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疾病預防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羊疾病;預防控制;防治措施
在養殖羊的過程中,羊經常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染上一些疾病,這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現象。對于養殖戶來說,必須在心理上積極接受這件事情,樹立嚴格預防、積極治療的意識。為了降低羊染上疾病的風險和概率,養殖人員應當積極主動得學習相關的預防與醫療知識,并采取主動預防與控制的措施使疾病得到得到有效的預防與治療,提升養羊的效率,確保自己的經濟效益。
一、羊疾病預防控制與積極防治的意義
羊疾病的預防控制與防治工作對于養殖戶和整個社會的發展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對于養殖戶來說,養殖羊的主要目的就是獲取一定的經濟收入,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積極的動力。因此,山羊疾病的預防與控制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養殖戶面臨的風險,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促進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對于社會來說,養殖戶為我們的肉類市場源源不斷的輸送著大量優質的羊肉。只有羊疾病能夠及時得到預防與治療,羊肉質量的質量才能夠得到一定的保障,從而促進肉類市場的安全,保障最廣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對于社會的良性運行與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常見的羊疾病類型
1.普通性羊疾病
與所有其他的牲畜一樣,羊在養殖的過程中會因為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而生病,普通性羊疾病一般就類似于感冒、發燒等病癥,不具有傳染性,預防與治療起來也比較容易。一般情況下,普通性羊疾病都是由于農戶羊舍環境衛生管理不周或者飼養管理存在問題等引起的,其中對于抵抗力較差或營養不良的羊來說,就容易患上普通羊疾病。不過,只要進行及時的治療或預防,并不會造成太嚴重的后果。
2.傳染性羊疾病
傳染性羊疾病是指在羊的體內有一定的細菌和病菌存在,并且這些細菌和病菌不斷地滋生與繁殖,使羊得以患病。與普通性的羊疾病不同,傳染性疾病來勢兇猛,傳播速度很快,對于羊來說一旦患上傳染性疾病,就必須進行專業的治療與醫治。否則,將會造成羊群的大量傳染與死亡,給養殖戶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3.寄生蟲疾病
對于養殖戶來說,在養羊的過程中,寄生蟲疾病也是十分常見的一種病癥。寄生蟲疾病就是指一些像蠕蟲或者原蟲的寄生蟲長期寄居在山羊體內和身上,它們會不斷吸收山羊身上的營養物質進行繁衍,長此以往下去,山羊的器官會受到一定的損害,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等癥狀,抵抗力會越變越差,嚴重的話也會造成死亡。
三、羊疾病預防控制與防治的措施
1.預防控制措施
(1)加強羊舍衛生管理工作。大部分的羊染上疾病都與羊舍環境的衛生管理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因此對于養殖戶來說,預防羊疾病的最首要的任務就是做好羊舍的衛生管理工作。在養殖的過程中,對于羊舍環境的變化保守密切的關注與重視,定期進行清潔與打掃,并進行專業的消毒,防治細菌和病毒的滋生。其次,要做好羊舍的通風管理工作,保持羊舍環境的干燥,尤其需要注意如果羊舍中出現積水或其他液體,應當進行及時的清理。
(2)做好飼養管理與營養搭配。飼養管理工作對于羊群的健康成長極其重要,有很多的羊染上疾病都是由于飼料管理不當或者缺乏營養等因素,因此,對于養殖戶來說,一定要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工作,提升飼養管理的水平。一方面,對于養殖戶來說,在飼養過程中要對養羊的飼料進行特別的關注,不僅要關注喂養的飼料的重量,更要關注飼料的質量。尤其要關注飼料是否產生霉變等問題,防治羊吃了劣質的飼料而染上疾病。另一方面,為了確保羊的營養健康,提升羊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我們必須飼養過程中的營養搭配,比如在飼料中添加微量元素、鈣物質等,提升羊的身體素質,降低生病的幾率。
(3)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基本上,目前羊疾病的預防與防治過程中,我們還是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在整個養殖的過程中,養殖戶都應當保持高度的警惕,積極做好預防與控制的工作,定期做好注射疫苗等預防措施。為了提升羊疾病的預防效果,養殖戶也應當積極學習一些養羊的專業知識和疾病防疫技能,在遇到羊疾病的時候,能夠更加科學有效地采取一些措施。
2.不同疾病的防治措施
對于不同的羊疾病來說,具有不同的治療措施。一般像普通性的羊疾病,養殖人員只需要自己進行積極的治療與飼養管理就可以治好。但是像傳染性疾病等一些比較嚴重的病癥,最好還是到醫院進行專業的治療與幫助。
四、結語
羊的養殖工作是一件十分復雜且辛苦的活動,對于農戶來說,在養殖的過程中必須做好羊疾病的預防控制工作,做好積極的防治措施,提升養羊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于水龍.羊疾病預防控制與防治措施探討.獸醫導刊, 2015 (12) :73-73.
婦科炎癥屬于較為普遍的一種疾病,主要分為兩種,分別為慢性炎癥和急性炎癥,且婦科炎癥容易反復發作,對患者自身造成極大的危害,也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同時增加其他疾病的危險性,其中,宮頸癌疾病的發生率較高。對患者給予早期預防以及早期治療,能夠有效對炎癥加以控制,如果出現盲目治療現象,會導致患者有疾病反復發作的現象,從而對患者造成嚴重痛苦【1】。為了研究婦科炎癥疾病的防御措施,本文主要針對我社區婦科炎癥患者,研究有效措施加以疾病預防,現將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社區2013年01月―2015年01月116例婦科炎癥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的年齡范圍為35歲-60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2.7±2.5)歲;其中已婚患者86例,未婚患者30例;患者均表現出程度有所不同的白帶增多癥狀、下腹墜痛癥狀以及外陰瘙癢等系列癥狀。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疾病類型進行總結。
2、結果
在116例婦科炎癥患者中,36例(31.03%)患者患有宮頸炎,22例(18.97%)患者患有盆腔炎,20例(17.24%)患者患有附件炎,26例(22.41%)患者患有陰道炎以及12例(10.34%)患者患有尿道炎。
3、討論
3.1 分析婦科炎癥癥狀表現
針對患有婦科炎癥疾病的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四方面:①出現滴蟲并發癥現象:滴蟲會對患者的子宮上皮進行侵蝕,導致患者出現糖原流失的現象,最終將患者陰道中酸堿性環境改變,對乳酸桿菌生長造成阻礙,也較易導致細菌入侵以及細菌感染。患者一經表現出感染的現象,白帶會呈現草綠色,并且合并表現出異味的現象。②出現白帶量增多以及白帶稀薄的現象,顏色主要分為兩種,分別為灰黃色以及黃綠色,如果患者白帶中出現了夾帶血絲的現象,則表明患者出現了婦科炎癥,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宮頸糜爛的發生;③患者外陰道表現出瘙癢癥狀,患者下腹合并表現出墜痛感;當患者表現出尿道感染癥狀后,就會表現出尿急、尿血以及尿痛等一系列癥狀;當進行后,就會有明顯的疼痛感;④患者表現出陰道充血癥狀以及合并表現出水腫癥狀,患者宮頸粘膜表現出的癥狀同陰道極為相似,表面有凸起現象或者紅色斑點[2]。
3.2 分析婦科炎癥發病機制
針對婦科炎癥疾病,其發病機制較為復雜,主要歸納為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病理原因,二是生理原因。從病理角度進行研究發現,導致患者出現婦科炎癥的主要原因為:①患者的內衣穿著不當,或者在患者月經期間,未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并且使用的衛生巾沒有達到標準,從而導致患者陰道出現炎癥;②患者患有同性相關的傳染病,在進行過程中不注意衛生或者頻繁,最終導致婦科炎癥出現;③在進行婦科手術過程中,未進行正確消毒,進而導致陰道與宮頸發生感染。④長期使用民意里調節藥物或者對抗生素長期依賴,進而導致人體內滋生大量的霉菌,降低人體免疫力,增加陰道感染率。
從生理角度進行研究,導致婦科炎癥出現的原因包括:①患者腹腔以及生殖處同外界直接接觸,未進行有效保護,從而較易發生病菌侵襲。加上婦女的印布皮膚較為敏感和脆弱,密集汗腺,進而增加了感染的機會。②陰道所在位置同患者的以及尿道口接近,從而患者較易出現排泄物感染或者出現細菌滋生的現象;③患者一經表現出自身免疫力下降的情況后,會對陰道酸堿值產生影響,使其表現為弱堿性,對人體防御細菌能力造成影響。④患者在月經期間、妊娠期間長時期的分泌出分泌物對子宮造成影響,在這種環境下婦女子宮將出現上皮脫落的情況,進而導致病原菌的侵入,造成子宮感染【3】。
3.3 分析婦科炎癥防御措施
3.3.1 對陰道正確清潔法進行有效普及
選擇正確陰道灌洗劑,嚴禁選擇強堿性洗浴用品,并且禁止多次選擇洗浴用品對患者陰道以及外陰道進行清洗,長時間會導致陰道酸堿性環境發生改變,最終導致患者陰道中乳酸菌抵抗病菌的能力下降。
3.3.2 有效止癢
當患者陰道出現瘙癢癥狀后,可通過選擇常規藥物對陰道進行清潔的方法止癢,禁止抓撓或者采取熱水燙等方法。
3.3.3 選擇合理衣物
需要選擇質地柔軟的內衣褲,在穿著過程中需要具有寬松舒適感,尤其在月經期間,禁止穿著約束感比較強的褲子。內褲需要經常換洗,禁止將內衣褲與襪子同洗;對進行消毒的毛巾以及器皿,也需要利用開水進行消毒以和處理后才能使用。
3.3.4 均衡飲食,適當休息
患者需要合理調節休息時間,從而使自身免疫力得到有效增強,使抵抗病原菌能力有效增加。此外,患者需要多進食水果素菜等,確保每天運動量充足,最終有效避免出現婦科炎癥的現象。
3.3.5 重視自身衛生與衛生
在患有婦科炎癥,或者婦科炎癥的治療期間,最好需要對其進行配合治療,做好婦科炎癥的預防最有效的措施就在于對男性的清潔。
3.3.6 控制免疫力調節藥物與抗生素藥物的使用
應對免疫力調節藥物與抗生素藥物的使用進行控制,防止因機體免疫力下降造成的引導感染。應重視和加深對口服避孕藥長期服用對增加婦科炎癥的認識,盡量選擇其他避孕方式。
3.3.7重視生理期、流產或產后的婦科炎癥預防
由于女性在生理期、流產或產后的婦科炎癥感染幾率較高,因此需要在此期間做好婦科炎癥的預防,僅對外陰盡心沖洗,禁止直接清潔陰道。婦女需要進行婦科手術、生產、人流時,應選擇正規醫院,確保整個手術在嚴格的無菌條件下進行。
總而言之,女性針對各種類型的婦科炎癥疾病都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并進行有效預防,對婦科炎癥知識也需要進行全面了解,最終采取有效方法進行預防,顯著提高婦女的生活質量。同時,在婦女確診為婦科炎癥后,應及時就診,不必太過緊張,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進而有效的控制病情,促進康復康復。待治療康復后,應重視日常的預防工作,防止復發。
參考文獻:
[1]馬麗穎.中西藥物治療慢性婦科炎癥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z6):389.
中圖分類號:S76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738(2011)12-0286-01
摘要:探討松材線蟲病多發生的地域分布、發生原因、規律及預防措施,從而達到防治松材線蟲的目的。
關鍵詞:松材線蟲;發病分布;發生規律;預防措施
松材線蟲(North American pinewood nematode;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該線蟲屬蠕形動物門、線蟲綱、墊刃目、滑刃總科、傘刃屬。線蟲成蟲蟲體長約1毫米,雌蟲尾部近圓錐形,末端圓;雄蟲尾部似鳥爪,向腹面彎曲[1]松材線蟲病又稱松枯萎病,是一種毀滅性蟲害。它是通過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等媒介昆蟲傳播于松樹體內,從而引發松樹病害。被松材線蟲感染后的松樹,針葉黃褐色或紅褐色,萎蔫下垂,樹脂分泌停止,樹干可觀察到天牛侵入孔或產卵痕跡,病樹整株干枯死亡,最終腐爛。
一、分布狀況
安徽省主要分布合肥市(肥東縣)、銅陵市(郊區)、安慶市(郊區)、滁州市(南譙區、明光市、全椒縣、來安縣、定遠縣)、馬鞍山市(雨山區、花山區、當涂縣)、宣城市(廣德縣)。全省松材線蟲病呈擴散蔓延形勢,對黃山、九華山等風景名勝區以及皖南山區、大別山區大面積松林安全形成了嚴重威脅。與祁門縣相鄰的石臺縣、青陽縣已被國家確定為松材線蟲病疫區,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二、病因及癥狀
病因:本病由松材線蟲引起,線蟲的耐久型幼蟲自天牛造成的傷口侵入健康松樹小枝,并進入樹脂管內。這時線蟲有強烈的治病作用。待受侵樹木停止分泌松脂時,樹體中線蟲開始繁殖,以樹脂管為通道向其他部位擴散,到針葉開始黃時,樹木的整個木質部都有大量幼蟲存在,翌年,在罹患病的樹林內寄生的松墨天牛羽化時又會攜帶大量線蟲,并“接種”傳播到健康的松樹上,導致病害的擴散蔓延。
癥狀[1]:病原線蟲侵入樹體后,松樹的外部癥狀表現為針葉陸續色,流動,萎蔫,而后整株干枯死亡,枯死的針葉紅褐色,當年不脫落。松脂停止松材線蟲病癥狀發展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首先外觀正常,但樹脂分泌量減少或停止,蒸騰作用下降;接著針葉開始變色,樹脂分泌停止,通常能夠觀察到天牛或其它甲蟲為害和產卵的痕跡;再就是大部分針葉變為淡褐色,萎蔫,可見到甲蟲蛀屑;最后針葉全部變為黃褐色或紅褐色,病樹整株枯死,此時樹體一般有多種次生性的害蟲棲居。
三、發生規律[1]
松材線蟲病多發生在每年7-9月份。高溫干旱氣候適合病害發生和蔓延,低溫則能限制病害的發展;土壤含水量低,病害發生嚴重。在我國,傳播松材線蟲的主要媒介是松墨天牛。病原線蟲近距離由天牛攜帶傳播,遠距離則隨調運帶有松材線蟲的苗木、枝丫、木材及松木制品等傳播。松樹線蟲雌雄蟲交尾后產卵,每雌蟲產卵約100粒。蟲卵在溫度25℃下30小時孵化。幼蟲共4齡。在溫度30℃時,線蟲3天即可完成一個世代。松材線蟲生長繁殖的最適溫度為20℃,低于10℃時不能發育,28℃以上繁殖會受到抑制,在33℃以上則不能繁殖。
四、危害
松材線蟲外形極小,小到肉眼無法辨別。一只天牛身上,能寄生幾千萬甚至數億條松材線蟲。松材線蟲則是松樹的第一號天敵。死亡速度快,松材線蟲病一般在病原線蟲侵染松樹體內后的半個月至一個月即可出現針葉萎蔫變色的外部癥狀,外部癥狀出現后約一個月至一個半月即可死亡。
五、預防措施
(一)檢疫措施[2]
(1)檢疫檢驗方法:
直觀檢驗:此種方法主要在產地調查時使用。在調查時仔細觀察樹木發育是否正常,注意察看有無樹脂分泌減少、停止,針葉變褐、萎蔫,枝干及整株枯死的現象,同時觀察樹干上有無天牛蛀食的痕跡、產卵孔、羽化孔等,如有再行解剖檢查。
解剖檢驗:用工具將可疑感病的樹木鋸斷劈開,看材質重量是否明顯減輕;木質部有無藍變現象;樹干內有無松褐天牛棲居的痕跡。
漏斗分離檢驗:從罹病木發病部位或天牛棲居處鉆取木材組織并粉碎,用雙層紗布包好,置于下方帶有膠管和截流夾的玻璃漏斗上,加水浸泡12小時,取下部浸泡液離心,取其沉淀液15ml,置于解剖鏡下,對照松材線蟲的形態特征進行檢查鑒定。
(2)檢疫處理: 木材及其產品在使用前或出境、進境前用60℃熱處理或殺線蟲劑處理。檢疫中發現有攜帶松材線蟲的松木及包裝箱等制品,應立即用溴甲烷熏蒸處理;或浸泡于水中5個月以上;或立即送工廠果,實施清理病死樹和病區皆伐時,所有伐樁高度低于5厘米,病區除治跡地清理干凈,所有松樹枝椏全部燒作。伐樁處理。一是伐樁全部連根挖出后集中除害處理。二是伐樁全部去皮后噴16%喹硫磷、丁硫克百威乳油1:100倍液至伐樁濕透(或磷化鋁1―2粒),再加套0.8毫米以上厚度的塑料農膜袋,并在四周壓土。
2.死樹處理。
(1)清理下山的病枝、根樁等集中及時燒毀。
(2)有利用價值的木材可定點加工方法處理。
(3)疫木的管理、利用按國家林業局制定的《松材線蟲病疫區和疫木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
(三)化學防治。
清除傳媒松墨天牛:在晚夏和秋季(10月份以前)噴灑殺螟松乳劑(或油劑)于被害木表面(每平方米樹表用藥400-600ml),可以完全殺死樹皮下的天牛幼蟲;在冬季和早春,天牛幼蟲或蛹處于病樹木質部內,噴灑藥劑防治效果差,也不穩定。伐除和處理被害木,殘留伐跟要低,同時對伐根進行剝皮處理,伐木枝梢集中燒毀。原木處理可用溴甲烷熏蒸或加工成薄板(2cm以下)。原木在水中浸泡100天,也有80%以上底殺蟲效果。這些措施都必須在天牛羽化前完成。在天牛羽化后補充營養期間,可噴灑0.5切片后用作纖維板、刨花板或紙漿等工業原料以及作為燃料及時燒毀。對利用價值不大的小徑木、枝椏等課集中燒毀,嚴防遺漏。
(二)農業措施。
林地清理,砍除和燒毀病樹和垂死樹,清除病株殘體,這是一種較可靠的對策。特別是在危害區采用此法抑制病原的擴散是切實可行的。伐除后必須燒毀和或進行處理,否則將成為新的感染源。設立隔離帶,以切斷松材線蟲的傳播途徑,如此,可切斷天牛的食物補給,可有效地控制天牛蟲媒的擴散,以達到防治松材線蟲的目的。
1.清理病死樹。
危害較輕,病死樹數量少且分散,病死株率在10%以下,采用全面清理病死樹的措施。發生危害時間較長,發生面積大,病死樹數量大,病死株率在10%以上的病區,組織專業隊,采用一次性皆伐,徹底伐除發病山頭或地塊的感病寄主植物。為保證除治效%殺螟松乳劑(每株2-3kg)防治天牛,保護健樹樹冠
防治松材線蟲:在線蟲侵染前數星期,用豐索磷、乙伴磷、治線磷等內吸性殺蟲和殺線劑施于松樹根部土壤中,或有豐索磷注射樹干,預防線蟲侵入和繁殖。采用內吸性殺線劑注射樹干,能有效地預防線蟲地侵入。
(四)生物防治。
利用白僵菌防治昆蟲介體,也可用捕線蟲真菌來防治松材線蟲。利用管氏腫腿蜂或川硬皮腫腿蜂防治,一般在松褐天牛幼蟲幼齡期,氣溫25-28℃,相對濕度60%-70%的晴天放蜂。
參考文獻:
關鍵詞:低溫冰凍;魚類養殖;病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 F326.50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6.07.038
冬季低溫冰凍易引發魚類病害,做好低溫冰凍環境中魚類病害的防治,對提高魚類越冬成活率、保證養殖效益有著重要意義。
1低溫冰凍環境下常見魚類病害
低溫冰凍季節常見的魚類病害包括以下幾種:
魚類便秘。水溫低于20℃時,魚的體溫也會被動下降,魚體內的生物酶活性受到影響,魚類易發生便秘問題,從而出現血壓下降、心跳放緩、臟器功能退化、消化機能下降等現象。主要癥狀表現為固定投食節律的情況下采食量下降,在排除腹水的情況下魚肚子有浮腫現象,魚體表顏色變淺,魚易受驚,有狂躁感;隨機解剖可見腸道內有深黑色糞便堆積,且后腸糞便結導體可膨大到正常三倍;嚴重時魚會由于排便困難而發生脫落現象。
水霉病與赤皮。造成水霉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拉網或凍傷等因素導致魚體表面發生損傷后感染水霉菌引起水霉病。水霉菌是條件致病菌,水體中廣泛存在,進入魚體后會進行有性繁殖,形成白色絮狀絲狀物,水霉菌大量繁殖附著于魚體體表,主要癥狀表面為病魚煩躁不安,活動不靈活,食欲減退,體質下降,最終會由于體質衰竭死亡。赤皮病同樣是由于拉網、凍傷等因素導致魚體表面受傷感染熒光假單胞菌所致,魚體被感染后,體表會出現充血、發炎的癥狀,嚴重者會出現鱗片脫落、鰭條出血、鰭條間組織被破壞等癥狀。
粘孢子病。粘孢子病是由粘孢子蟲引起,其大量侵襲魚體的皮膚、鰓瓣,在其表皮組織里生長繁殖,破壞鰓組織,會對魚的呼吸機能產生嚴重影響。其主要癥狀表現為皮膚病、腮病、腸道病等。皮膚病的病原為鯽碘泡蟲,其主要寄生于皮下肌肉,病魚頭部會形成囊腫,并擴大腐爛魚體肌肉,魚體暗黑、消瘦,嚴重者死亡;腮病的病原為球孢蟲,主要癥狀表現為鰓上出現灰白色點狀胞囊,病魚呼吸困難,生長發育受到影響。腸道病的病原菌包括草魚餅形碘泡蟲、鰱粘體蟲等,病魚受到感染后腸粘膜組織內會形成胞囊,嚴重者可能會穿過腸壁,在腸外形成胞囊,導致魚腸道受阻,組織細胞受損,最終因攝食、消化吸收不良而死亡。
2低溫冰凍魚類病害的防治措施
2.1預防措施
低溫天氣來臨前,先用生石灰或石灰氮對魚塘進行徹底消毒,每畝用量在100~125公斤,以充分殺死淤泥中的細菌、病菌;漁場所用的漁具、生產用具要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放養魚種前,所有魚種先用高錳酸鉀或石灰氮進行浸洗,用量為500毫克/升;在白鮮魚苗、魚種階段,間隔兩周左右即遍灑粉劑敵白蟲,用量為5毫克/升;此外,產卵池、孵化池、魚種池等要保持水源獨立,不得與病魚池水源相通。針對魚類便秘的現象,在水溫低于20℃時即進行排毒促代謝及腸道養護,可采用應激寧(武漢華揚)進行養護,隨著溫度下降要減少投餌率,延長每餐的投喂時間,嚴禁暴力投喂。定期取樣進行解剖檢查,如發生便秘則減料或停料5天,對飼料進行軟化處理,如有必要可添加益生菌;開春之后再進行一次腸道養護。平時加強檢疫消毒,在流行季節應采取隔離或封閉方法,減少病原傳播。對苗種場、良種場實施防疫條件審核、苗種生產許可管理制度。可通過培育或引進抗病品種,提高抗病能力。一旦發現病魚,經確診后必須進行隔離處理,同時對水和用具進行無害化處理。
2.2病毒性病害防治
發生低溫冰凍災害時,池塘的水溫會受到嚴重影響而大幅下降,魚類會發生麻痹、運動受礙、新陳代謝失調等現象,導致其抵抗力下降,為各種細菌、病菌的感染提供了條件。在冷空氣到來之前,要對養殖場地的擋風防寒設施進行全面檢修,使用冬季保溫措施,增加防寒加溫設備,以備不時之需;因此在發生低溫冰凍災害一周以內,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藥物作為消毒劑,盡量選擇刺激性較小的藥物,否則魚體受到凍傷后再受到藥劑的強烈刺激,易發生強烈的應激反應而死亡。此外,水溫下降,水下溶氧量也會受到影響,魚體易發生缺氧。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鑿開冰面,如有必要可使用增氧機,以增加水體中的溶氧量。如果水溫低于1℃,魚類就會進入麻痹狀態甚至死亡,此時要采取措施保持水溫穩定,比如添加深池水,使用防寒加溫設備等,以提高養殖溫度;可以視具體情況使用水質改良劑,以保持水質的清新,或投喂適量的豆粕、麩皮等飼料增加魚體的低抗力,從而提高魚類的越冬成活率。
2.3選擇抗寒魚種
雜交選育是提高魚類耐寒性的有效方法,比如荷包紅鯉即是雜交選育獲得的成功抗寒品系。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很多魚種內與種間雜交后,抗寒性能顯著遺傳,但是魚種內與種間耐寒選育技術還處于研究階段,需進一步探討。
3結語
總之,低溫冰凍環境會對魚類養殖產生嚴重影響,魚類凍死、凍傷會直接損害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并且災害發生后隨著氣溫的回升,漁業的病害會越來越多,因此加強低溫冰凍災害的預防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許友卿,丁兆坤.低溫對魚類的影響及其預防研究[J].水產科學,2014,29(04):235-242.
1.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主要發生在氣候較涼爽的玉米種植區,特別是東北、華北北部、西北、西南及其他海拔較高的地區發生嚴重。病害主要發生在玉米抽雄以后,下部葉片首先發病并迅速向上部葉片擴展。癥狀:大斑病菌侵染玉米葉片、苞葉和葉鞘。葉片受侵染后,出現點狀水浸斑,沿葉脈擴展并不受葉脈限制,很快形成長梭形、中央灰褐色的大斑。田間濕度大時,在病斑表面產生灰黑色霉狀物。
傳播途徑:通過分生孢子或者菌絲形式附于病殘體上越冬,以氣流進行傳播。發病條件:相對濕度超過90%,溫度在20~25 ℃時易發病。
2.玉米絲黑穗病 :玉米絲黑穗病在我國春玉米區普遍發生,在東北、華北、西北和西南丘陵地區發生比較嚴重。病原菌侵染種子萌發后產生的胚芽,并隨生長點生長,但直到穗期才可見到典型的癥狀。病株果穗短粗,外觀近球形,無花絲,苞葉正常,受害后期,果穗苞葉自行裂開,散出大量黑粉。有的果穗受害后,過度生長,但無花絲,不結實,頂部為刺狀。雄穗受害后主要是整個小花變為黑粉包,抽雄后散出大量黑粉。有的雄穗受病原體刺激后畸形生長。
傳播途徑:主要以土壤帶菌的方式進行傳播,此外,種子、糞肥同樣可以傳播。
3.玉米莖腐病:莖腐病常由幾種真菌和細菌單獨或復合侵染引起。一般發生在甜玉米的吐絲后期,癥狀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即“青枯型”常出現在暴風雨過后,或天氣有大風,經過2~3天葉片失水呈青枯萎蔫狀。慢性型病程進展緩慢,葉片從下向上逐漸黃枯,后期莖基部變色,腐朽,感染部腐爛,有腐嗅味,植株青枯,病部如水漬狀。髓部中空,易倒伏,果穗下垂,籽粒干癟。傳播途徑:歐文氏桿菌細菌。
傳播途徑:病菌隨殘體在土表過冬,病菌可以經傷口或直接侵入。或從葉鞘基部侵入莖部,并擴展到下部的節間。也可以靠種子傳播。該病在30℃高溫高濕,田間空氣不流通、土壤排水不良發病重。
4.玉米小斑病:主要為害葉、莖、穗、籽等,病斑橢圓形、長方形或者紡鍾形,黃褐色、灰褐色。有時病斑上具輪紋,高溫條件下病斑出現暗綠色浸潤區,病斑呈黃褐色壞死小點。
傳播途徑:溫度高于25度和雨日多的條件下發病重。
5.玉米病毒病:主要有玉米矮花葉病和玉米粗縮病。玉米矮花葉病在整個玉米生育期都能感病,從出苗至七葉期為易感染期。苗期自心葉基部出現褪綠條點狀花葉,逐漸擴展到全葉,葉肉組織失綠變黃,形成明顯的黃綠相間條紋癥狀。重病株不能抽雄結穗或提前枯死。玉米粗縮病的典型癥狀是植株矮化,被侵染玉米呈暗綠色,葉肉粗厚僵直,呈弓狀彎曲。葉背面、葉鞘和苞葉的葉脈上發生隆起的短條紋,病株高度不到健株的一半,不能抽雄結穗。玉米矮花葉病可以汁液摩擦接種。
傳播途徑:主要由蚜蟲傳播,蚜蟲除傳播病毒外,對玉米的危害亦很嚴重。蚜蟲刺吸的同時吐出一種唾液,影響生長和揚花授粉,造成空苞和禿頂。玉米粗縮病毒主要由灰飛虱傳播,為持久性傳毒。
二、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實行輪作換茬,適期播種,合理密植,改善通風條件,以降低田間溫度。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澆水施肥,分期培土,雨后及時排水,中耕松土,降低田間濕度,可以減輕病害發生。在玉米定苗時,除去有蟲苗,并帶出田塊;發現粗縮病、矮花葉病病株及時拔除。收獲后清除田間病殘株,減少翌年侵染源。
因為人們缺乏對計算機病毒的認知,缺乏安全防范意識,還沒來得及知道計算機病毒,就已經在電腦甚至計算機應用程序上四處流竄,給生活帶來了困擾。計算機遭受病毒的入侵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是聯網的還是沒聯網的計算機,都會受到計算機病毒的困擾,嚴重影響工作與學習。當執行程序時,病毒會起破壞作用的,但未啟動程序時,又不容易被發覺,這是病毒的寄生性。計算機病毒不但具有破壞性,更嚴重的是會傳染,一旦病毒被復制或者變異,傳播速度令人難以預防的。而有些病毒又好像定時炸彈,在什么時候生效是預先人為設計好的,例如:黑色星期五病毒。不到時間不會爆炸,一到條件成熟的時候就開始對系統進行破壞,一點都覺察不出來。而計算機中毒后,會導致一些程序無法正常使用,會把計算機內的一些重要文件刪除或其他不同程度的損壞。
2計算機病毒的癥狀
計算機病毒是通過自身復制來感染其他程序或者程序的指令代碼。當中毒程序運行時,病毒會立馬自我復制來傳染給其他程序。計算機受到計算機病毒感染后,會有不同的表現方式,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癥狀,下邊把一些經常碰到的情況列出來。
(1)計算機不能正常啟動。通電后計算機根本不能啟動,或者能啟動,但是啟動花費的時間比原來啟動的時間要長很多。有時還會突然出現黑屏、藍屏等現象。
(2)運行程序的時間長。如果在運行一個程序時,發現讀取數據比原來讀取的時間變長,存儲文件或調用文件的時間也變長了,很有可能就是計算機病毒引起的。
(3)磁盤空間突然不足。用戶無法存儲信息。因為計算機病毒程序也要占內存空間,而且繁殖又快,因此會導致存儲空間突然不足甚至變為“0”,都可能是病毒引起的。
(4)文件內容和大小出現錯亂。一個保存在計算機里后,他原本的內容和大小是不會改變的。可能是計算機病毒的感染,導致文件的大小發生改變,文件內容無法打開或者打開后全是亂碼。有時文件內容不能顯示或者顯示后又看不到了。
(5)經常出現計算機無法運行,也就是“死機”。一般正常的操作是不會造成系統死機的,即使是剛接觸電腦的,命令輸入不正確也不會導致計算機死機。經常死機,基本也都是計算機系統受到病毒的染指了。
(6)未使用軟件,但自動出現讀寫操作。計算機正常狀態,軟件未使用是不會自動讀寫操作的,如果出現自動讀寫操作,出現軟件正在進程中,則有可能是計算機系統受到病毒的侵襲了。計算機病毒有以下幾個特點:
(1)隱蔽性極強。可以在人們毫不察覺的時候感染計算機。
(2)繁殖行極強。計算機一旦感染病毒,可以很快“發作”。
(3)傳染性極廣。可以通過各種外部設備、有線和無線網絡等多方面侵入到計算機,而且不停地傳染。
(4)潛伏性極長。中毒后可以不發作,一直潛伏在系統里,等某個條件被激活后,就開始“發作”。
(5)破壞性極大。計算機病毒“發作”后,輕則擾亂系統運行,重則對磁盤數據造成破壞、刪除文件,更嚴重的導致整個系統癱瘓。
3計算機病毒由來
(1)引進的計算機系統和軟件中帶有病毒。現在網絡各種克隆系統以及破解版的軟件,很多人一不注意直接在網上下載,或者點開下載鏈接頁面,得到的卻不是自己所要的系統以及軟件。也有可能是病毒捆綁在這些軟件中,當你安裝后就會帶來病毒的干擾。
(2)各類出境人員攜帶回來的軟件和機器染有病毒。因為病毒也有地域性,很有可能外出旅游,自己的軟件以及程序在國外染了境外的病毒,然后帶回來影響到了自己的其他程序,帶來了病毒的傳播。
(3)一些帶有病毒的游戲軟件。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喜歡玩游戲,而游戲軟件是植入最多病毒的手段之一。很多人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就給自己的計算機系統帶來了病毒的入侵。也可能在瀏覽游戲攻略時,無意點開了攜帶病毒的網頁頁面。在這種捆綁病毒的干擾下很容易就導致計算機中毒。
(4)非法拷貝中毒。目前,很多外部設備比如:U盤、移動硬盤等都或多或少通過各種途徑拷貝文件或者軟件,在拷貝過程中可能這些文件和軟件本身攜帶了病毒,導致染指了外部設備也中毒了,當你直接把外部設備連接到計算機時,就很容易造成自己的電腦系統“引狼入室”。
(5)有人研制、改造病毒。主要是計算機工作人員或業余愛好者為了個人的興趣而制造出來的,有的用來檢測自己個人編程能力的,有的完全出于開玩笑的,這些病毒還算是良性的。但有些病毒是專門對某個人、組織或者部門進行蓄意破壞行為的,也有一些是團體行徑的。比如:信息戰。進行有規模的病毒攻擊來打擊對方的信息系統,或者竊取一些對方的重要信息和情報。這屬于惡性的。同時也有一些病毒是研究實驗用的,因為某種原因控制不了,導致擴散出實驗室和研究所從而危害到他人。(6)電子郵件病毒。通過郵件攜帶病毒傳到其他計算機,導致計算機感染病毒。
4預防計算機病毒措施
盡早發現計算機病毒,并有效控制病毒危害是關鍵。提到計算機病毒的預防,這里不得不說的就是殺毒軟件。做好計算機病毒的預防,是防止計算機病毒的有效措施。這里預防病毒的措施主要有:
(1)不要隨便下載小網站的軟件與程序;
(2)不要光顧那些,或者一些誘惑人的小網站,因為這些網站都很可能是網絡陷阱;
(3)不適用盜版或來歷不明的軟件,尤其是盜版的殺毒軟件要慎用,應安裝真正有效的殺毒軟件,并時常升級軟件;
(4)新購買的電腦或其他外部設備,在使用前首先要病毒查殺,以免帶來外部病毒;
(5)不要隨便打開不明來路的郵件和附件程序;
(6)不要在線啟動、瀏覽一些文件;
(7)對外來程序要使用殺毒軟件先檢查,沒檢查的文件不得拷入計算機;
(8)備份硬盤引導區和主引導區扇區,并對重要數據做好備份;
(9)定時查殺病毒,發現病毒應立即清除。
5結語
【關鍵詞】職業病預防機制 成癮分析 解決措施
1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工作的不斷開展,我國的工業化進程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也面臨著一些問題。由于生產條件技術的限制或者相關部門關注度不夠等原因,生產條件有逐漸惡化的趨勢,嚴重威脅者工作人員的健康,久而久之就產生了職業病。最近幾年,職業病所引起的事故逐漸增多,引起了政府及社會的高度重視。國家也頒布實施了一系列法律對職工的健康進行法律保護,但是盡管如此,職工的身體健康依然受到著職業病的嚴重威脅。怎樣建立建立完善的職業病預防機制,從根本上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對如何進行改善進行深入探討。
2 職業病的含義及分類
狹義上的職業病是指勞動者在職業工作中,因長期接觸某些對身體有害的物質而造成的身體疾病,廣義上的職業病泛指工作中的勞動者因為工作特性而導致的一系列行為習慣和疾病。常見的容易造成職業病的物質有粉塵、有毒的氣體或者固體、放射性物質等等。
在職業病的判斷標準上,國家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只有所患疾病被列在《職業病目錄》中,而且必須經過規定的診斷機構明確診斷過,并且患者所患疾病與所從事的工作必須有明確的職業相關關系,才算符合條件。在工作中得的病如果并沒有列在《職業病目錄》中則不算是患職業病,如果得了被列在《職業病目錄》中的病,但與所從事的的工作無關的話也不算是患職業病。
當前我國所規定職業病有十大類共115個病種,包括以下幾個分類:職業性放射性疾病十一種、職業中毒五十六種、塵肺十三種、生物因素所致三種、物理因素所致五種、職業性眼病三種、職業皮膚病八種、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病三種、職業性腫瘤八種、其他職業病五種。當前我國面臨的勞動者職業病患病情況十分嚴峻,職業病預防工作迫在眉睫。
3 當前我國職業病防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
當前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中所面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 企業對于職業病的危害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高
企業領導掌握著企業的命運,對于企業的每一項重大問題都起著決策作用。有些企業領導不重視員工工作環境的改善,過于重視經濟效益,對于職業病對員工身體健康的影響意識不夠全面,所以造成員工的健康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對于員工工作環境改善的資金投入很少,使員工的環境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而且領導對于員工工作崗位定期更換的重要性意識不充分,也造成員工與某些有害物質長期接觸。
3.2 相關預防控制機制不夠完善,無法保障職工的人身健康
有些生產企業忽視法律法規的存在,對員工的健康不進行定期檢查,也不進行相關的知識培訓教育,對于基本設施的建設很不完善,并沒有將職業病的防止工作做好,而且對于上級的檢查也是能過就過的應付態度,沒有建立起相關的防控機制,對于員工的身體健康不能充分保障。
3.3 對于工作場所的環境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
有些企業的廠房基礎設施缺乏,尤其是通風設施的安裝數量很少,設置不安裝,一旦有有毒氣體泄露,將嚴重威脅到職工健康。對于有毒廢液廢渣的處理也很簡單,多數情況時直接排放到自然環境中,在影響自身企業員工健康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周圍環境的居民,嚴重地破壞了生態環境,甚至給子孫后代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
3.4 職工的總體素質偏低,自我保護意識較差
企業相關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文化水平不夠高,甚至還有文盲的存在,對于企業生產的安全性是一個很大的威脅。由于文化水品的原因,對于有毒物質的危害不夠了解,所以很容易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對于自身利益受到損害時,一味忍讓,不懂得借助法律武器有效保護自己的利益,也客觀縱容了違法行為的猖獗。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較低,安全意識不高,對于危險操作存在僥幸心理,很容易釀成嚴重后果。
3.5 我國的相關法律制度還不夠健全,有些情況在法律中沒有參考依據
由于我國此前對于這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高,國家相關立法制度不夠健全,造成法律約束覆蓋范圍不夠廣泛。由于法律不健全,所以有些突發狀況不能依照法律中的內容來解決,只能是發生狀況之后才對法律進行修補和健全,這直接影響到了職工的身體健康和職業病的防止工作。
4 職業病防治應該采取的措施
為了改善當前情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4.1 企業領導應該從思想上重視職業危害,切實保護員工健康
企業領導看問題的眼光要長遠,要對職業病的危害有深刻的認識,不要只注重經濟效益,要切實保護職工的利益,只有職工的身體健康得到了保障,才能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建設調查統計機構,對于員工職業病要對上級進行及時報告。加大對于生產技術革新的投入,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或者材料設備,采用危險系數小的材料和設備。
4.2 企業改善工作環境,定期對員工進行體檢
加大對于工作場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為員工工作提供一個優良的環境,做好廠房的通風措施。同時要組織專門的醫療小組,對企業員工進行及時的體檢,對員工的身體健康狀況有詳細的了解。
4.3 提高員工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法律意識,勇于維權
員工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和安全意識,通過企業開設的安全教育課程來對職業病的危害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在生產中要嚴格按照規范操作,禁止違規操作。如果自身的健康受到危害,而且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時,要懂得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切身利益。
4.4 政府應該加強立法和執法力度,建立完善的預防機制。
政府要加強相關法律的建立和修訂,對于危害員工健康的行為要進行嚴格及時的處理,要切實保護職工的利益,在執法過程中要規范行為,端正態度,禁止利用職務之便謀求私利。建立完善的預防機制首先要建立職業病危害申報制度,對職業病發生情況進行詳細的掌握,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應對,進而做好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職業病危害的預評價工作,為企業的職業衛生管理系統的系統化建設提供一定的依據。
5 結束語
職業病是我國社會上比較普遍的現象,嚴重威脅著職工的身體健康,只有徹底解決問題,才能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解決職業病問題,需要建立相關的預防機制,并且有針對性的采取相關措施,實現對員工利益的切實保護,需要政府、企業、員工三方充分合作。
參考文獻:
[1]楊水蓮,魯翼雯,倪為民.職業健康監護工作的體會[A].新世紀預防醫學面臨的挑戰—中華預防醫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
[2]趙陽,杜歡永.全面現場調查在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中的重要性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6(3).
關鍵詞:計算機 病毒 防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c)-0009-02
計算機技術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開始得到各行業的廣泛應用。雖然計算機技術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計算機在使用的過程中,也難免會遭遇到計算機病毒的入侵。如果計算機遭遇到病毒的入侵,輕則導致計算機死機,重則導致計算機癱瘓,并且存儲在計算機中的數據信息也會被不法分子竊取,給計算機用戶造成極大的損失。
計算機病毒在我國計算機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是指編制或者插入在計算機程序中的能夠破壞計算機功能及數據,并且影響計算機正常使用并能進行自我復制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目前有很多不法分子采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利用計算機操作系統所避免不了的漏洞,從而進行一系列違法行為,對計算機的正常使用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影響。不法分子獲取信息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通過計算機病毒,他們借助計算機網絡的開放性和共享,將計算機病毒隱藏在文件或者網頁里面,當用戶下載文件或者瀏覽網頁時,侵入到用戶電腦的存儲介質或者程序里面,從而導致電腦癱瘓,獲取用戶的信息。另外,目前計算機病毒不但藏得越來越隱蔽,計算機病毒變得越來越頑固,破壞力也越來越強大,而且目前有很多殺毒軟件對計算機病毒都難以進行徹底的清理。所以只有仔細研究計算機病毒的類型以及傳播的方式,才能夠更好地防護和清理病毒。
1 計算機病毒的類型
由于計算機操作系統的漏洞是避免不了的,所以導致計算機病毒像雨后春筍般涌現。計算機病毒類型分很多種,在近幾年,在互聯網上最為猖獗的主要有以下幾類病毒。
1.1 Internet語言病毒
Internet語言病毒是利用Java、VB程序的特性來撰寫的,這種病毒雖然對硬盤上的數據信息造不成威脅,但是如果用戶使用瀏覽器瀏覽含有病毒的網頁,病毒就會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進入計算機進行復制,從而盜取用戶的信息并降低計算機系統資源的使用率,造成計算機死機。
1.2 宏病毒
宏病毒是利用軟件本身所提供的宏能力來設計病毒,只要是計算機上具有宏能力的軟件,就有存在宏病毒的可能,該類病毒的特征是以Office模板進行病毒傳播。例如之前的美麗殺手病毒。美麗殺手病毒是一種是專門針對微軟電子郵件服務器MS Exchange和電子收發軟件Out look Express的Word宏病毒,是一種拒絕服務的攻擊型病毒和Word文檔附件,由于E-mail服務器具有傳播擴散的功能,能夠進行自我復制,用戶一旦打開這個Word文檔附件,那么病毒就會借助用戶的Out Look地址薄向前50名收件人自動復制發送,從而達到損壞E-mail服務器的目的。
1.3 文件型病毒
文件型病毒的主要攻擊目標就是計算機操作系統中擴展名為.com、.exe以及.ovl的可執行文件。如果用戶運行帶有病毒的可執行文件,那么病毒就會實現在計算機中不斷復制的目的,由于病毒的不斷繁殖,導致計算機的工作效率變低,最終造成計算機死機。例如特洛伊木馬型病毒,特洛伊木馬型病毒是通過服務器端以及客戶端進行病毒傳播的,在服務器端通過對文件進行復制、下載等途徑傳送到要破壞的計算機系統中,如果用戶一旦執行了特洛伊木馬型病毒,那么系統每次啟動的時候,病毒就會偷偷地在后臺運行。當計算機系統連接上Internet時,黑客就可以通過客戶端病毒在網絡上尋找攜帶服務器端病毒程序的算機,當客戶端病毒找到攜帶服務器端病毒程序的計算機后,就能夠在用戶不知曉的情況下使用客戶端病毒指揮服務器端病毒對計算機進行控制。由于文件型病毒的危害性極大,所以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否則網絡安全性就無從談起。
1.4 引導型病毒
引導型病毒是通過感染計算機磁盤的引導扇區發揮作用,用戶啟動系統需要從引導區讀取信息,系統一旦被啟用,此類病毒就會被激活,并開始運行病毒代碼。
1.5 復合型病毒
復合型病毒同時兼具了文件型病毒和引導型病毒的一些特征,可以感染計算機磁盤的引導扇區文件,也可以感染計算機操作系統的一些可執行文件。計算機一旦感染了復合型病毒且沒有對這類病毒進行全面清除,殘留病毒可進行自我恢復,再次對引導扇區文件和可執行文件進行感染,此類病毒不但對計算機破壞程度較大,而且這類病毒的查殺難度也很大。
3 計算機病毒入侵電腦的方式
3.1 源代碼嵌入式
計算機病毒使用源代碼入侵的主要對象是計算機高級語言的源程序。計算機病毒代碼在源程序編譯之前嵌入,在嵌入病毒程序后與源程序一起被編寫成可執行性文件,最終就形成了病毒文件。
3.2 代碼取代
使用代碼取代入侵的計算機病毒主要是利用自身的病毒代碼來取代某個入侵程序的整個或部門模塊。它主要攻擊的對象是特定的程序,雖然其針對性較強,但是卻極其不容易被發現,所以查殺此類病毒也較為困難。
3.3 修改系統式
修改系統式入侵電腦的病毒是目前大部分計算機感染病毒的方式,計算機病毒通過這種方式,將自身替換為計算機系統某些文件的同時,也改變了原計算機系統程序的一些功能,所以通過此類方式入侵電腦的病毒危害是極大的。
3.4 附加外殼式
計算機病毒通過這種方式嵌入到計算機正常程序的前部或者尾部,等于給計算機程序添加了一個病毒外殼。用戶在執行這個程序時就會觸發病毒,導致病毒代碼先執行。
4 計算機病毒的防護措施
如果計算機用戶是在工作當中遇到病毒的入侵,那么計算機中所存儲的文件必然會遭到病毒的攻擊,因此為了防止計算機中的文件遭到破壞,用戶可以采取以下幾種安全措施來預防病毒的入侵。
第一,新購買的電腦在使用之前首先要進行病毒檢查,以免機器攜帶病毒;第二,絕不使用盜版軟件,特別是在計算機上安裝盜版的殺毒軟件;第三,安裝正版且有效的殺毒軟件,并經常對其進行升級維護;第四,要使用殺毒軟件對外來程序進行檢查,沒有經過檢測的可執行文件是不能夠拷貝到硬盤當中的;第五,在啟動計算機時,最好不要使用軟盤;第六,在殺毒之前,將硬盤引導區以及主引導扇區中的數據文件進行備份;第七,在啟動最新的反病毒軟件之前,要對整個計算機系統進行全面的病毒掃描和清除,以便系統或文件恢復正常;第八,如果發現計算機病毒入侵電腦文件,要立即使用反病毒軟件對文件中的計算機病毒進行清除,如果不能夠徹底清除病毒,那么就要將其文件刪除,然后重新安裝相應的程序。
5 結語
防止計算機病毒入侵電腦的有效措施可以從4個方面入手:第一,對計算機病毒做好預防措施;第二,經常使用正版且有效的殺毒軟件對計算機系統進行全面的檢查;第三,當發現計算機病毒入侵時要立即清除;第四,要到官方網頁下載軟件,堅決不瀏覽不良網站,不隨意點開陌生人發來的郵箱、網址鏈接等。
參考文獻
[1] 王文娟,王玉容.對于計算機病毒防護措施的探索[J].電子信息與計算機科學,2014(5):11.
[2] 李佳奇.計算機病毒與防護措施分析[J].硅谷,2014(2):89-90.
關鍵詞:常見雞病 防治與改進 措施
一 、雞葡萄球菌病的防治
由金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傳染病。流行特點:不同品種、年齡的雞均有易感性,尤其白羽產白殼蛋和中型快大品種易感性較高,本病可通過傷口傳染或是呼吸道傳染。發病階段:6~12周齡多發,地面平養或是網上平養較籠養雞多發,受到外傷或應激后多發。發病原因:搬雞受到應激、雞群打架受傷容易誘發本病。臨床癥狀和解剖病變是:
1.急性敗血癥
突然死亡,病程較長的精神沉郁、呆立、少吃或不吃,病死雞可見腹部、肉垂、頸部、大腿發生濕性壞疽水腫,羽毛潮濕易掉。解剖可見皮下水腫或出血,全身肌肉出血;肝變脆,有出血點和白色壞死點;脾、腎、肺等內臟器官充血和壞死。
2.關節炎
該型多見成年雞和肉種雞的育成階段,病雞精神較差,食欲減退,跛行、不愿走動、嚴重的不能站立。病雞關節腫脹、變形,關節周圍的結締組織增生,關節腔內有漿液性或干酪樣滲出物。
3.臍炎
胚蛋在孵化過程中感染葡萄球菌時,出殼幾天的雛雞死亡率升高,病雛雞的腹部膨大、臍口發炎。臍部皮下有膠凍樣浸潤。根據臨床癥狀、解剖病變不易確診,要借助實驗室技術來做出診斷。防治要點是(1)搬雞時注意輕抓輕放,減小應激。防止和減少外傷。(2)加強衛生和飼養管理工作,經常清除雞舍內糞便,保持墊料干燥。(3)加強種蛋和孵化器的消毒,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4)在發病初期應立即進行全群投藥。如環丙沙星(每50千克飼料中加2.5克);恩諾沙星(每50千克飼料中加5克)拌料;連拌3~5天,可有效控制本病。
二、雞磺胺類藥物中毒及其防治
雞綠膿桿菌病的癥狀表現雞磺胺類藥物中毒-雞病大全(癥狀鴨子常規免疫知識圈養蛋鴨的五注意雞病毒性呼吸道病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的簡述雞錳缺乏癥的臨床癥狀淺析雞蛔蟲病癥狀和治療雞舍光照的注意事項蛋白質需要量的確定因素肉種雞的限飼雞呋喃類藥物中毒-雞病大全(癥狀雞呋喃唑酮的中毒癥狀與防治肉雞用藥不當后果分析春天蛋雞飼料的變動為什么不能喂生骨粉轉群技術產蛋率的計算肉雞有哪些特點肉種雞開產后的管理鴨子胰腺炎的治療鴨得了傳染性竇炎有什么表現雞葡萄球菌病的防治治療雛雞霉菌性胃腸炎成年雞馬杜霉素中毒的診斷雞食鹽中毒-雞病大全(癥狀圖譜)
三 、棘頭蟲病的診斷
蟲體長圓柱狀、彎曲半圓形或豆點狀。蟲前端有一吻突,其上有數列小鉤或棘,鉤的形狀、數目和排列是鑒定特征。體部由皮肌囊和內部器官構成。無消化器官,靠體壁吸收營養。雌雄異體。雄蟲由兩個(橢圓形)、輸精管、管和器組成。雌蟲在幼年有卵巢,以后崩解,成為浮在體腔中卵塊,有子宮和陰道。蟲發育需一個以上中間宿主(節肢動物、蛇、晰蜴和兩棲類)參與。
1.大多形棘頭蟲:寄生鴨、鵝、雞、天鵝的小腸前段。蟲橘紅色,紡錘形,前端大,后端狹細。吻突上有小鉤18個,縱列,每個縱列7~8個,前4個鉤較大,有發達的尖端和基部,其余為小針狀,發達。吻囊呈圓柱形,雙層構造。雄蟲長9.2~11毫米,卵圓形,位體前1/3部,近吻囊處。雌蟲長12.4~14.7毫米。卵紡錘形,卵胚兩端有特殊突出物。生活是中間宿主是甲殼綱、端足目的湖沼鉤蝦。成熟蟲卵隨糞排出外界,被湖沼鉤蝦吞食后,經一晝夜孵化,棘頭螺固著腸壁上,經18~20天發育為橢圓滿形棘頭體,被厚膜包圍,游離體腔內。再發育為有感染性卵圓形的棘囊。自中間宿主吞食蟲卵起,約經2個月,育為感染性幼蟲。鴨吞食此類宿主后,約經1個月發育為成蟲。致病性是蟲吻突附著粘膜上,引起炎癥,嚴重時吻突穿過腸壁,引發腸穿孔,繼發腹膜炎。尸檢時,腸漿膜上見突出的黃白色小結節。腸壁上有許多蟲體。分布于云南、貴州、四川、湖南、廣西、廣東等地。
2.小多形棘頭蟲(鴨多形棘頭蟲):寄生于鴨、鵝、野鳥的小腸。蟲小,紡錘狀,新鮮時橘紅色。吻突卵圓形,16縱列的鉤,每列7~10個,前部的鉤大,向后變小。蟲前部有小棘,排成56~60個縱列,每列有18~20個小棘。s吻囊發達。雄蟲長3毫米。近圓形,前后斜列于蟲前半部內。雌蟲長10毫米。卵紡錘形,有3層膜,內含一黃紅色的棘頭蚴。生活史以蚤形鉤蝦、河蝦、羅氏鉤蝦為中間宿主,發育過程與大多形棘頭蟲相似。致病性與大多形棘頭蟲相似。分布于陜西、江蘇、臺灣。
3.臘腸狀多形棘頭蟲:寄生鴨小腸。中間宿主為岸蟹。分布于福建、陜西。
4.鴨細頸棘頭蟲:寄生于鴨、鵝、野水禽的小腸。蟲白色紡錘形。前部有小刺。雄蟲長4~6毫米,寬1.5~2毫米,吻突橢圓形,有18縱列的小鉤,每列10~16個。吻腺長。前后排列,位于蟲前半部內,下方有6個橢圓形粘液腺。雌蟲黃白色,長10~25毫米,寬4毫米,前后兩端稍狹小。吻突膨大呈球形,直徑為2~3毫米,前端有18縱列的小鉤,每列10~11個,呈星芒狀排列。吻腺長。卵橢圓形。生活史的中間宿主為等足類的櫛水虱,在其體內,若外界溫度24~26℃下,自棘頭蚴發育為棘頭囊約需25天,在17~19℃下需37~40天,低于17℃時,需時2個月。在鴨體內自棘頭囊發育為成蟲需29~30天。致病性對2~3月齡幼鴨危害很大,減食,無神,步伐不穩,生長停滯,甚至死亡。剖檢在漿膜有豌豆大的結節,小腸粘膜腫脹、充血和溢血,小腸壁布滿蟲體,有時腸穿孔,繼發腹膜炎。
5.診斷:按臨診表現、病理剖檢和糞便檢查,進行綜合判定。糞檢用離心沉淀灶或漂浮法查蟲卵。
6.預防:幼鴨和成年鴨分群飼養或放牧,因成年鴨帶蟲傳播。對幼鴨和成年鴨進行預防性驅蟲。加強糞便管理,防止病原擴散。對中間宿主應及時用藥殺滅,放牧水塘最好秋末冬初干塘。加強飼,喂全價料,提高機體抗病力。
7.治療:用國產硝硫氰醚,按100~125毫克/千克體重,1次投服。四氯化碳按0.5~2毫克/千克全重,1次股服。丙硫咪唑按10~25毫克/千克體重,用小膠管1次股服。二氯酚按0.5克/千克體重,拌料均勻喂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