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育的核心價值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創業教育;思考
高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示范區和策源地,承擔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務,因此,對大學生進行深入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義不容辭。高校創業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一個重要體現,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創業教育,對于全面提高創業教育的水平將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一、理論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創業教育相互聯系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目的在于讓全社會形成仁愛、誠信、正義的良好風氣。[1]而高校創業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其主要目的是通過誠信經營、正當競爭等手段,不斷增強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因此,兩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是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高校創業教育指明了方向
在大學階段,大學生作為一個優秀群體,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正處于關鍵時期。由于思想觀念日趨多元化的影響,加之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社會閱歷淺,很難對整個社會有一個客觀準確的認識,常常以懷疑的眼光看待社會和他人,從而造成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勁頭不足。體現在創業教育實踐中,經常會出現競爭中缺乏商業信用,遇到挫折容易退縮,選擇項目經不起市場考驗,商務活動的處世方式缺乏果斷等問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準確回答了作為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和公民個人的基本遵循,為科學推進高校創業教育指明了方向。第一,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可以使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充分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體現時代價值的目標和追求,自覺克服價值取向、發展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矛盾狀態。第二,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可以使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充分理解歷史傳統與時展的高度統一性,將傳統文化與現實實際更好地結合起來,認清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的來龍去脈及其后果,自覺弄清主流與支流之間的區別,進一步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第三,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可以使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充分理解“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所蘊含的意義,在遇到困難時能沉得住氣,以堅定的毅力,在偉大的創業實踐中實現自我。
(二)創業教育是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
創業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西方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就進行了積極的嘗試。近年來,黨和國家越來越重視大學生創業教育,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有了創業的想法,部分學生在大學期間就已經開始了創業的實踐,所有這些都為開展創業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我們發現還存在一些諸如理想信念淡漠、價值觀念扭曲、誠信意識缺失等突出問題,這些問題必須在創業活動中進行克服。第一,通過創業教育,引導廣大學生珍惜目前大好的創業機會,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提升自身的社會責任感。第二,通過創業教育,幫助廣大學生正確分析創業過程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從而增強克服困難和挫折的勇氣。第三,通過創業教育,教育廣大學生正確處理個人創業與民族經濟振興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培養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第四,通過創業教育,讓大學生真正懂得誠信、友善等價值觀念在個人價值實現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增強他們運用道德的標桿來規范和端正自己的創業行動。
二、現狀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高校創業教育引領不足
高校是創業教育的責任主體,大學生是創業教育的主要對象。但長期以來,由于高校重視不夠、投入不足,在大學生中存在著理想信念不堅定、價值觀念不正確等突出現象,從而使得創業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諸多難題。因此,必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指導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創業教育的順利推進。
(一)面對未來,理想信念模糊
理想信念是人思想和行動的總開關,是人的精神支柱。堅定的理想信念會變成人們自覺行動的動機,為人們的行為活動提供方向和目標,產生行動的意志和情感,形成強大的精神動力。當前在經濟社會深刻轉型過程中,妨礙大學生自覺開展創業實踐的力量和原因可能來自多個方面,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許多大學生面對未來有迷茫,人生的價值觀、利益觀出了偏差,導致指引他們行動的動力系統即理想信念模糊。據調查顯示,23%的大學生將未來人生目標定位在追求真理、建設國家方面;71%的大學生定位在個人事業與家庭上;56%的大學生希望生活安樂、隨遇而安;4%的大學生專心于追求各種物質享受。這一調查結果表明:一方面,大學生人生目標模糊,對社會理想、生活理想、職業理想、道德理想沒有目標意識,不能形成通過努力奮斗來實現人生理想的意志;另一方面,大學生奮斗目標不堅定,缺乏堅定目標的信念。態度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行為決定于態度,態度決定于理想信念,沒有成就出彩人生的理想信念,就不會想方設法創造條件去干事業。上述數據表明尚有許多大學生對于未來人生目標有不確定性,抱有“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態度,多傾向于滿足低層次的個人理想,忽視高層次的社會理想,不能很好地將理想信念與社會和個人的發展相結合。
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是人與人之間建立相互信任關系的前提,也是個人融入社會的立身之本。大學生普遍認為誠信是當代大學生重要的品質之一,是創業的必要條件,在日常生活、人際交往和參與社會活動中誠信品德非常重要。但是面對競爭時,部分大學生并不重視個人誠信建設,考試作弊、偽造個人簡歷、隨意毀約等行為給學生個人、學校乃至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據調查顯示,在考試作弊原因選擇中,首先是由于平時學習不努力,為了避免掛科和重修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而選擇作弊的占30.4%;其次是為了取得好成績,獲得各項榮譽;更有18.6%的學生認為所學課程沒有實質意義,所以采取作弊手段蒙混過關,草草了事;一些學生在考試作弊問題上懷有從眾心理;還有極少數學生已經習慣考試作弊。由此可見,考試作弊等誠信意識的淡薄既有社會大環境、學校教育引導不夠的影響,也有誠信體系建設不完善的影響,但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大學生自身誠信意識差,自身修養不高、自律能力不強,缺乏足夠的道德評價能力,對社會上良莠不齊的現象不能明辨是非,容易隨大流,把觀察到的一些社會消極現象當作社會的本質,從而誤導他們失去誠信觀念,而寄希望于投機取巧。
(三)面對壓力,社會責任缺失
責任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對自己角色及所承擔義務的詮釋,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創業教育的必然要求。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是社會屬性,生活在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必然要與他人和社會發生關系,也正是在這種社會關系中產生了自己的責任,對別人負責是責任,對自己負責也是責任。同樣,一個大學生也要在承擔社會責任中實現人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大學生在空前殘酷的競爭壓力下,缺乏作為事業和家庭頂梁柱的責任感,在工作、學習和生活婚戀中缺乏斗志,逃避責任,表現出趨利浮躁的風氣,更多地注重追求物質享受。同時,以個人為本位,一旦涉及個人具體利益,往往優先考慮個人得失,缺乏集體主義精神,缺乏對未來的人生發展規劃,一旦發展前景不能順利實現,容易產生迷茫。
(四)面對挫折,心理素質較差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充滿競爭的現代社會里,創業大學生們承受的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很大,經常會陷入心理困境。為此,面對挫折需要加強心理鍛煉、提高心理素質,養成積極向上、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良好心態,以良好的心理素質應對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困難與挫折。雖然人們總是希望能一帆風順,但創業道路上的挫折總是不可避免。不少大學生的心理抗挫能力越來越弱,尤其當面對自己所希望的目標在付出種種努力后,目標需求卻不能得到滿足時,極容易產生緊張心理和消極情緒反應,甚至無所適從、焦慮、抑郁,逐漸形成精神疾病,這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社會化進程及其身心的健康發展,成為大學生成長中不容忽視的問題。其中主要有這樣幾種表現:第一,生活苦悶,部分經濟困難學生壓抑著自己對經濟條件改善的欲求,導致自我封閉,從而加重心理壓力;第二,學業苦悶,學習上的相互競爭、繁重的學習任務、緊張的考試壓力以及考試成績與期望之間的差距等,成為不可承受之重;第三,戀愛苦悶,為自己處理不好異性關系或戀愛關系而苦惱;第四,人際苦悶,大學生由于成長環境、生活習慣、性格特點、心理素質以及處理問題的方法等方面的差異,往往在人際關系方面會出現一些矛盾,困擾自己身心健康的發展。
三、對策思考: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創業教育創新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創業教育創新,就是要在高校創業教育中,注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意識、創業品質、創業行為等,提升大學生創業綜合能力的教育及其過程。
(一)用社會主義理想激發創業精神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引領高校創業教育創新的強大精神武器,也是激發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巨大精神動力。高校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首要內容是要在共同理想的號召下,激發出大學生強烈的自主創業興趣,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創業精神,使大學生在主觀上愿意進行創業。[2]第一,要引導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敢于用知識、技術、風投資金、尋求合作等多種途徑創立新的工作崗位,在實現自己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過程中,磨煉意志,發展自我。第二,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當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和社會經濟轉型發展新形勢下開展創業的機遇、困難與艱辛,培養創業機遇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憑自己的頭腦和雙手,開創自己的事業。第三,引導大學生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正確認識社會發展的趨勢以及美好的前途,在注重創業成才以及自我價值實現的同時,擔負起對國家和社會前途與命運的責任意識,走好成才創業之路。
(二)用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創業行為
社會主義道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基礎,它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以社會主義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社會主義道德是優秀傳統美德的繼承,同時體現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時代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創業的成敗。推進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開展,應該把社會主義道德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切實加強大學生的創業道德,規范大學生的創業行為和創業實踐。一方面,強化對大學生創業者道德認知的引領。在大學生創業行為過程中,通過理論教育把創業的法治、誠信等道德規范和要求教授給學生,使社會要求的創業準則轉化為大學生的個人準則和行為指南。另一方面,提升大學生創業者社會義務和道德責任的情感擔當。社會責任感作為維系社會人才市場存在和運行的一種內在于人們良知里的要素,是大學生參與社會競爭的核心能力之一,不僅左右其自身的創業能力和創業發展,更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三)用社會主義價值引領創業取向
大學生的創業取向是創業者對創業目標的目的性認識,是創業時采取的行為方式判斷和選擇的標準,一個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選擇怎樣的創業目標和創業方式,都會受到創業取向的影響。在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勢下,社會各種價值觀呈現出交流、交融、交鋒的新態勢,思想意識呈現出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高校在全方位推進大學生創業教育中,需要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大學生頭腦,用社會主義價值引領大學生創業行為。具體而言,第一,要在價值目標層面,超越對創業教育功利性的狹隘認識,不能把創業看作是解決就業困難的無奈選擇,為創業而創業。要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性高度,以參與全球化競爭的創業教育理念,以發展個人興趣特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人本視角,指導具體的創業教育改革活動,最終促進大學生人才素質和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提升。[3]第二,要在創業理念層面,指導大學生創業者實現和諧創業,自覺把個人興趣、專業特長、經濟目標與社會需要有機統一起來,通過創業實現自我價值,推動和諧社會的發展。第三,要在創業行為層面,增強法治思維,自覺用法律法規約束自己,采取合法合規的創業手段,保證依法辦事,把創業的每一個步驟都置于法律法規的許可范圍內,決不能為了利益鋌而走險,以身試法。
(四)用社會主義精神提升創業素質
創業是極具挑戰性的社會活動,是對大學生創業者能力、心理、膽識等全方位素質的考驗。高校推進大學生創業教育,必須用社會主義精神來改造大學生的主觀世界,提升大學生的創業素質,為創業實踐和創業成功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第一,提升創業意識,做好創業思想準備。幫助大學生創業者增強自我實現、追求成功的創業愿望,清醒認識創業過程的困難與風險,以積極主動的人生態度和進取精神克服創業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將創業目標作為自己的人生奮斗目標,執著追求,頑強拼搏。第二,提升創業心理品質,做好創業心態準備。大學生創業之路必然充滿艱險與曲折,不僅需要大學生創業者獨自面對變幻莫測的激烈競爭,還需要正確決策隨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矛盾,并能夠持續保持積極沉穩的心態。第三,提升創業資源意識,做好創業技能準備。大學生創業者除了努力拓寬人脈、信息、資金、團隊等外部資源外,還要注重積蓄好創意、思路、技能等內部資源,這樣才會使創業活動成功的幾率增大。第四,提升創業競爭意識,做好創業風險準備。在激發大學生激情創業的同時,要讓大學生創業者客觀評價自己的創業能力和資源。在鼓勵大學生敢于競爭、善于競爭奪取生存權的同時,要讓大學生創業者理性看待創業競爭失敗的風險,做到想贏也能輸得起。
作者:張寶強 單位:河南工業大學
參考文獻:
[1]鮑艷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下的大學生創業價值觀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
(一)現狀
很多高校目前已經把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抓好結合、抓好融入、抓好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努力達到全部落實。1.發揮文化的熏陶滲透作用一是以各種傳統文化活動為主題,借助傳統節日舉行匯演、演講、話劇等多種形式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其在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發揮重要作用。很多高校還專門開設國學、古典文學等講座,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大學生精神生活的必需品。二是以高校自身發展為主題,充分發揮各高校特有的文化,通過自身特點和優勢,以傳統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態文化等為載體,打造各高校獨有的文化品牌,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和思想文化熏陶。2.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一是廣泛開展各種教育活動,主要以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為主旨,多方面開展大學生青年志愿服務,傳承和發展德育品牌。二是以“我們的節日”、重大紀念日為契機,開展各種主題的文化講座,舉行座談會、主題演講賽、知識競賽、圖片展覽、視頻播放、節日民俗、文化娛樂等形式多樣的特色宣傳活動,擴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廣大學生中的宣傳覆蓋面。雖然高等教育領域在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時也應看到存在的一些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
1.一些大學生道德行為失范與理想信念的困惑隨著社會經濟的深入發展,西方的一些腐朽思想也隨之而來,對人們尤其是青年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嚴重的沖擊,潛移默化地對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起到了侵蝕作用,造成一些大學生價值取向的紊亂和對現實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否定,對我黨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困惑。2.個別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缺失、不足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使中華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長期以來,都比較重視經濟的發展,一些高校也未能免俗,只抓高校經濟,而忽略了高校教育的本質,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沒有給予相等的重視。注重物質文明建設忽視精神文明建設,缺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戰略舉措,導致低俗思想泛濫,不能突顯主流價值觀。
(三)產生的原因
1.經濟利益驅動“‘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丑?!保?]286作為思想精髓的核心價值觀的積極培育和踐行決不可能在純粹的思想領域內封閉進行循環,它必然和一定的利益相關聯,這就使部分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推崇金錢至上的理念,為滿足個人私欲,不惜觸犯黨紀國法,對高等教育領域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了極壞的影響。2.價值觀多樣化經濟全球化使價值觀呈現出多樣化,從而導致了一些大學生對價值的追求產生迷茫,猶豫不決。自由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思想,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誘惑性,使得一部分青年學生精神空虛、道德失范、價值觀混亂,對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二、高等教育領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依據
“人類文明傳播、發展的歷史和實踐已經表明,作為一個社會、民族、國家的核心價值觀,都必須是高度凝練的。”[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精髓,高等教育領域是國家文化的重中之重,它的培育和踐行有著深厚理論淵源和廣泛實踐基礎。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
中華古代圣人和先哲都提出過價值觀的思想,儒家的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高度概括了儒家價值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認為仁君只有實行“仁政”和“以德服人”的王道才能贏得天下,主張“推己及人”的社會和諧價值觀;荀子提出“公平中正”的社會和諧價值觀。
(二)核心價值觀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經典著作中,借鑒吸收了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形成了豐富的價值觀思想。這種與時俱進的價值觀思想,毋庸置疑,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價值追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直接的思想來源和精神之魂,為高等教育領域的核心價值觀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導。
(三)國內外實踐價值觀
我們在高等教育領域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質上是一種實踐觀念,它是我們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是與時俱進的。它批判地繼承了國內外實踐價值觀,承認并尊重世界價值觀的多元化,是國內外實踐價值觀經驗的總結與升華,是博采眾長符合中國實際的價值觀。
三、高等教育領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措施
(一)建立制度保障長效機制
馬克思說:“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實現什么東西。思想要得到實現,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1]320“人創造環境。”[1]87一定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建立常態化、長效化的制度保障機制,把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戰略任務落實到每個學生,充分發揮其重要載體作用,在高校教育領域形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局面。
(二)實踐養成形成自覺行為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關鍵在實踐中形成自覺行動。各高校相關部門一定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上,運用多種形式和手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活動。尤其是學生干部,學生黨員要發揮先鋒模范和表率作用,引導全體學生立足實際,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發揮宣傳教育引導作用
1利用核心價值觀引導就業取向
1.1培養大學生形成個人理想和社會實際相結合的目標
每一個大學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以及對未來的憧憬。但是,理想需要建立在現實的理性基礎上,還需要結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個人的理想和社會需求這兩項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1]。大學生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后備力量,大學生的就業目標關乎個人的前途,也對社會發展方向產生一定的影響。核心價值觀主要旨在規范大學生的目標和理想,在個人理想和發展方向的基礎上,使其形成以社會建設、國家發展的思想為基礎,對自身的目標進行優化調整,確保能夠順利進入社會就業。
1.2調整大學生的價值取向
近年來,受社會風氣、娛樂環境的影響,報考藝術類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大多數藝術類大學生都是為了能夠成名、受關注,而忽視藝術本身。由于藝術類人才的增加,就業創業也面臨著很大的困難。藝術類大學生與非藝術類的大學生相比較,其價值觀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物質、名譽的追求都比較高。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表現欲,但是過度注重外表,而不去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教導大學生,使其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發揮特長,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1.3規范大學生的思想道德
現階段的大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長期處于被關心、被呵護的環境當中,更加注重個人享受。一旦進入社會,稍有不順心和不如意就會撂挑子走人,所以這也是現代應屆生離職率比較高的一大原因。大學生還處于思想未完全成熟的時期,學校進行價值觀的教育對其有一定的塑造作用,通過對其進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導教育,使其形成誠信、敬業、奉獻等一些優良品質。對于后期大學生走向社會創業、就業,會有很大的幫助。
2高校教育存在的問題
2.1課程過于形式化
各大高校都有設立的就業、創業課程,一般都會在畢業前一學期組織學習,很大一部分學生在畢業前忙于論文或者找工作,沒有精力去學習課程知識。雖然教育部門明確規定必須將創業就業教育作為必修課程,但是各大高校對于課程的重視程度仍然不足[2]。安排的課時比較少,教師沒有創業就業的經驗,講授的內容都是照搬教材,考試的內容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監督,不具備就業創業指導的意義。
2.2大學生的個人素養不夠
我國很多大學生的工作目標是能夠進入體制內,找一份鐵飯碗的工作,工作輕松穩定是大學生擇業的追求。有些學生甚至認為大學生創業是沒有找到工作才會去想創業,認為只要自己只要有了文憑和成績單就能夠收到企業的錄用通知。這些傳統觀念使得大學生對于社會需求的理解以及個人發展規劃的理解比較膚淺,認識不足。在學習過程當中,只注重學習成績和各項獎學金、榮譽的評定,對于社會實踐的參與不強,創新能力非常缺乏。
2.3教育步驟不完善
我國就業創業教育也是近年來新引進的教育課程,大部分的教材都是照搬國外的教材,教材內容不能結合我國的國情和形勢。另外,我國創業就業教育在教材的選擇上更注重理論化,不能充分結合社會實際和現狀,對于新時代的就業創業環境認識不足。其次,我國的就業創業教育基本都會集中在一個學期完成,這樣學生對于其全面理解不夠。
2.4大學生就業創業環境欠缺
我國對于大學生創業有一定的政策扶持,但是缺乏一定的力度。而且很多實際創業的大學生對于國家政策的了解不足,不能真正受益。扶持政策的可操作性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經過的流程和環節比較多,很多創業的大學生為了能夠節省辦理流程也會放棄政策的扶持。國家政策的保障是鼓勵大學生創業的一個方面,另外還需要為大學生提供創業的咨詢、指導方面的幫助,而我國沒有專門機構在做此項工作。
3正確引導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策略
3.1高校轉變教育方式
創業就業教育不同于專業課程和文化課程,需要更加注重結合社會實際,以新時代下社會核心價值觀作為指導,培養出綜合能力強,對社會有用的人才[3]。首先,在教育課程上,要選擇與大學生理解能力和社會實際相匹配的教材,組織一支強有力的就業創業教育教師力量,改變傳統對于創業就業教育的認識,高度重視創業就業教育。其次,教師要能夠加強對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轉變教育觀念,不能一味注重學生的成績,多組織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同時也要對其加強思想教育,提高綜合能力以及人格品質的培養,
3.2建立培養就業創業人才的長效機制
就業創業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好的事情,為了保障長期有效的實施,就需要建立長效的機制[4]。學校的領導、教師方面要加強對創業就業教育的重視,建立完善的創業就業的監督管理機制。學校的就業創業課程不是只靠一學期的學習就能夠讓學生吸收和掌握的,需要滲透到高校學習的各個階段和環節,在進入學校初期讓學生自主規劃職業生涯,然后再將學生的職業發展方向進行一定的引導,最后再實行就業創業教育,這樣的教育流程才能夠比較完整合理。
3.3加強校企合作
就業創業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畢業后能夠找到理想的工作,更好地投身于社會建設當中。但是傳統的傳授已經不能夠滿足對于人才培養的需要,要想讓學生真正接觸到社會,需要學校聯系相關的企業積極合作。對此可以將行業精英引入到校園內開展講座,或者是帶學生深入企業當中去參觀,建立有企業的專業人才或者高管參與到課堂教育當中的選修課程?,F在企業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專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只有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才能夠為輸出社會需要的人才做準備和努力。
黨的十報告明確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正是在當前我國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提出的,為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指明了價值本質。一個國家的核心價值觀在增強社會認同,凝心聚力方面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奠定著國家制度的道義基礎,是國家制度賴以立足與發展的靈魂[1]。高等學校在文化傳承、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因此,如何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上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路徑就成為高等學校一項重要的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涉及國家、社會、公民多個層面,其教育的路徑也是多元的,那么,從理論認知、價值認同和踐行優化三個維度來探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不失為一個循序漸進,逐層遞進的模式。理論認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思想基礎;價值認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本質要求;踐行優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最終目標。這三者互相促進、互為補充,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一、深化理論研究,提升理論認知
1.挖掘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與外延,提升理論的接受度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思想文化、意識形態、行為文化的綜合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一個確立內在價值信念并使之轉化為現實行為的過程。這一過程離不開理論認知的推動,離不開全社會民眾的普遍接受與認可。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認知與理論接受度就成為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的接受度包含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一是理論本身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二是理論的普適性與可釋性;三是理論內在邏輯性與外部統攝性。解決以上三個方面的問題,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的接受度就需要我們深入挖掘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與外延,深入研究核心價值觀24個字是否已經完全涵蓋了社會主義價值取向,是否還有進一步凝聚、提煉、豐富的可能,其內在邏輯和外部統攝性體現在哪些方面。高地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從地位上可分為核心層、拓展層、延伸層,從內容性質上可分為價值層、知識層、素養層[2]。那么在高等學校的范圍內,這些層次如何劃分,具體內容如何,這都是需要進行深入理論研究的。只有將這些徹底搞清楚,弄明白,才能提升核心價值觀理論的接受度,才能奠定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堅實基礎。
2.探尋大學精神與核心價值觀的契合點,提升理論的適應域
高等學校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研究核心價值觀內涵和外延的同時還要探尋大學精神的實質,找到二者之間的契合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落實到大學的本體上,促進二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就大學精神內涵的研究已經有了較多的研究。李傳剛認為大學精神就是“大學以自身獨特的方式融匯著多種社會先進文化與精神特質之結果。它存在于‘大學人’的理想信念并見之于他們的言行舉止、教學實踐以及各種物質載體之中。不僅包括人文精神、科學精神,還包括服務精神?!盵3]而劉亞敏將大學精神進一步上升到“形而上學”的層面,認為“大學精神就是大學立足于本性,在自由地實現內在超越的過程中所凝聚、體現出來的特質和風貌,是大學的質的規定性[4]。從以上的研究角度來看不難得出結論,大學精神在本質、功能、具象等方面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比具有其特殊性,更加?馱佑攵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精神相比則政治傾向性更強,適用范圍更廣。因此,在二者之間探尋契合點就成為在高等學校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升核心價值觀適應域的必要過程。
3.加強實證研究,提升理論的實踐指導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使人們對其認知、認同再到實踐的過程,教育的目標是使內在信念轉化為現實的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遵循理論與實踐關系的一般規律。理論來源于實踐,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源于多年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具體實踐,經實踐總結、理論研究提煉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此同時,理論又高于實踐,具有超實踐性。源于實踐的理論,并不僅僅是對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更重要的是對實踐活動、實踐經驗和實踐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規范性矯正和理想性引導[5]。理論的超實踐性使理論與現實具有了距離。因此,來源于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實踐的核心價值觀理論應用于高等學校教育時,便與高等學校教育現實存在了距離。這種距離直接影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效果。如果不能通過實證研究來縮小理論與實踐的差距,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就只能停留在知識灌輸層面,而無法在高等教育實踐中將其轉化為價值信念,更遑論踐行了。綜合以上認知,高等學校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解決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問題,加強核心價值觀實踐指導作用,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能夠“下行”到高等教育的實際中來。
二、完善內化機制,提升價值認同
所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是指社會共同體成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共有和共享,并最終將其作為價值共識外化為自己的自覺行動[6]。價值認同模式可以分為盲目認同、誘導認同、強制認同和自覺認同等四種模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既不是盲目認同也不是誘導式、強制式認同而是建立在主動基礎上的自覺認同[1]。在這一過程中如何保持核心價值觀與個體價值觀之間的協調統一,如何在個體價值觀多元性的基礎上實現核心價值觀的自覺認同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因此,在高等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中需要完善內化機制,提升價值認同水平。
1.建立教育學習機制
理論學習既是加強理論認知的基礎手段也是提升價值認同的重要途徑。但要真正達到通過理論學習促進理論認知與價值認同的預期效果,則需要構建完善而有效的學習機制。理論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高等學校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將理論學習常態化,制度化,才能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效果。完善理論學習機制,一是要科學地設置學習內容,依據高等學校教師、學生、管理干部等不同群體的特點制定符合其需要與成長規律的理論學習內容;二是要合理安排學習計劃與時間,理論學習注重效果,而不在于時間的長短,因此,在確保不影響教師、學生、管理干部工作與生活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制定理論學習計劃與時間才能達到理論學習的效果;三是明確學習方向,針對教育對象的不同,學習方向也會隨之有所調整,不能教師、學生、管理干部“一刀切”,使理論學習更具有針對性與方向性;四是豐富理論學習形式,創新理論學習的載體,擺脫理論學習只依靠理論講授這一單一形式,多為教育對象提供實踐機會,通過實踐來強化理論學習。只有建立完善的教育學習機制才能確保高等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得到最大程度的認同。
2.建立制度保障機制
高等學校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價值認同過程僅僅依靠學習是不夠的,長期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會給受教育主體帶來倦怠情緒,需要通過適當的方式將可能產生的倦怠情緒化解,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與激勵機制。在高校中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對于受教育主體在學習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成效做出客觀、科學的評價,并以此為依據給予受教育主體適當的精神與物質獎勵,逐漸形成正反饋循環。完善的考核與激勵機制要盡量做到科學化、具體化、準確化,針對不同的受教育主體,將理論學習成果與實踐效果相結合,綜合各方面因素,形成為大多數人所信服且合理規范的考核機制。在考核后的激勵機制中需要以情感激勵為主,物質激勵為輔,將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有機結合起來,最終達到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與踐行的目標。
3.建立宣傳引導機制
高校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最終目標與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通過大學精神外顯的大學文化來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而包含校風、學風、教風的大學文化是一種力量更是一種財富,良好的大學文化對于身處其中的教師、學生以及其他人員在思想價值觀的形成上將起到強大的引導作用。以優良的校風、學風、教風為核心的大學文化將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良好的環境與氛圍,對高校全體成員所起到的宣傳引導作用將不可估量。因此,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需要有意識地利用大學文化的這方面功能,努力營造積極、健康、團結、向上,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的良好氛圍,進而推動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得到廣泛的價值認同,為進一步踐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創新踐行體系,促進行為優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理論認知、價值認同的基礎上最終要實現的是社會群體在實踐行為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種踐行不能完全依靠人們的自覺自愿,尤其是在高校這樣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歷史使命的地方更需要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體系,積極促進高校受教育主體的行為優化。
1.尊重踐行主體,發揮能動作用
在高校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主體包括了高校的全體成員,他們是踐行的主體。這個主體一般意義上講包含了教師、學生、教輔人員,這是根據角色的不同進行的劃分,還可以根據年齡、學歷、來源等多個方面進行劃分。也就是說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構成是復雜的、多元的。在引導他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就需要認真分析其不同群體的需求,尊重他們處于踐行主體的地位,深入分析他們的“知”“情”“意”“行”四個環節,逐漸掌握他們的特點,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既滿足主體的需求,又符合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
2.拓展實踐方法,優化教育效果
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進入到實踐優化進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形式主義,往往容易出現實踐方法單一、內容枯燥、搞形式、走過場的情況。這種形式主義不僅起不到行為優化的作用,反而造成惡劣的負面影響。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優化需要進一步拓展實踐方法,優化教育效果。高校需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落實到他們的日常行為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達到“知”“行”相統一。與此同時,要對有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的行為進行抑制和批評,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尚行為予以宣揚和褒獎。實踐方法的靈活運用是保障教育實踐取得效果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 大學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Analysis on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 Education
JING Yang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ichuan, Chengdu, Sichuan 610101)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not only promotes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but also has brought many problems to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owi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by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es, thoughts, ideas, etc., college students of the world, life and values by a certain influence, relevant to the needs of educators attention.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analyzes its importance and urgency, and proposed an effective means of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 education
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概述
1.1 概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人們對于社會主義價值的性質、構成、標準和評價的根本看法和態度,也是人們從自身需求以及客體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如何滿足主體需要的角度,對各種物質、精神現象以及主體行為對于個人、社會等的意義,進行考察和評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也是凝聚人心的重要價值觀念,是社會主義社會政府和人們共同為之努力的價值取向,換言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說是社會主義形態下,政府和人們的共同理想。
1.2 基本內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包括堅持的指導思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堅持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
1.3 基本特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當前的形勢下,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性:(1)普遍性。核心價值觀是國家和民族最為本質的體現,是對所有價值判斷的支撐,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是普遍存在的。(2)民族性。核心價值觀必須建立在民族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堅持科學的方法和理論指導,努力建設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崇高性。核心價值觀所反映的,是社會和人類長遠利益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為目標,在本質上,不僅屬于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有機環節,更是社會主義發展的目標指向。
2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現狀
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我國實現了與世界的全面接軌,在經濟、文化以及意識形態領域進行了交流,推動了社會的全面發展。但是,由于社會形態的差異性,資本主義社會的許多腐朽思想也開始對我國進行侵蝕,這一點在大學生身上尤為明顯,對于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也受到了影響。
(1)理想弱化,缺乏堅定信仰。當前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本質體現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尚處于不斷發展和變化之中,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形成了多樣化的社會思潮,享樂主義、個人主義和金錢至上等思想觀念對我國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部分大學生自身缺乏堅定的信仰和穩定的價值取向,將追求物質利益作為人生的目標和追求,導致其人生觀和價值觀出現了扭曲,影響了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2)大學生自身人文素質缺乏。在我國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是重視知識和技能的教育,而忽視了人文教育,沉重的學業負擔也使得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掌握相應的知識。而進入大學之后,由于需要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同樣忽視了人文教育,使得部分大學生缺乏對于道德情操的陶冶,目光短淺,沒有遠大的理想和奮斗目標,缺乏自信和態度,最終碌碌無為。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大學生成為了學習的機器,無法適應時展的要求。
(3)缺乏良好的教育方法和資源。實際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資源是相當豐富的,當前社會下的許多事例都可以用來對學生進行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但是,部分教師受自身觀念的限制,沒有對這些資源進行有效挖掘和利用,教師之間也缺乏必要的溝通交流,資源無法得到共享,使得教學中使用的資源大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內容,難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同時,部分大學教師沿用傳統的(下轉第31頁)(上接第24頁)教學形式,在教學中沒有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使得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也缺乏興趣。
3 強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原則和方法
3.1 原則
首先,必須切合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從學生角度來分析問題,開展教學工作,激發學生的興趣;其次,要貼近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將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與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提高教育的說服力和有效性;然后,要貼近大學教育的精神訴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大學教育緊密結合起來。
3.2 方法
(1)對比分析教育。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使得學生可以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作用和意義,為學生的行為選擇和價值判斷提供正確的指導。同時,要認清各種社會思潮對于大學生的影響,一方面,要承認其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對其進行客觀的分析和判斷,對錯誤和腐朽的思想進行批判,通過對比分析的方法,使得學生自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
(2)創新教育理念。首先,教師要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以學生為主體,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提升的教育理念,結合大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現狀,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觀念進行創新,確保其可以得到真正落實。其次,要注重對于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堅持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課程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方針,使得學生在對專業課程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修養,促進大學生德育和智育的全面發展。
(3)強化實踐教學。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順利實施,首先必須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確保其可以吸引大學生的目光,為教學的順利展開提供保證。在當前形勢下,要確保教學內容與時政、社會以及學生實際相互融合,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吸引力。其次,要全面強化實踐教學,充分發揮出社會實踐的作用。通過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大學生深入了解社會,掌握社會的真實情況,可以增強其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形勢下,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僅是時展的要求,更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田永靜,陳樹文.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效途徑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22-24.
一.開設綜合類人生規劃課的意義
目前國內高校,輔導員是專職進行學生管理工作的,部分高校也設立有班主任,試推行學長導師制度等方法,都是值得推薦的。但是目前現行的管理方式具有事務性強,沒有系統的長效的思想教育的特點。一個輔導員負責200個學生的配比限制了輔導員工作中思想教育部分的深度和廣度?,F行教學大綱中的思想政治課目前具有專業性強、內容范圍小的特點,授課形式單一且基本都是和堂形式,效果并不理想。目前,P者認為,在大學期間幫助大學生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有效方法還在在課堂上。綜上所述,開設專業性強的綜合類人生規劃課意義重大。
當代大學生處于時代的快速發展的洪流中,這樣的時代特征必然使輔導員的思想政治工作越來越難做。然而,擒賊先擒王,治病要治本,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開設人生規劃課,讓每個學生有機會思考自己的人生,給自己設立目標然后根據自己的目標制定計劃,才能產生學習的興趣。這樣的工作需在專門的課程上實現。
二.課程設置與內容形式
人生規劃課程相當于一門實用的哲學課程,貫穿大學四年八個學期。從學生入校開始培養他們的歸屬感,對所學專業的認同感,到學習獨立生活的能力,適應群體生活,處理人際關系,再到認識自己,開發自己的能力這種類似心理學的教程。還應有追尋生活真諦,展望未來,確立明確的人生目標,并制定具體計劃以實現目標,學習獲得實現目標的能力這種哲學課程。目前在大學中已經開設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就業指導課、創新創業課內容都應包含在其中。
價值觀的建構式一種內化過程而不是說教的結果,應放棄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實例促思考,激發學生的思考,不輕易下定論學生的世界觀時好時壞,多用討論的形式組織課堂,讓學生自我糾正,真正實現世界觀的內化。同時要注意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力求每一位學生都在課堂上實現發展。
三.實施前景及難點
這樣一門包羅萬象的綜合課程想要達到其效果,師資是關鍵。筆者認為,有經驗的輔導員加以培訓可以勝任此工作。輔導員的日常工作就是管理這些學生,所以對學生有比較深入的了解,通過這樣的課程輔導員可以更加全面了解學生,促進日常工作。當然,因為牽涉較多的專業知識,這門課程的任課老師除了經驗還必須博學,所以教育部門應該組織更專業的培訓,這也可以作為輔導員終身制歸宿問題的一個可行途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育 高校
中圖分類號: H3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0-0034-01
十后,黨和政府在《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中著重強調“要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边@充分反映了黨和國家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視,也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應發揮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引導作用,組織相應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氛圍,開展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把課堂上的理論真正轉化為大學生的自覺行動,以社會實踐的養成作用鞏固課堂的教育成果。
1 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的主導作用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社會主義價值準則這顆種子種在大學生的心里,在學習和生活中反復引導、不斷強化,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長成大樹,對抗頹廢消極思潮的狂風暴雨。
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從小學開始一直貫穿到大學高校,它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宣傳作用和對學生價值觀的引領作用是無可取代的。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要更加貼近實際、更加符合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改革在以往教學中發現的問題,不斷更新和完善教育內容和形式,切實做到讓大學生從思想、行為多方面都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如就高中和大學的思想政治課程來說,這兩個階段的課程內容有很多相同和重復的部分,沒有形成連續、銜接的梯度和層次,這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教育資源,而大學生面對已經學過的內容失去了新鮮感,容易產生怠惰情緒,這對思政課的作用產生消極負面的影響。還有總結從高中到大學所有思想政治方面的課程都沒有系統的、完整的設置理論中科學社會主義部分的內容,這一個大部分的缺失導致理論在大學生知識體系中是不完整的,直接影響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理論發展過程的認知,不利于社會主義價值觀在大學生心目中的確立。
真正把高校思政課堂的主導作用發揮出來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和大學生的積極配合,在各方和諧的氣氛中教學相長、互相促進,這樣的思想政治課不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授的地方,同樣也是依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的地方。
2 發揮校園文化教育的輔助功能
談到校園文化這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它既包括我們看得見的如校園環境、教學設備、運動器材、校園內的公共設施等一系列的物質文化,也包括校風校訓、課堂內外組織的文體活動、文藝表演等精神文化。校園文化是為學生營造一種外部氛圍,它也許不是直接的教導某種思想觀點或價值準則,卻比課堂教育更自由靈活、生動有趣,更貼近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增加大學生的自主性和參與感,無聲無形的教育模式不容易引起大學生的心理抵觸,也能把課堂的理論化為現實的行動。
在對大學生性格培養和價值觀形成等方面課堂教育和校園文化可以組成合力,形成以課堂為主導,校園文化輔助的教育形式。可以利用校園文化的形式多樣、覆蓋范圍廣等特點,加強和擴大社會主義思想觀念的宣傳力度,在最大程度上削弱散漫玩樂等觀念對大學生的影響。組織多種課余活動充實大學生的業余生活可以拉近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大學生組織協調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拓寬知識面、提高大學生自身素質,能有效防止大學生過度沉溺于網絡游戲、影視娛樂等大眾文化產品。
另外,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校都在開展宿舍文化活動。對于剛步入大學的新生們,他們從不同的地方來到同一個屋檐下開始四年的朝夕相處,開展以宿舍為單位的校園活動有利于加深彼此之間的了解、盡快適應集體生活,也能讓大學生真切的體會到平等尊重和真誠友善的重要性,自覺樹立這樣的價值觀念。并且現在的大學生,有的在宿舍中沉迷于網絡游戲或者八卦娛樂帶來的感官刺激,無心看書學習更有甚者經常逃課;有的大學生迷戀明星,近幾年更是刮起了“哈韓哈日”之風,以夸張的服裝造型追求“非主流”,導致大學生的思想、行為都出現了異化現象。高??梢越M織多方面的宿舍文化活動解決這些客觀問題,比如開展以美化宿舍環境為主題的校園活動,對各宿舍進行評比、設置獎勵機制,通過這種方式促進學生團結合作,引導正確的審美觀,糾正大眾文化帶來的偏頗思想。還可以進行以宿舍為單位的知識競賽,把大學生從網絡游戲中拉出來,重新投入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也能打造宿舍中的學習氛圍,而取得優異成績的宿舍不僅有榮譽感,也能為其他同學樹立模范榜樣、起到激勵作用,增強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
開展校園文化建設要從現實中尋找思路,避免表面上、形式上的活動,真正的深入到大學生當中,最大程度發揮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
3 結語
高校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善于使用溝通技巧,從宣傳方式到語氣語境多個方面構造良好而和諧的氛圍,讓大學生愿意接受并且容易理解。這就需要找準宣傳教育的方法與人們接受規律的契合點,善于用接地氣接人氣的方式,通過分享日常生活中的閃光點和美好瞬間、樹立典型示范,增多大學生們的感性認知和理解。還要善于用小事情闡發大道理,深入淺出、情理相融的教育和宣傳。
研究生價值觀時代意義作為經濟社會變遷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匯流國家、社會、公民三方價值取向的主流價值觀往往昭示著一個國家的發展態勢與趨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始終傲立于當代中國價值觀的塔尖。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層次,研究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戰略人才,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因此,加強研究生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研究和探析,不僅關系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普及和深化,更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興衰成敗休戚相關。
黨的十報告中強調:“在文化建設領域,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而高校是我國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研究生作為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的研究型知識群體,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他們的自身價值認同體系中,促使他們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倡導者和踐行者,無疑成為當前一項緊迫而重要的課題,據此時代背景下,強化研究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理論意義
1.著力健全研究生主流價值觀認同體系。黨的十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面向未來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奮斗,廣大青年要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當代中國青年主流價值觀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出發點,以自主認同和自覺追求為落腳點,目的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而研究生作為青年群體里的佼佼者和領頭軍,對于主流價值觀認同更應有高屋建瓴的認識,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淬煉,將大大有助于其健全自身主流價值觀認同體系,從而以統一的指導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強大的精神支柱和良好的道德風尚煥發青春絢麗光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服務。
2.助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對當前在校研究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教育,是國家意識形態建設中重要任務之一,有利于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興國之魂在當前我國整個社會意識中的引領和凝聚作用。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研究,探索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的有效路徑,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真正為廣大在校研究生所感知、認同、接受,內化為其價值準則,外化為其自覺行動,將有力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從而推進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3.有力充實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寶庫內容。首先,理論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作為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應然上也需在新理論研究的發展中尋求擴充與突破。其次,本文深入解構當前在校研究生主流價值觀認同的理論框架,從內化認同的現象維度和外化行動的路徑維度上對當前在校研究生主流價值觀的認同進行了理論上的深入闡發,實然上亦是豐富充實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此外,通過對當前在校研究生主流價值觀認同現狀及對策的研究,高校德育理論從知識接受型的普通大學生的研究層面而上升到知識研究型的研究生的高度,為高校德育理論研究提供了嶄新的方向坐標,從而促進了高校德育理論的學科化建設,而對研究生主流價值觀認同的演變規律的深刻把握,則推動了高校德育理論的科學化進程,最終形成了高校德育理論的學科化與科學化的聯動效應,有力提升了其理論高度。
二、實踐價值
1.建構主流價值,服務現代化小康社會。黨的十報告總結十六大以來的十年輝煌成就,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了歷史性的戰略部署,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當前在校研究生作為新思想、新觀念、新技術的先行者,其對主流價值觀的認同直接影響其未來投身現代化建設的導向性和成效性,此外從戰略部署的三個時間節點去考量,21世紀初至中葉的這段時期恰好也是當前在校研究生的青壯年時期,這個時期的他們年富力壯,英姿勃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力軍,因此,完善他們的主流價值觀認同建構將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起到良性的服務作用。
2.振奮民族精神,打造新型化社會關系。對當前在校研究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教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層面有兩個方向的實踐意義。從縱向上來看,它為民族精神注入不竭的動力和旺盛的活力,解決好了民族的精神動力來源問題,做到使民族精神一直勇往直前,始終昂揚屹立于世界之林,時刻雄邁引領著新的時代。從橫向上看,它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內聚力的力度,進一步加強全國各民族之間的大團結,促使全社會人與人之間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幫助,能和睦相處的新型的社會主義人際關系。
3.強化思政教育,推進實效化思政工作。加強當前在校研究生主流價值觀認同教育,有利于強化思政教育,將廣大人民團結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而從具體實踐領域而言,也有利于完善高等院校德育工作,提高高校研究生德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高效的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是在廣大理論研究界的研究支持下的結晶。探討高校研究生德育研究的領域與方向,無疑有助于加強高校研究生德育研究工作,進一步增強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和感染力。
參考文獻:
[1]曾獻輝,陳小志,李明.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性的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1,(21):287-289.
[2]李斌雄,張小秋.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6-9.
[3]楊志才.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同度的調查與分析[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8,(7):79-81.
關鍵詞:高職大學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實施過程
黨的十報告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了最新概括。
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是對大學生進行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是落實黨的十八精神、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
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兩結合”
1.正面教育引導與糾正學生錯誤思想認識相結合
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質上是促進大學生價值認同的過程。深入闡述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使學生準確領會理論內涵。堅持正反兩方面入手,在進行正面教育的同時,還要對學生思想和行為中存在的錯誤認識加以糾正,關注學生的思想問題和情緒表現、傾向,加以解決和疏導。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利用正面典型的榜樣示范作用激勵大學生,從“知、情、意、行”四個方面對學生產生積極的教育效果。
2.課上、課下的教學實踐鍛煉與積極的情感體驗相結合
價值觀教育是一個不斷參與與體驗的實踐過程,只有切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目標既體現為大學生自覺接受的態度,更體現為大學生將心中的信念轉化為實際行動,通過教學實踐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并規范自身的行為。
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實施過程
1.以“財貿素養”教育為基礎,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教學內容
以“愛心”教育為重點,圍繞“愛自己(關愛生命)、愛家人、愛他人、愛學院、愛祖國、愛黨、愛社會主義制度”的教學思路,用愛心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家庭氛圍和社會氛圍。設計“誰不夸俺家鄉美”,辯論賽“戰與和”等項目化教學活動,激發學生愛家鄉、愛國家的愛國主義情懷,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以“責任”教育為內容,圍繞“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自覺履行社會職責。設計“我們的大學生活”“畢業實習的第一天”等教學活動,通過小品展示、團隊討論、個人演講等形式,強化教學內容,做到知行統一。
以“誠信”教育為主題,宣講“做人的誠信、大學生的誠信、企業的誠信”,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結合職業院校的特點,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爸v解《弟子規》”“尋找身邊的感動”等主題活動,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
以“創新”教育為題材,采用啟發式案例教學、課堂問答、創新能力的練習與考核等方法,按照“為什么創新――什么是創新――怎樣創新”的邏輯思路,訓練高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創新能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以“嚴謹”教育為補充,使學生領會嚴謹的人生態度對未來職業所具有的意義。
總之,在高職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要和筆者學院的“財貿素養”教育相結合,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真正落實到實處,又要把“財貿素養”教育上升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使二者高度結合和統一。
2.以“理想信念和中國夢”教育為主線,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中心思想
結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第一章的教學內容,闡述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我的夢”與“中國夢”的理論關系,引導學生把個人夢想與偉大的中國夢想結合,把個人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社會理想相統一,鼓勵大學生在實現個人理想時為祖國建功立業。以樹立個人的職業理想為基礎,設計高職學生個人職業生涯規劃,以圖文并茂的“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我的理想”為題的主題演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
3.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為引領,設計高職學生教學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