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企業課程管理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教學管理制度強調規范性,注重約束監督目前應用型本科教學管理制度針對教學的諸多管理活動基本按照統一規格、統一行動、統一要求的模式開展。如每個系甚至每個二級學院都采用統一的教學計劃模版、教學大綱模版、課程導言模版、試卷(答題卷、題型、分值、答案)模版等等;再如統一備課、統一平時作業次數內容、統一閱卷、統一成績分布等。各類工作包括期末匯總材料、學生論文指導程序、答辯提交材料都是以清單的方式要求師生遵照執行,符合清單內容和數量便是完成。這樣統一管理的效果雖可媲美工業化模具生產的產品,但形式上的統一規格、便于管理,實質上已經扼殺了應用型教學需要的柔性評估、素質培育、人文關懷、業務技能等等至關重要的教育智慧,更扼殺了教師開展教學改革和創新的熱情、積極性和創造性,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單純從制度本身出發進行的管理違背管理原理,也背離應用型本科的教育方針。
2.教學管理制度采用至上而下的模式,缺少服務觀念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性質和任務決定了教學是中心工作。教學管理應處于服務教學工作的重要地位,它應該保證應用型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維持良好的教學秩序,為一線教師和本科生做好服務工作,及時解決或轉達師生要求和意見。它是聯系教師、學生、學校主管部門的紐帶,教學管理與教學服務具有主輔層次的關系。但目前的教學管理制度卻執行著上傳下達的管理模式,追求管理的穩定性、執行力,忽略了教學質量、教學效果及教學目標的統一性,忽略了教師和學生的要求及感受。表面上看各項工作開展得有條不紊,但脫離了一切以教學為中心的工作方針,形成了重管理形式輕教學實踐的工作風格。這使應用型本科的教學實踐雖扛著威武的改革大旗,卻不知所措地惟命是從,而忘記了真正的方向,談不上教師和學生的發言權和自主性。
3.沒有真正把應用型本科的辦學定位、培養目標和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中心任務目前應用型本科的教學管理大多側重事務性的工作環節,如開學的教學工作是否如期順利、各項教學資料教師是否按時完成上交、期中檢查教師的聽課記錄(教案、點名冊、課件等)是否齊全、期末考場是否秩序井然、考后各類歸檔工作是否符合規格等。工作的標桿便是整體局面的平穩有序,不出亂子,滿足于教師在教,學生在學,卻忽視教與學的實際效果。再加上多數應用型本科都是民辦高校,管理不得不考慮成本和收益的關系,所以教師的工作量加到極致,重點關注教師的工作任務是否滿負荷或超負荷,而對教學質量的實際效果重視不夠。對教學質量的評估采用機械化、程序化操作,忽略了辦學定位和目標,這樣的教學管理只限于讓一個教育機構規律運轉,與教育的宗旨和目標相距甚遠,沒有實現管理為教學服務的功能。
二、促進應用型本科教學管理制度與教學工作統一的重要性
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學實踐工作的統一是指二者的目標和初衷一致,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應用型本科教育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當二者的工作目標一致時,才沒有誰服從誰的矛盾,只有服從共同的目標。一個協調運作的管理機制將極大地減少內耗,使各項教育工作更富效率。管理制度是為實踐活動服務的,背離了教學工作的教學管理制度,也將失去對教育實踐活動促進支持的意義。應用型本科的教學定位和培養目標需要相應的應用型教學管理制度支撐,如果教學管理制度自成體系、獨自運作、主次顛倒,那么應社會需要開展的應用型本科課程改革、教學模式改革便是隔靴搔癢,不達目的;富有實效的教學模式改革需要能為之提供輔助支持服務的教學管理制度;應用型本科的教學創新需要具有創新意識、執行靈活有度的教學管理制度;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規格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因此,沒有一個與應用型本科教學目標一致的教學管理制度,諸多應用型本科教育理論的研究、課題開發、實踐研討都將是功虧一簣的。我們應用型本科教育需要教學管理制度與教學實踐的統一。
三、建立服務于應用型本科培養目標的教學管理制度
應用型本科的教學管理決定著教學工作的開展、決定著教育特色,建立一個服務型、務實型的管理制度體系,關乎教育質量和教育規律。以下建議基于本人職業教育和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基層教學工作經驗,從環境、制度、方式等方面提出幾點教學制度改革的愿望。
1.建立三位一體的制度保障環境適用于應用型本科教學管理制度需要政府、企業、學校共同打造互動的保障環境,確保應用型本科的創新性、應用性教學沒有硬指標的制度約束,同樣也確保應用型本科的教學管理制度在為教學服務的同時有柔韌度和科學性。目前標準化、僵化、局部單項管理的教學管理制度,其形成有一定的社會原因和自身原因,如政府對應用型本科的評估標準是統一的、規范的、嚴格的,教學制度要保證各項教學活動形成的資料和數據符合評估要求;企業對高校的教學和管理沒有參與的動力和熱情,他們可以在人才擁擠的市場上方便地找到所需人才。但我們不能認為改變應用型本科教學管理制度現狀只是高校的職責和任務,政府和企業的推動力也是根本性的要素。政府減少對教育的行政干預,留更多的自主空間給高校開展教學改革、管理創新,才能形成自由民主開放的大學氛圍,才能談得上實現教育的初衷,回歸教育的自然規律。企業與高校的互動同樣需要政府的促進,只有大環境寬松后,實踐層面的改革才富有實效。因此三位一體的制度保障,才能促使應用型本科的管理制度改革放下包袱,輕車簡從,直達目標。
2.建立尊重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管理制度應用型本科的教學管理制度是為課程改革、教學模式創新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服務的,而上述這些工作的直接參與者是教師和學生。什么樣的課程設置符合社會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更適合課程特點和學生技能的培養、什么樣的考核方式更適合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評估等等,只有教師和學生最有發言權。建立民主參與的動態的教學管理制度、以增強學生應用技能為原則對現有的教學管理制度進行再設計,有利于開創應用型教學模式改革的新局面,有利于教學改革朝著加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方向努力,也會更充分調動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以教師學生為本,實行靈活、自由、寬松、嚴謹的教學管理制度才能體現大學精神,才能讓應用型本科的教學工作符合其自身特點并造福社會。
3.建立適合專業課教學改革的教學監控模式教學監控包括對教學工作的管理和對學生考核方式的管理。專業課教學是應用型本科教學模式改革的主體,對于這類課程的教學質量監控不適于采用規格化、程序化、形式化的管理模式。對于教學質量的監控應該從企業認同和學生認同感入手,企業認同、學生接受的教學質量才是我們追求的方向,不被市場接受的教學效果,即使完美符合學校各項制度,又有多少社會意義?建立適合專業課改革的教學管理模式才能服務于應用型本科的教育目標,只有教學管理制度與教學工作的目標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實現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預期;對于教學效果的監控管理應該建立彈性靈活實效的管理模式,讓學生和企業說話;對于學生的考核方式不應由管理部門限定,約束對學生的評估考核方式就是對教學改革創新工作的限制。何種方式能評估學生的應用技能并適合專業課特點,教學管理部門可以適當放權給專業課教師,知人善任,給教師信任和尊重,而不是對教師期中、期末的考試題型規范否、題庫建設完成否、平時教學資料齊全否進行監控。
4.形成針對應用型教學柔性、藝術性、人性化的教學管理文化教育需要文化氛圍,工廠式的管理不符合教育特性。應用型本科傳授給學生的業務技能和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不是靠硬性、統一的教學管理模式能達到效果的,相反這樣的管理模式將會像桎梏一樣約束著教師和學生的創造性、積極性、自主性,會大大偏離應用型的教學定位。柔性、藝術性、人性化的管理文化才能造就積極活潑的課堂,才能引領教師和學生在知識、技能、智慧、素養的空間里自由翱翔。對于應用型本科的教學用行政式的管理手段進行苛責,除了讓教育工作圍繞管理工作開展外,會讓人忘記教育本身的初衷。所以柔性、藝術性、人性化的管理文化有利于應用型本科放手開展各項教育改革實踐,有利于教學工作符合應用型的特色,有利于師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應用型本科教育目標的實現,規范化、程式化的教學管理制度要追求的服從、統一、大好局面會在這種良好的管理文化中以賞心悅目的方式呈現。
2、科學提煉KPI指標,成功建立績效管理體系。對勝任力模型運用有較深刻的運用。
3、積極參與企業文化建設及推行。
4、熟悉培訓、招聘、薪酬模塊。較強的洞查力與組織監督能力。
5、良好的組織與協調能力 離職原因: 發展 公司名稱: 某集團公司起止年月:2007-09 ~ 2008-04 公司性質: 民營企業所屬行業:商業服務 擔任職務: 人力資源總監 工作描述: 1、依新法對行政人事制度進行修訂。
2、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修訂與執行督導。
3、公司固定資產管理。
4、企業文化建設活動。
5、KPI及HU進行企業考核。
6、對廣告、市場、銷售等進行專業培訓。
7、員工關系處理。 離職原因: 企業規模縮小 教育背景 畢業院校: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 最高學歷: 碩士 畢業日期: 2007-06-01 所學專業一: 企業管理(應用心理學) 所學專業二: 受教育培訓經歷: 起始年月 終止年月 學校(機構) 專 業 獲得證書 證書編號 1991-09 1996-06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經濟學 經濟學學位證、畢業證 2004-04 2005-01 培訓機構 HR 人力資源管理師 2005-09 2007-07 人力資源管理方向 碩士學位 語言能力 外語: 英語 優秀 國語水平: 優秀 粵語水平: 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專長 2008/06-2009/07廣州亞太國際俱樂部 負責行政人事
1、將研究生課程中新勞動法內容熟練運用到企業中,處理員工關系;熟悉人事制度文書的合法化程序。
2、科學提煉KPI指標,成功建立績效管理體系。對勝任力模型運用有較深刻的運用。
3、積極參與企業文化建設及推行。
4、熟悉培訓、招聘、薪酬模塊。較強的洞查力與組織監督能力。
2007/09-2008/04:某集團企業網絡公司 人力資源總監
1、依新法對行政人事制度進行修訂。
2、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修訂與執行督導。
3、公司固定資產管理。
4、企業文化建設活動。
5、KPI及HU進行企業考核。
6、對廣告、市場、銷售等進行專業培訓。
7、員工關系處理。
2000/04—2007/6:某企業公司
所屬行業: 外資企業
人力資源部 人力資源經理
全權負責公司人力資源部的運作 起草相應的崗位責任制、各部門工作流程、績效考核制度、企業業文化創、員工培訓制度及崗位薪酬制度創建兼管企業的行政管理并寫出相應的管理制度,在企業中成功運行,成功的行政輔助能力。
1998/06--2000/02:民營企業
所屬行業: 信息技術和互聯網(計算機軟硬件,通訊)
人力資源部 行政主管/人事助理
大型企業人事管理制度 公司行政日常事物管理制度 公司車輛管理制度 公司文書管理制度 公司行政制度 人力資源招聘制度 人力資源培訓制度 人力資源績效考核制度 成功利用人力資源配合企業運作,全權負責人員的招聘錄用選擇與晉升,公司管理制度的起草與推行,
員工的培訓、考核。問題離職人員的處離與解決處理勞動爭議。
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公司薪酬體系的改制與推行。
修訂KPI并不斷推行。
負責辦公室公共環境與設備設施等日常行政事務。
1996/07--1998/01:白天鵝賓館 流利的英語聽說讀寫
所屬行業: 酒店
人力資源部部門 其他
成功對員工進行英語培訓,深入了解現代化酒店運作 流利的英語口語 先進的電腦操作技術 吸納先進管理酒店的方法.
特殊技能:人力資源管理師,多年HR管理經驗。熟悉人力資源管理招聘、培訓、薪酬考核、職業生涯規劃、 企業文化籌建。善于與人溝通。成熟悉的辦事風格。英語良好。優秀的行政人事管理經驗,熟悉新勞動法。
一般技能:英語流利,電腦熟練(WINDOWS, PHOTOSHOP,PPT,WORDS,EXCEL,internet) 詳細個人自傳 2007/6 人力資源管理師
1996/06 駕駛執照B1
1996/06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畢業證書、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經濟學學士學位證書
【關鍵詞】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措施
引言
就目前來看,績效管理工作對于很多中小型規模的企業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和意義,但是該類企業大多在執行績效管理等相關工作時常常會出現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偏低、管理方式不合理等問題。為了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企業內部的相關工作人員對績效管理制度進行了相應的優化和改善,這也是筆者將要詳細進行論述的主體內容,希望這些意見和建議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理論參考。
一、存在問題
(一)管理制度問題
現階段我國市場上有很多中小型企業都將重點放在擴展市場、增加交易量的工作任務上,反而忽略了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力度。企業所制定的管理制度不僅不符合企業的發展目標,同時還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沒有起到真正意義上的管理效果,缺乏一定的強制性和約束力;第二,管理制度沒有得到確切地落實,很多管理制度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還停留在形式的層面上,沒有達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二)管理水平問題
中小型規模的企業所聘請的員工數量與一些大規模企業相比存在較大的劣勢,因此很多中小型規模企業便忽略了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專業的管理團隊來完成相應的績效管理工作。長此以往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績效管理水平越低越容易阻礙該企業的運營和發展,也就不能有效地激發起員工們工作的積極性,這種情況在很多中小型規模企業中非常常見。
(三)管理方式問題
處理上述我們所提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的問題之外,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還有績效管理的方式問題,根據市場相關數據信息調查結果我們可以得知,目前絕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的績效管理方式過于陳舊,已經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從而導致很多企業都出現績效管理問題。甚至有一些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企業仍然在使用低效率的人力管理方式,這與一些使用先進的網絡技術進行績效管理的企業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性。
二、改善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
為了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小型規模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效率,企業內部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先根據自身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有針對性地完善原有的管理制度,制定符合企業發展規劃要求的管理制度,并且將該制度進行貫徹落實。對于一些違反管理制度的員工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通過這種方式來有效地提高管理制度的約束力。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還應當根據該企業以往的管理經驗對管理制度中的一些細節問題進行完善,從而進一步提高該管理制度的適用性。
(二)提高管理水平
企業內部的高層管理人員想要提高績效管理工作的綜合水平,可以將以下幾項措施作為切入點:第一,建立競爭機制。工作人員可以針對該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規范的考核體系來提高企業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這樣有利于幫助該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占據一席之地;第二,聘用專業人才,中小型規模的企業在選拔人才時需要考慮其綜合素質,通過聘用一些專業型人才來有效地提高該企業未來發展的潛力;第三,組織專業培訓,工作人員可以每隔一段時間便組織企業內部的績效管理人員進行專業課程內容的培訓,并且定期對他們的專業管理能力進行測評,這樣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大幅度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管理水平。
(三)優化管理方式
為了可以更好地輔助企業完成相應的績效管理工作,管理人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并且通過這些技術來進行自動化的績效管理。以該企業為主體建立獨立的數據信息平臺,所有人力資源在工作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信息都需要及時地上傳到該數據平臺當中去。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顯著地提高企業內部績效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激發全體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有利于推動該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第二,企業內部高層需要充分地認識到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根據不同員工的績效來制定相應的獎懲政策,并且將績效管理所得出的結果作為薪酬評定和職稱評定的重要參考依據;第三,為了能夠更好地落實績效管理政策,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秉承公正、公開的基本原則,對企業內部全體員工都實行統一的績效管理制度,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加強績效管理的最終效果。
(四)加強溝通交流
有些中小型企業在實施績效管理制度的過程中缺乏對基層員工的實際考察,導致企業所制定的績效管理制度與實際情況相差太大。企業內部工作人員需要定期組織全體員工開展一些交流活動,對于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相互溝通和解決,從而早日實現該企業的和諧穩定發展。
關鍵詞:機械專業 教學改革 實踐教學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職業學校也在不斷地擴大招生,職業教育擔負著培養高素質的實用技術型人才的任務。職業學校以就業為培養導向,以培養的人才滿足企業用人需求為己任。在職業教育的教學中,實踐教學和實習實訓無疑在職業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機械專業課程的教學來說,與實踐和實訓的聯系就更加緊密了。傳統的機械專業的教學比較注重理論,往往忽視實踐的重要性,再加上教育經費投入的不足,導致實訓基地的建設較為落后。本文主要以機械專業為例對實踐教學的改革進行闡述,主要介紹該課程在實踐教學中的改革方向,以提高這門課程在教學中的有效性。
一、職業學校教學的特點
機械專業作為職業學校的專業之一,理論教學固然重要,但是實踐教學也占據同等重要的位置。由于職業學校學生的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動手能力相對較弱。針對這些特點,職業學校在實踐教學的完善和實習的建設上需要有一套與教學實際相適合的教材、教學方法及教學設備。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實習實訓設備和基地,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對技能訓練不斷加強。學生在校外的實習基地的選擇應該根據專業的特點,與相關公司、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同時要簽訂實訓或用人合同,學校每年必須送一定數量的實習生到公司進行實習,并明確公司和學校各自的職責。每年按比例、按計劃讓學生在實際崗位上進行實踐教學,讓學生吸收工作經驗,同時也為企業或公司帶去經濟效益。
二、職業學校機械類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的改革
1、增加實踐教學的課時數
職業學校的實踐課課時應該達到教學專業總課時的一半或一半以上課時數,學校要與校外企業處理好關系,建立長期的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安排學生第一年在學校自己的實訓基地進行操作的實踐,第二年可以安排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進行崗位實習,提供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實踐平臺。
2、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機械專業是一門動手能力比較強的專業,對于操作要求規范,教師要在實習實訓的教學中給予學生詳細的講解,明確地告訴學生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原理,規范學生的操作,最終由學生獨立地完成操作,讓學生在親身感受的基礎上掌握操作的方法、原理及規范。
3、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在機械類專業實習實訓的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操作難度比較大的項目,學生一個人或兩個人很難獨立完成,因此,要鼓勵學生自由組合,共同操作完成這一項目。在學生自由組合和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為以后在社會中有所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4、加強實踐教學的管理
機械專業課程的教學是一個理論與實踐同樣重要的教學過程,實踐教學是一個教與學共同進行的教學過程,因此,不但要完善課程的實踐體系,建立起校內外的實訓實習基地外,一套完善的實踐教學管理體系的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套管理體系不是簡單的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更重要的也是對每一位指導老師提出更嚴格的要求,這樣實踐教學的過程才能夠更有效。
三、實習實訓教材的完善
針對職業學校的教學特點,對實訓實習的教材編寫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材的編寫首先要從職業學校自身的特點出發,結合學校的實際編寫出不同層次的實訓實習教材。編寫教材時要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上,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內容,以把學生培養成實用型技術人才為目標。教材的內容應該由淺到深、由易到難,主要針對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有目的的培養。與課堂教學同樣,實踐教學也需要一個教學大綱,這樣就能使每一堂實踐課程的目標和任務更加明確。要改變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的依賴關系,變二者的關系為相互促進的關系,學生可以用掌握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指導實踐操作、規范操作的方法,達到實踐的目的,同時又鞏固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四、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
1、完善實習實訓基地的設備
實習實訓的設備對于實踐性較強的專業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此,學校在資金條件比較充足的情況下,要對學校實訓基地的實訓設備進行完善及更新,這樣學生就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最先進的設備的使用和操作,也就符合實用型人才培養這一目標要求。
2、完善實習實訓教學的隊伍
對學生影響最大最直接的應該就是教師,因此,實習實訓教師的個人素質及整個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實踐教學效果的良好與否,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素質,提升教學中的責任心與奉獻意識,教師隊伍的整體教學水平才能不斷提高。
3、完善實習實訓基地的管理制度
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套完善的實訓實習基地管理制度對于實踐教學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建立實習實訓基地管理制度要考慮到很多因素,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實習實訓課程管理制度、實習實訓工作管理制度、實習實訓設備儀器管理制度、實習實訓衛生管理制度、實習實訓安全管理制度等,責任要落實到人,明確自己的職責和任務,這樣才能保證實習實訓工作順利地進行,否則這些制度也就成為了一紙空文。
關鍵詞:工商管理;管理近況;發展趨勢
一、企業工商管理概述
企業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業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的學科,主要包括企業的經營戰略制定和內部行為管理兩個方面。
首先,工商管理作為一門結合了管理學思想、工程技術及企業的綜合性分析研究的管理學學科,是企業的必修課。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企業的管理者及工作人員可以掌握一定的分析能力,學到一些企業管理相關的研究方法,同時可以較為全面地提高管理者及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相關工作技能,也有利于其開拓精神及創新精神的培養。
其次,企業管理包含企業的運作管理、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技術管理、質量管理、項目管理、生產管理、品牌管理等。同時,也包含一些企業的軟性資源建設,比如企業文化,企業的一些公益活動等。而企業工商管理正是通過對這些日常數據的分析,還調控企業的發展方向,以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企業工商管理的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針對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給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及策略,從而最終促進企業更有效地實現企業的目標。
二、我國企業工商管理的現狀及分析
企業從計劃經濟步入市場經濟,工商管理概念隨之引入,企業管理指導思想也不斷地發生巨大的轉變。綜合來看,我國企業工商管理還是存在一些比較明顯且突出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企業工商管理水平不高
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市場競爭壓力不斷增大。就本質而言,企業的市場競爭是企業間實力的較量,更是企業管理水平的綜合比拼。目前,我國很多企業都出現戰略目標不明確、管理理念陳舊、管理機制僵化、生產活動閉塞、生產部門與市場部門協調不及時、日常管理混亂、組織結構缺乏柔性、工作人員執行力不強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生產運作,進而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導致企業難以滿足經濟規模化的發展要求。企業管理水平低下具體來說是很多企業只管生產,不關心市場調查研究,不把市場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做為企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造成生產與市場脫節,企業產品銷售不出;而且,企業不重視管理制度的建立,不明白質量來源于管理、效益來源于管理的道理,造成企業只收獲短期利益,做不到效益收入長效化、規范化。
2.2企業經營模式適應性不強
目前很多企業盲目地采用“零庫存”策略,忽略企業的經營模式中最為關鍵的是市場需求和企業自身生產模式的有機結合。如果生產部門只顧自己的生產工作,而市場部門也不能有效及時地反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情況。這樣極容易導致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無法銷售出去,因為市場需求發生了變化,而企業的原有產品無法滿足這變化了的需求。最后,積壓的產品不僅占用了企業的生產資料,同時還浪費了大量的管理費用。這對于企業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同時,企業對于物流環節的認識還不到位,沒有意思到物流的重要性。
2.3企業工商管理目標不明確
很多管理者以追求高額利潤為企業的首要目的。財務報表中的數字的增長,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的需要,更多的企業開始制定企業的戰略規劃。更多的企業越來越愿意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注重合理利用資源,環境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除此之外,企業對企業員工的職業生涯的規劃、人生意義的實現更加關注。
2.4企業管理定位不清。現如今,中國經濟體制的轉變和國際大形勢的變化,都給企業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企業管理的主體思想發生大的變化。企業不再以追求經濟利益為首要目標,還要履行社會發展和時代所賦予的社會責任。比如,在發展過程中,應積極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以前的粗放型經濟轉變為集約型經濟,同時把創新放在企業管理和生產的首要位置,運用創新來提高企業生產效率。
2.5企業管理制度缺乏。企業管理制度是使企業能長效發展的重要保證。好的企業管理制度,能使企業管理保持活力、反饋及時、政令暢通;而缺乏企業管理制度,則會使企業管理混亂、信息遲懈、人員懶散。更加重要的是市場調查、生產管理、銷售保障、企業維護等都需要有好的企業管理制度的配合,確保任何一項環節都能環環相扣,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2.6企業管理應用落后。當前我國企業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者素質不高,使得企業工商管理對企業經營主體本身的貢獻有限,未能有效的充分發揮工商管理在企業中的作用。比如人力資源管理,其作用現還停留在傳統的檔案管理、工資和勞保福利等事務性的管理工作上,沒能有效的承擔起人力資源管理的責任。人力資源部門作為一個對業務部門提供服務和支持的內部管理部門,對企業未來發展的戰略沒有做到有效的洞察,無法與企業的整體發展結合起來,使得人力資源部門游走于企業的,無法成為企業的核心,為企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2.7企業管理脫節經濟環境。目前的經濟環境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地域性市場概念正在慢慢淡化,資金與產品流動性加強,國家與城市的界限已經逐步模糊,這就要求企業做到產品系列化、資本運作國際化、技術更新和人力資源可持續性化等等,可現如今很多企業的經營模式與環境變化不相適應,沒能通過向學習型企業轉變,來強化企業能力和提高員工價值,使得企業在人力資源作用、資本運用等方面效用沒能最大化,阻礙企業更好的發展。
三、我國企業工商管理未來策略
3.1培養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能給企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力保障。參加工商管理課程的培訓是企業培養工管人才的主要途徑,而選擇好的培訓機構,是企業培養工商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好的培訓機構有以下三點重要特點:第一,培訓機構擁有扎實、堅定的理論基礎。理論知識是工管人才的重點學習內容,扎實堅定的理論基礎是決定成員學習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第二,培訓師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能深入淺出地把工管知識有效地讓學員在最短時間內學到,并且培訓師的知識要與時俱進,有前沿的眼光和先進的理念;第三,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把當前最新的工管事例運用到新式的科學理論當中,引導學員做到學以致用。
3.2著眼全球化企業管理規則。現如今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大環境背景下,企業經營管理應該放在國際環境中來考慮和布局。這種國際化管理,包括了管理理念國際化、品牌塑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國際化、人力資源管理國際化及企業技術、市場銷售、客戶管理、稅收管理、財務管理等全面的國際化。其中,管理國際化意味著企業管理在國際間的關系應該發展成為一種“競爭合作”關系,這種“競爭合作”關系不僅給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同時帶來不曾有過的機遇,因此要求企業要以更開放的理念及國際視野、意識來認識并提高企業管理和實踐。
3.3制定先進的企業管理制度。企業擁有了優秀的工商管理人才,但沒有科學嚴謹的管理制度,優秀的人才也如一盤散沙一樣,不能有效地利用起來。因此制定科學有效的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效能得到最大化的體現。好的企業管理制度包含以下兩個重要特點:第一,管理制度包含權責利,能夠進行有效的激勵和懲處,使企業管理能有章可循、恩威并施;第二,管理制度條理清晰、權責明確。清晰的管理制度,能使企業管理高效率的開展工作,不存在分工不明,責任不清的現象。
3.4完善人性化企業管理建設“以人為本”是當代企業管理的核心。很多企業管理在制定管理制度時都是以企業經濟利益為前提,缺乏人性化管理,造成企業職工人員流行性大,企業管理常出現斷層,這樣不僅不能夠給企業帶來長久的利益,還會給企業帶來損害。因此企業在進行管理制度的制定時,應體現企業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在企業的管理制度中增加人性化層面,體現企業工商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關懷。比如,在病假、工傷等問題上,多采取人性化制度,展現企業對員工的關懷。
四、結語
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是實現企業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手段和必經途徑之一。通過轉變企業競爭核心、制定符合現代化企業發展的規則、培養一批有著先進工商管理理念和經驗的企業工商人才等可有效地改變企業落后的管理現狀,提升企業工商管理水平。從而做到提升企業素質和員工價值,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知識資本的作用,實現企業滿意、客戶滿意、社會滿意的三贏局面。
參考文獻:
[1]施京京.企業管理與文化導入.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1,11
[關鍵詞]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模式實踐教學體系
[作者簡介]于桂林(1966-),男,江蘇泰州人,泰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人文科學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從事旅游教育教學研究。(江蘇泰州225300)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2)09-0172-02
人才培養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對人才培養目標、內容、培養方案、培養規格、學制及教學過程等諸要素的有機組合。高職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就是根據酒店、景區、旅行社等旅游企業的崗位及崗位群的要求設置專業培養計劃,制定專業教學內容,構建課程體系。同時,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突出實踐教學,做到理論和實踐雙體系教學。所謂“2”主要是指前兩年,學生在校以理論課程學習為主,輔以校內實訓和生產性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所謂“1”主要是指后一年,學生在旅游企業頂崗實習,并在實習中完成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構建在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中,顯得非常重要。
一、建立多元的實踐教學形式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實踐教學由校內、外實踐教學兩部分組成。校內實踐教學形式主要有校內實訓室“操練型”實習、校內“生產型”實習以及校內第二課堂學生的自主實踐。校外實踐教學形式主要有企業“認知型”實習、企業“頂崗型”實習以及校外學生的自主實踐。在時間安排上,第一學期主要進行校外“認知型”和校內實訓室“操練型”實習,第二、三學期主要進行校內實訓室“操練型”實習,第四學期主要進行校內實訓室“操練型”和校內“生產型”實習,第五、六學期主要進行校外“頂崗型”實習。
1.企業“認知型”實習。學校組織學生到飯店、旅行社、旅游景區等旅游企業參觀學習,由旅游企業的專家介紹旅游企業的基本情況、崗位設置及工作流程、行業職業道德、企業文化建設等,幫助學生形成旅游職業的真實認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情感、職業態度以及對旅游專業的認同感,指導學生制定自己的職業規劃。
2.校內實訓室“操練型”實習。根據旅游管理專業職業技能訓練的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在導游實訓室、形體訓練室、語音室、旅行社實訓室、前廳實訓室、餐飲實訓室、客房實訓室和茶藝實訓室等校內實訓室進行“操練型”實習。學生在“仿真”教學環境中,通過反復操作和練習,認真練好基本功,為頂崗實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校內“生產型”綜合實習。學生在校內營業性的旅行社、飯店等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相關崗位上進行綜合實習,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把實訓室中掌握的技能、技巧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同時,通過實習,查漏補缺,發現問題及時補課。進行嚴格的考核,合格者方可參加企業“頂崗”實習;不合格者,可利用暑假、寒假以及雙休日等業余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4.企業“頂崗型”實習。學生在旅游企、事業單位等實習基地的相關崗位上從事真實的工作,在企業師傅的指導下“頂崗”實習。學生在“頂崗”實習中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根據《旅游管理專業頂崗實習規范》,在企業師傅的指導下在相關崗位“輪崗”。如在旅行社實習的學生分別在導游、前廳接待、計導、總經理助理等崗位上輪崗實習;在酒店實習的學生分別在前廳接待、餐飲服務、客房服務、大堂經理助理等崗位上輪崗實習。另一方面,作為企業的一員,他們要以企業員工的標準要求自己,培養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5.學生自主實踐。根據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相關的具有職業場景的各種社團組織,如導游服務社團、酒店服務社團、茶藝表演隊、禮儀服務隊等,并聘請專業教師進行指導。校、系教務科、學工科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職業培養、專業技能競賽等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參加省、市導游大賽等,以培養了學生的職業能力。
二、建設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實訓、實習指導教師隊伍
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中,組織實踐教學的實訓、實習指導教師是關鍵,他們既是教師,又是師傅,在高職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必須建設一支具有相關工作經歷、具有高水平實踐教學能力的實訓、實習教師隊伍。
1.旅游企業師傅“教師化”。聘請旅游主管部門的領導、旅游行業專家、旅游企業的高素質導游員及中高級管理人員等擔任兼職教師。但在他們任教之前,需要組織學習教育學、心理學 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讓他們掌握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教學藝術,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2.學校專業教師“企業化”。學校專業教師一般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旅游企業工作經歷。學校要采取相應措施,定期安排專業教師到旅游企業掛職,了解旅游企業最前沿的信息,了解旅游企業的工作流程,掌握旅游企業相關的操作技能,提升專業教師的技能水平,提高專業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建立“仿真型”的校內實訓、實習基地和“緊密型”校外實習基地
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中,實訓、實習基地是實踐教學的基礎,建立“仿真型”校內實訓、實習基地和“緊密型”校外實習基地是培養高職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保證。
1.“仿真型”校內實訓基地的建立。學校根據旅游行業的實際需要,建立相應的“仿真型”校內實訓、實習基地,以營造一個“仿真”的職業氛圍,讓學生在仿真環境下,按照旅游企業崗位群對技能的要求,進行技能操作訓練。導游方向可設立模擬導游實訓室、模擬旅行社實訓室、形體訓練室、語音室等,酒店管理方向可設立模擬總臺實訓室、模擬餐飲實訓室、模擬客房實訓室等,景區方向可設立模擬旅游景觀實訓室等。
2.“生產型”校內實習基地的建立。學校根據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要求,在校內建立營業性的旅行社和旅游飯店等“生產型”實習基地,以生產經營帶動校內實訓。校內“生產型”實習基地具有雙重身份,對外是旅游企業,作為企業法人,要遵循企業運行的規則,面向市場開展相關的經營活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對內是實踐教學的實習基地,要遵循實踐教學的規律,營造一個“準真實”的職業氛圍,讓學生在“準真實”的環境中綜合實訓,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3.建立“緊密型”的校外實習基地。校外實習是學校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途徑。校外實習基地則是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訓練、職業素質培養的重要場所。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是彰顯高職院校辦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為此,高職院校都積極與旅游企業廣泛合作,建立了一批校外實訓基地。但這些實習基地大都是“松散型”的,往往是校企簽訂協議多,真正運行少;在校企合作真正運行的旅游企業中,又以作為勞動力頂崗實習多,真正按培養目標讓學生輪崗實習并給予指導的少。因此,要建立“緊密型”的校外實習基地,校企雙方不僅要簽訂協議,還要根據培養目標,明確校、企雙方的責任,校企雙方共同做好校外實習基地的教學和管理工作,讓學生真正地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頂崗”實習。
四、建立高效的實踐教學管理體制
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中,建立高效率的實踐教學管理體制是做好實踐教學工作的前提。系部成立“旅游管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由主管教學的主任、旅游主管部門領導、旅游行業專家、旅游企業專家、旅游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組成,主要負責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并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作出調整。下設實踐課程體系研究指導辦公室,主要負責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調整及實施。實踐課程體系研究指導辦公室由校內實訓指導小組和企業實習指導小組組成。校內實訓指導小組由校內專業教師組成,負責校內實訓課程的開設、實習教材的選定及開發、實習流程的制定、實習成績考核的方式等。企業實習指導小組由實習企業師傅、學校帶隊老師和學校天空教室輔導老師組成,負責制定頂崗實習的具體方案、流程以及考核辦法。形成旅游管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實踐課程體系研究指導辦公室―校內實訓指導小組、企業實習指導小組的三級實踐教學管理體系。這樣的三級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流程短,環節少,各節點分工明確,職責具體,可操作性強,效率高。
五、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中,科學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做好實踐教學工作的保證。
1.建立實踐教學各環節管理制度。為了規范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行為,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在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在校內實訓室“操練型”實習中,制定《導游實訓室管理制度》《形體實訓室管理制度》《語音室管理制度》《餐飲實訓室管理制度》《客房實訓室管理制度》和《茶藝實訓室管理制度》等。在校內“生產型”實習中,制定《旅行社綜合實習管理制度》《酒店綜合實習管理制度》等。在校外“頂崗型”實習中,制定《旅游管理專業頂崗實習規范》等。
2.建立實踐教學督導及反饋制度。一方面,實踐課程體系研究指導辦公室定期對校內實訓進行督導,檢查專業教師的實習教案、指導水平、教學效果等;檢查學生實訓態度、實訓水平以及遵守實訓室管理制度的情況等。對校外實習進行督導,檢查企業師傅指導學生實習的方案實施情況、指導水平、實習效果;檢查學校帶隊老師對學生實習指導、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管理情況;檢查天空教室教師批改作業的情況等。另一方面,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評教活動,通過填寫“實踐教學質量評價表”,了解學生對實踐教學條件、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方法、指導教師實踐教學態度和水平等方面的意見,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去,充分發揮其教學主體作用。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相關部門及時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確保實踐教學的質量。
3.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考核體系。(1)校內實訓考核體系。實踐課程體系研究指導辦公室根據旅游企業崗位要求,制定《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校內實習考核細則》。實習指導老師根據細則對學生進行量化考核,考核合格方能參加頂崗實習。(2)校外實習考核體系。實踐課程體系研究指導辦公室根據旅游企業崗位要求制定《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考核細則》,由旅游企業的師傅和學校的老師共同考核。旅游企業的師傅對學生在各個崗位上的業務進行量化考核;天空教室輔導老師對學生的天空教室作業完成情況進行量化考核;帶隊指導老師根據學生在企業的出勤情況、工作表現進行考核。定期將學生的三項考核成績交給實踐課程體系研究指導辦公室匯總,成績合格者,方可進行畢業設計或撰寫畢業論文。
4.建立多元實踐考核方式。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中,以崗位需求作為質量考核標準,強化過程考核,建立考核評價體系。主要采取現場模擬與操作、面試、同學評價、指導老師評價、對項目作業、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解 決實際問題的評價等多元考核方式對學生的實踐進行考核評價。重點考核學生解決分析問題、實際問題的能力,把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引入到對學生關鍵能力的評價指標中,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對學生進行評價,并及時把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本人,促進其不斷改進和提高,以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
六、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保障體系
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教學體系涉及學校、企業、師傅、教師和學生等多方的利益關系,因此,要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協調各方的利益關系,實現多方共贏,才能保證實踐教學體系的持續運行。
1.學校以服務與企業合作。學校要結合旅游企業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將人才資源優勢和企業生產要素緊密結合起來,為企業提供職工培訓、企業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等服務。如為企業進行員工培訓、旅游產品開發、企業形象包裝等。學校還可適當調整教學計劃,以學生見習方式幫助旅游企業解決旺季員工短缺的問題。此外,學校在業務上要適當傾斜于建有實習基地的旅游企業,如教職員工的假期旅游、學校的相關餐飲、住宿等業務,同等條件下應優先考慮。
2.企業以崗位與學校合作。在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中,企業要提供相關的實習崗位為學校服務,讓學校根據需要,選擇業務精、責任心強的師傅擔任學生的實習指導老師,并成立企業實習指導小組專門負責實習指導工作,把實習學生當做自己的員工進行培養。
3.學校給予企業師傅津貼。在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中,企業的師傅為指導學生付出辛勤的勞動,學校要給予相應的津貼,以提高企業師傅指導工作的積極性。
4.企業給予學生勞動報酬。學生在旅游企業頂崗實習,一方面,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能應用到生產實踐中,在師傅的指導下,獲得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工作經歷,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另一方面,學生頂崗實習,也為企業完成了一定的工作量,企業要根據學生的工作業績給予相應的勞動報酬,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學生學習、生活的部分開支,減輕家庭負擔,還能提高學生頂崗實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工作的熱情和對企業的熱愛之情。
綜上所述,高職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應從多元實踐教學形式、實訓、實習指導教師隊伍、校內“仿真型”校外“緊密型”實訓實習基地、實踐教學管理體制、質量監控體系和保障體系等方面構建實踐教學體系,以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職業技能和職業拓展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普禮,王曉江,梁熠葆.高職院校校外實習基地建設與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0(36).
關鍵詞:陶瓷 實訓基地 管理
2005年始,我院建立了中央財政“特色工藝實訓基地”與江蘇省“特色工藝實訓基地”,并成立了“江蘇省陶瓷材料與工藝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通過加強對實踐基地的管理、重構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實施“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社會報務能力的提升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實訓基地管理的基本思路
1.建立新型運行機制。實訓基地按照“開放、聯合、共享、協作”的原則,在已有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與省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基礎上,建立起自我運作、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運行機制。完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注重校企合作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改善硬件軟件條件。根據專業教學目標與要求,建立了兩個國家級和省級實訓基地,建立了一個省級陶瓷材料與工藝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從陶瓷原料、陶瓷成型、陶瓷燒成、陶瓷裝飾、陶瓷檢測等方面建成了生產過程的流水線,滿足了陶瓷生產各崗位的實訓教學。同時,從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課程標準、項目課程方案與項目教材、項目課程的教學實施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教學改革。
3.充分發揮基地功能。實訓基地同時還承擔“雙師型”教師培養任務,開展社會職業技能培訓與技能鑒定,進行專業研究、技術開發、生產及新技術的應用推廣等。將實訓基地建設成集應用項目研究、高新技術推廣、生產技術服務、科技咨詢和產品開發等服務活動于一體的產學研合作基地與師生創新創業型基地。
二、實訓基地的師資管理
1.加強實訓師資管理。建立和健全了實訓指導人員隊伍建設、培訓和管理制度,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及分工細則,有嚴格的考核辦法和獎懲制度。在崗前準備、規范操作、崗位(場地)安全與衛生等方面有明確的要求。實訓指導教師和工作人員實行聘任制,按專業技術崗位的要求進行聘用,在分配制度中體現“雙師”教師的激勵機制。
2.優化實訓師資隊伍。不斷優化實訓師資隊伍,實訓指導教師有合理的學歷、技術職務和技能結構,以保證實習實訓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鼓勵教師參與各類培訓、進修與行業活動,包括展覽會、研討會、鑒定會等,使廣大教師與行業企業全方位接觸與交流。
3.企業一線拜師學藝。積極開展科技下企業活動,每位專業教師聯系一家生產企業并參與企業的生產與技術管理,定期安排教師到企業進行生產實踐,讓年輕教師在企業進行拜師學藝。學院規定專業教師三年內至少有半年時間在企業相關崗位工作或實踐。
4.聘請企業專家教學。拓寬實訓指導教師的引進渠道,努力從企事業單位引進優秀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員擔任實訓基地的專職或兼職實訓指導教師。學院同時幫助企業人員提高學歷,協助企業人員職稱提升等工作。
三、實訓基地的場所與設備管理
1.管理制度優先保證。建立和健全實訓場所與設備設施管理制度,要責任到人,定期檢查落實。明確設備維護的程序與工作職責,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和安全實訓,提高設施設備的利用效率。建立實訓環境管理和勞動保護的管理規定、安全操作管理規程和文明生產措施,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2.設備領先資源共享。實訓基地的設備從實際出發,統籌規劃,合理設置,不斷提高技術含量和裝備水平,與企業生產一線的設備要求同步,體現先進性、實用性和配套性要求。操作崗位數量應符合教學需要,滿足學生動手操作要求。
3.教學情景真實仿真。創造相應專業崗位群的真實情境,使學生在仿真環境中得到實際操作訓練。同時將人文教育引進實訓基地,包括勞動態度、安全意識、環保意識、合作精神等。將企業文化引進實訓基地,包括敬業精神、規范操作、質量與效益、文明與競爭、創新與創造、就業與創業等,使人文教育與企業文化在基地環境中得以體現。
4.設備完好充分利用。建立完善的設備設施及物資管理制度。做到賬、物、卡相符,做好實訓基地儀器設備的管理、維修工作,設備完好率達到90%以上。建立儀器設備專人管理和技術檔案制度,確保實訓教學穩定有序進行。鼓勵和支持開放實訓基地,開展對外服務工作。積極創造條件進行橫向聯合,支持同廠礦企業、科研單位合作共建實訓基地。
四、實訓基地的實踐教學管理
1.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實現“五結合”(即:“一二三”課堂相結合、“工作過程”與“教學過程”相結合、學生課程“作品”與企業“產品”相結合、“雙師”教學團隊建設與學生“拜師學藝”相結合、學生課程作品展評與創作展覽相結合)的“產學研”一體化實訓管理模式。
2.優化實踐教學內容。不斷開發新的實訓項目,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以保證實訓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根據企業生產發展的需要,及時調整實訓計劃和方案,組織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及時開發校本實訓教材。建立職業技能、職業綜合能力、職業素質有機結合的實訓教學體系。
3.改進實踐教學方法。根據專業崗位要求,制定實訓計劃和方案,組織和實施崗位技術培訓。采用真實案例組織學生學習研究,引導啟發學生思考討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項目教學法,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邊做邊學,把看到的、聽到的、手里做的結合起來。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學生圍繞完成任務進行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系統分析能力,通過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評價學生學習效果。
4.重視職業技能提高。我院為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陶瓷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江蘇省陶瓷行業協會“陶瓷工藝培訓基地”,依托實訓基地建立職業資格鑒定中心,按照勞動部門的要求承擔相應專業(工種)的職業資格鑒定。目前主要有陶瓷原料制備工、陶瓷成型工、陶瓷燒成工、陶瓷彩繪工、化學分析工等。每年組織開展技能大賽,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
1.1企業的參與熱情不高
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學校比較主動、企業缺乏內在的動力和熱情,即剃頭挑子一頭熱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是企業作為一個營利實體,以追求利潤為目標,校企合作不僅不會帶來直接的效益,還會增加企業的負擔,并要承擔相關成本。企業要參與學校的活動,或者對學生實踐活動進行安排管理,必然要投入資金和精力,而培養出的人才最后未必選擇該企業,加之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比較忙,企業參與合作教育的積極性必然會減弱。二是企業對學生素質的不滿意,也影響其積極性。由于學校的課程設置、學生自身等多種原因,使得企業在合作中對期望效果產生了失望,特別是財經類院校的學生,由于專業本身的特點,在學習過程中理論知識比較多,需要動手的技能知識要求比較少,而且眼高手低,學生對實踐工作缺乏興趣和激情、學生能力不能勝任崗位要求、學生做事缺乏認真的態度等都會影響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
1.2合作基礎薄弱,合作方式簡單化
長期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追求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在專業設置、培養方式、課程建設等方面采取大眾化、學科化等傳統的教學模式,缺乏針對性和目的性,培養的人才從能力、知識結構上不能滿足社會需求,脫離實際。一些以教學為主的財經類高等院校在轉變教育觀念、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標指引下,雖然在教學計劃、培養方案中增加了一些實踐課程和實訓內容,但是并不為企業認可,被認為差距還很遠。教師多是從校門進校門,沒有很多的實踐經驗積累,指導實踐課程和實訓課程也是從書本到書本,過于簡單和形式化。
在財經類院校開展校企合作中,校企之間采取的合作模式較為普遍的是組織參觀、現場指導,或者到企業實習一段時間。一般地,一二年級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參觀,四年級進行畢業前的實習,但是這些實踐活動因為時間較短、缺乏系統性指導、缺乏技能性的內容要求或者學生自身對實習所抱的態度等原因并沒有取得實際效果,簡單的合作模式也削弱了校企合作的積極性。
1.3合作的穩定性較弱,缺乏規范化
財經類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合作范圍較廣,合作內容具有不確定性,技術操作性較低,對于開展活動的場地、設備要求不高,所以在選擇合作企業類型方面可以較為隨意,隨機性較大,也可以根據活動的內容而臨時聯系一些企業,客觀上表現為合作的穩定性較弱,沒有深入的聯系和接觸。在以后的合作中往往會由于一定的事情,如企業任務多、領導工作忙、活動經費問題或者組織人員等原因而擱置,缺乏長遠的規劃和雙方合作長效機制。
2建立校企合作教育長效機制的思考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種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的運行機制。合作的關鍵點在于實現校企雙方雙贏,只有利益共享、優勢互補、互惠雙贏,校企合作才能成為雙方的自覺自愿行為,變成真正意義上的雙方互動。其中,學校是校企合作中一個關鍵角色,也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在校企合作中,學校是最大的受益者,是校企合作開展的主動者,只有積極加強學校自身的建設,以完善的管理機制開展校企合作活動,才能建立起校企合作教育的長效機制。建議從運行、保障、評價三個方面進行管理機制的建設。
2.1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建設
校企合作離不開對合作內涵的研究。要積極探索校企之間共創育人條件、共建育人平臺、共管育人過程的運行機制,研究在課程、教學、科研層面上如何開展合作教育。
財經類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要適應社會需要,轉變教育觀念,調整專業結構、創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的課程設置,改革教育方法和教學模式,在這些改革中,應當積極尋求企業的合作,使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體系的設計中來發揮作用,這是校企合作成功與否的先決性因素。可以采取如下做法。
2.1.1向企業高度開放,邀請企業參與學生培訓和課程設計
企業處于市場前沿,對市場變化情況、市場對人才的需要最為了解,并能把握職業崗位現在與未來對從業者能力的要求與變化,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是解決課程內容脫離社會實際的有效措施。在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的設計中邀請企業專家的深度參與,聽取意見與建議,確保開設課程定位的準確性。
現在的課程體系中,實踐環節有很多是教師自己設計出來的,主觀設想很好,但是實踐性不強,缺乏實踐體系的連貫性,財經類文科實驗室建設中往往引入一些模擬軟硬件,但是由于不了解它對實際生產經營的作用,缺乏背景數據資料,使得實驗室的使用僅僅是表象上的模擬,沒有達到提升能力的效果。邀請企業直接參與實驗室建設、實踐教學環節的開發,根據企業用人需要適時調整實踐教學計劃,采取傳幫帶或按訂單方式培養訓練,實現應用型人才基本能力的培養。
2.1.2讓企業家走進校園,走上講臺,以各種形式傳播信息
企業家進校園、上講臺,所傳遞的社會信息會讓學生產生不同的感受,能更直接地感受到新鮮的社會氣息,如同身臨其境,比教師的演講更有說服性,產生更直接的效果。同時能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社會對人的素質、能力的要求,能從企業家身上夢想自己的將來。學校應該創造機會引導企業走進學校,傳播企業信息,豐富教育內容,實現培養具有市場適應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目標。
2.1.3建立服務于企業的價值導向
企業是追求利益的實體,在校企合作中,只有實現雙贏,才能可持續發展。學校要關注企業利益,尋找合作的利益結合點,保護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學校應該增強服務意識,了解企業所需,發揮自身優勢,提高服務功能,積極參與企業的項目開發、技術攻關、員工培訓,以自身科研力量解決企業難題,為企業的發展獻計獻策,使其切身感受到合作辦學的益處,形成相互依賴的“利益共同體”。
2.2校企合作保障機制建設
目前,財經類院校的校企合作教育中更多的是處于自發活動狀態,表現為學校一頭熱,企業一頭冷,加之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許多困難,雙方無法建立長期穩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機制,因此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是校企合作教育穩定發展的有效條件。
2.2.1建立組織機構,加強聯誼溝通
組織機構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保障,組織機構的建設可以是多樣靈活的,如成立校企合作聯誼會、校企聯合會等,由校企雙方領導組成,有較為固定的機構定期通報校企合作發展情況,了解雙方發展,獲得雙方需求信息。通過建立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保持經常性聯絡,增進感情,推進校企合作教育。
2.2.2建立規范約束機制,實現校企合作管理的制度化
開展校企合作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強化制度約束,如建立實習實訓基地管理制度、外聘工程師和兼職指導教師管理制度、學生實習實訓管理制度、學生實習期間勞動管理制度、學生實習期間違規違紀管理制度等,通過完善制度規范校企合作行為和學生實習實訓行為。在合作中,學校要把企業作為自身利益的共同體,維護企業的利益和形象,使其成為學校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要明確規定派到企業實習實訓的學生應自覺成為企業的一員,融入到企業文化之中,按照企業的規定和職業道德要求履行自身的職責。通過規范約束,讓企業放心參與校企合作。
2.2.3合理利用企業利益補償機制,使企業得實惠
積極了解政府、職能管理部門等機構對開展校企合作辦學的政策及優惠措施,是否有對于參與校企合作教育的企業按一定比例減免費稅,或稅收返還企業專款用于教育事業等措施,并充分利用這些措施,讓企業切實感到參與教育既是履行一種社會責任,又是從事一項對本企業經濟效益有明顯促進作用的事業,激發其參與教育事業的動力。學校也應從企業角度出發,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資源優勢和研究能力,參與企業職業教育與培訓,積極解決企業難題,提供經營管理的合理化建議,給予企業以實際的幫助。
2.3校企合作評價機制建設
評價機制是衡量校企合作成效的重要機制。為提高教學質量,學校建立了各種評價制度,如學生評教、督導評教、同行評價、領導評價等評價制度,這些評價制度較多的是對教師個人教學能力、教學效果的評價,對促進教學、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開展校企合作中,也應積極建立評價機制,這有助于促進校企合作教育的深度開展。
評價體系中應包括對學生應用能力的評價、對課程適用性的評價、對教師綜合能力的評價、對實踐教學過程的評價及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等。
評價結果可用于對教學課程的分析,課程體系的改進,修正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指導校企合作的各個環節,協調解決合作中各種問題等,實現校企合作的持續性。
3結束語
學校與企業是校企合作教育的兩方主體,其中學校是校企合作中的主角、動力源泉、決定性因素。學校與企業兩者既有客觀上的分工,又有微觀上的融合,其有機的結合是校企合作教育成功的有效途徑和保障,如何將這兩對關系有機地結合,并以一定的模式實施,真正調動企業的積極性,是每一個開展校企合作教育的高等院校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只有找到適當的切入點,實行深度合作,校企合作教育的發展才有未來。
[論文關鍵詞]合作教育實踐實訓應用型人才
[論文摘要]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種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的運行機制,對于高等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校企合作的關鍵點在于校企雙方利益共享、優勢互補、互惠雙贏。學校在校企合作教育中處于主動地位,是合作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建議學校從運行、保障、評價三個方面進行管理機制的建設,與企業建立起長期穩定、互惠互利的合作長效機制,實現校企雙方的共贏。
參考文獻:
[1]石麗敏.國外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分析與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06(12).
[2]徐國慶.實踐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研究——技術學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員工培訓計劃書范本【一】一、訓練需要
(一)學習要有動機,效率才會高,因此須先評估訓練之需要。
(二)訓練須兼顧公司與員工之需要。
(三)員工之訓練需要可經由調查而得知。
二、訓練企劃的推動者
(一)員工教育訓練須由上而下進行才會有效果。
(二)訓練企劃案不但要獲得高級主管之參與、支持,而且需要他們大力推動,否則一切屬于空談。
三、經費來源
(一)教育訓練是一種長期投資。
(二)公司應每年編列預算,支持各種訓練。
四、訓練目標
(一)確定訓練的目標。訓練目標是為達成公司之要求或員工個人的需求,還是為配合新工作而開展的。
(二)長期的目標還是短期的目標。
(三)訓練目標需讓受訓者充分了解。
五、訓練時期
(一)定期訓練(新進人員訓練、主管定期進修等)。
(二)不定期訓練(新管理制度實施、新產品推出等)。
(三)營業淡季是訓練的好時期。
六、訓練方式
(一)傳統授課方式。
(二)討論方式(個案討論、分組辯論)。
(三)角色扮演方式。
(四)以上三種方式適用于集體訓練,個人訓練可參加企業外之講習會。
七、課程設計
員工培訓計劃書范本【二】一、概要
本計劃主要內容為公司人力資源部20xx年培訓工作的具體內容、時間安排和費用預算等。編制本計劃的目的在于加強對培訓工作的管理,提高培訓工作的計劃性、有效性和針對性,使得培訓工作能夠有效地配合和推動公司戰略提升和年度經營目標的實現。
二、依據
公司崗位說明書、員工培訓需求調查、中層管理人員座談、公司戰略提升與拓展需求、公司對培訓工作的要求。
三、 培訓工作的原則、方針和要求
為確保培訓工作具有明確的行動方向,人力資源部特制定了培訓原則、方針和要求,用以指導全年培訓工作的開展。
1、培訓原則
實用性、有效性、針對性、持續性為公司培訓管理的根本原則。
2、培訓方針
以提升全員綜合能力為基礎,以提高中層管理能力、團隊協作融合和員工實際崗位技能為重點,建立具有XX特色的全員培訓機制,全面促進員工成長與發展和公司整體競爭力提升,確保培訓對公司業績達標、戰略提升及員工個人成長的推進力。
3、培訓的六個要求
1)鎖定戰略提升與未來發展需求;
2)鎖定企業文化建設;
3)鎖定中層管理人員以及后備隊伍能力發展 ;
4)鎖定學習型組織建設;
5)鎖定企業內部資源共享;
6)鎖定內部培訓指導系統的建立與完善。
四、 培訓工作目標
1)建立并不斷完善公司培訓體系與操作流程,確保培訓工作高效運作;
2)傳遞和發展XX資訊企業文化,建立員工特別是新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3)使所有在崗員工20xx年都能享有高質量、高價值的培訓;
4)重點為中層管理人員提供系統培訓,以保證各部門工作目標的有效完成;
5)進一步完善培訓課程體系,確保培訓內容和企業文化的一致性;
6)打造具備可復制性的系列品牌課程,并備檔;
7)建立內外部培訓師隊伍,確保培訓師資的勝任能力與實際培訓效果;
8)推行交叉培訓,實現企業資源共享和員工業務能力提升;
9)加強企業文化氛圍對企業的滲透。
五、 培訓體系建設
六、 培訓計劃總體控制
根據20xx年培訓需求分析,現對20xx年總培訓計劃總體安排如下: 1)每周計劃企業內訓1至2場,每季度末總結調整,一年固定企業內訓約80場(新人入職培訓除外);
2)每季度1場大型全員銷售培訓,形式由內外訓相結合; 3)為中層管理人員提供企業外訓每月1人/次(根據實際情況);
4) 季度及月度計劃:由人力資源部培訓專員在每季度末或月度末根據實際情況,對年度計劃分解及修改,并提供季度或月度計劃給人力資源部經理并抄送各相關部門負責人。
七、 20xx年具體課程計劃(一稿)
1、新員工入職培訓
人力資源部組織安排新員工進行企業文化及公司管理制度培訓,并統一安排觀看《XX資訊新員工培訓教程》視頻。課程內容包括:企業文化及公司管理制度、客戶管理及查詢系統使用、產品知識、電話實戰、樣本制作、事業部管理制度、優質客戶尋找及判斷、如何報價、同行特點分析、數據合理應用、大客戶開發、如何催款、行業開發等。
2、在職培訓課程大綱(包括內外訓方向,實際課程根據方向進行細分設計)
2)普通員工培訓方向
3、計劃外培訓
計劃外培訓是指不在20xx年度培訓計劃內的培訓項目。具體培訓內容根據公司階段性實際需要及員工申請進行安排。計劃外培訓應遵循以下原則:
1)培訓項目內容應符合公司業務或員工能力的提升需要;
2)提前兩周提出申請;
3)培訓費用在預算之內;
4)同一主題內容一年內原則上只能申請一次
八、 重點培訓項目
根據公司發展需要,20xx年重點培訓對象確定為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因此20xx年培訓工作的主要側重點就是為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提供合理、有效、針對性強的高質量的培訓課程。
主要項目包括:(外訓按照外訓管理制度實施,內訓從課程中篩選,并重點分層次打造系列培訓)
同時,根據公司業務開展需要及員工培訓需求調查的分析結果表明,普通員工在某些項目的培訓需求上非常的強烈,需要培訓專員系統的安排培訓:
主要項目包括:(以銷售技巧、談判技巧、心態激勵為主設計系列課程)
九、 財務預算
十、 培訓文化宣導
在充分總結公司20xx年現有培訓情況基礎上,20xx年,我們將明確建設學習型企業的培訓文化。圍繞公司確定的戰略發展目標以及對員工職業素質要求,建立以知識管理為基礎,以企業及員工發展為導向的學習體系,努力營造愛學習、愿共享的學習氛圍,形成開放、共享、創新的企業培訓文化,逐步把工作學習一體化的理念貫穿于企業各項工作中,努力將XX建設成學習制度健全、學習氛圍濃厚、各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具有共同的企業使命和核心價值觀的持續學習型企業。
采取多樣的培訓文化宣導方式,合理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企業文化及知識的宣傳與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