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文化概論知識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地球科學概論》的教學內容
根據《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5版)》,該標準由通用標準和專業補充標準組成;通用標準是各工程教育專業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專業補充標準是在通用標準基礎之上根據本專業特點提出的具體要求。在測繪工程的專業補充標準中,課程設置分為四類,即: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工程基礎類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專業類課程?!兜厍蚩茖W概論》屬于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中的自然科學課程。
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地球的各圈層在不斷地演化與相互作用,人類對地球的認識在不斷地深化。通常,《地球科學概論》的教育教學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地球的形成和組成,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行星地球簡史、地球的物質組成三個部分;(2)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生物圈、水圈,以及地球表部圈層的相互作用四個部分;(3)地球的內部圈層,包括地球的內部圈層的劃分和性質、巖石圈內部物質的轉化、巖石圈的變形與變位、重力地磁與核幔作用四個部分;(4)人對地球的認識和人與地球關系,包括地球系統科學、人與資源、維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三個部分。
二、《地球科學概論》知識點的涵蓋
在2013年版測繪工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了《地球科學概論》課程,該課程可以很好地涵蓋教學內容的所有知識點。但在之前版本的測繪工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沒有設置《地球科學概論》課程,對于2011級、2012級同學來說,該課程的知識點需要由其他課程的教學內容來涵蓋;具體設置的相關課程有:第3學期《環境科學概論》、第4學期《煤礦地質學》、第5學期《采煤概論》以及第7學期的《開采沉陷與變形監測》、《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
《環境科學概論》的知識點,通常包括:大氣環境、水體環境、土壤環境、固體廢物與環境、物理環境、生物環境、環境管理、環境科學技術與方法、全球環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等。
通常,可以涵蓋《地球科學概論》第四方面內容(人對地球的認識和人與地球關系),同時大氣環境、水體環境、土壤環境、固體廢物與環境、物理環境、生物環境,可以部分地涵蓋《地球科學概論》第二方面內容(地球的外部圈層)。
《煤礦地質學》的知識點,通常包括:基礎地質理論部分,地球概況、地質作用、礦物巖石、古生物地史、地質構造、煤與煤系等,應用地質工程技術部分,影響煤礦生產的主要地質因素、礦井水文地質與防治水、煤礦環境地質、地質勘探、主要地質圖件、儲量管理、地質編錄、地質報告與說明書、煤礦地質信息技術等;可以涵蓋《地球科學概論》第一方面內容(地球的形成和組成),同時,可以較多地涵蓋《地球科學概論》第三方面內容(地球的內部圈層),以及部分涵蓋《地球科學概論》第二方面內容(地球的外部圈層)?!恫擅焊耪摗返膬热葜饕敲旱V生產建設的基礎知識,知識點通常包括:煤礦地質、煤田開發、井田開拓、采煤方法、井巷掘進與支護、礦井通風與安全、礦井生產系統等;可以較多地涵蓋《地球科學概論》第三方面內容(地球的內部圈層),以及部分涵蓋《地球科學概論》第二方面內容(地球的外部圈層)。
《開采沉陷與變形監測》主要內容是:地下開采引起的巖層與地表移動、地表及巖層移動的觀測工作、地表沉陷的一般規律、地表移動與變形預計、開采損害及其防護措施、露天礦邊坡的穩定性監測、下沉與變形監測新技術;可以較多地涵蓋《地球科學概論》第三方面內容(地球的內部圈層),以及部分涵蓋《地球科學概論》第二方面內容(地球的外部圈層)。《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主要內容是: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的概念、內涵與發展歷史,采礦對土地與環境的影響,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的技術,礦區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中的測量工作;可以較多地涵蓋《地球科學概論》第四方面內容(人對地球的認識和人與地球關系),以及可以部分涵蓋《地球科學概論》第三方面內容(地球的內部圈層)。
所以,雖然在之前版本的測繪工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沒有設置《地球科學概論》課程,但《地球科學概論》的知識點,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涵蓋。
三、《地球科學概論》的教學特點
通常認為,《地球科學概論》不同于《普通地質學》。《普通地質學》是地質類專業學生的一門入門性的課程,解決的是專業入門教育問題,以今后從事地質工作為培養目標,在后續課程中將深入學習《普通地質學》中每一章的內容,是相對較純的地質學的研究內容。而《地球科學概論》是由原來的《普通地質學》拓寬、發展而來的,課程的內容更加廣泛,涉及的學科更多,體系更加龐大,不僅包括自然科學中比較成熟的地學知識,而且要面對當代技術發展和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它的主要對象是非地質類專業但與地學相關專業的學生,它不以今后從事地質工作為培養目標,沒有相應的后續課程,主要任務是為剛進入大學校門的學生傳授地球科學的基本知識,進行地質思維的教育,使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地球觀,具有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科學素質,培養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興趣。
通常來說,《地球科學概論》具有內容多、課時少、程度淺的特點。內容多體現在:地球科學是六大自然科學之一,地球科學所研究的對象具有空間跨度大、時間跨度長、地質過程復雜的特征,不僅要介紹地球的形成和組成,而且要介紹地球的外部圈層、內部圈層,闡述地球系統的整體作用和不同圈層之間的相互關系,在這基礎上,還要介紹人類對全球變化、環境保護、資源利用和災害防治等當今熱點問題的認識和態度。
課時少體現在:通常該課程僅僅為32學時或40學時,相對于龐大的教學內容而言,課時顯得十分的有限。程度淺體現在:《地球科學概論》是有關地球科學基礎知識的一門通識性課程,不以從事地質工作為培養目標,在講授時應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將復雜的地質現象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加以解釋。以上的這些特點,也就決定了,要上好這門課,不能照本宣科,必須十分熟悉教學內容,必須對教學內容進行高度的凝練,教學過程中在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理論性的同時,還要具有很強的趣味性、思想性。
四、《地球科學概論》教學對專業認證的支撐
自2006年起,由教育部牽頭,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在機械、化工等行業開展了試點工作;隨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有序推進。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的全面展開,對引入先進的教育理念與質量保障文化、引導工程教育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意義重大。測繪地理信息類專業認證從2012年開始,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和中國測繪學會進行認證工作。根據《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5版)》,在畢業要求方面應覆蓋12方面的內容:1.工程知識;2.問題分析;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4.研究;5.使用現代工具;6.工程與社會;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8.職業規范;9.個人和團隊;10.溝通;11.項目管理;12.終身學習。
《地球科學概論》教學對測繪工程專業認證的貢獻,首先是課程設置的需要,《地球科學概論》屬于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中的自然科學課程。其次是教學內容為測繪工程專業的后續學習提供了一定的基礎,如地球形狀的知識是投影帶劃分的基礎,大氣圈的物質組成和分層的知識是航空攝影測量的基礎,地球重力場和地磁場的知識是地球物理大地測量的基礎等。最后是對專業認證畢業要求的12個方面中的幾個方面有一定的支撐;在“6.工程與社會”方面:例如,滑坡是一種地質災害,具有突發性的特點,通過觀測整體的微小變形量,構造統計分析模型,能夠及時有效地預測變形體的變化趨勢,為防治災害提供基礎。這不僅是一個工程技術問題,而且是涉及到人身財產安全的社會問題。
在“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地球是養育著億萬種生命的搖籃,是唯一適合人類生存的美好家園,為人類提供了空間、環境、資源等一切賴以生存與發展的條件。人類在發展自身的歷程中,對地球的索取遠遠超過對她的關愛與保護,這種人地關系的失衡導致了資源、環境、生態和人口等問題,并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了威脅。正如郝詒純院士在為《地球科學概論》作序中指出的:地質科學已成為保障人類生存的科學,發展和普及地球科學是關系到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生存和繁榮昌盛的意義深遠的戰略。在“8.職業規范”方面:在地球科學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爭論,如水成論與火成論的爭論、災變論與漸變論的爭論、固定論與活動論的爭論等,這些不同學說之間的爭論極大地推動了人們對地球科學的理解,豐富和完善了地球科學的理論。這些內容,對于培養同學們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提升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具有很好的幫助。《地球科學概論》的教學,還可以促進認識地球、了解地球,關注人類與資源、環境、災害、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從而珍惜自然資源,愛護生存環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一、設置專題,力求深入
本科階段,一些教師講授《中國文化概論》,往往受到學時、教材以及學生接受能力的限制,在教學過程中容易走馬觀花,難以深入。就教材而言,大多依據張岱年主編的《中國文化概論》、馮天瑜等所著的《中國文化史》以及陰法魯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化史》等教材。這些教材各有千秋,大多從中國文化發展的淵源、經濟基礎、發展歷程等入手,再分章節討論中國文化之分流如宗法制度、文學藝術、宗教文化、歷代官制、天文歷法、建筑風格等,內容涉及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有些教材側重于分章討論,但內容顯得駁雜浩瀚、難以精專;有些教材則注重對中國古代文化史發展歷程的揭示,分各個時段進行論述,脈絡雖清晰,但宏觀闡釋不足。這些教材有助于學生對中國文化基本知識點的學習,但也易流于表面,講授深度往往受到牽制。研究生階段,如果再將這些教材的知識點復述一遍,將有悖于研究性教學的總體特點,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大大降低。
有鑒于此,筆者結合研究生教學要求,設置若干專題,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深入細微,旨在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及科研創新能力。筆者給碩士研究生講授《中國文化概論》課程共計36課時,大約每6個課時討論一個專題,分“中國文化發展歷程”、“先秦文化典籍精讀”、“中國學術思想概論”、“中國史學概論”、“中國歷代制度史”、“中國美學通論”這六大專題對中國文化進行較為深入的討論。其中“中國文化發展歷程”在于宏觀把握中國文化發展脈絡,揭示其內在起承轉合規律,探討各階段文化之總體特點?!跋惹匚幕浼x”通過經典閱讀,引導學生掌握先秦文化原典的思想精髓。具體選擇《論語》、《老子》、《莊子》、《周易》、《禮記》、《詩經》等原典,采用現代比較規范的注本進行精讀,追尋經典之本意,思考其中的現實參照意義。學術是中國文化的命脈,“中國學術思想概論”側重于探尋中國古代學術思想、文化傳承、士人道德操守及其中國文化之影響,分先秦諸子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考據學等進行集中探討。“中國史學概論”在講述中國史學史的基礎上,通過精讀《史記》文本,初步了解中國史學思想及文化影響。中國歷代制度演變與文化發展緊密結合,因此“中國歷代制度史”主要探討某一時段政治、經濟及文化制度之興衰演變,以求通過制度反思而關照當下?!爸袊缹W通論”則討論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宗教等審美特質,揭示中國美學的獨有內蘊。之所以如此劃分專題,既考慮到中國古代文化經史子集的四分法,又涉及古代文化的經濟、政治、學術、思想、藝術等諸多方面,將宏觀和微觀結合,力求深入淺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反響較好,大多覺得上課收獲頗多。通過學習這些文化史專題,他們既能宏觀把握中國文化發展進程,又能對一些文化史話題進行深入討論。
二、講論結合,互動交流
研究性教學重在引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轉變其固有思維方式并提升其科研能力。因此,在授課方式上,不能采取傳統填鴨式教學方法,更要將授課、研讀、討論、互動相結合。筆者采取的講授方式為:講論結合,精讀原典,分組討論,課程作業。所謂講論結合,是指每個專題先由教師講解兩個課時,或是總體論述該專題,或是論析某本典籍,或是對某個具體話題深入探討,內容不拘,形式自由,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精讀原典,主要讓學生課后對中國文化史上主要典籍及經典學術著作進行閱讀。具體六個專題各列出書目,如“中國文化發展歷程”閱讀柳詒徵《中國文化史》,“先秦文化典籍精讀”閱讀《論語》、《老子》、《莊子》、《周易》等書,“中國學術思想概論”閱讀錢穆《國學概論》、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等書,“中國史學概論”閱讀王伯祥《史記選》,“中國歷代制度史”閱讀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美學通論”閱讀李澤厚《美的歷程》。每個專題大約要精讀一到兩本書,在精讀原典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討論則有話可談,言之有物。
“學而不思則罔”,閱讀經典之余,更要樂于思考、敏于答問。本課程在教師講授以及課后閱讀之后,也頗重視課堂討論,對中國文化史諸多專題進行較為深入地探討。先秦思想文化中儒家與道家思想存在異同,在課堂討論時,筆者將學生分為儒家、道家兩方,分別閱讀儒家和道家原典之后討論儒家及道家關于“道”的理論,有學生認為儒家思想不太關注個體而重視群體性道統,當時就有學生反駁說儒家也重視個體的尊嚴、道德修養等。在激烈討論之后,筆者對雙方論點進行評析,指出先秦思想的復雜性,不可僅以儒家或道家籠統論之,即使儒家內部不同學者之間也有差異性。通過大膽質疑、相互切磋,學生的視野得以開闊,研究視角日趨新穎,為日后科研及學習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課堂討論之后,筆者要求學生將各個專題以課件的形式展現給在座同學,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獨立收集材料、開展研究的能力,也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得學生自身講課水平得到提高。如在“中國文化發展歷程”這一練習過程中,有學生做出“情迷唐代”的精美課件,講述唐代歷史文化,并解讀其熱衷于唐代文化的原因,受到在座學生的好評。又如閱讀《史記》時,一些同學詳細分析《史記》中諸多不大出名的歷史人物,通過分析歷史人物的命運,解讀中國歷史的諸多特點,令人耳目一新。再如講到“中國美學通論”時,有同學對漢服極為感興趣,作出“儒雅的漢服”的學術報告,整個報告圖文并茂、內涵豐富,讓在座的同學皆感受到傳統服飾之美。通過以上諸多授課方式,使得原本單調的課堂豐富多彩,對于學生課后準備、課堂反應、積極思考等方面也作出了較高的要求,使學生得到極好的訓練。
三、實地考察,經世致用
古語有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钡浼涊d的傳統文化往往不夠形象可感,學習中國文化史也要重視實地考察,充分借助博物館、歷史遺跡等資源,通過實地探訪,去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借助課余時間,筆者組織學生參觀了揚州的寺廟、博物館等歷史遺跡。通過實地考察,學生了解到佛寺的基本布局、佛像的宗教內涵、民間的特點等,使得原本頗有距離的宗教文化變得切實可感。在博物館參觀時,筆者側重講解“廣陵潮”、“雕版印刷館”等幾個頗有特色的館藏。學生進一步了解到清代揚州學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歷代揚州文化的發展等知識,對于中國古代典籍的刻板及印刷也有了深刻認識。這些不僅使得書本知識落實到實處,也增加了學生的興趣,為日后進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敝袊幕瘡娬{經世致用,學習中國文化課程也當如此。在課堂上,筆者較為重視文化的傳承及人文情懷的培養,呼吁學生將傳統文化學以致用。張載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賢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痹谄綍r的課堂講授中,筆者有意識地讓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載道”等話題進行討論,試圖讓學生建立起文化自尊感和歷史責任感。通過閱讀經典,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文化反思能力。與此同時,筆者還提醒學生要熟悉民族文化精髓,從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充滿底氣。注重提升自身涵養及人生境界,不斷自我完善與心態調整。通過學習文化經典,形成健全的價值觀及家庭觀,實現社會價值及人生價值。諸如此類,皆是從傳統文化的現實關照出發,培養研究生獨立思考、反思社會、傳承文化、自我實現的能力,這些也是《中國文化概論》這門課程的最終目標。
總之,筆者通過對教學內容的設置、課堂形式的改革、課外教學的拓展等諸多方面的探索,對《中國文化概論》這門課程進行改革創新。通過諸多嘗試,使本課程既能符合研究性教學的要求,又能增進學生學養,樹立起良好的價值觀念,為日后的工作及生活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
參考文獻:
[1]柳詒徵.中國文化史[M].湖南:岳麓書社,2003.
[2]錢穆.國史大綱[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3]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聯書店,2005.
[4]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旅游學概論》是最重要的旅游專業“入門”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有著及其重要的地位。隨著現代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新概念、新情況不斷出現,在課程教學中需要及時更新與補充,也對課程建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適應現代旅游人才培養的需要,發揮《旅游學概論》課程在專業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根據概論課程特點開展教學創新是十分必要的。近年來,我們的教改實踐,從課程定位人手梳理n程內容,開展系列配套的教學改革探索,促進了《旅游學概論》課程教學質量提升,培養適應現代旅游業發展的專業人才。
一、課程定位
《旅游學概論》是旅游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學習目的是確立學生專業認同感、培養學習興趣和樹立從業志向等,對該課程定位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奠定專業基礎
《旅游學概論》課程作為旅游專業基礎入門課,通過本課程學習之后,學生要從宏觀上把握旅游活動、了解旅游行業,對旅游學科知識體系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為后續專業課程學習奠定好基礎。
1.建立正確的學科概念?!堵糜螌W概論》課程要講清旅游學科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識點。在實踐教學中,對已明確界定的概念要講清要點;對有爭議或尚在討論中的概念,要從不同視角和認知層面講清來源,從而使學生對學科有關概念有全面準確的了解。
2.提供清晰的學科知識架構?!堵糜螌W概論》課程將旅游學理論、方法、實務三大內容囊括其中,目的是使學生全面了解該專業的基本概況,內容幾乎涵蓋了其他本專業課程內容,容易出現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的“撞車”問題。該課程既要對旅游學科全貌進行全面反映,又不能成為后續專業課程的簡介版,否則會導致與后續課程無謂重復等問題。
(二)樹立專業價值觀
“游客為本,服務至誠”是國家旅游局提出的旅游行業核心價值觀,更是旅游專業價值觀的根本。它是旅游行業道德準則、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質的總和,為旅游專業人員的行為規范和職業操守。
對于旅游專業的學生,不但要“知”,即認知、熟知、深知,更要在踐行中認識其深刻內涵。所以,旅游專業教學在重視知識和技巧的傳授的同時,更要重視價值觀和專業倫理的教育,強化學生對專業價值觀的認識?!堵糜螌W概論》既然為專業學習入門課程,在教學中滲透專業價值理念尤為重要,要貫穿課程教學始終。
(三)培養專業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幫助學生盡快認識所學專業,接受專業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旅游學概論課程教學的重要任務。根據旅游專業實用性強的特點,《旅游學概論》課程應結合現代旅游業發展,引導學生用專業眼光觀察問題,從專業視角發現和解決問題,初步學會運用旅游學基本理論方法分析和解決旅游問題,逐漸形成對旅游專業的關注和熱愛。
二、教學內容確定的原則
《旅游學概論》課程內容具有基礎性、綜合性和變動性的特點,教學既要側重于解決學科最基礎的概念,又要注重基礎性理論的前瞻性,還要特別注重專業價值觀和法治思維的培養,同時注重內容的動態更新。
(一)密切聯系旅游發展實際
《旅游學概論》課程的概念較多、理論性較強,教學內容要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以滿足學生對旅游業最新發展動態與旅游熱點問題的了解,應將實踐教學作為一個持續的過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如在旅游的產生與發展章節中,對旅游與旅游業內容的講解,要聯系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實際情況,著重聯系社會注焦的旅游事件,不回避中國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明白我國旅游研究起步晚,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很多,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對旅游發展的成績要給予肯定,讓學生了解到隨著我國改革的深入,我國旅游業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巨大成績,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專業學習的積極性。
(二)融入最新學術研究成果
旅游產業以其領域寬、層面多、關聯度大、效益高等優勢,成為最具活力的朝陽產業?!堵糜螌W概論》課程內容要強調綜合化和社會化,注重對知識、能力的全面培養,培養學生用學科理論分析旅游行業中的問題和現象,把握旅游領域的熱點和發展趨勢。教師需要及時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在課堂中,不斷收集、整理、歸納,補充到教學內容中。然而,脫離教材只講研究成果,是不符合概論課程教學要求的,必須以教材為主線,完成教學目標任務的基礎上,科學安排穿插研究新成果。
(三)做好相關銜接與延伸
《旅游學概論》課程內容龐雜,涉及專業大背景的學科知識,包括管理學、市場學、民俗學、資源學、地理學、地質學、文化學、建筑學、產業學、規劃學、歷史學等諸多學科內容,也與旅游資源學、旅游文化學、旅游經濟、旅游市場營銷學等后續專業課程內容相重復。知識內容上的延續與遞進,不僅僅是邏輯上的需要,更為專業知識學習所必需,如果處理不好,勢必然造成知識內容上的重復和學生學習上的重復。這種延續與遞進,對《旅游學概論》課程內容確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教學方式是多樣的,每種教學方法都有其不同的作用,也都有其特定適用范圍。在《旅游學概論》課程教學中,我們引進了模塊式教學方法,實現課堂教學方式多元化的同時,重視實踐環節教學和考試方式改革,開展了全面和綜合性的教改探索。
(一)引進模塊式教學方法
“模塊化教學”,有“MES”和“CBE”兩種主要形式。“MES”(模塊式技能培訓),是以現場教學為主,培訓技能為核心的模式。CBE是以能力為依據,提升從事職業認知和活動能力的模式,也稱“能力模塊”。CBE教學模式,主要通過對工作和任務進行分析,建立若干教學模塊,既包含理論教學項目,也有技能訓練項目。在教學過程中,理論和技能等兩類項目要合理整合,以科學組織教學活動。
《旅游學概論》CBE 教學,是將課程分成旅游活動基礎知識、現代旅游三要素、現代旅游關聯問題等3大模塊下的若干小模塊,對課程的理論內容和實踐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做出統籌性的安排。每一模塊下建立若干學習項目,且每個項目都為獨立設置。以學生夠用、適用、會用為原則,課程教學由教師先完成模塊的理論項目講解,再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實操訓練項目任務。為增強學生對課程概念和知識的掌握應用能力,教學應采用多種方法,以適應和配合不同的模塊項目教學。
(二)采用多樣化課堂教學方式
目前,《旅游學概論》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更多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學生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教學氣氛沉悶,教學效果普遍不太好。該課程課堂教改根據課程特從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人手,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1.學生主講模式。學生主講是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由學生搜集、整理并講解課程的相關內容。一是讓學生模擬教師講解某一章節或專題,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更加深對教材理解和知識運用。二是讓學生課前講解旅游業發展動態,由學生搜集和講解與教學相關的近期旅游熱點問題、重大事件、國內外旅游界動態等,培養學生專業思維,提高學生專業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案例分析模式。案例教學是通過實際問題在課堂分析討論來解決,改變舉例解釋理論的簡單授課方式,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發現解決問題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要精選案例,教學案例要符合課程內容需要,是真實和近期發生的事件。其次要精講案例,重點講解案例事件相關的理論背景,恰當提出案例涉及的有關理論問題。再次要討論案例,鼓勵學生廣開思路,積極發言,營造暢所欲言的課堂氛圍,控制討論的進度與方向。最后,根據討論的結果,學生撰寫完成案例分析報告。
3.模擬問題模式。在完成相應基礎知識的階段性學習后,教師提出一個模擬現實問題,由學生運用現有知識分析解決,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檢驗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程度和具有的專業性思考問題程度。教師只提出問題,不提供案例資料,將學生分成若干組討論或兩個組進行辯論。通過模擬問題模式,將問題留給學生,促進學習主動學習思考,激發學習興趣。
(三)重視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性和操作性是旅游R到萄У南災的特色。課程內容既要有保證一定的理論基礎,又要強調比較高的專業技能,實踐教學在專業教學體系中有著重要地位。因此,《旅游學概論》課程也要結合教學內容,及時安排實踐教學活動,以使學生掌握旅游基本概念和學科體系的基礎,應突出社會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訓練,以培養符合現代旅游發展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旅游學概論》課程實踐教學主要有“走出去”和“請進來”等兩種形式。 “走出去”,是將學生帶到相關旅游區景點和企業進行短時間的考察學習,如選取本地旅游景區景點進行實地考察,促進學生對旅游資源、景區景點、開發保護等情況直觀感受;選取本地旅行社、飯店等企業進行觀摩,促進學生對旅游業、旅游市場等相關概念和特點的認識,增加對旅游活動的感性認識?!罢堖M來”,是將旅游景區、旅游企業、旅游管理部門的專家和優秀員工請錦課堂,為學生進行專題講座和座談交流,了解旅游業發展動態和問題,開拓視野,深化相關知識點的認識。
(四)改革考試形式
傳統的單一考核形式,以一張試卷決定學生最終成績,不能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對知識掌握程度進行客觀的反映,不能達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根據《旅游學概論》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實踐,在考核中增加平時考核成績,且將比例提升到60%,期末成績只占40%。
平時考核結合學生課堂主講、模擬問題討論、案例分析、實踐教學情況等設定評分標準,主要考核學生課程基礎理論掌握的同時,綜合考查學生課外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文字綜合水平、專業技能表現等素質。平時考核成績能促使學生重視平時學習,及時掌握學習知識點,避免平時不學習,考試期末搞突擊的死讀書、背死書現象。此外,對期末考試試題增加案例分析題比重,著重考核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高分低能”現象。
關鍵詞:設計概論 教學方法 現代化教學
現代科技的發展,網絡的普及,為我們帶來了更多資源的同時也使得理論課教學面臨新的問題。目前,大學生大都處于90后,思維更為活躍,性格更為自我,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已經不能夠滿足現時代的需求?!爸袊鴫簟焙托滦徒逃砟畹膶嵤└鼮楦咝=處熖岢鲂碌囊?。在這種環境下,作為設計概論課程的教師應利用好現代化這把雙刃劍,大膽改革新型教學方法和手段,將培養適應新時代的大學生為目標,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長期發展需要。
一.設計概論課程在高校藝術史論課程中的定位
設計概論課程作為藝術設計等專業的基礎理論必修課,以設計的基本思想、應用原理、設計歷史和設計教育為主要講授內容,是學生學習和掌握設計專業理論的重要基礎,也是進入專業設計學習的綜合性和指導性理論素質培養課程。同時,也作為我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主要科目,體現了這一課程在高等藝術設計教育體系中的意義和價值[1]??梢姡O計概論課程開設的必要性。
國內各高校的設計概論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學習并掌握設計的基本理論體系,掌握圍繞設計項目運作而形成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觀念。設計概論課程一般都設置在大一或者大二,主要目的是使學生了解設計的內涵與外延、設計與其他學科的關系、中外設計之溯源、設計的分類以及設計師和設計批評等基本理論,提高學生的藝術設計文化素養,并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為學生提供最基礎的設計方法論。
二.設計概論現實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關于高職院校的設計概論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研究與實踐,在近幾年高校教育改革中也初露規模和成效,例如尹慶民《應用型高校教育改革與教學實踐創新》、金國華《高校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探索》、周湘淅《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策論》等專著,《關于高職院校公共藝術課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的思考》、《非遺視角下高職藝術設計類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嘆息高職院校藝術造型類課程的教學模式》、《高職等設計概論課程建設探討》、《“設計概論”課程教學創作型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就業為導向的“設計概論”課程教學改革研究》、《關于高校設計概論課程新的教學實踐模式探討》等論文和期刊都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經驗。但有關新時代下新手段的研究都還處于起步和嘗試階段,而且并未形成規模,仍需要進行第一線的探索和嘗試。
首先,教材相對單一。自2002年起,有關設計概論課程的教材大致有趙平勇、李立新、李硯祖、李立芳、尹定邦和趙農等編著的。一部符合現代教育要求的教材,應當是群賢同道精誠合作的結果;而設計學科本身對“團隊精神”的執意強調,更是這一學科發展的學術基礎[2]。編撰教材并非易事,特別在當下信息、技術、知識日新月異的時代,要把本學科內最優秀的成果傳遞給學生,并要講求科學性,更是困難重重。當前國內的教材大都存在知識陳舊、案例老化等問題,這也是目前設計概論課程中學生普遍認為“理論無用”的原因所在。
其次,教學方法過于傳統。雖然多媒體教學早已普及,但“滿堂灌”、依賴PPT的情況并未改善。單一的采用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傳統授課方式,就會容易使學生產生“假知”,從而導致知識與能力的脫節。而且容易使學生產生依賴和期待心理,抑制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造思維的培養。
第三,與專業課程聯系不夠緊密,社會實踐性較弱。教學與實踐的關系,一直都是高校教改所面臨的急迫解決的問題。目前,對于兩者關系的認識存在兩種錯誤傾向:一種過于強化實踐教學的價值,而否定理論教學的意義;另一種則認為理論是理論,實踐是實踐,過于強調學校理論的專一性,而忽視對兩者的結合。
在當下以及未來的科技發展的動力之下,應變被動為主動,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創建新型的教學結構,探索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確立新的教學關系,使O計概論等理論課程更為有效的與學生自身相聯系,理論聯系實踐,理論幫助實踐,積極地提高設計概論課程在教學中的實效性。
三.課堂教學方法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創新
在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中,轉變教師思維是第一步。課堂不應該是一群“觀眾”面對一個“演員”,而應該是一個“導演”組織一群“演員”。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對史論課程一般都興趣缺缺,而且,大多數藝術專業的學生文化底子較為薄弱,缺乏自我學習能力,加之教師一味地講授,不免會使整個教學效果不佳。因此,首先應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的為學生傳授基本的理論概念,在與具體設計作品的結合中,來感受知識,增強記憶,促進學生思維的活動。比如,在講授設計與科技的關系時,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播放最新科技成果的視頻,學生在贊嘆科技力量偉大之時,再將設計與科技的關系講授給學生,然后再播放些許設計與科技相結合的視頻,使學生感受到設計中的技術美,從而提升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興趣和學習能力。
其次,大學校園是教改的領頭羊。互聯網掀起的數字革命讓人們進入了“在線”的時代。社會呼喚的是有創意的新型人才[3]。微課堂、慕課堂正在顛覆我們的認知。微課的開展,改變了單一的傳統教學,雖短短幾分鐘,但卻可以對不同階段的學生提供因地制宜的教學,進行個別化教學。比如,將設計概論課程的知識點進行分割,分別錄成微課,上傳至學院網站,供學生自由選擇,甚至可以增添彈幕,在提問版塊留言,因材施教。
2012年10月,美國著名的《時代周刊》雜志發表了名為“大學已死,大學永存”的深度報道,探討慕課給現代大學帶來的沖擊[3]。例如在2014年7月,清華大學物理系大三學生楊平凡上了清華大學上線的第一門慕課“電路原理”,并考試合格,以及隨后眾多高校也陸續推出在線課程,不但能和自己所在學校的分數互認,還能拿到外校的第二專業證書[3]。設計概論課程的慕課改革也是行得通的,而且在此基礎之上,還可拓展學生的視野,了解最新最先進的設計理念和發展。大部分高職高專學校,以及國內大多數院校,很難做到專家、教授成群,除去可以聘請客座教授或者舉行專家講座外,慕課是獲取教育資源平等最為方便和快捷的方式。
第三,《2014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揭示了今后六項新技術對高等教育教學產生的影響。這六項技術是:翻轉課堂、學習分析、3D打印、游戲和游戲化學習、量化自我、虛擬助理[3]。這些都成為我們進行教學方法改革的方向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設計概論等史論課程,可以根據不同章節進行靈活教學。比如在進行設計師章節的教學,我嘗試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讓學生分組,自己制作PPT,請學生自己來分享有關設計師、設計理念和設計作品,并闡述對設計職責和社會服務的認識。然后我再進行總結式講授,一方面起到了推波助瀾、加強記憶的作用,另一方面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進一步豐富知識點,也有利于學生將來確立自己的設計風格[4]。再如講有關中國設計溯源時,帶領學生前往河南省博物院,進行實地講授,這種實物與理論相結合的方式和教學手段,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會記憶猶新。
四.結語
借助高新科技手段為媒介,打破原有的傳統教學,以“微課堂”、“網絡教學”、“游戲教學”、“理論講授與聲像結合”、“Unity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為實驗,從“以教師為主”向“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育理念轉變。采用課題小組成員探討、與學生代表座談會以及問卷調查等手段,通過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對大學生藝術設計教育載體的應用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新時代下大學生設計概論課程載體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依據大學生藝術與設計理論教育載體發展與創新普遍遵循的原則,使學生具備基本的理論研究能力,反思設計教育、行為能力[5],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并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刺激學生的深入思考,最終提出新時代下設計概論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學科發展與創新的策略。而且對提高學生的設計藝術修養、自主學習能力、造性思維以及人文素養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慧,高職藝術設計理論課程現狀與教學對策[D],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2008
[2]尹定邦、邵宏,設計學概論[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4
[3]湯敏,慕課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
[4]成娟,淺探《設計概論》課程的教學方法[J],文教資料?高教高職研究,2008年26期
[5]聶世忠,設計概論課程自主研究性教學談[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5年33期
從實踐來看,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方法中教師僅僅傳授知識角色不同的是,教師于教學中扮演著教學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后,該方法受到推崇,尤其是1986年美國卡內基小組在一份名為“準備就緒的國家:二十一世紀的教師”的報告書中,特別肯定該方法中教師對于培育課程的價值,并認為效果相當有效,而國內19世紀90年代以后開始對該方法進行探究并加以應用。將案例教學引入國際政治學的教學,是一種新的嘗試。目的是增強教學中的互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表達、溝通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國際政治學概論課依托國際政治學的特色及其獨特的研究內容、方法及對象,成為眾多政治學科的后起之秀。該課程與眾多學科聯系緊密,其邏輯結構是“國際政治行為主體”——“國際政治的體系”——“國際政治的基本動力”——“國際政治的主要形式”——“國際政治的外部環境”,而要闡述其中的規律和一般性原則,必須運用大量案例,否則理論就是空洞的。因而該課程引入案例教學法具有必要性。首先是國際政治學概論課課程特征的要求。國際政治學的學科具有鮮明的特征,主要表現在:理論性、現實性和跨學科性。理論性方面,國際政治學理論不僅歷史久遠,而且歷久彌新。源于亞里士多德、格勞秀斯以及康德等名家的國際政治思想源遠流長。20世紀以來,國際政治理論先后經歷了道德與權力、傳統與科學、權利與制度以及制度與文化等四次學理論爭,并在爭論中不斷獲得發展?,F實性方面,理論的產生總是源于現實需要。國際形勢的變化一方面呼喚理論的指引,另一方面也為國際政治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鐚W科性方面,如前文所述,該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學科,不僅與國際戰略學、外交學聯系緊密,也與歷史學、法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眾多文史類學科頗有淵源。這些特征要求教學方法靈活、生動,才能產生良好引導。其次是教學方法發展的必然趨勢。傳統上,教學中的角色定位為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配合為輔。教學過程中,課程往往以概念講解為起點,基本按照內涵、外延、特征和地位等順序逐次展開。這樣的教學方法優勢在于教師很容易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劣勢也很明顯,對學生而言,積極性卻難以的到有效調動,因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并進行知識系統架構的目的并有實現,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這樣的方法愈加顯得陳舊。從教學過程來看,科學的教與學的作用應該是,“教為主導,學為主體”,意在“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無論是中學教學,還是本科教學,這些結合愈來愈明顯。相較而言,案例教學法在處理這種結合作用時具有明顯的優勢,不僅重視學生的主體性,而且重視現代教學技術的應用下教與學的互動等??梢?,從學科特征和教學方法主客觀兩方面來看,國際政治學概論課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都存在必要性。
二、國際政治學概論課應用案例教學法的可行性
案例教學法與國際政治學概論課教學的結合不僅具有必要性,而且也存在可行性。一是案例教學法的優勢提供了方法基礎。如前所述,國際政治學概論課課程邏輯嚴密,并且理論性強,因此教學上要求通過積極有益的調動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分析綜合能力。而改革開放后漸漸流入我國的案例教學法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和直觀性。具體來看,其關聯性表現為注重從案例中分析理論的產生和應用等,有利于構建全面的知識體系,加強理論的基礎學習;而直觀性表現為將理論通過現實案例表現出來,有助于啟迪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分析與綜合能力。二是國際政治專業的特點提供了案例教學法應用的專業基礎。基于國際政治學學科基礎上設立的國際政治學概論課課程無疑同樣具有理論性、現實性和跨學科性的特點,案例教學法要求所適用的課程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深刻的現實性以及具有綜合性的知識網絡,這些要求都能從專業的特點中的到滿足。理論方面,不僅存在自由主義、現實主義和建構主義三大主流學派和女權主義等眾多流派的交鋒,而且與眾多學科存在聯系;現實方面,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局勢變化多端,因而,對此研究表現出緊迫性;跨學科方面,該學科具有較強的包容能力,一方面表現為對學科理論的包容性,如歷史學、法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的包容對于國際政治學都具有特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現為現實的包容性,需將國內外形勢變化及學科研究相結合。這些特點體現了該專業深厚的底蘊,能夠為該方面的應用提供專業基礎。三是教學中的互動為該應用提供了融洽的氛圍。案例教學法應用過程中的互動相當重要??偨Y來看,互動又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人的互動,即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避免單純填鴨式教授與被填鴨式學習。該課程主要針對本科生群體。從群體知識和能力結構來看,他們已具有了較豐富的基礎知識,以及一定層次的科研能力,并且主觀上研究興趣濃烈而且持久。因此,能主動與教師就相關問題進行探討,且往往能進行深層次的探討。無疑,能夠成為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提供主體。二是物的互動,即運用教學手段將材料與知識點的聯系結合起來,避免教學過程中知識點的單一羅列與材料的簡單描述。三是人與物的互動,即在物的硬件基礎上,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開展教學活動。通過以上方面的結合,達到教與學的最佳狀態。四是先進教學手段的運用為該方法的應用提供了物質基礎。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學工具主要為課本、講義、黑板和粉筆。隨著現代技術不斷發展,更多新穎技術應用到教學中來,如多媒體,網絡和操作軟件Powerpoint、Photoshop等,由此,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手段發展為現代技術條件下的網絡多媒體教學。相較而言,后者更為案例教學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學習環境已經發生變化:一是應用技術來改善教學,如網絡的聯通可以是國際時事與課堂緊密聯系,多媒體能夠以更為立體的方式展現歷史等;二是網絡,如校園網、大量教學數據庫等亦應用于教學,能夠提供大量的資料和數據支持??梢姡冗M教學手段能為該應用提供很好的物質基礎。
三、案例教學法在國際政治學概論課教學中的應用
國際政治專業教學呼喚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而且該方法的應用也具有極大的可行性。以下分別從內容、手段和形式上探討如何應用。
1.教學內容上,結合國際政治專業的特點,使教學更趨深刻。該課程理論性強,因此,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引入各大理論,而且要在對西方主流理論的引入的基礎上,對國際形勢進行分析,并爭取特色創新,尤其在中國特色方面下功夫。因此,教學中應注重教學內容的優化。其最優化的步驟可以經過以下努力:教學內容符合教學任務;找出最主要、核心的任務;協調各學科的聯系;內容符合于教學時間規定;為不同的學生準備各種區別選擇。如前文所述,20世紀以來國際政治理論經歷了四次論爭。如果與具體的國際環境相結合,設置案例進行講解,尤其注意選擇能突出理論關鍵點理解的材料,并注意層次上的引導,則有助于學生加深理解。以民族主義為例,民族主義起源于19世紀,伴隨著資本主義與神權和封建主義的斗爭而不斷發展,并在不同歷史時期起到不同的作用。根據教學內容優化步驟的要求,教學前可做好如下準備。首先,確定教學任務為講授“民族主義”,并主要是結合材料進行分析。并圍繞以下問題展開,問題一:什么是民族主義?民族主義有哪些表現?問題二:當代民族主義在發展中國家泛濫的原因;問題三:民族主義與戰爭的關系。其次,內容上,根據課程安排(時長為兩課時)來進行設定,按照導入功能、分析功能和結論功能的層次循序漸進安排教學材料。比如,根據需要,“民族主義”可以安排以下材料。材料一:巴以問題的由來。簡要列舉從猶太國的歷史、二戰的爭議到中東戰爭,以提供思考的歷史背景。材料二:巴以問題解決的幾個階段。材料三:巴以問題解決的障礙,此材料為分析性材料。以上三則材料展示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可以提供結論性材料,即材料四:學術界關于民族主義的研究的定論,如埃沃拉認為民族主義在7種情況下可能引發戰爭等。再次,以上材料一一展示后,教師可根據討論情況進行總結,知識點的講授可以告一段落。在教學過程中有幾個方面應當引起注意:一是課堂引導與課后思考相結合。引用的案例往往信息量大,分析只是引用了其中一小部分信息量,因此,可以課后交流的方式,如深度思考問題等,以推進探究程度。二是課堂上應啟發學生將了解資料和理順思維相結合。這也與案例信息量大有關。因此,討論時,應及時控制主題的進程,以不斷深入的問題加以跟進,而不至于討論白云跑馬,無果而終。三是材料描述與理論提煉相結合。材料往往是對事實的描述,與抽象的理論有一定距離。因此,應當及時引導從具體到抽象的升華。
2.教學手段上,結合網絡多媒體技術,使教學更趨生動。在教育教學中,知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國際政治學概論課課程的教學要求將大量的理論、史實資料以及國家文化特色相結合,單純的口授筆傳難以全面將這些龐雜的內容有效呈現。相比之下,案例教學法更有優勢,不僅可以借助現代技術手段,并通過設置情境來教學,將知識點或者理論論爭得以立體展現,從而生動的還原知識內涵,而且可以借用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通過視頻等影音資料展現案例的現實性,更可借助網絡技術,收集到豐富的資料,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國際政治的基本形式一章中涉及外交時,可以在課堂上播放有關外交的視頻。觀影后,就設計的問題,如“影響外交決策的因素”組織進行討論,可以極大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培養思維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網絡僅是教學的環境下的一個組成部分,教師實施教學時,不僅要依托傳統課堂的平臺,更要提升運用技術對學習進行檢測、管理和指導能力。因此,教師不僅應不斷提高駕馭課堂(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的能力,而且在具體技能上,應提高熟悉資料數據庫的運用,網絡信息的收集以及多媒體設備的運用技巧。
3.教學形式上,結合課程需要以及師生間的知識結構,通過建立學習小組,開展討論或進行辯論等,使教學更具啟發性。傳統教學上,主要以教師口述筆授來進行講解,但在案例教學法中,可以不拘泥于“講授”這一單一形式。在該教學法中,學生將起到主體作用,教師以引導和輔導的角色來主導教學過程。因此,可以根據課程特點以及知識基礎,在學生中建立學習小組,組織討論或辯論的啟發式形式進行教學。學習小組的設立不僅緩解教師的課堂壓力,而且能夠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以該課程第五章“國際政治的法律規范與國際機制”教學為例,可以將課程中的“民族自決原則”作為案例教學的重點之一,內容上結合冷戰后兩個著名的案例,即科索沃獨立與車臣民族分離主義進行教學,而形式上,組織學生分組進行“高于人權”“人權高于”的主題辯論。關于和人權的地位,中西方學者以至政界皆有不同的論述,總結起來可歸納為兩種觀點“高于人權”和“人權高于”。根據現有的研究情況,可以發現,兩個表述皆有理論和事實論據來支持,也都有不足之處。因此,可以在課堂上采取辯論的形式。學生在準備辯論的過程中,將會充分收集兩種觀點的支撐材料,并進行分析,因此,不僅為課堂節約了講授觀點的時間,而且也很好的調動樂學習的積極性。對于辯論這種靈活的形式而言,教師的點評顯得尤為重要。好的點評能夠讓課堂在靈活的形式之余錦上添花,拔高思想的層次。
關鍵詞:專業基礎課;教學實踐;社會工作概論
作者簡介:修路遙(1982-),女,河南開封人,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助教。(河南開封475004)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11-0074-02
“社會工作”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如何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教學工作者一直思考的問題。本文以學科專業基礎課“社會工作概論”為例,談談對該課程定位的認識以及教學方法的實踐。
一、從課程特點出發明確課程定位
1.奠定專業基礎的課程定位
“社會工作概論”是社會工作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絕大多數學生對本專業的認識是通過學習這門課程而建立的。學好概論課對確立專業認同感,培養學習興趣以及樹立以社會工作為治業的志向至關重要。作為專業學習的開端,突出專業基礎課的特點是教師講授該課程的必要任務。
(1)建立正確的專業概念。教師講授“社會工作概論”課程時,需要給學生講清社會工作的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對已達成共識的概念界定,教師需要給學生說明;對有待于討論的概念界定,教師要從不同視角和認識層面介紹其解釋來源,以供學生課后參考。[1]
(2)提供清晰的學科知識架構?,F有“社會工作概論”課程將社會工作理論、方法、實務三大內容囊括在概論課程中,幾乎涵蓋了社會工作專業將要單獨開設的課程。學生可以從宏觀上了解該專業的基本概況、課程性質和作用。在這里容易出現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的“撞車”問題,教師應注意做好內容銜接。例如,在“社會工作概論”課程中,教師主要引導學生學會用社會工作的專業語言和專業理論分析問題,而不是把教學重點放在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等專業方法的講解中。
2.樹立專業價值觀念的課程定位
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自助的專業,目的在于幫助個人、服務群體、改善社會福利,解決并預防社會問題,維護社會正義并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發展。長期以來,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以明顯的價值傾向為基礎,逐漸形成一系列核心的價值觀和倫理原則。面對工業化帶來的殘酷社會現實,社會工作從起源發展到建構體系都充滿了博愛與人道主義的溫情,彰顯了專業理念的獨特魅力。沒有一定價值體系的指導,社會工作就不會存在,更不可能得到發展。相比其他專業社會工作特別強調專業工作者在道德原則的指導下科學地解決問題。對于剛開始接觸社會工作的學生,專業教育業不能僅重視知識和技巧的傳授,教師應充分重視價值觀和專業倫理的介入,強化學生對專業價值觀的理解和認識。價值理念問題要滲透到各個章節,貫穿教學始終。
3.培養興趣,倡導專業理念的課程定位
興趣是學好一切知識的根本動力,對于剛開始接觸社會工作的學生,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展示國內外社會工作在理論與實踐領域的豐碩研究成果,幫助學生盡快認識所學專業,接受專業理念。根據社會工作專業實用性特點,教師應結合社會發展現實,引導學生用專業的眼光觀察社會,從專業視角出發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逐漸形成對社會工作專業的關注和熱愛。
二、理論結合實際完善教學內容
1.密切聯系社會發展實際
社會工作專業要培養的是正直善良,具備基本專業理論知識,技能、熟練的社會調查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專業工作者。這種職業理念培養離不開實際生活和社會實踐。現實社會生活呈現的現象往往是繁雜的,要求社會工作者具備敏銳的感知力以及深刻的反思意識,善于找出復雜現象之間的本質聯系,找出規律性的東西,這也是確保科學助人的力量源泉。在“社會工作概論”教學中廣泛引入社會現實事例,不能停留在描述事實,而應注重解釋理論如何從實踐中來又怎樣去指導實踐。如災后重建中的社會工作介入、老年社會工作在養老服務體系建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等學生普遍關注的社會現實問題,把它們充實進課堂教學內容,對培養學生運用專業理論解釋實際生活的思維習慣和社會責任感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應注意平時組織、遴選相關材料,不能滿足于完成教學大綱任務的標準。
2.融入最新學術研究成果
在教學中注重社會工作本土化離不開對中國社會工作發展的深入研究。作為社會工作專業基礎課,教師需要及時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在課堂中。比如,每年新出版的著作和發表的文章,還有社會工作實務方面的信息和動態。教師需要不斷收集、整理、歸納,在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任務后,把它們補充到教學內容中去,以保證教學內容的先進性。但有時也會出現教材內容與新增信息之間的矛盾,脫離教材只講新的研究成果顯然不符合基礎課程的要求。[1]在實際教學中筆者采用了以教材內容為主,在完成教學大綱目標與任務的基礎上穿插有關新的研究成果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上只提出核心觀點和發展動態,留下問題由學生自己按照教師提供的瀏覽渠道課下查閱。學生經過思考后再與教師進一步交流,對促進專業思維形成很有幫助。
3.西方經驗與本土導向
社會工作是從西方起源的,筆者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對西方社會工作歷史進程的講解,力圖使學生了解一個專業從無到有,以至提升到專業化層次的全過程,準確把握社會工作的特點與發展規律。按照顧東輝的觀點,本土導向一方面強調外來者對進入文化區域的適應性變遷,一方面還有注重對本土經驗的專業化,包含了中國文化對西方理念和模式的選擇、融合與接收的過程。[2]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有選擇性地引入西方社會工作的模式和技巧,注重從中國的現實情況出發,注意收集和整理本土化的社會工作模式和技巧。
三、突出實踐思維探索教學模式
模式是指對前人積累經驗的抽象和升華。[3]筆者根據“社會工作概論”課程已有的教學經驗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抽象歸納出四種教學模式?;谏鐣ぷ鲗I的實踐性、操作性特點,概論課程不宜完全遵循理論主導型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在完成專業價值觀、基本原理、理論和規律學習的同時,應該適當融入實踐思維的教學訓練,為學生搭建從理論過渡到實務的橋梁。
1.模擬問題模式
模擬問題模式,一般由教師提出已經發生過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供學生分析討論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4]如:講述社會工作價值觀和職業倫理時,把社會工作實踐中可能遇到的倫理困境設計成假設的情境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思考當弱勢群體福利與健康人群福利發生沖突時當做出何種抉擇?同一社工處于不同角色時會遭遇來自各方的期待,當這些期待難以兩全時社工該如何處理等問題。這種做法簡便易實施,不需要額外的教學資源,使學生在沒有風險的狀態下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但由于問題是由教師設計的,學生提供的解決方案無法接受真實情況的檢驗,因此,對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存在局限性。這種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克服了依靠死記硬背學好概論課程的錯誤觀點,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使抽象理論變為真實體驗,使孤立的知識變成有機的整體,使學習從任務變成了樂趣。
2.案例分析模式
舉例解釋是以往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方法,目的是便于學生理解抽象的理論。但是如果教師對例子的選擇不加斟酌,牽強附會,不僅篡改了理論結合實際的教學初衷,還容易造成學生對理論的誤讀。[1]筆者認為,“社會工作概論”課程有必要摒棄舉例解釋理論的簡單授課方式,要依據課程需要和現實情況精選、精講案例。概論課程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對社會工作基本原理和規律的學習,如個案工作章節,教師可以精選案例來展示個案工作從建立專業關系到最終結案的全過程;讓學生通過案例了解個案工作的特點、主要工作模式,以及社會工作者扮演的角色等。小組工作和社區工作的章節亦可采用此法,學生經過多個案例的學習,可以更加直觀地把握社會工作主要方法的異同,取得理論結合實際的預期學習效果。
3.課堂討論模式
課堂討論模式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水平高低、是否具有專業性以及思考深入程度的有效手段。其具體步驟是:第一,老師課前結合教學內容布置討論主題,學生課前做好發言準備;第二,課堂講解從問題出發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第三,學生廣泛參與,熱烈討論;第四,教師對發言進行總結。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課堂討論不僅是對學生思維的訓練也是對教師引導能力與應變能力的檢驗。要獲取好的課堂討論效果,首先要選擇合適的主題。原則之一是該題目在理論上沒有確定觀點和主張,使參與討論者有選擇和辯論的空間;原則之二,發言不設限制,但注重實效,這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發言的導向控制討論范圍,避免偏離主題。原則之三,始終鼓勵學生發言,爭取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討論。
4.實地體驗模式
實地體驗模式是廣泛利用校外資源進行專業思想教育的教學方法。以社區服務機構、社會福利機構參觀訪問為主要形式。安排學生參觀社區服務中心、兒童福利院、養老院等社會福利機構,這些機構的服務對象大多是社會弱勢群體,學生可以在實地走訪中感知社會工作服務的開展狀況,體會社會工作的價值所在。在注重本土化教學思路的引領下,要使社會工作這個最先發端于西方的學科在中國文化土壤中生根開花,必須在引進西方專業社會工作理論和方法的同時,廣泛結合國內實際情況,不斷在實踐學習中發掘出順應中國社會發展趨勢的工作空間和符合中國文化傳統的專業服務。
參考文獻:
[1]李芹.“社會學概論”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7,(3).
[2]顧東輝.中國社會工作實踐的本土導向[A].中國社會工作發展報告(1998~2008)[R].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論文摘 要 《社會學概論》課程因其實用性和科學性,越來越多成為很多非社會學專業的開設課程,而高職院校因其獨特的學生特點和教學目標,更對概念和理論系統比較復雜的《社會學概論》課程教學提出了要求,筆者認為,在高職《社會學概論》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明確學生參與的教學理念,同時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其更好認識自我,認識社會。
《社會學概論》課程是從社會整體出發研究社會的構成及其運行規律的一門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較強的課程,既是社會學專業的入門課程,又因其的實用性和科學性,成為很多非社會學專業學生的學習內容,目前我院的物業管理專業將《社會學概論》作為必修課程。對非社會學專業的學生來講,《社會學概論》這門課程包含概念和理論系統比較復雜,尤其是對于基礎較差、求知欲較弱、學習急功近利等特點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講,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同時高職更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強調創新能力和創新能力開發與培養,培養學生認識自我、認識社會,并幫助學生適應迅息萬變的社會。
對此,如何結合高職學生特點,改善《社會學概論》這種基礎入門課程的教學效果,使學生會學、樂學、善學,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潛心的探索與實驗。
一、一種教學理念——學生參與
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的“滿堂灌式”、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越來越引起學界反思,尤其對高職院校來講,特殊的學生特點更對傳統教學理念提出了挑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教育模式應運而生,它明確了學生參與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具體看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操作。
1.明確學生需求是學生參與的根本
明確學生參與的教學理念,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每個環節用心去體察學生的需求。
對于《社會學概論》這門課程,教師要結合學科性質和高職學生的特點確立合理的教學理念,轉變教育觀念。非社會學專業的學生學習社會學只是為了擴充知識和提高能力,不能像社會學專業畢業的學生一樣從事相關的職業。他們關注的是了解與社會、自身、生活和專業相關的一些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并進而能掌握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方法,達到認識自我、認識社會,并適應迅息萬變的社會,而不只是掌握理論。
2.創造參與機會是學生參與的前提
在《社會學概論》的教學過程中,本人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將學生推向教學的舞臺中央,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學生參與教學。使學生參與到教學內容的選擇中,要求教師對教學課題有所選擇。一方面要能夠與學生所關心的社會現象、社會現實結合起來,并且能夠聯系學生所掌握的背景知識以及生活應用知識實際,另一方面要結合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參與到教學內容中,這樣學生就會傾注很大的熱情在學習中。
第二,學生參與課堂互動。學生參與理念告訴我們,學生也能是學習活動的創造者,學生參與課堂互動,有利于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挖掘潛能。如下文所示,教師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法、討論法等為學生參與課堂互動創造機會,除此之外,教師可引用一些活潑有效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講到“社會化”這個知識點的時候,筆者借鑒心理學中的“我的生命線”這一活動,引導學生回顧自己從出生到現在甚至未來的成長歷程和規劃。學生在體驗心理游戲的形式中,發現了社會化過程中家庭、朋友、同學、老師等多群體的影響,對社會化的過程有了真切的理解。
二、多種教學方法——綜合使用 優化組合
在《社會學概論》課堂中,為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需要根據各種教學方法的特征,選擇一種或幾種最優的教學方法,加以綜合運用。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顧名思義就是借著扮演角色的方式來達到體驗及學習的目的。在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更深地體會社會學相關理論,本人在《社會學概論》教學的過程中嘗試運用角色扮演法來輔助教學,讓學生根據自己對理論知識和社會情景的了解,進行角色演繹。
在“社會互動”一章的學習中,教師可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前期準備的基礎上表演一段生活中的互動場景,如社會沖突,合作、競爭、強制等內容,以及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等溝通方式,對生活中的社會互動有更加直接的認識,角色扮演完成后,由教師和本小組及其他小組成員進行反饋評價,各小組結合情景模擬效果,展開交流切磋,提出質疑,分享成果。
在角色扮演中,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培養了學生團隊協作能力,激發學生創新潛能,有利于加強學生對專業的熱愛。
轉貼于
2.討論式教學法
討論式教學法,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讓全班學生或小組成員圍繞某一中心問題,各抒己見,并通過師生、生生間的多邊交流,尋求獲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
在“文化”一章的學習中,筆者就提出選題——“談談你家鄉的文化”,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文化元素,同學們紛紛積極參與,從飲食、娛樂、名聲、姓氏等角度闡釋自己眼中的文化,將專業視角和普通生活結合起來,對社會現象的認識更準確,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保證討論式教學的效果,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因素:把握選題,確切有效;把握預習,有備而來;把握方向,避免離題;把握時間,充分討論;把握評價,及時反饋。在討論前、討論中、討論后整個過程中動態監控,引導學生對相關理論和概念有更加清晰的認識。
3.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所學理論,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思考以及相互間進行討論和爭辯,以提高思維、推理和處理問題能力的教學過程。
比如在“社會問題”一章的學習中,教師可選擇當前比較熱門的“大學生就業問題”,提供幾位成功就業和無法就業的應屆畢業生的自身狀況和求職過程的案例,要求學生貼近生活,接近社會,認真研究分析,結合理論知識和自身了解,探討自己對就業問題的認知,同時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就業態度和職業準備。
案例教學是一種開放型教育,集科學性、實踐性、直觀性、啟發性、趣味性于一體,促進了教學相長,加深了學生對基本理論的理解,有利于彌補傳統教學中“填鴨式”灌輸知識的缺陷,是《社會學概論》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種教學方法。
4.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處理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學習行為,全部或部分獨立組織、安排學習行為,最后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一般流程為“信息收集—方案設計—項目實施—成果展示—最終評價”?!?/p>
在“城市社區”一節的學習中,教師可將城市社區的特點、發展現狀、趨勢等作為學習項目由學生獨立探究的項目。首先,經過師生共同設計和論證,將項目主體確定為“現代社會的城市社區建設”。然后,學生經過社區調查和前期資料搜集,分組確定項目的主要目標,或者為城市社區建設的主要措施;或者為城市社區服務工作的主要內容,或者為和諧社區建設;或者完善為社區教育和衛生等,并根據目標確定相應的工作方案。第三步,項目實施階段。根據項目目標,不同組別的學生分別奔赴社區現場,完成進一步資料收集。第四步,匯總資料搜集的結果,撰寫社區建設方案,最后,各個小組展示研究成果,教師、小組成員和其他小組要從各個角度對這個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價,以利于提高下一次項目教學的質量。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在解決在處理項目中遇到的困難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對社會學的方法有所體會和了解,它改變了之前的閉門造車的做法,使學生學到了許多課本上、課堂上、理論上都無法學到的東西,還有助于營造企業崗位氛圍,鍛煉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和適應市場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邢振江,徐文濤.情景模擬教學—— 案例教學的拓展和深化[J].未來與發展,2010(9).
關鍵詞: 旅游學概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7-0188-02
0引言
《旅游學概論》課程從旅游學科的形成及旅游發展史的研究入手,對旅游學中旅游資源、旅游業、旅游者、旅游市場、旅游產品等基本問題的若干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便于學生全面和深刻認識旅游及旅游業。
《旅游學概論》是旅游管理專業的入門課程,該門課程具有極強的時代性、實踐性、理論性,它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課程。有助于學生樹立科學的旅游管理專業目標,有助于學生構建該專業的知識體系,有助于培養學生對該專業的學習興趣,為相關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1-2]。有必要對該課程教學改革進行研究,該課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實際困難,比如教學方法等方面。
1《旅游學概論》的特點
1.1 基礎性《旅游學概論》是旅游學基礎入門課程之一,它以旅游活動的要素和內容為主線,研究旅游活動的基本規律。該課程的知識面廣,重視基礎概念,強調應用性,對于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掌握旅游學科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關于旅游學和旅游產業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旅游管理的基本技能,并具備運用旅游學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從事旅游職業的道德。
1.2 前位性一般來說,《旅游學概論》是旅游管理專業的前位課程,對于學生把握和后續課程的銜接,具有重要作用。實踐也證明了該課程的設置,對于激發學生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習興趣、增強對旅游業的了解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利用《旅游學概論》課程教學設計進行旅游職業意識培養,符合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有助于學生職業生涯順利發展。
2教學內容
《旅游學概論》作為旅游管理專業的一門基礎課,該課程的質量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旅游學科的認識和理解。而教材的質量直接體現著科學研究和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更重要的是影響著教學質量。《旅游學概論》的教材雖然經過30多年的不斷完善,但是仍存在著許多不足。在眾多的旅游學教材中,李天元和王洪濱編寫的教材,內容豐富,影響很大。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老師來說,選用什么教材作為參考,主要應該側重于選擇能夠體現大學教育目的,符合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的要求和教學目標,最好是能在上課過程中以該教材為參考,結合旅游管理職業崗位的實際任務、工作項目,不斷地擴充旅游管理專業相關的新動向,追蹤相關的熱點,逐漸完善本身的教學內容。大學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服務一線需要的“職業能力突出、理論知識適度、素質全面發展”的技術型人才。教學內容需要應該突出旅游管理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基礎理論知識的應用,基礎理論的教學應該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須和夠用為原則,以講清定義和加強應用為教學重點。通過《旅游學概論》課程的教學,總結了該課程主要內容有7個知識模塊,其中,該門課程的核心主要是旅游活動的三大要素:旅游資源、旅游者、旅游業等知識模塊;該門課程的基礎是認識旅游的知識模塊,包括認識旅游的產生和發展、旅游的概念、特點、性質、分類;外延是旅游市場、旅游產品、旅游的影響等知識模塊。在具體教學中,也應該處理好《旅游學概論》和后續課程之間的關系。
3教學方法
3.1 多媒體教學方法 《旅游學概論》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在旅游資源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圖片比較等多媒體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感性地總結出旅游資源的分類和定義,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課件,利用多媒體講課,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鞏固學習內容,使課堂形象具體和生動有趣,這樣的教學效果要好于老師口頭上的表達。
3.2 情景模擬教學方法在《旅游學概論》課堂上,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普及是情景模擬教學方法可以大量使用的前提和基礎。一方面,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普及可以提供了情景模擬教學法大量使用的時間保證。與傳統教學方法比較,情景模擬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也具有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主動性等優勢,但它的缺點是占用課堂時間多。授課任務多和授課時間少的矛盾使得很多老師對情景模擬教學方法不敢問津,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普及便成為解決這一矛盾的鑰匙。視頻、音頻、圖片等媒體素材也能夠為學生模擬出逼真的背景環境,為觀眾營造出身臨其境的感受。
3.3 案例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方法是通過對具體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導學生對該特殊情景進行辯論、討論、演繹、推斷、總結和歸納的方法。這種方法要求老師應該有充足的時間從書籍、網絡、電視、報紙上去搜集與課堂有關的案例。
根據教學要求選擇案例和精心設計是開展案例教學的前提。如果希望通過案例使學生進入角色和積極思考,可以在各個章節或者每節課程前設計引導案例,幫助理論知識的順利導入。對于某些需要進一步說明和引發學生深思的問題,比如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等可以安排在講授基礎理論后再進行分析。
當老師在講授一些彼此對立的觀點內容時,可以設計辯論案例。比如,在對某些擬開發旅游資源類型進行綜合評價時,有的人主張利用社會標準,即是否體現今天社會的成就和發展風姿,有的人主張利用歷史標準,即以是否體現地區歷史文化發展,可以采用黃河游覽區開發遇到的問題,進行案例分析。
無論采用哪種類型的案例,在進行選擇案例教學時,應該遵循三個基本原則:①典型性。設置的案例一定要有針對性,能夠反映相關的旅游學理論知識,還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②真實性和客觀性。只有真實的案例才是最具有說服力的。所以應該在選擇的每個案例所描述的事件時,案例內容是真實的,不是隨意杜撰的;客觀性是指旅游案例只是對某個旅游活動進行實事求是的描述,而不能作出主觀性的評論。③時代性和地域性。選擇的案例應該新穎,盡量是最近最新的材料,同時要就地取材,盡量選擇學生生活的案例。
3.4 現場教學方法現場教學方法是指在校內外實習基地或者與校外的企業聯系,讓學生到旅行社、旅游飯店或者是旅游企業中參觀和考察甚至承擔工作任務,適當地安排學生與業界人士面對面地交流,這樣可以讓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得到深化。該方法有助于理論和實際相聯系,激發學生熱愛旅游管理專業,給學生提供接觸工作崗位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5 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就是指在教學中,以完成具體的教學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該教學方法需要老師大量閱讀材料、精心設計教學任務,每個任務都有適量的新知識點,而且每個任務要有一定的實踐性、彈性、開放性和創新性。在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老師只是該過程的組織者,而學生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主體。該教學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的習慣,使學生變成課堂活動的主體,讓學生學會如何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然后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也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比如在認識旅游者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先布置任務(如什么是真正的旅游者),而后按照6-8人一個小組對問題進行討論,然后每個小組派出代表進行匯報,最后老師總結和點評,得出結論。這樣也為下一步教學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4改革考核方式
傳統的成績考核方式存在著許多的弊端,一般都是在該課程結束后通過試卷來考核學生對該課程學習的成績,不太注重學生平時的成績,這樣容易導致學生臨時抱佛腳,只是在臨近考試前,才對之前所學內容加以突擊,導致專業知識并不扎實,沒有學到真正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我們應改革這種考試方式,增加平時成績的比重,可以與期末考試成績按照30%和70%的比例分配,比如增加課上討論成績、回答問題成績、作業成績等,而平時成績不僅包括出勤成績,也應該包括平時學習的成績,這樣會提高學習氣氛,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使學生能夠重視平時的學習,將基礎知識更加牢固的掌握。
5總結
《旅游學概論》在旅游管理專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實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應該對該課程教學進行深入探討研究。對于大學老師來說,教育觀念的轉變應該落實在教學活動中。在掌握培養目標與特點的同時,結合該專業特點,以培養學生具備學習和創新等綜合能力為目標,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嘗試?!堵糜螌W概論》課程因其教學內容的理論性、專業的基礎性,進行教學改革探索更具意義。我們只是在教學內容的模塊化、教學方法的應用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上作了初步嘗試,《旅游學概論》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研究還將會繼續。
參考文獻:
《體育旅游概論》(柳伯力,人民體育出版社2013年版)就是應中國生態旅游發展的需求而產生的。體育旅游是一種新興的旅游產品,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潛在市場,而且可以衍生出很多新的供給產品,因而體育旅游聚集了廣泛的關注點。特別是隨著現代化交通工具大量普及,人們的消費需求逐漸變得多種多樣,人們開始了解到鄉村旅游迅速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旅游方式。而體育旅游也是一種獨特的戶外休閑娛樂活動,它和鄉村旅游存在許多相同的地方,只有把鄉村旅游和體育旅游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夠促進二者的發展壯大。而且,兩者的結合對于更好地促進生態旅游的發展,更好地發揮鄉村旅游在解決“三農”問題中的作用具有積極的意義??傮w來說,《體育旅游概論》一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作者對鄉村體育旅游的論述是非常新穎的。一直以來人們對體育旅游關注的重心都在城市,而相對地忽視了鄉村的體育旅游。鄉村地區豐富的自然條件和人文體育旅游資源促進了體育旅游活動的開展。目前,鄉村旅游活動和體育旅游活動逐漸融合為一體,而體育旅游活動也影響了鄉村旅游的發展?!扼w育旅游概論》一書就從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兩個方面論述了體育旅游對鄉村的影響。首先,體育旅游對鄉村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即有助于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有助于帶動農村經濟增長,有助于優化地區產業結構,有助于縮小城鄉差距,有助于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次,作者又闡述了體育旅游對鄉村社會價值的影響,例如可以促進農民的健康,更新r民的觀念,提高鄉村的知名度,有利于鄉村景觀的保護和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同時,作者還指出了體育旅游可能給鄉村帶來的負面影響,提出了促進鄉村體育旅游業發展的相關辦法與措施。
第二,論述內容全面,結構完整、視角廣闊。本書論述內容全面,論述了與體育旅游相關的多個方面。比如,生態旅游的萌生和發展,生態旅游包含的生態旅游資源,如何去開發生態旅游市場,生態旅游與社會經濟、城鄉發展、社會休閑、生態環境等的關系,生態環境該給人們的文化體驗,以及生態環境的各種分類,生態環境安全救援體系。此外,作者對書中某個知識點的論述也是多元的。比如,作者在闡述中國學者關于體育旅游的定義的時候,就從三個角度進行了研究,即社會學角度、市場學角度和旅游學角度。這種全方位的論述,不僅彰顯了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作者活躍的思維習慣,而且讓人們對體育旅游有更加透徹的認識,拓展了讀者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