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疾病預防相關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艾滋病;流動人口;防治知識;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1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5511(2012)06-0312-01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流動人口呈逐年上升趨勢,流動人口目前已成為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1-2]。因此,對流動人口進行健康教育和干預成為預防艾滋病的關鍵[3-4]。本文通過對本轄區內320名流動人口相關艾滋病預防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調查,并對其進行健康干預,旨在提高流動人口預防艾滋病知識知曉率,促進其健康行為。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隨機選取2009~2011年間本轄區內的320名流動人口作為調查對象,調查對象分別來自工廠、建筑工地、農貿市場、商城、及娛樂場所。
1.2 調查方法:自行設計《艾滋病相關防范知識調查》問卷,對流動人口進行面對面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艾滋病常見癥狀、艾滋病傳播途徑以及艾滋病預防措施等。通過調查員進行艾滋病防治知識講座,以及相關的健康干預后再進行上述問卷調查,比較干預前后效果。
1.3 統計學處理:應用Epidata3.0軟件建立數據庫,數據分析采用SPSS15.0軟件,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320名流動人口中,男性193人,女性127人,年齡21~51歲,平均年齡34.8歲,其中文盲154人(48.1%),初中及以下文化105人(32.8%),高中文化57人(17.8%),中專及以上4人(1.3%)。
2.2 干預效果:干預前320名流動人口對艾滋病防治知識的總知曉率為72.8%,干預后總知曉率為98.9%,干預后與干預前的總知曉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隨著我國流動人口人數的不斷增長,攜帶艾滋病毒的流動人口人數也在不斷增長,由于流動人口的流動性較大,在一定程度上給艾滋病毒的蔓延和傳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同時也給艾滋病防控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疾病預防控制部門要重視對流動人口的艾滋病預防控制工作。
從本次調查的結果來看,流動人口對艾滋病相關防治知識的知曉率并不高,總知曉率僅為72.8%,缺乏對艾滋病充分的認識。隨著近年來全國各地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的深入,艾滋病防治知識在人群中廣泛傳播,公眾對艾滋病傳播的途徑以及相關的預防措施有所了解。但多數人并不了解國家制定的相關艾滋病防治的相關條例法規,不知道如何確診艾滋病以及在何種機構做相關的檢查。
影響流動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的因素很多,但最為重要的因素是文化水平偏低,本次調查對象中絕大多數文化水平偏低,獲取知識的途徑有限,接受能力較差,對艾滋病的傳播和危害缺乏足夠重視,防范意識淡薄,知識的獲取多為被動獲取。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流動人口工作壓力大,且多屬于社會的底層,容易受到社會歧視,從而產生孤獨、焦慮、抑郁的不良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不良行為的發生。
本研究通過對流動人口進行健康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干預后艾滋病防治知曉率有明顯上升。筆者認為在今后的艾滋病健康干預過程中應制定科學的健康干預方案,將健康干預的重點放到文化程度偏低的人群中,加大對其的宣傳教育力度,促進該人群的健康行為。健康教育的開展形式應多種多樣,如:開設展板、張貼海報、發放免費宣傳冊、定期講座等形式,將艾滋病防治的信息尤其是國家的相關條例傳達給公眾,以提高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和調查應答率。健康干預工作應以社區為基礎,加大對流動人口健康行為的監管和干預力度,定期進行社區調查,消除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通過健康干預能夠進一步提高流動人口對艾滋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增強艾滋病防范意識,促進自身的健康行為,對艾滋病預防控制工作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紅梅, 陳麗青, 張鐵軍, 等. 上海市閔行區外來育齡婦女艾滋病知信行干預效果評價[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11, 25(12): 78-80.
[2]朱惠娟, 蘇運葉. 中山市北部流動人口孕產婦艾滋病認知態度調查[J]. 護理學報, 2012, 19(2): 21-23.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疾病預防控制職能
本院按要求設置公共衛生科,切實增強履行疾病預防控制職責的能力,并成立了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規范化建設的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保證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必備條件。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規范化建設的組織督辦檢查工作。醫院公共衛生科負責組織相關科室落實各項公共衛生職能;醫院醫務科負責醫療救治和相關培訓;醫院臨床科室負責落實本科公共衛生職能。
二、認真做好健康教育
利用黑板報及講座等形式,及時向人民群眾宣傳黨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公共衛生教育、傳染病防治法、食品衛生法等法律法規,開展公共衛生教育、傳染病與季節性疾病的防治教育、常見救護知識教育、用藥知識教育,以及康復醫學知識教育等,增強人民群眾健康意識,提高健康水平。
三、傳染病防治管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實施辦法》及時收集疫情信息資料,按時匯總,準確及時上報;認真做好腸道門診登記工作,特別是每年五月一日至十月三十一日對腸道門診的病人認真登記,完成霍亂檢索工作;成立發熱門診,完成瘧原蟲檢索工作,防止傳染病的流行。
四、預防接種工作
在本院婦產科設置預防接種室,持證上崗,嚴格按免疫程序和《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要求實施接種。
五、公共衛生培訓工作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要求,對全院醫務人員每年進行兩次傳染病相關知識培訓。、新入院的醫生必須進行傳染病相關知識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管理條例、衛生部37號令、傳染病監測信息工作指南、傳染病診斷標準等相關內容。
六、加強重癥精神疾病和死亡監測管理工作。
七、成立醫院感染科,按要求布局,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要求,承擔傳染病救治任務。
【關鍵詞】 營養狀況;運動活動;肥胖癥;知識;學生
【中圖分類號】 R 153.2 R 179 G 4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7)02-0103-04
Relationship Between Obesity and Knowledge About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 Among Pupils/ WANG Dong, CUI Zhao-hui, PAN Hui, et al.Institute for Nutrition and Food Safety,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1000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hildhood obesity and knowledge about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developing childhood obesity prevention policies. MethodsA total of 4 517 children aged 8-12 years old were recruited from urban Beijing. Their knowledge on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s, and their weight, height and circumference were measured, then BMI was calculated. Correlations were analyzed wit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ResultsThe variable which had the strongest effect on physical activity knowledge was that "physical activity can make bone and muscle robust"(0.82). The variable which had the strongest effect on nutrition knowledge was that "more expensive does not mean the more nutritional"(0.64). The variable which had the strongest effect to obesity knowledge was that "obesity is not healthy"(0.62). Effects of knowledge on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 on body feature were 0.07,0.02 and -0.0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Among the knowledge of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 the knowledge of obesity preven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 control childhood obesity, that deserves to be paid more attentions on.
【Key words】 Nutritional status;Motor activity;Obesity;Knowledge;Students
【基金項目】 荷蘭NUTRICIA基金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 王冬(1980- ),男,河北定興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兒童肥胖。
【作者單位】 1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北京 100050;
2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3 北京市崇文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4 北京市東城區中小學衛生保健所。
【通訊作者】 胡小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北京 100050。
小學生對營養、體力活動、肥胖等的相關認知水平,是制定合理的兒童肥胖干預措施的重要依據。為了對兒童肥胖相關認知因素的合理解釋做進一步探索,筆者使用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研究營養認知、體力活動認知、肥胖相關認知和體型這4個不能被直接觀察的潛變量(Latent Variable)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外顯指標(Observable Indicator)對潛變量的直接效應[1-2]。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2階段隨機整群抽樣方法,先從北京市8個城區中隨機抽取東城、崇文2個區,再在從2個區中各抽取10所小學的三、四年級所有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共調查4 517人,其中男生2 342名,女生2 175名,年齡8~12歲。
1.2 營養、體力活動以及肥胖預防相關認知的測量 自行設計問卷,包含三大部分:營養相關認知、體力活動相關認知以及肥胖相關認知。每個問題均為多項選擇題,體力活動(PA)部分的選項為:沒有影響、影響不大、不確定、有點影響和有影響;分別賦值為0,1,2,3和4。營養相關認知(NU)和肥胖相關認知(OB)的選項為:不同意、不完全同意、不確定、有點同意和同意;除了NU1,NU2,NU4,NU5,OB1,OB2,OB4和OB8為反向編碼外,其余各問題的選項均賦值為0,1,2,3和4。
1.3 身高、體重和腰圍測量以及體質量指數的計算 測量時,所有調查對象脫去外衣和鞋襪,男孩身穿內褲,女孩身穿內褲和內衣。空腹體重的測量采用數字電子體重計(Seca, model 890, Hamburg),精確到0.01 kg;身高的測量使用金屬身高坐高計,精確到0.01 cm;腰圍的測量以厘米為單位,精確到0.1 cm,要求調查對象身體直立,腹部放松,兩臂自然下垂,雙足并攏(兩腿均勻負重),測量者立于被測者正前方,以腋中線肋弓下緣和髂嵴連線中點的水平位置為測量點,在雙側測量點做標記,重復測2遍,記錄平均值。體質量指數(BMI,kg/m2)根據體重(kg)/身高(m)2計算,依據中國肥胖工作組2004年制定的《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重指數值分類標準》[3]將所有調查對象分為非超重、超重和肥胖3組。
1.4 數據分析 結構方程模型可以分成測量模型(measurement equation)和結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2部分。測量方程描述潛變量與指標之間的關系,該組指標是調查對象對問卷中各問題的評分,以及調查對象的BMI和腰圍。潛變量為體力活動相關認知、營養相關認知、肥胖相關認知和體型。結構模型則描述潛變量之間的關系,該文描述體力活動相關認知(ETA1)、營養相關認知(ETA2)、肥胖相關認知(ETA3)以及體型(KSI1)之間的交互關系。使用SAS 8.2軟件包清理和分析調查對象基本人體測量學指標。使用LISREL8.51(Jreskog & Srbom)來估計測量模型和結構模型。
2 結果
2.1 調查對象的人體測量學指標 男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15.99%和19.52%,女生分別為10.67%和10.80%,男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檢驗,P<0.000 1)。見表1。
2.2 測量模型中各指標對潛變量的直接效應 模型修正過程中,由于指標OB5(運動少的學生容易發生肥胖)和OB9(經常長時間看電視的學生容易發生肥胖)在潛變量ETA1(體力活動相關認知)和ETA3(肥胖相關認知)的修正指數(modification index, MI)均較高,因此,OB5和OB9指標不僅對肥胖相關認知有直接的影響,而且對體力活動相關認知有影響(P<0.05)。指標OB6(吃油多的學生容易發生肥胖)和OB8(只要營養好即使不運動身體也會很棒)在ETA2(營養相關認知)和ETA3中的MI均較高。因此,OB6和OB8不僅對肥胖相關認知有直接影響,而且對營養相關認知的效應也是有統計學意義的(P<0.05),見表2,圖1。
2.2.1 體型 BMI和腰圍對于體型的直接效應分別為0.85和1.10,相關有統計學意義。相對于BMI,腰圍對于潛變量體型的直接效應更大一些。
2.2.2 體力活動相關認知 各項指標中,對體力活動相關認知潛變量ETA1直接效應最大的為PA6,直接效應為0.82。即運動能強壯骨骼,肌肉的關系最能改變調查對象參加體力活動的意愿,其余依次為運動與肺活量(0.81)、抗病能力(0.80)、身體素質(0.76)、身高體重(0.75)、預防肥胖(0.74)、提高學習效率(0.32)、提高學習成績(0.28)、看電視容易發胖(0.14)、運動少容易發胖(0.12)。
2.2.3 營養相關認知 對于營養相關認知直接效應最大的指標是NU2,直接效應為0.64,即能夠認識到貴的食物不一定是有營養的食物的調查對象有較為正確的營養知識。其余依次為:包裝鮮艷的食物不一定有營養(0.62);好吃的食物不一定有營養(0.57);少見的食物不一定有營養(0.46);只是營養好,但是不運動,身體不會很棒(0.21)。在模型中發現NU3,NU6,NU7和OB6指標對ETA2變量的直接效應為負效應,其中NU3和OB6的直接效應絕對值最大,皆為-0.18,即大多數認為白開水是學生最佳飲料以及吃油過多的學生容易發胖的調查對象,營養相關知識不是很正確。其他依次為營養來自于各種食物(-0.14),水果不能代替蔬菜(-0.09)。
2.2.4 肥胖相關知識 對于肥胖相關認知直接效應最大的是OB2,直接效應為0.62,即能夠認識到正常體重學生比肥胖超重學生更健康的調查對象,具有較好的肥胖預防方面的相關知識。其余依次為:肥胖對健康有害處(0.58);我現在不胖,但我將來可能變胖(0.41);只是營養好,但是不運動,身體不會很棒(0.30);父母都胖的學生容易發生肥胖(0.17);長時間看電視容易導致肥胖(0.08);吃油多的學生容易肥胖(0.08)。在模型中也發現了OB3和OB5指標對肥胖相關認知的直接效應是負效應,即肥胖是一種疾病(-0.16)、運動少的學生容易發生肥胖(-0.10)。
2.3 結構模型中各潛變量之間的交互關系
2.3.1 體力活動、營養和肥胖相關認知與體型之間的交互關系 體力活動、營養和肥胖相關認知對于體型的直接效應分別為0.07,0.02和-0.03;但營養相關知識對于體型的直接效應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2 體力活動、營養和肥胖相關知識之間的相關關系 營養知識和肥胖相關知識之間為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為0.66(P<0.05)。體力活動認知和營養認知之間為負相關關系,相關系數為-0.12(P<0.05)。體力活動認知和肥胖相關認知之間為負相關關系,相關系數為-0.07(P<0.05)。
3 討論
相對于傳統的統計方法,結構方程模型有以下優點:(1)容許自變量和因變量含有測量誤差;(2)SEM容許潛變量由多個外顯變量構成,并可同時估計各個指標的信度和效度;(3)SEM可采用比傳統方法更有彈性的測量模型,即在SEM的模型中,某個外顯變量可以從屬于多個潛在變量;(4)可以研究潛變量之間的關系[4-6]。國內最早在心理學領域引入這一研究方法[7-9]。在營養學領域,SEM為飲食行為失調(eating disorder)[10-11]、牛奶和軟飲料消費[12]、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危險因素[13]、代謝綜合征相關危險因素[14]、遺傳因素對兒童體脂及BMI的影響[15]、肥胖與抑郁癥、炎癥因子的交互關系[16]等各個方向提供了科學合理的研究方法。
在本研究中,對體力活動潛變量有直接作用的各個影響因素里,人們慣常思維中體力活動的有益作用,如強壯骨骼肌肉、增強肺活量、增強抗病力和增強身體素質等的直接效應都較高,負擔系數均在0.80左右,說明通過長久以來的健康教育、大眾媒體的宣傳,兒童對這些觀念都知曉并已接受。但是,對長期看電視可能導致發胖、體力活動可以提高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以及少運動容易發胖等問題方面,小學生們的認知還是較低的。Gortmaker等[17]發現,看電視時間與肥胖的發病率之間存在著劑量-反應關系。因此,兒童對看電視與肥胖關系的忽視應引起高度關注。
對營養知識潛變量有直接作用的各個影響因素中,兒童對食物的包裝、口味以及食物的價值與食物營養的認知還是較高的。研究發現,食物營養對小學生選擇食物的偏好方面的作用高于學齡前兒童[18]。值得警惕的是,他們在白開水是學生的最佳飲料、吃油過多容易發胖、營養來自于各種食物以及水果不能代替蔬菜這些問題方面往往會有著錯誤的認知。此前的研究也發現,各種飲料取代白開水成為我國兒童飲料消費的主流等諸多問題[19]。因此,今后有關飲料的營養需重點加以宣傳。
對肥胖相關認識潛變量有直接效應的各個影響因素中,肥胖有害健康、現在不胖將來可能發胖等認知,對于正確預防知識的形成有著較高的直接效應。電視導致發胖、吃油多導致發胖、父母都胖小學生容易發胖等觀點在孩子中認知率卻不高。甚至在肥胖是一種疾病、運動少的學生容易發胖等方面,小學生們往往存在一些錯誤的認知。
在結構方程的各個潛變量之間的關系中,營養相關認知對體型的直接影響不顯著,即擁有較高營養認知的小學生的體型不一定健康,在營養知識方面采取干預措施可能對小學生的體型影響較為微弱。這與目前的社會輿論中對于減肥的飲食調整方面一味強調節食或者使用一些保健食品,使得他們忽略了食物多樣化、合理飲食對于保持正常體型的重要性。體力活動對體型的影響為正效應,且效應顯著,說明肥胖的小學生往往對體力活動認知較高,這可能與目前媒體關于采取運動減肥的宣傳較為廣泛有關。肥胖相關認識對體型為負效應,且效應具有顯著性意義。說明有著較好肥胖相關認識的兒童,比較容易保持較好的體型,這與肥胖預防相關認識較之體力活動和營養知識更為直接、側重點更突出有關。
在3項認知潛變量的交互關系方面,營養與肥胖相關認知之間的相關系數最大,且為正相關,說明具有較好的營養相關認識對于正確肥胖預防知識的形成來說是比較重要的。體力活動認知和營養認知以及肥胖相關認知都呈負相關,進一步說明了肥胖兒童對自己體型往往較為關注,進而去關注輿論中關于運動瘦身的宣傳,而往往忽視了正確的營養知識和肥胖預防相關知識。
北京市兒童超重肥胖的發病情況極為嚴重。此次調查中,男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15.99%和19.52%,女生分別為10.67%和10.80%,已遠遠高于全國城市的平均水平。兒童時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對他們在營養、體力活動和肥胖預防知識方面采取及時有效的干預措施,能夠長期有效地遏制兒童超重肥胖的發展趨勢,并且防止成年以后的不良健康后果。采用結構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能在最大的程度上考慮到兒童體型認知方面的各個影響因素,分析問題的關鍵所在,便于肥胖干預工作者有針對性的采取健康教育、膳食和體力活動干預等有效的干預措施。
(致謝:感謝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市東城區中小學衛生保健所、北京市崇文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領導的大力支持;感謝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市東城區中小學衛生保健所、北京市崇文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所有調查員以及北京市東城區、崇文區相關小學領導、教師和同學的大力支持與配合;感謝荷蘭NUTRICIA基金的大力支持!)
4 參考文獻
[1] 侯杰泰,溫忠麟,成子娟.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從書:結構方程模型及其應用.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12-21.
[2] 黃芳銘. 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 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5:2-29.
[3]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重指數值分類標準.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97-102.
[4] 方平,熊端琴,蔡紅. 結構方程模型在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心理科學,2001,24(4):406-408.
[5] 劉大維. 結構方程模型在跨文化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 心理學動態,1999,7(2):48-51.
[6] 龍立榮. 結構方程模型:心理學方法變革的邏輯. 自然辯證法通訊,2001,23(5):26-30.
[7] 李旭,GAIL H, 錢銘怡. 在臨床心理學領域運用結構方程模型的思路與步驟.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1,9(2):149-152.
[8] 杜紅,王重鳴. 外資企業跨文化適應模式分析:結構方程建模. 心理科學,2001,24(4):415-417.
[9] 凌文輇,張治燦,方俐洛.影響組織承諾的因素探討.心理學報,2001,33(3):259-263.
[10]ATA G. Structural modeling analysis of prospective risk factors for eating disorder. Eating Behaviors,2003,3:387-396.
[11]VEERLE D, CAROLINE B. 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model for eating disorder: A direct evalua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obesity. Eating Behaviors,2005,6:211-220.
[12]JENNIFER OF, DIANE CM, HELEN SW, et al. Maternal milk consumption predicts the tradeoff between milk and soft drinks in young girls' diets. J Nutrition,2000,131:246-250.
[13]HYUNSOO O, WHASOOK S. Development of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for causal relationships among arteriosclerosis risk factors. Pub Health Nurs,2001,18(6):409-417.
[14]JCN C, JCK C, CDA S, et al. The central roles of obesity-associated dyslipidaemia, endothelial activation and cytokines in the metabolic syndrome-an analysis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t J Obesity,2002,26:994-1 008.
[15]MYLES SF, ANGELO P, CHRISTOPHER N, et al. Evidence for independence genetic influence on fat mass and body mass index in a pediatric twin sample. Pediatrics,1999,104:61-67.
[16]GREGORY EM, KENNETH EF, ROBERT MC, et al. Pathways linking depression, adiposity,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healthy young adults. Brain, Behav & Immun,2003,17:276-285.
[17]GORTMAKER SL, MUST A, SOBOL AM, et al. Television watching, energy intake, and obesity among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1986-1994.Arch Pediatric Adoles Medic,2001,155(3):360-365.
[18]胡小琪,馬冠生,馬文軍,等.我國4城市兒童少年食物好惡及其影響因素調查.中國校醫,2002,16(2):107-109.
1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財務管理中的常見問題
1.1對財務管理認識不到位。因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性質是公益性的,其機構運作基本上全部是由國家財政全額支持。而我國現階段采用的預算會計制度,所以該機構在資金使用上是十分方便的,這就使得很多疾控中心的管理者和相關的財務人員對資金管理不甚重視。這是預防和控制中心在財務管理上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絕大多數管理人員都是片面認為財務管理是現金管理,而對財務分析、內部控制、成本管理等相關財務管理方面想的較少。
1.2財務管理方面還沒有明確的重點。目前的會計制度還不健全,大多數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財務管理活動的認識也停留在現金管理水平,而對其他資產管理不重視。在實際的財務管理活動中,由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實施的會計制度不需要提供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導致單位資產的實際情況不明確。此外,大多數的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沒有應收賬款,只是重要的資產管理才會較多關注,工作的重點出現嚴重的偏失,并對會計成本做的不夠詳細,準確,核算上也會出現問題。成本會計核算分為直接和間接的成本核算兩個部分,每部分包含很多的子項目,工作內容相對復雜,在實際工作中常會疏忽減少資本投資,影響財務管理效率。
1.3部分疾控中心財務管理較為混亂。一是未嚴格按照財務管理制度來執行操作,由兼職會計和兼出納進行管理,二者角色可以隨意互換。二是中心的專項資金和公共經費未能完全分開使用。經常會出現混用、挪用現象并最終導致專項資金賬戶沒有錢。三是財政預算數據和中心實際狀況不相同。很多專項資金都沒能真正的發揮作用。四是財政預算執行與監督不到位,內部控制制度和監督機制不是很健全,經常出現管理漏洞,造成資源浪費和資金使用不合理。
1.4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從事財務管理的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很多從事管理工作的人,不具備基本的財務管理知識,對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財務進行管理時,部分財務人員都無法獨立完成信息記錄、分類和財務報表分析等常規工作。現階段我國財務信息管理水平遠遠低于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這主要是相關的財務人員認識不到位,對財務知識掌握不夠,適應了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較少使用信息化手段來進行財務管理有關。此外,管理工作責任心不夠,工作不認真等現象也會導致財務管理的上出現錯誤。
2常用財務管理措施
2.1思想上要不斷加強財務的現代化意識。從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財務人員要高度重視財務管理,不斷提高管理意識,不斷學習財務管理相關知識,要充分認識到疾控中心的財務管理的重要性,積極有效地實施財務制度,隨時在工作中對財務工作業務的效益和經營成本進行協調。另外,疾控中心還要做好內部管理,統籌安排資金,有效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完善管理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2對疾控中心的預算編制方法進行改革。改革預算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管理者必須與職工保持總體任務及目標相一致,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出預算管理最大的優勢,取得最好的管理效果。疾控機構的預算管理應該在“編制、實施、評價”三個原則相統一的情況下開展,最大限度的讓更多的人積極參與,提高預算的科學性,實用性。在財務規劃時可采用零基礎的預算編制方法,對疾控中心的各個部門分別進行預算編制,然后把全部收支納入預算。還要注意將財政收入和支出項目具體細化,認真落實政府關于財政收入和支出分類改革措施,讓預算落到實處。
2.3在疾控中心實行會計集中核算。這樣對于會計流程和會計人員管理制度、加強會計監督、核算,遏制腐敗、浪費現象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疾控中心來說,重點是要加強財政收入和支出監管,以便于更加有效控制資金。有了會計結算中心,負責將所有的會計和會計管理進行集中管理、核算,能夠極大的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財務核算和財務監督也更加規范,成本也可以大幅降低。
【關鍵詞】小兒腸炎;健康教育;護理
小兒腸炎屬于消化道疾病,會對患兒的身體健康以及正常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因此,臨床上需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以及合理的護理干預,以此促進患兒早日康復。本文旨在研究在小兒腸炎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及可行性,見下。
1對象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腸炎患兒。采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分成2組,50例腸炎患兒組成一組。對照組:男患兒26例,女患兒24例;年齡7個月~6歲,平均年齡(3.81±0.32)歲;病程1~9d,平均病程(5.24±1.21)d。觀察組:男患兒25例,女患兒25例;年齡8個月~7歲,平均年齡(3.79±0.28)歲;病程1~10d,平均病程(5.31±1.19)d。2組腸炎患兒的基線資料差別較小(P>0.05)。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常規護理:對照組腸炎患兒接受常規護理,常規護理內容包括遵醫囑用藥治療、體征監測、飲食指導等基礎性護理。1.2.2觀察組——常規護理+健康教育: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內容如下。
1.2.1基礎知識教育:為患兒家屬耐心、詳細講解小兒腸炎的相關知識,例如臨床治療方法、用藥方法、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此外,還需告知患兒家屬相關檢查項目及檢查目的。
1.2.2臨床癥狀教育:將小兒腸炎的主要臨床癥狀告知患兒家屬,使患兒家屬對疾病的正確認知程度得到提升,進而加強家屬的監護效果。由于小兒腸炎具有嘔吐、食欲下降、發熱、大便次數增多等多種臨床癥狀,導致患兒臀部容易受腐蝕而脫皮,因此,護理人員需叮囑患兒家屬保護患兒的皮膚。
1.2.3飲食教育:由于患兒會因腹瀉等原因導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若禁食會使患兒出現營養不良以及病程遷延等現象,因此,護理人員需將正確的喂食方法告知患兒家屬,同時鼓勵家屬進行母乳喂養,叮囑家屬一旦發現患兒出現腹脹、嚴重脫水的癥狀要立即禁食,護理人員此時應給予補液處理,在患兒好轉時立即喂食。
1.2.4疾病預防教育:將小兒腸炎的致病因素告知患兒家屬,協助家屬熟悉疾病的相關知識,指導家屬培養患兒保持健康衛生的生活習慣,提高疾病預防效果,叮囑患兒家屬要及時更換患兒尿布以及處理嘔瀉物。
1.3觀察指標、判定標準
1.3.1觀察指標:觀察2組腸炎患兒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平均住院時間、治療依從性以及患兒家屬的知識掌握程度,對患兒家屬進行6個月的電話隨訪,統計患兒的疾病復發率。
1.3.2判定標準:患兒的治療依從性以護理人員的日常觀察進行評定,總分為10分,治療依從性與分值呈正相關。患兒家屬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采用本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表進行判定,總分為100分,疾病知識掌握程度與分值成正比。
1.4統計學處理:本文數據均經SPSS18.0版處理,用(x-±s)表示平均住院時間、治療依從性評分以及家屬的知識掌握程度評分,采用t檢驗;用%表示并發癥發生率以及疾病復發率,使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2組患兒的各項指標差別明顯,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研究結果
2.1患兒并發癥發生情況:觀察組腸炎患兒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P<0.05)。
2.2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治療依從性評分以及家屬的知識掌握程度評分:觀察組腸炎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治療依從性評分以及家屬的知識掌握程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2.3患兒的疾病復況:觀察組腸炎患兒6個月內復發1例,疾病復發率為2.00%。對照組腸炎患兒6個月內復發12例,疾病復發率為24.00%。2組腸炎患兒的疾病復發率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小兒腸炎是嬰幼兒常見的疾病之一,以往在我國的發病率及病死率均較高[1]。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使患兒的預后效果得到顯著改善,但因小兒的各項身體功能發育尚未成熟以及抵抗力低下,同時小兒腸炎的致病因素較為復雜[2],導致小兒腸炎的發病率仍較高,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健康。因此,需對腸炎患兒進行有效的治療以及合理的護理干預,達到促進患兒早日康復的目的。傳統的常規護理能夠取得一定的干預效果,然而由于小兒腸炎疾病的治療時間較長以及復發率較高[3],同時多數患兒家屬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不高,極易延誤診治,從而引發不良后果。分析可得,在對腸炎患兒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還應對患兒家屬實施健康教育。本院采取的健康教育內容包含基礎知識教育、臨床癥狀教育、飲食教育以及疾病預防教育四項內容。基礎知識教育能夠使患兒家屬掌握小兒腸炎的相關知識,提高患兒及其家屬的治療及護理配合度;臨床癥狀教育能夠使患兒家屬正確認識患兒發病期間出現的臨床癥狀[4],叮囑患兒家屬保護患兒皮膚能夠防止患兒皮膚出現脫皮現象,進而減輕患兒的痛苦;飲食教育可使家屬掌握正確的喂養方式以及喂養時間,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5-13];疾病預防教育有助于增強家屬對疾病的預防能力,降低疾病的復發率。本院將收治的100例腸炎患兒隨機分為2組,一組實施常規護理(對照組),一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觀察組),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腸炎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治療依從性、家屬的知識掌握程度、并發癥的發生率以及疾病的復發率均優于對照組,P值<0.05。綜上分析可得,對腸炎患兒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以及疾病的復發率,具有較高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王穎.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急性小兒腸炎護理質量的影響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7):287-288.
[2]任文榮.小兒急性腸炎護理采取健康教育的臨床探究[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5,6(22):112-113.
[3]冀敏.健康教育在急性小兒腸炎護理中的作用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24):3399-3400.
[4]尚軟香.健康教育在小兒急性腸炎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11):148-149.
[5]張憲麗.健康教育在小兒急性腸炎護理中的作用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15):1994-1995.
[6]唐艷梅.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急性小兒腸炎護理質量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5,28(16):101-102.
[7]王桃麗.健康教育在急性小兒腸炎護理中的作用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3):208-209.
[8]楊育慧.健康教育在急性小兒腸炎護理中的作用評價[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199.
[9]班敏.健康教育在小兒急性腸炎護理中的應用探析[J].健康前沿,2016(9):34.
[10]李如會,舒小鳳.健康教育用于小兒急性腸炎護理中的價值探討[J].醫藥前沿,2016,6(13):250-251.
[11]王月玲.健康教育在小兒急性腸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7):140.
[12]黃唯,周雄,劉佳.健康教育應用于小兒急性腸炎患者的效果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6,23(10):1385-1386.
關鍵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檔案管理;信息化
引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環境越來越普遍,電子計算機、網絡、多媒體遠程傳輸等現代信息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幾乎所有企業、事業單位辦公、日常事務管理、科研、生產等都進入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的階段。對于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來說,中心檔案至關重要,它關系到單位和病人的根本利益。在龐大的中心檔案管理工作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檔案的信息資源進行及時的處理、管理和存儲,能夠給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檔案管理工作帶來很大的方便并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做好檔案信息化管理是當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檔案管理部門值得思考和正視的問題。
1.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檔案管理的現狀
1.1 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很多地區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尚未成立專門的檔案管理科室,一些區級或縣級的疾控中心的檔案管理工作由辦公室來承擔,甚至很多地方尚未成立信息科。領導方面對此也并未加以重視,往往那些非醫療專業、檔案管理專業、關系戶等不能從事醫療工作的人員被安排到檔案管理的工作上,在人員編制方面也沒有明確的規定,有些中心管理者或行政機構人員兼職進行檔案管理,這種人員上的欠缺和重視程度的欠缺,直接影響了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檔案管理信息化的進程和發展。而且,檔案管理的工作瑣碎、繁雜,短期內不能見到顯著的成效和效益,因此,這項工作也不被人們所重視,在單位處于人輕言微的狀態,再加之中心的投入有限、條件限制等,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不高,缺乏工作激情和創新精神,使得檔案的信息化管理難度加大,不利于其良性發展。
1.2管理人員專業結構不平衡
前面講到單位對檔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視,這樣是直接導致管理人員專業結構不平衡的原因之一。很多人員都是非檔案管理專業的人員,甚至很多都不是醫療相關專業人員,在人才配置方面,專業的檔案管理人員只占小部分,使得管理工作不平衡發展,加之缺乏系統的培訓和合理的領導,檔案管理人員的比例和專業機構嚴重失衡,使得信息化管理不能很好地實現。
1.3 管理人員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
由于檔案管理工作的程序單一化和長期的程式化現象,使得人們在工作中不能產生濃厚的工作熱情和激情,加之中心對檔案管理科室的投入資金有限,使得一些有建設意義的想法不能很好地實現。另外,由于長期的不被重視,工作人員消極怠工,面對枯燥乏味而又繁重的管理工作不能找到自我價值的體現,因此,絕大部分管理人員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能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2.實現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對策
疾控中心檔案管理工作是提高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公民和醫療衛生機構合法權益保障的基礎性工作,是我國醫療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行檔案的信息化管理能夠有效地打破現有檔案管理和利用的種種限制局面,使原本閉塞的管理部門和管理工作實現開放化、網絡化和系統化的管理。使傳統的檔案保存和調用工作上升為信息采集、調用、查詢、服務于一體的高效、智能化管理,實現疾控中心檔案信息的科學、有效的管理和調配,為病人提供更為便捷、高效和優質的服務。實現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檔案信息化管理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2.1 工作條件的良好配置
國家衛生部、檔案局在《衛生檔案管理暫行規定》中提出:“檔案信息化建設要與本單位的信息化建設同步發展,逐步實現檔案管理信息化、服務網絡化、不斷提高檔案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因此,疾病控制中心將檔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納入中心發展規劃中來是很有必要的。而要保證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重要的是保證良好的工作條件的配置,如相應的檔案存儲庫房、服務器、統一規范的檔案裝具、優良的閱檔環境等硬件的投入,以便于規范;在軟件方面,在人員配備的基礎上要加強人員的培訓和規范化的管理要求、設置專門的檔案管理科室和主管領導,以及良好暢通的網絡管理體系等。
2.2 疾控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專業素養的提高
在傳統的觀念里,中心檔案管理的工作簡單、乏味,而事實上,信息化納入管理系統后管理工作屬于科技檔案管理的范疇,技術含量相對較高,尤其是在預防和控制各種傳染性疾病中起到重要的決策依據的作用。因此,要做好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就必須提高管理人員的個人素質、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要對檔案管理人員進行系統而規范的專業化培訓,提高工作的認識,以很好地解決工作中遇見的問題并減少工作的隨意性、盲目性和不確定性。《檔案法》第九條明確指出:“檔案管理人員應忠于職守,遵守紀律,具備專業知識。”因此,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首先要具備檔案管理的相關知識,同時要有基本的疾病預防與控制的相關知識,這樣才能有效地管理中心的檔案,并進行必要的科學研究,提高檔案管理的效率和作用,提高為中心服務的保障工作。所以,疾控中心檔案管理人員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不斷“充電”,及時更新專業知識,積極探討管理的有效措施、高效管理,并將新的理念運用到實際管理工作中,實現信息管理的高效發展。
2.3 實現信息化管理的標準化和規范化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信息化管理的關鍵還在于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目前很多疾控中心的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和不規范性,信息管理方面缺乏嚴密性和嚴謹性,嚴重影響了信息化管理的成效。因此,要建立起規范的管理系統和規范化的管理標準,讓管理工作有據可循,將檔案的信息化管理上升為一個系統工程,在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層層把關,促進制度化、規范化的發展,這樣才能使信息化管理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和進步。
2.4 建立完善的數據庫
從傳統中龐大的文件處理向信息化檔案管理的轉化,數據庫的建立是其中關鍵的環節之一,也是大多數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檔案管理工 作的過渡過程。而數據庫的建立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必須在內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各環節人員的相互協作共同完成。因此,要想做好疾控中心檔案的信息化管理必須做好數據庫的建立和完善。
3.檔案管理在疾控中心檔案管理中的應用
檔案管理軟件主要包括文檔管理、照片管理、文件共享、系統管理等四大功能模塊。
文檔管理可以存儲、刪除、修改和查詢各種格式的電子文檔,而且內置完備的打印格式,并可自定義打印格式,各類登記簿實現了流水、滿頁打印。
照片管理可以實現各種疾病照片資料的上傳下載、刪除、查詢及打印等功能,便于病例資料的存檔、查找和打印。
文件共享實現共享信息,可設置為網絡版,實現局域網或廣域網上多臺計算機數據庫的共享。
系統功能實現了用戶的注冊、個人信息修改、新的病例信息公告和系統維護四種功能,從而實現用戶登錄該系統,最新病例信息的公告及維護系統安全等。
所以,疾控中心根據實際情況將各客戶端分配至科,各科室兼職檔案員將本科室的歸檔文件材料隨時進行錄入,同時也能根據工作需要隨時進行檔案的綜合檢索。檔案軟件的升級極大地方便了各個業務科室,也降低了綜合檔案員的工作量,從而提高了整體工作效率。
4.結論
檔案資源的信息化管理、存儲、利用是知識經濟時展的必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檔案信息化管理應在檔案信息資源有序整理的基礎上加快信息網絡的建設和管理人員隊伍的建設,以促進信息資源的有效開發、管理和利用,順應時代的發展,為醫療服務行業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更好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薛鶴嬋,薛鶴娟. 淺談檔案服務機制創新[J]. 科技創新導報,2009(07).
[2] 盛年紅.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J]. 機電兵船檔案,2007(05).
[3] 周英. 企業檔案管理的網絡信息化及開發利用[J]. 安徽大學學報,2003(03).
[4] 何玲. 檔案信息化建設相關問題的探討[J]. 檔案學通訊,2004(05).
主題詞:社區居民;高血壓;預防行為
高血壓是一種人類心腦血管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其嚴重損害人類的健康。2002年中國調查我國成年人患高血壓的概率為18.8%,而且正在逐漸升高中[1]。正確掌握高血壓知識及預防措施可有效降低高血壓的人群患病率,減輕社會負擔,筆者通過問卷的方式對我市居民進行調查,了解社區居民對高血壓知識及預防的了解程度。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隨機選取我街道17社區內的五棟樓,對此樓內的所有成年人進行問卷調查,共計1021人。其中男性401人,女性587人。年齡18-82歲,平均年齡(48.81 8.7)歲,學歷包括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及專科學歷、本碩及以上。
1.2 調查方法:
下發我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統一調查問卷,并與社區醫院工作人員配合詢問填表與回收。調查內容包括一般情況,高血壓知識自我了解情況,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危險因素,并發癥及預防行為。其中,易患高血壓危險因素包括“吸煙,缺乏運動,高鹽高脂飲食,超重,腹部肥胖,有家族史等6項。并發癥包括腎病,心肌梗死,眼部疾病,卒中等5項。預防行為包括:多食蔬菜水果,適量運動,控制體重,戒煙限酒,限制攝鹽,日常監測血壓等6項。被調查者了解一項計一分,不了解計0分。用每項相加后的總分來表示危險因素,并發癥,及預防行為的了解情況。
1.3 質量控制:
調查前培訓相關的調查人員來保證社區居民對表格的正確填寫以及表格完整度,并由相關部門進行抽樣審核。
1.4 統計學分析:
問卷數據錄入并經審核后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用c2檢驗來判定高血壓診斷標準及其知曉情況與人口學特征的關系。高血壓危險因素,并發癥,預防行為與人口特征的關系用秩和檢驗分析,以P
2 結果:
2.1一般資料:
經過對1021人的調查問卷的匯總分析得知,共回收有效問卷988份,有效率96.8%,年齡18~39歲占23.1%,40~59歲為31.2%,最多的為60~80歲(35.1%),80歲以上為10.6%。學歷方面最多的為高中及專科學歷為50.1%,其次為初中23.2%,本碩或以上為16.3%,小學及以下為10.4%。
2.2高血壓知識了解情況:
收縮壓≥140mmHg或(和)舒張壓≥90mmHg為高血壓診斷標準在調查中的人群了解率為58.7%。危險因素中85.6%的人了解家族史為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其次是高鹽高脂飲食占65.4%,缺乏運動最少為43.1%。知曉全部并發癥占人群的22.1%,知曉率最高的為卒中94.7%,心肌梗死70.4%。日常監測血壓與限制攝鹽為大眾知曉最廣的預防行為分別為83.3%與81.4%,戒煙限酒知曉率最低為60.1%。見表1.
2.3不同年齡人群對高血壓了解程度
居民年齡不等對高血壓診斷標準的了解程度也不同(P
3 討論:
此次調查中發現,我市居民高血壓診斷標準知曉率為58.7%與上海市居民知曉率相差不多[2],這跟網絡普及及全國宣傳成度有關。人群對高血壓危險因素概念相對模糊,除個別家族史知曉率高,以及高鹽高脂飲食與體重超重為較明確因素,其余了解率均偏低,這與平時接受此類信息渠道較少與自我關注度不高的原因有關。而人群對并發癥了解也不甚明確,大多因為只了解高血壓為心腦血管疾病而選擇卒中與心肌梗死,少部分居民了解高血壓可造成腎病及眼部疾病,這與宣傳力度不夠,人群知識匱乏有關。預防行為人群了解較多,并相對明確。
在對年齡與高血壓知識了解度分析得出,年級越大對高血壓的了解程度越高,這與人類生長對健康越加關注,生活水平提高更加懂得生活保健以及年老易患病的原因有關[3]。
隨著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高鹽高脂飲食,網絡發達后導致的運動量減少,以及生活速度加快后作息的不規律都造成了高血壓患病率逐年升高的結果[4],因此必須加強對高血壓疾病的宣傳力度以及知識的普及,以及強調預防高血壓的重要性,國家與社會媒體聯合推廣,才可減緩高血壓疾病的發病率。
綜上所述我市社區居民對高血壓的相關知識及預防行為了解程度不理想,應加強知識教育,提高高血壓的人群認知度。
參考文獻
[1]李淑軍,張新勇,鄭曉波等.北京市井莊鎮農村居民高血壓患病情況[M].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8,16(5):490.
[2]王玉恒,李新建,繆隼等.上海市居民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率及需求情況調查[M].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8,16(5):487.
【摘要】目的 了解通過開展健康教育對提高小學生掌握結核病防治知識和增強小學生自我防護意識的影響。 方法 選擇6所小學,對4-6年級在校學生采用每周播放《中國結核病防治健康促進材料資源庫》學校版DVD光盤一次(40分鐘),放映后發放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折頁,結合校內廣播、板報宣傳并采用現場問卷的方法,比較教育前后小學生對結核病防治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行為的變化。 結果 開展健康教育顯著提高了小學生結核病防治知識和相關政策的知曉率,行為也有很大改變。 結論 在中小學校開展結核病防治知識健康教育對提高中小學生自我防護意識和控制結核病疫情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健康教育;小學生;結核病防治知識
學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場所,青少年特別是中小學生又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身體免疫力低,自我保護意識差,更容易受到結核病的危害。近年來,學校結核病爆發時有發生,為使廣大小學生了解結核病對人體的危害,掌握結核病防治知識,熟悉我國在控制結核病工作方面的相關政策,從而進一步推動我縣結核病控制工作的順利進行。武鄉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于2010年9月―2011年1月對6所小學4―6年級在校小學生開展結核病防治知識健康教育工作,通過播放DVD光盤、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小學生普及結核病防治知識并進行了教育前后的問卷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 對象 武鄉縣大有鄉大有小學、長樂小學、蟠龍鎮蟠龍小學、柳溝小學、洪水鎮洪水小學、故城鎮故城小學6所小學四、五、六年級所有在校學生。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970份,收回合格問卷2952份,回收率99.39%。
2 方法: (1)健康教育方式 采取每周播放《中國結核病防治健康促進材料資源庫》學校版DVD光盤1次(40分鐘),放映后向被調查對象每人發放一份《致學生家長的信》和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折頁,并結合校內廣播、板報宣傳,共進行一學期。
(2)調查方法 采用現場問卷方式,實施健康教育前后的問卷內容相同,統一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命題,內容參考《全國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信念行為調查工作手冊》[1]包括健康知識20題,采用答卷方法調查;健康行為20題,采用觀察和詢問相結合方式調查,每項5分,總分為100分,60分以上為及格。調查人員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業技術人員及學校部分教師組成,按調查方案,統一培訓。
2 結 果
教育前調查2970名,教育后調查2925名,失訪45名。
1 教育前后結核病知識及格率比較 小學生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教育后顯著高于教育前(見表1)。
表1 教育前后結核病知識及格率比較
2 教育前后結核病防治行為及格率比較 小學生結核病防治知識行為教育后顯著好于教育前(見表2)。
表2 教育前后結核病防治行為及格率比較
3 各年級教育前后結核病防治知識及格率比較 教育前后比較,各年級結核病防治知識的及格率有顯著差異。教育前后各年級間無顯著差異(見表3)。
表3 不同年級教育前后結核病防治知識及格率比較
4 各年級教育前后結核病防治行為及格率比較 教育前后比較,各年級結核病防治行為的及格率有顯著差異。教育前后各年級間無顯著差異(見表4)。
表4 不同年級教育前后結核病防治行為及格率比較
3 討 論
1 青少年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正處于身心發育階段,身體免疫力低,自我保護意識差,更容易受到傳染病的危害[2]。因此,中小學生是結核病控制工作的重點人群之一,為了有效控制結核病感染率,在中小學校開展結核病防治相關知識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同時加強學校疑似結核病人篩查,向學生宣傳結核病傳染途徑、癥狀及預防知識等,增強學生自我防護意識,從而降低結核病發病,確保廣大中小學生身心健康。
2 本次調查結果充分表明,通過開展健康教育,廣大中小學生的結核病防治知識和行為有了明顯差異,健康教育后學生的結核病防治知識和政策的知曉率有了明顯提高,行為也較教育前有了很大改變。學生容易接受新的知識,能夠傳播科學信息影響周圍人群的觀念和行為。另外,學生時期形成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會對他們一生的行為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學生還可以通過對家長進行結核病基本知識的宣傳,向家庭和社區輻射[2]。從而提高我縣結核病防治知識和政策的知曉率。
3 從本次調查說明,在中小學校針對性開展結核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工作,讓中小學生獲得健康教育知識,以提高他們自我保護意識,改變中小學生衛生行為,同時讓中小學生參與到結核病防治宣傳中來,加大了我們控制結核病疫情的工作力度,不但可以有效預防學生發生結核病,同時也可以對全社會的結核病預防控制工作發揮重要作用[2]。
【作者簡介】郭旭芳(1971―),女,山西武鄉縣人,專科,主管醫師,主要從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
參考文獻
[1] 全國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信念行為調查國家工作組.全國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信念行為調查工作手冊.2006.42-44.
什么是諾瓦克病毒性腹瀉
諾瓦克病毒性腹瀉(又稱為諾如病毒性腹瀉)是由諾瓦克病毒引起的一種腸道傳染病,屬法定報告的感染性腹瀉。
潛伏期多在24~48小時,最短12小時,最長72小時。感染者發病突然,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兒童患者嘔吐普遍,成人患者腹瀉為多,24小時內腹瀉4~8次,糞便為稀水便或水樣便,無粘液膿血。原發感染患者的嘔吐癥狀明顯多于續發感染者,有些病人僅表現出嘔吐癥狀。此外,頭痛、發熱、寒顫和肌肉痛也是常見癥狀,嚴重者出現脫水癥狀。
該病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無特效的抗病毒藥物,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或支持療法。脫水是腹瀉致死的主要死因,故對嚴重病例,尤其是幼兒及體弱者應及時輸液、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或口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鹽。
諾瓦克病毒的傳播方式
糞-口途徑是主要傳播方式,也可以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氣等傳播。由于病人的嘔吐物和糞便可形成氣溶膠,與病人接觸可傳染。
隱性感染者及健康攜帶者均可為傳染源,病人的嘔吐物和糞便在自然界中污染水或間接污染食品,很容易造成暴發。
具體防護一二三
1.提倡喝開水: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凈,飯前便后要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注意自身保護:高度警惕身邊的病人、接觸者。
隔離:對病人、疑似病人和帶菌者要分別隔離治療。
消毒:對病人、疑似病人和帶菌者的吐瀉物和污染過的物品、飲用水、廁所等進行隨時消毒,當染菌者送隔離病房或治愈后進行終末消毒。
3.流行期措施:
開展群眾國衛生運動,搞好環境衛生,及時清除、處理垃圾和人畜糞便。
做好水源保護和飲用水消毒。
加強食品衛生法的執法力度,做好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加強腸道門診工作,做好疑似癥狀病人篩檢,對臨床診斷和確診病例做好傳染病報告,病人及時隔離治療等工作。
加強飲食衛生,禁食生、半生食物。加強個人衛生,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待肥皂泡持續10秒后沖洗干凈。
諾瓦克病毒性腹瀉流行史
諾瓦克病毒性腹瀉流行地區極為廣泛,20世紀70、80年代世界上發生的非細菌性腹瀉暴發中19%~42%系諾瓦克病毒所致。在美國流行更加嚴重,1976~1981年美國成人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暴發流行中有42%是由諾瓦克病毒引起的,1996年1月~1997年6月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收到的90起非細菌性胃腸炎暴發中,96%是諾瓦克病毒引發。荷蘭、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也都得到類似結果。1995 年我國報道第1例諾瓦克病毒感染起,陸續對山西、北京、安徽、福州、武漢、廣州等地區諾瓦克病毒感染暴發進行調查,結果證明諾瓦克病毒感染在我國是普遍存在的。
諾瓦克病毒感染全年均有流行,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主要分布在學校、家庭、醫院、軍隊、幼兒園、旅游區等,多在集體機構以暴發形式出現,1996~2000年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報348起暴發,136起發生在飯店,101起在療養院或醫院,42起在學校和托幼機構,69起在度假場所和游船上。
發現疑似病毒性胃腸炎
疫情怎么辦