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學的學習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學習方法 相關探討
隨著新課改的大力推行,教育教學形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領域內,教師的教學不斷獲得新的發展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如何改善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成為教師應當著重解決的問題之一。實際上,學生對學習習方法的掌握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也將有助于教師教學效果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掌握還將體現現代“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在傳統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的教學很少能夠顧及到學生的實際教學需求,也常常忽略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能力的培養,以至于很多學生在學習中喪失了自我學習的判斷能力。而實際上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還處于懵懂階段,但是學生對教師的講解最容易接受,這一階段也是學生的各種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習慣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和發展的階段。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就是注重對學生的自我發展主體的培養,為此,教師要不斷克服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中不良的教學習慣和教學模式,并能夠真正地從學生的利益出發,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對相關學習方法的簡單認識
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數學思維是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思維的基礎和前提,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還存在很大的感性成分,但是,在今后的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應用中,學生的抽象性思維以及思考應變能力的要求也受到越來越多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從學生的小學階段抓起,不斷培養學生的具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既能夠直觀了當地獲得新知識,也可以通過將抽象化具象的思維方式,將知識進一步轉化成形象內容。
在實際的小學數學的課堂學習中,可供學生學習和應用的數學學習方法多種多樣,經常使用的數學學習方法有以下幾種。一種是數學分類的學習方法,主要是指學生能夠具備將同一個知識點的不同內容進行細致的掌握和劃分,能夠對知識點從大的方面進行類的劃分。比如,學生在學習幾何知識的時候,就可以對三角形相關的知識進行合理分類,有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多種多樣的三角形類別。學生在仔細劃分了這一類別之后,可以對三角形相關的知識點,從角的大小以及變得數量多少這一角度進行掌握和劃分,從而弄清不同的三角形類別之間的關系,以便在學習中恰當的運用。另一種是數形結合的數學方式,通過這一學習方式,學生將復雜的語言性問題轉化為具體形象的幾何圖形問題,從而直觀的認識數學問題。這一學習的方法在有關路程、距離的相關題型中應用最廣,諸如此類的還有歸納的方法等。
二、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所起到的教學積極意義
首先,教師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能夠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這主要是與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相比較而言的,在以往的教學課堂中,教師的教學往往采取單一的教學方式,這與教師對學生的認識和態度是密切相關的。小學階段的學生一般被認為處于缺乏自我想法的發展階段,因此,很多教師會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臨下的對學生進行教育,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教師對學生的自主探討和自我學習空間的放開,恰恰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以防止過于緊張的學習環境下學生的學習受到局限的不良教學狀態的發生。
其次,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能夠促進師生關系的良性發展。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學習方法的習得將有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的提高,也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學習效率的提高,這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而改善整個數學課堂的學習氛圍。進一步來講,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提高,也能夠緩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緊張關系,從而為教師的教學創造便利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
再次,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是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標準和發展要求的具體體現。新的課程發展標準中指出,教師的教學不僅僅應當注重對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傳授,也應當注重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并能夠教給學生恰當的學習方法和數學思維,并在教學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從這一角度來講,教師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學習方法的探討,恰恰是提高和改善數學新課程發展的具體體現。對這一教學內容的重視和實施,也將有助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和改善。
三、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學習方法的具體應用
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具體來講,對于路程相關的數學題型的解決最能夠體現和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方法的和思維習慣的養成。比如,在貨車運貨的相關題目中,貨車運走了總貨物重量的九分之五,貨物還剩下240噸,問:這批貨物原先一共有多少噸?這就需要學生首先將具體的生活實際問題轉化為簡單的數學模式和數學思維,并在此基礎上,以簡單的數字之間的邏輯關系來理清這一實際問題的思路和相關邏輯關系,并且能夠結合畫圖的方式,清晰明了的分析這一問題。
關鍵詞:學習方法;數學;研究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390-01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我們都知道高中數學的理論性、抽象性較強,新進入高中的高一學生剛開始往往很難適應。那么,如何讓學生在高一年級快速進入學習思維、掌握高中學習方法呢?這就需要教師在如何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上下功夫。本文就是對這一問題進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
一、指導提高聽課的效率是關鍵
1、課前預習能提高聽課的針對性。預習中發現的難點就是聽課的重點對預習中遇到的沒有掌握好的有關的舊知識可進行補缺以減少聽課過程中的困難有助于提高思維能力預習后把自己理解了的東西與老師的講解進行比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維水平預習還可以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2、聽課過程中的科學。首先應做好課前的物質準備和精神準備以使得上課時不至于出現書、本等物丟三落四的現象上課前也不應做過于激烈的體育運動或看小書、下棋、激烈爭論等。以免上課后還喘噓噓或不能平靜下來。其次就是聽課要全神貫注。 全神貫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專心聽講聽老師如何講課如何分析如何歸納總結另外還要聽同學們的答問看是否對自己有所啟發。 眼到就是在聽講的同時看課本和板書看老師講課的表情手勢等動作生動而深刻的接受老師所要表達的思想。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師的數學思路分析老師是如何抓住重點解決疑難的。口到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回答問題或參加討論。手到就是在聽、看、想、說的基礎上劃出課文的重點記下講課的要點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創新思維的見解。 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會高度集中課堂所學的一切重要內容便會在自己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特別注意講課的開頭和結尾。講課開頭一般是概括前節課的要點指出本節課要講的內容是把舊知識和新知識聯系起來的環節結尾常常是對一節課所講知識的歸納總結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本節知識方法的綱要。
4、要認真把握好思維邏輯分析問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堅持下去就一定能舉一反三提高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還要特別注意老師講課中的提示。老師講課中常常對一些重點難點會作出某些語言、語氣、甚至是某種動作的提示。最后一點就是作好筆記筆記不是記錄而是將上述聽課中的要點思維方法等作出簡單扼要的記錄以便復習消化思考。
二、指導做好復習和總結工作
1、做好及時的復習。課完課的當天必須做好當天的復習。復習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書或筆記而是采取回憶式的復習先把書筆記合起來回憶上課老師講的內容例題分析問題的思路、方法等也可邊想邊在草稿本上寫一寫盡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開筆記與書本對照一下還有哪些沒記清的把它補起來就使得當天上課內容鞏固下來同時也就檢查了當天課堂聽課的效果如何也為改進聽課方法及提高聽課效果提出必要的改進措施。
2、做好單元復習。學習一個單元后應進行階段復習復習方法也同及時復習一樣采取回憶式復習而后與書、筆記相對照使其內容完善而后應做好單元小節。
3、做好單元小結。單元小結內容應包括以下部分:本單元章的知識網絡 ;本章的基本思想與方法應以典型例題形式將其表達出來;學生自我體會對本章內自己做錯的典型問題,應有記載分析其原因及正確答案;學生應記錄下來本章覺得最有價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題以及還存在的未解決的問題以便今后將其補上。
三、指導做一定量的練習題
1、有不少同學把提高數學成績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題上,我認為這是不妥當的。我認為“不要以做題多少論英雄”重要的不在做題多,而在于做題的效益要高。做題的目的在于檢查學生的知識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掌握得不準、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題的結果反而鞏固了學生的缺欠。因此要在準確地把握住基本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做一定量的練習是必要的。
2、對于中檔題尤其要講究做題的效益,即做題后有多大收獲。這就需要在做題后進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題所用的基礎知識數學思想方法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想,是否還有別的想法和解法,本題的分析方法與解法在解其它問題時是否也用到過……把它們聯系起來學生就會得到更多的經驗和教訓。更重要的是促使學生養成善于思考的好習慣,這將大大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
3、無論是作業還是測驗,都應把準確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這也是幫助學生學好數學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阮子昭;一道智慧窗趣題的解法思考[J];中學生數學;2011(14)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19-050-01
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形成習慣的過程。不同的學習習慣對于思維能力與數學能力的提高起著不同的作用。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階段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一、增強課堂互動,著力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認真傾聽是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與人交往中體現出一個人良好修養的重要標志。“認真傾聽”這個習慣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經過長時間、多渠道地培養和訓練的。例如數學新教材中,引入了許多學生們喜愛的卡通形象和童話故事等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的內容。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在教學《分類》時,我首先讓學生拿出課前已準備的自己最喜愛的東西[玩具(汽車、火車、……),圖片(孫悟空、哪吒……),水果(香蕉、桔子……)],提問:“同學們都帶來了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東西,應該怎樣分類擺放呢?”學生興趣盎然,各抒己見。有的說把這些東西都放在一起,有的說把好玩的放在一起,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的放在一起等等。教師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導入課題,探求新知。然后通過小組合作把學生帶來的東西進行分類,并說明分類理由,總結分類的方法。這樣就將知識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了起來,巧妙地創設教學情境,讓課堂互動起來,學生參與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和發展過程,理解掌握了分類的思想方法,獲取了學習數學的經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放飛了學生的思維,體驗了成功。自信心增強了,注意力集中了,認真傾聽的好習慣也培養了。
因此如果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傾聽,傾聽老師的講解,傾聽同學的發言,在聽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能做到多思、多講、多說。這樣就保證了課堂教學活動有效地進行,活而不亂,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
二、注重引導發現,著力培養學生善于提問的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善于提問的習慣,對于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思維,變學生課堂上的被動接受為主動探求,實現素質教育起著積極的作用。要養成提問的習慣首先要培養學生質疑興趣,使其樂于提問。要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使他們自覺地在學中問,在問中學。其次要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使其敢于提問。
比如對于在課堂上提問由于情緒緊張而說不清楚的學生,可以讓其在課外繼續補問;對于不敢在廣眾場合提問的學生,可以讓其個別提問;對于口頭表達能力差的學生,可以讓其把問題寫成文字后再提問。然后通過多說多做多想,使學生勤于提問,比如在教學“比的基本性質”時,如果讓學生分別去說“商不變的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比的基本性質”這三者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學生將會提出問題:“零為什么不能作除數?不能是分母?不能做比的后項?”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再則教給學生提問方法,使其善于提問。由于不同情況下問題的內容、性質各有特點,因而提問的方法和形式也應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處地提問,才能揭示問題的本質,反之,提問方法不當,不但不能切中問題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厭煩。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還必須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提問方法,使學生善于提問。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改革教學方法,采取科學的手段促使學生樂于提問、敢于提問、勤于提問、善于提問并最終養成善于提問的習慣。
三、促進相互交流,著力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課程標準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充分肯定了合作學習能從許多方面促進學生更加生動、活潑地學習,因此我們要關注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如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時,組內成員要有具體的明確分工,合理分工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根據研究內容的不同,學生的特長、個性差異,在教師指導下或由小組成員民主協商自行分工。教師應熱切關注整個學習活動,充分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作用與優勢,使他們都有參與表現自我和獲得成功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從而使每位學生都能學會合作,以保證合作學習取得最佳成效。
四、積極搭建平臺,著力培養學生創新思考的習慣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學法指導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09-0239-01
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在重視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探討的同時,更應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這樣既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內在動力,提高教學質量;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和決心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認知的主體。要搞好外語的學法指導,必備的前提是要注意激發主體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任何科學的外語學習方法都必須經主體在聽、說、讀、寫、譯的實踐活動中去認識、去體驗,才能將他人的經驗和方法轉變為自己的東西,從而創造出更多、更好、更科學、更實效的學習方法。
(一)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前預習是學生學好新課,取得高效率的學習成果的基礎。如果不搞好課前預習,上新課時就會心中無數,不得要領,反之如果做好了課前自學,不僅可以培養自學能力(主要是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二)要求學生上課專心聽講。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渠道,上課是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礎上發展認識能力的一個關鍵環節。首先,課前必須將上課用的教材、筆記本、作業本及相關的文具準備好,以便在上課過程中隨時方便使用,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其次,上課時還必須心情輕松愉悅、樂于學習。
(三)要求學生做好學習筆記。記筆記的過程就是對信息篩選、濃縮的過程,有利于鍛煉思維、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記好英語筆記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有著很大的作用。
(四)要求學生及時復習。課后及時復習能加深和鞏固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系統地掌握新知識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所以,科學的、高效率的學習,必須把握好“及時復習”這一環。
二、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記憶方法記憶單詞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詞匯量才能進行外語的聽、說、讀、寫訓練。記憶單詞時所采用的方法可直接影響記憶的效果,若采用的方法適當,則可以縮短記憶單詞的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當然要有恒心,但還應講究方法和技巧,學習英語更是如此。每個單詞都是由音、形、義三者構成的,同時還有詞性的區別,詞形的變化,搭配關系的不同等,因此記憶單詞必須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要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
(一)明確詞性,準確理解詞義。如:Watch當作名詞時,意思為“手表”。如:This is my watch.而當作動詞時,意思為“注視,觀看”如:My mother is watching TV.
(二)以詞形為突破口,尋找記憶規則。(1)分析構詞:如:動詞加后綴er表示干什么的人。write(寫)writer(作家)run(跑)runner(奔跑的人)等;(2)比較詞形異同:good-nice-fine-great.(近義詞);woman——man fat——thin big——small(反義或對應詞);father——farther week——weak son——sun(同音異形詞)
Horse——house quiet——quite much——March(異音異形詞)
三、加強背誦、朗讀的指導,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背誦屬于“動力記憶”的范疇,而運動記憶是戰勝遺忘的最有效手段。朗讀不但有助于增強語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而且還有助于加強對語言內容的理解,這正可謂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為了進一步落實檢查,督促學生背誦、朗讀的情況,可組織學生成立“四人英語讀書小組”,選定一人為小組長,每天布置朗讀、背誦的內容,并通過課堂上的“Daily Speech”,給學生提供一個表現自我和運用語言的機會。經過大量的朗讀、背誦活動,逐步培養了語感,加強了學生對詞組的記憶及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過大量的背誦、朗讀實踐,提高了運用語言的能力,嘗到了成功的甜頭,因而越學越帶勁,學習成績不斷提高。
四、學法指導要以訓練思維、發展能力為主線,以認知環節,學習過程為切入口
學習方法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思維方法問題。思維敏捷,思路開闊,想象力豐富的人學習方法必定得當、靈活、高效。反之,必然是呆板,低效,事倍功半。因此,學法指導應以訓練學生的思維為中心,重在啟發學生在學習和思考問題時,打破常規的思維方法,多側面,多角度,多方法去探索,去創新。
一、當前學生的學習現狀
大部分高中生感覺物理難、物理成績不理想,這與物理學科的特點有一定的關系。初中物理學習的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大多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而且常常與日常生活現象有著密切的聯系。而高中物理學習的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比初中有很大的提高,研究的物理現象也比較復雜,且與日常生活現象的聯系也不像初中那么緊密。我們分析物理問題時不僅要從實驗出發,有時還要從建立物理模型出發,要從多方面、多層次來探究問題。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抽象思維多于形象思維,動態思維多于靜態思維,需要學生掌握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和演繹推理方法,特別是要具有科學想象能力。
學生認為物理難的感覺除與學科特點有關系之外,學生學習方法不規范才是決定性因素。如很多學生課前不預習,對上課內容完全陌生,無法帶著疑問去學,聽課時開小差不記筆記,對概念和定義死記硬背,不愿意花時間去分析學習內容的條理和意義等。為此,我們對在校的1932名學生進行了調查,能在物理學習中的各個環節做得比較好的只有253人,約占13.1%,這些學生對物理有信心并且物理成績優秀。而其余的學生都會在某些環節做得不夠好,如:預習、課堂聽課、課后練習、復習反思等,越多環節做得不夠好,成績也就越不理想。由此可見,學習方法的不規范才是物理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二、對學習規范性的片面認識
說起學習的規范性,很多老師都會想到解題的規范性,也會覺得規范解題才是最重要的,特別是書寫規范,因為在高考中,物理解答題的分值較高,答案更需要書寫,對規范化的要求也很典型。他們沒有注意到,沒有平時學習方法的規范,就不能學好物理知識,沒有物理知識,更不能去解決物理問題,也就談不上規范解題了。這里所說的學習方法規范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種學習行為的規范,不僅指學習環節要規范,學習方法也要規范。
三、從哪些方面去培養學生的規范性
1.課前自學
課前認真預習是學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的關鍵環節。將導學學案提前一天發給學生,學生用15分鐘的時間預習課本,課本內容以小問題的方式呈現,通過小問題引導學生逐步閱讀課本,完成學案的自主學習部分。針對本節課重點、難點,設置3-5個練習題,對重、難點問題進行分解突破,降低難度,逐步深層理解。學生在預習中對有疑問的問題做好記錄,帶著問題走向課堂。通過預習發現不理解的知識點,上課時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能提前進入學習狀態。這樣做,一方面能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而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學生受益終身。
2.課堂學習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上課是學生學習的中心。課堂的學習效率對學生的成績有直接的影響。因此,課堂上學生要集中注意力,思維緊跟老師,并保持在高度的活躍狀態。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回答其他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對于老師和同學的講解及課本的內容要抱著懷疑的態度,不可都盲目聽信,有疑問盡量提出與老師同學討論。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課堂筆記,如果學生有些東西沒有記下來,仍要認真聽課,保證課堂效率。筆記要詳略得當,抓住知識要點。
3.課后作業與練習
做作業前必須對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復習,理解其確切含義,弄清運用其解題的方法,這樣才能提高做題的速度和準確性。做作業時要認真審題,如涉及的相關知識不太熟悉,應立即查閱。做完后還要認真檢查,評價結論是否合理。遇到不會的題目,不必急于問老師,自己必須先思考。要做到題后反思,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積累解題技巧,從而提高解題能力。
4.課后總結
回顧、總結這一節課是否達到了預期目的,理清所學知識的脈絡。可讓學生來作小結,然后其他同學補充,最后由教師點評,甚至還可以將小結這項工作留為課外作業,讓學生各自獨立完成后,再由教師集中整理。這樣學生能對所學知識歸納梳理,使知識系統化;重難點得到強化;能引導學生探討鉆研,發展思維能力。
5.復習反思
學過的知識都會遺忘,防止遺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時復習。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復習反思。重回憶,使知識鞏固化;重補缺,使知識完整化;重理解,使知識系統化。
6.規范解題
培養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規范解題方法,尤為重要。一要規范審題。這是正確解題的開端。在平時的習題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認真讀題,研究細節,發現隱含條件,尋找相互之間存在的關系。二要規范答題。高考對考生解答物理解答題有明確的要求:“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三要解題后總結反思。一個題目往往不是會了才做,而是做了才會,所以學生解完題要對解題時表現出的認知結構是否完善及解決問題的方向和選擇的方法是否合理進行總結反思。這樣可以優化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由小學升入初中后,英語學習兩級分化現象很嚴重。解決中小英語教學銜接難的問題,要從中教師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方式這兩方面來探究。
【關鍵詞】英語教學 學習方式 研究與實踐 銜接
1.存在的問題
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是兩個不可分割的部分,小學英語是中學英語的基礎,中學英語是小學英語的延續。許多學生在小學對英語感興趣,基礎較好,成績很突出。可上了初中,有部分學生單詞、句子的記憶與課文的背誦以及簡單的閱讀、寫作不成問題,能適應初中老師的教學方法,預習(導學)任務完成地非常好,課前、課堂、課后各項任務都能順利完成。可部分學生學起來困難,適應能力很差,教師的教學方法不適應,學習內容不同于以前,學習方式更不同于過去,接受不了初中教師的題海大戰,各項任務不能按要求順利完成,漸漸地對英語有了反感,成績越來越差,學生之間的差距逐漸地加大。還有部分學生小學英語基礎就差(本地流動人口多,外地轉入生數量大)每學期都有轉入生,而且轉來的學生有很多在小學未接觸過英語,有的即使學過英語,也是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在六年級一學年趕上來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上了初中學習英語就更困難了,適應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更是難上加難。
2.切入點
針對這一系列問題,小學英語教學中更應關注以下幾點:將中小學英語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等方面的銜接問題作為課題的切入點,通過調查研究、討論總結,在小學六年級和初中一年級教學中開展“上課、聽課、評課、研討”等教研活動,找出問題的主要原因,探討對策。
2.1 做好教材內容上的銜接。要做好教材內容上的銜接,作為英語任課老師,首先要了解甚至熟悉課標與教材,即小學高年級任課老師應了解初中相應學科的課標要求,教材內容及特點,特別是要熟悉初一年級上學期的各項要求;初中任課老師也應了解小學相應學科課標要求,教材內容及特點,特別是要熟悉小學高年級的課標要求。在小學六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中還要抓好摸底,復習測驗,要做好教材內容上的銜接,找出教材銜接點;在新生入學時可進行必要的摸底小測驗,了解學生知識缺漏,還可向小學原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以及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能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教學。
2.2 做好教學方法上的銜接。
2.2.1 小學生學習心理和小學教師的一般教法。
2.2.1.1 小學生學習心理。小學生機械識記能力較強,自我表現欲強,喜歡別人表揚,但理解能力較差,注意力不持久,自制力較差,無論管理上,還是學習上基本依靠老師。
2.2.1.2 小學教學方法。小學由于科目少,而且每節課的授課內容也比中學少,所以課外課內的時間較充裕,教學方法上多數采用情景法、任務型教學法和TPR教學法,高年級有時采用討論法,探究法。一般來說,小學老師教態較親切,課內提問次數較多,有時一堂課內每位學生都可能有至少被問一次的機會,問題多半講得較細,有時還可反復講,反復練,尤其小學高年級教師的教學經驗豐富,所以大部分的小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是基本可以掌握好小學的有關知識的。
但是,為了使小學生進入初中后能盡快適應初中的學習,小學高年級的教師也要了解初中教師一般的教學方法,并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適當地使用一些初一教師的教法。同時,還要向學生介紹初中教師一般的教學方法。這樣使得小學生未進入初中之前就能對初中老師的教學方法有所了解,為中小學教法的銜接奠定基礎。
2.2.2 初一新生的學習心理及初一教師應采取的教法。
2.2.2.1 初一新生的學習心理。學習心理基本上還具有小學學習心理。
2.2.2.2 初一教師應采用的教學方法。初中階段學習科目和每節課的授課內容都比小學多得多,課內外的時間都比較緊,課內提問、練習、輔導、講解都不可能像小學那樣頻繁,那么多、那么細,但由于初一新生基本上還具有小學生的那種學習心理,所以初一教師教法一般來說,開始一段時間(前3個月)引導多一些,自主學習少一些,應多采用小學教師的教法,教學的內容少一些,進度慢一些,這種少與慢是為了今后的快。因此,初中老師應到小學高年級去聽課,應虛心向小學老師學習,吸取小學教師教法的優點。在具體講授每節課知識時,做到“八個字”,即形象,直觀,對比,有趣等;做到“四個多”,即課堂上盡可能多提問、多啟發、多表揚、多練習。當然在初一期中以后也可適當采用其他一些教學方法,如課改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甚至是單元教學法、課前導入法、課題研究法等,但不能操之過急。
在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教學,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啟發式教學,特別要注意情感教學,還要加強對學習困難生的個別輔導,使這部分學生不至于在初一就落伍,失去學習的信心。作業的檢查和批改也要加強,做到及時反饋,及時評價,及時矯正.還應告訴學生,由于初中階段科目更多,內容更深,時間更緊,所以初中老師的教學方法和小學老師不可能完全一樣,應該要求學生盡快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盡快地適應初中老師的教法。
2.3 做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上的銜接。
2.3.1 學習習慣方面。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已有了不少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做作業認真,字跡工整、坐姿端正、提問大膽、踴躍,這些好習慣在進入初一后,就要求學生繼續保持,甚至要有更高的要求。又如:作業的規范化問題,應在入學后的一至二個月內達到要求,還應要求學生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就要養成制定學習計劃,科學安排時間,勤于思考,善于觀察,大膽想象,勇于探究的好習慣。
2.3.2 學習方法方面。小學和初中應有所區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內容的差異,小學生通常是老師課一講完就可以動手做作業,即使有些課外作業遇到難題,大部分家長可以幫助解決。因此,學生往往產生一個錯覺,認為學習就是背書,做習題,從而養成重記憶輕理解,重做題輕看書的不良習慣,這對學好初中課程是很不利的。作為初中一年級的老師一定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應當告訴學生,必須改變小學的學習方法,而要養成課前自覺預習,可采用導學法,教師應給出提綱,指明預習的范圍和任務要求,獨立地去思考,課堂上要學會去解決問題,課后學會小結歸納等正確的學習方法。這些習慣和方法一定要在初一新生入學時就開始抓。
3.研究與實踐
當前,我們必須正確理解和研究“小學與初中的銜接”問題。從傳統意義上來說,銜接主要是指知識體系的銜接,如:語言、詞匯、語法等教學內容的銜接。只要小學英語教材沒有統一,甚至在統一的情況下,已學內容的不同或不同層次的學生存在,銜接問題必然存在。目前,我們應更多地從廣義角度去理解中小學英語的銜接問題。從上述的現狀分析來看,它不僅僅是知識體系的銜接,更重要的是銜接學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有效的學習策略;銜接正確的語音、語調、語言的感受能力、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和創造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而從初中英語教師的角度來看,任重而道遠。作為教師,要做好銜接,必須了解學生。在小學生進入初中時,初一接班教師應該向小學教師了解小學的英語教學情況,并要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調查和評價,然后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內容,采取適當的方法和措施,以使學生逐步適應初中的教學要求。
3.1 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要徹底改變過去“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教學方式,充分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現代教學多媒體幻燈、投影、電影、錄像、電腦等,運用了現代化科技成果,發揮了聲、光、電、形、色等多重元素的功能,充分調動了視、聽、說、手、腦等多種官能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思維、記憶、聯想和反饋,從而達到傳授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的目的,使教學形式更加活潑,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
3.2 增加英美文化背景教學。新教學大綱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確認識世界,增強對英國文化的了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把握好教材,還要仔細琢磨課文所反映的英美文化、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等。只有這樣,才能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3.3 增加與學生生活實際有關的材料。在課文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文體增加類似的材料,以此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如:英文廣告、報刊文摘、歌曲欣賞、人文地理、名著欣賞等。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師可以精選各種體裁的文章,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名人逸事、廣告文藝等,學生對內容新穎、可讀性強的文章興趣非常濃厚,英語閱讀能力提高很快。
3.4 增加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主要形式有話劇、小品;值日、演講與辯論;朗讀、背誦;學唱英文歌;英語角;影視欣賞等。通過這些活動,可以把趣味、游戲、音樂、美育和情感帶進課堂,達到陶冶情操、激發興趣、增長知識和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一)學習形式方面的學習方法指導
學生的學習形式很多,就一般的學習過程而言,它分為一般學習方法指導、個別學習方法指導。
1、一般學習方法指導
學會學習是各種學習方法、方式與手段綜合運用的結果。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伴隨學習過程的基本環節而進行。
(1)預習指導
預習是按教學進度計劃進行的目的性很強的自學活動。預習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聽課水平的高低。
認真閱讀教材是預習的關鍵。首先,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反復閱讀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框架和內在的邏輯關系。其次,要讓學生認真思考課后練習題,結合閱讀教材的預習成果,找出教材的重點和難于理解的部分。
(2)聽課指導
聽課是學生學習的中心環節。聽課是否得法,直接關系到學習效率和最終的效果。有些人學習成績徘徊不前,主要是未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所致。因此,教師要把聽課指導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首先,教師要教育學生仔細傾聽,盡快掌握聽課的重點。第二,教育學生聽課精力集中,并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使聽、看、思、記四位一體,配合默契、有條不紊。第三,指導學生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完成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指導學生把握教師講課的思路并緊跟這一思路去授業解惑。第四,指導學生把握教師的教學特點,借此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第五,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師生互動,如質疑問難,小組討論,情境對話等。
(3)復習指導
復習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基本手段。教師要指導學生明確復習的要求與范圍,要指導他們綜合運用復習的各種手段與方法,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對所學內容進行再加工,從而把教師傳授的知識轉化為個體的認識,并歸納到已有的知識體系之中。
(4)學結指導
學結是學生完成一定周期的學習任務之后必須面臨的一個環節。它可幫助學生找到成功之處和某些不足,以便調整學習策略。
2、個別學習方法指導
個別學習方法指導是根據學生個體的具體情況而進行的特殊學習方法指導。由于個性特點不同,學生的學習類型也各不相同。從認知途徑出發,學生的學習可分為視覺型、聽覺型、視聽結合型和運動型。學生的學習類型受智力發展水平的制約。
在學習方法指導方面,由于學科特點不同,教學內容的性質不同,學生的個性不同,指導也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而要做到區別對待,對癥下藥。一般來說,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對較高水平的學習類型要充分肯定,使之鞏固和發展。
(二)學習類型方面的學習方法指導
從學習內容的角度可把學生的學習分為認知學習、動作技能學習和態度學習。
1、認知學習方法指導
知識的掌握分三個階段,認知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應為三個階段。
(1)知識獲得的方法指導
知識的獲得通常被理解為信息加工,這是學生最重要的學習行為。教師指導學生獲得知識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力求用自己的言語陳述認知對象。第二,運用概括化、具體化、對比等邏輯方法,去促進知識的獲得。第三,注重橫向編碼,即把當前所學的知識與已有的知識經驗建立廣泛的聯系。
(2)知識鞏固的方法指導。
知識鞏固是通過反復理解、強化,使知識系統化的過程。教師指導學生鞏固知識的方法有:第一,提高信息加工水平并擴大信息加工范圍。第二,根據學習內容的難度與分量合理分配復習時間。第三,過度學習。即反復復習,牢固掌握。第四,運用各種記憶術去復習鞏固。第五,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3)知識運用的方法指導
知識運用是一種達到目標的認知性活動。教師指導學生運用知識主要包括怎樣建立未知條件與已知條件的關系,怎樣運用解題策略等。
2、動作技能學習方法指導
技能分為動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動作技能實際上是習慣化了的行為活動模式。動作技能學習方法指導指的是指導學生掌握各種操作技能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策略;教學方法
在小學眾多學科中,數學作為重要的學科之一,所涉及的知識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學校為了保證學生數學方面的學習質量,不斷的在數學教學中采取不同的方法促進學生學習。但因為數學學科的知識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許多學生覺得數學難懂難學,在課堂教學中都是勉強跟上教師的思路,對數學學科的心理普遍由困難到畏懼,最后成為被動學習。正是因為數學學科的復雜性,所以更需要學生自主學習,因而如何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一直是數學教研中的難題。
1 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數學學科一直以來都以難懂著名,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是為將來學習更復雜的數學知識打基礎,如果數學基礎從小學就趨于薄弱,那么會對學生將來更深層次的數學學習帶來許多阻礙。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學習就是教師單方面的教授學生知識,而將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居于最后位,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并不利于學生的思考,反而還會讓學生對學習有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認為最終的學習成績對學習的真正意義并不大。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思維,從學生學習中的反應提取出問題的重點,幫助學生將課堂中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在生活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就是一種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的有效途徑,自主學習是學生個人對學習知識的主動行為,會朝著自己建立的學習目標努力,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只要稍加指導,就可以產生非常好的學習效果,達到教學目的。
2 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有效方法
小學生天生活潑,普遍缺乏學習的自主性,特別是對于數學這樣枯燥的學科來說更是缺乏興趣,所在需要教師從學生學習的特點中總結經驗,調動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對數學的自主學習。
2.1 布置學生課前預習
為了保證數學課堂中教學的順利展開,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前一天布置課堂相關的預習內容,讓學生可以在預習的過程對知識點有大致的了解,減少在課堂中聽不懂的情況發生。并且在預習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總結一些不懂的難點,并在課堂中提出,老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既可以活躍數學課堂的氣氛又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再有,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初對學生預期的情況進行考察,對認真預習的學生進行獎勵,對沒有預習的同學進行鼓勵,并引導預習的同學監督不預習的同學,這樣既保證了學生課前預習的積極性又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2.2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并不是所有學生都對數學提不起興趣,大多小學生在剛剛接觸數學這門學科時是抱著非常大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去學習的,但卻在數學學習難度不斷加大后,因為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所以對數學學習無從下手,并且因為一些教師在教學中過于系統化,知識的連貫性太強,學生難免覺得枯燥。小學生思維活躍,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等到再回到數學學習中來,已經無法跟上教師的步伐,所以教師要針對小學生這種思維特點,改變教學策略。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積極探索學生自主學習的新模式,將數學教學與課前預習課后補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帶著問題上課,課上教師重點解決難題,課后學生及時總結復習,這樣一系列的數學教學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效果。
2.3 布置多樣化的課后作業
因為數學知識的學習相對復雜,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想要幫助學生提升數學的學習質量,不僅僅要對課堂學習進行重點研究,還要幫助學生回家后進行知識總結,以布置課后作業的方式促進學生的課后學習能動性,再不斷的將課后作業的形式發展的更加多元化,作業不一定是死板的幾道數學題,也可以與學生的生活進行聯系,為學生留下更具有趣味性的數學課后作業。比如與父母一起做一項關于數學知識的游戲,與父母一起復習當日學習的數學知識,又或者幫助家長在買菜時計算簡單的價格,讓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這樣多元化的課后作業,可以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添自信,還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
2.4 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高士其曾說過:“世界上一切學問與知識的掌握并非難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學習,努力掌握規律,達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學習的知識是需要運用于現實生活的。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重要的是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快樂。例如,在數學課堂教學之中,教師在講授加減的概念時,單純的講解無法讓學生理解知識,此時可以通過講解一些例子,讓學生了解加減的含義,這有助于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或者是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學習,感受數學的魅力。
2.5 教師需要尊重學生
蕭伯納認為:“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需要信心才有足夠的學習動力,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信心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水平。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個性較為靦腆,不敢大膽提問,因此樹立信心成為了學習中重要的環節。教師需要經常鼓勵學生,并且傳授學生不同的自主學習方法,使學生能夠在枯燥的學習過程中帶來新的感受和體驗。教師需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喜好,和學生一起學習,樹立良好榜樣效果,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感受喜悅,從而建立起信心。
結束語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前預習,有利于課程的開展;改變教學策略,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魅力,布置多樣化的課后作業,提高了學生數學的應用能力;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這些方法都是在以學生為本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秋琳.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建設途徑與問題研究[J].時代教育,2016(18).
關鍵詞:創新;教學方法;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2)12-0037-01
學而得法,事半功倍;學不得法,事倍功半。可見,在做任何事情時,人們只要能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使再困難的事情也能迎刃而解。教學也如此。教師教學得法,就會取得實效,學生學習得法,也會學有成效。因此,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重視對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獲得學習能力的提升。新的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學生學習的源泉,是形成學生能力的最廣闊的空間。要使活動真正達到教學目的,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自己判斷、合理解決問題的資質和能力;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創造性地參與解決問題和探究活動的態度,使學生明確自己應有的姿態和生活學習方式。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提問。教師也不能讓學生按照自己設計好的“圈套”回答問題,而應該引導學生敢于針對課文內容、課外讀物、針對社會生活、針對教師和同學的不同觀點等等提出質疑,敢于挑戰教師,挑戰權威,甚至否定權威。比如:
1.1可以在課堂上開設“時事評論課”, “暢所欲言”、“你爭我辯”、“今日說法”、“焦點評述”等, 相關的時政新聞學生課余時間進行準備,初次參加的同學因沒有經驗、不熟悉規則而不敢面對,即使老師極力發動亦難以奏效,而通過在課堂上創設情境現場,使同學們猶如身臨其境,連續幾次觀摩,同學們便能基本掌握一些的技巧、規則,并擁有了充分的自信,這樣就能從容上場,坦然面對,“萬事開頭難”也不再難了,對學生表現出來的哪怕是一點點創新思維的火花,教師也一定要精心保護,給予鼓勵。
1.2利用網絡超越時空的特點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求知欲;利用網絡建立網站、資源庫,進行遠程教育,使優質資源得到交流與共享等等。通過形真、情切、意遠、理寓其中的情境創設,如在講“市場的概念”的時候,讓學生到網上“網易商城”等若干個市場上去感受一下,模擬購物,在不費過多口舌的情況下很容易地就讓學生掌握了知識要領。
2.靈活運用多媒體,激活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教育信息化、現代化,培養素質高、能力強、創新人才的最佳途徑。對于學校面臨教學人數相對減少、班級多、規模較大的情況下,計算機輔助教學是用來補充教師隊伍和提高其能力的可行途徑。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最顯著的特點是:
2.1集成性。從學生獲取信息來看:學習聽覺得到11%;學習視覺得到83%;視聽為主獲94%。從記憶和感觀來看:閱讀10%;聽20%;看30%;看加聽為50%;交談為70%。可見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提供了視聽并用的條件,有效提高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2.2交互性。課件的輸入輸出多樣化,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去或成為教學的主體,最大限度發揮學生能動性,進行啟發式及互動性最有效途徑,使重點內容突出、醒目。
2.3自適應性。根據不同條件(水平)而自行選擇聽課內容,進行自主學習。
3.應用討論法式教學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討論法,是指教師組織和指導學生,圍繞某一理論問題或實際問題各抒己見,展開討論、對話、辯論等,以求得正確認識的創新教學方法。新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通過調查、討論、訪談等活動,在合作與分享中豐富、擴展自己的經驗,不斷激發道德學習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長的需求。”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使討論成為課堂的常規,這既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也可以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為多向交流,充分發揮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還可以培養學生溝通、合作、共處、交流的能力。討論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
3.1專題座談式討論。所謂專題座談討論式就是教師先用簡潔又發人深省的話題,把學生的思維引入討論的問題上來,然后把設計好的討論題板書出來,讓學生集中精力思考討論。這種討論形式一般運用于思想觀點性問題比較集中的教材。在討論中,要以學生討論為主,教師啟發講述為輔。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要善于運用反問、對比等方法啟發引導學生深入開展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