺器官的功能,進行綜合記憶,而投影恰具有這一功能。
3.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發展學生思維
把投影引入課堂,是教學原則中直觀性原則的一種體現形式。它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有助于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旬子曾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即所謂的“百聞不如一見。”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可以為教師們定一則金科玉律,在可能范圍內,一切事物都應該晝地放到感官的跟前。”通過投影教學,有的學生說:“要是以前上課也用投就好了。”另外我還發現,每當在電教室上課時,好多學生都來得特早,以便能“搶”到一個好座位,形成了一種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的風氣,為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打下了基矗。
4.有利于資料積累,事半功倍
高中會考是國家承認的省級普遍高中學生學業成就考試,每年具有可比性。近幾年來,會考試題總趨于一個穩定的狀態,雖穩中有變,但萬變不離其宗。把近幾年來的高中會考化學試題分門別類地歸納總結,并把它們寫在投影片上,既有利于資料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又有利于會考脈搏的把握,復習時加強針對性,克服盲目性,及時把握知識的難度、梯度,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制好的投影片便于擴充、保存,并可隨時取用,避免以前每年均要刻印大量會考復習用講義的麻煩,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投影引入課堂教學,雖有諸多優點,但在使用過程中需注意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要考慮投影出現的時機、時間等,因為同一張投影片在不同情況下使用,效果往往大不一樣。另外,若長時間使用投影,易使學生大腦產生疲勞,既影響視力,又會降低教學效果,這些均有待于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